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社会热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铁霸座事件:又一个彭宇案?
热度 10 张海霞 2018-8-24 10:14
这两天微信上热炒的“山东高铁霸座事件”,看完那个视频真的很让人气愤:一个强行霸占别人座位的人还振振有词,无耻无赖!这个奇葩男子瞬间被网友人肉了:原来还是韩国某大学的在读博士,看来素质真的跟学历无关啊!看到影响如此恶劣,那个男子很快录了个视频给全国人民道歉, 可是事情还没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济南铁路局给出的官方回应: 涉事男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 这下可让网友炸了锅: 那还卖有座位的票干什么?!以后大家只要有票就可以上车随便坐了,反正不违法; 那乘警和乘务员的职责是什么?!他们只是卖饭和卖纪念品吗? …… 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是否可以推广开来:不只是高铁,普通火车,长途汽车,飞机,游轮,是不是否可以随便坐?反正这种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 可以说: 铁路局官方的回应相当不妥!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定的《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 ( 试行 ) 》,强行占座属于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的行为,“铁路部门可根据相关规定,对不文明乘车行为进行处罚。” 高铁列车的乘务人员应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运行服务,有制止不文明乘车行为的义务,但并没有行政处罚权。 而乘警作为列车执行公务人员,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采取合理处置措施或直接当场进行处罚。 如果乘警对明显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没有做出处理,一方面是纵容了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弱化了公安机关执法形象,同时不利于社会公德的维护。 更不希望,这样的一个恶劣事件成为另外一个“彭宇案”: 彭宇案,导致了从此老人摔倒没人敢扶! 霸座案,会否导致从此上车可以随便坐?! 谨慎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394 次阅读|10 个评论
今日社会热点 2011.02.09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9 13:30
2011.02.09 1 微博打拐 2 王菲 方舟子 3 晒春节账单 4 返程高峰 5 冷空气 降温 6 春晚投票 7 李嘉欣剖腹产子 8 丰田缺陷调查 9 香港金像奖提名 10 央行加息 11 家乐福投诉潮 12 刘翔赴德 13 巴萨续约瓜帅 14 奔驰撞桑塔纳 15 车臣 爆炸案 16 苏丹南北分离 17 香港富豪 清洁工 18 三分大赛名单 19 森林狼胜火箭 20 香港甲流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2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女生欲征小偷为男友
chqxiao 2009-3-29 11:40
(故事梗概) 《南国早报》(2008-07-15 第十九版)报道,网友总挨偷的女孩七月十四日在广西南宁市最繁华的地段张贴小广告,公然声称《小偷,你来做我男朋友吧!》。此举引起众多市民关注。 (图片来自《南国早报》) 总挨偷的女孩是一位广东女子,21岁,南宁某高校大三学生,自称眉清目秀。经历过数不清次的小偷光顾,大大小小的财物损失,每一次都在内心留下了伤痛,其中有两次特别刻骨铭心。一次是读大一时被偷了钱包,里面还夹有借书证、身份证、银行卡等,更令她心痛的是她和爷爷唯一的合照也在里面;另一次是大二时在校园旁边的网吧被偷走了她借用同学的手机,后来虽然给同学赔了钱,但是却影响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此外她还看到身边许多亲朋好友也被小偷光顾,甚至亲眼见过朋友被飞车贼抢包,摔成重伤;亲友被抢耳环,拉伤耳朵。每次出现这种事情后都很无奈,也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她表示自己很害怕出门,不知道跨出门去又将会丢失什么;每次外出时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对此真的感到很累。这些日子她总在想,要是有个人陪伴该多好,最好是个小偷,有他在自己肯定就安全了。所以公开张榜征小偷为男友,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她表示自己是认真的,说的都是心里话。 (一点读后感) 如今的小偷确实很厉害。经历过多次挨偷,包括丢失钱包、证件、上班骑的自行车、锁在轿车里的手提电脑,甚至两次被撬门入室盗窃,每次都让人精神受到不小的打击,我特别能理解并同情总挨偷的女孩。但也想劝告一句:找小偷为男友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助纣为虐,小心有一天把你也偷去卖了。 妙龄女大学生无奈之下张榜征小偷为男友,这是一种抗议,更是我们社会的耻辱。当民众出门就要严防紧守,神经绷得紧紧的、口袋捂得严严的,跨出门口就担心会丢失东西的时候,我们在高谈阔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让人没有嘴巴也会捂着鼻子笑!每当出门在外尽管防范严密仍然被偷,甚至离家就被撬门入室盗窃发生时,人们(包括到现场处理案件的警察们)总是告诫当事人,要提高防范意识,认真管好自己的财物,防盗还得靠自己(我也多次接受过此类训示。可怜我曾分管过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也曾多次到现场处理过单位职工财物被盗案件,竟也落个缺乏防范意识的错误!)。面对窃贼的猖獗,作为人民公仆说这些话难免有推卸责任之嫌!那些庞大的、用纳税人金钱支撑起来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还有社会各界的人们,难道就不能采取一点实际行动来保护无助的平民百姓? (2008-07-15日记)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