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健康食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健康的食物是正能量的载体
热度 2 蒋高明 2018-5-3 11:10
健康的食物是正能量的载体 蒋高明 食物承载的能量来自太阳,是植物光合产物或其衍生物中的生物能;动物食物中的能量也来自太阳,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食物的最基本功能是为生命提供能量。其次,生命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也最初来自光合作物,生命从受精卵开始,建造其自身的物质都是取自自然,个体死亡后通过微生物还原到自然中去。因此,健康的食物是能量、可降解营养物质的载体,是环境友好的,是能够养育生命的。生产这样的食物需要种子,需要农民的辛勤劳作,种子和农艺需要有人传承下去。 目前,人类生产食物发生了重大变化,廉价的食物除了作为能量与营养物质载体外,还不幸成了化肥、除草剂、重金属、激素、抗生素、塑化剂、各种添加剂的载体,有些物质进入到食物或环境中去,难以通过微生物降解,如重金属和农膜,甚至在人体内安营扎寨(如形成化学毒垢等)。全世界人类围绕食物链发明的化学物质保守估计5万种(已知农药种类3万种,食物添加剂3万种),医药种类更是天文数字。含有非天然成分的食物在给人类提供了能量外,还造成了重大健康隐患,造成了癌症、不育不孕、性早熟等重大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的严酷现实。“病从口入”,疾病的源头在食物,在于食物用什么样的方式生产。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食物多不能留种(杂交与转基因技术处理的物种),由种子公司垄断了最基本生产资料。这样的食物廉价,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农场主只好不断兼并扩大规模,政府需要高额补贴,一些传统的农艺可能就此消失了。 优质安全的食物是正能量的载体,它给人以生命能量,提供生命物质,这样的物质可以自然降解的,种植与加工工艺经历漫长历史时期检验,是合理的。健康食物生产、种子选育(农民就是天然的育种专家)、食物保存与食物加工技术,是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这样的农业模式就是生态农业模式,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应当是也必须是生态农业。 虽然传统的农业本身是生态的也是有机的,但产量低,不能满足庞大人群的需要,但现代生态农业已经突破的产量与质量矛盾问题,长期用地养地的作物产量已超多化学农业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的餐桌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优质安全食物,食物从此本来的生命健康保障功能。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更不是用来作为有害化学物质载体的。到那一天,医院里的病人会原来越少,病人少了,全民免费医疗也不再是梦。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3332 次阅读|4 个评论
建四道防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体质
蒋高明 2014-9-23 15:55
建四道防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体质 蒋高明 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以 GDP 为考量,造成的结果是生产发展了,但环境污染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成了问题。“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当从问题的源头出发,找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从而有的放矢。    其实,国民健康并不是后期治疗出来的,而是在源头培育的。 “ 上医治未病 ” ,预防是健康的根本保证。国家在实现中等发达或者发达以后,比的是生态健康和平均寿命。如果中国人吃有机食品人口达到 50% 以上 ( 号称最发达的美国有机食品占有量不足 40%; 德国法国等 20% 左右 ) ,平均寿命 80 岁以上,这才是国家发达的硬指标。而要实现这一切,必须从生态环境的源头,高度重视健康问题。只有生态健康了,才有可能实现人体健康。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华 “ 大健康 ” 计划,用四道防线保障国民健康。    第一道防线: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告别化学污染,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海洋等自然区域,基本没有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野生动物留足地盘,人类不要进行干涉。即使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与乡村,也要尽最大可能消灭污染,减少垃圾排放,严控白色污染。人类生活在蓝天、青山、绿水的环境下,疾病则远离人而去。    第二道防线:优质安全的食物。在 18 亿亩农田里,规划出为人类生产食物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大,仅生产人吃的口粮约 2 亿亩足够 ; 生产蔬菜与果树,约 1 亿亩耕地 ; 其余的 15 亿亩耕地则为饲养动物生产的饲料粮食。将人吃的口粮与动物饲料粮,用不同的方法生产,拉开价位,实行优质优价,充分发挥计划经济或市场主导作用。对于人吃的粮食或蔬菜果树,则停止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地膜与转基因 ; 而对于动物生长所需要的饲料粮食,可适当使用化学物质。从保护自身健康环境的角度出发,中国宜停止对发达国家生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害物质做法,停止以出口农用物资换外汇的做法,保护中国生态环境。逐步减少乃至停止进口转基因粮食做法,从食物源头保护国民健康。只有食物安全了,疾病缠身的机会才能够减少。    第三道防线:中医药保健和养生。对于一些疾病,早发现早干预,能够用中草药解决的问题,暂不用西药和西药。对于中草药,需要严格按照有机的方式生产,严格杜绝用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生产中药。 “ 药材好,药才好 ” 。中医药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践证明中药对于民族繁衍贡献巨大。但是,如果用种植农作物的办法生产中药材,其药材质量就大打折扣了。中医原理是充分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中药材的作用是配合实现这些作用。 第四道防线:现代医学体系。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与医药体系。这是在上述三道防线崩溃后的最后一道健康防线,其人数是相对少的。对于国民健康,除了医学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食物、心态与心情。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体生病。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国家可以像养公务员队伍那样保障医生的收入。不以医疗数量看绩效,而以医院少病人为重要绩效。只有医学回归医学,减少商业成分,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才能够巩固下来。 上述四道防线中,第一道是尽量不制造病人,使大部分人群无疾而终或少疾而终;第二道防线是消除食物链上的有害化学成分,增加人们群众的体制,增加免疫力和自我修复力,最大程度地少制造病人;第三道防线,是将疾病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尽量不用有副作用的植物药或物理方法,将疾病得到初步控制并治愈;第四道防线是应急防线,利用现代医疗的科研成果,对于进入到医院的少数病人进行精心治疗,救死扶伤,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让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道防线构建,涉及环保、农业、医疗卫生几个方面,需要各个环节协同作战,为主民族的根本利益,不以部门或者个人的私利为目的。而社会的最大回报,是提高生产力,政府可通过有效的税收,实现几个环节的经济平衡。医生、科学家和环保专家,享受公务员待遇,不将他们推到社会上去挣钱。 四道屏障构建,将逼迫目前的一些产业转型,压缩过多产能,杜绝过度使用化学添加物、过度医疗,客观降低人药、农药,兽药,中草药的生产规模,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延长国民平均寿命,减少疾病,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人人可平等享受社会发展福利。 未来 6 年,国家计划花在医疗健康上的费用为 8 万亿,每年 1.33 万亿 ; 农业上,按照现在每年 1.2 万亿的标准,未来 10 年国家农业补贴为 12 万亿 ; 在环保工程方面, “ 十二五 ” 期间是 3 万亿,一个五年计划 3 万亿,两个就是 6 万亿,合每年 0.6 万亿。上述经费之和是 26 万亿,具体到每年则为 3.19 万亿。如果做好了上述四道防线,将 “ 大健康 ” 工程,作为全社会最大的环保工程、优质安全食品工程、民心工程、健康工程,则执政党倡导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理念,就从口号变成了现实的行动。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