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01表示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证明两个图同构的例题
accsys 2016-4-9 21:47
证明两个图同构的例题 姜咏江 下面的这两个图同构,用 01 同表法给出证明。提示:当前顶点用 1 表示,与其相邻顶点用 0 表示。 1. 用 0 和 1 表示图 1 图 1 的 01 表示如表 1 所示。复制表 1 的 01 表示,并去除表头顶点编号(见表 2 ),然后寻找两图顶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表 1 图 1 的 01 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2. 确定图 2 顶点位置 依据图 2 ,选中关联度最高的顶点之一 k 。 k 相邻的顶点共有 4 个。有 2 个关联度为 4 ,一个关联度为 2 ,另一个关联度为 3 。依据这些特点,在表 2 的第 10 行有个 1 ,其右面的 0 向下 2 行是 1 ,表示它们是邻点且关联度为 2 ;而左面向上有两个关联度为 4 的顶点相邻;最后一行顶点的关联度为 3 ,且与第 10 行的顶点相邻,故可将第 10 行值为 1 的列表头定位 k 。由于顶点 l 的关联度为 2 ,与 k 和 o 相邻,则 12 行为 1 的列是 l 。依据 l 相邻的关系,第 15 列应是 o 。此外,与 k 相邻的关联度为 3 的顶点只有 n ,故 n 在 16 列。 剩下的问题是 k 顶点左面 2 列如何放置 b 和 m ?若将 b 放在 k 的左面,依图 2 知其应连接一个关联度为 2 的顶点。由第 9 行的 0 纵向对应为 1 的行来看,它没有这样的邻点。所以这个位置应放置 m 。再由于图 2 的顶点 a 关联度为 2 ,且与 b 相邻,所以可由 b 来确定 a 的位置。添写的结果如表 2 表头绿色所示。 表 2 寻找图 2 与图 1 格式相同的对应 h g e d c f a b m k i l j p o n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此后,再由顶点 a 的相邻关系,可以确定 d 的位置。由 n 可以确定 p 的位置。由 p 可以确定出 j 的位置。由 j 可以确定 i 的位置。由 m 的邻点关系,能够确定出 f 的位置。 因为 d 、 f 、 b 都与 c 相邻,故可确定出 c 的位置。由 d 又可确定出 e 的位置。由 e 又可确定出 g 的位置。由 g 、 f 、 i 能确定出了 h 的位置。 最后我们依据图 2 的顶点相邻关系,对表 2 中放置的每个顶点的相邻关系进行检查,如果完全没有错误,便知图 1 与图 2 是同构图。顶点对应关系如下,边的对应由表中0和1的不变关系给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 g e d c f a b m k i l j p o n 证毕。 2016-4-9
个人分类: P/NP问题|11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同构01表示的多项式时间证明方法
accsys 2016-4-7 21:05
图同构01表示的多项式时间证明方法 姜咏江 人们一直认为图同构的证明是一个 NP 类问题(见附录),果真如此吗?运用本人发明的图 0 和 1 表示法(参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958453.html ),通过对一个图顶点的排列,就能够证明两个顶点和边数都相同的图是否同构。 下面给个例子说明证明方法。 例题 ,证明下面图( 1 )和图( 2 )同构。 图 1 同构图 1. 表格式图同构的证明要点 要点 :图 1 ( 1 )的 0 和 1 表示如表 1 所示。图 1 ( 2 )的 0 和 1 表示如 表 2 所示。表 1 和表 2 看上去不相同。如果不改变图的顶点与边的相互关系,能够将表 1 的转换成表 2 ,或者将表 2 转换成表 1 ,那么就说明这两个图是同构图。 表 1 图( 1 )的 0 和 1 表示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由图的定义可知,只改变顶点的位置,而不改变它们之间相邻的关系,那么不论如何移动顶点,所得到的图都是同一个图。这种图与视觉无关的属性自然成为了证明图同构的依据。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将视觉上不同的图,在顶点数量和边的关联关系不变的条件下,转化成视觉一致的图,就说明这两个图同构。 图的 0 和 1 表示法将图固定在了二维的表中,因而可以做到视觉上的统一。对于视觉上不同的图,我们可以在图的 0 和 1 表示的二维表中,适当地移动顶点,那么同构的图一定会转换成相同视觉的二维表,而不同构的图一定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表格式的表示。 表 2 图( 2 )的 0 和 1 表示 a b c d e f g h 1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2. 表格式图同构证明 根据表格式并试图的定义,表中每一行都是一个顶点与其相邻的顶点的关联关系。显然,左右移动顶点的相对位置或上下移动各顶点关联关系的相对位置,并不会改变图的定义。依据这一原理,以及顶点关联的边数,对照表 1 来左右变动表 2 的顶点,并上下移动编排顶点关联行,最终可以得到的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图( 2 )转换成了图( 1 )的视觉 c f g b a d e h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由于表 3 是对照表 1 变动得到的,而且 0 和 1 表示完全相同,如此就建立起来的图( 1 )和图( 2 )顶点的一一对应,结果如表 4 所示。 表 4 图( 1 )和图( 2 )顶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c f g b a d e h 3. 多项式时间讨论 我们可以看到由表 2 通过移动行和列得到表 1 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算法。两图如果同构,那么图 1 ( 2 )最终要能够成为与表 1 完全一样的一个表。所以,我们就可以将表 1 复制一个,然后将表头清空( 表 5 )。如果我们能够选择图 1 ( 2 )的顶点按照顶点相邻的关系,刚好将表头添写好,那么即是说,图 1 ( 2 )就可以表达成表 1 ,进而也就说明了图 1 ( 1 )和图 1 ( 2 )同构。 我们先选择边数最多的顶点 e 和顶点 x7 对应,根据相邻顶点,我们可以找到表 5 的 badeh 的选择。然后根据与 e 相邻的 d 点,可以确定 c 点的位置;在依据 b 点确定出 g 点,再依据 a 点确定出 f 点的位置,这样就证明了例题的两个图同构。 表 5 未确定顶点的情况 c f g b a d e h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为了具有一般性,我们设图顶点的关联度(通过边相邻的顶点数)最大为常数 k n 。那么每次选择相邻顶点时不超过 k !次。图若有 n 个顶点,那么选择排列的次数不超过 (k!) n 次。 k 是常数, n 是变量数, n 增大的过程中,计算次数不会超过 (k!) n 。 4. 结论 通过表 1 、表 2 和表 5 的对照,你一定会理解表格式表示的图,证明图同构的方便简单的特点。如果我们不能够用排列图顶点的方法,使具有相同顶点和边的图得到一样的 0 和 1 表示表,那么它们就不是同构图,反之,它们一定都是同构图。 2016-4-7 修改 附录:见蒋迅 - 《数学都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0554-967358.html
个人分类: P/NP问题|5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