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果转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基金随想:能不能少搞一些“鸡”,多弄几只“鸭”?
热度 30 huangsz759 2013-8-18 15:40
基金放榜已过去两三天,有人欢喜有人愁,也有人对基金的相关机制做了深刻的评论。也许我也可以凑凑热闹? 先说说基金的问题:申请书审查严格,但仍然存在科研成果的“自娱自乐”、“互相吹捧”。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一篇一般水平的文章可以说成是多项基金资助;又比如研究成果成堆的放在学校科技处,却很少能够获得转化,当然也没有人追究、问责。 现如今,创业领域的“天使投资”正在由一些开明的企业家推动着,是个很好的现象。但在科研领域,却少有类似的做法。只管投入,不管产出如何,实在不是什么好政策。能不能少搞一些“鸡”(基金),多弄几只“鸭”(抵押,哪怕抵押人格也行)。成立比如“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的机构,负责审核经费申请书、发放经费、获得收益。当然,有些研究可能会失败,投资自然不能收回。但是,从其他成功的研究单位或人员获得的收益,能够使整体收支平衡。所有获得资助的单位和个人,其经费数额和成果转化收入,都公开、透明。 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 ( 1 )减轻通过跑关系获得经费的情况。“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拿到的经费不是白送的,而是要通过成果转化收入来还的。如果搞失败了,名字放在网上,那是能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的。 ( 2 )减轻中间环节对经费的截流、索取回扣的情况,或许可以杜绝。 ( 3 )减轻成果应用收益造假的情况。假如,研究人员吹牛说自己的科研成果有巨额收益,那不好意思,“吹牛是要上税的”,也许至少上交一半的所谓收入。如果是子虚乌有的收入,那就需要倒贴。这种亏本的生意谁会做? ( 4 )科研能力优越的单位和个人得以真正脱颖而出,形成优胜劣汰的环境。 这种做法需要配套的方面:拓宽、疏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规范市场,保护知识产权等等。也许目前在这些方面还不完善,但绝对是阳光大道,需要坚持走下去。 一些相关的想法:“国家科研经费管理部”,各级各处可以吸引民营资本,或者引入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如果你是某级领导,你会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也许这种做法更适用于面向企业和用户的应用研究领域。但我认为对于基础研究同样适用,因为基础研究的成果是由应用研究单位和个人购买,当然,购买的方式和金额的确定,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11764 次阅读|64 个评论
[转载]Nature Biotechnology 专题: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
hongkuan15 2013-4-18 20:49
Nature Biotechnology 专题:聚焦于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 过去 15 年里,研究人员已经获得了超过 3.5 TB 的人类微生物群落信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产生的数据量的 1000 倍以上。微生物群落研究论文在逐年快速增长,涵盖了微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生理学、代谢与疾病等各学科,以及所有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点。目前人们很少关注如何将微生物群落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疗法。为此,2013 年 4 月出版的 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以题为“Focus on translating the microbiome”的专题介绍了10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开发出合理的新疗法,下面简要介绍该专题的主要内容。 基于微生物的疗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例如由细菌发酵过的酸奶以健康而著称数百年。如今益生菌科学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基因测序推动微生物群落研究革命之前。Charles Schmidt 追溯了一个多世纪前益生菌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变化,指出微生物群落研究已经从模糊的保健功能转向相对更精确的作用机制研究,产生这一重要转变的部分原因是监管机构防止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出无临床证据支持而又宣称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技术现在正被广泛应用于益生菌研究领域,而且该领域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证实了近 50 年以来被当作趣闻的事实:移植健康人群粪便中的菌群可治愈顽固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对人类微生物群落相关的各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进行调查访问,询问他们在过去的 15 年,即自该领域成立以来,在这一领域发表的论文中哪些是最有影响力的。令人惊讶的是调查结果高度集中于少数论文。排名五位的 5篇论文罗列出了人类肠道菌群巨大的多样性,或研究了菌群生态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标准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方法是抗生素治疗,但是随之产生的是耐药菌株出现。然而,另一条干预路径则是简单地调节人体内的微生物群,让它们与外源致病菌竞争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在微生物群落调节的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Bernat Olle 概述了微生物群落调节适用的范围,并为初创型企业如何利用这些微生物群落的新知识开发治疗肠道疾病的新产品提供简要概述。 令人惊讶的是,微生物产品的知识产权比单克隆抗体、RNA 干扰或干细胞等的知识产权更明确。这可能是开发微生物调节相关产品的优势之一,因为单克隆抗体等产品需要企业进行许多交叉许可协议谈判,并支付终产品的高额专利费。对专利数据库的调查显示近期有许多微生物群落领域的专利申请。 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 9 位专家讨论结果显示,人类微生物群落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将面临几方面的挑战:1)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可以人工培养的微生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群落的功能;2)在揭示微生物群落功能方面仍然面临技术障碍;3)构建良好的模型系统是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4)为了合理设计出基于微生物的慢性病疗法,需要更清楚地了解菌群失调的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导致的功能障碍,识别机制通常意味着还原生物学和构建动物模型,但无菌模型的产生、维护和获得性仍然是个问题。 熊燕 整理自:http://www.nih.gov/news/health/mar2013/nibib-19.htm 原文题名:Focus on translating the microbiome 检索日期:2013 年 4 月 7 日
2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育研究者的声音有几何?
xiaoshidaguan 2013-4-10 23:15
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它是对前人生活智慧的传承,能够借古辅今,促进人们更好的进步和生活。不论学者对“什么是教育”有怎样不同的理解,“人类需要教育”这种观点无疑是他们的共识。教育的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从个人角度来看则是提高技能,提升素养,丰富生活等内容。教育所拥有的这些功能可以归结为“有用性”,即有利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的研究者,其研究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一定要能够指导实践,能够促进教育者(广义上的)对教育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否则教育研究者的地位就显得低微。 而现实中高校里的教育研究者低微地下,声音微弱,话语权不高现象却是明显的。一方面教育人是缓慢的过程,教育研究成果从形成到检验效果需要的时间很长。因此教育学相对于具有快速转化能力的学科而言地位并不高,导致高校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的薪酬和地位也相对较低。其次,高校的教师很多都是博士学历,作为受过高端教育的人士,他们是有权利对教育“说三道四”的,他们都宁可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相信教育研究者的指导;他们面对学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他们更愿意自己根据经验来摸索,而不是寻求教育研究者的帮助,教育研究者的地位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同时,中国的教育是行政主导下的教育,教育者即使有好的研究成果,其推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教育行政人士,比如高校课程如何设置?教师薪酬应该多少?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研究者进行探讨,但是其研究成果能否变为现实却是由行政决定的,教育研究者在扩大影响力,促进教育向正确发展方面显得非常力不从心。再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教育研究成果进行跨界推广难度较大。高校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同行之间进行推广,有关教育的一些研究成果有多少被管理学校的行政人员所获得和认可呢?从现实来看,一些学校的管理者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管理经验而不是听从教育研究者的建议。 教育是重要的,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也是重要的;但是当教育研究成果难以用来指导教育时,教育研究者的声音就如同将死之人的哀鸣了! 详见个人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db2f7cc0101cpcd.html
个人分类: 教育微言|1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并重,才能体现科学的价值!
jiangzhiyang 2012-11-16 15:22
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并重,才能体现科学的价值!
2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院士热议成果转化:养猪的不一定要去做回锅肉
热度 1 dongzg101 2012-6-14 22:42
院士热议成果转化:养猪的不一定要去做回锅肉 ■本报记者 冯丽妃 科学研究的成果终究要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科学家既要作好基础研究,又必须花更多的精力用于技术推广、成果转化。很多时候,矛盾由此而生——有时候科学家就像养猪户,社会要求他们养好猪,又要求他们会做回锅肉。 在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多名参会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必要精细分工、各司其职。对于许多科学家而言,其科研成果是否“靠得住”才是关键所在。 科研成果转化须“分工” 现在,很多科研院所与工业部门的科研成果转化都做得很好,但也有一些不甚理想。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君红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科研成果产业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是从基础研究、预先研究到应用研究和产品生产的四个步骤,不应该是“一条龙”式的链条,而应该进行分工。 他认为,大学、中科院等单位侧重于理论与实验基础性的研究,偏向前两个阶段的研究,因为体制和机制的限制,多数情况下不能直接进行生产,或者可选的课题非常少。但是工业部门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应用研究和产品生产,抓成果转化的后半段,而不能像大学一样,研究完成后,仅靠作个鉴定就“不了了之”。 “简单地说,养猪的不一定要做出回锅肉,做回锅肉的也不一定要从养猪开始。科学研究也应按阶段分工。”苏君红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同时,苏君红认为,实际研究中,大学或者科学院应重点发展基础研究,但是对于工程院和工业部门来说,只要研究就必须生产,不能仅仅作一个技术鉴定就认为课程已经结束。“一个工业部门的课题如果在一开始看不到产业化的希望,就不该开始。但选定课题后,就一定要做到生产。否则,研究做成以后,最多只能算是对技术的“存档”,并不能真正促进科技进步。” 苏君红还表示:“科学研究不仅应该考虑怎样开始,而且应该考虑如何结束。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考虑怎么结束,课题搞得‘虎头蛇尾’,没有给社会创造财富。” 基础研究要“靠得住” “医学成果转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科研要加强。没有基础研究,不可能发展和进行成果产业化。”6月12日,开创了白血病和肿瘤的诱导分化疗法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指出,当前,一个国家的科研成果转化往往与其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希望用比较有限的资本进行大量的成果产出,因此把科研经费投入在成果转化率较高的科研项目上。但在发达国家,往往是通过基础医学的研究带动临床药物应用等成果转化方面的研究。 对此,他表示,就医学研究来说,一定要有基础研究才能转化到临床应用,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搞成果转化,就放弃基础医学研究。 “医学研究的难点在于基础研究。如果基础的东西没有解决,直接进行转化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王振义说,解决临床的问题需要基础研究,然而,我国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进展缓慢,导致不能进行有效地成果转化。 “基础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搞成果转化就要搞基础研究,科学院还是应该首先把搞好基础研究放在第一位。”他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2-06-14 A3 院士大会特刊)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198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单位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
热度 1 xulingyun 2012-5-25 10:04
粗读了一份对US Fed Lab的技术转移状况的调查报告。其中有些东西还是很值得我们“拿来主义”的。比如,其中提到9条制约科研单位T2的因素(--后面是自己的一点感想): 1,目标(mission)。--这是其大方向,当然影响T2的产出; 2,管理方式(management)。--这一点估计与US Fed Lab的特殊性有关; 3,上级部门与领导,包括风险承担能力,工作优先度等。--当然当然; 4,直接领导。--非常重要; 5,技术转移部门(ORTA)的运行方式。--其实也就相当于OTT的商业模式。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与技术转移整体的成功率非常低直接相关,是有个“自然规律”在里面的。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台湾等近几十年的教训,已经表明了有些运行方式是肯定不适合的。 6,ORTA的内部要素(人员能力、流程管理、法务等)。--这是在讲team的构成和能力了。我们国家的现状是,单位里做IPTT的,有多少是有专业团队的?该团队人员素质离PhD+MBS/JD有多远?......如果不尽快弥补这个weakest link,仍然用科研人员和/或行政人员做这种高度专业化的工作,真正能够带动“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商用”都是很难实现的。 7,发明人。--术业有专攻吧。发明人懂其专业技术。但是“技术转移”是另一门专业。 8,单位与企业的关系。--当然。记得欧盟一份报告中,还专门就此类partnership的形成做过调研,结果其实也支持这。 9,其它资源。
29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单位技术转移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
热度 1 xulingyun 2012-5-24 16:38
看到一篇报告,是美国Michigan University Research Corrido请一家咨询公司做的评估。其中涉及到对其tech transfer成果的评价。有张表格很有意思: 技术转移成果的评价指标之一.doc 有机会,可以把这方面拿来用在我们自己的院校院所吧。
259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333”擦肩而过,很是遗憾!
热度 1 qiuwl2012 2012-4-11 09:44
2011年,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遗憾(也许是终身的遗憾)莫过于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三层次)的落选。究其原因,自我反省,总结如下: 1.省级以上奖励 无 2.学术成果分量 不足 3.学术影响力 不够 4.学术成果转化 少 5.学历出身 低 6.行政职务 无 以上总结不到之处,欢迎各位博主批评指正,以促进步!
2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征求科技成果转化纠纷案例
renyongli 2012-3-18 13:47
本人的博文《为什么我的专利不挣钱-答科研界和工业界好友问》与《浅评兰州理工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法律纠纷》发表后,前者得到了《科学时报》编辑张其瑶的厚爱,采用到《科学时报》发表;后者得到了《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主编马珉女士的关注,为此还专门打来电话,肯定了我看待问题的视角,并鼓励我多多就科技转化领域内的法律纠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是结合具体案例来做细致全面的分析,以使大家听一听关于科研下游领域的业内人士的观点,以供大家在做成果转化时参考。 非常感谢两位编辑的信任和鼓励!我愿意就此方面的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也希望能就某一具体案例,做些力所能及的分析。但不知道大家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唯恐无的放矢,沦为空谈。 我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知晓,科技人员与产业资本的对接过程,其实是一个充满了博弈的复杂过程,涉及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所在单位、企业、风投、政府等多方的博弈。这个过程其实已经不仅仅是科研的范畴,而是更多地涉及法律知识,尤其是技术与法律的结合,也涉及到各方的切身利益,故转化过程中每个细节和每个关键节点的处理好坏,都将对最终结果有着深远影响。 我本人接触过一些这方面的案例,并也曾作为当事人亲身经历过转化纠纷,但鉴于我是执业专利代理人,对所代理的客户负有保密义务,在很多案件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不便发表言论。 有关注或者正面临科研成果转化法律纠纷的博友,不妨将您的困惑或您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发到我邮箱,或者直接与我联系,本人愿意尽我所能做出法律上的分析和判断,为你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 对于不涉及具体案例的一般性问题,本博主将于博客上公开予以答复; 对于涉及到具体人和具体单位的具体案例,鉴于涉及各方利益,本博主将仅针对当事人做出答复。除非得到您的书面授权,否则本人不以任何形式予以公开。 欢迎大家就此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本博主还将不定期就一些已经尘埃落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纠纷案例做出分析,敬请关注。 本博主手机 13439415214 电邮 yiding2008abcd@yahoo.cn
3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whyhoo 2011-12-10 10:52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今年5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协八大上强调指出,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前,我国已进入坚持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和关键。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作用,必须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结合是我国科技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   促进科学实践活动成果有效应用于生产活动,以提高生产活动的效益和效率,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出台了许多重要举措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多年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始终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就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改革财政科技拨款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的蓬勃发展,打破了高校封闭格局,推动全国1300所科研院所完成企业化转制。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以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特别强调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专门出台文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局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向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全国科技研发和试验经费近7000亿元,其中企业投入约占74%,政府资助经费约占24%,其他经费来源约占2%。从实际情况看,企业获得的职务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已超过60%。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906亿元,86.6%的技术输出和77.3%技术吸纳由企业实现。   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已全面转为直接面向市场的企业。2009年,261家中央级转制院所从市场获得的研发服务收入186亿元,是政府投入的近6倍。钢铁、有色、汽车、建材、农机、工程、矿山机械等行业的转制院所已经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头羊,有的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科技型企业。   高校科研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幅提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共建技术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等多种方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及其科研人员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大学科技经费中来自企业委托的部分已占到50%以上,一些理工院校接近甚至超过70%。一些大学科技园(如清华科技园、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深圳虚拟大学等)已形成了逾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高新区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的重要基地。2010年,国家高新区总收入达1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10%,其中有近1/4的收入来自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的创收。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在国家高新区发展壮大。   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十一五”累计增产粮食4800多万吨。推动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110热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科技特派员人数达13.9万人,辐射带动受益农民达4153万人。   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大力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推广。政府对科技研发投入主要通过科技计划来实现,其中以应用研究为主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占80%以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95%、重大专项的50%、863计划的35%以上的项目都由企业牵头实施,80%以上的各类项目体现了产学研用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有很大改善。综合采取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多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手段和措施,数量和规模都居世界前列。部门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加强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和产业特点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模式,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向市场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基本形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但目前阻碍科技成果转移、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还大量存在,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的措施还不到位,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不能有效对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非常薄弱,能够吸纳科技成果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现有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也不利于国家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当代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和特点   随着科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我国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中。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计划体制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其着眼点是由国家科技计划部署的科研成果的应用,基本方式是政府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鼓励科技人员、科研机构走向市场,创办科技企业等,实施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界。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和实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环节,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合力,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向传统产业转移和面向市场商业化应用,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发展新兴产业。   从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来看,一项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产品,一个产品的创新又需要多种技术的集成,成功的转化必须得到商品市场的认可和金融市场的支持。正是这种多因素的特征,使成果转化的内涵和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在微观层面要关注成果应用和产品开发;在中观层面要着力于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共享,产学研合力解决核心关键问题;在宏观层面要锐意改革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要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规律。一要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研究成果转化问题。要根据不同产业技术特点,针对不同的研发主体和研究类型,采取不同的指标及政策引导。要把科技攻关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技术与资本等要素的结合,选准关键点,确定路线图,规划时间表。二要重视技术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往往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核心、关键技术的成功应用,往往受制于配套技术和环节。相关技术、材料、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都是影响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三要重视市场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不是等完全成熟后才能进入市场,只有通过市场考验,改进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拓展应用,创造市场空间,最终才能成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要超前部署、持续支持、长期积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项原创性的技术要被市场接受大约需要20—30年的时间。对待新技术应用和转化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对重点领域给予持续稳定支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科技界和经济界共同努力。科技界应进一步面向市场,使科研活动更加密切地与市场需求对接,更加重视降低技术工艺的成本、提高稳定性,为产业化创造条件。经济界的努力更为重要。一方面,企业既是创新投入和创新活动组织实施的主体,也是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科技成果能否成功转化应用,首先在企业。另一方面,要按照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规律,用好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打通制约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障碍。   要理性看待科技成果及其转化问题。科技成果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创新环节看,包括科学探索、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从产出形式看,包括论文、专利、技术、工艺等;从成果类别看,包括国家科技计划产出、企业科研成果、个人研究成果等。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远远超出了单项技术形成产品的层次。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一项技术形成产品,一组技术在重大建设项目中应用,可谓实现了转化;一项创新的知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人类知识财富的积累,在更长的时间内推动了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也应该是实现了转化,而且是更重要的转化。进一步说,一项科技成果的成功应用,往往是大量科技人员探索的结果,获得市场成功只是少数。科技成果有“量”才会有“质”,必须有大量积累,才可能有更好的转化基础。爱迪生发明电灯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如果急于获得经济成果而耐不住困难和寂寞,就会半途而废;瓦特发明蒸汽机,经过几代人努力,近200年以后才得到规模应用。纵观历史,许多科技创新成功之初,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转化,这里有技术成熟的问题,也有市场接受的问题,更有金融支持、政策壁垒、商业模式和消费价值观等诸多问题。因此,简单地用一个“转化率”来度量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既不科学、也不准确,甚至会误导成果转化工作。    三、重要的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商业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驱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其中,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重要的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商业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加快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关键。要引导企业从技术创新全过程出发,围绕产业链做好整体设计和科研布局。组建由核心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用充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结合,构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集成与开放共享。创新科技与金融广泛合作的模式,引导政策、金融、文化、人才等要素合力支持,形成整体的转化能力和有效的保障机制。   2.加强技术集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要有舞台。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瞄准重大战略需求,组织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政产学研用的结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力度,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依托具有优势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3.切实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把社会的投资重点引导到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上来。由于缺乏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许多科技成果虽然已经形成产品,却迟迟不能形成规模产业;一些技术已经开发出了样品,但无法进行更大规模的“中试”,甚至下不了实验线。这种状况导致一个严重后果:大量技术成果转化向国际资本市场寻求支持、追求海外并购或上市,失去了对知识产权的掌控;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找不到更多有价值的投资对象。因此,努力创造促进创新和成果应用的良好投融资环境,把社会投资热点和资本市场重点引导到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上来,引导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着重考虑的一个方向性问题。   4.加快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国家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投入的主要渠道,切实发挥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对于引导全社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创新链全过程都应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产业化目标导向。引导科学家聚焦于国家战略和重大任务,聚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把握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处理好稳定支持和竞争择优支持的关系,完善分类评价导向机制。创新产业化项目组织和评价方式,重大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应打破纯学术的评价模式,吸纳熟悉行业、企业和管理的人才参与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监管、科技评估评价、科研诚信和管理等工作。   5.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从创新链的角度分析,中国创新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两头强、中间弱”,即前端技术研发、后端产业投资相对要强,但中间地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开发非常薄弱。因此,要特别加强创新链中间环节建设,促进技术成果尽快转化。加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发挥转制院所对所在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6.把科技服务业作为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易市场的建设。加强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与市场对接平台或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和探索促进科技创新和金融投资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的有效对接,发展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咨询、评估、经纪、推介、交易等有助于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的各项工作。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jdjszntbzt/zywzjd/201107/t20110702_90777.htm
个人分类: 科学|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新释药技术,领引高端制剂发展
kejidaobao 2011-10-26 09:07
刘昌孝,湖南永兴人,药代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药学会理事长,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等职。曾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获得34项(次)国内和国际不同级别的科技成果奖。 当前,药物研发进入制剂创新时代,药物释放技术是药物创新的前沿,它推动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创新制剂的研发与新实体药物的研发比较具有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等优势。虽然中国药物释放技术近年有较迅速的发展,但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释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落后,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产业化研究欠缺,严重影响成果转化。近几年为加速释药技术发展,国家科技部采取和启动了释药技术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药开发风险越来越大,技术要求显著提高,药物研发进入了制剂创新的时代,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物创新的前沿。因此国外一些大公司由新实体药开发转向制剂研发,其药物制剂创新之路值得中国借鉴。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开发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它的发展,可扭转低端原料药物生产高消耗、高污染和低值出口的落后局面。在巨大的国际市场下,特别是国家出台了“十一五”、“十二五”重大创新专项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政策,都为中国制药业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内创新制剂发展面临挑战。首先,制剂研发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管理软件不足,不能达到国际注册要求的数据和cGMP条件;国际制剂技术人才、国际认证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专利起点低。其次,在策略上既要考虑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又需要兼顾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合作,建立良好机制掌握创新制剂技术,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将高端制剂进入国际市场。第三,应对创新制剂国际化应突破技术瓶颈的挑战,实现高端制剂国际化,需要考虑研发的技术壁垒;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就要考虑回避已有专利。第四,研发高端制剂的关键是突破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以蛋白质多肽药物为例,长效药物微球可以长时间发挥体内疗效作用,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药物在体内转运过程中代谢消除和药物毒副作用。而蛋白质多肽药物的产业技术瓶颈在于载药技术和制备技术研究。为此需要解决这类产品的设备、技术、工艺、辅料、质量标准等,而且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开发高端制剂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必须考虑制剂产品国际化的策略,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创新制剂,采用多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国内的资源和成本优势,找准制剂创新发展方向。以下发展方向值得思考: 1) 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化学小分子药物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无损伤给药系统的设计及相关方法学研究给制剂创新提出新目标。 2) 现代中药制剂:现代中药制剂的优势取决于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药效基础与中药理论的结合。 3) 生物技术制剂: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研究的要求增加。 4) 生物芯片和基因治疗系统:生物芯片是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是其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突破。生物芯片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结合,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利用灭活病毒、脂质体和其他微粒形成载体系统,通过传输系统的设计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表达。 在自主创新的思想指导下,认清挑战严峻性,找准制剂创新发展方向,突破释药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的技术瓶颈,我国高端创新制剂发展一定前途光明!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4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解]目前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主要问题与10年前有何区别?
热度 2 jiangnianyun 2011-10-18 17:29
今天有位老师给我提了这个问题。 我的基本判断是:尽管在环境、条件、能力、水平等各方面,我国的科技知识生产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较1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变化,但科技成果转化如果作为一个问题来讲,与10年前还是没有本质变化。 这就是我们对科技成果的转化机理认识得还很不够,尤其是在基于需求分析的应用创新方面,即:基于应用方的拉动方面,我们在认识及其内在动力上来讲,都还显得重视不够,行动不足。 您觉得呢?请评议,请赐教~谢谢!
个人分类: 政策:高谈阔论|332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举办2011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暨沿海区域科技管理学术交流会的通知
lgjszy 2011-10-17 16:21
本人应邀参加交流会,并做演讲,题目是《技术转移与专利商用化—以美国高智发明为例》。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关于举办“ 2011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暨沿海区域 科技管理学术交流会 ”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指出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为了深入研讨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的热点问题,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暨南大学和广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 协会 定于 2011 年 10 月 26 日 -10 月29 日 在贵阳市联合举办 “ 2011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暨沿海区域科技管理学术交流会 ” 。会议 将就世界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 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沿海区域科技管理等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与交流,有关会议事项如下: 一、 会议主题 :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二、 会议专题: (一)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方式 (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与方式 (三)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经验与政策建议 (四) 沿海区域科技管理学术交流 (五)技术转移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其他问题。 三、 参加人员: 各单位科技管理、成果管理人员、研究人员、论文作者及研究会会员单位等。会务费每人 1000 元,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会议时间: 2011 年 10 月 26 日 -10 月29 日 报到日期: 2011 年 10 月 26 日 五 、会议地点: 贵阳市鲜花酒店 地 址: 贵阳市 云岩区 中华南路 1 号 请参会代表收到本通知后填写好回执,于 2011 年 10 月 20 日 前传真或寄至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以便安排会务工作。 六、联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 复兴路 15 号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联 系 人:李 群( 18910962567 ) 王新新 联系电话:( 010 ) 58882544 传 真:( 010 ) 58882550 邮 编: 100038 电子邮箱: cgyjh@istic.ac.cn 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 2011 年 9 月 20 日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3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写在每个细节里 ------参观深圳 Mindray 迈瑞公司有感
储成才 2011-7-13 06:27
很有幸,联想学院安排了我们到深圳Mindray 迈瑞公司( http://www.mindray.com/cn/homepage/index.html )参观考察。老实说,在到Mindray 迈瑞之前,老师并没告诉我们下午要考察的公司或者告诉了,我们也没记住,直到车到高耸入云的Mindray 迈瑞总部大门前,我们才第一次知道 Mindray 迈瑞 的名字。 Mindray 迈瑞公司法律总监杨龙先生带我们参观并耐心介绍了Mindray 迈瑞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并回答了学院各方面的问题。公司的产品展示非常丰富,从低端的生命监护设备、超声波仪器,到高端的放射影像设备针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应有尽有。产品设计和制造也可以说做到了尽善尽美。从其产品展示的布设和背板映衬完美组合、独出心裁的实时显示迈瑞产品在全世界的用户数,以及展示用LCD演示屏所采取的贴牌(SONY LCD显示屏,贴Mindray)模式,Mindray 迈瑞对每一个小细节的注重可见一斑。参观完产品展示厅,我们乘电梯到2楼会议室,Mindray 迈瑞的细致在不停地提示着每一个参观者,地板上的地毯提示着你是在Mindray 迈瑞公司,同时告诉你今天是星期二(一般这些只会在星级宾馆才能看到)、整合在三菱电梯液晶屏(不是外挂式)是对公司产品的介绍,给我们分发的宣传册印制也不是简单的公司和产品介绍,更像是一本摄影、文学艺术品,让你在欣赏中体会Mindray 迈瑞的核心价值和文化。面对精细的布展和涉及到每个细节的关注,你不得不正视Mindray 迈瑞---这个“陌生”的品牌。 Mindray 迈瑞是从事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的厂商。类似于华为模式,Mindray 迈瑞1991年成立之初,也是由代理医疗设备开始,但很快他们就开始从模仿到临床医疗设备的研发和制造,20年始终如一。目前,其产品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超声、放射影像四大领域,医疗电子产品已销售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Mindray 迈瑞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美国西雅图、新泽西、瑞典斯德哥尔摩以及深圳、北京、南京、成都、西安、上海等设立有研发中心,并在中国31个主要城市设立了分公司。此外,在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6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设立了海外子公司,已在世界各地形成强大的分销和服务网络。2010年,迈瑞全球员工6,300人,销售收入50多亿元。2006年9月Mindray 迈瑞公司作为中国首家医疗设备企业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 (代码 MR),2008年5月收购美国Datascope监护业务,一举成为全球生命信息监护领域的第三大品牌。 Mindray 迈瑞, 让我们在被多国占领的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上看到了民族企业升起的希望。 Mindray 迈瑞,给以深深的祝福!
个人分类: 个人随笔|6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公司(提要)
hkhyper 2010-11-16 18:20
第一章 总 论 一、 项目 名称 项目名称: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开发建设项目 联 系 人:陈树林 教授 chens@wsu.edu 胡 坤 博士 hkhyper@gmail.com 13910814551 技术发明人:陈树林 教授,男, 1958 年 2 月生,博士,研究员, 1991 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微生物所生物炼制过程与系统实验室组长。实验室重点从事环境保护、生物能源和生物基平台化合物的研发工作 , 并开始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陈树林负责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的 973 中大宗化学品合成新路线的子课题和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混合菌群筛选与微生物复合酶系专题。陈树林教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 100 余篇研究论文,参与撰写了 10 余本书籍的章节 , 做过 26 次应邀大会议发言和 130 次国际会议发言 , 同时还是超过 70 篇会议论文的作者或共同作者。目前主要从事工业生物技术在生物质为基础的液体和气体燃料,大宗和精细化学品方面的应用的研究工作。陈树林实验室发明了微藻异养高密度发酵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微藻的发酵效率与油脂产率,结合混合微藻多阶段培养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微藻发酵生产生物柴油的经济可行性。 二、内容提要 **** 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0 年成立于北京,是以开发生物新能源技术为核心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由 *** 集团公司、华盛顿州立大学陈树林教授共同组建。公司注册资本 500 万元人民币, *** 集团公司以货币出资 500 万元,占公司股份 45% ;陈树林教授以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入股,占公司股份 45% ;公司预留 10% 股份用于未来股权激励。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21 世纪国际关键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石油作为战略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经济的最主要内容,能源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石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2005 年,我国柴油的消费量是 1.4 亿吨,而柴油进口量达到了 4000 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 28% 。 2006 年柴油缺口达到 5000 万吨, 2007 年柴油缺口逐年增加(引自 2007 《生物产业技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化现状及前景)。另一方面,石油柴油的生产还造成污染,带来严重环境问题。大力发展可再生的生物柴油是缓解柴油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举措。在石化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现状下,世界各国均在积极发展生物新能源技术,生物柴油作为生物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各国和美国均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加以扶持和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我国的生物柴油发展确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与此同时,生物柴油的生产瓶颈在于获得成本低廉的油脂原料,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目前仍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检验,人们逐渐发现以藻类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来源也许是未来大规模应用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华盛顿州立大学陈树林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在生物质为基础的液体和气体燃料,大宗和精细化学品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陈树林教授研究组发明了微藻异养高密度发酵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异养微藻的发酵效率与油脂产率,结合混合微藻多阶段培养技术,能够明显提高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经济可行性。 *** 集团公司为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经考察研究, *** 集团公司决定与陈树林教授合作,成立 *** 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陈树林教授现有技术基础上,开发完善微藻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并最终实现商业化。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3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新创业: MIT凭什么这么牛?
jinwsapa 2009-10-10 15:28
MIT校友经济真牛:2万亿美元销售,世界第11大经济实体 新的研究再度证实研究型大学是推动创业型经济成长的主力 ---MIT位居全球创新经济和成果转化之首 根据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 创业影响:麻省理工学院的作用, 报告分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和他们所创办的公司和企业生态系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所得出的分析结果非常惊人。如果把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的所有企业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按这些企业的总收入算,至少可以成为在世界上的17大经济体。在美国国内,这些MIT校友创办的公司,目前带来的成百上千亿美元的经济活力和好几十万个就业机会,特别受益的地区是在马萨诸塞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就全球而言,MIT校友创建的公司,总体年度世界销售,按不太保守得估计,至少相当于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世界上第十一大经济体的经济总量。 创业影响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爱德华-罗伯茨教授和他的博士生查尔斯-爱斯丽 (Edward B.Roberts 和 Charles Eesley),是基于2003年对所有在世的MIT校友所做的调查,再进行更为详细的数据分析,包括最近核查和更新的2006年的收入和就业数字。 麻省理工学院的整体创业环境比较优厚,它的多学科教育,科研和众多校友在社会各阶层和机构所组成的网络,使得该校在创业教育和对企业界成长方面对社会贡献卓越。MIT的作用在以下调查的重点结果部分可见一斑,它们包括: 据估计,6900 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所创办在马萨诸塞州的公司,就实现了1640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这代表着26%的马萨诸塞州所有公司的销售收入。 4100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所创办的企业把公司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些公司产生估计为134亿美元的全球销售额。 目前受益于由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多的州是马萨诸塞州(估计不到100万人),全球;加利福尼亚州(估计为52.6万就业机会),纽约(23.1万职位估计),得克萨斯州(估计为18.4万)和弗吉尼亚州(估计在13.6万)。 研究报告还指出,麻省理工学院对马萨诸塞州经济如此重要的的另一个原因,假如没有麻省理工学院,大部分由该校校友所创办的公司是不会选址成立于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校友之所以在马萨诸塞州设立公司,大多是以前的学生和校友,他们从别的州来到麻州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他们喜欢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最终他们就选择在麻州开办自己的公司。不到10%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新生从小生长在麻州。但大约百分之31%的麻省理工学院校友所创办的公司选择在马萨诸塞州开业和经营。不仅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留在马萨诸塞州,而且他们的创业对麻州和美国的经济利益贡献很大。超过38%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创办的的软件,生物技术和电子类公司电子公司坐落在马萨诸塞州,而只有不到10% 麻省理工学院新生是来自麻州。由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外国学生校友所创办的公司有超过半数是选择在美国起家,他们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并产生重大经济影响。 关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 MIT于1996年建立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中心,为校友和在校生提供内容,范围和商业接触网,使企业家能够基于创新技术和发明,设计并推出创新性企业和产品服务。创业中心通过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校友和同事提供一系列的教育项目,网络资源,创新技术和其他资源,这些服务不仅在麻省理工学院内部,也可向世界各地的校友。 编译自卡夫曼基金会研究资料 http://www.kauffman.org/newsroom/mit-entrepreneurs.aspx Kauffman Foundation Study Finds MIT Alumni Companies Generate Billions for Regional Economies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6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zoumouyan 2009-8-30 21:37
研究成果到产品的距离有多远? 邹谋炎 提要:从研究成果到产品不是简单的成果转化,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科技人员夸大成果,市场只看产品。这个矛盾不解决,中国创造就难以产生。 年年都报奖,岁岁有成果,没有研究所和大学例外。然而,中国创造的产品有多少?各个单位并非不下功夫,孵化器、成果转换办公室处处可见。另一方面,有机会接触一些公司老板,他们对所谓名校专家教授微词颇多,竟可列举上当蚀本经历案例若干。中国创造难以产生,问题出在哪里? 接触过不少同行,谈及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中遇到的困难和无奈。同时也接触过一些官员和老板,他们已经可以给你讲解产品发展的初试、中试、认证等等环节的操作,很是行家老到。看来科技人员和市场方面不应该有多深的鸿沟。其实不然。 笔者从自主研发产品中得到的基本体会是:从成果到产品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问题,而是需要科学和技术再进步。为什么会这样? 1 、研发原则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性能最优性的研发原则,成本宽松甚至不计成本。 产品:按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的研发原则,对成本斤斤计较。 2 、设计原理需要改变 科研项目:按专业理论的设计,一般不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产品:扩展专业理论到简约设计和参数中心设计,必须考虑构成元件的容差。 3 、质量和可靠性控制不同 科研项目:在研发阶段不作重点考虑,常用多套筛选,以通过成果鉴定为目的。 产品:在产品设计中须重点考虑,不能用多套筛选,而是必须用常规容差元件、低 成本材料、低成本工艺,同时保证高成品率。 4 、生产机制不同 科研项目:实验室少量制作,关键工艺可外协,不需要考虑生产系统。 产品:必须组建生产系统,必须把握关键工艺,这意味着必须加入生产系统和工艺 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这些不同不是全部,也不是个例。从国外报道的材料看,产品发展期通常都会提出各种新的挑战性问题,引导研究人员在理论和技术上更深入地发展。可以看出,高技术创新产品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问题,常常需要添入许多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理论,并成为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源头之一。由于我们的科研人员包括大学教授们普遍地脱离产业,相关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不足,如何面对产业事实上是一个普遍的困难问题。年轻科技人员中有人视研究为高雅,产品为粗俗。年长的科技人员大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不会那样浅薄。 笔者希望科技管理部门认识这个规律,不要简单、浮躁地看待科研成果。为产生中国创造产品需要做多方面的改革和进步。科研人员需要提高研究水平。在应用学科领域内,未达到一定应用目标的理论和技术应视为深度不足,需继续努力。同时,管理部门需要为研究成果提供再发展的支持和机会。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成果产业化才可能进入循环发展的良性轨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原创]脚踏实地开发抗癌甾体新药—很有必要!
yangsk 2009-3-30 15:01
美国癌症协会(ACS)报告(Science 27March 2009):2007年度全世界范围内新增癌症病例1200万例,癌症患者死亡人数达刭760万人。临床上许多癌症皆因由于后天获得的多重药物抗性(MDR)失去了对化疗的应答能力,造成90%以上癌症患者治疗失败,这归因于癌瘤细胞的转移扩散。 由此看耒,很有必要继续不断地将研制抗癌新药工作进行下去,不得松懈停顿!笔者实验室过去数年来,在开展糖皮质甾体激素基本药物氢化可的松新菌种新工艺的发酵生物转化工作中,己经取得主攻目标的阶段成果。可以顸计,它将是过去20多年耒氢化可的松发酵工艺新亮点,如果在目前全行业推广应用(近年氢化可的松产量60t/a, 90%以上出囗換汇),则可以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增产5-10%;更有新的令人振奋的发现新菌种生物转化除了产生主产品氢化可的松以外,尚有20%的副产物14-羟基RS化合物,从甾体药物合成化学观点评估,这是一种合成抗癌甾体新药很有用的中间体。显然值得进行深度开发,前景很好,也很实在。 甾体抗癌新药的研制在我国自从八五以来,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停滞不前的状态,设有什么值得令人引起注意的新进展。国内本耒有一支从事甾体激素药物化学和生物发酵的高素质团队,终因列不上项而得不到经费支持而衰减;少数执着坚守人士也处于有心无力被边缘化的无助状态;再加之国内现行科技学术环境生态的恶化趋势,学霸、学阀专权,学术造假,成果注水,诚信全无,这就进一步毒化了我国本已脆弱的科技学术生态环境。时至今日,这就造成了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难于同相关企业的研发链条顺利对接,成果转化过程中也时时掉链子!大家都在科技午台上唱三岔口,这太令人遗憾! 在此情景下,笔者郑重建议:国内相关氢化可的松生产企业要大胆采用新菌种新工艺,扬长避短,抓隹机遇,除了生产主打产品氢化可的松外,还可综合利用副产物14-羟基RS化合物,深度开发2种乳腺癌细胞抑制剂甾体新药,即6,14-二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和14-羟基-雄甾-4-烯-3,6,17-三酮。这对于延伸我国甾体药业开发链,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因为新菌种新工艺的实施,将会提供20%产率的14-羟基-RS化合物,该物质正是合成上述2种乳腺癌细胞抑制剂的不易得到的良好合成中间体。可见,该项目的成果转化的确具有一箭双雕的效果!切望有识之士惠眼识珠,为癌症甾体新药研发出力吧!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5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