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武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欲得NB奖,学者们应练就什么“武功”?
热度 22 qsqhopeiggcas 2014-10-6 11:57
练武之人知道,要练成某种盖世功夫,没有多年的潜心修炼不成。 搞科研的学者们明白,突破性科学理论从提出到验证需要长期的时间,“十年磨一剑”说明了这个道理。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报道【 1 】:【 据外媒报道, 2014 年诺贝尔奖将于 6 日起陆续公布。诺贝尔奖虽然堪称科学界最高殊荣,但近 30 年来,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便已去世。有学者担忧“过分迟来”的奖项无助表扬科学研究成果,失去原有的意义。 】说明能得 NB 奖的成果,大都是经长期验证无误的成果。 从科研规律看,突破性科学理论从提出、完善到验证,一般至少需要 10 年以上的时间,你提出的理论正确与否,需要实践(时间)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为真理,否则为谬误。 学者们能在提出一项创新性的理论方法后长期坚守而不断完善及进行验证吗?答案是少数人能做到。当然,如果有一个实例证明该理论是错误的,尤其是原理上错误,就应放弃;如果是认识方面的某些缺陷,则应继续完善之。 从 NB 奖得主的获奖历程可以看出,学者们应瞄准某个科学难题长期攻关,研究方法对了,有可能做出些突破。即使得不了 NB 奖,也将留下某些知识或启迪予后人,自己的科研人生也不会留下遗憾。 在目前的科研体制下,我国诸多学者们不是追求某些科研难题实质性的突破,而是围绕某些所谓“热点”问题打“擦边球”,跟风、追踪、模仿式的科研大行其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为洋人提出的某些理论方法免费提供数据为乐,以验证洋人的某些模型为目标,跟在洋人屁股后面打转转。这样 SCI 论文数量上去了,影响因子上去了,某些论文甚至成为了 Highlight 或 Top 10 ,其论文作者自我感觉良好,以自己成为了“国际知名学者”而无限风光。在俺看来,这些所谓的成果终将是“昙花一现”而大部分变成垃圾。 记得有位知名学者说过“先发表后评价”,俺灰常赞同。原创性成果往往突破了过去人们的认识,初期往往被诸多人士视为“异端邪说”而被“打入冷宫”,论文不但难以发表,即使费尽周折发表的论文几乎都是零引用。前面说过,正确的而突破人们常规思维的认识一定要坚持,而不要在乎别人暂时的负面评价或无人问津,此时坚持就是胜利。等到若干年的验证后,别人才认识到自己是“庸人”,你是“天才”,以后才会有“好评如潮”。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这样的历史。 得 NB 奖的学者,一定是坚持不懈且坚守孤独的学者。 参考 【1】学界呼吁向已故人士追颁 诺贝尔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4708.shtm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10776 次阅读|4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