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未来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行星际文明 - 生物与医学技术
benlion 2019-1-16 07:16
世界三大医学体系: 一、传统医学与替代医学,比如,中医药; 二、实验医学与循证医学,即,常言的西医药,其中,实验医学是法国贝尔纳 O 网页 阐述的研究范式,而循证医学是其临床模式,特征即缺陷都在于医学统计学模式; 三、系统医学 O 网页 与精准医学,前者是中国 bjZeng (曾邦哲) O 网页 论述的研究范式,建立在系统(个体化) O 网页 与合成生物学 O 网页 偶合(转化) O 网页 及其理论结构论 O 网页 基础上的,后者是临床模式,也就是个体化与转化医学的研究型医学模式。 第三套体系是在前两套体系基础上的发展,不仅分析数据和统计学,而且,必须针对单独患者的疾病复杂与综合性,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O 网页 是 BSSE (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偶合与转化模式,采用理论与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整合,核心是生物系统的图论 - 网络拓扑学分析和人工生物系统的生物电子学设计等。 建立在个体化与转化医学模式上的精准医学 O 网页 ,强调疾病的机理分析和精细化诊断,也更加强调心身关系和个体的差异性,以及医患参与 O 网页 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与综合效应,采取的医疗诊断与治疗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与虚拟现实、 3D 打印技术和工程细胞治疗与组织再生等。 附 -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科学 O 网页 与工程 O 网页 概念 - 欧盟系统医学组织 O 网页 , ETH 大学 D-BSSE 机构 O 网页 - 系统生物工程 O 网页 , MIT 大学合成生物学中心 O 网页 ,纽约大学系统遗传学研究所 O 网页 - 生物工业 O 网页 与工程医学。 A-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O 网页 的基础与应用 O 网页 - 未来的活细胞工厂 O 网页 与免疫细胞治疗 O 网页 - 生物计算机与细胞 O 网页 和仿生工程 O 网页 - B-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方法 O 网页 与技术 - 图论 O 网页 与网络拓扑分析 O 网页 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前沿技术 O 网页 - 生物电子回路 O 网页 与设计技术 O 网页 - 人工进化与机器人 O 网页 的人工智能技术。 从以色列 O 网页 - 环地中海到中国 O 网页 - 环太平洋 - 世界宗教中心 O 网页 与儒 - 释(禅) - 道家哲学 - 人类的演化:从动物到上帝 O 网页 - 改变世界的商业创意 O 网页 。 注:客观科学与人文精神 - 科学研究方法与符号表达方式的个体差异或风格与特征,不是科学本身存在个体化的风格,科学规律和方程式的可靠性都不会是因人而异,实验观测和技术的可重复性也必须是客观事实。 简单地说 - 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都是哲学的范畴,而人格与风格具有信仰与理念和艺术特征的个体差异等。 - ( 2019 年 1 月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伊甸园|17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大学 – 科学与信仰
benlion 2015-11-6 00:11
结构论 - 系统综合理论,包含了整合、稳态(鲁棒)和建构3条规律,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又叫整合与建构生物学。在bj.Zeng的结构论引用2文献里,分别有系统和合成生物学术语,但分属于理论生物学和合成化学概念。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在1992-1994推进到细胞分子层面的理论与实验、计算和工程方法的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突破的是1)图论的网络拓扑分析方法和2)细胞的生物电子设计原理,并提出了系统医学与药物学、系统遗传学与生物工程,以及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和细胞仿生工程等。 图片1、1999年设计与绘制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BSSE)的第一届国际会议图案。 投递给Nature Genetics的2000年期刊封面图,但没有被录用。这个图案体现了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核心概念。 图片2、世界上第一家系统生物学网站 – 1999年生物系统网络BSSE网站。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偶合概念 - 天然与人工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科学会议与绘画展览结合模式,发起于1996年北京中关村和1999年德国汉诺威。 以及,在中国发起筹备的国际转基因协会,并邀请了Transgenic Research为会刊,2006年西班牙成立,而2007年瑞士ETH成立了BSSE研究中心。 图片3、纳米细胞机器 – 2009年第11届分子系统生物学国际会议和2010年国际纳米Expo会议与展览。 世界上第一家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Ltd.,注册于2008年江苏,并开始细胞分析与合成的芯片技术开发。 包括,1995年基因片段组装合成、1997年的耐药细胞连续突变筛选、2002年序列标志显示分析等,以及神经网络的合成生物技术,尤其用于大规模的次生代谢药物筛选与发现的芯片技术。 从1992 年到2003年,系统生物工程、系统医学、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的建立,现在,已经是全球国际学术和产业界发展的学科,成立了的学科,就是科学界人皆可以发展和可以做的科学了。 如,美国MIT、加州大学和斯坦福等,中国天津大学、清华等,都建立了系统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美国哈佛、乔治敦等,欧盟、中国医科院和科大等,都建立了系统医学、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等,在荷兰和美国纽约、北卡等,都建立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机构,并于合成生物学成为发展的前景。 美国哈佛大学,以系统生物学和系统医学为发展,MIT发展的是合成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工程,开展了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和生物能源与电池的研究,纽约大学,建立的系统遗传学研究所,开发了酵母人工染色体的合成。 Google 英文检索一下,欧洲、北美、日本等,中文检索一下中国等,就可以看到是一个全球发展的学术共同体了。 附、科学与信仰的通性 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只听一个人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是怎么做。 一个社会,有推动进步的力量,也有妨碍发展的势力,主观与客观,成为了哪一股作用力,有时,一个人自己也未必就明白,要看所言和所行,是否为人民的利益和前景着想,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或者说,民众也未必判断得了,只有在将来的历史,才能知道或做出结论。 关于道德、信仰问题是属于内心和行为的世界,在外部或表面未必能判定,如同法庭、法律,必须以行为及其后果的证据来判定,内在动机,也需要心理分析和行为事实为依据;所以,无论在看来如何,媒体评论如何,对在世的任何人,我都不能,也没有结论。 要用心去领悟万事万物,这是禅宗的精髓,要用良知去辨析世间万事,这是犹太-基督教上帝造人说的证明。 总之,做真正的科学,修行真正的信仰。 - (06/11/2015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工业化科学|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的趋势 – 神经遗传学与生物计算机
benlion 2015-8-22 22:03
科学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涉及到科学方法、管理体制和工程应用等诸多方面,从而,经历了几个探索与思考的历程: 1 ) 1983 年 -1993 年探讨科学的历史、哲学与方法论 – 结构论, 1992 年 -2003 年阐述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系统医药学与系统遗传学等概念体系; 2 ) 2003 年 -2006 年探讨人文历史、艺术哲学与管理体制 – 精神论,发现犹太教 - 儒家文化、印度教 - 希腊神话的渊源,形成显现绘画和幻象诗歌的方法; 3 ) 2006 年 -2015 年探讨生物制造、工程医学和工业 5.0 – 机器论,阐述了 4 世界理论与自组装进化、轴心时代的思维模式与文明的演化历程等。 因而,经历科学的哲学基础思考,到该集中精力回归科学的理论研究、工程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等发展了。 附、神经科学与遗传学: neuroconference2014 ( http://neuroconference2014.uni.lu/ ) Journal of Neurogenetics ( http://www.journalofneurogenetics.org/ ) An Informatics Approachto Systems Neurogenetics ( http://link.springer.com/protocol/10.1007%2F978-1-59745-520-6_16 ) Neurogenetics Pioneer Seymour Benzer Dies ( http://www.caltech.edu/content/neurogenetics-pioneer-seymour-benzer-dies ) Laboratory of Neurogenetics, NIH ( http://www.grc.nia.nih.gov/branches/lng/lngindex.htm ) Neurogenetics at UT Health ScienceCenter ( http://www.nervenet.org/ )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Neurogenetics ( http://www.med.lu.se/expmed/molecular_neurogenetics ) Neurogenetics Research Group ( http://neurogenetics.st-andrews.ac.uk/ ) Medical Neurogenetics ( http://www.medicalneurogenetics.com/ ) Systems Biology-Neurogenetics ( http://www.zaslaverlab.com/ ) - ( 22/08/2015 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顿、图灵与苹果 – 工业5.0
benlion 2015-6-12 19:32
牛顿与苹果、图灵与苹果和乔布斯与苹果的故事,资料都很多,不赘述。 北京中关村和天津大学,从英国引进苹果树,我却是近年才知道的事情。北京中关村大礼堂,上世纪90年代,在中科院微生物所时,我就是经常路过的地方,约2010年因参加留学人员创业行活动,在中科院新图书馆大楼里参加创业交流会,晚餐余闲时间,独自想去一下微生物所,却发现已经改建成纳米科学中心和中科院学术会堂。 目前,国际生物科学发展很快的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可以看到研究机构网页或论著,明确的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科学、纳米科学、认知科学与生物科学等交叉和会聚理念,以及数学理论、实验数据和计算机模拟与工程模型方法,从方案设计到推理、预测与验证的研究模式。 世纪之交,起因组织1996年北京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在中关村,开启了倡导生物系统和人工系统研究与开发,复杂系统涉及到诸多学科综合和技术集成的领域。 无论教育、科学、产业或金融与管理,关键在于思想观念 - 有没有胆量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1996年举办北京国际第一届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并筹备国际转基因协会和邀请(并同意)了《transgenic research》作为会刊(系统遗传学和oviduct bioreactor的原创已在中关村1994年提出),2006年在西班牙成立,并于2005年举办第5届国际会议的广州和相同大学承办了2013年转基因国际会议。 1999 年在德国又筹备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1992年系统医学与药物学、1994年系统生物工程的原创已在中国提出)协会,而后,日本成立了国际系统生物学学会、德国成立了国际合成生物学协会和意大利成立了系统医学协会等。 也就是说,中国完全具备组织国际学术机构和建立国际期刊等条件,也完全具有成立国际学会的学术条件。 出版与媒体公司、制造与仪器公司和科学家与发明家、艺术家与表演家等。苹果的物理、生物和计算机科学整合的发展,将是工业5.0与纳米机器的未来。 - (科学家与企业家)-
个人分类: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248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社会的科学与产业浪潮
benlion 2015-6-10 20:16
人类医学的发展,奠基在物理和生物科学的基础上,不同于动物医学的方面,在于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现象;因而,需要建立在“自然与器物”、“社会与文化”的4世界理论基础上,从而,探讨了结构论及其精神论与机器论的分论。 循证医学与观测取证、数据和方法的整合医学,再生医学与细胞或组织治疗、介入医学和器械工程,个体化医学治疗、基础与应用的转化医学,预防医学与预测、康复医学与医患关系等,都只是医学体系的模式、方法或方面,而核心的发展路径,仍然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构成实验医学到系统医学的发展,如,生物信息的数据和精准医学等都是建立在系统医学的框架内。 系统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技术,构成系统医学的方法和技术基础,涉及遗传程序与生理机能的相互作用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个体发育与群体进化的过程,如,D.Nobel的《生命的交响曲》就反驳了“自私的基因”和基因决定论。系统生物技术,开发医学检测和药物分析、工程治疗等技术和产品,如,更具体说生物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构成硅电子技术到纳米分子技术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转折点。 国际金融危机,当时中国上上下下很激动,都说资金有就是缺人才,认为是中国获得世界各国华人和留学人才的大好时机,认为是中国科学和工业崛起和走向创新驱动的时刻,认为美国经费缩减是走向衰落;然而,我多次提到未来的工业革命,将诞生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却没有当一回事,而后,又追赶各类医学和3D打印和工业4.0等时新的概念。 直到目前,才知道美国关掉的实验室和消减经费,其实是没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和行业,而未来的科学和工业则是加强了投入,实验室或企业的研究人员转入新的实验室和新的企业,也就是一次科学和工业的新陈代谢和国际化转移,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转型现象。 当代社会是金融控制、技术控制和舆论导向的管理模式,包括,其实,威胁论也是精神鸦片。听信媒体与学习文化不同,学习不是听如何说,而是看如何做,要是中国人明白了这点,早就成为了发达国家。明清朝代,来华的是传教士,而欧洲哲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却能够发展出超过东方文明的科学和工业文明。 - (精神独立与创新精神)-
个人分类: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2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进化与文化创造
benlion 2015-3-15 01:02
以色列犹太教和中国儒家哲学,属于社会组织与管理的精神传统,道家哲学和禅宗哲学,则较适合于拓展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传统。文明的起源,人类,具有语言内在相通的逻辑和不同形态的符号,文化的思维观念与管理体制构成文明发展的双重因素。 自 2011 年参加武汉华创会,发觉不同年代去海外的华人的中国文化部分停留在那个年代;于是,产生了不仅人的躯体是机器,而且,基本文化如同机器软件的观点。 然而,近来考虑动物和机器与人的意识层面存在本质区别,于是,如何定义机器,也就是如何定义人,即,重新回到了人本主义,导致了不仅自然演化,而且,文化和体制发展 – 文化要素和管理模块的引进等,如同机器的装配过程 - 合成进化论 或系统综合理论 ,以区别于综合( synthetic )进化论,而用“自组装进化论”词汇。 (数学:包括,图论和网络拓扑学) 科学史和文化史的探讨,终归是为了生命起源和神经网络进化的研究,如何建立系统遗传学突破的方法和思维。从经典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解决不了细胞逻辑与生物系统的机理和人工机器的逻辑细胞设计原理等,从而,导致了对科学和工业发展的思想传统探索。 得出的结论:将自然创造与文化进化,调转为自然的进化论与文化的创造论。 - ( 2011 年 -2015 年博客日记) -
个人分类: 201415|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业科学世纪 - 权威型社会的危机
benlion 2015-3-10 15:27
- 权威论的社会危机 郑和下西洋,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哥伦布大航海到工业革命前夕,中国未能发觉世界的变化 - 新的科学和新的产业,而到英国工业革命之后,鸦片战争,才使中国认识到西方已经是今非昔比,西方也发觉令人向往的东方文明,已经不堪一击。 大航海为中古代与近代划界,工业革命为近代与现代划界;然而,20世纪的世界,进入后现代社会的过渡,又一次在静悄悄变革和潜行发展,而浮上表层的3D打印技术的仪器设备,也只是引发微微的振动,却可能全然不知在深层次,世界正在和将要发生什么变革! 科学和技术是面向未来拓展,这是一个基本原则,科学中心转移和产业革命,都是面向未来的发展,而不是面向过去的模仿,未来不仅是工业4.0,而且,很快将上升到工业5.0。 人类社会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对生物资源 - 轻工和手工业、炼制和矿物资源 - 机械和电气电子、化工等的加工技术提升过程,而且,核心主线就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人工育种到人造生命和机械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到人工智能 - 也就是美国科幻电影基本的表述内涵 - 外星人和机器人主题,其实,描述的是未来人类的生物技术和机器技术的可能,而且,这个未来不会很遥远! 机器人概念,其实,核心内涵是自动化,德国早在90年代的生物科学实验室,就采用大型自动化仪器和设备,而且,配置了仪器加工和维修车间。 然而,面向过去的权威、以往的产业转移的思维模式和管理体制,将可能导致巨大的危机,2004年在英国我预测2009年-2016年的危机,目前,却仍然难以明朗之后,将走向何处,也是这2年来陷入重新考察与思考科学史、文化史的原因。 -(未来科学与工业趋势)-
个人分类: 201415|20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后现代社会 –生物与机器
热度 1 benlion 2015-3-8 14:49
道家是发展观,儒家是和谐论。 《墨经》收录入道藏,可以发展科学方法 – 工程操作化思维,儒家和禅家,可以发展人文精神 – 管理知识化观念。理论思维与实践技术结合,诞生可控化实验观测,技术原理与设计艺术,导致标准件制造。 从实证科学到系统工程的结合, 20 世纪,人类进入了人工科学与工业设计的后现代社会 - 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整合研究是核心科学。 多维时空概念,突破了数学的点和物理学的刚体概念,混沌和分维数学,突破了时空组织的层级度量思维 – 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箱套小箱或镜像的镜像演算模型,拓展了艺术想象的精神(信息密度)时空。 关于弯曲和卷缩时空,可能涉及: 1 )观察者与测量对象之间, 2 )知觉世界与宇宙本体之间等, 1 )和 2 )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包括,彭加勒的实在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以及宇宙演化的隐形信息或负熵的来源。 古代中国在轻工和手工业,发展了生物产品的加工技术等,包括,炼制药物、纺织机械等,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建立了工业制造和设计艺术等方法和技术。 生物起源和物种进化的信息编程、遗传语法和神经核、反射弧的信息传递与转换等揭示,将为人工生命和智能机器人的制造,提供可行设计与制造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附、 2013 年 -2014 年 检索与研读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等文献资料 – 包括, CNS 出版的专刊,基本属于概念理解与阐述和以往学科、技术等转换到新的范式过程,在理论和技术上,仍然有待于新的突破;因而, 2013 年 -2014 年重新考察与思考了科学史和文化史,目的是探寻新的突破口。 - (科学与工业趋势) -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2312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范式转换
benlion 2014-10-7 09:03
去年诺贝尔奖,已经开始关注新范式,今年医学奖,存在明显的导向,神经和认知科学的历史很长,未知的知识很宽广,未来发展,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才可能带来突破。 科学研究范式,经历近代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系统科学、工程科学的发展,系统生物学是实验科学与系统科学的整合,采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研究生物系统,不仅,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而且,建立工程生物和人工生物系统模型等。 在科学组织模式,则形成了小科学、大科学和工业科学、转化科学等形态。 (系统医学与药物学,其实,包含的核心是哲学-小科学和工程-临床医学部分,相应,纯艺术到创意产业和媒体,构成基础与应用发展) 小科学,往往重大突破在于方法、技术的摸索和尝试型和新思维、科学思想的探索与分析,往往越前瞻开拓型和理论探索的研究尤其需要哲学思考,也就是哲学科学家。 大科学或大型科学,往往是大型仪器设备、规模巨大的国家科学或国际合作组织的科学研究机构,如,航空航天、巨型计算机和云计算、粒子加速器和高能物理等。有时也指大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但是,可以将这类划出来作为下一类科学。 工业科学,方法成熟乃至可以程序化、自动化仪器操作和大规模数据或方法、技术可重复或复制的科学研究类型或称知识工厂,如,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分析等。 工程科学,仪器设备和产品等设计与开发,包括,各类型数学模型、机器模型、生物模型等制造与测试或试验分析的科学,形成定型产品或模型可提供工业化规模复制或批量生产。 从而,构成了科学研究到工业制造的信息链和知识转化过程。 -(伦理医学与系统医学)-
个人分类: 医学|2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