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吸烟的危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戒烟研究之一 吸烟的罪与过
热度 14 hustchenrong 2014-10-12 08:06
按: 目前在从事吸烟成瘾的研究,主要关注吸烟是如何导致成瘾的和吸烟对大脑神经的损害。最终目的是帮助广大烟民戒烟。首先,看看吸烟的危害。 吸烟危害人体健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吸烟有多严重的危害? 可以看看美国疾病控制 与预防中心( Centers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发表的最新数据 1 , 在美国吸烟引起的每年死亡人数为 48 万,这相当于在美国的每 5 个死亡者中就有 1 个是 由于吸烟引起的。这比每年由于艾滋病,毒品,酗酒,车祸和 火灾总共引起的死亡人数 加起来还要多。每年因肺癌死去的患者中 90% 都是由于吸烟引起的。而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了 27倍。在女性方面 ,每年因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人数超过乳腺癌。还有 , 80% 的肺慢性阻塞性疾病如肺气肿和气管炎 都是由于吸烟 引起的。吸烟会使得血管 变薄变窄, 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在脑部堵塞会引起中风,在心脏堵塞会引起冠心病。另外,吸烟几乎跟人体各个器官的癌病都有联系,比较常见的是肺癌和口腔癌,还有膀胱癌, 血癌, 子宫癌 ,直肠和结肠癌,食管癌,肾脏和尿管癌,肝癌,口腔癌,胰腺癌,胃癌等。 吸烟会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导致不 孕;同时也会降低妇女怀孕的概率;对于怀孕的妇女,吸烟对胎儿影响 更大,可能会导致早产,坏胎,新生儿体重轻,胎位异常等。吸烟的青少年更容易换上毒瘾,斗殴和具有强奸倾向。吸烟的人年老之后得骨质疏松症,白内障的可能性更高。 那问题是吸烟为什么会 有那么大的危害?这是 因为香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物质,据说有 7000 种,其中包括剧毒物质如铅,镉,还有其他大概 70 种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是 在烟草加工,贮存中有意无意间加进去的。 这些毒害物质长年累月的累积在人体内,会造成基因突变,器官病变等等。此外,未燃烧透彻的烟草颗粒长时间累积在肺部器官也构成极大损害。香烟燃烧产生的尼古丁是导致吸烟戒不掉的成瘾成分,同时也估计是 导致血管变薄变弱的凶手。 在 2012 年,美国大概 有 4200 万烟民, 占总人口的 18% ; 而在 1965 年,这个数字为 42% 。尽管美国烟民在逐年减少,但是每年由于吸烟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大概在 2890 亿美元,这主要包括治疗吸烟引起的疾病所需费用和由于健康原因导致的生产效率损失。 而以此同时,烟草公司花费在广告宣传和促销上的费用为 840 亿美元。 中国呢? 我们有多少烟民? 全世界有 11 亿烟民,其中 3.2 亿在中国。超过 15 岁的男性,有 60% 都在抽烟。全世界每年 由于吸烟死亡人数为 500 万左右 ,我们占了其中的 100 万,这相当于在我们国家每天有 2700 人由于吸烟而死,而这完全是不必要的,可以控制的。这其中引起多大的经济损失有多大有没有人算过 ? 我们生产了全球 1/3 烟草( 243.5 万吨),消费了全球 1/3 的卷烟( 11630 亿),仅在 09 年,烟草行业 产生了高达 5000 多亿的税收,贡献了国家 1/10 的财政收入。这雄厚的税收贡献 是以 3 亿烟民和 他们家庭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是不健康的,也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随着现代医疗费用越来越昂贵,国内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总有一天,由于吸烟导致的经济损失终究远远超过烟草经济带来的税收贡献,不过在此之前,赶紧禁烟吧,一时禁不了的话,严格控烟也行啊。控烟的手段很多 ,这包括提高香烟的价格,严格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同时提供帮助戒烟的药品和医疗 机构。2002年的,国内 外关注中国吸烟研究的学者预测,如果政府增加每包香烟10%的税钱,就能挽救100万到200万烟民的生命,并且同时中央政府在烟草销售的税收还会翻倍。如此双赢的策略,不知实行了否? 香烟消费量全球前 5 强。中国烟民独占鳌头,每年消费 11630 亿根香烟,大体跟 排在第二到第五名的 日本,美国,印尼和俄罗斯消费量加起来相当。平摊下来, 13 亿人口,每个国人包括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一年吸 894 根香烟, 74 包,差不多一个月6 包。 1 http://www.cdc.gov/tobacco/data_statistics/fact_sheets/health_effects/effects_cig_smoking/#disparities 2 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2Q9L/tobaccoindustry.html
11202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