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APEC蓝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PEC蓝呢?
热度 4 lanxum 2015-1-15 21:39
APEC 蓝呢? 150115 李健 国家环保局今晚 20 点发布全国 311 个城市空气 AQI ,北京为 459 ,名列第 311 ,快爆表了!此时台北 AQI 为 18 ,名列第 1 。 街上为什么还有许多人不戴口罩。看看这些霾颗粒放大 1000 倍后的样子。呼吸的都是什么! 千倍放大后的北京霾颗粒 看上去触目惊心(图) http://news.hexun.com/2014-03-28/163469409_7.html
个人分类: 安全生活|2531 次阅读|8 个评论
北京天空有望接着蓝---2016年G20将主办
热度 1 lhj701 2014-11-16 07:53
北京天空有望接着蓝---2016年G20将主办 2014年的APEC蓝,也算是沾到了会议的光,就是对于普通家庭,要来重要客人了,房间也要有意整理打扫一下呢。但不论如何,由此带来的APEC蓝,让中国人有了一种信心,那就是下了决心搞减排、改结构、弄绿化、降污染,因为生活好了, 但空气好、天空蓝的久违的体验,让人感觉太爽了。 在APEC会议上,中美签署有关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将力争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30年左右开始减少。中国的承诺使得中国能源结构、发展格局乃至全球能源格局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APEC会议期间发布了重要文件《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拟借APEC会议全球影响力表明中国在控制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坚定决心: 中国有能力,也有信心将“APEC蓝”永久保持下去 。 因此,这次APEC蓝的实验真是值得了。 现在看到新闻,中国将在2016年主办G20,相信北京的天空还会继续蓝下去。 相关: 1、《 请珍惜研究雾霾的天赐良机:“APEC”蓝天实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666-841825.html 2、《 中国将主办2016年G20峰会 》 http://news.sina.com.cn/c/p/2014-11-16/022131150995.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新闻|3494 次阅读|2 个评论
预告:谈谈【apec蓝】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4-11-15 10:14
· 【APEC蓝】仍在持续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失去蓝天的社会成本有多高? “ APEC 蓝”正说明,北京常年雾霾和周边省市高污染行业疯狂发展及当地政府与企业对减排责任阳奉阴违关联很大,需要中央强力干预。少数人经济利益和京津冀地区 1 亿多人健康,哪个社会成本更高呢?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失去蓝天的社会成本有多高?” 问得好! 究竟是把蓝天作为常态,还是把污染作为常态? 是那些污染空气的产业和企业应该向我们赔偿损失,还是我们为了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而耽误他们发财而向他们赔偿损失? 过几天,准备也就【APEC蓝】写篇博文,虽然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 先预告一下,不是太自恋,而是现在太烂写博文,预告一下断了退路,逼着自己写篇博文。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2591 次阅读|7 个评论
【APEC蓝】仍在持续
热度 8 pukin 2014-11-14 08:12
APEC 会议已经结束 2 天了,但 APEC 蓝仍在持续。 当然从根源看,大量企业停产限产,单双号限号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是 APEC 期间北京出现蓝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有些专家认为, “ APEC 蓝”的社会成本太高昂,所采取的措施并非长效可持续。 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失去蓝天的社会成本有多高? “ APEC 蓝”正说明,北京常年雾霾和周边省市高污染行业疯狂发展及当地政府与企业对减排责任阳奉阴违关联很大,需要中央强力干预。少数人经济利益和京津冀地区 1 亿多人健康,哪个社会成本更高呢? 如何能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找到平衡点,也是考验习李执政的智慧。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4127 次阅读|8 个评论
APEC结束了,还蓝不蓝?
热度 24 Talky 2014-11-13 13:40
APEC会议结束了,限产限行将会被取消。老天爷帮忙可能也会歇一歇,也是观察AQI和PM2.5浓度变化的好时机! 看看,今天上午(2014年11月13日)下载各地的AQI变化曲线,从北向南,大致是北京-津浦路方向。看到北京、廊坊、天津等地AQI正在上升,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经历了昨天白天严重污染之后(西北风下),正在好转。 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京津冀有可能再次进入严重污染状态! 图中时间是2014年11月12日上午9-10点~11月13日上午9-10点。图形(上面标有数据)来自“天气网”: http://www.tianqi.com/air/beijing.html 。把“beijing“改换为其他城市的拼音,如果有数据,就能正常显示。
个人分类: 灰霾|7345 次阅读|57 个评论
从“APEC蓝”到“世博蓝”再到“常态蓝”——空气改善的中国模式
热度 9 baocunkuan 2014-11-12 06:24
早晨睁开眼,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查一下全国所关心的几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其中北京为良。为期 6 天的北京 APEC 会也即将结束了。围绕在此期间的空气质量的各种调侃还会持续一阵子。今后的雾霾还会不止一次地不期而至,而且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可能还会再创“新高”甚至屡创“新高”。 中国长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翻番”式的增长,足以对冲我们一直以来还算认真的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努力,使得即使维持包括大气在内的环境质量的“不下降”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与此同时,发展带给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快速提高并进而促使人们所追求的生活质量纳入了诸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和放心的食品”等环境质量。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然而,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需求之间“一升一降”的强烈反差无疑加大了人们群众对环境的关注度和“不满意”。这次 APEC 期间的北京空气质量引起人们“围观”,无论是“调侃”还是真诚的“关切”,其背后实际都是包括对“蓝天”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改善的强烈需求甚至是渴求。这已经成为当今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压力,更是一种新动力。 这里,不妨将北京 APEC 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方案视为中国改善包括空气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向污染宣战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一次积极且有不错效果的“地方试验”。姑且不论成本,单从这次试验的效果看,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试验的目的。类似的试验在此前的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 2014 年的南京青奥会期间多次进行。试验效果也应是无一例外的“还不错”。尤其是 2010 年长达 6 个月之久的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试验”,可称得上是场“中试”甚至是“小试牛刀。这些“试验”从数天到数个月、从北方到江南华南、从夏季秋季再到冬季、从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单打独斗再到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联防联控,可以说试验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所取得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这些试验,从小的方面讲将有益于提高未来应对雾霾等空气严重污染防控对策的科学性、对策作用点的精确性以及防控成本在改善空气质量或缓解空气污染程度上的有效性;从大的方面说,无疑应是中国探索从“ APEC 蓝”到“世博蓝”、再到“常态蓝”的空气质量改善的中国模式的良好开端。 这次北京 APEC 会议的试验之后,应到了编制“试验报告”的时候了。试验报告的内容,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试验报告所应包括的比如试验期间各防控区域内所有监测点站的空气质量情况、同时期的气象条件、每次试验的空间范围、防控对象(如重点企业、建筑工地、机动车出行等)及防控程度等以外,还应一项非常关键的就是防控方案的实施成本或代价。这笔经济账必须算清楚:不仅是花了多少钱或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成本的构成,成本有效性如何或者说这些成本能否承担得起,更为重要得是这些成本如何分担? 其中,成本能否承担得起是判断这一路径可行与否的依据,这是无论政府、企业还是社会或公民个体作为理性决策者必须要考虑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从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还是人民群众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要求,现在到了追求并尽快实现“常态蓝”的时候了,尽管实现“常态蓝”的成本可能会很大。一方面,有一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尽早些偿还历史欠账无疑能最终“少付出些”;另一方面,这一代价也许真得是看上去很大,如果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那么多。而且,我们历次的试验和最终控制从“ APEC 蓝”到“常态蓝”路径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少的代价实现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而成本或代价的如何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和社会之间分担?这关系到能否促进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合力,将是建立健全彻底地解决包括空气污染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改善的根本性措施和长效机制的关键。这一过程或目的的实现无疑将依赖制度。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里、相关领导的口头上,而且落实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治污的行动上。人心齐,泰山移。这里不应理解为传统的“人定胜天”,而说是每个人在改善包括空气在内的整个环境质量改善上贡献一份力量,加起来就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制度的力量也将最终体现在“常态蓝”、“美丽中国”上。
5412 次阅读|13 个评论
APEC蓝和“人努力,天帮忙”
Talky 2014-11-11 22:42
今天仍然有“ APEC 蓝”,因为“人努力,天帮忙”。 下图展示的是今天( 2014 年 11 月 11 日)下午 18:00 以前,北京和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 AQI )的观测曲线。各图的纵坐标尺度不相同,但标出了各个城市一天内的 AQI 峰值。各个城市 AQI 曲线都呈现了 10 日下半夜和 11 日凌晨污染浓度较高,到清早陆续发生转折,空气质量转换为优良的状态。特别是西北的张家口、大同和北京,今天白天空气质量处于优的状态。 人努力: 即使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保定、廊坊、天津、唐山和沧州,最高的 AQI 值也没有超过 300 ( PM2.5 浓度 286 微克 / 立方米),比较 10 月 25-26 日时的污染程度轻了不少。是各地政府、企业和民众努力的成绩。 天帮忙:看看今天北京地面气象记录的湿度图和风向风速图,十分明显了。 估计明天的情况变化不会太大,期望“ APEC 蓝”有个园满的成果! (23:17补记:刚才又看了一下北京的空气污染监测情况,发现PM10浓度迅速上升,PM2.5尚未跟上,结合3-4级西北风,有可能有沙尘来袭!) 表:各城市报告的 AQI 峰值和对应计算的 PM2.5 浓度峰值(微克 / 立方米) 城市 AQI PM2.5 城市 AQI PM2.5 城市 AQI PM2.5 城市 AQI PM2.5 张家口 101 75.8 大同 213 163 北京 213 163 承德 132 100.6 保定 263 213 廊坊 246 196 天津 287 237 唐山 268 218 石家庄 231 181 沧州 336 286 ​ ​ ​ ​ ​ ​ 注:
个人分类: 灰霾|3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PEC蓝” 不是一个贬义词!
热度 39 mdzhao 2014-11-11 10:42
空气问题这些天大概是许多人的头等大事,刚才看 “ 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的致辞 ” ,说到 “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 习主席的早晨第一件事,大概是许多人整个一天该忙乎的事情了。无论如何,我们希望习主席说的 “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这个希望能够成为现实,虽然偶不在北京,也会为北京人民高兴滴。 我前几天写的博文“ 把洋垃圾阻在国门之外:APEC蓝给了我们信心 ”,有好几个博友在我的博文后留言说,APEC蓝是个贬义词,APEC蓝是讽刺的意思,我回复说:“可以看做是一个描述性的中性词”,今天看了习主席的讲话,发现我这个看法很正确!习主席的讲话中是这么用的:“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 说起空气污染的治理,许多地方都下了狠手了。昨天看到报道说, 黑龙江出台史上最严秸秆禁烧令 出动无人机巡视 ,其实,出动无人机巡视这还是小CASE,真正动真格的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同时规定,对辖区或禁烧区没有出现火点的地方政府,予以奖励;对禁烧区内出现火点的地方政府,进行追责。奖励倒未必人人都想拿,但追责却一定是人人都怕滴。不过,对于黑龙江的这个规定,我其实感觉作为政府,只下一个禁令而且用严厉的措施管控,这还不够,政府应该要给农民提供环保的秸秆处理的办法,或者补贴购买相关设备,或补贴扶持相关企业,否则,农民将增加处理秸秆的费用,那不是变相加重农民的负担吗? 我的印象中,秸秆、稻草之类的东西焚烧产生的草木灰,是很好的肥料,记得以前还看到有报道某地农民用稻草制作工艺品,就让原来只是焚烧后用做肥料的东西产生了更大的经济价值,农民自然就不去焚烧了。其实对农民来说,如果让秸秆有更好的出路,他也不会一定要去焚烧,那无非是他在比较各种方法后选择的一个他认为最佳途径。而秸秆处理的技术应该是很多的,我记得科网的陈楷翰博友曾在我的博文还是他自己的博文后有过介绍,说是处理秸秆用什么微生物之类的分解,刚才找半天没找到他在哪里说的这个事情了,但可见方法是有的。说到底,秸秆应该也是一种资源,据说是可以用来制造沼气、可以用来制造燃油。我们洋垃圾还拿来变废为宝,这本来便是宝的秸秆咋就成了负担了呢?如果政府在给出农民更好选择的同时再禁止他们焚烧,应该比现在这样只下一纸禁令更有成效也更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吧?否则,便如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那样,在“史上最严的禁烧令”下,环保部依据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通报显示,10月6日~10月12日这周,黑龙江的可监测火点仍然很多,可见单纯的禁是禁不住滴。如果那些奖励和追责没有落实的话,则这个禁令最终也就沦为一纸空文。 所以说,“APEC蓝”的确不是一个贬义词,但要让它真正成为一个中性词,甚至某天成为一个褒义词,却是需要通过许多努力来实现的。正如习主席的讲话中所说:“我们正在全力进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这个中国梦,我们是一定要挺的!
个人分类: 其他|5952 次阅读|4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