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读者来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Dr.YOU第二十二期] 读者来信:辣不是味道
eloa 2009-3-12 13:41
Dr.Who 发表于 2009-03-11 14:59 第二十二期问题:辣椒辣手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Dr.Who没事洗辣椒,辣到了被川娃儿室友嘲笑了一番,羞愤之下又去抹眼睛辣定要思辣,这个问题似乎挺简单,来信里都这么说: cgbird: 关于辣椒素的知识其实不难找到。我凭借记忆说一下, 这个玩意对味蕾产生刺激,然后让大脑以为受到伤害,于是散发一种用于镇定和安慰的物质(就好像我们突然受伤的那一瞬间,不会觉得很痛,之后才会痛起来一样),但是辣椒素并不是产生真正的伤害,于是就会让人觉得很爽。(其实让人爽的是大脑释放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停说好辣好辣,一边停不住的继续想吃下去。 此外,辣椒素不溶于水,只溶于酒精。所以被辣到后,喝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水只能冲洗。如果喝酒的话,被辣到的感觉就会少些了。(同时我个人觉得如果同时喝酒,对于肠胃的伤害是不是也会小些?) 由于辣椒的这种刺激神经和皮肤的作用,所以皮肤接触辣椒后就会辣手(就好像无论什么地方被烫到都会痛一样)。 但是这个问题提到这里就嘎然而止了好可惜。 我想请有兴趣的大家再往多的想想,讨论一下另外一个展开的问题: 为什么舌头被刺激了会觉得爽,而手被刺激了不会爽呢?! 另外一个展开 人最开始吃辣椒的时候也是很不爽的,慢慢吃多了后就会越来越爽,还越来越想吃。如果我们按照吃辣椒的频率,每天往手上抹辣椒,从少量开始抹,每天至少1-2次,慢慢增加,会不会导致用手抹辣椒甚至用针轻轻捅就能获得愉悦感? 人类是不是有一种可能能够从轻微被虐待中通过激素释放获得愉悦?! 有兴趣的讨论吧~ ===================================================================== 死狐狸: 看了DR.YOU也有几期了,苦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一直也不敢动手写点什么。恰逢这次的主题是关于我最热爱的食物辣椒,那种辣椒素对于神经造成的兴奋迎面而来,不由得点击了email的超级链接。只希望我这种一点都不科学的观点不要惹大家发笑就好 小时候我自己就曾经想过辣椒里面什么成分造成了辣的感觉。后来慢慢在一些材料中得知,造成这种灼烧感的物质,主要是辣椒中的辣椒素。据说这玩意对哺乳动物都可以造成刺激性。这一点我基本上是很认同的,因为我父亲曾经和我说,给蝈蝈喂食辣椒,它就会不停的叫啊叫,按照老人的说法,这就是辣的受不来了。蝈蝈有没有味觉我是不清楚的,不过根据翻某些小报得知,狗,人类最重视的伙伴,他们就缺乏味觉,不过狗实用辣椒之后,也会有明显的反应。虽然不能确定,但大体可以做一个假设,辣椒素对于我们,并非在味蕾上造成一种刺激,而是对神经造成了刺激。 根据我多年的经验,人对辣椒的刺激性容易产生反映的地方,大体就是舌头,眼球,喉咙,鼻腔,肛门,还有小鸡鸡这些有粘液分泌的地方,或许因为神经较敏感,特别的容易被辣椒素刺激到。而身体上的其他皮肤,对辣椒素的刺激就不十分的敏感。我刚才试验了一下,我的脚后跟涂抹过辣椒之后,并无任何灼烧感。 从这几点大体可以看出,辣椒素很可能和很多刺激性化学物质一样,它们是对人的神经起作用,而在那些神经突出,或者敏感的部分,人就特别容易受到灼烧感,而在那些有厚重角质层的部位,这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效果就很差。 实际上在我看来,辣椒素和一些神经性毒气是颇为类似的,而有资料显示(其实就是wiki)大量的辣椒素同样可以成为致命的毒素。我小学时候一度怀疑,哺乳动物对辣椒产生的灼烧感,是一种对危险事物的提示信号,而辣椒之所以产生辣椒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不过有江湖小道消息称,辣椒素是不会对鸟类产生什么作用的,莫非野生的辣椒是利用鸟类的粪便作为传播手段的么?反正我自己是完全不知道的 回到刚才的话题。其实生物中,出于自我保护目的而分泌出来的化学物质真是太多太多了,例如海葵,河豚鱼,以及水母的毒素。很多植物为了防止被其他生物侵害,经常会发出一些特殊的气味,或者让别的生物使用后有中毒或者不适的反应。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这类的物质,恰恰被人类所喜爱,最典型的就是各种香料。很多香料的浓重气味,是为了防止热爱地区的昆虫食用。我猜想(仅仅是猜想),古人发觉用香料腌制各种食物之后,蚊虫不侵,百害不生,免三灾去八难,渐渐的就适应,或者喜欢上这些特殊的气味。然而毒素的最原始的功能还是存在的,它们对一些生物的刺激性依旧,于是就有了我母亲的名言葱辣舌头蒜辣心,辣椒辣屁眼,可谓是话糙理不糙。 看了一下,写的字数是未必够不过对于一个懒人,加半文盲,我一点都不强求自己能达到什么高深的程度。权且投那么一下,也算是积极参与这个有趣的栏目吧~ 3月9日 死狐狸写于凳子上 ===================================================================== Dr.Who说: 另有 汪维昊 和 Yao Zhu 的来信过于精简,就不贴出了,但意思都一样:辣是痛觉,不是味道。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二十一期] 读者来信:各行其道
eloa 2009-3-5 12:52
Dr.Who 发表于 2009-03-04 17:48 第二十一期问题:鸡鸭同行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左边一只鸡,右边一只鸭,各走各路,相安无事。偏偏问题少年们不安分,琢磨着这鸡怎么就总要点头?这鸭怎么就总要摇摆?想不清楚,来问Dr.You,Dr.You们起了兴致,一下子就塞了六封信到Dr.Who手中: lan haiping: 话说偶家曾经养过鸡和鸭,可是我却从未注意过它们走路有啥异同。从这点上来看,我一点都不适合做科研,肯定做不了 DrYou, 显而易见的缺少好奇心。缺少第一手的材料,只好求其次的查阅一些可及的资料,这个我可在行了,天天 google 来去的。不断得变换关键词的组合,我有了如下的答案。如有雷同,肯定巧合了。 要理解鸡和鸭的走路姿势,我们应当从它们的祖宗讲起。虽然它们的祖宗是一样的,是啥始祖鸟吧,千百年的进化和人类的驯化,鸡的祖宗在陆地上跑,习惯了跑自然会把自己飞的本领忘记。 忘记了飞,自然要学会奔跑,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跑不快的很自然要被干掉 ( 我就奇怪了,它干嘛忘记飞了。 ) 。 奔跑的技能对小鸡的形体有很大的改变 ( 跑步塑身还是有道理的 ) 。 有利的体形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易于奔跑, 它的两只脚也应该健壮而强有力的。 总体来看,小鸡应当具有类三角型的体形,这就使得它在行走和奔跑的时候,应当通过头部或者颈部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 而鸭子呢,人家习惯在水里混的。你让它在陆地上走,人家显然有些晃悠了。既然在水里混,自然要有水里混的本事了。显而易见的是,它的身板要大,横向发展才适合在水里生存。为了获取较大的划水速度,它的双脚应该有较大间距 ( 流体的东西,我不懂诶 ) 。因此我们可以把鸭子的体形看成一个横向发展的大胖子,它往前走的时候,首先抬一只左脚,失稳的重心应当往右移才能保持平衡。 这样的体形在陆地上混,要保持平衡,很自然会左右晃悠着了。 ================================================================= TIDA: 关于鸡鸭同行,一个点头,一个摇头的问题,恩恩 ~ 答案应该是: 构造 。说的严肃点,叫做 生物力学 。 先说说小鸡。首先声明,鸡脖子上的肌肉是可以精确地控制头的动作的,当鸡追踪一只虫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头是不动的,而身体可以移动,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运用于坦克的瞄准:坦克移动时可以保持让炮口持续地瞄准一个目标。当然很多其它动物也具有这种能力,比如蛇。但是这种动做是耗费体力的,如果鸡在散步时,鸡脖子上的大部分肌肉是放松的,所以脑袋会随着身体的移动惯性地前后摇摆,这是放松的表现。一旦紧张,则马上停止摇摆,硬起脖子。 再说说鸭子,为什么牠们要把脖子伸得长长的,然后挺着胸,摇摇晃晃向前行呢?这可能就得从鸭子的生活习性上,去做观察与了解了。 鸭子大半天的时间都生活在水中,牠们脚的三个前趾之间,生有皮膜相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蹼」。此外,鸭子的胸部及腹部,都宽广且平坦。所有这些特征,都跟牠们长期适应水中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鸭子要游得快,除了用脚上的蹼,来增加与水接触的面积,以加大前进的推力外,脚的位置也渐渐朝向后移。 这样一来,等牠们上了岸,拖着长长身体的双脚,因为长在较后方,而不在身体中央,所以为了平衡身体的重心,就必须把身体往后仰,才不至于向前倾跌。而且鸭子的脚又比较短,因此走起路来就变的一摇一摆的姿态了。 说起来, Dr.YOU 的规则说明有点言不符实哦 ~ 你也不要以为求助 google 或 wiki 甚至百度百科就可以获胜。 我的答案,就是在网上参考的百度回答上来的, hoho~ =================================================================== 儒客小子: 四角动物那是站地四平八稳,不用太多考虑行走时的平衡问题,而陆上行走的两足动物,两脚 pia pia 的交替前进时不可避免发生原本支撑重心的两脚会短时的变为一个支撑点,走路时重心失衡如何解决,人、以鸡为代表的有翅膀但走路仍较多的部分飞禽、鸭为代表的有脚蹼水禽都站在起跑线上痛苦的思考着。 人首先走了一步,当迈步时 ( 以右腿为例 ) ,人身体稍前倾,右腿迈出时,右边重心部分失去支撑,如果保持平衡,一个办法是身体跟随扭动,具体动作要领请参照军训中齐步走时一些同走同脚同学,这个姿势显然不够大方漂亮。人走了这一步后继续思考,直立行走把人的上肢(下肢肯定不行)从行走中解放出来,只能说部分解放,上肢不再支撑重心了,就可以给在解放体力斗争中失败继续默默支撑的下肢些辅助动作,人迈出左脚,右胳膊伸出以平衡左边重心,两脚和两手交替前进,稳健而又协调,就这样人 piapia 地走了出去。 鸭子是个比较懒的动物,水里的生活很惬意,不用费力的支撑那胖胖的身躯,为了划水还穿了双脚蹼,上了岸后就不那么舒服了,因为适应划水,穿了脚蹼的脚丫子大,两脚分开距离有点大,迈步时重心失衡严重,可鸭子决定继续懒下去,看人开始走的那步也挺好的,就学上了,走路扭动下屁股也是很性感,可后面有人追上来了,咋办?撒鸭子跑吧,可迈步快了,身体扭动频率严重跟不上,没办法,只能支开翅膀扑棱了,靠空气动力平衡一下。 鸡是两脚动物中的贵族,一直抬着那高傲的头,鸡也在思考,重心在迈步时失衡是由于重心落在两边的腿上,如果两边支撑点向中心线靠拢了不就解决了嘛,对,两脚走直线,从此 猫步 发明出来了,鸡一直在想给自己正名,那人的模特走的两脚交叉直线步关四脚猫鸟事,这是后话。可鸡脚较小,走直线时重心前后移动不稳定,一不小心就来个鸡吃米,鸡尾巴配重太轻用不上,那就劳累下那高傲的头了,走路时头前后有节奏的前后伸缩,别说,比以前还更精神了,雄赳赳气昂昂,走自己的路,让鸭子羡慕去吧。 ==================================================================== huaxinflower: 动物走路时平衡身体的方法 为什么鸡走路的时候头一伸一缩,而鸭或鹅走路的时候却不是这样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两件事情,第一,我们先来仔细观察动物走路时的足迹,我们会发现,大多动物走路时,总是要倾向于尽量将两足或者四足走成一条直线,这样,根据运动力学,行走的过程中总要产生两种惯量,一种是向前方向的基本运动惯性,这种惯性会随着力的传递和两脚步伐的规律而形成前后摆动。另一种是因为用力时用力方向的内倾斜,而一定要形成的扭量性、转动性角动量。并且,这种角动量同时符合迈右脚时的右手标旋转规则,迈左脚时的左手标旋转规则,这种扭转角动量的结果是形成运动时的左右摆动,其摆动的幅度与走路过程中所产生的角动量大小有关,大则摆幅大,小则摆幅小,其公式符合:即 L=rp 。现在知道了走路时的力学,第二步,我们再来分析鸡和鸭的构造与走路力学的关系。我们现在将鸡和鸭子的毛全部拔光,我们会发现,鸡的屁股到大腿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非常短的,并且鸡的屁股非常小,而鸭的屁股到大腿之间的距离则要长的多,且鸭的屁股很肥大,这样,如果分别以鸡或者鸭的两脚为着力点,支点的话,根据 L=rp ,由于鸡的屁股部分很小,腿到屁股之间的距离相对很更小,且鸡在走路过程中,由于鸡腿很长。使鸡可以近乎直立性行走,这会使鸡的 r 和 p 都产生新的夹角,使 r 和 p 上下偏转,所以鸡在走路的过程中,产生的转动角动量可以是非常小的,使鸡在走路过程中所形成的左右摇摆力很小,鸡就体现不出左右晃动的姿态。而鸭呢,由于鸭屁股到大腿之间的距离很长,鸭的屁股很肥大,且鸭腿很短,(屁股着地)无法形成 r 和 p 的有效转移。这样,鸭在走路时每迈出一步所产生的扭转角动量是非常大的,鸭腿后屁股部分所形成的扭转角动量,总又要牵动鸭脚前部分的身体同时摆动,这样,鸭走路时总是呈左右摇摆状。(但鸭脖可以尽量呈 S 形叠缩,且鸭头可以相对前点一线,所以鸭眼部分摆动的幅度看似不大而以保持视觉观察)。 既然鸡很难呈现出摆动状,那么鸡为什么走路的时候头一伸一缩状呢?我们可以发现,鸡的全身肌肉在舒张的情况下,鸡的爪每迈出一步,其身体总会将这种前进的动量呈波状的,由爪部分依次性的传递给头部,而最后得到动量的头部,总会在动量冲量的惯性状态下,向前方向再探出一部分,而后,这探出的一部分又会在弹性收缩力的作用下,自然被收缩,缩回,当这种过程被重复的时候,这就形成了鸡在走路时头的一伸一缩的状态。这实际上也是形成一种摆的平衡状态。整合上述,也可以说明,鸭在走路的过程中,是将多数的惯量都转换成了扭转角动量的摆动而平衡。而鸡在走路的过程中,将多数的惯量都转换成了头的伸缩性前后摆动,而近乎前后摆性的平衡能。这这两种不同的姿态情况,是由于鸡鸭身体的构造不同,而产生的消耗两种不同运动惯量,以达到身体平衡的,不同的力学转换方法引起的。这就是鸡和鸭走路时,体态表现很不相同的基本原因!由于这些原因的不同,我们也会发现: 1 :鸡在快跑而摔倒的时候,总是前头下、脖子处先着地,而鸭在快跑而摔倒的时候,总是脖根处。前翅膀部分先着地。这是由惯性动量的消耗转换机制不同引起的。 2 :鸡的尾巴一般上下翘起且很大,这种状态正好可以平衡鸡头和脖子部分前后摆的惯性。而使鸡在走路时尽力稳定。而鸭的尾巴一般左右呈平行平铺状摆开,这种状态正好可以平衡鸭在左右摆动过程中产生的惯性。而使鸭在走路时尽力稳定。 如何很好的处理走路时所要产生的两种惯量,是每一个动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人类是用两臂的摆动来平衡,猫科动物等是用长长的尾巴来平衡,牛类等还可以用膨胀巨大的肚子来平衡。(很瘦的牛走路是很不平稳的,总会侧摔)等等,真是无奇不有,无法不通。非常有趣! ===================================================================================== 潮汐: 鸡也是鸟,但是走路总是伸缩脖子。为什么别的鸟很少这样呢? 我觉得,因为它不会飞。 鸡的祖先是原鸡。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的密林中,常至林缘的田野间觅食植物种子、嫩芽、谷物等,兼吃虫类及其他小形动物。巢营于地面稍凹隐处,铺以落叶和杂草等。栖息于海拔 1000 米以下的热带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 鸡的生活环境很不安全。 你想想看,鸡的祖先,也就是一种原鸡,它们生活在平原上或者树林中,狼、狐狸、山猫随时都可能出来袭击它们。而鸡又不会飞。于是鸡就不得不找到一种既能够觅食又能够警戒的生存方式。而基本上鸟类的听力都是不怎么样的。那么,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去看。同样的方式常见于很多动物,如比目鱼。可是鸡的眼睛是长在正前方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鸡的视力不怎么样。 眼睛能看到东西,主要是依靠视网膜上的许多感觉细胞,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在这些感觉细胞中,有的需要较强光来刺激才能兴奋,这种细胞叫圆锥细胞;有的则在较弱光线下就可以起作用,叫圆柱细胞。就鸡和麻雀来说,它们眼睛里的视网膜上,只有圆锥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圆柱细胞。因为缺乏圆柱细胞,鸡的视力对于光线的依赖性相当的强。而在鸡的生活环境中,光线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因为以上的原因。鸡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视角以便保证最好的视线并获得足够大的视野范围以便寻觅食物和警戒敌人。所以就会不断的伸缩脖子来调整视角。奔跑中或者寻找到目标的鸡,是不会伸缩脖子的。 然后是鸭子。 我觉的是因为这样做最省力。 实际上,鸭子这种摇摇摆摆的走路姿势是由它特殊的身体结构造成的。鸭子的身体像一只平底船,适于在水面浮游。它的双脚很短, 3 个脚趾向前,一个脚趾向后。前 3 个脚趾之间有蹼。鸭子在水中游动时,双脚就像船的桨一样,用以划水向前,以及转变游动的方向。为了适合游泳,在进化过程中,鸭子的双脚不是长在身体下面的正中央,而是稍微靠后一些,这样在水里对身体的推动力才会增大。鸭子上岸后,如果身体保持水平姿态,那么由于作为重心的双脚不在中间的部位,而是靠后,鸭子就很容易向前跌倒。为了维持身体平衡,鸭子必须将重心向后移到双脚上,因此鸭子总是昂首挺胸,身体稍向后倾斜。加上鸭子脚很短,走路时,身体随之摆动的幅度很明显。又要维持身体平衡,又要交换两只短脚向前行,因此鸭子走起路来就一摇一摆。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也基本都想到了。但是想要保持平衡,应该并不只这一个方法。而且即使有一点不平衡,也不至于摔倒,也没见哪个走一顺的人摔个大马哈吗。 鸭子在走路的时候,重心是在身体中心线两侧不断移动的。并且是向着移动方向移动的。这样,和我们走路不同,鸭子是用身体来带动脚行走的。利用重心的不断移动,从而大大减少体力的消耗,并达到较高的移动速度。 ===================================================================== justso: 鸡走纵,鸭走横,晃来晃去行不停 题记 小姬:我知道我知道,因为鸭比较胖,所谓尾大不掉是也。 - 查一下 wikipedia ,鸭子和鹅都属于鸟纲,雁形目。 本目鸟类都属于游禽,栖息在 各种水域环境,从咸水到淡水,从内陆到远洋都有本目鸟类栖息,本目鸟类善于游泳,部分种类精于潜水,观察其在水中游弋的姿态,多数种类躯体轴线与水面平 行,头、颈、背、尾部露出水面,精于潜水的雁鸭类,如各种潜鸭的尾部也沉入水中;另外还有一些种类上半身其完全潜入水中,尾部翘出水面,即躯体轴线与水面 有一定交角,如鸿雁。本目鸟类中部分种类潜水技能惊人,如长尾鸭常能潜入水下 60 米之深处。 而鸡呢?是鸟纲,鸡形目。 鸡形目的食性很杂,主要取食植物,昆虫和动物都有食用。觅食是多用脚刨挖后用喙取食。鸡形目的鸟喙短而强健,翅为短圆形,适于短距离飞行和迅速起飞。 两者不同的进化路线,与其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另外,由此而得到的鸡鸭鹅的形体证据也能理解这个问题,比如,鸡的腿生长在身体重心的正下方,更容易金鸡独立,而且鸡形目的鸟类腿长,善于奔跑。相对来说,雁形目的鸟类善于游泳 小姬( 错别字是故意的 ^_^ )是不会游泳的! 大家有没有观察过,鸡两腿中间距离比鸭子要小,腿的动作也更灵活。而且,鸭子小腿短,与地面多数时候成锐角,而不是直立? 说起鸭子,大家就要看看小品《不差钱》, 千万别误会哦!!!东北话里说小沈阳把两条腿穿到了一个裤管里的样子,其实叫掰不开镊子,赵本山老师说跑偏,只是说穿裤子时候一条腿进错了门,还不准确 O( _ )O 。 被松鼠小姬说成胖胖的(楼上这位美女就是小姬),走不动道的鸭子老兄,其实就有点掰不开镊子 俩腿儿不灵活,好像穿到一条裤腿里一样。如果某松鼠有兴趣可以从解剖学角度考量一下,鸭子和鸡的腿部构造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鸭子的左右摇晃的方式,与鸡的前后摇摆方式,都是双足动物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与人类行走时,双手前后摆动类似。 但是,双腿行走的动物,用左右摇摆方式,是不如前后摇摆更科学的。 走路左右摇摆的鸭子,其实是抬高此腿侧重心,提臀挪腿,为了前后移动脚蹼子,腾出身体与地面之间的空间。这起码说明了鸭子的关节是不适合陆地行走的。陆地行走的动物为了保持重心不会上下运动情况下,能够水平移动,特意进化了多个关节的下肢 如若必须上下或左右窜动身体,导致重心在垂直和左右方向来回晃动,这样的水平走路运动,其实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那么,鸡的前后窜动头部,其实和人 类的摆动手臂非常类似,都是在运动的相同方向上缓冲平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鸭子脚步录像下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掰不开镊子。另外,鸡形目的鸟类多数 都有刨地取虫的能力,换句话说,挠人的能力很强大(让我想起了鸡刨豆腐这道家庭名菜 )鸡的腿部力量非常强,而且善于从多个角度用力,这些都是游泳冠军鸭尔普斯不及的。 回头来,看看人类的体育运动项目 竞走,其中有两个重要守则,运动员两脚要踩到一条直线上,落地腿瞬间要求膝关节伸直。 为啥要求运动员要踩一条直线上?避免身体重心被左右晃动,因此消耗体力是很重要的考虑,回头看,鸭子哥哥们其实很聪明,他们的左右晃动的摇摇摆摆走法,以身体中心部位为轴,晃动较小,这样就替代了更加耗费体力的方式 上下窜动整个身体重心。 哪竞走为啥要求最后落地时膝关节伸直?前面讲过了,为了重心更平稳,动物进化了多节可折叠下肢,这种下肢在奔跑和行走过程中折叠与伸展,避免了身体重心过度的上下和左右窜动。问题是,竞走不允许跑步!奔跑更需要弯曲膝盖所以 竞走运动员被强迫伸直膝盖! 好啦,回两次头算算, 1000 多字了,投稿 ~~ ( ~ o ~ ) 忽然,呜呼呀我想起来了!貌似我解决了桔子帮小帮主的一个问题:我为啥没有进化出轮子来? ==================================================================== Dr.Who说: 同学们:仅仅google、wiki、百度,东拼西凑是不行地,至少要总结出个一而贯之的思路,才能pia~pia地行得通。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二十期] 读者来信:皮之事,非仅皮毛之事
eloa 2009-3-2 19:14
Dr.Who 发表于 2009-03-02 0:25 第二十期问题: 早餐的皮都是怎么来的?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一顿早餐引发的故事还没有完,又有四位好心人愿意为饭桌上的宝宝解答疑问: 南慧娟: 餐桌虽小,学问可是一点都不少。这不,小小的皮这次也成了明星。不过,这林林总总的皮可不都是一家的,也要分出个三帮五派出来。 那就先从牛奶皮说起。要说牛奶皮,那可就要念叨念叨这牛奶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要看它白白净净一小杯,其中的内容可多了: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这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除了少点纤维就一应俱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是喝着奶长大,也就是为什么蒙牛打出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传说小日本就是靠着给学生每天一袋奶,把个头拔上去的)。闲话扯到这里,话说这个皮,不只是牛奶专有,各种奶,以及它的远亲豆浆,在煮沸之后,也都会生出那么一个皮出来。那么这个皮到底从何而来,而又为何非要加热煮沸才一现真面目呢?其实,这牛奶皮的形成最主要就是与它其中的两个成分相关:蛋白质和脂肪。学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牛奶这种液体被叫做乳浊液。常温下,乳浊液中各成分都相对稳定,各自和平相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室温下生不出牛奶皮的原因。加热下牛奶皮的生成,用一场叛变来描述。当我们把牛奶放到锅上,不断升高的温度让这个牛奶部落的各个成员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当属蛋白质的叛变(准确的叫蛋白质的变性,不难理解,鸡蛋由生到熟,就是鸡蛋里面的蛋白质变性了。都是蛋白质,只是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能孵出小鸡的蛋白质,变成了敷不出小鸡的蛋白质。)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最初的球状,而变成了伸展的状态,同时随着加热沸腾的过程,液体的流动,被推倒了牛奶的表面上,又随着咕咚咕咚气泡的破裂,这些伸展开的蛋白质就互相交结,形成了类似与网一样的东西。接下来,这结成了网的蛋白质开始呼唤它的同伴脂肪球(脂肪在牛奶是呈球状存在的)。立场不坚定的脂肪球就奔着蛋白质去了,嵌到了这一张网中。这样,牛奶的表面上最简单的皮的结构就形成了。当然,在这么一场水深火热中,不安分的当然不只他们俩,另外还有乳糖、钙的参与,共同形成了一张牛奶皮。 牛奶皮说到这里,接着来说面包皮。 就先从面包的身世说起面团,不过可不是普普通通的面团,里面可是有东西的:什么水呀,糖呀,油呀,乳化剂呀,当然还有一个最最关键的酵母。说到底,酵母就是一个小生物。和人一样,都能吸进去氧气,吐出来二氧化碳;不过不一样的是,当没有氧气的时候,这个小家伙依然可以活蹦乱跳产出二氧化碳来,不像人一口气就憋死了(当然人要比酵母复杂的多)。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因为我们正是利用了它这一特点,把它搅进了面团里,让它在里面生产二氧化碳。这气可是不长眼睛的,在面团里面憋得慌,要冲出来,就横冲直撞,结果就把面团撞成了松软多空的结构,也就是我们吃到面包的松软的芯。这样面团就被送进了烤炉。在炉内 200℃ 的高温下,小面团表面剧烈受热,很短时间内,表面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水分,温度也达到了 100℃ 以上。这最开始一层薄薄的皮的生成阻碍了面包里面的温度的急剧升高,也算有点舍己为人的意味。接下来,表皮附近的水分蒸发强烈,而里层向外运输水分的速度又跟不上,于是乎,在这个面团表面形成了一个干燥层,随着烘烤的进行这个干燥层就一点一点的增厚,最后就形成了一层干燥无水的面包皮。整个过程,皮的温度高于 100℃ ,而里面的温度只是接近 100℃ ,这个皮是不是很伟大呢? 说到这应该是该结束了,因为馒头和面包总体来说算是一家的。只是加工时的温度不同。馒头是靠蒸的,温度大约就高出 100℃ 一点,因此说就有那么一层小小的,不是很干的皮,不过原理相同,都是面团进去,馒头或者面包出来的,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最后还想说一点点。这些皮不管是牛奶皮,还是面包皮,都是在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恶劣的环境下生成的,像牛奶的皮,是不是说那么一层皮可以减少营养的损失呢?那么对于我们也是一样。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当面对一些不够如意的环境时,不如也给自己生出一层保护的皮来,保存心灵的美好,保住最珍贵的东西。 ================================================================================== 潘衡岳: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不吃皮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所谓皮,包括牛奶皮,馒头皮,包子皮,面包皮牛奶皮挺好吃,馒头皮和面包皮都没有洞洞妈妈说,营养都在皮里面 这些皮都是哪里来的呢?我认为,应该分开讨论,因为馒头面包皮和牛奶皮的来源是不同的,前者是天生的,后者是放出来的。 我们先以馒头作为例子进行讨论。有同学会问,为什么要先以馒头作为例子呢?嗯难道你不觉得馒头更符合我国传统习俗吗 当馒头刚刚做出来时,只是一坨白白的发酵面团,内外是一样的。但是,当放入蒸笼,开始对其加热时,就内外有别了。外层升温快,而且会有水蒸气凝结在那里,并与表层面粉融合在一起,使馒头的表层变得更加致密,并且难以形成洞洞。而内层温度逐渐由外到内上升,二氧化碳有充分的时间释放出来,并且在膨胀过程中生成了好多八多的洞洞,于是,馒头熟了,皮出现了 至于面包,我认为,很多方面是和馒头一样的,最大的不同是,面包的表面不是水蒸气蒸出来的,是有点被烤焦了 下面该说说牛奶了。牛奶,地球人都知道(仅指喝过牛奶的地球人),刚加热完的时候是没有皮的。放一放,凉一点,皮就出来了。这层皮的主要成分,是牛奶中的脂肪。牛奶中含有大约 3.1% 以上的脂肪和蛋白质,其中,脂肪在微观上的形态是一个个小球。原料奶的脂肪球的直径在 110 个微米之间,而市场上销售的牛奶经过了均质处理,脂肪球的直径会控制在只有 1 个微米左右。牛奶在经过加热后,脂肪球会迅速上浮,飘在牛奶表层,温度降低后,与水和蛋白质等分子相互连接就会逐渐凝结成为固体,也就是著名的奶皮。其实,我们可以称之为奶油。这层奶皮口感相当不错,又很有营养,还是值得一吃的。当然,吃了奶皮后,再想热出一层来就不太容易了,为什么?脂肪都被你吃了啊。所以,脱脂牛奶是不太可能出奶皮的 ==================================================================== gmflyingpig: 馒头皮:在蒸馒头的过程中,水蒸气到达馒头的表面会液化放热,供给馒头热量。这些水分在馒头的表面和面粉混合,再加上表面起泡的破裂,使馒头的表面形成一个没有气泡的皮,这层皮就是馒头皮。实际上这层馒头皮就是糊状的面粉蒸熟了。馒头经过发酵,内部有很多气泡。这些气泡中的空气在加热过程中会受热膨胀,所以,我们能看到馒头在蒸好后会膨胀。馒头皮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不会被胀破。 面包皮:面包也是经过发酵,但是烤面包温度较高,而且不是利用蒸汽蒸的。所以面包表面的皮不是水和面粉的混合物。面包的表面直接经过高温的烘烤,温度一般在160度左右,较高的温度使面包的表皮变得焦黄,就形成了面包皮。实际上面包皮就是烤的焦黄的面包。这和我们烙饼把皮烙的金黄是一样的。 所以说馒头皮和面包皮产生的原因都是面粉在高温下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的。 牛奶皮: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营养物质,牛奶中的这些物质,有的是溶解在水中,有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一种稳定的体系。当牛奶煮沸后,粘度下降,在静止冷却过程中,诸如脂肪等营养物质等将部分上浮,在蒸发冷却的过程中,这些上浮营养物质在表面就形成一层膜,俗称奶皮。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等。 ===================================================================== fis.1314: !--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对于里面的很专业化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我不想去多表达了,一般有点常识的人都比我清楚。我更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皮?它的形成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历史问题,也可以算是物质世界变化的产物吧。一部分是因为人的原因,因为人就是物质世界进化的产物;另外一部分(动植物等)算是人的前身,也是物质世界进化的产物。只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来了,所以我就分开了来说,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但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伟大的思想,所以分开来也是有必要的。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皮的呢?这里的皮是一个非常宽泛抽象的概念。无生命物质有皮;生命物质也有皮,微生物有皮,植物有皮,动物有皮,人也有皮。那皮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的理解是万事万物在与自然界和自身的磨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形态,人类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也就产生了对皮的意识。我们都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所以万事万物既要存在自然界中,也需要把自己独立起来,在这样的动态平衡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先看看,生命物质的皮:微生物的皮,有一层脂质细胞膜或者是蛋白质组成,既是为了与外界接触的需要,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完整性的需要;植物的皮、动物的皮、人的皮,作用也是如此。外界是物质存在的基础,但完整性是个体之所以为个体的前提。对于无生命物质的皮,也是与外界长期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产物,风化也好,腐蚀也罢,都一样。我们之所以能说这块石头很漂亮,这片沙漠很唯美,前提都是我们能把它从大自然中孤立出来,然后再去对他发表我们的看法。这时候皮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了,它就将我们每个人给孤立起来了。 而且,更多的,皮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们每天都在说这块皮,那块皮,但我们却无法拿出一块真正的皮,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定义一块皮。一块面包, 你能拿出它的皮来给我看吗?我想不能。如果你把它的外面那层撕下来了,然后说这就是皮,但这并不完全是皮,你只是把它的范围缩小了点而言,这块皮里面其实还是包含着面包里面的东西,所以本质和没撕开来的面包一样。所以皮更多的是抽象的一种概念,但它确实是存在着的,所以我们就可以好好的利用。就像电磁波、磁场一样,确实是我们抽象出来的,但我们知道他的存在,所以我们就能好好的利用起来。但如果我要你拿个电磁波给我看看,我想你是拿不出来的。 苹果之所以要皮,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皮能够好好的保护自己。当然不是为了保护给我们人类吃的肉质部分了,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果实里面的籽,也就是它的后代。所以,更宽泛的讲,这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里面说的那样,是进化的结果,我相信,若干年前,苹果的皮绝对不是今天这样,也没有今天这么有保护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皮的存在,就算你把它的皮撕掉,它也会形成另外一种 皮的,虽然结果会是死亡。但这皮是绝对存在的,不然也就不存在这个苹果了。就如我刚才所说的,皮是它能够独立出来的不可或缺的一个东西。我们想想看,把一瓶牛奶倒进另外一瓶牛奶里面最好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变成了一瓶牛奶了。我不想说因为瓶子让它成为了一瓶牛奶,而是因为它们此时只有一层皮了;而如果我们将两个面包放在一起烤呢?拷出来以后,它还是两个面包。但如果我们把两个面包弄在一起,烤出来的时候只有一层皮,你肯定会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面包,而不会说这是两个面包和在一起的,你觉得呢?感觉有点说得远了。还是说说为什么面包会有皮吧! 面包之所以有皮,从更大的范围讲是因为人。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了面包,人们设计了它,然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但为什么人把它弄成这个样子呢?因为这样更有保护作用,和苹果皮一样,能保护里面的内容。可以假设,若干年前,当人类的老祖先在做面包的时候,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放在那里,由于表面没有一次致密的皮, 所以导致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大了,从而使更多的微生物也更容易的把面包给破坏了,对于一个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社会,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呢?所以人们在学习的过程就制作出来这有保护作用的皮。就像我们现在生活中一样。喜欢在金属上面镀上漆,就是为了防止生锈、、、总之,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真正需要的那部分东西,所以我们需要给他一个外加的 皮,因为他们都是非生命物质,不能像生命物质一样通过进化来更好的保护自己不生锈等等。 人无皮,不可活;物无皮,则不存在! 可以随便看看,没有哪里是不存在皮的。感觉好像都没回答问题,但我自己认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感觉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很乱,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缺点,想说明白自己的想法似乎是很困难的。不过说出来就好了。你可以随便看看,如果觉得在胡说八道请你也不要生气,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参加。好了,就这样了,谢谢! ===================================================================== Dr.Who说: 皮的事情到此告一段落,而皮之事,非仅皮毛之事,Dr.Who在这里想说: 如果你愿意认真思考、用心收集证据、动手实验、努力清晰表达,又或许能够挖掘出独特视角,这里就是你的舞台,展现你的理性思辨、探索实证精神、想象力和知识的舞台。要做到这些很难?嗯,是不太容易,所幸时间还长,而这事不会有个完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二十期] 读者来信:皮者,界面也
eloa 2009-2-28 17:23
Dr.Who 发表于 2009-02-27 21:55 第二十期问题: 早餐的皮都是怎么来的?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皮的问题从饭桌上开始,又回到了饭桌上 Chenhbchendl: 这是一个关于馒头为什么有馒头皮,面包为什么有面包皮,牛奶为什么有牛奶皮的故事。 故事里有吃饭爱开小差的宝宝,会忽悠的妈妈,和更会忽悠的爸爸。 妈妈:宝宝快点吃,吃完了赶快上学,再晚要迟到了。咦,你在玩什么?别掏面包了,这个是没馅儿的。 宝宝:妈妈我没有掏馅儿吃,我不喜欢吃面包皮,油乎乎的好难看。 爸爸:宝宝你这就不对了,不能浪费。记得前两天看的新闻节目吗?埃及发生粮食危机,像你这么大的小孩,不能去上学了,要去排队为全家买平价面包,排整个上午只能买到一天吃的面包。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快点把面包皮吃了。 宝宝:嗯, 好讨厌,妈妈为什么面包要长面包皮? 妈妈:这个么,早餐都是有皮的啊。你看,面包有面包皮,馒头有馒头皮,你再偏着头仔细看看,牛奶表面也有一层牛奶皮哦。这个皮啊,就是它们的衣服,宝宝可不能挑食啊,不吃这些皮的话长大了就会没有衣服穿。 宝宝:可是为什么早餐都是有皮的呢? 妈妈:这个. 爸爸:呵呵,宝宝呀,这可就说来话长了,你想知道吗? 宝宝:想 爸爸:那就先把这块面包皮吃掉,然后告诉你。 宝宝:好吧,看我吃了,快说吧。 爸爸:不错。俗话说:树有脸,人有皮. 宝宝:爸爸忽悠宝宝呢,树有皮没脸,人有脸也有皮! 爸爸:可我就是这样说着顺嘴呢。其实,脸就是皮嘛,平时我们都说脸皮嘛,脸者,皮也。 妈妈:典型的强词夺理。哈哈。 爸爸:要说皮,还得从表面说起。 宝宝:啥叫表面? 爸爸:啥东西都有个表面吧?桌子有桌面,这就是表面,面包外面这里就是面包的表面,牛奶上面这层与空气接触的地方是牛奶的表面,面者,脸也 宝宝:脸者,皮也! 爸爸:不许摇头晃脑! 宝宝:头脑头脑,头者,脑也。 爸爸:好啦好啦,我认输了,树没脸,人有皮。 宝宝:你还是没说皮是哪来的。 爸爸:OK,皮就是从表面来的。 宝宝:不懂。 爸爸:你看,表面是两种物质交界的地方,桌子的表面是木头与空气交界的地方,牛奶表面是牛奶与空气交界的地方,面包表面是面包与空气交界的地方, 宝宝:噢,表面就是东西与空气交界的地方。 爸爸: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交界,不一定是空气呀。 宝宝:那还有什么? 爸爸:比如碗里的汤上面有一层厚厚的油,油和水之间也有个表面 宝宝:噢,上次吃的火锅,那么厚的油,好辣。 爸爸:别打叉。表面是个好地方,两种物质在表面碰到一起,就会打架。 宝宝:我怎么没看到物质打架? 爸爸:你当然看不见,是它们的分子在打架,分子一打架就热闹了,会发生好多好多事情呢。 宝宝:我怎么啥也没看见? 爸爸:怎么没看见,分子打架的结果就是变出来一层皮呀。 妈妈:忽悠,水倒进牛奶里就看不见它俩之间变出一层皮。 爸爸:嘿嘿,当然不是所有的打架都会变出一层皮。但是皮就是分子打架的结果。 宝宝:刚才还说皮就是从表面来的,这回又说是分子打架。 爸爸:好好听着:是表面的分子打架才会变出皮来。 宝宝:怎么变? 爸爸:就说这块面包皮吧,哎,宝宝先得把它吃掉。 宝宝:又提条件了,我吃了。 爸爸:面包的表面一见到空气就开始打架了,空气把面包表面的水份给抢走了,面包一点招也没有,表面的水分少了,就变硬了,不过,表面硬了,也就阻挡了空气继续抢它的水分。保护了面包里面的水分不被抢走。结果,里面还是软的,表面却变出来了一层稍硬点的壳,这就是皮了。 宝宝:噢,壳者,皮也。 爸爸:又薄又软的皮叫膜,又厚又软的皮就叫皮,又厚又硬的皮就叫壳了。 宝宝:那奶皮是怎么来的? 爸爸:牛奶里面有水,有蛋白,有油脂。在牛奶的表面,空气把牛奶表面的水分给抢去了,牛奶里面的油就浮上来挡着空气,浮的油多了,就形成了一层奶油皮。 宝宝:油是黄的,牛奶上面的皮是白色的呀。 爸爸:奶油里混着蛋白呢,所以是白色的。 宝宝:那地壳就是地球的皮了? 爸爸:差不多。 宝宝:鸡蛋壳是鸡蛋的皮? 爸爸:正确。 宝宝:鸡蛋壳里面还有一层皮呢。 爸爸:可以叫它膜。 宝宝:怎么会有两层皮? 爸爸:皮也有两个表面嘛,一面是与内部接触的表面,一面是与外部接触的表面,所以有时会再变出一层皮来。 宝宝:皮的分子还打架吗? 爸爸:不怎么打了,皮能把两边给隔开,打不着了。 宝宝:这么说啥东西都有皮了? 爸爸:基本上是,也能找出一些没皮的。 妈妈:水面就没有皮。 宝宝:水面上有一层油皮。 爸爸:宝宝真聪明。 妈妈:纯净水的水面。 宝宝:把水放时冰箱里水面会冻上一层冰皮。 妈妈:有本事你找一样没皮的。 爸爸:宇宙。宇宙有限无界,所以没有皮。 宝宝:这把餐刀没皮,从里到外一样硬。 爸爸:有皮,看你手上的油给刀上面抹了一层油皮。 宝宝:这也算皮吗? 爸爸:基本上是,这层皮又软又薄,可以叫它膜。 宝宝:我把油给洗掉。 爸爸:还有一层水皮。 宝宝:我把水擦干。 爸爸:又抹上了一层非常非常薄的油皮。 宝宝:油和水都弄掉。 爸爸:会生锈,出来一层锈皮。 宝宝:明明是不锈钢。 爸爸:认输了,这回没皮了。 妈妈:看来这皮里的学问大着呢。难怪大家都喜欢作表面文章。 爸爸:那当然,物理学家研究皮,有个表面物理学,化学家研究皮,是表面化学。生物学家研究皮 宝宝:表面生物学 爸爸:不对了,叫膜生物学。生物的皮归到最后都是一层膜。可以说,没有膜就没有生命与生物。 妈妈: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外面是细胞壁 爸爸:细胞膜。 妈妈:病毒呢? 爸爸:也有一层蛋白膜的。 宝宝:不懂。 爸爸:长大了就懂了。现在还是把剩下的这点面包皮给吃掉吧。 ===================================================================== Dr.Who说: Chenhbchendl 将馒头皮、面包皮、牛奶皮归结成一个问题来答,大家都是皮,有共性;你有你的皮,我有我的皮,各自又不同。 等一下馒头皮掉哪去了?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二十期] 读者来信:总得有张皮
eloa 2009-2-26 08:46
Dr.Who 发表于 2009-02-26 0:53 第二十期问题: 早餐的皮都是怎么来的?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人有脸,树有皮,馒头有皮,面包有皮,牛奶有皮都有皮怎么就都有了皮呢? Justso: !--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牛奶皮儿 ~ 这是我小时候很喜欢吃的东西啦 ~ 记得,小时候的牛奶是奶农直接送来的,必须烧开才能喝。妈妈派我去看着煮牛奶的锅,过一会儿就要打开盖子,放放热气,注意不要太大火,把牛奶扑到锅外面来,还要定时拿勺子刮刮锅底看看不要烧糊了。 很多次,我用勺子把奶皮儿捞上来偷偷吃掉, O( _ )O 哈 ~ ,奶皮儿的味道比牛奶浓厚很多,比奶粉好吃,软软糯糯的细腻,足足的奶香,还有刮嘴的筋道。奶皮儿只有开着锅盖才好煮出来,奶还没滚开之前,掀开盖看是下面这样的 一直盖着锅盖烧的牛奶,刚打开盖的时候几乎没有奶皮儿,开盖把水蒸汽放走后几秒钟,热呼呼的牛奶表面就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皮儿,在蒸汽的吹动下,皮儿上忽而出现很多细碎如老人皮肤上的皱纹,忽而又消失在奶皮儿下,有时候还很有规律的跳动,就像他们在对你眨眼睛。 这样热水开锅还不好出很厚的奶皮儿,把煮开以后的牛奶倒出来,放到阴凉的地方,打开盖子,很快就会有厚厚的奶皮儿可以吃了。当然了,开着盖子一直煮,奶皮儿也很多 那样就把牛奶煮干了 .. 很费火的(费电)。 另外,奶皮儿被揭走过的话,这样的牛奶再煮就不容易出奶皮儿了,妈妈也曾说,水兑的太多,牛奶就不出皮儿的道理。还有呢,就是煮的时间越久,奶皮儿出的越多。烧开牛奶一般都要加一些水,主要是不容易胡锅底,也不容易烧扑出来。 由于奶皮儿出现的条件,以及奶皮儿香甜好吃又有一定韧性,遇冷,或者在表面水分蒸发之后能自行结成膜的现象。分析下,牛奶里面主要是水( 85% ),奶里面有很多脂肪( 4% ),很多蛋白质(包括酪素)( 3% ),还有碳水化合物( 5% ),奶皮儿这种固态物质,基本可以断定是上面说的三种东西的混合物,碳水化合物有不少是溶于水,或以胶体状态存在的,比如乳糖什么的,牛奶里的脂肪是以悬浮颗粒或胶体形式状态存在的,牛奶白白的颜色大多数来自这些悬浮脂肪,蛋白质是胶体方式,或附着在脂肪颗粒上。这样乱糟糟的一堆油啊,水啊,胶体啊,悬浮啊 就叫乳浊液啦,看乳浊液这个名字,就知道当年科学家的命名来自牛奶这个超级混合物啦! 小时候喝的牛奶,是直接从奶牛场来的,没有任何处理,怕卫生问题,牛奶都是要烧开才喝,现在超市里买的牛奶,是处理过的,直接可以入口了。自己动手烧牛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而且也不用烧开了,只要热热来喝,不伤胃就好,这样的牛奶皮儿就不多,生活经验告诉我,像我小时候那样烧牛奶,一定要烧开,奶皮儿就很多,另外,锅底是很容易烧糊牛奶的地方,糊掉的牛奶从外形和味道判断,应该就是上面三种主要牛奶物质被高温凝固,并且变质的味道。 所以呢,牛奶皮儿应该是牛奶里除了水之外的三种主要物质被加热, 其中部分会遇热变性 比如蛋白质。 其中部分悬浮物在蒸煮过程里碰撞凝固,比如脂肪遇热融合在一起,有的时候可以在牛奶表面,或者奶皮儿上看到黄色的液滴,哪应该就是牛奶里的脂肪了。 其中一部分会在水面蒸发脱水 比如碳水化合物。 另外,牛奶这些内含物质遇热会改变他们原来存在的状态,比如胶体会变性,悬浮物会凝结。加上水里溢出的气泡和热水搅拌,让这些物质在牛奶表面互相碰撞粘结,蒸发掉水分形成奶膜,以水的表面张力支撑,让奶皮儿可以浮在牛奶表面,我想,这就是奶皮儿的来历啦。 馒头皮儿让给大家说吧,过几天我有空再写写。嘿嘿 ===================================================================== ants:掀起MILK的盖头来 掀起MILK的盖头来 俗话说,心急喝不了热牛奶。将煮好的牛奶冷却片刻,其表面结了层薄薄的奶皮,吃起来味道还是相当鲜美的。奶皮的制作工艺比较低端,算是加热牛奶的附加赠品,喜欢吃奶皮的朋友们,可以不断加热冷却掀起,由此循环反复,貌似双皮奶就是这么制作的。 想知道奶皮从何而来,就得先了解奶为何物。有一句话叫做,牛奶是水做的。牛奶中含有大量的水,而后是些盐类、糖、维生素,还分散着两个胶体系统。一是蛋白胶体系统,二是脂肪球胶体系统,二者在正常情况下状态稳定,使得牛奶呈现均匀的胶体乳状物。 脂肪球就是奶皮的始作俑者。细看脂肪球,其外包裹着的一层是以蛋白质磷脂为主的膜(此乃脂肪球稳定的主要原因),其内含物就是脂肪。在牛奶加热的过程中,高温使得脂肪球膜发生变性与破裂,使得膜脂分离,脂肪因此失去稳定,失去家园的脂肪由于其密度比水低,且脂肪是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上浮至液体表面,众多脂肪聚集在一起,为的是减小总面积而试图达到能量最低的状态(聚集现象在水中水面均可发生),形成了一层原始膜。再加上些蛋白质 盐类的点缀,使得奶皮更加牢固。 冷却也是奶皮成形的最终环节,在温度下降的同时,脂肪逐渐固化结晶,所以温度越低其质地越坚固。 综上,奶皮、豆浆皮、汤皮都是脂肪在液体表面形成一层固体膜,其之所以能浮在水面,就像一枚硬币能浮在睡眠一样,是水表面张力的作用。 ===================================================================== huaxinflower: 馒头皮的形成原理 !--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回答科学松鼠会关于馒头皮形成的原理 因为这里所涉及到的馒头基本为乡下的年吃,所以这里讨论的发酵为微生物酵母发酵,而非工业用的发酵粉。 当生物酵母被掺和到面粉中,并和成面团时,生物酵母在面团中的分布可以是完全均匀的,这就说明,当一个面团被做成馒头的形状,而被放在暖室中醒(就是保温并增温)的时候,馒头的表皮和馒头的内部具有等同的发酵机会。但是,在馒头的最表皮部分被发酵的时候,发酵产生的膨胀气体、而形成的膨胀气泡,却会在渐渐膨胀的过程中将气泡壁越拉越薄,最后,当气泡壁再也无法承受这种膨胀拉力的时候,气泡壁就会破裂,而使气泡中的发酵气体跑掉,这样,跑掉气体而坍塌的原气壁面泡膜,会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而在馒头表面均匀铺张,当馒头表面的所有发酵气泡都产生这种膨胀破裂,而表面铺张物理过程的时候,一定的时间里就会在馒头的表面形成一层无发酵气泡窝的均匀面层,这就成为馒头的原始表皮。而这层原始表皮又恰恰为更内层的发酵气泡形成更厚的膨胀外壁,当相对内层的发酵气泡最大膨胀限度再也无法涨破外壁的时候,这层外壁便成为相对内层的膨胀破坏阙值,这个阙值的厚度,就是后期形成馒头面皮的基本原始厚度。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这个阙值的的大小与以下因素有关,这也是决定馒头面皮厚度的基本因素: 1:与原始面团的可塑性拉伸程度有关,原始面团的拉伸程度越大,后期可以形成的馒头皮就越薄。 2;这就可以变化为,与在揉原始面团的过程中,所做的功夫多少有关。揉原始面团的时间越长,后期所形成的馒头皮就越薄,反之越厚,所以农村常称赞说啊,那个谁家的勃勃皮真薄啊,嗯,下功夫摉了呗!(揉了) 3:也可以说明粮食越粗,皮越厚,粮食越精细,皮越薄,这个现象同时也会反映到馒头内部,粮食越粗,内部气孔越大,粮食越精细,内部气孔越细密,口感也越好,所以农村都多用头粉面做勃勃。 第二步的问题就比较易懂了,醒好的馒头一般都为成品馒头的三分之二大,被放进锅里后,由于原始面皮最先受到水分和热量,而迅速被胶化,产生更大可塑性。当馒头内部发酵气泡中的气体被加热而膨胀的时候,就会迅速使馒头体积膨胀,而形成大量联系的气泡室,当内部膨胀的力量可以将馒头可塑性面皮拉开的时候,馒头就会被裂口,而(笑),不可以拉开面皮的时候,馒头就不会被裂开,但由于蛋白质具有受热后固化且不可逆变的的特性,所以无论是裂开与不裂开的馒头气室,由于在一定程度高的温度下熟了,馒头中的蛋白质受热后已经固化,这使其气室结构不会再发生塑性逆返变化,所以熟了的馒头不会再有流变、可塑等变型变化了,而成为蓬松可口、软硬合适的馒头。 由此可见,在馒头皮的形成过程中,原始面皮的临介面可塑性最大破裂阙值。是馒头皮形成的最关键因素。 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有皮,所以皮是一种常见的介面现象,研究皮的同性,可能会对基本的科学研究,提供很多的帮助,比如说。馒头面皮的问题很小,但其可能类比到地球壳层的大问题上。地球动力学问题是当前科学家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上可上天,但下却很难入地,所以探索地壳、地核等地球问题,非常困难。我们是否可以从馒头皮的形成原理上,来思考比较地球地壳的问题呢?愿科学家能从中找到灵感,更快的解决地球地震、火山喷发等问题。为人类减灾减难,造福大众。 本论文在写做的过程中,受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刘玉平博士的指导;中国科学院化学材料黄庆博士的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gmflyingpig: 三种食物~~三种皮~~~~当然不一样(废话~名字不一样) 回到正轨~~~ 我觉得基本原因是差不多的:都是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 具体分析下吧~~ 馒头皮:我们知道馒头是放在锅里蒸出来的。而且是蒸,用的是水蒸汽,不是用过热蒸汽(如果是过热蒸汽那就成焦炭了。这样的温度是不超过100摄氏度的。 馒头表面的蛋白质直接接触蒸汽,会出现蛋白质的变性现象。而温度只有100摄氏度,不会出现烤焦的情况。同时,馒头经过发酵,内部有很多气泡。这些气泡中的空气在加热过程中会受热膨胀,所以,我们能看到馒头在蒸好后会膨胀。馒头表面变性的蛋白质仍然会保持一定得结构,由于膨胀的里没有将馒头皮撑破(当然,撑破了就是开花馒头了),所以馒头表面会有一层白色的馒头皮。 面包皮:馒头是蒸的,但是面包不是。面包是放到烤箱里面烤出来的。温度肯定是高于100摄氏度的了,大概在150~170摄氏度(我没烤过只有估计)。*刷蛋液烤面包我就不考虑了*面包也是经过发酵,同样有气泡。但是因为烤箱温度比较高,所以面包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就会和馒头有差别,会有焦糊的感觉。和馒头一样,烤制结束后就会有深色的面包皮。 牛奶皮: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乳糖等营养物质,牛奶中的这些物质,有的是溶解在水中,有的分散在水中,形成一种稳定的体系。当牛奶煮沸后,粘度下降,在静止冷却过程中,诸如脂肪等营养物质等将部分上浮,在蒸发冷却的过程中,这些上浮营养物质在表面就形成一层膜,俗称奶皮。其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质等。 ==================================================================== Dr.Who说: Justso 揭了牛奶的皮,顺带追忆了一番似奶流年; ants 也揭了牛奶的皮; huaxinflower 揭了馒头的皮,随即联想到地球的皮; gmflyingpig 三张皮都揭了。 看来这皮也不是那么好揭的,如要准确、如要全面、如要利索~~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九期] 读者来信:沐浴露在转圈
eloa 2009-2-23 09:49
Dr.Who 发表于 2009-02-20 19:29 第十九期问题: 爱转圈的沐浴露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沐浴露转着圈/落下来了/落在手上/那手里的/不是一片/不是一滩/是一坨 Lewind:隐形的舞伴 落下的沐浴露会堆积,这几乎不用解释。 沐浴露的粘稠特性决定了这一点,专业点说雷诺数太低。水是高流动性的极端,无法堆积。至于低流动性的极端(此处由于反低俗,被和谐掉312字。) 堆积的沐浴露为什么会旋转着堆积?如果我们的手被架子代替,而且这一切发生在一个只有重力的假想空间,那么沐浴露没有任何理由要跳起圆舞。沐浴露这位温柔而散发着郁鼻香气的妙龄女郎,如果没有舞伴的牵引,如何会独自起舞呢?那么,让我们帮沐浴露找出这位隐形的舞伴吧! 我们手的不可控振动是沐浴露的舞伴吗?在我们手的牵引下,沐浴露或许可以跳跳街舞和群魔乱舞,但要跳出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圆舞,只怕我们的手还没有这个水平!况且,通常情况下,即便我们无心带着沐浴露转圈,它还是会转圈圈,可见手并不是我们要找的舞伴。 Shea带来的Kaye现象是沐浴露的舞伴吗?从专业评委的眼光来看,那与其说是跳舞,到不如说是跳高。这跟沐浴露的圆舞也无瓜葛。 液体的湍流现象是沐浴露的舞伴吗?湍流的形成,一个主要的动力是液体原有运动的惯性,或者由于液体运动产生的真空。于是湍流的螺旋舞步总是与液体的流向在同一个平面上。然而,沐浴露圆舞的平面却与下落的方向完全垂直,可见湍流也不是那个我们要找的舞伴。 那么到底是什么舞神,竟能让沐浴露跳出旋转的舞步呢?他必然也是一位终生沉醉于旋转的舞者,那就是科里奥利力,也叫作地转偏向力。其实这个概念在中学课本上就学过,大家也都知道他的两部经典作品漩涡与龙卷风。不过为了让这位隐形的舞者露出庐山真面目,我们还是简单说说他的身世。 大家可能都以为科里奥利是位研究地球物理学或者气象学的科学家,要不然怎么能发现地转偏向力呢?但其实,科里奥利是一位数学家,工程学家。他提出科里奥利力的初衷,是为了便于描述旋转运动的机械部件与直线运动的机械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后来的人们发现,科里奥利力在战争中有巨大的应用,因为地球就是转动着的,而炮弹则因为惯性的原因在其行进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我们试想一下,在上海向北京发射一颗炮弹(不带任何XX色彩哦!),基本是向着北方。炮弹从上海飞到北京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我们的地球自转速度是很快的,在炮弹飞行的时间里,地球已经从西向东转过了一定角度,比如说太原已经到了原来北京所在的位置上。于是,这颗从上海发射,瞄准北京的炮弹,却最终落在了太原,向西,或者说向左偏差了很远。这就是科里奥利力,他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力,只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运动偏差,站在地球这个坐标系上,把它假想成为一个力,以便解释和计算这种偏差。 实际上,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无论向北还是向南,又或者向任何一个方向,只要是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的作用都是向左偏;而在南半球都是向右偏;在赤道上则没有科里奥利力;科里奥利力的程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加重。在火炮射程不远也不太精准时,谈科里奥利力是没意义的。而当现代火炮射程越来越远,对准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之后,根据实战所在纬度进行校准,以纠正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是必需的。 有人要怀疑了,科里奥利力有那么强大吗,能带着沐浴露这样粘的女士转圈圈?其实,科里奥利力的确很强大,即便水池里浅浅的一层水,从下水口流走时也能形成明显可见的漩涡;但科里奥利力的确没有强大到能对抗沐浴露的粘滞阻力。我们能观察到明显的科里奥利力现象的前提是,被研究物体不受地球自转的拖拽作用,能基本保持自己本来运动的惯性,比如在空气中飞行的炮弹,或者不受周围物体粘滞的水。而当一滴沐浴露落到一坨沐浴露的顶端时,由于其粘性,它马上受到底下那坨沐浴露的拖拽,跟上了地球自转的步伐,很难再表现出科里奥利力了。 那科里奥利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只剩下一个可能的过程了,就是在沐浴露下落的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是在赤道上做这个实验,那么沐浴露下落的垂线一定不在当地地球自转的圆平面上,而是与后者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当地的纬度。由于这个角度的存在,下落的物体也要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偏离其正下方。所以,当沐浴露落到下面已有的沐浴露上时,它的速度方向不是垂直向下的,而是偏向一侧的。当然,考虑到实际中沐浴露下落的距离,这个偏差非常非常小,肉眼难以发现。然而,当这滴沐浴露沿着圆锥形的已有沐浴露表面继续下滑时,由于初速度斜向,其轨迹必将沿着圆锥面作螺旋下降。在Shea给出的视频中,我们能清楚看到这种堆积过程中的螺旋。在49秒的那个画面,堆起来的沐浴露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倒扣在桌面上的田螺。 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沐浴露转圈圈可能还要复杂一些,因为掺杂了其它的干扰因素。前面说过,手的不可控抖动不是根本性原因,科里奥利力才是。但正在是科里奥利力的帮助下,手的任何抖动,乃至空气流动的干扰,都被放大了。我们都知道用于验证地球自转的傅科摆,北京天文台就有一个。当有横向的干扰时,下落的沐浴露就有了横向的运动,就像傅科摆一样,这个横向运动落到平面上最终变成了弧线的运动。这种呈弧线排列的沐浴露沿着圆锥面下滑时,进一步被放大成了显著的螺旋视觉效果。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科里奥利力所采用的舞蹈技巧,不是直接带着沐浴露旋转,而是像冰上舞蹈那样,将舞伴旋转着抛出。而且科里奥利力还是名现场型的舞者,任何现场的干扰在他看来,都是可以加强其舞蹈的动力。所以,沐浴露舞出的优雅圆舞,主要要归功于科里奥利力这位隐形的舞者。 ===================================================================== Wynn Chen: 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想到的第一个关键字:对称破缺。 对称破缺这个话题相当大,0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也和它有关呢。 应用到沐浴露问题上,我对这四个字的简单理解就是:对称的条件可能导致不对称的结果。 首先考虑这样一个情形:往啤酒瓶里丢一个小球。啤酒瓶底有一个内凹,叫做踢的结构。至少从原则上说,啤酒瓶是完全对称的,小球也是。那么如果将小球沿着啤酒瓶的对称轴丢下去会如何?小球一定不会停在踢的最高点,必然顺着某个方向滚落下去,停在底部一圈的某个位置。注意了,从初始条件来看,任何一个方向地位都是等同的,也就是说完全对称的。但是结果打破了这种对称的局面,小球选择了某个特定的方向,而这个方向本身并没有任何特别。这可以作为自发对称破缺的一个例子,现在将其称为情形A。(这个例子非我原创,来自于第一推动丛书中的某一本,具体是哪本忘记了不过这个例子本身倒是印象深刻。) 下面考虑另外一种情形,称为情形B:将一个截面为半圆形的柱体(就是把圆柱对半劈开),平的那面朝下横放在地面上,然后将小球沿着其对称轴扔下,会如何?结果再次出现对称破缺,左右两个方向是完全对称的,而小球一定会打破这个对称,选择其中某个方向滚下。 然后再考虑情形C,这个情形和对称破缺无关:把小球丢在一个斜面上会如何?谁都知道,小球会顺着斜面滚落。 好了,以上便是我考虑沐浴露问题时想到的一系列图景,对应于整个过程。 沐浴露液柱落下,而液柱下方堆积了一小堆沐浴露,这个情形是出发点。在这个瞬间,液柱会如何?在液柱最下方那一部分沐浴露遇到下方的堆积物之后减速,再加上沐浴露是很粘稠的,这样这一部分就形成了近球形的结构。这就是情形A的情况,所以我的结论是,这一部分沐浴露会打破对称,向某个方向落下去。 这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液柱本身是一个整体,底端向某个方向落下会拖动液柱略微偏离中心,也向着这个方向出现偏移。第二,这个方向上堆积了新落下的沐浴露,从而使得这个方向上鼓起来一块。 那么在接下来的瞬间,液柱底端的那些沐浴露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考虑一下就发现,液柱不会无法在半径方向上出现什么移动,下面可能出现的是切向的运动这正是情形B所考虑的。按照情形B考虑的结果,液柱会向着某个方向作切向运动。 接下来呢?这时候,液柱已经落在了鼓起的包的一侧,这是个斜面,正是情形C所考虑的。结论就更简单了,液柱在切向上会继续向方向偏移。 把这些综合起来,得出的结果就是:在径向上,液柱会相对稳定在离中心有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上。在切向上,液柱会顺着一个方向不停运动下去。合在一起,就是说液柱会绕着中心点划小圈。而这样画出来的圈在下面的堆积锥中会逐渐下沉,同时扩散,于是,传说中的便便堆就出现了 回头来看这个过程,可以发现下落液体的一些特性对于形成便便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这个过程的分析基于两个假设:一个是液柱本身要稳定,不能散开,另一个是下方堆积锥需要处于动态平衡的情况(上面不停堆,底下又不停流走)。这要求液体本身不能太稀(例如水),否则根本无法形成堆积锥,哪怕通过某种方式强行造成这样的情形(比如在下面放上一个固体圆锥?),液柱本身也会在接触的时候直接分散开,不会步调一致的出现整体偏移。而如果液体太粘稠(例如牛粪?),会导致难以形成动态平衡的堆积堆(底下的都不流走),而且液柱也很容易被拉断变成断续的一滴滴(或许应该说一坨坨?),这样前面的分析就不起作用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本人在某次洗澡的时候用沐浴露做了点实验。按照前面的分析,一个推论是如果在液柱下方放上一个固体圆锥类的东西应该可以更好地观测到这种现象?实践的结果是确实有效,这个锥要比较平缓,这样效果比较好。 ps.可怜我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将实验挤出的沐浴露全部用掉了(大概是平时一次洗澡用量的15倍),结果很痛苦的花了数倍时间才把泡沫全部冲进下水道,不由感叹追求真理之路果真坎坷 ===================================================================== Dr.Who说: Lewind :科里奥利力对香喷喷的沐浴露女郎说:让我来带你跳舞吧,我会把你舞成一坨 Wynn Chen :对称破缺对黏糊糊的沐浴露小姐说:闺女啊,你咋跑偏了呢? PS :向 Wynn Chen 一次被15倍的沐浴露小姐按摩过的胴体致以万分的敬意~~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九期] 读者来信:沐浴露要转圈
eloa 2009-2-19 11:09
Dr.Who 发表于 2009-02-18 20:53 第十九期问题: 爱转圈的沐浴露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瓶口打开了瓶子倒过来了它落下来了它落下来了它在转圈它在转圈它为什么在转圈? 有人知道: Justso: 旋转堆积的复杂诱因 旋转堆积这个现象我亲眼见过几种,合并起来说非常复杂, 很难将这件事讲明白的同时,又能覆盖所有的例子。 鉴于我上次写纸片切手从原理到实例写的太多了 4000字 这次我只是列出我考虑到的原理,以及这些原理对应的最突出的现象,下面几个考虑的原理在各种旋转堆积现象上只有效果的或多或少,完全不受这些原理影响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大家可以自由组合用于解释现象。 1,流体内部压力与出口限制 比如牙膏在挤出过程中,类似便便o(╯□╰)o,受到出口的形状等限制、摩擦,以及出口附近流体内部的密度、质地、压力不均,导致向某一侧弯曲; 另外,补充个见闻,貌似人类的便便有牙膏一样的转圈圈现象,而牛粪并非转圈圈的,去草原实际观察过,牛便便是扑的一下一坨出来,不是细细的一条堆积的过程 恶心到你们了! ^_* 我认为,大便样旋转堆积,与香波的旋转堆积,形成机制相差较远。下面还要说明,香波更接近随机振动堆积。而便便的旋转堆积,主要是两个作用 一个是地心引力,便便的出口并不是垂直向下的;一个是便便出口的形状,以及压力施加方式 考虑到出口括约肌的用力方式,以及内部直肠压力腹压和肛管周围环形肌肉等等。 2,堆积体对液柱的反作用力 一个很好的录像例证是松鼠会的Shea提出的,大家看这个录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4_3cV_3Mw ,暂停录像,注意到液体柱下端与堆积接触的部分,已经出现了一个堆积变粗的部分,这个部分是粘稠液体减速后堆积,反作用于上端导致的液柱变粗,这个力与液体的粘稠度,以及液体性质有很大关系,这是造成液柱最下端改变流动方向的一个重要的力。 3,流体的湍流和抖动,表面张力等等 湍流,或者称作涡流,这是个极其强悍的东东,因为其非线性、混沌特征,很久以来都是物理学研究的死穴。旋转堆积现象里,不但存在内部流体的湍流导致的失衡,也有外部空气运动带来的湍流导致的正负压强变化影响。一般来说,所有流体动力学问题都与湍流有关,比如我们吹笛子发声,飞机机翼产生振动,自来水哗啦啦,都与它密切相关。 比如,把正在试验堆积的香波瓶子提高一些,某些粘度的香波会在最下端形成液滴。液柱断裂,形成液滴过程首先是由于液体内部的湍流+表面张力引起。也可以说流体内部,湍流无处不在。 另外表面张力和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液柱非常细狭情况下,这些作用力的效果更明显。 4,科里奥利力 这个力是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要考虑的外力,其大小与运动速度在水平方向的分量上大小成正比,与纬度为正弦三角函数sin 关系,我们国家大部分在北纬范围,除了赤道上这个力是零,其他位置都要考虑。但是同样考虑到,垂直下降的液柱,在水平方向上是没有分量的。但是当其他力改变液柱垂直向下运动之后,由于有了水平运动速度的分量,这个力就要被考虑进来了。这个力由地球自转引起,相对比较恒定,多数观察到旋转堆积效果的试验之中,这个力应该是最重要的产生旋转的力之一。 5,外部振动 较为稀薄的香波液体下降的过程中,液柱速度越快,导致越下面的香波柱体越细,液柱上端的任何抖动都会对下端产生影响,作旋转堆积试验的同学们,很难弄到完全无振动的环境,这个影响很难去除。另外,速度更快,更细的液柱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空气波动影响,也很容易产生蝴蝶效应一般的积累,导致最下端液柱产生大幅抖动。 我观察到的稀薄香波并不是旋转堆积,而是随机抖动的堆积,而且抖动频率比较高,非常细的香波丝,发生抖动的柱体位置在堆积面上3mm 到 1cm之内,。这种随机抖动堆积,可以认为是流体下端接触堆积面的反作用力 + 周围空气湍流 + 科里奥利力 + 液体内部的湍流协同影响产生的。 6,Kaye现象液体性质的改变 由Shea贡献的录像引出一个我原来也不知道的现象 Kaye现象,Google到如下文章(来自 http://gezhi.org/video/tag/1061 ) 英国工程师 Alan Kaye 于 1963 年发现的一个现象。如果从高处倒下香波之类黏性液体,下方的表面会突然间喷出一束液体。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对于 shear-thinning (剪切稀释)的液体很平常。Shear thinning 指的是某些液体在剪切速率增大的情况下,黏性会变小。像番茄酱,洗发香波,血液之类都属于这类液体。这种现象肉眼不大容易看到,因为很少持续超过 300 毫秒。 差不多能考虑到的影响,我都写在上面了,大家继续发挥。嘿嘿。 另外,有想看牛便便录像的,看这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T1BwGiPpk ===================================================================== ziplb: 低雷诺数流动的典型现象,雷诺数物理意义即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雷诺数越小,流体中粘性力的作用就也越大。 在倒洗发水等高粘性的流体时,由于粘性力的作用,每部分流体微团都会收到相邻流体微团的拉扯、牵制作用,在靠近地面堆积的时候,自然也会受到已堆积流体的拉扯作用,而惯性力无法抵消这种粘性力的作用,拉扯的合力形成了旋转堆积的现象。 所以,容易理解,倒水的时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此时为高雷诺数流动,流体惯性力的作用大于粘性力的作用,足够抵消已到达地面流体的拉扯,故流体流下时沿惯性力的方向笔直下落,不会出现上面现象。 用水,米汤,菜油,洗发水,牙膏,沥青依次倒来看看,你会看到旋转堆积从无到有的渐变。当然,你老妈同意的话。 ===================================================================== Dr.Who说: Justso 说这事很复杂,解释得四面八方。 ziplb 觉得这事简单又明了,解释得言简意又赅。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八期] 读者来信:凶手在案
eloa 2009-2-19 10:12
Dr.Who 发表于 2009-02-16 0:33 第十八期问题:纸张也锋利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人事无常,天道有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英雄拔剑,真凶即现! 请看 谢颖 与 justso 的缉凶手段: 谢颖: 吹毫断发之隐形凶手 话说在一个慵懒的午后,阳光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偶揉了揉惺忪的眼皮,往空空如也的复印机里装纸。拆开崭新的纸包,看着如同书脊般厚重的纸张,顿生怜爱之心的偶忍不住轻轻抚摸了一下。霎那间一阵刺痛从指尖传来,低头一看,一条血痕赫然在目 处理完伤势(贴了条 OK 绷),偶坐在桌前手托香腮寻思着:看来岁月并没有抹去偶的天生丽质,偶细腻的肌肤还是如此吹弹得破哇哈哈哈 一干同事纷纷侧目:东方不败重出江湖鸟 . 前面都是胡嘞,不看也罢。话说回来为什么小小的制片会有如此之大的杀伤力,轻者留痕,重者见红,可谓吹毫断发。为了解开这一困扰各位受害者的问题,吾辈进行了一次实验测试,过程如下: 1、 测试准备 测试工具:千分表(精度 0.01mm ) 测试对象:复印纸( 70g 全新)若干 对照组: 复印纸( 70g 旧纸,保存期一年左右)若干、双立人蔬果刀、一般美工刀片、人民币( 100 元新、旧各一张)、《新发现》杂志、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2、 测试过程: 1、 从新复印纸中随机抽取一叠,进行厚度测量,并且在测试后清点纸张数量。 2、 从该叠纸中随机抽取 3 张,分别进行厚度测量,在结果中取中间值。 3、 从旧复印纸中抽取与新纸相同数量测量厚度。 4、 在测量的旧纸中随机抽取 3 张,分别测量厚度,在结果中取中间值。 5、 对双立人蔬果刀、一般美工刀片的刃部进行测量。 6、 对新、旧人民币分别测量其厚度。 7、 对 《新发现》杂志 测量内页纸张厚度。 3、 测试结果(单位 mm ) 1、 新复印纸 叠: 1.130 ( 12 张)平均每张 0.094 2、 新复印纸 张 0.105 3、 旧复印纸 叠 1.170 ( 12 张)平均每张 0.098 4、 旧复印纸 张 0.109 5、 新人民币 张 0.108 6、 旧人民币 张 0.150 7、 双立人蔬果刀 0.170 8、 一般美工刀片 0.147 9、 《新发现》杂志 0.069 4、 测试结论 经由以上测试 可以获知 1、 按厚度由薄到厚排列顺序为:《新发现》杂志、新复印纸、旧复印纸、新人民币、美工刀片、旧人民币、双立人蔬果刀 2、 将复印纸成叠紧密放置,其平均每页厚度小于单独放置厚度。 看了以上的测试相信大家都可以知道了,纸张的厚度要比刀刃的厚度都要小。因此薄薄纸片成为隐形凶手具备了先天上的条件。难道我们的文书工作岂不是每天都要与危险为伴吗?且慢,要当凶器还需要有其他两个关键的条件才行。一是刚度、二是韧度。刚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械强度,它赋予了材质的坚硬程度。韧度就是指材质对形变的承受度,也就是抗弯折的能力。如果材质单有刚度没有韧度的话就会很脆,难以承受冲击力,陶瓷就是一个例子。反之单有韧度而刚度不够呢,好了,硅胶软趴趴的毫无生气。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具有出色的表现。著名的日本刀就是刚度与韧度的完美结合。那么纸张的刚度与韧度又是如何呢?众所周知,纸张是采用植物纤维制成, 纤维的长短、强度、排列方向、结合的紧密程度都会影响纸张的质量 。如果将纸张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可以看到其纤维排列是呈交错松散的。这样的结构是强于韧度而缺少刚度的。而且刚度是与材质的长度成反比,长度越长,刚度越小。我们把一张 A4 纸取一端平放,不用施加外力,单单其自身的重力就把它压得弯下了。所以对于单张的纸虽然薄甚于刀片,但是确实没有什么威力,大家大可不必担心。 那为什么成叠的纸张会伤人呢,我们拿到的成包的复印纸也好,装订好的书也好,都是事先码放好再用切刀切平后包装,这样虽然在大体上能够保持侧边的平整,但是也会在包装、装订时的抖震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某一张纸突出边沿。这点误差是很难发现的,最多也就 1mm 左右。但是纸张弱不禁风的刚度集中在这小小的区域时却是相当大的。我们折纸时都有这种感觉,越接近边沿越难折,所用的力也越大。刚度、韧度,再加上纤薄身材的完美组合,办公室终极杀手终于出现。 顺带提一句,人手指皮肤的分为表皮、真皮与皮下组织,表皮层大约均厚度为 0.1-2 毫米,没有血管,但有神经末梢,能感知外界刺激,所以有些人被划伤后会感到痛但是不见血,要是不幸伤及真皮层及以下就会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渗出。所以皮厚点也是有好处的(笑)。 虽然人民币的厚度也很小,但目前尚未接获点钱时被划伤的报告,可能是由于我等贫民大众无缘接触如此大叠银票所致吧,呵呵。 抱着对松鼠会的热爱,特地对新书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内页进行测量,结果为 0.118mm 。基本不具备伤害性,请大家放心阅读 。 附:如有同道中人欲重复以上实验,须注意以下事项: 1、 测试所采用被测纸张应完整、表面无折痕、缺损。 2、 使用旧纸上如有内容,为避免测量误差,测量点应取空白处。 3、 测量场所应保持干燥,适度控制在 65% 以下。 4、 在对人民币及刀具测量时应注意做好防盗、防损、防伤害措施,如遇刀具坠落,万不可以手接之!切记!! 5、 强烈建议测试应在业余时间完成,如必须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重复本测试还需完善防领导突袭措施。本人对于因在工作状态下进行本测试导致的扣奖金、罚款、炒鱿鱼等次生灾害不予负责。 ==================================================================== justso : 对于一个高等物理学,与低等物理学,生物进化学,以及手被纸切流血,都略懂一点的我来说,纸片切开手指皮肤,真是一个很疯狂的论题,无他,唯复杂尔!!那么,复杂问题,分解之!日常疑难杂症,首先拨乱反正之~ 第一,纸片能割开皮肤,是因为纸足够薄,压强足够小么? 无论菜刀,刮胡刀,还是修脚刀,刀刃的够薄是俗称刀快的重要标准。够薄,则压强更高,更容易切入。 用叠加平均法,很容易测量纸的厚度, 100 张 A4 打印纸叠起来测量, 9mm 左右,平均每张 90 个微米,算出来啦! 查查 Google ,还有身边什么东东和纸差不多薄?头发!虽然用一根头发很容易切开豆腐,但是皮肤偏偏不买帐,绷紧的头发,蹭来蹭去,其实很难切破皮肤! 再查查,发现一种几乎绝迹的双面剃须刀片,厚度在 100 微米左右,这可是个厉害角色,以前的小学生朋友们都拿老爸的废弃刀片来削铅笔,而且相当锋利哦!不信?上图伺候! 电子显微镜下的刀锋照片: 但是,结果同样令人失望,这种刀片开刃的部分非常锋利,尤其开刃后,刀口的厚度要小于 5 个微米,和纸片儿还差一个以上数量级呢。另外,这个 100 微米厚的钢铁怪物,没有开刃的短边非常光滑,用手捏刀片变形甚至折断了,都切不开手指。这起码说明, 100 微米厚的金属刀口,还不至于让手指皮肤皮开肉绽 哪,再做个实验,找一张全新的 A4 纸卷成圆筒,让纸片儿在轴向上更强劲,不容易弯折,用这个圆筒去直上直下的戳自己的手 疼不?手破没?一般来说,维生素 B 补充的充分的读者们,除了手上留下个白印,是不会皮破血流的。那些已经流血的读者们,你们 你们就不要继续看下去了,我对你们由衷的感到怕怕 ^o^ 。 总结下,比如被崭新的人民币或者 A4 打印纸切坡手指,要发生这样的情况,关键点在于: 纸片的边缘刮蹭皮肤,尤其是在纸片纵向、快速、滑蹭下破坏皮肤,而不是像刀子那样直上直下切开。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纠正一个谬误,纸片切手并非刀子一般,以薄取胜。 第二,锯子,斧子(刀子)谁更强? 耐心!!先让我八卦一下! 网上谣言!!说锯子是鲁班发明的,鉴于网上谣言太多,我暂且相信它一次。 这个谣言最有意思的部分,是据说鲁班因为被草丛中带有毛刺的植物一下子划破了手指,所以发明了和草的毛刺儿结构相仿的锯子。而且谣言继续指出,由于锯子的工具优势,它出现的首要任务就是替代了斧子,用来砍伐树木。 我们找来身边两种不同的锯子 木锯(主要用来锯木头),还有钢锯(主要用来锯铁制品)。仔细观察一下,给出如下锯子的特点: 1 ,木锯主要用来横向破坏木纤维,木纤维纵向强韧,横向较脆,结构粗大,相应的,木锯子锯齿粗大,齿尖端锋利,主要依靠锯齿的尖端切割横向划破木纤维,另外,齿大,锯齿就稀疏,越是锯大树的锯子,锯齿越大,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么?等会儿看第 3 点,嘿嘿; 2 ,钢锯主要用来破坏金属结晶组织,金属结晶小,塑性较强,与金属结晶大小配合,钢锯子的锯齿较小,锯齿有一到两个不同朝向的三平面相交形成的尖端,类似凿子头部一样,并不锋利,有玩过机械加工的车床、铣床的读者应该能明白,车床铣床上的硬质合金刀头,切角是很大的,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样 锋利的刀要靠薄。钢锯是要靠划擦摩擦,以及挤压推动来破坏金属结晶的结构,锯齿设计上更类似挤压摩擦,而不是切割。 3 ,锯子比斧子更具有破坏优势的特点在于,锯子把斧子对付的一条线上的需要的劈开破坏力,分散到很多个锯齿的尖端上,用划破代替劈开,与木头接触的一条线上锯齿数量越少,则每个锯齿需要的推压力量就更小,更省劲。而锯齿也不能越少越好,极端的锯子岂不是变成了一个齿的一根针了?锯子的设计,还需要适应被破坏物质本身的内部结构,比如上文说到的木纤维和金属结晶是不同的,锯子本身的硬度和刚性,带动木屑铁屑的粒度也在考虑范围。这下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啦,大树的横截面更大,所以需要锯子齿大牙稀,这样可以省劲~ 让两个人就能操纵一台锯子啊! 4 ,锯子比斧子的另一部分优势,在于锯子从使用方式,以及微观结构上,都考虑了将破碎后的物质从表面带走,并且避免被夹住的问题。 凑近看,木锯和钢锯,锯齿都是七扭八歪的!一般被设计成奇数和偶数齿(或者 2 、 3 个向左, 2 、 3 个向右,等等),分别向锯子两侧偏一个角度,这样的锯子锯出来,是一道有宽度的沟,避免了锯条更深入之后被锯缝夹死的问题。 使用方式上,锯子是侧向带走锯缝上的破碎物质,而斧头更容易把劈向的物质压的更紧密,反而更难劈开。 当然,这个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用过锯子和斧头的读者,都知道,顺着木纹(木纤维方向)劈木头,横着木纹锯木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用法,分别是斧子和锯子的两大优势用法,很难互相替代。 5 ,被锯的物质不同,锯子构造也不同,这在上面说过了,重复下,你要记住我这句话哦! 当然,他们也有统一的优势部分,那就是下面要介绍的: 第三,刀子和锯子都具有的优势 切割的省力力学 最简单的生活经验,给妈妈帮厨,拿刀切冻肉切不动,怎么办!妈妈说不要放弃~,如果直上直下切不动的话,那就用拖刀计 像用锯子一样来回推拉菜刀,割肉!这样很省力哦!(买了股票的读者不要打我 ~~ ) 这里面的首要道理,要看下图: 首先把一把磨成锐角 A 的刀子想象成上图这样,那么,这个图上直上直下的切轨迹,劈的角度是 A ,也就是刀子开刃的角度 A 。读者们,你不用学过物理学,少许懂一点几何学就好,你只要先记好,这个切肉刀角度是 A 再看另外一个 B 角度代表的轨迹,看到了吧?这就是用拖刀计时候,刀子在肉里面的轨迹,读者自己拿张纸,随便折个锐角,模仿刀锋,自己在纸片上画一下,然后你会发现,在角度大小上比, BA 。这意味着,你用简单的拖刀计,把你家的 A 菜刀变成了角度更小的 B 角度刀片,尽管他们实际上还是同一把刀。 简单想像一下,什么样的刀更锋利?一定是越薄越锋利!这里, BA ,也就是说, B 角度的刀就比 A 更薄,也就更锋利! B 越靠近水平,这个角度也就越小,这意味着刀越锋利! 有读者又想不通了哦,你说刀子为啥更锋利,可是你上面刚说了纸片是锯子原理,而不是刀子啊!哪,这个问题留给爱问问题的你啦~ 好好动动脑筋 ~ 其实关于刀子和锯子的话题还有无数个,先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下~ 准备下明天情人节和各位天文馆见面打印松鼠 logo ~ 休息回来啦!你着急了么?嗯,其实你可能猜到了,纸片儿划开皮肤, 主要就是锯子摩擦的原理, 而不是刀子切手嘛,而且小角度的往复运动可以让尖刺刀锋更锋利,你都看明白啦! 其实,无论切割还是摩擦挤压,刀和锯没有什么绝对的分别,往往是刀中有锯,锯中有刀。比如刀口上会有很细密的金属毛刺 锯齿;锯齿的齿尖瓦解木头,金属,甚至你的皮肤的时候,也体现了刀的劈原理。 且慢!科学就意味着,专门这一科的人在学校里呆了 20 多年去研究的学,导致,科学本身怎么会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复杂的,我没发现,信誓旦旦如你一样的读者,就是最好的科学家啦! 比如,你问,凭什么说看起来光溜溜的纸片是锯子呢? 第四,切开我手指那张烂纸到底是什么东东???!! 嗯,借助万恶的搜索引擎,我一下子就找到了打印纸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还是染色的呢,太棒了! 看吧!平时很容易切破皮肤的打印纸,纤维被紧密的压实,不同纤维构成经纬,互相交错粘结,纤维干燥挺直粗壮。 借助善良的搜索引擎,我又一下找到了软乎乎的面巾纸,貌似从没有人被这种纸切破手指吧? 看图! 哇 ~~ ,面巾纸对比打印纸正好相反,纤维疏松,互相不粘连,结构松散,纤维弯曲,更多细分支。 而打印纸的加工方法中,最后形成 A4 这么大的纸,是要用 A1 , A2 , A3 分啊分,用刀硬生生切开的。你想想,比如上图那样直挺挺、硬邦邦的打印纸纤维,被当中切断,这样的断口上的纤维是不是很像锋利的小锯子锯齿呢? 另外,最容易割伤人的纸片儿,比如铜版纸,这个收废品的都不要的东东,原来是在纸上涂了一层碳酸钙或者白陶土的!为啥这种纸收破烂的不要?因为上面乱糟糟的不是纸浆的东西太多了!不好重新回收打纸浆。 但是也恰好因为增加了碳酸钙表层,让这种纸最容易伤人。碳酸钙以及胶啊,颜料啊,等等不但增加了纸的硬度,还团结补充了纤维的缝隙,大大增加了纸的强度。有兴趣的去书摊买一本 20 元以上的美女铜版纸杂志,抖一抖,听到那些美女照片纸的嘎嘣脆响没?感觉到刀声阵阵了吧? 那些高级的打印纸,也都要添加碳酸钙啊什么的,同理如上。 还没完哦 ~ 第五,达尔文叔叔给鲁班叔叔上课。 回到最上面的那个八卦传说,鲁班发明锯子的小草,为啥要切开鲁班的手指头呢?鲁班当时不明白啊!因为他没念过书,不知道达尔文叔叔研究的成果,这草儿啊,为了防止动物伤害他们,特意进化了专门能伤害动物皮肤(还有嘴巴)的毛刺儿。这种毛刺儿对动物皮肤的进行了专门的高科技设计。比如说,植物毛刺纤维的大小尺度,分别与动物表皮上皮细胞(角质层),以及毛孔的尺度非常相近,以及 好吧,爱科学的读者,你,一定猜到了,哦!这就是木头锯子还有钢锯子的锯齿,他们设计锯齿尺寸的原理哦! 聪明啊!你! 其实 这还有好几个原理,可我怕小鸡骂人啦,已经严重超出 500 字啦!!我短短的说说哦,嘿嘿嘿。 第六,纸片切手的高科技。 纸片片边缘与皮肤相互磨损的过程里,纸片的一部分被磨损掉啦,导致剩下的纤维和碳酸钙啥的,形成了更锋利的锯齿刀刃,哇塞,这个高科技啦,这貌似是现代工程科技最前沿的技术,被用来做挖掘机械的钻头部分,可以让钻头越钻越锋利哦 ~ 第七,为啥激光打印机刚打出来的纸容易让手指很受伤? 激光打印机工作原理比较特殊,最后一道工序是高温定影,那些贴在打印纸上的墨粉要经过一个高温加热辊,这辊子表面温度可有 200 摄氏度 哦!可想而知,就像你家衬衫用熨斗压过一样,这么高温辊压之后,打印纸更加平整,纸中包含的水分在如此高温下,快速蒸发,前面我们讲过,为了让打印出来的字更好看,现代打印纸都要添加碳酸钙,你想想,一个木纤维,在内胶粘,外碳酸钙包围下,再加上这么高温一蒸,同时辊子压平,这纸的平整程度,干燥程度,纤维与填充物之间的紧密程度,大大提高了。 我们的办公室神兵 激光打印机 ~~ 割手神刀降生啦!!哦,不!是割手神锯! 咳咳咳,其实,还有第八 如何避免纸片儿伤害你的手 聪明的读者,既然你们已经都知道为啥纸片儿伤害你们的手儿啦,那就兵来将挡,纸来纸掩吧!!小鸡的西红柿已经飞来 ~ 我闪也 ~ =================================================================== Dr.Who说: 有点长,有点晕~~ 对 谢颖 的实证精神表示钦佩,我们的新书没有杀伤力令人欣慰。 justso 图文结合、证据充分、推敲严密、略显啰嗦 PS: Dr.Who是一个团队,内有成员多名,分工明确、纪律严明。没错,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八期] 读者来信:那一页的风情
eloa 2009-2-19 09:38
Dr.Who 发表于 2009-02-13 23:09 第十八期问题:纸张也锋利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情人节至春意浓,纵是利器亦动容。怎奈情到浓时情转薄,多情却似总无情,温柔一纸,一纸温柔,尤欲伤人于无形之中。 今日承蒙四位高手前来赐教,各出奇招,招式到处,正是那一页的风情: dasltr:柔中带刚 !--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 !-- -- 我是一个爱书的人,出于对书的爱护我总是希望以尽量少的接触翻动最多的书页,于是我翻书的时候总是用指尖按着书页边缘的方式。后来我发现这样翻书简直就如同把指尖放在刀刃上来移动菜刀一般,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指,所谓十指连心,经常疼得我直抽抽,恨不得当场把书撕得粉碎(路人甲:你真的是一个爱书之人?)。不仅想起一句古训: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别嘲笑一张纸的柔弱,说不定哪天他就让你遭血光之灾。 进入正题,纸能划破手有几点因素: 1 、压强问题 纸张的边缘很薄,一定长度下面积很小。而且纸虽然易弯曲但是不易拉伸与压缩,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弯曲的边缘能承受更大的力而不变形)它可以对手指施加足够的力。于是可以有足够的压强。 2 、摩擦问题 由于现代工艺越来越精细,纸张的边缘比较光滑,反而人的指尖由于指纹的问题显得粗糙,所以产生了足够大的摩擦因素。这和锯子的锯齿原理一样,只不过锯齿放在了被切割物体上面。大摩擦因素不仅使得物体易于被割开,而且也保证了切割纹路笔直,受力永远在同一条线上。 3 、纸的特点 回想起我那无数次的惨痛经历,面对新书的时候被划伤的次数不多,反而翻书翻到一半在我放松警惕的时候常常被划伤。这说明 . 我的书保养得好(一个砖头飞过来把我 pia 飞了)。我是想说纸张的软硬程度应该不是关键因素,只要内力足够强大宣纸也可以伤人。再加之我是汗手,无论春夏秋冬都手是湿漉漉的,一紧张更是可以拧出水来。这样的手可以说是纸张杀手,再硬的纸被我一碰都软了。 再次回想,每当我发现被划伤之前总是会有一阵强烈的灼烧感,之后疼痛才姗姗来迟。以我翻书的速度来看,灼热感应该不是来自摩擦生热,而是由于水分迅速丧失而产生的错觉。所以我觉得纸张能划破手指的一点原因是因为对于纸来说,水是浸润液体。 我的初中老师曾说过这么一个现象:当自行车在一片草地上不小心爆胎的时候,破洞附近的小草表面会起一层霜。这是由于伯努利原理作用下,高速气流中压强很小,水分急速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了温度。以此类推,当纸张飞快地在我的指尖移动之时,也飞快地带走了水分。最外面的角质层是死去的上皮组织,极易丢失水分,而失去水分会迅速收缩产生张力,与纸施加的压力相结合产生了对皮肤的剪切应力。于是皮肤就这样被切开了。 ================================================================================== 铁壳闹钟: 我觉得吧, 1 这个纸张一定要薄,因为纸张越薄,与手的接触面积就小,根据压强公式,即使压力再小对手指的压强也会很大。 2 手指对纸的压力要保证不能让纸发生形变(就是变形),这样的话纸的边缘应该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类似于刀片刃口的结构,其作用可想而知。 3 纸的边缘一定要整齐,边缘毛毛剌剌的纸肯定是划不破手指的。 4 环境最好是干燥的,这样有助于加强纸的硬度。 5 手指与纸张之间要有一个相对接触运动的过程(速度要快!一定要非常快!)。 而且我总觉得这事儿还和人的指纹有关系:你想啊,如果把指纹也算上的话,那几乎就可以近似得看作线切线啊!!那接触面积也就几个点那么大,那压强可就海了去了!!而且我刚研究了一下我的指纹,发现如果顺着手指(也就是使纸张与手指平行)切的话,接触面积大概等于【指纹条数 * (乘号)手指纵向长度 * (乘号) 4/5 】,而如果横切的话还要再乘以 2 ,所以可能纵切更容易破(至少我的是)。另外好像人的皮肤只要一破就会绽开,可能也有助于纸张划破手指。 最后我觉得如果要做实验的话,买其它动物的肉应该是不可以的,因为似乎现在市场上有卖的肉里面好像没有可以模拟人手指指纹的条件,而如果我的分析没错的话,指纹应当是纸张能划破手指很重要的一个条件,而我们又无法刻意用纸划破手指,所以我觉得可能要做实验的话是比较困难的。唯一可行的方案可能就是利用软件模拟各种手指和纸张的数据来进行试验。 ===================================================================== asule: 当你坐在公司的办公桌边不慎被纸划伤而你的老板又是个大忽悠的时候,那么千万不要让你的老板发现这起可怜的流血事件。因为在这个时候,你的老板一定会紧紧的握着你的双手,激动得说:恭喜你啊,你已经达到了武林的最高境界,飞叶摘花俱可伤人。哦也 ~~ 当然,我们不能就这么被忽悠了。小学的语文老师教导我们:讲道理,摆事实。 手被纸划破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让我们来案情重演一下吧。 当你在拿纸或者翻书的时候,纸张和你的手有了一个亲密接触。在这个接触的瞬间,手和纸有一个相对很快的速度,而纸又恰恰和你的皮肤表面有一个合适的角度。这之后,手和纸一划而过。时间虽然短暂,后果却是严重:手破了,血流了。 薄纸压在皮肤上,又有相对运动,这时产生了滑动摩擦力。从更加微观的方向说,纸边呈细微的锯齿状,增大了摩擦。这一刻伟大的物理巨匠牛顿,建筑巨匠鲁班灵魂附体。对于皮肤而言,在极快的速度,极小的接触面积和极短的接触时间里,一个强大的压强出现。江湖人称,应力。而它超过了皮肤的极限应力。于是手被撕裂了,不,是划破了。 案件貌似就这么解决了。 如果福尔摩斯在场,他一定会摇着脑袋说: NO , NO , NO !这不是重点。众人满脸疑惑。 请问,用菜刀切肉,你好奇吗?用锯子锯木头,你好奇吗?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事件的重点是纸! 让我们来看一看纸。脆弱的纸何以成为伤人的凶器。 我们现在的印刷用纸使用了一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填充剂,从而增加了纸张的硬度。在纸划过手的时候,纸张虽然产生了形变,但是因为速度快,时间短,并没有超过极限,使纸张没有折掉,得以逃脱。同时在应力的杀手锏下,划伤了手。 真相就是这样。 可是党教育我们,唯物的辩证的看问题。 让我们关注一下皮肤吧。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包括了十多层细胞,平 均不超过 2 毫米 。我们之所以会流血和感到疼,在于我们的真皮。真皮层中分布着血管 、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而真皮的主体是纤维结缔组织,其中有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它们使皮肤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可惜我们的纸张突破了这个韧性和弹性的防御。 矛与盾的问题就在于这一攻一防。纸先折还是皮先破,也就这么一个瞬间。 好吧,就是这样。真的完了。 PS:受益于大家的讨论,很感谢! =================================================================== 潘衡岳: 记得是在小学的时候,一次翻书时的流血事件告诉了我一个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纸,也是可以把人划伤的。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纸,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没有什么杀伤力,可是,是什么,使它成为了伤人的利器呢? 首先,应该总结的是,哪几种纸可能把人划伤?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印象中共计 4 次被纸划伤),划伤我的纸主要来源是课本和作业本,而且纸质摸起来都比较光滑,也不算厚。想想也可以迅速知道,硬纸板、餐巾纸、写字时会把墨水渗开的纸是不太容易伤人的,即使你有很强的自残的怨念也没用。这些性格温和的纸有什么特点呢? 1. 厚度大,比如硬纸板。 2. 软,比如餐巾纸和写字时会把墨水渗开的纸。于是,很容易想到的压强这个久负盛名的物理学名词。厚度大,那么同等力作用的情况下压强就小,就不容易伤害皮肤;纸质软,使得纸的侧面不能稳定地与皮肤接触,实质上增大了受力的面积,还是减小了压强。如果是较硬、较薄的纸,又有较快的相对运动,使纸张没有足够的时间以形变的方式分散对皮肤的压力,那么,人类被纸张划伤的几率会提高很多,而假如那时你命不好,正好遇上了春秋季的皮肤干裂(像我现在一样),那么流血事件很容易发生。 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真正的大侠,是可以拿任何东西杀人于无形之中的 ===================================================================== Dr.Who说: dasltr 指出纸张的软硬程度不是关键因素,并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角度:纸张划过指尖,皮肤角质层失去水分,,被切开。 铁壳闹钟 说重点在指纹,压强大是因为有指纹,纵着切快过横着切。 asule 说重点在纸,填充剂增加了纸张的硬度。 潘衡岳 前说:纸质软易变形压强减小杀伤力弱,与dasltr针锋相对;后道:皮肤缺水(干裂)易中招,与dasltr略有所同。 群雄纷争、各执一词之势已成,试问何去何从?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八期] 读者来信:无情夺命纸
eloa 2009-2-13 10:26
Dr.Who 发表于 2009-02-11 22:52 第十八期问题:纸张也锋利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话说在百晓生兵器排行榜上,小李飞刀排名第三,排名第二的就是无情夺命纸了,这夺命纸啊等等,排名第一呢?哦!排名第一的是小李他妈~~~的飞刀这夺命纸啊,看似平常无害,但在特定时候、特定人手中就会化作杀人利器,威力无比。更可怕的是此物随处可见,俯拾即得,老少咸宜,童叟无欺,但若要用得好、用得妙,却非等闲之辈之所能为,今日就且看这三位高人如何使得: 焦述铭: 坚硬的钢刀与柔软的纸张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钢刀锋利无比,纸张只能被人折来折去,在刀下也毫无招架之力。但有时候人在刀刃之上安然无恙,一张纸却使你鲜血直流。 想必很多人看过刀枪不入的特技表演,尤其是苗族、土家族的上刀山,演员可以赤脚踩着由一条条刀刃朝上的尖刀组成的阶梯爬上十米高的竹竿,爬下后竟毫发无损。坐在办公室里,经常使用A4纸打印的朋友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刚刚购买的纸张,还未使用,自己的手反倒成了纸张边缘下牺牲品。 在这两个事例中,为何纸变得如此有杀伤力,钢刀却黯然失色了呢? 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上刀山的演员,他们自然受过长时间专业训练,如果让普通人去爬,后果不堪设想。但其中也蕴含着一定技巧,其一,爬刀山的演员手脚并用,手在不接触刀刃的情况下抓住上一层的刀片,为踩在下层刀片上的脚分担了很多压力,其二,演员忍着疼痛,努力使在刀上的脚不发生滑动。 这两点揭示了除硬度外,决定刀片是否对我们有杀伤力的另外两个因素:刀与人之间压力产生效果的大小,刀相对于人运动快慢。 柔软的纸张一反常态、发疯割人的原因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刚刚购买的纸张边缘在经过生产过程中切纸机切割之后,未经磨损,厚度很薄,边缘笔直,我们不小心碰到纸时,手对纸的压力未必非常大,但是与纸接触面积很小,整个力集中到毫厘之间,压强很大,故产生杀伤力。另一方面,人手被纸割破大都是在急忙取纸,不留神之时,手动作很快,碰到纸时,虽然纸是可以弯曲的,但速度太快、时间太短,是还没来得及变形,就无情的切向了人的手。不只是纸,很多生性软弱的东西速度一快起来就变得威力无比,高速水流可以切割钢板,前一阵美国迫降的飞机也仅仅是因为在高速飞行中撞上了几只小鸟。 除此之外,被割手的同鞋也是运气不佳,手易受伤的皮肤部分刚好与纸的边缘最锋利的部位形成垂直的角度,常在纸边摸,哪有不割手啊。 ===================================================================== ants ants: papercut的分析 纸能伤人,其实,我想说,纸在暗器谱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首先说说暗器的性质,不是所有纸都能伤人的,面纸卫生纸靠边站,硬纸板也不靠谱,咱选的纸的切口,得有一定的定量 M (每平方米重量 g/m^ )、厚度 H 、紧度 E 、强度 N 、平滑度 f ,联系滑时的速度 V ,如果列一个公式,一个好的纸暗器 M*E*N*F*V/H, 一般来说,新纸的紧度和平滑度都保存良好,当我们如获至宝的捧着一本新书啧啧称赞时,得十分小心。 接着,咱说说受伤者皮肤的性质,问题的评论有一条提醒了我,说 MS 冬天容易受 paper cut ,冬天天气干燥,角质层含水量减少,导致皮肤硬度变大,在受压后易发生皲裂,这一现象在干燥综合征患者身上很容易见到。另一方面,在空气湿度充足的季节,角质层含水量充足,则皮肤柔度增大,咱就可以跟纸玩一个以柔克刚的游戏,大大降低了暗器的损伤程度。 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咱得改变对纸的一贯看法,《梅兰芳》里面的纸枷锁,李克勤的那首嘶声力竭的《情比纸薄》,纸一直做着脆弱无能能不堪一击的代言词,导致我们的指尖能潇洒的在纸边滑动,却不敢在切菜时除去由于真空效应紧粘在刀背上的那块肉。 纸暗器的能力还是有限的,由于组织损伤小,创口整齐,其预后还是相当好的,用不着进行伤口处理。当时,血凝系统就可止血,当天,肉芽组织就可填塞,炎症反应微乎其微,没有让你感到委屈,当星期,伤口完全愈合,瘢痕组织小到看不出来,不伤大雅。 ==================================================================== 大笼屉: 请大家注意,这里是纸是把手指划破的 Q :为什么强调是划破呢? A :因为划表示纸与手指之间有相对运动 Q :相对运动会造成什么结果呢? A :高中的时候我们肯定都做过这样的物理习题吧。一个运动的大物块放在一个静止的小物块上,要求算两个物块最终的速度。为什么他们能达成最终相同的速度呢?因为二者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力。 类似的,手指的速度为 0 ,纸张突然加速离开手指。手指说:你不要走 于是拼命的拉住纸(即手指对纸有一个作用力),而纸说我带你走吧,到别的地方去,于是拉住手指就跑(即纸对手指有一个作用力)。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Q :这个与手指破了有什么关系? A :当然有。这个作用力作用在手指上,由于纸张与手指的接触面积很小,尽管力很小,但是 F/S 的比值很大。 顺便插一句, F/S 在力学中有个名词,叫应力。比如抗拉应力,抗压应力。在材料力学中,对于物体的破坏有四种假设,其中一种假设就是,如果物体的某个部位的抗拉应力超过它的极限应力,它就会被拉坏(这是简单的说,因为特别专业的我也忘了,只记得考试的时候,把算出来的值和极限应力比较就好了) 根据上述的理论,如果手指上 F/S 的值很大,超过咱皮肤的极限抗拉应力,那咱皮肤不久破了。举个形象点的例子,车轮陷在沙子里了,车轮在狂转,车轮下的沙子被往后抛的老高。假设车轮是纸,沙子是皮肤,两者有相对运动,咱把沙子看做一个整体,沙子就破了。 Q :哦,大概明白了,那能举一些反例吗? A :可以啊,比如你用筷子就划不破手指吧,那是因为可能 F 值够大,但是 S 值也很大,所以比值 F/S 其实比较小,不足以使皮肤破裂。其实,我是有这样的想法,如果筷子以超快的速度离手指而去,使得 F 超大,会不会最终皮肤也会破,哪位网友如果有兴趣,请做下实验,记得把结果告诉大家哦 ~~ ===================================================================== Dr.Who说: 三位高手各出奇招, 焦述铭 提到了手纸(还是纸手吧)间的压强和相对速度两个要素; ants ants 先用公式制定了夺命纸的资格认定标准,接着把矛头指向了受害者手; 大笼屉 的招式非常新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自问自答,不亦乐乎,一问一答间点出了一处关键所在:抗拉应力。 这位大侠,别看着了,该你出招了。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六期] 读者来信:且看一叶中的乾坤
eloa 2009-2-2 10:50
Dr.Who 发表于 2009-01-31 1:00 第十六期问题:咬过的茶叶为什么会下沉?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这次来的三封信都好专业哦: Lewind: 能让茶叶浮起来的气体就藏在茶叶表面的一根根纤毛之间。这件事上恐怕没有毛细作用。 hbchendl: 杯子里的热水形成了一个密度梯度,这个微小的密度梯度使得茶叶的微小密度变化表现在它的沉浮上。 圣马克方场: 我原本是长在山野里默默无闻的一株向阳小树,给点阳光就能灿烂。 下面就来看看三位的PK大赛吧: ==================================================================== Lewind: 茶叶沉浮,气体定然要负主体责任!然而这气体藏身于何处,判官们却是众说纷芸:有说在茶叶叶肉的海绵组织中,有说在叶脉留下的管道中,有说在茶叶卷曲所成的小空腔内。其实,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体积其大无比的藏身之处叶片表面。 叶片表面怎么能藏下气体呢?当然能!不过,此事暂且按下不表,请大家想象一下雨后的荷塘,荷叶上有什么?对了,滚来滚去的水珠。这种现象称为不浸润。类似的例子还有桌面上的水银,这个可能大家都在小学的自然课或者中学的化学课上见过。浸润的例子就很多啦,比如水在玻璃上就是浸润的。说白了,浸润的结果是液体会趴在固体表面,不浸润则会让液体聚集成球。 水为什么对荷叶不浸润呢?实验表明,除了荷叶在表面分泌出来的叶腊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荷叶的表面有一层密集的纤毛。当你用手摸荷叶的时候,感觉毛绒绒的,就是这些纤表的原因。由于纤毛之间的空间很小,要让其中的气体形成气泡并冲进水中,就要克服巨大的表面张力。当这个力比气泡自身的浮力还大时,纤毛之间的气体就无法逃逸出去了。 回到茶叶沉浮的问题上来,大家恐怕已经明白了,能让茶叶浮起来的气体就藏在茶叶表面的一根根纤毛之间。虽然纤毛不长,但考虑到叶片的表面积之大,这个体积还是相当可观的。由于水对有纤毛覆盖的茶叶表面不浸润,气体出不来,水也进不去,茶叶就浮起来了。 在我国种类众多的茶叶中,沉浮现象成为茶叶本身卖点的,当属银针茶了,又名白豪。茶如其名,成品白豪在茶叶表面能看到明显的一层白色毫毛,故此得名。之所以白豪能具有最明显的沉浮现象,就是因为它采自茶树叶芽的芽头部分,也是叶片上纤毛最长最密的部分。而其它种类的茶叶,纤毛不一定很多,又受到不同制作工艺的影响,可能无法完全保持其表面对水的不浸润,也就不能全部浮起来。 说完了浮,就要说沉了。 把被水泡过的茶叶放在嘴里咬,巨大的外力必然会破坏叶表的纤毛层,令水侵入其中。这种破坏不必很彻底,只须让茶叶上留存在纤毛之间的气体不足以浮起茶叶就足够了。 实际上,如果你等得足够耐心,不必去咬,茶叶迟早会沉入杯底。这样的自主沉浮,恐怕其原因还不是外力破坏。考虑到茶叶在加工中都有炒制这一环节,纤毛层应该也不会惧怕开水的高温。那么原因就只剩下一个了气体的热涨冷缩。 冲茶的水通常是开水,至少在90摄氏度左右,远高于冲茶之前茶叶所处的室温。而我们知道,气体的热涨冷缩效应远远超过液体和固体。在这样剧烈的温度提升之下,茶叶表面纤毛间的气体会迅速膨胀数倍。当其体积超过纤毛所能容纳的程度,就会进入水中。这些气泡混在冲茶时泛起的沫子之中,被我们忽略了。 但如果你以为此时茶叶就该下沉的话,那就错了。因为产生浮力的关键不是气体的量,而是气体排开水的体积。此时纤毛层中是密度变低的热空气,其体积仍是纤毛层的体积,浮力不变,密度略微减小,还应该浮得更起劲才对。事实上,刚冲上茶,茶叶也的确是要浮一段时间的。 再过几分钟,茶叶开始下沉,这是因为茶水的温度降低了。相应的,纤毛层中的气体开始收缩,减小体积,浮力也就减小了。当浮力抵不过重力时,茶叶就下沉了。之前有人实验发现,盖上盖子的茶沉得慢,这应该不是什么光敏反应,而是因为盖上盖子阻断了空气对流,大大降低了茶水温度下降的速率,也就向后推迟了茶叶失去浮力的时刻。 如此说来,咬茶叶是直接赶走气体,而泡茶叶是先赶走气体,再让剩下的气体自动收缩体积,两者还不是一回子事情。 最后发现,没说到Dr.Who提示的毛细作用。其实,虽然纤毛之间是细微的空间结构,但在茶叶沉浮这件事上恐怕没有毛细作用。须知,毛细作用的前提是在毛细结构的另一端,气体能顺利排出以腾出空间。实际上,在医院里或研究中用到的毛细管,通常就是靠手指堵住另一头来控制毛细作用的进行与停止的。 ===================================================================== hbchendl:小小茶叶,谁主沉浮? 密度 ! 这个沉浮不定的问题实际上问了两件事情,一是泡在水里的茶叶在什么情况下会浮在上面?什么情况下会沉下去?二是为什么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咬一下或嚼一下它就能沉下去了. 前一个问题比后一个问题容易分析一些,原因是嚼一下茶叶这个动作变化有点多.情况复杂一点.我们还是一层层来剥这颗松子壳吧. 我们从茶叶被开水冲泡几秒钟水流静止下来后开始,此时,吸附在茶叶上的大个可见的气泡已经跑出,一部分茶叶已经沉底,而水面上还漂浮着少量茶叶. 泡在水里的茶叶密度是处于一个变化的状态,这个密度变化非常小,仔细观察一下杯中茶叶的位置:浮在上面的,在水面之下,叶片整体还是浸在水里的.而沉在下面的茶叶有一些是立着的,并不是重心最低的平躺状态.另一个现象是,浮在上面的茶叶过一会将开始下沉,它下沉的速度很慢,有时还会重新浮上来一下.这些现象说明,茶叶的密度与水差得很小. 另一个容易忽视的因素是水的密度,杯子里的热水,密度并不是均匀的,杯底部与桌面接触散热,温度会低一点,正好低温的水密度大,所以水的密度是上面小下面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密度梯度,(玩过细胞生物的人也许对梯度离心这个技术有印象)这个微小的密度梯度使得茶叶的微小密度变化表现在它的沉浮上. 下面该看看茶叶的密度是怎么变化的了.干燥的茶叶比水轻很多,不必说.在泡入水里之后,水分就透过叶面的细胞壁进入叶子里的细胞了.从我们直观的观察就是茶叶被水浸湿,发胀.观察到的现象是湿透的茶叶密度增加.微观的机理是什么呢?是细胞的渗透吧?低盐度的水透过细胞壁向高盐度的细胞内渗透,很容易想到是细胞里的空隙被水充满,但不容易理解的是,空隙中的气体哪去了?我这样问的原因是,仔细观察将要下沉与正在下沉的茶叶,它并没有释放出气泡来.冲茶时出现的气泡是刚冲入开水时茶叶表面的大气泡一个个冒出来,几秒钟之后,再观察,浮在上面的茶叶并不会往外冒气泡,它们是安安静静地沉下去的.据此,应该认为水只是填充了细胞里的空隙,并且溶解了里面干燥的细胞质,使得细胞膨胀起来.这个过程与密度相关的因素是 1.水分填充了细胞内的空隙,导致细胞密度增加.2.溶解了细胞质的水密度比纯水大.要注意这两条导致的密度变化实际上是很小的.但它足以使茶叶沉到下面去. 还有一些次要因素要考虑,高温的水能加速茶叶吸收水分.冷水也一样能把茶泡到底下去,只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泡茶时盖个盖子能加速浸泡速度,这里除了保温的因素以外,盖子能增加水面上方空气的湿度与温度,也是能加速水分进入浮在上面的茶叶的. 最后该看看嚼一下半湿不干的茶叶会起什么作用了:这个动作会压破一部分细胞壁,把茶叶压实一点,让水分能更顺利地进入茶叶细胞内.仅此而已.其作用大小,取决于嚼的力度与方式.那怕是只咬一下,用大门牙咬一下与用磨牙嚼一下的效果是不同的.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口腔粘膜与茶叶片表面的磨擦能清理一下叶片表面也能起到一点作用. 我也看了一些其他人的分析,有人观察到放在暗处的茶水中,茶叶下沉的速度加快.不知他是怎么操作的.分析原因,应该是遮光的同时也挡住了热辐射,使得茶水温度下降得慢,叶片因此吸水更快一点.如果遮光的罩子很小,那就还会有阻止热对流与保持小环境湿度的作用. 另有一个实验可供参考:用纸片代替茶叶观察其沉浮情况. 柔软的面巾纸在热水中迅速浸透,然后下沉,报纸吸水也很强,能下沉. 从烟盒上撕下来的纸就没那么好对付了,在水面上能浮很长时间,不过泡一会后捞出来挤一下再扔回去,它也沉下去了. ====================================================================== 圣马克方场:一枚茶叶的杯中乾坤 我原本是长在山野里默默无闻的一株向阳小树,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神农氏曾把我列为草药之属,但人们对我还是知之甚少,更少有人对我产生特殊的兴趣。唐朝有个叫陆羽的人为我写了一部史记,我的命运从此被彻底改变了,杯盏之中便有了我的另一番乾坤。 陆羽把我介绍给了更多的人,我的家族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尤其是在我被一双双巧手拆摘下来之后。有时候我直接被晒干、封存,然后成为人们的杯中之物;有时候我要先下炒锅,再进酵坛,山野里带来的泥土味道被发酵成另一种清新怡神的醇香,再供人们享用。所以,我的众多兄弟姐妹们在人们的杯盏之中再次舒展身姿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绿茶是我们的大哥。他(普通绿茶)一般不经炒制,直接风干后就进入人们的茶杯。熟悉我们大哥的人都会先用少量的热水给大哥洗个热水澡,大哥身上洗下来的污渍、汗垢像肥皂泡泡一样浮在水面上,把这些脏东西清理掉之后,人们就可以跟大哥进行一番深入的精神交流了。大哥首先会在舒服的温水里伸展开身体,有时候,风干时留下的小小空隙温水浸不进去,会形成一些小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只要足够大或者足够多,就能成为大哥的潜艇,将他托举出水面。不过温水的浸泡使得大哥的身体越来越舒展,那些小气泡就要跟大哥说再见了。性急的主人会把在水面上徜徉的大哥吸进唇齿之间,这有时候是大哥的艳遇,有时候却是他的噩梦。如果主人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那大哥可就艳福不浅了。两片芳唇轻轻抿紧,与大哥为伴的小气泡被吸走了,大哥也在麻酥酥香喷喷的气氛中变得全身酥软,再随女主人纤细如兰的气息回到杯中,往往就乖乖地沉向杯底了。要是主人是个满口黄牙的粗犷男人,那可就惨了,他们要么把大哥吞进嘴里用牙齿和舌头一起向我施压,逼他乖乖地安守杯底,要么直接就把他使唤进垃圾堆了。 其实也不是非要有气泡托举,大哥才能在水面上游荡。我们所有兄弟姐妹们身上都布满细密的血管,被人们拆摘下来之后,血液被风干了,但是血管还是完好无损的,当我们长到成年的时候,血管也就非常发达了。如果人们在拆摘我们的时候将我们的叶柄连着身体完整地采摘下来,那么在风干的过程中,我们的血液会在叶柄处的血管末端把条条血管封闭起来。当温水浸泡我们的时候,一时半会儿封闭着血管的那些营养成分还来不及溶解到水中,我们的血管也就暂时还不能吸进水分,这些小小的空隙封闭起来的空气有时候也能把我们托举起来。封闭在血管末端的那些营养成分被溶解掉以后,我们的血管就会像以前那样发挥作用了。水跟我们的血管壁是完全浸润的,水面形成的凸液面产生朝向我们血管的压力,水分渐渐进入我们的血管,我们又会变得跟以前在枝头时一样小巧玲珑,风姿绰约。不过全身舒展开来之后,我们的身体比重就会比水稍微重一点点,所以水底才是我们最终的安身之处。 我们绿茶家族里有个名气很大的姐姐,人们叫她碧螺春。姐姐的出身条件好,长在温润肥沃的洞庭湖畔,她在每年的清明之前会展现出最曼妙的身姿。人们知道姐姐的这个特性,每年都会赶在清明之前把姐姐采摘下来。之后姐姐要经过炒制杀青、揉捻搓团、烘干等工序,形成卷曲成螺、茸毫满披的可爱身形。当姐姐进入人们的茶杯时,她的文静性格再次毕现无疑,身上的茸毫一见水就跟姐姐分开,独自浮上水面,而姐姐则慢慢舒展开身形,在杯底再次展现她的曼妙身姿,绝少漂浮在水面之上。一般说来,经过比较细致的炒制搓揉过程的熟茶,因为身上的茸毫大都与叶片分离,所以在冲泡的时候也都跟姐姐的习性差不多,没有了那些茸毫,水跟她们的身体就可以很快地亲密接触,很难形成小气泡,她们也就大多不会漂浮在水面上。 在福建漳州,有我们家族的大姐大,人们叫她铁观音。其实大姐的命运一点都不好,在被采摘下来之后,人们通常会在除去水分的时候最大限度地挤尽藏在姐姐身边的空气,在封装的时候还会采取真空封装。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避免空气跟大姐的身体亲密接触。大姐跟空气的接触机会多了,两个人会偷偷发笑(发酵),大姐身上原本醇厚自然的香味就会散失掉。这样的压迫和隔离虽然大姐一直默默忍受,但是在人们冲泡她的时候就会发出最有力的抗议。大姐的身体与水接触后,那些原本被压迫得很狭小的身体间隙也使得水分很难进入,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小空间,这些空间,足以把大姐托举到水面上。所以享用大姐的醇美芬芳的人们也要多一份等待的功夫,得等姐姐的气消了沉向杯底再说。 在安徽黄山,有我们的另一个弟兄,他的命运也我们大多数不一样,人们叫他太平猴魁。猴魁在采摘之后受到的可是特别高档的待遇,每一片叶子都会被人们仔细地排列在麻纱布上,一层排满,上面盖上一张麻纱布,再在上边排第二层、第三层。这些被细致排列起来的猴魁叶片会被送进烘干室烘干,猴魁的身体也就在烘干中被定型,一张张都是僵直伸展、平平顺顺的,看上去就像薄薄的蝉翼,将这些蝉翼并成一排放在茶杯中,就像美猴王头上的花魁一样漂亮,这么一说,你们应该知道他得名的原因了吧?猴魁在冲泡时自然也是规规矩矩地沉在杯底,因为僵直的身板确实没多少留住气泡的魅力。不过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那些在包装过程中被破坏成碎片的叶子,他们在冲泡时会很理直气壮地漂在水面上,不需要气泡帮忙托举。这是因为这些小碎片在入水的时候通常只有一面跟水接触,另一面在波涛汹涌中始终没有沾上水,由于不连贯的水面和茶叶碎片表面的张力有着小小的区别,水面与茶叶边缘接触处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向上托举合力,就算小碎片想沉到水底也不那么容易,除非被人们吸进嘴里,两面都沾上水。 我们还有个关系很好的伙伴,她洁白素雅,全身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她就是常常一同跟我们进入人们茶杯的茉莉花。不过茉莉花跟我们好像不一样,她更喜欢一直漂浮在水面上,与我们隔水相望。这是因为她的身体结构跟我们大不一样。构成她身体的主要单元都是带有大大的液泡的细胞,即使经历过采摘风干的过程,那些液泡也很少被破坏,密闭的小单元里锁着不少的空气。所以茉莉花们及时在茶杯里泡了半小时、一小时,也仍然会漂浮在水面上那些液泡可是她们天生的浮床啊! 我们的杯中乾坤其实一直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不过现在碰到了一只充满好奇心的松鼠,终于让我们有机会给大家作一场专题报告了,真是荣幸!如果我讲得还不够好,不够细致、全面,请可爱的小松鼠们拿起手中的榔头,继续奋力地砸向科学的坚果吧! =================================================================== Dr. Who 说: 浸润?密度?制作工艺?各位读者,哪个说法更打动你呢? 这回我不说了,听听大家都啥意见。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62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六期] 读者来信:当一片茶叶也不容易啊
eloa 2009-2-2 10:40
Dr.Who 发表于 2009-01-29 4:26 第十六期问题:咬过的茶叶为什么会下沉?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过年大家也没闲着啊,这次收到了四封来信。来自 潘衡岳 、 Albert JIAO 和 谢颖 的三封短小精悍的文字,为我们解释了空气和茶叶如何跳出优美舞蹈;另一封呃,某 八爪鱼 同学对茶叶们下鸟毒手 且看这回分解: 潘衡岳: 当开水缓缓注入茶杯中,杯底那一点茶叶立刻随着汹涌的波涛在杯中起伏,如一叶扁舟在大海中飘荡当杯中小小的水面平静下来,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情况:有的茶叶沉入了水底,有的茶叶依然漂浮在水面上。当你无情地把漂浮在水面的茶叶捞起,放入你的血盆大口,咬一下再放回茶水中(好像这么无聊的人不多^_^),你经常会发现,它,已经浮不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茶叶,顾名思义,是一种叶,只是已经被晒干了。但是,叶子的一些属性它仍然保留着。那薄薄的叶片里,包括致密的栅栏组织和疏松的海绵组织还有N多的气孔。其中,有不少空隙都储有空气。加之茶叶干燥时自然卷曲,如果形成了空腔的结构,贮存的空气更多。只要空气足够多,茶叶自然会浮在水面上。因此,有的茶叶浮起,有的茶叶沉底,是由每片茶叶的结构可以贮存空气的多少来决定的。 当浮在水面上的茶叶被无情的你咬了一口时,它苦心抵抗水的入侵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你狠狠咬下的一口,破坏了茶叶的空腔结构,也就放掉了其中包含的空气,相对之下,就增大了茶叶的密度,使回到水中的茶叶,正式由一叶扁舟变成了一叶潜水艇。打个比方,一个铝制的易拉罐,扔进水里,会浮在水面上,但如果你狠狠咬它一口(当然,咬不动的话用脚踩也行),把它的空腔破坏,空气放掉,再扔回水里,它就会恢复大部分金属的本性:遇水则沉。 其实,想让茶叶沉下去,没必要把每一片都捞上来咬一口(虽然这么做确实很有型),用开水多泡一会儿,茶叶无法长时间阻止水的渗透,空腔会渐渐进水,其中的空气也会慢慢被挤出,自然会变成泰坦尼克号当然,享受清香的茶水才是最重要的对不? 最后,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如意! ======================================================================= Albert JIAO: 很多松鼠会的同学童鞋都认为这个问题too naive,too simple,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但我想写够500字还是能达到的(不是像天涯论坛发帖那样,将遵守国家法律法规copy几遍)。 首先说一下茶叶,茶叶是由茶树叶子晒干而成的,别看茶树叶晒干后干干瘪瘪,当年长在树上时可不是这样,是很有活力滴,叶片上有呼吸和蒸发水用的气孔,内部有运输水和有机物的管道,小小的叶片内部如同一个繁忙的港口。 茶树叶被晒干后,大部分水分都被蒸发掉,叶子细胞也都死亡了,但是原有的孔洞、管道仍然使干叶子内部充满小空隙。无处不在的空气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去的地方,小空隙里也充满着空气。 茶叶被放进水里之后,大多由于本身重量不大,但在内部空隙里空气的帮助下体积很大,受到水的浮力也很大,可以浮在水面上。但是好景不长,水对于茶叶内部的微小空隙也很有兴趣,至于为啥有兴趣,则说来话长。 杯中的水除了受地球的重力外,杯中水分子之间还要相互吸引,不过在地球上,第二种力量同重力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由于水分子之间向各个方向互相吸引力大小都是均匀的,最后水都是球状。但在地面上,这种吸引力只能使平平的水面微微向上弯曲一点,称之为表面张力。 在这微小的张力和热水温度逼迫下,茶叶里的空气只好乖乖将位置让给水了 。于是茶叶重量大增,一片接着一片的沉到水下。不过干茶叶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姿态舒展,水可以超快地浸满整片茶叶,有的卷卷曲曲,水不容易进到里面的空隙里。这时如果你把顽固不沉的茶叶放到嘴里咬一咬,一来可以将里面的空气排出一些,是封闭的空隙打开,二来很多唾液也会进入空隙,帮助浸润茶叶,吐回去的茶叶浸满水下沉也就不是难事了。 最后再加一句,水乐意钻进茶叶、毛巾、纸、细的管子一类东西内部小空隙并把它们弄湿的毛病统统都属于大名鼎鼎的毛细现象。 ====================================================================== 谢颖:茶叶的浮生一日 看到这期的提问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楼主买的茶叶好像不太好吧(笑)。在办公室里经常看到同事泡茶,也经常能听到他们在讨论茶叶优劣的区分。有种说法是好的茶叶泡开以后会直立着沉到杯底,或是在杯中直立着上下浮沉,这种并没有什么依据的说法在一段时间里在办公室大行其道,以至于好几个人每天都捧着茶杯观看茶叶的水中芭蕾。在日本也有类似的说法:在茶杯中的茶梗如果是直立着飘在水面上的话,喝茶的人会交到好运。这一场景被普遍的运用在一些喜剧片中:一个或几个人兴奋莫名地盯着在茶杯里飘荡的茶梗,然后就开始倒霉。 有点扯远了,欢迎回到现实世界(听起来有点耳熟)。茶叶在从怒放(?)于茶树枝头到成为茶客的杯中物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就那大家最熟悉的西湖龙井为例:一斤西湖龙井一般需要四~五斤青叶,要经过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干茶叶中的水分,并防止茶叶受潮,因此茶叶在冲泡前都是非常干燥的。而作为植物的叶片其中是有叶脉,在自然环境下叶脉中含有的水分在炒制过程中蒸发,冷却时空气便得以进入。而茶叶的卷曲形状也会使一些空气被包裹在叶片外层。当热腾腾的开水被倒入茶杯,茶叶在水中翻腾的时候叶片外层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形成气泡,增加了茶叶片的浮力,茶叶就浮上了水面。在水面上气泡破裂,又或者原本卷曲的茶叶舒展开后气泡逃逸,茶叶失去了浮力的支撑,于是缓缓下沉。在下沉的过程中叶脉中的空气也逐渐受热膨胀,茶叶于是得到了新的上升动力。于是一段幽香袭人的水中舞蹈就此上演。至于那些还不舍得抛弃叶片表面的气泡的茶叶,它们脱离了水下的集体,孤独地漂浮在水面上,得到了楼主血盆大口的垂青。再回到杯子里的时候,它们已不再完整,不是失去了部分躯体,就是和气泡天叶永隔。失去了漂浮在水面的能力,从此沉入杯底. ======================================================================== 八爪鱼:茶叶下沉的多因素研究 节日期间茶水消耗增大,广大群众的茶叶被咬之后纷纷下沉,给群众造成了迷惑,给节日添了堵心。为探索该现象之下的可能因素,保障节日气氛,维持和谐的大好局面,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针对性的分析导致被咬茶叶下沉现象,发现导致茶叶下沉主要因素有压力和光线。唾液对其无影响,加冷水阻碍下沉。 关键词:八爪鱼 你就可劲糟蹋吧 节日 茶叶 试验材料:茶叶 茶杯 热水 八爪鱼 志愿者 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一点茶叶。一颗一颗都是球形的,看来还是上好的茶品。只是不知道名字是什么。就当作茶叶T吧。 干净的杯子,沸水冲茶叶。果然大约所有的茶叶都漂浮着。渐渐的茶叶球在水里散开成叶子的样子,有的在水里漂着,有的则沉入了水底。 然后我找了一个志愿者,让她把这些漂浮的茶叶咬一口,噗的吐回茶杯。总共咬了十片,其中有大约五片吐回杯子之后沉入水底。还有五片漂浮。 为了验证咬茶叶是否真能加速茶叶下沉,要求志愿者再次咬尚未下沉的茶叶,经过反复思想动员,该志愿者坚决不从。只好自己又挨片咬了茶叶,这次可能有主观原因,五片被咬成了十片,均沉入了水底。 分析:咬茶叶的确能加速下沉。至于咬断是不是一定会下沉有待进一步研究。 重复试验,直接将茶叶剪裁成两半,结果下沉率仍然50%。排除咬断能加速的可能。 再次试验,咬一口,下沉率50%。以此结果向志愿者证明我二人颇有共通之处。未得到认可。 总结以上试验结果,分析咬茶叶加速茶叶下沉的可能原因: 1. 机械压力。 2. 唾液浸润。 3. 口内隔绝光线。 4. 温度变化。 再次试验结果: 1冲茶,在志愿者协助下,用玻棒碾压上浮茶叶,下沉率达到80%!该试验证明机械压力有助于茶叶下沉。 2冲茶,收集唾液。志愿者此时拒绝进一步协助。(以下试验独立完成) 将上浮茶叶浸泡10秒。下沉率50%。证明唾液对茶叶下沉无影响。 3冲两杯茶,稍候,计数上浮茶叶,然后将一只茶杯至于不透光处。少顷,茶叶下沉率70%!高于透光处的60%!证明隔离光线有助于茶叶下沉。 4冲两杯茶,其中一只加冷水少许。茶叶下沉率低于不加冷水的对照组。 讨论: 针对碾压加速下沉,以志愿者为代表的广大群众认为,即使是面包屑,这么压也会下沉。另外咬一口茶叶时,切割多于碾压。该试验不能证明茶叶下沉是因为碾压。但是考虑到一般咬茶叶的时候,不仅牙齿咬,上下唇也参与抿压,因此还是有道理的!就是有道理的! 唾液的因素,全体通过无效认证。 试验3证明光线对茶叶下沉有影响。哦!难怪冲茶叶要盖盖子!全体研究人员都很兴奋!give each other five! 试验四证明冲茶万万不可加冷水,切忌切忌!群众反映此结论纯属多余。 结论:通过以上全面细致的研究,证明碾压可加速下沉。因此大板牙厚嘴唇有利于茶叶下沉。隔绝光线也能加速茶叶下沉,节日期间,喝茶一定要盖盖!唾液不影响茶叶下沉,因此建议群众喝茶时不必向茶杯中吐唾沫。温度对茶叶下沉有影响。为保证茶叶下沉,可用保温杯。同时切忌在茶叶下沉之前加冷水。 祝大家节日愉快! ====================== 捧着茶叶跳舞的Dr.Who================================ Dr.Who说: 真是言简意赅的来信!赞怒放的茶叶!^^ 害得我也捧着杯子傻看了半天茶叶舞~喜欢潘同学把茶叶比作易拉罐,喜欢JIAO同学对毛细现象的介绍,喜欢谢同学的好文笔。八爪鱼的钻研精神更令人佩服了,尤其是冒着志愿者同学反胃的危险把可怜的茶叶泡进口水里面呃,看来是没有解茶叶们的渴,嘿嘿。 可是Who某仍然很好奇,在细胞那么小的尺度上,水也像流进易拉罐那么容易地流进叶脉的空腔里面吗?JIAO同学把什么是毛细现象说得挺清楚的,可是水是怎样进入茶叶的呢?在这微小的张力和热水温度逼迫下,茶叶里的空气只好乖乖将位置让给水了,我看完了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呀。谢同学把表面气泡和叶脉气泡分开来分析,真是非凡的思路。唯一的遗憾是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咬之前水渗不进去?八爪鱼同学的实验结果和前三位的理论挺吻合的么,可惜实验者自己木有出来分析一下原理。 微观世界里的现象,或许会改变我们在宏观世界里获得的概念。一只蚂蚁可以举起一颗小水珠,那么诸如水流这么简单的词,在茶叶们那里,会不会有不同的含义呢?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五期] 读者来信: 小津巴 vs. JS
eloa 2009-1-24 23:58
Dr.Who 发表于 2009-01-22 23:53 第十五期问题:生津真的能止渴吗?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精彩片段之小津巴: 我们也许可以多多少少的喝些我们称之为尿和屎的东西。 语出惊人之JS: 譬如说生津不止我的渴,这就不用反驳了,抽烟的人还没都得肺癌呢。 读者来信全文: 小津巴品三国之望梅止渴 : 我认为(这个我字,要字不正,腔很圆,后面的每个字也都是以一种非正常口音的普通话,并且略带哭腔的语音呈现,要在想象世界中和易先生神似啊),要想了解望梅止渴具体含义嘛首先就要考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说: 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我们怎么理解这段话呢?我认为有四种可能:第一,曹操居高临下想当然。 第二 ,曹操心知肚明舞士气。 第三,曹操博学多才懂中医。第四,曹操高瞻远瞩促和谐。 第一,曹操怎么个居高临下想当然呢?首先,曹操是领导。领导是要坐奥迪a6,住三室一厅,买肥皂都用公款的人,所以不管行军怎么个苦,曹操都不太可能没有水喝,面对炎炎烈日,充其量他也就会是口干和不适。如果曹老大都缺水缺得快不行了,那估计部队里也就没几个还能活着的了所以说,曹领导应该不缺水,所以他的渴是次发性的。这种渴是一种预期性的渴,一般都是和学习与习惯有关,是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喝水的渴。比如小时候下了课,我们即使不缺水,一般也会觉得口渴而去喝几口水。这种渴来自预期,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上课以后就不能喝水了,所以我们是为可能到来的缺水做准备。这种渴显然是来自高级中枢下级丘脑的命令。曹书记可能就是这么个情况,大脑告诉他天气这么热,走了这么远,该喝点水了吧。曹操这个家伙,智商没有290,至少也有250了吧,所以他决定自以为是的戏弄下自己的脑袋。他就想到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口腔和咽喉就会被唾液滋润(这是一个简单的条件反射,我就不详细说为什么会被滋润了,有意了解者Google巴普洛夫和他的狗,提醒下,实验十分残忍),值得补充的是,梅子应该引起不的仅仅是唾液的分泌,消化系统也应该为消化他做一些准备。所以既然身体里,感受到了湿润的感觉,丘脑的渴中枢也许会被骗到,次发性渴的感觉也就会消失了(不要觉得这不可能,我们常常饮用用可乐等碳酸饮料,觉得那也是补充水,可那往往就会欺骗我们的身体和自己,弄得越喝越渴)。再say一say ,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这个实验也是开肠破肚的,所以我就不细说了,总之他们发现胃肠咽喉口腔在解渴感受中的作用并不大,而就在这不大的作用中,胃肠的作用也要大于口腔(天晓得我们为什么总用口干来形容渴这种感觉)而原发性渴就是身体真正的需要水了比如你吃咸了,大量的盐造成细胞外液浓度升高细胞失水(渗透性渴,体内可能存在渗透性渴感受器,他们因为失水带来的细胞形态的变化而产生神经冲动)或者你出汗多了,细胞外液少了(容积性渴,感受器位于肾脏和心脏,分别感受肾脏血流量和心房压力)这时你就是真的缺水了。曹操的士兵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他们就算挤出了些口水,估计也确实没啥用不过鉴于曹书记的淫威,也只能装的感觉良好了不然曹书记很有可能会猥亵你的女儿,还杀你全家。当然,不排除士兵们也是次发性渴。(不过这就要真的历史学家考证了。考证考证那天他们走了多远,带了多少东西,气温有多高,湿度又有多大了,然后推断他们流了多少汗,有多缺水)。所以说曹操很有可能是想当然的认为,他自己不渴了,你一个小士兵连投票权都没有,就更不应该渴了。自然要快马加鞭,继续赶路好在后来找到了水 第二,曹操怎么就鼓舞了士气了呢?咱们再来看看这个典故的另一种说法(这厮说得绘声绘色,太详细了,详细的都不太像真的,不过反正是百度出来的,所以就爱咋咋地吧):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这么一看,望梅止渴就和口水分泌的多没啥关系了,而是一个可以经过一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的带来巨大的激励了。这就要说一说什么样目标最好了。心理学家发现,当目标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难到不行的时候,是人们愿意付出最大努力的。也就是说,尽力跳一跳就够得到高度,是我们最喜欢的梅子的作用也许就在这里了,它的作用不是解渴而是加速。望梅止渴也就经过断章取义的弄出来的一个周老虎了。 第三,曹操和中医有啥关系啊?这里就要说生津止渴了(每次进入正题都是那么慢)关键问题在这里这个津字,其实津并不仅仅是唾液,津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中医认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统称为津液。而津液是来源于饮食的,是由脏腑运化水谷精微的液体部分产生的,它的作用是经由经脉营养全身的机体。津液不足或分布不均,就可能会引发口干的症状,这也就是说,可能你口比较干,但其他地方的津液却很多(不好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感冒时的你,你鼻子里面那瀑布般的液体涌下,可嗓子却觉得感觉像被火烧一样的干)。生津止渴就是治疗津液不足和它的症状说法。而梅子的确有生津的作用。所以曹操很有可能不仅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可能一不留神成了大夫了而望梅止渴可能是一种集体的安慰剂治疗了(不要骂这里提到的中医了,这只是为了说明我们理解错了汉字津的意思,而理解错了生津止渴的意义。如果你叫曹操懂现代医学那你就绝对秀逗了。) 四,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和谐。曹操多少也知道些这个道理,只可惜那时没有人发明分歧终端机。所以仗还是要打但人的想法和行为的确很容易受到社会和情景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又是十分巨大的。渴这种感觉也会因为你所处的环境而强化,曹老大可能正是运用了这点。他通过望梅影响了一部分人,缓解了他们的渴的感觉,而这些人的良性反映影响了另一些人,他们彼此影响,得到了彼此的正面回应。也许大家也就真的相互传染,觉得没有那么渴了。所以只要大家的反应差不多,做到和谐,少喝些水估计也没啥。毕竟促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啊。 而这个故事之外还有什么解释呢,可能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这个我大大地喜欢的漂亮小姑娘们一定都不喜欢听, 因为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是个胖子,身上怎么也都有些赘肉的。而赘肉里面的脂肪就是我们用来储存能量和水的东东,所谓的生津止渴也许就是是水的转移。从不需要的细胞转移到我们需要的细胞(缓解渗透性渴)从不需要的细胞里面转移到细胞外面(缓解了容积性渴)。骆驼貌似就是靠驼峰这么活下来的。(这里赞一下中医,这个脂肪储水感觉很像津液分布不均) 二,这个有点儿恶心,我们也许可以多多少少的喝些我们称之为尿和屎的东西。渴前面说了,饮水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在我们渴的时候,抗利尿激素会通过影响肾脏减少尿液的生成,而肠道对食糜中水分的吸收量也会提高,而激素水平反过来也会回馈给丘脑,从而通过中枢的影响降低我们对饮水的渴望。这样,虽然我们没有新的饮水,但我们至少减少了水的丧失,也许能让我们不那么渴了。 三,这个就老套了,其他活动的抑制也会产生生津止渴的效果。缺水说到底也是一种感觉,而被知觉到的缺水才有意义。所以,如果大脑在处理更紧急的任务,就不会管你有多渴了,渴死怎么也比摔死慢啊。 总结来看,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医心理学先驱,社会心理学先驱,文学家,并率先应用了和谐社会的构想。另一方面,生津怎们解渴?简单说来就是有多缺水,怎么缺水,感觉有多缺水,补充了多少水和对觉得有多解渴这些东西的解释。这些条件的改变都能造成渴的感觉,也都缓解渴的感觉。 ===================================================================== JS : 口水不是自己身体里产生的吗? 咋就给自个儿解了渴呢?口水当然不能解决失水的问题,但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渴,是一个主观感觉。就像穷人可以自己觉得很富,土人自我感觉特有品位一样,一个缺水的人也可能感觉不渴 - 那么,口水能不能用来自欺欺人呢? 首先得明确一下渴到底是个啥感觉?有人说,渴就是想喝水的感觉。可是,想吃东西和饿可不是一个感觉。咱不是还有一个词儿叫馋吗?都经历过吃不下了可还想吃的时候吧?幸好,今天咱们不是讨论饿的问题。 生理学上,似乎对渴的原因有两派理论,口干论和缺水论。口干当然可以由生津来缓解。缺水有两种,可能是绝对缺水,表现是血液体积减少,血压下降;或是相对缺水,譬如说盐度增加,渗透压上升。唾液分泌感觉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解决不了缺水的问题。到底渴的感觉是什么导致的呢?早在上个世纪早期就有很多人做实验发现不管是绝对缺水(缺乏饮水或出汗导致)还是相对缺水(可以静脉注射盐溶液)都可以导致唾液分泌和口渴同时产生。这个对口干和渴感的联系是有利的证据,但不能证明两者的因果关系。可能是缺水 ? 唾液分泌下降 ? 口渴,也可能是 缺水 唾液分泌下降 口渴 但是不管如何,既然扯到渴是主观感觉,说回来还得神经系统来体会。99年有人验证润湿口腔而不给饮水可以降低主观渴感,虽然不能完全去除。更重要的是,他们 在神经成像实验中发现,润湿口腔可以部分逆转某些大脑皮层对口渴的反应。这样看起来,生津大概是可以部分止渴的吧。不过,既然不能完全逆转大脑对口渴的感受,说明骗也骗不了多久,最后还是要露馅儿的。而且该实验中主观渴感的降低是一个统计结果,不代表每个人都能被骗。很多人喜欢用个体体验来否定一个结论,譬如说生津不止我的渴,这就不用反驳了,抽烟的人还没都得肺癌呢。 另,跑题的话,自欺欺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啊,应该研究一下自欺能力与幸福度的关系才是。 ===================================================================== Dr. Who 说: 这两封也很有意思。第一封说了半天曹操,第二封没提半点望梅止渴的故事。不过,8卦不属于游戏规则啦,嘿嘿。第一封不错,生理心理都解释到了(虽然稍微胡扯多了一点点),如果能再多从士兵的角度说一下就更好了,毕竟,止渴并不光是曹操一个人的错觉吧。第二封信就是围绕着什么是渴的概念来说的,条理逻辑都比较清楚,也浅显易懂。要是能结合故事来说说就更好了。其实,这两份结合起来就很不错。。。 总的来说,目前的观点都是生津能暂时性的欺骗一下解渴,不知道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 十五期点评系列一: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009.html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五期] 读者来信:chenhaibo P.K. yangbin445
eloa 2009-1-24 23:34
Dr.Who 发表于 2009-01-20 19:40 被曹操骗出来的那些口水 这次是完全相反的两个回答,先来看看读者来信全文: By chenhaibo 答案是不能. 文学作品需要一些有趣的情节来吸引读者,但科学的事实却往往令人失望。《三国演义》很好看,但要是把这小说里面的情节当作真的事实就未免太傻瓜了。 如果完全按照历史的真实来客观地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大概是这么回事: 曹操的大军行进在野外,天热,士兵都热渴难耐.这时曹操想到要鼓动军心,于是向大家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树上结满了酸甜的梅子,可以解渴.将士们渴得难受,正在四面张望能否找到点水,听到此言,立即有了盼头,于是就顾不上口渴,紧赶着向前去找那个梅林,以便能吃到梅子解渴. 士兵的口水流在士兵自己的嘴里,曹操其实并不知道士兵是否真的因为馋梅子而流口水,进而止了渴.望梅止渴不过是曹操自己的想象.当然曹操此计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士兵们有了盼头,提高了行进速度,但这并不是因为流出口水已经不渴了,而是因为渴得急于去找解渴物罢了. 很可能曹操自己在提到梅子时会流出口水来,那是因为曹操并不缺水,当官的当然比当兵的优越,士兵没水喝,当官的特别是第一首长还是有水喝的.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流口水是对食物的条件反射,而不是对饮水的条件反射,口渴的并发症往往是缺乏食欲,在没水喝的上甘岭战场,志愿军战士往往含着一口炒面难以下咽,想啥也不管用的,只有身体里不缺水了,才会有对食物的欲望,才可能流出口水来.有句成语叫馋涎欲滴,所指的正是口水在食物的吸引之下涓涓流出之态,而口渴之时,只想喝水,并不想吃东西,此时想啥也很难引出口水来的.就我们自己的体验来说,馋涎欲滴是常体会的,渴涎欲滴却从未体验过,所以,望梅止渴在日常使用上,并不是说望梅就能止渴,而是说用一个达不到的美好想像来麻痹自己罢了. 写到这里,才发现上面的文字一点趣味也没有,可见要把科普的东西写得有趣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要命的是,科学事实本身往往就是令人扫兴的,当我们费事地剥开一粒松果的外壳时,往往会发现里面并不是美味的松仁,而是一粒干瘪的苦松子,尝一下,还有一股子难吃的松油味道. ===================================================================== By yangbin445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唾液是如何分泌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此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唾液腺使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多消化力强的唾液。如用乙酰胆碱或类似药时,可引起大量唾液分泌。当口腔内的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沿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中的传入纤维传至唾液分泌中枢(初级中枢在延脑,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处),然后兴奋沿传出神经到达各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此即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在上述非条件反射基础上,进食的环境、食物的形状、颜色、香味等都可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 以上这些是唾液分泌的一些情况和条件,那我们再来看看唾液中的成分:唾液中包含了血浆中的各类成分,粘蛋白、球蛋白等10多种酶,近10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有机酸及激素等。其中有一种唾液腺激素,它能促使细胞的生存和分裂,延缓人体机能衰退。 现代医学分析的结果是:唾液成分中99.4%为水,其中固体物约0.6%,无机物0.2%,包括Na+、K+、Cl-、HCO-3等。有机物有粘蛋白、球蛋白、氨基酸、尿酸、尿素、肌酸酐和酶。可见,唾液中绝大部分是水。 所以说,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刺激我们的神经能分泌一定量的唾液来止渴,如在口腔里放入金属物(硬币等),如曹操的望梅止渴,但这只是止渴,并不能治缺水的症状。 通过以上两点结合,曹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是可信的。 ===================================================================== Dr. Who 说 : 很有趣的是这两个答案是争锋相对的。第一个提到的上甘岭比较有说服性的,不过光从心理学的分析完全断定士兵没有流口水感觉还是太武断了一点,缺少生理学的基础;第二个完全从生理学角度出发,拽了太多的专业词汇,感觉非生物/医学背景的同学不太容易看懂,也太教科书化了,答案的趣味性不足。但是如何通过含硬币来刺激唾沫分泌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期待后续更好玩的说法,但愿我没有太挑剔。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四期]读者来信:反斗的麦迪和习惯的力量
eloa 2009-1-24 23:27
Dr.Who 发表于 2009-01-18 17:00 十四期问题: 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很难?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感谢最后寄来答案的八爪鱼和lived-der,第十四期竞答到此截止。 八爪鱼: 每次看到姚明的队友麦克格雷迪慢悠悠的持球推进的时候,总有人说,这家伙是不是刚从床上爬起来啊?你看看他睡眼惺忪的样子! 麦迪被误解了。他看起来惺忪的睡眼,其实是反斗眼。 要细说反斗眼,我们不得不先学习一点枯燥的概念:视轴。视轴的定义尽量简单的表述,就是我们看东西的时候,你所注视的物体,和瞳孔、以及我们视网膜上对光线最敏感的一个点,这三点的连线,就是视轴。对啦,我们有两只眼睛,那么就有两根视轴。这两根视轴,正常情况下,都在一个平面内。 当我们极目远眺,无穷远处来的光线平行的进入我们的双眼,这时候,我们的两根视轴保持平行。这时候你可以让别人给你测量一下两个瞳孔之间的距离。我们暂且把视轴平行时瞳孔间的距离称麦迪距离吧。后面用得着。 看罢无穷远处,我们再看看一位过街的美女。这一刻,我们的视轴不再平行,而是相交在美女身上。这时,我们的两个瞳孔之间的距离,小于麦迪距离。这时,就呈现出斗眼的样子。美女离我们越近,我们斗眼的越厉害。我们两只眼一直以来都只是通过视轴看同一个物体,所以绝大多数人正常情况下,两根视轴是会聚相交于我们面前的某一点。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斗眼。 当我们的视轴不再在面前的某一点会聚相交,两只眼看起来就会像麦迪那样左右分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反斗眼。我们怎么判断自己真的实现了反斗眼呢? 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瞳孔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当瞳孔之间的距离小于麦迪距离时,很明显我们的眼睛是处于斗眼状态。一旦我们的瞳孔之间的距离大于麦迪距离,我们的眼睛就处于反斗眼的状态了。 怎么实现反斗眼呢? 用三维立体图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反斗眼。把下面这个图片下到电脑中,用操作系统的windows picture and fax viewer打开。 如果你会看三维立体图,稍加练习,就能将这个图看成立体图。以下的方法需要保持在立体图效果下。(具体方法我就不啰嗦了。) 在图中,左右各有一个明显的白色方块。而在形成立体图像的时候,这两个方块是重合的。实际上我们的左右眼所看的,不是同一个方块。确切的说,左眼看的是左边的,右眼看到的是右边的。(斗眼下也能看到立体效果,不过那时左眼看到的是右边,右眼看到的是左边。) 通过比较白方块之间的距离和我们瞳孔之间的距离,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实现了反斗眼。通过增大白方块间距离,我们可以将两条视轴渐渐拉开,一直到实现反斗。 滚动鼠标,放大图片。图片上两个方块的距离在增大,而图像的立体效果能帮助我们把视线固定在相互分离的方块上,不至于涣散。于是,当两个方块之间的实际距离,超过麦迪距离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达到反斗眼的状态了。 至于你希望反斗到什么程度,仅仅取决于你变态到什么程度。 好啦,我们终于反斗眼啦! 天知道这有什么意义。 ======================= lived-der 上场 ================================== lived-der: 习惯决定一切 弹钢琴对人手要求很高,两只手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但一般人都可以靠练习达到基本要求,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训练掌握同时控制两只手做不同动作;训练可以让人掌握很多反常的东西,例如用脚写字。用手写字容易,用脚则难,自由度更高的拇指使得人类的手可以更方便地掌握与使用工具,而脚拇指则不一样,或许这一切可以用身体的构造来解释?当然眼睛不一样,单从构造上来看,对于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难?似乎解释不了。我们看回写字对比,不经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前肢与生俱来就有更灵活的能力?这是否跟人的行为习惯有关系呢?例如人的直立行走与站立姿势。同样,我们可以用活动习惯来解释为何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难吗? 眼睛分开两边,首先我想到的是鱼类。是的,鱼类的眼睛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这应该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与活动习惯有关。如果把水里当是一个立体环境的话,把鱼所在的竖直面切开,身体两侧的眼睛正好可以分别观察切开的两半,这样鱼眼便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周围环境的情况。空间环境,除了水底还有空中,这样一想便又发现大多数鸟类与大多数鱼类眼睛也都分位两侧了。当然有特殊的鱼类比目鱼(底栖,部分身体经常埋在泥沙中)的两眼完全在头的一侧,而且是上面,毕竟把眼睛长在下面对着泥沙可不是那么有趣的。 马、狮子老虎同样生活在开阔的草原环境,除了活动习惯,两者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其猎食与被猎关系。眼睛分开一些与较长的脸型可以使马注意到更大的范围,当然可以更有效地警觉可能猎食者的靠近。相反,狮子老虎你很难从活动奔跑习惯与马来区别,但是作为食物链的上级,它们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前面的猎物身上就是,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的眼睛更集中在正面而脸型则相对扁圆。(发现前面很早之前焦述铭同学已经有了很相似的见解,不同的是,我认为两眼向两边分开看完全是可能的,但从命题看难易度跟自身的行为活动习惯有关。顺便说一下Dr.Who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大象绝对会成为猎物,其中小象、掉队的大象就是可能的目标;而猩猩猴子多生活在山林地带,没有很开阔的空间,另攀爬是有效躲避攻击的途径) 人的眼睛在头部的正面,是因为我们一直习惯的动作与习惯的观察均是前向的,如果人的眼睛在活动习惯的要求下需要更向两边分开,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何不直接把眼睛的位置分开一点呢? 或者再想一想螃蟹的眼睛是不是可以左右看呢?我可不觉得螃蟹斗眼会比它向两边看容易。 PS:至于婴儿为何眼睛可以自由控制,我不知道结论是否属实,但是我认为婴儿阶段对与自身身体是属于一个失控状态,你不能期待婴儿一生下来就能直立行走吧,虽然我们都知道人都是那样走路的。 ====================== Dr. Who 的懒腰 =================================== Dr.Who: 第十四期终于告一段落,俺可以整理答案去了。请大家期待下周的结果公布和新的问答吧~~ 经过这次新规则的试运行,大家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取胜策略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四期] 读者来信:LuLuT P.K. 小津巴
eloa 2009-1-24 23:19
Dr.Who 发表于 2009-01-16 2:03 十四期问题: 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很难?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今天来了两封信,且看这两位是如何各显神通的: LuLuT : 注意力让我们把目光集中 很多人都可以做出斗鸡眼,却很少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双眼分别看向左右两个方向。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解决另一个问题。人可以一心多用么?或者说人究竟可以一心几用?如果你看到这个问题,可能马上会跳起来,答道:我会一心n用,我可以一边吃零嘴一边看电视一边和家人聊天!这么说确实人可以一心多用啊,因为这些几乎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但心理学家却有不同的解答,将人们同时进行多项活动的行为解释为:人是通过心理活动自行调节进行多项活动的,叫做注意力分配。同时心理学家又对注意力分配定义了一些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你所参与的活动中,只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是需要把较多的注意集中在这种活动上,而同时进行的其余活动都是不需注意过多支配的自动化的活动。比如有时我们一边走路,一边和别人谈话,一边观看周围的景物,甚至还可以思考问题,走路成为不假思索的熟练动作,当然就不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了,和别人谈话或讨论问题,成为他们的主要注意对象,自然大部分注意力就集中在这方面的活动了。而对于正在学走路的孩子,在他学走路的时候,虽然也想看看周围的景物,但他的注意力需要全部集中在迈步上,要在迈步时保持身体平衡,不致摔倒,那就顾不得观看周围的景物,只得注意眼前的地面、自己的腿脚。我们每个人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把不熟悉活动熟练的掌握,然后再把把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不熟悉的活动上,使它变为新的熟练活动。 注意力的分配的第二个条件是:我们同时从事的多种活动应当有相互的联系,并且这些活动都是不生疏的,才能使注意分配得恰当、适时。比如开车和说话,司机开车即便达到了十分熟练的程度,也不允许随便与人谈话,那是因为开车与谈话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两种活动,而且这两种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注意力,同时,开车本身就包含着多种动作,如果给予开车的注意力不够,他就不能把足够的注意力分配给开车所需要的各种动作中,就容易发生事故。 第三个条件是我们能够对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迅速地轮换交替地给予注意。比如一个熟练的演讲者,他既要讲,又要照应听众的情绪,此时由于他对自己的讲稿已很熟悉,只要看一眼标题或关键的词,就可以讲出下面的内容,他对自己讲演的对象也不生疏,只要看一眼他们的表情就可得知他们领会的程度和褒贬态度,这样他就可以自如地根据听众的情绪来发挥自己的演讲内容,注意是在这两件事中迅速交替的。 上面絮絮叨叨讲了这么多,简单的总结下来就是:人在同时做需要注意力的行为时(不熟练地行为),有点像单线程的CPU,多线程的功能是靠毫秒级甚至微妙级的切换执行来实现的。好,这样很多聪明的读者恐怕已经推测出来了,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难。就是和注意力有关。 我们试着回想一下大家都是怎么做出斗鸡眼的呢?在两眼之间放一根手指或一根铅笔,双眼视线紧紧的盯住。然后将视线集中处的物体慢慢拉近,这样斗鸡眼就形成了。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保持斗鸡眼的状态也需要注意力的持续集中,稍不注意眼睛就会恢复正常。而很多人经过锻炼将斗鸡眼这个行为变得熟练,那么就可以长时间保持这个状态并同时做一些其它需要注意力的事情。而控制双眼分别向左右看,却需要注意力分别同时集中在左右两个方向,这对于注意力来说是做不到的。而注意力的快速分配这个方法在控制眼球这件事情上也不起作用,因为眼球是跟着你的注意力走的,当你注意力从左边切换到右边时,眼球自然也就从左边转向了右边。 但真的没法做到同时看向两个方向么?也不尽然,世界这么广博,说不定就有人可以像金庸小说中的周伯通那样可以左右互搏,真正做到注意力多线程工作呢。 ======================================================================= 小津巴 :我们为什么不是变色龙 其实分开眼难的确是进化带来的恶果,世上界最伟大的分眼大师非变色龙某属了它们可是有三百六十全角度视野的,而且两只眼睛可以完全独立运动它们常常用一只眼睛搜寻猎物,用另一只眼睛看看周边的风景可否独好。对变色龙弟弟来说,一只眼睛向斜前看,一只眼睛斜向后,然后再反过来看,简直就和打酱油一样容易 不过说人为什么眼睛怎么向两侧分开那么难之前,这时还要澄清些概念先: 第一个是中央凹,视网膜上最灵敏的视觉感受区,这个区域里面都是能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每个视锥细胞还都与一个视神经相连,而中央凹外面主要就是能感受明暗的视杆细胞了,这些细胞就比较可怜了,不但没有彩色显示屏,还必须用路由器,只能几个细胞共用一个视神经,所以相对就不是特别敏感了再扯一些题外话,视锥细胞对弱光不敏感,所以人们在黑暗的地方往往看不清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凭借视杆细胞到一片灰色的世界再再扯一些题题外话,猛禽,如金雕,他们每只眼睛都有三个中央凹,所以它们的视力那叫一个彪悍,赵忠祥湿人同志在动物世界常说它们能看到好几公里以外的一只兔子什么的,而且还经常能看到紫外线什么的东东。这时有人会欠扁的问了,为什么我们的眼睛不拥有全能的细胞呢?其实吧,可能就是我们还没进化完美,所以常常看到电影里的外星人整个眼睛都是黑色的,也许他们就进化的很二了;也可能是这样就足够了,能节就省了 第二个就是盲点了,就是视神经出和血管进眼球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视感受细胞,所以光落在那区域上面人们会看不到为了证明,大家可以试试找那个盲点拿一张硬白纸,一支笔,一个一毛钱硬币在纸上画先花一个十叉,然后再在这个十叉右边十厘米的地方画一毛钱硬币大小的圆圈,涂实然后闭上左眼,用右眼看(死盯着)图上的十叉,然后前后移动这张纸(保证十叉和圆圈的连线和双眼平行),当画面距离脸大约20cm时,那个实心圆圈就会突然消失这时,那个圆圈就落在了右眼的盲点上。 第三个,(这个概念是个绕口令,一口气念出来的人,绝对应该来天津学相声)这就是随意性眼动和非随地意眼动,随意性眼动就是眼睛随着意识转动,非随意地眼动眼睛不随着意识转动,就是说随意眼动不是随便的动,非随意眼动是有点儿随便的动。 前面的两个概念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人类的眼睛在感受物体的像的时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光感受细胞在接受同样的像的时候,它的感受性会降低,为了让整体水平上感受细胞保持高效也为了让我么能开到一个多姿多彩,细节清楚,并且没有盲点的世界,所以眼睛必须不停的动,去避免同一个细胞由于长时间的感受相同的刺激而感受性降低,也去补偿视敏度不一致的局限性。这就解释了反斗眼战士的前提了,那就是我们眼睛必须要动起来。 接下来就是正题了,那就是眼睛要怎么动了。先说随意的,在随意的状态下我们的眼睛有两种运动方式,一种是共轭,就是双眼的视轴成同向运动,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我们的的眼睛注视位于头部一侧,而且我们又懒得转头的情况下,有够懒得了吧。这时发生的事情是单眼大角度反斗眼。另一种就是辐辏运动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双眼的视轴是反向运动的。当我们看到靠近我们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斗眼,当看到远离我们的东西时,我们是反斗眼。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双眼小角度反斗眼,这也就是达到了反斗眼圣斗士级别了。 再看看非随意地,这就是黄金圣斗士级别的了前面说过了,我们的眼睛的视敏度分度不均,感受性会下降,而且还有盲点,所以仅仅靠随意的注视那我们眼前的世界就会逐渐模糊了,而且还总有一块看不到事实上,我们的眼睛总是在注视和扫视之间切换,注视时间较长,扫视时间很短,所以我们感受不到扫视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前后左右的扫啊,幅度可大可小,扫视对我们观察复杂客体很有用,到底眼睛还是那个也就那么屁大的地方能感受细部特征,但扫视过程并能形成有效地知觉,只是对知觉有帮助的感觉。而在注视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眼睛也在动,它在不停的微颤,从而挺高眼睛的感受性,注视状态下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觉这么一看就牛x了吧我们不但能反斗眼,而且还是快速运动状态下的反斗眼 最后再来说说,为啥我们的眼睛有那么多貌似牛哄哄的结构,成为反斗眼雅典娜还那么难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反斗眼战士,但就不是雅典娜,这也就相当于我们每个人都能跑跑跳跳,但我多数都不是体操冠军。我们的水平方向上的向外侧眼动是由外直肌控制的,外直肌是由外展神经支配,向内侧眼动是由内直肌控制的,内直肌是由眼动神经支配。他们平时过得也不错,每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调一致,控制人们的眼动,但进行大幅度的反斗眼战斗的时候,外直肌内直肌的协调却是个大问题,也许对眼动中枢和肌肉来说,这个动作就是个前空翻720度,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会跳,会收腹,会抱腿,但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来这种高难度的动作也许通过练习可以改善和提高,但能做得幅度够,角度够,高度够那就不是人人都可以的了同理,想分眼容易,但要同时大幅度的分开两只眼睛就可能需要天赋了,毕竟每个人都是有些不同的。 继续发挥牛角尖精神,为什么我们在反斗眼方面的需要协调性普遍那么差呢?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权衡和使用率的问题,双眼靠前视野小,但由于双眼共同视野大,视差小,所以定位准确率就高,双眼靠两侧视野更大,但定位准确率就相对比较低。(用马术举个例子,好的训练员和马的协同配合才能顺利的跨越障碍,因为马在面对高难度障碍的时候,往往会定位不准,从而调整不好步伐,造成人马同啃泥的现象,咱们奥运会上华天接受采访时不就说了吗?由于他的失误才没调整好马的步伐,才摔倒取消成绩的。)其实大多数动物,眼睛多少都是靠前一些的,即使是鱼,你从正前面看也能同时看到它的两只眼睛,所谓靠前考颞其实只是个程度问题,就是进化中权衡的产物的塞。 所以说既然选择了前面的视野,两侧的视野也就要有牺牲。没有必要眼睛进化到前面了,我们还玩命似的同时往两边看吧!那样着实有些当然,如果想要全部视野和优点,那就继续努力进化吧 所以综合来说,人类进化使得人类从肌肉,神经到再到中枢都不太适合向两侧大幅度的分开眼睛,而后天学习又让这一套设备得到了强化。(后天强化的重要性可以说也相当无敌,日本人对r和l的神奇区分度就是最好的证明)要成为反斗眼界的雅典娜,只能燃烧吧,小宇宙! ========================================================================= Dr. Who : 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热闹,不过Dr.Who在这里要提醒一句,请注意已经公布的三封邮件!LuLuT从注意力来论述,角度确实和前三位不同,不过你如何解释Lewind给大家提供的反斗眼训练方案呢?他已经先出手为强了,还提供了有利的证据结构生物图,这对后来者继续说不可能反斗眼是个有力的威胁。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如何维护自己的观点以取胜呢?小津巴同学,偶们对Dr.YOU 2.0 是充满了期待呀!可重复的思路是不讨巧的哦~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四期] 读者来信:反斗眼战士训练指南
eloa 2009-1-24 23:16
Dr.Who 发表于 2009-01-15 3:35 十四期问题: 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很难?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读者来信全文: By Lewind 这个问题超简单啦:从生理构造上讲,反斗眼(也就是双眼同时向两边分开,与斗眼相反)是可能的;它之所以难,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少需要做这样的事情,缺乏相应神经系统的训练;在某些领域的工作中需要使用这种技巧,大部分人经过训练是可以做到反斗眼的。为了满足栏目需要,以下一一做扩充说明: ====生理构造篇==== 我们都能向左看,这证明左眼可以看向左侧;我们都能向右看,这证明右眼也可以看向右侧;我们可以往同一个方向看,也可以斗眼,说明两眼的运动不是靠某种机械结构锁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的双眼从生理构造上来讲,当然可以胜任反斗眼战士的需要。 ====神经训练篇==== 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由神经系统支配的,包括眼睛的运动。 我们觉得某件事做起来比较困难,只是相应的神经网络还没有形成。虽然我们吃饭用嘴也用手,说话用嘴也用手(比划啊),但这两件事用的神经网络一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人都以为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是一对一的,但其实做一件事情要比一对一的控制更复杂。比如吃饭,一个神经网络要同时向端碗的手,拿筷子的手,还有嘴发出命令,他们才能配合行动。 所有这样的神经网络都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逐步训练形成的。一旦形成,其功能也是单一的。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学滑冰游泳什么的要比大人容易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大脑还在发育期,特别容易形成新的神经突触,从而搭建新的功能网络。学语言也是一样,成年人要改变嘴、唇、舌、以及声带早已经形成的运动模式,生成新的带领他们协同运动的神经网络是很困难的。 说回反斗眼的问题,也是神经网络的问题。 由于生活需要,我们都有看很近处东西的经历,比如纫针,这就是斗眼。即使没有到斗眼的程度,只要在此基础上加大相应肌群的力度,就形成了斗眼。所以斗眼很容易。反斗眼则不然。不信你想想:正常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你左眼向左看,右眼向右看呢?正因为没有这种生活需要,没有对神经系统的相应训练,没有形成专用的神经网络,所以正常人很难做到反斗眼。 ====实际应用篇==== 正常人是可以成为反斗眼战士的。 在舞台上,日本有一种以面部可以做出各种非人类的表情而著名的笑星,他们就可以做出反斗眼。 在科研上,生物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微观层次上的领域叫结构生物学,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精细三维原子结构。可是,在学术期刊和书籍这些平面媒介中想要表现三维立体结构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后来有人发明了一种方法:对一个结构做两张图,两者有6度的视角差,分别相当于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图像,然后把两张图平行放置。当看图的人把一张纸竖在两眼和两图之间,让左眼只看到左图,右眼只看到右图时,由于两图存在视角差,就产生了伪立体视觉。 再后来,有人发现不需要这张纸的分隔,也能产生伪立体视觉。说起来很简单,只需努力让左右两图的视像重合即可。粗略一想,这好像是斗眼两边往中间凑嘛。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试着想像一下,从左眼向左图连一条视线,右眼向右图连一条视线,这两条线相交于哪里?肯定只能是位于图所在平面后方的某个点。在这个点上,左右视像重合,产生了立体视觉。所以,当伪立体视觉很明显的时候,能清楚地感到三维结构变得远了。前面的分析中提到过,看近处是越来越斗眼的状态,那么从正常情况转向看远处,不正是反斗眼状态吗? 但裸眼看立体图是很难练的。这跟大街上卖的那种立体图是不一样的。那种图的左右眼图像是重叠印在一起的,只拉开了微小的距离,两眼需要做的变动很小,而且斗眼反斗眼均可。但结构生物学中的这种立体图是不能用斗眼看的。一旦反过来会很别扭。就好比有张你们毕业合影的照片,同学A明明站在B的前排,可立体视觉的感觉告诉你,A的脑袋在B的身体后面,这岂不是相当奇怪? 事实上,有些做结构生物学的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做到裸眼看立体图,只能一直借助工具,这充分说明了反斗眼的难度。 ====结论篇==== 成为反斗眼战士是完全可能的,人类的生理构造允许这样的动作,但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泪水和眼药水,才能修成正果!如果想要修炼的话,找找你身边有没有做结构生物学的同学,借来一两幅立体图做为开始吧! ========================= Dr. Who 篇 ============================ Dr.Who举手发言: 终于有同学从神经发育的角度来提意见了! 对于普通立体图原理的问题,前边也已经有读者指出来了:立体图只是训练人眼把视线对焦到图画的后面去,这虽然要求两眼比正常对焦的时候稍微外偏一点,但实际上还是往中间看的。换句话说,你的两眼只是用看远处的姿势来看近处的物体,从而产生了立体效果。可是,不管你往多远看,两眼都是朝中间对焦。 然而Lewind文中特别指出,反斗眼战士用的和大街上卖的是不一样的图。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是吊人胃口呀,我们到哪里可以找到这样的图?自己可以画出来做实验吗?看来,争论的解决都系于这种实验了。可是参照文中的描述,我还是缺乏一点想象能力 ========================= Lewind 归来 ============================== 看到自己写的东西能在站上贴出来,也算是小有成就感啊! 首先要说明一点, Dr. You Dr.Who说的是对的,无论多远,都是向中间对焦。这种结构立体视图也仍旧是这样的,并不是完全的反斗眼。只是分开的角度比街上的立体画大一些罢了。但是,这说明我们的眼睛可以主动地向两侧分开,如果对相应肌群施加更强大的神经命令,则最终可以彻底反半眼。 其实,结构的立体视图并不难获得。Nature和Science每一期上都会有几篇结构文章,Cell上更多。做生物学研究的,即使不是做结构生物学领域,对这种图也不会陌生,肯定可以找到,只是不太清楚如何观看罢了。 既然大家提到想要看看这种图,这里就附上三张蛋白质结构的立体视图。 Surface图是精氨酸激酶单亚基的蛋白表面图,各种颜色表明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点像大脑,是吧?这张图对新手可能有点难,因为没有明显的参照点,模模糊糊一大片。但一旦会看了,这张图的立体效果最好,因为蛋白表面是连续的,从远到近,所有的景深都有。如果能看出立体的话,你会发现那些用粉色小球表示的水分子是飘在蛋白前面的,而且也前后不一。 (请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效果) Ribbon图是一种杀虫菌中的自结晶蛋白活性区域的骨架飘带图。像什么?我也说不清。这张图容易看,在于这些文字标注,可以在你努力让两个图重合时提供参照点;这张图不容易看也在于这些文字标注,因为人脑似乎对于文字特别敏感,总是想努力把它们处理地清晰一些,这会给你反斗眼带来麻烦。如果能看出立体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标注文字也是有前后之分的。 (请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效果) Center图是人体内半胱氨酸双加氧酶的活性中心。蛋白表面和蛋白的原子结构都做了表现,蛋白的底物小分子也用球棍模型表现出来了。这张图如果能看出来的话会很有意思,因为形式比较丰富一些。 (请点击图片查看完整效果) 观看的时候,图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小越好,这样两眼需要付出的努力相对小一些。但图太小的话,细节看不清楚,也影响找共焦点的过程。另外,图太小了,立体感也不会很强的。 我建议大家把图调整到12厘米宽,无论是打印出来看还是在屏幕上看,都是如此。另外,打出来对于初学者可能方便一些。为此,我前两张图提供的是可供打印的高分辨率图,Center则不是。如果你把图片插入到Word文档中,不做调整的话,就恰好是最佳大小(如果贴在网上的仍是原图的话)。如果实在看着困难,也可以考虑把图略微再调小一些,找到感觉再放大。 另外,这三张图都来自我的研究课题,是我的实验数据,我自己用相应软件生成并处理的,不会涉及版权问题。请 Dr. You Dr.Who放心使用。 另外,附上八爪鱼同学赠送的gif动画一张: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四期]读者来信:分开眼我们看不清
eloa 2009-1-24 23:11
Dr.Who 发表于 2009-01-14 3:11 十四期问题: 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很难?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读者来信全文: By 焦述铭 刚刚看了管事的来信,他认为大自然之所以赋予人两只眼睛,而不是为了节约材料和能量,只造一只,一定是有特别原因的,是为了使人看到立体图像,我也非常赞同。只有两只眼同时看着一个物体,同一个物体的光线分别进入人的左右两眼,经过晶状体、视网膜等一大堆光学元件,两眼的信号同时到达大脑中枢,大脑中枢整合两个信号,在大脑中形成一张有立体感、能较准确地分辨物体远近、体积、形状的高质素、高清晰的照片。 如果只有一只眼工作,得到的照片质量会差很多。有人会说我捂住左眼,只用右眼,照样能看到立体的像。这确实没错,那么上面的说法错了吗?也没错。你用一只眼睛能看到立体像实际是因为你在看东西的过程中,你的那一只眼睛眼球微微的左右转动了一点点,你的头或许也微微地移动了一点,你自己未必能感觉到,这一只眼睛时而充当左眼、时而充当右眼,最后才得到立体象。但是这种一只眼身兼二职的做法会大大降低你的视觉能力,把一支钢笔塞进钢笔帽这样简单的事仅靠一只眼也会困难很多,不信的话你可以试一下。如果两只眼同时工作就可以准确地定位,不用说把钢笔插到钢笔帽里,把线插到针眼里也费不了多大力。 但是话说回来,不只人有两只眼睛,大多数动物也有两只眼睛,他们两只眼是不是也为了看到高清晰的立体像呢?实际上不全是,动物不用钢笔、也不用针线,它们的眼睛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用来读书学习娱乐,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像老虎、狮子等食肉动物,它们的眼睛也像人一样,两只眼朝一个方向看,一起工作,可以得到立体象,能够准确看到猎物的位置,到时候一下子扑上去,一次一个准。但是那些不幸的食草动物像斑马、羚羊,并不需要这样的功能,临死时也不必看清楚老虎长得什么样,关键要在食肉动物还没来时及早发现它们,所以他们的两只眼长在脸的两个侧面,两只眼视线重叠的机会不大,但是两只眼可以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视角很大,可以注视到周围发生的一切,及早发现危险。他们大脑中图像的形成也和人的不一样,只是将两眼的图像加到一起形成一个大图像,而不是将两眼的图像整合成一张高精度图片。当然,它们的图像立体感和清晰度会差很多。 人类在很早以前也要经常去捕猎,虽然有时也成为野兽的猎物,但总体还属于食肉动物,逐步进化成第一种视觉方式。鸵鸟虽然庞然大物,但属于食草动物,逃避被吃的时候比它吃别的动物的时候多,他的两只眼睛形成以扩大视角为主的第二种视觉方式。鸟类在空中飞行大多数需要有广阔的视角,两只眼睛长在两侧的居多。但也有例外,猫头鹰两只眼睛和人差不多,都长在平平的脸上,能够看到立体的、定位准确的图像,造就了它能从空中迅速出击、准确抓到猎物的绝技。 有人问,如果采取一些方法强制地使人的两只眼睛分别看不同的方向,那会怎么样呢?本人认为大脑仍然会按照两只眼睛朝同一方向的方法处理图像,最后得到的一定是重影、重叠、不清楚加令人头晕的图像。人的这种视觉方式是很长时间进化而来的,不是马上可以改变的。 ===================== 我是啰嗦的分割线 =================================== Dr. Who 说: 真喜欢那个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解释,有道理哟。8过问题又来了: 1)您这有些跑题了,没有靠近为何不能分两边的主题,而是转而论述为什么两只眼,立体、协同等。 2)没有动物吃大象,为什么它们的眼睛更像牛马而不像人和猫头鹰?人开始捕猎是在变成人猿能制作工具之后吧,那么为什么猴子猩猩这些没进化成捕食者的近亲们跟我们的眼睛那么像? 3)人的眼睛在头的前面以产生立体效果我看懂了,可是怎么跟肌肉的形成联系起来呢?是不是说平脸搭配不能两边分的肌肉,而马脸搭配可以两边分的肌肉?脸型和肌肉有没有可能是配套进化的? 4)我怀疑可以改变一只眼睛的位置来产生立体图像的说法:最简单的立体效果就是在眼前伸出一个手指,分别用左右眼去观察,会发现手指相对于背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用一只眼看位置不变的为主眼,否则就是辅眼),这就是视差,有了这个变化就可以直接算出距离,但一只眼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大脑也可以利用生活经验估计物体的大小远近,但就与立体图像无关了。 5) 另外,根据下面推荐的那本教科书,当人两眼接收到完全不同的图像时,不是重影,而是两幅画面的拼贴。这和焦述铭同学描述的牛马羚羊眼睛的原理很相似。也许我们和动物眼睛的进化差异,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同学们,像前一次那样,快来纠正我的谬误吧~~~ ========================== Dr. Who的笔记本儿 ============================= 不少筒子都挺关心那个小婴儿,咱也去咕儿钩儿了一下,美国Smith-Kettlewell眼科研究中心的网页上有一篇 What Can My Baby See? 其中提到了2个月以前的婴儿,两眼的运动确实是不协调的,甚至可以随意转动(wander)。要到了三个月以后,才开始能把目光集中。有没有同学想从发育学、胚胎学角度来挖掘一下啊? 关于双目视物的原理以及斜视的生理学研究,Howstuffworks 网站(十三尽情欢呼吧)强大的资料库里有一本专门的教科书: Binocular Vision and Ocular Motility Theory and management of strabismus 请打开下面的网址,找到Binocular Vision and Ocular Motility 的链接点击进入。 http://health.howstuffworks.com/framed.htm?parent=eye.htmurl=http://webeye.ophth.uiowa.edu/dept/websites/eyeres.htm 有闲情的好奇猫可以去读一读,31页专门讲到了视网膜怎么处理双目视物的理论哦。有没有同学喜欢从视网膜来解释斗眼迷题呢?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Dr.YOU第十四期] 读者来信:那孩子有病?
eloa 2009-1-24 23:09
Dr.Who 发表于 2009-01-13 0:48 十四期问题: 为什么斗眼容易,向两边分开很难? (查看详情,请点击群博右边栏的Dr.YOU专辑) 读者来信全文: By 管事 谁说不能双眼分开?你看这个小朋友就能,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TA要么是病了,要么就是死了(呸呸呸)反正,很不幸,从当爹娘的角度来说,我坚信没人愿意自己家孩子这样,至少看了后面的话之后一定会火烧火燎的往医院跑。 言归正传。要给当爹娘的讲清楚孩子的毛病,还是必须从头说起。话说经过了这么久的进化,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有了两只构造精密的眼,人类也不例外。按照自然界能量最低的原则,多花了那么多力气组装出 两只 眼睛的意义一定是重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眼睛的主人看到的是一幅立体图像。对于人类来说,双眼视的能力分为三层,从低到高依次是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同时视是一个前提,是在神经中枢的控制下让两只眼同时注视要看的东西;而后两者则就是在同时视的基础上由大脑对视觉信号的处理了:首先是把两路信号合并起来,再通过处理得到一个立体的视觉。由于后两者都是大脑的活了,在此暂且不表,单说这同时视。 要做到同时视,靠的是眼球的运动。对人来说,每个眼球的运动由六条肌肉负责:上直肌下直肌內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别嫌我罗嗦,喘不过气来别勉强)。如果是两个眼共同的运动,就要有两只眼的两条肌肉配合起来同时收缩来达到效果。比如,如果想向右看,右眼向外转的同时左眼向内转,收缩的分别是一条外直肌和一条內直肌;向右上看的时候则收缩的是右眼的上直肌和左眼的下斜肌。这样一组一组的肌肉共有六组(我不罗嗦着掰手指头了,我真的不罗嗦的),称为六组配偶肌。通常说的斗鸡眼是两眼的內直肌同时收缩实现的,这时它们不叫配偶肌。为什么?这些眼球的协同动作看似相同,但不巧的是,司令部没在一起。这些运动分属两个部门:同向共同运动和异向共同运动。导致这种分裂的对,是中央军委中枢神经!这种对眼,学名辐辏功能的中枢,和那些同向共同运动的中枢压根没在一起!对于正常人来说, 在桥脑的 这个辐辏功能的中枢好像只能干这么点活了,虽然每条肌肉都能正常工作,但是两条外直肌?对不起,我们没配合过 回到第一段提到的,为什么说这个孩子非病即死? 所谓病:这个孩子有严重的外斜视。换句话说,当TA想看左边时,右眼没办法跟着向内侧转过来。甚至,看正前方时,右眼根本还在颞侧!这里就是典型的同时视出了问题。需要额外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并非右眼不能内转:如果挡住左眼只让右眼能看见,内转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只是他们的协同! 所谓死:很遗憾,尽管很恶心可我还是要提这个。事实上,每个人的眼睛都有那么一点外斜视:在最放松的状态下,两只眼都是稍微向外侧偏转了一点的,医学上称之为轻微外转位,又叫休息眼位。顾名思义,大家睡觉的时候都会这样,当然,死了也是这样考虑到睡觉睁眼的人类不多,所以只能是算了,真不吉利。由于最放松的状态稍微有点外斜,想要看近处的时候就要用到辐辏功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个 在桥脑的 负责辐辏功能的中枢需要会干这个因为从功能上讲需要它会干这个。这还能解释为什么看书时间长了会眼睛很累你一直对眼对上三五个小时不累才怪! 我坚信能量最低原理是自然界的普遍真理,眼睛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也是能量最低的一种体现:尽管该会的一定要会,但可以不会的就不设置这个命令,省下那宝贵的构造自然的能量! ===================== 插一嘴的分割线 ================================ Dr. Who 点评: 管事同学告诉我们不能外分眼球是因为肌肉的构造限定了运动的协调方式,很专业哦。可是 呃,不好意思,这个孩子似乎没有病。那图片来自某个家庭在picasa的一组生活照,鉴于隐私权我不敢把人家的全都贴过来,有兴趣的筒子们可以到下面的链接去看,是个刚出生不久的可爱健康小BB: http://picasaweb.google.com/jclev19/20080701MaddyComesHome# 所以管事同学的结论似乎有点过激了,难说这样分开的眼睛是我们婴儿时期的正常生理现象。。可是可是,我还是迷惑,为啥长成人了肌肉就得是那个结构的?咋证明我们现在的肌肉构造就是能量最低呢?
个人分类: 我是Dr.You|1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样的暖冬令人难忘
jlpemail 2008-1-6 15:52
这样的暖冬令人难忘
  1992年到京城居住以来,我已经历了十五个冬天。正在度过的这个冬天,是最温暖的冬天,只是象征性地下了一场雪,就显示出春天的气氛了。春天的气息无疑是来自我仰慕多年的《北京文学》杂志社。   从奥运大厦回家的路上,从“水立方”和“鸟巢”参观、采风途经和平门的路上,我都被这种温暖的气氛包围着。这不仅是一次采风,也是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赵大年、程青、赵晏彪、关圣力等老师对于当今文学创作现状的把握,尤其是对小说创作及编辑的感悟,娓娓道来,润物无声,让我这个在文学殿堂外徘徊多年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在意识到自身差距的同时,改进思路也更加清晰了。 外柔内刚、充满魔幻色彩的水蓝色建筑——“水立方”,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尚未竣工就显示了它非凡的气势和魅力。这座面积五万平方米的建筑,无论是作为建筑还是艺术品,都放射出无法阻挡的冲击力。明年秋天,这里将诞生48枚金牌,这里可能会成为2008年我国获取金牌最多的赛场。奥运会是健儿们的赛场,也是文学工作者们的竞技场;运动员们收获的是佳绩与奖牌,追求文学的人们收获的是好作品。   《北京文学》社的老师们视书友们为自家人,我这个普通的书友也早已把《北京文学》看成自己最喜欢的刊物。首先做个好读者,然后才能谈得上成为作者,甚至好作者。我愿在2007年度读刊、评刊,以《北京文学》的优秀作品启迪、激励自己,创作若干篇小说或散文习作。   “文学应该有能力温暖世界”,《北京文学》已经并且还会温暖世界,温暖一颗颗北京读者的心,温暖全国各地书友们的心。   假如一年四季从冬天开始,那么最后一个季节就是秋天,是收获希望和成果的季节了。我感受到的暖冬还在继续,而春天的脚步声已经能够隐隐约约地听到了。等到品尝收获的喜悦时,我还会提起一个季节,这样的暖冬令人难忘! 2007年1月18日(刊载于2007年第3期的《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3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