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Rydberg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冷原子和电子束源
热度 1 yanbohang 2015-3-2 05:09
冷原子和电子束源 自己长期做冷原子实验,旁边实验室是做电子源的,并没有想过两个可以交叉。最近才知道,这两个方向可以结合,并且有几个小组在用冷原子来做电子源。 从物理原理来说,理论并不复杂,如下图,显示产生电子源的过程。 图 1 :产生电子源示意图。 通过双光子过程,将 Rb 原子电离,这样就可以产生电子。因为冷原子没有热运动,因此产生的电子具有相同的能量,具有很好的相干性。这是相对于一般的固体靶来说的优势。当然,相对于固体靶来说,能原子的数目和密度都要低很多。产生的电子会比较少。 2011 年 NaturePhysics 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Nat.Phys. 7 785 (2011) ),就是研究用冷原子产生具有很好相干性的电子束。 图 2 :冷原子产生相干电子束。 文章中通过调制电离激光,形成一个六角星形状。然后照射 MOT ,产生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打到探测器上进行测量,如图 2 所示。这次产生的电子束保持了光束的形状,产生了六角星的电子束。这样获得的电子束最低温度为 10 ( 5 ) K ,具有很好的相干性。 利用超冷原子的 Rydbergblocking ,应该可以产生单电子源。
个人分类: 文献|4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电子和BEC的相互作用
yanbohang 2014-10-26 01:59
电子和 BEC 的相互作用 Rydberg 原子一直是原子物理研究的热门课题。Bohr的原子模型关键实验证据就是Rydberg原子光谱。在冷原子出现后, Rydberg 原子和冷原子结合是热门研究课题,一方面,原子的参数可以很好地控制,可以精确地控制Rydberg态的激发,另一方面,冷原子提供更精密的测量,可以探测探测很多较弱的Rydberg态相互作用。 不过欧洲拥有如此多冷 Rydberg 原子研究小组还是令人惊讶。一个法国朋友解释说,因为欧洲有研究Rydberg原子的传统,有些人以研究 Rydberg 原子著称,后来他们的很多学生找到科研岗位,自然而然就结合了 Rydberg 原子和冷原子。我喜欢这种简单粗暴的解释。 冷 Rydberg 原子研究中,最著名的要算Rydberg原子之间的偶极限制效应( dipole-block effect )。当一个 Rydberg 原子被激发后,附近的原子受到这个 Rydberg 原子作用,激发到同样的 Rydberg 态能级会移动,当这个移动大于激发激光的Rabi频率时,就不在激发,因此抑制了其他 Rydberg 态的激发。这个效应在 Pfau 小组的 BEC 实验中, Saffman 小组的双势阱中, Grangier 小组的两个单原子等许多实验中被观察到了。还有很多小组希望用dipole blockade来进行量子信息研究。相对而言, Pfau 小组关于 Rydberg 原子的少体( few-body )的研究别具特色,最近几年,他们发表了很多 Rydberg 原子的文章,独具一格。比如 Rydberg态形成长程作用的 分子, Rydberg 分子的永久电偶极矩,还有下面( Nature502 664 ( 2013 ) )的电子和 BEC 的相互作用。 图 1 :高激发的 Rydberg 原子,一个电子处于近弱束缚态,和中性原子( BEC )相互作用。 如图所示,选择实验参数,由于dipole block效应,只激发一个Rydberg原子。被激发的 电子处于弱束缚态,在 BEC 中和中性原子有相互作用。而这个相互作用的强度和带点粒子额质量成反比,因此带正电的 Rydberg 核部分和中性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因此整个物理图像就是一个电子和 BEC 的相互作用。而电子和中性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用 Fermi 的赝势描写,原子相当于受到一个平均势 。 其中波函数是 Rydberg 电子的波函数。由于这个平均势的存在,原子激发到Rydberg态的能级就会移动。通过选择激发到不同的 Rydberg 态,可以改变这个波函数,从而改变相互作用强度,从而改变激发的能级移动。 实验过程容易理解。通过选择不同的激光频率,将原子激发到不同的Rydberg态。激发后的电子和原子相互作用,会加热原子。最后放开势阱,让原子自由飞行,只测量BEC部分原子数,计算由于加热导致的损失。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扫描激发频率,探测原子损失谱。 图 2 :激发到不同的 Rydberg 态的原子损失谱。 由于电子和原子相互作用的平均场的存在,激发频率会有移动,这个移动就是电子和原子相互作用强度决定的。下图总结了激发频移和激发态之间的关系。同时,当将电子激发到更高的能态,平均作用的强度变小了,但是电子的波函数范围更大,总的效应是作用变强,导致更多的原子被加热,导致更多的原子损失。这在图2中有很好体现。当然,文章中对这些进行了仔细的定量分析。 图 3 :实验结果总结。
个人分类: 文献|3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