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选修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本学期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结课论文的模板和范文
热度 1 tutor 2011-3-19 20:46
到这里下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065do=blogid=299384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3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学评估中的极端学生评价:脑残,不抱希望
热度 2 DNAgene 2011-3-3 12:44
辛辛苦苦上了一个学期课。作为一名教师,内心中最在意的是学生的评价。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常说,最在意的是若干年后学生的评价。但若干年后,还能得到学生们评价,这可不容易。多数老师都被学生慢慢忘记了。若干年后,还能被学生记住的只有“大善”、“大恶”等具有极端特性的老师。 所以呀,我们这些普通老师,比较现实的还是看看学生的“即时”评价吧。去年下半年,我开了两门课:针对全校本科生的任意选修课《生命科学导论》、针对研究生的《基因组学》。学生成绩提交上去了,学生的匿名评价结果就对教师开放了。“浏览学生意见”,其实老师们不是浏览,是很认真地看。从上面,“你认为教师教学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心里美滋滋的。一行一行往下看,看到了“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意见来了,确实有些需要改进之处。看着看着,哇,来了一个网络常用语言“脑残,不抱希望。” 看到这一行,心里很复杂。但确实没生气,毕竟已经是人到中年了,确实比年轻时宽容了许多。我把这句评语看作是极端学生的评价,就像统计上的outlier异常值。 看看网络,就应该心平气和了,脑残这个词从Google竟然能找到约 34,600,000 条结果。各大论坛中充斥这类似用语。绝大多数情况下,脑残一词使用很不恰当,应该改成“脑子不聪明”。但为什么这么多人非要夸大化、用这种极端词汇呢?这么极端用词背后是否隐藏着说话人内心中极端愤慨的情绪呢? 呼吁致力于研究和推动“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学者们关注:社会上的极端用语和极端用语背后的极端情绪。 同时还要提醒有关领导和学者,评价我的那个学生是匿名评价,他/她完全可以放心地评价。但各大论坛都是实名注册,竟然也有那么多极端用语和极端情绪,说明什么?
399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两道选择题,看完之后全班真的只剩下沉默
jlcuit 2011-3-1 12:35
http://tt.mop.com/read_4286092_1_0.html 记得大学一堂选修课上。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帮个忙。”一听这话,教室里轻微的一阵议论开了,大学课堂本来枯燥,这下好玩多了。 问卷表发下来,一看,只有两道题。 第一题: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一会儿,我们就做好了。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这两题时,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是啊。”我们答得很整齐。 “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啊?”教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问卷再次发到我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问卷收了上来,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我们都100%地选了A。 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善待自己的父母,他们永远是最爱你们的。 看过此帖的朋友,不论回不回帖,只要你善待自己的父母,都祝愿你合家安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关于《庄子阅读》课的说明
tian2009 2011-2-7 09:34
下个学期继续开全校公选课,庄子阅读。 这门课已经开了两个学期,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每年的春天,读一个学期《庄子》,不亦乐乎。 不过,很多同学选课选得很盲目。下面这些话其实我是在前两周选课周时的课上说的。每次第一周说完,就会有一半同学退课,第二周就要面对一半新面孔再说一遍,再有一半同学退课,又有没听过课程说明的同学选进来,等到第三周再听,想退都来不及了。只好憋憋屈屈地跟着上一个学期,他们不开心,我也觉得对不起他们。希望选课的同学能够先看到我的博客,早作打算,勿谓言之不预也。——这门课不好混,要付出时间,不但要在课上读,而且要在课后 背 。 一,我为什么开这门课 我所钟爱的惠勒教授说:你要想了解一个领域,就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你要想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就开一门关于这个领域的课。 我不是庄子专家,但是我想要了解庄子,所以我想请一些同学,与我共同研读庄子。我自己的预想是开一个读书班,十个人为好,每个星期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读庄 子,我希望每个人主动的参与者。没有权威,没有标准答案,一字一句地读,一章一章地背。不过,师大不允许我开十个人的小班,最小的限额是30人,所以授课 方式都要有所调整,关于如何上课,后面再说。先说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二,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我在科哲教研室,我教授的专业课包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物理学哲学)、环境哲学、科学文化概论等等,都与庄子没有直接乃至间接的关系。不过,科学哲学这个行当在中国还有自然辩证法的传统,自然辩证法是个筐,大筐。所以,这个专业与谁都是同行。 我刚刚进入科学哲学这个行当时,主要的工作在于批判科学主义,批判科学哲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也关注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垃圾问题,牛奶问题。由此路径进入,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生态伦理问题。2007年,我的工作重新聚焦,我称之为工业文明批判。 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人类如果不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将会终结。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需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批判;第二,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滋养。 这是我进入传统的逻辑路径之一。 我们当代中国人,与传统的距离非常遥远。我在伯克利访学时,曾经上了一个学期Michael Nylan教授的“中国经典”课,读大学、中庸、礼记~~我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课堂上学过这些。这种感觉很怪异。 我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自然地了解我们的传统。实际上,我们与中国传统的距离,要远远大于我们与西方传统的距离。我们用在古汉语上的时间,要远远小于我们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中,我们不可能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学到系统的中国古典文献。 庄子是我年轻是最喜爱的中国古典作家,上高中时,读《中国古代寓言》,就被庄子吸引,但是从来没有系统地从头读到尾。我希望有一些真正热爱中国古典,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与我共同阅读。 三,我为什么可以开这门课 我的专业是科学哲学,一个科哲的老师开庄子课,大概会有人觉得怪异。有点儿像当初有位先生评价刘兵教授:一个作科学史的,搞什么女性主义,一个男同志! 《庄子》是中国的经典,所谓经典,就意味着要不断地被阅读。所有的阅读都是当下的阅读。通过阅读,把经典植入当下的语境,使经典在当下的语境中得以重省。 长期以来,中国古典文献的阐释自然而言地由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或者中国历史的学者所承担。我当然承认,这些学者拥有阐释中国古典的话语权。但是我想强 调的是,文无达诂。古人已远,他们真正是怎么想的,是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而且,在我看来,把经典还原到经典所在的语境,固然是有意义的,而把经典植 入今天的语境,是我更关心的。 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阅读《庄子》,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我对于科学哲学有一种很自大的看法,我认为科学哲学是一种元理论。比如,学过 科学哲学之后,关于真理、真相、客观、事实、实在、非实在、科学之类的概念都会有一种颠覆性的看法——缺省配置升级,用升级之后的视野再去看其它问题,就 会大不一样。 《庄子》之中,可以讨论的哲学问题随处可见,而所有的这些哲学问题,都可以在科学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比如:关于类比、关于实在、关于整体论与还原论、关于相信——你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儿?——庄子曰:奚以知其然也?——更不用说更加直白的宇宙论、环境哲学了。 四,我将怎样开这门课 这一项最重要,希望有心选课的同学认真阅读。 我说过,我不是庄子专家,我不会讲得天花乱坠,给各位以好莱坞大片似的精神享受。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阅读庄子——这门课的名字。所以我这门课的核心就是: 读 我和大家一起读。但是只有读是不够的,我还要求大家: 背 这是中国古人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西方知识体系所格式化,对于中国概念都很陌生。我们阐释古典,是把古典翻译成现代 白话文——其实是西式话语。但是我们古人是直接被古典概念格式化的,他们要理解什么,是要把被理解的东西——比如天演论——翻译成古典话语才能理解的。就 是说,逻辑起点不同。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大脑格式化一下——那就靠“背”,让经典文本脱口而出,虽然一点背诵不能与西式的 童子功相抗衡,多少也能让我们以这种方式亲近古典。 每次课大致的程序是这样的。 1,随机请六七位同学,站起来背诵上次课要求背诵的课文,作为平时成绩——每位同学,一个学期会有五次左右背诵的机会; 2,全体一起读课文一两遍; 3,请同学单独朗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解释——如果你自己解释不了,可以读你手里那本书的说法。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释本,就可以互相校正,一起讨论。 4,下课之前,把今天的课文从头读一两遍。 5,从课文中选择几个自然段,要求大家课后背诵。 期末考试开卷,要求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和要求我会提前一个月告诉大家。 另外,这门课是连续的。我第一次开的时候,从《逍遥游》读起,读到《养生主》。去年开的时候,从《人间世》读起,读到《大宗师》。所以这个学期就从《应帝王》开始读。 我曾设想,给这门课每年改一次名字,《庄子阅读》、《庄子再读》、《庄子又读》~~,这样,上个学期选课的同学还可以接着选。不过很遗憾,这个设计学校教务不能允许。所以上个学期选过课的同学,这个学期就不能再选了。 参考书:任何一个版本的《庄子》,要有全部原文。我本人使用的是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但是我不希望每个人都用这个版本。否则就没有多样性了。 五,我欢迎什么样的同学 ~我能给大家什么 我希望这样的同学来选这门课: 1,真正爱好庄子 2,愿意付出时间背诵。 很多同学觉得这门课容易混学分,每个星期来下面坐两个小时,如果老师是老罗一样的人物,可以听个热闹。如果不是,就在下面写其它课的作业。如果是这样的同 学不小心误选我的课,在第二周别人退课的时候进来,想退又来不及,只好跟着上,这个学期会很难受的。——你难受,我也难受。 每个星期,用两个小时在课堂上,朗读《庄子》,再用半个小时,背两节古文,把自己的大脑格式稍稍改变一下,与功名利禄无关,与找工作无关,与考研无关,只是把自己的脑袋誊出来两个半小时,亲近古典,亲近庄子。我觉得这是个享受,我愿意把这种享受与选课的同学分享。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由一段段时间构成的。你把时间用在这件事儿上,就不能用在另一件事儿上。你在读我这篇博文的时候,就不能同时读另一篇博文;你在与 这个人说话的时候,就不能同时与另一个说;你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不能同时看另一部——当你去看另一部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一段时间;你在上这门课的时 候,就不能同时上另一门课——当你想上那门课的时候,可能那门课已经取消了。在你能够选择的时候,你把时间用在哪儿,相当于你选择这一段的生存方式,生存 状态,这一段的生命。 每个星期,把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交给《庄子》,不算多吧! 我不是庄子专家,我的课不可能像于丹老师那样抚慰心灵,产生剧场快感。我只用最笨的办法,读和背。我的解释并不重要,不但我的解释不重要,所有的解释都不如原文重要。把原文背下来,结结实实地背下来,它就是你的,一辈子都会跟着你。可以受用终生! 2011年2月3日,兔年初一 于长春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杂谈-6:有必要开这样的计算机文化课吗?
热度 1 sqdai 2010-11-22 05:41
我参加本科教学实践较少,本无资格对此说三道四。但最近听说本校有计算机文化这门选修课程,而且据说由于学分比较容易到手,课程名称又比较时髦,学生选此课者趋之若骛,倒忍不住要说几句话了。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我一向主张应该对学生进行足够的自然科学史和方法论的教学,并认为应该适当地传授自然科学文化的知识,这对年青一代的成长极其重要。据我所知,清华大学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科学史的研究和教学队伍,他们根据各系科的需要,分别传授哲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力学史等等,颇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很注意把科学史教育渗透到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的崛起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与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力学等相比,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不开数学文化、物理学文化之类的课程,偏偏只开计算机文化课程?叫人想不通。让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倒是顺理成章的,而让全校理工科学生一起来学计算机文化,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我手头就有两本关于数学文化的书,一本是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一《数学文化》(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另一本是献给 2000 年数学年的《数学文化导论》(方延明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这两本书都很有水平,很有深度(尤其是后者),读后获益匪浅。查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的 43 本书的目录,就是没查到计算机文化。我们至少可以说,学习数学文化比学习计算机文化更重要、更有普适性。 退一步来说,如果真要开计算机文化这门课,如果它的内容有深度,我们也不必那么强烈地反对。试看现在的计算机文化课,内容十分浅薄,讲一些计算机的入门知识,介绍一些 word 、 excel 等常见工具,不讲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不讲 von Neumann 这位开山大师的思想,不讲布尔代数的深刻涵义,不讲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和发展思路,不讲计算机代数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这样的课程对学生有何助益?恐怕只能在毕业生求职时起装饰作用。 我的意见是:用数学文化课取代计算机文化课,使其成为一门极为有益的选修课,因为前者可以涵盖后者,其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写于 2009 年 3 月 3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491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6553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中国大学“选修课”如何才能实现“通识化”功能?
lgmxxl 2010-11-3 09:16
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自由教育模式、科学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检验,虽然专业教育模式仍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倚重通识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的 985 工程大学普遍开始了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探索。而对大部分的大学,则是在中国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类选修课,来补救 20 世纪以来专业教育的专精与偏失。但纵观中国大学的选修课模式,其负载的通识化功能并没有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的选修课成为大学的自由课、普通课。课程无目标、内容无实效、教学过程无人管、主讲教师无资格等现象在全国大学选修课中普遍存在,选修课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如何才能使大学的选修课具备通识化功能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对选修课进行实质性改造: 第一,课程目标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救,它不排斥职业教育,也不排斥实用技术,但更强调文化陶冶和心灵的培育。其通识课程更是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它的直接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的最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价值追求。选修课要实现通识课的目标,必须对其课程目标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提供情感慰藉、提供心灵支撑、提供心智训练,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反向思维能力、价值认知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如此课程目标,要求大学的选修课在设置时要更多地考虑课程的情感目标,更多体现学科的价值追求,而不应该把选修课仅仅定位为一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一种技能的传递。 第二,课程内容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多地强调的是课程的通识化:即这种课程必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所必须的、所不可或缺的,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的和基础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就要求其学生在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和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等 8 个领域内选修自己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组织十分考究,它要向学生显示在这些领域里,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方法,分析探讨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如何被应用,各具什么价值。每一个领域内的科目多少并不完全机同,但其设计的思考重点是一致的。 中国大学当下选修课的内容,从大学科门类上讲,主要是包括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学科具体内容上讲,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学科技能的传授。 第三,课程教学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下:从教师身份上讲,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底,它应该善于把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善于在与学生交流中,传递学科的精神、价值和方法。因之,国外大学对通识类课程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应该是某一学科中的学术精英,其年龄最好在 40 岁以上。因为只有人到了 40 岁,才能不惑,才能实际地、实效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的精髓。从教学方法上讲,通识课程要求更多地采用习明纳( seminar )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等方法。从教学手段上讲,它不一定要求漂亮的 PPT ,但它一定要求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要求学生成为上课中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恰恰是与通识化的课程目标背道而驰:上讲者大部分是年轻无经验的教师,他们主要为学时而上课;教学手段基本上放映 PPT ;教学方法上更多地是大班上课,有时一个课程的听课人数甚至超过 200 人。中国大学选修课要达到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对上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第四,课程安排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课程安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年安排,其二是学分安排。在学年安排上,主要有四种模式:模式一,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安排通识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安排专业类课程;模式二,在大学四年中,并行安排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模式三,在大学四年中,学生有选课自由,可以随时选择通识类课程;模式四,在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类课程为主,专业类课程为辅,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则以专业类课程为主,通识类课程为辅。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人们更多地认为第四种模式更合乎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学分安排上,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 黄坤锦 教授的考证,美国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30-40% ,其中哈佛大学为 45% ;日本大学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为 24-30% ;台湾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22% 。以此相对照,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中开设;学分占比相对较底,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普遍底于 10% 。要实现选修课课程的通识化功能,中国大学选修课可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大学三、四年级中开设适切的少量选修课;二是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占比,力争使我国大学的选修课学分占比达到 15-25% 之间。 中国大学选修课,从课程设置目标上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从实践上看,选修课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因之,对中国大学选修课进行通识化改造就显得格外重要。 郭英剑 . 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 . 新华文摘 .2010 ( 18 ): 136. 黄坤锦 .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60.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800 次阅读|8 个评论
选修课到底该不该点名
热度 1 gloria76 2010-6-23 21:43
选修课要不要点名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学生关注最多的就是能否及格了。这学期我只教授了一门选修课,把考核分成了两部分:平时表现+期末设计。平时表现中有一项是考勤,我不是每次课都点名,随机抽查了几次。这学期到课率极低,我分析原因如下: 1、授课的内容需要更新。教授这门课有几年了,虽然课件每次都不同,但内容大体不变,再者授课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强,听起课来兴趣不大。 2、授课方式方法需要改进。授课过程中没有体现个人魅力,虽然大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个人授课方式绝对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人决策问题。原来选课的对象是全院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改成了大三,大四,大三的要准备考研,大四的要准备就业,所以到课率不会高。 分析完了原因,还有一点疑惑,那就是: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到了,到课率会高吗?不点名,怎么保证选修课的到课率?从百度上用选修课 点名为关键词搜了一下,出来的相关网页绝大多数是不点名的选修课受欢迎。难到真的要靠不点名、好过关来争取生源和学生的好评?
个人分类: 教学|1131 次阅读|5 个评论
1946-1949年我在中大时的选修课和听过的学术报告
chenfap 2009-12-6 11:12
1946-1949年我在中大时的选修课和听过的学术报告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20) 中央大学规定,除必修课程外,学生还可以选修一些课程;选修课可以是本系开的,也可以是同一学院其他系开的,还可以是其他学院的其他系开的。一般来说,以选修同一学院其他系所开选修课的学生较多。由于中大所规定的毕业时必须达到的学分数多于必修课的总学分数,因之每个学生都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修几门课程。 我已记不清楚在1946-1949年中大物理系是否开过供本系学生选修的课程? 只记得在三年级时读过一门物性学,是一学期的课,物理系三七级全班同学都读了这门课;但已不清楚是必修还是选修?这门课是由谢毓章老师讲课的,他当时任中央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后赴美留学,50年代回国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在中大时,我选修了理学院其他系开的三门课程,分别是心理系所开的心理学,气象系(?或地理系)所开的天文地理,数学系所开的多项式。这些课程名称只是大概的名称,准确的名称已记不清楚了,大概都是一学期的课。我是在大三时选修天文地理的, 物理系三七级有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我也就跟着选修了。物理系学生对天文和地球有些了解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可为进一步涉及天文物理和地球物理作些初步准备。我是在大四时选修多项式的,那时想选修一门数学课,没有合适的,只好选修它。我是在大二时选修心理学的,选修这门课是偶然的,与当时的心情有关。那时中大物理系主任施士元教授起初要我再念大一,最后要我重修普通物理,当时我的心情颇不舒畅;加以南京初冬比较冷,入学后我就患了比较重的气管炎,咳嗽很历害,失眠。我去看病,跟医生谈到失眠和心情不好的表现,医生问我有什么心理问题?我一时回答不出,对什么是心理不了解,但记住了医生的这句问话。在选课时发现有一门 称为心理学的选修课,因我想了解什么是心理,便选修了这门课。在读这门选课时,觉得心理学也很有趣,但那时完全没有想到它竟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1954年我在大连工学院开始担任主讲教师,讲授普通物理;为了讲好课我比较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位模范教师介绍他的经验说,他为讲好课,曾学习过教育学。于是我也开始自学教育学,在教育学中常常谈到学生心理;由于我已有一些心理学知识,自学教育学便很顺利。 我上大学时,很少有国外的学者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我在中大时几乎没有听过国外的学者在中大作学术报告。那时由于交通不便,国内各大学之间也很少进行学术交流。但中央大学各院系也还是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报告。我的印象是当时中大物理系很少有学术报告,故我记不起来听过中大物理系的什么学术报告了。在听学术报告方面,我的兴趣比较广泛,也会常去听听其它院系的学术报告。现在还能记起来的有下述几次学术报告:1),听过萨本栋教授在中大工学院所作的电机理论方面的报告,他那时在中央研究院任总干事;我去听他的学术报告,大概是由于他曾担任过厦门大学校长。2),听过生物系一教授所作的关于基因的报告,那时西方对基因的研究刚起步,我虽听不大懂,也留下了个印象;解放后向苏学习,推崇米丘林-李森珂学说,把基因理论贬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我也受到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影响,也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这个看法;1980年代以后事实证明基因理论是正确的,米丘林-李森珂学说倒是伪科学;这个教训说明把阶级斗争引入科学研究为害极大。3),听过地理系举办的一次学术报告,请一位从新疆考察回来的学者介绍新疆的情况。4),还听过法学院请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来作报告,当时进步学生把司徒雷登视为反共的帝国主义份子,我也是这种看法,故是抱着好奇心去听的;在这次报告中,他虽说苏联的政治制度独裁,却称赞苏联经济制度的优点;由他说出这种话,更加令人深信苏联计划经济的优越;直到1980年代以后我才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缺点,也逐渐认识到当时对司徒雷登的一些评价也有所不恰当。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生活中的科学和生活中的大科学
kingstar 2009-7-4 09:19
你看到过所有的电水壶底部是不是都有一圈一圈的凸起?你可能知道小孔会成像,但多大的孔才会成清晰地像?你会惊讶于栩栩如生的立体照片,可曾试着自己也用普通数码相机也来拍几张?这一切都是源自生活,源自科学。真是这样的想法,在这学期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的专业选修课基础上,我想可以暂时不讲三国中的科学、不讲唐诗科学,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保留的讲座,而开设《生活中的自然科学》实验选修课可能更是当务之急,理由如下: 1)分享自然科学成果,用科学武装学生的头脑。 一年级的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的阶段,他们对自然科学具有普遍的好奇心,不论克隆技术、纳米技术,还是自行组装计算机,都使他们产生迫切了解并亲身经历的愿望。让他们到实验室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引导他们去自学,向社会、向其它学科索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入口,求知欲就会象脱缰的野马带他们遨游在自然科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中。 2)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大学阶段是能力增长最快的阶段,没有了考大学的压力,他们会专注于手中所做的事情,尽力思考感兴趣的问题,选修实验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操练的场所。从设计实验到实验完成后,要写出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如同作了一次小论文,这种训练对文科及财经类学生来说非常难得,而这正是能力增长所需要训练的步骤。 3)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信仰,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信科学的良好习惯。当学生选完10个左右的实验后,得到了学分,但大多数学生觉得不够,希望能有新的实验让他们选。惯性之下,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诸如科技馆之类的社会公益科普场所,探索其中的奥妙。抑或是参加各类科技类社团,如天文协会等来自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一窗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学生阶段很可能成为一些人的最后集中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如此宝贵而又逝不再来,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精神。这样这个暑假真要动一下脑筋了。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33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郁闷-选修课是什么课
frieda 2009-4-1 12:19
这学期承担了一门分子生物学的选修课。这是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大课,由于时间有限,选课的学生基础、程度也不同,能讲的东西也少,我在准备内容、课件和讲述思路上花了很多时间,非常希望把自己很喜欢的这门课程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引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也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收获。 可是第一次去上课就有点失望。300人选,来上课的只有200出头,而且上课十多分钟了还有同学陆续到来(可以排除是找不到教室的原因)。课后问一下同学为什么会这样,有同学很坦率的告诉我,本来就没指望来学什么东西,主要是来混学分的,加上选修课考试一般都很容易过,即使不来听,最后也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会儿很多同学在宿舍或者校门外的网吧里面呢。 了解了一些关于学校选修课的选课情况,学生最喜欢的是相对比较轻松的课程,如心理学、美学、音乐、演讲与口才、摄影艺术、书法鉴赏这样的课程,又放松、又好过;而历来选分子生物学这类比较严肃、辛苦、费脑筋(学生语)的课程的同学,就比较少了。当然,选课的同学里,也有很多确实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真正希望学到东西,面对他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让他们通过这门课,学习新知,开阔眼界,训练思维,真正能有所收获。 以前参与过一个相关的讨论(关于讲好了就能吸引学生来上课的讨论,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688204fpage=2 ),有72%以上的教师认为,即使教师讲得好,也不一定能吸引学生来上课。 虽然我对自己讲课的水平很自信,相信在后面的课程中,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听课,但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课一定比网吧(游戏、电影、mp4、玄幻穿越小说,等等)对一些同学的魅力更大。 回过头来再说必选课。对于专业基础课同学的学习态度会好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同学只是抱着顺利通过考试的心态去听课。所以上课的时候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他们并不关心,考试之前就迫切希望老师指重点,死记硬背笔记或复习资料来通过考试。当一学期完毕,再问一下同学,你通过这门课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觉得茫然。我不知道,这些同学将来回忆起来会不会后悔,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就已经度过了宝贵的大学时间,还浪费了父母的多少金钱,以及殷殷期待。 唠叨了不少问题,很多可能处于自己影响范围之外,回到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上来。我能够做的,还是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让自己的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思维活跃而不是被动接受。针对那些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给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案例,参考阅读资料,让同学通过自己的阅读、讨论和思考来解决。
个人分类: 教学心情|364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