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选修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选修课

相关日志

《数学辩证法》课程正式进入大学课堂
热度 1 fanxshan 2016-8-1 11:32
  经郑州大学教务处批准,2016年春季,《数学辩证法》正式做为校选修课,16学时,1学分,面向全校本科生。共开设2个班,700人。   数学辩证法课程的成功开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唯物主义正式登上人类数学舞台,在数学的百花园中展示着独特的中国风采。   数学唯物主义将当代量子力学中的单个量子(德谟克里特的“原子”)定义为自然数“1”,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整个数学理论,是量子力学的天然的数学工具,因此它又可简称为“量子数学”。    课程引起广大同学的强烈兴趣。    课程的结业,要求学生写一封虚拟信,介绍本课程部分内容并简要地舒发个人感想 。   从作业结果看,收信人五花八门,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同学的,有写给中学老师的,有写给弟弟妹妹的,有写给授课老师的,有写给爱因斯坦的,有写给学弟学妹的……   下面是部分作业的摘编——    --------------------------------------------------------------------------------------
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受够了本科生教学,皇帝新装的骗局
热度 141 dawndream 2016-5-21 19:10
改完期中测验卷,我感到心灰意冷。 两门课。一门选修课“控制工程数学基础”。开设此课的出发点,是为了强化线性代数知识。因为我知道,学生大一学的“线性代数”是公共课,没教好,也没学会,所以再教一遍。 这次期中测验,结果令人又气又悲。一共56个人,课堂学了足足两遍,仍然 无一人 对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有起码的了解!卷面实际成绩无人能到40分。 我出的题目专门检测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比如,给定一个矩阵,第一问秩是多少?第二问是否奇异?第三问行列式多少?第四问最小模特征值是多少?其实我给的3阶以上矩阵,统统都不满秩。只需算出(有些可以直接目测)秩是多少,其他全都是送分的,顺着写就行。可是这些人偏要每一步都去死算,结果我15分钟能做完的题量,给他们45分钟,又延长了10分钟,依然算不完! 他们拿到题只会死算,跟我的理念形成了尖锐的冲突。线性代数,你会算行列式,会求逆,会求矩阵乘积,会用高斯消元法算秩,会算特征值... 这些有什么用? 你的机械计算能力永远抵不上一个小小的手机APP软件。真正重要的是思想,是对概念的思考理解。可是这些学生无论多么简单的证明题,就束手无策,因为脑子里面总是一团浆糊。最不可思议的是“线性空间”这个概念,无论你怎么给他讲,就是全然不会。连续几届都如此。“一个对任意加法和数乘运算封闭的非空集合,就是线性空间”,就这么个概念,无论怎么教,依旧全体不懂。这次测验,一道证明题“求证:同时满足方程 Ax=0 且 Bx=0 的解形成一个线性空间。”全都缴枪,绝大部分人都留空白。 另外一门课,“现代控制理论”,情况略微好一点点。二十多人的班,大概能有 10% 到 15% 的学生大体掌握了基本概念,其余的人还是完全不会,拿到题目以后一通胡写。这门课小班授课,我使出浑身解数,务求精益求精地教学,内容精简之至。依然是这样的结果... 最近跟一个毕业生聊天。大概人之将别,其言也真,这位同学道出了真相。学生说,老师你不知道,大家从来都 不学习 。时间都花在睡觉,打游戏,玩手机,看小说,谈恋爱,上党课,培养人际社交能力... 种种活动上面,反正就是 不学习,集体抗拒 。考试的时候等老师划范围,透题,然后硬背一些题往卷子上胡填。就这样。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本科教学”这样毫无实效的工作。我是受够了。 如此恶劣不堪的学风,如此无底线的学习效果,我校绝非个例,应属于普遍的有代表性的情况,估计排名在150到400名的学校,大抵如此。欢迎同仁朋友们讨论,贵校本科教学的真实情况。 附线性代数期中测验题: 控制理论期中测验
34348 次阅读|311 个评论
91让心灵亮丽起来——浙江长征学院心理素质教育选修课撷英(2005
ggjjhh 2016-3-6 05:14
让心灵亮丽起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心理素质教育选修课撷英 黄涛 高金华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等,而是灰暗的心灵”。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荣格的这句名言在风光秀丽的长征校园得到验证。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式,该院在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同时推出四门选修课:创业方略、证券投资、社交礼仪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以下简称心理课)。尽管另外三门课的名称和内容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但仍然有193名学生选定了心理课。很多学生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投资获益和社交畅达的精神保障,在听课时间难以兼顾的情况下我们宁愿首选心理课。 学院和基础教学部领导对心理课教学十分重视,安排在心身医学和生活智慧方面发表论文和译文较多的高金华副教授担任主讲教师,购买了多种版本的最新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在开课前深入了解本院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学生们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需求,确立了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 :一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完善学生的科学素质;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卫生的基本方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要帮助学生探索开发心理潜能的基本途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精心耕耘,必有收获。在2005年6月10日心理课学习考核中,190多名学生运用文字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04级会计(3)班的马骏同学写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好课程,我喜欢它!有许多原本想知道但又不好意思问别人的问题在上了这门课后都有了答案。”面对教学时数有限和教学内容较多的矛盾,任课教师注意从两方面着手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困惑较多的问题(包括情绪、恋爱、挫折和学习问题)安排教学内容;二是把往常分堂讲授的内容合并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善于调控情绪、磨炼坚强意志”这堂课使学生对成才的非智力因素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04级会计(1)班学生张晓平说:“虽然心理课上课次数并不多,但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重新定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我相信这门课对我的一生会有重大的影响。” 04级文秘班的王周琪同学写到:“以前我认为爱情就是男女之间那种所谓触电的感觉,一日不见就茶不思饭不想。但自从选修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这门课后,我对爱情有了更理性、更正确的认识。”在心理课教学中,任课教师注重帮助学生获得客观的真理、掌握适用的方法、培养高尚的情感。针对一些报刊和教科书神化或俗化爱情的极端倾向,教师运用发生在学院所在地——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的一起凶杀案启迪学生正确认识爱情的本质,“爱情≠无私的≠自私的=互利的”这一简明的板书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任课教师还通过语义和逻辑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心理素质是心理状态(健康与否)的内在因素,心理状态(健康与否)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心理素质良好的人一般都处于心理健康状态,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往往容易患心理疾病。04级物流班学生黄敬毅说:“学了心理课,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以前心里存在的许多问题茅塞顿开。” 04级会计(1)班的叶小艳同学写到:“以前我对生活有时很消极,遇到挫折就哭哭啼啼,不能勇敢地去面对。自从上了这门课,我的改变太大了,现在的我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实践活动,努力奉献社会。”案例教学是增强心理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勇于承受挫折、恰当应对危机”一课中,任课教师讲述张海迪和林肯等中外名人战胜挫折和摆脱危机的生动事例,使学生们对挫折和危机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叶小艳同学表示:“心理课打开了我心里的一把锁。今后遇到挫折和危机我会坦然地去面对,冷静地去思考,妥善地去处置。”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研室成员认真分析了学生们书写的体会文章,从中选择出一些有真情实感、真凭实据和真知灼见的体会作为教学案例,准备在下一次选修课教学中加以运用。学院领导和教师表示,要通过不断提高心理课教学质量,把党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黄涛系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高金华为该部副教授) 2005-06-24写出
个人分类: 网发论文|1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教学(2):大四选修课教学方式探讨—师生角色转换
热度 2 rczeng 2015-11-29 11:13
博客教学(2):大四选修课教学方式探讨—师生角色转换 大四第一学期为专业选修课高峰期,几乎所有专业选修课程安排在此学期。但本科教学面临的窘境是学生准备考研,缺课现象很严重。或者学生们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在教室,却在做数学、英语复习。 因此,大四选修课如何留住学生在课堂是大学老师们需要面临的挑战。让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章节,查找资料、备课、做PPT、演讲,这是一种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上周四上午尝试让学生们讲解《材料腐蚀与防护》第四章内容:金属常见腐蚀形态和防护措施。安排5位学生做评委打分,老师点评。师生给出的综合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学生们的表现有点出乎意外,学生丁自友在师生互动方面做得很好,设置问题、让同学回答,使课堂活跃起来了。付怀芹 同学 对所讲内容理解深刻,讲解透彻。 当然,也有些问题,如PPT文字、格式、条理性需要注意,对有些内容的理解还不到位。 1 2
个人分类: 教学|2849 次阅读|4 个评论
青椒一年感悟之教学篇
热度 29 shawnkmchen 2015-7-18 15:12
2014 年 6 月正式入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二本院校) 2015 年 7 月入职一年,入职一年的时间也就是眼睛一睁一闭的功夫。一年前从一名高校学生转换成一名高校教师,一年后心中滋味个中复杂。 十年前,我大三,当时有一门选修课,上课的老师把教科书的文字全封不动地按照顺序复制到 PPT 上,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工具。然后在课上又从头到尾地读一遍,这课就算结束了。考试前公布一下考试范围,然后我们背诵一两天就可以取得高分。但是那时候,我没有去认真背诵,看着手中的考试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厌弃感。我的最终考试成绩差点就没及格。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迫去做,真的很让人难受。自己不喜欢的课程,还要考试,还要背诵考试题目的答案,真的不是一件能令人高兴的事。当时我心里滋味也是错综复杂,老师平时人缘很好,对学生也平易近人,但是这课上的实在让人听不下去,接受不了啊。心里告诉自己, 哪一天如果自己当了老师,万不可如此 …… 十年后,我却又不知所措。 因为是地方院校,所以课程任务相对较多,新进的老师不需要进行培训便可在新学期第一天去给学生上课。对像我这样还没适应角色转化的新老师来说,心里都是很忐忑的。在立志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对高校教师的印象应该就是一手做科研,一手做教学。并且师长好友也好心地对我多次强调,目前的高校,科研好了一切都好,不要把教学当成重点,不然你生存不下去。但教学毕竟是高校的源头活水,幸运的是去年学校和上海市对于我们新进的教师在教学方面作了多次和长久的培训与指导。在校岗前培训中,请了学校的教学名师指导我们如何对待教学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 上一节课,至少要花五节课的时间去备课 ,不然你肯定上不好这节课。他提到当初他为了准备上好第一节课,整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备课,上完后还是汗流浃背,唯恐未达到带教老师的要求。在上海市的培训中,也有大部分的时间和内容是关于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方法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老师说: 教学需要情感 ,因为有人说教育就是艺术,而艺术就是情感。 在培训了一个学期之后,这个学期我分配到 两门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 。我从学期开始便处于矛盾和对立的氛围之中。因为有好友提醒我,上课,去了就行,好好写文章做科研。而我的第一节课,却花了很长时间去备课。到了第二第三节课因为时间和其它事情的影响,自己明显感觉到不如第一节课顺畅。而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备课不充分,下面还是要回归好好备课,认真上课的轨道上去。于是,在后面近 3 个月的时间里,备课上课再备课再上课。没有时间去想科研的事情,没有时间去看文献。除了应对学院学校的填表任务,把余下的时间几乎都放在了上课这件事情上。 每次课后,回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对今天的课做总结,哪些地方做的好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的,等下一次再不断完善。但慢慢地,又出现了另外一对矛盾。我发现不管我多么认真地去准备上课内容,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不在状态的,一个概念每节课都强调,但是下一次课提问的时候,仍然一问三不知。 学生不听——这是个致命的问题 。 一天我看微信,读到一篇文章,对于学生不听课的现象是这样解释的:老师上课,相当于电视直播。学生看手机,那是转台;学生打瞌睡,属于直接关机。也就是说学生不听课,原因在于电视节目不好看——上课老师讲得不精彩。如果套用一个经典的句式,那就是 没有不听课的学生,只有讲不好课的老师 。于是我仍旧坚持好好备课,尽力做到每次课都尽我所能地把最好的知识内容,以尽可能有效的教学方式授以学生。我有时也想,要是我在下面听,有人在上面这样讲,我会不会听?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无论我准备充分还是匆匆上阵,下面总是只有几个人在听你,其它人都在做其它事。后来有老师和我讲,一个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听你讲,你就很成功了。这多少也让我心宽了一些,有人听至少说明每次课的准备都是有意义的。 有几次,我在上课过程中特地注意了一下不听课的同学都在做什么。总结了一下,大致有四种类型: 讲话、睡觉、看书、玩手机 。讲话聊天的同学是最不好的,因为会直接影响上课,上课声音大,讲话声音也大,欲与你一比高低。只能停下来,纠正一下讲话的同学,才能继续上课。睡觉也是一大现象,有些是睡一会做点其它事,有些是一睡就不起的。下午的第一节课,睡觉现象是最严重的。上了好一会儿课,叫了几次,还会有人在睡觉。看书的情况因人而异,有的是在做作业,有的看小说,有的学英语。如果到了期中或期末,那么有些人是要复习的。除此之外,看手机玩平板是最当今前沿的上课不良现象了。现在学校里面网络发达,通过学号和密码每个人都可以在学校里利用网络娱乐或工作。当然在课堂里,最多的是看微信,看电影,看新闻,或者玩游戏。如果碰上体育赛事,还有看直播的。我没有去刻意阻止学生停止手中的事情,是觉得这些现象存在必顶有许多因素造成的。老师课讲得不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院士做报告不还是睡到一大片么),有要考英语出国的,有要考研复习的,有用手机平板谈恋爱的,这些能阻止么?! 现在的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确对老师的课堂讲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什么都讲微 。如今 MOOC (慕课)的出现也顺应潮流,高中生学习也利用起了微课教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一个半小时听专业老师讲课,如果讲得还不怎么样,怎么能够要求学生认真听你讲课呢?! 当然,在课堂上也发现,如果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出内容,或者放相关视频,或者进行实物演示,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会大幅度增加。但一旦我说:想知道为什么这样吗?学生们的头会立即向下旋转 90 度——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学生对纯粹理论知识不敢兴趣,当我以传统讲课方式上课时,学生不仅不想知道为什么,也不想知道是什么;当用多媒体和引起感官刺激的方式进行教学时, 学生想知道是什么,但不问背后的为什么 。就如同大家都爱玩游戏,但很少人会对游戏的程序编码感兴趣。 总之,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备课,怎么上好课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而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在乎考试成绩(我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说老师你让我们通过考试就行),你们还在乎什么,我真不知道。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21377 次阅读|51 个评论
大学教育的本质
热度 1 wb19901025 2015-7-12 19:35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莎士比亚的作品。 ” 讲台上的女老师对全班寥寥无几的同学们说,我后面的一同学没忍住窃窃私语道: “ 我一学理科的,给我讲莎士比亚有什么用? ” 这会窗外下着雨,刚推导完一个重要的公式,这意味着离发文章又进了一步。但突然间上面的声音进入了我的脑海,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大学的时光。 我大学是学材料学的,那时候我们的选修课得修满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而很多选修课则是文科,比如《大学语文》,《文学鉴赏》等课程。当时我选了《文学鉴赏》,当时选这门课的目的除了满足学校的要求之外,还想满足下自己内心的那个文艺角色。 给我们交这门课的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老师,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扎着马尾辫,个头中等,面容姣好。大学老师上课也得看脸,那位老师靠着这张脸也吸引了不少学生来上课。但大家也有清楚,一般到后面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没啥人了。但我,每节课都是必到的。 随着读研以及读博,很多社科类的书籍已经在书架上尘封已久,一天繁忙的在夸克和量子场之间转换,根本就无暇顾及书架上那些孤单的文艺气质。 “ 我一学理科的,给我讲莎士比亚有什么用? ” 这句话又激发了我对大学教育本质的思考。最近在回家吃饭的路上大脑总是不住地思考,很难压下去那根跳动的思维火苗。 “ 世人被知识压死,而智慧却少的可怜。 ” E. O. Wilson 一语道破了这个时代现存的困境,然而很多人给出的应对之策仍然是鄙弃智慧。 我们目前大学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为了在科技上追赶欧美发达国家而重视理工科,而把文学社科类的教育重视度降到了最低。就拿现状来说,理工科就业要比文科容易些,这也是导致大量的人选择理工科而不是文科的缘故。学生和家长们自然也会按照这个准则行事,在很多人看来写两行代码要比写两行诗词的实际意义更加重大。 人文教育的缺失不仅仅是在大学教育里,甚至在中小学就已经开始这种势头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眼中的成绩至上让孩子们丧失了美好的童年,丧失了培养优秀人格的机会,并逐渐在繁重的家庭作业和题海中丧失自我。 最终,这种现象在大学就变的更加普遍了。学理工科的学生很少去触及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并坚信在互联网上一定可以找到人生的真谛。而这种现象的恶果就是很多大学生不善于交流、封闭、自我,最终会因为一点点的矛盾而发生流血事件。 法里德 · 扎卡里亚在他的新书《捍卫人文教育》中认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个观点我完全赞同。 大学教育可以功利,但不可以急功近利。 目前很多大学以自己培养了多少富豪为骄傲,但在学生看来这却是一件极具负能量的事情。大学应该以注意基础教育为根本,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宣传只会让学风变得越来越浮躁。当那些从事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研究的人若是无法静下心来做自己的研究,那么我们科研的悲剧就要来临了。 所以在加强近代科学等基础教育的同时,人文修养的教育也不可缺失。毕竟人文科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人文学科在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上起到很大的作用,这点在职场上尤为明显。 哈佛大学的劳动经济学家劳伦斯 . 卡兹说: “ 在 21 世纪的经济体系中,宽泛的人文教育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 他认为纯技术的回报已经趋于平衡,所以如何通过与他人的沟通与协作是提高报酬的一个重要因素。 “ 因此我认为,一个人文专业的学生,如果对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也颇有研究,就会很有价值,在职场是会有很大的灵活性的。 ” 卡茨说, “ 但在我看来,你必须 ‘ 脚踏两只船 ’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或者是计算机专业、生物学专业、工程学专业、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正经八百地修过人文和历史课程,也会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科学家、金融专业人士、经济学家或者企业家。 为何我们会被转基因的安全性所困扰?为何雾霾会像幽灵一样在我们身边挥之不去?为何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会把我们正常的细胞诱变成癌细胞? 面对这些问题,纯粹的科学技术无能为力,我们必须借助于具有人文情怀的公共政策来辅助。在政策领域,我们人类必须做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决定:是否允许修正人类生殖细胞基因。人类生殖细胞基因修正或许可以消灭特定种类的疾病,减少痛苦,让我们的后代更聪明、更美丽。但它同时也会改变我们这个物种,会让富人有机会炮制出犹如超人的子女。这真是既令人振奋,又透着恐怖。 要权衡这类问题,监管者不仅要具有一流的科学素质,还要具有一流的人文素质。毕竟,早在 3000 年前,荷马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 在《奥德赛》中,美丽的仙女卡吕普索向奥德修斯许诺,只要留在她的岛上,他就可以长生不老。跟仙女有了一段风流韵事之后,奥德修斯最终拒绝了这个提议,因为他思念自己的妻子佩涅洛佩。他拒绝像神一样永生,选择面对人类必须面对的痛苦和死亡。 现在人生活不幸福的一大主因就是无法跟周围的人很好地沟通,而经常涉猎文学对提高人的情商大有裨益。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的五项研究表明,比起阅读非虚构类作品或者通俗小说的研究对象,阅读文艺小说的研究对象能够更好地评估照片上的人处于何种情绪之中。文学似乎提供了与人的本质有关的课程,帮助我们解读周围的世界,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相处。 除此之外,文学还可以架设起理解的桥梁。 托妮 · 莫利森 帮助整个美国理解非裔美国人的生活; 裘帕 · 拉希里 阐明了移民群体面对的种种矛盾; 卡勒德 · 胡赛尼 打开了观察阿富汗的窗口。 我们国家目前大学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极容易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都想着如何用极少的投入就获得极大的回报,而不时被爆料出来的论文抄袭不仅仅是急功近利的恶果,更是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体现。 总而言之,在当下这个时代,学习编程和统计学固然意义重大,学习历史和文学同样十分重要。 上大学的时候,一到夏天,南方的天就热的难受。虽然斜阳已西,但空气的温度丝毫没有下降的感觉。这时候坐在教室里边擦汗边等待来上选修课的老师,选这些课以及看更多社科类书籍的目的就是不让自己仅仅变成一个只会变成求解方程的 Geek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小的文艺角色,你必须得满足她。 而大学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更是让学生变成有血有肉的人才。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3696 次阅读|1 个评论
1门课:116份试卷,120张成绩单
热度 5 phd9992000 2015-1-25 20:07
选修课,算上重修116人。40个行政班。每班要求3张成绩单,分送不同单位。 教学评估的要求荒谬。成绩单签名签到手酸。 这样就算符合教学规范、提高成绩?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 教学评估,What's wrong with you?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1911 次阅读|13 个评论
今天,大学之门专门为你而打开!
热度 32 qhliu 2014-5-22 22:03
“我理想中的大学是:大学是本科生的大学,是每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场所;大学也是教授的大学,每位教授都至少代表了一个本科专业并给相关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 ----- 土著之梦 一,本学期湖南大学为一位本科生开出课程《最优化》 上周四上午课毕,收拾东西待走。有学生过来连接计算机。 “ 你有课?” “ 嗯。老师的机器坏了,用我的电脑。” “ 什么课?” “ 最优化。” “ 嗯? optimization . 这门课有点大学课程味道! 选课的人多吗?” “我一个选!” “就你一个人选?” “ 对,教务处要我退选,我坚决不退。最后只好开!” “ 什么教材? 我看看。” 教材为 数学系教授编撰,而这位学生来自信科院。 眼睛闪亮放光,说话简洁准确,动作干净利落。 不证自明,是个用心 来 求知的少年 。 好样的! 值得大学专门为你开设一门课! 二, 《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 课堂上只有八位正式生 本学期,我开设选修课《理论物理专题》,原意是希望讲授《量子场论(初步)》。私心是借为本科生开课之机,为我课题组几位想学《量子场论》的研究生开个头。有些本科生一听,预注册后退选了。学校规定这门课主要为本科生而开设的选修课,本科生都走了,课也就开不成了。我最后决定主要讲授《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并在课前通知学生,终于有八位学生正式注册。 课程内容多半取自教材、少半取自论文;学生少半课堂听讲授、多半课外动手。 同学自己动手的问题包括: 1 ,短时间 Feynman 路径积分表示的高阶近似和一个相位修正 ( 说明量子力学中相位可能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出现 ) 。 2 ,环面上粒子的位动量研究 ( 我 本人最近一个小工作 的拓展,适合本科生练练手 ) 。 3 ,一个简单混合态的远程传态。 4 ,一个简单混合态的纠缠和退相干 ( 需要研读经典 Mixed-stateentanglement and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 较难,适合有志于物理学的学生 ) 。 注册者八位, 旁听生 两位。注册者中还有一位长期缺课。 师生一起刚好一个整数。 课程进入尾声, 课堂上一直 没有低头党。 今天又周四,课后摆拍一张。今后湖南大学写历史时,这照片未必不是素材。 —————————————————————————— 朋友之交二十九年 (2007 年旧文,拾遗于网络 ) 我有个朋友在隔壁一所大学当教授。他的行当是英美文学,当过外国语学院的院长,出过诗文集,在他那个行当里似乎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因为太忙,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我们在洞庭湖滨长大,但并不认识。曾有过一次交集是我们一起参加过 1978 年县里组织的学科竞赛。他是全县英语竞赛第一名,我只获得了数学三等奖。 1979 年,我们离开农村到湘潭上学,他在一所大学读英文文学,我在一所中专的电器自动化专业学习;我在努力解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时,他在狂背原版《莎士比亚全集》。我们的认识是因为他的一个中学同学后来成了我的中专同学,我们的相交是由于面对当时社会激剧的变革和发酵般的人生成长经历,有共同的彷徨和不适。我们都拼命读书,像干枯的海绵,吸收每一点可能获取的知识。每当被一个观点激荡得彻夜难眠时,就有了再一次见面和聊天的理由。当时,我们正青春年少、敏感而细腻。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养了一盆紫萝兰,养得十分精心。当阳光明媚时,他就将它从书桌上搬到阳台。 隐 隐约 约, 这花里面寄托了他一段铭心刻骨的往事。 中专学制只有三年, 1982 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郑州工作。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他的一封信,他说他毕业实习在桂林作导游,手头有点紧。我立即给他寄去 10 元。 现在 这点钱少得可笑,但当时我尚在见习期间,一月的工资也就是 24.6 元。 1989 年我拿到了粒子物理的硕士学位,湖南大学接纳了我这个半途出家的寒门书生。那时,我们都已经成家,有十余年没有见面。他工作的学校就在我校隔壁。有一天,我和夫人去他们学校有点公务,于是登门拜访。进了他的书房,发现这里由天及地尽书,几乎没有插足之地。我信手从地上拣起一册,竟是从一古寺中收集来的线装佛经。当时我们都有一点少年得志,一起嬉笑怒骂,臧否天下人物,畅快淋漓如同鲁智深痛打镇关西,快乐自在仿佛小儿游戏在绿草地。一直到他漂亮而贤惠的长沙妻子将啤酒樽满,饭菜停当,才回到现实生活。下酒菜中,记得有一盘当时长沙流行的韭花炒肉丝。 此后又十年,我们仍是极少见面,相遇因公因私都是偶然,但每次相遇,话题或深或浅全无隔阂。不过当年的好酒之徒已变得畏酒如虎,工作的重负使得我脊梁间常有酸疼之感。 2007 年来到,我利用群发的方式给许多同行和朋友发过电子邮件,跟许多人说过“新年好!”。夫人问,还有没有人没有发到,我想了许久也没有想起他来。现在新年已经过去许久,昨晚聚会时贪了两口,至今腹部鼓涨。思绪却天马行空,穿云越雾,突然想起现在吃不到的韭花炒肉丝,随后才想起他来。在这个一切都要物化的时代里,君子之交和理想主义都已经有如冬夜里的游魂。很高兴为还能回忆起我们之间的友谊,庆幸自己在物理学文章之外还能用勉强通顺的现代汉语为我们的友谊记点什么。有了这些,也算问过他一声“新年好”了。 (后记:网上此文题目有误,已订正。)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9059 次阅读|90 个评论
第十一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11-16 20:50
第十一周周日(11.17)上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11-9 10:17
第十周周日(11.10)上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willertang 2013-11-5 10:23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出人意料,去年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两人中途退课。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特别是当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幸福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幸福课为何会在哈佛大受欢迎?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 我曾不快乐了30年。本-沙哈尔这样说自己。 他也是哈佛的毕业生,从本科读到博士。在哈佛,作为三名优秀生之一,他曾被派往剑桥进行交换学习。他还是个一流的运动员,在社团活动方面也很活跃。但这些并没有让他感到持久的幸福。他坦言,自己的内心并不快乐。 最初,引起我对积极心理学兴趣的是我的经历。我开始意识到,内在的东西比外在的东西,对幸福感更重要。通过研究这门学科,我受益匪浅。我想把我所学的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于是,我决定做一名教师。 在本-沙哈尔第二次开设 幸福课的2004年,哈佛校报上有一篇报道《学校面临心理健康危机》,文章的导语说:在过去的一年,绝大多数学生感到过沮丧和消沉。文章引述了一位学校舍区辅导员写给舍区主管的信。 我快覆没了。这位辅导员写道。在他分管的舍区内,有20个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因为严重焦虑而无法完成学期作业;另一个学生因为精神崩溃而错过三门考试……舍区主管把这封信转给了哈佛校长,并强调该舍区的问题并不是特例。 据哈佛一项持续6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正面临普遍的心理健康危机。调查称: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哈佛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惟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人们衡量商业成就时,标准是钱。用钱去评估资产和债务、利润和亏损,所有与钱无关的都不会被考虑进去,金钱是最高的财富。但是我认为,人生与商业一样,也有盈利和亏损。 具体地说,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时,可以把负面情绪当作支出,把正面情绪当作收入。当正面情绪多于负面情绪时,我们在幸福这一'至高财富'上就盈利了。长期的抑郁,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情感破产'。整个社会,也有可能面临这种问题,如果个体的问题不断增长,焦虑和压力的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就正在走向幸福的'大萧条'。 一项有关幸福的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3个因素:遗传基因、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本-沙哈尔说:我知道它是可行的,因为,它已深深地帮助了我。 我们的很多课,都在教学生如何更好地思考、更好地阅读、更好地写作,可是为什么就不该有人教学生更好地生活呢?把艰深的积极心理学学术成果简约化、实用化,教学生懂得自我帮助,这是本-沙哈尔开设幸福课的初衷。 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16岁那年,在以色列长大的本-沙哈尔,获得了全国壁球赛的冠军。在长达5年的训练中,空虚感如影相伴,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无论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 终于,本-沙哈尔如愿以偿,夺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举行了隆重的庆贺。那时,他对自己的理念更加深信不疑:成功可以带来快乐,过去所受的种种苦痛,都是值得的。 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试着再回味一下无限的快感。可是突然间,那种胜利的感觉,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又变得很空虚,只有迷惘和恐惧。泪水涌出,不再是喜极而泣,而是伤心难过。在如此顺意的情况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话,那我将到何处,去寻找我人生的幸福? 他极力让自己镇定,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神经过敏。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仍没有找回快乐;相反,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打破。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非常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本-沙哈尔注意观察周围的人,谁看起来幸福,他就向谁请教。他读有关幸福的书,从亚里士多德到孔子,从古代哲学到现代心理学,从学术研究到自助书籍等等。最后他决定去大学主修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观,逐渐清晰起来: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本-沙哈尔竟然从汉堡里,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苦练外,他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完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4只汉堡。当他急不可待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第一种汉堡,就是他最先抓起的那只,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 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不幸的是,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忙碌奔波型。 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 本-沙哈尔经常讲蒂姆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晃动着许多人熟悉的影子。 蒂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但自打上小学那天起,他忙碌奔波的人生就开始了。父母和老师总告诫他,上学的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这样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没人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获得快乐的地方;学习,可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因为害怕考试考不好,担心作文写错字,蒂姆背负着焦虑和压力。他天天盼望的,就是下课和放学。他的精神寄托就是每年的假期。 渐渐地,蒂姆接受了大人的价值观。虽然他不喜欢学校,但还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时,父母和老师都夸他,同学们也羡慕他。到高中时,蒂姆已对此深信不疑:牺牲现在,是为了换取未来的幸福;没有痛苦,就不会有收获。当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他安慰自己:一旦上了大学,一切就会变好。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蒂姆激动得落泪。他长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没过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他担心在和大学同学的竞争中,自己不能取胜。如果不能打败他们,自己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大学4年,蒂姆依旧奔忙着,为自己的履历表增光添彩。他成立学生社团、做义工,参加多种运动项目,小心翼翼地选修课程,但这一切完全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这些科目,可以保证他获得好成绩。 大四那年,蒂姆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了。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这回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很快就感觉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4小时的高薪工作,充满压力。他又说服自己:没关系,这样干,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能更快地升职。当然,他也有开心的时刻,在加薪、拿到奖金或升职时。但这些满足感,很快就消退了。 经过多年的打拼,蒂姆成了公司合伙人。他曾多么渴望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却没觉得多快乐。蒂姆拥有了豪宅、名牌跑车。他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 他被身边的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拿他当偶像,来教育自己的小孩。可是蒂姆呢,由于无法在盲目的追求中找到幸福,他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用酗酒、吸毒来麻醉自己。他尽可能延长假期,在阳光下的海滩一呆就是几个钟头,享受着毫无目的的人生,再也不去担心明天的事。起初,他快活极了,但很快,他又感到了厌倦。 做忙碌奔波型并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因为找不到出路,蒂姆决定向命运投降,听天由命。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呢?他该引导他们过怎样的一种人生呢?蒂姆为此深感痛苦。 为什么当今社会有那么多忙碌奔波型的人呢?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忙碌奔波型的人,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本-沙哈尔看来,寻找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才是获得幸福的关键。 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在课堂上,本-沙哈尔不断地向听讲者发问: 我们可以不停地追问为什么,来反思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可以是大房子、升职或任何其他的目标。看看要问多少个为什么,才能落到幸福的追求上?问问自己,我做的事情,对我有意义吗?它们给我带来了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不同的尝试?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 本-沙哈尔的哲学老师在他毕业时,给了他一点忠告:生命很短暂,在选择道路前,先确定自己能做的事。其中,做那些你想做的。然后再细化,找出你真正想做的。最后,对于那些真正、真正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本-沙哈尔也这样教他的学生,如何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和热情的工作。 用以下3个关键问题,先来问问自己:一,什么带给我意义?二,什么带给我快乐?三,我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要注意顺序。然后看一下答案,找出这其中的交集点,那个工作,就是最能使你感到幸福的工作了。10多年前,本-沙哈尔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是一名律师,在纽约一家知名公司上班,并即将成为合伙人。坐在他的高级公寓里,中央公园的美景一览无余。年轻人非常努力地工作,一周至少干60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起床,把自己拖到办公室,与客户和同事的会议、法律报告与合约事项,占据了他的每一天。当本-沙哈尔问他,在一个理想世界里还想做什么时,这名律师说,最想去一家画廊工作。 难道说,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画廊的工作吗?年轻人说不是的。但如果在画廊工作,收入会少许多,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虽对律师楼很反感,但觉得没其他选择。 因为被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捆绑,所以他每天并不开心。在美国,有50%的人对自己的工作不甚满意。但本-沙哈尔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不开心,并不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而是他们的决定,让他们不开心。因为他们把物质与财富,放在了快乐和意义之上。 金钱和幸福,都是生存的必需品,并非互相排斥。他说。 他进一步说,通常在越感兴趣的事情里,人就越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越能做得持久。人一旦有了热情,不但动机坚定,连做事效率也会提高。举例讲,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享受创造的愉悦,而这快乐的成果,还可以帮他取得好成绩,助其获得未来的幸福。在亲密关系中也一样,两个人共享着爱情的美好,并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都会很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幸福与成功,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感情上的成功,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能带来更多的成功。 本-沙哈尔总结出这样3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 如果只把工作当成任务和赚钱的手段,就没有任何的个人实现。这样每天去上班,只是必须而不是想去,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如权力和声望等。他们会关心下一个升职的机会,期望从副教授到终身教授、从教师到校长、从职员到主管、从编辑到总编辑;假如,把工作当成使命,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了。薪水、职位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做这份工作,动力源自内心。工作是一种恩典,而不是为人打工。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自我实现,获得充实感。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 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医院清洁工的。一组人觉得自己的清洁工作很无聊,没啥意义;但另一组人,觉得很有意义,做得很投入。他们与护士、病人以及家属交谈,想办法让医院员工、病人舒适。他们看待工作的角度更高,并在其中找到了意义:我不仅仅是个倒垃圾和洗衣服的人,正是我的工作,让医院正常运转,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就像第二组人,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找到了使命感,因而从中也得到了更多的意义和快乐,他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金钱关系。有时候,人们并没有换工作,或改变工作环境,他们所做的,只是赋予了工作本身更多的意义,从中发现乐趣,因而也提升了幸福感。 可以想像,一个因为家长的压力而学法律的人,是无法在其中找到长久快乐的;相反,如果是基于对法律的热爱而成为律师的话,那他在维护公义的同时,也会觉得很幸福。 一个在工作中找到意义与快乐的投资家,一个出于正确动机的商人,绝对要比一个心不在焉的和尚,高尚和有意义得多。本-沙哈尔笃定地说。 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事里找到意义。如创业、当义工、抚养子女、行医、甚至是打家具。重要的是,选择目标时,必须确定它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爱好,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待。真我的呼唤,就是使命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本-沙哈尔用一段话,描述这种美妙的体验:我甚至形成了一种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追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你新的机会。 在追求有意义而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不再是消磨光阴,而是在让时间,闪闪发光。 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一天,在哈佛的食堂,有个学生走到本-沙哈尔面前,问他:你就是那个教人如何快活的老师吧。学生接着又说:你要小心,我的室友选了你的课,如果哪天我发现你并不快乐,我就要告诉他,别再上你的课。本-沙哈尔看着这个学生,笑着道:没关系,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我也有不快乐的时刻,因为我们是人。 总有人问我,你能帮我消除痛苦吗?可是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来对待痛苦。痛苦,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会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人生的成长和飞跃,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悲伤的时刻,比如经历失败或失去,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整体上,能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的人,一个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想让自己当一个完美的老师,他发现这样即害了自己,也害了学生。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希望他的学生,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为了更好地记住 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 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有规律地锻炼。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睡眠。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慷慨。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勇敢。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表达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 上这门课,真是一种享受。它非常有趣,而且值得学生学习。一位读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发给我们的邮件中写道。她还说:事实上,这门课并不会帮我拿攻读学位的学分。但比起其他课程,我更喜欢做这门课的作业。 在哈佛的校报上,也留下学生们的反馈意见: 他教心理学,同其他心理学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试图让你把这些理念,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从记'感恩簿'中收获最大,在那里,我每天写下我充满感激的事情。上这门课之前,听到'冥想'这个词,我会不以为然。但是现在,我惊奇地发现,它真的让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放松了。我认识的每个上过这门课的人都说,这是他们在哈佛上过的最好的课。一位和我要好的女生说,它改变了她的生命,给了她一种看问题的不同视角,对幸福的理解,也改变了。 甚至助教们也说,自打跟本-沙哈尔教授幸福课以来,一年中,身体出奇得好,心情也爽多了。我改善了我的饮食、睡眠、人际关系,还有人生的方向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另一位助教称,这门课的出勤率,平均在95%以上。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2006年2月,哈佛出了件大事,校长萨默斯为自己的惊人之语女人先天不如男,付出了下课的代价。即将去职的萨默斯闷闷不乐,他的好友找到本-沙哈尔,讨要如何让校长快乐起来的秘笈,本-沙哈尔慷慨支招。 首先,他现在可能很烦乱、失落、难过,这些都属正常,因为他也是人。去大胆地经历他现在正经历着的任何事,并且自然地接受下来。 第二,建议萨默斯本人,阅读一下哈佛积极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波特的书,书中说:人类有非凡的克服令情绪失落事件的能力。事情并没有像他最初看起来的那么糟,即使是被逐出世界顶级大学的校长之位。 第三,他可以仔细反省一下作为哈佛校长的经历,回忆自己任期内的巅峰时刻,并用他所学到的东西,去寻找新的机会和用武之地。 假如上述办法仍不奏效的话,本-沙哈尔支了最后一招:我可以在我的课堂上,留下一个座位,校长先生可以旁听这门课并做相应的论文。
个人分类: 感悟生活|26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11-1 18:48
第九周周日(11.3)上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为同学们安排结课论文的题目,并讲一下如何写结课论文,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上课地点调换了
tutor 2013-10-26 10:48
第八周周日(10.27)上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但上课地方改为YF501,请同学们相互转告,不要走错地方。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选修课本学期课程全部结束了!
jiangjinsong 2013-6-8 23:05
感谢同学们的认真听讲,感谢许多朋友的支持,尤其是“与牠同行”动物救助中心的刘艳丽女士,以及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代表周尊国先生的帮助。  今天晚上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代表周尊国来清华讲课。 周尊国 图片:周尊国.jpg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中国代表。2005年起担任RSPCA(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Compassion(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中国顾问。2007年开始成为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的中国代表,200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动物福利课程。2009年1月参加欧盟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农场动物福利和国际贸易”国际论坛,2010年1月参加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动物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并做演讲,2010年10月受邀参加国际素食协会在雅加达举办的“拯救地球”国际论坛并做演讲。 这是我今年春季学期新开的“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本科生选修课的最后一讲,我请周尊国先生介绍一些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在世界上和中国都做了那些动物保护的活动,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周尊国先生讲演的视频:当代动物庄园 http://video.chaoxing.com/play_400005252_51472.s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二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5-23 21:12
第十二周周日(5.26)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一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热度 1 tutor 2013-5-17 18:50
第十一周周日(5.19)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4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十一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5-17 18:44
第十一周周日(5.19)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5-9 18:50
第十周周日(5.12)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想同学们安排结课论文的题目,并讲一下如何写结课论文,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周六周日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上课通知
tutor 2013-5-2 20:31
根据学校通知,由于五一放假,原第八周周日(4.28)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调整到第九周周六(5.4)下午上课,周日(5.5)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调课通知
tutor 2013-4-25 09:39
根据学校通知,由于五一放假,原第八周周日(4.28)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调整到第九周周六(5.4)下午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4-19 14:11
第七周周日(4.21)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数学建模选修课PPT
sobolev 2013-4-17 13:00
Univ.: NEUQ, Grade: 2010,2011 discipline: completely Duration: 8 ,week 6 2012-2013(2)CUMCM选讲.pdf
2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3-4-10 18:23
第六周周日(4.14)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8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一次
tutor 2013-4-6 15:38
根据学校关于《201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第五周周日(4.7)课程停课顺延一次,所以周日下午的《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同学们不用来上课了,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味数学和力学--奇偶性的妙用
jhxie2000jhxie 2013-1-22 01:17
趣味数学--奇偶性的妙用.doc 假期里为下学期的选修课"趣味数学和力学"准备点材料,也希望通过科学网,与大家分享学数学的乐趣.
3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味数学和力学--神奇的数学归纳法
热度 1 jhxie2000jhxie 2013-1-22 01:16
假期里为下学期的选修课"趣味数学和力学"准备点材料,也希望通过科学网,与大家分享学数学的乐趣. 趣味数学--神奇的数学归纳法.doc
37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门课终于都上完了
热度 7 xiegming 2013-1-4 22:54
今天是本学期上课的最后一天,下周开始就进入停课复习及考试阶段,总算能松口气了。 这个学期是四门课。一门研究生必修课已经随堂考完,成绩都给出来了。一门研究生必修课安排到下周二考试,那个人数比较多,估计要晚点才能出成绩。一门研究生选修课今天上午是最后一次课,没有安排考试。一门本科生选修课,学生也都按时提交了课程报告,不用考试。等所有课程成绩提交之后,这个学期的课程就算彻底结束了。 头一次同时上这么多课,特别是周二和周三,一天是上午有课和下午有课,一天是上午有课和晚上有课。感觉身心俱疲,往往是一回家就一头倒下,任何事情都不想干了。期间有几次真的担心了身体是否吃得消,不知道能否挺过去,感慨以后再也不能这么干了。 但是又时时感觉自己还挺喜欢上课的,特别是本科生的课。通过我的授课,同学们确实有了收获,有了思考,并且能够主动和我互动,真有点传道授业解惑的感觉,挺有成就感的。我上课比较讨厌照本宣科,所以经常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压缩时间讲完,然后讲很多还没有进入教科书的东西,特别是一些科研前沿的成果,并试图阐释已有知识和当前最新科研成果之间的联系。所以,我课程内容不会一成不变,当然准备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还讲的效果不好,把学生都听晕了。 教学时间占的多了,对科研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为了保证科研时间投入,很多时候要熬夜到凌晨两三点。但是,还是有些事情耽误了一些,有几篇论文还压在我手里没有改完投不出去,我年初自己做的一个结果,到现在也没有时间整理。更别提很多编委和审稿人的工作,很多都是截至期限到了甚至过了,才处理完成。 下个学期只有两门选修课,教学任务应该能轻松许多,但希望把本科生的选修课能够上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同学。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5868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3新的征程开始
热度 1 hanlingeorge 2013-1-1 19:08
今天是2013年的第1天,心中酝酿已久的2013计划今天开始梳理与书写。其重点当然还是围绕着科研和教学展开,经过忙忙叨叨,昏天暗地,毫无所获的2012,争取在2013有突破。 国基的申请已经有过2次失败的教训,这次希望能东山再起。尽管现在还处在困惑和迷茫期,还是要争取做到最好; 横向课题目前在接洽中,争取有新的突破; 认真实验和分析,把目前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在二区以上科学杂志发表研究结果; 认真开好《物理技术与实践》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生课上作品争取继续在北京市获奖。
2251 次阅读|2 个评论
选修课该不该点名?
siximugong 2012-12-19 18:11
很多同学对选修课不是很重视,但又有要求达到一定的学分;经常出现逃课的现象,甚至是一节都没上过的也不少见,老师很头痛,因为最后的成绩出勤是占了一部分的,不去的话这个分数又拿不到,有可能就及不了格了。到底有没有必要把出勤算在成绩的一部分呢?这样做对同学的学习有多大的促进作用? 最近对遗传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大的兴趣,下午去旁听了一堂关于肿瘤基因治疗的选修课,提前几分钟到教室,偌大的教室来得同学很少,而且基本都坐在后排,因为教室的投影仪效果较差,我和一起来的同学选择了较前排的位置坐下。 很快就开始上课了,陆陆续续有同学进入,老师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扫视了一下整个教室,说道:是不是最近考试比较多?选修这门课程的名单有一百五十人,看样子现在来的人还不到一半啊。因为是选修课,也没有专门的班长之类的负责人,老师就拿了一张白纸,给了前排的同学,要求来的人在纸上签个到。看到老师要点名,不少同学拿出了手机,估计是给没来的同学发信息。果然,几分钟后,不断有同学进来,持续了近十分钟才停歇。老师讲课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听得也不舒服。 课间休息,有一部分人出去后便没回来,老师拿到了那张签完到后的纸,仔细看了看。等课程全讲完后,老师拿出那张签到纸说:耽误大家几分钟,我再来重新点一下名字,喊到名字的同学请举下手。自然那部分早退的同学是被点到没来了,但还有不少点到没来的是其他同学帮忙给签得到。我舍友让我帮另外一个同学答一下到(因为我没选这个课),还是个女生的名字,我犹豫了一下,拒绝了。回来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个事情,有很多在心中不解的疑问:选修课老师有没有必要上课点名呢?学生应该怎样的态度对待出勤的考察呢?纵使你有这样那样的理由…… 前不久结束的英语听力课程,由两个老师上课,一位老师上课喜欢点名提问,一位老师从来不点名,结果,点名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到,到了另一位老师上课时,来得人却不到四分之一……,考试的时候来了很多从来都没见过的面孔。虽然我也有逃课的时候,但我不会人同学帮我达到,也不会听老师说点名了而马上赶过去。记得本科选修了一门课,因为老师讲的跟预想的差别比较大,上完一堂课后就再也没去上课,最后考试也没有参加,没有拿到这门课程的学分。 最近又看到装有不少学校有专门的考勤的设备,真的有这个必要吗,即使你上课了,但没有听课的话,知识就能学到了吗?
6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六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18 11:06
第十六周周日(12.23)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这是最后一次课,同学要把最后的结课论文要上,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六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18 11:05
第十六周周日(12.23)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这是最后一次课,同学要把最后的结课论文要上,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4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五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15 18:12
第十五周周日(12.16)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5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五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15 18:11
第十五周周日(12.16)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四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7 11:10
第十四周周日(12.9)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四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2-7 11:10
第十四周周日(12.9)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一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16 21:21
第十一周周日(11.18)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一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16 21:20
第十一周周日(11.18)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8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10 11:15
第十周周日(11.11)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10 11:14
第十周周日(11.11)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2 09:53
第九周周日(11.4)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1-2 09:52
第九周周日(11.4)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停课
tutor 2012-10-26 10:27
根据学校通知,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需使用博文楼教室,第八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停课一周,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
tutor 2012-10-26 10:25
根据学校通知,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需使用博文楼教室,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一周,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九九重阳节
zjzhang 2012-10-23 15:25
大学一堂选修课上,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学生说:“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帮个忙。”   一听这话,教室里轻微的一阵议论开了,大学课堂本来枯燥,这下好玩多了。      问卷表发下来,一看,只有两道题。 第一题:他很爱她。 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B、他一定不会C、他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      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B、她一定不会C、她可能会 一会儿,学生们就做好了。   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这两题时,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是啊。”学生们答得很整齐。   “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啊?”教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问卷再次发到我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问卷收了上来,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我们都100%地选了A。      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 ”善待自己的父母,他们永远是最爱我们的人。九月九重阳节到了,多和父母聊聊天。祝愿我们身边的老人健康快乐大家行动吧
个人分类: 文学|2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选修课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10-19 08:22
下个学期,我要给本科生开一门选修课:动物伦理学与护生文化,希望能让清华学子们有机会对于动物伦理学的现状有个基本的了解,也知道国际国内主要的动物保护组织都在做些什么,希望能帮助学生们提高对于动物保护议题的理解能力。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6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第七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0-18 19:18
第七周周日(10.21)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8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0-18 19:18
第七周周日(10.21)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2-10-10 10:47
第六周周日上午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2-10-10 10:46
第六周周日下午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多人选课,140多人不及格:需要应急吗?
热度 14 陈安博士 2012-10-8 14:47
  因为从事宗教和西方文明研究的教授欠缺,K大学从H大学请了赵钱孙教授来给研究生们授课,课的名字本博文略去,其主要主题词则包括了“文明、宗教、文化、冲突”等。   选修课最后的考试也贼简单,请研究生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阐述基督教与西方文明的观点。   研究生们一看这情形,大有弹冠相庆的念头——这个老师真不错,这个选修课的学分可算拿着了。   于是,纷纷在截至日期前把课程报告提交给授课教授,等得假期回来查成绩,结果很骇人——200多人选修该课程,140多人不及格。   咋啦这是?   研究生们抱怨:本来对于宗教和西方文明就不甚了了,当然也怪自己念书少,于是观点也只好从网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找来敷衍,而糟糕的是,这位H大学来的赵钱孙教授很是认真,一一去查访了这些“课程报告”,屡屡发现相似性很高,然后就悲剧了。   研究生们接着认为:咱们大学怎么请这么一位神人来上选修课呀?看看,笑话了吧?下次可别再请这样的人了。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K大学有没有啥应急管理的举措呢?是这门课完全不算,不及格的记录就此抹去,还是让大家重修该课?这是有技巧有难度的处理啊。而由于授课的是外请教授,也不好意思劝告人家开根号处理一下这个最后成绩,于是陷入了巨大的漩涡。   咋办?还是不咋办?
个人分类: 事论|4228 次阅读|21 个评论
第四周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调课
tutor 2012-9-27 17:32
由于国庆节放假,第四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调整至周六,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四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调课
tutor 2012-9-27 17:29
由于国庆节放假,第四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调整至周六,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国杀成为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热度 2 longfo 2012-8-20 09:05
中新网8月17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风靡中国留学生的纸牌游戏“三国杀”,被美国柏克莱加大列为选修课程,于8月30日开课。课程结合中国历史和现代流行文化,学生 将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看三国电影和玩“三国杀”游戏,从而认识三国时期的人物和历史。每周两小时两学分   这个甚有噱头的课程,全名叫“探索三国:经典中国小说与三国杀纸牌游戏”,上课时间是逢周四下午5到7时,有两个学分,由柏克莱法律教授 Robert Berring监督,三名学生Trevor Chou, Darian Ng及Katherine Pan 负责授课。   课程主旨是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课程主要教授三国时期的历史,并把这段历史与当下的流行文化如书本、电影和游戏,联系起来,希望让学生以活学活用的方式,掌握这段历史。老师在课堂中会讲述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如黄巾起义、赤壁之战和王允巧使连环计等。 期待三国杀进入哈佛大学的选修课程,一举打败幸福课程。所以从发明足球,到现在的足球落寞,从发明三国杀到今后的三国杀杀回中国争夺中国文化市场,中国人永远在自己的创造下面吃亏。 http://world.huanqiu.com/well_read/2012-08/3035823.html
430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下个学期我准备上4门课
热度 5 xiegming 2012-4-22 00:35
前几天系里让老师报下个学期的上课计划,由于各种原因,我报了4门课。 其中,研究生必修课两门,研究生选修课一门,另外还继续申请开设一门本科生的通选课,共计11学分。研究生课程还行,这几年研究生招生名额越来越少,来上课的学生不会很多,内容也都是以前上过,只要根据科研进展稍作调整即可。本科生的课程会有些麻烦,一直想在北大开一门关于机器人的通选课,但是由于之前的课程实践环节要求太多,不太符合通选课的要求,一直没有变成。这次申请,我把竞赛实践环节去掉,只剩下科普性的讲解和展示,应该差不多吧。 坦率的讲,和以往情况相比,教学工作量确实有点大。但是没有办法,学生不能没有课上,其他老师也都有各自的难处,我就多担待一些吧。科研时间减少是必然的,要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上半年要多做一些,暑假再集中突破突破,同时也期望学生们都给力。这个学期大家表现都很不错,给我增加了不少信心和动力。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5230 次阅读|5 个评论
趣味数学和力学(JHX3)-"趣味数学和力学"选修课的开设
热度 5 jhxie2000jhxie 2012-2-5 21:17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写博士论文的期间,为消遣和放松我读了一点趣味数学的读物,如华罗庚的"数论引导"和陈景润的"初等数论"中的一些定理的证明和例题,还有其它的一些小册子(如克莱因的"几何的三大问题"),感到如果完全放松下来读严格数学理论,人们的理解力会大大增强,很自然地通过那迷宫般的证明过程,有时你象是在聍听一段美妙乐曲或驻足于一幅大师的画作前,而久久不愿离去,回味无穷.原来有如此美妙之物,不禁拍案叫绝,分享的人在哪里呢?牵着我们4-5岁的孩子,我边走边与他聊:蚂蚁家在哪里?鸟为什么会飞?偶尔也会转到数学上来--有没有最大的数,有没有最大的素数?没想这么大的小不点竟然也能懂得根号2是无理数的证明!在那个暑假里,每天的下午用一个多小时与孩子做数学游戏,如找宝藏,破迷宫啊等.大人和孩子玩得都很开心,那笑声好象要把房子撑破似的!每天最怕的时间是下午孩子纠缠着你要做游戏,在地板上爬来爬去找糖果果!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学校里我的主要任务是一遍又一遍地讲理论力学(A,B,C,M),学校又要求同一门课必须统一考试,能讲授的内容限制的很死,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容易产生疲倦情绪.为了活跃一点气氛,我在课堂里做了几个与力学原理有关小魔术和一些小实验,还买了一点小玩具,带到课堂上摆弄摆弄,效果果然不错.后来干脆把"趣味力学"报了选修课,讲了两遍以后,又把课名字改成了"趣味数学和力学",这样就把自己对趣味数学的兴趣也包揽在内了."趣味数学和力学"选修课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春季)开一次,现在已开设5次,每次有大概50-60名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生选了本课.而且每次都有学生提出了很多有趣味的数学和力学问题,不断地丰富了本课的内容.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数学和力学中一些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及科学意义,同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欣赏到那令人陶醉的美感,这确实是一件值得一试的事. 趣味数学和力学教学大纲.pdf 趣味数学和力学考题(2011).pdf
4238 次阅读|7 个评论
期末总结
chenhuansheng 2012-1-2 22:43
“因为你,我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 这可能是我这一学起来,听到的最让我高兴地话。幸福啊! 本来觉得多对不起他们的,因为这学期兼职做了班主任,加上我的孩子才出生,所以忙得晕头转向。说老实话,都没有好好备课。好在这个课就是自己的专业,软件也是自己惯用的,相对熟练,于是课件只是个大纲,然后就靠自己临时发挥了。偏偏遇到原来的软件(和谐版)到期,只能安装新版的软件,于是,我就懵了,与学生一起来试验,碰运气、凭感觉。但是这个过程是与学生一起来完成的。 我说,你们是最幸福的,我自己大学时候都没有学过这个课,研究生时导师根本不会教你用软件,而被数据折磨的秃顶的师兄总是说,看help。你们还好,有我跟你们一起看help。(因为新版软件的配套教材还没有出来)。 结果一个学生在期末作业中附来一篇感言,觉得这个老师很奇怪,感觉他什么都不知道,又好像什么都知道,总是那么多的问题。(上课总是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还留出问题) 我很意外,无意中实现了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当然也有学生说,这样的讲课,感觉不太系统。 但是毕竟,大多数同学在我的一个个问题中,学习了这门课我认为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让他们知道,至少一部分同学知道,原来这个软件不是只是用来学习的,是可以用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 我知道,我们现在很多专业课,让学生感觉是脱离实际、曲高和寡了。从而失去兴趣、望而生畏,元旦了,与同学聊天,他说“因为你,我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我觉得我的教学成功了。 ~~~~~~~~~~~~~~~~~~~~~~~~ 这门课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我觉得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它是与实践结合的比较紧密的,有实践的体验。 但是更多的课程,却因为太多的理论,让学生感觉空洞、脱离实际而失去兴趣。 当然,这种空洞和脱离实际也是相对的,有的是上课的教师教学组织可能欠妥当。但是说老实话,还是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没有办法直接实践的。我们的地理学的相关课程尤其如此。 但是普遍地,软件或者实践份量比较重的课程,学生都很积极地上课参与实践;而偏重理论的呢,学生就不怎么感冒了。到了高年级,gis专业的部分同学干脆直接逃课或者以请假的名义,出去搞测量挣钱去了。 这是一个悖论。 因为我们是理学,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都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相当的理论素养和健全的知识体系。对于gis专业的同学来讲,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完全是出于知识结构的健全角度来考虑的。这些课程,理性地讲,是有必要的。不过这个“理性地讲”是老师说的,这些老师都是常年在教学单位、或者经过了硕士博士阶段深造的,后期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让他觉得,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是必要的。但是现在的学生,(这里以GIS为例)毕业后要么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也主要是在测量单位、土地管理单位,他要实际用到的知识也就是测量啊、绘图制图啊、数据整理汇总之类的,而这些,一个高中生经过培训也就会了。学生们在实践、实习后回来更是觉得理论课程、基础课程没有学习的必要了。 到了大三大四的某些选修课,完全是冲着混学分的目的去的。 那本科培养的目的是什么呢?偏重软件与其他技能的训练,那跟职业教育有什么差别?学院的领导,从这几年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似乎也偏向于职业教育这条路了。这会不会有些功利呢? 但是依照现在的培养目标,“培养一个知识体系全面、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我们似乎在自欺欺人。 ~~~~~~~~~~~~~~~~~~~~~~~~~~~~ 说到选修课,说出来都嫌丢人啊!原来的选修课都是安排在大三、大四的。这也是应该的,选修课很多都是基础课、必修课的延伸。肯定得要有相应的基础,不然学生也听不懂。但是大量的选修课压在大四,问题就出来了。大四实际上只有一学期,因为上学期学生外出实习,师范生是2个月,非师范是4个月。大四上学期就基本上不怎么开课的。下学期吧,学生一边选了课,挂个名,一边全国各地到处跑找工作。上课的时候,来听课的,要么是碰巧那天在校,要么就是已经找好了工作或者考研成功了的,本来本科生的选修课,通常是几百人。至少也是一百多人。选课之后实际来上课的,多的能来二三十个,遇到有的日子,几个人的情况也有。极端的例子也出现过就不说了。 后来在某位老师建议、领导们权衡了一下,决定把选修课往前赶。基础课程要求不那么厉害的,就在大二就开始上了。大四留几门给学分不够的补学分就是。 但是这会儿才晓得,低年级上选修课,同样有挂了名不来的。 本人上一学年一门课改了260多份卷子。我比较笨,老老实实地出一些灵活的题,同学们可以灵活发挥的那种,实际上都是上课时提醒过大家思考、或者一起讨论过的问题。当然,这些都是书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我满以为大家会有独立的思考。结果交出多少雷同卷来。我要求了不许打印只许手写,结果还是有人打印,或者把别人的复印了来。虽然遇到这种雷同的通通按照0分处理,但是260多份,还是一份份阅读。断断续续改了好几天,严重点说,产生了心理阴影了。 这一学期,再一次上这个课,网上成功选课的人和后来是补选的人,加起来又超过了200多人。我多长了个心眼,偷偷数了几次人数(实在是不敢点名,人太多,一个个点下来大半节课时就没有了;不逐一点而抽查,冒名顶替的也多),远远不够选课的人数。我提醒了他们几次,说觉得枯燥的就自行退课。过了几天网上的选课名单还是那么多。结果在一个没有前奏的下午,我关了教室门,让大家逐一签字核对,只来了150人。后来开了门,门外闻讯而来的还有几十个。 心里一忍,宣布没来上课的不许考试,权当没有选课。 谢天谢地,给自己省了多少麻烦。150分卷子与260分卷子,完全是两个概念。从此以后,也让大家晓得,混学分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如果你觉得我讲的不好,趁早不选或者退课。 当然,我必须承认我的能力有限,讲课的水平也有限。学生觉得不满而逃课,原因在我。但是各门选修课都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可能个个老师都不行吧?当然,我不晓得院长在上选修课的时候,出勤的情况怎么样。倒是有一个副院长,人家心态好,权当给研究生上课,来几个算几个。其实也对,强扭的瓜不甜,自然脱落的瓜倒是真的有意思,你愿意讲,他愿意听。交流起来气氛也好。不至于冷堂。有时候人虽然来的多,你问一个问题,下面做几百号人却没有一个人理你,那才是最悲哀的。 ~~~~~~~~~~~~~~~~~~~~~~` 女生成绩比男生好。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想原因在于女生比较踏实、勤奋吧。 但是也有的说,女生背功好,现在大学考试都是贝多芬。这个也有道理。 可灵活性的内容,男生照样答得不好。可见背诵也不是什么罪过,对于基本功的掌握也还是有好处的。 可惜,就业的情况女生就该为性别而感到悲伤了。 我也感到郁闷!
20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选修课
dongzg101 2011-12-27 10:06
刚来学校的时候,科研处领导问我口语好不好,我问干什么,给学生上双语生物课,原来一直是一个澳大利亚的鸟类专家上的,在我们学校呆了好几年。我心想,中专玩什么鸟双语。不会! 后来,改成职业教育,原来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通通都取消了。提倡上选修课。我就开了一门成功学,就是找几本书给学生念念,布置他们写写职业规划!结果,不成功,到最后是都交了,这帮学生课程结束的时候才交,没用了,只找了几个先教的聊了一下,点评了一下!高考200多分300分的学生,习惯太差了。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从网上下载工商管理类课程!不过第二年想再开成功学和职业规划的时候,发现,有两个老师已经开成功学和职业规划了,盗版的来得这么快! 我就开了个英语背单词,拿本李阳英语又忽悠了一个学期!外语系的学生也不少!有的还特别爱提问! 后来想开个电影欣赏,以前在新东方参加过新东方的电影班。这次给其她英语老师说了,结果有老师先开了!比盗版还快! 然后,我也盗版其他老师,他们的案例直接拿过来用,再找几本书,开动漫的计算机课,3Dmax !开了两年! 现在有四年不搞,忘记了! 后来学院推广搞学生社团,还有个李阳英语协会,不知道是从那一届开始的!
1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荒岛与立人:城市和乡村的公益图书馆
热度 1 zhengxuejun 2011-11-16 10:12
荒岛与立人:城市和乡村的公益图书馆
我关注过两个公益图书馆,城市荒岛图书馆( http://www.douban.com/group/85805/ )和立人乡村图书馆( http://site.douban.com/106986/ )。 前者在城市,是一座属于所有爱书人的民间图书馆,并期望成为以Web2.0思想来经营和管理的社区公益图书馆。 后者在乡村,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们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立人的教育产品包括:核心书目、立人读书会、访问学者、冬令营/夏令营、阅读教师、书香校园、2.0图书馆。 今天看到科学网转发的《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北大硕士毕业4年后在全国建13座乡村图书馆,就是关于立人的。 2014-09-19报道:北大硕士12省建22座乡村图书馆陆续被叫停 http://news.china.com/social/1007/20140919/18799154_all.html
4184 次阅读|1 个评论
本学期公共选修课《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结课论文的模板和范文
tutor 2011-11-6 09:33
模版 《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论文撰写格式模版.DOC 《保护生物学基础与应用》范文.doc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本学期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结课论文的模板和范文
tutor 2011-11-6 09:29
到这里下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065do=blogid=299384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1-11-1 19:56
第十周周日(11月6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课上将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结课论文,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十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1-11-1 19:56
第十周周日(11月6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课上将指导同学们如何完成结课论文,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9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
tutor 2011-10-24 20:08
原定于第九周周日(10月30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课程顺延到十七周,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7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九周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停课
tutor 2011-10-24 20:08
原定于第九周周日(10月30日)第6、7节的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停课,课程顺延到十七周,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京大学萧耐园教授不顾选修课学生少坚持授课
热度 1 毛宁波 2011-10-21 10:21
[转载]南京大学萧耐园教授不顾选修课学生少坚持授课
这是一张“奇怪”的照片:偌大的大学课堂里,一眼望去,前四排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学生,可讲台上,老师背对“学生”用手比画着投影幕上的“球”,投入的讲解。昨天,(10月20日)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上,这样一张照片热得烫手,被“顶”到十大热点话题第一名。照片中唯一的主角是南大天文系72岁的 萧耐园 教授,他正为大四学生上选修课,虽然只来了6个学生,依然讲得津津有味。 网友发帖:天文学史课堂只有6个学生 照片的发布者网友“天行者”是6个来上课的学生之一。“本人选的是鼓楼校区的天文学史,是一位老先生教的,据说是已经退休了,但由于没人能上又被反聘回来教这门课的,老先生真的很是尽职。”10月19日,“天行者”按时来到逸夫馆205教室上课,不过可惜的是偌大的教室结果只有6个人,大家都选择了靠后的位置。“估计换作年轻一点的老师早就当场发火了,不过老先生真的挺好,继续上课,也没说点名,自己很认真地在教室前讲着课。”眼前的这一幕,让“天行者”感到十分惭愧,“之前也有一两次没来,不过真的觉得老先生挺不容易,以后必定按时上课。”自勉一番后他还向同学们呼吁:希望选这门课的同学如果有时间的话还是来听听,课也挺不错的。 “天行者”的一番话触动了不少网友的心,有人认了出来,“这是天文系的萧耐园教授,我上过他的选修课,老先生讲得通俗易懂。”“楼下”紧跟着的是一片,叹息声:“看着心里有点凄凉啊”、“没想到类似杯具发生在了南京,还是南大,萧老保重!”…… 学生追捧:这是会八国语言的萧爷爷啊 记者随后在采访中证实,照片中的老师的确是南大天文系72岁的萧耐园教授,2003年他已经退休,不过一直坚持为学生上选修课。“他上课笑眯眯的,跟学生的关系很好,学生都很喜欢他。”南大天文系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萧耐园教授每周坚持在南大鼓楼校区和仙林校区为本科生上选修课,一周上四节课,有100多个人选了他的课。前几年,他除了教天文学史外还教意大利语和世界语。“有时,跟他一起走在校园里,很多路过的学生都会上前跟他打招呼。” “会8门外语的萧老师啊!老先生确实敬业啊!”记者注意到,关注这篇热帖的有不少是萧耐园教授的学生。“萧爷爷确实是一名好老师,当年选课的时候大家都抢着选这门课。萧老师和国贸地理的李德夫老师是在南大四年遇到的公选课最认真负责的两位老师。”“顶我的萧老师!!!一位好老师!”网友“小龙家的猫”说,萧耐园教授很博学,对学生也很宽容。也有学生表示很后悔:“很NICE的老师,当年他的课我是混的……”“下周果断去膜拜下这位好先生。” 萧老回应:学生毕业压力大,我能理解 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萧耐园教授,电话中他声音爽朗,听到有学生把他唱“独角戏”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他哈哈一笑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大四的公共选修课嘛,我很清楚学生选这门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凑满学分。”萧教授的回答出人意料的宽容,“很正常啊,你想大四的孩子面临毕业,要写论文,还要忙着实习,学分修不满,就不能毕业,我挺能理解的。”更让记者吃惊的是,最少一次,开课时只来了一个学生,“打铃的时候就来了一个,后来又来了一个。”上课的学生再少,萧教授从不点名,他幽默地说“这是错误的教育方法”。“我上天文史选修课有十年了,很多学生都不请假,高兴来就来不高兴来就不来。”尽管来的学生少,每堂课前萧教授会认真准备好PPT,时常更新讲课内容。“当然,学生多的话我讲得带劲点,人来的少心里总归有落差的。” 说到学生昵称他为“通晓八国语言的萧爷爷”,他再次笑了开来,“不能算通晓,我喜欢所以懂一点,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会说一点,其他语言看书问题不大。”除了南大教课,萧教授每周会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意大利语选修课。 转载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4201.shtm
个人分类: 教学改革|2652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19 13:28
第八周周日(10月23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1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八周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19 13:27
第八周周日(10月23日)第6、7节的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周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14 20:33
第七周周日(10月16日)第6、7节的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七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14 20:32
第七周周日(10月16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2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可拓学选修课
热度 1 maclee 2011-10-8 11:49
2011年9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李兴森教授和刘艳彬副教授开设可拓学选修课,以蔡文研究员的新书《创意的革命》为主教材,通过可拓学理论和可拓创新方法的讲解和训练,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来自15个专业的120余位同学选修。
1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六周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7 12:09
第六周周日(10月9日)第6、7节的公共选修课《生物保护学基础与应用》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六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
tutor 2011-10-7 12:05
第六周周日(10月9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正常上课,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五周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
tutor 2011-10-1 16:28
根据学校通知,因国庆放假,原定于第五周周日(10月2 日)第8、9节的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停课一次,请同学们相互转告。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淮河文化选修课后
热度 1 胡业生 2011-9-16 11:23
准备的ppt没法用,因为学院的多媒体教室机子坏了,没人维修。刚开学,大家都忙着跑官去了,维修电话 没人接听。孩子们听的起劲。上课好累,两节课下来,学生已经喜欢我的课了。本学期开门红。回去的班车路线改了,要倒车,同行,年轻的女老师担心安全问题,在询问盘算各自回去的方式,抱怨开始,不知道学院如何想得,把课排在晚上,就不顾老师了,维修人员职业倦怠了?学院上划之后。乱象迷失折磨。怪耶?来自老庄故乡的孩子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惊叹哲学思想智慧的神奇。开始对自己的历史发生了兴趣。疲惫之后,沉沉的睡去。梦里有学生存在。。。。。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4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本学期公共选修课《生态危机下的濒危物种》结课论文的模板和范文
热度 1 tutor 2011-3-19 20:46
到这里下载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9065do=blogid=299384
个人分类: 课外答疑|3682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学评估中的极端学生评价:脑残,不抱希望
热度 2 DNAgene 2011-3-3 12:44
辛辛苦苦上了一个学期课。作为一名教师,内心中最在意的是学生的评价。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常说,最在意的是若干年后学生的评价。但若干年后,还能得到学生们评价,这可不容易。多数老师都被学生慢慢忘记了。若干年后,还能被学生记住的只有“大善”、“大恶”等具有极端特性的老师。 所以呀,我们这些普通老师,比较现实的还是看看学生的“即时”评价吧。去年下半年,我开了两门课:针对全校本科生的任意选修课《生命科学导论》、针对研究生的《基因组学》。学生成绩提交上去了,学生的匿名评价结果就对教师开放了。“浏览学生意见”,其实老师们不是浏览,是很认真地看。从上面,“你认为教师教学突出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心里美滋滋的。一行一行往下看,看到了“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意见来了,确实有些需要改进之处。看着看着,哇,来了一个网络常用语言“脑残,不抱希望。” 看到这一行,心里很复杂。但确实没生气,毕竟已经是人到中年了,确实比年轻时宽容了许多。我把这句评语看作是极端学生的评价,就像统计上的outlier异常值。 看看网络,就应该心平气和了,脑残这个词从Google竟然能找到约 34,600,000 条结果。各大论坛中充斥这类似用语。绝大多数情况下,脑残一词使用很不恰当,应该改成“脑子不聪明”。但为什么这么多人非要夸大化、用这种极端词汇呢?这么极端用词背后是否隐藏着说话人内心中极端愤慨的情绪呢? 呼吁致力于研究和推动“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学者们关注:社会上的极端用语和极端用语背后的极端情绪。 同时还要提醒有关领导和学者,评价我的那个学生是匿名评价,他/她完全可以放心地评价。但各大论坛都是实名注册,竟然也有那么多极端用语和极端情绪,说明什么?
402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两道选择题,看完之后全班真的只剩下沉默
jlcuit 2011-3-1 12:35
http://tt.mop.com/read_4286092_1_0.html 记得大学一堂选修课上。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我们说:“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帮个忙。”一听这话,教室里轻微的一阵议论开了,大学课堂本来枯燥,这下好玩多了。 问卷表发下来,一看,只有两道题。 第一题:他很爱她。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 B、他一定不会 C、他可能会 第二题:她很爱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 B、她一定不会 C、她可能会 一会儿,我们就做好了。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这两题时,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是啊。”我们答得很整齐。 “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啊?”教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问卷再次发到我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几分钟后,问卷收了上来,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我们都100%地选了A。 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善待自己的父母,他们永远是最爱你们的。 看过此帖的朋友,不论回不回帖,只要你善待自己的父母,都祝愿你合家安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关于《庄子阅读》课的说明
tian2009 2011-2-7 09:34
下个学期继续开全校公选课,庄子阅读。 这门课已经开了两个学期,积累了一点经验。在每年的春天,读一个学期《庄子》,不亦乐乎。 不过,很多同学选课选得很盲目。下面这些话其实我是在前两周选课周时的课上说的。每次第一周说完,就会有一半同学退课,第二周就要面对一半新面孔再说一遍,再有一半同学退课,又有没听过课程说明的同学选进来,等到第三周再听,想退都来不及了。只好憋憋屈屈地跟着上一个学期,他们不开心,我也觉得对不起他们。希望选课的同学能够先看到我的博客,早作打算,勿谓言之不预也。——这门课不好混,要付出时间,不但要在课上读,而且要在课后 背 。 一,我为什么开这门课 我所钟爱的惠勒教授说:你要想了解一个领域,就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你要想写一本关于这个领域的书,就开一门关于这个领域的课。 我不是庄子专家,但是我想要了解庄子,所以我想请一些同学,与我共同研读庄子。我自己的预想是开一个读书班,十个人为好,每个星期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读庄 子,我希望每个人主动的参与者。没有权威,没有标准答案,一字一句地读,一章一章地背。不过,师大不允许我开十个人的小班,最小的限额是30人,所以授课 方式都要有所调整,关于如何上课,后面再说。先说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二,我为什么要读庄子 我在科哲教研室,我教授的专业课包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物理学哲学)、环境哲学、科学文化概论等等,都与庄子没有直接乃至间接的关系。不过,科学哲学这个行当在中国还有自然辩证法的传统,自然辩证法是个筐,大筐。所以,这个专业与谁都是同行。 我刚刚进入科学哲学这个行当时,主要的工作在于批判科学主义,批判科学哲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也关注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垃圾问题,牛奶问题。由此路径进入,开始关注环境问题,生态伦理问题。2007年,我的工作重新聚焦,我称之为工业文明批判。 工业文明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人类如果不走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将会终结。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需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的批判;第二,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滋养。 这是我进入传统的逻辑路径之一。 我们当代中国人,与传统的距离非常遥远。我在伯克利访学时,曾经上了一个学期Michael Nylan教授的“中国经典”课,读大学、中庸、礼记~~我从来没有在中国的课堂上学过这些。这种感觉很怪异。 我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就自然地了解我们的传统。实际上,我们与中国传统的距离,要远远大于我们与西方传统的距离。我们用在古汉语上的时间,要远远小于我们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中,我们不可能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中学到系统的中国古典文献。 庄子是我年轻是最喜爱的中国古典作家,上高中时,读《中国古代寓言》,就被庄子吸引,但是从来没有系统地从头读到尾。我希望有一些真正热爱中国古典,有一定基础的同学,与我共同阅读。 三,我为什么可以开这门课 我的专业是科学哲学,一个科哲的老师开庄子课,大概会有人觉得怪异。有点儿像当初有位先生评价刘兵教授:一个作科学史的,搞什么女性主义,一个男同志! 《庄子》是中国的经典,所谓经典,就意味着要不断地被阅读。所有的阅读都是当下的阅读。通过阅读,把经典植入当下的语境,使经典在当下的语境中得以重省。 长期以来,中国古典文献的阐释自然而言地由从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或者中国历史的学者所承担。我当然承认,这些学者拥有阐释中国古典的话语权。但是我想强 调的是,文无达诂。古人已远,他们真正是怎么想的,是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而且,在我看来,把经典还原到经典所在的语境,固然是有意义的,而把经典植 入今天的语境,是我更关心的。 所有的阅读都是误读。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阅读《庄子》,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我对于科学哲学有一种很自大的看法,我认为科学哲学是一种元理论。比如,学过 科学哲学之后,关于真理、真相、客观、事实、实在、非实在、科学之类的概念都会有一种颠覆性的看法——缺省配置升级,用升级之后的视野再去看其它问题,就 会大不一样。 《庄子》之中,可以讨论的哲学问题随处可见,而所有的这些哲学问题,都可以在科学哲学的视野下,重新审视。比如:关于类比、关于实在、关于整体论与还原论、关于相信——你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儿?——庄子曰:奚以知其然也?——更不用说更加直白的宇宙论、环境哲学了。 四,我将怎样开这门课 这一项最重要,希望有心选课的同学认真阅读。 我说过,我不是庄子专家,我不会讲得天花乱坠,给各位以好莱坞大片似的精神享受。我只是想和大家一起阅读庄子——这门课的名字。所以我这门课的核心就是: 读 我和大家一起读。但是只有读是不够的,我还要求大家: 背 这是中国古人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们的大脑已经被西方知识体系所格式化,对于中国概念都很陌生。我们阐释古典,是把古典翻译成现代 白话文——其实是西式话语。但是我们古人是直接被古典概念格式化的,他们要理解什么,是要把被理解的东西——比如天演论——翻译成古典话语才能理解的。就 是说,逻辑起点不同。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文化传统把我们的大脑格式化一下——那就靠“背”,让经典文本脱口而出,虽然一点背诵不能与西式的 童子功相抗衡,多少也能让我们以这种方式亲近古典。 每次课大致的程序是这样的。 1,随机请六七位同学,站起来背诵上次课要求背诵的课文,作为平时成绩——每位同学,一个学期会有五次左右背诵的机会; 2,全体一起读课文一两遍; 3,请同学单独朗读,一段一段地读,边读边解释——如果你自己解释不了,可以读你手里那本书的说法。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释本,就可以互相校正,一起讨论。 4,下课之前,把今天的课文从头读一两遍。 5,从课文中选择几个自然段,要求大家课后背诵。 期末考试开卷,要求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和要求我会提前一个月告诉大家。 另外,这门课是连续的。我第一次开的时候,从《逍遥游》读起,读到《养生主》。去年开的时候,从《人间世》读起,读到《大宗师》。所以这个学期就从《应帝王》开始读。 我曾设想,给这门课每年改一次名字,《庄子阅读》、《庄子再读》、《庄子又读》~~,这样,上个学期选课的同学还可以接着选。不过很遗憾,这个设计学校教务不能允许。所以上个学期选过课的同学,这个学期就不能再选了。 参考书:任何一个版本的《庄子》,要有全部原文。我本人使用的是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但是我不希望每个人都用这个版本。否则就没有多样性了。 五,我欢迎什么样的同学 ~我能给大家什么 我希望这样的同学来选这门课: 1,真正爱好庄子 2,愿意付出时间背诵。 很多同学觉得这门课容易混学分,每个星期来下面坐两个小时,如果老师是老罗一样的人物,可以听个热闹。如果不是,就在下面写其它课的作业。如果是这样的同 学不小心误选我的课,在第二周别人退课的时候进来,想退又来不及,只好跟着上,这个学期会很难受的。——你难受,我也难受。 每个星期,用两个小时在课堂上,朗读《庄子》,再用半个小时,背两节古文,把自己的大脑格式稍稍改变一下,与功名利禄无关,与找工作无关,与考研无关,只是把自己的脑袋誊出来两个半小时,亲近古典,亲近庄子。我觉得这是个享受,我愿意把这种享受与选课的同学分享。 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由一段段时间构成的。你把时间用在这件事儿上,就不能用在另一件事儿上。你在读我这篇博文的时候,就不能同时读另一篇博文;你在与 这个人说话的时候,就不能同时与另一个说;你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不能同时看另一部——当你去看另一部的时候,你已经老了一段时间;你在上这门课的时 候,就不能同时上另一门课——当你想上那门课的时候,可能那门课已经取消了。在你能够选择的时候,你把时间用在哪儿,相当于你选择这一段的生存方式,生存 状态,这一段的生命。 每个星期,把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交给《庄子》,不算多吧! 我不是庄子专家,我的课不可能像于丹老师那样抚慰心灵,产生剧场快感。我只用最笨的办法,读和背。我的解释并不重要,不但我的解释不重要,所有的解释都不如原文重要。把原文背下来,结结实实地背下来,它就是你的,一辈子都会跟着你。可以受用终生! 2011年2月3日,兔年初一 于长春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杂谈-6:有必要开这样的计算机文化课吗?
热度 1 sqdai 2010-11-22 05:41
我参加本科教学实践较少,本无资格对此说三道四。但最近听说本校有计算机文化这门选修课程,而且据说由于学分比较容易到手,课程名称又比较时髦,学生选此课者趋之若骛,倒忍不住要说几句话了。 作为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我一向主张应该对学生进行足够的自然科学史和方法论的教学,并认为应该适当地传授自然科学文化的知识,这对年青一代的成长极其重要。据我所知,清华大学有一支非常强大的科学史的研究和教学队伍,他们根据各系科的需要,分别传授哲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力学史等等,颇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很注意把科学史教育渗透到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计算机和计算机科学的崛起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与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哲学、数学、物理学、力学等相比,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不开数学文化、物理学文化之类的课程,偏偏只开计算机文化课程?叫人想不通。让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倒是顺理成章的,而让全校理工科学生一起来学计算机文化,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我手头就有两本关于数学文化的书,一本是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之一《数学文化》(张楚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另一本是献给 2000 年数学年的《数学文化导论》(方延明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这两本书都很有水平,很有深度(尤其是后者),读后获益匪浅。查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的 43 本书的目录,就是没查到计算机文化。我们至少可以说,学习数学文化比学习计算机文化更重要、更有普适性。 退一步来说,如果真要开计算机文化这门课,如果它的内容有深度,我们也不必那么强烈地反对。试看现在的计算机文化课,内容十分浅薄,讲一些计算机的入门知识,介绍一些 word 、 excel 等常见工具,不讲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史,不讲 von Neumann 这位开山大师的思想,不讲布尔代数的深刻涵义,不讲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和发展思路,不讲计算机代数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这样的课程对学生有何助益?恐怕只能在毕业生求职时起装饰作用。 我的意见是:用数学文化课取代计算机文化课,使其成为一门极为有益的选修课,因为前者可以涵盖后者,其思想内涵更加丰富。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写于 2009 年 3 月 31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6491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随感|65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中国大学“选修课”如何才能实现“通识化”功能?
lgmxxl 2010-11-3 09:16
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自由教育模式、科学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检验,虽然专业教育模式仍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倚重通识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的 985 工程大学普遍开始了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探索。而对大部分的大学,则是在中国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类选修课,来补救 20 世纪以来专业教育的专精与偏失。但纵观中国大学的选修课模式,其负载的通识化功能并没有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的选修课成为大学的自由课、普通课。课程无目标、内容无实效、教学过程无人管、主讲教师无资格等现象在全国大学选修课中普遍存在,选修课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如何才能使大学的选修课具备通识化功能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对选修课进行实质性改造: 第一,课程目标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救,它不排斥职业教育,也不排斥实用技术,但更强调文化陶冶和心灵的培育。其通识课程更是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它的直接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的最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价值追求。选修课要实现通识课的目标,必须对其课程目标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提供情感慰藉、提供心灵支撑、提供心智训练,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反向思维能力、价值认知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如此课程目标,要求大学的选修课在设置时要更多地考虑课程的情感目标,更多体现学科的价值追求,而不应该把选修课仅仅定位为一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一种技能的传递。 第二,课程内容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多地强调的是课程的通识化:即这种课程必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所必须的、所不可或缺的,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的和基础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就要求其学生在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和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等 8 个领域内选修自己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组织十分考究,它要向学生显示在这些领域里,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方法,分析探讨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如何被应用,各具什么价值。每一个领域内的科目多少并不完全机同,但其设计的思考重点是一致的。 中国大学当下选修课的内容,从大学科门类上讲,主要是包括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学科具体内容上讲,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学科技能的传授。 第三,课程教学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下:从教师身份上讲,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底,它应该善于把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善于在与学生交流中,传递学科的精神、价值和方法。因之,国外大学对通识类课程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应该是某一学科中的学术精英,其年龄最好在 40 岁以上。因为只有人到了 40 岁,才能不惑,才能实际地、实效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的精髓。从教学方法上讲,通识课程要求更多地采用习明纳( seminar )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等方法。从教学手段上讲,它不一定要求漂亮的 PPT ,但它一定要求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要求学生成为上课中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恰恰是与通识化的课程目标背道而驰:上讲者大部分是年轻无经验的教师,他们主要为学时而上课;教学手段基本上放映 PPT ;教学方法上更多地是大班上课,有时一个课程的听课人数甚至超过 200 人。中国大学选修课要达到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对上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第四,课程安排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课程安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年安排,其二是学分安排。在学年安排上,主要有四种模式:模式一,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安排通识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安排专业类课程;模式二,在大学四年中,并行安排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模式三,在大学四年中,学生有选课自由,可以随时选择通识类课程;模式四,在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类课程为主,专业类课程为辅,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则以专业类课程为主,通识类课程为辅。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人们更多地认为第四种模式更合乎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学分安排上,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 黄坤锦 教授的考证,美国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30-40% ,其中哈佛大学为 45% ;日本大学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为 24-30% ;台湾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22% 。以此相对照,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中开设;学分占比相对较底,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普遍底于 10% 。要实现选修课课程的通识化功能,中国大学选修课可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大学三、四年级中开设适切的少量选修课;二是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占比,力争使我国大学的选修课学分占比达到 15-25% 之间。 中国大学选修课,从课程设置目标上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从实践上看,选修课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因之,对中国大学选修课进行通识化改造就显得格外重要。 郭英剑 . 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 . 新华文摘 .2010 ( 18 ): 136. 黄坤锦 .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60.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838 次阅读|8 个评论
选修课到底该不该点名
热度 1 gloria76 2010-6-23 21:43
选修课要不要点名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学生关注最多的就是能否及格了。这学期我只教授了一门选修课,把考核分成了两部分:平时表现+期末设计。平时表现中有一项是考勤,我不是每次课都点名,随机抽查了几次。这学期到课率极低,我分析原因如下: 1、授课的内容需要更新。教授这门课有几年了,虽然课件每次都不同,但内容大体不变,再者授课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强,听起课来兴趣不大。 2、授课方式方法需要改进。授课过程中没有体现个人魅力,虽然大学生不像中学生那样,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个人授课方式绝对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个人决策问题。原来选课的对象是全院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改成了大三,大四,大三的要准备考研,大四的要准备就业,所以到课率不会高。 分析完了原因,还有一点疑惑,那就是:如果以上三点都做到了,到课率会高吗?不点名,怎么保证选修课的到课率?从百度上用选修课 点名为关键词搜了一下,出来的相关网页绝大多数是不点名的选修课受欢迎。难到真的要靠不点名、好过关来争取生源和学生的好评?
个人分类: 教学|1131 次阅读|5 个评论
1946-1949年我在中大时的选修课和听过的学术报告
chenfap 2009-12-6 11:12
1946-1949年我在中大时的选修课和听过的学术报告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20) 中央大学规定,除必修课程外,学生还可以选修一些课程;选修课可以是本系开的,也可以是同一学院其他系开的,还可以是其他学院的其他系开的。一般来说,以选修同一学院其他系所开选修课的学生较多。由于中大所规定的毕业时必须达到的学分数多于必修课的总学分数,因之每个学生都须要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修几门课程。 我已记不清楚在1946-1949年中大物理系是否开过供本系学生选修的课程? 只记得在三年级时读过一门物性学,是一学期的课,物理系三七级全班同学都读了这门课;但已不清楚是必修还是选修?这门课是由谢毓章老师讲课的,他当时任中央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兼校长室秘书,后赴美留学,50年代回国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在中大时,我选修了理学院其他系开的三门课程,分别是心理系所开的心理学,气象系(?或地理系)所开的天文地理,数学系所开的多项式。这些课程名称只是大概的名称,准确的名称已记不清楚了,大概都是一学期的课。我是在大三时选修天文地理的, 物理系三七级有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我也就跟着选修了。物理系学生对天文和地球有些了解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也可为进一步涉及天文物理和地球物理作些初步准备。我是在大四时选修多项式的,那时想选修一门数学课,没有合适的,只好选修它。我是在大二时选修心理学的,选修这门课是偶然的,与当时的心情有关。那时中大物理系主任施士元教授起初要我再念大一,最后要我重修普通物理,当时我的心情颇不舒畅;加以南京初冬比较冷,入学后我就患了比较重的气管炎,咳嗽很历害,失眠。我去看病,跟医生谈到失眠和心情不好的表现,医生问我有什么心理问题?我一时回答不出,对什么是心理不了解,但记住了医生的这句问话。在选课时发现有一门 称为心理学的选修课,因我想了解什么是心理,便选修了这门课。在读这门选课时,觉得心理学也很有趣,但那时完全没有想到它竟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1954年我在大连工学院开始担任主讲教师,讲授普通物理;为了讲好课我比较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一位模范教师介绍他的经验说,他为讲好课,曾学习过教育学。于是我也开始自学教育学,在教育学中常常谈到学生心理;由于我已有一些心理学知识,自学教育学便很顺利。 我上大学时,很少有国外的学者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我在中大时几乎没有听过国外的学者在中大作学术报告。那时由于交通不便,国内各大学之间也很少进行学术交流。但中央大学各院系也还是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报告。我的印象是当时中大物理系很少有学术报告,故我记不起来听过中大物理系的什么学术报告了。在听学术报告方面,我的兴趣比较广泛,也会常去听听其它院系的学术报告。现在还能记起来的有下述几次学术报告:1),听过萨本栋教授在中大工学院所作的电机理论方面的报告,他那时在中央研究院任总干事;我去听他的学术报告,大概是由于他曾担任过厦门大学校长。2),听过生物系一教授所作的关于基因的报告,那时西方对基因的研究刚起步,我虽听不大懂,也留下了个印象;解放后向苏学习,推崇米丘林-李森珂学说,把基因理论贬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我也受到了一边倒向苏联的影响,也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这个看法;1980年代以后事实证明基因理论是正确的,米丘林-李森珂学说倒是伪科学;这个教训说明把阶级斗争引入科学研究为害极大。3),听过地理系举办的一次学术报告,请一位从新疆考察回来的学者介绍新疆的情况。4),还听过法学院请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来作报告,当时进步学生把司徒雷登视为反共的帝国主义份子,我也是这种看法,故是抱着好奇心去听的;在这次报告中,他虽说苏联的政治制度独裁,却称赞苏联经济制度的优点;由他说出这种话,更加令人深信苏联计划经济的优越;直到1980年代以后我才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缺点,也逐渐认识到当时对司徒雷登的一些评价也有所不恰当。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0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生活中的科学和生活中的大科学
kingstar 2009-7-4 09:19
你看到过所有的电水壶底部是不是都有一圈一圈的凸起?你可能知道小孔会成像,但多大的孔才会成清晰地像?你会惊讶于栩栩如生的立体照片,可曾试着自己也用普通数码相机也来拍几张?这一切都是源自生活,源自科学。真是这样的想法,在这学期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的专业选修课基础上,我想可以暂时不讲三国中的科学、不讲唐诗科学,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保留的讲座,而开设《生活中的自然科学》实验选修课可能更是当务之急,理由如下: 1)分享自然科学成果,用科学武装学生的头脑。 一年级的大学生,正是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的阶段,他们对自然科学具有普遍的好奇心,不论克隆技术、纳米技术,还是自行组装计算机,都使他们产生迫切了解并亲身经历的愿望。让他们到实验室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引导他们去自学,向社会、向其它学科索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入口,求知欲就会象脱缰的野马带他们遨游在自然科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中。 2)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大学阶段是能力增长最快的阶段,没有了考大学的压力,他们会专注于手中所做的事情,尽力思考感兴趣的问题,选修实验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操练的场所。从设计实验到实验完成后,要写出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如同作了一次小论文,这种训练对文科及财经类学生来说非常难得,而这正是能力增长所需要训练的步骤。 3)激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信仰,培养学生爱科学、讲科学、信科学的良好习惯。当学生选完10个左右的实验后,得到了学分,但大多数学生觉得不够,希望能有新的实验让他们选。惯性之下,他们会把注意力放在诸如科技馆之类的社会公益科普场所,探索其中的奥妙。抑或是参加各类科技类社团,如天文协会等来自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一窗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学生阶段很可能成为一些人的最后集中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是如此宝贵而又逝不再来,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精神。这样这个暑假真要动一下脑筋了。
个人分类: 科学教育|3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郁闷-选修课是什么课
frieda 2009-4-1 12:19
这学期承担了一门分子生物学的选修课。这是针对各专业学生的大课,由于时间有限,选课的学生基础、程度也不同,能讲的东西也少,我在准备内容、课件和讲述思路上花了很多时间,非常希望把自己很喜欢的这门课程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引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也希望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所收获。 可是第一次去上课就有点失望。300人选,来上课的只有200出头,而且上课十多分钟了还有同学陆续到来(可以排除是找不到教室的原因)。课后问一下同学为什么会这样,有同学很坦率的告诉我,本来就没指望来学什么东西,主要是来混学分的,加上选修课考试一般都很容易过,即使不来听,最后也能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这会儿很多同学在宿舍或者校门外的网吧里面呢。 了解了一些关于学校选修课的选课情况,学生最喜欢的是相对比较轻松的课程,如心理学、美学、音乐、演讲与口才、摄影艺术、书法鉴赏这样的课程,又放松、又好过;而历来选分子生物学这类比较严肃、辛苦、费脑筋(学生语)的课程的同学,就比较少了。当然,选课的同学里,也有很多确实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真正希望学到东西,面对他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我就觉得自己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让他们通过这门课,学习新知,开阔眼界,训练思维,真正能有所收获。 以前参与过一个相关的讨论(关于讲好了就能吸引学生来上课的讨论,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688204fpage=2 ),有72%以上的教师认为,即使教师讲得好,也不一定能吸引学生来上课。 虽然我对自己讲课的水平很自信,相信在后面的课程中,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听课,但是,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的课一定比网吧(游戏、电影、mp4、玄幻穿越小说,等等)对一些同学的魅力更大。 回过头来再说必选课。对于专业基础课同学的学习态度会好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同学只是抱着顺利通过考试的心态去听课。所以上课的时候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他们并不关心,考试之前就迫切希望老师指重点,死记硬背笔记或复习资料来通过考试。当一学期完毕,再问一下同学,你通过这门课学到了什么,很多人觉得茫然。我不知道,这些同学将来回忆起来会不会后悔,好像什么都没学到,就已经度过了宝贵的大学时间,还浪费了父母的多少金钱,以及殷殷期待。 唠叨了不少问题,很多可能处于自己影响范围之外,回到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上来。我能够做的,还是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让自己的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思维活跃而不是被动接受。针对那些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给出相应的一些问题或案例,参考阅读资料,让同学通过自己的阅读、讨论和思考来解决。
个人分类: 教学心情|365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