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专业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灰色的星期四
varyshi 2011-12-8 15:27
上海的天气依然如旧,空中凉爽的小风夹杂着零星的雨点,敲打在脸上,仿佛在告诉我:醒醒吧,不要迷失自己的生活。我还是感觉有一丝凉意,这只证明了一点:我还活着,还是有生命气息的存在。也许今天对被人来说是无异于在平常不过的一天,灰色的天空里下着灰色的雨,对大部分在上海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不会有怨天尤人的感慨。可是今天的我也许又一次改写了我的历史,决定了三年后的今天退出了化学舞台,一句话:我不是那种人。我觉得一个人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特别的重要。自从本科阶段以来我发现了我的智商一直直线的下降,给我毫不留一点情面,如果说我初入大学时的智商为150的话,那么我现在的智商顶多90,也许过度的被情商开垦去了。我其实一直相信世间的一切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一直觉得有一种看不见的手在指引着我的前行,可是现在我发现那双手消失了,我被十字路口扰乱了方向,我早就知道科研这条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的,而且这条路也不是早起的鸟儿就有虫吃的,这需要一定的智商的,是一种高智商的奥林匹克盛会,我原本以为我是爱科研的,甘愿为科研之路奉献一生的,可是读硕以来,我越发自己不是那种人,因为我现在学习专业课总是感觉特别吃力,别人上课那么轻松,我上课却那么难受,现在一看书头就感到力不从心,莫名的阻止我前行,我绝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可是我的接受现实,因为我身上的各种零件给我发出的信号是科研这条路不适合我,虽然我很想要一个PHD学位证,我还是要放弃,也许这是我人生中的最失败的一次选择,那就让它也许去吧,我不能后悔了,我只能为心中的理想默默前行,直到老去。
11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如何做中层领导
zhumei185 2011-11-23 10:07
院里规定新来博士必须在办公室坐一年班,俺由于有孩子需要照顾被关照放在了据说工作量少很多的教学办公室。据上一年的博士(坐了一年班,由我接替)说,这个位子很难做,人多分工细,互不相帮,说是转岗实习,实际上就是出力最多的主力。 一开始,感觉没什么事,都是在各忙各的。后来据说是,刚刚忙过去开学一阵子,现在属于清闲时间。之间,我经常主动帮忙,有什么事就积极去做一点。 办公室里有一个主任,三个秘书(包括我,姑且称之为秘书),共计4个人。主任年轻,和我一般大,估计是这个原因,导致在办公室里做事从来不能用领导的姿态做事,可能会导致反感,引发不服气之声吧。 主任和推荐我到办公室的师兄,以前关系就是现在我和主任的关系。因此,对我一直很客气,有事也能尽量帮衬。这一点,我很是心存感激。 慢慢的,办公室里事情也慢慢多了起来,从我的工作日志,就可以看出,几乎每天都有事,都是杂事。随后一个专业课的老师申请区级精品课程,请我帮忙带一下本科的生产实践课,必须录像。有那么一个周时间吧,我就一直查资料备课,练习讲课。期间,主任稍有不满,屡次提醒:既然是在办公室坐班,要以办公室事情为主,而且经常是以教学副院长来说事。作为一个新兵,我感觉很是为难。一个专业就那么几个老师,人家是老教师,请我帮个忙,我总不能不帮吧。而且,我自觉做事很分轻重,办公室里有事,我马上麻利做完,没事的时候才去做自己的事情。所以,对于这种指责,发过一次牢骚,随后便弃之不顾。说实话,领导嘛,当然不希望下属心猿意马的,可以理解。但是,我也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事儿,我不会耽误她的,但是也不要对我做自己的事情有意见。 这件事忙完之后,我随后和主任一起负责了一个“青年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整整忙了一个半周。我充分地体会到了,所谓的“主力”之说。从文件准备到会上零食准备,从布置赛场到赛场打分照相,等等事务,我敢说,我至少干了65%的活(三个人参与干活)。我担纲主力,主任及时提醒,完全是一个很好的上下级搭档。我的秘书之职,确实尽职尽责。能干的,我完全干了,甚至是120%的去做了,最后实在忙不过来不能干的,我直接就对主任说,忙着呢,没时间做。主任,掌握分寸着呢,一听我言语中的不满,立马就接下要布置给我的分报酬工作。 技能大赛之后,终于又有了一段时间的清闲。我又曾经抽出一下午的时间到实验室去做了一个PCR,并终于在楼下找到了一个凝胶成像仪,我那个兴奋啊。此时,主任又一次提到“要以办公室工作为主的事。”看来领导就是领导啊,经常提点一下下属。不过,说实话,对于我这么自觉,办事又很麻利地帮她做的下属,她有此担心有些多余,反而对我的积极性是个打击。不过,咱不能这么说,也只能说,“当然是以办公室为主,没事的时候,才去帮我师兄做点实验,毕竟人家课题要结嘛”。 几天之后,教学副院长又布置下一件事情,说是评“师德标兵”。那天早上,刚一进门,主任便和我说,又有任务了,要起草“师德标兵”相关文件。那说话,感觉这任务就是我的,不是她的(说话的技巧也得学习)。我有些不满(人总是高看自己,不是什么好事),嘴里只能说上级怎么这么多事啊,而且这东西,学校没有嘛,怎么让我们起草啊。虽然如此,我立马开始查资料,然后整理一下,交给了主任。说实话,我实在不了解,像那评分标准,哪些评分高,哪些评分低等等,不是我这个还没拿到教师资格证的新兵蛋子能搞定的。主任接过去,我又加了一句,这后边的事就交给你了。主任没搭话(做不了的事不能答应,这也是原则问题),但是一直强调,估计不行,院长要求这东西尽量细化。 第二天,教学副院长(我个人感觉,这个老师非常了不得,事情忙归忙,但是许多事都是势必躬亲,责任心极强。我佩服得很。至于手下对其的微词,时间很短,我无法体会。)来了,专门问这个事情准备如何了。主任打印出整理的文件,交给她,我瞅了一眼,发现,没有什么大改动(就是改了个评选小组名单,其它一律没改;我提到的,对于评分标准的事,本以为主任会搞定的,结果人家一个字没动,我心里很是不满。)。院长提了几个细的问题,并说要将教师和学生评分细化一下,出一个打分表。主任,昂着头,认真听着,拿笔记着,并一个劲儿赞成。(呵呵,对领导,那就是绝对服从,没有反对意见,即使有,那也只能稍微提醒。受教啊。)院长一走,主任马上就说,“看吧,不行吧,我说还得细化吧。”我心想,昨天一天时间,你怎么不细化一下啊。细想来,这才是主任的为官之道:做得好,领导也会找出不足,干脆还是不做,专等指示后才做。 之后的时间,我想人家主任该把事做了吧。结果,在下午临下班之前,院长打电话说,明天会议上要用。主任着急呢,说还没弄呢。问我,晚上加个班做吧。我本来对此事颇有腹诽,这么两天了,你自己不抽个空搞定,还要让我弄啊,而且能弄得了我早弄了啊。于是我推辞说,晚上要照顾孩子。而且今早老婆打电话给我,说她姥姥已经不行了,已经在坐动车往回赶了。我心神不宁的,实在不想做事。 路上,往回赶的过程中,我想了想,还是得做完这份内之事,毕竟咱现在的身份是秘书嘛。于是,晚上,我又主动加班做了一个表交给主任,让她修改修改明天用。 最近也接触了几个与领导打交道的老师,就暂总结一下:中层领导的为官之道 对上:当面绝对服从领导意见和安排,有意见时委婉提出,但是仅限领导参考;背面多为领导着想,有人说领导坏话时,也要多为领导争辩几句。防止,有任何坏话传入领导耳中。 对下:工作尽量安排,属下有意见时,马上就减压;多多为属下利益着想一些,小恩小惠不断。属下虽有怨言,但是付出总有回报,还是能接受的。
个人分类: 工作日志|2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伽莫夫,质疑《从一到无穷大》(1)
热度 1 jinkai719 2011-11-20 00:21
《 从一到无穷大》是一本,我在博士一年级读到的!真是可惜啊,我的师弟跟我说他小学就读过了!小时候,我最爱文科书籍了,到了高中,金庸的小说,古龙的小说,基本上所有的武侠书,我都看过了,看完了金庸的,我还觉得没有书可读了,想想就汗颜;中国四大名著人民出版社的我全读了,国外的名著,我大多数也都看了,去我老爸的学校,我第一件事就是喜欢读外国书了,但是从来不去理科那边,所以根本不知道科普为何物,只是小的时候读《十万个为什么》,所以我从来不爱听理科老师的讲课,加上高中的理科老师一个个的神经病,所以我最讨厌数学理科了,还有那个二笔物理老师,我根本不喜欢工科!阴错阳差的读了生物,后来又学了结晶学的,然后又学了催化,一个阶段一个专业,我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但是读了一路下来,很辛苦,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的专业课就是读不懂,一直希望有人能讲一下,可是没有时间啊! 后来,博士的第一年,我去人突然发现了一本奇书《从一到无穷大》,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是震惊,竟然有这样的书!这么有意思,科学是什么?不就是这本书么?我的大爱啊!第二次读的时候是我在博二的寒假,我没有回家,我又开始读真本书,我发现自己好像大学没有读明白,我就根本是高中水平么!我就开始买了很多的数学和物理书,开始读,开始对照,我发现我补上了很多。我开始觉得我知道我在做什么了。到了最近,我又买了伽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很失望,我没有读明白!我最近又看了很多的数学和物理,我回头再看这本书和前一本书,我开始明白了,我开始分析这本书了,我也开始明白了这本书的问题!
261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专业课很重要啊!
JianTang 2011-10-1 18:26
刚看完《女巫季节》,感觉专业课还是很很重要的,到最后是主教的侍童 凯 把经文念完了,击败了魔鬼,阿门!哈哈!
2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师节忆恩师
热度 2 cosguoli 2011-9-10 20:07
大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在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常常逃课,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总能拿到奖学金,于是就更加无法无天的目中无人了.直到大三,我认识了Z老师.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先生,他言行风趣,总可以把枯燥的课讲得生动,时间长了,我便喜欢上他的课了.有一次上课,他出了一道题目,并且说,如果有谁能做出了,期末成绩旧可以加5分.我认真的解答,却并没有自信的想公布自己的答案,就在这个时候,他从我手中抽去我的解答,仔细看了看说:这个解答很不错,可以加5分.就是这一堂课,完全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从此以后,我每节专业课都认真仔细的听.而现在看来,那些当初看起来无用的知识,却真的让我一直受益.毕业的时候,他对我说:要努力,毕业后一定要有你的好消息.之后,我便和他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毕业以后,我出国了,每次回国都会回去看他.也因为他的期待,我频频带回所谓的好消息.毕业以后,他也换了工作,以前的教学工作少了,却多了管理应酬的工作.又过了几年,居然负责起了模特专业.有可能是我太刻板,总是抵触大学招收模特这件事情,当我问他比较起来您更喜欢哪份工作的时候,他说:我做什么都可以,随遇而安吧.可能我期待的并不是这个回答吧,后来,我觉得他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以教书为乐趣的好老师了.再后来,看着他衣着显著的出现在各大模特比赛的现场,我突然觉得有些迷失. 今天,是教师节.一直再犹豫要不要发一份祝福.看到一篇文章.讲师生关系,说师生关系有4种,终身益友型,人走茶凉型,分道扬镳型和反目成仇型. 突然有点想念Z老师,毕竟我们曾有过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大学的生活也因为他而变得不同,甚至我的人生,也应该他而变得更加精彩.于是,我打开邮箱.对我的终身益友说了句:节日快乐. 而我想说的其实更多,我想说,无论今后怎样,无论您如何选择,无论以后还会不会见面,您永远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永远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节日快乐.学生在远方祝福您...
567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精英班
热度 5 yhliu971225 2011-9-1 09:09
开学三天了,给学生上了二次课。因为课程时间的重新调整,这门任选的专业课由大三下学期改到大四的上学期了。 改变之前,选课的学生能在五六十人,但平时能来上课的在四十左右,在听讲的就更少了。我一直在想办法,但效果都不大。这学期,选课学生15人,一间小教室,正好。关键是上课的时候,这些学生那个认真啊,当我问问题时,他们都在想,一开始小声地自己说,我听不到,就鼓励他们大声说出来,能看到他们在试着改变自己。 告诉他们我们这个教学班是精英班。 按我的5%的理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学生。 二十年前,大学生入学比例应该小于5%,重点大学应该小于1%,这些学生基本都是自己学出来的。现在大学招生比例大于30%,重点高校也得大于10%,其中还有许多是父母陪出来的,老师逼出来的,所以在大学中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的能力不能让人满意。 这个精英班应该是那1%。为了他们,我得拿出我百倍的努力。
2390 次阅读|11 个评论
支持袁老师的决定
热度 1 shuilinxi 2011-8-29 20:09
这篇文章写在2011年6月11日,一直放在电子日记里,今天贴出来。 袁老师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当年考湖大就是他和老杜给我点的专业课重点。最近湖大把他请回来教可靠度,很欣喜这么多年后又见到他。记得当年他是我们这几届最有性格的研究生之一,几乎有“土木舍我其谁”的气概。他学业上十分刻苦,基础很扎实。 最近看他写了一篇文章: 同学,我是不是该给你零分? 上周苦口婆心,要同学们不要抄袭别人的作业。可是,今天再度批改第二次作业(前天已经看完一遍,今天其实是重看),仍然发现很多学生抄袭。 这可是研究生班,共54人,其中包括专业型和科学型的硕士生。可是,只有大概不到20人是独立完成的,剩下的30多人,只有三个版本。 不愿意学的同学,不行自己退学吧,也别难为我了。被退学的感觉可不是件很体面的事情。 题目是有些难,可是也没有见到你们来问啊。 我想,土木学院的学风是该认真抓一下了,当年我带的研究生课程的作业也是抄袭很严重,老师如果一再纵容,会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最近看很多研究生毕业论文也是如鲠在喉。 我赞同袁老师的意见,不想认真读书还不如退学算了,何必在这里混日子呢?
2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自己设定个学习准则
yanghualei 2011-7-28 12:41
微积分与数学分析引论及其后续课程泛函分析与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其后续课程随机过程;线性代数以及其后续课程抽象代数。 上学期主看泛函和随机过 程,下学期主要看下抽象代数 。物理书主看下大学物理,把基本内容吃透。然后通过看文献,把英语和专业知识好好补习下,再看一两本专业课的系统书籍。而科普和兴趣消遣类,可选取一些高质量的。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考观察,也要注意积极主动与人交流。 立足对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和抽象,以物理等自然模型为参照,以数学为工具,从简单基础问题出发,用数理语言得出的法则,在小处窥见大法则,坚持自然和社会的相似形,坚持微观和宏观的相似形,追求普遍适用的法则 。 讲问题和陈法则要讲究有理有据,但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除非再也没有改进的余地。 别人的批判,是对自己法则的改进和补充;别人的赞同,可扩充自己法则成立的证据。在涉及事实真相问题上,要客观公正,不能以公谋私和迁就忍退 。记住要永远要求真,求实。坚持社会正义,不做违背良知和助长社会恶习的事件。 从问题出发,先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数理推导,得出理论法则;然后用计算模拟生成理论数据,同时进行可控试验得出现实数据,进而比对两种数据,最后进行检验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数理推导 。而如今自己缺乏定性的分析和控试验生成的现实数据,以后学习过程中加以改进。 从此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大致定在价格理论和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上,研究价格的结构和价格变动的因子,然后对价格的波动进行预测,总之,定价预测以及分析;对于为什么经济会增长,有些国家为什么经济会倒退,经济为什么会呈现出周期特性。围绕此建立模型,模拟机制和成因。 以后写博文和写论文结合起来,这既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既做出了科研成果,又可以进行消遣 ,这样很好的柔和在一块,经常看点英语期刊,由于上课的减少,要经常看点物理和数学在线视频。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1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课
liangqunlu 2011-7-23 02:35
专业课 计算机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2. 计算机软件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分布式系统、软件项目管理、 Oracle 数据库系统等。 3. 电子商务专业: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平台及核心技术、国际商务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商务网站建设等。 本科开设:基础课有:高数、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专业课有: vc 、 c# 、 Java 、 linux 、 SQL Sever 、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嵌入式等等 统计学专业: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 ( 分析、代数、几何 ) 、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等。 l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3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5 .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数学专业: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助教生活
热度 3 LiLili 2011-7-22 17:14
来到学校工作正好两年整,想想自己都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今天学院讨论给定了个助教二级,感觉真是太逊了,助教都分级了!!分级分的好啊,早点提醒一下,不能只教书,还得做科研,写文章,做好学院工作。要是像我这两年,没发表啥论文,也没干出啥业绩,所以才落得今天这个助教都没当好。有时候工作和感情一样:如果,不幸福、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工作对我来说,不痛苦,但除了在讲台上感觉幸福以外,其他都让我觉得不怎么幸福,不怎么快乐。不过这两年,我体会到了做一名专业课老师的乐趣,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读个博士学位,一方面教书上有深度,有的讲,另一方面科研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喜欢学生们求知的眼神,讲台真是我的天堂。以后要更加努力啦,有想法就要去实施,落实才是最重要的,不怕小不怕少不怕简单,一切都要踏踏实实做起来。未来三年,我希望我在聘岗的时候,不要太逊了。努力!
2355 次阅读|5 个评论
读研要“乘兴”更要“尽兴”
热度 10 spring87 2011-4-10 21:50
各高校 2011 年的研究生复试,基本上都已接近尾声,还有一部分正处于调剂阶段。今年,导师门下新招了三名学生,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我们当时的影子。一方面,得知已被录取的好消息,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另一方面,当导师或师兄师姐问起为什么考研以及想如何度过研究生三年时,却是一脸茫然。尤其是原本坚定的、清晰的读研目标如通过获得更高的学历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想通过读研将专业课学得更深更透……现在却有些摇摆不定、模糊不清。因为通过导师和师兄师姐的介绍,发现读研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科研。然而,大部分考研的人,并不清楚什么是科研,甚至对读研期间要做科研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连想都没想过。读研,时下似乎成为了本科毕业生逃避就业的安全通道,而非一心向往科研殿堂的康庄大道。 当初随大流式地执迷于考研,考上了,继续随大流式地定下读研目标。却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为什么读研,又该怎样度过接下来的这三年。就像师弟师妹所说的:我们想通过读研来提升自己,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个目标能实现吗?也许真的可以。那仅仅实现这个目标,就能实现读研的价值吗?我想未必,对很多人而言,时间机会成本确实非常高。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三年呢?这是一个常思常新的问题。我想将自己在两年的读研生活中对此问题的思考心得与师弟师妹分享。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更多的研究生带来些许帮助。 对我而言,如何更好地度过研究生三年?千万答案可总结为一句话,即: 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这是最近从同学的 QQ 签名上看到的,发现是上述问题的最好诠释。首先,这是一种学习态度,意味着尽情投入与满载而归。其次,这是一种幸福理念,这与积极心理学中强调的心流体验以及哈佛大学幸福课老师本·沙哈尔主张的幸福方程式“幸福 = 快乐 + 意义 + 投入”的投入变量是相通的。最后,这是一种人生智慧,活于世上,就要乘兴,离开人生,也能尽兴。 那么在读研期间,如何做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呢?我想将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如何乘兴而来? ——即知即行 当我们“乘兴”忘我地工作,以致于浑不觉时间的流逝时,就会脱离那种因为迷惑、重复、繁杂的任务而引起的烦躁或无聊,这样不仅减轻工作压力和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还很快乐,并且能够获得成就感。乘兴并非“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没有准备和事前的全局性规划,而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投入与沉浸其中。这种体验,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这种乘兴的生活态度,充分体现了即知即行的理念,可以帮助我们摒弃“拖延”的恶习。读研期间,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每个人都必可避免一种恶习的困扰,即“拖延”。怎样改变这种恶习,很多人都做过各种尝试。如在工作计划的安排上,将一些可能会出现拖延的事情尽可能地提前完成,而不是推到最后。但这种处理方式,在某些条件下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如当几件事情的重要性与紧急性排序不相上下的时候,该如何选择?会不会因为这种难以抉择而产生莫名的焦虑?会不会因为焦虑的存在而不能尽快处理好本该处理好的事情?但有了乘兴的体验后,发现这种生活态度能让我们在意识层面上解决上述问题:与其纠结于如何选择,还不如乘兴着手开始解决问题:一次投入一件事情,直到解决问题。 如何尽兴而归? ——即行即果 伯特兰 · 罗素曾说 “ 要取得艰难的成就,能够较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是必不可少的。 ” 乘兴能让我们投入,尽兴可使我们持续。乘兴容易,尽兴难。我们大部分人能做到乘兴,但基本上毙命于“三分钟热度”,无法尽兴而归。生活中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我们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为什么文献掌握量不够?原因之一在于,搜索文献以及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很少有这种尽兴而归的概念。以前我们一直用未能全力以赴来解释,但似乎还不够。出现的常态是文献搜索到一半,因为正好中午休息时间到,立马停下,等到下午再来的时候,也许上午的兴致与思路全无,或者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而忘记了自己还在搜索相关文献。也许,真正有价值的文献,就是下一个,我们却没有乘兴点击下去,因而不能尽兴而归。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曾经听过一个观点,认为我们的人脑如电脑般,也会存在一个启动时间,如果事情被中断,尤其是我们作为智力劳动者的思维被中断,要重启动,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反应速度。中断,有被动与主动之分,我想大部分情况下,主动中断占绝大多数:如工作过程中吃个东西、听首歌、看个小视屏、听别人聊天的时候插句话、上个网页、 QQ 或飞信突然弹出一个消息等等,都会打断我们工作的连贯性。如果我们的工作常常会被中断,而不断重启,这种启动时间将占据大量的工作与学习时间。对这点,我们的意识还不够强烈,虽然老师不断强调在上班时间,不要做这些事情,但似乎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或许,我的这种理解并不正确,但至少可以说服我自己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情,不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是因为工作与学习需要这种“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生活态度。 我想,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抱持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生活态度,采用“即知即行,即行即果”的准则,将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以及情绪向更乐观的方面转变。 读研并不难,科研也不难,难在我们用什么样的视角来看待。
个人分类: 读研思考|5652 次阅读|9 个评论
何不来个学生与导师互选?
qpzeng 2010-11-21 23:10
华中农大新科校长邓秀新院士主张 导师选研究生应该有几个月的观察期 。我基本上同意这种观点,但认为这种观察期应该是相互的,即导师应该考察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观察导师,从而决定对方是不是适合自己。 如果各高校真打算这样做,其实可行性还是很高的,因为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学生都要上各种基础及专业课,基本上不太见得到导师,也就谈不上指导。因此,我认为学校可以先将学生招进来,不要急于确定导师,而是利用这段时间,允许有初步意向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做点事,以便让师生有机会互相考察。 在此期间,导师可以初步观察学生的能力和想法,以便决定接纳哪位学生;学生也可以借此基本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经费情况,从而考虑是否愿意拜该导师为师。 假如能做得更民主一点,在确定导师之前,还可以专门安排一场师生见面会,主要让那些准备招收研究生的导师上场介绍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及学术成就, 看能否打动现场同学乐于拜自己为师。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每个导师进行现场提问,在一问一答中,让学生对不同导师的学术水平及性格特点进行比较,再结合自己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有关情况, 初步确定自己喜欢的导师及其研究方向。 假如要做到彻底的民主,应该建立一种宽松的“宽进宽出”制度, 在特定条件下,允许导师换学生,也允许学生换导师 。不过,导师想换学生很简单,大不了这次不要,下次再招,但学生想换导师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是其他导师的招生名额已满,不能再接受别的学生了。除非还有导师未招到研究生又想招,导师又是自己喜欢的,他也同意接受,否则就要退给研究生院,这就不大好办。当然,如果学生对导师已经彻底失望,又没有合适的导师可换,也可以慎重选择退学! 无论如何,我赞成导师与学生彼此进行双向选择!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给导师与学生各有一定的空间,对双方都有好处,尤其对学生而言,此时的抉择可能左右着他一生的命运,容当更人性化处理! 附:邓秀新院士:导师选弟子应“按需取才” 作者:梅莹 李伟 来源:楚天金报 发布时间:2010-11-19 10:33:13 “研究生一进学校,导师就急着选学生的方式其实并不科学,没选对人做科研,老师学生都会非常累。”11月16日晚,华中农业大学举行2010年研究生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当晚的首场专题报告中,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直言:导师招收研究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若对学生科研能力缺乏了解,最终可能阻碍科研工作的进行。 邓院士表示,科研包括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都是能游刃有余的全才。“悟性好、热情高的学生适合于做基础型研究,而懂技术、善组装的学生做应用型研究比较好。选对人学习,成效才能是事半功倍的。”他建议甫一开学,各学院应给其招收的研究生一定的科研自由,让老师们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了解学生,“选择正确的人传道授业。”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649 次阅读|6 个评论
考研初试为什么不安排在夏季?
timroyal1999 2010-1-11 23:11
作为一个考过研的过来人,笔者一直认为硕士生入学考试的时间有必要改一改。 只要去问一问大四准备考研的同学就知道,谁的压力不大?招聘会、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这三座大山全部都在大四上学期,再加上还有专业课的学习,大四考研的同学面临的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以笔者本科的学校为例,笔者的母校是中国重要的药学类专业院校,学校开设的专业存在专业性强、有对口优势的特点。由于教学计划的规定,很多重要的专业课都被校方安排到了大四讲授,但是大四的学生一方面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一方面又面临着考研或出国、公务员的压力。分心的事情如此之多,专业课又怎能学好? 当然,这个问题的出现不能只归因于校方,国家的规划和安排在其中也起到很大作用。就笔者看来,首先考研、公务员考试和找工作的时间相重叠就是一个十分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考研初试的时间,被安排在每年的春节前两周进行,应届生为了复习,往往要牺牲掉大四上学期整个学期的时间去准备考研。而这个时间又是学习专业课的关键时期,为了考研而荒废了专业课,有些人甚至因此错失找工作的黄金时间,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事情。而且,很多同学为了准备考研,忽视专业课,导致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专业基础也不扎实,直接影响到随后的学习和工作。更不用提经过复习还是落榜的同学,考研没考上,专业课也没学好,简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的时间应该改为每年的夏季或者秋季进行,也就是让学生在毕业以后进行考试。这样,复习考研的时间可以主要分配给大四下学期。这一时间段,很多学校只安排了相对比较轻松的实习,此时专业课的学习已经基本结束,找工作的高峰期也已经过去,复习时间要宽裕得多。在这种安排之下,学生除了准备考研以外,也可以在大四上学期先参加单位的招聘,如果签到了自己合适的岗位,有一部分人就会放弃考研,从一个方面也能够给考研热退一退烧。 笔者认为这种安排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大大减轻复习考研和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冲突,还可以提高硕士生入学的整体水平。如前文所述,有很多学生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忽视或者被迫放弃了大四专业课的学习,其表现就在于逃课复习,逃课上辅导班等等。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父母用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供自己读书,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逃课的?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父母交的学费么? 调整考研时间对于减少混文凭的研究生数量也有帮助。很多混文凭的学生对于研究生阶段的态度,大家想必也清楚,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于课题更是马虎对待,甚至抄袭毕业论文,搞学术腐败在笔者看来,这类学生本来就应该提前进入就业市场而不应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考研和招聘时间相分离的措施也就正好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然,这样一来,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时间就要进行调整,不过,为什么硕士研究生就一定要在秋季入学?经过改革以后,硕士入学考试初试在夏季进行,秋季可以用于各个学校的复式和面试,冬季发放录取通知书后,学生在春季入学,这样的安排难道不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尝试么?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转摘文章|2872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专业课期间应阅读相应技术标准吗?
陈龙珠 2009-4-1 15:57
本周在给研究生上课时,顺便问起同学们相关技术标准代码(如GB /T,JGJ,JT,DBJ,CECS等)的含义是什么?得到的答复却令我惊讶。 与本人相关的土木、水利等行业,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其工程设计、施工、测试等科技工作必须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由于技术标准条款一般是对科研和长期工程实践的总结而成,它们又是当前国家、行业或地方科技水平的体现。我们这类行业的技术标准(企业内部标准除外),按涵盖层面由高到低分依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会(学会)标准等,按技术性层次则依次为规范、规程、指南等,而按执行力要求则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两类。由此可见,了解这些常识是保证正确应用技术标准的基础。 本人觉得,本科和研究生们在学习专业课程阶段,除应学好教材和课堂教学传授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外,课余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读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很有必要。因为,这不但便于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理解技术标准条款的依据,同时也有益于发现现行技术标准所存在的不足,对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进入从事专业技术或科研工作的状态,应该是有帮助的。 前两年一位选修我防灾工程学导论的研究生,在课间休息找我答疑时,我发现他在复印的一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上做了许多注解,很是令我感叹。之后,我便向我自己的研究生推荐了这种学习方法,但未曾就此进行专项检查。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