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药物靶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和高明清团队揭示lncRNA-XIST在牛乳腺炎中的作用
WileyChina 2020-10-26 16:31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是一类本身不编码蛋白、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lncRNA最初被认为是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噪音”,不具有生物学功能。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它可在多层面上(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调控基因的表达,并参与炎症反应发生与发展、原癌基因活化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调控等重要过程。因此,lncRNA为多种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 2019年1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涌教授和高明清博士团队 在 Cell Proliferation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LncRNA XIST mediates 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 inflammatory response via NF‐\κB/NLRP3 inflammasome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lncRNA-XIST可通过NF-κB/NLRP3炎症小体途径介导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在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使用qRT-PCR分析了lncRNA-XIST在牛乳腺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牛乳腺炎组织中lncRNA-XIST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相比显著上调。此外,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诱导建立的牛乳腺细胞(MAC-T)炎症模型中,lncRNA-XIST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细胞。这些结果表明,lncRNA-XIST的表达上调与牛乳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为了研究牛乳腺炎症反应中lncRNA-XIST的作用,研究人员通过EdU、CCK-8、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探究lncRNA-XIST对细胞增殖、活力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敲低lncRNA-XIST可抑制炎症MAC‐\T细胞的增殖能力及活力,促进炎症MAC‐\T细胞的凋亡。研究人员还发现敲低lncRNA-XIST后,炎症MAC-T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更高。这些结果表明,lncRNA-XIST可以调节MAC‐\T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并调节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炎症反应。 由于lncRNA-XIST可以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人员推测lncRNA-XIST可能影响与炎症密切相关的NF-κB信号通路。为了证实推测,研究人员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检测技术发现敲低lncRNA-XIST可显著增强NF-κB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的活性,并且增加炎症MAC-T细胞p65和IκB的磷酸化及核转运。这些结果表明,lncRNA-XIST可抑制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MAC-T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NLRP3炎症小体已被证明在乳腺炎症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了阐明lncRNA-XIST的抗炎机制是否与NLRP3炎症小体有关,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炎症MAC-T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成分的水平,包括NLRP3,caspase-1和ASC。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诱导MAC-T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 最后,研究人员使用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进一步探索lncRNA-XIST、NF-κB和NLRP3炎症小体之间的关系。在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炎症MAC-T细胞中NF-κB、NLRP3、ASC和pro-caspase-1的表达增加受阻,NLRP3炎症小体终产物IL-1β和IL-18的表达在lncRNA-XIST敲低细胞中也被抑制。这些结果表明,lncRNA-XIST是通过NF-κB/NLRP3炎症小体通路途径介导牛乳腺炎症反应。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lncRNA-XIST在炎症条件下可促进牛乳腺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通过调节NF-κB/ NLRP3炎症小体通路途径介导炎症过程;揭示了lncRNA-XIST在炎症条件下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关键作用, 为牛乳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 。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cpr.12525 撰写:Imperio 改编:Tina 关于期刊 Wiley旗下细胞生物学期刊 Cell Proliferation 所出版的前沿文章都是经过严格、公平的同行评议流程,并采用最高质量的制作标准呈现,务求打造最优质的开放获取期刊。 目前, Cell Proliferation 被认为是 癌症 和 干细胞 研究领域的主要参考文献,刊登干细胞、细胞衰老、再生医学、细胞死亡、组织工程等与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Cell Proliferation 涵盖的主要领域有干细胞,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细胞周期控制,细胞衰老,细胞死亡,数学建模等 。根据科睿唯安发行的期刊引证报告, Cell Proliferation 2019年的影响因子上升至5.753,在JCR 195种细胞生物学期刊中排名第47位,跃居Q1区 。 作者福利: 开放获取期刊:论文一经发表,即可免费下载和阅读 审稿速度快:从作者投稿至编辑的第一个决定的平均时间为11.1天;从作者投稿至编辑的最终决定的平均时间为17.6天 扫描识别下面二维码,免费阅读 Cell Proliferation 的高质量论文!
个人分类: 热点研究|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管系统与作用于微管的分子第四届研讨会简介
wfangimm 2018-9-24 13:05
微管系统与作用于微管的分子研究第四届研讨会(The 4 th MT workshop)上星期在北京顺利召开。这个会议是2011年开始为了促进本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而启动,并在其后努力争取成为一个长期的双年会议/活动。第三届本应与15年秋天举办,但我在西班牙的合作者由于经济形势,被迫把会议推迟到16年春天。而我也没有精力在17年秋天继续承办,所以变为今年秋天。 高大上的学术研讨背后,是不那么高大上的经济因素 -- 办会是要钱的,从不同渠道申请经费并且张罗会议有关的各种杂事,就成了让人烦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具体内容就不啰嗦了,但我一无行政资源可以利用(特别要感谢研究所或重点实验室对办会的赞助),二无足够费用外包给办会公司(虽然申请到办会经费,可还是得自己考虑很多细节,组里的助手和同学帮助完成具体事务),一切都要自己动手。 邀请工作出色的演讲者参与,总要承担一定的费用,以体现组织者的诚意。虽然我们无法负担他们的机票费用,只能负担会议期间的食宿,但他们还是愿意积极参与。有的人因无法来华出席,通过网络演讲分享了其工作,对此特别予以感谢。其他参会者缴纳了注册费,用于餐饮、茶歇和欢迎宴会,以及会议开支所需,大体做到 “ 自给自足 ” 。毕竟我们不是商业机构,最终目的并非牟利,但我也没达到自掏腰包办会的那种层次。 一位国外参会者会后夸奖会议办得好(根据我的了解应该不是客气),特别指出演讲者来自不同专业背景,让大家能够开阔思路,甚至提供了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的机会。当然也有某些演讲人之间早有合作。我想这也是这个会议的初衷,就是让化学和生物学背景的人在一起讨论共同的研究内容,彼此启发,推动学科进步。至于更实用的医学、更基础的物理学和数学是否有一天也会加入?很有可能,从我们在 round table discussion (圆桌讨论)这个环节可以看出其必要性。 要说圆桌讨论,值得再多说几句。这是我新提出的一个想法,甚至引起了资助会议机构的兴趣。以前会议中有个 meet the expert 环节,是个资深研究者与年轻人对话所用,这次没有设置该环节。 本来我是希望比我更有资历和眼光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一位来自瑞士 ETH ,一位来自美国 Cornell U )来主持这个圆桌讨论。不过遗憾的是两位都没能来华,于是我只好与合作者 Dr. Diaz 商议,由我俩来主持。当然我们自认是 moderator 而非 chair ,只要让大家有充分的思想碰撞就达到目的了。虽然作为第一次设置的环节,大家都没有经验,过程中稍有跑题,或者在一个问题上花费时间过多而不能把几个重要问题都充分讨论的遗憾,但整体上还是有些意义和启发性的。 最后把这次会议的手册放在这里,供有兴趣的人阅读,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本领域的研究。如同会上有专家所言,目前微管系统和抗微管药物都不是研究热点,但里面可探讨的问题很多,而且从疾病治疗角度来看,微管系统涉及的疾病或者说其作为药靶的重要性被忽略或低估。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坚持探索未知领域,解决现有抗微管药物的缺陷,以及从基础研究中发现新的药靶,推动从基础研究到转化领域的发展。 会议手册: Proceedings of the 4th MT workshop.pdf
个人分类: 药学研究|28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药物靶点可能导致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治疗
zhpd55 2014-11-14 09:07
新药物靶点可能导致埃博拉病毒的有效治疗 诸平 据威利( Wiley )出版公司网站 2014 年 11 月 13 日报道,还没有获得批准的治疗或预防埃博拉病毒疾病方法 , 但是调查人员已经设计多肽模拟埃博拉病毒的 N-trimer, 这是一种用于增加进入细胞内高度保守区的蛋白质。研究小组表明 , 可以这些多肽类作为目标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可能会阻止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的药物。蛋白质科学研究的资深作者 Michael Kay 博士说 , “与当前最有前途的埃博拉病毒治疗或预防方法相比较 , 它具有种特异性 , 我们的‘通用’目标是广谱抑制剂的选择 , 应该能够阻止所有已知的和未来类似的埃博拉病毒。 ”更多信息值得关注
个人分类: 新观察|24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