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斯坦福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斯坦福大学的免费“人工智能入门”课
热度 9 jiangxun 2011-10-15 08:36
作者:蒋迅 8月份,我曾经在我的 分享 里提供了一个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入门”提供免费线上课程 的链接。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个链接,有多少人注册了这门课。 斯坦福大学的CS221课程“ 人工智能入门 ”允许任何人注册参与学习,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主要要求是有高速互联网接入和课本《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这是一门入门级的讲授人工智能的课程,讲师是 Sebastian Thrun 教授和Google研究主管 Peter Norvig 。线上的学生将需要和斯坦福的学生完成同样的任务,每周学习时间10小时,有家庭作业,期中和期末测试。在线学生也可以提问,讲师将利用类似 Google Moderator 的工具筛选出最值得回答的问题。他们最后将向完成课程的学生颁发证明。 人工智能入门已经开课了。它将到2011年12月16日结束。大牌学校的大牌教授上课,最后还有证书。这是一种享受啊!现在报名已经截止。据说有全世界十几万人上课。如果你错过了报名时间,但又想听他们的课,可以到去 YouTube ,从 课程介绍 开始看。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这学期 有三门课在线免费 。除了“人工智能入门”以外,还有 Andrew Ng 教授的“ 机器学习导论 ”和 Jennifer Widom 教授的“ 数据库导论 ”。教授们鼓励在线上学习的学生组成小组互助学习,如 reddit 。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这些课程使用亚马逊的云计算和 Gradiance 的服务,它们的作业、考试等都是全自动的。可以说是网上教学的典范。对网上教学有兴趣的教授们也不妨去看一看。 如果你想听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的课,还可以到 Academic Earth 去找(这个链接也在我的 分享 里)。那里有诸如麻省理工的Gilbert Strang、加大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Hutchings、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 Boyd等。也有正在开课的Andrew Ng。我介绍过的 可罕学院 的一些课也在里面。不过,如果你在国内,很可能必须翻 墙才能看到。悲哉! 問 答: 这三门课的视频都是必须先注册后才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视频在YouTube上有,但必须翻墙。机器学习导论有旧的视频在blip.tv,我不知道从国内是否能上去。数据库的视频只能在注册后看到。现在还能注册: http://www.db-class.org/ 。 Introduction vide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tGGK93AJgY/ Download from: http://dbclass.aasfiiitm.com/video1.mp4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s: Weekly Chat #1
个人分类: 科技|9494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xiangfasong 2011-10-12 15:01
(斯坦福)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今天能参加各位的毕业典礼,我备感荣幸。(尖叫声)我从来没有从大学毕业,说句实话,此时算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笑声)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只是三个小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串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原文为“connecting the dots”指一种小游戏:把标有序列号的点连起来,就构成一幅图画——译注)      我在里德大学呆了6个月就退学了,但之后仍作为旁听生混了18个月后才最终离开。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要从我出生之前开始说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当时她还是一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于是决定把我送给其他人收养。她坚持我应该被一对念过大学的夫妇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为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太太收养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在最后一刻,这对夫妇改了主意,决定收养一个女孩。侯选名单上的另外一对夫妇,也就是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午夜接到了一通电话:“有一个不请自来的男婴,你们想收养吗?”他们回答:“当然想。”事后,我的生母才发现我的养母根本就没有从大学毕业,而我的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签署最后的收养文件,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会把我送到大学,她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17年之后,我真上了大学。但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笑声)我的父母都是工人阶级,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6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时,我的人生漫无目标,也不知道大学对我能起到什么帮助,为了念书,还花光了父母毕生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当时作这个决定的时候非常害怕,但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这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笑声)从我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我开始旁听那些看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这件事情做起来一点都不浪漫。因为没有自己的宿舍,我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可乐瓶的押金是5分钱,我把瓶子还回去好用押金买吃的;在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会步行7英里穿越市区,到Hare Krishna教堂吃一顿大餐,我喜欢那儿的食物。我跟随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事情,事后证明大多数都是极其珍贵的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那个时候,里德大学提供了全美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整个校园的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抽屉上的标签,都是漂亮的手写体。由于已经退学,不用再去上那些常规的课程,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书法班,想学学怎么写出一手漂亮字。在这个班上,我学习了各种衬线和无衬线字体,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以及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那是一种科学永远无法捕捉的充满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的微妙,我发现这太有意思了。      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会在我的生命中有什么实际运用价值;但是10年之后,当我们的设计第一款Macintosh电脑的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我把它们全部设计进了Mac,这是第一台可以排出好看版式的电脑。如果当时我大学里没有旁听这门课程的话,Mac就不会提供各种字体和等间距字体。自从视窗系统抄袭了Mac以后,(鼓掌大笑)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有了这些东西。如果我没有退学,我就不会去书法班旁听,而今天的个人电脑大概也就不会有出色的版式功能。当然我在念大学的那会儿,不可能有先见之明,把那些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但10年之后再回头看,生命的轨迹变得非常清楚。      再强调一次,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你不得不相信某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因缘际会……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不会失去希望,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与失去。    我是幸运的,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爱做什么。在我20岁的时候,就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我们勤奋工作,只用了10年的时间,苹果电脑就从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拥有4000名员工,价值达到20亿美元的企业。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们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电脑,当时我刚过而立之年。然后,我就被炒了鱿鱼。一个人怎么可以被他所创立的公司解雇呢?(笑声)这么说吧,随着苹果的成长,我们请了一个原本以为很能干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家公司,在头一年左右,他干得还不错,但后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由于公司的董事会站在他那一边,所以在我30岁的时候,就被踢出了局。我失去了一直贯穿在我整个成年生活的重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头几个月,我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让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了,我失去了传到我手上的指挥棒。我遇到了戴维.帕卡德(普惠的创办人之一——译注)和鲍勃.诺伊斯(英特尔的创办人之一——译注),我向他们道歉,因为我把事情搞砸了。我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曙光渐渐出现,我还是喜欢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电脑发生的一切丝毫没有改变我,一个比特(bit)都没有。虽然被抛弃了,但我的热忱不改。我决定重新开始。      我当时没有看出来,但事实证明,我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盘的轻盈所代替,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我以自由之躯进入了我整个生命当中最有创意的时期。      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开创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接着是一家名叫Pixar的公司,并且接识了后来成为我妻子的曼妙女郎。Pixar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掌声)后来经历一系列的事件,苹果买下了NeXT,于是我又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研发出的技术在推动苹果复兴的核心动力。我和劳伦斯也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块板砖拍向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心。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直支持我不断前进的惟一理由。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对工作如此,对爱人亦是如此。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惟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份工作,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安于现状,当万事了于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何时能找到。如同任何伟大的浪漫关系一样,伟大的工作只会在岁月的酝酿中越陈越香。所以,在你终有所获之前,不要停下你寻觅的脚步。不要停下。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在17岁的时候,我读过一句格言,好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笑声)这句话从我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提醒自己行将入土是我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时,最为重要的工具。      因为所有的事情——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惧怕——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从你内心的呼唤。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在早晨7:30我做了一个检查,扫描结果清楚地显示我的胰脏出现了一个肿瘤。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至6个月。大夫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你得把你今后10年要对你的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意味着你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减少你的家人在你身后的负担;这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我整天都想着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个切片检查,医生把一个内诊镜从我的喉管伸进去,穿过我的胃进入肠道,将探针伸进胰脏,从肿瘤上取出了几个细胞。我打了镇静剂,但我的太太当时在场,她后来告诉我说,当大夫们从显微镜下观察了细胞组织之后,都哭了起来,因为那是一非常罕见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胰脏癌。我接受了手术,现在已经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希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不要有比这一次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验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项有效的判断工具,并且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时相比,我能够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以下事实:没人想死;即使想去天堂的人,也是希望能活着进去。(笑声)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终点站,没人能够成为例外。生命就是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造物,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送走耋耄老者,给新生代让路。现在你们还是新生代,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将逐渐老去,被送出人生的舞台。很抱歉说得这么富有戏剧性,但生命就是如此。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非常棒的杂志叫《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它被我们那一代人奉为圭臬。这本杂志的创办人是一个叫斯图尔特.布兰德的家伙,他住在Menlo Park,距离这儿不远。他把这本杂志办得充满诗意。那是在60年代末期,个人电脑、桌面发排系统还没有出现,所以出版工具只有打字机、剪刀和宝丽来相机。这本杂志有点像印在纸上的Google,但那是在Google出现的35年前;它充满了理想色彩,内容都是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和了不起的见解。      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做了几期《全球目录》,快无疾而终的时候,他们出版了最后一期。那是在70年代中期,我当时处在你们现在的年龄。在最后一期的封底有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如果你喜欢搭车冒险旅行的话,经常会碰到的那种小路。 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这是他们停刊的告别语。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现在,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 , 我也希望你们能做到这样: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非常感谢你们。(长时间鼓掌) 2005 年 6 月 12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最後演講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0-11 05:51
一位老朋友发给我乔布斯2005年6月,在斯坦福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演,很感人。特贴出与网友共享。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最後演講 作者: 喬布斯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 33 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麽?”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喬布斯( 1955-2011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當代最偉大的發明家, 改變人類、改變歷史的天才, 10 月 5 日因胰腺癌在美國逝世。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2005 年 6月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演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 Reed College )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麽,我爲什麽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决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强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 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念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麽,也不知道念大學能對我有什麽幫助,只知道我爲了念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 决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决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决定之一。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裏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舉個例來說。   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簽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爲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 serif 與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麽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計算機。   如果我沒沉溺于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爲 Windows 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 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計算機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裏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you can ‘ 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因果報應。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麽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裏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計算機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裏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計算機(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雇了。   我怎麽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雇了?   嗯,當蘋果計算機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爲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 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雇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 HP 的 David Packard 跟創辦 Intel 的 Bob Noyce ,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衆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計算機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計算機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麽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 Laurene )談起了戀愛。 Pixar 接著製作了世 界上第一部全計算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 ),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計算機買下了 NeXT ,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 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計算機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計算機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計算機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 ’ 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 ‘ 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 33 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麽?”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决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爲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 ’ 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 ‘ 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裏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爲。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 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爲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臺。抱歉講得這麽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教條所局限 --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爲什麽樣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志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的 Stewart Brand 發行的,他把雜志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 年代末期,個人計算機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志內 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 ,在 Google 出現之前 35 年就有了:這本雜志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非常謝謝大家。 (來源:鳳凰網科技)
个人分类: 教育|5078 次阅读|5 个评论
“小榔头”白浪
热度 1 jiangxun 2011-10-8 07:31
作者:蒋迅 这两年,白浪小姑娘喜事连连。去年 获得全奖进入斯坦福大学读书打排球 , 还得了一个可爱的小弟弟白帝 。今年,她打球留下的伤已经痊愈,在学业上也选定了自己的主修专业。这是最近看她打球时得知的。 本来, 白浪姑娘已经请我们看过排球 了,但上一次她有伤,全场没有打比赛。我当时就厚着脸皮说:还得再请一次啦。就是开了个玩笑,没想到她认真了。这个赛季一开始,就把全部比赛的日程表寄给我,让我选日子。就这样,我们于9月3日再一次来到斯坦福大学 枫叶体育馆 观看了一场排球比赛。 斯坦福大学女排是美国大学中的强队,曾经多次获得全美国大学联赛的冠军。最后一次是在 2004年。去年 (2010年) 冠军被杜克大学获得。而我们这次观看的正好是斯坦福大学对杜克大学,所以比赛非常精彩。杜克大学远在美国东海岸,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看台上竟然有大片的杜 克大学的粉丝,而且我们周围都是他们的人。比赛还没有开始,他们的喊叫声、口哨声、跺脚声已经让整个体育馆都跟着震动了起来。我好奇地问了身旁的一位大姐 后才知道,原来杜克大学的队员中有两名来自旧金山湾区,这些粉丝中有很多是旧金山湾区当地的人,就是为了看这为了看这这两位姑娘打球而来的。其实这场比赛是杜克大学和她们两人的合同,就是说杜克大学必须到她们的家乡打一次比赛。其中的一位姑娘叫索菲亚,是杜克大学的主攻手,非常出色。她现在已经四年级了,所以杜克大学再不来的话就要违约了。说起索菲亚,这位大姐开始滔滔不绝:她说是看着索菲亚长大的,说她的GPA一直在3.9以上 (指平均成绩,满分4.00),她的妹妹在念高中,已经打入美国青年队了,索菲亚本人是杜克的主力。不知道这么出色的人物当年怎么没有被斯坦福大学的教练看中。 我告诉她,我是斯坦福大学校队的一位队员邀请来的,名字叫白浪,她的妈妈曾经是美国奥林匹克队的主教练,带 美国 队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银牌。但是这位大姐似乎是一头雾水,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看来她真的就是索菲亚的粉丝,而不是排球的粉丝。 我是排球的粉丝,更是白浪的粉丝。我知道白浪在中学里一直保持著全优的成绩,现在在斯坦福大学,她的的GPA也保持在3.9以上。在美国大学里,每一位运动员都必须有自己的学习专业,都必须能够通过所有的课程。否则他/她就不能代表校队参加比赛。从我自己在美国大学教书的经历,我知道, 美国教练丝毫没有让任课教师通融的企图 。我曾经收到过校队教练的来信,说自己的学生在我的课上,他们必须考试及格才能继续留在校队里,所以希望我能告知这些学生是否有考不及格的危险;如果是的话,学生必须暂停训练,集中精力去考试。所以美国运动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实实在在的。 记得看过白浪的一个采访,她说在斯坦福大学里学习是主要的,她的学习其实比她的排球更好。而我相信,她的学习和排球都一定很优秀。上次看她比赛,她说还没有定专业。这次她已经选好了专业“ 管理科学和工程学 ”,还有了一个副科“经济学”。她在自己的专业里主攻财经和决策工程。这是一条道路坎坷但前途光明的方向。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科学一直在全美国名列前茅。白浪的父亲白帆以前就是学的管理学。母亲后来也是选择了这个方向。白浪有格外聪明的天资,极其开朗的性格,又通英文和中文。谁会怀疑她将来的成功呢? 说着说着,比赛就要开始了。虽然这次比赛只是一次邀请赛,但斯坦福大学的教练显然非常重视, 一开始就派上了主力队员。年轻的白浪在等待上场的机会。借助于主场的有力条件,斯坦福大学的姑娘们打得有条不紊。杜克大学也久经沙场,两次暂停后把比分追 了上来。这时,斯坦福大学把白浪派上场。白浪一上场就表现出了“小榔头”的气势。一记重扣把球砸在对方队员身上又飞出界外;又一个拦网把球拦在了对方的场地上。几个回合之后,斯坦福大学又把比分拉开了。最终斯坦福大学赢得了第一局的胜利,奠定了必胜的心理基础。斯坦福大学最后以三比一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我们拍了一些照片,选几张放在这里。 观看白浪的比赛,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去联想她的母亲郎平,虽然这样的联想有些过於苛刻。应该说,她的技术比她的母亲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小榔头”还是没有达到“铁榔头”的力量。不过,当年她的母亲是全日制打球,而她是全日制读书,而且打排球也不是她未来的生涯。我们不能过分要求她。不过,她有这样一位“铁榔头”母亲做榜样,使她有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最近,她在9月17日的一场比赛中十次扣球成功, 打破了她自己的记录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很快成熟起来。 本来还编辑了一段视频,但在自己的博客里无法播放,海外的YouTube又被墙了。只好作罢。不过,国内有一些白浪打球的视频,下面是白浪在京的比赛实况: 视频 1 , 2 , 3 , 4 。
个人分类: 杂谈|76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
热度 1 储成才 2011-10-6 18:15
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S0wNIaiWT4/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今天,很荣幸能来到这座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参加毕业典礼。我没有从大学毕业过,说实话,这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 第一个故事,人生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是如何串连起来。 我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待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到我退学前,一共休学了十八个月。那么,我为什么休学?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 我的亲生母亲在怀我的时候还是研究生,一个年轻的未婚妈妈,因此,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所以她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安排好让一个律师家庭收养我,但到最后一刻,这对夫妻却想收养一个女孩。所以在希望收养名单上的一对夫妻——后来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半夜里接到一通电话“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当然要”。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现在的爸爸则连高中毕业也没有。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做最后签字。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将来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的态度才软化。 十七年后,我上大学了。但是当时我无知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史丹佛一样贵的大学,我那工人阶级的父母将所有积蓄都花在我的学费上。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这个书的价值何在。那时候,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只知道我为了念这个书,花光了我父母这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当时这个决定看来相当可怕,可是现在看来,那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 这一点也不浪漫。我没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里的地板上,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退费五分钱买吃的,每个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绕过大半个镇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庙吃顿好饭,我喜欢Hare Krishna神庙的晚餐。 就这样追随我好奇与直觉,大部分我所投入的事务,后来都成了无比珍贵的经历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举例来说。 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上书法课。我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字印刷伟大的地方。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我觉得这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麦金塔可能就不会有多种字体跟等比例间距字体了。又因为Windows抄袭了麦金塔的使用方式,因此,如果当年我没有休学,没有去上那门书法课,大概所有的个人计算机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连在一起,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一切就显得非常清楚。 我再说一次, 你无法预先把你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串起来,只有在将来回想起时,你才会明白你所经历的这些点点滴滴竟然美妙的串在一起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经历的种种,将来或多或少都会连结在一起。你必须相信,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因果报应等等,因为只有你相信这些点是存在某种关系,你才能自信地踏上那条你梦寐以求的路,这条路既可能带你偏离主流的价值观,也可能会让你的人生获得全新的改变。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有关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计算机的事业。我们拼命工作,苹果计算机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们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计算机(Macintosh),那时我才刚迈入三十岁,然后我被解雇了。 我怎么会被自己创办的公司给解雇了? 嗯,当苹果计算机成长后,我请了一个我以为在经营公司上很有才干的家伙来,他在头几年也确实干得不错。可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就这样在我30岁的时候,公开把我给解雇了。我失去了整个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摧毁。 有几个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我见了创办HP的David Packard跟创办Intel的Bob Noyce,跟他们说很抱歉我把事情给搞砸了。我成了公众眼中失败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硅谷。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那些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计算机中经历的那些事丝毫没有改变我爱做的事。虽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但现在看来,被苹果计算机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一切重新开始的轻松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进入我这一辈子最有创意的时期。 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后来的老婆(Laurene)谈起了恋爱。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然后,苹果计算机买下了NeXT,我又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计算机后来复兴的核心部分。 我,也有了一个美妙的家庭。 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计算机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计算机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 这些年来让我坚持走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我一直坚信我正在从事我所喜欢的事业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 做成伟大事业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业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还没找到你所挚爱的事业,尽全力继续找,别停止。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事情只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坚持,别停止。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 把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珍惜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 , 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别人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的对难看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只 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人常常会患得患失,害怕自己要失去某些东西,可是记住你即将死去,则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 你已经赤身裸体了,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 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断层扫描,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预计我大概活不了三到六个月。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那代表你得试着在几个月内把你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讲的话讲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那代表你得跟人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她后来跟我说,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接近的一次。经历此事后,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纯粹想象时,要能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够逃脱。事实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送走老人们,给新生代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也将会逐渐变老, 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但这却是真真事实的。 你们的时间有限, 不要将它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所束缚 --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 不要被其他人观点的喧嚣掩盖你个人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心灵和直觉的指引 , 你的兴趣与直觉 在某种程 度 上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所以其它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当年这可是我们的经典读物。那是一位住在离这不远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跟桌上出版还没出现,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在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之时,我也以此祝福你们。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谢谢大家。
28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冬日雨中的斯坦福大学校园
热度 2 yyfu 2010-12-11 16:52
时下正值旧金山的冬季。 在上周一个冬日的上午,前往斯坦福,看到了小雨中的校园,宁静而又安详。 一所大学中的花草树木、雕塑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世人仰慕的风景,并非仅因其美,而是因为其人,是敬仰那些曾经或正在创造永恒的人。至少在我所知的领域中,斯坦福是有理由成为风景的。 其实,我们的校园同样也美、同样宁静而又安详,不同的是校园中人的状态、校园之外的环境。 假如人面对未知,兴趣盎然、从容探索,环境又包容个体的自由探索和表达,那么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时代成为永恒风景是有可能的。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7232 次阅读|8 个评论
白浪请我们看排球
jiangxun 2010-12-6 08:31
作者:蒋迅 对新生白浪,斯坦福大学的女排队员榜是这样 介绍 的: 相比 对其他队员的介绍 ,这里突出了对她的母亲的介绍:“朗平是中国国家队的明星队员,在1984年获得金牌。后来作为这个队伍的教练获得银牌。郎平也曾是美国国家队教练并带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银牌。”(Ping was a star player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winning the gold medal in 1984 and later coaching the team to a silver medal ... Ping also coached the USA National Team to a silver medal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可以想象,斯坦福大学女排教练对於能得到这样的一个优秀苗子是多么高兴。当初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都向白浪发出了邀请,最后白浪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白浪选用“1”这个号码,应该是由於母亲当年的选择。她的角色是“主攻手”(Outside Hitter),这也是她母亲当年的角色。她爱她的父母。在谈到她第一次到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去打球时,她 缅怀地说 :“它对我来说真的是很特殊,因为我实际上是在阿尔伯克基出生并长大(到3岁)。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新墨西哥大学上学。所以,回到那里真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历。”后来她的母亲回中国了。直到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才又见到了母亲。 我第一次见到白浪时,她还是一个小学生。现在她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了。白浪是一位非常懂事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跟她照相,她都非常合作。有一次我利用吃中饭的时间帮她买了一个小冰箱送到她的宿舍去。没想到她已经为我买好了午餐,在楼下等我。她的中文非常好,可以完全用中文交流。她说, 中文课是她最喜欢的课 。这次因为希望看到她的球艺,正巧他的父亲白帆在感恩节期间带着他的新婚夫人和三个月大的幼子白帝去斯坦福大学去看女儿,我就要求老同学白帆代我们一家买票。没想到,白浪姑娘送了我们四张票,请我们一家去看球。唯一遗憾的是,她因为右臂受伤,不能上场。不过,能得到免费的赠票看斯坦福大学的球赛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老同学白帆看上去有些憔悴,整个球赛期间他都是把儿子抱在胸前。他的儿子刚刚三个月大,就被从洛杉矶带到了硅谷,白帆一定是太累了。白帆真的很不容易,说起他那些年里又当爹又当娘的经历,我想只有他的女儿白浪是最知道的。 白帆的新婚妻子 Jennifer 很健谈。我们初次见面就像是老朋友。她说很感谢我写了那篇“ 祝福你,白帆 ”。她告诉我,在她生了孩子后身体不适,白帆就给他读我那篇短文。她在说这事的时候沉浸在幸福之中,看的出来,她是发现自己得到了一块宝。 我们一家坐在离球场最近的区域。这是白帆一家让给我们的好位置。他说上次看球时孩子哭的厉害,他们这次不敢上前面去坐。我知道其实这只是一个托辞。他们是让我们能看好球。 斯坦福大学今晚的对手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整体实力明显地不如斯坦福大学,特别是强攻手对斯坦福似乎不造成威胁。前两局斯坦福大学打得按部就班,得心应手,比分一直领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连失两句后仍然保持高昂的气势,在第三局开始接连打出好球,比分处於领先。这迫使斯坦福大学的教练不得不两次叫停,重整旗鼓。最后在全场观众的一片加油声中,斯坦福大学的姑娘们终於一步步地追了上去,最后反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比分到了23平后,斯坦福大学没有再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何机会,以25比23拿下了第三局。 比赛前的白浪 白浪站在场内,但她由於肩伤未能参加比赛 虽然白浪做了一次“板凳队员”,但她自始至终都是站在比赛场地的外面,而且一直处於一触即发的精神状态下。她时不时地在下面为队友呐喊助威,和其他队员击掌庆祝胜利。在暂停的时候,她总是帮助收拾饮料和毛巾,虽然这显然不是她的职责。我观察一共有四位队员没有上场,其中一位还矗着拐。相信她们都是带着伤的。我们遗憾没能看到她打球,她说以后一定再请我们去看她的球。 我儿子是第一次看排球比赛。虽然对排球一无所知,但对能到现场看这场比赛还是特别兴奋。正好他有一篇关于体育的作文要写,就把这场比赛选作了主题。下面的照片都是我家小子选的,为了那篇关于体育的作文,他需要用这些照片做一个宣传画。美国的学校的作文不仅要写文章,还要配图,还要上前面去演讲。 斯坦福队扣球成功 教练面授机宜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也在寻找机会反击 这个人装扮成一棵树,因为斯坦福大学的校徽是一个大写的“S”和一棵树 向乐队表示感谢 取得胜利后队员和教练合影 我们这次没有拍录像。如果读者能上YouTube的话,可以点击这里:“ Stanford Women's Volleyball "14 Ladies" ”。 再多发几张照片吧。 白浪和父亲白帆 白浪和继母Jennifer 白浪全家合影 白浪亲吻弟弟白帝 白浪的队友们和她的家人合影
个人分类: 杂谈|170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pkustm 2010-10-17 11:34
【转者按】因为最近有人讨论到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关系,搜索到这个。本系 吴军(Google 研究员)所写《浪潮之巅》系列中的第十三章。转载于此,方便同道。 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很多当今世界上 IT 领域的领头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它们包括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雅虎公司、Google(谷歌)公司、英特尔公司、制造处理器和工作站的 MIPS 和 SGI 公司、世界最大的显卡公司 Nvidia、世界最大的视频电话会议公司 Webex 等,另外在非科技领域还有著名的耐克(Nike)公司。此外,微软的 CEO 史蒂夫?鲍尔默和前董事会共同主席 Jim Allchin 也毕业于斯坦福。斯坦福在商业界和科技界创下的这种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的一流大学都无法比拟的。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这要从它的发展、它的文化说起。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各种传奇故事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出来的。其中最流毒深远的讹传是这样的:   有两个乡巴佬夫妇,找到哈佛大学,提出为哈佛捐一栋大楼。哈佛大学的校长很傲慢地说,捐一栋楼要一百万,然后三句两句地便把这对老夫妇打发走了。这对老夫妇一边走一边唠叨,才一百万,才一百万。他们有一个亿要捐,于是便干脆自己捐了所大学,就是今天的斯坦福大学。   这个讹传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广为流传,以至于斯坦福大学不得不在自己的网站上辟谣。其实,这个故事里面的漏洞很多,首先,了解斯坦福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r.)是加州的铁路大王,曾经担任过加州州长、美国联邦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Elite Class),绝不是什么乡巴佬;我们在后面还会介绍到他的夫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第二,在十九世纪,一亿是一个天文数字,一百万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富。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到一九三几年,存款才达到几千万美元。直到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二十年前,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不过七百万美元,它建立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老斯坦福的捐款中现金只有一千多万,这已经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捐款了。老斯坦福的捐赠中最值钱的是八千多英亩的土地。当年加州属于蛮夷之地,土地值不了什么钱,但是现在斯坦福所处的帕洛阿图市是世界上土地最贵的地方,这些土地的地价涨了不止万倍。第三,哈佛大学和美国所有的大学对捐助者从来都是非常殷勤的。坦率地讲,比中国的大学要殷勤得多,不会怠慢任何慈善家。这是美国大学能得到巨额捐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斯坦福大学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孩子小里兰德?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送到欧洲旅行,孩子在欧洲不幸去世。斯坦福夫妇很伤心,后来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Children of California,而不是传说中的全美国的孩子或者全世界的孩子)建立一所大学,纪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大学。   1885 年斯坦福大学注册成立,两年后举行了奠基仪式,1891 年正式招收学生。共有五百名左右的学生,只有十五名教授,其中一半来自康奈尔大学。在这首批学生中,产生了一位后来美国的总统胡佛。(就是那位被评为最差的、把美国带进 1929-1933 年大萧条的总统。但是斯坦福仍然很为他感到自豪,建立了著名的胡佛研究中心)虽然斯坦福是一所私立大学,但是它在早期的时候不收学费,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学校财政上难以维持为止。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过程非常不顺利。斯坦福开课的两年后,老斯坦福与世长辞了,整个经营和管理大学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遗孀简?斯坦福的身上。当时整个美国经济情况不好,斯坦福夫妇的财产被冻结了。(我估计要么当时美国财产法关于信托财产方面不健全,要么斯坦福夫妇没有把他们的财产转到自己信托 Living Trust 下面。这种情况现在在美国不会发生)校长乔丹(Jordan)和学校其他顾问建议简?斯坦福关掉斯坦福大学,至少等危机过去再说。这时,简?斯坦福才想到她丈夫身前买了一笔人寿保险,她可以从中每年获得一万美元的年金。这一万美元大抵相当于她以前贵族式生活的开销。简?斯坦福立即开始省吃俭用,将她家里原来的十七个管家和仆人减少到三个,每年的开销减少到三百五十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大学教授一家的生活费。她将剩余的近万元全部交给了校长乔丹用于维持学校的运转。从斯坦福夫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位真正慈善家的美德。慈善不是在富有以后拿出自己的闲钱来沽名钓誉,更不是以此来为自己做软广告,慈善是在自己哪怕也很困难的时候都在帮助社会的一种善行。   靠斯坦福夫人的年金补贴学校毕竟不能使学校长期维持下去。斯坦福夫人亲自动身去了首都华盛顿,向当时美国的总统克里夫兰寻求帮助。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解冻了斯坦福夫妇在他们铁路公司的资产。斯坦福妇人当即将这些资产卖掉,将全部的一千一百万美元交给了学校的董事会。斯坦福大学早期最艰难的六年终于熬过去了。乔丹校长赞扬道:这时期,整个学校的命运完全靠一个善良妇女的爱心来维系。今天,不仅是几十万斯坦福校友,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斯坦福夫人。她用她的爱心,靠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出一所改变世界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第二个讹传就是说斯坦福原来被称作西部的哈佛,后来办的超过了哈佛,结果现在哈佛被称为东部的斯坦福。且不说斯坦福有没有全面超过哈佛,作为全球第一知名大学的哈佛再不济也不会称自己为东部的斯坦福。同样,心比天高的斯坦福根本不以成为什么西部的哈佛而自豪。事实上,斯坦福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在接待清华大学代表团时自豪地讲,斯坦福等于哈佛加麻省理工学院(MIT)。虽然斯坦福的这种说法让人觉得有些狂傲,但是确实有它的道理。   首先,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覆盖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集。在美国大学里有个普遍的看法(也许是偏见),哈佛的人能写不能算,麻省的人能算不能写,反映出哈佛侧重文科而麻省侧重理工科。(实际上哈佛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和物理学专业。)而斯坦福的人文理兼修。在美国一个大学的综合排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关键看专业的好坏。美国最热门的专业首推医学,然后是法律、工程和商业。一个学校的历史专业或者政治学专业再好,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影响。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唯一一个在这四大热门领域都名列前茅的学校。它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长期以来并列美国第一,它的法学院仅次于耶鲁大学排在第二,它的工学院仅次于麻省理工也是第二名,斯坦福医学院也在美国前十名。和斯坦福相比,美国其它大学都显得有些缺胳膊少腿:哈佛和耶鲁的工科很弱,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没有医学院和法学院。   第二在办学理念上,斯坦福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长于一身。斯坦福既强调素质教育,又强调专业教育。事实证明,全面发展有助于斯坦福大学培养出全才,而全才是作为业界领袖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详述这一点。   斯坦福的校园被认为是美国三个最美的校园之一,另外两个是康奈尔和普林斯顿。斯坦福人从不掩饰对自己学校的自豪感,甚至从教授到学生经常拿其它名校开玩笑。下面是斯坦福电机工程系教授出的真实的考试题。某个公司希望设计一种符合 A、B、C 和 D 等条件的数字滤波器,他们找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不会,你能帮助他们设计这样的滤波器吗?我想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看了这个考题一定不会舒服。斯坦福人骄傲自有他们骄傲的本钱,除了出了这么多的实业家,孵化了很多跨国公司,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水平更是闻名于世。它有十六位在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是经济学奖)和几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生。除此之外,它还有七位数学领域最高的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得主(注:数学领域的最高奖当属菲尔兹奖,但是它只授予三十五岁以下的学者,而沃尔夫奖一般授予成就卓著的数学家泰斗们。),四位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得主,有一百三十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八十多名美国工程院院士。它的毕业生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执牛耳。   在美国众多大学中,有一百年历史的斯坦福大学历史谈不上悠久。且不说和有将近四百年历史的哈佛大学比,就是和它的邻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斯坦福大学起步也算很晚的。在斯坦福大学诞生后的头五十年里,它根本排不进美国一流大学的行列,更不要说和哈佛大学竞争了。到二战后,斯坦福大学已经入不敷出,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了。美国的私立大学完全靠自己筹款,政府并不提供一分钱,再好的私立大学如果经营不善,都可能面临办不下去的危险。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历史上就出现过非常严重的财政危机,最后是靠它无数事业有成而又关心母校的校友捐助度过了难关。斯坦福大学当时还没有这么多富有的校友可以依靠,它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斯坦福夫妇留下的八千英亩(三十二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的土地,而大学的中心校园占地不到其十分之一。(斯坦福大学至今荒地多于使用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和亚洲的联系比二战前紧密了很多,加州新兴的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成为了加州的经济支柱。很多公司有意从斯坦福大学购买土地,但是斯坦福夫妇的遗嘱规定学校永远不许出售土地。这样,斯坦福大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荒着而无法发挥作用帮助学校渡过难关。   帮助斯坦福大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它的一位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他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兴奋地声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 建立斯坦福科技园,科技园向外面的公司出租土地 99 年。在这 99 年里租用土地的公司有彻底的使用权,按自己的意愿建筑自己的公司。消息一传出,马上有很多公司表示了兴趣,并很快和学校签属了租约。1953 年,第一批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夏克利晶体管公司(后来诞生出集成电路的先驱仙童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美国最大的军火商)和惠普公司进驻了斯坦福科技园。 对斯坦福而言,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政问题,并且成为斯坦福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对外界而言,它促成了硅谷的形成。   2. 硅谷的支柱   美国和世界先后出现过很多的技术公司聚集地。但是一旦某个或者某一批大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这里的科技发展就开始渐渐落伍。早期的科技公司,比如 ATT 和 IBM 集中在纽约附近,但是在这两个公司之后,不再有这个量级的公司出现。波士顿附近,尤其是 128 号公路两旁曾经有过一些向 DEC 那样的大公司和不少颇具发展潜力的公司,但是随着老的公司衰退,新的公司始终不能形成规模。这个地区很难对世界信息产业产生大的影响。硅谷能够半个世纪长盛不衰,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亚太经济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靠斯坦福大学不断向硅谷注入新的技术。   很多人奇怪拥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波士顿为什么只能诞生一些小公司而出不来大的跨国公司。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方法和美国东部的名校有很大的不同。斯坦福不是简单地把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叠加,从波士顿搬到了加州,而是根据加州的情况办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只要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和美国东部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呆过一段时间就能强烈地体会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众多差异中,最重要的是开放性。我这里讲的开放性不是指校门二十四小时打开任人进出,这个要求太低了。所有美国的大学,包括西点陆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Annapolis)海军学院都是没有围墙任所有的参观者开车自由进出。我这里讲的开放性是指一个大学在各方面,从教学到科研到生活融入了当地的社区。不论是生活在田园般的普林斯顿和康奈尔,还是大都市里的哈佛和哥伦比亚,你能明显感觉你置身于象牙塔中。一个学生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和中国大学围墙里的学生一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而教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加上做自己的研究。而生活在斯坦福,从教授到学生都很难有置身于象牙塔的感觉。   斯坦福大学的这种开放性首先是生存的需要。斯坦福大学在地域上远离美国的政治中心,导致了它从政府获得的研究经费占整个学校经费的比例远远落后于东部的著名大学。以工学院为例,斯坦福大学和它的老对头麻省理工学院规模相当,但是前者从政府获得的经费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如果读者仔细研究一下美国顶尖大学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经费的关系就会发现,大学来自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与它到华盛顿特区的距离成反比。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对很多教授来讲并不是很容易申请。首先要写很长的申请报告,然后一轮一轮地通过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要花很多精力去和经费的主管人员以及同行评审人做公关。在美国申请经费和在中国拿钱一样,人际关系很重要。一些教授经常请主管经费的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DARPA 和国防部(DOD)的主管们参观实验室和参加自己的学术报告。而这些政府官员们要到斯坦福听一次报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这些离政府部门近的大学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远在加州,当然就很吃亏。因此,斯坦福一些已经提上终身教职并且不缺经费的教授到后来甚至懒得写申请了。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能从政府拿到大笔研究经费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和从工业界拿经费相比,拿政府的经费有很多好处。首先,美国政府的资助一般来讲强度较高,在这一点上各国政府都一样,无需格外说明。从美国政府拿科研经费,除非像研制哈伯天文望远镜这类特殊的项目,很少需要做具体的系统,只需要进行方法研究,最后交一份研究报告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拿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容易交帐得多。比如搞语音识别研究,在中国拿了八六三的大额经费要做识别系统,而在美国只需要用计算机实现自己的算法,证明其有效即可。很少有教授会像李开复博士那样真正开发一个语音识别系统。(美国从来没有中国的科研鉴定会。)NSF 和 DARPA 等政府的科研主管机构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它为教授们省去了很多做演示系统的时间和精力,让科学家们能够把精力完全集中于研究本身。这是美国能够在科技上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几乎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毫无疑问,很多大学教授,乐于接受这样的项目,他们既可以专注于做学问、多发表论文,又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美国大学教授的暑假三个月的工资要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出。)一些成名已久影响力很大的教授,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长期大额的政府合同,比如我已经多次提到的著名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专家贾里尼克教授便是如此,他的经费常常是系里其它教授经费的总和。久而久之,他们和政府互相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自己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   但是,凡事有一利就可能有一弊。美国政府的 NSF 和 DARPA 等科研经费一般资助的都是工业界不愿意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许多项目。这些研究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产生任何商业价值,有些可能永远没有商业价值,由政府出钱来资助这些项目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某个项目有了商业价值,并且可以由公司资助时,政府会渐渐减少并且最终停止对这些课题的资助,因为政府(纳税人的代表)认为没有必要和工业界做重复的事,更没有必要和工业界竞争。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对搜索技术研究的资助,因为它是一个已经开始盈利的技术。几周前我接待了一个中国政府代表团参观 Google,在最后的提问时间,一位官员问美国是否对 Google 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扶植和照顾,在场的 Google 副总裁回答,她觉得 Google 作为一个非常盈利的公司,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从政府得到特殊的关照。需要政府帮助的是那些小而且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比如太阳能公司。   即使是在工程领域,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常常是非常尖端而且可能的应用面非常窄,有时发表的论文都没有几个人真正愿意读,更不用说有商业意义了。贾里尼克教授讽刺这种现象是除了论文的评审者,没有人会去读这些论文。美国对政府研究经费管理很严,严格禁止拿一个项目的经费去资助自己其它研究项目,即使经费有结余,教授们也不可能用它来研究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课题。于是,拿了足够多政府经费的教授通常也就不去研究应用课题了,更不要说自己去开办公司了。久而久之,在美国东部的著名大学里就营造了一种清高的风气,大家比谁获得的政府经费多,谁的研究论文出的多,谁的研究成果理论水平高。教授们的做事方式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校的博士生们在学校时做实验、写论文,毕业以后接着当教授或者去大公司的实验室做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有美国最好的电机工程系和计算机系,但是麻省当教授的博士毕业生比例比斯坦福高得多。从做学问的角度讲这完全是对的,但是这种研究对创业帮助不大。   斯坦福大学远离联邦政府,从政府得到的经费相对比东部的名校少,这也不足为奇。但是,斯坦福大学守着硅谷,从工业界拿的钱比任何一个同样规模的东部大学不知多多少倍。从公司拿钱一般来讲强度不会有政府那么大,而且还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有些公司支持的研究项目甚至无法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所以美国东部名校的很多资金充足的教授不屑于和工业界打交道。   但是,从工业界拿钱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无论是教授还是他们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接工业界的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凡是和导师接过公司项目的读者对这点都会有所体会。这样用工业界的钱,斯坦福就培养和锻炼了很多技术上的全才,他们从设计并实现一种产品到项目管理都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好处,不过是把原来可能当教授的年轻人培养成了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而不是工业界领袖和创业者。其实和工业界保持联系并且为工业界做研究对于创业来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且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潜在的好处对于年轻的学生甚至比资深的教授们更明显,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美国虽然在从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做得比其它国家好一点,但是仍然明显存在着工业界和学术界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研究的课题脱离实际,也表现在工业界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答案,而能够紧密联系这两头的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常常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斯坦福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像思科早期路由器的开发,它本身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题目,MIT 一般是不会碰这个题目的。但是,一般的网络设备制造公司因为局限于现有产品也不会动脑筋去发明一个通用的路由器,这样波萨克和勒纳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发明了一种通用的路由器,并且因此而创办了思科公司。再比如 DSL 的发明和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用于 DSL 的编码方法早被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大家不过是发表几篇论文制定一些标准而已。而同时工业界生产调制解调器的厂家还在为将传输率从 14.4K 提高到 28.8K 费脑筋,它们本身没有可能做到质的提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约翰.查菲,当时还是斯坦福年轻的助理教授,他看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后来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的查菲,当时已经是信道编码的世界级专家,他比工业界的任何研究员都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同时他一直接受工业界研究经费,比绝大多数教授更会做实际的东西。在理论上查菲完善了 DSL 的编码方法并且把它变成了一种国际标准,同时,查菲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办起了 Avanta 公司,真正实现了 DSL 取代拨号上网这一跨时代的变革。   在斯坦福大学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一个教授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发表足够多像样的论文,斯坦福并不限制它的教授到外面的公司兼职,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全时离开学校创办公司或者在公司里担任要职。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 轩尼诗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八十年代他在发明了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 MIPS 后,便合伙创办了 MIPS 公司。在以后的多年里,他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办公司上,而不是在斯坦福的教课和搞研究。几年后,MIPS 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又卖给了它最大的客户 SGI 公司。轩尼诗本人才从工业界抽身出来,回到斯坦福担任了工学院院长。经过在工业界的一番闯荡,轩尼诗成为了难得的管理人才。几年后,他开始担任斯坦福的校长直到今天。现在,轩尼诗仍然是 Google、思科和另一家上市公司 Atheros 的董事。   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开放是斯坦福的本,而厂校结合是它的用。后者保证了大学开放校园的具体实施。   北美的很多工科好的大学,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都强调厂校结合。麻省理工学院为了让学生获得工业界的知识,和 ATT 等大公司建立了共同培养学生的计划(program),进入该计划的学生要在 ATT 工作一年(四个暑假),作为回报 ATT 公司支付该学生的学费,美国不少大学有这种类似于奖学金的计划。这对于进入这些培养计划的学生来讲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既解决了昂贵的学费问题(注释:美国私立大学学费是中等收入家庭无法承受的),又得到了很好的工业界工作经验,将来无论是去工业界还是继续读研究生都大有好处。但是,这种松耦合的结合对大学和公司的直接帮助都不是很大。对于学校来讲主要的好处不过是大公司替它资助了一些学生,同时替它承担了一部分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学生们在公司做的题目和学校通常毫无关系,这种合作对于学校的科研帮助非常有限。对于公司来讲,虽然有了从名牌学校优先选择优秀学生的有利条件,并且这些学生工作后进入角色会比同龄人快一点。但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本科生,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要去赞助他们的公司工作。在实习期间,他们也根本不可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新的思想和技术。   斯坦福和硅谷的厂校结合要超出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许多。斯坦福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人才的培养上给予了硅谷公司直接的帮助。在技术上的帮助反映在大量优秀的教授直接到硅谷的公司任职和研究这些公司的科研项目,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人才上的帮助首先反映在大学一直在为硅谷各个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硅谷公司多数的工程师并没有硕士学位,不少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斯坦福大学为这些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进修计划,他们可以每学期在大学修一两门研究生的课程,这样三到五年就能拿到一个硕士学位,有的人甚至一边在公司全职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斯坦福读博士。虽然有时候一个博士学位要读十年八年,但毕竟是能在全职工作条件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有人不想拿学位只想听一两门课也是可以的。硅谷的公司深知职业培训的重要,一般都会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鼓励员工追求更高的学位。为了方便硅谷员工修课,斯坦福大学有很好的远程教育网络。学生不必到课堂上听课,可以在家里电视机前上课。斯坦福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有线电视向校园和硅谷实时转播,它自己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到教室去。很多人一学期没有踏进教室照样学得很好。万一上课的时间和上班的事情有冲突,在职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到图书馆借出课程的录像补习。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其它大学为周围的公司的员工提供了如此方便的职业教育机会。   在斯坦福读在职博士的硅谷员工通常比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到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一方面他们有工业界的经历,知道哪些课题今后对自己帮助大,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需要靠教授的助学金生活,他们更看重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而不是他们手上的钱。(对于没钱的刚毕业的学生,常常要为了争取奖学金而牺牲自己的兴趣。)世界各国的博士生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花了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的课题毕业以后可能没有用途,因为博士生不完全有选择课题的自由,有时也太不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在硅谷工作过的博士学生一般不存在。这使得斯坦福高级人才培养的效果非常好。   斯坦福大学也为硅谷和工业界培养了很多管理人才。有八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斯坦福商学院在美国和哈佛商学院齐名。硅谷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到那里去充电。为了方便日理万机的公司负责人也能到商学院进修 MBA 的学位,斯坦福除了有一般的 MBA 课程外还提供了专门给公司执行官们开设的 EMBA 课程。   当然,从斯坦福拿任何一个学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有句话,哈佛难进,麻省难出。而斯坦福大学实际上是既难进又难出,它对学生一贯采用严进严出的做法。有人认为只要给斯坦福捐一大笔钱就能混进学校,这个想法完全错误。因为斯坦福并不缺钱,而且不会为了钱去砸自己的牌子。(哈佛等大学同样杜绝这种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入学)根据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它本科生的四年毕业率只有 75% 左右,即使到第六年,毕业率也只有 95%。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四年内完成不了本科学位,有百分之五的斯坦福本科生最后拿不到学位。这个淘汰率比中国最好的大学不知道要高多少。斯坦福的博士生淘汰率就更高了,很多人读了几年因为无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cation Exam)不得不拿个硕士学位走人。以它的电机工程系为例,每年大约有一半的学生要被资格考试刷掉,当然每个人有两次机会。   除了为硅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养人才外,斯坦福在帮助硅谷转型方面贡献很大。八十年代以前,硅谷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八十年代以来,从斯坦福孕育出的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SGI 公司(太阳公司在九十年代的主要竞争者),推动了整个硅谷从半导体到硬件系统的转型。九十年代末,诞生于斯坦福的雅虎和 Google 以及无数小的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实现了硅谷的又一次转型。今天,斯坦福在能源、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正在帮助建立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这个产业可能比互联网更大。   一方面斯坦福大学带动了地区性经济,另一方面它又是硅谷崛起最大的受益者。硅谷的公司为斯坦福提供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在历史上,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Google 公司都是斯坦福的赞助者。仅惠普的创始人休伊特 2001 年就向斯坦福捐赠了四亿美元的巨资,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一笔捐赠。2005 年,斯坦福收到的捐赠首次超过了它的老对头哈佛大学,完全是托 Google 创始人和员工的福。斯坦福收益于硅谷的地方远不止在财政方面。由于硅谷的发展,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就业率成为美国最高的,很多优秀学生正是冲着找工作方便这一条原因才选择斯坦福大学的。守着硅谷自然有得天独厚的创业和与工业界合作的机会,这又成为一些优秀教授选择斯坦福的原因。正是靠着硅谷的兴起,斯坦福大学才从二战后一个地区性大学一跃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继而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不仅偏向于理论研究,而且研究方向也未必有很大的前景。大学教授看上去自由自在,可以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不像公司里的人被绑在上司交给的任务上。但是因为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大学教授天天围着经费转,政府有什么经费他们不得不申请什么课题。几年前在欧洲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就这个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畅所欲言,贾里尼克教授听得不耐烦了,讲道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白浪费时间,还不是各国政府给你什么钱你就干什么课题。这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但它确实是实际情况。在 2000 年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计算机科学在美国进入低潮,很多计算机科学家都转行去搞生物统计和生物信息处理了。而现在,大量学习生物统计的博士生毕业了,而学术和工业界对生物统计根本没有增加多少需求,很多博士生将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是政府计划性很难避免的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3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科研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解读
夫子 2010-7-5 14:47
美国大学科研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解读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李剑 编辑:studa20 -   摘 要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政策手册极为详尽,是美国大学较为经典的科研管理文本。为了锻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与教学团队,斯坦福大学的科研管理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研究成员的资质,明确界定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时间,清晰划分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大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推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研制度 斯坦福大学 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科研制度建设则相对比较完善,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有科研手册,手册的条目通常都很细,而且各大学的科研制度如出一辙,充分折射出了美国大学科研制度的普遍理念:在学术领域中,普遍性的规则对所有机构和个人都是适用的,大学不仅是科研组织,更是成就学术大师、培养尖端科学人才的组织。 1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制度及特点 1.1 斯坦福大学科研制度内容概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政策手册》是其科研制度的主要文本,该手册共有十章,每一章节又包含若干小节,涵盖了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   第一章 支持研究的办公机构、委员会和管理事务会:斯坦福研究委员会,有关研究办公机构和管理事务会的文件。   第二章 学术政策:首席研究员学术自由、是否适任的相关文件;研究的开放性,研究失职,著作权,研究数据的保留权,建立独立实验室,学生与外界实体的关系及其他相关文件。   第三章 受赞助项目的财务管理:首席研究员的财务职责,间接开支,不同项目的申请方式,获得放弃权的程序,成本分摊,学费免除,资产所有权及其他相关文件。   第四章 职责及兴趣的冲突:有关职责与兴趣的冲突的文件,针对教员与研究人员在外界实体担任顾问的政策,新成立公司政策,以及如何获得公平的文件。   第五章 知识产权:关于专利、版权和有形科研成果的文件。   第六章 环境健康与安全:关于化学污染、放射性危害、激光和生物危害的基本政策及紧急应对程序。   第七章 关于人类主题研究:关于斯坦福人类研究保护程序的描述,包括保证遵照DHHS要求的措施,以及使用妇女、学生及实验室人员的特别指引。   第八章 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使用:在动物饲养与实验中保证遵照PHS规定的文件。   第九章 非员工从事研究的派任:研究生担任研究助理,学界人员研究,博士后学者,关于访问学者和访问研究者及顾问的文件。   第十章 受赞助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关于建议准备,输出控制,参与研究的协议,产业推广程序,外国赞助的研究,人类干细胞研究以及其他主题的文件。   在十章文件中,除第六、第七、第八章是学术道德规范外,其他章节都直接与科研管理具体事项相关,并且都涉及到人才培养,为创建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斯坦福大学科研制度特点分析 1.2.1 科研管理部门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研究委员会,在大学学术议会章程和规则的原则范围内,负责制定研究的政策,包括检查和通过外部赞助的项目,制定相关的程序、建议和授予规则。委员会负责检查研究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和研究政策的贯彻情况,研究政策对教职工研究能力和研究态度的影响。研究委员会包括12个投票选出的成员,包括大学学术议会的七个成员,一个学术人力资源研究人员,一个博士后学者,至少两个博士生,一个本科生。大学的研究办公室主任和该主任的一个代表不需投票即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学生参与科研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利益,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 1.2.2 首席研究员制   斯坦福的每一个研究项目都有一个首席研究员。首席研究员是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其组织能力与学术水准对科研项目极为重要。首席研究员有项目参与人员提名权与最终认可权,负责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搜集、管理和保留研究数据,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数据组织系统,与研究项目的所有成员进行交流。对于长期的研究项目,首席审查员要为保护基本的记录而建立维护一个程序,以防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对项目的影响。 1.2.3 科研项目候选人资格确认程序   首席研究员负责草拟科研项目的候选人名单,确定哪些人应该加入他所负责的研究项目。候选人员包括高级研究科学家,高级研究工程师,高级研究学者,首席研究员必须对校内适合从事该项研究的人才库进行彻底的搜索,以保证公平,如果首席研究员未进行这种搜索,则是一个例外的事件,候选人名单将被视为无效。联合研究员选拔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申请者需要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查程序,最后还要得到首席研究员的认可才能成为最终候选人。如果候选人符合下列三种情况,则可免掉资质审查的步骤:候选人刚完成他的博士学业或博士后项目;候选人是唯一符合条件者;先前首席研究员已在研究建议中对外部基金机构提交过他的名字。在该条款中对博士生给予了特别的优待,使博士有更多机会参与大型科研项目并获得资助。当候选人员名单确定时,首席研究员为其填写推荐表,最后还要得到院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学术监督、主管研究的副校长的认可。在首席研究员之外,还有同行评议的机制发生作用,该领域的其他专家也可以对候选人的资质提出质疑。众多的环节,保证了被选拔的人员资质的可信度和研究的水准,防止了学术造假事件的发生,在学术上没有建树的人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这样严格的审查制度。在申请人被接受之前,首席研究员还要将申请人的履历和推荐信发给学术监督和主管研究的副校长的办公室,通过的话申请人所在的院系主任办公室或实验室主任办公室将收到一张申请批准表单,如果对申请人还有疑问,学术监督和主管研究的副校长将与院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面谈,以进一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 1.2.4 科研人员晋升程序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为一般研究员与高级研究员,一般研究员要晋升到高级研究员的位置,程序非常复杂。在申请时,首席研究员负责将四个文件发给院系主任,对候选人进行审查:申请书;履历表;斯坦福外的三个专家对候选人的评价,说明候选人在该专业领域的竞争力;首席研究员发给院系主任的备忘录,申明候选人合格。包含至少两名大学议会成员和教工首席研究员的院系任命委员会再正式讨论申请人的任命,如有必要的话,还要加上一名高级研究员。院系任命委员会讨论后撰写一份报告给院系主任,对候选人晋升是否合格做出判定。高级研究员候选人要加入斯坦福的研究协会,并在其中完成至少5年时间的研究工作才具有候选资格。 1.2.5 教员科研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分配  在斯坦福大学,担任重要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教师是不允许在外兼任重要管理职位的,在外兼职的教师不能在大学和公司负责相同的事情。学术议会的成员在外部实体工作充当顾问的时间有严格规定,一季度不超过13天,一学年不超过39天,以保证他们将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教学当中。在研究政策手册中还规定:研究和教学的任务始终重于专利方面的考虑。大学研究的方向不应建立在专利和个人收入的基础上,也不能受其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制度规定约束了教员的利己动机,对保障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斯坦福又是一个创业型大学,对硅谷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许多教师在硅谷的公司里兼职。这个规定并不是要使大学和产业脱离关系,而是旨在让教职人员明白,学校的研究是以科学知识探索为目的,而不能以公司的利益为导向,教员享受终身教职和大学的福利,就应当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如果抛开了这个职责,则只能自己去创业,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 1.2.6 学生参与科研的规定   在斯坦福的科研政策手册中规定,斯坦福的学生,包括博士后学者,可以和外界实体如私人公司或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系里和外界实体建立的正式教育项目中学习,也包括在外界实体进行实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还可以在独立的非本校学术项目的外界实体中担任顾问。学校认为,这些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可观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教育和研究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了私人公司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环境。当学生参与学校的研究项目时,必须有一个教工顾问来监督该学生的研究项目,负责评定该学生的评分和论文是否适当。在受赞助的项目中,首席研究员必须向斯坦福和赞助者保证该项目的财务报表是尽可能准确的。在项目的提议阶段和支出阶段,按照联邦政府预算管理办公室(OMB)A-21文件的规定和联邦成本计算标准(CAS)的规定,坚守成本原则。1990年12月,研究院长罗伯特宣布间接成本应该不计入本科生参与受赞助项目的薪水中,用以激励本科生参与研究。 1.2.7 知识产权的归属   美国1980年出台的《拜-杜法案》规定,在政府出资(政府通过研究合同、科研基金和合作研究支付的科研经费)的科研项目中,政府原则上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交给大学。大学应向资助的政府机构报告科技发明情况,并定期向出资的政府机构报告科技成果开发利用情况,将政府出资开发的专利技术优先转让给小企业和参与资助的大企业。大学有权通过专利制度,获得由政府出资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收入,并与发明人共享。在这个框架之下,斯坦福制订了自己的技术转让条款。为了消除个人与学校的冲突,研究人员在使用学校的设备和资源时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使用了学校的设施,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就归大学所有,除非是在完全无意的情况下。教师在学校活动过程中(或在使用学校资源的过程中)所有潜在的可获专利发明,必须定期向学校汇报,不管该发明来源于什么基金,其所有权都归斯坦福所有。发明包括可见研究成果,而不包括专著、学术论文、音乐或艺术作品。对于计算机软件,则有另外的规定。教师在外界实体做顾问时所得的礼物与现金,也将直接用于支持斯坦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如果发现教师的行为或决定出于利己的动机,不管牵涉到的金额有多少,则其与外界实体的关系立即终止,并将被提议替换。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中还规定,科研的原始数据必须留在学校内,但在数据的创建者离开学校时,可以将数据拷贝带走。这个规定对于学生也适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研究人员的权益,使得研究人员在离开斯坦福时可以继续其研究的工作,毕业生也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将原有的科研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斯坦福虽然间接地支持了技术转让,但从未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筛选、资助和孵化初创公司,学校认为,这样的机构只会对大公司起到技术转让的作用,但不会有很好的业绩。通过制定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使大学教师专注于知识的创造,而不是商业运作,提高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2 国内大学科研制度的现状 2.1 缺乏完善的科研制度文本   国内很多大学都有教师手册,却较少有大学印发了科研手册,大部分院校只有一些简略的科研管理条例。现有的科研制度文本主要包括课题管理、成果奖励、著作与论文发表、会议资助、岗位津贴等,科研人员的科研资格分层,科研课题参与人员的选拔、教师的科研时间与教学时间分配、学生参与科研的资助等内容则较少列入科研管理文本之中。组织的制度文本如不能做到汇于一集,人手一册,其员工则缺乏全面的可遵照实行的规范,对制度也难以深刻理解。 2.2 科研制度与教学制度未能有机结合   很多大学将科研制度与教学制度作为两条平行的经线,只有一些制度文本如教师手册,作为纬线联接着科研与教学。有些大学却连纬线都没有,在教师手册中只能看到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在科研条例中只能看到与科研相关的内容。在管理上,科研管理一般由科研处负责,教学管理一般由教务处负责,两项工作区分极为分明,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联系,使得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之间的结合产生困难。 2.3 未能形成科研管理文化   虽然也有学校与研究机构制订了一些较详细的科研条例,但往往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环节,而未能贯穿在学校的科研管理过程中,未能形成科研活动管理文化。把大学科研制度单纯理解为课题管理制度、实验室条例、岗位津贴条例是片面的,大学科研制度不仅是规范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程序,也是存在于每个组织成员心中的管理符号,应具有普遍的认同感与约束力,并对成员的下意识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对国内大学制定科研制度的建议   国内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根据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将科研制度尽量设计完善。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高度重视,广泛参与。制度的设立是组织的头等大事,不能等闲视之。校长和学校的主要领导应该亲自参与科研制度的制定过程,学校的科研人员也应广泛参与,形成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而且诚心遵守的条文。不能仅仅将制定制度的任务推给科研处,否则难以形成共识,难以保证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2)全员学习,形成氛围。制度形成完整的文本之后,每个科研人员应人手一本,并作为考核的内容。经过长时间的制度熏陶之后,可以形成凡事以制度为准的心理定式,形成浓厚的制度管理氛围。   (3)内外区分,科教结合。在制定科研制度时,应对人才培养的有关事项进行充分考虑。不仅应严格限定教师在校外担任顾问的时间,保证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学校之内,还应对教师从事科研的时间与教学的时间划出清晰的比例,使得教师科研的经验能及时转化为教学的成果。   (4)赏罚分明,处置有力。科研处可以作为科研制度执行的监督部门,将违反制度的行为上报到学校管理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科研人员的薪酬和晋升与考核情况挂钩,以激励遵守制度的行为。 大学的科研制度是国家科研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家科技立法与科技规划日益加强的同时,相应地完善微观的院校科研制度,大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才能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规范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约翰亨尼斯.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个人分类: 偶感风寒|6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蔚为壮观的斯坦福大学棕榈树
陈中红 2010-5-18 08:25
棕榈大道是斯坦福大学主门的入口,路边大约有150棵棕榈树,就像扎根于此的士兵,看守着这片宝地。这些高耸的棕榈树,蔚为壮观,它们排成长长的两行,一眼几乎看不到头,它们向天空张开着它们的翅膀,让人感觉到它的热情奔放,同时又感觉到这扇门里面的深不可测。 斯坦福大学棕榈大道 除在主门有这些棕榈大道外,在斯坦福大学其它地方,也有很多规模相对较小的棕榈小道,它们是斯坦福大学的一道道风景线,它们撑起了斯坦福大学壮丽、磅礴的气势。 它们身上的一道道年轮,记载下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沉淀。 Gradute center边的棕榈树。 Lasuen house 前的棕榈树。 什么HALL前面的棕榈树。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10966 次阅读|1 个评论
鸟瞰斯坦福大学(二)
陈中红 2010-5-16 16:04
摄影人:陈中红。 鸟瞰斯坦福大学,就可以看到她的大气磅礴之势,绿色成荫中点缀着古典的土黄色巴洛特式建筑,将现代大学风情与古典浪漫融为一体,拱廊相接,棕榈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6159 次阅读|6 个评论
鸟瞰斯坦福大学(一)
陈中红 2010-5-14 09:17
摄影人:陈中红。 斯坦福大学被入评为世界十大漂亮校园之一,与她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密切相关。 鸟瞰斯坦福大学,就可以看到她的大气磅礴之势,绿色成荫中点缀着古典的土黄色巴洛特式建筑,将现代大学风情与古典浪漫融为一体,拱廊相接,棕榈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 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可以作为城市和校园设计师们学习的一个版本。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8021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比尔.盖茨在斯坦福大学推动学生关注“重要问题”
陈中红 2010-4-24 03:23
Bill Gates pushes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important problems' While he's not opposed to drugs that fight baldness, the billionaire said more brainpower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global health crises and broken schools than the cosmetic worries of developed nations. L.A. Cicero Bill Gates spoke to a capacity crowd at Memorial Auditorium. BY ADAM GORLICK He's a Harvard dropout who revolutionized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computers and a very rich man who has changed the face of philanthropy. Now Bill Gates wants to inspire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their own marks on the world by devoting their time, brainpower and future incomes to solving what he calls the world's greatest problems: poor healthcare and broken school systems. Are the brightest minds work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he asked a capacity crowd Monday at Stanford's Memorial Auditorium. My view is that we could do a lot better on this and it would make a huge difference. Cit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proliferation of anti-baldness drugs in America and a lack of vaccines to prevent millions of young children from dy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ates urged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life-and-death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It's unbelievable how few smart people are working on global health issues, he said. The sentiment was echoed later in his speech when he talked of the need to figure out how to stock schools with the best teachers: You'd be amazed at how little work there is in this area, he said. Jack Hubbard Gates told Stanford a story about seeing charity through the eyes of his child. Gates' talk at Memorial Auditorium, Giving Back: Finding the Best Way to Make a Difference, was this year's Payne Distinguished Lecture sponsored by Stanfords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t was also the second stop of Gates' five-college, three-day tour that kicked off Monda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to promote the kind of work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s doing. When I dropped out of college, I told my dad I'd go back, Gates said. And I'm doing that a day at a time. During his junior year at Harvard, Gates left school to focus on Microsoft Corp., the company he started in 1975 with his childhood friend Paul Allen. The money he made running the software giant propelled him to the top of Forbes magazine's list of the world's richest people. With a net worth of $53 billion, he currently holds the No. 2 slot. He's directed much of his wealth toward philanthropy. With assets of about $34 billion, the Gates Foundation has given out about $21 billion in grants, including more than $3.6 billion to organizations working on expanding childhood immunization, eradicating polio and combating malaria. Bill and Melinda Gates have pledged to spend more than $10 billion to develop and deliver new vaccines over the next decade, and the foundation plans to spend $2 billion on improv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fter his speech, Gates took on a dozen topics brought up by students that ranged from his opinion of the iPad recently launched by Microsoft rival Apple (I love the fact there's new devices out there!) to answering those who have criticized him for supporting charter schools (The idea that you should have rigidity with no experimentation that's what the non-charter movement is). But his message kept returning to philanthropy. He told students to visit the Gates Foundation's Facebook page and post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problem are you working on? What draws you to it? How will you draw other people to it? While he encouraged students to satisfy their philanthropic goals by following his path of making money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donating a portion of it to various causes, he also gave some advice to those looking to make a career out of do-gooding: Get hands-on experience, and commit to it for a while. When we look at people's resumes at the Gates Foundation, he said, we look to see if there was a long amount of time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get their hands dirty and do the work. 转自 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0/april/bill-gates-lecture-041910.html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两大事件
热度 1 lgmxxl 2010-3-11 15:33
斯坦福大学(全称:小利兰斯坦福大学,英语: Stanford University ,全称: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市,临近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拥有的资产属于世界大学中最大的之一。它占地 35 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的大学。 1884 年,利兰斯坦福夫妇为纪念因病不幸夭折的未满 16 岁的独生子小利兰斯坦福而捐资创办这所大学。 1885 年学校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并于 1891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开课。 在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有两大事件功不可没。其一,罗斯事件,它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其二, 20 世纪中叶的孔雀东南飞事件,这一事件促成了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诞生。 在 1904 年之前,斯坦福大学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大学的重大事务由斯坦福家族统治,大到学校重大方针政策,小到人员聘任,斯坦福家族都有最终的决定权。这一治理方式在 1900 年得到改变,改革的起因是著名的罗思 (E.A.Ross) 事件。罗思是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他经常在校内外公开发表演讲,支持自由铸银币运动,抨击大公司的原罪,反对亚洲移民。 1900 年,斯坦福夫人对罗思的演讲非常愤怒,认为他的观点有损她丈夫的声望。于是,她命令乔丹校长解雇罗思。乔丹在努力劝说她放弃这一要求不成功之后,强迫罗思辞了职。这一事件在全国大学中掀起了波澜,接踵而来的愤怒批评对斯坦福大学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这一事件直接促成斯坦福夫人将权力移交给董事会和校长,自此斯坦福大学真正开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904 年斯坦福大学制定并通过了教授组织章程,创建了由全体助理教授、副教授 和 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拥有最高权力。 明确了 教授的治校权力,保障了教授的执业权、工作权。同时,这样事件也促成了美 国大学 教授协会的成立,使学术自由、教授教职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为美国大学实践学术自由,实 施 教授治校的大学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初,美国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处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大学,无论在大学发展的那个方面,当时偏于一隅的斯坦福大学根本无法与东部的名牌大学相提并论。由此,使斯坦福大学经常出现知名人才的孔雀东南飞事件,人才流失严重。 1945 年已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 Frederick Terman )提出了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区性大学变成全国著名的研究学府的目标。为此,提出两大策略:( 1 )培养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塔尖。特曼认识到在战后经济繁荣和冷战形势下,政府必将大规模投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并预测到政府的拨款势必倾注于有实力的大学或大学里有实力的系科。为此,特曼确定的策略是:选择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为重点发展学科,构筑学校的学术尖顶,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组建各种前沿性的研究所、实验室等,吸引知名教授,培育在某些方面引导世界的人才,竞争政府研究拨款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 2 )组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当特曼( Frederick Terman )为西部人才流失而苦恼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出租学校的土地建设科技园,给人才建设一个创业的平台。斯坦福大学制定了一套刺激教师与工业联系的政策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对大学学术目标作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研究园区。这一政策促进了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的兴趣,促成了硅谷的产生,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特曼本人也因之被称为硅谷之父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正是为了应对人才流失、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学术塔尖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史德龄( Wallace Sterling )决定把斯坦福大学闲置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了学术上的威望。孔雀东南飞换来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经典案例。 两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代表着办学的基本规律。这两件事件其之所以促成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根本在于事件背后的原因。这两件事件的直接结果是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一流人才的引进。由此观之,大学发展根本的东西一是科学的治理结构;二是一流人才。有了这两者,大学离成功就不远了。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8113 次阅读|8 个评论
在斯坦福大学拍了几张照片
lixuekuan 2010-3-4 19:17
2006年5月,去美国短期考察,利用一个下午时间参观了斯坦福大学,拍了些照片,发在这里共享。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8807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司法委员会:学生抄袭 学术质量堪忧
毛宁波 2010-2-10 09:26
据斯坦福大学司法委员会透露,该校学生被控作弊的人数在过去10年增加一倍,其中尤以电脑系学生数量最多。司法委员会在过去10年调查的案子数目,从52宗增至123宗。   斯坦福大学在1921年成立「荣誉规章」(honor code),禁止学生剽窃、抄袭及取得外人协助,违法者将被取消所获得的学分,或使论文遭到驳回,甚至可能被停学一学期。校方也鼓励学生检举作作弊者。   司法委员会主任葛利芬(Chris Griffith)表示,虽然全校19,000个学生大多数都很诚实,这个增率仍相当大幅。据他透露,男学生被检举作弊的比率比女学生为多,大学生又比研究生多。   葛利芬在大学教授协会日前举行的会议上公布上述最新资料。据他指称,电脑系学生人数虽只佔全体学生总数的6.5%,去年作弊人数却佔总数的23%。   电脑系教授罗伯兹(Eric Roberts)表示,大多数的作弊行为发生在家庭作业,而非考试。对电脑系学生来说最普遍的作弊形式是集体完成家庭作业,纵使老师规定必须个别完成。   以全校来说,43%的作弊内容涉及「不被允许的合作」,学生一起完成作业而非独立完成。大约31%的作弊内容是剽窃,即使用网上下载的作品却没有引述。另外11%涉及抄袭,5%取得他人协助,5%将别人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另外5%则是其它原因。 博主评论: 从上面报道可以看出, 其实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抄袭大部分是作业,考试作弊十分少见,但是人家万分重视,感觉事态很严重,上升到学术质量高度。而我们国内大学考试作弊情况大家都知道,作业抄袭那是小菜一碟,我们有点不以为然,也不知所措了。。。。从斯坦福大学的担忧中,我们的管理部门应该好好思考思考。。。。。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3828 次阅读|3 个评论
10大最具智慧毕业典礼演讲
brbaba 2009-12-13 20:57
1. 苹果 CEO 史蒂夫 乔布斯 (Steve Jobs) , 2005 年,斯坦福大学 史蒂夫 乔布斯 精彩语录: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的 33 年内,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次都是 不 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 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 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 亚马逊 CEO 杰夫 贝索斯 ((Jeff Bezos) , 2008 年,卡耐基 梅隆大学 杰夫 贝索斯 精彩语录: 成功人士关注他们所喜欢的事情,并等待这个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而另外一种做法,即追逐当时的热点则是一条艰难之旅。在 1999 年互联网淘金热时,我看到许多人对电脑、技术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对真正的商业利益和安心挖掘互联网的价值没有真正的兴趣。你会发现自己与一批有着更多激情的人同场竞技非常危险。 3. 全球最富有的作家、《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2008 年,哈佛大学 《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精彩语录: 你们可能从未象我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失败,但生命中必然存在失败。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除非你象根本没有活着一样地小心生活 而这根本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失败。 4. 微软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 盖茨 (Bill Gates) , 2007 年,哈佛大学 比尔 盖茨 精彩语录: 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是表现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上,而是表现在如何用它来消除不平等。 5.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Larry Page) , 2009 年,密歇根大学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精彩语录: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幸运地举家前来这里,我们中有些人有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也许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像露茜 (Lucy) 和我一样,正在梦想着建立自己未来的家庭。和我一样,你的家庭将你们带到这里,你将你的家庭带到这里。请关心你的家人,同时记住:他们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6.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Eric Schmidt) , 2009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精彩语录: 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尽可能地与与电脑连接在一起,但也要知道哪里可以关闭电脑。你可能在电脑中打发时间,但生命在于你周围的人。 这些工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用它们,然后关闭它们,多和周围的人交流。 7.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Sumner Redstone) , 2002 年,凯洛格商学院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精彩语录: 如果你在 28 岁时悲叹命运的不幸,你应该听从下面这三条来自一位在过去 50 年中从来没有悲叹过的人的忠告: -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门; - 追逐梦想,但立足现实 - 这与财富无关,而是与成功有关 8.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Omid Kordestani) , 2007 年,圣何塞州立大学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精彩语录: 为了保持我的敏锐,我必须象移民一样思考和行动,他们的乐观和动力让我受益匪浅。移民是天生的梦想家和斗士。 9. 1999-2005 年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Carly Fiorina) , 2004 年,加州理工学院 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精彩语录: 什么才能称得上你们这一代的伟大之处?我认为是使用你们在这里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找到与计算机连接的方式,而且找到与人的连接方式;不仅仅是架设桥梁填补技术间的鸿沟,更是架设文化间的桥梁;不仅仅是使用数字和公式创造,更是使用语言去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填补愚昧与智慧间的差距。 10.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Jeff Immelt) , 2007 年,圣母大学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精彩语录: 通过你的决心让自己脱颖而出,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设定一个目的,你将定义你自己的目标。努力工作并实现你的梦想。 ( 转 )
个人分类: 杂谈|4011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斯坦福大学历史体会奉献教育的意义
chrujun 2009-12-8 20:41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被视作西岸的哈佛大学,在美国排名前五名。最近的统计表明,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年平均收入高居全美大学之冠。 该大学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斯坦福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 尽管我斯坦福校园的停留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斯坦福先生的为教育奉献出土地和财富的善行却给我留下永恒的印象。斯坦福先生的行为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最高境界的行善,什么是流芳百世的善行。斯坦福先生不仅仅是奉献了土地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为尽量多的人某福利的普世价值。每一个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莘莘学子,都会受到斯坦福先生高尚行动的感化,并将他的理念付诸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斯坦福大学能够快速跻身于世界顶尖大学,与斯坦福先生的行善有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尽量多的人能够掌握知识、创造知识,并让他们为人类的幸福和和平而献身,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行善。斯坦福先生做得了这一点,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6227 次阅读|2 个评论
STF9608:路,就在脚下
陈中红 2009-6-9 14:14
路 , 就在脚下 , 需要自己寻找 其实很多时候 , 路就是在自己的脚下 , 有了目标 , 只要勇敢寻找 , 何愁找不到路 ? 早上起来,与爱人和儿子通了视频,上旧金山总领事馆的网页上看了有关报到的通知说明,填了 2 张表,已经是上午 11 点多,正考虑去办公室和如何去办公室的问题,因为办公室离住处得 10 多分钟的路程,对于初来乍到的我,在这么陌生而又十分广阔的校园里,想找到办公室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此时听见电话响了,是 wy 从办公室打来电话,说大家都在,问我为何没去,是否不知道路。我说,正是,但我自己会解决的。 Goole 就是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生研究出来的,在此需要时刻,为何不用呢。上了 goole 后,发现 goole 不仅可以搜索某一个地方的 LOCATION, 还可以同时设立两个点 A 、 B ,可以寻找步行或开车从 A 到 B 或 B 到 A 的路线,将 126blackwelder 和 green earth building 输入后,两点位置就出来了,很容易就能看出两点之间的最佳路线。 根据该路线,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位于 green earth building 的办公室。 来到办公室,又看见了摩尔德万,星期六不是去丹佛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心生疑惑,与他聊了几句,他问我这几天怎么样,我说 I have a good sleeping,and I am very well. 他用手比划着说,星期六飞了过去,星期天又飞了回来。我说真 fast 。 摩尔德万此次去丹佛是因为石油学界最权威的 AAPG 年会,不过他告诉我这次他去,不是参加会议,而是见人,应该是去见学术上的老朋友吧。 摩尔德万是一个真正搞研究的大学问家,他已年过六旬还对研究工作有如此高的热情,真是令人钦佩。恐怕在国内,过了 45 岁年龄的人,就很少自己去潜心钻研啦,有点学问的很多就学而优则仕啦,这是一个很好的 contrast 和 comparation ,需要国人很好地反思。 同时见到了巴西来的一位女石油地质学家,正在做 ppt ,也是准备此次 AAPG 年会的,看来她要大会发言。 见到了 Eric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兼技术人员,打了招呼,以后的实验还需要他帮忙。 回家的路上,一开始还是走偏了,找不到来时的路了。不过正因为这次走偏,我又在此感叹到了斯坦福大学的 great 和 beautiful ,我看见了很多 hall ,非常古典的建筑,加上长长的走廊,还有绿色醉人的草坪以及斯坦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胡佛纪念塔。真的是人间一绝。 虽然有点迷路,但由于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和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自道是,路就是在自己的脚下 , 有了目标 , 只要勇敢寻找 , 何愁找不到路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suqing1961 2009-4-2 14:36
我是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的理事,每星期都会收到四面八方学长们的来信,提供和交流各种信息。昨天收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自强教授的来信和一篇文章,感觉很好,经周教授同意,特转载于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教授作品。 各位学长: 你们好! 当前金融危机还没见底,各产业和金融部门都提出了应对策略,那么各大学该怎么办呢? 最近,我到斯坦福大学去进行了访问,觉得他们提出的预算议案很值得参考。故写成《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一文。当然,国情不同,仅供参考。 另外,美国人习惯于提出一揽子方案,而我们习惯于分成一二三四五。但是,那一揽子方案却显现出娓娓道来,絮絮叨叨;既有分析,又有答辩;既很坚定,又充满人情味;既言之艰难,又信心十足。 其实,仔细一归纳,斯坦福的议案是十条。这十条,至少有七八条是可供我们参考的。谢谢一阅。 祝福各位工作顺利!诸事畅达! 北航 周自强i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USA.1st April, 2009. 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2009 年 3 月访问斯坦福大学纪实 周自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美国加州硅谷访问学者) 这些年来,每次到美国加州硅谷探亲访友,总要到斯坦福大学看看。这毕竟是一所世界顶尖级的高等学府,无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是在筹资办学和开展校友工作方面,都有着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当然,她古朴幽静、辽阔舒展和美丽多姿的校园,也总是吸引着我多次造访而流连忘返。 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席卷全球以来,全世界许多银行和企业处在资不抵债、摇摇欲坠、纷纷裁员甚至破产倒闭的经济衰退之中。美国政府为了救市采取了一系列大手笔的行动。在货币政策方面,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低至 0 - 0.25% ,美联储通过多种创新机制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的一个季度之内扩张了两倍。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先后推出了 1 , 680 亿美元减税方案、 7 , 000 亿美元不良资产的解困计划、 7 , 890 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以及 20 , 000 亿美元金融稳定方案。据报道,美国政府 2009 年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 1.75 万亿美元,超过美国 GDP 的 12% 。美国政府为救市措施融资的手段不外乎增发国债和印刷钞票。在这种通货膨胀和价值缩水的情况下,我这次去斯坦福大学的目的非常明确,想看看美国大学是如何应对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的。 走进斯坦福大学校园,外观没有什么变化。高大的棕榈树耸立在一英里多长的大道两旁,硕大的椭圆形草地平躺在环形校园公路中央,绿茵茵的草坪上有三、五个人或坐或卧,谈笑风生、悠然自得。红色屋顶和土黄色砖墙交相辉映的建筑群,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早期的建筑物至今还流淌着历史的沧桑;近代的建筑物则显现着新生的朝气。位于校园中心的一百多年前所兴建的纪念教堂,时时在诉说着大学创办人斯坦福夫妇对年轻学子们的期盼和希望。以斯坦福大学校友、美国第 31 届总统名字命名的胡佛塔( Hoover Tower )高耸入云,标志着斯坦福大学高瞻远瞩、永远向上的办学理念。以爱蕾拉咖( Arrillaga )命名的由校友捐建的斯坦福校友会大楼,体现着校友们怀念母校和积极回报母校的高度热诚。远处的绿树丛林之外,伸出了两个巨大的吊车长臂,有人告诉我那是在兴建新的校舍。由学生志愿者引导的外来访问者,一队队地在校园深处参观游览。其中有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慕名而来,准备报考斯坦福大学。我随便问了一位男孩,打算到斯坦福上学吗?他莞尔一笑说:正是!但愿我的运气好吧!他和他的同学是乘飞机专程从科罗拉多州( Colorado )来的,一个想进工学院;一个要读商学院,看来他们都是优秀者,企盼着能考进这所科学殿堂。 我来到斯坦福大学的访问者中心,凯莉( Calley )女士接待了我。当她得知我的来意后,就高兴地说:你要了解金融危机中的斯坦福,这很好!我们首先要谢谢你的关心。最近,我们的教务长( Provost )约翰 尔支门德( John Etchemendy )先生对此有一个介绍。说罢,她递给我一份材料,是今年 3 月 9 日斯坦福大学教务长致全校同事们的一封信。现在我把信的全文翻译如下: 尊敬的同事们:过去的几个月,我们一直在仔细地评估由所有各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的预算缩减的建议。这场正在加深和扩大的全国和全球的经济下滑趋势,要求我们作出某些困难的决定。今天,我们开始与校内各部门来分享 2009 2010 财政年度 的最后总资金的分配。我写此信是给你们大家提供这些决定的来龙去脉。 今年 1 月,通过《 斯坦福通报 》( Stanford Report )我向你们说过,投资气候是很艰难的。最近几周你们都看到了越来越恶化的活动,在华尔街出现的不断发展和严峻的衰退,特别在房地产和私人工业部门。据此我们的预算中估计捐款将 损失 20 30 % ,这个比例数现在还正在向更高延伸。而且日益清楚,在我们看到捐赠的价值回到原有水平之前,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由于捐赠是我们学校基本的投资收益,捐赠减少其结果将是学校收入的长期减少。投资收益大约支持了我们校园运转经费支出的 1/3 。其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联邦研究经费、学费和医院诊所的收入,将不会明显增加。学校的理事们上个月预告要增加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而我们相信在这个时刻,我们不能对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要求更多。他们对经费资助的需求正在提升,而我们正面对着这些道义上的责任。增加研究经费的联邦经济刺激计划是鼓舞人心的,而我们相信斯坦福在获得这些资金的某些方面是有竞争力的。但是,学校得到的任何研究刺激经费都将不足以抵消其他的损失。 我频繁地被人问到,为什么学校不借用或者花掉捐款资金来缓和短期预算的痛苦呢。事实上,这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是由于我们的捐款使用政策和所谓的平滑规则( smoothing rule )所导致的,早些时候我已经对此作过说明。在现在的 2008 - 2009 财政年度中,我们将 花费掉捐赠的 9 亿美元 来支付运行经费,这超过了上面提到的投资损失。下年度我们将再花掉接近那么多的捐资。很清楚,再要花费比我们政策所容许的捐赠资金,那将是不负责任的。捐赠是意味着给学校提供未来几十年的长期的支持,不是为了缓解短期经济周期的困难。现在消费越多,很简单,不可避免的经费削减将推迟一年、或者两年,而付出这个代价将长期地破坏我们学校未来的资源。 假定捐赠下降,校长和我确信我们必须尽可能快地适应于一个缩减的投资收入水平。今年早些时候,我要求各学院和各部门提供一个可能缩减预算的范围,以便从未来两年多的总资金预算 8 亿美元 中,在基本消费上减少 1 亿美元 。但本周,我将把明年的预算就减少几乎是 1 亿美元 。这实质上是要求各部门将其 预算资金削减接近 15% ,并要求在我们 2010 财政年度开始时的 2009 年 9 月 1 日 就完成这个削减。 这些削减的冲击将随一个部门到一个部门而变化,这取决于他们的预算来自总资金中所占的比例。大部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由总资金资助;而学院接受总资金资源在他们岁入收益中只占 7 35% 。当然,大量依靠他们自己拥有的捐赠收益的学院,将看到其捐赠收益的损失相当于总资金的削减。 正如上周四我给我们学校教工评议员所宣布的,我们也已经制订了减少学校工资的计划。在 2010 年财政年度内学校 不给教职员工增加工资 。只有个别在本年度内获得晋升的人例外,他们将获得适合于其晋升的工资增加。 我们希望,工资冻结可能有助于保留某些工作岗位,虽然 更多的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理解,这些决定的累进冲击影响到许多忠诚的斯坦福的雇员。这些是很不愿意作出的艰难的决择,但是我们相信它们是必须的。 我们也已经在努力确认其它省钱的资源。正如早些时候宣布的,我们已经取消了或者推迟了 13 亿美元的预定的建筑项目 。对于已经在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或者因成本太高而后延,或者有来自学校预算之外的重要资金来源而移动到今后进行。 遍及校园各处,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寻找各种创造性的方法来获得效率: 分享办公室设备 , 缩减能源的使用 , 取消一些大型活动 , 削减差旅 , 利用假期剩余时间 。我称赞你们大家的这些努力。在此挑战性的境遇中,你们的帮助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将继续保持信息联络。罕内兹( Hennessy )校长将在 4 月 30 日 给学术委员会作年度讲演时报告学校的财政状况,你们都是被邀请的。同时,还将召集我们自己的学术专家们成立一个专门小组来讨论最近的经济活动。 我们将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网上继续公告具体的有关职业雇佣的信息,网址是 http://hrweb.stanford.edu 。关于预算的信息将临时公布在网上,你们将在那里找到来自校长和我以及校园内各部门的新闻,学校预算信息的网址是 http://budget.stanord.edu 。 我们将继续监控我们的经济状况,并采取进一步所需要的行动。我们保持信心,在这极端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预算议案是深谋远虑的,它将保持我们斯坦福大学在未来岁月里的卓越成就。以前我们经受过风吹雨打的困难,但我们终于成了一所强大和健全的大学。 感谢你们大家的持续忍耐和奉献。 忠诚的, 约翰 尔赤门德 ( John Etchemendy ) 教务长 ( Provost ) 读完斯坦福大学教务长 2009 年 3 月 9 日 的这封信,我对他们这所大学应对金融危机的种种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预算议案确实深谋远虑,因而对前景充满信心。我想这对其他别的大学也具有参考意义。 告别凯莉女士,走出接待中心大楼。加州湾区的天空多变,刚才还乌云密布,现在又蓝天如洗。但愿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能在人类社会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逐渐平息;愿中美两国人民能 同舟共济 , 携手前进 。 (周自强 写于 美国加州硅谷 2009 年 3 月 25 日 )
个人分类: 亲友情谊|4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