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斯坦福大学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斯坦福大学

相关日志

斯坦福大学质疑碳捕获
热度 1 zhpd55 2019-10-28 17:04
斯坦福大学质疑碳捕获 诸平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 Taylor Kubota 2019 年 10 月 25 日通过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提供的消息,我们通常提出的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和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的方法是从空气中捕获碳或阻止碳进入到大气中去。然而,斯坦福大学的马克·雅各布森( Mark Z. Jacobson ) 2019 年 10 月 21 日在《能源与环境科学》(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表明,碳捕获技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详见 Mark Z. Jacobson. The Health and Climate Impacts of Carbon Capture and Direct Air Capture,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DOI: 10.1039/C9EE02709B 土木与环境工程教授马克·雅各布森( Mark Z. Jacobson )说:“所有的设想都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碳捕获实际上减少了大量的碳。然而,我们的这项研究发现,它只减少了一小部分的碳排放,而且通常还会增加空气污染。” “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即使你从捕捉设备上获得了 100% 的碳捕集,也比用风力发电场取代煤或天然气发电厂更糟糕,因为碳捕集永远不会减少空气污染,而且总是有捕捉设备的成本。风能取代化石燃料总是能减少空气污染,而且永远不会产生捕捉设备的成本。” 马克·雅各布森是斯坦福大学伍兹环境研究所 (Stanford Woods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的高级研究员,他研究了一家燃煤电厂的碳捕获和一家直接从空气中去除碳的电厂的公开数据。在这两种情况下,运行碳捕获的电力都来自天然气发电。他计算了每种情况下碳捕获过程的净二氧化碳减少量和总成本,包括运行碳捕获设备所需的电力、燃烧和由此产生的上游排放,以及燃煤电厂的上游排放。上游排放包括泄漏和燃烧、开采和运输煤炭或天然气等燃料的排放。 对碳捕获技术的普遍估计——只关注化石燃料工厂本身的能源生产中捕获的碳,而未关注上游排放——认为碳捕获可以回收 85% ~ 90% 的碳排放。但是,马克·雅各布森计算出了所有与这些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工厂相关的排放,他就把它们转换成等量的二氧化碳,以便将他的数据与标准估计结果进行比较。他发现,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设备在 20 年的平均排放量中捕获量仅有 10% ~ 11% 。 马克·雅各布森的研究亦注意到碳捕获的社会成本 , 包括空气污染 , 潜在的健康问题、经济成本和整体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得出的结论为 , 那些总是类似于或高于没有碳捕获的化石燃料工厂,以及要比根本不捕捉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更高。即使捕获设备使用的是可再生电力,马克·雅各布森得出的结论是,从社会成本的角度来看,使用可再生电力代替煤或天然气电力,即什么都不用做,反而总是更好的。根据这一分析,马克·雅各布森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把重点放在风能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上,以取代化石燃料 。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Abstract Data from a coal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use (CCU) plant and a synthetic direct air carbon capture and use (SDACCU) plant are analyzed for the equipment’s ability, alone, to reduce CO2. In both plants, natural gas turbines power the equipment. A net of only 10.8% of the CCU plant’s CO2-equivalent (CO2e) emissions and 10.5% of the CO2 removed from the air by the SDACCU plant are captured over 20 years, and only 20-31%, are captured over 100 years. The low net capture rates are due to uncaptured combustion emissions from natural gas used to power the equipment, uncaptured upstream emissions, and, in the case of CCU, uncaptured coal combustion emissions. Moreover, the CCU and SDACCU plants both increase air pollution and total social costs relative to no capture. Using wind to power the equipment reduces CO2e relative to using natural gas but still allows air pollution emissions to continue and increases the total social cost relative to no carbon capture. Conversely, using wind to displace coal without capturing carbon reduces CO2e, air pollution, and total social cost substantially. In sum, CCU and SDACCU increase or hold constant air pollution health damage and reduce little carbon before even considering sequestration or use leakages of carbon back to the air. Spending on capture rather than wind replacing either fossil fuels or bioenergy always increases total social cost substantially. No improvement in CCU or SDACCU equipment can change this conclusion while fossil power plant emissions exist, since carbon capture always incurs an equipment cost never incurred by wind, and carbon capture never reduces, instead mostly increases, air pollution and fuel mining, which wind eliminates. Once fossil power plant emissions end, CCU (for industry) and SDACCU social costs need to be evaluated against the social costs of natural reforestation and reducing nonenergy halogen, nitrous oxide, methane, and biomass burning emissions. Study casts doubt on carbon capture by Taylor Kubota, Stanford University Renewables are a better investment than carbon capture for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个人分类: 新观察|78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究人员测量了低成本半导体近乎完美的性能
zhpd55 2019-3-17 09:29
研究人员测量了低成本半导体近乎完美的性能 诸平 据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2019年3月15日提供的信息,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测量技术,测量了低成本半导体近乎完美的性能。 在太阳能电池板、相机传感器和医学成像工具中发现的先进电子产品中,被称为量子点的微小、易于生产的粒子,很可能很快就会取代更昂贵的单晶半导体。尽管量子点已经开始以量子点电视的形式进入消费市场,但长期以来,量子点电视的质量一直存在不确定性,阻碍了其发展。现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可能最终会消除这些疑虑。 斯坦福大学化学研究生戴维·哈尼菲(David Hanifi)说:“传统半导体是单晶,在真空中特殊条件下生长。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里的烧瓶中大量制造量子点,我们已经证明它们和最好的单晶一样好。” 研究人员专注于量子点如何有效地重新发射它们所吸收的光,这是衡量半导体质量的一个指标。虽然之前对量子点效率的研究暗示了量子点的高性能,但这是第一个自信地证明量子点可以与单晶竞争的测量方法。这项研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日本有关公司(High Performance Materials Company, JXTG Nippon Oil Energy Corporation)、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Hasselt University)、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以及美国的卡佛利能源纳米科学研究所(Kavli Energy NanoScience Institute)合作完成的,相关研究结果,2019年3月15日已经在《科学》(Science)杂志网站发表——David A. Hanifi, Noah D. Bronstein, Brent A. Koscher, Zach Nett, Joseph K. Swabeck, Kaori Takano, Adam M. Schwartzberg, Lorenzo Maserati, Koen Vandewal, Yoeri van de Burgt, Alberto Salleo, A. Paul Alivisatos. Redefining near-unity luminescence in quantum dots with photothermal threshold quantum yield. Science , 15 Mar 2019: Vol. 363, Issue 6432, pp. 1199-1202. DOI: 10.1126/science.aat380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三星特聘教授,量子点的先驱研究者 Paul Alivisatos,也是论文的通讯作者,他强调了此测量技术如何能够引领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而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要求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半导体的效率。 “这些材料的效率如此之高,以至于现有的测量无法量化它们到底有多好。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也许有一天,它可以应用于需要发光效率远高于99%的材料的应用,而这些材料中的大多数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更多信息敬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Between 99 and 100 Being able to forego the need for pricey fabrication equipment isn't the only advantage of quantum dots. Even prior to this work, there were signs that quantum dots could approach or surpass the performance of some of the best crystals. They are also highly customizable. Changing their size changes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they emit, a useful feature for color-based applications such as tagging biological samples, TVs or computer monitors. Despite these positive qualities, the small size of quantum dots means that it may take billions of them to do the work of one large, perfect single crystal. Making so many of these quantum dots means more chances for something to grow incorrectly, more chances for a defect that can hamper performance. Techniques that measure the quality of other semiconductors previously suggested quantum dots emit over 99 percent of the light they absorb but that was not enough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their potential for defects. To do this, the researchers needed a measurement technique better suited to precisely evaluating these particles. We want to measure emission efficiencies in the realm of 99.9 to 99.999 percent because, if semiconductors are able to reemit as light every photon they absorb, you can do really fun science and make devices that haven't existed before, said Hanifi. The researchers' technique involved checking for excess heat produced by energized quantum dots, rather than only assessing light emission because excess heat is a signature of inefficient emission. This technique, commonly used for other materials, had never been applied to measure quantum dots in this way and it was 100 times more precise than what others have used in the past. They found that groups of quantum dots reliably emitted about 99.6 percent of the light they absorbed (with a potential error of 0.2 percent in either direction), which is comparable to the best single-crystal emissions. It was surprising that a film with many potential defects is as good as the most perfect semiconductor you can make, said Salleo, who is co-author of the paper. Contrary to concer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quantum dots are strikingly defect-tolerant. The measurement technique is also the first to firmly resolve how different quantum dot structures compare to each other—quantum dots with precisely eight atomic layers of a special coating material emitted light the fastest, an indicator of superior quality. The shape of those dots should guide the design for new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said Alivisatos. Entirely new technologies This research is part of a collection of projects within a Department of Energy-funded Energy 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called Photonics at Thermodynamic Limits. Led by Jennifer Dionne,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Stanford, the center's goal is to create optical materials—materials that affect the flow of light—with the highest possible efficiencies. A next step in this project is developing even more precise measurements. If the researchers can determine that these materials reach efficiencies at or above 99.999 percent, that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for technologies we've never seen before. These could include new glowing dyes to enhance our ability to look at biology at the atomic scale, luminescent cooling and luminescent solar concentrators, which allow a relatively small set of solar cells to take in energy from a large area of solar radiation. All this being said, the measurements they've already established are a milestone of their own, likely to encourage a more immediate boost in quantum do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eople working on these quantum dot materials have thought for more than a decade that dots could be as efficient as single crystal materials , said Hanifi, and now we finally have proof. Superefficient light emission A challenge to improving synthesis methods for superefficient light-emitting semiconductor nanoparticles is that current analytical methods cannot measure efficiencies above 99%. Hanifi et al. used photothermal deflection spectroscopy to measure very small nonradiative decay components in quantum dot photoluminescence. The method allowed them to tune the synthesis of CdSe/CdS quantum dots so that the external luminescent efficiencies exceeded 99.5%. This is important for applications that require an absolute minimum amount of photon energy to be lost as heat, such as photovoltaic luminescent concentrators. Science , this issue p. 1199 Abstract A variety of optical applications rely on the absorption and reemission of light. The quantum yield of this process ofte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When the quantum yield deviates from unity by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1%, applications such as luminescent concentrators and optical refrigerators become possible. To evaluate such high performance, we develop a measurement technique for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with sufficient accuracy below one part per thousand. Photothermal threshold quantum yield is based on the quantization of light to minimize overall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This technique is used to guide a procedure capable of making ensembles of near-unity emitting cadmium selenide/cadmium sulfide (CdSe/CdS) core-shell quantum dots. We obtain a photothermal threshold quantum yield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of 99.6 ± 0.2%, indicating nearly complete suppression of nonradiative decay channels.
个人分类: 新科技|2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自杀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3-12 08:20
又一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自杀 蒋继平 2019年3月12日 今天从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新闻报道中得知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一位在读研究生在家中自杀身亡的消息。 这位研究生叫 Kelly Catlin, 现年23岁, 在斯坦福大学读计算数学。 她也是美国国家女子自行车选手, 曾经在2016年的巴西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女子自行车比赛的银牌。 对于Kelly的自杀原因, 我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但是, 我看到她在生前的一段话:“Being a graduate student, track cyclist, and professional road cyclist can instead feel like I need to time-travel to get everything done。And things still slip through the cracks. It is like juggling with knives.” 这段话的意思是: 作为一个研究生, 场地和公路自行车赛车手(三重身份)的人, 感觉上我需要以时光穿越的方式才能完成各项任务, 不过, 结果仍然不如人意。 就好像踩着尖刀在行走。 从她这段话的意思来看, 她生前的生活压力是何等的巨大! 这位优秀的年轻女性在巨大的压力下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让人觉得十分可惜。 在深表同情和惋惜的时候, 使我想起了斯坦福大学在最近几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三起自杀事件。 前不久有张守晟和一位中国博士生自杀的报道。 我不想从迷信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自杀以是否有冤鬼在作崇。 我只是好奇这样的名牌学府为何会出现如此频繁的自杀事件。 我继而想到每年的世界大学排名, 是否考虑到学生自杀的数据, 和学院安全的因素。 要是大学为了自己的排名, 给学生增加难以承受的压力, 导致学生做出极端行为。 这样的排名值得吗?合理吗? 公正吗?
个人分类: 研究生|53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张守晟教授高引论文
热度 4 zhpd55 2018-6-28 10:28
斯坦福大学张守晟( Shou-Cheng Zhang )教授高引论文 1) 张守晟教授简介 张首晟 斯坦福大学教授 / 丹华资本创始人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硅谷高创会主席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1987-1989年任美国Santa Barbara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89-1993年任IBM阿尔玛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1993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主要研究领域凝聚态物理,其中重点是拓扑绝缘体,在高温超导、量子霍尔效应、自旋电子学、强关联电子系统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原始创新成果。因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的开创性研究,2010年获欧洲物理奖 (Europhysics Prize),2012年获美国物理学会Oliver Buckley奖, 2012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 (Dirac Medal and Prize), 2013年获物理前沿奖(Physics Frontier Prize), 与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一起登台领奖. 2014年荣获富兰克林奖 (Benjamin Franklin Medal). 该奖历届得主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居里夫人(Madame Curie),霍金(Stephen Hawking),杨振宁,与116位诺奖得主, 还有发明大师爱迪生(Thomas Edison, 电灯发明者), 特斯拉(Nikola Tesla, 交流电网发明者),贝尔 (Alexander Bell, 电话发明者) 与莱特(Orville Wright, 飞机发明者). 多年来, 张首晟教授努力推进中美两国的科技交流. 2013年他创办了丹华资本, 重点投资源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创新公司.也可以参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2210-830953.html 2)张守晟教授视频(2段) 3)张守晟教授被引统计结果 4)张守晟教授高引论文(top100) 标题 引用次数 年份 Topological insulators and superconductors XL Qi, SC Zhang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83 (4), 1057 , 2011 6863 2011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and 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 in HgTe quantum wells BA Bernevig, TL Hughes, SC Zhang Science 314 (5806), 1757-1761 , 2006 4210 2006 Quantum spin Hall insulator state in HgTe quantum wells M Kouml;nig, S Wiedmann, C Brüne, A Roth, H Buhmann, LW Molenkamp, ... Science 318 (5851), 766-770 , 2007 4033 2007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Bi 2 Se 3, Bi 2 Te 3 and Sb 2 Te 3 with a single Dirac cone on the surface H Zhang, CX Liu, XL Qi, X Dai, Z Fang, SC Zhang Nature physics 5 (6), 438 , 2009 3843 2009 Experimental realiz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2Te3 YL Chen, JG Analytis, JH Chu, ZK Liu, SK Mo, XL Qi, HJ Zhang, DH Lu, ... science 325 (5937), 178-181 , 2009 2512 2009 Topological field theory of time-reversal invariant insulators XL Qi, TL Hughe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8 (19), 195424 , 2008 2139 2008 Dissipationless quantum spin current at room temperature S Murakami, N Nagaosa, SC Zhang Science 301 (5638), 1348-1351 , 2003 1823 2003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BA Bernevi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10), 106802 , 2006 1415 2006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a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CZ Chang, J Zhang, X Feng, J Shen, Z Zhang, M Guo, K Li, Y Ou, P Wei, ... Science, 1232003 , 2013 1205 2013 The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and topological insulators XL Qi, SC Zhang arXiv preprint arXiv:1001.1602 , 2010 1098 2010 Effective-field-theory model for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SC Zhang, TH Hansson, S Kivels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2 (1), 82 , 1989 1089 1989 A unified theory based on SO (5) symmetry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antiferromagnetism SC Zhang Science 275 (5303), 1089-1096 , 1997 998 1997 Quantized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R Yu, W Zhang, HJ Zhang, SC Zhang, X Dai, Z Fang Science 329 (5987), 61-64 , 2010 992 2010 Crossover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 2 Se 3 to the two-dimensional limit Y Zhang, K He, CZ Chang, CL Song, LL Wang, X Chen, JF Jia, Z Fang, ... Nature Physics 6 (8), 584 , 2010 948 2010 Massive Dirac fermion on the surface of a magnetically doped topological insulator YL Chen, JH Chu, JG Analytis, ZK Liu, K Igarashi, HH Kuo, XL Qi, SK Mo, ... Science 329 (5992), 659-662 , 2010 783 2010 Inducing a magnetic monopole with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XL Qi, R Li, J Zang, SC Zhang Science 323 (5918), 1184-1187 , 2009 745 2009 Spontaneous interlayer coherence in double-layer quantum Hall systems: Charged vortices and Kosterlitz-Thouless phase transitions K Moon, H Mori, K Yang, SM Girvin, AH MacDonald, L Zheng, D Yoshioka, ... Physical Review B 51 (8), 5138 , 1995 700 1995 Aharonov–Bohm interference in topological insulator nanoribbons H Peng, K Lai, D Kong, S Meister, Y Chen, XL Qi, SC Zhang, ZX Shen, ... Nature materials 9 (3), 225 , 2010 670 2010 Large-gap quantum spin Hall insulators in tin films Y Xu, B Yan, HJ Zhang, J Wang, G Xu, P Tang, W Duan,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1 (13), 136804 , 2013 667 2013 Nonlocal transport in the quantum spin Hall state A Roth, C Brüne, H Buhmann, LW Molenkamp, J Maciejko, XL Qi, ... Science 325 (5938), 294-297 , 2009 658 2009 The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theory and experiment M Kouml;nig, H Buhmann, L W. Molenkamp, T Hughes, CX Liu, XL Qi, ...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77 (3), 031007 , 2008 655 2008 Helical liquid and the edge of quantum spin Hall systems C Wu, BA Bernevi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6 (10), 106401 , 2006 653 2006 Spin-orbit gap of graphen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Y Yao, F Ye, XL Qi, SC Zhang, Z Fang Physical Review B 75 (4), 041401 , 2007 638 2007 Global phase diagram in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S Kivelson, DH Lee,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46 (4), 2223 , 1992 596 1992 Tunable multifunct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ternary Heusler compounds S Chadov, X Qi, J Kübler, GH Fecher, C Felser, SC Zhang Nature materials 9 (7), 541 , 2010 567 2010 Model Hamiltonian for topological insulators CX Liu, XL Qi, HJ Zhang, X Dai, Z F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82 (4), 045122 , 2010 564 2010 Time-reversal-invariant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s and superfluids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XL Qi, TL Hughes, S Raghu,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18), 187001 , 2009 532 2009 Epitaxial growth of two-dimensional stanene F Zhu, W Chen, Y Xu, C Gao, D Guan, C Liu, D Qian, SC Zhang, J Jia Nature materials 14 (10), 1020 , 2015 517 2015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in inverted type-II semiconductors C Liu, TL Hughes, XL Qi, K W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0 (23), 236601 , 2008 516 2008 Modification of the Landau-Lifshitz equ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spin-polarized current in colossal-and giant-magnetoresistive materials YB Bazaliy, BA Jone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57 (6), R3213 , 1998 516 1998 The Chern–Simons–Landau–Ginzburg theory of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SC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6 (01), 25-58 , 1992 501 1992 Topological mott insulators S Raghu, XL Qi, C Honerkamp,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0 (15), 156401 , 2008 478 2008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in a transition metal oxide Na 2 IrO 3 A Shitade, H Katsura, J Kuneš, XL Qi, SC Zhang, N Nagaosa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25), 256403 , 2009 444 2009 Minimal two-band model of the superconducting iron oxypnictides S Raghu, XL Qi, CX Liu, DJ Scalapino,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7 (22), 220503 , 2008 444 2008 Magnetic impurities on the surface of a topological insulator Q Liu, CX Liu, C Xu, XL Qi,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15), 156603 , 2009 436 2009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Hg 1− y Mn y Te quantum wells CX Liu, XL Qi, X Dai, Z F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1 (14), 146802 , 2008 399 2008 Exact SU (2) symmetry and persistent spin helix in a spin-orbit coupled system BA Bernevig, J Orenstein,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7 (23), 236601 , 2006 399 2006 Emergence of the persistent spin helix in semiconductor quantum wells JD Koralek, CP Weber, J Orenstein, BA Bernevig, SC Zhang, S Mack, ... Nature 458 (7238), 610 , 2009 394 2009 SO 4 symmetry in a Hubbard model CN Yang, SC Zhang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4 (11), 759-766 , 1990 392 1990 A four-dimensional generalization of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SC Zhang, J Hu Science 294 (5543), 823-828 , 2001 384 2001 Topological quantization of the spin Hall effect in two-dimensional paramagnetic semiconductors XL Qi, YS Wu,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4 (8), 085308 , 2006 383 2006 Oscillatory crossover from two-dimensional to thre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s CX Liu, HJ Zhang, B Yan, XL Qi, T Frauenheim, X Dai, Z F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81 (4), 041307 , 2010 369 2010 Landau quantization of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in Bi 2 Se 3 P Cheng, C Song, T Zhang, Y Zhang, Y Wang, JF Jia, J Wang, Y Wang,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7), 076801 , 2010 363 2010 Quantum Hall effect from the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of strained bulk HgTe C Brüne, CX Liu, EG Novik, EM Hankiewicz, H Buhmann, YL Chen, XL Qi,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12), 126803 , 2011 357 2011 Insulator, metal, or superconductor: The criteria DJ Scalapino, SR White, S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47 (13), 7995 , 1993 355 1993 Metallic phase of the quantum Hall system at even-denominator filling fractions V Kalmeyer,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46 (15), 9889 , 1992 337 1992 SU (2) non-Abelian holonomy and dissipationless spin current in semiconductors S Murakami, N Nagosa,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69 (23), 235206 , 2004 320 2004 Superconducting vortex with antiferromagnetic core DP Arovas, AJ Berlinsky, C Kallin,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9 (15), 2871 , 1997 301 1997 Quantum ferromagnetism and phase transitions in double-layer quantum Hall systems K Yang, K Moon, L Zheng, AH MacDonald, SM Girvin, D Yoshioka,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2 (5), 732 , 1994 301 1994 Intrins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2Te3 thin films on Si and their thickness limit YY Li, G Wang, XG Zhu, MH Liu, C Ye, X Chen, YY Wang, K He, LL Wang, ... Advanced materials 22 (36), 4002-4007 , 2010 292 2010 SO (5) theory of antiferromagnetism and superconductivity E Demler, W Hanke, SC Zhang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76 (3), 909 , 2004 285 2004 Polarization-sensitive broadband photodetector using a black phosphorus vertical p–n junction H Yuan, X Liu, F Afshinmanesh, W Li, G Xu, J Sun, B Lian, AG Curto, G Ye, ... Nature nanotechnology 10 (8), 707 , 2015 282 2015 Doping-dependent phase diagram of LaOMAs (M= V–Cu) and electron-type superconductivity near ferromagnetic instability G Xu, W Ming, Y Yao, X Dai, SC Zhang, Z Fang EPL (Europhysics Letters) 82 (6), 67002 , 2008 272 2008 Spin-hall insulator S Murakami, N Nagaosa,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3 (15), 156804 , 2004 270 2004 Exact SO (5) symmetry in the spin-3/2 fermionic system C Wu, J Hu, S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1 (18), 186402 , 2003 269 2003 The coexistence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topological order in the Bi2Se3 thin films MX Wang, C Liu, JP Xu, F Yang, L Miao, MY Yao, CL Gao, C Shen, X Ma, ... Science 336 (6077), 52-55 , 2012 262 2012 High-precision realization of robust quantum anomalous Hall state in a hard ferro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CZ Chang, W Zhao, DY Kim, H Zhang, BA Assaf, D Heiman, SC Zhang, ... Nature materials 14 (5), 473 , 2015 259 2015 Dynamical axion field in topological magnetic insulators R Li, J Wang, XL Qi, SC Zhang Nature Physics 6 (4), 284 , 2010 252 2010 Theory of the resonant neutron scattering of high-T c superconductors E Demler,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75 (22), 4126 , 1995 235 1995 Domain-wall dynamics driven by adiabatic spin-transfer torques Z Li, S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0 (2), 024417 , 2004 228 2004 Spin Hall effects for cold atoms in a light-induced gauge potential SL Zhu, H Fu, CJ Wu, SC Zhang, LM Duan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7 (24), 240401 , 2006 224 2006 Spin polarization of the quantum spin Hall edge states C Brüne, A Roth, H Buhmann, EM Hankiewicz, LW Molenkamp, ... Nature Physics 8 (6), 485 , 2012 211 2012 Electron interaction-driven insulating ground state in Bi 2 Se 3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the two-dimensional limit M Liu, CZ Chang, Z Zhang, Y Zhang, W Ruan, K He, L Wang, X Chen, ... Physical review B 83 (16), 165440 , 2011 201 2011 Superfluid density and the Drude weight of the Hubbard model DJ Scalapino, SR White,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8 (18), 2830 , 1992 198 1992 Single valley Dirac fermions in zero-gap HgTe quantum wells B Büttner, CX Liu, G Tkachov, EG Novik, C Brüne, H Buhmann, ... Nature Physics 7 (5), 418 , 2011 197 2011 Dynamical layer decoupling in a stripe-ordered high-T c superconductor E Berg, E Fradkin, EA Kim, SA Kivelson, V Oganesyan, JM Tranquada,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9 (12), 127003 , 2007 193 2007 Kondo effect in the helical edge liquid of the quantum spin Hall state J Maciejko, C Liu, Y Oreg, XL Qi, C Wu,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25), 256803 , 2009 186 2009 Pseudospin symmetry and new collective modes of the Hubbard model S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5 (1), 120 , 1990 183 1990 Topological invariants for the Fermi surface of a time-reversal-invariant superconductor XL Qi, TL Hughe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81 (13), 134508 , 2010 178 2010 Single Dirac cone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 and unusual thermoelectric property of compounds from a new topological insulator family YL Chen, ZK Liu, JG Analytis, JH Chu, HJ Zhang, BH Yan, SK Mo,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26), 266401 , 2010 177 2010 Chiral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 from the quantum Hall state XL Qi, TL Hughe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82 (18), 184516 , 2010 177 2010 Collective modes of a helical liquid S Raghu, SB Chung, XL Qi,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4 (11), 116401 , 2010 177 2010 Topological quantization in units of the fine structure constant J Maciejko, XL Qi, HD Drew,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16), 166803 , 2010 174 2010 Pair density wave in the pseudogap state of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s HD Chen, O Vafek, A Yazdani,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3 (18), 187002 , 2004 174 2004 Fractional charge and quantized current in the quantum spin Hall state XL Qi, TL Hughes, SC Zhang Nature Physics 4 (4), 273 , 2008 172 2008 Intrinsic spin Hall effect in the two-dimensional hole gas BA Bernevi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5 (1), 016801 , 2005 169 2005 Topological materials B Yan, SC Zhang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75 (9), 096501 , 2012 168 2012 General theorem relating the bulk topological number to edge states in two-dimensional insulators XL Qi, YS Wu,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4 (4), 045125 , 2006 167 2006 Topological order parameters for interacting topological insulators Z Wang, XL Qi,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25), 256803 , 2010 164 2010 Pressure-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in topological parent compound Bi2Te3 JL Zhang, SJ Zhang, HM Weng, W Zhang, LX Yang, QQ Liu, SM Feng,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1), 24-28 , 2011 162 2011 Collective excitations in the Ginzburg-Landau theory of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DH Lee,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66 (9), 1220 , 1991 161 1991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thallium-based III-V-VI2 ternary chalcogenides B Yan, CX Liu, HJ Zhang, CY Yam, XL Qi, T Frauenheim, SC Zhang EPL (Europhysics Letters) 90 (3), 37002 , 2010 159 2010 Thin Films of Magnetically Doped Topological Insulator with Carrier㊣ndependent Long㏑ange Ferromagnetic Order CZ Chang, J Zhang, M Liu, Z Zhang, X Feng, K Li, LL Wang, X Chen, ... Advanced materials 25 (7), 1065-1070 , 2013 158 2013 Quantitative test of a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E Demler, SC Zhang Nature 396 (6713), 733 , 1998 156 1998 Simplified topological invariants for interacting insulators Z W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X 2 (3), 031008 , 2012 155 2012 Electrically controllable surface magnetism on the surface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JJ Zhu, DX Yao, SC Zhang, K C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6 (9), 097201 , 2011 153 2011 Helical edge and surface states in HgTe quantum wells and bulk insulators X Dai, TL Hughes, XL Qi, Z Fa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77 (12), 125319 , 2008 153 2008 Fract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s in three dimensions J Maciejko, XL Qi, A Karch,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5 (24), 246809 , 2010 152 2010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 2 Se 3 thin films grown on double-layer graphene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CL Song, YL Wang, YP Jiang, Y Zhang, CZ Chang, L Wang, K He, ...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7 (14), 143118 , 2010 145 2010 Fingerprint of different spin–orbit terms for spin transport in HgTe quantum wells DG Rothe, RW Reinthaler, CX Liu, LW Molenkamp, SC Zhang, ... New Journal of Physics 12 (6), 065012 , 2010 141 2010 Antiferromagnetic order as the competing ground state in electron-doped Nd 1.85 Ce 0.15 CuO 4 HJ Kang, P Dai, JW Lynn, M Matsuura, JR Thompson, SC Zhang, ... Nature 423 (6939), 522 , 2003 140 2003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and anomalous Seebeck effects in topological insulators Y Xu, Z Gan,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2 (22), 226801 , 2014 139 2014 Detecting the Majorana Fermion Surface State of He 3− B through Spin Relaxation SB Chung,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3 (23), 235301 , 2009 139 2009 Antiferromagnetism and hole pair checkerboard in the vortex state of high T c superconductors HD Chen, JP Hu, S Capponi, E Arrigoni,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89 (13), 137004 , 2002 126 2002 Current-induced magnetization switching in small domains of different anisotropies YB Bazaliy, BA Jone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69 (9), 094421 , 2004 125 2004 Pairing state with a time-reversal symmetry breaking in FeAs-based superconductors WC Lee, SC Zhang, C Wu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2 (21), 217002 , 2009 124 2009 Generation and electric control of spin–valley-coupled circular photogalvanic current in WSe 2 H Yuan, X Wang, B Lian, H Zhang, X Fang, B Shen, G Xu, Y Xu, ... Nature nanotechnology 9 (10), 851 , 2014 123 2014 Interacting topological phases and modular invariance S Ryu,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B 85 (24), 245132 , 2012 115 2012 Equivalent topological invariants of topological insulators Z Wang, XL Qi, SC Zhang New Journal of Physics 12 (6), 065007 , 2010 110 2010 Eight-dimens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and “octonions” BA Bernevig, J Hu, N Toumbas, SC Zhang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1 (23), 236803 , 2003 110 2003
个人分类: 新观察|3774 次阅读|9 个评论
硅谷简史(3.1):硅谷之父特曼教授和早期硅谷 (一)
LaoQian09 2017-6-12 20:26
“ 大学的学术声望,要看它是否有一批学术水平很高但人数不多的学术尖子,而不是因为它的学术水平普遍较高,但没有拔尖人才”。 — 弗里德里克·特曼 硅谷最早的电器公司建立在帕洛·阿托 (Palo Alto)闹市区艾默生大街(Emerson)和钱宁街(Channing)路口,现在只剩一块石碑,上面写到:“电子实验室,联邦电报公司(FederalTelegraph Company)实验室及工厂最初奠基处。1909年由赛瑞尔·爱辉尔(CyrilF Elwell)创立。来自美国东岸的发明家李·佛瑞斯特(Lee de Forest)及两位助理,在此研发出历史上第一台真空管放大器及真空管振动器。”佛瑞斯特是硅谷的先驱之一,70岁时他接受过一次外科手术,他在病床上听医生说,要用一种新仪器治疗的时候,他说:“这是我1907年发明的。” 佛瑞斯特的真空管放大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非机械方式控制电流的装置。佛瑞斯特的真空三极管促成了近代无线电通讯、长途电话、收音机、雷达、和电视的发明。如果没有联邦电报公司的这间实验室,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硅谷。真空极管一直使用了 40年,直到被晶体管取代。 李·佛瑞斯特 1909年,斯坦福毕业生爱辉尔,由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DavidStarr Jordan)帮助集资500美元成立了本地第一家创业公司——爱辉尔无线电话电报公司,两年后公司就成了美国最大的无线电报公司之一,更名为联邦电报公司。公司业务发展很快,联邦电报公司雇员以斯坦福毕业生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美国海军制造了大量通讯设备。公司最早的两位创业员工后来离职成立了新公司,就是发明扬声器的梅格福斯(Magnovox)公司。这是硅谷员工离职自行创业的最早版本。圣克拉拉(Santa Clara)地区的青少年,包括少年特曼,他们暑假期间都去联邦电报公司打工,接触到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无线电和电子技术。 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无线电广播的地区。圣荷西广播电台从 1909年起开始播音。本文主角,硅谷之父——弗里德里克·特曼就是最初的听众之一。 青少年时期 弗里德里克·特曼,于 1900年6月7日,出生于印第安纳(Indiana)州。弗里德里克的父亲路易斯·特曼(LewisTerman)是著名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10岁时,父亲被聘为斯坦福教育副教授,举家迁到帕洛·阿托。老特曼长期跟踪研究人类的智力发展,是研究人类智商和天才儿童的权威。1916年,老特曼发表了“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量表,首次采用比率智商(ratio IQ)的概念,并以IQ作为比较人类智力水平的指标,这是人类智力的首次量化测量。老特曼后来担任过斯坦福心理学系主任及美国心理学学会的主席。 特曼在斯坦福校园长大,他从小体弱多病, 10岁才进小学。但特曼非常聪明,仅用了15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从小学到博士的学业。 特曼是一个认真的年轻人,身材纤瘦,戴着眼镜,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在帕洛 · 阿尔高中读书时,特曼参加过辩论赛,担任学生会副主席,是一名优秀的径赛选手,还喜爱橄榄球运动。他还经常在联邦电报公司打发时间,这对他影响很大。 看着周围的人没事在玩业余无线电,还有联邦电报公司那两个高高的接收塔,这一切深深地吸引着特曼。 13岁的特曼装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让他加深了对无线电理论的认识。高中期时,特曼只要没有课外活动,就去联邦电报公司,向公司员工学习无线电知识。 二十世纪初的晶体无线电接收器 特曼读中学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帕洛·阿托市出现了一家由特曼的父亲和他同事们开办的企业,为协约国海军生产无线电通讯设备。源源不断的订单,弥补了斯坦福大学的财政缺口。 1909年,斯坦福的另一位毕业查尔斯·哈罗德(CharlesHerrold)在圣何西市成立了历史上第一家商业无线广播电台——“FN广播电台”,哈罗德任台长兼工程师员,他妻子担任播音员。“FN”在旧金山湾地区的青少年当中引起了很大轰动,催生出了一批业余无线电台和兴趣小组。特曼是其中的狂热份子,他与邻居的两个孩子建立了一个业余电台,他们一个是斯坦福化学教授的儿子,另一个是斯坦福首届毕业生,后来的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Hoover)的儿子。 特曼后来回忆道:“想起过去我很开心,当时我们三家是邻居,我们高兴地摆弄自己的新玩意,试验它的功能,然后推开窗户大声问对面的伙伴是否听到这边的声音。” 1917年,特曼高中毕业,顺理成章地入读斯坦福,主修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是早期斯坦福最好的专业。在斯坦福的第二年,特曼转到了化学系。特曼转系的事一直是一个迷。 特曼上大学后,经常参加联邦电报公司在斯坦福开办的讲座,受益匪浅。这一企业与大学结盟的互惠互利现象,给特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0年,特曼学士毕业。成为PhiBeta Kappa 组织的一员。该组织是美国大学优秀学生和毕业生的荣誉组织,成立于1776年,只有最优秀的大学生,才能成其会员。 毕业后,特曼随即去了联邦电报公司工作。 他认定自己今后的职业就是在联邦电报公司做一名优秀工程师,为此,他又回斯坦福读研究生。特曼在 6个学期里,完成了两倍的课程。他给系里的教授,包括系主任哈里斯·瑞安(Harris Ryan),爱辉尔的导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曼取得了硕士学位,研制出了峰值电压表,还交上了女朋友。 20世纪20年代,工业界并不需要工程学博士。特曼起初也并不想读博士,但后来还是满足了父亲和瑞安教授的愿望。斯坦福毕业后一周,他就申请去波士顿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MIT) 的前身 )读博士了。这个选择非常明智,当时的麻省理工有20世纪电子工程最权威的教授。其中,发现大气电离层的阿瑟·肯涅利(ArthurEdwin Kennelly)是全球最有影响的电子学教授,后来特曼也得到了这个称号。肯涅利著作丰富,论文无数。系统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也已经在麻省理工教书了,他是伟大的数学家。他们眼里,特曼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对特曼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导师,万尼瓦尔·布什 (Vannevar Bush) 博士——模拟计算机的发明人,有着“美国信息技术先驱”之称。布什是二战时期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总统的科学顾问。二战后,布什促成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高级研究规划署(ARPA)等机构的设立。26岁的布什,只花了一年就获得了麻省理工与哈佛大学的联合博士。1919年,布什回MIT任教,4年后升为电机系教授。这一期间,布什与大学室友成立了“美国器械公司”。1925年,该公司更名为“雷神(Raytheon)”,即后来美国最有名的军火商——雷神公司。 布什曾任麻省理工工学院院长,特曼后来任斯坦福工学院院长。两人的经历相似,但性格截然不同。特曼喜欢幕后工作,不善于抛头露面、不修边幅、行为古怪,热心助人、不计个人得失;布什穿着得体,擅长政治,是学界和华盛顿喜欢的人物。 布什创立的雷神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 90%以上的合同来自美国国防部。雷神的产品覆盖集成电路、雷达、导弹、卫星传感器、飞机等。雷神能获得大量国防部的合同,与布什担任的国防研究委员会主席和科技发展局长有很大关系。 在布什的指导下,特曼的学业突飞猛进。但他从布什身上学到更多的是课堂之外的东西。布什对于电子技术必将改变世界的信念,及“大学不仅要纯搞学术,还要成为研究与开发中心”的思想与实践,也成了特曼的信念。 30年后,这一信念在斯坦福和硅谷开花结果。 初入社会 1924年,特曼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随即被布什聘为MIT的助教。有时候,历史的偶然性实在是出人所料。1924年底,就在特曼准备在MIT安身立命之际,特曼回斯坦福探亲时患上了肺结核。病好后,特曼留在斯坦福,任电子电工程学教授和电子通讯实验室主任。 斯坦福瑞安教授对特曼的真心让他尝到了人间的真情。他卧病期间没有哪家公司愿意聘他。但是,瑞安教授和斯坦福没有忘记他;布什和 MIT也没有忘记他。等到能工作的时候,斯坦福和MIT都为他保留着职位,这让他很感动。他儿子认为父亲能够一生忠于斯坦福,源于生病的经历,斯坦福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忠诚和真情。 凡尼瓦尔·布什博士 特曼真是选对了专业,选对了学校。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在电子工程专业中,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导致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在收音机兴盛的年代, MIT却不再关注这一热门技术了。1920年到1925年,收音机零售额从200万美元增长到3.25亿美元。同时,广播时段也大增,大幅增长的还有广告收入。只是MIT的教授不再研究无线电了:维纳的兴趣回到了数学上、肯涅利退休、布什成了政治家。 但是,斯坦福抓住了机会。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特曼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学生是他过去的邻居好友,小赫伯特·胡佛。特曼和胡佛在斯坦福不但重温了少年的友谊,还成了一生的好友。 接下来的几年是特曼一生中的快乐时光。身体逐渐恢了复元气。同时他和胡佛建立了斯坦福的第一个独立电台。 特曼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无线电专家,他的成就并非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是来自于他非同寻常的教学能力、领导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尤其是在大学与实业相结合上的开创性贡献。特曼为人谦逊,话不多,衣着呆板还有些木讷。但他一踏上讲台,讲起课来妙语连珠,娓娓动听。当词典中还没有“电子”这个词的时候,特曼就已开始撰写有关无线电工程的教科书《无线电工程》了。此书多次再版,影响深远,是美国电子工程专业的经典教科书。 书的版税远高于他做大学教授的收入,支付了他从 1930年到1947年间的36项专利的研究。 1937年,特曼成为电机系主任。在他的辛勤耕耘下,斯坦福在电机、通讯等方面成为西部的旗帜。 1929年11月,美国东部刮起暴风雪,许多地区被大雪封锁,铁路和空中运输中断,好几艘船沉入海底。这场天灾揭开了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序幕。大萧条导致全美1500万人失业。危机和苦闷中的斯坦福师生们,企图改变这种不可抗拒的宿命。特曼参加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组织,它有个奇怪的名字——“技术主义”。鼓吹由“科学家联盟”夺取政权,建立一个人道的高度技术化的社会。这个团体试图在人和机器之间,寻求调和。其核心是教育与企业结盟思想的变种。集会和学术无助于度过难关,经济萧条的阴影依然笼罩校园。为了办学,特曼四处求援八方奔走,游说一些境况尚可的企业资助,甚至捐出自己的稿酬和版税。严酷的现实令特曼更深刻地思考:大学与企业应当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才能度过经济不景气呢?思考的结果就是特曼后来开创的斯坦福工业园区。 很快,特曼就组建了他的精英学生团队,团队中有普克及特曼的几位研究生,还有才华横溢的本科生惠烈 (BillHewlett)。特曼不仅传授知识,还教他们怎样用专业知识发展事业。经过了大萧条的特曼知道,对于工程系的学生来说,创业之路是最好的出路。特曼带着他们在旧金山湾区电子公司参观实习,拜访那些最初从事电子业的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接触到了未来的老板或是员工和电子业的最新成就。他们学到了创建公司的第一手经验。普克回忆说:“特曼教授对我们说,‘这些成功的创业人士,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是说,你们这些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人会有更好的机会。这使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后来硅谷精英们常说,当特曼教授带着电机系学生在旧金山湾区实习的时候,就为硅谷播下了创业种子。 1930年代的特曼心中是否在规划未来的硅谷,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特曼一直在促进大学和企业的关系:斯坦福培养优秀的技术专家,公司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特曼给学生们的印象是:即使在大萧条时期,也要敢于冒险争当企业家。 诺贝尔奖得主威廉·肖克利 (William Shockley),20年后回加州创办了第一家晶体管公司,很多人把肖克利看做是硅谷之父,特曼本人也这么认为。但在特曼带着学生们在湾区的电子公司实习之时,硅谷就起步了。特曼是真正的硅谷之父。 成就 1941年,特曼被选为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 Radio Engineeers),IRE。即后来的IEEE)主席。这是美国电子技术界的最高荣誉,特曼是西海岸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1942年,特曼应布什之约,来到哈佛无线电研究所,为二战从事军事研发。 1945年秋,特曼回到故里,任斯坦福大学工学院院长。 1951年,特曼出任斯坦福大学教务长,并主持成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区。 1959年,特曼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 1965年,特曼退休。随即被聘为IEEE的荣誉顾问。 1975年,特曼获美国国家科学奖。 1982年,特曼获百年(1882-1982)国际电子科技教育家首奖。 特曼工作极为认真,他几乎没有时间去享受北加州灿烂的阳光和丰富的娱乐。他是一个拘谨简朴的人,周日也不休息,全年不休假,偶尔打次牌都觉得是堕落。特曼不但是现代众多企业的始祖,也是那些企业家的楷模。特曼教授从不穿T恤或拖鞋,他总是戴着眼镜,社交能力很差,给人的印象只是一个普通大学教授。
个人分类: 硅谷简史|7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硅谷简史(2.2):硅谷的智慧之源 (二)
热度 17 LaoQian09 2017-6-5 20:23
斯坦福工业园区 1951年,特曼与校长斯特林(WallaceSterling)商定,用斯坦福的土地,建立一个高技术工业区,即斯坦福工业园区。斯坦福工业园区奠定了硅谷电子业的基础。 特曼对惠普公司的扶植,是技术从大学转让给公司的最成功个例。特曼尽全力去培养一些被他称为“电子业种子团队”的年轻人。这些人中最有名的就是惠普公司 (Hewlett Pachard,HP)的创始人比尔·惠烈(Bill Hewlett)和大卫·普克(David Pachard)。 1989年,HP最初在爱迪生大街(Edison Street)367号的那间车库被加州政府定为历史文物,命名为“硅谷诞生地”。 1948年,东海岸贝尔实验室(BellLab)的肖克利、巴丁(John Bardeen)、和布莱顿(WalterHouser Brattin)发明了点接触晶体管。1949年,肖克利提出了性能更好的结型晶体管的设想,通过控制基极电流,实现放大作用。1950年,结型晶体管研制成功。肖克利、巴丁、布里顿因此分享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肖克利不满足于这些,他要进入工业界,用他的晶体管创造一个新工业,并以此致富。肖克利想到了加州老家和斯坦福。肖克利给特曼打了个电话,特曼说,来北加州吧。 特曼一接到肖克利的电话后,在第一时间里给肖克利去了信,告诉他,斯坦福已将晶体管工艺和理论纳入教材,那些电子专业的学生,是他新公司员工来源。特曼的热诚以及他的影响力,打动了肖克利及他的合伙人贝克曼 (Arnold Beckman)。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Semiconductor Lab)后来建在了圣克拉拉(Santa Clara),离斯坦福只有5英里。肖克利把硅带进了硅谷。但肖克利是一位糟糕的管理者,没多久他的公司就关门了。 特曼教授 肖克利的公司关门后,特曼把肖克利请到了斯坦福电机系。有着诺贝尔奖桂冠的肖克利来到斯坦福后,为电机系带来了更大的声望。这时,特曼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想法基本上得到了实现。此后,硅、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在硅谷扎下了根。 当时,大多数大学不认同教授经商,认为商业活动有悖于学术精神。但特曼不这么想,他认为赚钱是好事,他鼓励教授和学生在硅谷创办公司,不仅要在斯坦福进行学术研究,更要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推动整个地区发展。特曼或许是第一位在商业公司担任董事的大学教授;他在硅谷最早上市的三家科技公司担任董事。在他的带头下,斯坦福的教授纷纷在外创业或兼职,学院还为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雅虎 (Yahoo)就诞生于斯坦福的实验室。 过去 50年中,硅谷由斯坦福教授、学生和毕业生创办的公司达1200多家,目前50%以上的硅谷产品来自斯坦福校友的公司。算上惠普的收入,1988年到1996年由斯坦福人的企业创造的收入占硅谷总收入的60%。不算惠普,该比例为50%。这说明了硅谷的崛起主要得益于斯坦福。 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硅谷。 轩尼诗时期的斯坦福 斯坦福对教授办公司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能完成教学任务,发表足够多的论文,斯坦福不会限制教授到外面公司兼职。甚至让他们离开学校创办公司或者在公司里担任要职。斯坦福现任校长轩尼诗 (John L. Hennessy)就是一个例子。1980年代他发明了RISC指令集的处理器 MIPS 后,与人合伙创办了MIPS公司。此后的几年里,他主要在公司上班,而不是在学校教学和研究。几年后,MIPS公司上市,后来又卖给了它的客户SGI公司(Silicon GraphicInc)。轩尼诗才从工业界回到斯坦福担任工学院院长。经过这番闯荡,轩尼诗练就了一身管理才干。几年后,他就担任了斯坦福校长直至今天。今天的轩尼诗是谷歌、思科等上市公司的董事。真正的开放办学应该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 轩尼诗在斯坦福的经历,是斯坦福教学企业相结合的典型。轩尼诗于 1977年加盟斯坦福任电工系助理教授,1986年升为正教授,1990年代历任计算机系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教务长。2000年,轩尼诗就任斯坦福大学的第10任校长。 现任校长轩尼诗 轩尼诗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重新定义了 CPU构架,这一新构架通过精简指令集(RISC),使处理器的设计更简洁高效,同时处理器本身也能更有效地工作。RISC处理器的应用很广,平板电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的都是RISC处理器。轩尼诗作为主要著者的两本处理器设计教科书至今仍是该领域的经典。1984年,轩尼诗离校与其他人创办了MIPS计算机公司,时年38岁的轩尼诗是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1992年,MIPS以3.33亿美元卖给了SGI公司。 1990年代末,轩尼诗和斯坦福电机系华人女教授孟怀萦共同创立了Atheros通信公司。轩尼诗说服了风险基金会投资,并任公司的董事长。公司在2004年上市。2011年,高通(Qualcom)以37亿美元收购Atheros通信公司。 轩尼诗帮助过很多学生创业。 1990年代中期,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Filo)带他参观了他们在校园拖车里的办公室。他们向轩尼诗展示了互联网站点目录数据库。轩尼诗看后,意识到网络将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于是,给予他们大力支持。1998年,轩尼诗支持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Brin)开发他们的搜索软件。由于斯坦福拥有谷歌搜索技术的专利,2005年,斯坦福以该技术换取了谷歌授权股票,获利3.36亿美元。 轩尼诗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的一部分。他鼓励教授和企业联合。斯坦福师生有一个信念,他们认为他们的创新会让世界更美好。斯坦福教授们从特曼开始就有投资自己学生的传统。到了轩尼诗这里成了师生共同创业的传统。他们很快就把学术成果商业化了。斯坦福的专利办公室把超过 8000项学校的专利授权给了企业,并收取了13亿美元的专利费。硅谷很多著名公司来自斯坦福,其中最有名的是惠普、雅虎、思科(Cisco)、SUN、eBay、谷歌、仙童半导体、SGI、LinkedIn、特斯拉汽车公司(Tesla Motor)等等。 孟怀萦教授 在斯坦福帮助它的师生创业的同时,也为自己获得了大量的捐款。在轩尼诗 12年的校长任期中,斯坦福得到了170亿美元的捐款。这些年,斯坦福得到的捐款比任何其他美国大学都多。 硅谷之父特曼和他的学生们为硅谷奠定了基础。今天,轩尼诗继承了特曼开创的学术与企业结合的办学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为硅谷的创新掀起了一个新的创业高潮。当年,特曼鼓励学生在硅谷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斯坦福毕业生要到东海岸去找工作。今天,轩尼诗和他的学生们已经把硅谷办成了全世界工程专业学生向往的圣地了。 硅谷的心脏和大脑 新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随时都会产生,但是,只有当它们成为产品后,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以此获利。一个新生产业需要有斯坦福这样的孵化器。发明创造遍布世界,但硅谷仅此一家。那是因为,硅谷有一个斯坦福这样的心脏和大脑,即高科技产业孵化器。 斯坦福创办至今,始终贯彻着学以创业、学以致用的精神。正如斯坦福先生在首次开学典礼上所言,“生活归根到底是实用的,你们到此的目的是为了能学到为自己谋生的知识。这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这是斯坦福的教育理念,它鼓励每一个斯坦福人去创业,也是硅谷人的精神支柱。 斯坦福不仅吸引了学术和创业人才。它的研究园区,还使得学院中产生的新高科技有了一个催生新企业的经济环境,这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高利润的经济环境。吸引着形形色色的创业者。研究园区使得斯坦福的智力与工业界的财力相结合,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斯坦福研究园区是推动硅谷发展的核心动力。 斯坦福的实用教育观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学校的成长。斯坦福先生很清楚实业界需要怎样的高等教育。作为斯坦福研究园区创办者的特曼教授也持此观念,特曼反对把大学办成脱离实际的象牙塔。在他的领导下,于 1945年制定了斯坦福未来的发展规划:首先,结合斯坦福的尖端学科,使斯坦福成为新高科技的研发中心。同时,使大学和工业联合起来为当地的新高科技和经济增长作贡献,也为斯坦福毕业生提供就业与创业机会。第二,要把学校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吸引世界上一流科学家,组建各学科的前沿研究所,培育专业上引领世界潮流的一流人才。第三,要加强学校的基础教育,使它的毕业生成为未来新工业的技术储备。第四、加强教授与企业的联系,斯坦福改变了过去的专利转让制度,让学校的专利可以很快地转让给企业,同时学校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报酬。 这种持续不断的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即是斯坦福的传统,也是为提高学术水平和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斯坦福以两种方式,在它的研究园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种方式是在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时,把与企业的合作作为提高学校学术与科研水平的一部分。第二种方式是把研究园区列为学校为公众服务的一个职能。斯坦福以这两种方式取得的成就巨大,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空间。 斯坦福为硅谷提供了新高科技研发的灵魂——智慧。斯坦福研究园区就是将斯坦福的智力和企业财力结合起来的产物。对于硅谷的公司来说,它们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市场、原料或员工的素质,而是取决于是否能及早地取得斯坦福大学研究成果的技术转让。由于斯坦福从事着新高科技的前沿工作。企业必须既尊重斯坦福的学术理念,又要发挥它的智惠。企业通过为大学提供研究资金、提供设备、或是直接参与研究作为合作方式,以此来有效地把斯坦福的最新成果用于工业。对公司来说,可以获得高效的技术转让。对斯坦福来说,它可以获得大量的科研资金。在硅谷,资助斯坦福的那些雄心勃勃研究计划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那些与斯坦福合作过的公司。 斯坦福的办学方针使它的教学和科研站到了世界的前沿,斯坦福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方针使它成就了硅谷,也使自己成了硅谷的心脏和大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斯坦福大学造就了硅谷的昨天和今天。
个人分类: 硅谷简史|9399 次阅读|36 个评论
硅谷简史(2.1):硅谷的智慧之源 (一)
热度 3 LaoQian09 2017-6-3 11:03
“生活归根到底是实际的,你们到此是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这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 — 利兰·斯坦福 (Leland Stanford)在斯坦福大学首届开学典礼上的演说 关于硅谷,一位美国科学家曾这样说过:“硅谷之于美国,正如美国之于世界。”斯坦福大学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的一位校长这样说过:“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正如硅谷之于美国。”没有斯坦福大学就不会有硅谷。斯坦福大学的创建人利兰·斯坦福(LelandStanford)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曾在威斯康辛(Wisconsin)州当过律师。28岁时,斯坦福来加州经商,几年后成为加州铁路四巨头之一。斯坦福是1861年成立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总经理,也是加州最早的共和党人,曾出任加州州长。1862年,国会通过了建设太平洋铁路的法案,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CentralPacific Railroad Company)共同承建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由奥马 哈 (Omaha)自东往西修建,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则由加州太平洋沿岸往东修建。根据法案,两家公司所筑铁路的路权以及沿线部分地权归铁路公司,也就是说着谁筑路快,谁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这条铁路很快就修好了,该铁路把北美大陆连成一片,使美国真正成了一个横跨两大洋的国家。这条铁路对美国经济发展,和西部诸州的崛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斯坦福挣到了大量的财富。 但是,斯坦福夫妇的私人生活并不如意。 1868年5月,斯坦福唯一的儿子小斯坦福出生了。小斯坦福11 岁那年,曾随父母去英国旅行,此后每年他都要和家人去欧洲旅行。斯坦福夫妇让小斯坦福在纽约接受中学教育,准备将来让小斯坦福进哈佛大学读书。1883年11 月,斯坦福夫妇带着15 岁的小斯坦福前往雅典,然后从雅典搭船去那不勒斯,过完元旦,经罗马抵达佛罗伦萨。旅行途中,小斯坦福突然发高烧,经诊断他患的是伤寒。斯坦福夫妇从巴黎请来名医,并尝试了各种新疗法,希望能为爱子退烧,但毫无效果。1884年3 月3 日,小斯坦福去世了,6天后是斯坦福60 岁生日。 晚年丧子给了斯坦福和他夫人简·莱思罗普·斯坦福 (Jane Elizabeth Lathrop Stanford)沉重的打击。此后的5 个星期里,斯坦福把自己关在巴黎的旅馆内,不断地修改遗书。斯坦福从房间里出来后,他对妻子说:“从今天起,所有加州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孩子。”传说当时的遗书里并没有提到办大学的事。前总统格兰特夫妇为斯坦福夫妇介绍了一位朋友梅德雷克夫人。创办斯坦福大学的想法就是在这位夫人的影响下产生的。斯坦福最初只想办一所技术学校来纪念爱子,并作为加州大学的一分部,加州州长为此聘请斯坦福任加州大学常务理事,不料遭到反对党议员的强烈反对,斯坦福决心另创一所大学。该大学即是为了纪念爱子,也是为全加州孩子们而建。 利兰·斯坦福一家 初创 斯坦福夫妇为了建校之事,拜访了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查尔斯·艾略特 (Charles William Eliot),询问有关在加州建立“另一所哈佛”所需资金,答案是五百万美金。为此,斯坦福夫妇正式于1885年11月成立了大学基金,基金附有斯坦福夫妇条件:“受托人有义务去建立一个教育系统,教导学生在毕业后能找到他们所要追求的理想,并使他们听从内心对于生命意义的呼唤;校内禁止一切宗教的宗派指令,但仍要给予学生们精神上的教育,并告之学生,遵从全能仁爱的造物主是人类的责任;学校必须执行两性公平的政策,男女学生必须享有同等的资源与对待;还要在帕洛·阿托(PaloAlto)维持一个农场,以便向学生提供农业科学的基础教育。”斯坦福夫妇做出决定,将他们名下位于帕洛·阿托的土地悉数捐出,并捐出250万美元为斯坦福大学创校基金,同年,斯坦福再度当选为加州的联邦参议员。 1893年6月21日,斯坦福因心肌梗塞与世长辞,享年69岁。他将全部遗产捐献给了慈善组织。斯坦福为加州孩子们创建了日后全球一流的学术中心——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此一善举,使斯坦福流芳百世。 斯坦福大学成立以来就男女同校。不过,因入读的女学生人数上升,简·斯坦福勒令校方控制女生入学人数每年最多 500名。她担心因为女生人数的增加,学校会失去纪念他们儿子的原意。1933年,校方将本科生男女比例定为3:1。该比例一直维持到1960年代,当时的本科生男女生比例大约2:1。不过,除了人文学院之外的其他学院的男女比例很悬殊。2005年,斯坦福大学废除了性别比例规定,但是,各学院内的男生人数还是稍多,男女生比例为1.6:1左右。 斯坦福夫人和小斯坦福 1891年10月1日,经过6年筹办,斯坦福大学正式开学。斯坦福和其他私立大学不同,它的校训是:“让自由之风吹拂”。第一届斯坦福大学一共招生555名,其中最有名的学生是第31届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学校有25个院系,让学生选择,除了英语必修外,其它课程皆为选修。学校坚持实用教育,鼓励教师和学生创业。斯坦福在开学典礼上说:“生活归根到底是实际的,你们到此是为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这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正是斯坦福的这一实用教育宗旨,产生了硅谷神话。 1930年代之前,斯坦福大学是免学费的。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给学校带来了严重的财政困难。1930年代,斯坦福大学开始收学费。 斯坦福大学最初的建筑物是由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弗朗西斯·沃克(Francis Amasa Walker)及利兰本人设计的。波士顿的建筑公司承办了校园建筑工程。应斯坦福夫妇的要求,建筑加入了强烈的加州特色。 1891年春天,斯坦福夫妇请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校长安德鲁·迪克森·怀特(Andrew Dickson White)担任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遭婉拒。安德鲁推荐了印地安那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校长、年逾四十的大卫·斯塔尔·乔丹(David Starr Jordan)担任此职位。乔丹的教学理念与斯坦福的创校理念非常接近,他答应了出任斯坦福的第一任校长。乔丹于1891年6月来到斯坦福上任。最初的教职员中,有15名来自印地安那大学及乔丹的母校康奈尔大学。 利兰·斯坦福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过程非常不顺。 1893年,利兰·斯坦福逝世。大学的经营和管理落到了他的遗孀简·斯坦福的身上。当时美国经济很萧条,斯坦福夫妇的财产也被冻结了。大多数大学受托人建议暂停办学,校长乔丹也建议简•斯坦福关掉大学,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时,简·斯坦福想到了丈夫生前买的一笔人寿保险,她从中可以得到1万美元的年金。这是她一年贵族生活的开销。简·斯坦福将她家里的17个仆人减少到3个,每年开销只有350美元。将近万元的年金全部交给了大学以维持学校运转。斯坦福夫人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她不是在用自己的闲钱在沽名钓誉,她在慈善事业有困难的时候,省吃俭用也要为社会行善。 斯坦福夫人的年金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于是,斯坦福夫人亲自来到华盛顿,向总统克里夫兰 (Grover Cleveland)求助。没有多久,美国最高法院解冻了斯坦福夫妇在铁路公司的资产。同时,在斯坦福法学院的一名毕业学生的帮助下,斯坦福夫人找出并更正了数个大学成立条款中的法律失误,同时通过游说,成功地修订了加州法律,豁免了斯坦福这样的教育机构的赋税,也使斯坦福夫人可以合法地将她所持股票捐给斯坦福。斯坦福大学最初最难的6年终于熬了过去。今天,不但是硅谷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感谢斯坦福夫人。因为,她用她的爱心和毅力创办了一所改变世界的大学。 首任校长乔丹 斯坦福夫人对大学的发展贡献极大。面对财务亏空的可能,她在 1893-1905年期间,为了保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变卖了自己的私人珠宝财物,1901年她把自己名下的市值3000多万的全部资产过让给斯坦福。1905年逝世前夕,简·斯坦福再将她700万遗产中的400万赠与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前后获得斯坦福夫妇4000万的捐助,相当于今天的10亿多美元。 二十世纪初,斯坦福大学因地震损毁而面临经济危机。不过大学复修工程进行的很迅速,学校很快恢复了元气。 1931年,斯坦福大学就与哈佛大学进行了全美第一次跨校电台辩论比赛。 闻名世界 今天的斯坦福大学已成为美国最全面的大学了。它涵盖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个大学的专业。哈佛重文而麻省偏理,斯坦福则文理兼修。美国大学的四大热门专业为医学、法律、工程和商业。斯坦福是美国唯一的在这四大专业都名列前茅的学校。斯坦福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长期并列美国第一,斯坦福的法学院仅次于耶鲁排名第二,工学院仅次于麻省也是第二,斯坦福医学院名列全美前十。 斯坦福大学不仅仅在学术上出众,其他方面它也是美国的佼佼者。斯坦福出过很多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斯坦福的游泳运动员曾站了美国奥运游泳队的一半以上。 1976年以来,斯坦福在历届奥运会上至少获得一枚金牌,最多的一次多达17枚。网球巨星麦肯罗(John McEnroe)就是斯坦福的学生。斯坦福的橄榄球和篮球都是美国一流的。运动员们不只是靠体育成绩进的斯坦福,他们在学业上同样优秀。惠普创始人普克 (DavidPackard) 不但学业优秀,而且是斯坦福的橄榄球明星,他一直认为自己作为斯坦福橄榄球队队员要比他当美国国防部长还有面子。这些运动明星和大家住在同一个宿舍,同上一门课,与一般学生没有任何不同。 斯坦福大学正门 斯坦福大学不但是硅谷企业家的来源,也是美国和世界学术界的佼佼者。斯坦福拥有过 58位诺贝尔得奖者、5名普利策奖得主、27名麦克阿瑟学者、3位国家人文奖章得主、20位国家科学奖章得主、2位国家科技与创新奖章得主、277位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58名国家科学院院士、104名国家工程院院士、67名国家医学研究所成员、32名国家教育学院院士、51位哲学会成员、7位沃尔夫奖得主、6名Koret基金奖得主、3位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56位物理学会成员、2名计算机语言学协会终身成就奖得主、及14位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学者。斯坦福出身的企业界人士遍布硅谷和美国,政界人士也是数不胜数。斯坦福大学是名副其实的硅谷与美国的智慧之源泉。 1920年成立的胡佛研究所图书档案馆(胡佛战争、革命及和平学院)收集了大量了的珍贵文献其中包括:罗莎·卢森堡(RosaLuxemburg)的论文、戈培尔日记、俄国秘密警察在巴黎的记录等。蒋介石日记和宋子文日记也藏于胡佛学院。自1980年代起,胡佛学院就一直是美国保守派的智库。 早在 1890年代,斯坦福的领袖们就认定了斯坦福是促进西部繁荣的重要角色,并以此制定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美国西部人民一直在为建立自给自足的本地工业而努力。这使他们与斯坦福联系起来了,也奠定了硅谷发展的基础。今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硅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斯坦福和它的办学方针;高新科技的兴起;风险投资的兴起;加州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美国西部的开创精神。其中斯坦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1930年代,斯坦福电机系教授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Terman),这位斯坦福最早的毕业生之一,在经济大萧条之后,为了办学,四处求援八方奔走。他游说一些境况尚可的企业资助,甚至捐出自己的稿酬和版税。严酷的现实令特曼更深刻地思考:大学与企业应当建立起怎样的关系,才能度过经济不景气呢?思考的结果就是特曼后来开创的斯坦福工业园区。也就是硅谷的原型。 借助邻近硅谷的地利,斯坦福教授在公司有兼职和自办公司之便,学生在公司有实习和就业之利,校方从地租获得丰厚的收入。从此,斯坦福蒸蒸日上。自 1960年代初,斯坦福开始跻身全美前十名大学的行列,至今不衰。特曼说:“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高科技之都,是因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技术专家社区,使工业与学术结合起来。依我之见,这是时代潮流。”这就是硅谷的本质。硅谷有很多优秀科学家,他们集中于美国加州。美国的诺贝尔奖得主,有1/3生活在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海岸线上。一位硅谷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说:“我们在这里建立了一种架构:一流大学、高科技公司与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网络系统,吸引各方关注并刺激投资兴趣。我们还可以在产品互补的企业之间进行协调。”
个人分类: 硅谷简史|6715 次阅读|7 个评论
【深读文献】当激酶活性可以用光控制后会发生什么?
mzxg 2017-3-15 23:06
2017 年 2 月 24 日, science 杂志发表了斯坦福大学 MichaelZ. Lin 组蛋白改造方面的文章,题目为 “Optical controlof cell signaling by single- chain photoswitchable kinases” 。 文章主要内容是设计了受光调控的激酶蛋白,可以对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进行人为控制。 引言: 此前,大家已经发现了许多自然界存在的光敏蛋白结构域,主要通过改变细胞内定位、异构调节、扣留或者片段补偿等方式实现利用光照改变蛋白的活性,但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不受细胞内定位影响的光控激酶被报道。 正文: 作者首先寻找合适的受光调控的可二聚化的结构域,因为自然界不存在,所以作者从此前已经被报道的可以被可见光照射解聚的四聚体绿色荧光蛋白 Dronpa145N ,通过引入突变打破了原先反向平行的二聚体表面,使横向的二聚体表面亲和力加强,并且为了提高二聚化的能力,作者设计了可受光解离的 Dronpa 二聚体结构域,并取名为 pdDronpa1 (图 1 ) 。这种结构域在 500nm 的青色光照射下会发生解聚而使自身荧光消失,但是在 400nm 的紫色光下自身荧光又会恢复。并且通过一系列生化实验证明这个结构域适合形成分子内的二聚化。 图1 pdDronpa1结构域的改造示意图 接下来就是应用了。 作者首先选择了影响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过程的 Raf-MEK-ERK 信号通路。通过将 pdDronpa1 结构域与 MEK1 的激酶结构域连接起来(如图 2A 所示),称为 psMEK1 。然后将质粒转入细胞,发现 500nm 的青色光照射后细胞内的磷酸化 ERK 水平明显增加,其中未转染质粒的细胞用血清刺激后磷酸化 ERK 水平增加是作为阳性对照,因为血清中存在生长因子,可以刺激细胞内这条信号通路激活(如图2B所示)。另外, PsMEK1tight 质粒是通过对结构域进行改造降低了细胞内的本底磷酸化 ERK 水平。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 psMEK1 活性确实可以被青色光控制。 图 2 psMEK1 在青色光照射下显著增加 pERK 水平 既然设计的 psMEK1 酶活可以被人为控制,那么这个蛋白可以作为工具进行抑制剂筛选。具体的策略是过表达 psMEK1 融合 磷酸化 ERK 移位的报告基因 (未磷酸化 ERK 在细胞核,磷酸化 ERK 在细胞质)质粒 ( psMEK1-P2A-ERKKTR-mRuby )的细胞在药物处理后再用500nm青色光照射,如果抑制剂有作用,磷酸化ERK主要在细胞核;如果抑制剂没有作用,磷酸化ERK转移到细胞质(图3A和B)。从图3C可以看出MEK和ERK的抑制剂是有作用的,而 EGFR 和 Raf 的抑制剂并不起作用。 图 3 利用 psMEK1 蛋白筛选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抑制剂 另外,作者还鉴定到了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中的一个负反馈机制,即磷酸化的 ERK 可以促进磷酸化的 MEK 发生去磷酸化,从而避免 ERK 过度磷酸化激活(图4)。 图 4 pERK 负反馈抑制促进 MEK 去磷酸化 最后,作者还想通过在活体动物体内检测构建的 psRaf1 和 psMEK1 是否具有生理作用。他们采用线虫作为研究模型,因为线虫的尾部会因细菌感染而激活 Raf-MEK-ERK 通路发生保护性的肿胀反应。在 wildtype 组虽然用 500nm 青色光照射,但是并没有发现肿胀现象,用激活的 MEK1 和 Raf1-CAAX 载体转入线虫细胞后发现出现明显的变化,和文献报道一致,作为阳性对照。接着,可以发现 psRaf1 和 psMEK1 质粒转入后在 500nm 青色光照射下可以诱导明显的尾部肿胀表型(图5)。 图 5 psRaf1 和 psMEK1 过表达导致线虫发生尾部肿胀反应 整篇文章显示了作者们强大的蛋白改造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全文。 pdf mp4 最后介绍一下通讯作者 Michael Z. Lin 博士和实验室 Michael Z. Lin 博士 Michael Z. Lin 博士本科在哈佛取得文科学士学位,在 UCLA 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然后又在哈佛师从生化和神经生物学系 Michael Greenberg 教授并取得哲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去了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健实验室从事博士后训练。 2009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儿科和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职位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在斯坦福主要研究荧光蛋白的改造,创造出神经活性和可塑性的新感应器蛋白,并可以用光控制蛋白的活性。 Lin 博士获得众多奖项,包括: Burroughs Wellcome Career Award forMedical Scientists, a Rita AllenScholar Award, 和 Damon Runyon-Rachleff Innovation Award 等。
个人分类: 文献深读|6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首份《AI 100》报告发布 新加中文译稿
热度 1 王飞跃 2016-9-2 08:10
首份《AI 100》报告发布 《人工智能百年研究委员会》发布首份AI100报告,以十五年后人工智能技术对北美一个城市社会生态的可能影响,描述人工智能和2030的生活。其中,重点关注的是交通、家庭和服务机器人、医健、教育等领域。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项目最初由人工智能促进会(AAAI)发起,后主要由斯坦福大学组织实施,今后将定期发表人工智能系列研究报告。文末附报告链接。 One Hundred Year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Overview (11 Pag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IFE IN 2030 (27 Pages) AI100首份报告中文版: AI100首份报告中文版_机器之心.pdf AI100 项目综述、人员组织、未来15年内研发方向介绍, 链接为: AI100-One Hundred Year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Overview.pdf AI100 报告全文为: ai_100_report_0831fnl-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IFE IN 2030.pdf
个人分类: 科研记事|16351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5年度QS世界大学排行榜概览
idmresearch 2015-12-19 12:57
最新一期QS世界大学排名已于近日公布,本年度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对在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研究活动水平较低的领域表现突出的大学进行了更公平的评估,所以对照去年排行榜还是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来看,麻省理工学院依旧蝉联第一,哈佛大学挤掉剑桥大学屈居次席,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三。另外排进世界前十位的依次还有: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在这次排名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帝国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帝国理工由去年的并列第二位下降到第八位,而斯坦福则由去年的第七位强势挤进前三。 附表1:QS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位高校数据 本年 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英文名 国家地区 评分 上年 排名 1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100 1 2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美国 98.7 4 3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国 98.6 2 3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国 98.6 7 5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美国 97.9 8 6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国 97.7 5 7 伦敦大学学院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国 97.2 5 8 帝国理工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 96.1 2 9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 -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士 95.5 12 10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国 94.6 11 11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国 94.4 9 12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 94.2 22 13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NTU) 新加坡 93.9 39 14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EcolePolytechnique F édérale de Lausanne) 瑞士 93.8 17 15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美国 92.2 10 16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国 91.9 14 17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美国 91.8 19 18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 91.5 13 19 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国 91 16 1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91 25 21 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国 90.8 17 22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国 89.7 14 23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Ecolenormale sup érieure, Paris 法国 89.2 24 24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88.6 21 25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88.5 47 26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B) 美国 88.4 27 27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美国 88.2 37 28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 88 40 29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美国 87.9 25 30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87.8 28 30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 87.8 23 32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国 87.7 34 33 曼彻斯特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国 87.2 30 34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87.1 20 35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英国 86.2 71 36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韩国 85.3 31 37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国 85 29 38 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84.9 36 39 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84.8 31 40 巴黎高等理工学院 EcolePolytechnique 法国 83.8 35 41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83.7 57 42 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亚 83.1 33 43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韩国 82.6 51 4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 美国 82.5 59 45 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 81.9 37 46 新南威尔士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UNSW Australia) 澳大利亚 81.8 48 46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澳大利亚 81.8 43 48 华威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国 81.6 61 49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美国 81.5 52 50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81.2 43 51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81.1 46 51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81.1 71 53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美国 80.5 41 54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美国 80.3 41 55 阿姆斯特丹大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兰 80.2 50 56 东京工业大学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日本 79.4 68 57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79.2 108 58 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日本 78.3 55 59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美国 77.5 63 60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Universität M ünchen 德国 77.3 54 61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英国 77 92 62 卡耐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国 76.8 65 62 格拉斯哥大学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国 76.8 55 6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兰 76.5 86 65 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国 76.3 65 66 海德堡大学 Ruprecht-Karls-Universitaet Heidelberg 德国 76.1 49 67 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 76 70 68 圣安德鲁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英国 75.9 88 69 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麦 75.7 45 70 诺丁汉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英国 75.4 77 70 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 瑞典 75.4 60 70 国立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台湾 75.4 76 70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75.4 104 74 东北大学(日本) Tohoku University 日本 75.2 71 75 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 ünchen 德国 74.7 52 76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国 74.6 64 77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美国 74.5 79 78 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Dublin 爱尔兰 74.3 71 79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国 73.7 62 80 谢菲尔德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国 73.6 69 81 南安普敦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国 72.8 94 82 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新西兰 72.4 92 82 鲁汶大学(荷兰语) KU Leuven 比利时 72.4 82 84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国 72.3 107 85 苏黎世大学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72.2 57 85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国 72.2 95 87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英国 72 97 87 浦项科技大学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韩国 72 86 89 日内瓦大学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71.2 85 89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Purdue University 美国 71.2 102 91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美国 71.1 78 92 皇家理工学院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瑞典 70.9 110 93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德国 70.8 127 94 乌德勒支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Utrecht University 荷兰 70.7 80 95 莱顿大学 Leiden University 荷兰 70.3 75 96 阿尔伯塔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70.1 84 96 赫尔辛基大学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兰 70.1 67 98 西澳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大利亚 69.4 89 99 俄亥俄州立大学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美国 69.3 109 100 格罗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荷兰 68.8 90 在中国高校方面:总体来说进步明显,排进全球前700的学校数量由去年的25所增加到今年的30所,并且排进榜单的高校均处于上升态势。具体来看,有四所高校跻身全球前100名,分别是清华、北大、复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其中清华大学表现最佳,全球排名已经达到25位,对照去年上升22位;北京大学上升16位,位于全球第41位;复旦大学上升20位,位于全球第51位;上海交大激增33位,处于全球第70位。另外中国有5所高校首次挤进全球前700名,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尤其是华东理工和四川大学对照去年都有100多位的提升,全球排名已达500以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哈工大,对照去年强势上升200名,位于全球第292位。 附表2:QS中国前700上榜高校数据 本年 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英文名 国家 地区 评分 上年 排名 25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88.5 47 41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83.7 57 51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81.1 71 70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75.4 104 110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 66.9 144 113 中国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66.7 147 130 南京大学 Nanjing University 中国 64.2 162 232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 49.2 240 273 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 中国 44.9 335 277 南开大学 Nankai University 中国 44.7 328 291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 43 481-490 307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中国 41.7 321 331 西安交通大学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中国 39.7 379 345 同济大学 Tongji University 中国 38.9 393 38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former BUAA) 中国 36.1 451-460 401-410 北京理工大学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中国 - 501-550 401-410 厦门大学 Xiamen University 中国 - 441-450 411-420 上海大学 Shanghai University 中国 - 501-550 421-430 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ersity 中国 - 501-550 441-450 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 - 481-490 441-450 人民大学 Renmin (People ’s)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 - 461-470 451-460 吉林大学 Jilin University 中国 - 501-550 461-470 东南大学 Southeast University 中国 - 551-600 471-480 华东理工大学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 - #N/A 491-500 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ersity 中国 - #N/A 551-600 华东师范大学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中国 - 501-550 551-600 山东大学 Shandong University 中国 - 551-600 551-600 华南理工大学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国 - #N/A 551-600 北京科技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中国 - #N/A 601-650 兰州大学 Lanzhou University 中国 - #N/A (作者:汪洋,里瑟琦智库研究员。 里瑟琦智库官方邮箱: research@shrbic.com ;WeChatID:idmresearch;里瑟琦智库官方网站: http://www.idmresearch.com )
个人分类: 智库数据|1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解决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争议面临的四个困难
热度 3 liufeng 2015-9-28 00:25
本文是人工智能学家举办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排名活动的第二篇文章,我们在第一篇文章《 人工智能威胁论,企业家与人工智能学家的激烈对抗 》”中详细介绍了阐述了人工智能威胁论产生的起源,和辩论双方的详细意见。 本文将重点阐述图灵测试的先天不足和解决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争议面临的四个困难。 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在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如物理学家霍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纷纷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表达了担心,提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对人类本身产生威胁,由于这些科学家,企业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人工智能威胁论因此得到广泛传播。 在人工智能威胁论热度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也提出了反驳意见。这其中就包括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NYU计算机科学教授Yann LeCun,百度首席科学家,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吴恩达,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教授,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王飞跃等 应该说人工智能威胁论引发争论背后,本质上是人工智能的智力发展水平能不能定量评测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者已经做出大量工作。例如1950年,图灵提出了著名的图灵实验,采用提问和人类裁判的方法,判断一台计算机是否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 2015年3月Stuart Geman,Donald Geman等研究在National Acad Sciences发表论文“Visual Turing test for computer vision systems”,提出的视觉图灵测试“Visual Turing test”,目的是测试计算机能否能像人类那样描述一张图片。 除此之外,2015年1月,在德克萨斯州召开的美国人工智能大会(AAAI-15)上,学者专门组织了研讨会(Beyond Turing Test),对图灵测试进行深入的讨论,并对智能的评测标准提出了新的建议。总体上,这些测试还存在分析范围单一,或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我们首先看一下图灵测试。 一。图灵测试的先天不足 测试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具有智能最著名的方法是”图灵测试“。1950年,图灵发表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概念 ,提出一位测试者在与被测试者相互隔离不能进行直接交流的情况下,通过信息传输,和被测试者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测试者如果无法根据获取的信息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系统,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系统具有同人类相当的智力能力,也就是说这台计算机是有思维能力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图灵在论文中这样定义图灵测试: “我们称下面这个问题为“模仿游戏”。游戏参与者包括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以及一个任意性别的询问者。询问者与另两个人待在不同的房间里,并通过打字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以确保询问者不能通过声音和笔迹区分二者。两位被询问者分别用X和Y表示,询问者事先只知道X和Y中有且仅有一位女性,而询问的目标是正确分辨X和Y中哪一位是女性。另一方面,两位被询问者X和Y的目标都是试图让询问者认为自己是女性。也就是说,男性被询问者需要把自己伪装成女性,而女性被询问者需要努力自证。现在我们问:如果我们把“模仿游戏”中的男性被询问者换成计算机,结果会怎样?相比人类男性,计算机能否使询问者更容易产生误判?”。 图灵测试并没有定义智能的范畴,而只能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充分条件,关于这一点,图灵在论文中写道: “机器能否拥有智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首先定义‘机器’和‘智能’。一种可能性是根据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理解去定义这两个概念,但这样做是危险的。在这里我并不打算定义这两个概念,可能有人会说这项测试对机器而言过于严格——毕竟人类也无法反过来成功伪装成机器,这只需检查算术的速度和正确度即可辨别。难道被认为拥有智能的机器就不能表现出和人类不同的行为么?这是一个很有力的反对意见,但至少不管怎样,假如我们有能力制造出一个可以成功通过测试的机器的话,也就无需为这个反对意见烦恼了。” 图灵测试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可以用集合的概念进行阐述,如上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所有人类行为”对应的集合“和所有智能行为”对应的集合有交集但又互有不同。虽然“在全部智能行为”中有部分能力是人类靠自身力量无法完全实现,但人类可以被认为是有智能标准体,因此,能达到“人类水平”的部分— 也就是两个集合交集的那个部分—就应该被认作是“拥有智能”的特征。而且,人类的所有行为并不总是和智能相关。图灵测试要求机器全面模拟“所有人类行为”,其中既包括人类“智能”的部分,也包括人类的“非智能”行为,由此可得出结论通过图灵测试是 “拥有智能”的一个有效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以上内容引用微软研究院】 作为最被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测试方法,图灵测试经常用来检验机器是否具备人的智能,但总体看,图灵测试的方法受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严重依赖于裁判者和被测试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往往有人在没有得到严格验证的情况下宣称其程序通过图灵测试,例如2014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客座教授凯文•沃维克宣称一款名为“尤金•古特曼(Eugene Goostman)”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了测试 ,但是测试结果充满争议,例如机器人只要能够通过30%的评判标准即可被判定通过图灵测试,另外这个计算机软件通过扮演一名年仅13岁,且第二外语为英语的男孩让参与测试的裁判大幅度降低了测试难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在“关于人工智能九个问题”中也对图灵测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的意见主要有以下两点: (1)第一点是人类的智能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对象,而是有多个类别组成,同样人工智能对应也是多类别组成。图灵测试究竟测试的那些类别并不明确,从实践上看,目前图灵测试仅仅局限在语言智能等特定小领域里,不具备代表性。 (2)图灵测试并不是考官对一台计算机测试后就可以宣布其是否拥有智能,图灵测试的本意是指一个广义的人类做个为整体的考官,其测试的时间段也不是具体的一段时间而是广义的时间段,即所有的人类在所有时间都分辨不出人与机器之后,才算其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等价。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图灵实验只对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具有人类智能回答“是”或“否”,并不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而且测试的智能或智力种类还过于单一;在测试方法上存在漏洞,容易被测试者找到漏洞从而产生作弊行为,从上述存在的问题看,图灵实验目前还无法承担定量分析智能系统智力发展水平的需求。 二,解决人工智能威胁论争论的 四个困难 总体看,目前包括图灵测试在内的各种方案中还存在无法定量分析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问题,只能定性的判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是否和人一样拥有同等水平的智力。但这个系统和人类智慧进行对比,高低程度如何,发展速度与人类智慧发展速度比率如何,上述中研究没有涉及到可具体执行的思路和方案。我们认为这些问题长时间存在,主要与下面提到的四点困难有关。 ( 1 )第一个困难是没有统一的模型和测试方法对不同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测试。人工智能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应用实践都存在众多分支和发展方向。在理论上人工智能分为三大学派,如符号主义 (Symbolicism) 或计算机学派 (Computerism) ;连结主义或生理学派 (Physiologism) ;行为主义 (Actionism) 或控制论学派 (Cyberneticsism) 等 。在应用实践上,人工智能可以应用的方向包括符号计算、模式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处理、分布式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信息检索、专家系统等等 。 每种具体的人工智能系统往往只具备一个或若干上述提到的功能。例如 IBM 的深蓝强于计算能力,在国际象棋方面可以与人类对手一决高下;沃森系统拥有庞大知识库系统,因此可以在常识问答比赛中击败人类选手。因为没有统一的模型可以涵盖这些人工智能系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和比较。如图 1.2 所示,人工智能系统 A 在计算能力上得分为 100 ,人工智能系统 B 在计算机视觉识别上得分为 80 ,人工智能系统 C 在机器翻译测试得分为 90 分,我们仍然无法得出结论 A 的智力能力高于 C , C 的智力能力高于 B 的结论。 ( 2 )第二个困难是没有统一的模型和测试方法,能够同时对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进行测试,这也是当前人工智能威胁论产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智能水平统一的测量方法,人工智能威胁论宣扬者往往将计算机或软件系统表现强大的领域作为标准,例如计算能力,历史,地理等常识的掌握能力等,而忽略诸如图像识别能力,创新创造的能力,发现规律的能力等,对于这个原因产生的问题,人工智能威胁论反驳者往往无法拿出定量的数字结果进行反驳。 目前虽然针对人类智力能力的评测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过去 100 多年的发展和改进过程中,这些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人工智能系统的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此很难将人类的智商测试方法拿来测试人工智能系统。例如目前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就无法完成图 1.3 所示题目 ,因为测试者需要首先识别图像中的问题,并与图中的各个图形特征关联起来。做不到这一点,回答问题就无法进行下去。 图 1.4 所示的人类智商测试的题目需要测试者运用铅笔,钢笔等工具绘制图形。用手操作物体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是人类普通的能力 ,但对大多数人工智能系统因为没有相应输出系统或操控设备,于是无法完成图 1.4 所示的测试。 ( 3 )第三个困难是人工智能系统没有形成智力发展水平测试的标准输入输出接口。例如如图灵测试的问题问答, IBM 深蓝与国际象棋大师的比赛,沃森系统与人类选手进行知识比赛等时,研究人员就需要研发不同的输入输入接口以满足测试需求。对于更多人工智能系统,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只考虑到满足工作需求,而没有设计和开发与测试系统进行完整交互的能力,如图 1.5 所示。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发展新的统一的人工智能测试也将带来困难。 (4) 第四个困难是没有关于人工智能智力发展水平的历史测试统计数据。由于针对人工智能系统一直没有产生定量分析方法,这个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因为历史数据的缺失,研究者就无法绘制类似图 1.6 所示的人工智能系统智力水平的发展示意图,也无法将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智力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因此很难定量的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上文我们提到 Facebook 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Yann LeCun 在反驳人工智能威胁论时虽然给出了相关发展趋势图,但因为不是通过历史数据预测得来,因此说服力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在未来的系列文章中逐渐阐述。
606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第一篇博文——浅谈Science文章酵母合成鸦片
热度 2 xiaoxiazi 2015-8-21 06:01
最近的《Science》杂志发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Christina Smolke利用酿酒酵母合成鸦片类物质蒂巴因和氢可酮的研究工作。个人觉得这项工作有以下点值得探讨: 1.这是合成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研究领域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项工作。作者将来源于老鼠、细菌、酵母和 三种罂粟的21个基因(蒂巴因)、23个基因(氢可酮)组装并在酵母中活性表达,是至今在酵母中完成的引入基因最多、基因种类最多的一项工作,堪称酵母工程化改造的吉尼斯纪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科研人员会打破这个纪录。 2.酶的修饰、表达难度堪称酵母之最。对多个酶的位点进行突变,domain修饰,提高酶的活性。其中,对SalSyn的表达修饰很有意思和借鉴意义。原始的SalSyn酶在酵母中不能正确的糖基化和附着在内质网膜上,因而不能有效发挥功能。最终,作者通过杂合两段不同来源的SalSyn片段解决了活性的问题。以前一直认为酶的糖基化离酵母工程化修饰很远,这项研究启发我们,在很多的case中特别是将高等生物来源的基因在酵母中进行表达,需要密切关注酶的表达后修饰如糖基化、脂化。 3.论文涉及的公共安全、伦理、科技问题引人深思。产鸦片的酵母菌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菌株的产量尽管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落入危险分子手中,并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有可能变成鸦片生产的“细胞工厂”,后患无穷。因此科学研究的范围是否应该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进行约束,控制风险;科研的研究是否更多的引入公众参与,公众对科研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等等问题,都是这项工作带给人们的思考。 初次抛砖引玉,望各位批评指正!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5/08/12/science.aac9373.short
5787 次阅读|4 个评论
放低标准就幸福:很多事,够好了可以了
热度 23 何裕民 2015-8-12 16:05
笔者前一段时间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够好了,就可以了”的博文,讨论的是又一个生活准则问题。 笔者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史蒂芬·克拉斯纳在《洛杉矶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说美国人一直有种错误观点:认为他们是最强大的,故美国的目的是根据他们的意图,为所欲为地想改变一切。史蒂芬教授认为:这从根本上错了。美国人必须改变他们的目标,应定位在“适度”及“够好了”就可以了。博文中我还展开分析说,不仅国际政治、军事领域,即便是医疗保健领域,也须强调“够好了”就可以了。且是一定范围内“够好了”就可以了。不要把目标盲目扩得太大。包括肿瘤领域,不要动不动就是最新靶向药;动不动就是一连串放疗、化疗,赶尽杀绝;动不动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追求“够好了”就可以了,也许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 其实,现实社会中同样如此。很多时候把标准定得太高,达不到此目标,人们则会因此而苦恼烦躁,忐忑不安,甚至患者会加重病情。但是学会调整目标,把目标放低一点,也许情况就大有改变。这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智慧! 笔者有两个肾癌患者的比较,很有意思。她们都是透明细胞癌,年龄都在60~70岁之间;一个姓曹,一个姓姚;来求治时都已用了靶向药:一个用索拉非尼,一个用索坦;而且都用了足量,每天四粒。她们是差不多时间来找我的,都已快七年了。来求治后,因为都受不了剧烈的副作用,我给她们都调整了用药剂量,很快就把靶向药的剂量减下来了。现两人都只用四分之一的量(每天一片)维持着。姓姚的女士是军校的政治学教授,来时脸刷白,血压很高(索坦的副作用),情况很差。然后,逐渐调整,现在脸色红润,气色很好,血压正常。每次来求诊,总是咯咯地笑。她的检查结果,尽管肾功能有部分指标还不够理想,蛋白尿常有(+~++),经常伴有少量白细胞。我解释说:这不完全是肾癌关系,因为你以前可能有过慢性尿路感染,这种情况在中老年女性中要彻底改善很难,放低一点标准吧!她完全接受这解释。现在又是旅游,又是上老年大学,生活得优哉游哉,很充实。她三五个月找我一次,每次都笑呵呵地说:“我这次比上次好!”“我这一次又比上次好!” 姓曹的比姚老师早3个月找我,年岁稍长些,接近70岁,她来时右背部剧烈疼痛,右肾肾癌侵犯到膈肌、右肺底部,侵袭神经末梢之故。中西药调整后疼痛很快缓解,现已不痛了。她当时也有高血压,也是靶向药(索拉非尼)所致,也改善了。然而,就是肾功能有点问题,性质与姚老师一样。开始,她满怀信心的,因为每一次尿检都有改善。但到一定程度后就改善不了了,始终存在少量蛋白尿,有时还有脓(白)细胞,其他指标都可以。最后这点小麻烦可让她犯愁了。每次都反复述说:“我这肾功能不好,以后怎么办?”我经常给她开导,说:“其实,中年以上女性不妨做个普查,有少量蛋白尿的肯定不在少数,有白(脓)细胞的也非少数,这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现象。很可能是以前慢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引起的(因为女性尿路短,易被感染)。要放低点标准,只要肿块没变化,你就应该心满意足!听我说完,她也觉得坦荡些,但回去后又不时地纠结。她老公经常跟我述说:“她老是为此担心,这次蛋白尿又高了点,这次尿中白细胞又有点上升,其实,连续地看,上上下下并没差异。” 有一次,我跟她开玩笑说:“如果规定一米八的身高才算是正常中国人。那我们这些人都算是残废了!这不是把目标制定得太高的缘故吗?问题是中老年女性都有类似的肾功能不足,何必这么要求自己呢?再说,少量蛋白尿、白细胞对你的生存及今后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够好了就可以吧……”她活得就远没有姚老师好。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放低点标准,就会增加生活幸福感,感到很快乐!为什么大城市成功人士的快乐感、幸福感远远不如中小城市,甚至明显逊色于一些边远地区,就是因为自我价值观制定上的偏差!标准制定得越高,越难以快乐!懂得生活的人,往往会合理制定自己的目标和期望值,“到哪个山,说哪个话!”(康复到哪一步,再争取新目标和标准),而不是一味地拔高自己的标准。 按照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或许还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好行为!但在生活中,一定不是一个懂得生活,且很难快乐、幸福、满足的人。 事实上,前面说的李开复先生,他开始强调要“做最好的自己”,也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目标定得高不可及!他摔了个大跟头。回过头来才知道,生活还有更多的选择;还有亲情,还有家庭生活,还有闲暇随性中的桂花香、朋友家的躺椅不错等更多的。所以,闲情逸致中,他开始主张要适当放低点目标,享受生活!这时的他,才真正成了年轻人创业的心灵及人生导师。 其实,很多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现实的困惑,而在于你的认识问题!你怎么规范自己,你怎么认识及限定自己,才决定着你的生活感受及成就感等。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005 次阅读|23 个评论
[转载]万亿蛋糕,互联网教育能切分多少
zqb625024295 2015-6-4 11:27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今年有望达到近万亿市场规模。而当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碰上具有 刚性需求的教育,在线教育与培训正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需求强劲 显现市场潜力 2012 年 4 月,斯坦福大学的两位计算机教授建立了一家名为“ Coursera ”的网络教育平台,吸 引了来自 190 个国家的 68 万名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且每周有逾 3 万名学生注册。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不胜枚举。 作为汇集各类网校的第三方平台网站,网校网自 2012 年 7 月初正式上线以来, 3 个月的课程交易额已经超过 10 万元人民币。在网校网首席执行官张迪欧看来,对于一个刚刚上线的互联网教育网站来说,“这个数字是一个积极信号”。 老牌英语学习网站沪江网副总裁徐华介绍,截至目前,该网站用户数已达 2 亿,具有社交功能的沪江部落拥有注册用户数 2000 万,沪江网校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百万规模。 从 2002 年开始推出远程教育业务至今,公职类考试培训领军企业中公教育集团通过互联网 培训(即中公网校)的学员已极为庞大。“很多教育机构将互联网作为市场推动和强化销售的工具和平台,实际上,中公在开始做远程教育时就认识到:要使更多不方便参加面授的学生学习到高质量的课程,在线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且随着网络对人们学习习惯的渗透和改变,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中公教育集团副总裁刘斌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公教育已将在线教 育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还将对在线教育(即中公网校)作更有针对性的投入。 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西方远程教育的消费额已经占据普通民众接受教育总消费额较高的比 例,而中国的远程教育占比还极小,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从企业运营角度来看,面对未来的发展,线下面授和线上远程的培训项目,用两条腿走路将是一个现实和必要的选择。”刘斌说。 在线教育的强劲需求也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据互联网创业投资交流平台 17startup 网站最新统计数据,到 2012 年 8 月,从公开渠道看,全球在线教育行业近 50 起投资并购案,融资规模为 2.68 亿美元。从企业探索来看,互联网教育网站的类型已超过百种,涉及语言学习、 P2P ( C2C )分享及教育、在线教育(网校)、儿童教育、出国留学服务、移动教育、教育信息化方案等。 大多数从业者均表示,尽管从目前教育培训整体市场来看,在线教育所占比例不高,但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存不易 成功之路漫漫 “在线教育在国内提了很多年,但真的把这些公司的收入和市值加起来规模也很有限。” 17startup 创始人文飞翔认为,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创业难度比较大。“相对而言,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也不多。”据 17startup 统计,目前在该平台登记注册的互联网教育类网站有 100 家左右,只占所有网站数量 2%~3% 的比例。 C2C 分享型的教育网站是目前互联网教育的主要类型之一,教育者通过网络手段直接与学习者达成教学意向,完成教学过程。但是在文飞翔看来,中国想要把 C2C 做成功“太难了”。由于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稍有不慎,这种教育方式就有可能“流于表面化”。 “很多人对线上互联网教育存在质疑,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都有待培养,愿意为虚拟的学习资源埋单的用户还属少数。”徐华如是说。 文飞翔也指出,在线教育的运营成本比较高,“如果投入大而用户不愿意埋单,就会削弱开 发者的积极性”。 刘斌透露,中公网校每年在硬件方面至少要投入几百万元确保学员的各项服务。“教育不是 通过互联网短平快地赚钱,打造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要扎实地投入才能在行业立足”。 在张迪欧看来,教育机构转型做互联网教育也面临着技术挑战,张迪欧将其归结为“教育机 构的互联网基因问题”。“教育机构的互联网化对每个企业而言都是挑战,这涉及网站产品设计、技术、推广传播、客户服务乃至人力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内容。” “综合来看,在线教育具备长线机会,但短线问题也比较多。”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总结 到,除了面临与所有内容型市场的相同问题,即内容版权的保护与用户付费的机会,企业做在线教育还面临着其他特殊问题:潜在的政策风险更多;上游内容更难整合,尤其是部分学校的内容一般不能商业化,而商业化机构利益诉求多,在利益与教育的平衡上很难把握;做教育平台,对内容引进和运营的压力很大;产品体验对用户习惯的说服是个非常漫长的培养过程,另外,涉及付费转化的过程也需要长期培养。 找准定位 做好体验是关键 创业者的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找人、找资金、找用户。而在文飞翔看来,投资方对于创业者 的选择标准是具有“闪光点”,要成为垂直细分领域的龙头。 “互联网行业讲究赢者通吃,第一名基本可以获取 70% 的市场份额,第二名和第三名获取 20% ,剩下其他所有的人只能分到 10% 。”文飞翔说。 真格基金投资人顾旻曼则将互联网教育投资形容为一种“沙里淘金”的感觉。“你不能指望 公司在初创的时候就都是金子。”顾旻曼表示,投资时关键还是看人,看团队的水准和能力,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和足够的经验都是投资方考量的内容。 盛大资本投资人陈昱川提出了“口碑”至上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在内容、用户体验还是运 营上,口碑对于互联网教育能否取得成功重要性十足,而无论是聚合内容还是产生内容,“没有好内容就无法形成好口碑”。在运营方面,陈昱川认为,为提高用户黏性,互联网教育要有良好的互动,不能让用户成为单个个体。 创新工厂投资经理曹飞强调互联网教育应贴合用户需求。“互联网教育要与其他应用抢时间 抢用户,要根据互联网的特点打造能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内容。”曹飞说。 从用户角度来看,教育网站想脱颖而出还要拥有独特的用户体验。张迪欧认为,互联网教育 的实质仍然是一种“人对人的服务”。“在线教育学员最需要的,同时也是最敏感的就是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比如视频课程的质量、答疑速度、响应时间等。这是我们与众多用户接触后体会最深的地方。”张迪欧说。 刘斌也指出,互联网教育“要在体验感受上下工夫”,给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又 能享受到与面授不一样的服务。不过,在刘斌看来,一切可以由硬件解决的问题都不是根本问题,“无论是设备的更新还是制作技术的优化,都不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问题,互联网教育竞争的关键点在于教学服务质量,从根本上说还是师资问题、人才问题。最优秀的师资力量、资源是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阿牛: 启邦人才网 ,国内唯一一个专注中国民办教育人才服务的师范类人才垂直招聘平台。为民办教育企业提供从校长、教师、市场到客服一站式人才服务。首创人才视频云招聘。人才视频简历。简历返利模式。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与人才面对面的沟通。
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复杂网络数据集收集
RubinYao 2014-11-29 22:15
1) Stanford Large Network Dataset Collection (斯坦福大学),包含数据集见图一。 图一 2) ALEPHSYS -- Algorithms embedded in physical systems (Universidad Rovira i Virgili),数据集见图二(含多层网络数据集)。 图二 2.1) Alex Arenas Website ,包含数据集见图三。 Noted:Alex Arenas is a Prefessor of Universidad Rovira i Virgili, is interested in multilayer networks. 图二 3) Center for Complex Systems and Networks Research(CNetS) ,Indiana University, 包含数据集见图四。 图四 4) Cambridge Networks Network ,数据集见图五。 图五 5) Alessio Cardillo (涉及多层网研究) 6、 AMiner Paper Citation Author Collaboration Networks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7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开发出全球首台基于碳纳米晶体管的计算机
zeiss 2013-9-26 14:00
据英国学术杂志《自然》报道,斯坦福大学研发人员开发出了全球首台基于碳纳米晶体管技术的计算机,并已经成功测试运行,这表明人类未来在开发新型电脑设备时有望摆脱对硅晶体技术的依赖。 斯坦福大学项目研究小组出版论文联合作者马克斯-夏拉克尔(Max Shulaker)说:“这是人类利用碳纳米管生产的最复杂的电子设备。关于纳米技术有非常多极具创意的应用,但人们从未想过该技术能够以如此实际、实用的方式被利用。” 夏拉克尔团队研发的首台纳米电脑仅采用了178个晶体管,不过该设备只能运行支持计数和排列等简单功能的操作系统。 碳纳米管在1991年被日本NEC公司的饭岛博士发现,作为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具有重量轻,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的特点,并且拥有许多异常的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 夏拉克尔表示:“与传统晶体管相比,碳纳米管体积更小,传导性也更强,并且能够支持快速开关,因此其性能和能耗表现也远远好于传统硅材料。” 斯坦福大学开发的碳纳米管计算机
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概况
黄安年 2013-9-21 12:25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概况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9 月 21 日 发布 6月19日,我的博文《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网站启动》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北美铁路华工项目( ChineseRailroadWorkers in NorthAmerica Project at Stanford University)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值得赞许的是北美铁路华工网址(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已经开通。 下面转发的该网站列出的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概况。 About Our Project Between 1865 and 1869, thousands of Chinese migrants toiled at a grueling pace and in perilous working conditions to help construct America’s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seeks to give a voice to the Chinese migrants whose labor on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helped to shape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landscape of the American West. The Project coordinates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 in order to create an on-line digital archive available to all. The Project is also organizing major conferences and public events at Stanford and in China in 2015 to commemorate the 150th anniversary of the arrival of large numbers of Chinese to work on the railroad. Read More 诚征有兴趣的学者、机构参与本研究项目,帮助完成在中国当地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的相关资料搜集工作,以及联络那些祖辈曾为华人劳工参与修筑铁路的当地家庭,这些家庭可能仍保存有祖辈们的书信和其他相关文件。同时,亦寻求与中国及其他各地博物馆、档案馆合作使用电子技术,以分享保存这些无价之宝。您是否有意成为该研究项目的合作人?您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相关资料搜集,以及个人家藏资料方面,是否有具体的建议?您或您所在机构的其他同事,是否有意发掘这些材料,并与我们共同合作参与北美中国铁路工人项目? 阅读全文 Read More 誠徵有興趣的學者、機構參與本研究項目,幫助完成在中國當地檔案館、博物館的相關資料搜集工作,以及聯絡那些祖輩曾為華人勞工參與修築鐵路的當地家庭,這些家庭可能仍保存有祖輩們的書信和其他相關文件。同時,亦尋求與中國及其他各地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合作使用電子技術,以分享保存這些無價之寶。您是否有意成為該研究項目的合作人?您在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相關資料搜集,以及個人家藏資料方面,是否有具體的建議?您或您所在機構的其他同事,是否有意發掘這些材料,並與在此項目中與我們共同合作? 閱讀全文 Read More http://www.stanford.edu/group/chineserailroad/cgi-bin/wordpress/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 2015 年将是北美首条跨州铁路引进华人劳工参与修筑的第 150 个年头。这条铁路在利兰 · 斯坦福敲下黄金道钉的第一锤后 , 便正式东西铁路合轨。对利兰 · 斯坦福而言 , 华人劳工 ( 当时人数始终保持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左右 ) 在其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整个过程中功不可没。正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 , 使得利兰 · 斯坦福拥有大量财富用以建立斯坦福大学。然而 , 这些华人劳工却从未得到过应有的重视。人们对他们的情况也所知甚少 , 比如 , 他们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在辛勤劳作时有过怎样的遭遇 ? 他们在美国如何生活 ? 建立起什么样的社群?他们修筑的铁路对远在中国的家人有什么影响 ? 对他们自身又有什么影响?铁路修筑完成以后 , 有些人回到了中国 , 有些人去到别处 , 也有些人留在了美国。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华人劳工对美国西部的地理景观和社会人文作出了哪些贡献。我们有许多关于华人劳工的照片和图片等 , 但却没有任何出自华人劳工之手的文稿。这即将到来的 150 周年无疑是一个契机,使我们得以展开对华人劳工日常生活的调查和研究。来自美国及亚洲国家的历史学家以及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联手合作 , 寻找新的历史素材 , 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重估这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 这一研究项目以在美中国铁路工人为主 , 同时也关注铁路修筑完成以后这些人的生活状态。 ) 这项研究对斯坦福大学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 , 它致力于再现一段本不应为人遗忘的历史。另一方面 , 这一跨国合作的长期研究项目无疑将为探索中美的共同历史创立新的典范。该研究项目组将设立于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 , 研究所涉材料也将存于此馆。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已对此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带有跨国特质 , 因此需要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来叙述和研究。档案材料数字化的技术使我们得以从中美两方面、更深、更广地挖掘中国人在北美大地上的种种记录。中国铁路工人项目本身将引导学者以此材料为基础 , 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这些材料也将成为研究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生活的权威资料。中国铁路工人项目 包括 :(1) 制作上网可查、多语言、数字化的档案材料,以反映史料、图片、物品以及艺术品等各方面信息 ;(2) 2015 年在中国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会议 ;(3) 出版相关学术著作。 项目组织者包括 :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少书 , 人文中心 Joseph S. Atha 教授、英文系教授暨北美研究斯坦福项目主任费雪金。他们两人目前正与布朗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校友胡其瑜 , 前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现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邵东方筹划此项目。另外 , 多名美国及亚洲著名学者亦参与其中。 诚征有兴趣的学者、机构参与本研究项目 , 帮助完成在中国地方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的相关资料搜集工作 , 以及联络那些祖辈曾为华人劳工参与修筑铁路的当地家庭 , 这些家庭可能仍保存有祖辈们的书信和其他相关文件。同时 , 亦寻求与中国及其他各地博物馆、档案馆合作使用电子技术 , 以分享保存这些无价之宝。 您是否有意成为该研究项目的合作人?您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相关资料搜集以及个人家藏资料方面 , 是否有具体的建议?您或您所在机构的其他同事是否有意发掘这些材料 , 并与我们共同合作参与北美中国铁路工人项目 ? 有意者敬请电邮北美中国铁路工人项目联系人 Hilton Obenzinger 至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告知详情及联系方式。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37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团队
黄安年 2013-9-21 12:21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团队 黄安年推荐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9 月 21 日 发布 6月19日,我的博文《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网站启动》谈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北美铁路华工项目( ChineseRailroadWorkers in NorthAmerica Project at Stanford University)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值得赞许的是北美铁路华工网址(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已经开通。 下面转发的该网站列出的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团队。 People Project Leaders Gordon Chang Co-Director Professor of History, Olive H. Palmer Professor in Humanities; Director,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Gordon Chang’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America-East Asia relations and on Asian American history. He is affiliated with the Center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in Race and Ethnicity, the American Studies Progra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ogram, and th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H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race and ethnicity in America and foreign relations, and explores these interconnections in his teaching and scholarship. He is a recipient of both Guggenheim and ACLS fellowships, and has been a three-time fellow at the Stanford Humanities Center. 
 Chang is the editor or author of a number of essays and books, including American Asian Art: A History, 1850 – 1970; Chinese American Voices: From the Gold Rush to the Present (2006); Asian Americans and Politics: An Exploration (2001); Morning Glory, Evening Shadow: Yamato Ichihashi and His Wartime Writing, 1942-1945 (1997); and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1990). Chinese American Voices is a collaboration with two other historians and presents the words of Chinese Americans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recent past. Chang’s most recent work, American Asian Art ,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lives and artistic production of American Asian artists activ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1970. The books features essays by ten leading scholars, biographies of more than 150 artists and over 400 reproductions of artwork, ephemera and images of artists. He is on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 He is currently completing a long history of America-China relations from Jamestown to the present and is studying Leland Stanford’s relationship to the Chinese in America. Shelley Fisher Fishkin Co-Director Joseph S. Atha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Director of Americ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Shelley Fisher Fishkin has taught at Stanford since 2003. She is the author, editor, or co-editor of over forty books, and has published over one hundred articles, essays and reviews, many of which have focused on issues of race and racism in America, and on recovering previously silenced voices from the past. Her books have won two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 awards from Choice, an award from the the National Journalism Scholarship Society, and “Outstanding Reference Work” awards from Library Journal and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She holds a Ph.D. in American Studies from Yale. Before coming to Stanford, she was chair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ince 2003, the challenge of doing transnational research in American Studies has been a central concern. Her publications on this topic include “Crossroads of Cultures: The Transnational Turn in American Studies—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November 12, 2004.” American Quarterly Vol. 57, No. 1 (March 2005); “Asian Crossroads/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Japanese Journal of American Studies No. 17 (2006);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Case of Mark Twain,”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American Literary Studies, Ed. Caroline F. Levander and Robert S. Levine; (2011); “A Brief for Digital Palimpsest Mapping Projects (DPMPs) or ‘Deep Maps.’”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 3:2 (2011) ; “Mapping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in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Ed. Udo J. Hebel , Universittverlag Winter (2012); and “Mapping American Studi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The Transnationalism of American Culture, Ed.Rocio Davis ,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She has keynoted American Studies conferences in Beijing, Calcutta, Cambridge, Copenhagen, Dublin, Hong Kong, Kunming, Kyoto, La Corua, Lisbon, Nanjing, Shanghai, Taipei, and Tokyo, and her wor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Arabic, Chinese, Georgian, Italian, Japanese, Russian, and Spanish. She is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Humanit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nd serves on the international jury for the 2013 Francqui Prize. She is a Past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past chair of the Nonfiction Prose Division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and a Founding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 For further info please visit her biography on the English Department website . Evelyn Hu-Dehar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Ethnic Studies,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ace and Ethnicity in America, Brown University Evelyn Hu-DeHart joined Brow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where she was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Ethnic Studies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Studies of Ethnicity and Race in America. She has also taught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New York Universi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s well as lectured at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in Mexico, Peru, Cuba, France, Hong Kong, Taiwan, and China. She often describes herself as a multicultural person who speaks several languages (including English, Chinese, French, and Spanish) and moves easily among several cultures. Her professional life has focused on what Cuban historian Juan Perez de la Riva calls “historia de la gente sin historia.” In 2011-12, she was the Santander Visiting Professor at Tsinghu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nd lectured all over China, introducing Chinese audiences to the little known subject of Chinese migration to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Professor Hu-DeHart was born in China and im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ith her parents when she was 12. As an undergraduat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she studied in Brazil on an exchange program and returned after graduation with a Fulbright fellowship. She became fascinated with Latin America and that interest eventually led her to a Ph.D. in Latin American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She is also the recipient of an Honorary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of. Hu-DeHart has written two books on the Yaqui Indians on the U.S.-Mexico borderlands, and has been engaged in an long term,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Chinese diaspora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goal of her diaspora proje ct is to uncover and recover the history of Asian migration to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d to document and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immigrants to the formation of Latin/Caribbean societies and cultures. It should also contribute towards theorizing diasporas and transnationalism. Hu-DeHart also hopes that her work will broaden the scope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s well as contribute to a subject not well covered within Latin American studies. Prof. Hu-DeHart has published in English, Chinese, Spanish, and on five continents–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sia, Australia, and Europe. Selected publicationson the Chinese diaspora include these articles: “ Huagong and Huashang : The Chinese as Laborers and Merchant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merasia Journal 28:2 (2002); “Opium and Social Control: Coolies on the Plantations of Peru and Cuba,” Journal of Overseas Chinese , 1:2 (November 2005); “Latin America i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in Rhacel Parreas and Lok Siu (eds), Asian Diasporas . Stanford 2007; “Indispensable Enemy or Convenient Scapegoat?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inophobia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5:1 (September 2009); “Chinatowns and Borderlands: Inter-Asian Encounters in the Diaspora,” Modern Asian Studies 46:2 (2012); “Integration and Exclusion: The Chinese in Multiracial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AN Chee-Beng, ed., Routledge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 2012. She is also the editor of several anthologies and journal special issues: Across the Pacific: Asian Americans and Globalization ,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Asians in the Americas: Transculturations and Power (co-editor with Lane Hirabayashi), special issue of Amerasia Journal 28:2 (2002) 
 ;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the Chinese Diaspora (co-edited with Khun Eng Kuah-Pearce), Hong Kong U. Press, 2006; 

 Asia and Latin America , special issue of REVIEW: Literature and Arts of the Americas 72 (Spring 2006); “ Afro-Asia ,” (Guest Editor with Kathleen López), special issue of Afro-Hispanic Review 27: 1 (Spring 2008). She is on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 Dongfang Shao Chief, Asian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USA Born in China, Dongfang Shao received hi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degrees in history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6 and earned his PhD in histo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with a fellowship from the East-West Center in Honolulu. Dr. Shao taught for nearly six years in the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and also served for two years on the Advisory Panel for Singapore National Library Board’s Chinese Library Service before moving to Stanford University in 1999. As a visiting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 Dr. Shao taught graduate level courses on Si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topics in advanced Classical Chinese; and he also advised doctoral candidates on their dissertation research. Subsequently appointed research fellow in Stanford’s innovative Asian Religions Cultures Initiative, he continued teaching and provided advanced reference and research assistance as well as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to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s Departments of East Asian Cultures and Languages, History, and Religious Studies. In May 2003, after one academic year teaching at Fo Guang University in Taiwan, Dr. Shao was appointed head of Stanford’s East Asia Library, the university’s primary East Asian-language collec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for all historical periods. Dr. Dongfang Shao is a well-known and highly respected scholar of Chinese histor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 He has numerous publications to his credit, including five monographs, seven edited books, as well as many articles in academic journals, book chapters, encyclopedia entries and book reviews. The Bamboo Annals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Chinese texts, is a subject of particular interest and expertise to Dr. Shao. He co-authors with Professor David S. Nivison, A New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Bamboo Annals , which will be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Dr. Shao is also an experienced translator of scholarly publications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and vice versa. Dr. Shao has also provided ongoing research and academic consultation services to sever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China, includ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Xiangtan University. Dr. Shao began his new responsibilities as chief of Asian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in Washington, DC on April 23, 2012. In this capacity, he serves as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primary expert in the provision of reference services related to material in all languages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Islands, and has custod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argest Asian language collections outside of Asia. Dr. Shao was appointed by President John L. Hennessy as a member of Advisory Council of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July 2012. Hilton Obenzinger Associate Direct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Lecturer, American Studies and English, Stanford University Hilton Obenzinger writes cultural criticism, history, fiction and poetry. He is the author of American Palestine: Melville, Twain, and the Holy Land Mania , a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study of America’s fascination with the Holy Land. He has published chapters in books and articles in scholarly journals on American travel writing, Mark Twain, Herman Melville, and American cultural interactions with the Middle East, such as “Melville, Holy Lands, and Settler-Colonial Studies,” “Naturalizing Cultural Pluralism, Americanizing Zionism: The Settler Colonial Basis to Early-Twentieth-Century Progressive Thought,” “‘Wicked Books’: Melville and Religion,” “Melting-Pots and Promised Lands: Zionism, the Idea of America, and Israel Zangwill,” “Better Dreams: The Philippine-American War and Twain’s ‘Exploding’ Novel” and “Going to Tom’s Hell in Huckleberry Finn .” He is currently writing Melting Pots and Promised Lands: Early Zionism and the Idea of America , a study of entwined settler colonial narrative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1948. He has most recently published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Busy Dying . His other books include Cannibal Eliot and the Lost Histories of San Francisco, New York on Fire, Running through Fire: How I Survived the Holocaust by Zosia Goldberg, and This Passover Or The Next I Will Never Be In Jerusalem , whichreceived the American Book Awar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e teaches American studies and writing. Denise Khor Director of Research,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Denise Khor is Visiting Scholar at Stanford’s Center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in Race and Ethnicity.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Ethnic Studies at UC San Diego and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20th century U.S.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comparative ethnic studies, Asi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inema studies. She held a postdoctoral position in the MacMill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 and was a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Harvard University. Her first book manuscript, “Pacific Theater: Movie-going and Migration in Asian America, 1907 to 1950,” examines the circulation of films across the Pacific and the immigrant viewing publics that emerged in major hubs throughout the western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wai’i. It follow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of Japanese and Japanese Americans as spectators, exhibitors, and producers of a transnational film culture that took shap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apters from the book have been published in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 81 issue 3 (August 2012) and The Rising Tide of Color: Race, Radicalism, and Repression on the Pacific Coast and Beyond , ed. Moon-Ho Jung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forthcoming). Participants Zhongping Che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Victoria Zhongping Chen was born and grew up in China. He successively received his B.A. and M.A.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in 1982 and 1984, as well as his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in 1998. In addition to his early teaching career at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en has mainly taught courses and done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global Chinese diaspora at McGill University, Trent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ctoria. His Chinese and English publications include three books and dozens of journal articles. His most recent publication is Modern China’s Network Revolutio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Sociopolitical Chang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Canadian history, he published three academic articles that examine the Chinese experience in Peterborough (near Toronto) from cross-cultural, ethnic and diasporic perspectives.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a new book entitled “Reform and Revolution in the Transpacific Chinese Diaspora, 1884-1918.” Philip P. Choy Independent Scholar Philip Choy is a retired architect and renowned historian of Chinese American studies born in San Francisco on December 17, 1926. He grew up in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and he was the fourth in family of five children with three older sisters and a younger brother.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A Guide to Its History Architecture (2012), Canton Footprints: Sacramento’s Chinese Legacy (2007), and The Coming Man: 19th Century American Perceptions of the Chinese (1994). During high school, Choy enlisted in the Army Air Corps. He attended San Francisco City College during World War II until he was called to active duty for basic training in Biloxi, Mississippi. There, in the south, he decided to become an activist after witnessing first-hand the influence of segregation. After the war, he earned a degree in architecture from UC Berkeley and was involved in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design for 50 years. During the Civil Rights era of the 1960s, Choy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nd in 1969, he teamed up with historian Him Mark Lai to teach the first-ever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course at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in 1969. Even though he has retired from teaching, he is still an adjunct professor in San Francisco State’s Asian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He has served on the San Francisco Landmark Advisory Board, on the California State Historical Resources Commission from June 2001 to June 2005, five times as President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HSA), and currently as an emeritus CHSA board member. He is also a recipient of the prestigious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President’s Medal in 2005, the Silver SPUR Awards in 2009, and the Oscar Lewis Award for Western History in 2011. Choy has been a community activist known for landmark preservation in San Francisco. Choy has devoted his career to researching, preserving, advocating, and disseminating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Choy was the first to make a video documentary series on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for public broadcasting called the “Gum Saan Haak” (Travelers to Gold Mountain, 1971-1974). He also publicly berated the head of the Commission of the 1969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Centennial at a separate program the same day of the commemoration for not placing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on the same program and not giving credit to the Chines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He also advocate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and in 1993, and he wrote the case study to nominate it to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Historic Place, because of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s a place where many Chinese immigrants were detained and because it also offers a close look at important history lessons about the early Chinese pioneers. Yin Chuang Senior lecturer emeritus,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Cultures and Languages, Stanford University Yin Chuang created the beautiful calligraphy in the logo for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at Stanford that appears at the top of every page of this web site. Sue Fawn Chung Professor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Sue Fawn Chung was born and raised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received her bachelor’s degree from UCLA, her master’s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and her doctorate from UCB. She has worked with the Nevada State Railroad Museum and Nevada State Museum, both in Carson City, on exhibits and media programs on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one set available on Youtube) and with David Bain on his WGBH/PBS educational film on the building of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based on his book). She co-edited Chinese American Death Rituals: Respecting the Ancestors (Altamire, 2005) with Priscilla Wegars and recently published In Pursuit of Gold: Chinese American Miners and Merchants in the American West (Urbana, 2011), which won the 2013 Bancroft Honor Award. She is currently finishing a book manuscript on Chinese immigrants working in the timber industry, which was related not only to mining but also to railroad construction. Pin–chia Fe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Pin–chia Feng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Studies, Academia Sinica (joint appointment). She was NCTU’s Dean of Academic Affairs, Associate Dean of Academic Affairs,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Academic Exchange, Chairperson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Director of NCTU Press, and Director of NCTU Film Studies Center. She was also President of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of ROC (2005-2008),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009-2011), and a recipient of the 2007 and 2010 Outstanding Research Award of Taiwan’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Feng received her Ph.D. in English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4). She writes on issues of gender,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in films as well as in Asian American, African American and Afro-Caribbean literatures. James Fichter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Lingnan University James Fichter received his Ph.D., Harvard University, History, 2006 
 M.A., Harvard University, History, 2003 
 B.A., Brown University,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01. His areas of interest are Early American history, Atlantic history, British imperial history, global history, the US in the world, American studies, business history, economic history, 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Chinese relations. He is the author of So Great a Proffit: How the East Indies Transformed Anglo-American Capitali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which received the Thomas J. Wilson Priz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Honorable Mention and the Ralph Gomory Prize from the Business History Conference (2011) His other book projects include Passage to India: The Suez Canal and the Anglo-French Empires in Asia, 1798-1885 and The Other Side: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from Origins to Present.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lso include Pacific labor traffic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he is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for use in course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American relations. Barre Fong Independent Filmmaker and Graphic Designer Barre Fong is a fourth generation, native San Franciscan. He was educa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and graduated in 1990. He has been married since 1997 and is the father of two young children. Professionally, Barre has owned and operated a graphic design, photography and video production studio since 1991. Serving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clients, work has included advertising, corporate collateral and communication, commercial photography, video production, website design and website administration. In 2009, Barre began filmmaking in earnest – completing five short documentary films over the next three years. His film Detained at Liberty’s Door , produced with historian Connie Young Yu, is currently featured at the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Barre serves on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Katherine Delmar Burke School in San Francisco and is the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t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Hsinya Huang Professor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Hsinya Huang was born in Taiwan and obtained her B.A. from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and her M.A. and Ph.D.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fro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S., and has been on the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faculty since 2006, where she is currently 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Humanities and Professor of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he served as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from 2006 to 2009, as Director of Arts Center from 2009-2010, and Vice President for Students Affairs from 2010-2011. Huang is the author or editor of numerous books and articles o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digenous literature, eco-criticis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and ethnic minority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Taiwan and abroad, and has also published reviews and autobiographical works. Her most recent book publications include (De)Colonizing the Body: Disease, Empir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in Contemporary Native American Women’s Writings (2004) and Huikan beimei yuanzhumin wenxue: duoyuan wenhua de shengsi ( Native North American Literatures: Reflections on Multiculturalism ) (2009), the first Chinese essay collection on Native North American literatures. She guest-edited a special forum on transnational Native American studies for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U of California, eScholarship) with Philip J. Deloria, the 2008-2009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and a special issue on eco-criticism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Penn State). She also edite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Literatures and is currently editing two essay volumes, Aspects of Transnational and Ocean and Ecology in the Trans-Pacific Context . She is Editor-in-Chief of Review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un Yat-sen Journal of Humanities. She currently serves on the Advisory Board, The Center for Comparative Indigenous Studies,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t Mainz, Germany; Advisory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aiwan; Planning Committee, Translations of Indigenous Texts, The Council for Indigenous Peoples, Taiwan; and Advisory Editorial Board,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JTAS , U.S. She was on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U.S., 2008-2011, and Program Committee of the 2008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Her current research project focuses on Trans-Pacific indigenous literatures. Wen Ji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English, Fudan University Wen Ji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English, Fudan University, since February 2013, wa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English at Columbia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12. Her book, Pluralist Universalism: An Asian Americanist Critique of U.S. and Chinese Multiculturalisms (2012), is an extended comparison of U.S. and Chinese multiculturalisms during the post–Cold War era. The book brings together American,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 fiction to model a “double critique” framework for U.S.–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She has published essays on American an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various journals, including American Quarterly ,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ritiqu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Amerasia Journal, Dushu, and collected volumes. She has recently undertaken a new comparative project on the relations among narrative genres, literary markets, and habits of reading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nd America. At Fudan, she is organizing an international seminar series on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Literary Studies. Corey Masao Johnson Technical Advis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Corey Masao Johnson is a PhD student in the Program in Modern Thought and Literature at Stanford University. Originally from Hilo, Hawaii, he is researching the colonization of the Pacific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from the vantage points of American Studies and Postcolonial Critique. Beth Lew-Williams ACLS New Faculty fellow appointed in History and Asian American Studie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Beth Lew-Williams specializes in U.S. history, Asian American studies, the U.S. West, and the Pacific World. She earned her PhD in histor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2011 and is currently a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a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appointed in history and Asian American studies. She is working on her first book (under contract wi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hich examines Chinese immigration and anti-Chinese violence in the 19th-century West. This project explores how American’s first attempt to close its borders was deeply entangled with U.S. imperial ambitions in Asia. In support of this research, she has received funding from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and the George P. Shultz Fund in Canadian Studies. Before coming to Northwestern, Lew-Williams was a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 Madison. Sharon Luk Lecturer, Stanford University Sharon Luk completed her M.A. in Education at UCLA and Ph.D. in American Studies and Ethnicity at USC. Her doctoral research, “The Life of Paper: A Poetics,” explores the role of letter correspondence in practice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specifically within histories of racism, mass incarceration, and social struggle in California and the West. Sharon received B.A. degrees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Ethnic Studies from Brown University. Sh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and has also worked in the fields of youth/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independent media. Joseph Ng Friends of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Joseph Ng w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History Department at Stanford under professors Lyman Van Slyke and Harold Kahn. After a career in high tech finance in the Silicon Valley, Joseph is returning to the passion of his youth, history. He is committed to support the Friends of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David Palumbo-Liu Louise Hewlett Nixon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 Stanford University David Palumbo-Liu’s fields of interest include social and cultural criticism,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East Asian and Asia Pacific American studies. His most recent book, The Deliverance of Others: Reading Literature in a Global Age (Duke, 2012) addresses the role of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literature with regard to the instruments and discourses of globalization, seeking to discover modes of affiliation and transnational ethical thinking; he is also co-editor with Bruce Robbins and Nirvana Tanoukhi of Immanuel Wallerstei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World: System, Scale, Culture (Duke, 2011). His other books include The Poetics of Appropriation: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uang Tingjian (1045-1105) ; The Ethnic Canon: Histories, Institutions, Interventions ; Streams of Cultural Capital: Transnational Cultural Studies ; Asian/American: Historical Crossings of a Racial Frontier . Palumbo-Liu is most interested in issues regarding social theory, community, race and ethnicity, justice, globalization, and the specific role that literature and the humanities play in helping us address each of these areas. He is the founding editor of Occasion: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Humanities (found on Arcade) and blogs for TruthOut and The Boston Review . Please visit his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essays, blogs, events. Jean Pfaelzer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Asian Studies, English and Women’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Jean Pfaelzer is Professor of American Studies, Asian Studies, English and Women’s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During Spring, 2011, she was awarded the Senior Fulbright in American Cul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Utrecht, NL. She is the author of Driven Out: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 ( Random House, Hardbac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perback, 2007, 2008) , the author of four other books including Parlor Radical: Rebecca Harding Davis and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ocial Realism and The Utopian Novel in America: The Politics of Form. Prof. Pfaelzer is working on her forthcoming book Of Human Bondage: Slavery in California and completing Muted Mutinies: Slave Revolts on Chinese Coolie Ships (bot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riven Out was named one of the 100 notable books of the year by the New York Times ,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 Top Ten Books of the Year by Choice , and based on her research Pfaelzer was named Asian American Hero. Jean is on the Scholars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useum and was a consultant on the “1882 Project” which passed the US Senate and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in spring 2012 to acknowledge the history of anti-Chinese legislation. She writes for Huffington Post , History News Network, and The Globalist . Jean is currently on the team curating I Want the Wide American Earth: An Asian Pacific American Story for the Smithsonian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which will open in May 2013. In 2013 she will hold the Bartlett Giamatti Fellowship, Beinecke Library, Yale Univ. Jean Pfaelzer received her Ph.D.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Politics and Culture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Dir. Raymond Williams) and BA and MA from Univ. California, Berkeley (Dir. Henry Nash Smith). She has served as Chair of 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Task Force of the Ame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ASA, and the Women’s Committee of ASA. She has taught and delivered lectures at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ina, and at the Universities of Granada, Malaga, Barcelona, Seville, in Spain; Universities of Utrecht, Leiden, Nijmegen , Netherlands; Univ. at Thessaloniki, GR; University of Norwich, UK, and University of Coimbra, Portugal, amongst other places. She has served a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Labor Law Center, and as Senior Legislative Analyst for Hon. Frank McCloskey,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n issues of immigration, labor, and women. She speaks frequently 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on issues of immigration and labor. Qi Qiu Interim Head/Bibliographer for Chinese/East Asian Collections, Stanford University Qi Qiu is Interim Head of the Stanford East Asia Library (EAL). She is also the bibliographer for EAL’s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 collections on East Asia. Holding a doctoral degree in communication and a bachelor’s degree in English literature, she has interests in and writes about China’s media system, history of journalism and pro-social communication. Yuan Shu Associate Professor, Texas Tech University Yuan Shu received his combined Ph. D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Studies at Indiana University at Bloomington in 1999. At Texas Tech University, he teaches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an emphasis on postmodern American fiction, Vietnam War literature, and Asian American studies. He has published articles in journals that vary from Cultural Critique to College Literature . He is completing his book manuscript “Empire and Cosmopolitics: Technology, Discourse, and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Chris Suh Doctoral Candidat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Chris Suh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an associate managing editor for special forums of the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JTAS). He has worked on various web projects including Perry in Japan: A Visual History , and most recently he cowrote with Greg Robinso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American Studies 4, no. 2 (2012). Sun Yifeng Professor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Prof. Sun Yifeng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ooks, including Fragmentation and Dramatic Moments (2002) and Persp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Culture: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Theory (2004, 2nd ed. 2006), and co-editor of Translation, Globalisation and Localisation (2008) and editor of Anthology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Novellas and Short Stories (forthcoming). Jinhua (Selia) Tan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Research Center for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Cul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Wuyi University Jinhua Tan was a researcher and director in the Kaiping Diaolou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Kaip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from 2004 to 2008. She helped set up the Kaiping Diaolou Archives and the exhibitions for the heritage area in Kaiping. She also helped set up the Sun Yat-sen University Research Base in Kaiping. She was one of the key preparers for the application dossier and the management plan submitted to UNESCO for the World Heritage listing application in 2006. She researched the local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ze Yip and Kaiping for a few years, although she was a conservationist by training. She i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ers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Culture of Guangdong Province, Wuyi University. She received her Masters degree in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rrently she is a PhD candidate at the same department. She teaches part-time at th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Wuyi University since 2009. She was invited to lecture in more than ten overseas institutions about the background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and the conservation practice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Kaiping. Cecilia Ts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 U.S. historian with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terests in Asian American history, race and ethnicity, immigration, California and the American West, Cecilia Tsu is currently completing a book titled Asian Mig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Race, Gender, and Agriculture in California’s Santa Clara Valley, 1880-1940 , under contract wi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s one of the first comparative historical studies of Asian immigrants in rural California, this book reclaims two important, intersecting histories that have been obscured in recent years by the emergence of “Silicon Valley”: the Santa Clara Valley’s rich agricultural past and the history of the Asian farmers and laborers who cultivated the land. It argues that the arrival of Chinese, Japanese, and Filipinos in the Santa Clara Valley changed the ways in which residents conceptualized and practiced agriculture during the region’s peak decades of horticultural production. Migrants from Asia contributed to the shaping of agriculture in the “Garden of the World,” as well as to residents’ understanding of race, gender, and what it meant to be an American family farmer. This book is based on her Ph.D. dissertation, which won the W. Turrentine Jackson Dissertation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Pacific Coast Branch, and the Gilbert C. Fite Dissertation Award from the Agricultural History Society. Tsu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working on a new book project that will trace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certain regions in the greater American West came to be known as “majority-Asian,” with enormous consequences for patterns of race relations and institutionalized policies affecting ethnic minorities. This project will also examine how Hawaii came to represent the prototype of the ominous majority-Asian community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d the role this U.S. territory played in the debates over Japanese immigration and exclusion on the mainland. Barbara Voss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Stanford University Barbara Voss’s research program is centered on two primary interests: historical archaeology and sexuality studies. Withi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ynamics and outcomes of transnational cultural encounters in the Americas. This research includes ongoing investigations of the Spanish colonization of the Americas, including (since 1992) field and laboratory research at the 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 In the past decade, she has expanded this work on cultural encounters into the archaeology of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in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In this capacity she serves as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the Market Street Chinatown Archaeology Project, a community-based research program developed to study and interpret th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of San Jose’s first Chinese community. The second focus of her research is sexuality studies in archaeology. She strives to generate a productive dialogue between queer studies and archaeology, and to develop rigorous methodologies that support the study of sexuality and gender through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Most recently she has bee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eer theory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in archaeology, the subject of her recent book The Archaeology of Colonialism: Intimate Encounters and Sexual Effects , co-edited with El Casella. Throughout she is guided by a deep commitment to public archaeology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Xiao-huang Yin ( 尹晓煌 ) Professor and Chair, American Studies Department and Special Adviser to the President on Chinese Initiatives, Occidental College; Changjiang Chair Professor, Nanjing University Dr. Yin has served as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Global Studies in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at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and represented CIEE and IES to conduct program reviews in China. Specializing in transnational/transcultural studies of the Chinese American experience, U.S.-China relations, and modern China, Dr. Yin is the author of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the 1850s (Illinois, 2000) and co-editor of The Expanding Roles of Chinese Americans in U.S.-China Relations (M.E. Sharpe, 2002). He is also an advisory editor of and a contributor to New Americans: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60s (Harvard, 2007) and a contributor to many other books, including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Social History (Oxford, 2012),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American Immigration (Blackwell, 2006), Chi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alism (Temple, 2005), Diaspora Philanthropy and Equitabl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on China and India (Harvard, 2004), American Babel: Essays on Language, Immigration and Translation (Harvard, 2003), The Outlook of U.S.-China Relations (Hong Kong, 2001), and Multilingual America: Transnationalism, Ethnicity, and the Languag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YU, 1998) as well as journals/magazines such as American Quarterly , American Studies, American Periodicals , Arizona Quarterly , Journal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 Atlantic Monthly , etc. In addition, he has published extensively in Chinese on the Chinese Diaspora, U.S.-China relations and transcultural studies, including An Anthology of Global and Transnational Studies (co-edited with He Changzhou). Connie Young Yu Independent Scholar Connie Young Yu, independent historian, has documented Chinese American history in exhibits, videos, and writings largely based on oral history, artifacts and memorabilia of her family. Her maternal great-grandfather, Lee Wong Sang worked on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and her paternal grandfather Young Soong Quong fled the Market Street Chinatown in San Jose, when it was burned by arson. Her father, John C. Young, was born and raised in Heinlenville Chinatown, San Jose, which is the subject of Yu’s book, CHINATOWN, SAN JOSE, published by History/San Jose. The exhibit at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Detained at Liberty’s Door” is about Yu’s maternal grandmother held on Angel Island Immigration Station. Connie was one of the community activists that saved the immigration barracks on Angel Island in 1974. She was a consultant on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of the Woolen Mills Chinatown (at route 87) and San Jose’s Corporation Yard in Japantown. With Leslie Masunaga, Yu curated the exhibit on the history and archaeology of Chinatown and early Japantown, “On Common Ground”, for the Japanese American Museum of San Jose. She is co-authoring a book with Masunaga, ”Digging to Common Ground,” to be published by the California History Center. Yu is a board member emeritus,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nd serves as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Hakone Foundation. Yuan Ding ( 袁丁 )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Professor and Director of South-East Asia Study Institute,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of the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Project Yuan Ding, born in 1957 i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raduated from History Department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with a master’s degree and obtained a doctorate degree in history from Jinan University in 1988. Yuan is professor and doctorate supervisor in the History Depart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director of South-East Asia Study Institut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isiting scholar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1997-1998. Executive Director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Vice President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Study Association, Executive Director of China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Expertis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 regions. Dr. Yuan is associate editor-in-chief of the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Project. The project, sponsored and funded by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led by Zhu Xiaodan, governor of Guangdong province, utilizes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Guangdong Chinese immigrants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ssimilation and contribution of these immigrants to their migrated countries.Yuan’s main academic works includ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nd Negoti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Late Qing Dynasty , Study on Modern Overseas Affairs Policy . Rene Yung Project Director and Artistic Director, Chinese Whispers Rene Yung is an internationally exhibiting artist, designer, thinker, and writer. Combining the poetic and the incisive, her cross-disciplinary civic engagement works address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by connecting people, history, and place to articulate the hidden and the overlooked. Her work has been exhibited at international venues including TransCulture, part of the 46th Venice Biennale, and she has created extensive public projects for nation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Wing Luke Asian Museum, Seattle and consulted for the Maya Lin-designed Museum of Chinese in the Americas, New York. Yung is Project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Chinese Whispers , a multi-site, multi-platform research and storytelling project about the Chinese who helped build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and the settlements of the American West. She is Artistic Director of “ City Beneath the City ,” an art installation featuring artifacts from the San Jose Market Street Chinatown excav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tanford Archaeology Center, History San Jose, Chinese Historical Cultural Project, and the San Jos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installation was created for the San Jose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as part of the Zero1 art and technology biennale “Seeking Silicon Valley,” and was also adapted for exhibition at the Stanford Archaeology Center. An alumna of Stanford University, Yung has received numerous grant awards, including from the San Francisco Foundation, the California Humanities Council, the Creative Work Fund, Creative Capital, and the San Francisco Arts Commission. A native of Hong Kong, Yung currently resides in San Francisco. Zhang Guoxiong ( 张国雄 ) 五邑大学副校长 Vice-Chancellor, Wu Yi University Zhang Guoxiong, born in 1955 in Chongqing, obtained his Masters and PhD degrees from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Wuhan University. He did post-doctoral work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1995, and is Vice Chancellor of Wu Yi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Vice President of the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Research Association. He has expertise in the study of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and geograph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Wuyi Cultural Origins , Hunan and Hubei Immigrant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Cultural History of Wuyi Overseas Chinese . Zhang Yinglong ( 张应龙 ) 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副院长 Associate Dean, Academ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in Jinan University Zhang Yinglong, born in 1958 in Chaoyang, Guangdong Province, graduated from the History Department of Jinan University in 1982 and obtained his doctorate degree of history from Jinan University in 1994. Zhang is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Dean at the Overseas Chinese Institute at Jinan University, member of the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Vice President of the Office of Overseas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and Vice President of Guangdong Overseas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He specialized in studies of overseas Chinese and ethnic Chinese in Malaysia. Main academic works include Singapore and Malaysia Overseas Chinese History (co-authored with Lin Yuanhui), Overseas Chinese and New China (chief editor), and Overseas Chinese Abroad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hief editor). Stanford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Kristen Lauren Lee ’13 Pearle Hsiao-Yueh Lun ’14 Kim Phuong Huynh ’14 Jill Madison ’13 Cleo Udry O’Brien ’13 Sarah Sadlier ’16 Emilia Schrier ’16 Aoxue Tang ’16 Angela Zhang ’16 http://www.stanford.edu/group/chineserailroad/cgi-bin/wordpress/people/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5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的医德教育
kksonne 2013-8-14 09:22
引言:耶鲁毕业后,大女儿到纽约South Bronx做了一年的AmeriCorps义工,立志为病人服务。今年同时被八所医学院录取,最后她决定去心仪已久的斯坦福大学,在众人的反对声中,甚至不惜推掉芝加哥医学院的四年全额奖学金。我们一方面为那到手的十几万美金可惜兴叹,一方面高高兴兴地送她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我们家民主,尊重她的选择。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斯坦福大学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如此吸引她。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文 美国严教授 耶鲁毕业后,大女儿到纽约 AmeriCorps 义工,立志为病人服务。今年同时被八所医学院录取,最后她决定去心仪已久的斯坦福大学,在众人的反对声中,甚至不惜推掉芝加哥医学院的四年全额奖学金。我们一方面为那到手的十几万美金可惜兴叹,一方面高高兴兴地送她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我们家民主,尊重她的选择。不过我还是很想知道斯坦福大学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如此吸引她。 San Jose ,加州的天是晴朗的天。先在学校附近的一家旅馆安顿下来,然后开着租来的车送她到学校宿舍去。一进校园,大道两旁的棕榈树马上夹道欢迎,在和煦的微风中载歌载舞。找到宿舍区,女儿领了钥匙,来到宿舍小楼前。楼前窗下绿草坪上栽着合欢树,柠檬树。那硕大的黄色柠檬从碧绿的树叶下探头探脑地观望我们一行人,有点想知道新来的主人是谁。稍作安顿,我们又开着车到学校附近买日常用品,一切都很方便。其间饿了,到位于 Tofu House 用了午餐,味道颇佳,印象颇好。虽然第一天匆匆忙忙,对斯坦福校区和附近的初始印象很不错。 来到医学院,两眼更是放光,美丽得让人窒息。远山如黛,阳光明媚的绿草坪上棕榈树亭亭玉立。春天的时候大女儿到这里来面试,完了立马从校园给她妈妈打电话,说决定到斯坦福医学院了,听得她妈妈目瞪口呆,芝加哥那么好的医学院不去了?那可是全奖呀!现在我们置身其中,才体会到这青春无敌的校园对年轻人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能在这么优雅的环境中读书学习,实乃万幸。我和太太对望着,会心地一笑。连我都开起了玩笑,是不是辞掉现在的工作,也到这里来谋一个教授的职位,与青春作伴。我们进了 但是,真正让我诚服女儿的决定还是几天以后,其间我们到 Yosemite 去玩了一趟。 晚上,院长在李嘉诚学习和知识 Philip A. Pizzo 将医生的传家宝听诊器发给每个学生,上面刻有每个人的名字,仿佛将医生的责任和重担交给了他们。我家二十多代行医,母亲和弟弟也都是医生,此时感慨良多,欣慰异常,家有传人矣。 MD 们也都起立,陪着新生一起念。于是大家纷纷起立,宴会厅里响起了一片朗读声。 I pledge to devote my life tothe service of humanity; I will strive to acquire andshare new knowledge with my colleagues and my patients; I will approach each patientwith charity, attention, humility, and commitment; I will use my medicalknowledge and skills to promote human rights, social justice, and civilliberty; I will respect theconfidences with which I will be entrusted; I will uphold the integrity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 will not use my knowledgecontrary to the spirit of this Affirmation. Solemnly, freely, and upon myhonor. 完了,院长提醒大家回去后要多多温习这个誓词。 这一幕,我没有想到。坐在那里听她们念誓词时,许多往事止不住涌上心头。文化大革命中,母亲受人迫害。有一次迫害人的家属生病找母亲看病,担心不给看或看不好。母亲一视同仁,认真检查,热情有加。我年少不解,这种人还给他们看病?母亲和蔼地向我解释:我看的是病人,不是仇人。她一心想让我行医,屡屡教导我,行医以医德为上。我不难理解为什么她始终德高望重,门庭若市。我没有成为医生,但是她的孙女却要成为医生了,在斯坦福受着良好的医德教育,像她当年教导我一样。 (来源 来自《教育》 http://www.creativedu.org/OverseasVisionInfor.aspx?TID=273)
个人分类: 教育交流|3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网站启动
热度 1 黄安年 2013-6-19 11:09
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网站启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6 月 19 日 发布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北美铁路华工项目 ( ChineseRailroadWorkers in NorthAmerica Project at Stanford University )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值得赞许的是 北美铁路华工项目网址(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已经开通, 据我所知,在我国相关学者专家正在酝酿建立覆盖中国大陆全境的华工建设北美铁路的网站。 附 ChineseRailroadWorkers.stanford.edu 部分片断照片 6 张。 1, 2-4, 5, 6,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45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3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3-4-9 15:16
个人分类: 图论|3468 次阅读|4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里的车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3-4-8 15:06
在欧洲,在美国,在日本,俺们都很遗憾地没有看到国产车的影子,在国内的时候每每听到国产车又去了哪个国家,卖得不错,云云。 当然,俺毕竟去的地方还不够多,没有去非洲,中亚,北欧、南美,兴许那里有中国汽车的影子呢。
个人分类: 图论|30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3-4-8 14:29
去年的秋天,俺去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加州阳光和煦,让俺心情舒畅。 一,那高度,直指蓝天 二,蓝天、白云、绿草、红瓦、青年,还有比这更美的吗? 三,云彩下的高塔,阳光下的草地,这个世界让人如此留恋 四,半个月亮爬上来,那管黑夜和白天 五,这个路标很酷 六,体验对称之美 七,相对而立时,有秋波飞过 八,有沉思者,有凝望者,雕塑如此,人亦如此 九,教堂,只为纪念心爱的Jane-斯坦福 十,我喜欢走在方砖的路上,享受阳光 十一,教堂外的铭牌 十二,如此幽雅的长廊,半处阴影半处阳光,如果换作欧洲,就全是阴凉了吧 十三,欧式喷水池 十四,斯坦福百年 十五,休憩之处 十六,似乎看到了日式的庭院一角 十七,阳光依旧灿烂 十八,鸟瞰1 十九,美式莲花宝座 二十,鸟瞰2 二一, 鸟瞰3 二二,鸟瞰4 二三,立体地图 二四, 二五,大印 二六,这个也有胡先生有关
个人分类: 美国行|7402 次阅读|26 个评论
发现自己的论文居然成了斯坦福大学的课程项目
热度 13 Rein 2013-3-31 10:39
本来某日在网上闲来无视,想搜一搜和学长合作的那篇论文有没有人引用了,结果搜出来了一长串实验数据图片,上面写着我论文的名字,但是又不是我论文的实验图片。仔细一看,发现这是斯坦福计算机系某门研究生(或者高年级本科生)课程项目的报告。 其实这门课我刚进斯坦福的时候也选过,算是我在斯坦福受益最大的课程之一。因为上这门课,精读了老师精选的40篇计算机网络历史上的很重要或者很有意思的高水平论文。这算是我第一次系统地阅读网络方面的经典论文。记得当年课程要求是,上课前必须把下次上课前的论文读完,对论文写评论,然后上课要发言讨论。我貌似以前发过一篇关于上那课程的感受的博文,这里就不重复叙述了。 仔细看了一下今年的课程要求,还是要读很多论文,不过论文列表更新了。没想到的是,我去年年底和学长合作的论文居然也进入了这个“经典”论文的列表。更有趣的一点是,课程项目变成了“研究论文中的结果是可以重复实现的吗”,要求学生两个人一队从这些论文中挑选一些,用自己的方法重复论文的实验/或者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论文的结果,和原论文作比较,然后对论文写一篇评论报告。 我仔细读了一下这些学生关于我论文的实验报告,很自豪地觉得斯坦福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 当年我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实验全部使用NS2完成。当时最头痛的问题就是没有做真实的实现甚至emulation。不过我发现选我论文的学生没有一个是用NS2做的。相反,他们都去EC2,通过openflow或者去hack linux内核来做真实实现。不得不佩服斯坦福学生的水平。如果是我的本科,我相信肯定一群人联系原作者要代码吧(有一个我觉得做得最好的学生和我关系还真不错,不过她都没有向我提过她课程要重做我的论文),而不会花甚至比原作者更大的功夫去EC2上做实验。当然,他们的实验和我当年做的还是有本质区别: 他们的emulation最快也只能达到100Mbps,而我当年的论文是针对10Gbps设计的…… 另外所有报告都对我的论文提出了这种或者那种的批评……虽然有部分的批评我觉得是因为误解了我的论文,不过很多批评都是相当有价值的,价值不低于当年会议上其他人对这篇论文的批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批评点都在后续论文中给出了我觉得相当漂亮的解释。比如有篇论文觉得某个地方实验结果对取参数的方法很敏感,他们实验了不同的取参数的方法,结果差得很远; 我们后面的论文从数学上推导了这个地方如何取最优的参数等等…… 总结一下: 我想说的是,这门课看起来越来越有意思了; 另外没想到我的论文也能“入选”这门课的论文列表啊~~是不是说也会成为明年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考试范围了, 啊哈哈~~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29581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设立全球性研究图书馆创新奖
lx411524 2012-12-15 10:54
(转载)斯坦福大学设立全球性研究图书馆创新奖 转载 ▼ 标签: 斯坦福大学 研究图书馆 创新奖 校园 斯坦福大学上周宣布设立研究图书馆创新奖,该奖项为全球性奖项,评委为世界图书馆界大家(包括老友邵东方博士,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每年颁发一次,现在开始征集2013年获奖提名,截止日期为2013年1月15日,2013年2月公布获奖名单。 Stanford Prize for Innovation in Research Libraries (SPIRL) SPIRL Entry form Purpose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offers a prize to recognize and celebrate innovation through programs, projects, and/or new or improved services tha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enefit readers and users. The goal of this prize is to single out for community attention and to celebrate function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of the innovative impulses in libraries anywhere in the world that support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consideration for making awards is sponsored by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SUL). There will be a modest prize purse, with the principal emphasis of SPIRL on identifying and applauding distinguished peers in fostering better services to the research world. Eligibility: Research, national, or other library that supports research activities. Please note that SPIRL is not available to any of Stanford's libraries. Judging criteria Awards will be based on a single programmatic or project undertaking and/or a sustained culture and profile of encouraging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the effect of such efforts must have measurable impact on the library's own clientele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for influencing the practices and/or standards of research librarianship generally. The notion of “innovation” need not be inherently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ough it might be assumed that such technology will be employed as appropriate to achieve the programmatic ends of the institution. Nominations will be judged on the following: Evidence of the effects of the program(s) on the readers/users or staff of the nominated library; Nature of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contribution(s) of the program to research and/or service practices in other domains outside of research librarianship; Sustainability of the program; Potential for replication or adaptation by other research libraries. Entries shall include: Narrative description; for each submission, provide a description of your innovative project. Descriptions shall include: Explanation of the library’s innovation; Published mission statement of nominated institution;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in brief; Intended clientele; including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method(s) of assessing effects on clientele; Principal players (staff, consultants), with brief biographical statements; Functional spec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if appropriate; URLs, photos, videos, other media, if appropriate to understanding the innovation; Press coverage, if appropriate; User documentation, if appropriate. Nominator’s statement: Why is the nominee particularly worthy of this recognition? Listing of publications or references, if any, by the nominee that support this nomination. Letters of support and/or testimonials may be submitted by readers/users, other research libraries, and others. Deadlines and submission procedures All entries will be submitted online. The entry form may be found here . Entries must be submitted before 5:00 p.m. Pacific Standard Time (GMT -8) on 15 January 2013. The submission deadline will be strictly observed; no exceptions will be made. The entire submission shall be uploaded as one PDF not to exceed 4 MB. We request that entries be composed in English. Libraries may be nominated either by the institution itself or by a third party. If the nomination is made independently of the nominee institution, Stanford will solicit a statement from the head of the institution, which will be appended as part of the package for the judges’ consideration. The judges will review the materials submitted as part of their review. They may gathe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by whatever means they wish. Judges The librarian-members of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es Advisory Council have graciously agreed to serve as judges for the prize: Dame Lynne Brindley, Chair Form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The British Library Charles Henry President,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Richard E. Luce Associate Vice-President, Professor, and Dean of Libraries, University of Oklahoma Elisabeth Niggeman Generaldirektorin,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 Ann Okerson Senior Advisor on Electronic Strategies, 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 Bruno Racine Président,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Dongfang Shao Chief, Asian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Karin Wittenborg University Libraria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panel of judges will be ratified by the entire SUL Advisory Council and approved by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an, whose decision is final. Please note that judges will recuse themselves in nominations involving their own institution. Notification The 2013 Award will be announced by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Librarian on or about 28 February 2013. Questions Contact Sonia Lee: 650-736-9538, sonialee@stanford.edu
个人分类: 新闻|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消息: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积极寻求中国学者合
热度 1 黄安年 2012-11-14 10:57
好消息 :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积极寻求中国学者合作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1 月 14 日 发布 2015 年 将 是为加快完成北美首条横贯太平洋铁路引进华人劳工参与修筑的第一百五十个年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美国近代化进入狂飙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 也是美中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美国 斯坦福大学启动的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美中两国学术界和美籍华人华侨界的一件大事 , 不仅需要有志于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积极参加 , 也热诚祈望美籍华人华侨界和社会各界提供有关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华工后裔及相关资料的文献资料,为尽可能恢复华工建设太平洋铁路的历史真相作出奉献。 征得美方同意,现在博客上发布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计划,期望获得积极响应。顺告此项计划已经获得陈弈平教授所在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积极响应。 附信件三份: (一)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和费雪金教授给黄安年的信 ( 2012 年 10 月 30 日 11:57:37 ) 并附《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 》 (二)黄安年致 张少书教授 、 费雪金教授的信 (2012 年 10 月 30 日 ) (三)张少书教授、费雪金教授给黄安年的信 (2012 年 11 月 11 日 ,14 日收到 ) *********************** (一)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和费雪金教授给黄安年的信 ( 2012 年 10 月 30 日 11:57:37 ) 尊敬的黄安年教授 , 很高兴从我们的朋友 Li Gongzhao 教授处得知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 您的论著 " 沉默的道钉 : 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 鼓舞着我们 , 能有机会在此表达对 您的崇敬和感谢。 . 在您的激励下,我们推出了一个国际研究项目 , 以还原在美国第一条 横贯大陆铁路上工作的中国人的经历 . 以下是我们研究项目 的介绍 。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作为一个积极参与者或荣誉顾问加入此项目的研究 。 如果您能够推荐对此 工作有兴趣的同事以及愿意参与此项目研究的人员,我们也将非常感激 。 我们非常愿意听取您关于如何从铁路工人及其在中国的后代手中收集资料的意见 : 相关的信件及家庭文件还会留存在工人们曾住过的村庄里吗 ? 他们在美国或中国生活的原始资料会存档在广东吗 ? 我们将非常感谢您提 供关于收集此类材料的任何建议。 另外,您是否认识广东地区会有兴趣收集相关资料的研究人员?我们可以提供部分资金以支持研究人员收集这些材料。 我们热情地欢迎您以任何方式参与该项目的研究。 祝好 ! 张少书 斯坦福大学人文 , 历史学教授 ; 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 电子邮件地址 : gchang@stanford.edu 费雪金 斯坦福大学人文 , 英语教授 ; 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电子邮件地址 : sfishkin@stanford.edu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 Stanford University 2015 will be the one hundred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worker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across North America, a project that culminated with Leland Stanford driving the famous “golden spike” completing the line. The labor of these Chinese workers (who eventually numbered between 10-15,000 at any one moment) was central to creating the wealth that Leland Stanford used to found Stanford University. But these workers have never received the attention they deserve. We know relatively little about their lives.What led them to come to the United States? What experiences did they have in their arduous work?How did they live their daily lives? What kinds of communities did they create?How did their work on the railroad change the lives of their families in China and how did it change the lives of the workers themselves, both those who returned to China or went elsewhere after the railroad’s completion and those who stayed in theU.S.? We need to know how they contributed to shaping not just the physical but the social landscape of the West. Although we have many photographs, drawings and observed testimony about these workers, we havenothing from them themselves: not a single document generated by one of these workers has been located. The approaching sesquicentennial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to launch a major evaluation of their experiences. Historians and other scholars in a range of disciplines in the U.S. and in Asia will cooperate in locating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developing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this long neglected history. (Although the focus of the project is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the project will presumably open out into the lives these individuals lived during the decades after the railroad was completed, as well.) In addition to recovering an unjustly neglected chapter of history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Stanford University, this transnational, collaborative, multi-year research project will pioneer in modeling new ways of exploring the shared past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oject and its resources will be housed in Stanford's East Asia Library.The President of Stanford has provided preliminary support for this project. We would like to hear from scholars and institutions who are interested in joining this project to help search in Chinese archives and museums for relevant materials and to help locate families who may have letters or other documents from ancestors who worked on the railroad or other related material. We seek to identifymuseums and archives in China and elsewhere that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llaborative u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share and preserve these invaluable materials. Would you like to be a partner in this research project? What suggestions do you have for locating relevant materials in archives and museums, and also possibly in family collections? Are you or others at your institution interested in tracking down these material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us on this project? Please contact us by sending an email with specifics and your contact information to Hilton Obenzinger, Planning Coordinator,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 Stanford: Obenzinger@Stanford.edu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in the U.S. from the nineteenth 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s a transnational story that should be told from both U.S.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The possibilities that the digitization of archives opens up will allow us to explore a range of issues involving the Chinese in America from both U.S. and Chinese vantage points.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project will produce a body of scholarship based on new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that will be the most authoritative study on th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 experience in America. It will culminate in (1) an online multi-lingual digital archiv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collections of visual images, material objects, art work, etc. (2) Conferences in 2015 at Stanford and in China; (3) the publication of a volume containing the produced scholarship. The organizers of the project are Gordon H. Cha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Director, Stanford’s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and Shelley Fisher Fishkin, Joseph S. Atha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Director, Stanford’s Program in American Studies. They have been planning the project with Evelyn Hu-DeHart, Professor of History, Brown University Stanford alumna, and Dongfang Shao, former Director of Stanford’s East Asia Library and now chief of the Asian Division, Library of Congress. A number of prominent scholars in the U.S. and Asia plan to be involved. 斯坦福大学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研究项目 2015 年 将 是北美首条跨州铁路引进华人劳工参与修筑的第一百五十个年头。这条铁路在利兰 ● 斯坦福敲下黄金道钉的第一锤后,便正式东西铁路合轨。对利兰 ● 斯坦福而言,华人劳工(当时人数始终保持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左右)在其财富创造与积累的整个过程中功不可没。正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使得利兰 ● 斯坦福拥有大量财富用以建立斯坦福大学。然而,这些华人劳工却从未得到过应有的重视。人们对他们的情况也所知甚少,比如,他们为什么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在辛勤劳作时有过怎样的遭遇?在美国,他们如何生活?建立起什 么 样的社群?他们修筑的铁路,对远在中国的家人有什 么 影响?对他们自身又有什 么 影响?铁路修筑完成以后,有些人回到了中国,有些人去到别 处 ,也有些人留在了美国。他们的生活发生了什 么 样的变化?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 ,华人劳工对美国西部的地理景观和社会人文作出了哪些贡献。我们有许多 关于 华人劳工的照片 和图片等 ,但我 却没有 任何 出自 华人劳工 之手 的文稿。 这 即 将 到来的一百五十周年无疑是一个契机,使我们得以展开对华人劳工日常生活的调查和研究。来自美国及亚洲国家的历史学家 以及 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 将 联手 合作,寻找 新的历史素材, 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 重估这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这一研究项目以在美中国铁路工人为主,同时也 关注 铁路修筑完成以 后 ,这些人的生活状态。)这项研究对斯坦福大学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致力 于 再现一段 本不应 为人遗忘的历史。另 一 方面, 这一 跨国合作的 长期研究项目 无疑 将为 探索中美 的共同 历史 创立新的典范 。 该 研究 项目组将设立于 斯坦福 大学东亚图书馆 , 研究所涉材料也 将 存于此 馆 。 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已对此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十九 世纪 至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带有跨国特质, 因此 需要从美国和中国两方面来叙述 和研究 。档案材料数字化的技术使我们得以从中美两方面、更深更广地挖掘中国人在北美大地上的种种 记录 。 中国铁路工人项目本身 将 引导学者 以 此材料为基础,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这些材料 也 将 成为研究北美中国铁路工人生活的权威资料。 中国铁路工人项目包括 : ( 1 )制作上网可查、多语言、数字化的档案材料,以反映史料、图片、物品,以及艺术品等各方面信息;( 2 ) 2015 年在中国和 美国 斯坦福 大学 召开会议;( 3 )出版相 关 学术 著 作。 诚 征 有兴趣的学者、机构参与本研究项目,帮助完成在中国当地档案馆、博物馆、 图书馆 的相 关 资料搜集工作,以及联络那些祖辈曾为华人劳工参与修筑铁路的当地家庭,这些家庭可能仍保存有祖辈们的书信和其他相 关 文件。同时,亦寻求与中国及其他各地博物馆、档案馆合作使用电子技术,以分享保存这些无价之宝。 您是否有意成为该研究项目的合作人?您在博物馆、档案馆、 图书馆 相 关 资料搜集,以及个人家藏资料方面,是否有具体的建议?您或您所在机构的其他同事,是否有意发掘这些材料,并与我们共同合作 参与 北美中国铁路工人项目? 有意者敬请电邮北美中国铁路工人项目 联系人 Hilton Ob e  nzing  e r 至 Ob e nzing e  r@stanford. e du ,告知详情及联 系 方式。 项目组织者包括:斯坦福大学历史 系 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张少书 , 人文中心 Jos e  ph S. Atha 教授、英文 系 教授 暨 北美研究斯坦福项目主任 费雪金。他们 两人目前正与布朗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校友 胡其瑜, 前斯坦福 大学 东亚图书馆馆长、现任 美国 国会图书馆亚洲部 主任 邵东方 筹划此项目 。另外,多名美国及亚洲 著名 学者亦参与其中。 (二)黄安年致 张少书教授 、 费雪金教授的信 (2012 年 10 月 30 日 ) 张少书教授 费雪金教授 非常感谢您们诚意邀请我参加您们所从事的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国际研究项目,以求还原在美国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上工作的中国人的经历。您们所提及调查研究中国铁路工人及其后裔的第一手或相关资料、活动、信件、家庭生活及档案等 , 都曾是我想在《沉默的道钉》完成后继续从事的研究项目,但很遗憾的是由于缺乏项目费用与在职的合作研究者,终未能成行。现在您们有志于在 2015 年完成项目研究计划 , 令人鼓舞和振奋 , 如果需要 , 我可以奉献绵薄之力。 目前主要问题是对于中国铁路华工的确切名单很模糊,收集起来困难重重,对此只能从美中两个方面来着手调查研究。 就美国方面,需要仔细查阅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档案资料 , 对于已知在美国的华工遗族进行跟踪调查,在华工的几个集聚地通过当地历史协会和美中友协的热心朋友协助进行调查等。 就中国方面,需要在广州查阅海关档案资和地方志档案资料 , 尤其是通过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专业工作人员对于赴美华工集聚地广东开平、台山等地开展口碑史料调查 , 寻求铁路华工后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进行研究。在这方面我力图找到热心从事研究的人员。 这项工作如果广泛动员和宣传 , 也许可以获得意外线索和收获,所以,如果您们觉得可以的话 , 我是否可以将您们的计划在我的博客( www.sciencenet.cn/blog )和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上宣传 , 并且建议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 www.ahrac.com )发布宣传。 顺问 研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History Depart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黄安年 ( Annian Huang ) Tel ( H ) (发布注:公开发布时略) ( mobile ) (发布注:公开发布时略) E-mail annian.bnu.edu.cn 2012 年 10 月 30 日 (三)张少书教授、费雪金教授给黄安年的信 (2012 年 11 月 11 日 ,14 日收到 ) 尊敬的黄教授: 感谢您的回信。很高兴得知您对此项目有兴趣 , 我们期待着与您合作。我们欢迎您提供的任何帮助 , 包括在您提供的网站上宣传此项目。在美国 , 对此项目的宣传已经颇有成效。 我们也收到了其他研究人员和铁路工人后代的家庭对此项目的支持与合作意向。希望在中国的宣传会产生类似的结果。希望您能尽量帮助推广此项目。如我们之前所写的 , 我们特别希望找到来自华工自身的原始材料 , 但我们对华工后裔也很感兴趣。我们正在努力编制一份尽可能详尽的华工名单。我们也想与了解华工故事的家庭一起合作,希望记录下这些家庭的记忆。 您提供的关于我们的项目该如何进行的建议非常好 , 我们正在研究在广东地区进行实 地调研的方法。不知您是否有相关研究人员的线索。我们可能有资金帮助支持在中国的研究工作。希望我们能保持联系并一起深化我们的工作。再次感谢您的热情帮助。希望以后有一天我们有机会见面。 此致 问候! 张少书 费雪金 Hilton Obenzinger 2012 年 11 月 11 日 ( 此邮件由唐傲雪代为翻译 ) please see attached. -- Gordon H. Chang Olive H. Palmer Professor in Humanit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Room 209 Building 200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 California 94305-2024 Office phone: 650-723-2758 Fax: 650-725-0597 Director,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88
个人分类: 纪念沉默道钉(07-11)|4550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2+33——Hedgehog基因信号与癌症
monica0569 2012-11-8 21:36
hedgehog基因信号是一种扩散性生长因子,由Young Grohard Eric Wichaus在变异果蝇胚胎滤网中发现,1980年他们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很多致癌性生长因子都是在这种滤网中发现的。癌症其实是不正常的细胞发育,hedgehog基因是一个很好的药物靶标,阻止一种叫融合抑制因子的蛋白质的作用。该信号通路有一种特殊结构,称为原发性纤毛,它允许这些特殊生长因子与附近的细胞作用,有研究显示hedgehog基因信号需要这种微小结构才能在两个细胞间发挥作用,当缺少这种结构,肿瘤蛋白就会分解hedgehog基因信号或者使细胞不能接收hedgehog基因信号。理论上这个原发性纤毛结构的任何成分将来都有可能成为治疗靶标。类似的通路还有wnt通路和bmp通路。 hedgehog基因信号出错会导致三类癌症,我们称1类、2类、3类。1类是细胞自动变异,带有肿瘤应激源的细胞自动丧失,或癌细胞内部的受体被激活并增生;2类癌症需要hedgehog基因信号,但它并不是通过让癌细胞变异获得这个信号,而是让其他的信号变异,即进行上调;3类癌症有一种双细胞系统,肿瘤细胞本身不需要hedgehog基因,而是需要其细胞周围的基质,这是一种间接机制。这3类癌症都会对平和拮抗剂做出反应,不同之处在于其机制完全不同,并且以不同方式产生额外的靶标。 1类癌症机制是最常见的,比如皮肤基底细胞癌,成神经管细胞瘤和横纹肌肉瘤,也有可能出现神经胶质瘤;其中一个案例是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细胞自动通路激活,这是一种遗传性综合症,患者天生具有一种变异的杂合体。他们不会患上2类或3类癌症,所以他们和正常人活的一样久,但是其病症确实有明显不同的非正常发育,他们的hedgehog基因信号限制性很强。 2类机制主要体现为淋巴瘤,会在体内造成淋巴瘤恶性扩散;这类癌症由配合基进行过表达,在肿瘤上发挥作用,如淋巴瘤;其他基因也会诱发淋巴瘤,但是研究发现hedgehog基因生存信号会包围其组织使淋巴瘤在hedgehog的分泌组织下生长。hedgehog基因的真正作用是为内部的淋巴瘤提供生存信号。 3类癌症机制是一种扩散更广的机制,体现为更致命的癌症如胰腺癌,子宫内膜癌和直肠癌;Francis Fargist研究组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显示,这里癌症的细胞自动通路激活与生长之间没有关系。肿瘤会继续生长。 非正常信号来源于阴性调节因子的丧失,阳性调节因子的激活或配合基的过度表达,信号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或者对源于基质且作用于肿瘤上的hedgehog基因做出反应,或者肿瘤自身可以表达,对肿瘤产生作用的hedgehog基因以间接方式发挥作用。这里的机制很复杂,但是对于理解癌症与基质间相互作用非常有用。 hedgehog基因怎么发挥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对其他生长因子进行调节,如分泌VEGF。我们从发育生物学和果蝇的遗传学研究中了解到,在增生祖细胞和产生新器官方面,hedgehog基因信号和wnt通路之间有一种固有通路,使得细胞增生和复制。 33 hedgehog信号传导可以促进发育中的小脑的细胞增殖,具体是hedgehog在Purkinje 细胞中表达,促进外部颗粒层的增殖,它们是小脑颗粒细胞的前体细胞,如果从小脑中取出这些细胞,把它们放入平板进行培养,会发现它们对氚 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吸收水平会高度依赖于hedgehog的刺激作用。 在hedgehog信号缺失的情况下,多通路跨膜蛋白质PTCH(属于转运蛋白家族的成员),能够抑制SMO的活性(SMO是一种跨膜蛋白,属于大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当hedgehog存在时,在一个共受体或者其他多个共受体的帮助下,与PTCH结合,阻碍了SMO的抑制作用。通过一组细胞质转录因子(Gli蛋白),SMO可以促进或激活通路,包括PTCH。PTCH是这一通路的靶标,也是一种负向调控因子。 在Gorlin综合症或基底细胞神经综合症中,患者PTCH基因突变出现杂合子,PTCH基因失活,SMO不再受调控,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激活该通路,这就会导致各种肿瘤形成。比如基底细胞肿瘤。所有Gorlin综合症都会患基底细胞肿瘤,尤其是在太阳暴晒下。有些Gorlin综合症患者患有成神经管细胞瘤,这是一种起源于小脑的肿瘤,这可能与hedgehog信号途径在小脑发育过程中的促有丝分裂作用有关,该通路被不当地激活,导致小脑肿瘤出现。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环巴胺,这以化合物在黄七筋菇(corn lily)这一植物中发现,生长在高山草地中,海拔大约5000英尺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引起了美国农业部的一些工作人员的注意,后来经化学家Lynn James研究发现,环巴胺是导致当时的羊患有独眼畸形的罪魁祸首,独眼畸形是sonichedgehog基因敲除老鼠的一个非常完美的拟表型。当我们分析这种表型时,推测环巴胺与hedgehog通路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我们猜测环巴胺是一种通路拮抗剂,结果证实确实是这样。James Chen在斯坦福大学化学与系统生物学担任教职,他做博士后的时期参与的一项研究帮助证明了环巴胺确实可抑制hedgehog通路活性,并通过作用于SMO来实现这种抑制作用。我们最初的发现是环巴胺抑制细胞对hedgehog信号的反应,而不是抑制信号的产生。通过细胞系中的遗传研究,我们发现环巴胺可能在SMO位点处作用于PTCH下游与Gli上游。随后James合成了环巴胺的荧光和光激活交叉偶联衍生物,利用这些化合物证明环巴胺与SMO结合。所以环巴胺的作用是通过直接与SMO结合并阻止SMO在这种通路中的激活来完成的。 我们在Matt Scott实验室建立的Gorlin综合症小鼠模型中,通过注射环巴胺,能够使长大的肿瘤消退,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使其彻底消退。其他的研究也显示,环巴胺或者这种通路的其他小分子拮抗剂,还能够抑制这些PTCH杂合突变小鼠体内内源性肿瘤的生长。这表明通路活性不仅在诱发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肿瘤生长来说也是持续需要的因素。这提出了在肿瘤治疗中通路封锁的可能性。 成神经管细胞瘤出现在各种情况中,它们存在多种病因,可能是PTCH的缺失,或者P53基因缺失,p53可以提高成神经管细胞瘤在PARP突变小鼠以及PTCH杂合突变小鼠体内的发病率。 几年前我们实验室与Hutch 的Jim Olson合作,成功证明了被切除的人体成神经管细胞瘤,被环巴胺杀死。这在7个病例中都得到了证实。氯雷他定对这一通路没有抑制,不能杀死肿瘤细胞。但是环巴胺对其他类型的脑部肿瘤没有效果。其他研究者也发现,只有一部分成神经管细胞瘤与PTCH突变或者SMO位点突变有关。那么在其他情况下这一通路时如何被激活的? 与PTCH缺失相反的是,在Gorlin综合症中,存在一组肿瘤的hedgehog通路是按照正常情况方式被激活的,可能是这些肿瘤中通路的限制性成分被表达,目前一些人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在任何情况下,这是一种依赖配体的通路激活机制,这类机制的肿瘤包括出现在内胚上皮细胞的癌症,如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胃癌,胆道癌,胰腺癌,膀胱癌,转移性前列腺癌。 由霍普金斯大学的Steve Bova收集尸体剖检的样本,然后做定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TCH的表达情况,PTCH是一个通路靶标,较高水平的通路活性有较高水平的PTCH。结果中发现通路活性水平在正常的前列腺和局部前列腺癌中很低,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水平很高。局部前列腺癌的最高PTCH水平要比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最低PTCH水平低10倍。只有一小部分局部前列腺癌显示了通路活性,而所有的转移性前列腺癌都显示了通路活性。这说明hedgehog通路活性能引起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这里也提出了2个问题,通路活性是否能显示转移的可能性,低水平的通路活性能否用于预后。 我们还对细胞系进行了一些研究,证明hedgehog通路抑制作用对小鼠模型中前列腺癌转移的一些效果。 现在介绍一些胰腺癌的研究工作,霍普金斯大学Ono Von Mitra小组的研究表明胰腺癌转移被hedgehog通路封锁抑制了,这个研究的方法是绘出人体胰腺癌细胞系的原位图,原位图是通过将宣布引入胰腺而获得,随后可以在肾脏、脾脏、肝脏和其他器官中观察到癌细胞转移,通过两种不同细胞系,我们观察到癌细胞转移被环巴胺抑制了。 还有一种恶性肿瘤是多发性骨髓瘤,我们最初通过霍普金斯大学Bill Matsui的研究工作了解到,多发性骨髓瘤可以通过患者进行骨髓纯化。进行纯化的是CD183阴性细胞,它是成熟血浆细胞的标记,在软琼脂中显示了克隆细胞生长,当移植到NOD皮肤小鼠体内时,它们可以引起这种疾病。我们还了解到这些干细胞依赖于hedgehog活性,因为环巴胺抑制克隆细胞生长并诱发细胞分化,这可以通过CD183表达水平的上升以及侧群细胞数量的上升体现。 总结:hedgehog活性与多种背景下肿瘤发生与转移相关,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发现的情况是hedgehog通路活性只存在于一部分肿瘤细胞中,大块的肿瘤通常不会立即出现反应,这与通路拮抗作用对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效应一致。所以可能的情况是,在多种背景下对hedgehog通路抑制作用的反应最好通过群落生成来测定。制药业对环巴胺衍生物和其他小分子拮抗剂很有兴趣,目前有几家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制药公司正在对它们进行开发以用于癌症治疗。 另外一种治疗方法力图将患者的治疗途径流线化,也就是寻找已被批准用于人体的能抑制hedgehog通路的药物,hedgehog通路具有药理学可行性,SMO是这一通路中的主要靶标,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了十几种结构不相关的小分子家族可以对这一通路有拮抗作用。研究方法就是筛选那些至少通过一期实验的化合物,获得人体相关的毒性信息。三四年前由霍普金斯大学药理学系Jun Liu和Curtis Chong创建的一个药物库,包含2400多个化合物。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类是微管药物,所有微管拮抗剂都是通路抑制剂,而微管稳定剂紫杉醇则不是拮抗剂。但是这些药物都有毒性,不适合长期治疗。我们还发现了几种抗组胺和抗抑郁药以及一些抗生素,但是这项药物可实现的血药浓度可能太低而无法发挥作用。Itraconazole是药物库中的一种抗真菌类物质 ,具有非常有效的通路抑制作用。还有一类是他汀类,它与前列腺癌发病率下降之间有很强的显著相关性,这是癌症领域内很有争议的一个话题。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6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42——癌症的小分子研究现状
monica0569 2012-10-30 21:22
49mins 从分子角度来讲,癌症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说是基因组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突变的问题,当突变是有害时,我们需要进行干预。化学上有三种干预方法:1、治愈或至少阻止病情恶化;2、诊断;3、防治。不论是治愈还是稳定病情,还是防治,提到的化学治疗和化学品都是通过新的化学工业得到的,19世纪前,我们用到的所有东西都来自自然,限于当时化学的发展,我们不能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学元素,现在我们可以合成化学元素,赋予其原本没有的特性,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但重点是我们有能力改变和制造新事物。 首先我药物设计,发现和最终的用药问题。过去25年合成了1100种新的化合物,这个数字不算大,它们中有自然产物,生物制剂,疫苗,也有些是自然产物传递出的产物合成物,也就是药效团等。用于药物的小分子有61%本身就是或者来源于自然物质,78% 是抗生素,74%是抗癌药物,这说明我们从自然环境中吸取了大量的有益信息,这些信息带领我们开创治疗诊断学或防治目标的新篇章。 另一个问题是筛选,这是我们处理靶标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我们致力于寻找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紫杉醇(Taxol)就是一个例子,自1979年Susan Horrowitz第一次识别它的反应模式以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独特的化合物,能够促进细胞微管聚合,并稳定这种聚合,当时只有紫杉醇可以阻断细胞G2和M周期,现在有这一功能的化合物有七八种。紫杉醇先后在1993和1994年被批准为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药物,治疗效果很显著。1962年紫杉醇被发现,30年后被批准作为药物使用。现在10年,15年过去了,它依旧作用巨大。 Bryostain,是从肽段中得到的一种蛋白质,名为TAT 9Mer;Laulimalide是可以凝结微管的另一种化合物,它同时也是我们对付顽固型癌症的新手段,比如紫杉醇治疗无效的癌症。Apoptolidin是一种很有用的分子,在37000种由国家癌症中心过去30年筛选的化合物中,Apoptolidin的药物选择性名列前0.1%,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癌症化学治疗的未来趋势,这个词是——选择性。如果能发现某种化合物可以专门针对转化细胞的话,癌症治愈将指日可待。 Bryostain是从一种叫Bugula neritina的海洋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它结构独特功能独特,可以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实现逆转,这是即使像紫杉醇这样的药也达不到的;它还与其他溶瘤药物协同作用,从临床数据我们知道,它让紫杉醇的作用更好,还能让其他溶瘤药物发挥得更好,这样就可以减少剂量,减少副作用。它能加强免疫系统,绝大多数化疗都会降低免疫系统功能。2005年 Dan Alkon的研究显示它用于动物身上可以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它有11个同源异构体,对哺乳动物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已经用于临床,一次8-12星期的疗程需要的总用量是1.2毫克,相比紫杉醇它的用量少了3个数量级。需要14吨原材料才能提取18克我们要的化合物,显然生态环境不允许我们过度捕捞这一生物,人们尝试了水生养殖,尝试了基因工程,但是周期太长,也试过光化合成,3个光化合成,各需要70个步骤。但是产量达不到我们的需要。 不过这开启了我们另一种思维方式,自然产物的秘密不在于它全部的结构上,准确地说,秘密隐藏在于其生物活动相关的那个特定结构上,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寻找中国所谓的药效基团,也就是控制着生物活性的关键结构特征。我们可以对这些结构复杂的分子进行简化,简化到我们设计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用更少的步骤合成更复杂的结构。功能导向型合成物(functional-oriented synthesis,FOS)。 比如,Phorobol Esters这一化合物,跟蛋白质激酶异构物的调控区结构域结合,并且与天然的蛋白质激酶C配体结合更紧密,天然的蛋白质激酶C配体与二酰基甘油一样,在同一个区域竞争结合,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看到这两个小分子中一个三氢键是脊椎动物所特有的施体和受体,知道了这些,我们设计了一个三组芳香环,模仿氢键的施体和受体空间排列位置和脂质特性,将模型输入计算机,看起来和其他化合物没什么不一样,然后在生物环境中进行蛋白激酶C的功能测试,新的分子与蛋白激酶C结合了。 这种新分子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发挥作用吗?Bryostain与蛋白激酶C结合,一般结合的亲和力范围以纳摩尔计算,我们的第一次模拟,不算太坏 ,295纳摩尔,通过核磁共振分辨率研究,这个分子的羟基组碳原子与氧气结合后,形成了一个分叉氢键。我们去除氢键,将羟基放回去,化合物制造出来后,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们进一步讲结构简化,得到一个picomolar的化合物,也就是比Bryostain更好的化合物。PKC的同源异构体个GFP一起能产生出同功异构酶,我们可以实时单个细胞和单个细胞上观察它们如何完成Bryostain发出的指令,Bryostain导致PKC从细胞质液到细胞膜内膜的移位,它通过调控局部化学环境调控细胞整体化学环境,我们可以对可编码细胞质的细胞做横切,如果能表达 ,融合蛋白就能进入细胞质,就看到小分子发生的移位。 现在通过计算机模拟,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最终要将其应用于治疗的话,必须解决从分子到细胞到组织的进入问题,大约10年前我们就开启的这样的研究,不过还有很多未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要研发出疫苗,要研究生物学,就要进一步研究大分子,比如SiRNA,核酸等。我们要提高现有药物生物利用率,利用癌症治疗已有的成果,制备有治疗效力的媒介,改变药物的效率,改变副作用、给药方式,改变减低药物效率的因素,比如讲分子附着转运蛋白上,改变它们的抗药性。 TAT是进入细胞内的转录因子,我们要把它输送到细胞组织内,为此提出了一套机理。从极性的物质溶于水的这个性质着手,很容易利用这个性质将极性物质带着药物或探针进入细胞内部,当遇到障碍的时候,它可以从这个障碍物质中吸取养分,利用这些障碍物做掩护,融入障碍溶液中,最后顺利进入内膜中,如果给膜加电极的话,这个过程更加顺利进行。这样原理可以推广到其他很多物质,小分子,像多肽。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37——癌症药物基因组学
monica0569 2012-10-30 21:19
41mins Russ B.Altman, phD 1959年Vogel对药物遗传学进行了定义:遗传学在药物反应中的作用。这表明药物遗传学研究的是遗传基因如何影响药物反应。它是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基因测序等技术产生后出现的一个新词。起初人们认为一种基因只影响一种药物反应,这称为“孟德尔药物遗传学”。 药物遗传学(PGx)的大体框架是,1、药物——2、PK过程,药代动力学(药物吸收、运输,代谢,排出,ADME),有些基因参与这一药代过程中,如负责转运药物穿过细胞膜的分子,氨基酸水平的差异或表达控制水平的差异会导致药物吸收水平的差异,从而导致对药物的反应出现差异。还有代谢酶,主要通过增加甲基或己基或其他基团来消除哟啊无毒性,使药物排出。这些基因可能会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引发药物遗传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药物反应方面产生重要变化。3、PD过程,药效动力学过程,是药物实际起效的过程,与药物的靶标反应,及机体对药物的相应相关。一些大分子,如蛋白质是药物的作用靶标,大多数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导致差异,如受体用药频率不同,即使血液和细胞中药物水平完全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也会有药效学的差异。4、CO过程,毒副作用 可待因是一种常见的阿片剂,药品泰勒诺3中就含有,可待因代谢出吗啡,从而产生缓解疼痛的作用。可待因本身并不作用于阿片受体。在肝脏中,有一种蛋白叫CYP2D6,是细胞色素P450 2D6异构体,它可以将可待因代谢成吗啡,有7%的欧洲血统的白种人这个蛋白有变异,没有活性,这意味着可待因对这些人没有作用。如果细胞表面有多态性阿片受体,就可以将吗啡输入受体中,产生不同的药效。有些人确实存在这种多态性。有时候基因变异还可能会引起上瘾。那些对可待因成瘾的人,有可能拥有双倍的CYP2D6,所以当他们服用可待因时,立即代谢成吗啡。 药物基因组学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基因检测太贵了,但在癌症治疗领域应用得较多。药物细分市场对制药商没有太大吸引力,他们希望药物卖给所有病人。我们仍然在不断研究到底哪些基因变异会对药物反应产生作用。同时在基因检测方面还有伦理问题。我们要不要建立数据库,将永久使用的基因数据存放在哪里,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就是,即使我们掌握了药物基因组学的所有知识,在美国现在也没有一个信息系统能把这些信息传达给临床的医生,帮助他们开处方。因为很多医生总是使用他们非常熟悉的处方,如果要他们考虑基因差异,开更多的处方,就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使用这些推荐的药品。目前在美国还没有标准的设施和制度来传达这些信息。我认为药物基因组学可能会首先在加拿大、英国、瑞典、Estonia广泛应用。 我们现在正在建立一个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乍一看,它像雅虎,网址是www.pharmgkb.org。我们的任务收集和注释关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数据和知识,现在主要的资源是约有608种已知的会对药物反应产生影响的基因,并附有详细的基因类型,还有关于基因变异的详细信息。我们还在建立一些药物基因组学的通路,如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通路,显示药物如何代谢,如何产生作用。 Dick Weinshiboum对6-巯基嘌呤(6-MP)如何代谢进行了研究,6-巯基嘌呤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服用其前药硝基咪唑硫嘌呤。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通过甲基化将6-巯基嘌呤脱毒或失活,还有一个辅助通路产生6-巯基鸟嘌呤核苷酸(产生毒副作用,造成骨髓抑制)。TPMT对6-巯基嘌呤的代谢影响很大,人体摄入的TPMT越多,硫鸟嘌呤的含量很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越少。Dick Weinshiboum对TPMT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 等位基因是他们研究的人群中最常见的,在编码区位置的GTA和ATG区有点突变的变异。通过GKB数据库,可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获取所有外显子和多态性的位置等。FDA已经开始考虑在医生使用6-巯基嘌呤之前是否有必要对病人进行TPMT基因检测。 Irinotecan这一药物代谢后转变成SN-38,这是一种DNA局部异构酶的抑制剂,使得细胞迅速复制DNA,主要用于结肠直肠癌及其他小细胞肿瘤,病人服药后出现的副作用症状差别很大,尤其是腹泻程度,有些病人服用后可能因此面临生命威胁。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的专家已经做了某些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了变异会影响Irinotecan的药代动力学,一种叫UGT1A1的多态性药效已经得到验证,正在接受基因测试,另一种ABCB1的多态性,是一种峰样转运蛋白,其药效还没有验证。不过它很有可能和服用Irinotecan后发生的基因变异有关。UGT1A1是导致SM38新陈代谢失活的原因,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亚型1A1是UGT1A众多异构体中的一个,这个基因组中存在启动子重复,我们的数据显示有69% 的人群TA重复6次,29%的人群TA重复7次,TA重复7此与葡萄糖甘酸化活性较低有关,进而导致严重腹泻,FDA研究批准了在使用Irinotecan前对病人进行的检测。 第三个例子是Herceptin,25%的乳腺癌患者体内Her-2超标,Her-2也称erbB2,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其超标原因是由于癌症基因多复制造成的。Herceptin是一种针对her-2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类抗癌药物,在Her-2过度表达的癌细胞中,可刺激免疫系统反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我们可以确定Her-2的表达水平。 其他的例子还有治疗白血病的甲氨蝶呤,用于乳腺癌的tamoxifen,5-氟尿嘧啶嘌呤类药物等都可以在pPharmGKB数据库中找到药物基因组学的相关信息。 药物基因组学的长期目标是使用基因组药物来增强药效,降低副作用,为了达到这两个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4——靶向抗癌治疗方法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10-28 16:52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4——靶向抗癌治疗方法
(50mins) 2000年Hanahan Weinberg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文章:Hallmarks of cancer(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00816839).他们将癌症的特征分成6种可能进行治疗开发的领域,许多特征涉及到肿瘤形成的关键途径。论文中作者提到各种细胞过程,包括生长,存活,调控,细胞的集成回路。我们使用靶向治疗破坏细胞通路时,了解个体癌症存活和生长过程的关键调控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结合这些功能在癌细胞中的抑制因素是一个长期挑战。随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我们已经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518种蛋白激酶,其中90种是络氨酸激酶,428种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们是许多细胞过程的开关,既有针对细胞表面上受体激酶的单克隆抗体药,也有抑制这些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大部分新的靶向药物是针对人类激酶家族的,目前有200多家公司正在研发600多种激酶抑制剂,有50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已经在临床试验中,约有26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研究抗癌药物的一个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准确评估这次药物的最佳剂量,给药时间,副作用和相对效能。 现在进行的靶向治疗中,有几种作用值得关注,一是生长信号转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已经有几种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在典型络氨酸激酶受体和Ras,Raf,Mek, Erk途径中,目前正在开发MEK抑制剂,除了膜络氨酸激酶受体cMet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是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的靶标外,血管生成已经是开发新靶标疗法的一个多产领域。目前细胞周期蛋白抑制剂(CDK)在临床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极光激酶(aurora kinases)有许多也处于临床阶段,迄今尚未证明其具有重大的抗肿瘤功效,驱动蛋白(kinsins)也是一样。理论上讲,这些药物应具有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分裂,甚至在动物模型上具有一些抗肿瘤功效,但这并不表示它们将具有临床活性。细胞凋亡的调控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有BHX结构域或BH3结构域抑制剂,包括Bcl-2及整个家族,Mcl1,AKT抑制剂和将诱导细胞凋亡的TRAIL受体的活化剂. 单克隆抗体通常有2种靶标,一个是表面蛋白质本身,与跨膜激酶受体表面结合的抗体;还有与配体结合的抗体,例如Bevacizumab,这是最著名的抗血管生成单克隆抗体,它隔绝VGEF配体,防止其与VGEF受体结合。另一类是小分子,有些非常重要的癌症分子作用类别是使用小分子很难瞄准的,这些靶点被认为成药性不是很大,但是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涉及分子大量几何结构域和相当低的亲和作用,以及与核酸的转录因子作用也涉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通常很难开发出特定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的靶点有特异性,一般是静脉注射,半衰期2星期左右,而小分子的靶点多变,口服或静脉注射,半衰期只有数小时,一至2天,从制药成本来看,单克隆抗体制造成本相对小分子昂贵,而大部分小分子都很便宜。 目前有10种批准的治疗癌症单克隆抗体,它们的靶标都很清楚,有三种是针对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蛋白的,有2种抗体:tositumomab ibritumomab是与I-131 或钇-99偶联的,用于靶向放疗。rituximab属于IGG1,具有与之相关的依赖抗体的分子细胞毒性。Gemtuzumab ozogamycin,以CD33为靶点,是一种细胞表面抗原,通常表达为白血病细胞。 New issues for monocional antibody therapy of cancer 主要有3个问题: 1、ADCC 对疗效有多重要?   免疫学中的说法是,IgG1在FC受体相互作用中与细胞毒素作用有关,与IgG2 无关。Rituximab抗体依赖细胞毒性,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体Cetuximab Panitumumab的经验来看这有点自相矛盾,因为Cetuximab属于IgG1,它确实具有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为结肠直肠癌使用的单药,具有大约10% 的缓解率,Panitumumab是由美国Amgen公司特别设计的一种人体单抗EGFR,属于IgG2。所以这里有多种情况,要么任一种与EGFR有很高的亲和性抗体,以某种方式影响结肠直肠癌的EGDR信号转导,足以产生抗肿瘤作用,并没有免疫ADCC型的机制;或者有可能我们关于IgG2 的学说,即认为它与ADCC无关的假设不完全正确。这还是个未解决的问题。 2、这些抗体与小分子结合使用会作用于同样的蛋白或途径吗? 举个例子,Sunitinb小分子和 bevacizumab抗体联合使用,bevacizumab与VGEF配体结合,Sunitinb抑制细胞质中位于激酶结构域的受体,相比单独使用,结合这两种药物对癌症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和靶向治疗更有效,在一些动物模型中证实了这一点。临床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人员将这两种药物一起使用,但由于毒性太大提早停止了。毒性是针对靶点的,症状是严重的高血压;肾脏毒性包括肾脏大量渗漏蛋白质,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所以某些时候,同时阻断,可能产生更大的毒性。随着制剂数目增加,这是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 3、哪些靶点能经受抗毒素治疗? 之前给了Gemtuzumab ozogamycin和tositumomab。目前正在进行一个项目,与Genetech一起研究Maytansine或maytansinoids,它们是非常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作为单药使用时,由于其高效,治疗指数很窄,作为单抗输送时,可以改变这种治疗指数,有利于抗肿瘤作用。 过去数年已经被FDA批准的络氨酸激酶抑制剂 化合物(商品名)/靶点/适应症 imatinib(Gleevec ™) /BCR-ABL,C-KIT/CML,GIST dasatinib(Sprycel)/BCR-BAL,SRC/imatinib-res,CML nilotinib(Tasigna)/BCR-ABL/imatinib-res,CML gefitinib(Iressa)/EGFR-1/NSCLC erictinib(Tarceva)/EGFR-1/NSCLC sorafenib(Nexavar)/VEGF-R2/renal sunitinib(Suient)/VEGF-R2,C-KIT/renal,res,GIST   这些制剂中没有一个具有绝对特异性,imatinib主要用于CML,但它也是一种C-KIT致癌基因的抑制剂,在胃肠道间质瘤中,C-KIT致癌基因非常重要,所以这种抗体有双重适应症,取决于不同的靶点。非特异性有益于这一方面,但问题是会引发特定靶点所不必要的副作用。Dasatinib最初是由Bristol-Myers作为SRC抑制剂开发的,我们并不知道小分子SRC抑制剂是否会是很好的抗癌制剂,SRc是一种常见的致癌基因,但抑制它并不一定会导致临床缓解。然而dasatinib也是一种很好的BCR-ABL抑制剂。nilotinib也是对突变体有活性的一种制剂,这2个药物都被FDA批准,用于每年大约几百个案例的适应症。dasatinib正好也是一种ODGF受体抑制剂,涉及血管生成,也涉及完整性,如果抑制一种形式的PDGF受体,就会产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我们担心dasatinib的主要副作用是全身水肿和胸膜积液。这是PDGFR的脱靶效应。 来自Oregon州的Bryon Drucker研究imatinib在临床使用(约500名患者接受实验)的结果显示,整个缓解率超过98%,CML是一种BCR-ABL融合发生的疾病,在癌症中并不独特,其发病机制好理解,简单,是单一通路。这种模型能够用于治疗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准确性还有很大讨论的空间,这些癌症有多个致癌击中点,有许多不同的通路,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更令人吃惊的是,每年只有3%-4%的病人失败,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物,研究那些用药失败的患者,我们发现CML的恶化,即二次致癌事件的发生,导致所谓的原始细胞危象。更重要的是点突变,整个癌症基因组中,点突变发生的频率很高,BCR-ABL的频率大概是每年2%。在所有抗癌药物中约占三分之一到一半,几乎所有突变都在激酶结构域或靠近激酶结构域。有一个特别的突变是TN15N(I突变)对imatinib有抗药性,对其他所有的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有抗药性,这大约出现在15%的CML案例中。这个特点的突变是一个挑战,有公司目前正在特别研究有这种特别突变的2%的CML中的15%。不过每年CML患者约50个,所以样本量不够。但是我们知道抗药机制,基于分子就很容易确定特征,制药业可以找到有效治疗这种突变的药物。 我们已经提到dasatinib,这是一种副作用非常大的激酶抑制剂,但对比针对BCR-ABL的imatinib,它的有效性大了3倍,20种抗imatinib的BCR-ABL突变体,其中19种它都有活性。它毒性很大,大部分症状都与BCR-ABL无关,比如疲劳,腹泻,胸膜积液和心脏毒性,这些全是脱靶效应。明智选择激酶抑制剂的结构就有可能对一种真正精选的BCCR-ABL抑制剂进行微调,使其耐受性更好。 Sunitinb是一种多靶向激酶抑制剂,最初由SUGEN在南旧金山开发,它作为VGEF受体抑制剂开发,选择我们知道它也是C-KIT抑制剂,也抑制PDGFR,它也存在很多问题,毒性大,不是一种简单的药物,主要副作用是疲劳,导致有三分之一的患者需要减少剂量。它在肾细胞癌中被批准使用,其他适应症为胃肠道间质瘤,在这种很难治疗的癌症中,对比安慰剂,Sunitinb改善了无进展存活期。 Sorafenib最初是作为Raf激酶抑制剂开发的,它也能抑制多种激酶,如VEGFR-2,PDGFR,FLT-3,c-KIT,它获准用于治疗肾细胞癌。 开安这些新的分子靶向抗癌制剂,我们的缓解标准或观察这些药物效力的方式已经改变,使用细胞毒素制剂,要求更加严格,肿瘤直径的结果演减少50%或按照Rhesus的标准要减少30% 。过去几年开发这些药物的结果是按照所谓的瀑布图来衡量肿瘤的,瀑布图就有按照特定间隔,比如开始治疗2个月后,对比治疗前的肿瘤尺寸测量值,与安慰剂对照绘制出来的图。可以看出,即使是使用安慰剂,有些肾癌也萎缩。为什么?这里可能是肿瘤放射测量或临床测量的变化性,这就是噪音。还有许多肿瘤的尺寸低于水平线。 近期被FDA批准的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是Lapatinib,这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抑制剂,能有效抑制EGFR2 或her 2(乳腺癌中的一个重要致癌基因,存在于25%-30% 的乳腺癌)。 Lapatinib是一种小分子口服制剂,作为单药使用,有一些活性,但和化疗结合,活性更强大。 客观地说,这些药物到底有多好?毫无疑问,有些癌症已知有活动的或成瘾的致癌突变,对此这次药物效果惊人,比如CML中的imatinib dasatinib,还有nilotinib,胃肠道间质瘤或Ckit中,imatinib,Sunitinb针对成瘾型致癌基因,针对乳腺癌的her2治疗,存在突变的肺癌亚群,特别是EGFR基因的增值,这些案例中缓解率都超过了50%,缓解时间超过1年,有些案例中显示治愈。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大部分新的靶向制剂临床效益有限,缓解率低于50%,缓解时间低于1年,没有治愈例。总的来说,这些制剂不错,被FDA批准,但如何使用,综合使用,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受益,我们则需要更加明智。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13——乳腺癌预防研究
monica0569 2012-10-27 10:44
(42mins) by Marcia L. Stefanick,PhD 一旦女性被诊断患了雌性激素受体阳性癌症,tamoxifen是一种常规的治疗药物。在乳腺癌的研究中,人们专注于开发出完美的选择性雌性激素受体调节剂,将雌激素受体控制在乳房内,但在骨骼中仍然生成,而不影响其他组织。 NCI1998年建立的一项大型乳腺癌预防研究,BCPT(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Trial),关注的是没有侵略性乳腺癌历史但有患乳腺癌高风险(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35-59岁,根据GAIL模式,被划分为乳腺癌风险很大的女性人群,这个研究持续了4年,女性按照服用tamoxifen或者安慰剂随机划分,初步结果是高风险女性患侵略性乳腺癌的几率少49%,非侵略性乳腺癌为50%。在雌性激素受体阳性肿瘤中很明显,降低69%,但是代价很高,代价就是雌性激素中非常典型的侵略性子宫内膜癌增加超过3倍,还会增加中风,肺栓塞,深层静脉血栓的风险,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中,其他并发症包括白内障的增加,热潮红和阴道分泌物增加。这是女性不愿因服用tamoxifen的原因。出于这个原因tamoxifen在乳腺癌预防中并没有广泛应用。 BCPT的结果发表一年后,MORE实验得出的乳腺癌预防实验,主要关注骨质疏松,采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 raloxifene测试是否可以用于年纪较长的患有骨质疏松的女性群体。实验确实可以看到脊椎和股颈的密度有所增加,同时乳腺癌减少。也没有tamoxifen出现的负面作用。 NCI下一步要做的是这两个结果放在一起,进行SERM的第二个项目研究,成为STAR(Study of Tamoxifen versus Raloxifene),这个研究范围更大,因为将两种乳腺癌预防药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没有安慰剂组的存在。研究人员推测乳腺癌患者会减少,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个研究持续了6年,结果显示两个群组之间没有差别。作为已知的乳腺癌预防药Tamoxifen与Raloxifene本质上是一样的,有趣的是Tamoxifen组非侵略性乳腺癌的案例比较少,在子宫内膜癌方面没有区别。在中风和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没有区别,两种药都没有疗效。但在Raloxifene的使用组血栓栓塞的发病比较少,白内障和白内障的外科手术也比较少。 女性健康学会(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更多信息,访问网站http://www.nhlbi.nih.gov/whi/index.html)有3个临床试验和一个观察性研究。这个研究目前在40个临床中心进行,我们关注的是少数的女性群体,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以及小部分西班牙裔人群,目前还在收集数据。WHI 临床试验(CT)包括激素试验和饮食试验,人群年龄在50到79之间,总共有68133人。在激素试验中,主要判定进行过子宫切除的女性的雌激素自身或者有子宫女性的雌激素和黄体酮是否会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是否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有一个很大的趋势认为雌激素,不管有没有黄体酮,对乳腺癌都是不好的,在WHI进行了百万女性大调查后,再次提出,女性,尤其是使用绝经期激素的女性,雌激素和黄体酮对患乳腺癌的风险特别高。 我们的研究对女性是否切除子宫进行了随机选择,没有切除子宫的女性参与雌激素和黄体酮试验(E+P),每日随机进行雌激素和醋酸甲羟孕酮的配合服用试验,或是安慰剂,子宫切除的女性单独进行E实验(10739名女性)。原计划是对这些人跟踪8.5年,但是这两个试验都因为对人有伤害、风险高被永久停止了。我们预期的益处是雌激素对冠心病有疗效,不过存在患乳腺癌的风险,流行病理学认为带有或没有黄体酮的雌激素对中风的影响比较大;我们预期血凝块对活跃的激素会造成干扰,预期雌激素对骨骼有好处 ,所有这些在监控计划里面都有考虑,但是总体的规则是有益处的研究应该由益处来结束,而有伤害的研究由伤害来结束。 E+P实验只持续了5.2年,不过只要还有抵抗风险的成分存在,试验就要继续。我们已经观察到没有骨质疏松的女性髋骨折的减少,同时还有结肠直肠癌的显著减少。我们对冠心病有益的预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发现雌激素和黄体酮明显增加的中风的发生。从第一年到第三年,诊断的乳腺癌实际上减少了,然后乳腺癌急剧上升,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想知道为什么。结果发现是早期乳腺X线照片检测的问题,一般来讲乳腺癌很难探测,因为乳房密度很高,很难早早期观察到癌症,当我们可以看到的时候,肿瘤其实已经很大了,扩散起来更具有侵略性。总体来讲,这组试验中,侵润性乳腺癌患者增加,肿瘤更大(1.7cm vs 1.5cm),很大一部分淋巴结呈现阳性,这些结果与流行病学所说的大相径庭,流行病学总是坚持认为由雌激素引起的乳腺癌不具备太强侵润性,不会产生问题。目前我们的资料还不够研究死亡率。我们已经观察到服用激素组的女性死亡率明显偏高,接下来要进一步跟踪这些服用激素的女性。还有一点是我们获得的乳房X线照片,异常的乳房X线照片有所增加, E实验的停止不是因为冠心病或乳腺癌的增加,而是因为中风的增加。DSMB并不提倡停止这项实验,但NIH决定停止。负责监控研究的NHOBI并不准备继续研究,这项研究中我们已经确信雌激素自身所增加的中风概率,比雌激素与黄体酮一起要高的多,这更多是因为只进行雌激素试验的病患人数以及切除子宫的女性中风的危险更大,我们还观察到髋骨折的减少,这个研究本质上是中性的,并不存在风险超过益处的情况。但最大的风险是这些风险中可能有一个是NHOBI不愿意承受的,肺栓塞同样增加。 在研究乳腺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证据说明雌激素试验中乳腺癌增加了,试验结束的时候侵润性乳腺癌的几率减少20%。 将2个试验结果放在一起比较,并不单单是雌激素组中子宫切除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在安慰剂组,从年龄分布来看,50-59岁的女性在E+P组比年龄更大的组风险稍低,60-69岁组里面,安慰剂与服用E+P基本相同,70-79岁的女性,服用安慰剂患乳腺癌的风险稍低,不过很明显的是在E+P组随着年龄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基本都是增加的。 现在我们有充分证据证明预防癌症的方式,是不要服用激素和黄体酮。 流行病学支持我们的观点,有调查后研究显示,脂肪量比较低的国家相对脂肪高的国家患乳腺癌的几率比较低。我们做了WHI饮食试验(Diet Modificaion Trial,DM),针对脂肪摄入量相对较高(至少为32%的脂肪摄入量)的女性,近49000的女性参与,设计时间是9年,实际上进行了8.1年,因为招募这么多女性比我们预期的时间长。我们试图将这些女性的脂肪摄入量降低到20%,按照NCI关于蔬菜水果的搭配原则,进行蔬菜水果供应,每天至少5次,供应6种谷物,我们的目标不是减肥,但是参加试验的女性都是为了减肥,比起其他方面她们对体重最关注,一旦为了控制体重而吃蔬菜水果,体重就容易变化所以控制小组的体重不断上下浮动,这正是我们想避免的。我们的目标是将脂肪量减至20% ,实际减了24%。最后减少了9%的乳腺癌,但是不显著,置信区间是1.01。不过即使在实验中没有得出饮食与乳腺癌的直接关系,我们也肯定不建议人们癌吃多少脂肪就吃多少脂肪。脂肪的基本原理就是会降低雌激素水平,不过雌二醇不会降低。 那么到底多低的脂肪能够产生预防作用呢?这是很具有争议的。我做了The Women's Healthy Eating and Linving study(WHEL),针对4年内诊断出患了乳腺癌的女性,这个实验正在北加利福尼亚的癌症中心进行,由斯坦福与NCCC合作进行,Robert Carlson是主要的肿瘤学家,这个研究讨论的是是进食还是禁食脂肪,我们知道很多蔬菜和水果都有抗氧化剂,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对蔬菜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研究,想知道它们到底有没有作用,我们没有数据证明食物本身会产生作用,这只是一个论据。我们将女性分成两组,一组可以吃的很好,另一控制组吃的是NCI餐,她们平均年龄53岁,基本都是40多岁,60多,还有50多占了大部分,在癌症方面四年内,她们经历从I阶段到IIIA阶段,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处在阶段II或IIIA,其余处于I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淋巴结负性和乳房切除手术都有很好的匹配。三分之二都曾经服用过tamoxifen。因此我们推断这是雌激素阳性肿瘤。我们改变了她们的饮食,4年后干涉组的蔬菜增加了65%,水果增加25%,纤维素增加30%,脂肪减少13%,结果是两组都出现了16%的新乳腺癌或复发,饮食变化后乳腺癌还是一样。这是能获得的最消极的试验结果。所以我们认为蔬菜和水果并不能成为癌症复发的解决方法。我们现在已经放弃了饮食疗法,花了8年时间进行的饮食疗法试验证明这对预防乳腺癌及其复发都没有效果,现在我们着重研究体重和锻炼,希望这是斯坦福下一个和我们合作的项目。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24——癌症基因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10-26 09:38
by Linda Boxer,M.D, Ph.D. Professor of Medicine , Chief of Hematology 基因突变在恶性肿瘤中非常常见,30多年前,人们首次识别致癌基因,这些祖细胞或逆转录致癌基因表达的蛋白呈现显性。致癌基因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激活: 点突变,插入突变,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与蛋白相互作用,逆转录整合与转导 ,就致癌基因的识别而言,最后两种方式非常重要。 我们如何对致癌基因进行分类呢?最有用的方法是 根据正常基因产物的功能分类 。 第一个识别的致癌基因是Src络氨酸激酶,它通过逆转录转导。20世纪初,Peyton Rous证实一只鸡体内的肉瘤可以移植到另一只鸡体内,并且这些肉瘤细胞磨碎后的滤液仍然可以传播疾病。之后许多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确定Src蛋白的命名,是根据Ras病毒命名的。1969年,Huebner and Todaro 提出了致癌基因假说,他们假设内源性病毒包含转化基因,称之为致癌基因,激活这些内源性病毒将导致癌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们的猜测基本是正确的。Bishop and Varmus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rc基因,对病毒复制而言并不是必须的,因此他们猜测Src基因可能是病毒恰好选择的细胞基因,他们的猜测是对的。 c-Src是在人类基因组中找到的原癌基因,V-Src是病毒的基因形式。c-Src是编码非受体络氨酸激酶,它在正常细胞中受到严格的调控,以不活跃的状态存在,在有丝分裂期间及某些其他细胞活动期间短暂地激活。细胞Src在不同的信号传递途径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控制了大量正常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增殖,存活,分化,细胞运动,与正常细胞间接触的维护以及血管生成。所有这些活动在恶性肿瘤细胞都可能会造成干扰。c-Src介导不同的细胞去向,在将信号从细胞表面受体传递到细胞核这一过程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还与不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将Src放入纤维原细胞,让纤维原细胞自行生长,它们的形状很均匀且受到接触抑制,能形成细致均匀的单分子层,但如果看v-Src纤维原细胞,它们的形状非常不规则。这是致癌基因带来细胞变化的一个例子。 在人类可以在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中会发生一些c-Src 突变,其他癌症找不到这一基因突变。但是癌症中(如结肠直肠,胸部,肝细胞,胰腺,前列腺,肺部,卵巢癌)通常c-src会超量表达,活性增加。这一发现引起人们对于将Src作为药物的兴趣。c-Src是一种络氨酸激酶,需要结合三磷酸腺苷(ATP)才能形成磷酸基,所以我们可以阻止其结合;它还需要结合其他蛋白,有两个结构域(SH2,SH3),我们也可以对其结合阻止,使蛋白质本身失去平衡,或缩短半衰期。 首先看三磷酸腺苷竞争性抑制因子的例子,它们与ATP结合,阻碍转磷酸酶活性,大部分抑制因子都会抑制许多种不同的激酶,有一种络氨酸激酶抑制因子已经被认可,那就是达沙替尼Dasatinib,它已经被批准用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如果要干扰Src与其他蛋白的结合,SH2区域结合包含磷络氨酸的蛋白质,SH3 区域与带有富含脯氨酸序列的蛋白质结合,这些相互作用对于Src结合底物并激活它们非常重要。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有效的制剂干预这种结合。如果要将肉瘤蛋白失衡,或缩短半衰期,肉瘤都伴随有热休克蛋白90,但很多蛋白都伴随有热休克蛋白90和一些其他热休克蛋白,目前干扰这种相互作用的抑制剂也不是非常有效。 另一个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的最普遍致癌基因之一是Ras基因,这是一种通过点突变激活的致癌基因。目前有三种:H-RAS,N-RAS,K-RAS。RAS是一种GTPase蛋白,在无活性的鸟苷二磷酸结合形式以及有活性的鸟苷三磷酸结合组织之间循环。RAs调控对很多细胞外信号的细胞反应。我们现在知道GTP结合的RAS可以至少与20个效应物相互作用。Ras蛋白通过GTPase活性蛋白负反馈调节,GTPase活性蛋白称为GAPs,Ras蛋白激活GTPase,将其转化为鸟苷二磷酸和Ras的无活性形式。30%左右的癌症都会出现Ras突变激活的现象。3种不同的Ras基因在不同种类的癌症中都有突变,如K-ras基因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尤其是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肺癌)发生突变,K-ras 和N-ras在骨髓恶性肿瘤中都会发生突变。N-ras常在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生突变,H-ras常在膀胱癌中突变。突变通常包括3个位置:12号,13号和61号氨基酸,这些突变减少内在的GTPase活性,导致对GAPs的抵抗,获得水平增强的活性鸟苷三磷酸结合Ras蛋白。对下游信号通路的下调赋予癌症细胞异常功能的蛋白。Ras蛋白是一个理想的药物靶标,因为它是癌症中突变最为频繁的一种致癌基因。已经有很多抑制机制,一种方式被用来重新激活内在的鸟苷三磷酸水解活性或反鸟苷三磷酸结合,还可以抑制下游通路信号分子。另外一种方法是阻止Ras基因转录后的改变。Ras基因需要位于质膜的内表面才能与受体络氨酸激酶结合及与下游效应物相互作用,保持活性。存在为进行此靶标治疗所需的转录后改变,第一种是通过法尼酰基转移酶(FTase),添加法尼基类异戊二烯酯。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FTls)试图阻止翻译后修饰,使得Ras基因失活。这种抑制剂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发挥作用时,存在一个替代途径,这就是香叶基香叶基转移酶1(Geranylgeranyltransferase type 1),它增加一个香叶基,激活Ras基因。尽管没有有效的Ras抑制剂,这些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确实有某活性,它们在哪发挥影响并不知道。 染色体易位在很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已经得到确认,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将一个基因激活,一种是不改变基因编码区,而是降低表达,在Burkitt淋巴瘤中发现存在这种机制,一种是打断2个基因编码序列,得到一个融合蛋白,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BCR-ABL蛋白。在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B细胞恶性肿瘤,具有在原癌基因的染色体易位,被易位到其中一个免疫球蛋白基因座中,具体是8号染色体上的原癌基因转移到14号染色体上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 Myc 基因是一种转录因子,在不活动的细胞水平很低,进入细胞周期,水平迅速提高,在Burkitt细胞中的情况是持续性高水平的c-myc。有很多动物模型来测试myc基因被下调表达在不同组织的影响。在造血组织中,很多实验室提取其中一个免疫球蛋白基因座的调控区,将其连接到myc基因,放回B细胞,观察发现最终会长出淋巴瘤,这种淋巴瘤非常有侵略性,看起来就像Burkitt淋巴瘤。斯坦福大学的Felsher及其他研究人员采用另一种方法,启动、关闭Myc表达,观察到在某些情况下,关闭myc肿瘤发生退化或分化。c-myc是一个很好的靶标,因为一些癌症明显依赖myc 的表达。一种方法是干扰它的信息表达,或者干扰蛋白翻译。 靶标疗法的典型代表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它的特征是BCR融合ABL基因,由9号染色体和22号染色体易位形成。携带CML基因的人血液中和骨髓里的白血病数量增多。BCR-ABL蛋白变成结构上活跃的络氨酸激酶,它位于细胞质内,BCR基因有不同的断点,可以获取大小不一的融合蛋白(190-230kd),190kd较小,在一些pre-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发现。BCR-ABL与几种底物结合,激活多种信号转导。如Ras基因通路,Raf,Myc,PI3K,STAT。许多研究表明BCR-ABL 癌基因对恶性转化的重要性。1996年,Brian Druker及同事指出小分子imatinib or Gleevec竞争抑制ATP对BCR-ABL的结合,干扰癌症信号,imatinib的晶体结构结合ABL激酶,表明这种药物稳定了失活的酶构象,被认为是特异性的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但它对其他络氨酸激酶也有抑制,如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和c-kit。imatinib抑制BCR-ABL磷酸化作用,禁止向下游发出信号,抑制BCR-abl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 现在我们知道有些Micro RNA也是致癌基因,Micro RNA是18-24个核苷酸核糖核酸分子,碱基对的目标是信使RNA,一种特殊的Micro RNA能够锁定不同的信使RNA,调控细胞分化,增生,凋亡,有很多关于micro RNA 与癌细胞的表达形态的研究,它们在多种癌症里的表达是下调的。这一领域刚刚兴起,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6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34——癌症生物学
monica0569 2012-10-21 17:17
由于没有癌症研究的基础知识,我打乱了学习顺序,从基本的概念开始,比如癌症的生物学原理。 by Michael L. Cleary M.D. 19世纪早期,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癌细胞核的含量异常,现在病理学家依然用这种方法来观察患者样本,诊断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子宫颈抹片检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直到1960年,才发现一个与具体疾病相关的特定染色体畸变,那时的技术能做的是延长细胞分裂中期,给染色体染色后,可以看到一种异态的小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是在费城由Peter Nowell和他的同事Hungerford发现的,现在我们成为 费城染色体。 Janet Rowley的后续研究显示,事实上这些小染色体是一种易位染色体。10年后,直到更加完善的技术出现,即能给染色体进行条纹修饰(band chromosomes),给染色体染色,让其呈现重现性好的特定带型,使我们能辨别所有单个的染色体。这项技术能使我们重新对染色体组分类,将存在于人类癌症中的变异染色体归为一类。Chromosome FISH技术伴随DNA克隆的到来,使用一种区域特定探针,用荧光标记分类,杂交到染色体上,这项技术有助于癌症个别基因异态的诊断。染色体涂染(Chromosome Painting)技术在未来几年里会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沿着单个染色体分布的探针库,检测某种疾病特有的染色体异位。90年代中期,光谱核型分析技术(spectral karyotyping)可以为人类的每条染色体建立特定的基因库,每条染色体由于染色体库里的不同荧光色素都染上了不同的颜色,其中一条称为光谱染色体核型的细胞。这项技术非常强大,加亮了染色体易位的位置,对癌症细胞的各种基因重组进行分类非常有用。 其他技术还有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CGH),DNA测序等,这些技术都表明基本上所有人类癌细胞都包括染色体畸变。很多年以前我们开始意识到癌细胞的基因含量不稳定。这些畸变到底是肿瘤形成过程的原因还是结果仍然存在争议,换言之,癌细胞是先天的基因不稳定还是某些疾病发病机理的分子造成的损坏?答案是两者的结合。癌细胞有许多致病性重排,有不稳定的基因组,我们看到的很多损坏不是发病机制的一部分。 有3个证据可以证明这些畸变是致病原因。有些非常罕见的疾病,特征是基因或者染色体不稳定,这些病人极易患上癌症;通过对癌症畸变的观察,我们得知一些畸变是稳定的,只在某类癌症中发现;利用小鼠遗传模型的癌细胞重排位点克隆,证明可以在小鼠中诱发类似于人类疾病的疾病。比如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对紫外线照射有极高的敏感性,这些患者的核苷酸切除修复是有缺陷的,所有这些病人在非常年轻的时候都会得皮肤癌。 染色体畸变的后果是什么?肿瘤抑制基因隐性突变和细胞原癌基因激活。有许多不同的染色体机制和分子机制控制细胞行为,某些情况下可以由常染色体核型获取,其他情况则需要更精确的技术如微阵列法,比较基因组杂交货嗅探分析。 我们主要关注易位,这是激活致癌基因的一种畸变。有两个机制:参与基因调控或基因结构的突变。基因结构改变是增强子或启动子或者两者从一个非常强的转录点被重排到一个细胞原癌基因附近。通常这个基因可能沉默,但由于重排使得它变得结构上很活跃。这是淋巴恶性肿瘤里的一个特别的共同机制,在发育中它们通常会重排基因,它们是免疫球蛋白。且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基因是很有效的转录位点。许多细胞的基因变得很活跃是受到淋巴恶性肿瘤这种机制的影响。比如转录因子MYC,细胞因子IL-3,酪氨酸激酶LCK,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存活因子BCL-2等。 从基因结构和染色体动态来看,易位会融合2种不相关的基因。由于基因分裂的性质,易位会出现在内含子,所以融合基因合成的地方实际是染色体在内含子断的地方,并不影响任何外显子。这种基因能转录和处理到我们称之为融合信使的RNA当中,这种RNA编码一种嵌合蛋白。还有更多的易位做这项转录,而不是启动子或增强子替换机制。与这种机制相关的最著名的基因或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是包含费城染色体的疾病,有异常的缩短的22号染色体,是相互作用易位的结果,融合了BCR和ABL(一种络氨酸激酶)基因,ABL与BCR融合,激酶的活性被解除,不再接受正常调控,启动一些信号级联反应。这里有一种抑制剂,Gleevac,把激酶作为靶标。易位研究的人都将这作为鉴别新易位基因的范例。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些新的生物标记物,不单用来诊断,而且能设计出以这些重排合成的异常蛋白质为靶标的分子治疗。 癌症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比如我们可以用2种疾病的亚型或疾病的分子分型,某些情况下它们是有用的预后指标。可以告诉我们患者需要接受什么类型的治疗。可以作为疾病进展的标记。 是新的治疗目标的来源。 分子亚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尤为明显,这种病基于形态学、其他病理学或血液学用在诊断疾病的参数可能非常一致,从分子水平看这些肿瘤都是相同的,但从遗传角度完全不同。 Tom Look 约 10 年前发表过一个饼图,将 ALL 分为几种隐含的易位,有关联的致癌基因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染色体易位导致的。过去 10 年到 15 年我们实验室也实现了将几种由这种重排导致的致癌基因分离出来。这些重排不仅对细分这种疾病很有用,也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很重要指标。当病人被诊断得知他们有怎样的染色体易位,可以将病人分为不同层次,用更加标准的化学疗程 ,或考虑像骨髓移植这样的侵袭性疗法。 怎样才能将这些信息作为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以急性白血病特殊致癌基因为例,这种病在骨髓和淋巴白血病两种类型中占大概10%,有50种不同的基因与MLL基因融合,发病机制是由于MLL癌基因蛋白和不当的干细胞或祖细胞自我更新诱发的过多Hox基因表达。我们在苍蝇中发现了Hox基因的同源体,这一基因参与维持Hox基因表达,也是发育期间大量调节器的转录因子。我们大概知道它作用的途径,在肌瘤细胞中,小鼠模型和白血病案例中,Hox基因维持Hox转录的异常水平,用标记修改使得组织蛋白甲基化,促使基因处于活跃状态。这一途径在人类癌症中由突变作为循环靶点。现在我们不仅有MLL基因合成的融合基因,也有一些易位产生在Hox蛋白的融合蛋白,和Pbx蛋白(辅助因子蛋白的一种),沿着这条途径的不同点可以作为治疗白血病的靶点。 定性新的致癌基因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开发一套能识别其生物功能的阵列法系统,希望这个阵列法能提供致癌原的读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概括这种病的特征。这是10 年前Catherine Lavau与我们合作建立起来的分析,从一只健康小鼠获取骨髓细胞,用逆转录病毒注入MLL致癌基因,把注入后的细胞放入亚甲基培植菌,会形成菌落,一个星期后挑出转入后的细胞再次培养,我们称为连续培养化验。用健康小鼠的祖细胞进行这个实验,会看到在进行2次或3次后这些细胞会耗尽生长能力,这表明她们没有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但是如果直接注入MLL致癌基因,会发现它们不仅能坚持住接下来几轮培养,而且数量也增加了。利用这个模型还可以做的是,转换这些原始骨髓细胞,把它们移植回合适的接收小鼠中,几个月以后,小鼠患的急性白血病跟人类类似。 其他研究人员采用了其他方法进行试验,比如合成转基因小鼠,小鼠模型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原始细胞群,也就改变了被转换的致癌基因。接下来的第一个问题是能否不使用骨髓祖细胞的混合物,预先分离单个祖细胞,找出哪个祖细胞容易引起白血病,我们的实验证明是可能的。一些特定祖细胞群,比如干细胞,常见的淋巴和骨髓祖细胞,以及CMP下游更多受限的祖细胞,都可以实现。常规的想法是造血干细胞应该是唯一容易转型的细胞,因为它是上述几类细胞中唯一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正是大家知道的癌细胞的本质特征。我们的实验预先分离这些群落的每一个细胞,转导到MLL致癌基因,然后看哪一个会提高白血病患病率,本质上,所有这些细胞群都有骨髓分化潜能,都容易患上白血病,这很出于意料。它本质上表明即使细胞没有自我更新能力,也能够患上一种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疾病。有趣的是不管哪类白血病,不论是哪种祖细胞群引起,都是同一表现形式的白血病。也就是说放在干细胞,不会产生干细胞白血病,放在GMP里,不会产生GMP白血病,他们都有相同的显型。 问题是到底发生了什么?基因是干什么的?基因只进入HSC然后使得他们移动到下游某处从而产生白血病吗?还是把这些细胞往回移动,赋予它们自我更新的能力?从已有的研究中还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Tim Somerville采用患白血病的小鼠,把它们的白血病细胞再次外植到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生成群落,对这些群落中的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每个群落都由一个细胞发起生长。他提出两个问题:1、如果取一个群落移植入小鼠,它会得白血病吗?2、这个群落形成的细胞(群落原始细胞),是否是一种白血病干细胞?他在实验的每个例子中都进行重复,每个实例中小鼠都患上了白血病。这些继发性白血病是由一个真正的白血病干细胞发起的。他的实验证明了群落原始细胞跟白血病干细胞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他提供了白血病干细胞潜力的一个别的衡量标准。我们已经知道探明白血病干细胞潜在性的唯一方法是移植。这里我们不需要移植来确定这些是否是白血病干细胞。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白血病干细胞有多常见?如果用群落总数,出去培养皿数目,Tim发现小鼠小鼠到了白血病晚期阶段,几乎25%的白血病细胞都是白血病干细胞,与先前报道的非常不同。基于移植研究,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布最多在1%,通常是一小部分,占癌症总人群的0.01%-0,001%。用传统方法如限制稀释分析测量这些小鼠的白血病干细胞,会发现,通过这种方法120个细胞,只有1个被证明是白血病干细胞,所以移植方法将真正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布低估了30倍。 Tim做了另外一个实验证明这种白血病干细胞在顶端或级系的末端存在一种级别,它们表现出特定的活动标记,使我们可以富集它们,研究它们的属性,所以它们是有等级体系的。通过对这些的分析,TIm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以真正获取白血病这种特殊疾病里干细胞的显型。他的发现很令人吃惊,白血病干细胞实际上表达出淋系抗原,正常情况下,造血祖细胞一般不会表达出这种抗原体。 所以这里得出结论:HSC,CMP,GMP,可以成为MLL致癌基因改造的靶点,但在这种特殊病例中实际发生的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白血病干细胞,其源头是在已知的干细胞和祖细胞之内,我们会看到在最远下游祖细胞群落中产生的自我更新的易位聚焦,这是与之前模型对白血病解释的非常不同的观点。在这里要声明的是这是一只患有特定类型白血病的小鼠模型,仍然有待确定它的特性是否与人体疾病特征一样,以及判断模型的普遍性。几乎可以肯定不同的致癌基因,会导致不同的白血病细胞等级,案例不会是千篇一律。 还有一种方法是做更多的生物化学研究,弄清癌蛋白的生化特性以及它如何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产生作用。我们与Akihiko Yokoyama合作,提纯MLL基因,来观察跟MLL基因相关联的因素是什么,研究的结果发现,大部分鉴别出的蛋白质,在组织蛋白甲基转移酶活跃区附件产生相互作用,它们可能把自身的甲基转移酶为目标,参与确定甲基化合反应特性,产生一种在组织蛋白H3上的特殊标记。其他关联的蛋白基因在不同的蛋白质区域内产生,并对蛋白质的功能有未知的作用。然而作为染色体重排的后果,这种多蛋白复合物受到了严重破坏,所有的MLL基因的因子和部分被融合时的搭档基因删除、破坏和替换了。有一种蛋白,它的互作不会受到破坏,叫Menin蛋白,它是一种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蛋白。为什么癌蛋白会与肿瘤抑制蛋白相互作用?有2种可能,一种是癌蛋白的部分作用是破坏肿瘤抑制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白血病发病;另一种可能是,这种肿瘤抑制蛋白与融合蛋白一起发挥作用,使其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和基因调节器。 现在有非常明确的实验方法可以区分这2种可能性,Hako做的是在MLL基因发生互作的区域绘图,他基本已经确定看5种对互作有决定性意义的免疫氨基酸,他引发MLL的定点突变,与缺少互作范围的MLL融合蛋白的定点突变,从而不会与Menin蛋白发生相互作用。 问题是这种蛋白能转换吗?这个突变的融合蛋白是否会改变原始的骨髓细胞?答案是否定的 。在连续培养实验中显示,使用突变蛋白质做实验,基本到第二轮或第三轮培养就没有了。而用完好蛋白则不是这样。 这些蛋白在活体中能形成白血病吗?事实上这些包含可与MLL基因或Menin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的突变因子的细胞是不会导致小鼠患上白血病的。因为控制因子在发挥作用。 所以这些实验表明与Menin蛋白的相互作用需要转化,但并不排除融合蛋白使Menin蛋白失去活性的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看Meni蛋白油缺陷的细胞能否转化?实验是这么做的,取一些带有接上了Menin蛋白基因即Men1的小鼠,抽取骨髓干细胞和祖细胞,做致癌基因转导,接着进行多次培养,以保证稳定的转化,然后向这些转化的细胞里,引入一个逆转录病毒,该病毒是去除掉Menin蛋白后的较为清晰的群落表达。这些细胞能保持其转化显性吗?还是需要Menin蛋白参与才能保持其转化显性?结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去除了Menin蛋白的细胞不能维持转化状态。所以不是Menin蛋白的失活,而是融合蛋白与Menin蛋白联合发挥作用。 有很多肿瘤抑制蛋白与癌蛋白相互作用,如mdm2,一种鱼p53相互作用的癌蛋白,它与p53作用时,使其失活,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若干癌症中mdm2的过度表达。类似的还有cdk抑制因子与细胞周期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当它们结合,就会关闭原癌蛋白质的功能或使其失活。这两类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在以前的案例中都显现这种特征,也就是说它们的活动是互相对抗的。但在Menin蛋白与MLL的例子中,是一个合作性的相互作用。 下面是一个例子,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方法详细剖析一个非常精细的分子来探讨发病机制的功能水平与参与蛋白实际机制的相关性,鉴于MLL癌蛋白的致癌活性依赖于Menin蛋白这一事实,呈现给我们一个有潜力的治疗靶点,令人欣慰的是,MLL中的相互作用点只有5个氨基酸,是一个很小的靶点,有可能通过小分子抑制因子进行修正,可以设计出高立体筛选,对可能抑制这种相互作用的化合物进行筛选。这也为其他的策略提示了方向,一方面可以利用分子靶点这类癌蛋白。大量的研究都表明这些融合在MLL基因上的搭档基因,是致癌基因状态中的关键点。 主要内容: 许多证据表明癌症的发病机制后,存在非致命性的基因损坏,它们通过DNA修复缺陷激活。 这些畸变是隐性突变,激活细胞原癌基因, 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临床应用。 现在大家关注的领域是尝试更彻底底定性这些被激活的癌蛋白,以开发出新的分子靶点治疗方法,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2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癌症综合研究1——癌症靶标疗法
热度 2 monica0569 2012-10-19 08:42
课程介绍:这是一门关于癌症的综合研究医学课程,该课程的内容涵盖各种癌症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癌症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相关前沿科学,如干细胞移植等。这门课程对于癌症的初级学习非常有用。总共56个视频。 1、 癌症的基因测试学(49mins) 今天主要讨论靶向疗法:成功与失败的例子,详细讨论恶性黑色素瘤这一疾病, Onix 制药公司开发的 Nexavar 这一药物的发现与开发过程。 我们实验中的假设是,引起癌症或在癌症中起重要作用的突变蛋白是癌症药物的理想靶标,下面列举了一些突变蛋白,以及对这些突变蛋白进行靶定向的药物。第一个是引起白血病的融合蛋白 PML , RAR , ahpha ;抑制 BCRA 窿体蛋白的小分子如 Glevec ; Raf 是大约在 1982 年首个识别的突变蛋白,这一突变蛋白被锁定在活性 GTP 状态,在正常情况下被激活蛋白或 gas 的酶 TTPA 阻断,突变体缺少一个小分子可以结合的口袋。 RAF 三个家族成员中 的 8-Raf 通过阻止 8-Raf 的膜定位来抑制其进入质膜。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末期,人们曾努力开发抑制 Raf 蛋白的药物,但是后来 8-Raf 成了主要药物靶标,而 K-Raf 和 N-RAF 没有。不过 K-RAF 才是引起绝大多数人类癌症的突变,排在其后的是 N-RAF ,而 8-RAF 是第三。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些药物研发中所作的模型都是基于小鼠的,它们都是由 8-Raf 驱动,这些药物对小鼠或肿瘤的特性没有影响,能够在不影响小鼠的情况下,完全抑制 8-Raf 的功能。在人类肿瘤中 8-Raf 并非起主要作用。 B-raf 是 2002 年作为癌基因发现的,尽管 RAF 本身已经被发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 2002 年人们才注意到特异性激活 B-raf 的突变,在临床上有抑制 B-RAF 的灵长类动物的药物,但不适于人类。 EGF 受体蛋白在肺癌亚群中发现; CKIT 突变发生在肠道间质瘤中,这是一种干细胞驱动肿瘤,另外 CKIT 虽然引发黑色素瘤的例子很罕见,但它们看来对 CKIT 抑制剂具有极好的反应,如 Gleevex ,攻击 CKIT 和 BCR avla 效果很好。 从用 Gleevex-Imatinib 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经验中,我们知道处于该疾病早期的患者对这种药物反应极好, 5 年存活率达到 90% ,同时耐药性每年增长数个百分点, 2 年内达到 12% ,所以在早期治疗这些病人会取得巨大成果。不过,在晚期,用该药的治疗效果欠佳, 5 年存活率仅为 30% ,抗药性增长十分频繁。 以往人们认为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当肿瘤细胞处于混乱中后,药物治疗就太迟了。这实际上是错误的。目前关于 Gleevex Imatinib 为何在慢性阶段有效的解释是,这是一种干细胞衍生的疾病, Philadelphia 染色体出现在一个干细胞中,该干细胞会正常生成经历分化程序的祖细胞,用 Imatinib 治疗早期,这一疾病来自一个干细胞向祖细胞分化的过程和向外生长被阻止,经历正常的生命周期后死亡,但是它们不会得到补充。用药物治疗时,疾病会消失,但是干细胞不会,很明显的是如果停药,干细胞就会回来。所以引起该疾病的细胞并未受到药物影响,受影响的只是其分化以及病程进展,这些祖细胞的死亡并不是药物的作用,仅仅是它们的生命周期结束。相反,在疾病晚期,突变有可能在祖细胞中发生,使得他们扩展,使用药物治疗后,这些细胞会大量死亡。肿瘤越是处于晚期,它对药物就越敏感,因为这些药物对于致癌基因变得越来越依赖,而在早期这种依赖性并不大。因此有癌症基因成瘾的概念,即晚期肿瘤依赖于一个单一的致癌基因。我们在用 EGF 受体抑制剂治疗肺癌病人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 4 种用于治疗不同种类癌症的药物,这些药物有一定效果,但是远远达不到我们的期。这里主要讨论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 EGF 受体抑制剂, Gentax 集团已经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三种类型的反应,假如病人拥有突变的受体,会看到非常巨大的短期临床效果,但是不能用于治疗药物突变频率很高,突变的高频率告诉我们这些肿瘤并不缺乏癌症干细胞,从定义上说这些细胞都来自具有该突变的单独细胞。这一药物已经得到 FDA 的批准,在具有高水平、高拷贝系数的野生型 EGF 受体数量的病人身上,并没有显示任何短期的临床反应,但是病人存活率更久。这就是 Tarceva 得到批准的基础。 在肺癌中,有 30%-40% 具有 K-RAF 突变,这类病人对 EGF 受体抑制剂无反应,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因为 EGF 受体在 RAF 的上游。我们没有料到的是用 EGF 受体对有 K-RAF 突变的病人进行治疗的确凑效,看来在这些有 K-RAF 突变的病人身上,存在一种生长抑制的负调节。如果想对影响肺癌的药物做临床试验,最好将有 K-RAF 突变的病人分开。 为什么具有高水平野生型受体肿瘤不会对这些药物有耐药性呢?可能是因为这类肿瘤是由受体基因的多重复制体而不是单一基因引起。因此要得到给整个肿瘤提供耐药性的耐药性基因的机会近乎为零。为什么有些药物没有作用呢?有很多原因。当这些细胞发出信号时,会看到所有种类的反馈环和适应反应,以及补偿效应的上调等。反馈环和适应似乎导致了病情的发展。为什么有些肿瘤一开始对药物没有反应?正如之前提到的 RAF 通道,及其下游的基因,可能是肿瘤的异质性。 MEC 抑制剂目前为止的临床效果欠佳,我们利用 Mec 抑制剂治疗该细胞系,它通过阻止下游的靶标起作用,开启 AKT 。许多 Paton 影响 EGF 受体,导致激活肿瘤细胞生存通道的 AKT 反馈环路受阻,我们见到的许多药物失败的例子有一些都是药物通路受阻引起。我们现在知道 Ras/MARK 通道具有反馈通道,,正常情况下,这一反馈环在通道开通时抑制,当堵塞反馈通路,上游的通路激活,便会开启信号。在一些肿瘤中,像 rathomycin 这样的抑制剂导致 AKT 上游的激活,下游药物便会激活通道的下游成分,然后可以驱动这一药物的效果。 异质性可能也是一个问题。细胞表面的 EGF-R 受体分布的实验中显示,从高到低的克隆细胞株表达,来自低表达向高表达的变化幅度,会看到 EGF-R 不同的敏感度,处于某种原因,较高的表达更加敏感。这就像将人群分为 2 个部分,会看到敏感细胞的不同亚群。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培养基中驱动这些细胞时,特定的少部分会分裂,重新开始繁殖,所以低表达的会再次变高,反之亦然。尽管有些药物用于低的表达,其效果显著;但是经过数论生长之后,细胞会在整个肿瘤上增值。这种可塑性是靶向疗法的另外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谈谈黑色素瘤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被批准的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化学疗法。引起黑色素瘤的基因绝大多数都是 B-RAF ,大约为 70% 。然后是 N-RAF 。最常见的黑素瘤发生在暴露在阳光的损伤而非慢性阳光损伤的人身上。这些人大多数有 B-raf 变异,一些有 N-raf 变异。剩余的有 511 放大,以及几个其他的疾患。引起黑色素瘤的 CKIT 中的特定变异与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的突变相同。数年来,人们已经知道这些肿瘤对 Gleevex 的反应极好。这一发现给黑色素瘤这一领域带来了福音,人们开始考虑模仿 CKIT 的正确药物组合。 RAF 的下游有 maconic 通道,和 pi peutonic 通道,在黑色素瘤中, N-raf 同样有突变, B-raf 突变更频繁,同时经常与 P10 中的突变同时发生。所以需要激活 RAF 下游的 2 个通道。用 B-raf 来治疗肿瘤时,单独就 B-raf 抑制剂或 mec 抑制剂而言,什么也不会发生。用几种药物也不会显示任何效果。 黑色素瘤的主要风险是暴露于阳光下,特别是有红色头发和白皮肤的人,这些个体遭受更多的紫外线损伤,有研究发现,皮肤颜色等位基因中的突变实际上特异性地预测了对 B-raf 黑素瘤的敏感性。同时,在意大利的人群中,发现了基因组的变化 , 这些人群有深色皮肤。(文章: MC1R Germline variants confer risk for BRAF Mutant Melanoma )。在此基础上,他们发现这一罕见受体的红色头发等位基因给 B-raf 受体提供了对 N-raf 的敏感性。 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学生 Jessia Lyons 从红发等位基因细胞的个体身上取下黑素细胞,中间体和黑素细胞自我结构以及细胞基因 B-raf ,结果发现, B-raf 只在具有红发的人身上的黑素细胞引发产生这种物质。它在黑发的病人身上不起作用。碰巧决定头发颜色的信号通道同样也决定了 Raf 是否起到癌基因作用。 早在 1992 年,我们就开始尝试阻断 Raf 信号的通道,起初利用药物直接攻击 Raf 没有成功,于是考虑往下游走,合成一个激活的 Raf 释放的小分子。化学家 Bail 依据自己在药物研发方面的经验,专注于寻找具有现有生物活性的分子,当时人们认为他疯了,但是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后来,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抑制剂 Raf1 ,抑制剂 B-raf ,并非被激活的等位基因,由于该化合物稳定 Raf 的上千个非激活形式,而非活性状态的丧失,这也是为何这种药物不得不回到非激活状态的原因。 2000 年之前, Nexavar ( sorafenib )是一种适合进行一期临床试验的足够平缓的化合物。一期临床试图识别基本轮廓,以及化合物的药物特性,不期待看到任何临床反应。在传统药物研究中, PR 意思为部分反应( partial responses )。在肾癌中,还有肝癌中,这一化合物的反应最小。这两种癌症的 Raf 蛋白都没有重要突变。这种药物对黑色素瘤效果不好,原因是之前提到的反馈环的缺乏。但令人惊讶的是它对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有一定效果,事实这并不能算是一种癌症,没有 Mike Korn’s 通道的激活。不过它并没有 Raf-1 野生类型的形式,它其实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的指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很多靶标,生物学家利用他们来确定癌症中真正重要的物质,但是没有利用分子形式抑制他们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分子抑制它们,将会有不错的药物。方法之一就是找到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或酶)不起作用的新型化合物, 很多人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你可能偶尔会成功,但是每种蛋白都会是一个自身问题,解决了这个不能解决其他蛋白。在我看来比较理想的办法是开发出一个可以用于任何物质的平台,目前 SRNA 是这方面最好的平台。制药业有极大的兴趣将 SRNA 开发成为一个治疗平台。一旦解决了给药问题,所以药物都是一样,将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序列的微粒,接下来的是哪个才是真正的靶标,给生物学家施加压力。如果靶标正确,设计药物将意味着新序列的配型,不会再浪费上千万美元来做临床试验。在翻越这座巨大山峰时,或者让这些药物在人体凑效方面,大型制药公司非常关注,投入巨资想让它们变成现实。 网易翻译太不给力了,呼吁专业研究癌症的朋友纠正^_^ 对于没有任何癌症研究经历的我太难了。不过难才有挑战,请耐心,坚持,仔细。不要急躁。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44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5最后一课与个体差异
monica0569 2012-9-26 12:11
回到第一堂课讲的例子,有着美满幸福的一个中年男子突然有一天行为变得异常,打人,外遇,酗酒,贪污公款然后消失。直到两三年后他出现在精神病院里。这是典型的 Hunting's 病 。Hunting‘s 病是一种神经紊乱,很恐怖的疾病,人们现在意识到一开始这个疾病的患者并没有典型hunting’s症状。Hunting‘s 病是一种额叶皮质退化或损伤引起的,是一种基因紊乱。但是进化生物学家对这种病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Hunting‘s 病早期导致的个体行为混乱,如性行为混乱,可以增加繁殖率。他们认为这不是一种疾病,是一种伟大的发明。 Tourette‘s 综合症 ,患者失去控制地骂脏话,说下流话,这与某人前叶受损后不合体的行为有区别。 OCD,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患者不能正常生活,最坏的形式是神经分裂。这种病的产生于儿童早期高烧和链球菌感染有关。把OCD患者的大脑成像 ,会发现基底神经节的新陈代谢速度增加。人们开始理解这里面的原理。OCD可以用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SSRIs),无羟色胺摄取抑制剂一定程度上治愈这种病,使得基底神经节的新陈代谢速度回到正常水平。 耶路撒冷综合症 ,神奇的是这种病只有在耶路撒冷才会得。一个非常虔诚的浸礼教会信徒,第一次独自一人前往心目中的圣地耶路撒冷,独自住在宾馆里,有严重的倒时差问题。然后到了耶稣曾经走过的地方,发现耶路撒冷跟一般城市没有什么区别,有交通堵塞 ,浓烟,噪音,扒手,麦当劳。他们大失所望,心碎不已,半夜里精神错乱。每个报道的案例中,人们都会把酒店的床被单撕成碎片,脱光衣服,穿一件睡衣在耶路撒冷街上像每一个人传道,让他们过回简朴的生活。然后警察出现了,把他们遣送回去,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每年耶路撒冷都有50个这样的例子。 Stendhal综合症 ,只会在佛罗伦萨城市得。Stendhal是一个有名的作家,第一次去佛罗伦萨,看到众多惊艳的无价的无与伦比的壁画失去了方向,进入一种狂躁的状态,像一头野猪一样到处乱跑。这些行为也有一些规律,被称为Stendhal综合症。 还有一种疾病叫拔毛发癖。患者会强迫性地吃头发,极端的情况甚至有人因为吃了太多头发导致发团很难从食道消化,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种新的发疯方式,就是有人认为他们一生要少一条腿或者胳膊。还有一种人只能被截肢了的人唤起性意识。最令人震惊的例子是有人中风后迷上了polka音乐,每天花12个小时听。 Arthur C.Clarke的科幻小说《上帝的900万个名字》,一群西藏的和尚相信上帝有900万个名字(比喻一切未知的东西),在故事里他们与电脑专家联合起来,用最好的电脑设计程序来打印上帝的名字。当打印机每打出一个名字,天上的星星就消失一颗。这暗示了人们的一种恐惧,如果无意中科学家们知道了所有事情,所有东西都不再似是而非,而是变成一个方程,或者一种生物化学途径,我们的个体差异与独特性就会丧失。其实没有理由来担心这个。两个原因:首先即使科学能解释所有的事情,万物神秘的面纱依然存在。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某种东西因为那些一层层的复杂性不再需要我们揭开,就会失去力量;其次,科学不会无意解释所有的东西,正如我们讲课中遇到的一样,每次一个问题解决了,十个问题又出现了。有很多问题是有趣的,知识的获得是无穷尽的。引用遗传学家Haldane的一句话,“生命不仅比我们想象的更奇怪,生命比我们能想象的也更奇怪”,科学的目的不在于满足我们神秘的好奇心,而在于制造更多的神秘。 在课程结束前,跟大家分享我的两个想法,一是即使再复杂,还是要去做些什么。在考古学里我听过,当你挖开一个遗址时,要留一半不要挖,留给后来人,留给后来先进的技术,更好地理解。然后下一个人再继续只挖一半,把无限的可能留给那些未来可能有着不同想法的人。复杂是因为它确实复杂,但这不是无动于衷无所事事的借口。如果有些要做些什么,并且使世界有所改变,那就是你们。第二就是,在科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你们并不要在同情心和符合科学之间选择其一,那么就都试试。祝你们好运!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4——精神分裂症
monica0569 2012-9-26 12:07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4——精神分裂症
很多人每天都在说“精神分裂症”,其实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毫无关系,最科学的方法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疾病,患者不以常人的方式思考,他们的交流方式很奇怪,表现是思维失常,情绪失常,归因功能缺失。但是很难把精神分裂症描述成一种疾病,因为实在有太多种类了。有一种偏执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迫害妄想症;有紧张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时间无法动弹;有情感性分裂症,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结合体。 首先,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认知失常,有着异常的思维方式 ,用术语来描述就是“松散联想loose associations”,我们正常人可以有组织地把一个故事讲好,让其他人能够听懂,可以精神分裂症做不到,他们不能有序地组织好信息,而是随便说些离题的、乱七八糟的信息。 起初,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抽象概念有模糊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在讲故事,我们正常人都可以很清楚地分辨他是在爱讲具体的事情还是在讲一个寓言故事,还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法抽象化事物,他们总是偏向一个方向,那就是他们会很具体的理解事物,远比讲话者所说的具体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术语“思维具体化”,无法进行抽象化思考,无法理解比喻性的说法。一个经典的测试是谚语测试,我们都知道谚语是比喻性的,寓言的,抽象的,正常人可以很轻易地分清它们的意思,跟精神分裂症患者说谚语,它们跳不出那个具体的框架,如果问它们“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是什么意思,我们都明白,意思是总向高处走的人,从不感情用事,有一种冷漠感在里面,而他们会说“植物不太能生长在滚动的石头上,因为石头表面太光滑了,而且又是滚动的.....” 另外,妄想症,幻想症,社会退缩都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特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就是思维异常,但是标准的看法是精神分裂症最明显的特征是幻觉,神经药理学的大多数研究都是要治疗患者的幻觉症状。从生理学角度,可以看到患者自发神经系统受损。 还有就是 精神分裂症会与暴力关联 ,大家都知道,一些精神不太稳定,最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人,会做一些很暴力很恐怖的事情。20年前伯克利大学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学生,受到什么刺激绑架了很多伯克利学生,锁在伯克利的一个酒吧,对他们进行性侵犯。之后杀了一部分人,最后自杀了。这就是被刺激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做的事情。但是其实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没有那么危险,他们暴力率很小,除了一个特例,那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很严重的自残倾向。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最常自残的部位,生殖器排第一。也是大约20年前,哥伦比亚医学院发生了一起可怕的事,一个学生有精神分裂症史,在药物控制下,状态还不错,大三开始诊所实习的时候,这个学生受到了很多打击,精神分裂症爆发,于是退学回家,他的妄想症是他被魔鬼占据了,具体来说就是撒旦让他疯狂地沉浸于性想象。作为一个受到过很好教育的内分泌学生,他知道怎么摆脱这些幻想,那就是把睾丸摘除,所以他阉割了自己。然后他还知道肾上腺某种程度也和睾丸素有关,于是他决定切除自己的肾上腺,但是不小心切到了血管,于是跑到校医院的急诊室,说“你好,我要切除自己的肾上腺,可是出了点问题,能帮帮我吗?” 排在第二的自残部位是女性乳房。第三名是大腿。 这也联系到这一疾病的另一特征,在1960s,因为文化的关系,当时大家倾向于赞美事物,在这些事物中,有一件骇人听闻的愚蠢的事情,就是在精神分裂症并不算坏,精神分裂症是受到上帝祝福的,精神分裂症有着常人没有的观察力。当时有个叫Ronald Laing精神病学家因为提出这样的理论出名了。他坚信精神分裂症并非一种疾病,患者不应该接受治疗,不应该住院,而且这种说法居然还持续到了今天。Andrew Weil是一名药物辅助方面的导师,那时候还有电影《国王的心》,讲一个人必须得躲警察藏到一个避难所,最后释放了一大批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认识有这个病的人,或者是患者家属,你就会知道,没有所谓的上帝的祝福,这是生物学最坏的症状之一。最好证明方式就是,有一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试图自杀,患者越是觉得得到了缓解,越是容易自杀。这说明档患者能看清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时,看清自己精神分裂之外的生活时,越倾向于自杀。 另外一个特点是 年龄因素 ,第一就是当精神分裂症患者年龄逐渐变大之后,积极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幻觉越来越严重,松散联想和妄想消极症候群越来越明显。另一个与年龄有关的特点是,精神分裂症在绝大多数患者身上都有青春晚期至成年早期爆发的危险。一些18岁的孩子第一次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精神分裂症状,那你基本就不会得这个病。这是青春期的反攻。这将和我们下面要讲的两点都相关,第一是流行病学的例证,精神分裂症通常最初是在受到重大刺激下显现的,这些人可能一直都有点怪,或许到了高中时期可能出了车祸或交了坏男友,或其他什么危机,突然受到刺激就受不了爆发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青春期刺激性疾病,压力通常是主因。第二点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额皮质部位都不正常。之前我们讲过额皮质直到25岁左右才完全成熟,额皮质的最后一个成熟期就是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由此,我们很有理由相信,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因为患者在青春期后期一部分脆弱的额皮质被重大事件刺激了。 据人口统计学显示,地球上每一种文化,1%-2%的人都有这个疾病,没有性别差异,没有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但只要得了这个病的人,社会经济地位就不同了。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不太可能当上大公司的CEO吧。在美国,大多数大街上流浪的人,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所以这种病已经变成处于社会最底层、社会最不愿意关心的疾病了。 人们如何客观地评定这一疾病而不是用观念来诊断?更好的做法是看看别的文化中,这种疾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看出相同点,实际上的确有一系列精神分裂症的机能障碍症状。 接着讲了一个跨文化的精神分裂症案例,是他在非洲的时候邻近一个叫Masai的部落发生的故事,有个精神分裂症女人杀了一只羊(这个部落里只有男的才可以杀羊,并吃羊肉),(故事讲得很惊险好玩,过程省略),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人们,尤其是坐在城市的诊所里精神病学家们,要了解所有正常人的想法和表现形式,要懂得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了解不同文化里人们正常的表现方式非常不同是非常有挑战的。作为医生要决定哪些是不正常的行为,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医生本身不了解所有正常想法的表现形式之前。 $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 几十年来,精神分裂症的模型是 多巴胺假设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在大脑某处有着过量的多巴胺存在于突触中。首先,观察多巴胺在血液里、尿液、大脑脊髓液的情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都有上升的趋势。接下来,最重要的方面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经典用药都是用来阻止多巴胺受体的,包括安定、神经松弛剂、氟哌啶苯制剂,氯丙嗪等。如果给精神分裂症患者一些多巴胺或者什么别的药激活多巴胺受体,那么他们的症状会变得更糟。在验尸的时候,通常会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里,在额皮质部位有过量的多巴胺受体。这里可能是多巴胺增多,或多巴胺受体增多,或者分解多巴胺的酶功能不正常。 大脑中的18个地方和多巴胺有关,这些多巴胺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在肌肉系统中,和基底神经节有关。大脑中有个部位叫中脑大神经细胞的部位,如果这里受到了一点损坏,人们就会有老年人的问题。如果是很到的伤害,就会得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表现是中脑大神经细胞中90%的神经元都会死掉,这些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人们在60年代开始知道这些,因此神经病学的第一个治疗方法出现了,有些人在大脑中这个部位的多巴胺太少,就多放点多巴胺进去,但是问题是很难把多巴胺植入大脑,所以需要合成前体,这就是左旋多巴,左旋多巴会转换成多巴胺。左旋多巴解救了很多帕金森病而瘫痪的人。 有个Robin williams演的电影叫《觉醒Awakening》,剧本是根据Oliver Sacks的书改编的,里面就讲到这个。但是仍然有缺点,问题就是大脑黑质中的多巴胺比其他部位少,帕金森病人服用太多左旋多巴,会有精神病。电影中所表现的就是Robert Neniro扮演的角色因为过量服用左旋多巴最后得了这种偏执型精神病。如果让一个人服用可以快速降低多巴胺水平的药,也会短暂地表现精神病的症状,这就是安非他命的作用。如果急症室的病人有松散联想和幻觉、妄想等症状,大多数医生无法判断这个人是安非他命型精神病还是精神分裂症;如果洗肠后,病人突然表现得正常些,这就说明是安非他命引起的。 如果给精神分裂症患者过多药物,他们就会看起来像是帕金森病患者。有种疾病叫迟发性运动机能障碍,就是帕金森的症状。 总的来说精神分裂症是过多的多巴胺所致的,但是更悲惨的是至少有一种反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它能使多巴胺信号接收能力上升,可是现在没有人知道要怎么利用这种药物。那么过量的多巴胺到底怎么了?这和运动、大脑黑质并没有什么关系,和愉快也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大脑不同部位的多巴胺。最好的证据就是额皮质那里活跃的多巴胺执行功能正常,但是额皮质出现了问题,引起了松散联想,这才是多巴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下一个神经递质是 血清素 ,它和其他很多迷幻剂的化学结构类似,如LSD 麦角酰二乙胺,mescaline,psilocybin,这些迷幻剂都可以和血清素受体结合,并且激活血清素,这就导致有一系列假设说精神分裂症在血清素方面有异常,而且也和幻觉有关。 神经递质 谷氨酸盐 ,如果服用可以激活一种谷氨酸盐受体的药物(如PCP phencyclidine),你就会看起来像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是这方面的证据非常少,仅仅在老鼠实验里有所体现。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有很多结构异常,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这非常困难,因为前面几十年,人们都是通过死后验尸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但是这个方法有很多问题。不同的大脑保存的时间不同,而且人死后大脑的形状很难保持。于是后来人们想出快速解剖的方法,尽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后快速去除大脑,以减少很多死后耽误的时间。更复杂的是他们试图理解年龄较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结构,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饮食结构很奇怪,可能你看到的大脑是因为多年营养不良造成的结构异常而不是疾病本身造成的。还有一个问题是精神分裂症肯定长时期都在服药,也可能是因为药物作用引起的大脑结构异常。有些研究专门针对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现在有了脑部成像,再也不用把大脑直接取出来研究了,可以在病人还活着的时候扫描脑部研究。 现在我们知道的是,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脑室扩大了,皮质缩小了,尤其在额皮质部位 。同时,患者海马区的神经元很少,而且有些方向还错了,这样就很难产生有逻辑顺序的想法。有一种叫reelin的蛋白质也减少了,它和皮质的成熟有关。还有背侧丘脑有萎缩趋势,不过没有人知道原因。 看下一个问题, 基因遗传 。在一个家族中,如果一个成员有精神分裂症,那么他的双胞胎兄弟姐妹有50%的几率得病,他的非双胞胎兄弟姐妹25%概率得病,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12%得病,随便到大街上拉一个人能,有1%-2%的概率得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亲中,也有高于预期的人会有思维异常的现象。这是传统的遗传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在我们可以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找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标记。在80年代中、末期,第一批精神分裂症基因标记出现,但是问题是每个研究都有不同的标记,没有人得出一致的结论 。现在我们的理论是不管基因标记了,直接研究实际的基因吧。有没有直接的基因导致精神分裂症行为异常?研究表明关联很小。去年出现了另一个 有趣的理论。有三组研究人员运用SNP分析的方法,发现了一种基因至关重要。但当你看到这个基因时就会目瞪口呆。他们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组织相容物复合体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的变异高于常人。这又和细胞特征,免疫系统相关了。人们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一些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isc-1的基因有变异,这个基因是干嘛的呢?没有人知道。更可笑的是DISC代表什么呢?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这名字取得真好。这个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进展。 但是在过去几年里有个领域引起广大关注,那就是宏观进化课上讲过的奇特变异,这个术语叫copy number variance,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所有基因的拷贝数都出现异常,而不是基因本身异常。但是没人知道如何复制这些基因,也不了解这些基因的作用。 产前压力 荷兰大饥荒时期出生的婴儿,比常人更易得精神分裂症。在中国闹饥荒时期出生的婴儿,也就是1959到1961年间出生的人,也比常人更易得精神分裂症。老鼠,在他们出生前给母鼠很多糖皮质激素,它们的多巴胺水平会升高,尤其是额皮质里。如果出生时受到 机械性创伤,产伤,氧气不足等,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几率高于常人。 早期经历,父母培养模式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根据该领域1950s最出名的神经病学家的Poobahs,异常的父母教育模式是精神分裂症的根源,因为那个时代父亲不参与教育孩子,所以结论是母亲的不正常教育是精神分裂症的根源。当时描述这个现象的名词是精神分裂的母亲教育。后来人们承认父亲可能也对孩子产生影响。50年代初期出现了第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安定,阻止多巴胺受体。后来的几年里,美国90%的精神住院病人都出院了。这使得人们意识到精神分裂症与父母培养模式毫无关系。但是仍然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表明家庭交流方式异常的确会导致精神分裂症。这个领域现在叫做“交流偏差”。另外一个相关领域是和各种感染性的物质有关,如果母亲在怀孕的第三期间(third trimester)感染了很多不同的病毒的话,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组,病毒性DNA(逆转录酶病毒)的感染率远远高于常人。有一种叫Toxoplasma gondii的原生生物,受到它感染的人类比常人更易得轻微的神经心理性抑制解除疾病,会导致行为有些异常,更容易发生严重车祸,更容易因为抑郁症而自杀,并不是特大关联,但是仍然存在。(很好奇这是如何的得出的结论,难道在人身上做实验?),类似的也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这个生物,检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有比常人更多的Toxoplasma抗体。 我们遇到的难题是,怎么样把青春期压力,产前病毒,脑室扩大,基因异常这些综合起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整合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演化 ,首先要问的是其他物种有没有精神分裂症?找不到,研究的很多灵长类,可以找到一些类似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精神忧郁症,可是动物不会有 精神分裂症的问题,有精神分裂症的动物很快就被自然淘汰。根据达尔文主义,精神分裂症是适应不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殖率低于他们健康的兄弟姐妹,这明显是会被自然淘汰的特征。但是,精神分裂症在每种文化中都与1%-2% 的存活者。所以肯定就有一个问题,精神分裂症有没有可能是可以适应自然发展的?唯一一个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得某些癌症方面几率低于常人,比如肺癌,咽喉癌,食管癌,这是在抽烟基础上的实验结论,并不是很大关联,可是这点使得人们思考,或许精神分裂症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还有另一种有可能的适应性问题,精神分裂症的某些因素使得这个疾病不但不属于适应不良,而是属于对人类社会有益类疾病。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4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3——语言
monica0569 2012-9-25 08:58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3——语言
1h42mins 语言的特征 : 1、语言都有语义性,有无穷无尽的排序,无限的声音排列可以由发音组合而成 2、插入从句的可能性,有些会使句子变得复杂,所有语言不只是A能做B,还有A在这种情况下,却不在那种情况下 3、所有语言都有循环性,用一个常用的词语就是繁殖性,所有语言都有有限的词,所有语言都有潜力产生无限的组合 4、人类语言相比动物语言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移位性。我们可以讨论过去的事情,将来的事情,地球另一端的事情,和我们情感没有多大关系的事。而大多数的动物交流都是情感上的。与之相关的是语言的任意性,符号与信息的任意性。 5、Meta-communication,交流”交流“本身,退至语言之后来讨论语言的内部和语言本身。有个很极端的例子是,有些人将时间倾注在发明语言上 6、每一种语言和其参与者都使用母性语言,即儿语,通常是母亲对小孩高嗓音说话,强调语言的韵律和元音部位,重复短语,贴着婴儿的脸说话等。问题是儿语是情感还是教学呢?你会发现儿语与人们通常和宠物之间的对话有些相似性。 语言的生物原理 ,它是一套包含了发声和接受声音的系统,还是更贴近于是一套认知系统?这个领域的一般观点是,语言绝大部分是一套认知系统。最有力的证据是手语。美国手语里面显示了非常精细深厚的特征,这与口语类似。天生失聪的婴儿学手语的时候,在接近听力正常的婴儿开始依依呀呀学习儿语的时候,失聪的婴儿开始比手画脚学习手语。另一个例子,一个老年人,他的母语是手语,当他中风了,症状与正常说话的人得此病的症状一样。口语和手语都被称为韵律性的东西,韵律不是语言中的字词,韵律是指声调,与我们的表情、手势、姿势有关。就定义来看,邮件不可能有韵律,如果没有小笑脸那些东西的话。一个手语韵律的经典例子就是如果某个用美国手语的人正在描述两个人的一段对话,他们会稍稍转动身体,就好像他们一下是其中一个人,一下又是另一个人。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与天生失聪的人打手语,他们的听觉系统也会活跃起来,那部分大脑区域与大脑听到语言做出初步处理的部位是一样的。另外,美国手语中也有”口音“,即指手势的不同速度、连接。手语在大脑皮层的存储区域与人们学习的口语位置一样。 在语言生成与语言理解过程中大脑发生了什么 ?神经生物学中大脑中哪个功能模块算作语言还有争议。之前讲过的Williams综合症是种非常奇怪的遗传性疾病,小孩会异常的多花,好表达,很热情,可爱,伴随他们的还有奇怪的垂体后叶荷尔蒙和催产素,他们极其熟练语言,但通常他们的智商接近智障范围,IQ在70左右。相反,有种特定型语言障碍的遗传性疾病,患者来化大量时间来生成和理解语言,却有正常的IQ所以语言时绝对模块的观点有争议。  下一个语言神经生物学的特征是, 语言是单侧的 。大脑功能的偏侧性是指在大脑皮层的某处,皮层只会在大脑的一侧做某事。人类大脑在语言上的偏侧性可能是最特别的偏侧性,除了左撇子右撇子问题。通常每种相关的可靠研究方法都发现,头部在事故或战事中受到损伤的人中,一侧受到伤害的人比其他头部受伤的人更容易患上语言疾病。90%的人的语言单侧性都在左脑。大脑中有三个区域与语言相关,在皮层中与语言联系。第一个被称为”Broca's Area“,位于顶叶的区域,在皮层带的底部,控制着肌肉运动和身体活动等,粗略地讲,这个区域是控制唇舌咽喉等部位肌肉活动的皮层部分。如果这部分发生了损伤会发生什么呢?失语症(Aphasia),失语症在神经学中泛指由于神经意外伤害而不能进行有效沟通,患者很难说出有意义的词,传达有意义的讯息,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好。Broca's Area南面叫"Wernick's area",也是以人命名,它在初级听觉皮层附近,与语言理解有关,如果这部分受损,患者说话会很流利,但他自己却理解不了。然后是上纵束这个区域,它是一群连接Wernick's area和Broca's Area投射的轴突,将语言理解与语言产生连接起来,理论上,如果将这些神经元完全去除,而Wernick's area和Broca's Area完好无损,这样的人有完整的语言理解能力,也能说出任何想说的话,他们不能将听觉指令与语言产出相连接。 ”口哨语言“也符合真正语言的一些条件,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吹口哨时,Wernick's area被激活。口哨语言也有抽象和象征的语言元素。 在90%的案例中,Wernick's area和Broca's Area位置会稍微有不同,尤其是与读相关的区域,如果一门语言不是字母文字而是图形文字,比如中文是一种图形文字。 一般我们认为语言只与大脑左半球有关,当然这不全对,因为韵律之类的就与右半球相关,右半球复杂把语言的声调编码,告诉我们别人的话里是否有挖苦的语气。 有个大脑区域叫基底神经节,它复杂控制肌肉运动。语言有大量的肌肉运动,所以基底神经节也会参与。还有,边缘系统,虽然与情绪有关,但与语言也有重要的联系。患有Broca's失语症的人几乎不能说话,语言障碍治疗师会做的是让患者唱出他们想说的事,事实发现他们确实能唱出要表达的内容,将信息传到大脑南部皮层经过边缘语言区,这种情况准确率并不高,但是总比什么都不能表达的好。下一个暗示边缘系统与语言有关的例子,Tourette's患者,得了这个病的人会不由自主地骂人,咒骂都与边缘系统有关,Tourette's患者在边缘系统存在各方面的过度活跃。另一例子非常明了,当我们感到苦恼时,我们通过与别人聊天而感觉好点。精神疗法就是完全基于该理念——大脑的语言世界与边缘系统有很深厚的联系。 我们是唯一拥有Wernick's area和Broca's Area的物种,但我们也发现灵长类,如猿,黑猩猩,猩猩,恒河猴,对应着人类的该区域,它们的皮层只在大脑一侧较厚,虽然不及人类左半球那部分皮层厚,但已经有够厚了。人类与猿类,猴子的Broca's Area或是猴子的原Broca's Area和面部有关的各种肌肉组织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人们发现,在南方古猿的古老祖先头骨中有些非常坚固的东西,从大脑在头骨内的颅腔模型间接得出推论,在一百万年以前南方古猿的大脑左半球就已经有一点不对称。 早期生活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自20世纪60年这一领域有两个领军人物的争议,一个是B.F. Skinner,行为主义的泰斗;一个是Noam Chomsky,以另一角度研究语言而著名。行为主义对语言学习的看法,是奖励机制,婴儿说对了就得到食物或其他奖励,结结巴巴没有说出来就得到奖励。Chomsky的观点与这完全不同,他的观点更盛行,基本上行为主义的观点完全是胡说八道。Chomsky认为儿童在成长的某个点,能够将语言规则归纳为他们从未听过的结构。并且儿童能够在受到他们周围说话的大人的不完整指导下,总结语言规则。支持Chomsky的观点还有刺激认贫乏论,语言有深层结构,有个深层动力驱动这语言获得。简单说就是儿童生成比他们听到的多得多的语言例子,他们生成各种从未听过的语言。儿童通过一些预备的学习行为学方法,儿童生成的结构是之前从未听过的,他们没有被详细教导语法结构,他们从只言片语中创造规则。有个反对的观点是人不必受到严格的指导来学习我们说的每个单词的结构类型,我们可以有统计地学习。我们可以从统计模型中获取规则。 生命之初,儿童能够学习任何一门语言,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任何构建语言的音素和声音几乎都有同样的反应,当人们开始获得自己的语言时,开始不能够听出其他声音的不同,然后突然退回到区分bear 和pear。到三个月,儿童开始偏向注意口语而不是无意义的音节,他们开始关注语言结构。三到六个月,开始注意元音发音,开始学习断开的声音。八到九个月,他们开始咿呀咿呀,并且在右脸有更强烈的表情。到九个月,孩子开始识别结构,字词组合,对他们有所回应,开始丧失许多能力来学习其他语言的音素。到是十一个月,开始发出他们所学的语言的典型元音与辅音,之后很快就会说话。非常奇怪的是,我们人类会耗费大量精力以刻意预先计划的方法来帮助小孩学习人类的交流。不过在大多数文化中,孩子学习语言纯粹是通过观察,听,看,语言引导相对是近期的西方产物,更奇怪的而是我们尚不清楚这种引导的方式是否会加速语言获得。 然后我们还发现,有些第二语言有关键的学习阶段,如果在大约12岁以后学习一门语言,通常我们在余生中说这门语言不可能不带口音。那么大脑是如何为第二外语编码的呢?研究发现,如果在6岁之前学习一门第二外语,在双语环境中成长,两门语言都被编码在Wernick's area和Broca's Area的重叠区域;6岁之后学习一门语言,负责第二语言的Wernick's area倾向于在一个更边缘的区域。这就有非常奇怪的案例,选择性的中风会使一个人失去其中一门语言,而另一门语言完好。 那口音是怎么回事?就口音的关键阶段来说,我们的口音会出现在12岁左右。还有就是语言倾向于由孩子创造而不是成人。大约20年前在尼加拉瓜,在那里发生革命后的第一次,在农村人们为失聪儿童的教育做了一些事情,第一个尝试就是建立专门的学习,除了美国手语,还有英国手语,法国手语,各种各样的手语,第一年过后,孩子们开始创造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手语,经过3代以后变得越来与成熟精密,它就是现在的尼加拉瓜手语。那里的孩子的平均年龄是10岁。 在胚胎中的12到16周,胎儿就在大脑左半球有不同于右半球的基因表达,这些基因已经被确认在有语言生成障碍的家族中发生变异。到了30周左右,左半球变得比右半球厚,有趣的是,学习语言的起初几年,左边大脑并没有增进的新陈代谢。儿童大脑髓磷脂化Wernick's area的时间比Broca's Area髓磷脂化的时间早3个月,儿童开始理解语言要早于生成语言。 以上是语言获得的神经生物学原理,那么社会方面呢?环境方面呢?我们已经讲过同龄人社交的重要性要超过父母影响,这就是精神学家Judith Rich书中的主张,即同龄人的影响要远远胜于通常人们所相信的文学的影响力,这就是她解释为何孩子学会的是他们所处社群的口音而不是父母的口音的主要论点。同时语言获得包含大量的反复灌输使用一门语言的社会价值,还蕴含儿童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觉得他们父母的口音很尴尬。在不同语言中,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同表达方式,比如,英语中,可以对一个亲戚说“我的阿姨,你的妈妈”,或者可以说“我的阿姨,你的祖母”,在某些语言中,想马来亚半岛上的一种语言,我们就会发现如果说“我的阿姨,你的妈妈”和说“我的阿姨,你的祖母”是完全不同的词,要说明亲属关系而同时不透露出对华人是不可能的,讨论亲属关系离不开语境。另一个例子,有被称为自我中心的语言,如英语,指示方向的语言和身体有关,“在那儿”显示出地点与身体相关,“那人站在哪”“就在他后面”,在许多不那么自我中心的语言中,方向指示完全是外部地标的功能。在一些澳大利亚土著语言中,不能像这样说“我的右脚着火了”,只能说“我的脚,也就是对着西北方向,起火了”,它的世界是基于外部地标而不是内在的个体。 这些事例中的本质问题是,语言决定了你的思考方式。这又要回到一个很老的语言学和语言获得力量,它由两人在20世纪提出,Spair and Whorf,他们假说认为语言抑制了思想,抑制了人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式。这个假设引发了不休的争论。 $人类语言的独特特征有哪些? 人们认为人类独有的事情被证明并非如此,其他物种也显示出语义,语义就是一个确切的声音包含的意义,具有与情感分离的十分特殊的意义。绿长尾猴能够区别“天上有很恐怖的东西,快下来”与“地上有很恐怖的东西,快爬上来”的声音,在情感方面,这两句是一样的,但是就语义和事实转化信息而言,这两句截然相反。 交流的意向性过去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结果在其他物种也发现了意向性,绿长尾猴在他们的亲戚在身边的时候,会更快递发出警告声。当食肉动物在周围出现时,如果是它喜欢的松鼠,松鼠就会很快发出警告声,如果是它不喜欢的松鼠,就不会发出警告声。 人类语言中十分独特的是能说谎的能力,这与语言的任意性有关。一只狗被吓到了就是被吓到了,动物有强烈情感时会给出信息素信号,例如,不论它当时多么不像表现出来,信息素会传达它的情绪。比如,一只被吓到的狗,它不想让对手知道它吓到了,如果它吓到了会散发大量的惊吓信息素,他不会说谎,于是就会关闭相关的腺体,试图掩饰信息素的释放。 对于其他物种,它们还能做什么?我们要讲一个十分有趣的语言学分支,就是尝试把人类语言教给其他物种,比如灵长类。这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包含许多故事,还有各种灾难性的结果和很大的争议,一切都与黑猩猩有关,从一只名为Vicky的可怜黑猩猩开始,当时的研究者推行行为主义的规则,教它说英语,这是一只很悲剧的黑猩猩,谢天谢地,几年后,研究者决定放弃,于是这只可怜的黑猩猩被允许不必再经受这些折磨。很快,又有另外一只黑猩猩被一名心理学家Kellogg养大,Kellogg认为为什么Vicky不会英语呢?因为她没有同伴,需要让他与人类一起长大,Kellogg夫妇,决定将他们的儿子Donald和这只黑猩猩一起养大,他们料想发生的是黑猩猩学会英语,但是相反的是Donald开始学那只黑猩猩的声音,Donald的父母在这时终止了实验。后来一些研究者,终于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想让黑猩猩说人话是很荒谬的,因为他们没有让他们说话的喉咙,他们没有说人话的解剖学机制,然后有对内华达大学的Gardners夫妇,想出一个相当有创意的点子,就是让黑猩猩学美国手语,这样就产生了第一只会手语的猿类,叫Washoe,Washoe到6岁的时候学会了英语中150个不同符号,她能够用手语与Gardners夫妇交流,会偷吃冰箱的东西。同时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叫David Premack的人带着他的黑猩猩Sarah,他教会了Sarah一套象征性的语言模型,Sarah能够做如果/然后类型的从句。然后来了只大猩猩koko,koko原本是旧金山动物园长大的,一个叫Penny patterson的心理学家决定将大猩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因为相比大猩猩,黑猩猩都有注意力缺失症ADD),Penny patterson设法从旧金山动物园借来了koko,并且教它手语,koko学会了很多事情,会八卦,会回忆梦境,会撒谎,这是史上最棒的大猩猩。然后在80年代,所有这些都被哥伦比亚大学的Herb Terrace毁于一旦,Terrace也参与了一个黑猩猩手语项目,他要证明Noam Chomsky的主张是错误的,Chomsky主张这些黑猩猩或大猩猩做的东西绝不可能算作真的语言。他开始教这只他取名为Nim Chimsky的黑猩猩手语,大约三年后,有篇重要里程碑的论文出现了,论文中说道Nim所做的根本就不是语言,其他的猩猩也不是,Terrace十分详细地论证到Nim所作的丝毫不符合语言的标准,Nim没有发明新词,没有将词语顺序弄对,它没有做到语言上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说的话中包含越多词,句子应该有更多的意义,并且它说话不是自发的,它只是在回答问题,而语言不只是回答问题,是进行交流。Terrace对同类项目做了同样的分析,证明没有一只黑猩猩真的在使用语言。他的观点遭到了Penny patterson 的强烈反击,于是引发了一场混乱的争辩。整个领域也在他们的争辩中开始瓦解了,剩下最后一只黑猩猩使用的开始有点像真的语言,它叫Kanzi,它不只会生成语言,自发性地生成语言,最有意思的是她指认出错误的东西时,错误都在语义类别内,它是理解这个领域存留的唯一希望。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2——事物出现与复杂
monica0569 2012-9-22 17:56
1h42mins 细胞自动机是一个很好的用混沌学相关原理来检验这个原理的模型。 (幻灯片)你们看到的是由非常简单的局部规则组成的复杂模式,这些线条的特点完全具备了复杂性系统自然出现的复杂性条件。但是不能总是形成这种理想的模式。在大多数细胞自动机系统中,下一代的繁殖是以一个初始条件和一套简单的局部近邻规则为基础展开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一模式不久就会停止。这里讨论的关键是相对少数量的初始形态,成功产生了更少数量的与之看起来非常相像的成熟形态。换言之,用一组不同的条件,得到了一组数量更少的常规模式。半数成功生长发展的细胞自动机看起来和这个模式相像。这就是 趋同现象 ,它指不同的结构随着时间推移趋于相同。细胞自动机总结了绝大部分会失败,只有相对较少的一部分成熟结构能够存活下来的事实。初始形态的较小差别,会扩展成区别很大的结果。 如果你像看一本正常人不会读的书,你可以看看Steve wolfram写的书《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他是一个精通计算机和数学的天才,是第一个开发细胞自动机的人之一,这本书太难理解了,卖了很多本,但现在大多数都被搁在车库压排水管了。书中有很多自然界里由简单邻近规则组成的模式,这本书揭示了一个简单的真相,有许多聪明的人在做细胞自动机的研究,但她们没有办法提供预知先验的规则,没办法知道哪一个才能生存,哪一个会灭亡,哪些会一样。书中还有很多不错的关于细胞自动机如何在自然里逐步发展的图片。他的大致论点是这些现象显示了你能再自然界中用少量简单规则组成复杂事物。这就是事物的出现。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在网络中以神经元激活的方式被翻译。它的运作原理解释了人脑与计算机的差异,计算机善于处理与此类似的连续的分析性工作,但是我们的大脑能做平行加工,我们会处理模式,相似,相像,含有很多隐喻的相像的信息。 20世纪40年代有个大人物叫Karl Lashley,他做了一个系统化的尝试,发现大脑中贮存个体事实的地方。当时的术语叫记忆印迹(engrams)。他在不同的现实情况中寻找记忆印迹。他试图破坏实验动物的部分大脑皮层,但结果他没能让皮层的信息消失,有些认知和记忆还存留在那里。他著名的论文《寻找记忆印迹In search of engram》总结到,根据他所知的科学,并没有记忆这个东西。原因是他在一个模型中切除一个单独的神经元,整个网络依旧运行如常。在临床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老年痴呆患者早期会在神经网络中某一位置失去一个神经元,早期老年痴呆临床症状是,他们并不是忘东西,也不是记忆消退,只是更难想起。使用各种各样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可以确定他们需要给出提示才能想起来,这种情况不是个体记忆的死亡,而是一个网络的萎缩,一个需要更多提示来唤醒的网络。 下一个问题是缺少足够的基因。这里引入的概念是分形基因。在真实的系统中分形是怎么运作的呢?在人体内,任何细胞不可能距离血管5个细胞之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情,因为血液系统只占人体的5%。血液系统通过不断分裂毛细血管的末端或者用他们的表面区域制造肺以交换氧气,这种方法能产生一个延伸到各处却其实没有占据太多空间的系统。这就是分形的解决方法。 既然有分形基因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就有分形变异的产生。很多遗传学家以及支持分子生物学的人并不考虑这个范畴,但却是有人在讨论分形变异。假设通过变异产生出有细微差别的蛋白质,变异会制造没有尺度限制的后果,有些分形变异是一小部分在身体里有空间关系的疾病。比如,有种疾病叫科尔曼综合症(Coleman syndrome),是由身体中的中间线结构出现问题所致,鼻子间的隔膜出现了问题。 现在我们讲复杂性事物的出现(emergent complexity)。事物出现由生物物理学特性驱使产生,而不是基因,这是10年前去世的植物发育学家Paul Green的观点。还有一个事物突现的例子由Francis Galton提出的”群众的智慧现象“。在各种生命系统里都能看到类似的群众的智慧。比如,有个蚂蚁群体,有只蚂蚁死了,他们尝试把死蚂蚁搬回蚂蚁群落,一群蚂蚁把它退回窝,他们中每一个都知道要搬去哪里吗?不是,事实是每一只蚂蚁都对此有概念,还有一大群蚂蚁有相对精确的概念,一小部分蚂蚁稍微有点不清楚,有极小部分根本不知道。没有一个蚂蚁精确知道要搬去哪里,是群体的智慧让事情进行下去。 复杂事物的出现,是一个由简单规则支配大量参与者进行相互作用的系统。观察一只蚂蚁的行为,没有一样是有意义的,观察10只,依旧没有意义,大概到1000只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就开始有意义了。观察1万只或者10万只,突然你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些小东西到处漫无目的的乱走了,而是看到一个能产生真菌、能调节温度等有功能的群体。突然,这些蚂蚁中就出现了一个复杂的不可思议的有适应能力的系统,关键是,群体中没有一只蚂蚁知道温度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是从蚂蚁活动中的本质产生的。组成部分非常简单,一只蚂蚁,他们的互动规律很简单,一旦他们有规律可循,非常复杂的具有适应能力的方式就会出现。 这个理论也解释了另外一个问题,蜜蜂是怎么选择新的筑巢地点的?我们已经知道蜜蜂通过跳舞传递信息,研究表明那些找到更好居住地的蜜蜂跳舞的时间会更长,找到更快捷路径的蜜蜂留下的信息持续时间更长,被其他蜜蜂遇到的概率很高,不知不觉就优化了蜂巢的移居地。这里不是群众智慧,是携带信息的一代遵循简单规律,以及拥有一条可以产生随机因素与理想解决方案的信息的基础上,显现出来的复杂性突现。 20世纪50年代,两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Urey and Miller做的氨基酸形成实验和很多其他研究人员都承认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把足够多的简单分子放在一起,只要有吸引和排斥法则起作用,在受到扰乱和与空间有关的分布以后,不久就会形成合理的结构。 这一法则在另一领域的运用。假设你在研究地震,搜集到足够的信息后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制作出里氏一级、二级、三级如此类推的地震频率图,图表分布呈现有角度的幂律分布。接下来做另一件事,观察15000人和他们过去一年的电话记录,记录他们的通过跨度,通话的双方距离有多远,在图上标出这些距离,标出最短与最长距离的通话,频率,得出的曲线完全一样。很多事物都呈现 幂律分布,其本质是分形 。 人们一直在尝试寻找孤独症的生物原因,最初的猜想是大脑的某个部分缺少足够的神经元,或者在某个部位有过多的神经元,而事实上孤独症病人的大脑皮层有相对正常数量的神经元。接着,有些人就开始研究孤独症病人的神经元在大脑皮层投影的轮廓,研究可见幂律分布,但是有点不一样,分布更急剧,这意味着什么?在孤独症病人的大脑皮层中,局部联系更多,远程联系极少。更多局部联系意味着很小的群体范围,分子具备的功能少,被其他分子孤立。一定程度上,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有些孤独症病人缺少不同功能的集聚,当发生变异,幂律分布就会发生改变。 很有意思的是,大脑皮层的幂律分布有性别差异,在男性大脑会更急剧。大脑中的投射从一个半球到另一个半球时,会经过一个叫胼胝体的结构,平均而言,女性脑胼胝体比男性的厚。这表明女性大脑的网络中有更多的远程联系,所以胼胝体更厚。男性的胼胝体比较薄,孤独症患者的更薄,这与之前提到的Baron cohen 的极度男性概念相符。 那么神经系统如何做到这样连接的呢?群体智能。大脑皮层开始发育以后,产生放射性胶质细胞,有成千上万的神经元的大脑皮层进行这一过程,就会出现最优幂律分布。 怎样把这些理论应用到人类?从神经生物角度讲,人类与其他生物没有本质区别,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单看一个神经元并不能分辨出生物种类,我们不是因为创造了新型的大脑细胞和新型的化学介质而成为人类的,我们和苍蝇有着一样简单的”现成的“神经元,我们有相近的组成部分,差别是什么,当然是每一个在苍蝇大脑里发现的神经元我们都有成千上万,这就体现了复杂性突现的特征,足够的数量创造质量。 我们都知道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别不到2%,这2% 的差异有很多是宏观的差异,之前的进化课已经讲过。那么其他类型的基因主要差异在哪里?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们的嗅觉感受器上的基因比黑猩猩少大概1000个,人来与黑猩猩的基因组有一半是不一样的。还有些差异和形态学、骨骼、毛发发育有关。那么大脑基因呢?后来的研究证实大脑的差别很小,这极小的差异体现在细胞分裂上,体现在每个细胞分裂的次数上,通过统计大脑皮层中祖细胞生成过程中的平均数,我们发现人类细胞要经过更多次的细胞分裂,在恒河猴大脑中原有神经元数量的基础上多3-4次细胞分裂,就会进化成人类大脑。在质量上,两者是同样的神经元,差别只体现在数量上。 混沌系统,复杂性突现系统告诉我们什么,贯穿其中的一个主题是对 数量的强调 ,如果要建立一个别致的系统,只要在数量上下功夫就可以。第二个就是构成部分越简单越好。还有就是相互作用越随机越好,越能产生适应能力强的网络。还有就是信息梯度的力量。最近邻相互作用也是非常重要。另外一个与直觉相反的是通常在这些系统中表现比专家好的,更能有适应性的结果。 最后几点,关于混沌吸引子,我们用了很多时间思考为什么没有达到这个理想状态,混沌吸引子告诉我们,最优实在论之类的东西是个神话,我们都在偏离最优法。因为最优法只在复杂性突现中假想出来的东西。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1_混沌学与还原主义
monica0569 2012-9-22 10:57
1h37mins 总的来说,这里算是整个课程最难的部分了,部分原因是我并不确定我完全理解我讲的东西,同时还因为从本质上讲,这部分内容在科学领域极其不寻常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强迫大家读《混沌学》这本书。在第一堂课我也提到过,这是一本激起一大群人强烈热情的书,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极其愤怒。 首先我们要掌握以科学为基础理解复杂系统的西方标准方法框架。公元4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进入难以置信的黑暗与无知时代,整个欧洲一片黑暗,人们不知道世界如何运行,他们遗失了前人留下的知识,人们的读写能力锐降,这段时期内没有任何一种欧洲语言有“进步”和“雄心”这两个词。那段时期,大部分人住在小镇50里以外,人们的方言你完全听不懂,出现了社会隔绝。平均来讲,每个人一生不会离开他的出生地12到15公里。之后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1085年,基督教第一次征服了一个重要的伊斯兰教城市,一个重要的摩尔人城市——西班牙的Toledo,城市里出现了一座图书馆,那里的藏书比欧洲所有基督教国家的藏书总和还要多。突然间,欧洲重新出现了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等,他们重新发现了逻辑和所有伟大的作品,关于复杂性的那种现代精神状态最早萌芽了。人们突然之间开始做类似于进行传递性思考这样的事情,我们现在称为“科学”的东西的产生达到高潮.Thomas Aquinas提出一条令人惊异的引文,能够概括当时发生的所有事情,他列出了三项神不能做的事情:前两件事不过是神学方面的事,‘神不能犯错’,‘神不能复制自己’。第三件才是惊天动地——即使神也不能画出180度以上的角。在过去的这一理念里,Aquinas说,如果说到旧知识和科学的话,科学胜出。这绝对是具有里程牌意义的时刻,是世界转型的开始。而且立即对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不仅仅是这样缺乏形象力的例子,如果什么东西坏了,你能够修好,这在当时是非常非常稀有的观念。 之后出现了基本在过去500年里所有科学领域中唯一的最重要的概念——还原论观点(Reductionism)。简单解释一下,如果你像要理解一个复杂体系,把它分解成一个个组成部分,当你理解每个个体之后,就能够理解整个复杂的系统。它是一切科学工作的核心,其本质是相加性的线性观念。这就是西化的还原主义。它同时还带有一系列其他理论。第一点就是,一个还原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又是怎么工作的,只需要直接把它们加到一起,目的是组成你的复杂系统。但是后果之一就是,如果你知道系统开始时的状态,你就100%会推出整个复杂的成熟的体系。因此开始时的状态让你能够预测出之后的结果。同样,如果你知道整个复杂的系统,就能够判断出其开始的状态。这就催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那就是推测的能力,能够通过不同的循环看到事情的答案。 另外一个与之类似的还原性系统的特征是真正复杂的系统需要设计蓝图。 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多样性,即噪音。还原主义的观点是噪音代表着乐器的错误。乐器是比喻的说法,是某个人对机器的观察,多样性代表着噪音,代表着你用于衡量事物的系统,观察那些没有顺利运行的东西。还原主义的理你个本质特征是它必定会避免变得更富还原性。有一种观点认为,你越近距离地观察某一现象,就会看到更多的细节,更加贴近组成部分,也就是离真相越近。随着你离事物的距离越来越近,多样性就应该会消失,因为多样性只不过是系统中的噪音。一直以来,这是所有科学领域研究新方法看问题的概念方面最重要的推动力。 根据还原主义的观点,如果你想要理解人的身体是怎么样运转的,你就需要理解器官的运转;想要知道器官的运转, 你就需要理解细胞的运转,再由细胞深入到分子,再继续深入,深入到一定程度,答案的纯度和准确度就更高。但是事实上,身体就是不能那样运行。当你研究生物系统时, 很多还原主义的领域就解释不通了。举一个例子,Hubel 和Wiesel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认为他们确切地发现了大脑皮层的工作原理。他们的发现,从表象上来看,是关于怎么从周围的视觉世界提取信息的还原性世界,视觉皮层上最简单部分的单个神经细胞相通的视网膜上得单个细胞,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点对点的还原性关系。如果刺激这个视网膜细胞,大脑皮层上与其相连接的那部分就会兴奋,并产生可能的反应活动。换言之,如果你知道开始时的状态,眼睛上的感应器受到刺激,你100%可以预见相应的神经将会激烈反应,反之亦然。他们做的就是卡是构建这一切,他们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大脑皮层的最外层与各处细胞有一对一的关联,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需要知道在每个层是什么信息,发生了什么样的活动,这样对所有的事情就100%了解了,这是纯粹的还原主义。这是在1950年到1975年间神经生物学的最重要发现,这两个人得了诺贝尔奖,他们最重大的贡献是告诉我们大脑是怎样感知信息,然后转变成复杂的一条一条的感知信息。单从这点来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完全清晰的。但是大脑里没有足够的神经元可以运用这种点对点的还原性方式进行面部识别。并且真正复杂的信息不会被局限在单个蛋白,单个突触或是单个神经元里,它诶限制在一种模式里,一种激活数百数千个神经细胞的模式里。这说明无法运用神经生物学的还原性组成部分识别人脸。 另外一个没法说通的领域,是大脑存在分支系统,它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刻度(scale free)。如果你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个单个神经细胞上的树突,按部就班地看分叉结构,你无法确定自己看到的是哪一个。分支的复杂性是没有大小限制的。我们身体中很多重要的东西都属于分叉系统。神经元上得树突都是分叉的,树突的多少决定神经元的复杂性。看看循环系统、肺部系统,它与分支系统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的身体怎样发出指示以指导建立分叉系统呢?这里就用纯还原主义解释不了。纯还原主义认为有一种设定的规则规定在长成这样的主动脉里有某些基因详细说明哪里会有分支,同时在下一点上有个直径一英尺的分叉,有某个或某些不同的基因能明确认定这个分支,或者还有另一种基因可以认定另一个分支,很显然,这些基因同那些在神经元中确认分支模式的基因会完全不同。只有这一种细胞,却要用它确认成千上万的细胞会在哪里用某种方式与主体分离,同样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基因组中没有那么多基因能够用这种方式编码。你没法给完全不同规模的器官编码分支系统。 在生物系统中,我们看到从整个器官到基因的活动,还原系统因为内部没有足够的点对点还原性部件无法解释复杂的功能。我们得出的结论是,500年左右关于还原主义的研究中,大脑功能不能用传统的还原性方式解释。这样我们就转入混沌系统,非线性,非相加的系统。 混沌是无固定周期的循环性行为或状态,即非周期的有序性。混沌将转入非线性系统及非相加系统,你把事物拆分成部件,研究每个组分,并把他们组装,前后两者是不同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知道系统的起始点,无法对其复杂的形态进行推测。 混沌系统有宿命性,每一步都是由规律的,但是某一特定步骤偶的关系却是非线性的。唯一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方法是去了解下一步发生了什么。 混沌型模式,是一种永远不会重复的模式,不会有周期性的模式,它的运行将一直不同。混沌学的发现就是当你加大力度的时候,无结构的还原性直线系统就会出现周期性加倍的情况,变得更复杂和更具还原性,在一个过渡的点上突然变得具有混沌性。混沌学的研究者们用类似水轮的事物展示了这一道理。Yoke是这个领域的先驱之一,他有一恶搞令人惊异的观点,就是任何一次看到一个奇数的循环,都能够确保单个循环进入混沌状态。他称为“第三期”。 所以这就是混沌系统,有一个初始状态,随着你在它上面力度的增加,周期性消失,最终得到一种临界状态,这种状态从不重复。唯一知道N年后状态的方法,就是运行这个系统N年。起初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认为进入混沌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不会再顺利运行的。因为没有按照线性周期性运行,系统肯定是出了问题。有种很扭曲的观点是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线性的还原性系统。这就有点像行为主义学家的想法,他们想要研究特征的遗传可能,所以就只能在一个环境里研究,因为如果在很多个环境里研究的话,会有很多噪音与变异,得到一堆凌乱的数据。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这告诉我们遗传可能性是微不足道的。 早期混沌学的标志是蝴蝶翅膀模式。这里有个术语叫奇异吸引子,周期运动有吸引子,是一个单个的稳定的点,是可预见的,奇异吸引子与系统的振动信息有关,绝不会定格在点单独的点上。在具有奇异吸引子的系统里,变异性不是噪音,只是一种现象,没有完全的纯粹的最终答案,也没有理想化的真正答案,系统的运动在奇异吸引子附近徘徊。 混沌领域的另一重要概念是蝴蝶效应,泛指细小的差别带来的结果被放大。 混沌系统是无尺度的。还原主义的哲学是观察得越近,测量工具越好,变异性消失的也越多,而在无尺度的混沌系统里,不论还原性的程度如何,在系统中哪种级别的细节,噪音都是存在的,事实上,它们就不是噪音,是系统的一部分。这就引出了“分形fractal“这一概念。 分形是一个复杂的模式,不管多大规模,复杂性相同,变异性相同。分形是有不规则维度物体的特质。 那么还原主义理论到底有没有用呢?一般来说,如果你不是很挑剔,不是很严格,它很有用,也很有效。但当你要详细理解一个系统,最重要的哲学观点是混沌学。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0——侵略性行为4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9-21 16:48
1h42min 产前环境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的Simon Baron-Cohen是世界顶级的孤独症专家,发展了名为“ 亢奋型男性孤独症 ”的假说。首先,孤独症患者中男女比例极不协调,男性比女性患病几率远远要高,Baron-Cohen观察了正常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众多性别差异,发现各种微妙的有趣的差别。他还告诉我们患有孤独症的个体,不论性别,都更倾向于展现这些更为夸张的典型男性特点,在产前雄性激素化作用上,他提出了较使人信服的论点。 基因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有个叫Richard speck的可怕的反社会杀手,在1968年犯下一起震惊全国的案件,他闯进了住着8个学生护士的公寓把她们全杀了,最终他被终身监禁,在监狱里体检的时候实验人员发现他的血液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研究发现他有很罕见的染色体异常情况,他有两条Y染色体。当时人们认为这解释了他的行为。70年代,大家都明白了,其实两者之间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关系。讽刺的是后来实验人员说是他们搞错了,那个人是正常的XY染色体的反社会男性。所以这一理论付之东流。 现在我们开始研究人类,从生态学角度,解释 文化与攻击性行为有什么关系 。在研究传统文化时,一个重要的二分法是看人们怎么谋生的,在这里与之相关的是牧民和其他所有人之间的本质对立,大量人类学研究与资料显示,游牧民族暴力比率更高,不管是在群组内部还是群组之间。 一个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很有趣的社会学家,叫Richard Nisbett,讲到他18岁第一次离开南部作为大学本科生进入哈佛大学时,惊奇地发现人们不会在野餐或烧烤时枪击亲戚,这在他们听来简直滑稽。基于此,他还做了一个著名的研究:招募一些志愿者,走过一个大厅,迎面走来一个高个儿,用肩膀撞下志愿者,并且说“看着点,混蛋!”。然后开始检查志愿者的血压、心率、应激素水平和睾丸素水平,来自北方的一个参与者的典型反应是,有点恼怒,说上一句“一个笨蛋”,两分钟后啥事也没有。从南方来的人则普遍有巨大的应激反应,高血压,睾丸素水平升高。 沙漠居住者更倾向于一神论,雨林文化则更倾向于信奉多神,这点不足为奇,如果你居住在雨林,周围又成千上万种可食植物,有很多不同的精灵与神灵,而沙漠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关于生存的事实。历史上,一神论更多的与那些创造了战争与武士阶层以及掠夺等文化有关。 另外一个与文化有关的侵略性行为的研究,研究者找来不同国家的大学生,让他们玩一种“利他性惩罚”的游戏。你可以选择花费自己的资源(你的分数,筹码等)来惩罚一个背叛者。问题是你愿意花费多少来惩罚背叛你的人。第一个发现是所有国家中愿意花在惩罚一个背叛者身上的花费并没有很大差别。但是,之后研究者发现博弈行为的另一有趣现象,他们称为“反社会惩罚”,你不花自己的资源来惩罚背叛者,而是来惩罚那些过度慷慨的人,这就在一些特定种类的游戏中出现了文化差异。英国人和Scandinavian惩罚发生的概率最低,许多中东国家的人概率中等,希腊和处在沙特阿拉伯半岛上得阿联酋的人惩罚发生的概率最高,他们愿意花费更多来实施反社会惩罚,而不那么愿意用来惩罚背叛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社会里,社会资本越低,反社会惩罚率就越高。 关于 恐怖主义和生成恐怖主义的类似文化,以及意识形态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反社会行为,更多的是关于个人的机能障碍,另一种观点认为恐怖主义是极端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极强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特征。另外一个分歧观点认为,那些恐怖主义有一些共同特征:年轻,男性,离群索居,没有社交亲和力,相对没有受过教育,儿童期受虐史。但是,近年来的恐怖主义者,特别是中东地区信奉正统基督教的人,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不再是年轻男性,更倾向于受过教育,有30、40岁的人群,有硕士学位,还有女性,没有受迫害的直接经历,往往不会具有特别强的宗教狂热。人们不知道要怎么理解这些,这些是新的很有挑战的特点。一种解释是,这是一种思想流派,被心理学家Phil zimbardo推崇,他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坚持,在对的形势下,在对的强制情况下,实际上每个人都可能做一些骇人的事情。另一种观点是,这是在为更为复杂的种群个体做选择。 进化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首先,进化选择越来越高水平的侵略性。 个体选择 男性更具侵略性,地球上所有文化和每个已知物种,以及社会上绝大多数已经被研究过的社会物种,大多数在社会或物种内引起的侵略性主要原因是由于男性之间争夺异性进行繁殖的暴力。一个经典的极度有争议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处于委内瑞拉亚马逊平原上传统的狩猎部落,他们叫雅诺马马人,大概15年前,一个叫Napoleon Chagnon的人类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收集了十几年的数据来展示这个部落里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男性,杀的人越多,通常也有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其次,个体选择解释了暴力的另一领域,在已研究的多数文化和大量物种中,暴力发生的第二个原因是男性攻击拒绝与其交配的女性。 最后,个体选择的一个领域是女性之间的竞争与杀婴。 亲属选择 ,有血缘关系的个体在攻击情况下会与其他人合作。母猩猩在发情期挑配偶时,一个黑猩猩群体里所有成年男性都是兄弟或者堂兄表兄,这就是男男合作。很多灵长类动物侵略性更多出现在不同血统之间,而不是内部。人类的亲属选择更加复杂,第一,亲属是一个相对术语,因为它有流动性,把谁当成我们,谁算作他们,永远在变动,人类能够很快沿着亲近程度转化“我们”与“他们”。一个经典的关于理解亲族选择侵略性的社会生物学研究,是怎么理解儿童虐待?又怎样理解杀人的父母和对人造成伤害的父母。有一对夫妇,Daly and Wilson在这个领域研究了几十年,他们发现孩子更容易被继父虐待;相对外公外婆,孩子更容易被爷爷奶奶虐待。但是有另个问题,一:在其他社会,有很多特例,比如纳维亚人就没有这种模式;二:还有一个可选模型,比如经济模型,在困难时期,家庭暴力增加。继父比生父更容易在经济胁迫也有更大的暴力可能性。最后一个领域是关于“我们”“他们”这件事,如何决定谁是“我们”,谁是“他们”,人类比其他物种更容易区分吗?人类是否准备好学会如何看出更突出的“我们”“他们”的差异仍然非常有争议。 讲到人类,关于亲族选择的社会生物学就变得有趣了。 伪亲缘关系 ,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就是让人们比实际上联系变得更紧密,军事教化就是其一。军事训练的一个重点就是在早期让人们成为一帮兄弟,一组伪血缘关系的亲属,来增强他们之后的合作。一个例子是武士文化,比如说东非的马萨伊人就是这样。在研究血缘关系和伪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人类有些事情是前所未有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这个由不同组分组成的国家有来自各方的战斗部队,如果在二战中,你是一个有德国血统的美国兵,通常来说,比起那些同生共死的战友,你一定和想杀的敌人有更多相同的基因。这就是伪血缘关系。历史上,越南是军队伪血缘关系机制的主要输家,他们并不是处在稳定的部队里,不停有人进出部队,所以他们的军队没有统一性。只要部队能保持稳定,士兵射击长官的频率就大大增加。 与伪亲缘关系密切联系的自然就是另一方面,伪物种。1990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科威特从伊拉克的土地下面钻石油,伊拉克恼火了,入侵科威特,美国长驱直入,把伊拉克人赶出科威特,在战争早期,走势如何很明显,那就是外交失败,美国开始拉拢不同国家来组成一支齐心协力对抗伊拉克的军队,但它作为一种战争行为没有被美国国会授权。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科威特的难民,是一个女人,她是一个在科威特一家医院上班的护士,她在伊拉克入侵之后得以逃出那座城市,她来到美国国会作证,讲了一件亲眼目睹、骇人听闻的事件。那就是伊拉克人进入并占领医院时,他们不仅偷了所有必需品,还把新生儿从保育箱中取出,让他们待在外面死亡,然后把保育箱运回伊拉克。听到这个每个人都大吃一惊。这场战争最终被国会授权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其实从未发生过,那个护士根本不是从科威特来的护士,她是美国驻科威特大使的侄女,她被一家公关公司训练过,美国政府出钱让她编了这个故事,她坐在电视机前疯了死的说谎,结果美国92%的支持率参战了。这是一个伪物种的巨作。事情真相被发现后,这件事被封杀了。 形成伪血缘关系这一能力如何能被用来减少暴力,这在所有的社会都会有惯例。在传统的Bedouin社会,两个已知斗争的家族,会想一个办法来停止争斗。那就是研究两个家族的族谱,一方必须编造一个想象中的两族亲缘关系。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产生预期的理性的亲缘关系。 Elizabeth Phelps通过使用脑功能成像扫描人的大脑,拿一些人脸的照片以快速的速度在实验者面前闪过,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做意识分析,根据她的报道,当人们面前闪过另一人种图片的时候,他们的杏仁核被激活。这说明杏仁核能辨别“我们”和“他们”。后来,普林斯顿大学的Susan Fiske的研究告诉我们,并一定是这样。之后人们还发现,那些生活在多样化种族和民族居住区的人,并不会有这种杏仁核效应。那些和另一种族一个重要的人有过有意义关系的人,也没有杏仁核反应。在Susan的研究中,引人注目的是只要一个提示,提示某人把另外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来考虑,然后杏仁核就不会对他们做出“我们”“他们”的分类了。 在一个多样化的环境长大涉及到另一理论—— 接触理论 :成长在多样化的环境的人侵略性会减少,亲和力会增加。但是有例外。有人做了一个这样的研究,在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首都)最混乱的时候,带走一些贫穷的天主教孩子和新教徒的孩子,到极好的很远的地方,结果显示他们开始认识到个体的差异,相处的并不好。这说明不可能在两个星期把本来的差异抛开,需更长的、持久的接触。更多的接触并不等于更多的理解,一些情况下,更多的接触也等于有更多的刺激物,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团结。 来自密歇根大学的一个经济学家Robert Axelrod做了很多研究展示象征在调停中的重要性。把人类作为商业领导核心,调停就将只是简单地计算出争夺的资源以及资源怎么被瓜分,而Robert Axelrod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象征的力量超越了理性的争夺资源。 利他主义 ,从原则上,永远不会促进和平。任何一个囚徒困境似的游戏,都没有理由合作。一个叫Garrett Hardin的动物学家管这叫“平民百姓的悲剧”,在共有的资源,但有限的责任,以及有限的重复的相互作用的情形下,你必须选择自私,你必须选择所谓的“纳什平衡”,不合作是唯一可能做的事情,那么合作在一个种群中是怎么进化来的呢?我们已经讲过人口创始者的例子,得到一组在养育中有更高亲缘关系的孤立人群,在亲缘选择之外建立高程度的合作,在这种族群选择下,你最好像其他人那样有合作意向,否则你将不能与之竞争。20世纪90年代,纽约市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不同种族的人,以高于原来很多的速率搬进纽约,韩国移民和黎巴嫩移民碰巧受杂货店吸引,韩国社区摆上了水果和蔬菜摊,黎巴嫩社区则有更日常的老杂货店,他们都极其成功,这些店出现在各个地方,那些原来就有蔬菜和水果摊的人们开始抱怨说,他们处于不公平的劣势地位,怎么会这样?因为这些韩国商铺老板会彼此合作,他们会彼此提供无息贷款。黎巴嫩杂货店主也是这样,他们实行互惠利他主义。 还有一种情形在正常的博弈理论游戏里会有合作,那就是游戏不止一轮。如果是一轮,那会是“平民的悲剧”,重复的互动,就会出现“你作为背叛者被惩罚”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未来报复的阴影”。一个已知轮数的互动直接导致合作。另外一种被商人叫做“一目了然的游戏”,那就是你和一群不同的个体对抗,你跟另一个人进行游戏时,他们知道你在之前游戏的表现记录,换言之,在可能的情况下,一旦你赢得名望,你会选择合作;如果在多场游戏中和别人一起,特别是它们不同步时,也会选择合作。为什么?因为如果一个游戏中合作非常容易,就大大增加了在另一游戏中合作的几率。 惩罚一个卑鄙小人的可能性,称为“ 利他性惩罚 ”,如果某人对你做了低劣的事情,你会被允许花费自己一定的资源从他们那里取走更多资源,这样会产生合作。“ 乙方利他惩罚 ”更容易产生合作,你没有参加这个游戏,你在看那两个人,你有权力用一些资源来惩罚一个骗子,这个外力使得合作更加容易。一个更为有效的促进合作的是“ 次级的利他惩罚 ”,某个人是其他人游戏的观察者,看他们是否作弊,这个人能够做出一些利他性惩罚。你要做的是在某人作弊的情况下,第三方个体没有惩罚这个人,那么第三方要受到惩罚。也就是说你可以检举没有那些违反准则的人,如果没有检举,你就要受到惩罚。最后是更微妙的东西,给人一个机会来退出这个游戏,给这个人机会不跟你对抗,而是选择“跟其他人过招”,你也会更快地选择合作。 一件真实的事件,1914年,一战中的第一个圣诞节,人们决定休战,男人们走出战壕,和敌方的人一起踢足球,人们互换礼物,把头盔作为纪念品交换,一起唱歌,一起喝醉,最后,当长官得到回到自己岗位的命令的时候,又回到想杀死对方的状态。 侵略性行为的课终于讲完了。 接下来“大胡子”老师讲了一件33年前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他目睹了一个俘虏的乌干达士兵受虐的情形,这件事使得他每年讲“侵略性”这一课的时间越来越长。 我们都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如果我们够理性,如果我们有学问,并且勤奋好学,如果我们尊重思想与真理,我们会让世界更美好。我们所有老师、教授心中都有这个信仰,那就是如果被允许讲一门学科,讲的足够长,它就会放弃并且消失,那将是对世界上侵略行为的策略。只要每个人都能被教育到差不多额皮质这,就会解决世界暴力问题。但是最基本的问题是,侵略是如此散乱的一套行为,精神分裂症,阿尔海默症,儿童癌症,全球变暖,这些毫无疑问是坏消息,但是侵略性更为复杂,因为在它的起点上,行为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取决于不同情境。正因为如此,用生物学理解侵略性行为总会是一个更难的课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总是最努力去理解它。 最后这段话很感动。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62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9——侵略行为3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9-15 16:08
1h41mins 关于血清素(Serotonin),它与攻击性及冲动行为有关,观察动物体内的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水平低意味着更冲动,更有攻击性行为。当我们观察人类,你不能从一个人的大脑中观测到血清素含量,因为不可能把大脑切开进行测量,我们采取的是另外一种途径——观察它的合成途径,以及血清素如何分解。血清素合成需要MAO单胺氧化酶,分解成5羟色胺,一些文献显示低水平的血清素分解的产物与人高水平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有关。首先记住,这是与人体有关的,对其他物种不适用;第二,当你测量血液或尿液中的神经递质代谢产物时,实际测量的是大脑中不同部位的大量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在大脑的神经递质与攻击行为和冲动行为无关,不容易看出血清素的作用。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用一种在短期内能模拟血清素含量的麻醉药,它能模拟血清素含量的主要原因是与血清素受体在额叶皮质结合,结果能看到皮质部分的新陈代谢加快,但是那些有过反社会行为的个体除外。这一现象表明什么?部分血清素与多巴胺结合来刺激皮质层,收到“如果我是你,就不会那样做,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那样做”的信号,这一信号一路传导到大脑边缘系统,一部分证据就是我们看到的暴力的反社会行为,大脑边缘系统的新陈代谢速度比额叶皮质慢。 很快,我们能想到不同种类的血清素受体相关的基因,以及与MAO相关的基因。假设你在研究一群有攻击性行为的人群,测量他们血液中血清素分解产物的含量,发现含量很低,这怎么解释呢?我们已经得出结论低水平的血清素能刺激攻击性行为,这又怎么解释? 血清素含量低是由于体内免疫产生大量血清素,如果没有大量血清素,就不会有很多血清素分解产物,这也支持了极少量的血清素就能产生攻击性行为之一观点。 那么基因是否起到一定作用?我们观察到的不同种类血清素产生至关重要的基因。有研究表明人体中有不同种类的色氨酸氢化酶,与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是影响不大。MAO有两种形式,一种能根据血清素的信号起到预先处理的作用,然后另外一个再起作用。这样可以预测前者可以引起高水平的攻击性行为, 下一种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的是酒精,酒精不是神经递质,也不与特定受体结合,酒精的作用并不等同于它与这种神经递质或那种酶作用相同,它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人体大脑内一种多功能的药类物质。人人都知道酒精提高了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然而我们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并没有巨大的联系, 酒精不会使人变得具有攻击性,酒精使已经具有攻击性的人变得更有攻击性,使没有攻击性的人变得更加羞怯,酒精的作用仅仅是放大已经存在的社会行为模式。这跟之前讲的睾丸素的作用是一样的。酒精让你能表达出原先已经存在的能产生攻击性的社会行为趋势。 一个很有趣的领域是人类学家研究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喝醉的。观察那些没有酗酒历史的人,在明确的变迁性事件产生之前的行为,通常研究的是利尼西亚群岛,那个岛上的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人到来之前是没有酒精的。现在问题就变成这个地区第一次接触饮酒过量的人,行为是怎样的?结果视情况而定,取决于那些教你喝酒的人是谁。我们发现当时控制这个岛屿的殖民国与人们的行为之间是由相互作用的。在英殖民岛,和美殖民岛,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在酒后应该变得有攻击性,同时,法殖民地的塔西提岛的人们在喝醉后都和彼此睡在一起。这是特定的文化差异。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攻击性行为的刺激物 ,最可信的刺激物是某种物质内特定的语言,就像刺激性行为的物质一样,有些物种会由于气味、声音、视觉变得具有攻击性。蚂蚁的例子,它们会由于震动变得有攻击性,它们住在东非,与相思树之间有共生的关系,当树枝上长出圆顶状的球状体时,为蚂蚁提供了一个居住场所,而蚂蚁则可以保护树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食草动物会吞食它的树叶,比如来了一只长颈鹿开始吃树叶,并折断一根树枝,震动使得树上的蚂蚁大量涌出,咬长颈鹿的舌头,直到长颈鹿转移到另一棵树。 人体内有哪些刺激物可以刺激攻击性行为?跟性行为原理一样,我们没有能自动引发攻击的听觉刺激和嗅觉刺激,人体有的是一些潜意识的刺激,我们并不是完全不受感觉影响,只是不像有些生物那样受到非常强烈的影响。首先一个刺激是疼痛。沮丧也是一个刺激,比如由于没有得到奖励而沮丧,你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就会上升,就容易将怨气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然后糖皮质激素再下降。这描述的是我们现实社会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现实,将攻击性行为转移到其他物种或其他个体身上是一种减压方式。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之前讲的雄性红毛猩猩的选择性交配策略——强制性性行为,我们观察到的这种行为失常发生,其产生的环境条件是什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雄性猩猩被雌猩猩甩了以后的一两天,这是一种沮丧攻击性的移位。为什么经济情况不好的时候,暴力行为发生的几率会长大,为什么贫穷会产生暴力?理论上在沮丧、疼痛、压力下都能引起。同时,跟酒精的作用原理一样,疼痛会使已经有的攻击性行为倾向的人变得更具攻击性,但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一种环境刺激,19世纪50年代的研究表明,能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过度拥挤,当时这一因素引起广泛关注,一位叫John B.Calhoun的心理学家开拓了这一领域。 之前我们讲过土狼的社会制度,雌性处于统治地位,她们的攻击性比雄性强,睾丸素水平更高,但是如果大量的土狼幼儿在没有母狼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受到成年土狼的正常抚养,科学家们发现雌性仍然比雄性更具攻击性,但是女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这说明一种社会制度的形成是以睾丸素及其生理效果为基础的,这又一次强调了社会因素与内分泌调节器的结合。 雌性体内的睾丸素与雌性个体的攻击性行为的关系 ,也与雄性的睾丸素作用一样。现在我们看雌激素与黄体酮,第一节课我们就讲到女性在月经期间会有与平时不成比例的暴力行为,经期综合症能提高攻击性的几率。我们讨论的这些都与文化有关,一个人的文化决定你月经期间的状况。女性月经期间情绪的变化,并不完全作用于攻击性与躁动性,同时也于沮丧和怯懦有关,月经期间是女性最有可能感到沮丧的时期。这又是什么原因?观察一下狒狒的行为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处于较高阶层的狒狒一个月内的情绪波动幅度与阶层较低的狒狒情绪波动幅度是不一样的,后者情绪基本没有波动,这就是说底层狒狒没有权利跟其他狒狒发脾气或占其他人便宜,相反就会变得更怯懦,这是社会等级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在女性月经期间,即使这两种荷尔蒙含量同时发生变化,大量改变,也不会改变其比例使之偏离正态水平。事实上,大脑的某部分不仅衡量一种或另一种荷尔蒙含量,而是测量者两种荷尔蒙比例,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部分经期综合症的女性群体中,大概10%的女性都有的问题是经期黄体酮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黄体酮在镇定剂结合位点结合GABA受体,这个位点就是苯二氮平类药物的结合位点,比如安定。黄体酮能环节忧虑,是一种温和的镇定剂。这是对黄体酮作用的内分泌学解释,同时也能解释黄体酮含量急剧减少时引发的经前综合症(PMS)的原因。 还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与交感神经系统有关,糖皮质激素含量上升到大致与你多名而逃或因愤怒而奔跑或嬉戏打闹时含量水平一致,交感神经的兴奋是一样的。跟之前一样,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在内分泌角度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找一个人,用针刺他的手指,或让他感到痛苦,这样交感神经就会受到刺激做出对压力的反应,但是有一种人不会有反应——反社会者,到目前为止有大量研究表明升高的疼痛阈值与反社会暴力行为有关。 现在我们转到 环境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洛伦兹写了一本人类学领域最富影响力的书之一叫《论攻击性》,他临死前有句名言:没有恨就不会有爱。这半年书有几个基本概念。第一,攻击性具有普遍性,每个人都有攻击性。第二,他建立了一个液态攻击模型,说明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动机越大,同时环境对这种攻击性行为的刺激越弱,某种刺激因素越容易引发某种固定模式的攻击性行为。还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某种生物具有攻击性的时间越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对环境的依赖就越小,直到最终能自发产生。模型的第三特点是,攻击性行为动机被消除后,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个模型最终说明,攻击性不会自我减退,只会自我加强。 同时还存在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攻击性完全由于沮丧、疼痛、压力、恐惧等情绪产生。这一观点受苏联研究者的大力推崇,具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因为最终我们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我们这堂课不断提到的结论。这是情绪移位模型理论的一种极端解释。 情绪移位模型理论解释了不平等社会非常令人沮丧的事,第一件是一个人越穷,具有暴力倾向的可能性越大,越有可能犯罪,经济恶化时,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另一件比较有讽刺意味,当较低社会阶层的犯罪率升高,很大程度上是以另外一个贫穷个体为对象的犯罪。与挫折移位模型相悖的有趣事实是,通过观察动物在它们饥饿状态下的攻击性水平,在很多生物物种中的实验得出相反的推测。首先,如果攻击性是以挫折、需求、痛苦、恐惧、饥饿为基础的,那么第一种推测是当我们在饥饿阶段观察动物的数量,攻击行为的数量会超过食物来源。这个实验的条件是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劳动来获得正常水平的食物,而不是失去活动能力的情况,因为显然那种情况下,行为会发生改变。所以挫折移位模型推出饥饿时期,社会群体的攻击性行为会提高。但是实际的结果完全相反。大量的研究表明,在饥饿时期,社会群体的攻击性行为会下降而不是上升。 人们的第三种观点是来自行为学家,比如沃森和斯金纳,只要能对生物实施奖惩,便能控制器行为,也能消除其攻击性行为。关于这个观点研究的最多的是死刑是否会减少杀人犯的数量。美国很多州已经取消了死刑,这种方法是否能可靠地抑制谋杀呢?某些情况下,确实是,如果杀人犯有预谋暴力倾向,加强死刑的数量会降低预谋罪犯的数量。然而,它并不会影响冲动杀人犯或冲动犯罪。 总结一下关于攻击性的所有不同观点,攻击性是无法避免的,至少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是这样的,环境只能改变其频率;还有攻击性仅仅是恐惧,挫折,忧虑,资源占有的产物;或者攻击性仅仅是以系列能通过奖惩来控制的行为。 我们再来看生物体 早期经历,包括外界环境、成长环境 等,它们与攻击性行为有什么关系?解决这一问题也与移情作用、同情等我们讲过的信息有关,这几个概念会贯穿始终。攻击性行为是否无法避免?它单纯是学习的结果吗?纯粹是移情的结果吗?攻击性行为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转化的?生命体早期最初的转变是当儿童开始区分生命体和无生命体,这一阶段开始的时间非常早,在生命最初的几周内.大脑中有个区域叫梭形皮质区,它会对人的面部有反应,对性格孤僻的合体来说,他们那部分的大脑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对面部反应,并不一定能区分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然后,儿童的大脑开始能把个体与周围的世界区分开,具有了自我思想,在这之前,婴儿只是把他与母亲看出一个整体。大概一岁之后,儿童开始感受个体的存在。这种感受是生物体前所未有的,与心智理论有关。接下来孩子们就进入正式的道德发展阶段了。 这个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叫Lawrence Kohlberg。他对研究儿童发展的研究非常出名,他继承了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的传统,Piaget引入了顺序发展这一概念,顺序这里是指比如说孩子走之前会爬,会说出语言时已经能理解语言,他开创了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Kohlberg研究道德发展的顺序,贯穿这一理论始终的是:发展的顺序是不会改变的。即每月小孩会爬之前就会跑。顺序是固定的,经验的作用只是调节速率。他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六大阶段。基本上着6个阶段可以分成3类。他称这三类为道德成规前期的道德理性,道德成规期的道德理性以及道德成规后期的道德理性。大体上我们能通过某种行为的道德动机来命名。在形成早期,孩子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是因为有被惩罚的可能性,如果一招道德标准行事或许能得到奖励,这是一系列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行为动机。然后在形成期,行为动机是以一个共同群体的价值观和组织公约为基础的,围绕社会规范,法律条文,对法律、社会秩序的信赖。这里就意味着如果你依照道德规范,在社会范围内,你就会被认为是好女孩或好男孩。在任何发展阶段道德的形成都是以社会规定和潜在规则为基础的。最后在形成后期是超越社会规定的。这里形成了一种非暴力抵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Kohlberg的成年人经历的阶段,有的人会停留在形成期,有的人会继续进行后形成期的一部分。 Kohlberg的这一模型招来大量的批评。一种批评集中在性别问题上,大部分Kohlberg的实验室19世纪60年代做的,那时几乎每人都有性别歧视,这意味着以男性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数量比以女性为个体的实验数量多,也就是说这个模型更适合男性。另外还有文化方面的批评,很多人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做跨文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我们会看到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文化中并不一定完全按照这个顺序。同时我们还能观察到,当我们把其他的价值观与自身相结合时,发展阶段就会发生改变。比如研究表明,那些在看重能力而不是努力的环境成长的人们,在面对社会规定和社会公正的道德认知时,更看重前者,他们通常不会达到后Kohlberg阶段。 父母和同类个体对一个人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哪个更重要?十年前有本非常有趣的书,是一个叫Judith Rich Harris写的,书名叫《教养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强烈反对父母影响一说,她坚持同类的影响要比大家想象的大得多。 15年前,一个斯坦福大学的法学教授以及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是关于人类犯罪行为的预测,Levitt Donohue的研究之后成为一个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即19世纪80年代晚期起,美国的犯罪率直线下降,每个城市每个州的犯罪率都有所下降,人们一直在试图理解其中的原因。Levitt Donohue的观点是美国犯罪率下降的原因在于Roe Wade案。他们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每个州使堕胎合法化,那么在真正看到犯罪率下降之前,会有12-15年的滞后期。过去五年的犯罪率下降,完全是由于更少的青少年加入形式司法体系。在通过Roe Wade案之后的10年或5年,犯罪率出现了第一次下降,这是由15岁-30岁这一年龄阶段人口数减少引起的。 Kohlberg的道德理论是怎么预测某人会有一些符合道德行为的?即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之间是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清楚地表明并没有十分紧密地联系。那它有什么用?它从深层次研究大脑中某一部分贮存信息的方式,把神经生物学分成两部分,就是把学习分成明确的说明性学习和隐式的程序性学习,前者是你了解了一个事实,你知道你了解了那个事实,继而能有意识的利用那个事实,同时还可以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后者是用手如何做事情。之前讲的杏仁核受损和老年痴呆的例子,明确的说明性学习不再起作用,但他们仍然能织东西,能开车等。隐式的程序性学习不存在海马体内,而是小脑的独特作用。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61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8——侵略行为2
monica0569 2012-9-14 08:29
侵略行为2 1h45mins 接着讲杏仁核的作用。杏仁核并不总是关于恐惧、焦虑和侵略。一个例子,有种很有趣的症状叫威廉症状,它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印记基因紊乱,比如有些小孩学语言非常容易,表达也很容易,很有趣的是这些威廉小孩他们虽然在认知能力上反应迟钝,却在语言上有非凡的才能。他们很容易相信人,爱交际。另一个例子是那些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研究表明他们看到任何人,杏仁核会有反应,这表明对他们来说,所有脸都吓人的。还有,给抑郁症患者展示一些吓人的照片,杏仁核不会反应,但展示伤心的照片时,杏仁核会有反应,这里杏仁核很好地反应了行为上最让人恐惧的东西,你作为一个物种,做为一个个体,如果感到沮丧,那地球上最吓人的事就是身边的伤心事。另一件事杏仁核做的很好,杏仁核可能是大脑最擅长把我们和他们区分的一部分,形成类别,组内组外,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现在我们谈一下有趣并重要的额叶皮质,它主要处理两件事情:让你再适当情景下了解性行为,在暴力、侵略、竞争、合作情景下总体规范恰当行为。最好的描述额叶皮质的是:它让你做难点的事情。首先看它发射信息的方式,它有更强的输入进入回路。它发射信息到整个边缘系统,遍及运动区。这个反射的特点是鲜有很强的反射到达目标区域。它并没有很强地影响到所有神经元,反而是一大堆微弱但扩散的反射。它要做的是让这些相对微弱的输入进入系统,让它更难一点落到目标区。另外,来自伏隔核的多巴胺的角色是推动目标指定的行为。 CVLT测试,加利福尼亚文字学习测试的例子,很好地说明额叶皮质的作用是执行难的任务,寻找分类模式,寻找行政组织战略。额叶皮质还让你学会走更简单的路径,尤其擅长的是让你为了认知奖励不断工作。额叶皮质神经元有更高的代谢率,额叶皮质神经元很脆弱,死得很快,所有神经系统疾病都会通过行为的改变损伤额叶皮质。当额叶皮质损伤,就会有认知问题。Phineas Gage 是第一个公认的患有大规模额叶损伤的人,他是1984s佛蒙特州的铁路建设先驱,因为意外事故损伤了额叶皮质,受到深入里面15英寸的伤害,之后发生的一切很令人震撼,他居然能够站起来,并且走到1米半到最近的医生那里,但是他之后的日子再也无法安心工作; 他从之前稳重、值得信任的领头人变成一个爱打架和辱骂人、性行为无节制的人。从那以后,大多数关于额叶皮质受损的证据都是关于患中风损伤额叶皮质的老人。比如在讲边缘系统的时候提到的一个可怕的例子是东海岸有个80岁的严重额叶损伤的老人强奸了一个80岁患有老年痴呆的人。 在美国大多数州现在有条法律,就是当某人的额叶皮质受损时,可以用精神错乱辩证,不需要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惩罚,这就是M'Naghten 规则。一个人是否能辨别正确与错误,这是在法庭上是判断某人是否患有额叶皮质受损的标准。但是有一个问题,有些额叶皮质受损的人能分辨正确与错误,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在法庭上很有挑战性。有趣的是,有25%的被判死刑的人,都有额叶皮质受损的历史。 在RME睡眠期间你的额叶皮质完全关闭,这是为什么你的梦一点意义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在梦里你做的事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情。人出生后额叶皮质是怎么发育的?有趣的是额叶皮质是你的大脑最后发育的一部分。差不多25岁,人的额叶皮质才完全成熟。这令,人感到惊奇。这暗示如果这是大脑最后一部分发育的,至少这部分大脑被基因限制着,这是大脑最受环境和经历影响的部分。人到了25左右以后,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是额叶皮质是第三个易受伤的大脑区域。大脑中有个发动系统叫黑质,随着年龄的增加会失去大多数神经元,这与帕金森病人的颤抖有关。海马随着年龄增加会失去相当大比例神经元,这与记忆减退有关。第三个就是额叶皮质,随着年龄增加也会失去很多神经元,这与学习等认知领域功能有关。哪些人的额叶皮质要比正常代谢低呢?反社会者。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有最高水平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部位,糖皮质激素使额叶皮质神经元衰退。 另外,杏仁核可以抑制额叶皮质。当某人学会害怕时,慢慢地他学到事实上这件事不吓人,他习惯因害怕产生的反应,逐渐杏仁核越来越不活跃。毁坏额叶皮质,杏仁核就不让额叶皮质对学习的反应产生习惯,一个因害怕而产生的反应就不再那么让人害怕。这两者是互惠抑制的。关于它们的抑制最简单的限定是互相阻碍对方,相互作用,这种情景下额叶皮质和杏仁核都会作用。 另一个与侵略行为有关的是隔膜,它受杏仁核的调节。 下丘脑外侧,一开始人们很热衷研究它与侵略行为的关系。1960s后人们像生态学家那样研究发现,它并不与侵略行为有关,而是与掠夺行为有关。 最近一个由哈佛大学Josh green做的研究,他把人们放在扫描仪和功能磁共振成像上,并给他们历史上最让人害怕的道德决定。情景是这样的,你和很多人在躲避就在附近的纳粹,你还带着个一直哭的小孩,你应该闷死这个小孩以不让纳粹发现吗?这个研究所展示的是在考虑这个艰难决定的时候,大脑前扣带被更少激活的人们更容易做出“闷死这个小孩的决定”。 很多研究说明在皮质和边缘系统的功能是分不开,但是在一些领域皮质功能可以与边缘系统分开。有一个经典的研究,也是由Josh Green做的,他让人们做一个测试,叫跑道手推车问题,情景设定:有个刹车松了的手推车,滑到跑道上会杀死5个人,有两个选择:1、你可以拉一下让它到另一条轨道上,这样的话会杀掉一个人,那为了5个人让那一个人死可以吗?2、你站在一个强壮的人后面,你可以把他推到轨道上,那样手推车就会撞死他,但却能挽救那5个人,你会愿意为了那5个人儿弄死一个人吗?75%的人都愿意拉那个杆让推车到另一轨道上,25%的人愿意推某个人到轨道上。这个研究显示的是人们在决定要不要拉杆让推车到另一轨道上的时候,皮质会激活,人们在决定是否推别人到轨道时边缘系统激活。另一个版本,是Oliver Goodenough的研究,也是大脑成像,让人们接受大脑扫描和模拟陪审团审判。第一个场景,法官说,记住你们在这的原因,你们可能对这个人有自己的感情,他们做过或没有做过什么,但今天你作为审判官仅仅就是觉得他们有没有犯罪,不管这条法律是否好坏;第二个场景,法官说,你们记住这个法律是做什么的,它是关于保护弱者的。一个是规则约束,一个是同情约束,人们看到第一个系列的规则,皮质激活,第二个系列的规则,边缘系统激活。因此有些时候皮质与边缘系统是分离的。 人们可以用到一种叫跨磁性刺激的技术,在几分钟内减少特定皮质区的活动,关掉额叶皮质的一个子区域,这样做之后的人变得很功利,很自私。 关于人的大脑怎么执行隐喻的研究也非常有趣。第一个研究,找一些人来做一个测试,让他们进入电梯,整个实验在电梯里进行,主持实验的人抱着一大堆书进来,手里拿着一杯东西(有冰茶,温茶等不同温度),要电梯里的人帮忙拿着杯子一段时间,然后要求他们评估主持实验的人的个性,结果发现,拿着温杯子的人,评估说那个人性格更外向。这里说明的是大脑会混淆暗喻和象征的东西。另一个例子,我们已经知道,人们在闻到腐烂难闻的尸体,或者咬到腐烂的食物时,会在大脑岛皮层有反应。这个测试是让某人坐下,讲一个人的故事:如果讲的是在一个可怕的剥削环境中,一个人被不公正对待,这个人岛皮层就会被激活。如果让某人跟别人玩游戏,一种囚徒困境的游戏,这个人在背后陷害别人,他的游戏对手做一些剥削性、令人作呕的姿势,岛皮层会被激活。在控制组里,则让人们讲一些成长过程中对其他人做的不好的事情,描述这个场景的人岛皮层也会被激活。地球上的每种语言知道道德失败的词语都会刺激味觉。 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jonhniphine Haidt(不知道这个名字有没有拼错)强调道德决定不是做认知决定,而是情感决定。大多数研究都同意人们在做出认知决定之前就做出了情感的决定,认知决定要赶上了,试图明白为什么。(这里还是不明白认知决定于情感决定的区别) Elie Wiesel的名言: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不在乎。用在生理学上也是这样,当你看交感神经系统做的事情,当你看应激素的作用,爱和恨不是对立的,他们在生理上很相似。当你看脑干,后脑,脊髓区域,爱和恨不是对立,他们关系紧密。 睾丸跟侵略行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每个物种总是男性比女性更有攻击性,雄性比雌性有更多的睾丸素?睾丸素对大多数雄性动物的攻击行为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没有睾丸素,攻击行为会减为0,你的大脑和边缘系统不会区分低等,中等,高等睾丸素水平,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的睾丸素水平高,就预测这个人更可能有攻击行为。是攻击行为驱动睾丸素,而不是睾丸素引起攻击行为。增加睾丸素水平,会降低杏仁核的阈值,会决定某个面孔看上去更有威胁性。降低睾丸素水平,杏仁核会更活跃,但是睾丸素对杏仁核的神经元没有做什么,当且仅当神经元已经被睾丸素激活,睾丸素才会增加数量。 有一个例外是土狼,土狼是一种怪异的动物,雌性支配雄性,雌性比雄性大,有更多肌肉,更有攻击性,有更高的睾丸素水平,而且雌性的生殖器跟雄性一样。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笔记17人类性行为3+侵略行为1
热度 2 monica0569 2012-9-12 19:52
最后一个关于性行为的话题,自然选择告诉我们性行为进化的什么? 首先是 同性恋的进化论 ,主要有三大理论,这三大主流理论都认为同性恋有基因因素在里面。 1、杂交活力理论,只有很少的证据证明这个理论的真实性 2、性别相关的遗传论,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受基因影响的特征,表现在一个基因里就是适应不了,降低了繁殖成功率,表现在另一个基因里就非常适应,并能增加繁殖成功率。在学术界人们普遍承认,同性恋男人的姐姐们有着比平均繁殖率更高的几率。 3、巢穴助手模型,也就是没有直接遗传他们自己的基因,而帮助他们的兄弟姐妹扩展资源。它与第二个理论的区别是,性别相关理论只说同性恋男人的姐姐有更高的生育率,而这里是说姐妹和兄弟都会增加生育率。 如果你试图找一个伴侣,一个最初的特征是著名的面部对称性。这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有个著名的犯罪学家,提出了一个经典的无意义的理论,说罪犯有典型的面部特征。他通过研究罪犯的脸部特征,得出:一张脸里复合的脸越多,平均意义上讲,人们觉得他们很好看。很多年后人们清楚的是,当你把很多张脸做成一张复合脸时,就会得到一个很对称的脸。 对称性看起来是健康的一个很好的、很可靠的标志。在其他物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当你看动物的肝脏运动时,比如老鼠在追求异性时,就会看到对对称的偏见,非人类的灵长类也有。5年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报道说,有对称脸的人更擅长跳舞,研究者拍下所有人跳舞的画面,然后打分,结果发现被男女性一起评分的都认为是跳得好的人的脸,更倾向于有对称性。我的理解是有对称性脸的人,更有吸引力,也会有更好的待遇,会更有信心地生活,更加外向,跳的更加舒服,因此这可能是不直接的关系。 还有一项发现是,女性在排卵期,她们的脸会变得稍微更对称。 下一领域,就是整个第二性征。有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以色列动物学家叫Zahavi,提出了叫残疾定律的理论:为什么第二性征很有吸引力?因为第二性征把性别间的差别夸大了,第二性征的能力也是健康的标志,也体现了更好的免疫系统。很多研究能证明这点。有一个研究是这样的,取有袋的雄性小鼠的精子,在测量过第二性征后,拥有不同程度夸张的第二性征的雄鼠精子,研究者发现,那些拥有更突出的第二性征的雄性,精子生育率更强。最近有人研究了大约20个工业国家的女性,发现总体来说,女性更喜欢带有很强的、很显著的第二性征的男性的脸,如突出的下巴,宽大的额头,肌肉等。特定国家的预期寿命越长,经济越发达,生活水平越好,越少的女性会对男性化的男性有偏见。 秃鹫的例子,秃鹫是性二态,雄性会有更多彩色的脸,它们有橘色的脸,由类胡萝卜素产生。奇异的是,它们靠吃有蹄类动物粪便获得类胡萝卜素。粪便里面有很多寄生虫,尽管如此,它们还是活的好好的。 雄狮的例子,最有吸引力的雄狮是有黑色鬃毛的狮子,但有一个缺点是,黑色鬃毛的雄狮的头会热的更快,它们需要花更多的能量在热量调节上。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雌性排卵时都能看到独有的外部肿胀,比如狒狒,进入青春期后有些雌性会表现更大的肿胀,肿胀是雌性激素的标志,在各种研究都表明,雌性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里,那些有更大的肿胀的雌性的孩子在第一年有更高的存活率,这是生育能力强和健康的表现。 人类,我们有著名的腰臀比例测量,臀部:腰部比例越大,生育能力越强。在各种文化里,男性倾向于觉得拥有更迷人腰臀曲线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在女性方面,她们倾向于认为圆脸的男性看起来更可爱,更诚实可靠。这些关于吸引力的信息研究,结果差异只有5%,是非常小的差异,人们一般不会察觉。 有趣的是,在各种鸟类,与更有吸引力的雄性交配的雌性会生下更大的蛋,但是雄性基因与蛋的大小无关,是因为母亲在生产期间给蛋输入了更多的蛋白质。在很多物种里也是如此,当女性跟更有魅力的男性交配时,她们会投入更多到后代的存活上,后代存活的更好。 另外一个有趣的是一个叫Lee Dugatkin的研究,他研究了鱼鹰,首先找来一对鱼鹰让他们相互认识,看雌性会不会接受雄性的示好,第一轮雌性拒绝了雄性。第二环节,让很多雌性围在这个雄性周围,让他看起来更有吸引力,这时之前拒绝他的雌性会对他作出求爱的手势。这就是花车效应,在很多物种里都有体现。 最后一个主题,在人类的各种文化里,人们容易被跟自己相像的人吸引,这个术语叫 同型结合 。 15年前有一个叫David Busss的进化生物学家做的一个研究,询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结婚时最看重什么,结果显示,每一种文化里,女性比男性更加想要一个比她们大的伴侣,更加看重个体的经济实力,男性比女性更普遍想要一个比他们年轻的伴侣,他们更看重健康、有生育能力的标志。但是,两种性别都有同样的倾向,那就是更容易跟对他们好的人结婚。 $侵略行为 人类独有的暴力与攻击行为有哪些 ?在所有的领域里,研究者都认为人类独有的暴力行为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很多人仍然在争论人类是唯一在精神病理学来说混淆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关于虐待狂和受虐狂等,这看上去是像人类的一个独有特征。 关于竞争,换位思考等,人类独有的特征有哪些?人们经常想到的是,人类是唯一表现和解的物种,但是最近20年很多文献记载其他物种也有这种行为。第一个报道这个的人是一个叫Frans de Waal的灵长类动物学家,他报道猕猴有和解的行为,很多其他物种,如海豚,鲸鱼也有。哥伦比亚大学的Marrina Cord的研究表明,当你有一段更加重要和珍贵的关系时,和解的几率增加。在狒狒种群里,会看到雌性的和解行为,没有雄性会和解。在矮黑猩猩里,和解和其他物种不一样,它们通过做爱和解。 不过清楚的是,我们人类是唯一能够把同情带到完全不能识别的领域,我们是唯一能被世界另一端的人所感动的物种,我们是唯一能被展现痛苦的艺术品感动的物种,被电影人物,被书里的小说人物感动。 我们表面上是唯一有正义感的物种,,其实不然。Frans de Waal的研究表明,猩猩也有正义感。 东非的灵长类Patas猴,没有雄性的Patas猴会互相打架。而把两只雄性的Patas猴放在一个笼子里,它们不但会开始打架,而且会打到死,因为它们没有终止战争的信号。这是怎么回事?Patas猴是雄性紧张度和雄性攻击性都很强的物种,它们的整个社会结构都是建立在尽量使雄性分开的基础上,在自然状态下,不会看到它们打架不是因为它们不具有攻击性,而是因为它们生活在分散的世界里。那么这到底是不是攻击性行为?很多研究表明,在饥荒时期,最后消失的行为是玩耍。当你看到攻击性的玩耍时,这不是玩耍。 下面关于 人类攻击性的3个例子 ,表明一个现象能有多复杂。第一个,我一个朋友的小孩,当她只有5岁时,还在上幼儿园,另一个小朋友跟她相处不是很好,大概在复活节的时候,他们一起画彩蛋起了争执,我朋友的女儿把那个小朋友的蛋打碎了,老师来了要求她重新画一个彩蛋给另一个小朋友以示补偿。结果我朋友的女儿画了一个全黑的蛋给另一个小朋友。这和攻击性有什么关系?复活节彩蛋不能是全黑的,那她在做什么?她在表示不喜欢那个小朋友。而另外一个小朋友也完全明白,她看到黑蛋的时候哭了。 下一个例子是关于我妻子的,有次我们开车送孩子去什么地方,一辆奇怪的车把我们拦住,我的妻子在开车,她就说,“我要跟着这个人。”她大概跟了两英里,而我坐在车上觉得很沮丧。最终我们在街上拦到他,那儿有个红灯,他前面有辆车,我妻子走到他车前,朝他扔了什么东西,并大声说“所有做这种事的人都需要这个!!!”。她回到车上很是欣慰,那个人赶紧开溜。我问:你跟他说什么了?你朝他扔的什么东西啊?她说,“我扔给他一根棒棒糖”。 第三个例子,每天在Nevada,在一个小镇,人们起床去工作,跟家人告别,被提醒要去拿干洗的衣服。他们按时上班,坐在像飞机座舱一样的模型里,他们所作的是控制在地球另一端的伊拉克的飞机,投放炸弹和导弹,炸毁1.2万公里以外的人。他们一整天坐在空军基地的空调房里,一天结束后,下班,去干洗店拿衣服,接女儿,然后第二天早晨,他们回到单位上杀害地球另一端的人。 并没有很多物种能够做上述的行为。所以当你们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对其他人不好的方式,这足见人类攻击性行为有多复杂。 另外是同情心的例子,人类是发明了真理和和解的种族,在南非,在巴尔干,在卢旺达,人们面对毁掉他们生活、毁掉他们家庭的人时,有和解,甚至有原谅。这怎么可能出现?我们有一个想通过最不可能的基本原理来促进和平的世界,“我不会让任何人通过使我恨他来玷污我的灵魂”,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心理。我们有这样的人,像天主教徒,海伦姐姐,她用了整整一生,在路易斯安那的一个最大的安保监狱里满足死刑犯的需求,她是电影《死囚漫步》的原型,很多人——通常是受害者的家属,对她说“你怎么能这样做?你怎么能用一生献给这些人(死囚犯)”,她回答说,“ 行为越不能原谅,就越需要被原谅;人越不可爱,就说明他们越需要被爱 。” 现在我们转到神经生物学领域, 一个暴力行为或者同情行为的产生,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会立马想到边缘系统,就好像Kluver-Busy症状一样,毁掉边缘系统,会得到完全不正确的灵长类行为。我们已经讲了杏仁核,它在恐惧、焦虑、性冲动中的作用,但它最著名的是在攻击性行为里的作用。有趣的是当你害怕时大脑里的反应部位同时也是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部位。 证据是什么?毁掉动物的杏仁核,它们就不能发动攻击,在人类身上也是一样。切除人的杏仁核,会降低其攻击性。这大约1970年发表在纽约时代杂志上。一个很少见的例子,大多数癫痫的种类里,人们在痉挛开始之前会出现嗅觉光环,即两到三秒的幻觉。有这些稀少的痉挛开始的时候,就是这个人变得气愤的两秒之前。所有杏仁核不可控制的刺激会产生一些攻击性。charles whitman曾经是美国打破记录的杀人狂,他在1962年爬上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钟楼,对着下面的人开枪,然后自杀。他后来被发现杏仁核里有一个肿瘤。另一个例子,在1970s,在德国有一个极端左翼扥子恐怖集团,叫Baader Meinhof Gang,其中一个人在杏仁核有肿瘤。有趣的是,当杏仁核变大时,也会增加暴力行为。还有许多研究显示,杏仁核有损害的人,很不擅长辨认表达愤怒情绪的面部表情,他们更加相信别人,更容易原谅别人,他们更不会寻找信息。Antonio Damasio做的一个研究,发现有杏仁核病变的人,不会直接看着别人的眼睛。杏仁核不仅对愤怒行为反应,对恐惧的刺激反应,它还能指导你去寻找。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8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5——人类性行为1
热度 2 monica0569 2012-9-5 21:47
1h40mins 感觉中间漏了一节课,第15个视频,老师上来就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我都没有听过。 荷尔蒙有意外的性外激素的激素依赖性以及男性必须有充足的睾丸素,同时女性的子宫必须已经准备好产生带有性意味的信息素。事实上,所有真正的形成带有性意味的信息素的化学要素都是由一些性荷尔蒙产品的衰弱产生的。内分泌状况与对异性信息素有联系,切除卵巢的女性有较低的雌激素水平,并且很难区分男性与女性的味道,同时雌激素的替代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切除男性的睾丸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一个人对他嗅到的信息素的看法。这追溯到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表明女性不仅更容易分清男人与女人的味道,性腺受损的男人与女人,她们不仅在排卵期更擅长于此,她们对男性味道的偏好在排卵期也变得更为明显。对男性也有非常类似的就信息素组成而言的现象,男性偏爱女性在排卵期时释放的信息素。 我们现在来看一些 性信息素的心理影响 ,包括两性间与同性间。第一堂课已经讲的Wellesley effect。在很多rodent 中还表现出的是一个成年雌性的体味会推迟更年轻雌性的经期,那么一个人该如何适应这种现象呢?这完全是一种基因的较量,繁殖的较量,如果控制了周围女性的发育,你就会留下更多的复制品。与此同时,一篇关于男性间心理效应的文章提出不同物种男性的生理机能在闻到其他男性信息素时会发生什么?首先,这依赖于你闻的另一个男性是谁?那个处于支配地位的,在很多rodent以及灵长类动物中,男性能够区分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男性味道。而且他们对于那些低等级的气味并不非常介意,你所看到的心理效应在很多不同种类间,当男性闻到其他高大、健康、精力旺盛、雄性症强的男性的味道有时会降低他们的睾丸素水平。他们在心理上完全被威胁,这是非常有竞争的策略,尤其对能够释放恰到好处的强势信息的男性来说。在其他物种中,你所能看到的是突然的射精,这是为什么?这是同样逻辑的另一个版本,这是一种与之相对应的策略。如果男性能够想出并使用不同物种产生信息素来降低对手睾丸素水平的方法,男性还想要进化出一些机制,能在闻到那些信息素时进行回应的方法即通过增加精子量。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共同进化的竞赛。 就两性间信息素的交互作用来说,当一个女性发出信息素,接收者是一个青春期女性,将会减少青春期女性的排卵。当雄性是信息素发出者,将加速雌性青春期的开始。当雌性是信息素提供者时,会增加男性的睾丸素水平及精子量。 不仅是青春期的开始能受到影响,还能发现在各类物种中,能通过感官刺激缩短排卵期。没有规律的排卵期的物种中不一定会存在这现象,但会使排卵期缩短。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猪,配种公猪能缩短母猪的排卵期。 关于人类荷尔蒙的重要一点是这些都是潜意识过程。 最能够唤起人类性欲的器官是大脑,因为人类不是嗅觉器官最发达的物种,我们的听觉也不是最为特别的。 更多的 环境因素 可以影响这一切,比如恐惧可以抑制繁殖行为,极度愤怒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压力是个有意思的东西,它得到的是两个结果,慢性压力对于繁殖的生理机能与行为的抑制作用非常大,在你们阅读讲斑马的书时就会发现,你也会不时看到。但雄斑马之间是由很多变异的,你能看到的是很多变异性,即关于短期压力刺激觉醒或是在体内积累。人们也举出很多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来表明在一些情况下战争期间的极端觉醒和压力会发现各种暴力性性行为,没有短期的恐怖的关于此的历史前例。那么慢性和急性压力间的区别是有更多的效应。 最后一个关于刺激源的释放,刺激体,Coolidge Effect,它能够解释那些近49%的可怜的被雪藏的人类文学与电影。在各个物种中,你找到一个性满足的个体,这种状态下再跟一个异性从头来一遍,变化在于更大的刺激性冲动 。 现在我们讨论 荷尔蒙在女性身体内28天左右周期的状况 。首先进行这一研究是上世纪70年代一个经典的有影响力的研究,女性报告她们在一个月经期内的性活动水平以及每次性行为中得可能高潮,她们报告的是有一个明显增加的——大概在第14天的时候,另一个明显的增加是在第28天左右,但不如第一次增加明显。怎么解释第二个峰呢?因为女性在那个时间对于怀孕的恐惧更少,所以性行为在这个时间增加了,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周期,正像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有规律或季节性的周期,第14天有着更高的雌激素,因此有更多的性行为。 与之相吻合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表明女性在排卵期受到男人与女人的评价发出性信号稍有不同。并且一般来说,女性在排卵期会穿更具挑逗性的服装。新墨西哥大学的Geoffrey Miller提出排卵期前后,脱衣舞女会得到更多的小费。 这一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雌激素能敏感性刺激大脑,性行为是大脑对孕酮的反应,因为孕酮是与性方面相关的。用分子生物学来解释,雌激素作为一种类固醇荷尔蒙,会与受体结合,然后转录翻译出相应蛋白,告诉你孕酮接收者基因链的上端是起到刺激作用的,能够对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产生回应。雌激素增加时,同样能增加缩宫素的合成,使得女性在排卵期与男性做爱时感到更加亲密。另外,雌激素不是唯一对大脑有影响的,它对这一时期整个身体都有作用,作用在于降低某些触觉感知器的临界值。这意味着女性在排卵期对触觉更加敏感。雌激素也作用于嗅觉系统,降低检测男性气味的临界值。而女性这一时期释放的男性荷尔蒙扮演着感知的角色,能增加性冲动,性激发。 同时,男性的 睾丸素在男性性行为中有什么作用 ?不同物种雄性开始他们交配的时间是睾丸素激增的时间。在其一生中,睾丸素在青春期时水平上升,从30岁开始就像并不湍急的瀑布一样逐渐降低到令人警惕的衰老期。关于人类的很多研究表明,男性性行为越多,睾丸素水平就越高。另外很多研究记录男性睾丸素在他们成为父亲的时候剧烈减少。这一时期还有抗利尿激素的增加。那么男性睾丸素与性行为增加有相关性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阉割后性行为不会变为零,并且阉割前性行为越多,阉割后性行为也越多,这里是社会经历的作用。所以性行为不是完全由睾丸素决定的。在正常范围内,系统不会区分大脑相关区域多睾丸素的敏感,有一个特例是,如果把睾丸素水平增加到正常水平的10倍,这是超生理机能的,意味着正常人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能观察增加的性行为和性勃起,即性感知的增加。这在那些滥用合成胆固醇的傻子(为了增加体重或者其他什么)的情况下就会发生。 所以睾丸素并没有起到一个严格的因果作用,它扮演的是调节的作用,使你对刺激更敏感。 褪黑色素,它对个体被暴露的光有反应,在推动季节性交配上有作用。 围产期,即出生前出生后,是非常早期的发展,首先我们来看看 环境与成年人性行为的关系 。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早期的环境影响随后的每一个阶段。早期童年的环境与形成性行为模式有什么关系呢?证据表明早期生活经历对性生活质量与高潮的影响非常少。早期经历不是关于学习性的,而是关于学习性的合适社会情境。在各个物种中都表明这是经验所指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合适做,以及如何正确去做。 早期经历与性取向有什么关系 ?20世纪前半世纪的主流看法是“关系很大”,关于早期生长环境增加男生日后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有两个模型,(1)早期缺乏父爱模型,这是从猴子身上得到的结论,它们学习对谁该两肋插刀这类事,这能解释父亲在合适的训练和合适的状况下对感知性行为的作用。(2)有一个神经质的母亲。不过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两个模型的正确性。 现在我们来看危险的 荷尔蒙与成人性行为的关系 。这与观察的是哪个物种有关。在rodent中,怀孕期和围产期的荷尔蒙环境与成人性行为有很大关系。当我们研究人类时,我们也许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下定论。 当我们考虑行为时,要考虑贯穿内分泌学的两分法。当你还小得时候的荷尔蒙效果,这这个领域的行话是“荷尔蒙的组织性效果”,这是关于详细的荷尔蒙在那个时期做什么的,关于组织你要发育一个什么样的大脑,相对于之前讨论的荷尔蒙效果,这里说的是主动的荷尔蒙效果。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一致的双歧分支。在rodent中,围产期的荷尔蒙有着很大的组织性效果,能再很到程度上影响性行为。但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以雄性rodents为例,如果它们没有接触到围产期的睾丸素,就会在今后有不同的雄性rodents性取向,这是双歧分支的结果。但是数世纪来人类性学明显的研究说明,那不是一个二分的功能,而是性取向过程中连续的。目前为止,300多种不同物种已经被记录在自然演化背景的不同时期,既有同性恋也有异性恋。 关于 女性围产期的雄性激素化 有什么?它们通常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解得很清楚。首先,当观察女性人类胎儿时,胎儿被严重雄性激素化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当生病时肾上腺器官出了问题并产生了大量睾丸素。当女性患了这种肾上腺系统过度活跃的病,就会产生过高水平的睾丸素,这种病叫先天性肾上腺增值(CAH)。而是服用了一种增加流产可能性的药叫己烯雌酚(DES),一部分妇女服用的这个药很大一部分DES转化为雄性激素,在她们的行为上将产生男性化效应。很大一部分会成为女同性恋。但是这项研究有个问题,就是这些女性在出生时就表现某些男性生殖器,于是在早期会有很多手术医疗手段干扰,并不是荷尔蒙改变这么简单。所以目前仍然不是很明确产前雄性激素化会增加女性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 我们来看另一个早期经历的特征,就是 产前内分泌环境与性取向的关系 。整个20世纪70年代,有很多令人困惑甚至愤怒的研究,它们表明了两件事:在身体的一些部位,睾丸素有其作为睾丸素的效果,还有生物化学素的转换,从睾丸素到二氢睾酮,两者有一些化学结构的不同,二氢睾酮也是和同样的睾丸素受体结合。那种能使人从楼上跳下了的发现是一些会与睾丸素受体结合的由睾丸素转化成的雌性激素,造成睾丸素的反应,引起典型的男性行为,近一半的人在这个领域退出去上了商学院。因为这实在是很令人困惑,也不可能。人们花了很多年才把这个搞明白,一旦睾丸素进入目标细胞 ,在这个细胞的睾丸素会转化成雌性激素,换言之,这种奇怪的现象对周期性的睾丸素水平并没有影响。只有当目标细胞里有能完成这种转化的酶时,才会发生转化,所以这是细胞内的行为。大脑里的睾丸素的效果与将其变成雌性激素有关,在整个生殖器或整个身体以及次级的皮肤的性区域里,睾丸素通过变成二氢睾酮实现其效果。 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女性胎儿被男性荷尔蒙化了呢?既然她们没有在细胞内分泌雌性激素,但她们通过其他的诸如胎儿卵巢之类的途径得到雌性激素,为什么不是母亲的雌性激素雄性化每一个胎儿?答案是一种蛋白质,在怀孕时产生又碰巧在循环中,并且它能与雌性激素结合,造成雌性激素降低,换言之,血液中的胎儿雌性激素对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没有影响。雌性激素,不论是不是从女性婴儿的卵巢产生的还是她母亲循环的,都没有效果,唯一的胎儿雌性激素在她们神经中的是男性胎儿,并且雌性激素是由睾丸素转化而来的。这种蛋白质叫alpha-胎蛋白,是必须的,而且只产生于胎儿期。这里表明的是,由于睾丸素的原因,没有组织性的产前荷尔蒙女性化效应。从雌性激素无法产生产前女性化的效果,那么大脑的女性化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令人懊恼的答案要追溯到女性大脑是残缺的大脑,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而是其他的一些荷尔蒙在起作用。 基因与性行为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关系很大,基因决定胎儿产生什么性腺,基因决定分泌的性荷尔蒙,也决定最后长出什么生殖器和伴随一生的第二性征。关于基因与性取向我们知道什么呢?很多研究发现一定程度上,性取向是可能遗传。同卵双胞胎,有50%的可能性性取向相同。异卵双胞胎,是20%的协方差。其他兄弟姐妹,9%协方差。从中我们看到一种可能性,你跟某个人有越多相同的基因,就越可能有相同的性取向。这种解释有局限,因为很明显,这些研究在说基因效果,而且很多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在对待时比对非完全相同的双胞胎方式更不同, 一个叫Dean Hamer的基因学家,报告他发现了标记性取向的基因。换言之,特定的基因定位更有可能被都是同性恋的兄弟姐妹分享,而在不全是或都不是同性恋的兄弟姐妹间就少了。这个很有趣,毫不惊奇的还有报道说 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发现了同性恋基因。很明显,你可以立马把这些撕成碎片 。首先这不是基因而是基因记号,第二这个没有连续性,完全相同的双胞胎趋于分享同一基因记号,对性取向有着预测性,下一对测完全没有一样的基因区来表明协方差的存在,他们有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区域。因此完全说不通是基因的作用。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既然人们都在试图复制这些发现,但从未被复制过。 现在我们转到 进化生物学告诉我们关于性行为的什么东西 ? 首先,非常明显,生物体有性行为是为了整个物种的利益,这是已经过时的观点了,我们来看更有逻辑性的,在现代进化思想中,性行为是关于繁殖的。而开始土崩瓦解的不仅是让人们类在非繁殖性的性行为能说得通,而且人类不是仅有这样做的物种。目前为止,最优代表性的物种矮黑猩猩,它们以矮小出名,不像大猩猩,没有二态性,是女性主导的社会。所有矮黑猩猩能弹吉他并且能唱歌,我们还惊异于它们的性行为数量——连人类都有点跟不上了。一种有着低水平的攻击性的物种——因为它们就没有攻击性,以其身体尺寸没有性的二态性,它们不是一夫一妻制,它们可以说是地球上性行为最混乱的物种,它们大多数的性行为都是非繁殖的。那么它们的性是为了什么呢?有种普遍的解释是,为了提升群体的凝聚力,降低个体的紧张感。这就牵扯到一个主流理论,一个叫Solly zuckerman的人提出性行为纯粹是为了群体的凝聚力记忆减少暴力的发生。 在大部分已经被研究的物种里,你就会看到性行为或无能或无回报或别的什么被征服,是微生物和许多哺乳类大部分攻击性的原因。这是一个反驳zuckerman的强有力的论据。 繁殖的代价是什么?这里有个不对称是精子不需要很多卵子,不需要怀孕及产后的照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怀孕。根据社会学家的观点,事实是各个物种的女性对她们要交配的男性都更有选择性,通常情况下,男性都没有那么有选择性。这与不同的怀孕成本有关。有些例外是绑定在一起的物种,比如狨猴,还有一些鸟类。 很多物种中都发现男性试图控制女性繁殖行为。一个明显的解释是男性在竞争,降低女性与其他人交配的能力,这是从灵长类通过男性在求爱中做守护伴侣的行为以试图保护女性不会接近其他男性到其他各种事情得出的,这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常见的。 之前讲的精子竞争也是这种情况。还有其他的飞行类物种的男性可以释放一种化学剂能减少女性的性感知。恶毒而又聪明的男性用来控制在他们离开后女性繁殖行为的方式,是男性之间的竞争。那么在女性那里又会发生什么?女性也有相对的策略。人类进化中产生的聪明之处,就在于这种相对独特的人类隐藏的排卵现象,可以降低父系的确定性,一个论据是这是减少竞争性杀婴的好时机,另一个是它能减少男性控制女性繁殖行为。 女性之间的竞争。传统的顶尖的物种,是一个线性使用权模型。这是始于60年代的灵长类动物学里的主流模型。大约20世纪80年代,它被认为是事实上,没有证据证实线性使用权模型主要决定女性与男性竞争中得胜者交配,女性也有选择。 1985年有个优秀的灵长类生物学家Barbara Smuts提出“所有非人类灵长类有性伙伴”。 Birute Galdikas用数十年研究猩猩,注意到一件很烦人的事,就是低等级的没有繁殖过得雄猩猩会强奸雌猩猩。这是第一次把这个词引进动物学并且这不是人类学的现象。如果定义为暴力地在违背其意愿事与雌性交配,这就是猩猩中发生的事。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237 次阅读|3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4——边缘系统
热度 3 monica0569 2012-9-2 19:58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4——边缘系统
最初边缘系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嗅脑,一开始在老鼠的实验中发现,人们了解到嗅球里的神经元发送它们的投射到大脑底部,称做嗅脑,鼻子的脑袋,在这里处理大量的嗅觉信息。三四十年代人们开始了解它的功能,显示的是一个从不同学派处理的很不同的观点,是通过情绪来运行。然后称它完全与情绪有关,开始叫它边缘系统。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个矛盾,就是到底这个东西应该叫嗅脑还是边缘系统,但最后发生的是一个很有逻辑的决断,嗅脑,边缘系统,是和气味有关的还是情绪?你要做的就是像一个生态学研究者一样思考:如果你是一只耗子,就不会有感情,不会被嗅觉纠缠,老鼠的情感绝对被嗅觉信息驱动,嗅觉就是获得所有信息的部分,在老鼠生活里有一些和好的有趣的情感相关联。突然你再一个有像电鱼一样奇怪的世界,彼此用电交流,有电子受体发出很多信息向这部分大脑,这不是嗅脑,而是其他的“获得对我的情感生活有关系的感知信息”这部分大脑。所以边缘系统起初完全被视作与嗅觉有关,现在才被好的神经学家发现真正是什么。 Paul MacLean在1950s左右制作的模型:三位一体的大脑,三个层面介绍大脑功能。下丘脑与脑垂体对话,从下丘脑到脊髓,然后是叫做脑干的区域,脑中部。这是MacLean所称的爬虫部分的大脑。反映到我们课上是你们会在爬行动物中找到很多类似的种类。中间部分是边缘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最上面的是脑皮层,这是所有物种都有的。 一个重要人物Antonio Damassio很多年前有本书叫《笛卡尔的错误》,笛卡尔认为思考与情感之间有很大区别,这绝对是胡说。仅仅从解剖层面开始,神经元发送轴突投射向别的地方,大堆的交流在边缘系统与脑皮层间进行。 1930s一个叫James Papez神经学家,他第一个开始用系统的方式说明在旧的嗅脑部分的大脑所有结构在相互发出投射,看着像是相互联系功能的一些组织模块。 每个边缘系统的部分都希望告诉下丘脑怎么做,同时确定没有别的边缘系统部分告诉下丘脑做什么。这样就有了各种刺激下丘脑区域的方式和抑制其他边缘区域活动的方法。有了各种模式刺激这里,抑制那里。最直接影响下丘脑的方法是在投射中有越少的突触越好,那么你看到的是大多数边缘系统有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它们有不同的突触数量和各自的力量。人的每个感觉形态都需要通过最少三个或四个突触才能在边缘系统中产生影响,除了我们的嗅觉系统,它离边缘系统只有一个突触的距离,即使我们嗅觉不那么好,还是会有退化的嗅球。我们的嗅觉系统占少于5%的大脑。但是就在离边缘系统一个突触距离的嗅觉告诉你视觉信息展示很多微积分方程。嗅觉让我们回到很多情感的问题上,这就是一个“数突触数量”的策略的好例子——更少的突触,更多的影响。 那么 边缘系统的结构 是是怎样的?有脑垂体,下丘脑, 杏仁核, 海马,隔膜,乳头体,丘脑,腹侧段区,依状细胞核区。一个叫Wallet J.H Nauta的荷兰解剖学家,他产生了一个非常古怪的想法,认为脑皮层的一个部分应该以边缘系统而分类。这部分就是前额叶,它里面有不像脑皮层的东西,它与情感调节、神经冲动控制、长期计划、延迟的满足感等有关,它是大脑里最有趣的部分。更有趣的是前额叶最能决定我们是人类的部分,在人身上比在别的物种身上比例更大,这是大脑里最完全成熟的部分。 第一种被叫做amygdalofugal的途径带着 杏仁核 和下丘脑前后的信息, 杏仁核 投射向下丘脑,下丘脑神经元有反射回去, 杏仁核 与恐惧、焦虑、学会对特别的刺激物恐惧有关,下丘脑做的是帮你记忆它们之间的联系。 然后,下丘脑与隔膜的对话,随着一系列的双向投射,叫,Fimbria Fornix。隔膜发出投射从下丘脑下面到乳头体,然后反射回来。这个重要的途径叫前脑中间的维管束。 终纹途径,从 杏仁核 开始,在下丘脑外部打圈圈,然后原地停下,这是一个神经生物学线路。这个无效的线路告诉我们胚胎的成长,有时候还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神经系统进化的历史。 乳头体与丘脑对话,乳头系统; 丘脑与前额叶双向对话;腹侧段区,依状细胞核区,投射到每个地方,我们会看到双向关联。现在我们知道了很多特别的线路。 怎么知道 边缘系统的功能 。第一个经典方法,研究战争后大脑受伤的士兵,叶切除术,对动物选择性切除某一部分,然后研究功能;第二个经典方法,不是破坏一部分,而是在刺激的区域放下一个电极,人为地发生动作电位,很少在人身上做这样的实验,除了棘手的癫痫患者。下一个方法,每次引导一个神经元,人为地让神经元通电兴奋,放置一个记录装置,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如膜片钳技术。还有一个方法是解剖,哪个部位发送轴突到哪,离开多少突触?看一眼电路就知道它们的功能。然后是生物化学方法,测量事情与神经递质的水平。最后是画出大脑区域,CAT,CT,MRI,你会看到不同部分的大脑,能看到特定区域的代谢速度。有些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些部位特别是边缘系统会改变它们自身的大小。一个例子是, 杏仁核 在人有创伤后紧张症后变大。很严重的创伤历史,这部分大脑会延伸。患有PTSD的人, 杏仁核 更大,如果你看到 杏仁核 里的代代谢率,有PTSD的人在这里会代谢更快。另一个例子是,长时间抑郁的人下丘脑会变小。 这些方法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是如果病理研究里有没有发现一块区域,你毁坏了它,然后就不正常运作了。这是因为你挑出了神经元或细胞体还是没注意切断了纤维通路。一系列早期解剖学的错误是,人们无法区分是细胞核的损坏还是路径的损坏。最后变困难的是当你有了细胞体的细胞核,同时纤维通路又从其他地方获得了,如中脑维管束和处处有的细胞核,当在某处有了损伤,你不知道是在细胞体还是在细胞核。你是要取出中心还是取出纤维。有一堆困难的事要做。 做好一个神经解剖学家首先是运用获取信息的技术,然后还要能做个生态学家,之前讲的嗅脑的例子,你不能理解线路通向边缘系统除非你知道动物的语言,你需要了解研究的物种的生态原则,你需要了解研究的个体。 我们已经知道 杏仁核 与恐惧、焦虑有关,这告诉我们世界为什么这么乱,它也扮演一个攻击的中心角色,世界一团糟因为 杏仁核 产生攻击性,在不理解恐惧与焦虑的前提下,不能理解神经学有暴力性,不能理解相同的大脑部分有两种功能。我们还会听到的是, 杏仁核 还在雄性性动机里有作用,这 杏仁核 是怎么了?我们不确定所有但它可能开始解释个体子集会混淆攻击性行为和性行为,第一个途径就是关于 杏仁核 的。离 杏仁核 两个突触的距离有隔膜,第一个展示边缘系统里隔膜的例子是 杏仁核 刺激攻击欲,而隔膜抑制攻击欲,刚好相反,开始展示边缘系统的一个主题:不同的子区域会起相反作用。 下丘脑 以学习和记忆出名,同样对我们重要的是它还扮演消灭压力的角色。在每个内分泌系统里会有一部分大脑测量血液里的激素去明白下丘脑该做什么,下丘脑测量糖皮质激素水平,为什么这部分管记忆的大脑会和压力有关系?首先,在一个很有压力、很恐怖的环境,记住如何跳出这个环境,就可以断然离去。第二,脑中会出现上一次用什么方法逃离了这样的环境。大脑记忆部分和压力激素调节有着密切关系。 乳头体 ,和母性行为有关,但这不是它被叫做乳头体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长的像乳腺。 前额皮质 ,成熟和学习适应性行为,学习什么时候才该具有攻击性。 腹侧段区,依状细胞核区 ,也与抑郁有关,这是所有神经元会释放多巴胺的大脑区域,和愉悦有关;这也是可卡安活动的大脑区域,所有间接上瘾的药物作用的部位。这是刺激多巴胺释放的地方。对理解所有动物食欲活动很关键。 腹侧正中的下丘脑 ,与性行为有关,这个区域的大小男女有区别。15年前的一个研究表明根据你的性取向,这部分会在尺寸上有区别。这是个很牛的研究,表示变性的人在一些部分的功能不会是这个性别该有的。 SCN超交叉神经核 ,曾经Julie Andrews说过越大声越快越好,这个神经核与节奏律有关。 PVN室旁核 ,CRH产生的地方,CRH传递信息到脊柱,和压力反应有关。 弓形细胞核 ,在下丘脑漏斗的底部,这是所有的下丘脑激素出现然后进入循环系统地方。 侧面下丘脑 与饥渴有关,它测量血液的葡萄糖浓度,胰岛素浓度。 自1900年一个心理学经典的所谓James-Lang情绪理论,怎样感受一种情绪,并非你的大脑能决定着情绪(基于感知信息上还是记忆上的),大脑决定这是一种情绪,然后告诉身体心跳要加快、呼吸要加快,这不是情绪起的作用。这才是情绪的作用,大脑出现刺激物,在你有意识地进行前身体已经回应了,伴随着心率、血压和瞳孔收缩。你怎么知道你在感受什么情绪?你从神经末梢获得信息,告诉你这里发生了什么。换句话说,你怎么知道自己很兴奋?如果我突然呼吸加快心跳加快,因为我感觉兴奋,这是很荒谬的。 几十年以后更多的证据是基于情绪上的,你的大脑通过你的身体状态被影响,决定感受什么样的情绪。有一堆例子,第一,肾上腺素与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觉醒有关,当你丢一些肾上腺素到神经系统会发生什么?这会对大脑和边缘系统做什么?最好的展示是一个60年代Stanley Schachterde 研究,他给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注射肾上腺素,被注射者不会变的更生气,也不会更友好,这是调剂物。肾上腺素并没有制造任何情感,只是提高情感的强度。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593 次阅读|3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1、12、13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9-1 21:16
神经科学2 真是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哈,今天讲课的学生是个“爆炸头”,跟”大胡子“老师一样有个性^_^.ok,言归正传。 环境怎么影响、塑造记忆?首先我们要了解 记忆的原理 。 100多年前,人们认为大脑最小的组成部分是神经元,几十年以后,人们发现神经元之间有间隙。记忆是有突触可塑性的,记忆就是当神经前细胞和神经后细胞在某些方面改变,而且并不是在那个地方改变,它在逐渐加强。所以神经前细胞受到刺激,持续特定时间就会在神经后细胞里得到加强反应。这是长时程增强(LTP)的机制。 神经前细胞怎么知道LTP被激发?这里需要在突触前和突触后很多联系,倒退的神经递质(如氧化一氮)可以从突触后细胞往回扩散,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量。LTP发生在大脑的什么位置?海马是记忆的储存点,并且是LTP的储存点。LTP的发生并不是在神经元层面上,而是在突触可塑性的层面上。 我们为什么相信这些就是LTP的位置。首先是HM,上节课讲的。接下来是对海马进行选择性移除,他什么都记不起了,也不能形成新的记忆。另外还有证据和记录来自海马的神经元,你给人一个学习任务,可以看到LTP;如果用物理学阻挡LTP,可以看到海马改变。所有这些证据都试图得到海马对记忆和记忆巩固必须的这一结论。 疼痛产生的原因。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神经元,一种是快速疼痛,伴随着锐填充物;一种是钝痛,伴随慢迟钝填充物。这存在微妙的反馈回路中。快速形成的痛, 会刺激它旁边的神经元,产生缓慢的疼痛。这就是外侧抑制。外侧抑制允许视觉神经元来接受输入的东西,并且抑制邻居。 神经元网络的概念。可以用来理解环境与内容是怎么影响事实的存储与检索。 自主神经系统,如消化,鸡皮疙瘩,性高潮,那些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好的事情等,可以分为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的管理。 这个女的语速讲的好快啊,不过讲的蛮好玩的,讲了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各自的分工,高中生物,所以笔记省略O(∩_∩)O 内分泌系统 细胞间交流的四种方式:1、细胞间接触;2、旁分泌;3、电传递,动作电位;4、激素,内分泌 肽激素存在于细胞表面,因此他们与第二信使回应有关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之一可能是神经元可以刺激离子通道,帮助离子通道打开闭合。另一个例子是缩氨基,它是第二级联信使,影响细胞中的蛋白。所以肽类激素对细胞中得蛋白有影响。它们也可以进入细胞核,影响转录,但我们更倾向于将它与类固醇联系起来。 类固醇激素伴随蛋白孩子载体流过血液,到达细胞后可以在细胞膜上扩散,并依附于细胞内接收者。 大脑如何控制激素。很多不同腺体可以分泌激素,胰腺,睾丸,卵巢,甲状腺,胸腺等等。大脑也有内分泌腺——下垂体。 《斑马不得胃溃疡》 正负反馈 血脑屏障,可以严格控制哪些可以进入大脑,这很重要。荷尔蒙能通过血脑屏障吗?类固醇激素是亲脂的可以通过磷脂双层,肽类激素无法自身通过,它们需要载体运输。 激素的水平,接收者的水平,这两者的平衡影响我们的行为。 神经内分泌系统 “大胡子”老师回归啦。 戴尔的第一条定律 :你拥有神经元,你就应该知道我们如何处理这图解的神经元。一旦我们进入这里面的细节,我们就会放弃斜行的神经元细胞体,然后转换成一个非常快速进化的循环。 戴尔的第一条定律 :每一个神经元都有唯一一个独特类型的神经递质。 但到80年代,人们发现事实上有大量的神经递质通过神经元释放出来。所有种类的神经递质,事实上,伴有在突触囊中不同颜色的神经递质,伴有不同的两个种类。你们会经常观察到,当两种不同的递质在一个神经元力时,一个会比另一个行动速度快。多亏一对神经递质之间典型的不同结构,你才能有不同的功能。 内分泌的一个类似规则,很多超过单个的携带信息,带着同样的信息或同一个信息源。我们了解的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系统是解释你们如何同时有多个信息携带者。结果表明在压力下释放ACTH的CRH不是唯一从下丘脑底部出来的。下丘脑的神经元会向体内循环释放加压素。另外一些释放催产素,一些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还有的释放肾上腺素。总体上,它们都在刺激释放出ACTH。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是根据你使用的组合,ACTH分泌曲线的形状会有不同,这是你能控制的。二是每一个物质不仅帮助脑垂体释放ACTH,还会帮助其他方面,所以你会获得一种解码方式。另外,更加复杂的是,明显有荷尔蒙进入其中,不像脑垂体释放的ACTH,它们抑制其释放,然后将自己的激素放入循环。人们能够证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长期以来有抑制作用,并且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去搞清楚这些事。目前为止最好的连带分子是一种叫三角洲睡眠因素的缩氨酸。你睡觉就是很好的关闭压力反应的很好时间。 麻省理工的Jerry Lettvin70年代发现,在一些环境下,他用成百上千的示波器证明,有违背戴尔第一定律的事物存在。就是你能够到处阻塞,这会阻止动作电位从轴突树的一些枝节传送。换句话说,一整个不同的信息控制领域,更微妙的是神经元能控制那一些分支在发送这些信息。从那以后很少人知道这如何运作,更不必说这样的现象多普遍了。大部分人忽略它。从那以后表明兴奋波能从不同的树突最后进入体内,分支点有方法能够被堵塞在一边,多以信息会往分支的一个方向分流,而非另一个。 内分泌的情况也是一样。在不同的下丘脑区域,将其激素送到脑垂体的不同部分,而特定的细胞会选择存活在不同的区域。 负反馈调节 。第一个例子,自受体,在神经元上的递质,它的作用是审核,当神经递质释放时,决定是继续释放还是反馈调节。这些领域的反馈调节是两个神经递质中的一种进化。你经常会看到一个神经递质会独自在一个前突触自受体上活动,这就是被用来做计算的。 1960s,UCLA的Mary Dallman对内分泌系统做模型的工作,预测出糖皮质激素,将有两种不同区域的反馈,将会有一个快速变化率的敏感系统,有一个在血液系统里延时的激素水平。她的预测后来证实是对的。很久后人们仍然不明白一个细胞怎么测绝对标准的某些独立的变化率。 自动调整 。有些抗抑郁药物不是通过神经递质水平,或者引起自动调整变化,而是在自受体里引起自动调整变化。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数量改变,受体数量的改变,在信息携带水平上会有很大的病态变化,身体尝试自动调整,病是由于过量或不足。 内分泌系统里,糖尿病就是一些东西错乱了。你的胰腺努力工作向血液里释放大量的胰岛素,而你的身体对胰腺里烧掉的细胞并没有注意,所以你的身体就会出现问题。这里的问题是由太多的营养和胰岛素,脂肪细胞已经饱和,不听从胰岛素的指令,它们抑制受体,这是糖尿病的患病关键。 另一水平的调节,当细胞改变受体的小单位时,会改变受体的类型,或产生新的受体,最终产生不同的活动。 有些受体有另一个复杂状态,很多能与多余一个配体相结合,神经递质GABA,是在大脑中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是一个很勤劳的角色,GABA受体当然与GABA结合,但它也与其他东西结合,第一种是附加的东西,被叫做major镇定剂。如芭比士酸盐,手术麻醉的手段。第二种是minor镇定剂,如苯二酚,安定,利民宁.它们增加GABA的信号量。第三种是会是一个激素或者激素衍生物,如黄体酮的衍生物,黄体酮在GABA上有一个结合位点,它也能加强GABA的作用。在1950s,一个最常见的手术麻醉应用的药叫安泰酮,这是黄体酮的衍生物。有一些原因和很好的证据解释了经前综合症(PMS,更准确地说是月经周围,之前之后都有),一些女性通过GABA的受体复合体,在镇定剂作用下缺少黄体酮,所以会有一些情绪变化。 最后一个例子,在内分泌系统里,也有类似的调节规则。我们测ACTH从脑垂体的释放量,从CRH开始,我们会看到ACTH增加,有CRH与VP,ACTH也会增加,但如果只有VP,检测不到ACTH,因为VP只是推动CRH的活动。加压素VP并没有做什么。只有当CRH进入脑垂体细胞,加压素才会刺激它的行为。其他所有的释放者,加压素,催产素,雌激素等,都不是自己直接的释放者,都在调节推动CRH的影响。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9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0——神经科学1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8-30 20:40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0——神经科学1
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个很久远的话题,为什么鸡要过马路? 整个课程其实就是教我们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尤其是前半部分的课程,会讨论不同的学科分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从进化角度讲,这个过马路的行为如何在数百年来演化的,为什么它能适应,为什么会过马路的鸡繁衍的后代更多;从分子遗传学讲,哪一部分基因控制这个进化过程;从行为遗传学讲,这些单独的基因如何导致鸡过马路方式的不同,有的鸡过马路快,有的慢,这种差异如何从这些鸡的基因组结构体现。动物行为学,讨论鸡过马路这一固定行为模式,鸡受到什么刺激会过马路。今天我们讨论另一种思考鸡过马路的方式——神经科学。 今天的任务是讲大脑,神经系统概况,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部分。然后具体讨论大脑里的细胞如何交流。Thomas Edison:“身体的主要功能就是带着大脑走动”,这是以大脑为核心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很多研究神经科学的人也是这样思考的。当然神经科学也有局限,有的时候以大脑为思考核心可能并没有考虑到更广泛的进化论的层面,就讨论起负责不同行为的大脑部分。 “大脑只有在你站在大众前面开始演讲的时候才会停止转动。” 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科学主要讲的是大脑和脊髓。大脑负责加工,脊髓负责传递信号。小脑的功能是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脑干和小脑上有大脑外层的褶皱部分叫大脑皮质,有四种不同圆形突出物。额叶,在大脑的前侧,和很多其他部分,主要负责计划你的行动,控制动作,这部分大脑会通过脊髓发出很多连接点让你活动。它后面是顶叶,主要负责外界世界的,顶叶的不同部分负责身体的不同部分。顶叶下面是颞叶,在你的太阳穴旁边,它和很多其他部分主要接受听觉信息。大脑后面有枕骨脑叶,负责接受视觉信息。 边缘系统 是在大脑皮层地下脑干之上的结构,掌控的是和情感、学习、记忆相关的。还有两种我们会经常听到的是 海马体和杏仁核 (hippocampus and amygdala)。海马体对于记忆和形成新的记忆非常重要。科学家第一次发现它可以算是意外,因为它不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一个饱受严重癫痫之苦的病人HM,医生把他大脑的一部分切除,其中包含了海马体,手术完成后他不犯癫痫了,但是同时他也无法形成新的记忆,只能记得手术之前的事。这就是发现海马体的过程。杏仁核在海马体的前方,它和恐惧紧张有关。如果一个人因为害怕流汗,他的杏仁核就会发亮,如果是因为运动流汗,杏仁核就不会那么亮。 下丘脑和脑下垂体 (hypothalamus and pituitary gland),被视为荷尔蒙中心,负责释放荷尔蒙到身体各部分,也控制很多不同的行为。下丘脑在大脑中间,偏下方右部,脑下垂体在它的下方,分泌荷尔蒙到血液。有一个很老的笑话,下丘脑控制的不同行为可以用四个词来表示:打斗,逃跑,喂养和繁殖。 在7个州,如果讲神经科学部提到Santiago Ramony Cajal是非法的。他的科学研究主要在19世纪末,当时的理论是大脑工作的方式,并不是依靠细胞个体发挥功能,而应该被看成一种网络,他想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理论。所以他采用Golgi发明的技术,可以把大脑分成很多细小的部分,拿出1%的细胞,画出非常细致的大脑构成图,这些图告诉我们大脑实际上有细胞个体在发挥作用,不是很完整的网络。 大脑和脊髓里90%的细胞都不是神经元,是 神经胶质 (glial),起初人们认为它们只是来连接神经元的,后来发现这些细胞的作用不仅如此。有种叫星形胶质的细胞,主要给神经元提供养分,帮助引导神经元放电;少突细胞,包绕神经元轴突,加速放电;还有格子细胞,主要是大脑的免疫系统,它们在大脑里移动,释放突起,到大脑的某些部分去检测大脑是否收到某种细菌、病毒感染。 神经元是大脑复杂奇妙的计算单元,人脑平均有1000亿神经元,每个约有1万连接点(突触),1千兆突触。树突(dendrites),是神经元上接受信息的部分;细胞体,细胞核内有DNA;轴丘(axon),信号集合;轴突,发射信息。 Nathan,神经科学博四学生,个人觉得他有点像《生活大爆炸》里的sheldon. 1891年,一位德国的解剖学家Heinrich Wilhelm Gottfried von Waldeyer Hartz,提出神经元学说,说神经元体系是由细胞个体组成。讲突触之前,我要先提到动作电位,它发生在轴丘,一旦动作电位是放电,一直传到轴突,传递在轴突末端,这是轴突末尾的结构,这里储存了大量的神经传递素,这些神经传递素不仅仅在细胞内部游动或释放,它们实际上在这些叫做小囊的薄膜球状结构里。 发出信号的神经元叫突触前神经元,接受信号的叫做突触后神经元,连接这两个神经元的称做突触。 怎么证明一个分子是神经传递素呢?首先,神经递质在哪个部位?其次,什么引起神经递质的行为?最后,引起什么结果。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与犒赏系统、愉悦有关,像其他神经递质一样,也有很丰富的功能;叫肾上腺素的神经递质,主要在打斗逃跑反应里。降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结构相似,可以与肾上腺素互换。血清素,负责睡眠、食欲、心情。乙酰胆碱。还有一定要提到的是GABA and glutamate,GABA是大脑最常见的抑制性递质,谷氨酸钠是最常见的兴奋性递质。 神经肌肉接头,和大脑的很多神经元会对不同的神经递质反应不同,在神经肌肉接头,只有一种。 神经药理学,利用外界突触活动,主要目的是加强或者减弱突触间的交流强度。 以上由Anthony讲,生物学博一学生。 这节课只有1个小时,讲的都是一些基本概念,大部分是高中生物的内容,两个学生讲的还是不错滴。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9人类行为动物行为
monica0569 2012-8-30 09:37
1h41mins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行为学,行为学是一种用动物自身的语言对它的行为进行观察的学科。 19世纪左右的心理学大师Willian James,他当时统治着心理学界,心理学在当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那之后的几十年,又出现了心理学得少壮派,它们对这种分类方法很鄙视,因为它们想把心理学发展成一门可以量化、实验性的科学。从那时起就形成了对任何一种看不到的、无法测量的行为的深深不信任。于是便有了行为学开始兴起,20世纪中期,它成为美国心理学领域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学派。我们已经讲到了这门学科的创始人之一:John Watson。行为主义的发展似乎已达巅峰,这个巅峰与其著名的开创者B.F. Skinner分不开。Skinner主导了大部分的研究,是上世纪中期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具有无法想象的巨大影响力,美国心理学领域在那时都是关于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主要特征是 : 1、狂乱的、激进的、极端的环境主义者,不谈基因,不谈生物,不谈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增强理论。当任何一种组织接受到一种正向增强信号时,生物体能控制行为是正向促进;当组织接受到负向增强信号时生物体也能控制行为。生物体有能力在环境中控制不同行为,同时也能再组织中产生任何一种其想要的行为,同样无论这个生物体是一条鱼还是一个人或者其他生物,这种对行为的完全依赖是由环境带来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形成的。 3、普遍性,也就是说任何生物体内都能这样发挥作用。 他的这种理论阻碍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发展。 同时,在欧洲出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动物行为学。 而两者最大的相同点是情感动机。动物学家在意的仅仅是纯粹的行为种类,其中包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对其进行研究,这阶段有三位科学家,它们是动物行为学领域的创始人:一位是Nikolaas Tinbergen,一位是Konrad Lorenz,还有一位是Hugo Von Frisch。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Tinbergen可以说是一个圣人,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有学问又有趣的人,做了很多非同寻常的好事;Konrad Lorenz,我们知道的是一个纳粹人。Hugo Von Frisch是一位非常年老的人,他似乎一出名就非常老了,他拿到诺贝尔奖的时候是89岁。 动物行为学在美国与行为主义没有任何关联,他们以不同观点为基础发展动物行为领域。行为学家以激进的环境主义为基础,动物学家从一开始就设计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作用。行为学家认为,关于正向负向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世界中的行为,我们今后会看到动物行为学家找到的最惊人的例子是关于动物对新行为的学习,这种学习行为打破了行为主义关于学习产生的一切理论。最后行为主义者剩下的仅仅是生物普遍性,也就是猫与河马相同,而动物行为学家认为每一个物种都能解决他们生存环境中得挑战,并以独特的方式迎接进化过程中的挑战。因此就有了Tinbergen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动物行为学是关于动物行为的学科,但你需要用动物的语言去跟他们交流。他们的前提条件是动物的行为具有倾向性。一个例子,在20世纪有个非常有趣的产业叫行业研究 ,这种研究意味着你拿一个正常的小白鼠,把它放入一个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没有任何装饰,小鼠的大脑皮质没有野生的那么厚。 动物行为学家研究的是清晰的、实验性的方法,这些方法围绕一系列以W开头的问题,who,what,where,why. 他们首先研究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什么行为,他们的术语叫 固定的行为模式 。接下来是外界的什么刺激引发了这种行为的产生。然后与行为主义者做法大相径庭的是,动物行为学家会研究在那个生物体的大脑中产生的变化,中介机制是什么。最终形成一种领域把那些行为与生物进化相连——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适应性价值是什么。对于这样的行为,行为仅仅知道怎么样进行,不需要学习与经验,是本能,经验会完善这些行为。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Charlotte的孩子们,他们出生几分钟后就知道该如何表示问候,什么时候不该问候。还有一些例子,找一些松鼠,而且这只松鼠一直在笼子中成长,从未见过其他松鼠,仅依靠流质类过活,没有见过坚果,给它一个坚果,它就知道怎么打开,它懂得这种固定行为模式,并且剥坚果越来越快,它们拥有基本的、与生俱来的固定行为模式。还有一个例子,你在心理学书上肯定能见到,设置一个假象悬崖,观察动物的反应,除了栖在树上的动物(如树赖),其他动物都不需要有之前掉入开阔空间的经验,这种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另外一个关于这一理论的例子是动物行为学家展示的,找一只在隔离环境下成长的、处于少年期的雄性猴子,给他放映非常可怕的同类雄性猴子面部特写,它会吓蒙,产生固定行为模式——产生一种附属的手势,它会趴下,避免眼神交流。这种行为是从哪学来?它并没有经过尝试和学习,这是与生俱来的。黑长尾猴的例子,对三种天敌的信号区别。 人类中有什么固定行为模式 吗?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婴儿的笑,神秘的纤维光学告诉我们,胎儿会对不同的食物微笑,我们还能在失明的孩子脸上看到微笑,因为微笑不是由视觉信息引起的,什么是笑?笑是一种固定行为模式。从哪学来?我们学习该对谁笑,我们知道模特不会对你回以笑容等,这些都是从经验中学来的。还有更多的固定行为,养育,孩子们对这种行为模式掌握得越来越娴熟,他们每次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他们就会越擅长这一行为。来自地球上得任何地方的人都会扬眉毛问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识别生气的样子,恐惧的表情,厌恶的表情,鄙视等等,因此人类有丰富的固定行为模式。 动物行为学家接下来要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学习这种行为有什么用处,对人类进化有什么适应性的意义。 Tinbergen关于gull的研究,雌鸥在宝宝出生后会将蛋壳反过来,使得捕食者看不到蛋壳,这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下一个例子,Von Feish 做的蜜蜂跳舞的实验,这是蜜蜂之间的一种交流,它们开始找食源,然后飞回蜂巢,告诉其他蜜蜂找到了食物来源,他通过实验研究出来的是这些蜜蜂飞回蜂巢的舞蹈传递三种信号,八字舞——告诉同伴正对阳光应该朝哪个方向飞,跳的时间越长食源越远;尾巴摇得越厉害,食源越丰富。 产生这些固定行为模式的感官刺激是什么? 一个标准的实验模式是必须排除预先猜测,然后做一个对比实验,一个替代实验,最后把预先猜测的刺激放大,行为时候会得到程度上得扩大。这些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标准途径。一个例子是不同种类的声觉刺激能引发固定行为,如雄鹿的吼声能刺激雌鹿排卵,老鼠的笑能传染给其他老鼠。有趣的是,很多物种包括人类,女性在排卵期的声调会更高一些,而且研究表明男性潜意识里能发现这一点。 视觉领域的刺激 ,例子是雌性火鸡如何吸引雄性的研究。然后是 嗅觉刺激 ,受惊吓的人的汗液研究。Caitlin O'Connell Rodwell关于大象脚底的传感器接收器的研究,结论是大象能通过脚底产生的振动与其他大象交流。还有一些 触觉刺激 ,比如代孕母猴实验,幼猴会选择给他温暖的母猴而不是给他奶喝的母猴作为母亲,这项由Harry Harlow研究的结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母子情结本质的认识。最后是 不同种类刺激的共同作用 引发的特定行为,如对可爱的生物幼体产生的刺激。 行为刺激物与行为的产生之间有什么相互作用 ?用古老的动物行为学术语说,就是生物体的先天释放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现在这属于神经行为学得领域。一个研究的最多的例子是,了解鸟鸣声中包含的神经生物学。还有就是研究雌仓鼠的反射机制。神经行为学的另一个研究领域与人类有关,通过大脑扫描技术,我们能看到大脑潜意识中传递给他人的感觉信息,以及到底是大脑的那部分改变了它们的活跃水平。后来人们在自然状态下而不是实验室里做动物实验,研究者中有一位是John Wingfield,他研究了一类候鸟的生理机能及行为。还一个例子是我这几年的研究,研究自然生存环境中的狒狒,试图用新动物行为学来解释行为,比如性格与脑中跟忧郁有关的化学物质有什么联系,现在可以通过苯二氮平类药物和其接收器解释。这是我们重新审视刺激物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重要过度阶段。 动物行为学的贡献 : 1、提供枯燥却典型的行为学家研究范例,在动物行为领域运用这些范例。大家多传统的学习理论很难接受 2、提供了学习的种类,这些行为种类打破了行为学家研究的学习形成方式 常规学习的标准例子 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如母猴哺育幼猴的过程,猫鼬教孩子捕捉蝎子的循序渐进过程,动物制造工具的行为。Jane Goodall是黑猩猩研究领域的先驱。猩猩会把木头做成武器的性状,也是一个通过经验学习的过程。 另一领域的学习——单纯学习, 一次尝试学习 。很多种类的雏鸟孵化之后,第一次接触的东西,它们所见的第一个大型移动物体从统计学讲通常是母亲,也就是该建立依赖感的那个人。 准备学习法 。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但是你应该倾向于利用某种方法来学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鸡蛋黄油酱——备受喜爱的法式食品,最初由宾西尼亚大学的Martin Seligman讲述的,有一天他吃了鸡蛋黄油酱后去听歌剧,晚上回去胃非常痛,之后他就把胃痛与鸡蛋黄油酱,而不是歌剧联系在一起。因为内脏的疼痛更容易与食物有关而不是歌剧,对疼痛的准备学习是在胃肠症的神经束中通过味觉刺激形成的。蜜蜂的例子,研究者将食物的来源做标记,发现蜜蜂能把这个标记与食物联系,它们的这个准备学习是通过嗅觉建立的。一个堪称都市奇闻的例子是人类天生害怕蜘蛛和蛇,当然也有电视上演的有人喜欢蜘蛛,但是那是因为他们喜欢捉蜘蛛,把它们的腿拉下来,把蜘蛛煮了吃,这样就不怕了。我们的准备学习是害怕蜘蛛和蛇,并且在猴子中也有这样的准备学习。准备学习具备内在的逻辑与普遍规律,你学会了把这个与这个联系起来。 最后一个领域, 研究生物体的内在认知与情感生活 ,传统行为学无法对这一领域研究,于是产生了行为心理学得另一分支, 认知行为学。 这一领域的里程碑或里程碑的一部分是由Donald Griffin建立的,他是动物行为学得领军人物之一,他发现了蝙蝠的回声定位,他出版了一本书叫《论生物的意识问题》,提出动物有意识。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动物油自我意识吗?解决这个问题的先驱者是Gordon Gallup,他找了一只黑猩猩,给它注射了一种温和的麻醉药,等它昏睡过去后在它额头上画了个小圈,黑猩猩能再镜子里分辨出镜子是它自己,它在镜子里摸头上的圈圈,寻思这是哪来的——这被视为具有自我意识的黄金标准。根据这一方法证明的有自我的意识的物种还有大象,有趣的是Marmoset Monkeys没有自我意识,这很让人费解因为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虽说程度不同但在神经生物学领域都属于复杂生物。之后哈佛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Marc Hauser运用猴子的语言考虑了这个问题,了解到Marmoset Monkeys没有注意到头上的圈是因为它们没有抬头,于是便在其他地方比如脖子上做标记,然后它们会注意到自己身上的标记。这就是用动物的语言研究它们。 除了 意识,自我意识,还有心智理论 ,这是一种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都爱的有关大脑的理论,人们拿猩猩做实验发现,猩猩知道其他黑猩猩获得的信息与他获得的信息不同,之后的研究还表明猩猩不知道如何在合作背景下运用心智理论,它们只用这个理论来竞争。鸟类比如乌鸦在储存食物的时候也能运用这个理论。还有很多动物能区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比如黑猩猩和狗。还有证据证明动物能计划未来,比如乌鸦和蜜蜂的例子。猩猩的实验能说明他们有认数的能力,并且感知4比3大。最后要说的是对弧形思维的证明,这种思维不仅出现在非人类灵长动物中,Russ Fernald用鱼做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鱼看见A打败B,然后B把自己打败,就会对A表示从属。这种行为与之前讲的一样,也是在竞争的环境中才会有。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8——辨识关系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8-29 09:13
1h21mins 什么是表观遗传学?广义地说,它是文化、环境等所有那些是如何影响生物;从分子层面讲,它是环境如何改变基因;另一种解释是:表观遗传学是对染色质的重塑,对基因的甲基化等。 尼泊尔人比比利时人更擅长玩滑梯的研究。在控制了所有其他变量和环境的情况下,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差距是否显著? 同样,三年前人们做了一个IQ与出生顺序的关系研究,此项研究表明在挪威的25万名18岁的人中,第一个出生的人在统计意义上来说,比后面出生的人有更高的智商,(高2.3分)。有人解释这是因为父母把精力更多放在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上。但是如果是独生子女,智商也会比平均智商更低,比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低。因此这不是父母关爱的问题。当大家在考虑这个研究的可靠性时,更应该关注它的影响,2.3分的差异真的是巨大的吗? 动物是如何辨识血源关系的?在很多种族里,有一些研究表明,单个精子存在内部认亲。怎么表现这个?我们已经知道了经典的方法,就是交叉培养的方法。这里面的原理是什么?研究的最多的是嗅觉,信息素。比如不同个体的尿液中散发出来的气味告诉你你们的相近程度,对他们来说,需要两样东西:1、尿液中质的差异反映出个体基因的组成;2、要求一些嗅觉大脑处理机制,使他们能够识别这些差异。 组织相容性基因,复杂物MHC 。我们每个个体都有令人争议的独特的关于这些基因的运转,最后得出带签名的蛋白质粘附在每一个细胞的表面。这对我们的免疫系统很好。如果我们碰到具有其中一个的细胞,是我们自己,不要攻击他,不要产生抗体。这就是自我或者非自我辨认的能力。 现在来看看基因拼接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有统计学的相似度,越是亲近。换句话说,如果是你的近亲,你会闻到自己尿液的气息,它们主要的组织相容物会与你自己的相吻合。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得到这个一个能辨识的嗅觉系统?我们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嗅觉接收器会做那些老的钥匙和锁的事情。(这一段讲的很快,概念听得云里雾里,而且翻译的也不好) 人们开始了解两个与此相关的荷尔蒙, 一个是催产素(oxytocin),另一个叫加压素(vasopressin) 。研究如何辨识刚刚出生的个体的气味。因为研究发现,这两者在嗅觉方面等同于眼睛和耳朵,它们调补细胞辨认主要的组织相容物信号,辨认出着是否与亲近,这里又有一个如果那么的句式。如果这荷尔蒙的级别有一定的高级别,就表示刚刚生育完,闻到一些与人的气味很相符,那么着就是要照顾的人。收集老鼠,基因上剔除催产素和加压素或者它们的接收器,得到社会嗅觉丧失的老鼠,鼻子能正常工作,能嗅出食物的味道,但不能区分不同的个体。几周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还提到在自闭症率很高的家庭里,基因突变也与催产素和加压素相关。 在神经元中学到的一点是,一个成人的大脑不会制造任何神经元,三岁之前 神经元就已经完全产生。现在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成人大脑 神经元基因,只在大脑的两个领域产生。第一个是hypocapis,学习,记忆。过去99%的研究都是关于神经元干细胞的数量,完全忽略这些神经元干细胞能制造新的 神经元。第二个在嗅觉器官。 为什么要有这个辨识能力呢?一个很有趣的研究在一些狒狒上表明,更低级的动物的声音发出主导地位的声音,低级个体发出了从属的声音。它们根据是否是亲属关系,区分了社会含义中主导关系的扭转。第二个是告诉你们跟谁交配。很显然,在一些种族中,跟一些与你不是近亲的人交配。 几年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Martha Mcclintock发现卫斯理效应。 催产素和加压素使你更容易产生嗅觉接收器,增加接收器数量,它们使你更擅长辨识。催乳素的作用是不用这些嗅觉接收器,从出生开始就制造更多的神经元与生俱来的识别亲人。到这里我们讲的都是天生的能辨识,现在我们讲需要学习才能辨识的方式。 比如一只羊,不会天生知道怎么识别,是基于自身味道辨认系统的学习过程。 那么我们人类如何辨认亲人。首先,我们从认知的角度辨认,我们找出来, 我们去想,用积极的理性的认知规律去想知道谁是你的亲戚。但是我们并不是唯一有认知策略的,几年前关于狒狒的研究,它们也拥有一种统计思维。狒狒是一妻多夫,雌性会跟不同雄性交配,因此谁是父亲并不清楚。但每只狒狒都会玩猜人游戏,经常的规则是雄性狒狒不会做抚养后代的事,但有些雄性会因为它们知道它们的后代是谁更多的照顾宝宝。如果发现自己是唯一一个与雌性交配的狒狒,它们就会照顾宝宝,这是个可以观测的现象。David sloan wilson在研究太阳鱼时也有类似的认知。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做到的?这里是一部分大脑皮质,叫Fusiform cortex,它所擅长的是识别人脸,这是伟大的事。看自闭症患者的这部分皮质,就不会那么活跃。同样,灵长类也有类似皮质。羊和鸽子也有。 提出的问题:在早期,自然生育和剖腹产的婴儿辨认机制是否一样?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人类学家Joseph shaffer研究了在以色列长大的Kibbutzs,这些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父母跟其他父母一样好,所有孩子都在这个巨大的社会主义大浴缸里长大,一起洗澡,玩耍,上学。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同一个年龄层里被抚养长大的孩子,一些人六岁以后,就知道不会跟谁结婚。这意味着他们认为6年都在一起的那些人是自己的亲戚。 Arthur Wolf也发现类似的情况,有些传统的台湾婚姻中,你会跟未来的配偶很早认识,亲梅竹马,长大后会拥有一段悲惨的婚姻,因为在你的余生中,配偶就像亲兄妹一样。这些告诉我们,是的,我们是那些能用理性的认知的,我们有所有的天生策略,感官记忆等,而其实,我们并不比仓鼠好很多,这是为了证明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当我们讲侵略性合作与竞争的课时,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找出我们更亲近于谁,甚至更重要,如果我们像这些在台湾或以色列长大的孩子,是可塑造的,这很有可能在很多方面操纵我们,让我们感到与个体更亲近,或者觉得不那么亲近,这个术语叫假血缘关系。我们最终看到的是,当你理解了人类暴力,人类合作和人类侵略,所有这些我们都很容易操控关于谁属于“我们”谁算作“他们”。一件军事上很好的事,是所有的军队都是一种对如何使非亲属觉得他们是一帮兄弟。所以在这些潜在的方式中,这种能让我们操控的能力,谁被看成是一个亲属,将会回来恐吓我们理解很多人类行为。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完全理性。 总结:这节课主要讲的辨认行为,为什么要辨认?怎么辨认?人与其他动物的辨认有什么区别等,由于翻译的不是很给力,所以听起来很吃力。还造成误导,把neuron翻译成中子,这也太有才了吧?还有 polygamous 有一夫多妻的,一妻多夫的两个意思,在狒狒那个例子中,明显是一妻多夫(雌性与很多雄性交配)。如果能把中文字幕消除只显示英文就好了,有中文在上面习惯性地就只看中文了。 所以这一集建议大家多看英文字幕,中文字幕有很多错误哦^_^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186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7——行为遗传学2
热度 1 monica0569 2012-8-26 20:33
第二部分1h32mins go to www.metrodog.edu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把行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 经典方法 有一种基因在家族中外在表现差异,看蛋白质差异的基因是什么 RFLPs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ink polymorphism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遗传markers 标志 。生物伦理问题:来自患病家族的人,可能患或没患这一疾病,是否应该做检查看有没有该疾病的遗传标记。 基因组测序,斯坦福大学的Pat Brown发明 microarray,gene chip 获得细胞内合成的每个DNA复制品,强迫该细胞基本上转录所有基因,然后获得该芯片,基本上把这些每个RNA末端粘在它上面,使用探测器,看这些基因的差异 QTLS: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如果你有足够细微的测试,你能判定这个复杂的性状受2个或3个或17个基因调节   该领域的一种方法:性状到基因的领域到实际的基因,再到大量基因,到宏观差异   另一种方法是:有基因的不同类型,寻找基因或蛋白质功能或蛋白质大小差异。   例子,许多动物的研究已经表明,后叶加压素与社会从属关系有关,那么我们是否知道该基因在人身上的位置?通过测序找到这个基因的位置,每个人身上的受体基因完全相同,但启动子有2种不同类型,与在动物身上的研究完全相同。用这种方法人们研究人类身上后叶加压素受体基因中得这些不同类型,确实找到了一些有趣的差异。在一夫一妻制的公田鼠中找到的启动子类型,在人类男性中倾向于有更稳定的关系。还有证据显示,在多遗传自闭症的家族中,人们看到后叶加压素与后叶加压素受体相关基因的突变。 例子2:BDNF蛋白的基因编码,Brain Derived neurotriphix 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它促进神经元生长新突起,在老鼠高度紧张时,杏仁核的神经元长出新突起。BDNF有几种不同的基因变异,在大鼠小鼠和人类身上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工作方式相同,它以同样的方式在rodents中作用和对人形成焦虑症的可能性,对人血流量中应激素的水平,对杏仁核中的代谢活性水平产生影响。 例子3:神经递质 多巴胺dopamine,很有多种类的受体。多巴胺受体4号与rodents中一大堆性状有关,伴随着rodents种类中得变异,不同的类型,人类也有类似的变异。而多巴胺涉及愉悦,预期及寻求报偿的行为。不同种类的多巴胺受体4号在人身上对应冒险行为水平,感觉寻求水平,对新奇的渴望水平。 例4:NPY是一种蛋白质,一种叫神经肽Y的神经递质,有2种不同的人类变体,又和焦虑,杏仁核的代谢率之类的水平中得差异相关,NPY的差异不在于基因结构或序列,而是在启动子中的差异。 值得强调的是,没有一个基因会特别有决定性,你得了某种病,基因只有一些解释性的力量。一方面,我们能看到这些基因和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它们并不是什么大影响。所有我们谈论的关于这个行为遗传学,找出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差异和行为变异的联系,先天和后天与基因、环境与基因、环境相互作用。还有另一种就是——偶然事件的作用。例如,细胞有丝分裂。 性状中 53.5%的变异是可遗传的,这不是告诉我们某个基因对这个性状的平均水平有多大影响,而是基因与该平均水平上的变异程度的联系。 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行为遗传学领域的时候要设置环境,控制环境,从定义上说,排除各方面环境的影响。 要说一个基因有什么作用是不可能的,你只能说一个基因在迄今为止被研究的环境中起什么作用。 例子:1950年的美国Eisenhower,永远不会看到男人戴耳环,除非是非常偏僻的乡村,是什么造成造成在耳环 配饰行为中得差异?这完全是由你是女性还是男性解释的,是个基因性状,在1952年是否戴耳环有100%的可遗传性,这完全是有悖常理的。   PKU:基因环境的相互作用。一个环境中的行为变化,将可遗传性从100%降到0 这个可遗传性的数字,是关于基因的变异性的 。在越多的环境中研究,就会有越低的可遗传性,也就是一个由基因影响的性状,基因就会越不相关和越不重要。基因会在回答它与生命东西的关系中显得越发不相关和越不重要,回到的唯一方式是:看情况。最终,问一个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变得毫无意义,科学的问法是,这个基因在这个特定环境下的作用。   Paul Erlack:问基因与环境哪个队性状影响更大,就像问长和宽哪个对矩形的面积影响更大——它们是不可分的 。不存在什么在环境互相作用的语境之外的基因影响 Mao基因,单胺氧化酶,动物研究显示,该基因一种变异比另一种更易使人有攻击性。人们研究该基因与人到了25岁有没有因某种反社会行为陷入法律纠纷,是否随MAO基因而变,得到的答案也是“看情况”。看是否有童年虐待史,有多严重。 Fad2 与IQ有关,有该基因的哪个版本有一定的控制力,但有个看情况,当且仅当什么情况下,你有哪种基因对IQ有一定影响。它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当且仅当在生命早期有一种特定类型的饮食,有极其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个酶才会产生影响。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为了说明,当你以一种非常正式的量化方式分析基因的影响是什么时,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但是,有些基因完全决定行为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行为生物学领域,基因起着非常重要的重要,但又两项限定:第一,尽管有很多的评判,仍然有某个基因看来对性状X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要考虑间接遗传影响。第二:人类基因最重要的是关于的一些方法,以使你有免于遗传学得影响的机会,那会是接下来的讲座中的主题。 个人觉得这一部分内容很难,好在“大胡子”老师反复强调了“可遗传性“这一概念,强调基因对行为影响的正确陈述,又举了好多例子。总之,”It depends“^_^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44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6——行为遗传学1
热度 4 monica0569 2012-8-23 13:39
如何确定某一行为与基因有关 ?行为遗传学家们寻找有不同基因相似程度的的对象中相似行为的模式,从此推断出其中的基因的影响。条件是: 该基因在家族中遗传,分析家族中共有的一些方式 血缘关系越紧密,共同的基因越多 问题是:一个家庭里不仅会有相似的基因,也会有相似的环境。所以我们要控制环境这个因素。 一、经典方法:对比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 人们普遍认为前者基因100%相同,后者50%相同,所以如果前者生长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后者也在相同环境中,环境因素就得到了控制。那么如果一个行为特征在同卵双胞胎中更明显,就可以推断该行为特征受基因影响。 这个方法有个很明显的漏洞,就是说,同卵双胞胎成长环境相同,同一性别的异卵双胞胎成长环境一样,但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对,与同卵双胞胎相比,异卵双胞胎所处的环境更不同,人们对待他们的方式不同,所以如果一个行为特征,在同卵双胞胎更相似,可能是因为这些人基因相似,也可能是因为生长环境相同。还有一个因素让事情更复杂,事实上,同卵双胞胎的环境也不完全相同,有些情况他们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下面是一个例子,一对同卵双胞胎,如果在受孕后5天分裂,他们最终会有自己的胎盘;如果在5至10天分裂,他们已经共享一个胎盘,就是单绒毛膜双胎和双绒毛膜双胎的两种情况,前者两个胎儿所处的血液环境比后者更相似。举个例子,就是单绒毛膜双胎的智商比双绒毛膜双胎的更相似。 在80年代有一个影响力很大的研究,John Hopkins的一对科学家Benbow和Stanley的天才青年项目,研究对象是在一些领域学习好的孩子,研究的是40000个孩子的数学技能与性别的关系关系。结果发现,男女之间的平均数学技能有很大不同,男生的平均更高些,越高的区域,男女比例大概是13:1。最后这个研究分崩离析,原因是教育的环境不同。 二、相同环境,不同基因:领养研究 哈佛大学的Seymour kety为了批判当时认为精神分裂症生理性疾病,由基因决定的理论。他开始对被领养的精神分裂症研究,看他们的这个特征来自生父母还是养父母。他跑到Scandinavian,这个国家把这个世界的所有事情都备录在案,他查询了丹麦记录被收养者的整个数据库,记录了所有精神分裂症的被收养孩子的信息,然后查看其生父母和养父母是谁,他和18位丹麦精神病学家在丹麦花了几年进行研究,最后发现了其中的共有模式:从人口统计学讲,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是1%。生父母和养父母都没有精神分裂症,被收养者患病率是1%。假设被收养者生长在不同家庭,其生父母家庭没有精神病患史,但是领养家庭有人患精神分裂,这种情况的发病率是3%,几率增加两倍。如果出生的家庭有精神分裂收养的父母没有,这种情况发病率是9%。这是目前公认的精神分裂基因因素的最清楚证据。最后一种很惨的情况是生父母和养父母都有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是17%,我们发现了协同作用。 领养研究的问题: 有人冒充生父 领养家庭不是随机的 ,由心理学家Leon Kemin提出 养父母与被领养者的基因可能相似 产前效应,产前环境会对婴儿产生长期影响。如何鉴定产前效应,是通过比较该行为特征与生父与生母相似的几率,如果这一特征与生父相似的几率是10%,和生母是17%,那么7%就要归因于产前效应。 三、同卵双胞胎刚出生时分开,不同环境不同家庭相同基因 如何寻找刚出生就被分开的同卵双胞胎,Minnesota大学 Tom Bouchard整个生涯都在做此项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些奇怪的没有意义的相似点,其中最有信服的结论是智商的遗传率是50%,内向外向程度的遗传率是50%,暴力程度遗传率是50%。 以上三种研究方法都有这样一个假设:环境在孩子出生后才影响行为,这个假设在近年来一些有趣的方式被颠覆了,那就是产前环境的影响。 产前环境:pre-natal environment,与母亲共存的环境 首先是激素的影响 ,Fred vom soal,missouri university的研究: 老鼠的血液循环系统,鼠胎儿与其身旁胎儿的环境一样,胎儿周围雄性越多,雌性到达青春期越晚 母亲的生育年龄与后代青春期开始的年龄,非常年轻与非常年老的母亲的后代与正常母亲的后代相比,青春期更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不同年龄的母亲雌性激素水平不一样 如果怀孕的母亲在焦虑时分泌应激素,母亲产前的焦虑会让孩子脑容量变小,脑皮层变薄,学习能力下降,更容易焦虑。变老后,认知的能力会下降,应激能力比较弱 母体的环境改变,会影响2代后的孙辈—— 祖母效应 。后来人们发现祖母效应会维持四代,影响程度越来越小。这说明非基因造成的行为也可以遗传,这就是非孟德尔遗传,非基因遗传。 其次是营养素的影响, 1944年,荷兰被德军占领,饥饿的冬天维持了3个月,当时还没出生的婴儿发现环境中营养不够,会影响新陈代谢系统,产生了“节约表型”,调节胰腺的功能,只要血液中有一点点营养物,胰腺就会分泌胰岛素帮助存储血糖,调节肾脏的代谢作用,让它更有效保留盐分。经历了3个月饥饿的胎儿,长大后得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19%,因为他们的身体为适应环境,让新陈代谢很节约,影响一生。存贮每天吃的食物,更容易患有新陈代谢紊乱。如果在这3个月中出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刚发育的三个月的胚胎,也不会发生。所以,胎儿因素造成的成人疾病feral origins of adult desease. 另外,胎儿期雌激素的摄入,会导致对雌激素敏感,由雌激素引起的乳腺癌几率提高。 还有一个产前效应的领域:产前学习 。老鼠的实验证明了这点。往老鼠胎儿中注入一种特定口味的蔗糖水,胎儿会记住这个味道。在出生之后,如果让它选择两个口味,它会选择自己还是胎儿时吸的糖水。还有一个在人类身上的研究,非常奇怪,事实上,横膈膜和羊水的回声效应很好,妈妈的声音在胎囊中听的很清楚,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让怀孕的母亲在胎儿的最后三个月中,每天大声阅读“猫和帽子”的儿歌,或者随便选择一些旋律优雅的句子,孩子出生后测试他们虚幻听哪种,测量的依据是当孩子听到喜欢的东西,他们嘴部吸吮动作就会增加,最后结论是它们喜欢听猫和帽子的儿歌,他们记得这个故事。后来人们还用父亲的声音做了实验,但是没有母亲的声音效果那么明显。 来自Barkeley的Darlen Francis 选取了不同母鼠的几窝鼠胚胎,以往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焦虑水平下对老鼠进行培育,发现焦虑的这些特征是可以遗传的是由基因决定的。与领养研究不同的是,她用胚胎移植手术对其胚胎调包,结果发现这些特征不是由基因决定的。生长时得焦虑水平和母亲的焦虑程度相同,和为你提供发育环境的母体焦虑度匹配。这说明该行为不是由基因决定,而是产前效应。 之前提到鉴定产前效应是通过比较该行为特征与生父与生母相似的几率,这里有个假设是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事实上,后代的基因更多来自母亲而非父亲。 一位Massachusetts大学的科学家Lynn Margulis在30年前注意到,线粒体有自己的DNA。 卵子有线粒体NDA,精子没有,所以受孕时,受精卵中的线粒体都来自母亲,Eve hyphothesis夏娃假设:来自父母亲的基因不对称,她是地球上所有的人的母亲 来自不易母本的印记基因,表现也不同 卵子有转录因子,功能齐全,而精子没有转录因子,所以受精卵所有的转录因子都来自母亲。如果环境的毒素使得卵子产生突变,使TF不能激活,基因不能表达,这也是一种非基因方式将基因无法表达这个特征传递下去。 间接遗传 Judith Rich Harris在《The nurture assumption》谈论同龄人影响 ——间接的行为遗传,有些特征比如身高,热门通常对个子高的人更好,认为他们更有吸引力,这里讲的是有些特征让世人对待你的方式不同,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很多研究显示,内向外向的传递大多数是受到身体特征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外向程度是间接的遗传效应。 我们发现,各种鸟,火鸡还有母鸡中,存在不同的权势等级,以往研究表明等级是遗传的,但随后人们也发现了间接的基因效应,遗传的并不是权势等级,而是和动物羽毛黑色素颜色与晕彩相关的基因。 另一个例子,小鸡出生后便会啄食蛆类,这似乎是一个可遗传的特征,符合行为基因学的所有原则,但事实上,它不是遗传,很奇怪的是,遗传的是新啄自己的脚蹼的习性。如果把新生的小鸡放到小胶鞋里它们就不会啄食。 还有一个例子,有研究显示,国家党派的选择有70%遗传性。 最酷的例子,Michen Wiini做的研究, 一只新生老鼠,刚出生前两周,每天把他抱出来拍拍三分钟,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老鼠成年后脑容量会更大,学习能力更强,神经损伤抵抗力更强,更低的GC水平,这个实验叫早期触摸neonatal handling。他随后开始研究一个一直存在的现象,最初是60年代被Seymour Levine发现的,如果把小鼠抱走一个半小时,然后再放回去,母鼠很长时间内不会搭理小鼠,这里改变的是母亲的行为。所以人类对小鼠生理特征的改变是间接的。他随后发现,早期触摸改变的不是对老鼠的行为,而是触摸行为带来的母鼠行为的改变。之后他又研究正常母鼠的哺育行为,用母鼠对小鼠的舔体和梳理来衡量称职的母亲,如果小鼠的母亲经常轻舔它梳理它的毛发,那么小鼠的生长就会更好。随后他显示 了这个特征是如何多代传递的,经常被母亲爱抚小鼠,小鼠长大后也会是一个更好的母亲,这里也是行为特征的非基因遗传。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3543 次阅读|4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5——分子遗传学2
monica0569 2012-8-23 10:30
如果 剪切酶工作异常 ,会造成巨大变化,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蛋白质。 如果 启动子发生变异 ,整个网络就会改变。 在某基因的上游 启动子与抗利尿激素作用,启动子有不同的形式,研究发现多配性个体与单配性个体的差异就在这个基因。利用基因治疗的手段,改变这个启动子,会将多配性雄性个体转变成单配性个体。另一个例子,有段基因编码某种激素,一种神经递质,强啡肽,与痛觉有关,研究表明鼠类体内该基因启动子的数量决定了他们对药物的依赖性。 另外一个产生巨大差异的是 转录因子的基因发生变异 。 人与黑猩猩的差异基因表现在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进化上这种不同比例的差异决定了人类与黑猩猩的差异。 在Berkeley有两位科学家Kin和Wilson,他们首先提出人类与黑猩猩98%共同基因的关系,他们认为进化中最重要的差异发生在DNA的控制段,而不是编码蛋白质部分,之后的研究都支持这一观点。如果你将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变成与黑猩猩完全不同的生物,更像人类,你只需改变基因的控制段,改变转录因子或者启动子。 基因组另外一个有趣的地方时,将大约100种不同生物的基因组排序观察你会发现,基因越多,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比例就越高。 Barbara mcclintock ,女科学家,研究植物遗传,首次提出转位基因的概念时受到人们的嘲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分子技术的出现证明她的观点完全正确。现在我们称做转位子,是能移动的基因成分。她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对了研究对象——植物,动物面临环境变化,可以逃走,但是植物不行,不管什么刺激出现,它们将基因打乱,以生成某种新物质来应对这个刺激,植物的基因是可诱导的,这样就可能诱导新的基因出现。 后来人们开始研究动物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机制,令人惊讶的是,人类也有。人体可以将抗体的相关基因打破,打乱顺序,诱发基因的转位移动,希望产生新的抗体,然后通过免疫系统的大规模筛选,发现是否有新抗体发挥作用。其他一些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况。比如锥虫。人们后来研究还发现,转位不仅可以发生在免疫系统,在其他情况也可以出现。有一种转位基因,在灵长类动物里非常常见,有种特定细胞在特定时间会有最大的活性,倾向于活动最为频繁剧烈,这就是当脑细胞将要制造新的神经元的时候,可以将基因打破,期望制造更多的神经元。 但是如果将DNA片段到处移动,可能造成极大影响。可能会创造新的因果关系。 另外,对部分基因转位也可以产生新的因果关系。比如,考察类固醇激素的工作原理,激素受体的一部分能辨认特定的激素,一部分能辨认对应的启动子。 糖皮质激素是能使人肾上腺功能亢进的压力激素,能抑制免疫系统。这是甾类化合物药物,当服用时,糖皮质激素不再抑制免疫系统,它被换成了孕酮来抑制免疫系统。这个发现可以用来解除孕妇对宝宝的排斥反应。从雄性那里得到的印记基因能造成对胎盘猛烈的攻击,这个时候是抑制免疫系统的最佳时期。但是生完宝宝后有一些潜在问题,就是免疫系统受到了太大的抑制,而妈妈又忙于照顾小孩睡不好,免疫系统可能回不到怀孕前的状态,可能会变得过分敏感,就会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女人真不该怀孕啊(太爱这位“大胡子”老师了,说出了我们的心声^_^),因为很容易患狼疮病。 有时候基因复制,不止产生一个复制品,有两个或者更多份复制,形成大规模的爆发或者一整串基因的重复,这就产生了复制数量变异,可能是一份基因重叠,也可能是很多基因重叠,或者整条染色体重叠,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就是由基因变异和复制数量变异造成的。有时候基因复制能成为后备,如果原始基因出问题,第二个能补上,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出现在一些老年痴呆症的病例中;情况也可能是基因复制品的数量,跟蛋白质的数量密切相关。最近的调查显示,对比日本人和西欧人群,日本人可复制的基因复制品数量多于西欧人,这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基因来制作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第二份复制品的功能,打个形象的比方,就是用其中一个复制品做实验,因为第一份复制品是为了满足重要的后备功能,当基因出现复制,进化速度会加快,第二份复制品其实是被解放了,能够实现剧烈的运动。它可能无意间就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不牺牲任何功能作用。 Univesity of Oregon的Joe Thornton关于类固醇激素受体的演讲研究显示,对于原始基因来说,负责两个不同类型的类固醇受体基因会同时复制,其中一个能挣脱出来,最终,至少在某些时候能够创造巨大价值,而另一个则坚守岗位。这一现象说明一个恼人、让人崩溃的问题,也就是攻击演化论的人们提出的问题,这些基因存在不可化约的复杂性,通过基因复制品的存在,就能有自由演化的复制品,而不必通过突然性的转变。 大多数的宏观突变都是坏消息,通过稳定的选择,宏观变异会被淘汰。在演化的历史中,出现了几次选择瓶颈,可能是因为冰川、彗星撞击或者别的什么,只有少数个体拥有一些那时看起来是中性,没用的特征,顺利通过了选择瓶颈。这怎么解释?发生变化时,变化是间断的,突然的 ,这种情况能够产生间断的平衡。所以宏观变异和DNA的结构有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大多数变异能够造成网络的整体变异,会造成悲剧,很多时候会是静止,其中内在的机制是制造宏观变异的能力,在选择瓶颈下,就会有间断平衡。所以Gould和Frends是绝对正确的这一说法并不成立。因为,同样,这种突然变异是对古生物学家来说的,对生物学家来说,千百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么如何解决微观演化中的渐进主义社会生物学的行为研究问题和宏观演化中的间断平衡理论?如何将这两个结合? 有很多方法。第一,微观变异是对已有蛋白质功能改变,宏观变异是关于创造新的蛋白质、新的网络、新的因果关系等等来完成不同功能。回到人类和黑猩猩基因组,比较微观和宏观变异的不同,比如在免疫系统中,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别跟微观演化差别有关,这也就归结到大家看到的医学概念,人类对结核的抵抗力要比黑猩猩好,而黑猩猩对疟疾的抵抗力较强,但是关键问题是,都是免疫系统,一个好一点,一个差一点,这是渐进主义的范畴。解释这种现象的机制是微观差别,那么宏观方面人与黑猩猩的差别在哪里呢?这就跟发育( development,网易翻译是发展,个人觉得应该是发育 )有关了,并且会在很大程度加大差距。一点小的差异就能制造两个物种的不同器官。 这两个理论的最大争议是,很多时候渐进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逐渐的情况不容易辨认,但是现在人们能够观察器官的演化,有一些是非常迅速的。 第一个例子,芝加哥的人,保留着19世纪80年代被杀死的老鼠尸体,这些老鼠与现在芝加哥的老鼠基因组相比,发生了很多改变。 另一个很有趣的情况是,对糖尿病抵抗力的演化。糖尿病有两种,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和成年发病的糖尿病,现在有很多关于人口饮食结构的研究表明很多地方的人的饮食从传统形式向西方饮食转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很多人都英年早逝。200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很多太平洋周边岛屿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很可能西欧人经历了一次演化选择——选择的结果是拥有不怎么样的新陈代谢的人能够存活。 另一个例子,是最伟大的基因故事之一,一项大约50年前西伯利亚的银狐驯化的研究。由于银狐的皮毛做衣服很值钱,人们决定捕捉野生银狐进行哺育,经过大约35代繁殖后,它们像狗一样听话了。只根据一种性状进行选择,一种行为性状——驯化程度,35代以后它们居然变成了超级可爱的狐狸狗狗,有了大耳朵,短而可爱的鼻子,人类出现时还摇尾巴。但讽刺的是,它们的皮毛也改变了,出现了杂色现象,没有人愿意穿这样的皮毛做的衣服。 这些现象都是那些相信间断突然性改变的古生物学家不会发现的。 我们的结论是,对于这两个不同学派的理论,两者都肯定在发生。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4——分子遗传学1
monica0569 2012-8-22 21:29
这部分讲的是分子生物学,由于之前学过,所以笔记会相对简洁。 基因能够决定行为是因为有蛋白质作为中介。蛋白质是细胞生物的劳动力,有数不清的功能。那么蛋白质如何编码?答案是基因编码。蛋白质有20中氨基酸组成,每种氨基酸由不同的DNA序列即密码子编码。这里有中间一步就是DNA先生成RNA。RNA有构成蛋白质的信息。这个过程的运作可以由Frank-crick central dogma中心法则来描述:DNA--RNA--amino acid sequence--protein:shape,function。 首次对中心法则的抨击是1970病毒中发现RNA,RNA酶反转录为DNA 再到蛋白质,这里遗传信息从RNA开始。但绝大部分情况遗传信息从DNA开始。 遗传学中几种经典突变: 点突变:一个碱基改变,一般贸易影响,称中性突变;如果编码不同氨基酸,影响也很小,因为有些氨基酸性质、功能相似。 缺失 插入 后两者影响大。这就是进化中得微观突变:蛋白质形态发生变化以致功能变化或者丧失,比如,有些氨基酸会让人体发生问题,苯丙氨酸,有毒性,会伤害脑细胞和神经元,有一种将其转为更为安全的物质;如果发生突变让苯丙氨酸转化酶丧失功能,结果苯丙氨酸在体内浓度积聚增加,伤害神经系统,这就是苯丙酮尿症的病理,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遗传紊乱。 还有一个例子是,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在染色体水平上,这些病人有睾丸,睾丸在腹腔里,没有下降到阴囊中。原因是体内发生了一个典型的变异,改变看雄激素受体也就是睾丸酮受体的形态。历史上对这些病人的治疗方法非常骇人听闻。 另一种疾病,是酶的功能并没有被消除,只是功能受到了抑制,这是一种在两类人群中发现的疾病。Dominican Republic居民与New Guinea居民,这两群独立的近亲交配种群中,酶的突变使生成睾丸酮的效率降低,青春期后雄性激素突然开始发挥作用。变异发生在一种关键的生物合成酶上,这种病人一生下来有女性的所有特征,青春期突然转变为男性。 另外一个经典微小突变的例子,这个例子突变并没有导致疾病,人的大脑内有一整套化学信号系统影响着焦虑情绪,有一种能减轻焦虑,叫苯二氮,有些人工合成的苯二氮类镇静药,比如安定,利眠宁,它是一种有特定形态的蛋白质,相应有苯二氮受体,有了微小的变异,导致受体形态改变,决定人们焦虑的程度分为易焦虑和不易焦虑。 这些疾病都是由单个碱基变化引起的,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渐进理论:由于变异,我们有了多样性,我们的适应性不同,就产生了微小优势,这优势是由于蛋白质的微小形态差异造成的。自然选择在长时间内改变形状分布,那个微小的优势性状,在种群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显著。这就说明,变化是一点一点发生的。这个理论出现在很多领域,并且非常有用。 Foxp2是一个与语言相关的基因。它发现于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不同程度语言障碍的家庭。于是动物界有不同版本的Foxp2.它与鸟类唱歌有关,与鼠类的超声波交流有关等,并且不同物种能找到不同变异。当观察人类在短期发生的一些变异时,就能看出人体生产与其他生物不同版本的Foxp2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基因。人们去除人体的Foxp2基因,敲除鼠类体内的Foxp2基因,将人体内的Foxp2基因连接进去,非常有趣的是这些老鼠的超声波交流变得更加复杂。 平均来讲, 你与亲兄弟姐妹有50%的相同基因,然而你与黑猩猩有98%的相同基因。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两句话并不矛盾,通过蛋白质进行基因识别来研究相应的性状,因此你能得到两个物种间的一些基因相似度,比如两个物种都有编码dorsal fins,你考虑的是两个不同种类的鲸类。人类就没有编码dorsal fins的基因,但是我们有编码特定形状骨盆的基因,当你考察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组,98%的基因编码相似的性状类型,对其中每个基因,它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现,因此不要问你和你的亲兄弟姐妹编码对生拇指的基因是否相同,要问你和你的亲兄弟姐妹有没有同样编码对生拇指的一类基因,这里指的是特定基因的不同表现。 渐进模型盛行了很久,20世纪80年代新的模型突然出现, Stephen Jay Gould Niles Eldredge提出 :Graduaism is nosense.变化不是渐进增加的,大部分时间不发生变化,一旦发生变化,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接着平静期。他们称为 断续性平衡 。由于Gould是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原理非常契合。怎么会有这个理论呢?主要是因为Gould不是生物学家,也不是进化生物学家,他是古生物学家。他研究化石,大多数时候,通过化石记录判断没有什么事情发生,长时间的静止,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一些化石具有非常细致的进化记录,你可以依据这些作图,图像显示出断续性平衡的趋势。这个理论的提出造成的结果是微小的基因变化没有意义,这个观点腹背受敌。 首先,第一种抨击是针对一个简单的缺陷——混淆了两个学科,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他们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古生物学家认为什么叫快?他们认为发生在几千万年的跨度变化很快,生物学家只是用了不同的时间标度。 另一种批判观点,应该考虑大脑的进化,或皮肤、颜色等其他不会在古生物学记录中留下任何痕迹的性状进化,因为古生物研究的形态,是化石,化石不会告诉说你那株蕨类体内发生了什么。化石不能体现内脏、行为的信息。 最好抨击,是渐进理论支持者说:告诉我其中的分子原理,告诉我能够获得快速突变以及长期平衡的原因,用分子生物学的观点解释。 $DNA的结构 基因被割裂成独立的编码区域——外显子,中间有内含子。RNA剪切酶将内含子剪切,另一种酶将剪断的部分连接成有功能的基因。David Balthmore 第一个理解DNA这样的结构可以蕴含非常多得信息。传统理论认为,一种基因仅仅决定一种蛋白质,一种蛋白质只能由一种基因编码,现在我们知道,一种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背景下会有不同蛋白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剪切酶工作方式有区别。 那么有多少DNA来编码蛋白质呢?95%的DNA不编码,负责限制基因行为,是基因的开关。这里就出现了很重要的概念: 基因上游的调控序列:基因上游的序列叫 启动子 或抑制子序列 转录因子 :启动开关的物种 当基因上游有不同启动子或不同时期共用同一启动子,可用不同转录因子来启动整个网络中得基因表达。这里就有环境对基因的影响,可以是细胞内环境,或细胞外环境(大部分激素的作用机制),也可以是生物体外环境(外界刺激,嗅觉)。 另一层次的调节是,染色质的调控,可以永久改变转录因子的透过性,使基因沉默。例子,鼠类的不同养育行为会造成子代染色质的永久改变。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3——进化行为2
monica0569 2012-8-21 17:32
进化行为第二部分(1h37mins,( ⊙ o ⊙ )啊!又好长~\(≧▽≦)/~) 上节课提出了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利益决定个体行为”的评判,并提出了进化行为的三大支柱:个体选择,亲戚选择,互惠利他主义。我们已经列举了很多例子可以用这三个理论来解释。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怎样应用三大理论解释现实世界的动物行为。 20世纪70年代,一位名叫Sarah Hurdy 的人观察印度叶猴的时候发现了 杀婴行为 。 仔细发现就会发现其中的模式: 成年雄性才会杀死婴儿 杀死的婴儿并不是随机的,雄性杀死婴儿更多是出于个体选择的动机,最可能是其他雄性的后代,这是一种竞争手段 这种竞争性杀婴行为只会出现在特定物种间,即雌性动物两胎的间隔比高等雄性物种平均十年的任期更长 两个原因: 杀死其他雄性后代,可以降低其他个体的生殖成功率 杀死后代,雌性不用哺育宝宝,会重新排卵 类似的还有草原猴、白眉猴、狮子、非洲大猩猩。对这点最好的证明是,在这个残酷的竞争逻辑中才可以得到适应的物种,最接近濒危的物种之一——非洲大猩猩,现在只有六七百只,它们正在消失是因为栖息环境恶化和人类干扰,还有当地的内战等等。但同时它们在近十到二十年也面临着我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灭绝,因为时不时雄性非洲大猩猩就会自动杀死婴儿,按此逻辑,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一个物种能够舍弃物种生存而选择个体生存的策略,作为比非洲大猩猩更好的例子。因此我们可以开始应用规律分析这一物种了,在什么情况下,篡权的雄性不会急于采取竞争性杀婴行为的策略呢?答案是在被取代的雄性动物是篡权者的亲属时,这里就是亲戚选择作用。 还有种情况存在野马中,新来的雄马回骚扰怀孕母马至流产,同样的逻辑,你只不过看到了更加优雅的行为。这种情况背后的生物机制来自传统的信号论。通常雌性也会在“花了大力气把婴儿生下然后婴儿被杀”和“自动流产”两种情况下选择后者,因为很快她又可以排卵重新生育。在何种情况下,雌性会最有动力去尽力保护孩子,哪怕自己深受重伤?答案是年老的雌性,她们再继续生育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还有一种更聪明的做法——不是在生完孩子的情况下,而是在怀孕的时候,一些灵长类雌性动物屡试不爽操纵雄性的方法是“假排卵”,当雌性排卵时,性器官会发热,很多灵长类动物都有外部特征指示在排卵,各种组织都会肿大——这些人类没有,但是她们会有一些生理排出物。雌性通过假排卵让雄性不会有杀婴行为。 60年代关于草原狒狒的研究表示,一只具有威胁性的雄性狒狒,被威胁到的雄性抓过了一只宝宝来保护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个体观察后,就会发现,他抓过来的宝宝并不是随机的,大多数是另一个雄性的孩子。 另一个例子,所有灵长类雌性动物的不同物种都有一个等级制度,这个等级是建立在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具有裙带关系的等级,亲缘选择,统治系统,在任何物种中都是由裙带关系决定的。 下一个有趣的说法是, 生男生女的选择 。生男孩,90%男孩都会在那里乱跑,永远不会有机会交配,只有那5%会交配生子,所以在不定配偶二等物种中生男孩是一个巨大的赌博,是冒险的;如果生女孩,大多数雄性除非有生殖问题,都有大约1到5个后代,所以雌性能够传递基因复制的保守策略是生个女孩。观察统治阶级,我们的预测是高等级的雌性应该对女儿有更多的照顾,低等的雌性恰好相反。下一个预测,当世事不济时, 你希望花少精力生个孩子,雌性胎儿比雄性胎儿的花销更小,生男孩要花费更多热量,所以生态化境恶变使雌性婴儿比例就会提高。 例如,人类在饥荒食物短缺的情况下,生下的女婴比男婴多。生男性在统计意义上,会减轻下一个孩子的体重。 性别比例的浮动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已被Robert Travers证实。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不定配偶的物种中,高等雄性会与很多雌性交配,这是一夫多妻制。那么一妻多夫制怎么样呢?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兄弟间一妻多夫,这里是亲缘选择的作用。人类中,在古老的西藏社会也会看到兄弟间一妻多夫。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农业生产极度落后的地区。 $ 两性竞争 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两性之间的竞争,有一个物种,雄性是迁徙的,这样两性间就会存在不同的生殖策略。这类动物的行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而奇怪的存在两性竞争的世界。 学孟德尔遗传学的时候,一对基因型中哪个由父亲产生哪个由母亲产生并不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基因特征来自哪个父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同样组合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说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被称做 印记基因 ,这些基因会因表现型不同表现不同的性状。孟德尔在坟墓里应该很郁闷:不应该是这样的啊,这种印记基因跟我的理论不符合啊。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基因组,这些个体拥有变异和特定的疾病,有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位于同一个基因,是相同的变异。如果基因来自父亲,你得这个病,如果来自母亲,你得那个病。这非常令人费解。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导致同一个基因因为来自父亲或母亲就会不同的机理工作?答案是甲基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将一个基因甲基化就会产生这种效果。为什么会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其中的规律,最终由一名哈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david Haig在90年代早期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他观察来自父亲的印记基因后发现,它们会增强胎儿发育,增强胎儿新陈代谢,增厚子宫壁。观察来自母亲的印记基因,它们减慢胎儿发育。这是说明两性竞争开始起作用。 印记基因中得一个来自雄性的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蛋白质编码,这是一种生长因子,让胎儿成长的基因。同时,雌性有一条同源基因,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受体,用来使这一受体变得迟钝。最明显是例子是在一些基因变异的情况下。现在人们发现了一种印记基因在胎儿出生后才会体现,并且作用于大脑。它们是做什么的呢?来自雄性的基因让婴儿吸取更多乳汁,雌性基因则会使一些吮吸行为变得迟钝。另一个例子是雄性基因会促进胎儿酶——胎盘催乳激素的产生,它的作用是使胎儿从母亲的血管中获得更多的血糖,母亲试图抑制这一行为,如果不能成功抑制或者过分抑制,就会得孕期高血糖也就是孕期糖尿病。突然间,母亲不得不与自己的后代斗争。 非常有趣的是这个规律仅适用于不定配偶的物种,固定配偶的物种中不会看到印记基因。根据我们的基因数量,人类是介于不定配偶和固定配偶之间的物种。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由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William Rice通过其常年对一些苍蝇种群的观察得到的。雌性苍蝇是一夫多妻制,它们与不同的雄性交配,因此体内会有不同雄性的精子,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对精子竞争的研究发现雄性的精子能产生毒素,杀死其他雄性的精子。这些毒素对雌性的身体健康并不好。他 分别去雄性和雌性的样本,并保证雌性不会进化,雄性会进化,经过30代的培育之后他观察到雄性间的竞争产生了极强的毒素甚至能缩短雌性的寿命。接着Rice将雄性样本保持常量,让雌性进化,30代后她们发展了一种缓解毒素的机制。 最后一个例子,现在有一群群居的灵长类和很多群居哺乳动物,有这样一个规律,一种性别的动物会在青春期出走,移居到另外一个族群。这是为了避免近亲繁殖。移居很正常,需要的是雄性或者雌性自动分散。并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有很好的方法规定一个物种应有雌性一族婚姻或雄性异族婚姻。不同物种情况不同。对黑猩猩来说是雌性离开,大猩猩是雌性离开,狒狒、猕猴和其他古大陆猴是雄性离开,这其中有重要的隐含意义。假设有一群狒狒,观察成年雄性和成年雌性,成年雌性在这个族群中长大,成年雄性在别处长大,换句话说成年雌性都是亲属,雄性中没有亲属;同时,边上有一群黑猩猩,情况相反。那么哪种物种有更高程度的种内雄性攻击性?答案是狒狒。而黑猩猩有更高的种间攻击性。 之前讲过“种群选择”的错误,但是我们重新考虑这一理论,它只存在于特定前提下。60年代最早讨论群体选择理论得是Marlin Perkins ,之后的“种群选择”理论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个模型叫“建立者效果”,展示了如何在非亲眼种群只能够开始合作机制,需要利用近亲的创立者效果来激励。我们都知道以牙还牙是最好策略,但是以德报怨比以牙还牙更好。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下的,那就是某个人必须先行动开始合作。这是种群选择的一个版本。 另一个版本是更概况的说法,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假设有群鸡,一种很有攻击性,善于攻击任何人,她会生很多蛋;另一种鸡内向温和,不那么有攻击性,生较少蛋。将这两种鸡放在一起?哪一种会遗传更多的基因复制?高攻击性的母鸡。现在有一整群攻击性的鸡,和一整群非攻击性的鸡,非攻击性的鸡也会变得更具攻击性。具有某特点的一个个体被压制,但具有该特点的群体可以打败传统。这样就有了种群选择。进化生物学家David Sloan Wilson 出版了一本不错的书,叫达尔文大教堂《Darwin's Cathedral》,来讲种群选择。另一位宣扬个体选择的叫E.O wilson,一开始两位水火不容,但是去年他们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说道,有时个体选择起作用,有时种群选择起作用。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依据环境,进化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一个基因,一个机构,一个族群。族群的力量和共同的特征,如果能使你在个体层面受益,将会十分重要。 那么人类行为是怎么样的呢?有两个问题十分棘手,第一是单纯的发现一些现象是极具诱惑性,人们容易将其他物种的一小部分特点强加入与人类的相关性来了解人类;你看到一种事件在一个物种中发生是自然的,这时人们急于求成将这些事件与人类的相关性扭曲。要知道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是独特的,与其他任何物种一样,我们运用的进化规则也是独特的。另一个挑战是,你有了这些伟大的预测模型,而人类中出现了怪人,当人类运用这些理论时,总会盲目假设这些模型。所以我们应用这些模型时要非常谨慎。 那么对这个理论框架有怎么样的批评?正如E.O. Wilson在1975年出版的《社会生物学》中所说的那样,最终所有的社会科学都将受到进化生物学的影响。我们能想到的批评都是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有三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关于特征的遗传性(show me the gene);其次是适应性;第三点是关于这些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每一代中都会出现更好的特征来解决囚徒困境。 对于适应性最有效的批评是哈佛大学的古生物学家Stephen Jay Gould在大约30年前提出的“ 拱肩现象(spandrel) ”,“拱肩”在建筑学上是2个拱门的空间,不能把两个拱门放在一起而中间不留三角形的空间。进化上来表示一种完全不可避免的顺带产品,是由其他经过选择的特征必然产生的。例子是,人类都有下巴,奇怪的是我们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有下巴的,其他猿类它们的下巴不明显。其实人类并没有对下巴进行选择,因为我们经过了对扁平面部的选择,口鼻部变短,下巴就突出了。下巴只是一种拱肩现象。很多特性都是附带的,因为进化过程并非都那么有效率。 最后,对整套理论的评判来自政治,因为它讨论了事物的自然性,进化史有多远,如何进化成现在的样子,社会是否由男性主导,是否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等,很多人认为这些都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然后另外一些人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假的,即使有也是拱肩,这些想法有很强的政治寓意。最初的看起来傻实际却不傻的观点是构建这套体系的社会生物学时来自南方的男性白人。他们认为所有这些社会生物学建,都是为了一个男性主导的等级社会做辩解。这些反对的声音,有些时候也是有道理的,当我们了解间断平衡论,正是这个进化的现象,造就了今天得世界,一个最小化竞争而最大化合作的世界,符合静止和垂直突变的规律。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8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2——进化行为1
热度 3 monica0569 2012-8-20 21:00
如果给你两个头骨,告诉你一个是女性一个是男性,你就可以开始研究他们的体重,身材,得过什么病,是否营养不良,生过几个孩子,是很多还是就几个,是否直立行走,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这两个头骨判断出来。假设你是一个做实地调研的生物学家,你发现了这个新物种,你发现这一个哺育过孩子现在只剩下头骨,而那一个有阴茎现在也只剩下头骨。所以你只知道这是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的头骨。今天和周五的讲座是关于如果你有合适的工具,你可以根据这两个头骨,就判断出谁更容易出轨,是这个男的还是女的?谁更有侵略性?这个女的更想怀双胞胎还是只怀一个?女性选择男性是因为他们的育儿技巧高还是因为他们非常高大强壮?他们的寿命长短是否有区别? 所有这些问题,仅仅通过某一种逻辑就可以判断。你回过头去读那些关于时间和生命的自然书籍,会发现书中总会有一种描述,它们总是形容某些物种非常神奇,不可思议。比如长颈鹿的脖子非常长,很明显,它需要一颗很大的心脏将血液运输上去。然后你找来一大群生物力学家,让他们测算。他们给出一个预测,算出了长颈鹿心脏的大小和心壁的厚度,你去量了一下长颈鹿心脏的大小,结果和方程预测的一模一样,你惊叹,自然真实太神奇了!或者你读到过沙漠中的老鼠,每三个月才喝一次水,另外一群家伙用数学计算,它们的肾小管需要多长,然后某些人调查后发现结果和预测的一模一样。自然真是太美妙了!!! 不,自然一点都不美妙,自然界不会有长颈鹿,除非它们有那么大的心脏。自然界不会有生活在沙漠中得老鼠,除非它们的肾脏那样工作。肯定有一种逻辑能够解释器官如何工作,如何形成,如何进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最佳方案。接下来两个讲座是关于你如何将这些具体的规则应用到行为进化分析上。同样,你只需坐在那里想着这些逻辑性的原则,就可以得到答案:长颈鹿的心脏需要这个大小。你可以用另一个领域的逻辑,建立在进化规则的基础上,研究关于社会行为的各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关于最优化的 含义,你肾脏中随便什么东西,它的最优数量是多少, 最优行为、策略或者其他名称,这些东西,如果小时候我们有兄弟姐妹,就肯定在 Tit-Tac-Toe 游戏中学会了最优策略,知道怎么样做就永远不会输。这真是无聊。但这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找出最优行为。达到称作“纳什均衡”的结果。纳什均衡以及这里所说的所有决策过程,整个过程相同,和找出Tit-Tac-Toe中得行为规则一样,可以在进化规则的基础上,找出各种领域的最优社会行为。通常会包括社会生物学领域,这个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末期兴起,到了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另外一个学科——进化心理学。他们的观点是你无法理解一种行为,也无法理解内在的心理状态,除非你承认进化和很多领域相关,大多数人都是精神病患者。所以开头就是这样,关于达尔文的一些胡诌。我们要讲达尔文的理论了。 我要让大家知道的是,不是达尔文发现了进化规则,人们早在达尔文之前就提到了。达尔文只是提出了自然选择进化机制的概念。事实上,达尔文并不是这个概念的发明者,另一个叫Alfre Raso Wallis的人,两人一起提出了这个概念,不知道什么原因,Wallis在历史上销声匿迹而达尔文却受到瞩目,开启了一种关于进化的达尔文者观点。 首先,承认存在进化,群体中得特性是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的变化有时非常大,事实上你可能获得全新的一代,形成一个新的物种。 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是基于几个合理的步骤: 特性是可以遗传的;可以从一代到下一代,可以在现代表现出来。 特性是由基因遗传的; (我们马上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特性是可以变异的,并且这些变异也可以遗传; 某些特性比另外一些特性更具适应性。 例子:长颈鹿的心脏如果和土豆一样大,这不是最优特性; 这些都不是关于适者生存的,而是繁殖,关于你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复制的数量 有了以上几点,你就可以得出结论:群体在进化,特性的频数在不断变化。 现在我们谈谈,基因如何决定不同的行为。 第一个基础:如何运用达尔文理论解释行为 。首先要忘记我们所学的东西。忘记《国家地理》节目中得内容和那些一直告诉我们有关进化的这些观点,并且总是把错误的告诉我们。以下是一个情景,你在看一部野生动物纪录片:热带草原的清晨,一大群狮子在一些死去的大型动物尸体上大吃特吃并且非常满足,这时候问题出现了——它们要如何分配食物;另一种标准场景:两百万匹斑马迁徙时前方有丰富的草地,可悲的是前面横着一条河,河里到处是鳄鱼,野马会怎么做?根据那些国家地理特别节目的剧情,我们会有一个答案:正当这些野马在河边嘶叫焦虑时,突然,从这群马的后面,出现一匹老马推开马群走到前方,站在河边说:“我要为了大家而牺牲!”,然后跳进河里,鳄鱼立即忙乱地吃起这匹马来,另外两百万匹马就平安过河了。为什么这匹马会这么做?我们总是会得到一个答案:因为动物的行为总是为了种群的利益。现在这种观念要彻底粉碎。 20世纪60年代,Wynne Edwards提出种群选择概念: amimals behave for the good of the species。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当你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它们,而不是只看录像带离的三分钟时,就会发现,这匹老马不是自己推开马群而是被推倒前面的,因为其他野马都在说:“快,把这个老家伙推到河里。”它不是为了种群利益牺牲自己,它一点都不喜欢这个主意。它被迫跳进河里,因为它又老又弱,不是群体选择的对象。70年代产生了替代理论:动物的行为,包括人类行为,不是为了群体利益,而是为了最大化将自己的基因复制。 有三种方法来来达到这一目的: 个人选择 :有时候,动物的行为是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复制基因在下一代的数量。有时候鸡只是一个鸡蛋用来产生另一个鸡蛋的方式。另一个角度讲是自私基因,行为只是为了最大化留给下一代的复制基因数量。最佳的方式就是繁殖。这个方法可以用到很多领域。可以一分为二。相信进化的压力,想想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自然选择理论是关于选择最适合环境的生物。你可以用自然选择解释公鹿有大而锋利的鹿角,它们用鹿角与其他公鹿或动物决斗。另外达尔文提出的两性选择,可以用来解释鹿角有绿色的螺旋纹理,可以吸引母鹿。这是关于特性自然选择说的二分法。两种选择的结果可能完全相反,有些物种,比如雌鱼偏好颜色鲜艳的雄鱼,拥有鲜艳的颜色对于雄鱼的两性选择来说可能是有利的,但颜色鲜艳,使雄鱼更容易被其他鱼捕食,自然选择淘汰颜色鲜艳的特性。 亲戚选择 我们都知道,我们跟亲戚有血缘关系,并且亲缘关系越近,就拥有越多的相同基因。从统计学分析,双胞胎的基因100%相同;亲兄弟姐妹,50%相同;堂兄弟姐妹,25%相同;除了个人选择,还能用另一种方式获得更多基因的数量复制——那就是你找个异性繁衍后代,或者让你的双胞胎兄弟姐妹生殖。但这有个限制,就是你亲戚的基因和你的不一定完全一样,他们和你的血缘关系有不同的亲近程度,于是就是:我用我的生命换我双胞胎兄弟姐妹、两个亲兄弟姐妹、八个堂兄弟姐妹的生命。随着进化,生物会选择和亲戚合作,这就是亲戚选择,包括全部合适的基因。 这个理论解释了动物的所有行为,那些重视亲情的动物的行为,动物清醒地意识到谁和谁有亲戚关系,并且完全明白用何种方式与亲戚合作。但这种方式是关于血缘亲近程度的方程。动物让我们开始社会人类学,从亲戚角度,你娶你叔叔的第三任妻子的女儿或做其他事情的羞愧程度与社会动物处理血缘亲近程度的关系。有个研究很好地证明了证明理论。是前几年universtity of Pennsylvania的一对夫妻在观察黑长尾猴得出的。一大群黑尾猴坐在一起,他们录制了非常高质量的音频记录了猴子的声音。他们录下了每只猴子发出警告的声音,然后将一个话筒放在灌木中,放群体中一只刚出生不久的猴子发出的警告声,那么它的母亲会立刻非常焦虑,如何知道其他猴子对于亲戚选择的理解呢?其他猴子会做什么呢?它们全都看着这只猴妈妈,那才是猴宝宝的妈妈,它们明白这种血缘关系。 另外一个研究得到的结果是这样的。有两个女人,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孩子。有一天,女人甲对女人乙做了非常恶劣的行为;在同一天的之后时间,女人乙的孩子更有可能对女人甲的孩子做出恶劣的行为。那不仅仅牢记这仇恨,不是个人仇恨,而是某种程度的亲情关系带来的,所有灵长类物种都会这么做。所有其他物种都会这么做。 那么自然选择在亲戚选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换取8个堂兄弟姐妹的生命。两性选择又如何发挥作用?我愿意花大量的金钱,说服人们,我的亲兄弟异常性感,只要有机会将更多的复制基因传给下一代。 互惠性利他主义 几年前一个叫Bredon Bohana的人在研究细菌时,发现了剪刀石头布情境。有三个不同种类的细菌,第一种可以产生某种毒素,但需要付出代价,需要花力气制造那种毒素,还要保护自己免受毒素伤害。第二种细菌容易受到毒素伤害,它有一种载体可以运输毒素,好处是可以运输其他营养物质。第三种细菌优点是没有运载体,缺点是不能产生毒素,好在它不用花精力去生产毒素,所以每个种群都有优缺点。把他们放在一起就会看到剪刀石头布的均衡,均衡时它们不会攻击对方。 另外一个例子,是哈佛大学的Mark Hilbert提出的,他把猴子放在一种情境下,它们能拿到食物,它们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获得食物——合作或分享,出现的情况是非常平等的互惠行为。与其他猴子分享食物的猴子,更有可能获得回报性的分享,从而获得更多的合作,这是在两只猴子必须合作的情况下,一只猴子无法自己得到食物,真是“猴多力量大”啊。在各种情况下,合作市进化中出现的一种交易。在非亲戚中也是这样。但有一个条件,你不会更多地付出,除非你得到回报,那就是互惠。 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 :两个囚徒逃出监狱,设置个体在不同情形下进行的不同版本的博弈:两个人合作,两个人背叛,甲合作乙出卖甲,乙合作甲出卖乙。给你最大效益的是从背后捅你的对手一刀,你出卖他们,他们合作,你利用了他们。位居第二的收益是你们同时合作,位居第三的收益,事实上这也不算是一种收益,就是你们俩接受等量的惩罚而已,你们同时出卖对方。最差的收益就是你被背叛了。 问题变成如何在囚徒困境中选择最优策略。总是占优的策略是以牙还牙。 Tit-for-Tat 以牙还牙 第一轮博弈中合作,如果对方在这一轮与你合作,下一轮继续合作。只有对方一直合作,你就合作下去。它是最优策略,因为这很凑效,一开始是互相合作的;如果你对对方不好那对方就会报复;如果你回到合作,对方会原谅你;结果准确。弱点是信号出现错误时,会有可怕的波动图 Forgiving Tit-for-Tat 宽容的以牙还牙:引入可能的信号错误,这个博弈胜过以牙还牙,弱点是你可能被利用。 博弈论可以解释真实生物的行为吗?鲜为人知的Daniel Ellsberg,他的前半生在国防部工作,是军队的一个博弈理论家,他写了一篇论文,《伪装疯狂带来的最优效益》《the benefits of perceived madness》,在什么时候你想让你的对手认为你完全疯了,最终他们会选择合作。人们就在想是不是动物行为也是这样。于是人们带着对以牙还牙博弈论的理解,开始去野外研究动物,寻找是否有这样的例子发生。 确实存在, 第一个例子:吸血蝙蝠 。当你看到一只蝙蝠在吸血时,你其实看到的是一只母蝙蝠为她的孩子获取食物,因为母蝙蝠没有喝下血,将其存在喉咙那,回巢后将血吐出来为给她的孩子。吸血蝙蝠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系统就是互惠利他主义。所有的雌蝙蝠共享一个巢,她们的孩子也在一起,不一定是亲戚。她们有互惠利他主义系统,每只雌蝙蝠回来后,吐出血喂养所有蝙蝠的孩子,所有蝙蝠都会喂所有孩子。现在让这些蝙蝠觉得有只蝙蝠在欺骗她们,那只蝙蝠飞出巢去寻找食物,立刻网住她,用注射器往喉咙注射空气使之鼓起,然后将她放回巢中,她高兴地坐在那,其他蝙蝠就会说,看啊,看她储存了这么多得血都不喂我们的孩子,她在欺骗我们,下一次轮到她们喂孩子的时候,其他雌蝙蝠就不喂她的孩子了。这里是典型的信号错误 (这个实验好难做啊) 另一个例子,刺鱼 。鱼缸有一条鱼,让这条鱼相信他被另一条鱼攻击了。把一面镜子放在鱼缸前,很快它就开始攻击镜子里的那条鱼。现在让它相信它有个合作者,在直角方向放第二面镜子,它就可以在那看见自己的影子。现在让他相信他的同盟者其实在欺骗他。拿着这面镜子,往后转几个角度,这个影子看起来就后退了几步,在那里徘徊。刺鱼就在那想,那条混蛋,我不敢相信你居然这样对我。下次你再重置这个场景,刺鱼就补攻击自己的影子了,这是对另外一条鱼的以牙还牙策略。 另一个例子,会改变性别的鱼 ,black hamlet fish,现在有两条这样的鱼,有两个性别,在繁殖过程中,雌性付出代价比雄性大,如果一条鱼开始作弊,想要在大多数时间成为雄鱼,另一条鱼就会停止合作。 特例:东非狮子,研究人员在灌木中放入一个话筒,放出的声音就像400只狮子一起逼近,这群狮子中有一只感到害怕的猫狮,习惯躲在其他狮子后面,并且没有狮子因此惩罚它,这时你就意识到真实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得到的启示:狮子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也许这只狮子吃得肉比较少。 月光赤鼠 ,它们是我见过的最奇怪的动物,它们是社会性昆虫,不一定是亲戚或者互惠,每个群体中都会有一只或两只老鼠,不用干任何活,只需吃的肥肥的。观察发现,还有另外一个博弈,它们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雨季来临的时候,这些老鼠转过身来堵住地道的入口。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多样化角色,真正的动物不仅仅进行一个正式的囚徒困境博弈。 最后一个关于博弈的有趣的东西是,关于我们对行为的思考,James Holland提出的,他是第一个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人,他对博弈进行编程,引入新的可能,那就是策略可能突然改变,他开始研究变异,包括变异的适应性等等。 回到第一个例子,用我们学过的规则,都可以预测出那些问题的答案。 这节课总共1小时37分钟,花了近5个小时整理上面的笔记,累死我了。赶紧回去洗洗睡觉,明天继续:)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8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人类行为简介
热度 2 monica0569 2012-8-20 11:38
斯坦福大学《从生物学看人类行为》学习笔记1——人类行为简介
课程介绍:由斯坦福生物学、神经学、神经外科教授Robert Sapolsky授课,这位可爱的“大胡子”老师语速极其快,思维极其敏捷,对生物学知识了如执掌,稍微一走神,就跟不上他的节奏。更要命的是每个视频都有一个多小时,要集中精力这么久,还真是难。我现在学到了第7个视频(总共25个),行为遗传,先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打算在 1到2个月学完,也就是学到10月。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享受这门课的学习吧。欢迎大家指出我笔记中的错误^_^。 1、人类行为简介(57mins) 假设情景:一个结婚15年、有着2个孩子、四条狗的40岁的男人,过着平静的郊区生活,一切都非常完美。但是有一天不知道怎么地,他在工作时一拳揍在别人脸上,非常怪异,特别反常,那个人站在冷却器旁边,评判某个棒球队,他看不惯,就一拳揍了过去。3个月后,他的妻子发现他与一个16岁的收银员有婚外情,太奇怪了。又过了3个月,他携带工作上的所有钱逃走了。从此人间蒸发。 有三种可能:1、这个人实在卑鄙无耻;2、他正在经历一个你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幼稚的中年危机。3、他在脑部有个基因变异。 在场有多少人认为基因对性取向有影响?多少人认为出生前的 事情可以影响你30 年后的政治观点? 多少人认为可以通过生物学有效理解谁有宗教信仰谁没有?多少人相信上帝?多少人相信灵魂?多少人相信邪恶?多少人相信自由意志? 有不少,(学了这门课),这将改变。在座的有多少相信进化?多少人认为基因对暴力倾向有影响,暴力倾向有基本的生理和性别差异?多少人认为智力有基于生理基础的区别?谁认为这些完全由先天决定?谁认为完全由后天决定?谁认为在先天和后天因素之间有着重要的迷人的神经元细胞互动。 我们开始寻找共同点,下面四种情况有四种令人惊异的共同点:来月经,患脑肿瘤,吃很多垃圾食品,服用促蛋白合成类固醇(这是种帮助长肌肉的药物)。大家来猜猜这四种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是:这些都在法庭上成功解释了杀人犯的行为。 第一种情况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女人来月经的时候,杀了人,这成为评审团确定她无罪的部分原因。有文献表明月经期间,女性暴力倾向占的比例过高。 第二种情况 ,在脑部有个区域,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你们将对这个叫大脑杏仁核区的域有更多了解,这一区域与暴力倾向和恐惧有关。有些病例中,有人可能会因这一区域异常变得难以控制的暴力。 垃圾食品 ,你们要是了解旧金山历史,二三十年前,Dan White,一个失意的谋求官职者,刺杀了旧金山市长和Harvey Milk,这个杀了两个人的杀人犯只判了很短的刑期,部分的解释是因为那著名的奶油蛋糕辩护,辩护称他对垃圾食品上瘾,引起血糖含量剧烈波动,从而促成了他的杀人行为。 最后 ,促蛋白合成类固醇,一些有着不可控制暴力的人,争辩说他们是举重运动员,大量服用这些和暴力有关的药物。 把这四个放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这门课的两个要点:你身体的变化能深刻影响你的大脑; 第二个重点,今晚回去睡觉的时候,你很放松,心跳平稳缓慢,想想这个:你知道你的心脏不会永远跳动下去。想想你的嘴唇变紫,心跳和血液流动减慢,手脚变凉。这时候,很可能你心跳会加快。这就是第二个重点:即使你大脑所想的会影响你身体的警戒,这门课是关于你身体和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我们要做的是,在相对较难的情况下理解这点。 想弄明白人类社会行为的生理原因是很复杂很宏大的过程。好在我们有让复杂事情变简单的方法:我们用范畴思考。我们把连续的事物分割成一些类别,并将范畴命名。这让 信息更容易存储,更容易处理,让我们的记忆更容易。例子:线与尺子;颜色的语言;图形的归类;但这个方法有局限,比如:语言和发音,芬兰人不区分b和p这两个音,导致闹出把pear说成bear的笑话。太注重范畴,你就不能区分同一范畴内的两个事物。第二个例子,考试时得65和66实际区别并不大,但是因为有个过和不过的界限就有区别了。还有就是,当你太过重视范畴,你看不到全局,例子:听电话号码的练习。当你用范畴思考时,你低估了再同一个范畴内的两个事物的不同之处,当两个事物间正好有个界限时,你会过分夸大。 我们这门课的目的是在考虑像生物行为这样的复杂问题时,不陷入用范畴思考的方式。针对每一范畴的行为,我们会首先看这种的外在表现,这通常需要很多的客观性,这个行为是怎么样的?接着我们会看这个行为发生前那个机体发生了什么才会促使上述行为的出现。神经元细胞发生了什么,繁殖发生了什么等等。又是什么气味,声音,环境的感官刺激造成了神经元细胞的活动。往后一步,血液中荷尔蒙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改变了你对气味声音等等的敏感度,造成神经元细胞活动起来,导致了行为。我们要做的是往后退,推到早期发展,胚胎时期,个体基因组成,整个人口的、族群的基因组成,一直往后推,你怎样在这些身体警戒的情况下解释行为。它们都是表达同一生物学上影响的不同方式,如果说这是解释这一行为的荷尔蒙,这是由荷尔蒙X造成的,荷尔蒙X是由基因变成生成的,突然你就不仅在谈人类学,你在讲遗传学了。这个基因是受选择影响的,这时你又在谈进化了。如果你谈的是什么气味,图像等是造成那一行为的主要原因,从定义上说,你同时也在谈胚胎发育,它决定了这些系统对这些种类的刺激有多么敏感。 1915年,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在1950s由B.F. Skinner发展到顶峰,他认为如果能控制奖励,惩罚,正强化,负强化,你可以把任何人变成你想样子)的创始人之一John Watson说: 给我一个刚出生得孩子,不管他是来自什么背景,让我完全控制他成长的环境,我将把他变成我想让他变得任何样子,不管是医生、律师、乞丐、或者任何人 。 我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 我们还要考虑别的因素,比如胚胎时期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营养等环境因素。 John Watson病态地住在自己的水桶里,相信行为能完全用奖励和惩罚来解释,有趣的是他在说这话不久后因为一起很大的丑闻被赶出了学界。他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里,成了一位非常著名的广告执行。他也许不能把人变成他想要的样子,但显然他能让人们买东西。 下一句,“ 正常的心理生活依赖于脑突触(大脑神经元细胞相互接触的东西)的正常作用,心理失常是突出紊乱造成的。突触调整(额叶切除术)将会更改相关理念让它们变成不同渠道。用这个方法,我们能治愈,取得进步,没有失败。 ”——Egos Moniz,这位葡萄牙神经学家发明了额叶切除术,导致当时成千上万正常人遭受切除前额叶的痛苦——这是心理学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是科学与意识同流合污的悲剧,他却因为这项发明获得诺贝尔医药学奖。 最后一句,也是最糟的,“ 社会功用选择的完成必须通过某种社会机构,这样人类才不会因教化而造成的退化所毁灭。我们的国家依赖的种族观点,在这一方面已经成绩斐然,我们可能、必须依赖我们人民的健康天性来消灭那些被重负所累的人。 ”——Conrad Lorenz,希特勒的科学鼓吹家。他是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沉迷于写作关于自然的书籍,他发现了鸟类的铭记学习机能,奥地利人,留着白色胡子,永远穿着奥地利短裤和背带来吊着裤子,身后跟着一圈鸭子宝宝,因为它们觉得他是妈妈,超级可爱,让人无法抵抗验证他的鸭宝宝的铭记学习技能。他同时也是一个疯狂地纳粹鼓吹者,致死还认为他没有做错任何事。 这些人不是三流科学家,他们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这些人影响了人们是怎样被教育的,但是他们在解释世界上习以为常地住在自己的水桶里,我们的目标是不要陷入那样的定式。我们要讲的每一样,基因,荷尔蒙,神经元细胞,环境影响,不管是什么,它们只是在那一点时描述之前影响的最简单方式,它们不是暂时的水桶,根本就没有水桶。 解释人类行为, 我们有三个智力挑战 , 第一:意识到这样的情况,在其中人类没有什么惊异的特质,我们和其他动物一样 。挑战就是接受这一点。例子,你是只母仓鼠,坐在笼子里,大概每5天排卵一次,每天例行公事一切都很好。现在有人在笼子里放了另一只母仓鼠,接下来几个月,将会发生的是你们两只母仓鼠的排卵周期会同步化,事实就是这样。月经和排卵周期同步化,人们知道仓鼠通过嗅觉和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生化信息素从一只母仓鼠到另一只实现,你可以通过记录嗅觉系统来验证这一点。如果你没有什么发现,你可以用一张纸,夹在母仓鼠鼻子上便不会同步化,最神奇的是,如果把两只母仓鼠放一起,有一种方式可以打破这种同步化——放进一只雄仓鼠,突然周期就会雄性异步化了。更神奇的是, 如果把两只母仓鼠放一起,谁同化谁是由规律的,占主导的雌性同化居次要地位的。人们花费数年在鹅、羊、狗、猫、诸身上做实验,结果一样,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这就是所谓的Wellesley effect.1970年首先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显性的。研究发现社交上更爱交际,更外向,占主导地位的人,同化另外的人。这在Iowa大学也有体现。 第二个挑战是:一些情况下,和其他所有人、其他生物一样,我们所做的事情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处 。国际象棋竞标赛比赛的两人,连续6小时的血压,可以和马拉松运动员相比。这很令人惊异,当象棋大师们打败对手时,他们和那些撕开他得竞争者肚子的狒狒有着完全一样的生理反应。只不过我们是通过思想实现的,我们人类有时神奇的地方在于我们和其他动物有着典型的生理反应,但却能用其他人和动物都不能的方式表现。 第三个挑战,有时我们所做的事是唯一的,其他动物相似的都没有 。让人惊异的例子,一对情侣住在一起,晚上下班后回家,聊天,吃饭,再聊天,睡觉,做爱,再聊会天,睡着。如此反复。河马会受不了的。动物界没有其他生物可以进行不以繁殖为目的的性交,更别说每天如此了,更没有动物完事后还要聊那个话题。这是人类行为的新领域——语言,性行为方面,有些令人困惑的性暴力行为。 总之,我们拒绝用范畴的方法思考,不是因为这很酷,而是因为一旦你陷入这样的定式,必会造成不可衡量的危害,而相关科学会改变这一切;我们将把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的物种来看待,都有一样的生理反应,但是用难以辨认的方式运用这些机能的物种,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物种,并不断和生理上天生赋予我们的不断斗争。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介绍各种桶子,各种范畴,从头到尾理解,对进化理论、分子基因和行为的关系,行为基因学,动物行为学,大脑及人类学的介绍; 第二部分,把所有这些组合起来,这些行为范畴,性行为,暴力行为,生育前行为,精神分裂症。 这门课的是好处是对你们没有背景要求,因为我真的认为这门课人人都要学。 “大胡子”老师给我们列举了很多有趣的生物行为,他用的最多的词是“有趣”,“惊异”,“神奇”,足见他对生物学时多么地热爱。
个人分类: 听公开课|28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打造超级“地狱细菌” 开拓火星殖民地
crossludo 2012-8-14 12:32
科学家打造超级“地狱细菌” 开拓火星殖民地 斯坦福大学与布朗大学研究团队打造可适用于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具有耐寒、耐热、抗干旱以及抗辐射等特征 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奋进”撞击坑照片 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安全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撞击坑,接下来将寻找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的迹象。而在地球上的工程师们正在培育能够适应火星环境的超级细菌。来自斯坦福大学和位于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市的布朗大学研究团队应用合成生物学创造出可在火星极端环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可为人类拓展太空殖民地开采所需矿物资源提供帮助。 尽管火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行星,在火星演化史上或已经出现过生命,但现在的火星并不是具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环境,人类和微生物要想在火星表面生存相当困难。比如,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80华氏度,稀薄的大气中有95%都是二氧化碳,虽然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冰层存在,而且有证据显示古老的火星上存在巨大面积的海洋,但目前的火星依然是一个毫无生机的沙漠,人类如果要殖民火星将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根据布朗大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本·格利里希(Ben Geilich)介绍:“很明显通过传统观点建造外星殖民地需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需要重型机械和运输建筑材料,但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途径开辟火星殖民地,比如微生物。使用微生物作为人类火星移民的开拓者有利之处是它们非常小,非常轻,一旦在火星上繁殖可以帮助改善火星环境,种植粮食、生产药物,也可以提取火星矿物元素,参与建造火星原料工厂。”该项目同时也是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在一部分,作为合成生物学竞赛项目,旨在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们巧妙地分离活细胞,创造出可以胜任新任务的新细胞。 本·格利里希的研究小组根据基因技术提出了“地狱细胞”的概念,希望培育出一种能够抵御严寒、干燥和辐射环境的超级细菌。“地狱细胞”通过间接多种生物的优势基因片段,组合成遗传基因,研究人员从西伯利亚甲虫中DNA序列中获得抗严寒的基因片段,可使得“地狱细菌”体现出耐寒特性。另外,通过大量锰元素的注入可以筛选出抗辐射的细菌,而耐旱基因的提取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研究小组还调查了在其他行星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酸性介质,因此耐酸、耐热也是超级细菌所应该具备的。 目前研究小组正在对一种大肠杆菌进行实验,通过该菌株培育了混合基因序列,将其他物种的特定基因片段剪切整合起来。根据该研究小组的导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实验室技术人员安德烈比尔尼耶(Andre Burnier)介绍:“我们需要走进自然,发现特殊基因片段,然后将各种功能的基因序列整合起来,重组成一个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全新基因序列。” 如果该计划要想成功,就需要培育出能胜任各种环境的超级“地狱细菌”,不仅可以生存在火星上,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行星环境,当人类需要建立外星殖民地时将派上大用场。研究小组除了以打造“地狱细菌”为任务目标,也正在研究一种可以在火星沉积物中提取矿物的微生物,也可以对废弃的航天电子设备进行生物处理,提取出稀有金属。其实,培育可提取稀有金属元素的微生物是主要研究重点,大多数的电子产品分离金属硅需要特殊的工程菌介入。 而用于拓展火星殖民地的“地狱细菌”项目是从去年开始的,第一步将以培育可参与建筑水泥等材料生产的细菌为主,该细菌也可以分泌糖类以供应其他微生物食用。暂且撇开“地狱细菌”是否具有实用性,向火星发射细菌会导致一些伦理上的问题,如果这些细菌在释放进入环境后受到不可控的因素作用,可能会对人类自身或者将要探索的行星构成威胁,那将或是灾难性的结果。 研究小组也将测试可适用于金星酸性环境中的超级细菌,虽然这颗星球的表面时荒凉的,但在很久以前也存在海洋,甚至是生命。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了类似的构想,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但合成生物学则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在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细菌改造的高潮,而所受限的则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个人分类: 天文生物|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记录一个比较好的网址,斯坦福大学 ADM matlab image processing
Renfuquan1984 2012-7-24 16:24
MATLAB scripts for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Stephen P. Boyd matlab code of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in signal processing http://www.stanford.edu/~boyd/papers/admm/ Stephen Boyd ,如雷贯耳的大名呀,恐怕稍微接触一次优化理论与算法的同学都知道他。他的 Convex Optimiza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读硕士期间就拜读过,受益不浅。近几年他在交替方向法发面做了不少工作, 引领着图像处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的工作方向。 关于交替方向法的文献可以阅读: 1.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slides) Boyd http://www.stanford.edu/~boyd/papers/pdf/admm_slides.pdf 2.袁晓明 报告课件 (slides) 3.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and Statistical Learning via th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 Boyd http://www.stanford.edu/~boyd/papers/pdf/admm_distr_stats.pdf (课程视频 http://videolectures.net/nipsworkshops2011_boyd_multipliers/ )
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教授称电子游戏和A片让男性走向灭亡
zhangzizhang 2012-7-22 11:03
斯坦福大学教授称电子游戏和A片让男性走向灭亡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教授Philip Zimbardo近日宣称过分地打电子游戏和在线看毛片使得年轻一代的男性逐渐丧失了在现实世界正常生活的能力并且养成了很多不健康的习惯,而种种这一切正一步步地让男性这个物种走向灭亡。 近日火爆中国的龙泽萝拉 Zimbardo博士在接受水星报采访的时候说现在的年轻人花了太多时间在虚拟世界中,而孤独的人往往英年早逝。其在新书《男性走向灭亡》中写到:为什么男孩在正在苦苦挣扎,我们能为此做什么呢?心理学家指出男性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他需要成为社会型动物。他们现在每天都花很长的一段在虚拟世界玩游戏,看毛片,看视频,看体育运动等等,所有的这一切绝大多数都是一个人干的,而木有融入社会。 电子游戏 他同时指出一个独来独往孤独的人往往比那些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与外界接触的人寿命短,Zimbardo坚信男人们花了太多时间在网络上而这大大削弱其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从而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7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型水凝胶能像金属一样导电
redtree 2012-7-18 07:23
新型水凝胶能像金属一样导电 作者:鲍哲南等 来源:PNAS 发布时间:2012-7-16 10:40:11 来源:斯坦福大学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具有卓越导电性能的凝胶,其制作工序简单且快捷,并且可以使用喷墨打印机将其打印在其他物体的表面。科学家们表示,这种凝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制造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等。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鲍哲南(音译)、博士后于桂华(音译)、材料科学和工程系助理教授崔艺(音译)等通过将长链的有机化合物苯胺与植物组织中天然存在的肌醇六磷酸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了这种能导电的水凝胶。新凝胶的手感和生物学行为与生物组织差不多,但其能像金属或半导体一样导电。他们表示,具有这种组合特征的材料有望在生物传感器和下一代储能设备领域大展拳脚。 鲍哲南说:“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能导电的聚合物,但它们都是整齐划一的薄膜,没有任何纳米结构。”相反,新凝胶使用的肌醇六磷酸一次能抓住6个聚合物链,制造出一个广泛交联的网络,最终形成一种复杂的类似于海绵的结构。 科学家们表示,这种凝胶不同寻常的结构赋予了其“不可思议的电学特性”。他们解释说,大多数水凝胶都通过大量绝缘分子黏合在一起,这就会减少其整体的输电能力;但肌醇六磷酸是一种“小分子掺杂物”,这意味着当它同聚合物链连接在一起时,它会借给聚合物链电荷,这种效应就使新的水凝胶获得了极高的导电性。 另外,新的水凝胶拥有无数个小孔,这就增大了凝胶的表面积,让其能抓住更多电荷,并对施加于其上的电荷快速作出反应。所以,新凝胶与生物组织一样,其表面积很大、导电能力很强,这使它非常适合成为生物系统与硬件之间的“桥梁”。 而且,人们也很容易对新凝胶进行操控,因为其在合成之前都不会凝固,可像液体一样被打印或者喷射出来,并在合适的时候变成凝胶,这意味着制造商们可以使用较低的成本制造出图案复杂的电极。 科学家们认为,新凝胶可以应用于从医疗探针和实验室生物传感器到生物燃料电池以及高能量密度的电容器等很多领域。(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公开课程
热度 1 lipingren 2012-5-27 08:37
耶鲁大学公开课程: http://oyc.yale.edu/ 麻省理工大学公开课程: http://ocw.mit.edu/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程: http://itunes.stanford.edu/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开课程: http://webcast.berkeley.edu/courses.php 卡内基·梅隆大学公开课程: http://oli.web.cmu.edu/openlearning/ ITUNES U 和 YOUTUBE.COM/EDU——通过这两家媒体,可以找到众多录像和录音课程。其中YOUTUBE已有300家大学的200门课程和六万堂录像课。 Academicearth.org——拥有十所顶尖大学,130门课程,3,500堂录像课。同样附有收费网络大学学位的咨询,多为著名学府如哈佛网大等。 Ocwconsortium.org——搜罗了全世界250所大学的13,000网络课程。 P2PU(Peer 2 Peer University),弥补了公开课程所缺乏的“课堂气氛”。在P2PU,学生可以找到上同一门课的同学,互相答疑解难。这样一个简单的网上社区概念,著名学府没有做,一个普通的在校生做了,也就搭建起了重要的人脉。人民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eople)也是在同样的理念中产生的,创办者从网络公开教育体系中得到启发,开办了这家由学生互相评分的网络大学,并希望将来能够颁发证书和学位。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2910?page=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818-391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818-391048.html
87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世界之变--辛亥百年珍藏史料展
热度 1 viclee 2012-5-23 17:37
女儿从斯坦福大学带回来一个画册,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举办的辛亥百年珍藏史料展 世纪之变,中国1911-2011 看到很多难得一见的图片 胡佛研究所,保存着蒋介石一生所写的日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蒋介石的日记 1925年3月24日,蒋介石记述孙中山逝世的悲痛 “反省录” 呵呵,感慨啊!
58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骆利群院士最新Nature文章
热度 1 crossludo 2012-5-6 16:28
骆利群院士最新Nature文章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5/201254104240596.htm 编辑推荐: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来自斯坦福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eneurins instruct synaptic partner matching in an olfactory map”的文章,发现一种大型跨膜蛋白家族的成员在神经定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并与同期另外一篇文章分别利用果蝇嗅觉系统和神经肌肉,发现了这种蛋白的作用机制。 来自斯坦福大学,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eneurins instruct synaptic partner matching in an olfactory map”的文章,发现一种大型跨膜蛋白家族的成员在神经定向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并与同期另外一篇文章分别利用果蝇嗅觉系统和神经肌肉,发现了这种蛋白的作用机制。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知名的华裔科学家骆利群教授(专访骆利群:利用关键技术探究生命本质),这位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走出来的科学家30岁成为美国顶尖名校博士导师,领导斯坦福大学生物系规模最大实验室,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现任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研究员。在刚刚公布的美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中,入选了新增院士。 神经细胞相互交联,通过超凡的精确性构建功能性神经系统,细胞分子可以沿着神经细胞轴突的方向,定向运输,可以是顺向的(从细胞体向外)或逆向的(向着细胞体)。相比于轴突导向和大规模树突发育,我们对于个体突触前和突触后如何相互配合的机制,了解得并不清楚。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针对果蝇的嗅觉系统,发现了两个在进化上保守的,表皮生长因子重复序列包含跨膜蛋白:Ten-m 和Ten-a,这两种因子属于Teneurins蛋白家族。这两种因子能作为PN树突和ORN轴突之间的突触合作匹配分子。 Labconco最新生物安全柜系列,折扣促销中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选择性PN-ORN配对中Ten-m 和Ten-a能高度表达,而缺失这两种功能因子,则会导致选择性PNs和ORNs的特异性错配。最后研究人员还证明Teneurins蛋白能促进体内同种相互作用,而Ten-m在非合作PNs和ORNs中的共表达,也对于其体内异位连接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指出,Teneurins蛋白能指导突触通过同种吸引达到特异性匹配的目的,以亲同种抗原的方式跨越突触间隙发生相互作用,以确保在发育中的神经元之间能够实现正确的匹配。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在同期另外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对果蝇的神经肌肉突触组织进行了分析,发现神经肌肉突触组织和目标选择也需要这两张蛋白,其中Ten-a是突触前体,Ten-m是突触后体,这两者能以亲同种抗原的方式跨越突触间隙发生相互作用。 这两篇文章相辅相成,共同提示科学家们Teneurins蛋白家族在神经定向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更深入了解突触前和突触后如何相互配合的机制。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骆利群教授在发育神经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于突触分枝以建立和维持神经回路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其杰出成就的另外一个方面是神经追踪技术,骆利群教授改进了已沿用一百多年的经典方法,将对大脑发育研究产生极大的推动,HHMI特为此发了评论,称之为遗传学的重大进展。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生物通:张迪)
个人分类: 医学前沿|19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征服癌症的道路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5-4 09:58
文/杨书卷 癌症研究权威期刊Cancer Cell在创刊10周年之际,回顾了过去10年中人类的“抗癌”征途:更多的实验方法如RNA干扰、动物模型、DNA测序、生物组学、以及合理药物设计等都蓬勃发展,促进了这一领域的探索研究。除此之外,在过去10年里还出现了令人激动的几种癌症治疗新方式(3月28日科学网)。 但是,虽然近年来在癌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进展令许多人振奋,但坦白来说,癌症治疗的真正效果并不明显,很多未扩散的癌症患者治愈良好,但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问题就异常难办,而这跟过去的状况差不多一样。就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确切地弄清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即基因突变的规律,而且癌症研究人员觉得对癌症研究越多,就发现要蹚的“水”就似乎越深。因此有科学家认为,也许只有超越“常规”的创新思路才可能彻底改变人们对癌症的理解和治疗癌症的方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学家Irving Weissman正在做出试探之举:一种抗体也许可以“对付”所有肿瘤细胞, 10年前Weissman就发现,人体血细胞中存在一种名为CD47的蛋白质,它是一个标记,能够阻碍免疫系统在健康血细胞循环时杀死它们,但狡猾的癌细胞也会用这个标记来发出“别吃我”的信号,成功地欺骗免疫系统放过它们。Weissman完全埋头于CD47的研究,通过小鼠肿瘤的移植实验证实,如果利用一种抗体抑制CD47,再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把癌细胞当做是一些入侵者,就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治愈小鼠体内的淋巴瘤和白血病。 更令人兴奋的是,Weissman说:“我们已经证明,CD47并非仅仅对淋巴瘤和白血病很重要,它对我们测试的每一种人类原发肿瘤都有用。”此外,Weissman还有了一个了不起的“副发现”:与健康细胞相比,癌细胞通常具有更高的CD47水平,而一个肿瘤制造了多少CD47,可以用来预测一位患者的存活几率!(3月26日的美国PANS网络版) Weissman的研究的确会使人们燃起美好的希望,因为发现一种“普适性”的“抗癌药”一直是医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例如,青霉素的发现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它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来起杀菌作用,这一原理使它成为不仅仅是对付某一种细菌,而是可以对付诸多细菌的普适性“广谱”抗生素。但是,CD47是否是人类战胜癌症的关键,还存在着诸多变数,因为人们在寻找这种“普适性”抗癌药的过程中已经历了不少挫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癌症研究人员Tyler Jacks就强调:“一个真正肿瘤的环境非常复杂,而且可能具有额外的免疫抑制效果,尽管新研究充满了希望,但仍需要更多的工作来验证。” Weissman的研究小组如今已经收到2000万美元的资助,来将这些发现从小鼠研究转向人体安全试验。Weissman表示,“我们已经拥有足够的数据,第1期的人体试验即将快速而慎重地推进。” 其他的抗癌治疗也有好消息传来,美国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胰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胰腺癌是致命率最高的癌症种类之一,它具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具有“坚强”的抵抗能力,确诊后的平均存活期只有4到6个月。科学家使用一种名为“PEGPH20”的酶与化疗特定药物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有效地打破胰腺肿瘤对化疗的抵抗力,使化疗药物顺利进入并在所有癌细胞组织中扩散。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在治疗开始后使小鼠的存活率提高70%,项目负责人Sunil Xingelani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这是我们在已进行的所有临床前研究中取得的最高存活率,与已报告的最佳人体临床试验结果不相上下。”(3月21日美国Cancer Cell) 不久之前,苹果总裁乔布斯就病逝于胰腺癌,那个刻上“bye”的红苹果已深印于人们的脑海之中,至今让人唏嘘不已。而现在,科学家的努力正显现成效,为正遭受胰腺癌折磨的病人带来治愈的希望。 一些超越“常规”的癌症治疗手段也在摸索中继续前行。其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近来研究异常活跃的“低温等离子体”法。 当外加电压达到气体的着火电压时,气体分子就会被击穿,产生包括电子、各种离子、原子和自由基在内的混合体——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有着非常令人着迷的特性,可以使分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分解,“眼明手快”的医学界正把它拿来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吉川史隆率领的研究小组就发现,利用特殊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照射卵巢癌细胞约10分钟,70%的卵巢癌细胞就死亡了,而周围的细胞不受损害,而这已达到有效的治疗结果。吉川史隆说:“现治疗癌症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离子体有可能成为第四大治疗方法。”(3月19日美国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另外,德国维尔茨堡大学Danielle Murphy教授的新方法也值得一提,他发现一种关键酶,抑制它可以让癌细胞“饿”死,之前有切断营养源让癌细胞“饿”死的办法,这种新方法实施起来更方便,也更有效(3月30日新华社);美国佐治亚大学的助理教授赵群发现,利用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和交变磁场,亦可在半小时内杀死位于小鼠头部和颈部的癌变肿瘤细胞,而不损伤健康的细胞和组织(3月出版的Theranostics)。不过,虽然癌症治疗的新思路层出不穷,但形成有效的抗癌疗法尚需时日。 在1971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之际,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宣布了一个新目标:要在1976年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纪念前攻克癌症。但这样的期限却一再推迟。如今,奥巴马总统在讨论他的医疗保健计划时,也宣布要寻找“治愈”癌症的方法,并计划增加三分之一的癌症研究资金。看来在征服癌症的漫漫长路中,人们急需寻找一盏最亮的指路明灯。■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9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南京大学校友:鲍哲楠近况
热度 1 zhpd55 2011-12-28 18:14
本世纪初,鲍哲楠因为与舍恩( Jan Hendrik Schn )在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合作, Jan Hendrik Schn 造假而受到影响,她之后离开贝尔实验室,现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化学工程教授(Stanford University),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35项,多次获奖(就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诺贝尔奖),并兼任多种专业杂志的编辑或者编委会成员,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学者编辑化代表。近况如下,详细信息请浏览: Zhenan Bao Zhenan Bao, Associate Professor P rofessor Bao received her Ph.D.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95 and joined the Material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Bell Labs, Lucent Technologies. She became a Distinguished 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 in 2001. She joined the faculty of the Stanford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in 2004. Professor Bao has more than 200 refereed publications and 35 US patents. She served as a member of Executive Board of Directors for th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and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 for the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vision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She i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Synthetic Metals. She was an Editor for Polymer Reviews and she serves on the 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for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Today. She was elected a SPIE Fellow in 2008 and an ACS PMSE fellow in 2011. She is awarded the ACS Cope Scholar Award in 2011, she is a recipient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Beilby Medal and Prize in 2009, IUPAC Creativity in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Prize in 2008,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Team Innovation Award 2001, RD 100 Award, and RD Magazine’s Editors Choice of the “Best of the Best” new technology for 2001. She has been selected in 2002 by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omen Chemists Committee as one of the twelve “Outstanding Young Woman Scientist who is expected to make a substantial impact in chemistry during this century”. She is also selected by MIT Technology Review magazine in 2003 as one of the top 100 young innovators for this century. She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the recipients of Stanford Terman Fellow and has been appointed as the Robert Noyce Faculty Scholar, Finmeccanica Faculty Scholar and David Filo and Jerry Yang Faculty Scholar. EducationProfessor Bao received her Ph.D. degree in chemist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95 and joined the Materials Research Department of Bell Labs, Lucent Technologies, after graduation. HONORS AND AWARDS ·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rthur C. Cope Award, 2011 for her contribution in advancing the chemistry and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 for electronics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Elected to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MSE (Polymeric 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Fellow, 2011 for her contribu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and processing of polymer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 · David Filo and Jerry Yang Faculty Schola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9-2012. .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9 Beilby Medal and Prize for the contributions and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 including the demonstration that conjugated polymers can produce high mobilities of charge carriers when self-assembled using solution deposition. · 2009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 Fellow (ACIF) for he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advancing the technology of flexible organic electronics through understanding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growth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 for highly efficient patterning of organic single-crystal and nano/microwire transistors. · Selected as David Filo and Jerry Yang Faculty Fellow, Stanford University, 2009 · Polymer International IUPAC Polymer Prize for creativity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in polymer science, 2008 · Elected SPIE Fellow, 2008 · Ranked no. 4 among the Top 20 most cited authors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by ISI with a total of 2226 citations from 1997 to 2007 ( http://esi-topics.com/otft/authors/b1a.html ). · Nanotech Briefs’ Nano 50™ Awards in the Innovator category, 2007 · Featured as one of the twelve in 2007 SPIE Women in SPIE Optics Planner calendar. · Stanford Society of Women Engineering Teaching Excellence Award, 2007. · Sloan Research Fellow, 2006. · 3M Faculty Award, 2005. · Du Po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 2005 · Finmeccanica Faculty Schola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2007. · Terman Fellow,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2007. · Robert Noyce Faculty Scholar, Stanford University, 2004-2005. · Selected as MIT TR100 by MIT Technology Review magazine as one of the top 100 young innovators for this century, September 2003. · 2003 Zhu Kezhen Distinguished Lecturer,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 Best Mentor Award honoring mentors who have gone above and beyond their duties to ensure that their intern(s) were successful during their internship of summer 2003, by the University Relations of Lucent Technologies, August 2003. · Selected by Women Chemists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s an “Outstanding Young Woman Scientist who is expected to make a substantial impact in chemistry during this century”, 2002 (feature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News, March 25, 2002).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Team Innovation Award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a flexible electronic paper, 2002. · Elizabeth Crosby Lecturer honoring achievement of wome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02. · Distinguished Member of Technical Staff, Bell Labs, 2001. · RD Magazine’s Editors Choice Award of the “Best of the Best” new technology, 2001. · RD 100 Award for the work on “Printed Plastic Circuits for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 2001. · Nobel Laureates in Polymer Chemistry Symposium lecturer,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olymer Chemistry Division, 2001. · Eastman Lecturer, University of Akron,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2001. · Science Magazine Top 10 Research Breakthroughs in 2000 for work on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based on organic materials (Details can be seen in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290/5500/2221 ). · Selected by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s Top 100 Young Engineers, 2000. · GAANN Fellowship,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5. · Proctor Gamble Travel Gra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4. · Ou Yangzhao Priz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1989. ·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 Award,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1989.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1) Board member , National Academies Board on Chem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2009-present 2)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 Member, Plastic Electronics Foundation, 2006-present. 3) Member of Board of Directors for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MRS), 2003-2005. 4) Canvassing Committee Member in charge of selection of Team Innovation Award recipients, 2003-2006. 5) Executive Committee Member/Member-at-Large , Divis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0-2006, 2009-2012. 6) Program co-chair , Divis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4-2006. 7) Meeting chair ,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in San Francisco, CA, April 2002. Kenneth Rodbell, Eugene Fitzgerald, and Ulrich Goesele, Co-chair. 8) Conference chair ,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rocesses in Organic Materials, July 2010, co-chair with Greg Scholes. 9) Membership Co-Chair , Divis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0-2001. 10) Associate Editor , Synthetic Metals, 2009-present. 11) Associate Editor , Polymer Reviews, 2004-2008. 12) Member ,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Advisory, Materials Today, 2002-present. 13) Member ,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Advisory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06-present. 14) Member , International Editorial Advisor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1-2005. 15) Editor , Book on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CRC Press, Jason Locklin, co-editor, to appear April 2007.
个人分类: 新观察|73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Cornell(康奈尔大学)的神秘校友原来是他....
热度 6 Chideal 2011-12-26 20:59
这几天关于Cornell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Cornell突然收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友三亿五千万美金的巨额捐赠,紧接着,纽约市长Bloomberg宣布,Cornell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力压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在纽约市新科技校园的竞标中胜出。 这件事缘于纽约市政府决定在纽约市开创东部的硅谷,为城市带来新科技产业,用以抗衡腐朽的华尔街对纽约的影响。 市长Michael Bloomberg (Bloomberg的东家和创始人)号召世界所有著名大学参与竞标,胜出者可入主将在罗斯福岛上兴建的新科技校园。 在众多的大学当中,Cornell和Stanford脱颖而出变成最有实力的竞标者。 比起创造了西部硅谷神化的Stanford University, Cornell在纽约明显具有更强大的校友势力。就如纽约市副市长Bob Steel半开玩笑的说:“Approximately 50,000 New York area alumni, "most of them called me directly"; others sent him a book of 21,000 signatures petitioning for Cornell's bid.” 更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Cornell校方突然宣布收到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校友三亿五千万美金的巨额捐赠。几乎同时,Cornell在同Stanford的竞标中胜出。 大家纷纷猜测这位神秘校友的身份。今早纽约时报的头版终于为大家揭开的谜底。捐款的就是被维基百科誉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慈善家(the world’s greatest Philanthropist)的Charles Feeney。 Charles Feeney何许人也? Charles Feeney,1931年4月23号出生于新泽西,50年代毕业于Cornell大学。全球免税店(Duty Free)的创始人。伟大的慈善家,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 Charles Feeney一直是其母校Cornell的主要捐赠人,他陆陆续续已经为Cornell捐赠了超过9亿五千万美金的财富。他从不为自己的捐赠冠名,几乎所有的捐赠都是匿名的。 Feeney在1982年创建了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The Atlantic Philanthropies), 两年后,他将个人全部财富捐给了此慈善基金,只为子女和老婆留下了基本的生活provision. 截至2009年年底,他通过亚特兰大慈善基金会,已捐出超过50亿美金,并打算将剩余的40亿美金在2017年前全部捐赠出去。 他是全世界最早的“Giving Pledge”运动的推动者,他在给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信中说:“"I cannot think of a more personally rewarding and appropriate use of wealth than to give while one is living - to personally devote oneself to meaningful effort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More importantly, today's needs are so great and varied that intelligent philanthropic support and positive interventions can have greater value and impact today than if they are delayed when the needs are greater.”。此后,“Giving while you are living”变成了“Giving Pledge”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 Feeney最传奇的,是他隐遁于朴素的生活作风。如果你google他的名字,最广为传颂的,就是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他没有豪宅,没有车。(owns either a home nor a car), 坐飞机永远只坐经济舱。他的公司在1996年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Moet Hennessy)签署协议,以24亿7千万美金的形式转让Duty Free的控制权,可他自己却常年带着一支15美金的手表。 Feeney说: “"I had one idea that never changed in my mind—that you should use your wealth to help people. I try to live a normal life, the way I grew up," Feeney said. "I set out to work hard, not to get rich." 这就是我这位校友前辈传奇的故事。我以拥有这样的老校友为荣,他的言行,教育着我们这些晚辈。 写道这里,我倒是有些好奇,那些一边炫富一边抱怨别人仇富的人们…..你们感到惭愧了么?
4802 次阅读|11 个评论
DNA缺失—性—智慧
hxgwzu 2011-12-20 20:39
DNA缺失—性—智慧
对于人类来说,如果男人能像黑猩猩、短尾猴和老鼠等一样,拥有一种“装饰”着小而硬刺毛的阴茎的话,性恐怕就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命题。 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分子机制,可以解释人类阴茎是如何进化成绝无刺毛的。他们准确地指出,正是大量非编码DNA的缺失才致如此。而这些非编码DNA可以影响与荷尔蒙信号传输有关的雄性荷尔蒙(androgen,雄性激素,尤指睾酮)受体基因的表达。 与同事 David Kingsley 合作并领导这项研究工作的生物学家Gill Bejerano说:“这只是人类特征属性进化景象的冰山一角。”“我们仅仅是在至少持续了几十年的讨论中增加了一幅分子图景。”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期刊2011年第471期上(pp216-219)。研究者还阐述了我们的大脑相比于大猩猩,如何进化成为如此之大,但同时却失去了小而敏感的须毛的分子机制。猿猴作为我们人类的近亲,估计跟我们共享了96%的DNA,却把须毛长在脸上。 (Taken from: Nature | doi:10.1038/news.2011.148) 一夫一妻制(Monogamous strategy) 人们早就开始相信,相比于我们的早期祖先,现代人类进化出如此光滑的阴茎是因为接受了更专一再生产策略的结果。早期人类祖先为了在与雌性配偶时能扫清竞争者的精子,而使用阴茎刺毛。然而,至于前后这一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一直来不为人所知。 承担该课题研究的科学家并没有从阴茎刺毛着手研究,相反却去寻找那些从人类基因组(而非猩猩基因组)中缺失掉的大量DNA,因此他们随后能够判定这些缺失的DNA在起什么作用。 这一研究策略完全不同于大多数研究中使用的。它是寻找哪些DNA被从人类基因组中删除了,而不是寻找哪些还存在着。这项研究如果从人类基因组开始的话,可能什么结果也发现不了。 他们一开始就系统地鉴定出510个DNA序列,这些序列消失在人类基因组中而存在于猩猩基因组中。从中发现,这些序列几乎毫无例外地来自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他们随后专注于研究他们认为在人类中“缺席”也许有特殊意义的那两个序列,一个来自雄性激素受体(AR)基因附近,而另一个来自与肿瘤抑制有关的基因( GADD45G )附近。 将黑猩猩的DNA序列插入到老鼠胚胎中发现,前者的序列可以产生硬的阴茎刺毛和敏感的须毛,就如同一些动物中出现的那样;而后者序列表现出一种对特定脑部区域生长的“刹车”作用,换言之,随着它的功能的祛除,似乎为更大人脑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Nature | doi:10.1038/news.2011.148
5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2012年春季免费在线课程一览 (更新 3)
热度 4 jiangxun 2011-11-18 09:12
作者:蒋迅 我曾经介绍过 斯坦福大学2011年秋季的三个免费在线课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库导引。现在下一个学期的免费课程又出来了,而且更多: CS 101 by Nick Parlant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by Dan Jurafsky and Chris Mann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for SAAS by Armando Fox and David Patterson Human-Computer Interfaces by Scott Klemmer Game Theory by Matthew Jackson and Yoav Shoham 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by Daphne Koller Machine Learning by Andrew Ng Cryptography by Dan Boneh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 I by Tim Roughgarden The Lean Launchpad by Steve Blank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by Chuck Eesley Making Green Buildings by Martin Fischer Information Theory by Tsachy Weissman Anatomy by Dr Srivastava Model Thinking by Scott E Page Computer Security by Dan Boneh, John Mitchell and Dawn Song 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大学的免费在线课程越来越多,越做越好。从课堂教学走向在线教育日益成熟。请到 这里 和 这里 去找你感兴趣的课程。我介绍过的另一个在线大学“ 可汉大学 ”又在着手走向课堂教学。我知道这个现象在中国也在发生着。科学网上也有人在呼吁“科学网大学”。我们希望能有成果。 废话不说了。对这些课有兴趣吗?赶紧报名吧。
个人分类: 科技|6295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blueice1126 2011-11-13 13:37
Thank you. I'm honored to be with you today for your commencement from one of the finest universities in the world. Truth be told, I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is is the closest I've ever gotten to a college graduation. Today, I want to tell you three stories from my life. That's it. No big deal. Just three stories. The first story is about connecting the dots. I dropped out of Reed College after the first six months, but then stayed around as a drop-in for another 18 months or so before I really quit. So why did I drop out? It started before I was born. My biological mother was a young, unwed graduate student, and she decided to put me up for adoption. She felt very strongly that I should be adopted by college graduates, so everything was all set for me to be adopted at birth by a lawyer and his wife -- except that when I popped out they decided at the last minute that they really wanted a girl. So my parents, who were on a waiting list, got a c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asking, "We've got an unexpected baby boy; do you want him?" They said, "Of course." My biological mother found out later that my mo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that my father had never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She refused to sign the final adoption papers. She only relented a few months later when my parents promised that I would go to college. This was the start in my life. And 17 years later I did go to college. But I naively chose a college that was almost as expensive as Stanford, and all of my working-class parents' savings were being spent on my college tuition. After six months, I couldn't see the value in it. I had no idea what I wanted to do with my life and no idea how college was going to help me figure it out. And here I was spending all of the money my parents had saved their entire life. So I decided to drop out and trust that it would all work out okay. It was pretty scary at the time, but looking back it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ever made. The minute I dropped out I could stop taking the required classes that didn't interest me, and begin dropping in on the ones that looked far more interesting. It wasn't all romantic. I didn't have a dorm room, so I slept on the floor in friends' rooms. I returned coke bottles for the five cent deposits to buy food with, and I would walk the seven miles across town every Sunday night to get one good meal a week at the Hare Krishna temple. I loved it.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Let me give you one example: Reed College at that time offered perhaps the best calligraphy instruction in the country. Throughout the campus every poster, every label on every drawer, was beautifully hand calligraphed. Because I had dropped out and didn't have to take the normal classes, I decided to take a calligraphy class to learn how to do this. I learned about serif and san serif typefaces, about varying the amount of space between different letter combinations, about what makes great typography great. It was beautiful, historical, artistically subtle in a way that science can't capture, and I found it fascinating. None of this had even a hope of 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my life. But ten years later, when we were designing the first Macintosh computer, it all came back to me. And we designed it all into the Mac. It was the first computer with beautiful typography. If I had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single course in college, the "Mac" would have never had multiple typefaces or proportionally spaced fonts. And since Windows just copied the Mac, it's likely that no personal computer would have them. If I had never dropped out, I would have never dropped in on that calligraphy class, and personal computers might not have the wonderful typography that they do. Of cour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when I was in college. But it was very, very clear looking backwards 10 years later.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My second story is about love and loss. I was lucky -- I found what I loved to do early in life. Woz1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grown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 garage into a two billion dollar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d just released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started? Well, as Apple grew we hired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run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and eventually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sided with him. And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What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felt that I had let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of entrepreneurs down -- that I had dropped the baton as it was being passed to me.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apologize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dawn on me: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 rejected,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turned out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 lightness of being a beginner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enter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During the next five years, I started a company named NeXT, another company named Pix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an amazing woman who would become my wife. Pixar went on to create the world's first computer-animated feature film, Toy Story, and is now the most successful animation studio in the world. In a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Apple bought NeXT, and I returned to Apple, and the technology we developed at NeXT is at the heart of Apple's current renaissance. And Laurene and I have a wonderful family together. I'm pretty sur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awful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Sometime life -- Sometimes life going to hit you in the head with a brick. Don't lose faith.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 and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 don't settle. My third story is about death. When I was 17, I read a quote that went something like: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It made an impression on me, and since then, for the past 33 years, I've looked in the mirror every morning and asked myself: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Remembering that you are going to die is the best way I know to avoid the trap of thinking you have something to lose. You are already naked. There is no reason not to follow your heart. About a year ago I was diagnosed with cancer. I had a scan at 7:30 in the morning, and it clearly showed a tumor on my pancrea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a pancreas was. The doctors told me this was almost certainly a type of cancer that is incurable, and that I should expect to live no longer than three to six months. My doctor advised me to go home and get my affairs in order, which is doctor's code for "prepare to die." It means to try and tell your kids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d have the next 10 years to tell them in just a few months. It means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buttoned up so that it will be as easy as possible for your family. It means to say your goodbyes. I lived with that diagnosis all day. Later that evening I had a biopsy, where they stuck an endoscope down my throat, through my stomach into my intestines, put a needle into my pancreas and got a few cells from the tumor. I was sedated, but my wife, who was there, told me that when they viewed the cells under a microscope the doctors started crying because it turned out to be a very rare form of pancreatic cancer that is curable with surgery. I had the surgery and, thankfully, I'm fine now. This was the closest I've been to facing death, and I hope it's the closest I get for a few more decades. Having lived through it, I can now say this to you with a bit more certainty than when death was a useful but purely intellectual concept: No one wants to die. 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 And yet death is the destination we all share. No one has ever escaped it. And that is as it should be, because Death is very likely the single best invention of Life. It's Life's change agent. 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 Right now the new is you, but someday not too long from now, you will gradually become the old and be cleared away. Sorry to be so dramatic, but it's quite true.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When I was young, there was an amazing publication called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which was one of the "bibles" of my generation. It was created by a fellow named Stewart Brand not far from here in Menlo Park, and he brought it to life with his poetic touch. This was in the late 60s, before personal computers and desktop publishing, so it was all made with typewriters, scissors, and Polaroid cameras. It was sort of like Google in paperback form, 35 years before Google came along. It was idealistic, overflowing with neat tools and great notions. Stewart and his team put out several issues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nd then when it had run its course, they put out a final issue. It was the mid-1970s, and I was your age. On the back cover of their final issue was a photograph of an early morning country road, the kind you might find yourself hitchhiking on if you were so adventurous. Beneath it were the word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It was their farewell message as they signed off.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And I've always wished that for myself. And now, as you graduate to begin anew, I wish that for you.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译文如下: 今天,很荣幸来到各位从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之一毕业的毕业典礼上。我从来没从大学毕业过,说实话,这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如何串连在一起。 我在里德学院( Reed College )待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到我退学前,一共休学了十八个月。那么,我为什么休学?(听众笑)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 我的亲生母亲当时是个研究生,年轻未婚妈妈,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所以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我被一对律师夫妇收养。但是这对夫妻到了最后一刻反悔了,他们想收养女孩。所以在等待收养名单上的一对夫妻,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半夜里接到一通电话,问他们「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而他们的回答是「当然要」。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现在的爸爸则连高中毕业也没有。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做最后签字。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将来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的态度才软化。 十七年后,我上大学了。但是当时我无知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史丹佛一样贵的大学(听众笑),我那工人阶级的父母将所有积蓄都花在我的学费上。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这个书的价值何在。那时候,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只知道我为了念这个书,花光了我父母这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当时这个决定看来相当可怕,可是现在看来,那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好的决定之一。(听众笑) 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 这一点也不浪漫。我没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里的地板上,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退费五分钱买吃的,每个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绕过大半个镇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庙吃顿好料,我喜欢 Hare Krishna 神庙的好料。 就这样追随我的好奇与直觉,大部分我所投入过的事务,后来看来都成了无比珍贵的经历(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举个例来说。 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写教育。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上书写课。我学了 serif 与 sanserif 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字印刷伟大的地方。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我觉得这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麦金塔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跟等比例间距字体了。又因为 Windows 抄袭了麦金塔的使用方式(听众鼓掌大笑),因此,如果当年我没有休学,没有去上那门书写课,大概所有的个人计算机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连在一起,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一切就显得非常清楚。 我再说一次, 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经历的种种,将来多少会连结在一起。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因果报应。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变得完全不同 。( Jobs 停下来喝水)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有关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计算机的事业。我们拼命工作,苹果计算机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们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计算机( Macintosh ),那时我才刚迈入三十岁,然后我被解雇了。 我怎么会被自己创办的公司给解雇了?(听众笑) 嗯,当苹果计算机成长后,我请了一个我以为在经营公司上很有才干的家伙来,他在头几年也确实干得不错。可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就这样在我 30 岁的时候,公开把我给解雇了。我失去了整个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摧毁。 有几个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我见了创办 HP 的 David Packard 跟创办 Intel 的 Bob Noyce ,跟他们说很抱歉我把事情给搞砸了。我成了公众眼中失败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硅谷。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那些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计算机中经历的那些事丝毫没有改变我爱做的事。虽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但现在看来,被苹果计算机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从头来过的轻松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自由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 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后来的老婆( Laurene )谈起了恋爱。 Pixar 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 Toy Story ),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听众鼓掌大笑)。然后,苹果计算机买下了 NeXT ,我回到了苹果,我们在 NeXT 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计算机后来复兴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个美妙的家庭。 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计算机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计算机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 。 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 (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尽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会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事情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 。(听众鼓掌, Jobs 喝水)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 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 。(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听众笑) 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 33 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惧失去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理由不能顺心而为。 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断层扫描,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预计我大概活不了三到六个月。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那代表你得试着在几个月内把你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讲的话讲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那代表你得跟人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她后来跟我说,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听众鼓掌)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接近的一次。经历此事后,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纯粹想象时,要能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 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听众笑) 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这是注定的,因为 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发明 ,是 生命交替的媒介 ,送走老人们,给新生代开出道路。现在你们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变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讲得这么戏剧化,但是这是真的。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 不要被教条所局限 -- 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最重要的,拥有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听众鼓掌)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当年这可是我们的经典读物。那是一位住在离这不远的 Menlo Park 的 Stewart Brand 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那是 1960 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跟桌上出版还没出现,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 Google ,在 Google 出现之前 35 年就有了: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 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 》,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当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们。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非常谢谢大家。
1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诺贝尔的囚徒
dongzg101 2011-10-30 23:52
作者简介 卡尔·杰拉西(Carl Djerassi)“人工避孕药之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发明家名优堂成员。1923年生于奥地利,1945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9年起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拉西在化学领域卓有建树,发表过1200篇学术论文,他是唯一一位先后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的科学家,并获得首届国际沃尔夫化学奖、美国化学界最高奖——普里斯特利奖等多项荣誉,1999年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三十大人物”之一。杰拉西在退休后,致力于用文学形式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界的“部落文化”,先后出版5部小说和3部剧本,赢得了国际性声誉 。 敢于揭开科学恶疮的人不多,而能如此深刻地用一个故事讲述出这一切的,肯定当推《诺贝尔的囚徒》。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已经幽怨太深,我们在憧憬中国科学走向世界一流的美好未来的时候,是否也应该静下心来看待我们自己的科学共同体?唯SCI论、唯第一作者论、唯第一单位论等等已经严重侵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自己把自己束缚成了科学的囚徒…… 来源:生物秀佛骨舍利原帖 请依次下载,合并解压
1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记,已经写了十五章了!
zhaoyupeng 2011-10-30 11:16
2008 年年底,在北京购买一本杂志《万象》( 2008.11 ),读一篇文章《最是仓皇辞庙日》,讲述斯坦福大学收藏蒋介石日记 55 年。 或许是受此刺激,我从 2009 年 3 月 24 日 开始写日记,虽偶有中断,但整体还是坚持下来。已经写有十五章,每章大约有两万字左右,前面有一个引言。 前面的十章,记录了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于学术、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重读让人有种莫名的激动。从2007年3月到2011年11月,整整四年,攻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同时辅修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的部分内容。平时的工作写成了论文或研究报告,但心中似乎还有一些未了的情节,这部分就变成了日记。 后面的五章,主要记述重回右江民族医学院工作,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在这一年的转型期中,所遇到的煎熬、失落与挣脱。
个人分类: 心得体会|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需20年
热度 1 dongzg101 2011-10-30 00:51
斯坦福大学校长: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需20年 北师大在职博士网 2010-05-03来源:扬子晚报 中国高校距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在耶鲁、牛津、剑桥、斯坦福这些国外顶尖大学校长的眼中,中国高校当前最需要变革的是什么?怎么才能解答“钱学森之问”,让高校培养出杰出人才?在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20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校长,及121位国内大学校长济济一堂。记者专访了5位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校长,请他们为中国高校把脉、“挑刺”,多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的大学绝对能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最快估计,需要20年。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为世界顶尖名校,理查德·莱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中国本科教育还缺两个内容 绝大多数的亚洲的学校和欧洲大学一样,本科教育是专识教育,一般来说学生在1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之后就不再学别的东西了。和一些一流的欧洲大学及美国大学不同的是,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切?莱文认为,可以借鉴美国的通识教育。美国的本科学生在头两年会尝试各种学科,然后会再选择一个主科。因为通过对多个学科的接触,会有不同的视角,使他们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设想一个政府的领导以前学过历史,又学过道德哲学,同时还学过经济、心理学的话,那么他胜任的几率也会更高一些。目前中国有许多的一流大学已经开始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模式,北京大学在2001年推出了元培项目,选出一些优秀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他们生活在一起,同时在两年过程中学各种各样的学科。在复旦大学,所有学生第一年都接受公共学科的教育,之后再去选定一个主科。在南京大学,也开始按大类招生,学生在报考的时候不再需要去填报某一个专业,而且第一年会有60多门通识教育的课程供他们选择。 互动式讨论让学生学会挑战 具体到教学方式上,牛津、剑桥大学的导师系统,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进行辩论。而美国的模式就是一些互动式的讨论会,或者说是一种小班授课,他们会挑战彼此,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现在美国的顶级大学的考试,一般来说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一些事实,而是让他们去解决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去分析某一个观点的两个方面,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教学风格要改变起来更困难。因为进行小班授课成本会更高,而且即便进行了小班授课也不能够保证学生就一定会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因此教师就应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挑战彼此,挑战教师。对于中国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尽管中国大学的校长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种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不少,可见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相当重要。而那些在国外学习过的大学教授,他们改变起来可能更容易。另外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各个大学之间校际的交流,也会加快这一个过程。总之,莱文认为通识教育对中国来说好处大于坏处,而培养学生这样的评判性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对中国来说也是好处大于坏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中国需要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和耶鲁不同的是,牛津大学并未采取通识教育,他认为,各国应根据国情来采取自己的教育方式,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 是否敢挑战权威是中西方教育的最大不同 汉密尔顿说,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作为一个科学家,也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在我的博士生项目里面学习,他们非常优秀。因此从教育的结果来说,我觉得东西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差别。如果要说到差异,在我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这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要鼓励中国的学生成为更加主动的研究者、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不过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中国学生也在发生变化,3月份,我来到北京,在北大和清华做了一些讲座,一些非常年轻的中国学生问了一些非常难的问题,对我进行了挑战,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我们也希望这种变化能够持续下去,慢慢形成一种习惯。 英国采取的不是通识而是专业教育 汉密尔顿说,在大学我们是通过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才能,就像刚才前一位校长所说的,我们教育的目标,特别是一些名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使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有思辩的能力,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办法,比如在美国有很多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英国则形成鲜明对比,采取的是专业化教育。英国的中等教育本身就非常专业化,到了高等教育也是非常专业化的。在牛津大学我们的本科生参加一些独立的学习、研究、讲座,我们有一些每周几个小时的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可以说,这些学生面对挑战的时候,已经无处可藏了,必须要直接面对一些问题。同时,使得学习有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习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会挑战导师的解读。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教育做法都存在着,显然我们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方案,但有一点共性,就是我们都应该把人才当做最重要的资源,并且不断反思如何更好支持他们的发展。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要20年 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到底在哪里?斯坦福大学校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高校应该从数量扩张发展到质量建设上来,而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  现在到了中国大学重视质量建设的时候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认为,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说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约翰·汉尼斯认为,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上,现在则已经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数一些大学能够成为顶级大学,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约快则20年,慢则50年。在这一点上,斯坦福大学发展的例子可供借鉴,在20世纪50年代时,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已跻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和支持。二是重点发展工程、计算机、软件和医药等学科。三是建设硅谷,与企业之间建立特殊联系。 给中国大学“挑两点刺” 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汉尼斯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课程设置中,讲座式为主,而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收获。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国学生,他们刚来的时候,不敢提问不敢质疑,但看到身边的其他同学经常挑战老师,自己也慢慢在改变。第二点,中国高校让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这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卓越的大学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汉尼斯认为,卓越是大学的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希望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实现卓越。但在每个领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重点,这个原则在每个国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斯坦福也有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护士及建筑学方面的项目,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把这些项目都关闭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把它们做好。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某一个领域,你没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觉得在这个领域我必须做下去,这个时候就要针对那个领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对它进行重造重建,可能需要新的领导,然后有一个非常好的战略规划,这才能够去保证我们所做的所有投资和资源不会被浪费。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 整个东亚要培养创新人才都很难 谈到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时,刘遵义表示差距很难量化,但20年内中国应该会有世界一流大学。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中国高校面临的难题,也是整个东亚面临的困惑,这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 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本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热门议题。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100%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怀疑牛顿的观点,挑战权威,也不会有创新。”刘遵义说,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不敢说香港中文大学创新氛围很浓,我们在积极营造这样的环境。”刘遵义说,在中文大学有很独特的书院制度,中文大学有四个书院:崇基、新亚、联合、逸夫书院。学生入校后,除了选择不同专业外,还要选择自己的书院。所有老师也都隶属于某个书院。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包括中国哲学、法国音乐等。所有本科生都会在这个书院里面,甚至吃饭都在一起,三四年下来,大家成为好朋友,跟老师非常熟悉。这种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18岁就决定读什么专业太早了 在填报志愿方面,刘遵义认为,其实18岁就要让学生来决定读什么专业,未来从事什么工作,的确太难了。很多学生、家长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学生听从建议选了医科,结果看到流血会晕倒。高校应该建立弹性机制,让学生可以更换专业,学生应选择最喜欢的事来做,如果做喜欢的事那会是一种享受,而家长则应充分尊重孩子。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 一流高校两方面缺一不可 已经走过八个多世纪的剑桥大学最青睐什么样的中国学生?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有潜力的学生。 挖掘有潜力的学生 剑桥大学更需要学生有专业学习能力。尹·莱斯里透露,剑桥大学在录取学生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潜力,“面试中,考官可能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是否有潜力。”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牢固,因此中国学生在国内的在校成绩,也将被列为选择时的重要标准。剑桥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同时尽可能地向他们提供良好稳定的环境,以便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而剑桥大学录取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程序有所不同,研究生能否被录取,最关键要看导师,最好能够先明确你准备跟哪个 导师,他认为你适合他的团队,才是最重要的。 一流高校包括两方面 谈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话题时,尹·莱斯里副校长认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太多,多了肯定称不上一流了,中国完全有希望发展世界一流大学。他表示,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表现在强大的科研竞争上,需要充足的科研经费,有一流的科研;其次,不仅是科研一流,教育一流不可或缺,且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中国的大学无论是教育体制还是如何发现真正有才华的学生方面都有非常惊人的变化。至于现在的中国大学,应该有更多的大学成为研究带头人,同时还应该有能接纳大量学生的教育体制。 观点交锋 本科教育为就业还是培养未来人才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说,我们常说在本科阶段要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要以市场需求或者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本科阶段到底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在这一观点上,中国的大学和西方大学始终有一些交锋。 耶鲁大学莱文校长认为,美国有不同的教育机构,有很多的层次。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专门培养最有竞争力、最高端的那些学生或者未来的人才。这些教育机构数量是比较少的,他们比较注重通识教育。还有很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培训机构。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是最高端的大学,也就是美国的最优秀的大学或者说是中国最好的100所大学,我们的任务不光是要培训一些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具有某种技能的人,而是能够培养一批未来创造中国、创新能力,培养出下一代领导人的一些人。而非常狭隘的职业教育是不足以迎接这些中国未来的挑战的。 一位国内大学校长向清华校长顾秉林提问:清华本科毕业的出国读硕士博士比例有多高?三年或者五年回国的比例有多高?如果不太高的话,这个原因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国情的原因,或者是我们的教育原因? 顾校长回答说:出国学习是不是好事?我认为是好事!我们在座的大学校长,我算是比较老的,有几个没有出过国?所以不要把出国当成坏事。我透露一个数据,最近这三年,清华本科生直接毕业以后出国的是15%,硕士生毕业直接出国的大概25%,因为这些学生基本上都得到了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我个人认为本科生有15%到25%出国,这是正常的比例,太少了,说明你那个国家开放度不够;太多了,说明你的教育很成问题。 第二,对回国怎么看?不要以为,暂时没有回来就不爱国了,是两码事。回来我们欢迎,不回来,他们在国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好。其实你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现在和国外非常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很多是靠那些在国外工作的人所起的桥梁作用,因此暂时不回国也没什么关系。认为回国就非常好,不回国就怎么不爱国,我想这个观点太陈旧。 “圈外人”看大学教育 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 希望大学培养出敢冒险的学生 本届中外校长论坛与以往不同的一点是,主办方还邀请了4位企业代表,微软公司首席研究及战略官科瑞格·蒙迪主要负责公司的技术战略和长期投资,并掌管微软研究院。他从企业的角度对大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蒙迪说,我们作为企业来说,是希望能够看到跨学科思考这样的一些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最终我们需要去和世界各地以及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跨学科的能力非常重要,合作能力也非常重要。此外,我认为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能力之一,就是敢于冒险的能力。如果作为商业界的领袖,不敢去冒风险,或者不适应一个冒风险的环境的话,我相信他未来是不会适应相关挑战的。 (编辑: 北师大在职博士网 )
1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月底去重庆开会交流
热度 2 SNPs 2011-10-20 01:29
过几天回国开个会议, 后基因组技术研讨会 ,今年在重庆开。这是 我喜欢的会议 之一。已经连续六七年参加这个会议了,收获很大。 07年,这个会在苏州开。在那次会议上认识了斯坦福大学的Gharizadeh博士,他是 斯坦福大学基因组技术中心 做高通量测序方面的专家。通过他认识了王春林博士做高通量测序信息分析。我们 免疫组库 方面的工作都靠他们才能起步,发展。 04 年,也是在这个会议上认识了日立公司的Kambara教授,去日本拜访过他几次,渐渐成为朋友,了解到 日本生物技术的独特角度 (单细胞研究的仪器和技术)。 这次在重庆,我主要讲免疫组库技术和 R10K项目 ,时间是十月二十九日上午十一点五十。 另外,应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副校长的邀请,30 日上午十点,在校本部国际学术厅做有关 多重PCR技术 , iCubate2.0开放平台 的演讲 。希望感兴趣的朋友来交流。 回程路过香港,和拜访港大的几个合作者。R10K 项目启动 以来进展顺利, 已经有十多个项目 正在进行中。为了更好的推广这个项目和相关技术,我们HudsonAlpha研究员还会在明年与《自然》杂志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时间大概是明年三月,会议就在研究员的会议中心举行。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4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的免费“人工智能入门”课
热度 9 jiangxun 2011-10-15 08:36
作者:蒋迅 8月份,我曾经在我的 分享 里提供了一个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入门”提供免费线上课程 的链接。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这个链接,有多少人注册了这门课。 斯坦福大学的CS221课程“ 人工智能入门 ”允许任何人注册参与学习,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主要要求是有高速互联网接入和课本《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这是一门入门级的讲授人工智能的课程,讲师是 Sebastian Thrun 教授和Google研究主管 Peter Norvig 。线上的学生将需要和斯坦福的学生完成同样的任务,每周学习时间10小时,有家庭作业,期中和期末测试。在线学生也可以提问,讲师将利用类似 Google Moderator 的工具筛选出最值得回答的问题。他们最后将向完成课程的学生颁发证明。 人工智能入门已经开课了。它将到2011年12月16日结束。大牌学校的大牌教授上课,最后还有证书。这是一种享受啊!现在报名已经截止。据说有全世界十几万人上课。如果你错过了报名时间,但又想听他们的课,可以到去 YouTube ,从 课程介绍 开始看。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这学期 有三门课在线免费 。除了“人工智能入门”以外,还有 Andrew Ng 教授的“ 机器学习导论 ”和 Jennifer Widom 教授的“ 数据库导论 ”。教授们鼓励在线上学习的学生组成小组互助学习,如 reddit 。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的这些课程使用亚马逊的云计算和 Gradiance 的服务,它们的作业、考试等都是全自动的。可以说是网上教学的典范。对网上教学有兴趣的教授们也不妨去看一看。 如果你想听名牌大学的知名教授的课,还可以到 Academic Earth 去找(这个链接也在我的 分享 里)。那里有诸如麻省理工的Gilbert Strang、加大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Hutchings、斯坦福大学的Stephen Boyd等。也有正在开课的Andrew Ng。我介绍过的 可罕学院 的一些课也在里面。不过,如果你在国内,很可能必须翻 墙才能看到。悲哉! 問 答: 这三门课的视频都是必须先注册后才能看到。人工智能的视频在YouTube上有,但必须翻墙。机器学习导论有旧的视频在blip.tv,我不知道从国内是否能上去。数据库的视频只能在注册后看到。现在还能注册: http://www.db-class.org/ 。 Introduction vide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tGGK93AJgY/ Download from: http://dbclass.aasfiiitm.com/video1.mp4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s: Weekly Chat #1
个人分类: 科技|9546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xiangfasong 2011-10-12 15:01
(斯坦福)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今天能参加各位的毕业典礼,我备感荣幸。(尖叫声)我从来没有从大学毕业,说句实话,此时算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笑声)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件,只是三个小故事而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串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原文为“connecting the dots”指一种小游戏:把标有序列号的点连起来,就构成一幅图画——译注)      我在里德大学呆了6个月就退学了,但之后仍作为旁听生混了18个月后才最终离开。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故事要从我出生之前开始说起。我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当时她还是一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于是决定把我送给其他人收养。她坚持我应该被一对念过大学的夫妇收养,所以在我出生的时候,她已经为我被一个律师和他的太太收养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在最后一刻,这对夫妇改了主意,决定收养一个女孩。侯选名单上的另外一对夫妇,也就是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午夜接到了一通电话:“有一个不请自来的男婴,你们想收养吗?”他们回答:“当然想。”事后,我的生母才发现我的养母根本就没有从大学毕业,而我的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所以她拒绝签署最后的收养文件,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会把我送到大学,她的态度才有所转变。       17年之后,我真上了大学。但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和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笑声)我的父母都是工人阶级,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6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时,我的人生漫无目标,也不知道大学对我能起到什么帮助,为了念书,还花光了父母毕生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我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当时作这个决定的时候非常害怕,但现在回头去看,这是我这一生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笑声)从我退学那一刻起,我就再也不用去上那些我毫无兴趣的必修课了,我开始旁听那些看来比较有意思的科目。      这件事情做起来一点都不浪漫。因为没有自己的宿舍,我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可乐瓶的押金是5分钱,我把瓶子还回去好用押金买吃的;在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会步行7英里穿越市区,到Hare Krishna教堂吃一顿大餐,我喜欢那儿的食物。我跟随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事情,事后证明大多数都是极其珍贵的经验。      我举一个例子:那个时候,里德大学提供了全美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整个校园的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抽屉上的标签,都是漂亮的手写体。由于已经退学,不用再去上那些常规的课程,于是我选择了一个书法班,想学学怎么写出一手漂亮字。在这个班上,我学习了各种衬线和无衬线字体,如何改变不同字体组合之间的字间距,以及如何做出漂亮的版式。那是一种科学永远无法捕捉的充满美感、历史感和艺术感的微妙,我发现这太有意思了。      当时,我压根儿没想到这些知识会在我的生命中有什么实际运用价值;但是10年之后,当我们的设计第一款Macintosh电脑的候,这些东西全派上了用场。我把它们全部设计进了Mac,这是第一台可以排出好看版式的电脑。如果当时我大学里没有旁听这门课程的话,Mac就不会提供各种字体和等间距字体。自从视窗系统抄袭了Mac以后,(鼓掌大笑)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有了这些东西。如果我没有退学,我就不会去书法班旁听,而今天的个人电脑大概也就不会有出色的版式功能。当然我在念大学的那会儿,不可能有先见之明,把那些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串起来;但10年之后再回头看,生命的轨迹变得非常清楚。      再强调一次,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你不得不相信某些东西,你的直觉,命运,生活,因缘际会……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不会失去希望,它让我的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与失去。    我是幸运的,在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爱做什么。在我20岁的时候,就和沃兹在我父母的车库里开创了苹果电脑公司。我们勤奋工作,只用了10年的时间,苹果电脑就从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拥有4000名员工,价值达到20亿美元的企业。而在此之前的一年,我们刚推出了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电脑,当时我刚过而立之年。然后,我就被炒了鱿鱼。一个人怎么可以被他所创立的公司解雇呢?(笑声)这么说吧,随着苹果的成长,我们请了一个原本以为很能干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家公司,在头一年左右,他干得还不错,但后来,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出现了分歧,于是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由于公司的董事会站在他那一边,所以在我30岁的时候,就被踢出了局。我失去了一直贯穿在我整个成年生活的重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头几个月,我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让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了,我失去了传到我手上的指挥棒。我遇到了戴维.帕卡德(普惠的创办人之一——译注)和鲍勃.诺伊斯(英特尔的创办人之一——译注),我向他们道歉,因为我把事情搞砸了。我成了人人皆知的失败者,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曙光渐渐出现,我还是喜欢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电脑发生的一切丝毫没有改变我,一个比特(bit)都没有。虽然被抛弃了,但我的热忱不改。我决定重新开始。      我当时没有看出来,但事实证明,我被苹果开掉是我这一生所经历过的最棒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凤凰涅盘的轻盈所代替,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我以自由之躯进入了我整个生命当中最有创意的时期。      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开创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接着是一家名叫Pixar的公司,并且接识了后来成为我妻子的曼妙女郎。Pixar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掌声)后来经历一系列的事件,苹果买下了NeXT,于是我又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研发出的技术在推动苹果复兴的核心动力。我和劳伦斯也拥有了美满的家庭。      我非常肯定,如果没有被苹果炒掉,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身上发生。对于病人来说,良药总是苦口。生活有时候就像一块板砖拍向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心。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直支持我不断前进的惟一理由。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对工作如此,对爱人亦是如此。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惟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如果你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一份工作,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安于现状,当万事了于心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何时能找到。如同任何伟大的浪漫关系一样,伟大的工作只会在岁月的酝酿中越陈越香。所以,在你终有所获之前,不要停下你寻觅的脚步。不要停下。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在17岁的时候,我读过一句格言,好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你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笑声)这句话从我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提醒自己行将入土是我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时,最为重要的工具。      因为所有的事情——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尊荣、对尴尬和失败的惧怕——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从你内心的呼唤。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在早晨7:30我做了一个检查,扫描结果清楚地显示我的胰脏出现了一个肿瘤。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至6个月。大夫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你得把你今后10年要对你的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意味着你得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尽可能减少你的家人在你身后的负担;这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我整天都想着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个切片检查,医生把一个内诊镜从我的喉管伸进去,穿过我的胃进入肠道,将探针伸进胰脏,从肿瘤上取出了几个细胞。我打了镇静剂,但我的太太当时在场,她后来告诉我说,当大夫们从显微镜下观察了细胞组织之后,都哭了起来,因为那是一非常罕见的,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胰脏癌。我接受了手术,现在已经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我希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都不要有比这一次更接近死亡的经历。在经历了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验之后,死亡对我来说只是一项有效的判断工具,并且只是一个纯粹的理性概念时相比,我能够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以下事实:没人想死;即使想去天堂的人,也是希望能活着进去。(笑声)死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终点站,没人能够成为例外。生命就是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造物,它是生命更迭的媒介,送走耋耄老者,给新生代让路。现在你们还是新生代,但不久的将来你们也将逐渐老去,被送出人生的舞台。很抱歉说得这么富有戏剧性,但生命就是如此。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本非常棒的杂志叫《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它被我们那一代人奉为圭臬。这本杂志的创办人是一个叫斯图尔特.布兰德的家伙,他住在Menlo Park,距离这儿不远。他把这本杂志办得充满诗意。那是在60年代末期,个人电脑、桌面发排系统还没有出现,所以出版工具只有打字机、剪刀和宝丽来相机。这本杂志有点像印在纸上的Google,但那是在Google出现的35年前;它充满了理想色彩,内容都是些非常好用的工具和了不起的见解。      斯图尔特和他的团队做了几期《全球目录》,快无疾而终的时候,他们出版了最后一期。那是在70年代中期,我当时处在你们现在的年龄。在最后一期的封底有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如果你喜欢搭车冒险旅行的话,经常会碰到的那种小路。 在照片之下有这样一段话: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这是他们停刊的告别语。 “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够那样,现在,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 , 我也希望你们能做到这样: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非常感谢你们。(长时间鼓掌) 2005 年 6 月 12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最後演講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0-11 05:51
一位老朋友发给我乔布斯2005年6月,在斯坦福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演,很感人。特贴出与网友共享。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最後演講 作者: 喬布斯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 33 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麽?”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喬布斯( 1955-2011 )蘋果電腦的創始人,當代最偉大的發明家, 改變人類、改變歷史的天才, 10 月 5 日因胰腺癌在美國逝世。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2005 年 6月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演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 Reed College )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麽,我爲什麽休學?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决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强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 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念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麽,也不知道念大學能對我有什麽幫助,只知道我爲了念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 决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决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决定之一。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   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裏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舉個例來說。   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簽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爲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 serif 與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麽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計算機。   如果我沒沉溺于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爲 Windows 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 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計算機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裏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you can ‘ 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因果報應。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麽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裏開始了蘋果計算機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計算機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裏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計算機(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雇了。   我怎麽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雇了?   嗯,當蘋果計算機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爲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 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雇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 HP 的 David Packard 跟創辦 Intel 的 Bob Noyce ,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衆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計算機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計算機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麽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 Laurene )談起了戀愛。 Pixar 接著製作了世 界上第一部全計算機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 ),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然後,蘋果計算機買下了 NeXT ,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 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計算機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計算機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計算機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 ’ 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 ‘ 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 33 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麽?”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决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爲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 ’ 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 ‘ 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裏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爲。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 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注定的,因爲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臺。抱歉講得這麽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教條所局限 --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爲什麽樣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志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的 Stewart Brand 發行的,他把雜志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 年代末期,個人計算機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志內 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 Google ,在 Google 出現之前 35 年就有了:這本雜志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非常謝謝大家。 (來源:鳳凰網科技)
个人分类: 教育|5078 次阅读|5 个评论
“小榔头”白浪
热度 1 jiangxun 2011-10-8 07:31
作者:蒋迅 这两年,白浪小姑娘喜事连连。去年 获得全奖进入斯坦福大学读书打排球 , 还得了一个可爱的小弟弟白帝 。今年,她打球留下的伤已经痊愈,在学业上也选定了自己的主修专业。这是最近看她打球时得知的。 本来, 白浪姑娘已经请我们看过排球 了,但上一次她有伤,全场没有打比赛。我当时就厚着脸皮说:还得再请一次啦。就是开了个玩笑,没想到她认真了。这个赛季一开始,就把全部比赛的日程表寄给我,让我选日子。就这样,我们于9月3日再一次来到斯坦福大学 枫叶体育馆 观看了一场排球比赛。 斯坦福大学女排是美国大学中的强队,曾经多次获得全美国大学联赛的冠军。最后一次是在 2004年。去年 (2010年) 冠军被杜克大学获得。而我们这次观看的正好是斯坦福大学对杜克大学,所以比赛非常精彩。杜克大学远在美国东海岸,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看台上竟然有大片的杜 克大学的粉丝,而且我们周围都是他们的人。比赛还没有开始,他们的喊叫声、口哨声、跺脚声已经让整个体育馆都跟着震动了起来。我好奇地问了身旁的一位大姐 后才知道,原来杜克大学的队员中有两名来自旧金山湾区,这些粉丝中有很多是旧金山湾区当地的人,就是为了看这为了看这这两位姑娘打球而来的。其实这场比赛是杜克大学和她们两人的合同,就是说杜克大学必须到她们的家乡打一次比赛。其中的一位姑娘叫索菲亚,是杜克大学的主攻手,非常出色。她现在已经四年级了,所以杜克大学再不来的话就要违约了。说起索菲亚,这位大姐开始滔滔不绝:她说是看着索菲亚长大的,说她的GPA一直在3.9以上 (指平均成绩,满分4.00),她的妹妹在念高中,已经打入美国青年队了,索菲亚本人是杜克的主力。不知道这么出色的人物当年怎么没有被斯坦福大学的教练看中。 我告诉她,我是斯坦福大学校队的一位队员邀请来的,名字叫白浪,她的妈妈曾经是美国奥林匹克队的主教练,带 美国 队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银牌。但是这位大姐似乎是一头雾水,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看来她真的就是索菲亚的粉丝,而不是排球的粉丝。 我是排球的粉丝,更是白浪的粉丝。我知道白浪在中学里一直保持著全优的成绩,现在在斯坦福大学,她的的GPA也保持在3.9以上。在美国大学里,每一位运动员都必须有自己的学习专业,都必须能够通过所有的课程。否则他/她就不能代表校队参加比赛。从我自己在美国大学教书的经历,我知道, 美国教练丝毫没有让任课教师通融的企图 。我曾经收到过校队教练的来信,说自己的学生在我的课上,他们必须考试及格才能继续留在校队里,所以希望我能告知这些学生是否有考不及格的危险;如果是的话,学生必须暂停训练,集中精力去考试。所以美国运动员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实实在在的。 记得看过白浪的一个采访,她说在斯坦福大学里学习是主要的,她的学习其实比她的排球更好。而我相信,她的学习和排球都一定很优秀。上次看她比赛,她说还没有定专业。这次她已经选好了专业“ 管理科学和工程学 ”,还有了一个副科“经济学”。她在自己的专业里主攻财经和决策工程。这是一条道路坎坷但前途光明的方向。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科学一直在全美国名列前茅。白浪的父亲白帆以前就是学的管理学。母亲后来也是选择了这个方向。白浪有格外聪明的天资,极其开朗的性格,又通英文和中文。谁会怀疑她将来的成功呢? 说着说着,比赛就要开始了。虽然这次比赛只是一次邀请赛,但斯坦福大学的教练显然非常重视, 一开始就派上了主力队员。年轻的白浪在等待上场的机会。借助于主场的有力条件,斯坦福大学的姑娘们打得有条不紊。杜克大学也久经沙场,两次暂停后把比分追 了上来。这时,斯坦福大学把白浪派上场。白浪一上场就表现出了“小榔头”的气势。一记重扣把球砸在对方队员身上又飞出界外;又一个拦网把球拦在了对方的场地上。几个回合之后,斯坦福大学又把比分拉开了。最终斯坦福大学赢得了第一局的胜利,奠定了必胜的心理基础。斯坦福大学最后以三比一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我们拍了一些照片,选几张放在这里。 观看白浪的比赛,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去联想她的母亲郎平,虽然这样的联想有些过於苛刻。应该说,她的技术比她的母亲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小榔头”还是没有达到“铁榔头”的力量。不过,当年她的母亲是全日制打球,而她是全日制读书,而且打排球也不是她未来的生涯。我们不能过分要求她。不过,她有这样一位“铁榔头”母亲做榜样,使她有了一个追赶的目标。最近,她在9月17日的一场比赛中十次扣球成功, 打破了她自己的记录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一定会很快成熟起来。 本来还编辑了一段视频,但在自己的博客里无法播放,海外的YouTube又被墙了。只好作罢。不过,国内有一些白浪打球的视频,下面是白浪在京的比赛实况: 视频 1 , 2 , 3 , 4 。
个人分类: 杂谈|7714 次阅读|2 个评论
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
热度 1 储成才 2011-10-6 18:15
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演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S0wNIaiWT4/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今天,很荣幸能来到这座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参加毕业典礼。我没有从大学毕业过,说实话,这是我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 第一个故事,人生所经历的点点滴滴是如何串连起来。 我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待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到我退学前,一共休学了十八个月。那么,我为什么休学?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 我的亲生母亲在怀我的时候还是研究生,一个年轻的未婚妈妈,因此,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所以她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安排好让一个律师家庭收养我,但到最后一刻,这对夫妻却想收养一个女孩。所以在希望收养名单上的一对夫妻——后来我的养父母——在一天半夜里接到一通电话“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当然要”。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从来没有大学毕业,我现在的爸爸则连高中毕业也没有。她拒绝在认养文件上做最后签字。直到几个月后,我的养父母保证将来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的态度才软化。 十七年后,我上大学了。但是当时我无知地选了一所学费几乎跟史丹佛一样贵的大学,我那工人阶级的父母将所有积蓄都花在我的学费上。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这个书的价值何在。那时候,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只知道我为了念这个书,花光了我父母这辈子的所有积蓄,所以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当时这个决定看来相当可怕,可是现在看来,那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兴趣的必修课,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 这一点也不浪漫。我没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里的地板上,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退费五分钱买吃的,每个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绕过大半个镇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庙吃顿好饭,我喜欢Hare Krishna神庙的晚餐。 就这样追随我好奇与直觉,大部分我所投入的事务,后来都成了无比珍贵的经历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举例来说。 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法教育。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都是美丽的手写字。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来,所以我跑去上书法课。我学了serif与sanserif字体,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学到活字印刷伟大的地方。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我觉得这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时,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计算机。 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麦金塔可能就不会有多种字体跟等比例间距字体了。又因为Windows抄袭了麦金塔的使用方式,因此,如果当年我没有休学,没有去上那门书法课,大概所有的个人计算机都不会有这些东西,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连在一起,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一切就显得非常清楚。 我再说一次, 你无法预先把你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串起来,只有在将来回想起时,你才会明白你所经历的这些点点滴滴竟然美妙的串在一起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经历的种种,将来或多或少都会连结在一起。你必须相信,直觉也好,命运也好,生命也好,因果报应等等,因为只有你相信这些点是存在某种关系,你才能自信地踏上那条你梦寐以求的路,这条路既可能带你偏离主流的价值观,也可能会让你的人生获得全新的改变。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有关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计算机的事业。我们拼命工作,苹果计算机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们最棒的作品-麦金塔计算机(Macintosh),那时我才刚迈入三十岁,然后我被解雇了。 我怎么会被自己创办的公司给解雇了? 嗯,当苹果计算机成长后,我请了一个我以为在经营公司上很有才干的家伙来,他在头几年也确实干得不错。可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董事会站在他那边,就这样在我30岁的时候,公开把我给解雇了。我失去了整个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摧毁。 有几个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我见了创办HP的David Packard跟创办Intel的Bob Noyce,跟他们说很抱歉我把事情给搞砸了。我成了公众眼中失败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硅谷。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那些我做过的事情,在苹果计算机中经历的那些事丝毫没有改变我爱做的事。虽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但现在看来,被苹果计算机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一切重新开始的轻松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进入我这一辈子最有创意的时期。 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后来的老婆(Laurene)谈起了恋爱。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然后,苹果计算机买下了NeXT,我又回到了苹果,我们在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计算机后来复兴的核心部分。 我,也有了一个美妙的家庭。 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计算机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计算机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 这些年来让我坚持走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我一直坚信我正在从事我所喜欢的事业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 做成伟大事业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你所做的事业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还没找到你所挚爱的事业,尽全力继续找,别停止。相信自己,你一定能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事情只会随着时间而变得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坚持,别停止。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 把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珍惜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 , 这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别人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的对难看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只 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人常常会患得患失,害怕自己要失去某些东西,可是记住你即将死去,则是我知道的避免这些想法的最好办法。 你已经赤身裸体了,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的心一起跳动 。 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断层扫描,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预计我大概活不了三到六个月。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那代表你得试着在几个月内把你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讲的话讲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那代表你得跟人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她后来跟我说,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最接近的一次。经历此事后,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纯粹想象时,要能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没有人能够逃脱。事实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送走老人们,给新生代让路。你们现在是新的,但是从现在开始不久以后你们也将会逐渐变老, 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我很抱歉这很戏剧性,但这却是真真事实的。 你们的时间有限, 不要将它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所束缚 --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 不要被其他人观点的喧嚣掩盖你个人内心的声音,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心灵和直觉的指引 , 你的兴趣与直觉 在某种程 度 上已经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所以其它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当年这可是我们的经典读物。那是一位住在离这不远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跟桌上出版还没出现,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在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之时,我也以此祝福你们。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谢谢大家。
28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冬日雨中的斯坦福大学校园
热度 2 yyfu 2010-12-11 16:52
时下正值旧金山的冬季。 在上周一个冬日的上午,前往斯坦福,看到了小雨中的校园,宁静而又安详。 一所大学中的花草树木、雕塑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世人仰慕的风景,并非仅因其美,而是因为其人,是敬仰那些曾经或正在创造永恒的人。至少在我所知的领域中,斯坦福是有理由成为风景的。 其实,我们的校园同样也美、同样宁静而又安详,不同的是校园中人的状态、校园之外的环境。 假如人面对未知,兴趣盎然、从容探索,环境又包容个体的自由探索和表达,那么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时代成为永恒风景是有可能的。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7274 次阅读|8 个评论
白浪请我们看排球
jiangxun 2010-12-6 08:31
作者:蒋迅 对新生白浪,斯坦福大学的女排队员榜是这样 介绍 的: 相比 对其他队员的介绍 ,这里突出了对她的母亲的介绍:“朗平是中国国家队的明星队员,在1984年获得金牌。后来作为这个队伍的教练获得银牌。郎平也曾是美国国家队教练并带队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获得银牌。”(Ping was a star player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winning the gold medal in 1984 and later coaching the team to a silver medal ... Ping also coached the USA National Team to a silver medal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可以想象,斯坦福大学女排教练对於能得到这样的一个优秀苗子是多么高兴。当初斯坦福大学和南加州大学都向白浪发出了邀请,最后白浪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白浪选用“1”这个号码,应该是由於母亲当年的选择。她的角色是“主攻手”(Outside Hitter),这也是她母亲当年的角色。她爱她的父母。在谈到她第一次到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市去打球时,她 缅怀地说 :“它对我来说真的是很特殊,因为我实际上是在阿尔伯克基出生并长大(到3岁)。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新墨西哥大学上学。所以,回到那里真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历。”后来她的母亲回中国了。直到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她才又见到了母亲。 我第一次见到白浪时,她还是一个小学生。现在她已经是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了。白浪是一位非常懂事又有礼貌的孩子。每次跟她照相,她都非常合作。有一次我利用吃中饭的时间帮她买了一个小冰箱送到她的宿舍去。没想到她已经为我买好了午餐,在楼下等我。她的中文非常好,可以完全用中文交流。她说, 中文课是她最喜欢的课 。这次因为希望看到她的球艺,正巧他的父亲白帆在感恩节期间带着他的新婚夫人和三个月大的幼子白帝去斯坦福大学去看女儿,我就要求老同学白帆代我们一家买票。没想到,白浪姑娘送了我们四张票,请我们一家去看球。唯一遗憾的是,她因为右臂受伤,不能上场。不过,能得到免费的赠票看斯坦福大学的球赛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老同学白帆看上去有些憔悴,整个球赛期间他都是把儿子抱在胸前。他的儿子刚刚三个月大,就被从洛杉矶带到了硅谷,白帆一定是太累了。白帆真的很不容易,说起他那些年里又当爹又当娘的经历,我想只有他的女儿白浪是最知道的。 白帆的新婚妻子 Jennifer 很健谈。我们初次见面就像是老朋友。她说很感谢我写了那篇“ 祝福你,白帆 ”。她告诉我,在她生了孩子后身体不适,白帆就给他读我那篇短文。她在说这事的时候沉浸在幸福之中,看的出来,她是发现自己得到了一块宝。 我们一家坐在离球场最近的区域。这是白帆一家让给我们的好位置。他说上次看球时孩子哭的厉害,他们这次不敢上前面去坐。我知道其实这只是一个托辞。他们是让我们能看好球。 斯坦福大学今晚的对手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整体实力明显地不如斯坦福大学,特别是强攻手对斯坦福似乎不造成威胁。前两局斯坦福大学打得按部就班,得心应手,比分一直领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连失两句后仍然保持高昂的气势,在第三局开始接连打出好球,比分处於领先。这迫使斯坦福大学的教练不得不两次叫停,重整旗鼓。最后在全场观众的一片加油声中,斯坦福大学的姑娘们终於一步步地追了上去,最后反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比分到了23平后,斯坦福大学没有再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何机会,以25比23拿下了第三局。 比赛前的白浪 白浪站在场内,但她由於肩伤未能参加比赛 虽然白浪做了一次“板凳队员”,但她自始至终都是站在比赛场地的外面,而且一直处於一触即发的精神状态下。她时不时地在下面为队友呐喊助威,和其他队员击掌庆祝胜利。在暂停的时候,她总是帮助收拾饮料和毛巾,虽然这显然不是她的职责。我观察一共有四位队员没有上场,其中一位还矗着拐。相信她们都是带着伤的。我们遗憾没能看到她打球,她说以后一定再请我们去看她的球。 我儿子是第一次看排球比赛。虽然对排球一无所知,但对能到现场看这场比赛还是特别兴奋。正好他有一篇关于体育的作文要写,就把这场比赛选作了主题。下面的照片都是我家小子选的,为了那篇关于体育的作文,他需要用这些照片做一个宣传画。美国的学校的作文不仅要写文章,还要配图,还要上前面去演讲。 斯坦福队扣球成功 教练面授机宜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也在寻找机会反击 这个人装扮成一棵树,因为斯坦福大学的校徽是一个大写的“S”和一棵树 向乐队表示感谢 取得胜利后队员和教练合影 我们这次没有拍录像。如果读者能上YouTube的话,可以点击这里:“ Stanford Women's Volleyball "14 Ladies" ”。 再多发几张照片吧。 白浪和父亲白帆 白浪和继母Jennifer 白浪全家合影 白浪亲吻弟弟白帝 白浪的队友们和她的家人合影
个人分类: 杂谈|171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pkustm 2010-10-17 11:34
【转者按】因为最近有人讨论到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关系,搜索到这个。本系 吴军(Google 研究员)所写《浪潮之巅》系列中的第十三章。转载于此,方便同道。 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很多当今世界上 IT 领域的领头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它们包括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雅虎公司、Google(谷歌)公司、英特尔公司、制造处理器和工作站的 MIPS 和 SGI 公司、世界最大的显卡公司 Nvidia、世界最大的视频电话会议公司 Webex 等,另外在非科技领域还有著名的耐克(Nike)公司。此外,微软的 CEO 史蒂夫?鲍尔默和前董事会共同主席 Jim Allchin 也毕业于斯坦福。斯坦福在商业界和科技界创下的这种奇迹是世界上任何其它的一流大学都无法比拟的。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能创造这样的奇迹呢?这要从它的发展、它的文化说起。   1. 充满传奇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各种传奇故事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有些是真的,有些是杜撰出来的。其中最流毒深远的讹传是这样的:   有两个乡巴佬夫妇,找到哈佛大学,提出为哈佛捐一栋大楼。哈佛大学的校长很傲慢地说,捐一栋楼要一百万,然后三句两句地便把这对老夫妇打发走了。这对老夫妇一边走一边唠叨,才一百万,才一百万。他们有一个亿要捐,于是便干脆自己捐了所大学,就是今天的斯坦福大学。   这个讹传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广为流传,以至于斯坦福大学不得不在自己的网站上辟谣。其实,这个故事里面的漏洞很多,首先,了解斯坦福历史的人都知道老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r.)是加州的铁路大王,曾经担任过加州州长、美国联邦参议员,属于精英阶层(Elite Class),绝不是什么乡巴佬;我们在后面还会介绍到他的夫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第二,在十九世纪,一亿是一个天文数字,一百万美元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财富。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到一九三几年,存款才达到几千万美元。直到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二十年前,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捐赠不过七百万美元,它建立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霍普金斯医学院。在老斯坦福的捐款中现金只有一千多万,这已经是当时美国最大的捐款了。老斯坦福的捐赠中最值钱的是八千多英亩的土地。当年加州属于蛮夷之地,土地值不了什么钱,但是现在斯坦福所处的帕洛阿图市是世界上土地最贵的地方,这些土地的地价涨了不止万倍。第三,哈佛大学和美国所有的大学对捐助者从来都是非常殷勤的。坦率地讲,比中国的大学要殷勤得多,不会怠慢任何慈善家。这是美国大学能得到巨额捐助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斯坦福大学真实的故事是这样的。老里兰德?斯坦福夫妇把他们唯一的孩子小里兰德?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Jr.)送到欧洲旅行,孩子在欧洲不幸去世。斯坦福夫妇很伤心,后来决定用自己全部的财富(大约几千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亿美元。)为全加州的孩子(Children of California,而不是传说中的全美国的孩子或者全世界的孩子)建立一所大学,纪念他们自己的孩子。这所大学被命名为小里兰德.斯坦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大学。   1885 年斯坦福大学注册成立,两年后举行了奠基仪式,1891 年正式招收学生。共有五百名左右的学生,只有十五名教授,其中一半来自康奈尔大学。在这首批学生中,产生了一位后来美国的总统胡佛。(就是那位被评为最差的、把美国带进 1929-1933 年大萧条的总统。但是斯坦福仍然很为他感到自豪,建立了著名的胡佛研究中心)虽然斯坦福是一所私立大学,但是它在早期的时候不收学费,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学校财政上难以维持为止。   斯坦福大学的创办过程非常不顺利。斯坦福开课的两年后,老斯坦福与世长辞了,整个经营和管理大学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遗孀简?斯坦福的身上。当时整个美国经济情况不好,斯坦福夫妇的财产被冻结了。(我估计要么当时美国财产法关于信托财产方面不健全,要么斯坦福夫妇没有把他们的财产转到自己信托 Living Trust 下面。这种情况现在在美国不会发生)校长乔丹(Jordan)和学校其他顾问建议简?斯坦福关掉斯坦福大学,至少等危机过去再说。这时,简?斯坦福才想到她丈夫身前买了一笔人寿保险,她可以从中每年获得一万美元的年金。这一万美元大抵相当于她以前贵族式生活的开销。简?斯坦福立即开始省吃俭用,将她家里原来的十七个管家和仆人减少到三个,每年的开销减少到三百五十美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大学教授一家的生活费。她将剩余的近万元全部交给了校长乔丹用于维持学校的运转。从斯坦福夫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位真正慈善家的美德。慈善不是在富有以后拿出自己的闲钱来沽名钓誉,更不是以此来为自己做软广告,慈善是在自己哪怕也很困难的时候都在帮助社会的一种善行。   靠斯坦福夫人的年金补贴学校毕竟不能使学校长期维持下去。斯坦福夫人亲自动身去了首都华盛顿,向当时美国的总统克里夫兰寻求帮助。最终,美国最高法院解冻了斯坦福夫妇在他们铁路公司的资产。斯坦福妇人当即将这些资产卖掉,将全部的一千一百万美元交给了学校的董事会。斯坦福大学早期最艰难的六年终于熬过去了。乔丹校长赞扬道:这时期,整个学校的命运完全靠一个善良妇女的爱心来维系。今天,不仅是几十万斯坦福校友,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斯坦福夫人。她用她的爱心,靠她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创出一所改变世界的大学。   关于斯坦福大学的第二个讹传就是说斯坦福原来被称作西部的哈佛,后来办的超过了哈佛,结果现在哈佛被称为东部的斯坦福。且不说斯坦福有没有全面超过哈佛,作为全球第一知名大学的哈佛再不济也不会称自己为东部的斯坦福。同样,心比天高的斯坦福根本不以成为什么西部的哈佛而自豪。事实上,斯坦福公共关系的负责人在接待清华大学代表团时自豪地讲,斯坦福等于哈佛加麻省理工学院(MIT)。虽然斯坦福的这种说法让人觉得有些狂傲,但是确实有它的道理。   首先,斯坦福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覆盖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集。在美国大学里有个普遍的看法(也许是偏见),哈佛的人能写不能算,麻省的人能算不能写,反映出哈佛侧重文科而麻省侧重理工科。(实际上哈佛有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和物理学专业。)而斯坦福的人文理兼修。在美国一个大学的综合排名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关键看专业的好坏。美国最热门的专业首推医学,然后是法律、工程和商业。一个学校的历史专业或者政治学专业再好,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影响。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唯一一个在这四大热门领域都名列前茅的学校。它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长期以来并列美国第一,它的法学院仅次于耶鲁大学排在第二,它的工学院仅次于麻省理工也是第二名,斯坦福医学院也在美国前十名。和斯坦福相比,美国其它大学都显得有些缺胳膊少腿:哈佛和耶鲁的工科很弱,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没有医学院和法学院。   第二在办学理念上,斯坦福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长于一身。斯坦福既强调素质教育,又强调专业教育。事实证明,全面发展有助于斯坦福大学培养出全才,而全才是作为业界领袖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详述这一点。   斯坦福的校园被认为是美国三个最美的校园之一,另外两个是康奈尔和普林斯顿。斯坦福人从不掩饰对自己学校的自豪感,甚至从教授到学生经常拿其它名校开玩笑。下面是斯坦福电机工程系教授出的真实的考试题。某个公司希望设计一种符合 A、B、C 和 D 等条件的数字滤波器,他们找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不会,你能帮助他们设计这样的滤波器吗?我想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看了这个考题一定不会舒服。斯坦福人骄傲自有他们骄傲的本钱,除了出了这么多的实业家,孵化了很多跨国公司,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水平更是闻名于世。它有十六位在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是经济学奖)和几十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生。除此之外,它还有七位数学领域最高的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得主(注:数学领域的最高奖当属菲尔兹奖,但是它只授予三十五岁以下的学者,而沃尔夫奖一般授予成就卓著的数学家泰斗们。),四位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得主,有一百三十多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八十多名美国工程院院士。它的毕业生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执牛耳。   在美国众多大学中,有一百年历史的斯坦福大学历史谈不上悠久。且不说和有将近四百年历史的哈佛大学比,就是和它的邻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斯坦福大学起步也算很晚的。在斯坦福大学诞生后的头五十年里,它根本排不进美国一流大学的行列,更不要说和哈佛大学竞争了。到二战后,斯坦福大学已经入不敷出,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了。美国的私立大学完全靠自己筹款,政府并不提供一分钱,再好的私立大学如果经营不善,都可能面临办不下去的危险。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历史上就出现过非常严重的财政危机,最后是靠它无数事业有成而又关心母校的校友捐助度过了难关。斯坦福大学当时还没有这么多富有的校友可以依靠,它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斯坦福夫妇留下的八千英亩(三十二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的土地,而大学的中心校园占地不到其十分之一。(斯坦福大学至今荒地多于使用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和亚洲的联系比二战前紧密了很多,加州新兴的电子工业和航空工业成为了加州的经济支柱。很多公司有意从斯坦福大学购买土地,但是斯坦福夫妇的遗嘱规定学校永远不许出售土地。这样,斯坦福大学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荒着而无法发挥作用帮助学校渡过难关。   帮助斯坦福大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它的一位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他后来被称为硅谷之父。他仔细研究了斯坦福夫妇的遗嘱,发现里面没有限制大学出租土地,于是他兴奋地声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 建立斯坦福科技园,科技园向外面的公司出租土地 99 年。在这 99 年里租用土地的公司有彻底的使用权,按自己的意愿建筑自己的公司。消息一传出,马上有很多公司表示了兴趣,并很快和学校签属了租约。1953 年,第一批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夏克利晶体管公司(后来诞生出集成电路的先驱仙童公司)、洛克希德公司(美国最大的军火商)和惠普公司进驻了斯坦福科技园。 对斯坦福而言,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政问题,并且成为斯坦福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对外界而言,它促成了硅谷的形成。   2. 硅谷的支柱   美国和世界先后出现过很多的技术公司聚集地。但是一旦某个或者某一批大的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这里的科技发展就开始渐渐落伍。早期的科技公司,比如 ATT 和 IBM 集中在纽约附近,但是在这两个公司之后,不再有这个量级的公司出现。波士顿附近,尤其是 128 号公路两旁曾经有过一些向 DEC 那样的大公司和不少颇具发展潜力的公司,但是随着老的公司衰退,新的公司始终不能形成规模。这个地区很难对世界信息产业产生大的影响。硅谷能够半个世纪长盛不衰,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亚太经济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靠斯坦福大学不断向硅谷注入新的技术。   很多人奇怪拥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波士顿为什么只能诞生一些小公司而出不来大的跨国公司。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方法和美国东部的名校有很大的不同。斯坦福不是简单地把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专业叠加,从波士顿搬到了加州,而是根据加州的情况办了一所全新的学校。只要同时在斯坦福大学和美国东部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呆过一段时间就能强烈地体会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众多差异中,最重要的是开放性。我这里讲的开放性不是指校门二十四小时打开任人进出,这个要求太低了。所有美国的大学,包括西点陆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Annapolis)海军学院都是没有围墙任所有的参观者开车自由进出。我这里讲的开放性是指一个大学在各方面,从教学到科研到生活融入了当地的社区。不论是生活在田园般的普林斯顿和康奈尔,还是大都市里的哈佛和哥伦比亚,你能明显感觉你置身于象牙塔中。一个学生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和中国大学围墙里的学生一样,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而教授,则是传道、授业、解惑加上做自己的研究。而生活在斯坦福,从教授到学生都很难有置身于象牙塔的感觉。   斯坦福大学的这种开放性首先是生存的需要。斯坦福大学在地域上远离美国的政治中心,导致了它从政府获得的研究经费占整个学校经费的比例远远落后于东部的著名大学。以工学院为例,斯坦福大学和它的老对头麻省理工学院规模相当,但是前者从政府获得的经费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如果读者仔细研究一下美国顶尖大学的地理位置和政府经费的关系就会发现,大学来自联邦政府的研究经费与它到华盛顿特区的距离成反比。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对很多教授来讲并不是很容易申请。首先要写很长的申请报告,然后一轮一轮地通过评审。在评审过程中,要花很多精力去和经费的主管人员以及同行评审人做公关。在美国申请经费和在中国拿钱一样,人际关系很重要。一些教授经常请主管经费的自然科学基金会 NSF、DARPA 和国防部(DOD)的主管们参观实验室和参加自己的学术报告。而这些政府官员们要到斯坦福听一次报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样,这些离政府部门近的大学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斯坦福远在加州,当然就很吃亏。因此,斯坦福一些已经提上终身教职并且不缺经费的教授到后来甚至懒得写申请了。   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能从政府拿到大笔研究经费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和从工业界拿经费相比,拿政府的经费有很多好处。首先,美国政府的资助一般来讲强度较高,在这一点上各国政府都一样,无需格外说明。从美国政府拿科研经费,除非像研制哈伯天文望远镜这类特殊的项目,很少需要做具体的系统,只需要进行方法研究,最后交一份研究报告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拿美国政府的研究经费容易交帐得多。比如搞语音识别研究,在中国拿了八六三的大额经费要做识别系统,而在美国只需要用计算机实现自己的算法,证明其有效即可。很少有教授会像李开复博士那样真正开发一个语音识别系统。(美国从来没有中国的科研鉴定会。)NSF 和 DARPA 等政府的科研主管机构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它为教授们省去了很多做演示系统的时间和精力,让科学家们能够把精力完全集中于研究本身。这是美国能够在科技上长期领先于世界,并且几乎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毫无疑问,很多大学教授,乐于接受这样的项目,他们既可以专注于做学问、多发表论文,又可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美国大学教授的暑假三个月的工资要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出。)一些成名已久影响力很大的教授,更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长期大额的政府合同,比如我已经多次提到的著名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专家贾里尼克教授便是如此,他的经费常常是系里其它教授经费的总和。久而久之,他们和政府互相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自己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   但是,凡事有一利就可能有一弊。美国政府的 NSF 和 DARPA 等科研经费一般资助的都是工业界不愿意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许多项目。这些研究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产生任何商业价值,有些可能永远没有商业价值,由政府出钱来资助这些项目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某个项目有了商业价值,并且可以由公司资助时,政府会渐渐减少并且最终停止对这些课题的资助,因为政府(纳税人的代表)认为没有必要和工业界做重复的事,更没有必要和工业界竞争。在这一点上,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美国政府几乎没有对搜索技术研究的资助,因为它是一个已经开始盈利的技术。几周前我接待了一个中国政府代表团参观 Google,在最后的提问时间,一位官员问美国是否对 Google 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扶植和照顾,在场的 Google 副总裁回答,她觉得 Google 作为一个非常盈利的公司,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从政府得到特殊的关照。需要政府帮助的是那些小而且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比如太阳能公司。   即使是在工程领域,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常常是非常尖端而且可能的应用面非常窄,有时发表的论文都没有几个人真正愿意读,更不用说有商业意义了。贾里尼克教授讽刺这种现象是除了论文的评审者,没有人会去读这些论文。美国对政府研究经费管理很严,严格禁止拿一个项目的经费去资助自己其它研究项目,即使经费有结余,教授们也不可能用它来研究有实际应用意义的课题。于是,拿了足够多政府经费的教授通常也就不去研究应用课题了,更不要说自己去开办公司了。久而久之,在美国东部的著名大学里就营造了一种清高的风气,大家比谁获得的政府经费多,谁的研究论文出的多,谁的研究成果理论水平高。教授们的做事方式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校的博士生们在学校时做实验、写论文,毕业以后接着当教授或者去大公司的实验室做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有美国最好的电机工程系和计算机系,但是麻省当教授的博士毕业生比例比斯坦福高得多。从做学问的角度讲这完全是对的,但是这种研究对创业帮助不大。   斯坦福大学远离联邦政府,从政府得到的经费相对比东部的名校少,这也不足为奇。但是,斯坦福大学守着硅谷,从工业界拿的钱比任何一个同样规模的东部大学不知多多少倍。从公司拿钱一般来讲强度不会有政府那么大,而且还要做很多具体的事。有些公司支持的研究项目甚至无法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所以美国东部名校的很多资金充足的教授不屑于和工业界打交道。   但是,从工业界拿钱的好处也是很多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在于无论是教授还是他们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接工业界的项目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凡是和导师接过公司项目的读者对这点都会有所体会。这样用工业界的钱,斯坦福就培养和锻炼了很多技术上的全才,他们从设计并实现一种产品到项目管理都得到了锻炼。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点好处,不过是把原来可能当教授的年轻人培养成了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主管,而不是工业界领袖和创业者。其实和工业界保持联系并且为工业界做研究对于创业来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且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潜在的好处对于年轻的学生甚至比资深的教授们更明显,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美国虽然在从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做得比其它国家好一点,但是仍然明显存在着工业界和学术界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研究的课题脱离实际,也表现在工业界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答案,而能够紧密联系这两头的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常常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斯坦福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像思科早期路由器的开发,它本身是一个工程性强但学术性弱的题目,MIT 一般是不会碰这个题目的。但是,一般的网络设备制造公司因为局限于现有产品也不会动脑筋去发明一个通用的路由器,这样波萨克和勒纳的机会就来了,他们发明了一种通用的路由器,并且因此而创办了思科公司。再比如 DSL 的发明和应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用于 DSL 的编码方法早被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大家不过是发表几篇论文制定一些标准而已。而同时工业界生产调制解调器的厂家还在为将传输率从 14.4K 提高到 28.8K 费脑筋,它们本身没有可能做到质的提高。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过的约翰.查菲,当时还是斯坦福年轻的助理教授,他看到并抓住了这个机会。后来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的查菲,当时已经是信道编码的世界级专家,他比工业界的任何研究员都有更高的理论水平,同时他一直接受工业界研究经费,比绝大多数教授更会做实际的东西。在理论上查菲完善了 DSL 的编码方法并且把它变成了一种国际标准,同时,查菲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办起了 Avanta 公司,真正实现了 DSL 取代拨号上网这一跨时代的变革。   在斯坦福大学这类的例子非常多。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理解和支持。只要一个教授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发表足够多像样的论文,斯坦福并不限制它的教授到外面的公司兼职,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全时离开学校创办公司或者在公司里担任要职。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 轩尼诗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八十年代他在发明了精简指令集(RISC)的处理器 MIPS 后,便合伙创办了 MIPS 公司。在以后的多年里,他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办公司上,而不是在斯坦福的教课和搞研究。几年后,MIPS 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又卖给了它最大的客户 SGI 公司。轩尼诗本人才从工业界抽身出来,回到斯坦福担任了工学院院长。经过在工业界的一番闯荡,轩尼诗成为了难得的管理人才。几年后,他开始担任斯坦福的校长直到今天。现在,轩尼诗仍然是 Google、思科和另一家上市公司 Atheros 的董事。   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开放是斯坦福的本,而厂校结合是它的用。后者保证了大学开放校园的具体实施。   北美的很多工科好的大学,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都强调厂校结合。麻省理工学院为了让学生获得工业界的知识,和 ATT 等大公司建立了共同培养学生的计划(program),进入该计划的学生要在 ATT 工作一年(四个暑假),作为回报 ATT 公司支付该学生的学费,美国不少大学有这种类似于奖学金的计划。这对于进入这些培养计划的学生来讲当然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既解决了昂贵的学费问题(注释:美国私立大学学费是中等收入家庭无法承受的),又得到了很好的工业界工作经验,将来无论是去工业界还是继续读研究生都大有好处。但是,这种松耦合的结合对大学和公司的直接帮助都不是很大。对于学校来讲主要的好处不过是大公司替它资助了一些学生,同时替它承担了一部分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学生们在公司做的题目和学校通常毫无关系,这种合作对于学校的科研帮助非常有限。对于公司来讲,虽然有了从名牌学校优先选择优秀学生的有利条件,并且这些学生工作后进入角色会比同龄人快一点。但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是本科生,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要去赞助他们的公司工作。在实习期间,他们也根本不可能为公司带来什么新的思想和技术。   斯坦福和硅谷的厂校结合要超出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许多。斯坦福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人才的培养上给予了硅谷公司直接的帮助。在技术上的帮助反映在大量优秀的教授直接到硅谷的公司任职和研究这些公司的科研项目,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人才上的帮助首先反映在大学一直在为硅谷各个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进行继续教育。硅谷公司多数的工程师并没有硕士学位,不少人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斯坦福大学为这些人提供了非常方便的进修计划,他们可以每学期在大学修一两门研究生的课程,这样三到五年就能拿到一个硕士学位,有的人甚至一边在公司全职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在斯坦福读博士。虽然有时候一个博士学位要读十年八年,但毕竟是能在全职工作条件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好办法。当然,如果有人不想拿学位只想听一两门课也是可以的。硅谷的公司深知职业培训的重要,一般都会在时间上和经济上鼓励员工追求更高的学位。为了方便硅谷员工修课,斯坦福大学有很好的远程教育网络。学生不必到课堂上听课,可以在家里电视机前上课。斯坦福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有线电视向校园和硅谷实时转播,它自己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到教室去。很多人一学期没有踏进教室照样学得很好。万一上课的时间和上班的事情有冲突,在职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到图书馆借出课程的录像补习。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其它大学为周围的公司的员工提供了如此方便的职业教育机会。   在斯坦福读在职博士的硅谷员工通常比刚刚本科毕业的学生更容易找到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因为一方面他们有工业界的经历,知道哪些课题今后对自己帮助大,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需要靠教授的助学金生活,他们更看重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而不是他们手上的钱。(对于没钱的刚毕业的学生,常常要为了争取奖学金而牺牲自己的兴趣。)世界各国的博士生都面临同样一个问题,花了四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研究的课题毕业以后可能没有用途,因为博士生不完全有选择课题的自由,有时也太不了解学校以外的社会。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在硅谷工作过的博士学生一般不存在。这使得斯坦福高级人才培养的效果非常好。   斯坦福大学也为硅谷和工业界培养了很多管理人才。有八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斯坦福商学院在美国和哈佛商学院齐名。硅谷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在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到那里去充电。为了方便日理万机的公司负责人也能到商学院进修 MBA 的学位,斯坦福除了有一般的 MBA 课程外还提供了专门给公司执行官们开设的 EMBA 课程。   当然,从斯坦福拿任何一个学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有句话,哈佛难进,麻省难出。而斯坦福大学实际上是既难进又难出,它对学生一贯采用严进严出的做法。有人认为只要给斯坦福捐一大笔钱就能混进学校,这个想法完全错误。因为斯坦福并不缺钱,而且不会为了钱去砸自己的牌子。(哈佛等大学同样杜绝这种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入学)根据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它本科生的四年毕业率只有 75% 左右,即使到第六年,毕业率也只有 95%。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四年内完成不了本科学位,有百分之五的斯坦福本科生最后拿不到学位。这个淘汰率比中国最好的大学不知道要高多少。斯坦福的博士生淘汰率就更高了,很多人读了几年因为无法通过博士资格考试(Qualification Exam)不得不拿个硕士学位走人。以它的电机工程系为例,每年大约有一半的学生要被资格考试刷掉,当然每个人有两次机会。   除了为硅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养人才外,斯坦福在帮助硅谷转型方面贡献很大。八十年代以前,硅谷的支柱产业是半导体。八十年代以来,从斯坦福孕育出的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SGI 公司(太阳公司在九十年代的主要竞争者),推动了整个硅谷从半导体到硬件系统的转型。九十年代末,诞生于斯坦福的雅虎和 Google 以及无数小的互联网公司掀起了互联网的热潮,实现了硅谷的又一次转型。今天,斯坦福在能源、材料等方面的一些新技术正在帮助建立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这个产业可能比互联网更大。   一方面斯坦福大学带动了地区性经济,另一方面它又是硅谷崛起最大的受益者。硅谷的公司为斯坦福提供了巨额的研究经费和捐赠。在历史上,惠普公司、思科公司、太阳公司和 Google 公司都是斯坦福的赞助者。仅惠普的创始人休伊特 2001 年就向斯坦福捐赠了四亿美元的巨资,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给予教育机构最大的一笔捐赠。2005 年,斯坦福收到的捐赠首次超过了它的老对头哈佛大学,完全是托 Google 创始人和员工的福。斯坦福收益于硅谷的地方远不止在财政方面。由于硅谷的发展,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就业率成为美国最高的,很多优秀学生正是冲着找工作方便这一条原因才选择斯坦福大学的。守着硅谷自然有得天独厚的创业和与工业界合作的机会,这又成为一些优秀教授选择斯坦福的原因。正是靠着硅谷的兴起,斯坦福大学才从二战后一个地区性大学一跃成为美国一流大学,继而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   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不仅偏向于理论研究,而且研究方向也未必有很大的前景。大学教授看上去自由自在,可以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不像公司里的人被绑在上司交给的任务上。但是因为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大学教授天天围着经费转,政府有什么经费他们不得不申请什么课题。几年前在欧洲举行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就这个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畅所欲言,贾里尼克教授听得不耐烦了,讲道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白浪费时间,还不是各国政府给你什么钱你就干什么课题。这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但它确实是实际情况。在 2000 年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计算机科学在美国进入低潮,很多计算机科学家都转行去搞生物统计和生物信息处理了。而现在,大量学习生物统计的博士生毕业了,而学术和工业界对生物统计根本没有增加多少需求,很多博士生将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这是政府计划性很难避免的问题。
个人分类: 科学与社会|33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科研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解读
夫子 2010-7-5 14:47
美国大学科研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解读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李剑 编辑:studa20 -   摘 要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政策手册极为详尽,是美国大学较为经典的科研管理文本。为了锻造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与教学团队,斯坦福大学的科研管理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研究成员的资质,明确界定了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时间,清晰划分了知识产权的归属,大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推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研制度 斯坦福大学 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的科研制度建设则相对比较完善,美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型大学都有科研手册,手册的条目通常都很细,而且各大学的科研制度如出一辙,充分折射出了美国大学科研制度的普遍理念:在学术领域中,普遍性的规则对所有机构和个人都是适用的,大学不仅是科研组织,更是成就学术大师、培养尖端科学人才的组织。 1 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制度及特点 1.1 斯坦福大学科研制度内容概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研政策手册》是其科研制度的主要文本,该手册共有十章,每一章节又包含若干小节,涵盖了科研管理的方方面面。   第一章 支持研究的办公机构、委员会和管理事务会:斯坦福研究委员会,有关研究办公机构和管理事务会的文件。   第二章 学术政策:首席研究员学术自由、是否适任的相关文件;研究的开放性,研究失职,著作权,研究数据的保留权,建立独立实验室,学生与外界实体的关系及其他相关文件。   第三章 受赞助项目的财务管理:首席研究员的财务职责,间接开支,不同项目的申请方式,获得放弃权的程序,成本分摊,学费免除,资产所有权及其他相关文件。   第四章 职责及兴趣的冲突:有关职责与兴趣的冲突的文件,针对教员与研究人员在外界实体担任顾问的政策,新成立公司政策,以及如何获得公平的文件。   第五章 知识产权:关于专利、版权和有形科研成果的文件。   第六章 环境健康与安全:关于化学污染、放射性危害、激光和生物危害的基本政策及紧急应对程序。   第七章 关于人类主题研究:关于斯坦福人类研究保护程序的描述,包括保证遵照DHHS要求的措施,以及使用妇女、学生及实验室人员的特别指引。   第八章 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使用:在动物饲养与实验中保证遵照PHS规定的文件。   第九章 非员工从事研究的派任:研究生担任研究助理,学界人员研究,博士后学者,关于访问学者和访问研究者及顾问的文件。   第十章 受赞助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关于建议准备,输出控制,参与研究的协议,产业推广程序,外国赞助的研究,人类干细胞研究以及其他主题的文件。   在十章文件中,除第六、第七、第八章是学术道德规范外,其他章节都直接与科研管理具体事项相关,并且都涉及到人才培养,为创建良好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斯坦福大学科研制度特点分析 1.2.1 科研管理部门   斯坦福大学有一个研究委员会,在大学学术议会章程和规则的原则范围内,负责制定研究的政策,包括检查和通过外部赞助的项目,制定相关的程序、建议和授予规则。委员会负责检查研究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和研究政策的贯彻情况,研究政策对教职工研究能力和研究态度的影响。研究委员会包括12个投票选出的成员,包括大学学术议会的七个成员,一个学术人力资源研究人员,一个博士后学者,至少两个博士生,一个本科生。大学的研究办公室主任和该主任的一个代表不需投票即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学生参与科研管理保证了学生的利益,同时也刺激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 1.2.2 首席研究员制   斯坦福的每一个研究项目都有一个首席研究员。首席研究员是研究项目的总负责人,其组织能力与学术水准对科研项目极为重要。首席研究员有项目参与人员提名权与最终认可权,负责监督项目的执行情况,搜集、管理和保留研究数据,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数据组织系统,与研究项目的所有成员进行交流。对于长期的研究项目,首席审查员要为保护基本的记录而建立维护一个程序,以防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对项目的影响。 1.2.3 科研项目候选人资格确认程序   首席研究员负责草拟科研项目的候选人名单,确定哪些人应该加入他所负责的研究项目。候选人员包括高级研究科学家,高级研究工程师,高级研究学者,首席研究员必须对校内适合从事该项研究的人才库进行彻底的搜索,以保证公平,如果首席研究员未进行这种搜索,则是一个例外的事件,候选人名单将被视为无效。联合研究员选拔有一套完整的程序,申请者需要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查程序,最后还要得到首席研究员的认可才能成为最终候选人。如果候选人符合下列三种情况,则可免掉资质审查的步骤:候选人刚完成他的博士学业或博士后项目;候选人是唯一符合条件者;先前首席研究员已在研究建议中对外部基金机构提交过他的名字。在该条款中对博士生给予了特别的优待,使博士有更多机会参与大型科研项目并获得资助。当候选人员名单确定时,首席研究员为其填写推荐表,最后还要得到院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学术监督、主管研究的副校长的认可。在首席研究员之外,还有同行评议的机制发生作用,该领域的其他专家也可以对候选人的资质提出质疑。众多的环节,保证了被选拔的人员资质的可信度和研究的水准,防止了学术造假事件的发生,在学术上没有建树的人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这样严格的审查制度。在申请人被接受之前,首席研究员还要将申请人的履历和推荐信发给学术监督和主管研究的副校长的办公室,通过的话申请人所在的院系主任办公室或实验室主任办公室将收到一张申请批准表单,如果对申请人还有疑问,学术监督和主管研究的副校长将与院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面谈,以进一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 1.2.4 科研人员晋升程序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分为一般研究员与高级研究员,一般研究员要晋升到高级研究员的位置,程序非常复杂。在申请时,首席研究员负责将四个文件发给院系主任,对候选人进行审查:申请书;履历表;斯坦福外的三个专家对候选人的评价,说明候选人在该专业领域的竞争力;首席研究员发给院系主任的备忘录,申明候选人合格。包含至少两名大学议会成员和教工首席研究员的院系任命委员会再正式讨论申请人的任命,如有必要的话,还要加上一名高级研究员。院系任命委员会讨论后撰写一份报告给院系主任,对候选人晋升是否合格做出判定。高级研究员候选人要加入斯坦福的研究协会,并在其中完成至少5年时间的研究工作才具有候选资格。 1.2.5 教员科研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分配  在斯坦福大学,担任重要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教师是不允许在外兼任重要管理职位的,在外兼职的教师不能在大学和公司负责相同的事情。学术议会的成员在外部实体工作充当顾问的时间有严格规定,一季度不超过13天,一学年不超过39天,以保证他们将足够的时间投入到教学当中。在研究政策手册中还规定:研究和教学的任务始终重于专利方面的考虑。大学研究的方向不应建立在专利和个人收入的基础上,也不能受其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制度规定约束了教员的利己动机,对保障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斯坦福又是一个创业型大学,对硅谷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许多教师在硅谷的公司里兼职。这个规定并不是要使大学和产业脱离关系,而是旨在让教职人员明白,学校的研究是以科学知识探索为目的,而不能以公司的利益为导向,教员享受终身教职和大学的福利,就应当把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如果抛开了这个职责,则只能自己去创业,直接面对市场的风险。 1.2.6 学生参与科研的规定   在斯坦福的科研政策手册中规定,斯坦福的学生,包括博士后学者,可以和外界实体如私人公司或非营利组织建立联系。这种关系包括在系里和外界实体建立的正式教育项目中学习,也包括在外界实体进行实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还可以在独立的非本校学术项目的外界实体中担任顾问。学校认为,这些联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可观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教育和研究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熟悉了私人公司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环境。当学生参与学校的研究项目时,必须有一个教工顾问来监督该学生的研究项目,负责评定该学生的评分和论文是否适当。在受赞助的项目中,首席研究员必须向斯坦福和赞助者保证该项目的财务报表是尽可能准确的。在项目的提议阶段和支出阶段,按照联邦政府预算管理办公室(OMB)A-21文件的规定和联邦成本计算标准(CAS)的规定,坚守成本原则。1990年12月,研究院长罗伯特宣布间接成本应该不计入本科生参与受赞助项目的薪水中,用以激励本科生参与研究。 1.2.7 知识产权的归属   美国1980年出台的《拜-杜法案》规定,在政府出资(政府通过研究合同、科研基金和合作研究支付的科研经费)的科研项目中,政府原则上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交给大学。大学应向资助的政府机构报告科技发明情况,并定期向出资的政府机构报告科技成果开发利用情况,将政府出资开发的专利技术优先转让给小企业和参与资助的大企业。大学有权通过专利制度,获得由政府出资的科技成果的转让收入,并与发明人共享。在这个框架之下,斯坦福制订了自己的技术转让条款。为了消除个人与学校的冲突,研究人员在使用学校的设备和资源时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使用了学校的设施,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就归大学所有,除非是在完全无意的情况下。教师在学校活动过程中(或在使用学校资源的过程中)所有潜在的可获专利发明,必须定期向学校汇报,不管该发明来源于什么基金,其所有权都归斯坦福所有。发明包括可见研究成果,而不包括专著、学术论文、音乐或艺术作品。对于计算机软件,则有另外的规定。教师在外界实体做顾问时所得的礼物与现金,也将直接用于支持斯坦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如果发现教师的行为或决定出于利己的动机,不管牵涉到的金额有多少,则其与外界实体的关系立即终止,并将被提议替换。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中还规定,科研的原始数据必须留在学校内,但在数据的创建者离开学校时,可以将数据拷贝带走。这个规定对于学生也适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研究人员的权益,使得研究人员在离开斯坦福时可以继续其研究的工作,毕业生也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将原有的科研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斯坦福虽然间接地支持了技术转让,但从未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筛选、资助和孵化初创公司,学校认为,这样的机构只会对大公司起到技术转让的作用,但不会有很好的业绩。通过制定知识产权的相关规定,使大学教师专注于知识的创造,而不是商业运作,提高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2 国内大学科研制度的现状 2.1 缺乏完善的科研制度文本   国内很多大学都有教师手册,却较少有大学印发了科研手册,大部分院校只有一些简略的科研管理条例。现有的科研制度文本主要包括课题管理、成果奖励、著作与论文发表、会议资助、岗位津贴等,科研人员的科研资格分层,科研课题参与人员的选拔、教师的科研时间与教学时间分配、学生参与科研的资助等内容则较少列入科研管理文本之中。组织的制度文本如不能做到汇于一集,人手一册,其员工则缺乏全面的可遵照实行的规范,对制度也难以深刻理解。 2.2 科研制度与教学制度未能有机结合   很多大学将科研制度与教学制度作为两条平行的经线,只有一些制度文本如教师手册,作为纬线联接着科研与教学。有些大学却连纬线都没有,在教师手册中只能看到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在科研条例中只能看到与科研相关的内容。在管理上,科研管理一般由科研处负责,教学管理一般由教务处负责,两项工作区分极为分明,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联系,使得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之间的结合产生困难。 2.3 未能形成科研管理文化   虽然也有学校与研究机构制订了一些较详细的科研条例,但往往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环节,而未能贯穿在学校的科研管理过程中,未能形成科研活动管理文化。把大学科研制度单纯理解为课题管理制度、实验室条例、岗位津贴条例是片面的,大学科研制度不仅是规范教师与科研人员的程序,也是存在于每个组织成员心中的管理符号,应具有普遍的认同感与约束力,并对成员的下意识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3 对国内大学制定科研制度的建议   国内大学的管理者们应该根据中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将科研制度尽量设计完善。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高度重视,广泛参与。制度的设立是组织的头等大事,不能等闲视之。校长和学校的主要领导应该亲自参与科研制度的制定过程,学校的科研人员也应广泛参与,形成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而且诚心遵守的条文。不能仅仅将制定制度的任务推给科研处,否则难以形成共识,难以保证不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2)全员学习,形成氛围。制度形成完整的文本之后,每个科研人员应人手一本,并作为考核的内容。经过长时间的制度熏陶之后,可以形成凡事以制度为准的心理定式,形成浓厚的制度管理氛围。   (3)内外区分,科教结合。在制定科研制度时,应对人才培养的有关事项进行充分考虑。不仅应严格限定教师在校外担任顾问的时间,保证教师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学校之内,还应对教师从事科研的时间与教学的时间划出清晰的比例,使得教师科研的经验能及时转化为教学的成果。   (4)赏罚分明,处置有力。科研处可以作为科研制度执行的监督部门,将违反制度的行为上报到学校管理部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科研人员的薪酬和晋升与考核情况挂钩,以激励遵守制度的行为。 大学的科研制度是国家科研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家科技立法与科技规划日益加强的同时,相应地完善微观的院校科研制度,大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才能逐步走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规范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 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约翰亨尼斯.大学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源泉.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个人分类: 偶感风寒|6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蔚为壮观的斯坦福大学棕榈树
陈中红 2010-5-18 08:25
棕榈大道是斯坦福大学主门的入口,路边大约有150棵棕榈树,就像扎根于此的士兵,看守着这片宝地。这些高耸的棕榈树,蔚为壮观,它们排成长长的两行,一眼几乎看不到头,它们向天空张开着它们的翅膀,让人感觉到它的热情奔放,同时又感觉到这扇门里面的深不可测。 斯坦福大学棕榈大道 除在主门有这些棕榈大道外,在斯坦福大学其它地方,也有很多规模相对较小的棕榈小道,它们是斯坦福大学的一道道风景线,它们撑起了斯坦福大学壮丽、磅礴的气势。 它们身上的一道道年轮,记载下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和沉淀。 Gradute center边的棕榈树。 Lasuen house 前的棕榈树。 什么HALL前面的棕榈树。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11048 次阅读|1 个评论
鸟瞰斯坦福大学(二)
陈中红 2010-5-16 16:04
摄影人:陈中红。 鸟瞰斯坦福大学,就可以看到她的大气磅礴之势,绿色成荫中点缀着古典的土黄色巴洛特式建筑,将现代大学风情与古典浪漫融为一体,拱廊相接,棕榈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6201 次阅读|6 个评论
鸟瞰斯坦福大学(一)
陈中红 2010-5-14 09:17
摄影人:陈中红。 斯坦福大学被入评为世界十大漂亮校园之一,与她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密切相关。 鸟瞰斯坦福大学,就可以看到她的大气磅礴之势,绿色成荫中点缀着古典的土黄色巴洛特式建筑,将现代大学风情与古典浪漫融为一体,拱廊相接,棕榈成行,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 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可以作为城市和校园设计师们学习的一个版本。
个人分类: 图片百科|8068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比尔.盖茨在斯坦福大学推动学生关注“重要问题”
陈中红 2010-4-24 03:23
Bill Gates pushes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important problems' While he's not opposed to drugs that fight baldness, the billionaire said more brainpower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 global health crises and broken schools than the cosmetic worries of developed nations. L.A. Cicero Bill Gates spoke to a capacity crowd at Memorial Auditorium. BY ADAM GORLICK He's a Harvard dropout who revolutionized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computers and a very rich man who has changed the face of philanthropy. Now Bill Gates wants to inspire college students to make their own marks on the world by devoting their time, brainpower and future incomes to solving what he calls the world's greatest problems: poor healthcare and broken school systems. Are the brightest minds working on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he asked a capacity crowd Monday at Stanford's Memorial Auditorium. My view is that we could do a lot better on this and it would make a huge difference. Citing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proliferation of anti-baldness drugs in America and a lack of vaccines to prevent millions of young children from dy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ates urged students to focus on the life-and-death challenges facing the world. It's unbelievable how few smart people are working on global health issues, he said. The sentiment was echoed later in his speech when he talked of the need to figure out how to stock schools with the best teachers: You'd be amazed at how little work there is in this area, he said. Jack Hubbard Gates told Stanford a story about seeing charity through the eyes of his child. Gates' talk at Memorial Auditorium, Giving Back: Finding the Best Way to Make a Difference, was this year's Payne Distinguished Lecture sponsored by Stanfords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t was also the second stop of Gates' five-college, three-day tour that kicked off Monda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to promote the kind of work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is doing. When I dropped out of college, I told my dad I'd go back, Gates said. And I'm doing that a day at a time. During his junior year at Harvard, Gates left school to focus on Microsoft Corp., the company he started in 1975 with his childhood friend Paul Allen. The money he made running the software giant propelled him to the top of Forbes magazine's list of the world's richest people. With a net worth of $53 billion, he currently holds the No. 2 slot. He's directed much of his wealth toward philanthropy. With assets of about $34 billion, the Gates Foundation has given out about $21 billion in grants, including more than $3.6 billion to organizations working on expanding childhood immunization, eradicating polio and combating malaria. Bill and Melinda Gates have pledged to spend more than $10 billion to develop and deliver new vaccines over the next decade, and the foundation plans to spend $2 billion on improv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fter his speech, Gates took on a dozen topics brought up by students that ranged from his opinion of the iPad recently launched by Microsoft rival Apple (I love the fact there's new devices out there!) to answering those who have criticized him for supporting charter schools (The idea that you should have rigidity with no experimentation that's what the non-charter movement is). But his message kept returning to philanthropy. He told students to visit the Gates Foundation's Facebook page and post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problem are you working on? What draws you to it? How will you draw other people to it? While he encouraged students to satisfy their philanthropic goals by following his path of making money in the private sector and donating a portion of it to various causes, he also gave some advice to those looking to make a career out of do-gooding: Get hands-on experience, and commit to it for a while. When we look at people's resumes at the Gates Foundation, he said, we look to see if there was a long amount of time that they were willing to get their hands dirty and do the work. 转自 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0/april/bill-gates-lecture-041910.html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2938 次阅读|1 个评论
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的两大事件
热度 1 lgmxxl 2010-3-11 15:33
斯坦福大学(全称:小利兰斯坦福大学,英语: Stanford University ,全称: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是美国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市,临近旧金山。斯坦福大学拥有的资产属于世界大学中最大的之一。它占地 35 平方公里,是美国面积第二的大学。 1884 年,利兰斯坦福夫妇为纪念因病不幸夭折的未满 16 岁的独生子小利兰斯坦福而捐资创办这所大学。 1885 年学校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并于 1891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开课。 在斯坦福大学成功挤身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有两大事件功不可没。其一,罗斯事件,它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其二, 20 世纪中叶的孔雀东南飞事件,这一事件促成了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诞生。 在 1904 年之前,斯坦福大学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大学的重大事务由斯坦福家族统治,大到学校重大方针政策,小到人员聘任,斯坦福家族都有最终的决定权。这一治理方式在 1900 年得到改变,改革的起因是著名的罗思 (E.A.Ross) 事件。罗思是斯坦福大学一位著名的教授,他经常在校内外公开发表演讲,支持自由铸银币运动,抨击大公司的原罪,反对亚洲移民。 1900 年,斯坦福夫人对罗思的演讲非常愤怒,认为他的观点有损她丈夫的声望。于是,她命令乔丹校长解雇罗思。乔丹在努力劝说她放弃这一要求不成功之后,强迫罗思辞了职。这一事件在全国大学中掀起了波澜,接踵而来的愤怒批评对斯坦福大学的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这一事件直接促成斯坦福夫人将权力移交给董事会和校长,自此斯坦福大学真正开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904 年斯坦福大学制定并通过了教授组织章程,创建了由全体助理教授、副教授 和 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明确了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上拥有最高权力。 明确了 教授的治校权力,保障了教授的执业权、工作权。同时,这样事件也促成了美 国大学 教授协会的成立,使学术自由、教授教职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为美国大学实践学术自由,实 施 教授治校的大学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 20 世纪初,美国西部远不如东部发达,地处美国西部的斯坦福大学,还是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大学,无论在大学发展的那个方面,当时偏于一隅的斯坦福大学根本无法与东部的名牌大学相提并论。由此,使斯坦福大学经常出现知名人才的孔雀东南飞事件,人才流失严重。 1945 年已任斯坦福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 Frederick Terman )提出了把斯坦福大学从一所地区性大学变成全国著名的研究学府的目标。为此,提出两大策略:( 1 )培养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塔尖。特曼认识到在战后经济繁荣和冷战形势下,政府必将大规模投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并预测到政府的拨款势必倾注于有实力的大学或大学里有实力的系科。为此,特曼确定的策略是:选择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为重点发展学科,构筑学校的学术尖顶,把大学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组建各种前沿性的研究所、实验室等,吸引知名教授,培育在某些方面引导世界的人才,竞争政府研究拨款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 2 )组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当特曼( Frederick Terman )为西部人才流失而苦恼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出租学校的土地建设科技园,给人才建设一个创业的平台。斯坦福大学制定了一套刺激教师与工业联系的政策制度,并且优先考虑对大学学术目标作出贡献的企业进入研究园区。这一政策促进了教师与工业进行联系的兴趣,促成了硅谷的产生,促成了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特曼本人也因之被称为硅谷之父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正是为了应对人才流失、招揽出色人才和造就学术塔尖构想,特曼教授和当时的校长华莱士史德龄( Wallace Sterling )决定把斯坦福大学闲置的土地变成金钱,而把钱通过聘请著名教授变成了学术上的威望。孔雀东南飞换来了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经典案例。 两件看似偶然的事件,实际代表着办学的基本规律。这两件事件其之所以促成斯坦福大学的成功,根本在于事件背后的原因。这两件事件的直接结果是斯坦福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一流人才的引进。由此观之,大学发展根本的东西一是科学的治理结构;二是一流人才。有了这两者,大学离成功就不远了。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8182 次阅读|8 个评论
在斯坦福大学拍了几张照片
lixuekuan 2010-3-4 19:17
2006年5月,去美国短期考察,利用一个下午时间参观了斯坦福大学,拍了些照片,发在这里共享。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8842 次阅读|21 个评论
[转载]斯坦福大学司法委员会:学生抄袭 学术质量堪忧
毛宁波 2010-2-10 09:26
据斯坦福大学司法委员会透露,该校学生被控作弊的人数在过去10年增加一倍,其中尤以电脑系学生数量最多。司法委员会在过去10年调查的案子数目,从52宗增至123宗。   斯坦福大学在1921年成立「荣誉规章」(honor code),禁止学生剽窃、抄袭及取得外人协助,违法者将被取消所获得的学分,或使论文遭到驳回,甚至可能被停学一学期。校方也鼓励学生检举作作弊者。   司法委员会主任葛利芬(Chris Griffith)表示,虽然全校19,000个学生大多数都很诚实,这个增率仍相当大幅。据他透露,男学生被检举作弊的比率比女学生为多,大学生又比研究生多。   葛利芬在大学教授协会日前举行的会议上公布上述最新资料。据他指称,电脑系学生人数虽只佔全体学生总数的6.5%,去年作弊人数却佔总数的23%。   电脑系教授罗伯兹(Eric Roberts)表示,大多数的作弊行为发生在家庭作业,而非考试。对电脑系学生来说最普遍的作弊形式是集体完成家庭作业,纵使老师规定必须个别完成。   以全校来说,43%的作弊内容涉及「不被允许的合作」,学生一起完成作业而非独立完成。大约31%的作弊内容是剽窃,即使用网上下载的作品却没有引述。另外11%涉及抄袭,5%取得他人协助,5%将别人的作品当成自己的,另外5%则是其它原因。 博主评论: 从上面报道可以看出, 其实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抄袭大部分是作业,考试作弊十分少见,但是人家万分重视,感觉事态很严重,上升到学术质量高度。而我们国内大学考试作弊情况大家都知道,作业抄袭那是小菜一碟,我们有点不以为然,也不知所措了。。。。从斯坦福大学的担忧中,我们的管理部门应该好好思考思考。。。。。
个人分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见闻|3828 次阅读|3 个评论
10大最具智慧毕业典礼演讲
brbaba 2009-12-13 20:57
1. 苹果 CEO 史蒂夫 乔布斯 (Steve Jobs) , 2005 年,斯坦福大学 史蒂夫 乔布斯 精彩语录: 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读到了一句话: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的 33 年内,我在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 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当答案连续多次都是 不 的时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 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 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人们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 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 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它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2. 亚马逊 CEO 杰夫 贝索斯 ((Jeff Bezos) , 2008 年,卡耐基 梅隆大学 杰夫 贝索斯 精彩语录: 成功人士关注他们所喜欢的事情,并等待这个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而另外一种做法,即追逐当时的热点则是一条艰难之旅。在 1999 年互联网淘金热时,我看到许多人对电脑、技术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对真正的商业利益和安心挖掘互联网的价值没有真正的兴趣。你会发现自己与一批有着更多激情的人同场竞技非常危险。 3. 全球最富有的作家、《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2008 年,哈佛大学 《哈利波特》作者 JK 罗琳 精彩语录: 你们可能从未象我这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失败,但生命中必然存在失败。没有人可以永远成功,除非你象根本没有活着一样地小心生活 而这根本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失败。 4. 微软创始人兼董事长比尔 盖茨 (Bill Gates) , 2007 年,哈佛大学 比尔 盖茨 精彩语录: 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是表现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上,而是表现在如何用它来消除不平等。 5.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Larry Page) , 2009 年,密歇根大学 谷歌创始人拉里 佩奇 精彩语录: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幸运地举家前来这里,我们中有些人有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也许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像露茜 (Lucy) 和我一样,正在梦想着建立自己未来的家庭。和我一样,你的家庭将你们带到这里,你将你的家庭带到这里。请关心你的家人,同时记住:他们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6.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Eric Schmidt) , 2009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 谷歌 CEO 埃里克 施密特 精彩语录: 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尽可能地与与电脑连接在一起,但也要知道哪里可以关闭电脑。你可能在电脑中打发时间,但生命在于你周围的人。 这些工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使用它们,然后关闭它们,多和周围的人交流。 7.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Sumner Redstone) , 2002 年,凯洛格商学院 维亚康姆董事长雷石东 精彩语录: 如果你在 28 岁时悲叹命运的不幸,你应该听从下面这三条来自一位在过去 50 年中从来没有悲叹过的人的忠告: -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门; - 追逐梦想,但立足现实 - 这与财富无关,而是与成功有关 8.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Omid Kordestani) , 2007 年,圣何塞州立大学 谷歌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奥米德 柯德斯塔尼 精彩语录: 为了保持我的敏锐,我必须象移民一样思考和行动,他们的乐观和动力让我受益匪浅。移民是天生的梦想家和斗士。 9. 1999-2005 年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Carly Fiorina) , 2004 年,加州理工学院 惠普 CEO 卡莉 菲奥莉娜 精彩语录: 什么才能称得上你们这一代的伟大之处?我认为是使用你们在这里所学的知识,不仅仅是找到与计算机连接的方式,而且找到与人的连接方式;不仅仅是架设桥梁填补技术间的鸿沟,更是架设文化间的桥梁;不仅仅是使用数字和公式创造,更是使用语言去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填补愚昧与智慧间的差距。 10.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Jeff Immelt) , 2007 年,圣母大学 通用电气 CEO 杰夫 伊梅尔特 精彩语录: 通过你的决心让自己脱颖而出,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生活设定一个目的,你将定义你自己的目标。努力工作并实现你的梦想。 ( 转 )
个人分类: 杂谈|4025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斯坦福大学历史体会奉献教育的意义
chrujun 2009-12-8 20:41
斯坦福大学是一所私立大学,被视作西岸的哈佛大学,在美国排名前五名。最近的统计表明,斯坦福大学毕业生年平均收入高居全美大学之冠。 该大学始建于1885年。当时的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决定捐钱在帕洛阿尔托成立斯坦福大学,并把自己8180英亩的农场拿出来作为学校的校园。直到现在,人们还称斯坦福为农场。 尽管我斯坦福校园的停留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斯坦福先生的为教育奉献出土地和财富的善行却给我留下永恒的印象。斯坦福先生的行为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最高境界的行善,什么是流芳百世的善行。斯坦福先生不仅仅是奉献了土地和财富,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为尽量多的人某福利的普世价值。每一个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莘莘学子,都会受到斯坦福先生高尚行动的感化,并将他的理念付诸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斯坦福大学能够快速跻身于世界顶尖大学,与斯坦福先生的行善有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尽量多的人能够掌握知识、创造知识,并让他们为人类的幸福和和平而献身,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行善。斯坦福先生做得了这一点,永远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个人分类: 历史忧思|6266 次阅读|2 个评论
STF9608:路,就在脚下
陈中红 2009-6-9 14:14
路 , 就在脚下 , 需要自己寻找 其实很多时候 , 路就是在自己的脚下 , 有了目标 , 只要勇敢寻找 , 何愁找不到路 ? 早上起来,与爱人和儿子通了视频,上旧金山总领事馆的网页上看了有关报到的通知说明,填了 2 张表,已经是上午 11 点多,正考虑去办公室和如何去办公室的问题,因为办公室离住处得 10 多分钟的路程,对于初来乍到的我,在这么陌生而又十分广阔的校园里,想找到办公室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此时听见电话响了,是 wy 从办公室打来电话,说大家都在,问我为何没去,是否不知道路。我说,正是,但我自己会解决的。 Goole 就是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生研究出来的,在此需要时刻,为何不用呢。上了 goole 后,发现 goole 不仅可以搜索某一个地方的 LOCATION, 还可以同时设立两个点 A 、 B ,可以寻找步行或开车从 A 到 B 或 B 到 A 的路线,将 126blackwelder 和 green earth building 输入后,两点位置就出来了,很容易就能看出两点之间的最佳路线。 根据该路线,我很容易就找到了位于 green earth building 的办公室。 来到办公室,又看见了摩尔德万,星期六不是去丹佛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心生疑惑,与他聊了几句,他问我这几天怎么样,我说 I have a good sleeping,and I am very well. 他用手比划着说,星期六飞了过去,星期天又飞了回来。我说真 fast 。 摩尔德万此次去丹佛是因为石油学界最权威的 AAPG 年会,不过他告诉我这次他去,不是参加会议,而是见人,应该是去见学术上的老朋友吧。 摩尔德万是一个真正搞研究的大学问家,他已年过六旬还对研究工作有如此高的热情,真是令人钦佩。恐怕在国内,过了 45 岁年龄的人,就很少自己去潜心钻研啦,有点学问的很多就学而优则仕啦,这是一个很好的 contrast 和 comparation ,需要国人很好地反思。 同时见到了巴西来的一位女石油地质学家,正在做 ppt ,也是准备此次 AAPG 年会的,看来她要大会发言。 见到了 Eric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兼技术人员,打了招呼,以后的实验还需要他帮忙。 回家的路上,一开始还是走偏了,找不到来时的路了。不过正因为这次走偏,我又在此感叹到了斯坦福大学的 great 和 beautiful ,我看见了很多 hall ,非常古典的建筑,加上长长的走廊,还有绿色醉人的草坪以及斯坦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胡佛纪念塔。真的是人间一绝。 虽然有点迷路,但由于心中已经有了目标和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回家的路。自道是,路就是在自己的脚下 , 有了目标 , 只要勇敢寻找 , 何愁找不到路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suqing1961 2009-4-2 14:36
我是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的理事,每星期都会收到四面八方学长们的来信,提供和交流各种信息。昨天收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自强教授的来信和一篇文章,感觉很好,经周教授同意,特转载于此,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教授作品。 各位学长: 你们好! 当前金融危机还没见底,各产业和金融部门都提出了应对策略,那么各大学该怎么办呢? 最近,我到斯坦福大学去进行了访问,觉得他们提出的预算议案很值得参考。故写成《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一文。当然,国情不同,仅供参考。 另外,美国人习惯于提出一揽子方案,而我们习惯于分成一二三四五。但是,那一揽子方案却显现出娓娓道来,絮絮叨叨;既有分析,又有答辩;既很坚定,又充满人情味;既言之艰难,又信心十足。 其实,仔细一归纳,斯坦福的议案是十条。这十条,至少有七八条是可供我们参考的。谢谢一阅。 祝福各位工作顺利!诸事畅达! 北航 周自强in Silicon Valley, California. USA.1st April, 2009. 请看斯坦福大学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2009 年 3 月访问斯坦福大学纪实 周自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美国加州硅谷访问学者) 这些年来,每次到美国加州硅谷探亲访友,总要到斯坦福大学看看。这毕竟是一所世界顶尖级的高等学府,无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是在筹资办学和开展校友工作方面,都有着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当然,她古朴幽静、辽阔舒展和美丽多姿的校园,也总是吸引着我多次造访而流连忘返。 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席卷全球以来,全世界许多银行和企业处在资不抵债、摇摇欲坠、纷纷裁员甚至破产倒闭的经济衰退之中。美国政府为了救市采取了一系列大手笔的行动。在货币政策方面,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低至 0 - 0.25% ,美联储通过多种创新机制向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的一个季度之内扩张了两倍。财政政策方面,美国政府先后推出了 1 , 680 亿美元减税方案、 7 , 000 亿美元不良资产的解困计划、 7 , 890 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以及 20 , 000 亿美元金融稳定方案。据报道,美国政府 2009 年财政赤字将达到创纪录的 1.75 万亿美元,超过美国 GDP 的 12% 。美国政府为救市措施融资的手段不外乎增发国债和印刷钞票。在这种通货膨胀和价值缩水的情况下,我这次去斯坦福大学的目的非常明确,想看看美国大学是如何应对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的。 走进斯坦福大学校园,外观没有什么变化。高大的棕榈树耸立在一英里多长的大道两旁,硕大的椭圆形草地平躺在环形校园公路中央,绿茵茵的草坪上有三、五个人或坐或卧,谈笑风生、悠然自得。红色屋顶和土黄色砖墙交相辉映的建筑群,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早期的建筑物至今还流淌着历史的沧桑;近代的建筑物则显现着新生的朝气。位于校园中心的一百多年前所兴建的纪念教堂,时时在诉说着大学创办人斯坦福夫妇对年轻学子们的期盼和希望。以斯坦福大学校友、美国第 31 届总统名字命名的胡佛塔( Hoover Tower )高耸入云,标志着斯坦福大学高瞻远瞩、永远向上的办学理念。以爱蕾拉咖( Arrillaga )命名的由校友捐建的斯坦福校友会大楼,体现着校友们怀念母校和积极回报母校的高度热诚。远处的绿树丛林之外,伸出了两个巨大的吊车长臂,有人告诉我那是在兴建新的校舍。由学生志愿者引导的外来访问者,一队队地在校园深处参观游览。其中有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慕名而来,准备报考斯坦福大学。我随便问了一位男孩,打算到斯坦福上学吗?他莞尔一笑说:正是!但愿我的运气好吧!他和他的同学是乘飞机专程从科罗拉多州( Colorado )来的,一个想进工学院;一个要读商学院,看来他们都是优秀者,企盼着能考进这所科学殿堂。 我来到斯坦福大学的访问者中心,凯莉( Calley )女士接待了我。当她得知我的来意后,就高兴地说:你要了解金融危机中的斯坦福,这很好!我们首先要谢谢你的关心。最近,我们的教务长( Provost )约翰 尔支门德( John Etchemendy )先生对此有一个介绍。说罢,她递给我一份材料,是今年 3 月 9 日斯坦福大学教务长致全校同事们的一封信。现在我把信的全文翻译如下: 尊敬的同事们:过去的几个月,我们一直在仔细地评估由所有各学院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的预算缩减的建议。这场正在加深和扩大的全国和全球的经济下滑趋势,要求我们作出某些困难的决定。今天,我们开始与校内各部门来分享 2009 2010 财政年度 的最后总资金的分配。我写此信是给你们大家提供这些决定的来龙去脉。 今年 1 月,通过《 斯坦福通报 》( Stanford Report )我向你们说过,投资气候是很艰难的。最近几周你们都看到了越来越恶化的活动,在华尔街出现的不断发展和严峻的衰退,特别在房地产和私人工业部门。据此我们的预算中估计捐款将 损失 20 30 % ,这个比例数现在还正在向更高延伸。而且日益清楚,在我们看到捐赠的价值回到原有水平之前,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由于捐赠是我们学校基本的投资收益,捐赠减少其结果将是学校收入的长期减少。投资收益大约支持了我们校园运转经费支出的 1/3 。其他的主要收入来源,如联邦研究经费、学费和医院诊所的收入,将不会明显增加。学校的理事们上个月预告要增加学费、住宿费和伙食费,而我们相信在这个时刻,我们不能对我们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要求更多。他们对经费资助的需求正在提升,而我们正面对着这些道义上的责任。增加研究经费的联邦经济刺激计划是鼓舞人心的,而我们相信斯坦福在获得这些资金的某些方面是有竞争力的。但是,学校得到的任何研究刺激经费都将不足以抵消其他的损失。 我频繁地被人问到,为什么学校不借用或者花掉捐款资金来缓和短期预算的痛苦呢。事实上,这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是由于我们的捐款使用政策和所谓的平滑规则( smoothing rule )所导致的,早些时候我已经对此作过说明。在现在的 2008 - 2009 财政年度中,我们将 花费掉捐赠的 9 亿美元 来支付运行经费,这超过了上面提到的投资损失。下年度我们将再花掉接近那么多的捐资。很清楚,再要花费比我们政策所容许的捐赠资金,那将是不负责任的。捐赠是意味着给学校提供未来几十年的长期的支持,不是为了缓解短期经济周期的困难。现在消费越多,很简单,不可避免的经费削减将推迟一年、或者两年,而付出这个代价将长期地破坏我们学校未来的资源。 假定捐赠下降,校长和我确信我们必须尽可能快地适应于一个缩减的投资收入水平。今年早些时候,我要求各学院和各部门提供一个可能缩减预算的范围,以便从未来两年多的总资金预算 8 亿美元 中,在基本消费上减少 1 亿美元 。但本周,我将把明年的预算就减少几乎是 1 亿美元 。这实质上是要求各部门将其 预算资金削减接近 15% ,并要求在我们 2010 财政年度开始时的 2009 年 9 月 1 日 就完成这个削减。 这些削减的冲击将随一个部门到一个部门而变化,这取决于他们的预算来自总资金中所占的比例。大部分行政管理部门完全由总资金资助;而学院接受总资金资源在他们岁入收益中只占 7 35% 。当然,大量依靠他们自己拥有的捐赠收益的学院,将看到其捐赠收益的损失相当于总资金的削减。 正如上周四我给我们学校教工评议员所宣布的,我们也已经制订了减少学校工资的计划。在 2010 年财政年度内学校 不给教职员工增加工资 。只有个别在本年度内获得晋升的人例外,他们将获得适合于其晋升的工资增加。 我们希望,工资冻结可能有助于保留某些工作岗位,虽然 更多的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理解,这些决定的累进冲击影响到许多忠诚的斯坦福的雇员。这些是很不愿意作出的艰难的决择,但是我们相信它们是必须的。 我们也已经在努力确认其它省钱的资源。正如早些时候宣布的,我们已经取消了或者推迟了 13 亿美元的预定的建筑项目 。对于已经在实施过程中的项目,或者因成本太高而后延,或者有来自学校预算之外的重要资金来源而移动到今后进行。 遍及校园各处,你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寻找各种创造性的方法来获得效率: 分享办公室设备 , 缩减能源的使用 , 取消一些大型活动 , 削减差旅 , 利用假期剩余时间 。我称赞你们大家的这些努力。在此挑战性的境遇中,你们的帮助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将继续保持信息联络。罕内兹( Hennessy )校长将在 4 月 30 日 给学术委员会作年度讲演时报告学校的财政状况,你们都是被邀请的。同时,还将召集我们自己的学术专家们成立一个专门小组来讨论最近的经济活动。 我们将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网上继续公告具体的有关职业雇佣的信息,网址是 http://hrweb.stanford.edu 。关于预算的信息将临时公布在网上,你们将在那里找到来自校长和我以及校园内各部门的新闻,学校预算信息的网址是 http://budget.stanord.edu 。 我们将继续监控我们的经济状况,并采取进一步所需要的行动。我们保持信心,在这极端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预算议案是深谋远虑的,它将保持我们斯坦福大学在未来岁月里的卓越成就。以前我们经受过风吹雨打的困难,但我们终于成了一所强大和健全的大学。 感谢你们大家的持续忍耐和奉献。 忠诚的, 约翰 尔赤门德 ( John Etchemendy ) 教务长 ( Provost ) 读完斯坦福大学教务长 2009 年 3 月 9 日 的这封信,我对他们这所大学应对金融危机的种种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的预算议案确实深谋远虑,因而对前景充满信心。我想这对其他别的大学也具有参考意义。 告别凯莉女士,走出接待中心大楼。加州湾区的天空多变,刚才还乌云密布,现在又蓝天如洗。但愿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能在人类社会理性和智慧的引导下逐渐平息;愿中美两国人民能 同舟共济 , 携手前进 。 (周自强 写于 美国加州硅谷 2009 年 3 月 25 日 )
个人分类: 亲友情谊|4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