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法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韩国第15届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从西天取经看丝路
gaoguanzhong 2018-10-31 17:20
6941 第15届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前 6951 发表论文 《 从法显玄奘义净看中外文化交流 》 韩国第15届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从西天取经看丝路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10/31 10 月 27 日,在首尔举行第 15 届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单位是韩国外国语大学 BK21PLUS 韩中言语文学疏通事业团。 BK21PLUS 为 Brain Korea 21 Program for Leading University and Students 的缩写,是韩国面向 21 世纪推动高校科研和培养新秀的重要举措。为韩国政府的资助项目,其中绝大部分经费分到理工科,文科极少,而韩国外国语大学争取到该项目的资助,举办了 15 届国际学术活动,累计邀请各国数以百计的大学和数以千计的学者特别是青年学子参加,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第 15 届青年学者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汉学研究的跨境交流”。与会者大多数是青年新锐,也有一部分年长的学者教授参加。 我有幸忝列其中,做了《 从法显玄奘义净看中外文化交流 》的报告。 法显玄奘义净 三人都是西行求法诸僧中的代表人物,成就和影响也最大。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们的行程,正好也相应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由此可见中外友好关系的悠久与密切。 有趣的是 玄奘陆路去陆路回,义净海路去海路回 , 法显陆路去海路回。在加上长期在唐朝生活的新罗僧侣惠超也到印度取经,海路去陆路回。覆盖了陆海两路的四种组合。 朴宰雨教授曾发表关于 新罗僧侣惠超的论文,正是在他的论文的启发下,引起了我对这一题目的兴趣。也算是国际学术交流的一个成果吧。 下面就是这篇论文稿: 内容提要: 佛教的东传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随着佛教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佛教徒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动了到西天取经的念头,立誓到佛教的原生地亲自去搜求经籍,带回来翻译研究。 在西行求法诸僧中,名气最大者自然是玄奘(602-664),他出行18年,由于《西游记》的描绘而脍炙人口,或是由于玄奘光焰万丈,其他求法僧人便埋没了。其实玄奘之前有东晋法显,为真正抵达印度的第一个中国僧人,出行13年;玄奘之后又有唐代义净,是 第一位从海上丝路赴印取经的中国僧人,出行25年,在国外呆的时间最久。 他们三人都是西行求法诸僧中的代表人物,成就和影响也最大。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们的行程,正好也相应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由此可见中外友好关系的悠久与密切。这个联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陆上和海上丝路的振兴,将会更加紧密。 关键词:赴印度取经, 法显,玄奘,义净, 丝绸之路,海上丝路 从法显玄奘义净看中外文化交流 佛教的东传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随着佛教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佛教徒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动了到西天取经的念头,立誓到佛教的原生地亲自去搜求经籍,带回来翻译研究。 在西行求法诸僧中,名气最大者自然是玄奘(602-664),他出行18年,由于《西游记》的描绘而脍炙人口,或是由于玄奘光焰万丈,其他求法僧人便埋没了。其实玄奘之前有东晋法显,为真正抵达印度的第一个中国僧人,出行13年;玄奘之后又有唐代义净,是 第一位从海上丝路赴印取经的中国僧人,出行25年,在国外呆的时间最久。 他们三人都是西行求法诸僧中的代表人物,成就和影响也最大。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地位。他们的行程,正好也相应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路。由此可见中外友好关系的悠久与密切。这个联系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陆上和海上丝路的振兴,将会更加紧密。 千年求经史 我们先从佛教传入中国说起。一般认为,佛教东汉时传入中国。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的白马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所官办寺院。 白马寺令人想起白马驮经的故事。相传汉明帝夜间梦见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第二天将此梦告诉朝臣,问他们是吉是凶。有人说,梦见的是佛。于是汉明帝派郎中蔡愔等人出使天竺(印度)求佛取经,汉使一路风尘,吃尽千辛万苦,到了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到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是和他们一起回到洛阳,同时用白马驮回佛经42章,以及释迦牟尼佛像。汉明帝敕令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 由此看来,蔡愔可算是西行求法的第一个中国人。他虽然没有亲到印度,但毕竟从西域间接带回佛经佛像,并请到几位外国高僧。从此佛教在中原大地发扬光大起来。 此后,又有多位天竺或西域僧人来到中国,佛教开始流传。其中贵霜僧人支娄迦谶(Lokaksema),于167-186年(东汉末年)翻译了《道行般若经》,是最早将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高僧。 佛教在中国流传初期所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由于传来的佛典都是用梵文写的,而中国通梵文的人极少。因而“梵客华僧,听言揣意”,结果是“咫尺千里, 觌(音di) 面难通”(见《宋高僧传》)。虽有一些东来布道的梵僧,将一些佛经翻译成汉文,但随着佛教在中国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佛教徒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不满足于那些支离破碎的教义了,他们动了到西天取经的念头,立誓到佛教的原生地亲自去搜求经籍,带回来翻译研究。 第一位动身的叫 朱士行,三国时期魏国僧人,颍川(今河南禹州一带)人, 法号八戒。曹魏 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 白马寺设戒坛。 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他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朱士行出家受戒以后,在洛阳钻研、讲解《小品般若》,总感到佛经中“译理不尽”。因为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很多,讲解起来词意不明,又不联贯。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品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曹魏甘露五年(260),朱士行从雍州(今西安一带)出发,“西渡流沙”,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果然得到《大品经》梵本。他就在那里抄写,共抄写90章,60多万字。公元282年,朱士行派弟子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自己仍留在于阗,后来在那里去世,享年79岁。 朱士行虽未到达印度,但却开了汉僧西行求法的先河。从三国时期到北宋王朝千余年间,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者前赴后继,数百盈千。 义净有诗句“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尽管如此,一代代僧人还是不畏艰险,踏上旅程。宋朝以后不再有人去印度取经,因为佛教在该国,由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双重打击,已经彻底衰落。 在西行求法诸僧中,成就最大的是东晋法显,唐代玄奘和义净。 在斯里兰卡寻访法显的踪迹 先说 法显,与印度和斯里兰卡有关。 斯里兰卡是南亚岛国,位于印度洋,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航海线上,被誉为“东方航路的十字口”。去年我到斯里兰卡旅行了两个星期,探访了多处与海上丝路及中斯关系相关的古迹名胜。最使我感兴趣的是,看到了法显西行留下的踪迹。法显是走通陆海两条丝路的旅行家。 斯里兰卡中北部有座省城,叫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是斯里兰卡的古都和佛教圣地, 城内外遗留着大量宫殿、寺庙等古迹,1982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圣城遗址中最宏伟的景点叫无畏山(Abhayagiri)。其实这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寺院。半球形的佛塔底座,直径百米,顶上有方座,其上又是圆柱塔,总高也近百米,远望就像小山包,所以叫无畏山。据史料记载,公元5世纪时,无畏山寺有僧侣5000之众。中国东晋高僧法显游历过印度之后,来到这里,住了一年多,收集到几百册佛经。他后来从斯里兰卡走海路,经印尼苏门达腊回到中国,这条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雏形。 说起法显来,他比西天取经的唐玄奘更早,经历更传奇。他的生卒年月,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是约337-422年。出生地也有山西临汾和襄垣两说。临汾现建有法显纪念馆。 法显俗姓龚。小时候,三个哥哥先后因病夭亡。父母深怕他也长不大。他们相信舍身佛门,就不会被鬼怪伤害的说法,于是把孩子3岁就送到寺院当小沙弥(童僧)。20岁那年,法显正式受戒,成了一名和尚。他因慨叹佛教传入中国200余年,佛家经典“三藏”中,经、论传译失真,律藏残缺,从而矢志寻求。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以60多岁的高龄,偕同学4人从长安出发,到张掖后又会合7位僧人,共11人,出敦煌,渡流沙,越大漠,于401年到达和田,复从和田越葱岭,渡印度河,经乌苌国(印度河上游),到达弗楼沙(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同行者有的回国,有的病故,有的冻死,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两人。他们继续南行进入中印度,遍访舍卫城、那烂陀、菩提伽叶等佛教圣地和历史名城。后在巴连弗因(即华氏城,今巴特那),住僧寺三年,学习梵文、抄写经律。此时道整不想回国,法显则继续前行,到达东印度的多摩梨帝(今加尔各答西南50公里的德姆卢格),继续学习,抄经画像。 东晋义熙五年(409)法显离开印度,乘船渡海,到达师子国,即斯里兰卡。他在《佛国记》中写道: “于是载商人大舶,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彼国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一由延合4.8公里)。其国本在洲(岛)上,东西五十由延,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尼珠地,方可十里。王使人守护,若有采者,十分取三。……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 法显对斯里兰卡的描述,弥足珍贵。他在师子国住了两年,继续搜寻国内没有的佛经。有一天,他在无畏山寺庙,忽然看到一个商人在佛像前供奉了“晋地一白绢扇”,这是来自中国的物品,可见当时海上丝路已经形成。法显睹物思乡,“不觉凄然,泪下满目”。于是他决定回国。 回程时法显选海路,再附商船横渡印度洋,又在耶婆提国(今印尼)停留五个月,然后航经南海、东海。历尽艰辛,于义熙八年(412)返抵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 法显去国离开长安,走陆上丝路到印度,经海上丝路还乡,前后13年之久。同时走过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法显是第一人。归国至建康(南京)和荆州译经八年,他以86岁的高龄在荆州(湖北江陵)辛寺圆寂。西游的经历他写在《佛国记》里。《佛国记》约1.4万字,是5世纪初亚洲佛教史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友好往来的宝贵记录。英法等国先后出版了译本。 《佛国记》书中所记斯里兰卡情况,比该国最古老的史书《岛史》和《大史》早100多年。法显亲历亲闻,材料确凿。在斯里兰卡佛教徒中,法显的名字家喻户晓,他的故事已被编写在小学课本中,广泛传布。 法显比唐僧取经要早二百多年,其功绩流传千古。1992年(佛历2536年),中国援助,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博物馆,叫无畏山博物馆,也叫法显文化馆,除了佛教雕塑,出土文物外,还有法显的画像和生平介绍呢! 斯里兰卡还有一个法显石村,位于科伦坡东南50公里的布拉特辛哈(Bulathsinhala)。据传法显从阿城前往亚当峰(又名圣足山,相传佛祖在此留下脚印)途中曾栖居在这里的一个大石洞。1981年,斯里兰卡政府在中国政府帮助下,在此石洞近旁,兴建了法显石村(Fa-Hsien Village),修筑了法显石庙,斯里兰卡总统贾亚瓦德纳(Junius Richard Jayewardene,1906-1996)亲为立碑,庙内有新雕的大卧佛。石村现有居民300户以上。村口立有石碑,用中文和僧伽罗文铭刻着“中斯友谊村——法显石村”的字样。 大雁塔忆玄奘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的盛世之一,国泰民安,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不仅有大量外国人前来,而且也有不少中国人,走出国门,了解外面的世界。其中最著名的有玄奘法师,他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学习佛法,并带回大量经卷。西安大雁塔所在的寺院就是他当年主持翻译佛经的地方。 大雁塔是西安城外最著名的景点,为古都的象征。它位于城东南4公里,是慈恩寺的一部分。隋唐时期,这里是城内,那时的长安,是今日西安老城面积的七倍。 慈恩寺创建于隋代,唐太宗之子李治为太子时,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为追念其母重建并命名。唐高僧玄奘曾在此译经。李治即位后称唐高宗,大雁塔是他在永徽三年(652)建造的,工程由玄奘主持。初建时只有5层,仿古印度建筑而成。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重修时增至七层,至今未变。大雁塔得名来源众说纷纭,其中一说为相传“塔初成,常有雁来集”,因此得名大雁塔。 从慈恩寺南面的大门进去,鼓楼、钟楼分立左右,迎面就是大雄宝殿。大雄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尊称之一,意指佛陀有巨大的力量,能降伏一切烦恼和魔众。殿内正中供奉佛陀法身像及弟子伽叶(东侧)和阿难(西侧)尊者像。两侧供奉文殊(东侧)、普贤(西侧)菩萨像。东西两侧墙壁上供奉十八罗汉像。 过大雄宝殿和二殿(法堂),眼前就是大雁塔。大雁塔巍然屹立,塔高64.7米,外观为七级浮屠,呈方形锥体,庄重大方,底层各边均长25米,逐层收缩。塔身系青砖砌成。每层四面各有砖券拱门一个。塔内依扶梯盘旋而上。登塔俯瞰,城南美景尽收眼底。登高临虚,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岑参赞颂大雁塔的诗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1300多年前,唐僧玄奘取经归来,为妥善保存由印度取回的的佛经、佛像,他亲自设计并参加建造了大雁塔。他还在塔下的慈恩寺主持翻译佛经,并在寺内写下不朽名著《大唐西域记》(12卷)。 玄奘(602-664),又称三藏法师。唐代佛教盛行,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决心赴印度学习,以求解决。贞观元年(627),25岁的玄奘离开长安,于629年出玉门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五万里孤征,历时17年。他沿丝绸之路,穿流沙,越葱岭,周游五天竺(印度各地),遍历百余国,主持过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讲席,公元642年在曲女城数万僧众参加的盛大法会上,玄奘宣讲其论,并写成文字悬示,以博学雄辩倾倒所有与会者,连续18天竟无人敢于辩论。会后玄奘乘大象游行,由贵族大臣陪为护卫,旌旗蔽日,欢呼歌唱,获得了宗教法会的最高荣耀,在印度的声誉和影响也达于巅峰。次年,他从曲女城满载经卷,踏上归国历程。最后带回657部佛经和印度、中亚和西域人民的友谊,于贞观十九年(645)回到长安。 在玄奘法师主持下,19年中译出经、论75部,1300多卷。他写下的《大唐西域记》是世界探险史上的名著。此书已被译成英、法、日等国文本。这是研究古代印度、中亚和西域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和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大雁塔底层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中,分别嵌有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楷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前者是唐太宗为玄奘所译诸经写的总序,后者是唐高宗为“圣教序”所写的纪文。碑上还雕有佛像、寺庙、花纹等,是极其珍贵的唐代遗物。 小雁塔看义净 西安还有一个小雁塔,位于城西南1公里。此塔属于荐福寺,该寺创建于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在荐福寺内建塔,三年建成,为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塔身逐层收成秀丽舒畅的轮廓。原为15层,现存13层,高43米,因比大雁塔略小,故称小雁塔。武则天亲赐“千秋胜绩”,寺内有对联:女皇赐御寺,宝塔撑青穹。 唐代高僧义净(635-713),于高宗咸亨二年(671)经海路下南洋去印度游学,经30余国,历时25年,到武则天证圣元年(695)返洛阳,带回梵文经书400部,后来到长安荐福寺内主持译经56部,230卷,并写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 《南海寄归内法传》两书 。义净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媲美玄奘,但远远不如玄奘出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籍贯唐代齐州(治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山茌县(长清区张夏镇一带),为范阳张氏之苗裔。义净生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比玄奘晚33年。7岁时双亲把他送到齐州城西四十里左右的土窟寺(曾名四禅寺、永庆寺)。在这里,义净遇到了善遇法师。善遇内外兼通,多才多艺,使 义净掌握了 基础坚实的多方面文化知识。慧智禅师则将义净引导到佛学道路上来,从此义净跟随慧智禅师专学佛典。 义净曾游学洛阳,长安,在学习中仍存疑问。因“仰法显之雅操,慕 玄奘之高风 ” ,便下决心去西天,到印度参拜圣地,求取真经。 义净出行比 玄奘晚42年,但走的是另一条路——海路。这是因为当时通往印度的陆上丝路因西域动乱不够畅通,海路则较为顺畅。大唐富庶,南亚、西亚等国,纷纷前来贸易,商船云集广州等地,便于搭乘。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义净36岁,正在京城长安听习佛经,与几位法师相约西游。可惜义净的同伴们西游的意志并不坚定。次年将乘舶南下到广州时。相约同游的同伴只剩下小僧善行一个。但 义净不改初衷,奋然抒怀曰:“上将可凌师,匹士志难移!” 高宗咸亨二年(671) , 乘着十一月的北风,义净与善行离开广东搭乘波斯商船泛海南下西行。途中海域洪溟,波浪滔天,经历了20来天的颠簸,他们抵达室利佛逝(Sri Vijaya,今苏门答腊巨港一带)。室利佛逝那时是南海中的交通要道,相当繁荣。义净在这里居留了6个月,学习梵语。唯一的同伴善行因患疾病,乘船返回了广州。只剩 义净孤身一人。 室利佛逝王支持义净的举动,派船将义净送往末罗瑜(占碑,Jambi)。在末罗瑜停留两个月,义净便转到羯荼国(今今苏门答腊北部亚齐一带,或马来西亚北部吉达州,Kedah一带)去。从羯荼出发继续往前行时,乘坐的还是室利佛逝王派遣护送的船舶,这时是咸亨三年(公元672年)12月。乘船向北航行十多天,到达裸人国,这个国家在今日印度尼科巴群岛一带。岛上长着椰子树,槟榔树,当地“丈夫悉皆露体,妇女以片叶遮形”,这里的人肤色并不黑,中等身材,拿手好活是编织藤箱。他们见到义净乘坐的船舶,纷纷划着自己的小船,带上椰子、芭蕉、藤竹器来交换,靠近船舶的土著居民的小船有一百多条。他们常常逼着来往的船只做交易,如果不肯,就放毒箭,中箭者必死无疑。 从裸人国往西北漂泊半个来月,咸亨四年(公元673年)2月, 转抵印度 。弃舟登陆,就是东印度南部的耽摩立底(梵文Tamralipti,今西孟加拉邦南部德姆卢格,Tamluk,一带,东距加尔各答50多公里)。一年后到达那烂陀寺(Nalanda),义净在此学习佛教经典11年之久。即从唐高宗咸亨五年(674)至武则天垂拱元年(685)。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庙,玄奘曾在此求学,这里也是 义净求法的最终目的地。义净仔细地考察印度寺院生活,比较中印两国的差别,对印度的社会制度、医药、服饰、饮食乃至计时用的“水漏”等等,都认真观察、记录。 其间 义净 还巡礼了一些重要的佛教圣迹,特别是遍览朝敬了佛教八大圣地:一、本生处,二、成道处,三、转法轮处,四、鹫峰山处,五、广严城处,六、从天下处,七、只树园处,八、双树涅槃处。 参拜这些圣地后,义净回到 佛学中心 那烂陀寺。不论四处朝敬圣地,还是相对固定地停留那烂陀寺,义净从不放过与高僧法师们切磋学问的机会。 人在印度,心念神州。学成归国,光大华夏文明的抱负自始至终萦绕在义净胸怀。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他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路途。没想到在那烂陀与耽摩立底间又遭遇劫匪,险些被那些强盗杀掉。冥冥之中佛祖保佑,义净与其携带的经卷安然无恙。从耽摩立底升舶航行,途经羯荼国等国回到室利佛逝,时当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义净在室利佛逝停留了六年,翻译佛经,撰写西行见闻。 武则天 长寿三年(公元694年)五月,义净由室利佛逝乘船出发,一个多月后回到广州。次年,即 证圣元年(695年) 义净回到东都洛阳。他 去印度游学,经30余国,历时25年,至此圆满结束。 带回“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合五十万颂,金刚座佛像真容一铺,舍利三百粒”。皇帝武则天率群臣出城迎接,在洛阳上东门外举行盛大仪式,欢迎义净归国。 * * * * 试比较一下。法显、玄奘和义净,都是长期留学印度的大佛学家、历经数十年的大旅行家和主持译场的大翻译家。 法显是陆路去,海路回; 玄奘是横渡流沙,循陆路而往返;义净则乘风破浪,从海路而去来。 法显著有《佛国记》,对印度和斯里兰卡都有描写。 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但他对东南亚很少记述。而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了玄奘回国(645)后的46年间,东方僧人西行求法的事迹及路线。书中除了记有经西域、吐蕃、尼婆罗(尼泊尔古名)到印度的道路,还详细记述经南海诸国到印度的交通情况,这正好和《大唐西域记》相补充印证,成为研究中国与印度、南海关系史的又一部不朽名著。 最后再补充一句。唐代还有一位高僧,叫慧超(704-787,或惠超),是新罗人,年幼到中国,成为僧侣。722年慧超出海前往印度诸国巡礼,然后前往波斯、大食、突厥,经 葱岭在727年抵达新疆,最后回到长安,著有《往五天竺国传》。慧超在长安开始翻译一部佛经,780年在五台山将此经译完。他是从海路去,陆路回,正好与 法显相反,他出发时仅18岁,而法显动身已年逾六十,这也算是两件趣事。关于 慧超,研究还不够。朴宰雨教授发表过论文,这里不再多说。 作者 高关中,现住德国汉堡。汉堡大学经济学硕士,荣誉文学博士。欧华作协理事。写作重点为列国风土,中外文化交流,人物传记等。 17 张照片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32375do=blogquickforward=1id=1143475
个人分类: 中国名人|1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发现美洲竟然是法国原创的舶来品
热度 4 laserdai 2014-11-28 08:17
  最近看看罗荣渠的 《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以及相关资料比如《美加華人史話 :第四章慧深、法顯和扶桑之謎》,才发现:中国人发现美洲竟然是法国原创的舶来品。   1761年(   清乾隆二十六年)   ,法国汉学家历史学家   德     吉涅 ( Joseph de Guignes )   提出《中国人沿美洲海岸航行和居住》的论文   ,刊登于法国文史学院的研究论文集中。 他研究 了 中國古 代 史, 根据《梁书〉记载 推論在公元五世紀時,已有中國人到達扶桑國;扶桑就是在美洲的西海岸、現在的墨西哥地方。   这有点令人遗憾!国人对中国古籍最为熟悉不过,可惜竟然没有能首先提出这个观点(至于对错需要更多的论证和考证,那是后话),竟然被法国人原创!     1863年,法国学者阿贝尔—雷米萨翻译的法文版《法显传》(佛国记)在法国出版。1869年,英国学者萨缪·比尔又将《法显传》译成英文在伦敦出版。1886年,《法显传》的另一个英文译本由詹姆斯·莱治翻译出版,西方由此知道了法显的名字。       这件事最早发生在乾隆年间,之后又是哪位中国人把这个观点介绍回国内的?罗荣渠的资料虽然详细但是没有明确说明。根据资料推测,应该是章太炎。     1900年前后,学术氛围活跃的法国史学界又首先提出了法显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观点。此后不久,国学大师章太炎注意到了法国学界的这一新进展,撰写了《法显发现西半球说》一文,并作了相应的论述。在文章结尾,章太炎不禁感叹:“哥伦布以求印度,妄而得此,法显以返自印度,妄而得此,亦异世同情哉。”   章太炎所著 『太炎文錄初編』別錄三,刊有『法顯發現西半球說』。他引法國 『現代世界報』上的說法,「始發現亞美利加洲者,非哥倫布而為支那人。案紀元四百五十八年,支那有佛教僧五眾,自東亞之海岸直行六千五百海里而上陸。其主僧稱法顯。據其旅行記所述上陸地點,確即今墨西哥。』章太炎繼續引證,「今考墨西哥文化,尚有支那之文物制度之蛻形,見其婆羅門裝飾,又有大佛像等,不知何年製造。今案所謂旅行記者,則法顯『佛國記』,其發現美洲之跡,當在東歸失路時。」后来,章太炎还当面教训过刘半农,竟然不知到这件事情。 。。。。。 再后来的后来, 1962 年,苏联人发表了一个短篇,被邓拓在〈北京晚报〉上考证了一番,才算引起新中国对于此话题的注意。上篇博文中给出了记载。(   发现美洲续:苏联邓拓联手,南北朝高僧慧深,扶桑就是墨西哥   )。随即也就有了朱谦 之 的论述。   60年代和80年代,台湾历史学者达鉴三和卫聚贤也曾先后出版了《法显首先发现美洲》和《中国人发现美洲》,参与进来这个话题。   这样基本理出来了一点头绪。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325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中国发现铁基超导
热度 9 laserdai 2014-11-18 07:58
  到底谁先发现了美洲?   对这个问题最近看了一些资料,领悟出来了真谛。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跟一元一次方程(y=a*x+b)一样,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今后恐怕非常难找到真正的答案了,因为参数a和b确定不了。唯一希望是期待考古学的重大发现,也许未来基因测序和基因组学方面可能给出重要的辅助证据。 比较明显, 东晋高僧法显已经发现了中美洲   ,这是中文资料中能查找到的最早的记录,推断实际年代只能在这之前。  从北美的印地安人,到中美洲的玛雅人,再到南美洲的印加人,和夹在他们之间的那些根本不知道名字的什么什么人,有些是土著(这需要等待人类起源方面的重大发现来证实,不管是创造论还是进化论),有些应该是外来的移民,比如炎黄时代、夏人、殷商人的部落通过现在的白令海峡迁移到北美洲,再进一步移民到中美洲和南美洲,甚至通过浩瀚的太平洋漂泊过去。 至于说, 哥伦布发现美洲,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欧洲发现美洲,更严格地说应该是,西欧发现了美洲 。人类史上,由于欧洲文艺复兴后开始快速发展并野蛮扩张,从而主导了世界,因此他们掌握了话语权,所以,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哥伦布发现美洲被包装成(美洲外的)人类发现美洲。当然, 有些国人不加思索完全接受了这个观念 ,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将来的中国史学界一定会还历史本来面目。   至于郑和发现(中南)美洲,不再具有重大意义, 这样的提法也不妥当 ,因为有东晋高僧法显的记录在 。 至于那本 英国人写的书 《 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 》 ,还有随后的 李兆良 博 主的两本书 ,只能证明郑和时代的中国明朝已经大体知道了全世界,并且和中南美洲有了实实在在的贸易关系,由此中国引进了多种农作物、蔬菜水果甚至家禽 。 至此,名实已明!我已经不需要为了这个目的再看任何相关资料了。 人类的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中国发现铁基超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在称作铁基超导的那类物质,很早之前就知道,但是没有人测试过其超导性质。有位东洋好事者法显无意中发现 铁基能 超导这个新美洲,在新的〈佛国记〉中 报导了26K的超导温度。差不多同时,烧制瓷器方面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的中国的一批国家级科研团队纷纷开足马力烧制 铁基超导新瓷器,超导温度迅速提高到超过40 K,并进行各方面各方位的测量测试计算分析,一时间 铁基超导中的印地安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等都被屠杀殆尽,中国几乎全部殖民占领了 铁基超导这个新美洲,让 国际同行惊叹无法下脚,甚至都插不进手指头。 由于中国在铁基超导方面的做大和强势,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于是中国发现了铁基超导,   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并载入历史。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4970 次阅读|21 个评论
东晋高僧法显已经发现了中美洲
热度 5 laserdai 2014-11-17 08:08
享受天朝优质中学教育的,都知道1。哥伦布发现了中南美洲;2。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最近注意到有本英国人写的书 《 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 》 ,还有随后的 李兆良 博主的两本书 ,证明郑和先于哥伦布发现了(中南)美洲。 上篇博文 到底谁先发现了美洲? 本来是颗小石头子,扔到大洋里面打水漂玩,不曾想惊起两条大鲸鱼。 第一条大鲸鱼是:   罗荣渠著 《美洲史论》  黄安年 2014-11-16 22:17 从学术角度讲,还在1992年时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就在一个1492五百周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对于美洲发现说的质疑, 他说准确地应该是首航美洲。很可惜,我们科学网上的一些博主对此好像并不了解啊! 请看我2010-3-20博文, 罗荣渠著 《美洲史论》提要, 2010年3月20日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304674.html 这本书说中国人首先发现了美洲。可惜我手头没有这本书,近期也得不到这本书,只好按下不表,等待有网友把相关章节发上来。 第二条大鲸鱼是: 东晋高僧法显已经发现了中美洲 xiaobaobao888 2014-11-16 10:09   法显( 334年—422年),俗姓龚,后赵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代表作《佛国记》中所称:“ 九十日许只在一岛停靠,余则大海茫茫 ”,这与海貌地理不符,因此很多学者否定了“耶婆提”即爪哇或加里曼丹的说法。 我国学者从航行105天及大风吹向测算,考证为墨西哥西海岸,这是对世界史的传统理论是一次冲击。 从法显所乘船1580年前的航海纪录分析,有关学者认为这个船队自斯里兰卡启航,在第十六天起就在太平洋深海海域航行。 法显是在十五天前尚可通过岛屿来辨别方向。 《佛国记》中记载:“每当夜暗,但见大浪相博,晃然火色” ,据远洋海员告知,这是深海海浪六级以上时产生的海洋物理发光的现象; 《佛国记》又载:“商人慌惧,不知那向,海深无底,无下柱之处。 ”当时是木质帆船,使用石锚。浅海难见大鲸、大鲨鱼、大海豚等,这种海貌非深海莫属! 法显又写道:“若阴雨时,为逐风去。至天晴已,乃至东西,还复望正而行。” 这是太平洋季风时节东行的感受。 按古船昼夜行一百海里计算,法显航行105天总计9000一一10000海里, 所到耶婆提应是美洲西海岸 。 《佛国记》中描述耶婆提情况,同墨西哥古印地安人中的马雅人当时的人文社会情况很是吻合 。 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据远洋海员告知,法显船队只有在墨西哥西海岸出海西航,经115天航程,方能直抵中国山东半岛,在青岛崂山上岸。这是符合正常天气情况下航行万余里海里的推算。 由此考证,可以认定公元412年法显横渡太平洋抵美洲大陆,他是发现美洲新大陆的第一人。这一历史见证,又在中国佛教史上,写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天天口里叼着棒棒糖的小宝宝 ,我大概知道你是哪位了,出来晃悠多了你就会不小心露出自己的马脚,呵呵! 佛国记 ,( 百度百科 ) 全文连接 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301/0000/003.htm 我在上上篇博文中提到: 面子问题的根本, 其实也算虚荣心作怪。人的本性如此,很多人组成的国家也必然是。 作为一个国家,弄点大动静,让普罗大众多点茶余饭后的料,也让本国的子民们脸上增光,何乐而不为乎? 并且,这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既有财力物力更有科技实力,所以才能做成。 如果这些考证能做好,写进天朝的中学历史教材,不是中华民族莫大的面子么? 中国能做好子虚乌有的三皇五帝的断代工程,就不能理顺美洲的发现?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8730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