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血管现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心血管现状:挑战与对策-- 兼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热度 2 hucs 2014-11-20 16:06
引言: 今年11月20日是全国第一个“心梗救治日”。 “1120”寓意“我要120”,即当有胸痛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另一含义是指,心梗救治黄金时间为120分钟内。 我国每年有50万新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30%的患者将失去生命。死亡患者中绝大多数死于到达医院之前。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如何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这里,先期披露作者撰写的一篇相关述评文稿(待发表),帮助各位网友和读者了解我国心血管病的现状与挑战。 -- 中国心血管现状:挑战与对策 兼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 胡春松 1 吴清华 2 胡大一 3 1 南昌大学心内科(在职博士,副教授),南昌 330006 2 南昌大学二附院心内科(硕士,教授),南昌 330006 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教授,院士),北京 100044 —— 通讯作者 1 :胡春松,南昌大学医院心内科,南昌市八一大道 461 号,南昌 330006 , 电话: 189 7081 6800 , Email: cnhucs@163.com 通讯作者 2 :胡大 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北京 100044 , 电话: 010 8832 4726 ,传真: 86 10 8838 1733 , Email: dayi.hu@medmail.com.cn 摘要 本文简要评述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于今年 8 月 8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心脏大会( CHC2014 )期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 》。作者概述了当前中国 心血管病主要现状与挑战,并提出应对已成为第一“杀手”和一种主要慢病的心血管病的新策略。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现状,挑战,对策 Cardiovascular Status in China :Challenge and Strategy HU Chun-song*, WU Qing-hua, HU Da-yi.*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330006,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HU Chun-song or HU Da-yi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briefly a leading publication of 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NCCD) , China,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2013 launched at ChinaHeart Congress 2014(CHC2014), Beijing , China , 8 August 2014. The authors introduced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and summarized the new strategies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hich has already been the No. 1 killer and a mainc hronic non-communicablediseases(NCDs).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urrent Status, Challenge, Strategy 2014 年 8 月 8 日 ,在中国心脏大会( CHC2014 )期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3 》。这一最新报告承接了 2010 年的首发报告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在发布会中指出,“我国每 5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个心血管病患者,每 10 秒钟就有 1 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可见,由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心血管发病率有降有升。由于中国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市居民中风发病率下降,但中国 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却在明显增加,尤其是农村地区。一方面,与高血压总数绝对增加有关。粗略估计,中国现有高血压患病总人数已超过 3.0 亿, 45 岁以上成年人可谓“三人行必有高血压”,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患病人数亦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村城镇化率提高而生活方式逐渐不良有关;此外,与农村健康知识相对不足以及医疗保障相对落后也有关。因此,必须在中国农村推广普及简单易行的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基本策略 。基于合理用药的考虑和他汀药物的高效性与多效性,作者等已提出“他汀药物,入室必用( door to statin, D2S 或 s tatinized )” 。而应对高血压的流行,作者等已开发了富有特色的高血压管理“中国方案” 。 其次,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传统的危险因素依然常见且流行,包括高血压、 糖尿病、血脂异常、 吸烟和被动吸烟 、 超重和肥胖 、 饮食结构不合理等; 新的危险因素正随着21世纪第二个十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显著变化而与时俱进。例如,互联网时代的e生活( elife )以及电子产品和交通工具(例如,手机 、 iPad 、 电视和汽车等)的普 及,导致久坐 、 熬夜 、睡眠障碍、 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明显不足等现代不良生活方式,还有水 - 空气 - 土壤 - 声因 WASS )等污染(例如, PM2.5 ) ,营养过剩而维生素却摄 入不足等。未来,新的危险因素随着上述不良生活方式的流行将深刻影响人们的心血管健康。例如, 作者近年发现的因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新型压力”相关的一组高血压,已被命名为“ C 型高血压( CtH ) ” ,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体内 Cortisol 水平 — 该病生物标记物的暂时明显增加或持续缓慢增加,常见于中青年患者。由于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 、 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 HF ) 、 中风或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被称为容易忽视的新 “ 杀手 ” 。 因此,必须大力控制危险因素( RiskFactors Control, RFsC ) ,这是费效比最优的临床策略之一。对于遗传因素 和遗传基因的影响,利用 RNAi 以及最新研究的 CRISPR/Cas 基因组编辑技术预防心血管病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 第三,与 主要危险因素(例如,肥胖 、睡眠障碍和高血压 )相关的 OOH 综合征( obe sity-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ertension syndrome )以及主要慢病(包括心血管病 、 糖尿病和癌症)形成的 CDC 链( cardiovascular-diabetes-cancer strips ) 已分别被作者等发现和命名 。众所周知,肥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和高血压是全球常见的主要的富于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三者均是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子,三者共存现象也较常见。而其共存对于体内血管系统是一种严重的危害。作者等早在 2006 年就发现并命名为 OOH 与 NOOH 综合征(后者为非肥胖的, non-obe sity )。 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 NCDs )现已总计超过十亿,且占目前死因的 85% 。由于导致 70% 公共卫生负担而成为重大问题和挑战。作者等发现,慢病特别是心血管病 、 糖尿病和癌症,共患病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由于三者相互关联,作者等首次将其命名为 CDC 链 。 CDC 链 是高发病率 、 高死亡率和高直接治疗费用的主要原因。 OOH 综合征和 CDC 链 的发现将有助于人们从源头上加强主要慢病与主要危险因素的防控,帮助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慢病防治策略。“知晓得越多越有益啊!” 关于 肥胖 、 OSA 和高 血压的研究多如牛毛,但鲜有 OOH 综合征的研究(作者的初步临床研究待发表);同样,关于 心血管病 、 糖尿病和癌症的 研究亦多如牛毛,却没有 CDC 链 的 研究 。而且,根本没有 OOH 综合征与 CDC 链 的结合 研究。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肥胖及相关的 OOH 综合征?为什么慢病 “ 井喷 ” 而 CDC 链 “ 高涨 ” ?相关的基因呢?如何有效防控?这些是我们在新世纪需要迫切解决的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临床热点问题。 以心血管病为首的慢病以及相关的 OOH 综合征和 CDC 链 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居民的心血管健康,影响人们的预期寿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合理高效应对。毫无疑问,早期预防是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治疗 。基于作者 以前富有成效的工作,必须大力推广 RT-ABCDEF 策略 ,普及作者等创造性总结 、 提出的以包含五大健康要素(环境 、 睡眠 、 情绪 、 运动和饮食)的 “ E(e) 种子法则 ” 为基础的 [ E(e)SEED-BasED ] “胡氏健康生活方 式( Hu’s healthylifestyles , HHL )” 。相关的干预策略,例如 SEEDi , E(e)SEEDi 或 HHLi ,是心血管预防和治疗的“双效疫苗”。政府部门应认真考虑“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Health in All Policies )”,即“政策性或零级预防” 。对于个体而言,“ 210 级预防”是贯穿终生的策略。由此,人们自然得到作者奉献的慢病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 健康长寿 =RT-ABCDEF + E(e)SEED-BasED +210 ) 。当然,对于已经有明显症状的门诊或住院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或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是必须考虑的治疗选项。 致谢: 本文初稿完成于2014 年8 月上旬,8 月中旬投稿《中华医学杂志》( ZHYX-2014-0814-02681 ),承蒙高润霖院士 、 韩雅玲院士 、 张运院士 、 葛均波院士和胡盛寿院士审阅,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 Hu SS , Kong LZ , Gao RL ,et al. Outlineof 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 2010. National Center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hina , Biomed Environ Sci , 2012,25: 251-256. 2. 胡大一,胡春松。 冠心病一、二级预防的基本策略。中国遗传网,2007 ;3 月30 日 ( http://www.chinagene.cn/CN/news/news370.shtml )。 3. 胡春松,胡盛寿,胡大一。 他汀药物,入室必用。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中国南昌,2010 年11 月5 日-7 日。 4. Hu CS, Wu QH, Liu YN, Ma CS, Tkebuchava T, Hu DY. A novel program for hypertensionand predictors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n hypertension. Manuscript Insubmission. 5. Tonne C, Wilkinson P. Long-term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is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follow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ur Heart J, 2013,34:1306-1311. 6. Wichmann J, Folke F, Torp-Pedersen C, et al. Out-of-hospitalcardiac arrests and outdoor air pollution exposure in Copenhagen, Denmark. PLoSOne, 2013, 8: e53684. 7. von Klot S, Cyrys J, Hoek G, et al. Estimated personal soot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set in acase-crossover study. Prog Cardiovasc Dis, 2011, 53: 361-368. 8. Hu CS, Wu QH, Hu DY. C-type hypertension :an ignored new killer? Manuscript in Submission . (或中文发表) 9. 胡春松 . 青春诗语 [ M ] .1 版 . 南昌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11: 234. 10. Cong L , Ran FA , Cox D ,et al. Multiplex genome engineeringusing CRISPR/Cas systems. Science , 2013, 339: 819-823. 11. Mali P , Yang L , Esvelt KM , etal. RNA-guided human genomeengineering via Cas9. Science , 2013, 339: 823-826. 12. Ding Q , Strong A , Patel KM , etal. Permanent alteration ofPCSK9 with in vivo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Circ Res , 2014, 115: 488-492. 13. 胡春松。我国学者首次提出“OOH 与NOOH 综合征”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 :121 14. Hu CS, Wu QH, Hu DY.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strips: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J Thorac Dis, 2014, 6: 1319-1328. 15. 胡春松,Hong JY ,胡大一。 早预防是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治疗。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 :501-503 1 6 . Hu CS. RT-ABCDE s trategy for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human diseases. Chin J Integr Med , 2008 , 14: 147- 1 50 17.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胡氏健康生活方式。见:胡春松 . 青春诗语 [ M ] .1 版 . 南昌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011: 129. 18. Hu CS, Wu QH. Health: A dreamfrom reality to future. Manuscript inSubmission. 19. 胡春松,科学网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cs.htm )。 -- 胡春松 副教授 / 副主任医师 在职博士(生) 南昌大学医院门诊部心血管科 南昌市八一大道 461 号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江西南昌 330006 Tel:18970816800 Email: cnhucs@163.com 个人博客 :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6 单位平台: http://hospital.ncu.edu.cn/ -- 作者简介: 胡春松,男, 1968 年 2 月生,江西进贤人,中共党员,医生,诗人,南昌大学在职博士(生)。著有医学专业著作以及诗书《青春诗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青春论语》(见网络版,纸质版待出版)、诗书《美丽中国》(待出版)、诗书《中国 · 梦》(待出版)、《青春私语》(待出版)、《地震 N 章 和 JAMA 诗稿九篇 》(待出版)。作者是 “ 岭峰体 ” 诗歌提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并建立了现(当)代诗歌评价的 “ 五美 ” 标准(结构美、意境美、思维美、语言美、韵律美);作品充满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交织的多重色彩;尤以 “ 纯韵 ” (亦称 “ 春韵 ”— 作者命名)诗歌见长; 首次提出并创作九言诗歌。 提出并建立慢病(包括急性心脑血管事件)防治通用公式,即健康长寿方程式(健康长寿 =RT-ABCDEF+E(e)SEED-BasED +210 ),它是每个人管理自己健康的金钥匙。另有:科学网博客( 2009.10- ),人民微博( “ 颂子 ” , 2013.3- ),雅虎博客( 2007.6-2009.9 ) . .. 工作描述:左手医学,右手诗学。 主要研究方向:胡氏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基础 临床);人文与医学,等。 宣传口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国 “ 种子 ” 保健康。 注: “种子”在这里的直接含义是指以[ 健康的“种子”法则 ]为基础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被命名为“胡氏健康生活方式”( 胡春松,胡大一,胡盛寿。 见:《青春诗语》, 第 129 页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1 年)。 ---- 胡春松大夫在职博士论文之一,欢迎参考引用(全文可免费下载): Cardiovascular, diabetes,and cancer strips: evidences,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 http://www.jthoracdis.com/article/view/3019 )
个人分类: 博士研究|319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