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古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东西方文明 – 历史的汇合
benlion 2015-5-22 11:54
全球化的国际社会,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和深入的社会考察与历史研究,其实,决定一个社会未来实力的两个关键,就是决策科学和技术科学。 日本也有从美国获取技术,但进行了改进即创新 (innovation) ,美国最初从欧洲获取技术, 19 世纪却产生了爱默生脱欧自主的精神独立,从而走向爱迪生等技术发明和创新 , 中国也是到了文化复兴的精神独立时期。 从工业 1.0 到工业 5.0 的技术发展,前面的技术是后面的基础,而后来居上都是靠后面的技术发明和创新,从而,也导致了不同社会的产业优势的格局不同,可能是人类社会的自组织内在分化与外在整合的历史学现象。 当然最早是欧洲从亚洲和中国获得技术,有关意大利和英国纺织业的发展 , 在英国的运河和中国古镇之间存在关联的推测与史料验证,而且,欧洲近代科学的实验具有相关的技术背景,也许到了必须反思科学与产业和人才的能力与现成技术的关系了。 中国、阿拉伯到查理曼欧洲、英国和美国,而后,日本和中国等,形成技术传递的发展路径,中医的现代化和西医寻求新的思维,导致走向系统医药学的发展方向。 文化因素和艺术也存在相关的历程,梁漱溟、熊十力、南怀瑾、汤一介等儒家都是很好的典范,可是中断了而欠缺后继,可以走欧洲启蒙运动的伏尔泰、莱布尼兹等开辟的路径,儒学与西方宗教对话,发展新的伦理和精神信仰体系。 当代中国,包括,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未来的发展是中国和西方 2 条探讨路径的最终汇合。 - (探索与思考:沉思录) -
个人分类: 历史|2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类文明 – 向东方与向西方
benlion 2015-2-23 09:27
人类起源而文明发展,出非洲、出埃及,约公元前 1500 年形成以色列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商朝文明,而后,轴心时代奠定了印度 - 希腊文化和犹太 - 华夏文化,并发展到希腊 - 罗马和中东、印度 - 中国文明格局和丝绸之路。 公元 5 世纪阿提拉、 8 世纪查理曼和 11 世纪中欧等文明形态在希腊、罗马以西的区域演义,巴尔干半岛以北成为亚洲进入中欧的门径。 在东方,元朝的蒙古汗国西到波斯湾、地中海和伏尔加河,意大利北部 * 开启了文艺复兴,从明朝郑和下西洋到哥伦布大航海 ** ,而后,进入德国宗教改革和近代文明时期。 近现代欧洲文明,从文化传统上,俄国延续了希腊拜占庭,拉丁美洲延续了罗马,而从中欧到查理曼欧洲、英国等区域,则发展了新教文化,包括,法国对儒家、德国对道家的思想和体制论述等。 (中东:以色列 - 波斯 - 可萨到中亚、中欧迁徙) 因而,实际上,近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形成了文明中心的位移,并在中古代和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文化范式和体制模式、经济形态等。 注: * 属于查理曼欧洲,意大利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南部为阿拉伯控制。 ** 奥斯曼兴起,导致欧洲探寻新的海上丝绸之路。 - (文明论:总结) -
个人分类: 文明|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 - 东西方文明
benlion 2015-1-23 18:39
人类是同一个生物物种的不同面孔和文化;然而,整个文明,从起源到分化,而后,又走向全球化社会。 经历了: 1)宗教 - 包括,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从犹太-基督教的建立到“儒释道”诠释,以及2)农家、医家和工匠等,而后,自然、社会和精神哲学到3)物理、社会和生物科学的建立,以及机械制造、电气电子、化学工业、IT设计和生物工业等发展。 (中古代与近现代的转向) 文明的历史: 1)公元前约2000年的亚伯拉罕、夏禹时代到约公元前1500年以色列人出埃及,轴心时代的波斯(犹太教)-华夏(诸子百家)和印度(佛教)-希腊(神话和哲学),而后,2)中古代中国文明,再后,3)大航海时代,近现代欧洲科学与工业的建立时期。 19世纪,工业化之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20世纪,进入后现代社会,而后,人类进入了文明化社会。 -(2011年6月-2015年元月博客日记)-
个人分类: 未来世界|2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方文明 - 比较
benlion 2015-1-17 17:21
希腊进入拜占庭神权文明时期一千年,恰好是中国君权文明的发展时期。 欧洲经历了:1)文艺复兴到地理发现,查理曼欧洲开启文艺复兴,神权模式向君权模式转型;2)宗教改革到工业革命,实验科学和机械化工业的商权文明建立过程;3)启蒙运动到工艺美术运动等3个发展阶段。 其中,阶段1)的中国是元朝到明朝大航海,阶段2)到阶段3)中国是明清朝。 19世纪,细胞学说和原子模型的建立和电气化能源的发展,以及公务员文职制度的形成,人类才进入了现代的文明社会。 中国秦汉朝到明清朝,形成中古代君权文明模式的建立与衰落历程,而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进入现代化转型的发展时期,相应,欧洲是现代文明,进入物理学革命、信息化技术和实验医学的发展阶段。 19世纪,实验生物学和医学奠基,20世纪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物理学、化学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和分子结构解析;2)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同时,理论和数学生物学;3)纳米生物学、转基因技术,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4)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 因而,经历60年代-80年代的学术断层,在当前出现不同阶段的科学和技术同时引进中国的现象。 -(传统与未来)-
个人分类: 历史|2300 次阅读|1 个评论
03文明体的边界
benlion 2014-11-23 12:46
一个文明体是由文化和体制构成的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 精神论与结构论,分别属于无形与有形的研究,或以道家的思想来看是“道”与“器”的关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而非常名,这是“精神”的特征,精神或思想贯穿在器物的设计与制造理念之中,一个文明体也蕴含了自身的精神或灵魂,也就是文化精神或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儒、释、道”分立而又合一的精神,“释”家传统来自印度,而在中国传统中3家合一的是人伦精神或“人文”哲学,其实,也可以转向自然精神或科学思想。道法自然的“自然”是自己所然的宗教精神,也可以转换到自然万物运行的机理思考 - 自然哲学,而“释”和“儒”家*,也可转换到心理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偏向科学哲学的思考。 然而,任何个人、任何社会,一个面强化了,另一个面就可能相对弱化;因而,文化体系的学科分类,以及学科之间的边界和关联理清,就成为一个文化体系的组织化发展模式,或文化进化和文明体的模式转型。 人类起源和文明进化,经历了一系列文明体的建立、发展与衰落,而后来的文明体,往往继承了以往文明体的部分文化和部分体制,却形成了整体意义上的新文明体。 尽管,不同文明体,可能存在构成的相同要素,却可能由于内在精神和思想的不同,从而,成为了不同类型或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体。 注*:印度教和佛教对现代生命哲学和心理分析学等有一定影响,如,叔本华哲学、荣格心理学等。文化的路径,可以是宗教的“儒释道”诠释-“社会、精神、自然”哲学-人文与科学等。 -(环太平洋文明)-
个人分类: future|2052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