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体制模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系统生物学的范式与模式
benlion 2016-1-10 16:57
科学是客观知识、方法体系和社会建制,也是设备技术等。 -(01/10/2016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科学与历史|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造与发明的哲学观念
热度 1 benlion 2014-12-3 09:40
文化交流,往往在商品,包括,书籍、文物和艺术品等,以及技术、方法和思维乃至信仰等多层面的交流。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也不仅是知识、技术层面,而且,存在更加深入的哲学观念层面的文化交流现象。中国与欧洲科学家,在交流过程,也明显体现出一个差别,西方科学家看重思想、思路和方法,中国科学家更多关注具体的知识内容、技术操作和文字层面等。 希腊传统是循环论和理论自洽思维,而中国传统是生成论和实践经验的观念,进化论是2个思维的结合 - 生物的结构进化和形态、机能适应。在社会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发展模式上,也存在一个认知与实践的层面,如,美国引进德国的研究型大学体制,以及建立的系列创新型策略和管理机制等,从而,能够吸引、留住和发挥人才,包括,欧洲、亚洲和其它移民等。 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策略上,稳打稳扎和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才能建立和形成一个学科、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才能够在建立扎实和充分实力的理论、技术的基础上 - 如,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等是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前提,计算机和IT产业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设计技术等,前面的基础不扎实就会导致后面的创造、创新难以发展起来。 为什么希腊、印度中古时代一千年没有进展?却在查理曼欧洲建立了近现代科学和工业? 印度文化的因缘论和希腊文化的循环论是稳态机制,而突破在于犹太文化的创造论和中国文化的经验论 - 发展机制,从而,能够在思维的精神创造层面和实践的观测层面获得信息的增量。 循环辩论和反复辩论,往往导致了知识和文化发展的停滞不前;因而,未来的教育、科学和产业改革,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也就是发展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必须深入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必须进入实验室或野外考察,而工程科学必须进入企业进行实践。 -(博客日记归纳)-
个人分类: 改革|246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