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节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年说历法
热度 2 fdc1947 2019-1-7 08:14
新年说历法 1月5日交小寒 节气 ,一位好友在朋友圈照例转了一篇关于小寒的文章,而且特意在前面说道: “今日小寒,是今年倒数第二个节气了”。因为是好友,不怕他生气,于是就故意套他,说:这是新年以来的第一个节气,怎么成了倒数第二个节气了?他果然回答道,这是农历啊,农历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我就让他仔细看一看日历,到底对不对。 显然,这一次他错了,按照农历,这是今年的倒数第三个节气,过了小寒,还有两个节气,大寒和立春。立春是 2月4日,农历的除夕,仍然在“今年”。 我们总是被教导说,一年 24节气,那是指阳历的一年之中必定有这24个节气。对于农历,所谓一年有24个节气,应当是许多年平均的结果。而具体到某一年,绝大多数年份都不是24个节气,而是23个节气或25个节气。 在过去的 19年(即主体相当于2000~2018年的农历年)中间,有23个节气的8年,25个节气的7年,而24节气的只有4年。再往前推19年(即1981~1999年),仍然是23个节气的8年,25个节气的7年,24节气的也只有4年。如果再往前推19年(即1962~1980年),有点变化也不大,23个节气的7年,25个节气的7年,24节气的也只有5年。总之,某一农历年有24个节气的概率也就是4/19~5/19的模样。而在从如今往过去推的57年之中,如上面所说,某一农历年有24个节气的可能性只有不到二成三。 我们从那首从 “春雨惊春清谷天”到“小寒大寒又一年”的节气歌中,更习惯于有每年的节气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的印象。而实际上,真正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的年份,在过去的每19年中,只有区区2年。在过去的57年中,只有6年。只有几乎十分之一的概率。也就是说,即使是在上述每年有24个节气的农历年份中,还有一半是从雨水开始以立春结束的。 我想,如果不是认真想一想,就这么突兀地一说,说农历一年有 24节气的可能性只有二成三,而 从立春开始到大寒结束的年份,只有不到一成一, 一定会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其实这里的原因很简单,节气本来就是一个阳历的概念,一年 24节气是对阳历而言的,而农历年则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套套”,它的所谓“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对应性,只是在很多年平均基础上的正确结果,并不对某一个具体的年份准确。 众所周知,如今的 阳历 即 “ 公历 ”, 一年是 365天,每4年加一天(2月29日闰日),又每400年少三天,即去掉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纪年(如1900年)的闰日,平均每年是365.2425天,这与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22天就非常接近了。定下来了这个历法,就可以多少年都不必变化了,大家都可以放心过日子。 我们的农历则不然,农历的每一年的长度是不同的,一年最少的 353天,最多则达385天,最大相差可达32天之多。为了使得多年的平均值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不致相差太大,每年的日历都不相同,包括是否有闰月、是润几月、每个月的大小(是29天还是30天)等等,搞得很复杂。非专业人士很难弄得一清二楚,需要国家(过去是皇家)专门发布,称为“授民时”。在帝制年代,这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之一,别人绝不可以“僭越”的。 与阳历相比,农历的好处是照顾到月亮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这样,在过去信息交流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月相(即晚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来大致估计出那天的日期。当然,对于沿海的居民,还可以据农历预知潮水的信息。这些信息,在过去的社会里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农历表现了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即既照顾到一年的四季气候变化(有 24节气为骨架的阳历系统),以利于农牧各业的生产,又照顾到月相的变化。 但是,到了近代以至现代社会,人们需要较为精确的日期和时间观念。农历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虽然现在我们使用的是阳历,各产业一般的时间安排主要都按照阳历来执行,但是,穿插其中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年节却是按农历安排的,这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混乱。 拿学校的情况来说,人们按照农历的年节放假,就使得每年的学期长短都不同,这给教学内容的安排造成了困难。对于工业生产的安排和服务业所造成的问题,毫无疑问比学校严重得多。为了应付每年的日期变化,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 这样,在古代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可以有良好应用的历法,到了近现代就不适应了。人们再也不需要靠月相来判断日期。对那些需要与月亮有关的部门和行业也可以有其他的更精确的信息来源,而不是靠历法来作估计。昔日的长处不需要了,短处却日益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不便。 日本在这个问题上,解决得比较好。他们原来也是采用与中国传统历法相似的阴阳历,明治维新后采用了西方的阳历(只有在纪年的问题上仍然用日本传统的天皇年号纪年)。那些传统的节日、纪念日都往新的历法一搬了事。过年,过去是传统历法的正月初一,后来是西历 1月1日。其余的传统节日,什么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等,就直接往西历的3月3日、5月5日、7月7日、9月9日上面一移即可。原来与阳历(节气)有关的就可以不动了。他们的行动雷厉风行,效果显而易见,至今实行一百多年了,社会生活方便了,与现代世界接轨了,民族传统也没有丢。 我们中国在这个问题就走了曲折的道路。辛亥革命以后, 1912年1月2日, 孙中山向全国发布《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称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 。可是,不久, 1913年,袁世凯就宣布旧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实质上是过两个年,由于传统势力的顽强,民间还是以过旧历年为“过年”。 1928年,行政院内务部呈请《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还拟定了《普用国历办法八条》。国民政府允准后于7月2日发布543号训令,要求各地政府一律遵行。1930年6月26日,国民政府又在《推行国历办法》中重申“移置废历新年休假日期及各种礼仪点缀娱乐等于国历新年”。之所以三令五申,就是因为这些“法令”并没有认真执行,所谓“废历”仍然在大行其道。 国民党政府做事情从来就是软弱无力,旧势力一反对,他们也就不坚持了。日本人可以做好的事情,到了中国一件都办不成。 1949年以后,政府忙于战争、建设和阶级斗争巩固政权,对于历法的事情,除了宣布纪年改为“公元纪年”之外,一切如旧。反而把“废历”改称为“农历”,继续发扬光大。这个做法在当时毫不奇怪,因为当时中国的领导阶层和干部绝大多数是农民出身,而且那时候基本上闭关锁国,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极为有限。不发达的经济情况,也使得两个历法引起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与阶级斗争引起的结果相比较,小得几乎忽略不计。 现在,时间又过去了近 70年,两个历法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带来的不便和浪费日益显现。如何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挖掘一切可能潜力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怎样想办法,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在前面,又很好地保持了我们的民族传统,是一个需要用智慧去解决的问题。我相信,妥善解决历法的问题,是真正能够留名青史的。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44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夏至日的人生感悟
jiangjiping 2018-6-22 07:28
夏至日的人生感悟 蒋继平 2018年6月21日 今天是公元2018年6月21日,农历5月初八, 在阳历上称为Summer Begins, 在农历上称为夏至。 夏至是一个节气, 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的一天。在这一天, 太阳抵达北回归线, 过了夏至这一日, 太阳开始掉头向南移动,从此, 北半球的白天开始慢慢地变短,夜间开始变长, 直到冬至日为止。到了冬至日, 北半球的白天最短, 夜间最长。 过了冬至这一日,太阳又转身北上,北半球的白天开是慢慢地变长, 夜间慢慢地变短。 如此往复, 年复一年。 地球的这种季节性变化, 是上苍的精心设计, 是对地球生命的最大关爱的最鲜明标记。这是我在夏至日得到的一个人生感悟。 首先,假如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子固定不变, 永远在赤道上空, 那么, 在赤道附近的人就会觉得终年炎热难受,而在两极附近地区就会寒冷无比。 这对大多数人很不公平, 热的地区太热, 冷的地区太冷。 其次, 要是太阳到了北回归线继续北上, 那么, 北半球的人就会觉得很热,而南半球的人就会觉得很冷。 所以, 到了夏至日, 北半球的人开始责怪太阳太厉害,使他们热得受不了;而南半球的人觉得太阳离他们太远了, 使他们冷得受不了, 他们也开始抱怨太阳偏心了。这时候, 苍天听到了众人的不满之声和生活的痛苦,怀着对众生的怜悯之心,及时调正自己的行动方向, 转身回归,尽量照顾到众生的利益,使地球的环境处于最佳的平衡状态。 然后到了冬至日,以上的现象正好倒过来,所以, 太阳又只好顺应民意,改变自己一意孤行的行为,倒转过来, 重新北上。 从这个自然规律中, 我得到的人生感悟是:世界万物的行为都有一个度, 就是一个平衡的维度, 任何行为都不可以走极端, 也不能一成不变, 在达到一定的维度时, 若这个维度已经造成了明显的不平衡时,就应该做及时的和适当的调正,那怕是朝着反方向走。 我继而想到, 我们人的行为举止也应该是世界万物行为的一种, 所以, 我们的行为也应该遵顺自然发展的规律, 顺其道而行之。若社会出现明显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情况下, 要是固执不变, 那么, 这种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现象就会继续下去, 得不到应有的纠正。要是大众已经抱怨不断, 但是当局者仍然一意孤行, 不顾民生的情绪,那么必将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境况, 是对众生不负责任的行为。我想要是世界上处于管理地位的人都能从自然规律中领悟这个道理,那么, 世界社会就会和谐的多, 公平和正义就会是主流。 这个自然规律就是中国人说的 “道”。上苍在构建世界时就为我们树立了这个道。 这个道是宇宙规律, 是世界万物行为的法律法规。 假如我们把太阳当作是父亲, 地球是母亲, 那么, 太阳以他的大爱之心, 终日尽其最大的精力向地球上的孩子们发出光芒和能量, 而地球母亲尽她最大的公平善良之心, 尽量照顾到这个大家庭的所有人的福利,在需要调正自己的行为时, 义无反顾地做出这样的选择。 地球母亲的这种做法既不顾自己的面子, 也不顾自己的不方便, 顾的就是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她的子孙的公平待遇。 因而,我们所有人类应该感恩地球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好自己的家园, 保护好地球母亲的身体不受污染和伤害, 这对全人类都有好处。
个人分类: 节日感言|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雪
pingguo 2017-12-7 14:37
有人赞美夜色, 有人诅咒日光, 这是一万年也改变不了的事。 狄更斯有点奇怪, 自相矛盾, 他既是赞美者也是诅咒者, 在进入他的双城之前, 也可能是出城之时, 这个写小说的诗人,他说: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 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我没到过他居住的雾都, 没到过十九世纪, 他的话,只能算是旁听, 用左边的耳朵。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 对时间而言, 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用雪的语言赞美与诅咒, 谁能做得更好。 我在怀念一场雪, 一夜之间,千里冰封的一场雪, 怀念一位弯弓射大雕的人, 好久不见, 却是一件好事。 2017-12-07
个人分类: 诗歌|1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雪
热度 1 pingguo 2017-11-23 15:26
她的小名叫小雪。 我的印象, 她的生日在冬季, 未必恰好是小雪节气这一天。 在汉语里, 小与雪两个字可以分开来理解, 小字,有怜爱的意思。 若是在英语里, 指的是不可分的两个音节, 只剩发音,或者说, 声音就是全部。 一场小雪是没有动静的, 飘落于一株无名草, 事先毫无征兆。 她眼睛里的语言, 一场小雪, 没有动静, 你永远也不会觉得平淡无奇。 空气中的小雪, 与我的黎明缠绕在一起, 与童年缠绕在一起, 我的思想, 也没有了动静。 当我意识到, 我从这一天走远, 像《采薇》中的那个人, 我所有的努力, 一生的努力, 就是想回到这一天。 2017-11-22
个人分类: 诗歌|210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以诗作解节气
热度 1 suqing1961 2017-10-13 13:29
节气,通常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也即一年。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相距地球位置的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球表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个日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变化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节气自中国先秦订立,自汉代完全确立,是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自2016年第四季度始,我坚持每个节气写一首短诗,借此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节气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17 年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8个节气——小满,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标志着炎热夏季正式开始。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故曰“小满”。小满时节,稻谷麦粒灌浆,不断充实自己,开始为大满做铺垫,为丰收奠基石。人也一样,青春少年当努力学习,为成长发展蓄能充电,为成功圆满加油冲刺,以不负美好年华。有感于斯,这一天,我写的节气诗是: 谷粒饱满穗低垂, 品优才高人谦卑。 小满时节多灌浆, 年轻好学有作为。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一年中季节更替、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情况。反映季节更替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而反映气候变化则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12个节气之多。 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之间的一个月,也即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民间称之为“三伏”天。2017年“三伏”期间,北京,乃至整个华北,连续十几天持续高温。白天,走在马路上,感觉树荫都是烫的,不一会就大汗淋淋;与人交谈,都感觉喘不过气来。晚上,如果不开空调,全身燥热,如卧火炉,难以入睡。在南方农村,此时正值“双抢”时节:早稻成熟待收割,必须抢时间插秧种晚稻,以保秋季稻谷丰收。我上中学时,年年这个时候都要参加学校农场的“双抢”劳动。烈日下,拼命割稻、运禾、打谷、晒谷、插秧,抢时间完成两季水稻的收、种轮替,常常是肩上、背上被晒得一层层脱皮,弯腰割稻、插秧累得腰都要断了。 如今,除了农民,还有谁能体会“三伏”天干农活的辛苦滋味?我在单位吃自助午餐,总是能看到有人随意取食,饭后把许多剩余的食物毫无吝惜地浪费掉。这些人又怎能体会到唐代诗人李绅《怜农》诗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意味?有感于斯, 2017 年7月22日大暑这天,我写下了 《 北京伏天有感 》一诗,希望大家体恤农民、珍惜粮食: 酷暑已周旬,蒸笼罩燕京。 空气热传导,华北火充盈。 树密荫影烫,云浊烈日熏。 蝉鸣心郁躁,风滞汗涌淋。 静卧榻如炕,行走炉加薪。 执笔湿纸透,谈话喘难平。 农夫耕作苦,双抢谷如金。 应知盘中餐,浪费如剔心。”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 “ 节 ” ,月中叫 “ 气 ” ,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通常,上半年的“节”在6日,“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在8日,“气”在23日,二者前后相差在一二日之间。2017年8月23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处暑,意即出暑,表明从此走出炎热的暑天,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开始来临。处暑过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热辐射不断减弱,气温开始逐日降低。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前一天,京城大雨昼夜未歇,雨洗银杏叶更绿;当日,皇城浓云漫天翻滚,云扰碧湖水愈清;午后,燕京轻风高楼撩拂,风送酷暑天渐凉。夏去秋至,暑退寒进;世态炎凉,瞬息万变。看风云变幻,数节气更替,感世事无常,叹人孽不活,明自然有律,遵天道而行。处暑写诗为记,专以自警: 一场秋雨一场凉, 莫与自然较短长。 处暑过后观天象, 日头也要矮三竿。 更多文章请阅读本人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4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暑
pingguo 2017-7-24 16:02
银杏,香樟,榕树, 打开了这个年轮全部的繁茂。 蝉鸣在树梢之上摇晃。 而在更高处,无边的火焰, 透过天空巨大的透镜。 清晨被压缩在一条门缝之间, 午后则像弹簧一样拉长。 是时候了, 掏出我们自身的绿色火焰, 以一株小草的姿态。 若想立于不败, 取决于草根的深度, 取决于草叶从风中习得的剑招。 我们要么暴露身心的弱点, 失眠,感冒,肠胃不适, 要么让自然的精神丰满羽翼。 是时候了, 时光正盛,诸事有望, 唱一遍七月流火, 再唱一遍黄河之水。 待生命回放之时, 凉风拂面,捧出香甜的礼物。 2017-07-23
个人分类: 诗歌|1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满
pingguo 2017-5-23 10:02
距离一棵谷禾的饱满, 一步之遥。 此刻,成熟还只是一个猜想, 时间尚未将自然的芬芳投影于心灵, 静候难有佳音。 小满之日, 我朝一株樱草的方向走去, 进入它的外形, 流淌它的气血, 吐露它近于无形的语言, 一生未必梦想成真。 可是别无选择, 与生俱来的天赋不可荒废。 生命何其相似, 无数棵谷禾,起伏于风声浪影。 生命又是多么不同, 我低垂的所思, 我投向你的信仰的目光。 2017-05-21
个人分类: 诗歌|1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言是一条捷径
pingguo 2017-4-19 09:25
进入世界的深处, 海洋与星空, 语言是一条捷径。 我同春天的蝴蝶交谈, 有一点口吃, 因为它的偶然出现, 也因为语言自身的偶然。 每一只蝴蝶,仿佛时间的外形, 都是崭新的事物, 别假装见惯不惊。 用生活去理解生活, 用苦难去同情苦难, 一个人的语言只能独自生长, 像一朵不起眼的小野花。 当我说,离不开这片土地, 准确的意思是, 我离不开语言, 离不开一个人存在的方式。 我的二十四个节气, 在汉语中得以呈现。 2017-02-19
个人分类: 诗歌|1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至三问:为什么称冬至、为什么大如年和吃什么?
热度 12 fdc1947 2016-12-21 15:17
冬至三问:为什么称冬至、为什么大如年和吃什么? 今日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人们认识到的两个节气之一(另一个是夏至)。今年,二十四节气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更应当正确地理解冬至。过去,我曾经多次写过涉及到冬至的文章,今天,再把冬至说得更简要明了一点,当然部分内容还是过去说过的,请见谅。 1. 为什么称冬至? 至就是到、到了、到头了的意思。可是,冬至却不是冬天到了或冬天到头了。那冬至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的位置,有高有低。对北半球来说,冬天的时候,太阳比较低,或者说,太阳更靠南,即使在中午,物体的影子也很长。夏天的时候,太阳高,或者说太阳更靠北,中午物体的影子很短。古人用日晷(音轨)来测量物体的影子。古人看到,夏天到来的时候,日晷的影子一天天的变短,到了某一天,日晷的影子最短,过了这一天,影子就慢慢变长了,一直长到冬天的某一天,影子变得最长,过了这一天,影子又慢慢变短。这样年复一年的循环。 我们现在说“最”,古人说“至”。古人一般不说“最长、最短”,而说“至长、至短”,不说“最南、最北”,说“至南、至北” 。所以,古人知道就把日晷影子最长和最短的这两天,称为两个“至日”。同样,古人也知道了,在这两个“至日”,夜晚和白昼也分别是“至长和至短”。他们把冬天的至日成为冬至,夏天的至日称为夏至。 这两个“至”,不是气候冷暖的概念,而是天文上的概念。 2. 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这里先要说一下,什么是年?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一年。那么什么时候算是一年的开始呢?世界上各个民族有不一样的规定。我们中国人各个朝代也不一样,这个人为的规定是中央权力的象征。过去改朝换代,最要紧的事情之一,就是告诉老百姓日期的算法。所以,发布的东西称为“皇历”。 根据中国的传统历法,每年的开始必定也是一个月的开始,也就是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也就是所谓初一。 据说,夏代的时候,大年初一定在立春前后的那一个初一。而殷商的大年初一则比夏代早一个月,周代又比商代早一个月。如果把12个月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来标志,把周代的年初那个月称为子,那么商代的就是丑,夏代的便是寅。 在汉武帝时代,人们觉得用夏代的年初一作为开始比较好,于是就恢复把寅月作为一月,称为建寅。以后的各朝代基本上都沿用了汉代的做法,所以,我们的传统历法,称为夏历(称为农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说法)。年(年初一)就这样固定下来了。 再说周代的历法,年就在冬至所在的那个月(例外的情况极少),所以冬至对于周人是格外隆重的。 有人说,周人以冬至为新年的开始,这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因为,冬至是阳历即地球与太阳之间关系中的概念,如果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就要抛弃“月”,即不再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月,而这样的事情,似乎在中国没有发生过。 《左传》有这样的记载:“ (僖公) 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 观台 以望。而书,礼也。 ” 王正月,就是周王历法的正月,上面已经说到, 周代的历法以有冬至的那个月为新年 的第一个月。僖公 五年,就是西元前657年。那年的冬至(日南至),又正好是“朔”(初一),现在看起来正好是“大年初一”(碰巧了)。鲁僖公接受臣子们朝贺以后,又登上“观台”去望云气。据说,这样做才合乎礼制。这件事距今已经有2670年了。 至少从周代开始,冬至日要举行国家的祭祀典礼。《周礼·春官》:“ 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史记·封禅书》:“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到了汉代,虽然大年初一已经往后改了两个月,但冬至节仍然是国家最重要的节日。《后汉书·礼仪志》叙述道:“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该“礼仪志”详细叙述了冬至日皇帝与百官举行典礼的过程。在冬至到来前五刻(相当于如今72分钟),太子就要带领百官就“具乐器”“列前殿”,前一刻,皇帝要“乘舆亲御临轩,安体静居以听之”。 国家的庆典,朝臣们当然要以写诗献文等各种形式进行祝贺。蔡邕《独断》说:“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从古人阴阳五行的观点看,冬至是阴气盛极转衰,而阳气开始转盛,所以蔡邕说“ 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 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延续了周、汉的这一传统。《宋书·礼志》:“魏晋、冬至日受万国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义亚于岁旦”。 直到清代,仍然是“ 长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进表庆贺,为国大典。 ”(《 帝京岁时纪胜 》) 国家大典,民间当然亦要庆贺,汉·崔寔《四民月令》:“ 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一如正日”就是与新年(古人称元旦)一样。可见,民谚“冬至大如年”真是源远流长。 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代。清·顾禄《清嘉录》说到冬至时:“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先日( 节前一些天 ——博主注 ),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携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速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 回娘家的——博主注 ),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谚。” 这便是冬至大如年的来历。 3. 冬至吃些什么? 既然说“冬至大如年”,那么过年吃什么,冬至也就近似地吃什么。 北方人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过去北方苦寒,一般老百姓生活贫困,但是,过年吃饺子的必须的,过年没有饺子吃比什么都难受,就好象贫困得活不下去了。所以,到前些年各种传统节日都基本上被泯灭殆尽的情况下,冬至饺子还是保存下来了。现在好像还只是饺子。 南方的社会,特别是东南沿海,无论是语言和民间习俗,传统都保留得比较多。这可能与气候温暖,社会经济状况较好有关。虽然前些年也是传统泯灭,但是,这些年恢复得很快。那里也是这句话:过年吃什么,冬至也差不多吃这些。所以,有些人家就要摆酒宴,大家在一起欢乐一下,吃上各种美味,乐不可支。 在我的家乡,冬酿酒是不可少而且也算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酒品。这是一种酒度很低、有甜味和桂花香味的米酒。正因为如此,所以男女老少都可以食用。这也是过去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毕竟可以和大人一样饮酒了。 我的印象中,羊膏即冻羊肉也是很有特色的。把羊肉煮得烂烂的,冻成肉冻,非常鲜美。 至于说冬至必须要有什么滋补养身的东西,那都是说说而已的,作为民俗风气,说说可也,大可不必当真。我们还是要听营养学家的话,看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给大家的营养金字塔,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水等合理搭配,综合营养,适当运动,这才可能真正的养好身体。 习俗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假定要让我们总是跟古人一样生活,我想各位肯定不会愿意。但是,习俗毕竟也是一种文化,人们需要继承自己祖先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人们需要这样的文化生活。近年来,随着我们经济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传统节日习俗的继承和恢复成了大多数老百姓的要求。冬至节的民间习俗也将会更加丰富。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8119 次阅读|25 个评论
立冬话雉
热度 5 mimu 2016-11-6 21:54
今年自 11 月 7 日起就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2015年立冬,武汉气温狂降 18 度,今年也差不了多少,11 月 6 日最高气温还是 23 度,预报 8 日的最高气温就只有 11 度了。 立冬的三候分别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时节,武汉所处的长江一带气温尚不至于到零度,黄河流域的不少地方,比如兰州,倒确实是已经到了零下,水已经能结成冰,早需要开暖气了。要说中国这个节气和物候还是很准的,中国先人的智慧,你不服不行。 存疑的是“雉入大水为蜃”一句。这句话是说,立冬以后,大江大河边雉鸡一类的大鸟就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蜃,也就是大蛤。我的理解是秋冬时节水位下降,河蚌之类的贝类会因为枯水暴露在岸边,我就曾经在冬日目睹过渔民于长江边捡拾河蚌的情景。如果非要说是古人认为雉鸡会化身变为大蛤,那也太敢于想象了。天冷了,雉鸡到河边,应该也是寻觅河滩沙洲上露出来的虫子等高蛋白食物好过冬吧。 一句“雉入大水”,倒是给中国《诗经》中的“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添加了一个佐证,那就是雉鸡是会经常出现在河边的,因为曾经看到有学者认为雉鸡是在山里面出现的鸟种。我也曾经和一众好友游玩在长江边的府河流域的时候,恰逢几声洪亮的“关,关”的鸟叫声,之后看到一只雉鸡出现的场景。所以个人认为,“关关睢鸠”中的“睢鸠”,指的就是雉鸡。当时大家都有现场体会,立马就引起了一场小小的关于 关关和睢鸠的讨论。 不过雉鸡并不是一个科学分类的名词,广义的雉鸡指的是鸡形目雉科( Phasianidae )的鸟,我们熟悉的红腹锦鸡、灰胸竹鸡、白冠长尾雉、孔雀等都是这个科的,狭义上的雉则特指的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环颈雉( Phasianuscolchicus ),根据颈环颜色大小的不同,记得有文献说可分为 17 个亚种,《说文》中说雉有十四种,如果指的是狭义的雉鸡,倒也是颇为接近。 回到《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古诗就叫《雄雉》,原文首句是:“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意思是雄雉鸡飞向远方, 缓缓扇动花翅膀。这里描写的关于雉鸡的生活习性也很准确。 首先,雉鸡雌雄异色,雄鸡体色鲜艳而且尾长,雌鸟则体色黯淡且尾短;此外雉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在户外的时候,有时候会惊飞草丛中的雉鸡,确实飞得不高也不远,留给你观察和拍摄的时间很短,所以拍摄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抓拍的功夫的。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2009年立冬于武汉沉湖。 有意思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就叫雉,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这个长度和高度,倒是确实和雉鸡飞行的距离和高度相近。当然此处只是个人一家之言,不知道是否确实来源于此。 “雉堞”也可指代城墙一词大约也是同一出处。 雉鸡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别名,叫做野鸡。鸡和野鸡的称谓,乃至于鸭子,这些名词在当下中国可谓臭名昭著,这一出处也是源远流长。历史上鸡本身没有贬义,汉朝以前更没野鸡这个词。到了汉代,吕后临朝,吕后名雉,其父取的应该也是城门中居中的雉门,有平治之意,当初倒是大雅之名。据考野鸡一词自汉后流传,便多了一些不雅的指代。 立冬了,户外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倒是观鸟的好时节。在中国,观鸟仍然是一项新兴的高雅的户外活动。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不是很理想,在野外自然观察的时候,能看到鸡形目雉科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所以有句俗话叫“一鸡顶十鸟”,意思是说看到拍到一只野鸡之类 鸡形目的鸟 ,比十只其它鸟还要珍贵稀罕。不知科学网的诸位,您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好运气呢?
73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中国节气文化词语〡秋季篇
热度 5 sciencepress 2014-9-8 15:4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了丰富的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经验.春秋时期,中国就有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至今仍然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在四季,每季6个,每月2个.需要说明的是, “节气”所表示的含义并不是指历法规定的确切的某一天,而是从那天起接下来的十五天,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将每个节气分三候. 在此,我们选择了秋季的6个节气文化词语,通过介绍每个节气的含义、气象物候、农事活动、节气民俗等内容,让您深入了解中国的节气文化. 秋季有6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春是生的季节,夏是长的季节,那么秋则是收的季节.秋天天气转凉,瓜果粮食丰收,最适合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辛勤劳动的果实,这也是中秋节设在此时的原因. 立 秋 在每年公历8月7日、8日或9日,就是立秋节气.立秋一到,传统意义上凉爽的秋天就开始了,但中国地域辽阔,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从气候上说,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过了立秋,很多地区仍然处在炎热中,所以民间就有“秋老虎”一说. 古代将立秋分三候:“ 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立秋过后,凉爽的秋风已经徐徐吹来;再过五天,早晨的田野间会有雾气产生;感受到阴气,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时,秋忙正式开始了.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人们要去收割稻麦.在中国江苏省北部地区有“摸秋”的习俗.在立秋这天,任何人都可以去别人家的园子里摸回瓜果,主人家丢了瓜果也不会追究,这就是“摸秋”,体现了秋天带来的丰收喜悦. 处 暑 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左右,农历七月二十六日.处,终止的意思,处暑就表示暑气即将结束,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暑气消退,气温开始下降.虽然暑气渐渐消退,但真正的秋凉仍然没有到来. 古代将处暑分三候:“ 初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的十五天里,老鹰开始大量地捕鸟来吃;土地上的各类植物开始枯黄,凋零(常青树木除外);这个时候稻、花生、玉米、谷子等农作物成熟. 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又叫中元节,也叫七月半.在这一天,有祭祖的习惯,在家、祠堂、墓地都可以举行祭祖活动.处暑其间,刚好鸭子长大了.在广西南宁,中元节一定要吃鸭子,一方面祭祖,另一方面庆祝丰收.总之,这些习俗都是跟祭祖有关. 白 露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露的产生是因为温度降低,水汽在近地面凝结而成水珠.所以,白露的含义其实是气温下降,天气已经转凉. 古代将白露分三候:“ 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节气时,大雁和燕子等候鸟准备飞到南方过冬,各种鸟类开始储备干果粮食,因为寒冷的冬天就要到来. 白露过后,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异可达十多度,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了.俗语:“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意思是说,处暑的时候很炎热,每天用一盆水洗澡,到白露时,就不要赤身裸膊,以免着凉感冒. 秋 分 每年公历9月23日是秋分节气.秋分当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各十二小时,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国古代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刚好在秋季90天的正中间,平分了秋季,因此有“分”的含义. 古代将秋分节气分三候: “ 初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培户,三候水始涸. ”秋分过后,打雷的声音渐渐消失;要过冬的昆虫开始用泥土来制造洞穴,大部分的河流水量开始减少,逐渐干涸. 秋分的时候,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美好宜人,同时也是秋忙的时候,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正好就在这段时间. 寒 露 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是寒露节气.白露标志着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而寒露则标志着气温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古代将寒露分三候:“ 初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节气时,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队列飞往南方过冬;深秋季节,雀鸟都不见了,海边会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贝壳的花纹跟鸟的很相似,古人认为贝壳是雀鸟变的;菊花在此时也都普遍开放. “ 过来寒露,秋粮入库 ”,寒露时节正是粮食准备脱粒,晒干,贮藏的时候.因为气温开始降低,土地也会变得越来越冷,此时,把虫卵从土地里翻出,就会冻死. 霜 降 每年公历10月23日是霜降节气,它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期,中国黄河流域大部地区已出现白霜,树叶枯黄,开始凋零. 古代将霜降分三候:“ 初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霜降节气到来,豺狼将抓捕来的猎物收藏好准备过冬;大地上的树木枝叶枯黄,叶子开始掉落;蛰虫在洞中不活动也不吃东西,开始冬眠. 霜降其间,民间有吃柿子、栗子等习俗,这些食物对心肺脾胃都有好处,也顺应了在不同季节里身体机能的不同要求.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与支持,诚挚地为您送上我们的节日祝福: 本文摘编自李仕春等编著 《中国文化词语教学要略》 一书。本书为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开篇 从空间和时间上简要介绍中国文化、接着再从整体着眼,将中国文化词语分为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和心态文化词语四大类,选择有代表性的词语做重点介绍。 力图为纷繁复杂的中国文化词语整理出能反应中国文化的词语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中国文化体系。 一起 阅读 科学 ! 敬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 ,搜索 微信ID : sciencepress-cspm 或 “ 科学出版社 ” 公众号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9235 次阅读|9 个评论
草原冬早 2009-10-23 20:28
taodeng 2014-2-11 23:47
内蒙古 四子王旗 乌兰花 今天是霜降,离立冬还有一个节气,可是在塞外的草原上,冬天早已来临。凌厉的寒风呼呼地吹过,高高的清冷空气中留下了飞机长长的航迹。叶子都掉光了,树林变得瘦弱而单薄。无遮无挡的小城在灰蒙蒙的沙尘中抵抗着,白色的新楼和红色的平房纪录下草原的变迁。铁黑的骑马雕塑描述了游牧的历史,而现在已经定居在熙熙攘攘的聚落中。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2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雪”时节的雪量比“小雪”大?
热度 1 zhangxw 2012-12-8 12:10
“大雪”时节的雪量比“小雪”大? 张学文 2012/12/8 昨天 CCTV 的气象预报节目中插了一句,介绍当下的节气已经从“小雪”进入“大雪”阶段。并且补充说大雪时节的温度更低,雪量更大。 我一愣,“大雪时节的雪量真的比小雪阶段大? 12 月的降水量比 11 月大?错了吧! 我查了手边的我国一些气象站的 11 月(节气的“小雪“阶段)、 12 月(节气的”大雪“阶段)的降水量,其绝大多数都是 11 月的降水量大于 12 月的降水量。 所以我的初步结论是 CCTV 的气象节目中说大雪节气阶段的降雪量比小雪节气阶段大是不妥当的。 不过如果细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 11 月降雪比较少见, 12 月,降雪(不是雨)的范围(或者机会)扩大了,而且在下雪的地方,应当是 12 月的积雪面积、积雪厚度比 11 月大。 可这些话在 CCTV 是解说中没有谈及。
个人分类: 气象|26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春天,从冬至开始
sheep021 2010-12-22 09:44
这几天,腊梅花已经怒放。宣示着春天已经上路,即将到来。(但据气象局预报,上海可能还没入冬,气候有点乱。看来,春天已经不等冬天的脚步了,呵呵,想超越啊) 今天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至者,极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古人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其实啥都是活的,如活子时,因为宇宙运动的复杂性,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观测的精确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冬。虽然还未立春,但一年的初气,在冬至日已经发动。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在民间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大补阳气,促使一阳发动,为一年的气血流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或许是取其一气初生,混混沌沌之象。 中原地区,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吃饺子,吃了几十年, 今天才知道,这个习俗竟然与医圣张仲景有关。 如图:冬至阳气始生,渐生渐长,等到春分之日(震卦),砰地一声,跃出地面,至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恰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呵呵 现在,天虽寒,气已动,等着于无声中听惊雷吧。 参考: 速冻的冬天,生命的梦魇(砖头也不例外)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4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
zhguoqin 2010-11-28 08:53
点击下载全文: 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 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 安徽, 246300 ) 摘要: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依据,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为内容的一种自然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生物灾害的灾害源和承灾体都是生物,它们的生活史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并通过时间变量,建立了节气(时间)与成长、地域、气候关系模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关系,编制生物灾害防治历,对生物灾害实施时间管理,阻止生物灾害的发生。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生物灾害防治历编制原理与方法,并据此编制了通用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节气历、季节历和潜山县马尾松毛虫防治历等生物灾害防治历。 关键词: 节气;防治历;精确管理;时间管理 点击下载全文: 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
个人分类: 生物灾害学|2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冬当日就下了大雪
张三火 2010-11-9 20:28
7日那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它是四立之一,标志着一年四季当中冬季的开始。就在这一天,长春市的气温开始下降,并下起了雨,后来是雨夹雪,到最后就是中到大雪了。8日早晨上班,天空中还在飘雪,路面上冰雪交加,给交通带来极大困难,听说学校的班车大多迟到了。路是真难行啊!这天是我出诊的日子,出门晚一些,在路上等了近20分钟的公交车,还好公交车上不太拥挤,并没有往日人多,想必是天气不好,有的人就不出来了吧! 今天早晨,要赶班车去学校上课,起的很早。还好,今天的道路虽然还很难行,但到学校时不算晚,正好是上课的时间,我到教室时只晚了五分钟。 走在校园里,大家都异常小心,慢慢移动脚步,因为地面上不是冰就是雪,很容易滑倒。两天时间,雪还是很厚,也很洁白。下课回来时,用手机拍了几张校园的雪景,大家来看吧! 看天气预报说,周四还将有中到大雪。刚入冬,就来了个下马威,连续降温,下雪不断。气候异常,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将经历严峻考验。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434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今日大寒
张三火 2010-1-20 09:03
今天是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了。小寒大寒又一年,过了大寒,春节就将来临,中国过年的气氛更加浓郁,人们在欢庆春节的同时,也会迎来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头!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video/18402.shtml 这是天气视频关于大寒的介绍,希望能够驱散严冬的寒意,带给您春的温暖信息!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052 次阅读|5 个评论
清明节的由来
热度 2 huanghe 2009-4-4 20:30
一直感到困惑,清明节既然是中华传统节日,为何却是每年公历的四月五日。 询问周围的朋友大多也混淆不清。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两个中气按长度等分,其分点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西元一六四五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 一个节气 。每年运行 360 度,共经历 24 个节气,每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 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 12 个节气 ;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 中气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 12 个节气。 节气 和 中气 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 节气 和 中气 统称为 节气 。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 6 日、 21 日,下半年在 8 日、 23 日,前后不差 1 ~ 2 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以下是百度百科清明节的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3148.htm 清明节 目录 【清明节起源】 寒食节 【 25 个民族过清明节】 【清明节由来】 【清明节习俗】 关于清明的诗词 清明节对联: 清明节诗歌 【各地过清明】 【清明节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 牧 ) Qing Ming Festival; Toom-sweeping Day.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 是重要的 八节 ( 上元( 元宵节 )、 清明 、 立夏 、端午、 中元 、 中秋 、 冬至 和 除夕 ) 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 , 但其节期很长 , 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 , 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 ,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 墓祭 之礼 , 后来民间亦相仿效 , 于此日祭祖扫墓 , 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后来,由于清 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是我国汉族的传统 节日 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 吐故纳新 ,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 寒食节 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 割股充饥 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 绵山景区景点之一 : 母子石像 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 寒食节 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 割股充饥 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所在地原叫 定阳 ,被晋文公更名为 介休 ,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现绵山已由当地人民开发为著名旅游景区,其中一重要景点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为当地人民效忠两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 清明 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 寒食节 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 寒食上墓 。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 教民稼穑 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 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 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 鬼怖木 ,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 折柳赠别 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 柳 与 留 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 小雅 . 采薇》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折柳赠别 就蕴含着 春常在 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 新知折柳赠 ,宋代姜白石诗: 别路恐无青柳枝 ,明代郭登诗: 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代陈维崧词: 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 初过寒食一百六 ,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寒食节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 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 介山 ,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 悲哉足下。 足下 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 清明柳 ,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 之推燕 (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 周礼 秋官 司煊氏》: 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 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 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 zhuan ,饭食),携家春游。   《 荆楚岁时记 》: (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 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 lou ,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 管子 》中所记的 雕卵 。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 子福 )。 寒食打秋干,据《 艺文类聚 》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 刘向 《 别录 》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 王建 《 宫词 》: 寒食宫人步打毯。 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 25 个民族过清明节】    中国有 25 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 踏青 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 24 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习俗。   台湾清明节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 墓纸 (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 挂纸 ,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 发粿 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清明节诗句 在中国古代,清明节是一个内涵丰富情感的日子,也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在所有二十四节气的吟咏中,清明独占鳌头,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折柳赠别(《唐诗三百首》) 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内容中有 清明 寒食 字样的唐诗有335首,宋词更多达520首,而 春分 芒种 处暑 等大多数节气诗歌则只有10首8首左右。 【清明节由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 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 581 至 907 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 扫墓 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 鬼节 、冥节,与七月十五 中元节 及十月初一 寒衣节 合称 三冥节 ,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 月 4 日至 6 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 2000 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 二十四个节气 中,既是 节气 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经到了转暖的时候,万物开始复苏,可以春耕播种了。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 天文训》云 :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寒食节 ----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 岁时百问 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所以, 清明 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 荡秋千 、 蹴鞠 、 打马球 、 插柳 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 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 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中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 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 思时之敬 。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烧包袱 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 包袱 ,亦作 包裹 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 阴间 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 包袱皮 ,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 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 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九 K 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 天堂银行 、 冥国银行 、 地府阴曹银行 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 往生钱 ;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 打发外祟 。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 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六、清明节用花,一般来说,白色的花表示哀悼,选择白百合、马蹄莲等用于扫墓是比较合适的,而白玫瑰、栀子花或素色的花则象征着惋惜和怀念。还有的人偏爱蓬莱松、排草等朴素植物。当然,如今扫墓用花也不再拘泥于此,很多市民会根据过世者的年龄和喜好选择花卉种类,如勿忘我、黄玫瑰、红玫瑰、天堂鸟等。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 教民稼穑 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 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 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其实这个习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史籍典章的记载,清明节插柳总是与避免疾疫有关。春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摇摇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 鬼怖木 ,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 折柳赠别 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 柳 与 留 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 小雅 . 采薇》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折柳赠别 就蕴含着 春常在 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 新知折柳赠 ,宋代姜白石诗: 别路恐无青柳枝 ,明代郭登诗: 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代陈维崧词: 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鬼不入家。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 折柳赠别 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 柳 与 留 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 小雅 . 采薇》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折柳赠别 就蕴含着 春常在 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 新知折柳赠 ,宋代姜白石诗: 别路恐无青柳枝 ,明代郭登诗: 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清代陈维崧词: 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 初过寒食一百六 ,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烤饼 在四川一带都用 清明菜 和面粉辣椒等混合烤制清明饼,色香味极佳。    清明菜粑: 贵州安顺屯堡一带把一种在清明节时期才会有的一种野生植物 ----- 清明菜(本地话又称为毛毛花,因其形似一朵花,且杆上面有许多小毛毛)和面粉混合,通过一种独特的手工工艺做成 粑粑状 ,再包上陷(一般是本地春菜拌肉、 引子 (苏麻籽)拌红糖,酸辣子炒肉等),通过屯堡一带一种独特的土砂锅在煤火上煎烤而成。清明节屯堡人每家每户都会做,由于清明菜是一种纤维植物,一口咬下去会有 拔丝 的现象,口感极佳。可当零食,也可当主食,可放置时间极长,据说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百姓为行军打仗之时士兵随带方便而做。 关于清明的诗词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 土番 ) 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品。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清明节诗歌   《清明速写》   太阳离开东方的悬崖已经很久   风在树枝上打滚,我们看见   雨燕像一块海绵,在空气中   吸吮着昏暗的水声   我们走上山野,去完成活着的人   一项应尽的义务,迎面拥抱我们的   是千姿百态的爱,无形的手   这使得我们,更加孤独   我们来到这生的边缘   在一片幽暗的心情里,举杯饮泪   为自己而哭,利用对死者的回忆和悲痛   而他们说:活着,你们已经足够   《祭魂》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   风景一片   我们从拘谨的许多木架子中走过   那些灵魂挤靠在一起   仿佛为了温暖   彼此靠近   这些灵魂安谧无声   在各自的匣子里   缅怀曾经走过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无法得到的爱情   如今身子已被锯过   被雕刻过,油漆过   不同于先前   听呵,鞭炮声不绝,像许多人用手   猛击摆着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种表达方式是   我们将各种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后一把收起   发出同一种声音   哦洁白的骨灰,道德的极品   这些灵魂已不再使用   语言、动作和眼睛   他们早把生命打扫干净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们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们时长时短的回忆   今天我们带来的   糕点与水果,货真价实   在他们看来,如同梦中的一个人   在做各式的梦   间接的事物,丰美的幻想   吃吧,这就是生活   触手可摸   穿过火焰,这些灵魂如鸟   已经安巢,在一个自足的匣子里   不分春夏秋冬;他们开始懊悔了   这些久被禁锢的灵魂   多么渴望如粉尘   在天地间,如风中的雨水   或树间筛落下来的光线   看哪,轻烟四起,我们看见   真挚的怀念,已漫成大雾   一年一度,在台阶上   在草坪间,这些匣子   被我们所崇拜,被泪水所揩擦   而香烛像我们的悲哀   逐渐燃成灰烬   彼此靠近   仿佛为了温暖   那些灵魂挤靠在一起   我们从拘谨的许多木架子中走过   风景一片   鞭声,贡果和香烛已构成   死者的节日,泪水的狂欢节   《四月二十六日山中探母所记》   一   白云的大手护住一座   荒山秃岭;亲人们失声痛哭   我不为所动,出神入境   我的灵魂在与你的灵魂对话   草枝折断,我手中发出的细微声音   都是给你的信息;经过大自然   生的喧嚣和死的孤寂得以默契   就像两道相对的门敞开   一种情绪缓步其中,安祥而入迷   二   生前和死后,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荣耀   十一年前,众目仰望一颗慧星   慧尾绕城一周,浩荡而悲壮   所有看到的人都脱帽致意   五彩花环在山上曾叠成怀念的堡垒   灿烂星辰,如今早已朽烂如泥   荒草连天呵,像扯去绸布的旗杆   在凉风中悲歌光荣的过去;墓场倾颓   唯有万千山蚁,日夜守护着你   三   碑石如冰,温暖我的心   四野萧杀,纵横我的情   一如往年,下山时我泪涌如泉   因为最最伤心是别离;我就要投身到   鼎沸的人际间,履行各项义务   为了他人,去坚守职责   以各种感情的波折为人生享受   将辛劳和痛苦作为行动的报酬   最终如你,对人们说:我无愧生命   《个人的清明节》   比今年的清明节提早一天   比每一年都提早或者推迟的那一天   就是我们个人的清明节   这一天在山路上拐了无数的弯   上了无数的坡,下了无数的坡   我们要去很远的地方见亲人   通过清明节,我们看见亲人活过来   在眼前走动,在泪光里说话   然后再一次死去   每一年的每一个清明节   我们的亲人都不断地活过来又死去   这恰如我们所能理解的生活 【各地过清明】    山西 :   明节,是春季祭祖最隆重的节日,习惯称为 鬼节 。   山西旧有 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 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大同、平遥等地,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 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 清明坟头一片白 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 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 摊黄儿 ,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 清新火 。   清明节,全省盛行 打秋千 。时间讲究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出山后开始,姑娘、媳妇们都要一展风姿。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活动。传说清明前后,所有的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人是不敢与鬼争的。虽然荒唐,却也反映了对亡者的尊重,希望已故亲人能够与生者同乐的传统心理。   清明节,全省还盛行放风筝。田间街头,到处可以看到欢乐的孩童,手牵长线奔跑竞比。   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   清明节前后,还要过 三月三 。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 上巳 ,亦称为 三巳 。三国魏以后,把节日固定在三月初三,一直沿袭至今。   《 后汉书 礼仪志上 》记载, 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 。后来则变成了每到三月三,人皆到水边游玩饮宴的习俗。山西旧有 三月三日天气新,汾河两岸皆丽人 的说法。   三月三日,民间多进行踏青活动。晋南地区妇女用柳条鞭打卧室墙壁,称为 摔蝎子 。打完后,再贴一张 观音杨柳符 ,用以禁蝎。晋北地区禁蝎,习惯在谷雨节。家家墙上都要贴 谷雨禁蝎贴 ,灶神位贴公鸡吃蝎子的画,名为 谷雨鸡 。贴与画上还配以禁蝎谚语(亦称咒): 我是天上神,下界保万民,每逢谷雨日,定拿蝎子精。南斗六郎,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律令! 等等。   三月三日,民间也演变成祀神活动。北部地区有祀 真武神 与 西王母 两种,祀王母称作 蟠桃会 。南部地区大多为祭祀 华佗 。襄汾习俗到华佗庙焚香,每人要敬献一只雄鸡,并用针刺鸡冠淌血以祭祀,俗称 千鸡会 。   三月三日,晋东南地区妇女习惯到野外挖取野菜,加工而食,称为斩百病。晋西北地区则在谷雨节前后挑野菜吃。也用榆菜和米粉作饵,蒸面成块,称为 榆钱傀儡 。吃起来软美可口。   三月三日,晋北地区民间习惯做醋。    台湾 :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 105 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 墓纸 (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 挂纸 ,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 发粿 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舟山 :   扫墓 舟山人俗称上坟,到坟墓前祭奠先人。祭奠时,出于对先人的尊重怀念之情,人们皆先剪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坟,所以称之为扫墓。继而,点香烧烛,摆螺蛳、青饼、条子糕、菜肴等供品,老式的家长率全家老小下跪磕头,新式的行鞠躬礼。祭礼毕,坟顶插竹幡,焚烧纸钱及冥钱,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 麻糍钱 ( 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 ) 。上坟后,回家还要做 清明羹饭 。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 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节的习俗虽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   【 清明节 成为法定假日】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2007 年 12 月 14 日第二次修订)第二条和第六条的规定,清明节,全体公民放假 1 天(农历清明当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 2009 年 4 月 4 日清明节恰逢公休日星期六,被调至 4 月 6 日(星期一),从而形成 4 月 4 日至 6 日放假 3 天的小长假。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5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