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明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郑和航海环球-科学治史”微信群组成立
热度 3 SLLee19 2015-12-19 01:47
郑和航海环球-科学治史 微信群组二维码 还原600年郑和大航海历史,更正世界地理大发现历史,填补中国科技史地图学,重拾华人自尊,自信。 这是一个新微信群组,宗旨在学习,交流,用行动更正世界史600年错误。 真正环球航行,绘制第一份世界地图的是明代人。《坤輿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不是翻译自利玛窦带来的欧洲地图。利玛窦不过加上少数地名而已。《坤輿万国全图》有几百宗证据,与西方中心论的地理大发现有无法调协的矛盾,故西方称之为“不可能的郁金香”, 欧洲人自认 不能测绘这地图。因为地图显示的的欧洲是利玛窦以前200年的欧洲,美洲却是利玛窦死后200年的美洲。整份地图用中文标志,1114个地名中,有一半在欧洲绘地图没有出现。不是来自欧洲,只能是中国人自己测绘。此外美洲遗存的中华文化痕迹,文物陆续出现,与地图同时提供华人在前哥伦布时代开拓美洲的有力证据。 历史错误长期被隐没,也显示中国传统教育对推理,怀疑,挑战权威,证伪,创新方面要加倍努力。这项研究新发现,将使中国重掌地理大发现的话语权,与大国平起平坐,团结世界华人,巩固向心力,与世界共享中华文化。 2015年12月12日,在“360职点迷津”群“郑和航海”演讲后,群主李诗剑把这群主位置交给我。 现在把群组更名为“郑和航海环球-科学治史,以后将按照上述宗旨,联合所有 志趣相同 人士,以行动修正世界史。 讲演文字版将在此群组发布。另外,讲演录音也正在整理,稍后公布。 李兆良 2015年12月18日 该群组已经达450 人。微信要求人数在100以上后,再进群的人必须要挂银行卡。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3636 次阅读|7 个评论
述而不作:王阳明的“军事预言”?
热度 5 lev 2014-12-10 23:05
述而不作:王阳明的“军事预言”? 昨天在网上意外读到一篇署名为“姜永熹”(未查证)的文章《钓鱼岛问题的另一视角:国家与利益》。文章中引用了一段“史事”: 明朝著名军事家王阳明临终前给嘉靖皇帝上奏折,名为“九边疏”,核心的一句话: 大明虽大,要紧之处只有四个:蓟州、宣府、大同、辽东,四地若失一处,大明必亡 。 据说这个说法也出现在十分热门的《明朝那些事儿》中。 单就这个“预言”本身,是极见功夫的。蓟州、宣府、大同、辽东属于明朝北部边防的“九镇”,亦称“九边”,除上述四镇,还有 太原 (山西镇)、 延绥(榆林镇) 、 宁夏 、 固原(陕西镇) 、 甘肃,其中延绥、宁夏、甘肃又合称“三边”。“九边”对明朝北部边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廷在各镇总兵之上又先后设立三边总制(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辖宣府、大同、太原)、蓟辽总督(辖蓟州、辽东)。从后来明朝与后金此消彼长的军事态势(尤其对辽东的经略)来看,这个“预言”是十分准确的。 问题是:这句话或类似的判断真是出自王阳明吗? 《明史·王守仁传》说:“ 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在以德性、学问立身的历代大儒(有从祀孔庙的资格)中,能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跻身一流军事家行列的也只有王阳明一个,通俗地讲:学问比他大的,打仗不如他;军事功业高过他的,学问不如他。据说王阳明年仅十五岁就从父亲王华(明宪宗成化朝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前往关外考察边防(跟爹去的还是自己去的有争议),《明史》上说:“ 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时阑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使治前威宁伯王越葬,还而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而王阳明一生的事功也是以军事活动(平定赣南、宁藩、两广)为主,身系半壁江山,最终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总督两广、江西、湖广军务。 也就是说王阳明可能有提出这种见识的水平。但有提出论断的水平和提出论断不是一回事。这个所谓“论断”来自王阳明的最大疑点在后面十个字——“ 四地若失一处,大明必亡。 ” 臣子给君王上的最后遗言(奏疏、诗等等),确实多有规劝、警醒的意义,但措辞一般十分谨慎,比如李鸿章(他的政治地位与王阳明有些类似)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也就是说按常理, 身为臣子的王阳明在他的奏疏中使用这样的语句(何况上疏的对象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这老兄可称不上宽厚),无异于找死! 这个“疑点”促使我翻阅手头的《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能查到最后一封奏疏是写于嘉靖七年十月的《乞恩暂容回籍就医养病疏》,其中没有类似“预言”。上溯历年奏疏(至弘治十二年赐进士出身后上的第一封奏疏《陈言边务疏》),皆无所得。又旁查《明史·王守仁传》和冯梦龙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亦无头绪。 倒是有个“ 主旨相反 ”的线索出自崇祯朝兵部尚书杨嗣 昌 的《 敬陈安内第一要务疏 》: 京师元首也,宣、蓟诸边肩臂也,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之地腹心也。 杨嗣 昌 的判断在军事上基本与所谓 “预言 ”相反,在民变四起(李自成、张献忠等)的背景下,这位疲于奔命的军事统帅最终改变了“北防南化”的战略,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无奈手头没有《万历野获编》、《国榷》、《明史纪事本末》等资料,无法扩大搜索,不得确证。 先记在这里,敢请方家有以教我 !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5726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