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又一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内战前早期美国的又一重大举措:“西进”——读书有感(24)
热度 1 cswen 2015-2-3 15:55
内战前早期美国的又一重大举措:“西进” ——读书有感( 24 ) 温景嵩 ( 2015 年 2 月 3 日写于南开园) 本文标题上‘西进’一词,是纳什等人在其《美国人民》一书里的原用语。而‘西进’两个字上面的括号,则是我加上去的。因为我以为纳什的‘西进’一词并不妥当。确切地说应该是‘西侵’,亦即:‘向西部地区的侵略行动’。因为当时的美国是个小美国,它只是座落在北美洲的东海岸一小块地方。而北美洲的西部广大地区则并不属于它,而且那里并不是块无主之地。在那时它是墨西哥的一块属地。当时的墨西哥却还可以说是个泱泱大国。它不仅是坐落在中美洲,而且北美洲的西部地区也归它所有。这包括了三大块地方。最东边是得克萨斯州,他与东边的小美国接壤;然后往西则是新墨西哥州,再往西则是加里福尼亚州,再朝西就面临着太平洋了。 自然,这块地方原来也不是墨西哥的。墨西哥原来也是个小国,它只是座落在中美洲。北美洲的西部地区最早的土著则是印第安人的地方,当时还杂有一些欧洲人和中国人居住。 后来西班牙人大举入侵占领了这块宝地。西班牙衰落之后,又值墨西哥人的崛起。这里顺便说一句,墨西哥人不是个纯种民族,而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印欧混血儿。现在第三次、美国人又进来了,于是这块宝地第三次又换了主人而归美国人所有。 美国人最初是用谋略和金钱先使得克萨斯州从大墨西哥国里独立出来,然后再进一步它就并入了美国联邦。这当然就使得墨西哥国很不愉快。于是就爆发了美墨战争( 1846 — 1848 年)。两年战争的结果,自然是墨西哥人打不过美国人,而使美国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当然美国也没有斩尽杀绝地把墨西哥彻底消灭,而只是占领了当时大墨西哥国家的北部地方,亦即现在的北美洲的西部地区。这已经足够大了,它使得当初座落在北美洲东海岸的一个小美国,现在通过战争、则把自己变成一个向东面临着大西洋、向西面临着太平洋这么一个世界上唯一面临两大洋的、真正的泱泱大国了。 当美国大举西进时,他们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说辞’,用以动员广大的美国人民来参加它的这个向西的侵略行动。此‘说辞’就是所谓的“天定命运论”。纳什等人在该书里对这一‘说辞’有个解释。现在姑且让我们把纳什等人的解释引在下面: “伴随着领土的增加美国出现了一个美妙的说辞。美国人使用“天定命运论”来证明其行为的正确性并为之辩护。约翰 . 奥沙利文( John L.O ’ Sullivan )是《民主评论( Democratic Review )》杂志的编辑。他在 1845 年创造了这个词汇。这个词表达了一种信念,即美国优越的制度和文化赋予了美国人将其文明传播到整个大陆的权力和责任,这符合上帝的旨意。”(此段话引自纳什等人的《美国人民》里的第 421 页。) 多么美妙的说辞啊——把美国人的制度和文明传播到北美洲整个大陆、这是美国人的权利和责任,又是上帝赋予他们的崇高使命!很可惜拆穿来看,这只不过是给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穿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而已。实际上它正是帝国主义们弱肉强食的一个残酷而野蛮的旗号。打着这个旗号,帝国主义们就可以横行于天下了。然而很可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帝国主义们可以横行于一时,但它不可能横行于一世。最终,他们也还是逃不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命运。这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一个国家是可以永存的,但它所执行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却不可能永存。因为它残害人民、不得人心。所以或迟或早、它总是会为形势所迫,而被人们抛弃掉。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8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业4.0”:又一个概念炒作
热度 3 outcrop 2014-12-18 12:33
所谓工业4.0和Web2.0之类相似,目前没看出其革命性;概念性大于实操性。维基百科也认为其词条 “This article appears to be written like an advertisement.”,这是有道理的。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dustry_4.0 虽然长远来看,信息传输能力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必然减少相关就业机会甚至消灭一些职业;但和工业4.0之类的概念毫无关系。 也许以后还会有农业M.0、餐饮N.0、酒店O.0之类的概念,无非都是挂着一些信息技术的幌子,贩卖概念。 信息技术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的改变,炒作这个过程没什么意义。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315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