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我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林建华向母校浙江工业大学捐赠2000万元-我校与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lizg 2020-5-18 20:04
我校与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林建华向母校浙江工业大学捐赠2000万元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21326 我校与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林建华向母校浙江工业大学捐赠2000万元 来源: 党委宣传部 文 王臻 图 冯凯琦日期:2020-05-12 点击率:2461 5月12日下午,杭州福斯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华宣布捐赠母校浙江工业大学2000万元,创我校校友单笔捐赠最高记录。     当天,学校与杭州福斯特材料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浙江工业大学福斯特研究院。学校化工机械专业82届杰出校友、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华,杭州福斯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虹,以及公司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莅临我校。校党委书记蔡袁强,副校长虞晓芬,校党委委员、 办公室主任金晓明出席仪式。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的负责人、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仪式。仪式由虞晓芬主持。     蔡袁强指出,校友是学校的延伸,是学校流动的金名片。林建华校友慷慨捐赠的善举蕴含着他心系母校、感恩母校的深厚情怀,更彰显了他作为一名优秀企业家关心教育、回报社会的责任担当,必将引领和带动更多的校友与母校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他表示,学校将认真履行协议中的相关承诺,充分发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装备等领域学科团队、高端成果、创新资源等的优势,助力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希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深度融合,既有利于学校高水平的学科发展, 又有利于福斯特应用材料公司的快速、高质量发展。     林建华分享了个人成长的故事。他表示,我们正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在工大的四年,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工作的方法,特别是母校“厚德健行”校训让他牢记做人必须低调、谦卑、诚信、厚德;做事必须积极、进取、激情、健行。他希望有更多的工大校友来关心母校的发展和壮大,为工大成 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一起健行,一起奔涌!     签约仪式上,蔡袁强为林建华校友颁发浙江工业大学“杰出教育贡献奖”,并聘请林建华为学校兼职教授。     在与会来宾的见证下,蔡袁强与林建华共同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随后,浙江工业大学福斯特研究院揭幕成立,标志着学校与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正式落地。     据悉,未来双方将就科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提高校企双方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仪式结束后, 林建华教授还为师生作了成长成才报告。 蔡袁强致辞 林建华致辞 蔡袁强为林建华颁发“杰出教育贡献奖” 林建华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浙江工业大学福斯特研究院揭幕
26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受邀参加国庆盛典观礼
lizg 2019-10-3 12:10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李小年受邀参加国庆盛典观礼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20334 来源: 党委宣传部 陈婧日期:2019-10-02点击率:381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部特别邀请了全国教育界部分教师代表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我校校长李小年应邀赴京出席参加观礼。    据了解,浙江省有5位教师受邀参加国庆盛典观礼,他们分别是我校李小年、浙江大学马建青、浙江新昌中学黄林、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徐锦生、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张赛芬。     李小年观礼感言:    作为全国教育界观礼嘉宾,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盛典,现场见证新中国70周年华诞,我非常激动、深感荣耀与责任。    天安门广场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现场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亲身感受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作为中国人倍感骄傲、自豪和光荣。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回去以后,我会把参加此次国庆盛典精神和思想上的收获,转化为为党的事业、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奋斗的不竭动力。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办学治校、推进内涵式发展,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小年受邀参加国庆盛典观礼 李小年受邀参加国庆盛典观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裕国院士团队签约重大横向项目
lizg 2019-9-6 08:32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裕国院士团队签约重大横向项目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20164 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郑裕国院士团队签约重大横向项目 来源: 生物工程学院 冯剑日期:2019-08-31点击率:2977     近日,生物工程学院郑裕国院士团队柳志强教授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签约重大横向项目,项目合同金额3005万元,双方正式启动战略合作。    郑裕国院士团队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功能性营养化学品高效工业生产关键技术。该类营养化学品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在医药、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双方的合作将通过基因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和发酵工程等技术的融合,构建高效微生物细胞工厂,实现功能性营养化学品及其衍生物的规模化生产。    郑裕国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生物催化、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微生物发酵等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工作。团队以医药和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关键技术落在重大产品上”,开发了生物工业系列关键和共性技术,实现了医药、农药和功能营养化学品生产过程重构、强化和替代,建成产业化生产线20余条,多项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2004年作为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营养化学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新材料和原料药生产的国家认定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的产销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3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浙江工业大学)18位教师入选新一届(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lizg 2019-9-5 18:59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18位教师入选新一届(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来源: 教务处 方学礼日期:2019-01-03点击率:4408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成立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教高函〔2018〕11号),我校18位教师入选新一届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其中副主任委员3人,委员15人,入选人数居省属高校首位,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指导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专家组织,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开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工作。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本届教指委是“规模最大、覆盖最全、水平最高”的一届。教育部新一届教指委涵盖了2个综合类、109个专业类和40个分教指委,任期自2018年1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全体委员共5550人,包括主任委员111人、副主任委员710人,其中3611人是新任委员,占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浙江工业大学)李小年教授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lizg 2019-1-10 20:27
我校李小年教授团队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9031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我校李小年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催化合成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李小年作为39名获奖代表之一上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奖。     该项目由我校、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友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作合作完成,李小年、陈新民、卢春山、张群峰、朱秀全、俞卫祥为项目完成人。     化学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基础工业。延长产品链、提高附加值是当今全球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精细化学品工业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的发达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取代芳胺是一类核心精细化工原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抗高温、阻燃、绝缘、抗紫外光等特需材料的合成,满足军用装备、高铁、特高压输电和核能等高端需求,也是医药、农药、染料等合成原料,对苯二胺类可直接作为橡胶防老剂。     长期以来,中国是取代芳胺主要生产与消费国,卤代芳胺、对苯二胺类和氨基苯磺酸类三者的产量就高达每年百万吨,胺类药物、染料和轮胎均占世界年产量约50%。但是,由于原有生产技术与工艺存在着过程不安全、生产效率低、污染排放大、产品品质差等诸多问题,缺乏国际竞争力,增加了环境负担。2017年,因为抗老化能力不足等而产生的废旧轮胎就高达 3 亿条,高品质橡胶防老剂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催化剂技术是化工生产当中最核心的技术,能够起到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物收率的作用,同时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没有国际国内先例的情况下,李小年团队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与企业通力合作,经过15年艰苦的努力探索和持续研究,突破业内共知的束缚,发现了加氢合成卤代芳胺催化剂的高选择性晶面,提出了精准调控炭载体表面金属晶面生长取向的原理,发明了高选择性催化剂的宏量制备技术,构筑了全反应周期催化剂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过程微环境; 发现了在高品质对苯二胺类产品合成过程中影响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稳定的机制,提出了电子助剂配体与金属簇配位的技术思想,发明了炭载体表面上硫配体自组装构筑类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实现了催化剂的原位连续再生和多步反应过程中高产品总收率的达成机制与工程技术;发现了在高浓度硝基苯磺酸加氢反应过程中引起金属催化剂失活的毒物分子源,提出了利用液态活性氧原位清除催化剂毒物分子的技术。     该成果发展了炭载纳米金属催化剂的学术思想,发明了高品质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绿色高效合成的关键共性催化剂技术,建立了三种液相加氢催化新工艺,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系列产品高端市场的垄断,从源头上实现了工业生产过程的低排放直至零排放,保障了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工艺、装备等全创新链成果。使催化剂技术和合成工艺整体技术国际先进、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高效、绿色、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该成果已经在浙江、江苏、河北和安徽等地区的龙头企业实现了工业推广应用,产品远销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近三年,新增销售约20亿元、新增利税约5亿元。实现了高品质取代芳胺系列产品生产的共性催化剂技术突破与关键工艺装备技术的跨越,形成了催化剂、工程装备、反应工艺与工业应用等技术组成的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成套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居国际领先,实现了“源头创新”,带动了全行业技术升级。成果获中、美、日等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1件,曾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浙江日报、浙江卫视等省内主流媒体均对这一奖项作了深度报道。     此外,海洋学院高从堦院士参与的“均相离子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报道链接: 催化剂技术有了源头创新 浙工大李小年教授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11347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
lizg 2018-6-19 23:32
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 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7770 我校教师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 来源: 化学工程学院 科学技术研究院 日期: 2018-06-13 点击率:1679分享到:     近日,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朱艺涵教授与学校特聘教授韩宇(现就职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合作,在低剂量电子显微成像领域取得突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分别以第二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Atomic-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electron beam sensitive crystalline materials》。    在此之前,朱艺涵教授、韩宇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Unravelling surface and interfacial structures of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低剂量显微技术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这一类电子束极其敏感材料进行探索性研究,实现了原子尺度高分辨显微结构的解析。而这次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则通过低剂量带轴倾转、高精度样品漂移矫正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电子束极其敏感材料低剂量显微表征技术的突破。采用该研究成果可以将使得分子筛、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二维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等重要电子束敏感的微纳尺度结构研究更清晰更明确,对纳微米结构功能材料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更直接的手段。    近年来,学校通过多次优化调整科技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校学术影响力,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学术论文水平和创新层次,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期《Science》封面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Zr)晶体和表面结构的原子分辨显微像资料链接:    朱艺涵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纳米材料显微结构及构效关系的研究,目前在Science、Sci. Adv.、Nat. Mater. 、Nat. Chem.、Nat. Nanotechnol.、Nat. Catal.、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 等国际重要期刊共发表论文 76 篇,总引用次数约3700。 朱艺涵教授于2016年获得国际催化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2014年获得美国显微和微分析学会颁发的主席学者奖,2013年获得SABIC 颁发的优秀博士后基金奖。    韩宇教授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纳米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多相催化、气体分离、电子显微镜弱光成像技术等,目前在Nature,Science,Sci. Adv.、Nat. Nanotechnol.,Nat. Chem.,Nat. Mater.,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重要期刊共发表论文180余篇,总引用次数约12000。韩宇教授于2016年被评为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于2008年获Thomson Reuters Research Fronts Award(汤姆逊研究前沿奖);2006年获新加坡青年科学家奖;2004年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杂志评选为百名青年发明家。
1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参观我校工业催化研究所产业化基地
lizg 2018-5-19 09:25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参观我校工业催化研究所产业化基地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7562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参观我校工业催化研究所产业化基地 来源: 化学工程学院 李瑛 日期: 2018-05-15 点击率:824分享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院士李灿、研究员杨启华及20多名教师和研究生参观了我校工业催化研究所产业化基地(杭州基本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催化研究所所长刘化章教授、李瑛教授及杭州基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雄军教授等陪同参观。    李灿详细考察了A301低压高活性亚铁基氨合成催化剂的生产过程和工业应用情况。参观过程中,李灿指出,氨合成催化剂自1901年发明以来,为人类粮食的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曾有三位该领域的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氨合成催化剂的发展带动了多相催化领域的多次重大理论突破,是多相催化领域的科研人员及学生学习多相催化基础理论的一个很好的范例。李灿高度肯定了我校在该领域做出的贡献,指出刘化章教授等突破了Fe3O4基催化剂具有最高活性的经典结论,发明了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的Fe1-xO 基合成氨催化剂,为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物简介:    李灿,催化科学家,曾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亚太催化学会主席,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主席;及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Chemical Communications副主编及包括Journal of Catalysis在内的12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和国际顾问,“催化学报”共同主编及国内10余种刊物编委。曾获得国际催化奖、中国催化成就奖等诸多催化领域的最高奖项。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浙江工业大学)11项科技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
lizg 2018-5-6 06:58
我校(浙江工业大学)11项科技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 一等奖总数、获奖总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0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7327 我校11项科技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总数、获奖总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一 来源: 图 党委宣传部 李铮铮 文 科学技术研究院 日期: 2018-04-11 点击率:4157分享到: 4月11日上午,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副校长陈建孟和学校获奖代表参加了会议。2017年学校共有11项科技成果获表彰:高从堦院士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是三位重大贡献奖获得者中唯一来自高校的获奖者;学校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一等奖总数、获奖总数均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化工学院许丹倩教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特级专家。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情况如下:化工学院许丹倩教授团队的成果“安全高效杀菌剂噻唑锌的创制开发”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药学院王普教授团队的成果“西司他丁重要手性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建工学院郭健教授团队的“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及状态评估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中小企业研究院吴宝研究员团队的成果“地方融资圈及其风险传染理论:风险防范与转型突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建工学院陈前虎教授团队的成果“杭州沿河高端商务带规划建设研究”、材料学院楼白杨教授团队的成果“金属表面复合强化涂镀层的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据了解,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丁列明、高从堦、姚力军3位科学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86项科技项目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170项。新闻链接之一: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高从堦院士)高从堦院士从事膜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近五十年,是我国分离膜的奠基人之一,承担包括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973 计划”、“86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项目等近20项,组建重要学术团队2个,是我国膜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引领者之一。他始终围绕膜分离性能与膜材料微结构的关系、膜材料的微结构形成机理与控制方法、应用过程中膜材料微结构的演变规律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完善面向不同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理论框架,在膜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膜材料和专有制备技术,包括高性能的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离子交换膜等,指导创建了我国膜材料设计与制备、膜组器制作的技术平台,为我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分离膜、组器及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膜科学与技术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与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化学、海洋化学等一级学科的交叉研究。高从堦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反渗透复合膜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二是荷电膜结构和性能研究;三是优先吸附-促进传递的研究;四是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及其性能研究与应用;五是正渗透膜及其性能研究。高从堦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贡献及成果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反渗透 CTA 中空纤维膜与组器的研制和应用;二是反渗透复合膜与组器的研制和应用;三是纳滤膜的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四是荷电膜的开发和应用;五是离子交换膜和双极膜的开发与应用;六是人工肾反渗透水处理(医疗用)装置的开发与应用。高从堦2014年来到浙江工业大学,组建了膜分离与水科学研究团队,以此为依托建立了浙江省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并与湖州市政府共建湖州研究院,对接当地企业,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至工业界,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新闻链接之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安全高效杀菌剂噻唑锌的创制开发”简介(化工学院许丹倩教授团队)针对农业生产重大需求,该项目深入系统地开展了防治作物病害的新农药创制开发与应用:发明了具有防治作物细菌病害的噻二唑类金属化合物,研发了噻唑锌原药的绿色合成技术,设计开发了系列噻唑锌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及其防治作物病害的系列应用技术。相关技术已取得14件授权发明专利。项目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有6个噻唑锌相关产品取得农药正式登记,实现了产业化和商品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噻唑锌是目前国内自主创制杀细菌剂生产规模最大和应用面积最广的产品,也是国内创制农药在世界粮食主产国之一的泰国首次通过完整安全评估的首例药,并成为了主要作物正式登记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项目先后获得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一等奖”“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和“植保产品贡献奖”等奖励,噻唑锌正逐步成为我国“创制农药品种的成功典范”,这对提高我国新农药创制能力、调整农用杀菌剂产品结构和保障农业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为高从堦院士颁奖合影(左起:王普、吴宝、许丹倩、高从堦、陈建孟、郭健)大会现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化工学院许丹倩团队在《ACIE》发表热点文章
lizg 2015-1-14 00:19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1169 我校化工学院许丹倩团队在《ACIE》发表热点文章 我校化工学院绿色化学与技术学科许丹倩团队在有机氟化反应领域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的化学类综合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并得到审稿专家的高度评价,被选为“热点文章(hot paper)”以及该期的“卷首文章(frontispiece)” ; 同时该成果不久便被国内外知名期刊如《Synform》和《有机化学》等作为亮点工作进行了评述介绍。该工作由我校独立完成,娄绍杰博士后为第一作者,许丹倩研究员和徐振元教授作为通讯作者。《ACIE》是化学学科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其对所录用工作的原创性、重要性等有相当高的要求,期刊影响因子达到11.336。这是该团队第二次在该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质,有机物中引入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其脂溶性、稳定性以及生物活性。正因为如此,近几十年来,有机含氟化合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等领域。尽管氟元素在地球上的含量极其丰富,但目前已知的含氟天然产物却屈指可数,人工引入氟原子成为获得有机氟化物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氟原子的弱亲核性以及强电负性,有机分子引入氟原子较困难。传统的氟化反应往往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底物适应性差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制约着含氟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等领域的发展。近年来,通过碳氢键活化构建碳氟键作为一种有效直接地引入氟原子的手段,逐渐进入化学家的视线,成为目前研究的国际热点之一。尽管如此,当前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碳氢键氟化反应仍然存在着氟化选择性差、底物适应范围窄、以及反应条件相对苛刻等问题。因此,寻找更绿色温和的选择性氟化反应体系使之能够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实现有机分子的后期(late-stage)氟化而不破坏其原有结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   在前期对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氟化反应研究的基础上(Chem. Commun., 2013, 49, 6218,期刊影响因子6.718),该团队发现在催化量的硝酸盐以及过渡金属钯的协同作用下,选用NFSI作为氟化试剂,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通常在室温附近)实现羰基肟醚化合物芳基sp2碳氢键和烯基sp2碳氢键的选择性氟化反应,其中对烯基sp2碳氢键的导向氟化更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相比较此前的碳氢键氟化反应体系来说,该体系首次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的碳氢键氟化,在氟化反应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选用的硝酸盐添加剂无毒无害、廉价易得且用量少;同时该体系具有底物适应性广、操作简便以及底物导向基团容易安装和去除等优点,为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氟化体系。   许丹倩团队一直致力于绿色有机合成与技术领域的研究,在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催化加氢、不对称合成以及有机金属催化反应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并在《Angew. Chem. Int. Ed.》、《Green Chemistry》和《Chem. Commun》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ACIE》卷首插图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郑裕国教授团队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lizg 2015-1-13 23:52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1394 我校郑裕国教授团队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1月9日上午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我校生环学院郑裕国教授主持完成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郑裕国教授团队继2008年、2010年两度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第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奖。至此,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的数量达到16个,获奖总数达到21项。   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阿卡波糖是II型糖尿病治疗的重大品种。项目通过游动放线菌高通量筛选、诱变技术,连续变速补料发酵技术,低温预处理-两步层析分离纯化技术和片剂处方的全程创新,在我省龙头制药企业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阿卡波糖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国内最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项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构筑了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成为微生物药物研发、改良并产业化的一个成功范例。   目前,阿卡波糖片剂“卡博平”已大规模临床应用,临床使用量占国产制剂国内市场份额的95%以上,华东医药也因此成为我国最大口服降糖药的生产基地。同时,阿卡波糖片通过欧盟GMP认证,出口国际高端市场,打破了国外制药巨头长期技术和市场垄断,通过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了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对我国微生物药物产业的发展,乃至制药工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校高增梁教授团队参与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lizg 2015-1-13 23:50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1415 我校高增梁教授团队参与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高增梁教授团队参与的项目的“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至此,我校荣获的国家科技奖总数达到22个。   压力容器等承压类特种设备广泛用于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燃气及国防军工领域,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近年来伴随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资源品质劣化和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容器逐渐向高温、深冷、复杂介质腐蚀等极端服役条件,超大直径、超大壁厚、超大容积等极端尺度方向发展,传统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面临严峻挑战。该项目围绕这一难题,历时近十年攻关,取得四个方面创新。该项目建立的极端条件重要压力容器基于全寿命周期风险控制的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已被3项国家安全技术规范、4项国家技术标准采纳;该项目研制的极端条件重大装备已在石化、化工、燃气等领域40多家企业应用,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提升了我国重要压力容器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据不完全统计,项目成果通过推广应用近三年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约32.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高增梁教授团队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压力容器结构完整性与安全保障技术,开展了压力容器疲劳寿命预测、复杂介质条件下应力腐蚀开裂评估和流程装置安全联锁系统可靠性定量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中应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祖光做客我校名师讲坛-上饶师范学院
lizg 2014-12-29 21:40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祖光做客我校名师讲坛 http://www.sru.jx.cn/news/2014-12-29/news20141229165712.htm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祖光做客我校名师讲坛 12月24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祖光应邀做客我校名师讲坛,在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李友鸿为李祖光颁发上饶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聘书。 李祖光结合经典与现实、理论与应用,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三种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技术、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直接进样杆技术。这三种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样品制备过程中出现的繁琐操作、耗时、消耗大量的样品及有机溶剂等诸多不足,以简便、灵活、易操作、环境友好等特征顺应分析化学发展的要求,通过与各种分析仪器的联用,能有效地应用到多种样品中分析物的分离和富集。 李祖光,博士,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重点学科农药学方向负责人,化学工程教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钱江人才资助项目和2008年度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等三十几项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攀登项目和留学生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是《Anal.Chim.Acta》、《Talanta》、《Eur. J. Med. Chem.》、《Chromatographia》、《J. Mol. Model.》等期刊的审稿人。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50多篇,EI收录30多篇。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