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许其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丛佃伟追思导师许其凤院士
jlpemail 2020-7-17 08:20
与北斗同闪烁 ——追思我的导师许其凤院士 【 追思 】 来源: 光明网 -《光明日报》 2020-07-15 03:00   作者:丛佃伟(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   许其凤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卫星导航定位专家,长期从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定位领域教学科研工作, 1997年提出了发展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的建议和主要技术途径,是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者,为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作出了卓越贡献,200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受组织委派,我从那时起便一直担任院士的秘书工作,后来又攻读了院士的博士研究生。一晃十五年过去了,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之际,7月2日,许院士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病逝于北京。 图为:许其凤院士   许院士出生在天津,父亲毕业于南开大学,后来在天津的河北大学任教。尽管从小家境优越,但院士的生活却格外简朴、处事十分低调,衣食住行都不讲究。院士平时最爱穿军装,自己从不主动添置衣服,便装衣服都是夫人和孩子们购置。吃饭从来不讲究,常常粗茶淡饭就把自己打发了。出行火车软硬卧都行,唯一叮嘱我的是不要定高铁商务座和头等舱,说那浪费课题组的钱,钱要用到课题研究上。   工作以后,院士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公寓房里,家里的陈设很多都是二十年前的物品,院士并不在意,估计也没心思去想好不好看、舒不舒服的问题。按师母的话说: “跟了老许一辈子,快80了才第一次住上新房子。”   许院士唯一在乎的只有计算机,在上面花钱从来不计代价,因为那是他的法宝,他是当时学院最早使用计算机进行科研计算和仿真验证的人之一。院士头脑中的大量设想,就是通过熬夜在计算机上仿真验证的,有时需要计算机连续运转好几个小时才能得到一个初步仿真结果。在进行星座设计仿真验证最紧张的那段日子里,在计算机显示屏的光线中,数不清的方便面和香烟,陪伴着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   科研瓶颈是每个科学家都难以避免的挑战,是不是只有 “迎难而上”一条路可以走呢?对这个问题,院士有自己独到的科研创新思路和小诀窍,院士称之为“避短扬长”思路,并将这种思路充分应用到了从事的科研工作当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方案了。在进行北斗二号星座设计的时候,主流方案是采用与美国GPS类似的中轨道高度卫星(MEO)星座设计方案,但我国没有能够监测卫星并对卫星进行定轨的海外监测站,当时短时间内也不能制造出高精度的星载原子钟。   这两项问题对建卫星导航系统会有什么影响呢?用院士的话说,如果按照当时的主流方案建设,我国虽然会是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但建设的系统也将变成 “第三流”的。为避开或暂时搁置这两个短时间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院士在大量仿真验证的情况下,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设想,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阶段需求的异于GPS、GLONASS等系统的星座建设方案,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和IGSO)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许院士的方案与主流方案比较,卫星数减少一半,不仅大大节约了建设经费,而且在导航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上还远高于当时的其他方案,为国家节约建设经费数十亿元。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其中非常突出的创新点便是许院士提出的这种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设计方案。后来日本准天顶卫星导航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方案,可以说许院士的方案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设计的杰出方案。许院士这种“避短扬长”的科研思路在其主持的“WCX-1卫星测向仪”“GPS接收机综合检定场”“GNSS快速定位定向仪”和“北斗导航动态定位检定基准”系统研制上均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我们把“避短扬长、独辟蹊径”戏称为“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之外的又一种优秀科研攻关精神。   当选院士后,慕名来邀请项目评审、人才推荐、项目合作的人比原来多了,院士给我定了个死规矩:但凡联系到我们的,材料一律收下,礼物一律拒绝。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经有一个合肥的单位来谈项目合作,临走时为表达尊重,要送院士一幅画和两盒茶叶。当时我们断然拒绝了,后来送客人到火车站,当时年轻的我没挨住客人的反复游说,把茶叶给院士带了回来。却没想到,那个和颜悦色、哪怕受了委屈也不轻易发脾气的院士,第一次对我生气了。从那之后,对于原则问题我再也没有过丝毫动摇。   2015年5月18日,许院士在青岛疗养时查出肺癌,5月27日首次住院治疗,此后便开始了长时间住院、短时间出院、长期吃药、定期检查的生活。院士有个习惯,他每次一定让学生按照他的规则提供项目试验原始数据,然后利用自己编制的程序进行关键技术成效的独立仿真验算,这些工作在住院期间也不曾改变。医院的主治医生和护士们多次跟我讲一个场景:打开病房门,院士一个人在病房餐桌上对着电脑在编程。每当此时,一个科学家的形象就跃然眼前。   身体好转期间,在 2018年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许院士作了“新概念导航”的学术报告,阐述了紧急状态下战场时空基准快速传递的思路和仿真结果,那些成果都是在医院里思考和仿真出来的。院士的弟子们有时也骄傲地跟同行们说,我们的导师80多了还能自己编程搞科研,大家都深深地敬佩与赞叹。   由于许院士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2018年9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授予其“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2019年5月,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科学委员会授予其“北斗奖”;2019年10月,中国测绘学会授予其“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当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组委会要给院士颁发10万元奖金时,他多次让我跟学院院长和校长汇报,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设计工作是大家一起完成的,这笔奖金一定要上交给组织。这种一生奉献科学、只为真理、淡泊名利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去怀念、去尊敬。   我敬爱的导师一路走好,弟子们一定谨记您的教诲,脚踏实地、避短扬长,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北斗卫星运转在太空,每当我们仰望星空,就能感受到您给我们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5日08版) 【 责编:张悦鑫】
个人分类: 资料库|4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题片《许其凤:为理想定位》的对应文本
jlpemail 2020-7-4 13:28
专题片《许其凤:为理想定位》的对应文本 籍利平整理( 2020-07-04 ) 按: 2020 年 7 月 4 日上午 8 时 ,许其凤院士追思会在郑州举行。他的一名博士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我亲爱的导师许其凤院士逝世了!您走的那么安详,北斗三号已经收官。您是一名战士,梦圆北斗,驾鹤西去!您是一名老师,春风化雨,桃李满园。 为了寄托哀思、为了让各界人士更多地了解他的治学理念和精神风貌,为了弘扬他的科学精神,整理出了 专题片《许其凤:为理想定位》的对应 文本。 ----------------------------------------------------------------------------------- http://tv.cctv.com/2016/06/30/VIDEC2KFFp2FWtNxUJTXo7dw160630.shtml 是 2016 年 6 月 30 日,央视 7 套《军中院士风采录》中播出的 《许其凤:为理想定位》 的视频链接。为了便于传播,博主整理出了这个 21 分钟专题片(自视频的第 52 秒开始至 20 分 33 秒 )中 主人公、主持人、 主要 出镜人物发言和画外音 的文本 。 ****************************************************** 许其凤: “我叫许其凤,今年 81 岁了。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1936 年,我出生在天津。 1953 年参军入伍,毕业后,走上了探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科技之路。从一名学生到军人再到军校教员 , 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这所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知识 改变了我的命运。回 首 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有鲜花也有荆棘。对我来说,科研之路上的一次次困难和挑战,就是我成长的沃土。从军、从教 60 余载,我是一名普通的老战士,也是一名普通的老教师。以知识筑牢空间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始终不渝的强烈愿望。我是许其凤。” 李伟 (央视 7 套,节目 主持人 ) : 在现代战争中,几乎所有高精尖武器的 发展 都离不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银行、交通、 电力 、网络也同样离不开它的支持。 许其凤一生致力于卫星导航定位的研究和探索。他为科研拼搏的方向,也是他人生定位的目标。在科研之外,许其凤形容自己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喜欢在林荫下散步,喜欢享受夕阳下水面金色的波光。在这个时候,许其凤往往都会陷入沉思,进入他另一种科研方式。 (校园。湖泊。对联为 “长烟碧水穷阡陌 赤胆寒窗塑栋梁”的博望亭里,许其凤在与一年轻人下象棋。) 画外音:如今, 年 过八旬的许其凤 依旧 忙碌,在晴好的天气里悠闲地下一盘象棋竟然成为他生活 里 的一种奢侈。 许其凤:这种思维的方式和搞科研 有时 有点相似。比如我走了一步棋,你要考虑对方怎么应,那我下一步又改怎么走。科研也是一样,一个关键问题,能解决好就好了。 画外音:车 、 马 、 炮 、 相 、 卒 , 一盘棋考量的是智谋,是技艺,也是修养。从对峙到主动,从 优势 到胜利,步步为营的博弈,就是许其凤科研人生的写照。 1936 年,许其凤 出 生在天津。 1953 年,许其凤考入解放军测绘学院,成为大地测量专业的一名学员。那时, 17 岁的许其凤没有想到,这所院校将成为他奋斗一生的梦想之地。 1958 年,许其凤毕业后留校任教,从此踏上了教育、科研的军 旅 生涯。 画外音:这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许其凤研发的人在卫星测向仪。在当时,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一批观测仪器,其精度也毫不逊色于国际标准。因为成功研发这台设备,许其凤获得了全国科技大奖。(画面:许其凤 抚摸 一人多高的卫星测向仪。) 许其凤:这个 实际 上是一个大的照相机,首先把恒星拍下来,然后在底片上又拍卫星 , 通过恒星的方向来计算卫星的方向。 画外音:如今 50 多年过去了,拂去历史的尘埃,这台仪器见证了许其凤最早的科研岁月。获得了沉甸甸的荣誉后,许其凤没有停下脚步,他决心再开辟事业中的另一片疆土。 画外音: 20 世纪 80 年代,卫星定位技术是只被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的高级技术,也是确定大国地位的主要标志。许其凤决定,将研究方向转向卫星导航领域,从熟知的空间大地测量跨界到陌生的卫星定位,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许其凤:你针对的是天上的目标,就是卫星;因此,对天上的,就是说,天体力学呀、 轨 道理论都要重新学一下。 (画面:拾阶而上的许其凤 ...... ) 画外音:在当时,全国从事卫星导航的研究人员仅有两三名。许其凤作为其中的一员,想要攻破难题,他必须在有限的资料里淘金。(画面:许其凤在翻阅资料 。 ) 许其凤:我们做为在军队里工作的人,主要是要考虑军队将来的需要,所以对 GPS 研究,我们要花比较大的注意力和精力。 画外音: 1985 年,许其凤带着第一篇学术论文,前往美国参加在那里举行的首届 GPS 全球定位系统研讨会,许其凤撰写的论文,也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许其凤:这篇论文的题目是 GPS satellite orbit determination with local area and their effect on precise positioning ,以前美国是不把精密轨道给我们的,我们自己定。那么,在我们国家地区能不能定出精密的 GPS 卫星轨道?这篇论文就是研究这个问题,并且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是可以的。 画外音:研讨会结束后,许其凤接到了外方的工作邀约。在经济条件匮乏的四十年前,面对别墅、高薪等优厚条件,许其凤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许其凤:我出国也是学习。不管是从军校以至后来的工作,都是为我们国家的军队建设服务的,那我不可能跑到别处去工作。 画外音: 1987 年。中国航天部筹划研究导弹发射的定位定向课题,这个任务落在了许其凤的肩上。 画外音:这是高速发展中的郑州新城区。三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当年,许其凤就是在这里,为了攻克航天部的难题开始了无数次的实验。 许其凤:一般要做精度统计的时候,他至少需要做三十次,以致整个一个流程过完了,用新的方法再做一个,我们叫测回。但是,这样的工作,要做三十次以上,重复做。 画外音:一辆单车,每天往返二十公里的路程。许其凤开始了漫长的攻关路。他的女儿回忆起当年的 情景 ,父亲投身科研的热情,成为她一生难忘的记忆。 许明 ( 许其凤 之女) :因为我知道说是挺远的,所以我妈妈不放心他一个人骑车,会经常叫我哥哥跟他一块,父子俩骑车过去,基本上这样一搞就是一个通宵。 许其凤:它可以从早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六点,这个时间段每天是不一样的,都会排满的。 画外音:就这样,经过三年的跋涉,许其凤解决了武器定位的难题,从理论到实践,他为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研究实现了新的跨越。(画面:麦田边,骑行军人 下车擦汗 的背影。) 许其凤:应该说是,渴望已久的事情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我们搞的是应用科学了,在应用技术里面,如果没有 实践 ,那基本上是缺一条腿一样。 画外音 :1989 年,在美国卫星定位系统尚未完全组网之时,许其凤出版了《 GPS 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一书,这是中国第一本全面阐述卫星导航系统的综合性专著,它也成为日后培养国内卫星导航人才的基石。 (此处插入片花:我叫许其凤,今年 81 岁了。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36 年,我出生在天津。 1953 年参军入伍,毕业后,走上了探测卫星大地测量和卫星导航的科技之路。从一名学生到军人再到军校教员。 200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这所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 知识 改变了我的命运。回 首 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有鲜花也有荆棘。对我来说,科研之路上的一次次困难和挑战,就是我成长的沃土。从军、从教 60 余载,我是一名普通的老战士,也是一名普通的老教师。以知识筑牢空间长城、以心血铸就和平之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始终不渝的强烈愿望。我是许其凤(敬礼)。) 画外音:军旅人生正在播出《许其凤:为理想定位》 李伟:在许其凤的科研攻关路上,有人这样给他计算过,如果以 8 小时为一个工作日的话,那么,他每年的 工作 日可以多出上百个。不过,在科学面前,再多的汗水也代替不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 1997 年,许其凤为了他的卫星导航定位事业,开始了新一轮挑战。 ( 画面: 几张照片 。 ) 画外音:这是 1996 年许其凤在太平洋岛国建立卫星测空站时拍摄的照片。然而,让许其凤没有想到的是, 一年后 建站计划因为发生政局变化而搁浅。这件事,深深 地 触动了许其凤。 许其凤:那就是, 告诉 我们这样一个,应该说是冷酷的而现实,就是作为军事应用来讲,还是靠国外的监测站不一定靠得住。 画外音: 1997 年,许其凤承担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工作,是依靠已有的西方成熟技术,还是另辟蹊径自主设计?许其凤在一片争论声中选择了后者。(背景画面:北斗星座运行动图) 许其凤:如果有捷径, 现成 东西我拿来就用,这应该 说是 最方便的,也最可靠。但是问题现成的东西,如果不符合我们国家的具体条件,你把东西拿来肯定要失败。从精度上来讲,它基本上在我们国家来讲,我们都可以看到,主要从两种角度考虑,一个是 ...... 。 画外音:历时三年,许其凤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许其凤:定轨精度也好,钟差精度也好。它 C 码都可以通用,但是 P 码,只有美国人用。 许其凤:我们的想法,就是不用采用美国那种两万 公里 的卫星,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它的利用率很低,大概,结果计算 是 40% 左右。因此我们主张的是用高轨卫星,用十颗卫星就可以了,这样不但经济上可以省掉六颗卫星,另外呢,精度和性能有望提高。 画外音:然而,出乎许其凤医疗的是,对于这个方案,大多数人并不赞同。 郝金明(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学院教授):外国人都没有采用过,我们国家采用是不是可靠?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个最后的设计目标?就是别人 担心 ,不理解。 画外音:面对人们的 质疑 ,许其凤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没有人知道。为了获得一个数据,他常常错过吃饭时间,饥饿时就靠一包泡面果腹。那一年,许其凤 60 岁。 李广云(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学院院长):压力还是很大的,自己经常在一个小屋,在那地方搞计算,完善他的方案,然后还要说服其他人。 压力 非常大,他做了大量的工作。 郝金明:让计算机昼夜不停地干活,要干十几天,才能拿一个结果出来。 许明:他就算睡觉了,他那个打印机也在那儿不停地打印,因为我的床头正好跟它一墙之隔。(笑) 画外音:历经两年多的跋涉, 2002 年,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座设计方案确定,最终使用的就是许其凤的方案(画面:火箭点火、起飞 ... ;隐约可以听见英文解说,系 CCTV-9 外籍男播音员的声音。)许其凤打破西方神话,推动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完成从 0 到 1 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自主可控卫星导航定位能力的国家,并为国家节省经费 20 亿元。 高俊(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导):他不愿意随声附和的,他总要有自己的一点看法、一点思路。 画外音:如今 80 岁高龄的许其凤三次延迟退休,依然忙碌在工作第一线(画面:许其凤在电脑前。) 画外音:为了 方便工作 , 69 岁那年他开始学习汽车驾驶,驰骋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科研速度。 画外音: 2015 年,许其凤 病倒 了,被诊断为肺癌。临近手术前,他还惦记着一件未完成的工作(画面:服药的许其凤),为测绘局的人员讲课。那是他之前就许下的承诺。 许其凤:测绘局都是要决定我们国家军事测绘发展的而一些方向,对卫星导航这个新生事物呢,我觉得我应该向他们做一点宣传工作。但是我就不知道,我做了手术以后,还能不能讲课,心 里 没有 底 ,所以在做手术前先把这课讲了。 画外音:对许其凤而言,他并不惧怕死亡。但他放不下数十年来辛勤耕耘的事业,放不下正在成长的学子。那是他一辈子的希望,也是国家卫星导航领域的希望。有多少次,许其凤忍受着身体的不适,投入到一轮又轮的工作中,用热情和忙碌对抗着病痛,那是他治愈疾病的最好方式(画面:许其凤与 9 个学子在实验室里) 许明:他经常跟我开玩笑,等我退休以后啊,我就买个鱼竿啊,我来钓鱼。我们经常会打趣他说,到现在都没有吃到你的鱼。(笑) 画外音:从军 63 年,从教 60 年,许其凤是中国卫星导航研究领域的拓荒人,也是诲人不倦的学科带头人。对他而言,讲台是他科研梦的起点。 韩阳(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学院学员):我已经是院士的第四代学生了,就老人家在科研上那种较真的劲,一直影响着我们。 丛佃伟(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学院讲师):这个知识点无论多难多深,院士都能给我们讲得活灵活现,这一点我特别佩服他。 朱恩慧(信息工程大学导航与空天目标学院学员):院士很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他最喜欢就是我们喊他许教员。 画外音:从军校教员到 2005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从走进科研领域那一天起,他选择的每一个方向、承担的每一个人物, 都与 国家需求紧密相关。在他的 生命 历程里,除了永不褪色的军人气节,还有始终如一的科研激情。创新、进取,是这位共和国院士的事业定位,也是他的人生定位。 许其凤: 卫星需要定位,人生需要定位,将事业与人生融入民族复兴的征程,我们会走得更远。 李伟(主持人):在采访中,许老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不 知 疲倦,出差、讲课、开研讨会,在上紧发条的生活里,他始终充满着乐趣。如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系统总师于志坚、北斗二号地面运控系统总师周建华,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那就是许其凤的学生。许老说,科研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能培养更多为国家效力的栋梁,那是他晚年最欣慰的事情。
个人分类: 资料库|3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许其凤院士荣获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奖”
jlpemail 2019-5-24 06:13
许其凤院士荣获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奖”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 5月22日上午,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京开幕,会议设置高峰论坛、高端论坛、学术交流、成就博览四大板块。与往年不同的是,大会增设“北斗奖”,奖励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重大理论,技术突破、获得重大科研成果或作出突破贡献的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获此殊荣。 许其凤院士系卫星导航定位专家,出生地天津,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 6 6年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量与导航工程系教授。 此次大会颁发的奖项,是表彰他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在国际上首创采用地球倾斜同步轨道(IGSO)代替中圆轨道(MEO),设计了北斗区域系统最小星座,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对实现北斗工程的高效率、高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 作者:鞠金春 韩瑞胜 丛佃伟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4 0:17:38*** 《许其凤院士与他的测绘事业 》 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2/214291.html?id=214291 链接2:( http://www.glac.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id=4292 ) 陈俊勇院士和许其凤院士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 2018-09-20 14:24:46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18年9月5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四川省绵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绵阳举行。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18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 孙家栋、沈荣骏、范本尧、刘经南、陈学庚、杨元喜等院士,四川省副省长王一宏,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李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国内外北斗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 共同祝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获此殊荣。 *************关于北斗的文章******* 许其凤.认识北斗 建设北斗 .中国工程科学,2014,16(8):26-32. ************************************************************************* 博主短文《 从许其凤院士导航卫星星座的设计思想说起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5do=blogid=857294
个人分类: 北斗导航|2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许其凤院士导航卫星星座的设计思想说起
热度 2 jlpemail 2015-1-7 17:10
2001年,我从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里,下载过许其凤院士发表在《测绘工程》年第1期上的论文《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座 》。这篇已经被引用了34次的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卫星星座设计中所用卫星轨道类型;重点讨论了卫星定轨精度、卫星利用率等问题,比较了它们在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中的适用性。在2005年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40万字的《空间大地测量——卫星导航与精密定位》的绪论中指出:从 技术上奖,不论导航还是大地测量中的精密定位,目的都是确定点的几何位置;都是利用未知点和已知点额数学关系,由已知点位球顶 未知点位。导航与 策略定位的工作条件不同、技术要求不同,有关技术、应用和发展情况也不同。导航用户多是运动的,定位用户多为静止的。这两种用户要求的定位精度不同。 50年前,美国建成的导航卫星的星座,有低轨子午卫星构成。在一个地方由于不能保证时刻都有足够的可见卫星,所以观测是分时段进行的;这让早起的“卫星多普勒”测量员饱受等待和恶劣天气的折磨之苦。1990年代建成的美国和俄罗斯的导航卫星,都采用了接近20000公里的高轨圆轨道卫星,尽管它们使用的都是伪随机码测距技术,可使采用了不同的多址技术。美国是码分、俄罗斯是频分。一般认为,后者更安全。这两个星座,都有分布在三个轨道面的24颗卫星构成,都设立了备份星。俄罗斯的星座彼美国的稍微低一些,一个是19100公里,另一个是20200公里。差别大约1100公里。轨道的倾角也不一样,美国的大约55度,俄罗斯的大约65度。俄罗斯的星座占了3个轨道面、美国的占了6个。俄罗斯的星座,照顾到了高纬度地区的用户的便利。 我国的北斗和美、俄采取了不一样的星座。我们的区域导航卫星星座设计,主要采取了三种轨道,即静止卫星、倾斜地球同步卫星和园轨道卫星。我们的考虑和俄罗斯的想法接近,主要是先满足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用户需要。按照计划,5年多以后,我们的导航卫星也可是实现目前美、俄卫星的全球导航和定位目的,为全球用户带去“福音”。 预期,2020年,我国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成时,太空里会有大约100多颗可以接受信号的卫星。除了先启动但是后完成的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外,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导航卫星数量也在增加中。届时,太空中可能会有7个国家的导航卫星在飞行;它们,让用户们可以有多重选择。 到那个时候,其实现在美国已经这么做了。他们的接收机价格已经从1980、1990年的垄断高价倒目前的超低价格;在没有竞争对象的时候,猎取超额利润;在遇到竞争对手时则以超低价格造成新导航产品提供商的尴尬境地。无论是从技术、安全还是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我们的导航卫星星座设计都不能完全重复美国或者俄罗斯的老路。 实际上,从“双星导航定位系统”设计和卫星的发射开始,我们就已经走了自己的路。耐心阅读许其凤教授的专著,包括 1985 年 4 月出版 的解放军测绘学院内部教材《人造卫星大地测量学》中的3,6~9章,都可以感受到他从中国的现实条件出发,在借鉴国外技术优势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卫星观测理念或者思想。如果说,我国的导航卫星星座的设计、建立和维持,与许教授的导航卫星星座设计思想是契合的,并不过份。有人认为,他不愧于中国导航卫星星座的设计师的桂冠,也不过分。 虽然笔者落俗套第附录了教授的部分论文目录,而且都是中文的。我还是觉得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一个学者的成就,不是论文的数量可以全部衡量的。学者的影响力,也不完全靠第一作者或者合作论文的数量衡量的。 (籍利平,2015年1月7日傍晚,于北京市海淀区) ********************* 附录 1 许教授论文选目 *************** 张辛 , 许其凤 , 杨爱明 , 姜本海 . GPS 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与性能分析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4,04:347-350+354. 张辛 , 许其凤 , 杨爱明 , 姜本海 . GPS 数据处理软件的高精度基线解算研究 . 全球定位系统 ,2014,03:33-36+52. 张辛 , 杨爱明 , 许其凤 , 姜本海 . 滇中引水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研究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14,09:1047-1051. 许其凤 . 认识北斗 建设北斗 . 中国工程科学 ,2014,08:26-32. 张辛 , 许其凤 , 杨爱明 , 姜本海 . GPS 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与性能分析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4,04:347-350+354. 丛佃伟 , 许其凤 , 董明 . 空中摄影测量定位技术用于 GNSS 动态定位精度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 .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 -S6 北斗 /GNSS 测试评估技术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4:5. 许其凤 , 丛佃伟 , 董明 . 主要定向技术比较与 GNSS 快速定位定向仪研制进展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3,04:349-352+408. 邬群勇 , 张爱国 , 许其凤 , 张攀攀 , 查灵 . GPS 移动定位与移动网络定位精度的分析 . 全球定位系统 ,2010,05:33-37+53. 张成军 , 许其凤 , 李作虎 . 对伪距 / 相位组合量探测与修复周跳算法的改进 . 测绘学报 ,2009,05:402-407. 张爱国 , 邬群勇 , 许其凤 . 基于 PostgreSQL 的 GML 数据查询管理系统 .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8,05:344-347. 张成军 , 许其凤 , 常志巧 . GPS 定向中大地方位角解算问题研究 . 测绘通报 ,2008,12:8-10. 吕志伟 , 郝金明 , 许其凤 , 杜丹 . 利用 CCD 数码相机进行高精度定位的方法 . 测绘学院学报 ,2005,04:242-245. 隋立芬 , 许其凤 . 应变参数的抗差解及误差影响 . 测绘学院学报 ,2005,01:1-4. 许其凤 . 现代 GPS 相对定位的精度 . 测绘通报 ,2003,05:6-8. 隋立芬 , 许其凤 . GPS 数据处理中 IGS 基准站的选取 . 测绘学院学报 ,2003,01:1-3. 隋立芬 , 许其凤 . GPS 数据处理中基准站的加权及其影响 . 测绘学院学报 ,2002,04:235-238+242. 王威 , 郗晓宁 , 许其凤 . GPS 用于编队星座的姿态与相对位置确定 . 空间科学学报 ,2002,02:163-168. 陈金平 , 许其凤 , 刘广军 . LAAS 多参考站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 . 测绘学院学报 ,2001,03:179-181. 陈金平 , 许其凤 , 刘广军 . GPS RAIM 水平定位误差保护限值算法分析 . 测绘学院学报 ,2001,S1:1-3. 许其凤 . 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星座 . 测绘工程 ,2001,01:1-5. 隋立芬 , 许其凤 , 杨力 . 高程及卫星轨道误差对 Z 坐标的影响 . 测绘学院学报 ,2000,02:91-94. 赵庆海 , 许其凤 , 许尤楠 . 利用三差模型确定 GPS 卫星轨道 . 测绘学院学报 ,2000,03:163-166. 许其凤 . 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军事大地测量 .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00,04:106-110. 林广元 , 叶立英 , 杨钦木 , 许其凤 , 蒋善学 , 封延昌 . 漳州市二、三等 GPS 控制网的布设及其精度分析 . 工程勘察 ,1996,03:45-50. 许其凤 , 蒋善学 , 封延昌 , 林广元 . 地区级 GPS 控制网的布设和数据处理 .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1997,01:1-6. 许其凤 , 林长川 . GPS/INS 远洋导航系统 . 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 . 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学术年会( 1992 )论文集 . 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 :,1992:5. 许其凤 . 精密定位对 GPS 卫星轨道的精度要求及局部地区 GPS 卫星定轨 . 天文学报 ,1987,03:226-236. 许其凤 , 张素丽 . 模糊参数整数约束的 GPS 卫星定轨与轨道改进定位 . 测绘学报 ,1989,01:30-38. **************** 附录2 相关报道 *********** . 许其凤 : 北斗助力智慧城市 . 中国建设信息 ,2014,21:15. . 厦门理工学院成立空间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 大众科技报 ,2008-06-24A03. 沈艺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李玉明 . “定位专家”的人生定位 . 解放军报 ,2006-09-19005. . 许其凤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武汉大学学报 ( 信息科学版 ),2006,02:103. 李玉明 , 宋先锋 , 李玉明 . 许其凤 专注苍穹谋打赢 . 创新科技 ,2006,08:22-24. 余世国 .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家许其凤教授 . 测绘工程 ,2001,01:63-64. ************************************* 附录3 鞠金春 韩瑞胜 丛佃伟《 许其凤院士与他的测绘事业 》(科学时报)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2/214291.html?id=214291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6836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