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外学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网编辑:请用好您手中精选博文的权利!
热度 24 陈龙珠 2014-6-19 09:13
在科学网博客首页精选博文上,读到海外华人学者喻博士的如下博文,对其逻辑与观点乃至科学网编辑的精选行为,实在是感到疑惑。现将在该文下的点评留存如下,抛砖引玉。 ------- 喻海良 : 用这样的文章,居然可以评上土木学院的教授 (2014-06-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804430.html 陈龙珠 2014-6-19 09:09 大致2000年前后,大陆高校兴起学院建制热,部分学校对其规模不大的几个系,以能搭上边的理由组合到一起成立一个学院,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等高校,就组建过建筑或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其中包括完整的土木工程系、力学系、建筑学等,各系晋升职称的评审按照各自学科的要求进行。因此,我觉得喻老师这篇博文,很可能属于不了解情况下的推测。恕我直言,博主的不少 时评 博文具有本文的逻辑特色,而科学网编辑还对此一如既往地加精 戴 小红花,是极其令人失望的!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6202 次阅读|26 个评论
给科学网海外学者的一个倡议书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3-8-24 22:06
给科学网海外学者的一个倡议书 蒋继平 2013 年 8 月 24 日 科学网博友陈铁喜先生在我的【 美国人到底吃多少转基因食品 (1 ):美国超市的豆制品真实写照】( 1 ) 发表的评论中建议我在科学网提一个倡议,呼吁所有海外学者一起来说说每人在所在国当地的有关转基因食品的话题。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这样做的话, 可以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反映给国内的民众,帮助政府和民众了解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以及有关转基因食品的最新进展。 我希望科学网上的海外学者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在购物的时候, 注意商场中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种类,分布和数量, 做一个笔记 , 假如条件许可,可以照相作为真实的写照。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应该着重于大豆, 玉米, 木瓜, 西葫芦这四样食品,以及由大豆和玉米加工成的食品。 获得这些调查数据后,在科学网用实名发表各位的调查结果。在发表时, 请注明国家和商场的名称。请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带有个人的倾向。 我们大家虽然都生活在国外,对于国内的转基因食品问题可能没有切身利益关系,但是,我们毕竟是中国人, 大家很可能还有亲戚朋友生活在国内,他们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应该关心的话题,所以,希望大家为此牺牲一点个人的时间和精力, 为社会做一个贡献。 只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用事实来说话, 那么, 对于国内在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上就会增加一些客观公正的声音,也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以参考的信息。 希望科学网的编辑也能响应这个倡议,让更多的海外学者看到这个倡议, 为中国的转基因食品争论提供一些真实的,具有国际背景的信息。 提前谢谢各位的合作! ( 1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719041
个人分类: 转基因|4496 次阅读|6 个评论
海外学者的博文更容易被科学网认可?
热度 19 Majorite 2013-4-12 22:53
为什么海外学者的博文更容易被科学网认可? ---------- 为什么海外学者的博文更容易被科学网认可?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1) 海外学者 既然在西方国家大学与研究所谋得正式位子,并巩固下来, 必然在业务上有真才实学。相反, 科学网那个抱怨“ 海外学者的博文更容易被科学网认可”的 XX博主 ,一天发 10 篇博文,几年下来,近 5000 篇( 其中近 1500 篇骂海归与国家的人才引进政策, 近 500 篇是男女调情、暧昧、选美、撒娇之类, 近 400 篇是公款旅游记录,其余大多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 绪) , 却总共才在国际期刊发过 2-3 篇英文 SCi 论文,还是靠到国外做博后的老婆写的英文。因为自己的英文实在差劲, 发中文文章的英文摘要与论文题目的英文都不会写,这种学问的人还好意思对别人指手画脚, 真是脸皮厚到无形。 (2) 海外华人学者 身在海外,又了解中国,具开阔的国际视野,无论介绍西方情况,还是分析中国国情,多从事实及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长治久安出发而不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因为他们在体制之外, 无利益冲突。不像科学网上连名字我都懒得提的那个人,英法与法语不会说、不会写,借出国学术交流之名公费旅游几天, 回国就胡写游记卖弄,骗外行,不懂装懂,错误百出,不以为耻。一个尼加拉瀑布就写了几篇,还是不知道瀑布的成因与演化。他骂大海龟施一公、饶毅的几百篇文章,无不是在其嫉贤妒能 疯狂焦 心之下的 “ 杰作 ” ,他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民族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样人的全部质量都集中于他那颗小小 黑黑 的私心。 (3) 海外学者 衣食无忧,所以看问题更超脱悠然。只有多年升不上正研究员的人,才到科学网冒充 “ 正研究员 ” 骗人多年,直到美国著名大学正教授在科学网公开举报,还不肯更正, 继续狡辩。 只有如此下三烂才会用 “ 海外正教授 ” 讽刺他人。老婆去西欧做博后刚走,就急到网上给女儿找干妈,把外行女博士培养速成 “ 应急专家 ”; 每到外地出差,都要与当地女博友联系 ,“你来陪陪我吧,我在宾馆,正独孤着呢!”这样男人的人品怎样,科学网几乎人所尽知。 (4) 海外学者无公款吃喝应酬,亦无卡拉OK去唱、更无桑等改革开放成果可享, 工作之余把自己有感而发的东西写出来, 放于全球华人科学家园, 既非撒娇暧昧,又非钩名钓誉,故而博文有内容、有思想,有读者。有个下口比上口大的双十一口“教授”信口开河说,海外学者因为没有溶入主流社会才来科学网的,此乃阴险小人度君子之腹。照他的混账逻辑,他来科学网,他莫不是个鞑子的杂裔还没有 溶入中国主流社会? 举几个科学网上海外学者的例子: 1 ,巴西:李伟刚 2 ,澳大利亚:喻海良 3 ,澳大利亚:王善勇 4 ,美国:贾伟 5 ,美国:何毓琦 6 ,美国:蒋继平 7 ,美国:王晓明 8 ,美国:王鸿飞 9 ,美国:李宁 10 ,美国:孟津 11 ,美国:杨晓虹 12 ,美国:廖俊林 13 ,美国:王守业 14 ,美国:韩建 15 ,英国:曹聪 16 ,芬兰:李竟 17 ,奥地利:石磊 18, 丹麦:庄世宇 19, 瑞典:徐磊 20. 美国:张有学 21. 美国:张彦斌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3139 次阅读|25 个评论
他们为什么年纪轻轻但头发花白?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2-5-17 07:41
他们为什么年纪轻轻但头发花白? 蒋继平 2012 年 5 月 1 6 日 最近以来,我经常在中美两国之间来回奔波, 去年就回国两次。在这些行程中, 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在同龄人中, 生活在美国的人比生活在中国的人头发花白的多得多。 换句话说, 在我周围的海外学者中, 年纪轻轻但是头发花白的比例比国同行高得多。 这个现象适合在各个职业,不管是在政府部门, 还是学校和私人企业都是如此。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年纪轻轻但是头发花白呢? 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 导致头发花白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天的环境因素包含营养失衡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这里, 我们首先可以排除遗传因素导致这种明显的差异。 我的理由是, 大家都是中国人, 是同一个种族, 遗传上不会有很大的差别。在环境因素方面, 营养不可能造成这种差异。 道理很简单, 在美国, 即使收入不是很高, 一般的家庭保证吃饱喝足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从外形上看起来, 海外学者中的多数都是脸色丰润, 身体发福, 在这点上也许比国内的同行还要好一些。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精神方面的因素了。 精神方面的因素又可分为用脑过度和忧虑过度。 前者起的作用恐怕也不是主要原因。 这是因为都是学者, 都是以脑力劳动为主。 现在只有忧虑过度一个因素可以考虑了。 大家可能要问, 不是说美国是人间天堂吗?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怎么会导致忧虑过度呢? 国内有钱的人都想移民美国, 学校的高材生都想到美国留学, 难道他们自投罗网? 我本人认为虽然他们不是自投罗网, 但是也说明他们只看到美国富有的一面, 没有体验到美国社会激烈竞争的残酷一面。 我可以肯定地说, 海外学者中的多数人的花白头发是由于忧虑过度造成的。 这是因为他们生存在一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一天到晚面临生存的巨大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没有永久性保障, 随时都有可能被解聘的风险。 在我周围的朋友中, 在职业生涯中被解聘至少一次的占多数。 一旦失去工作, 整个家庭的生计就会出现困难。 因而,有些人在失去工作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明显的花白头发。即使那些没有被解聘的人, 也同样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要保证事事处处做得很出色, 因而,他们也是生活在忧心忡忡的阴影里, 久而久之, 就会导致内分泌失调, 出现头发花白的症状。 这种压力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孤独无助导致的。 对于大多数海外学者来说, 他们都是孤身奋战。 夫妻组成的家庭, 多数都是双职工, 一旦有了孩子, 都得靠夫妻自己带大,得不到亲朋的帮助。 还有,买房子等重大的事件, 也只能靠夫妻俩人的力量,一般得不到国内亲友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的帮助的。而反过来, 国内亲人的大事, 在国外的学者一般会给与一些经济上的支持的。 我以上说的是通过出国留学而留在美国谋生的海外学者, 不包含那些富人移民。 那些富人移民不会有这种生存压力。
个人分类: 社会体制|8223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为什么海外学者容易出成果?
热度 27 jiangjiping 2012-1-9 07:37
为什么海外学者容易出成果? 蒋继平 2012 年 1 月 8 日 同样是中国人,从小受到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有的甚至研究生也是同班同学,他们中一些选择到国外发展,另一些则选择在国内奋斗,其结果往往是在国外发展的比较容易出成果。 比如说,中国学者杨政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和高锟都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 但是,他们都是在国外获得的,国内的学者到现在还没有一位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 原因在哪里呢?我经常在暗夜中不能安然入睡时思考这个问题,不过, 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 前几天佛罗利达州( Florida, USA )遭受历史的超低温纪录,寒潮给一些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为了实地了解这次寒潮给本地农业造成的损失程度,我作为植物病理学家到田间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了几个区域后,发现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凡是同一个品种,田间植株密度大的田块,植株长得较细小;而植株之间空间大的,就长得比较高大。但是,不同品种的田块,就没有这种明显的差异。 这一现象使我产生一种灵感, 立即醒悟到为什么海外学者容易出成果的道理。 为何?种过田的人一定知道作物在苗床上的密度直接影响到作物生长的速度和强度。 密度越大,长得越细小; 密度越小,长得越粗壮。 所以,农民知道在一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移栽,或者简苗,以保证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生长。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植物生长必须依靠阳光,空气,水,和营养。 要是密度很大,它们之间对阳光, 水分和营养的争夺就非常激烈。 要是有足够的空间,这种竞争就不会很激烈。 中国人属于同一个品种,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 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很有限,也就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很有限,为了保证生存下去, 必然导致激烈的竞争。虽然我们是人,不是植物,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搞科研需要仪器,设备,试剂和基金。 这些物资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就像是植物生长必需的阳光,水分和营养。 人多了,必然影响到人均占有量。 中国本来就比较落后,科研设备稀少和陈旧,加上人多,就好像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了密密麻麻的苗,当然长不出高大的植株。 因而,比较有效的策略就是到海外发展。 因为海外的空间比较大,科研设备比较齐全,基金也比较充足。 不过,即使到了海外发展,要是还是与中国人在一起,挤在同一个实验室,还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这等于植物被移栽到另一个苗床, 但是,密度和品种几乎和原来的一样, 因而,对生长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我的一位校友和同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他的实验室还有其他的中国人,其中有一位四川人,两人共享一个冰箱。 因为冰箱的容积很有限,他们经常为了实验试剂在冰箱内的存放空间而争吵, 最后发展到用刀子互相厮杀的地步。我自己的经历也可说明这一问题。 我原来工作的公司一开始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在那里上班,后来的两三年间又来了四位中国人。我们五人,三个是博士, 一个是硕士,另一个没有美国学校的学位。在第五个中国人到达后不久,就开始内斗。结果,除了那个没有学位的留下来,其他的四位全部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离开了。 这种现象跟田间观察到的情况是一致的。 中国人可算是同一个品种, 跟白人,墨西哥人是不同的品种。 因为需要相同的生长因素,同一个品种之间的竞争是最激烈的。这也许是为什么中国科学家喜欢与外国学者合作搞研究的一个因素。 所以,我想, 海外学者容易出成果主要是因为有了较宽松的科研环境和减少了来自同类的竞争压力,而不是个人的智商和努力的因素。 而国内同行较难出成果,是因为实验资源有限和同类之间的竞争太激烈,跟国家的科研政策和体制的关系不是很大。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6306 次阅读|54 个评论
如何防止海外学者不按约定回国工作
mohsh 2009-10-22 17:55
饶毅先生在其博客防止海外学者投机取巧的简单方法中建议采取签订国外单位、国内单位和个人三方合同的方式,一方面可使三方知情,还可明确责任。该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一项程序。但该方法不见得真正有效,也不能保证海外学者能真正按合同回国工作。与朋友谈起,朋友提出了一个简单办法,即由主管部门或其他审核部门核验其护照签证情况。这种方法虽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可能是对海外学者的一个很强的约束。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5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