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光触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藤嶋昭与其高引论文
zhpd55 2016-12-30 09:59
藤嶋昭与其高引论文 诸平 藤嶋昭 ( Akira Fujishima ) 博士是日本 东京大学 ( University of Tokyo )特别名誉教授、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于 1972 年在 《自然》( Nature )杂志 上发表了二氧化钛( TiO 2 )单晶表面在紫外光照射下水的光分解现象,这一被称为 Honda-Fujishima 效应的开创性科研成果及其随后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使得藤嶋昭博士被公认为 光催化之父 。据谷歌学术搜索 ( Google Scholar ) 结果显示, 藤嶋昭与本多健一( Kenichi Honda )合作, 1972 年发表于《自然》( Nature )杂志的论文—— FUJISHIMA A , HONDA K. Electrochemical Photolysis of Water at a Semiconductor Electrode. Nature , 1972, 238(5358): 37-38. 至今( 2016-12-29 )累计被引 19368 次;虽然 Scopus 的被引频次统计结果略低一些,但是也 已经被引 12823 次。 1972 年藤嶋昭以日本神奈川大学( Kanagawa University )应用化学系职员的身份与日本东京大学技术研究所 ( Institute ofIndustr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 ) 的 本多健一合作发表的此项研究成果,可以认为是拉开了全世界光触媒 ( Photocatalyst )研究的序幕。其实就光触媒( Photocatalyst )而言,从构词学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光( Photo=Light ) + 触媒( Catalyst 催化剂)的合成词,目前的光触媒种类不少,但是以 TiO 2 为代表的衍生产品以及其它类似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导体材料都被称为光触媒。 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 (H 2 O) 和二氧化碳 (CO 2 ) , 因而具有极强的抗菌、脱臭、防污、净水、大气净化等功能。光催化反应产生的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其杀菌作用主要是自由基会直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进而将细胞核氧化而使其致死,如杀死葡萄菌、大肠菌、霉菌等细菌就是如此;除臭作用是对氨气 ( NH 3 )、乙醛 (H 3 CCHO) 、一氧化碳 (CO) 、苯乙烯、丙烯 (CH 3 CH=CH 2 ) 、乙烯 (CH 2 =CH 2 ) 、及甲硫醇 (CH 3 SH) 、硫化氢 (H 2 S) 、 苯酚、尼古丁等具有强氧化作用,使其转化为无毒无味的其它物质,有效去除臭味;防污作用主要是对于家庭或公共场所的顽垢、油污及附着粉尘等均可有效分解。去除环境污染物如将含卤素的低碳化合物去除等。另外就是光催化反应产生的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的亲水性和亲油性,这是利用表面吸附的水分子 H 2 O 发生如下电离反应: H 2 O→OH - +H + 产生的 OH - 和 H + 可破坏并分散水滴之形成,使表面无水滴、不结雾或(和)亲油端反应成亲油性。而无毒性是对环境生态不会造成伤害,且光触媒并不损耗,固有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1969 年 藤嶋昭( Akira Fujishima )与本多健一( Kenichi Honda )等人合作,在《 日本化学会志 》( Kogyo Kagaku Zasshi )也发表过使用 n- 型半导体 TiO 2 电极光敏电氧化的研究成果—— A.Fujishima, K. Honda, and S. Kikuchi, “Photosensitized electrolytic oxidation onsemiconducting n-type TiO 2 electrode.” Kogyo KagakuZasshi, 1969, 72: 108–113. 但是,根据 Google Scholar 的统计结果,发表之后至今累计仅仅被引用了 202 次;而 1972 年在 《自然》( Nature )杂志发表的相关研究结果,至今已经被引 19368 次,约为1969年发表于《日本化学会志》的论文被引频次的96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一可能是名刊效应的结果,《自然》( Nature )杂志的国际影响力,远远超过《日本化学会志》;但是,更为重要的可能原因是因为20世纪后期的能源危机,导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备受世界科学家的关注,氢能源自然是重点考虑的对象之一,除了产生氢气的水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之外, 还有氢气 (H 2 ) 燃烧产物又可以产生水 (H 2 O) ,无污染物排放,所以氢能源是高效的洁净能源, 其可逆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第三个导致 藤嶋昭( Akira Fujishima )与本多健一( Kenichi Honda ) 合作于 1972 年在《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高引的原因是因为光触媒的应用范围甚广。上述 3 种因素相互叠加导致了高引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 下面附上光触媒研究的几篇高引论文(被引频次≥1000次),仅供参考。 A review on the visible light active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ts for ...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12002391 翻译此页 作者:M Pelaez - 2012 - 被引用次数:1037 - 相关文章 2012年6月4日 - Abstract. Fujishima and Honda (1972)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to split water into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hotocatalytic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 ...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3135410001739 翻译此页 作者:MN Chong - 2010 - 被引用次数:1805 - 相关文章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cent RD progresses of engineered- photocatalysts , photoreactor systems, and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s and modellings of the ... A Review on the Visible Light Active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ts ... arrow.dit.ie/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1context=ehsiart 翻译此页 作者:M Pelaez - 2012 - 被引用次数:1037 - 相关文章 2012年8月15日 - visible light active (VLA) TiO2 photocatalytic materials. In this review , a background on. 8. TiO2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 ...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 materials for water splitting - Chemical ... pubs.rsc.org › Journals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翻译此页 作者:A Kudo - 2009 - 被引用次数:4276 - 相关文章 2008年11月18日 - This critical review shows the basis of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and experimental points, and surveys heterogeneous photocatalyst ... TiO2 Photocatalysis: A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uture Prospects TiO2 ... https://www.jsap.or.jp/jsapi/Pdf/Number14/04_JJAP-IRP.pdf 翻译此页 作者:K Hashimoto - 被引用次数:1787 - 相关文章 materials. Here, we review the progres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iO2 photocatalysis as well as it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describe future prospects of ... A review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 xa.yimg.com/.../A_ review _and_recent_developments_in_ photocatalytic _wa... 翻译此页 作者:M Ni - 2007 - 被引用次数:2170 - 相关文章 A review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hotocatalytic water-splitting using TiO2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Meng Ni, Michael K.H. Leung. Г. , Dennis Y.C. Leung, K.
个人分类: 新观察|9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有手套箱的老师帮助:一个光触媒催化降解甲醛及TVOC的实验
热度 9 qlms 2015-1-20 12:07
我们和日本全一株式会社、静冈大学、北海道大学拟联合开发一款高效去除甲醛、TVOC气体污染的空气净化设备。基本原理是利用 光触媒材料 二氧化钛和用作汽车尾气催化的 纳米铂金颗粒等材料组成的复合体系来对有机气体进行催化降解。 目前采用的光触媒材料已经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大臣认证。 合作的日本几家单位均独立地开展了利用这种光触媒材料 对有机气体进行催化降解的实验,效果很好 。 为检测这种光触媒材料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我们拟再做一系列的检测实验,以确保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设计如下: 1)将这种光触媒材料喷涂在无纺布上(目前已完成); 2)准备一个密闭性好的手套箱(目前我们没有,寻求合作),一个甲醛检测仪(已有),一台紫外灯(已有),一台小的吹风电扇(已有); 3)将甲醛按照国标要求的最高允许浓度的10倍,即1.0毫克每立方米充入密封的手套箱中,开启小电扇,观察24小时内甲醛浓度的变化; 4)重复3)过程,但这次将喷覆有光触媒材料的无纺布放入手套箱,观察24小时内甲醛浓度的变化; 5)重复4)过程,但这次将紫外灯打开,观察24小时内甲醛浓度的变化; 以上过程至少重复三次。 按照李学宽老师建议,再增加一次不加催化剂,只使用紫外灯的情况。 我们目前没有手套箱,所以寻求有手套箱的老师帮助,合作方式可为: 1)我们交费使用手套箱; 2)算作双方初次合作,双方共享数据,手套箱提供方可利用数据写文章作为第一单位投稿,我们保留申请相关专利的权利。 3)其他方式。 可以提供帮助的老师,可以私信我您的联系方式,我会尽快与您联系。 谢谢!
个人分类: 物理与生活|6923 次阅读|2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