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义利之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苇杭书院会讲研讨儒家义利观:儒学有助于挺立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xiao 2015-1-23 17:06
关注现实 重回经典 苇杭书院年度会讲研讨儒家义利观 与会学者认为,儒学有助于挺立中国价值和中国精神 1月17日至18日,民间儒学公益组织苇杭书院甲午年年度会讲暨苇杭文库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各大高校儒家学者、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170余人参加。 会讲采用传统书院的会讲模式,嘉宾们序齿发言,注重会讲嘉宾与参会人员间的自由辩难。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干春松指出,两个甲子之前的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人们对中华文明的信心;百年之前的新文化运动,主张用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并将二者之差别上升为新旧之别,完全否定传统经典的意义。苇杭书院采用传统书院的会讲方式,是对本土文化价值上的肯定和回归。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罗尔斯《正义论》译者之一廖申白指出,一个不正义的全球社会,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世界秩序不能只靠经济和军事的力量来维系。北京大学教授、罗尔斯《正义论》译者之一何怀宏认为,“义”的落实,必须诉诸心灵的内在力量,而不能依靠法律的外在力量;他还以秦汉之际的史实为例,说明暴力和欺诈难以持久,而正义的实现往往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山东大学教授、“生活儒学”及“中国正义论”体系的建构者黄玉顺认为,儒家义理是内涵丰富的立体结构,旨在建立一种良好的群体生存秩序,其前提则是正义原则和仁爱精神,而不是某个平面化的道德规范而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弘道书院山长秋风把中西文明的中心分别概括为“文教”和“神教”,认为诵读六经之文是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国人的必要途径。北京大学退休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张祥龙先生认为,儒家给世界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和平而不是所谓的文明冲突,并提出让“四书”成为学生必修课的希望。 多位学者认为,学院派应与民间儒学传播者加强交流,深入社区,弘扬儒学,协助建立新时代下的乡规民约,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贡献力量。 本次会讲以“义”为中心,着重研讨了“何者为‘义’”“义利之辨”“‘义’与其他德目的关系”“‘义’与当下的担当”等主题,继承了传统儒学道义观的基本精神,探讨了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团体生活中的正义问题,体现了融贯中西、关注现实的学术动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宋明以来儒家义利之辨内涵的有益补充,代表了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在开幕式上,先后举行了“重回经典文化倡议书发布仪式”“‘四书六经’讲习班启动仪式”和“苇杭文库经典玩诵本首发仪式”。苇杭书院山长杨汝清宣读了《重回经典文化倡议书》,指出重回经典重在诵读、理解和践行。他表示,希望书院作为一个开放的、公益的文化平台能够一直发挥积极作用,为儒学的复兴和社会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苇杭书院创立于2006年12月,取意《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书院秉承传统书院精神,藉民间公益模式,以“讲习礼乐、力行孝道、敬畏天地、感念圣贤”为宗旨,以“孝”为核心,修习儒学经典,目的是“明孔孟之道,养君子之风”。2009年以来,苇杭书院已分别以“孝”“礼”“信”“耻”“廉”“义”为主题连续举办六届年度会讲。 http://www.rmlt.com.cn/2015/0123/369331.shtml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 萧伟光
个人分类: 八面·来风|2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06义利之辨的现代科学图景(1996)
ggjjhh 2015-1-22 08:48
      义利之辨的现代科学前景             高金华   从春秋时代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利之辨延续了二千多年。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要求人们对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义利之辨的核心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审视。我们只有在一向侧重言“利”的经济学和一向侧重言“义”的伦理学之间寻求科学的统一性,才能突破抽象思辨的藩笼,把义利之辨由灿烂的思维火花升华为严密的科学体系。   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共生点究竟在哪里?这一共生点只能从决定人们经济行为本质属性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从根本上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伦理学是研究伦理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经济关系决定伦理关系,伦理关系也制约经济关系。科学的伦理学在研究伦理关系时不能不涉及经济关系;而科学的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关系也不能不顾及伦理关系。因此,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共生点只能是经济关系与伦理关系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共生点上能形成哪些学科体系?在这一共生点上,已经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即商业伦理学(Businesss ethics)。(参见《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因为在这门学科中“business”的含义比中文“商业”一词宽泛,所以有人又译为经济伦理学。(参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5年第5期)“欧洲经济伦理学网络”组织创始人之一、世界第一部《经济伦理学百科全书》主编、美国诺特·丹姆大学教授G.恩德勒认为,“商业伦理学面向实践的中心任务”是“为在所有的商业层次上改进整个决策过程的伦理质量而做出贡献”;商业伦理学的发展“需求”一种采用“伦理学相关方法”的经济学。从中可以看出,商业伦理学或称经济伦理学本质上属于伦理学的科学体系。它和政治伦理学、军事伦理学一样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笔者认为,在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共生点上还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经济学──伦理经济学(Ethical economics)。无论从历史和现实上看,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面临着重重困难。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经济学创立于资本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经济学是一门“专讲赚钱方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64-565页)它并没有给道德留下地盘。但是,伦理经济学的形成是经济、道德和科学进步的必然产物。从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来看,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生产者的信誉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生产者要想在市场上长期立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道德期望。从科学发展来看,不但经济伦理学呼唤与之合作的伦理经济学,而且其它经济学科的发展也为伦理经济学的形成创造了理论条件。心理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早已确立。研究人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伦理关系对经济行为的制约作用,研究心理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能不涉及人的道德心理。经济科学本身的发展必然要把视角放宽到长期被它所忽视的道德因素上来。伦理经济学必将成为研究社会伦理关系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   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的专业职责和共同使命是什么?伦理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是既相互区别又密切相关的两个边缘学科。它们从不同角度所共同研究的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比两种关系本身更复杂的高层次关系。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既有不同的专业职责又肩负着共同的使命。   经济学家的着眼点是经济发展。伦理经济学要研究伦理关系是怎样影响经济活动的,道德因素是怎样制约经济发展的;如何帮助人们运用道德的手段去实现经济目标,如何促进整个社会致力于道德理想的经济发展,是经济学家不可推卸的责任。   伦理学家的着眼点是道德进步。经济伦理学要研究经济关系是怎样决定道德观念的,经济发展是怎样制约道德进步的;如何帮助人们运用经济手段去到达道德目的,如何促进整个社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道德进步,是伦理学家责无旁贷的义务。   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了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专业职责的统一性。促进经济和道德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共同使命。 原载:《文汇报》1996年5月15日第10版(学林专版)(责任编辑:施宣圆) 投稿标题:义利之辨的现代科学图景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