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天津爆炸~“翻版”事故为何接连不断
热度 27 lanxum 2015-8-13 15:13
如何解决“翻版”不断的事故~天津爆炸之思考 150813 李健 昨晚天津开发区的一个危险品仓库爆炸,伤亡惨重,震惊世界!刚刚中国科学报记者给我打电话,让我谈谈历年类似爆炸事故的特点、可能的原因、我们爆炸事故与国外有什么区别等等问题。我不知道谈什么好,但有两个基本看法,第一,爆炸原因估计又是(几乎肯定是)某些起事故的翻版,事故机理上并没什么实质上的新东西,无外乎满足了爆炸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管理结论也如此,企业和监管不重视、责任不落实等。第二,这次爆炸,无疑会即刻成为关注焦点。全国性“危险品仓库”专项大检查,无疑会马上开始。一段时间后,早先的高密度关注无疑会渐渐冷掉。冷一段后,又有爆炸了,就又关注、讨论、大检查。。。。。。这样的事故预防模式人们早已熟知甚至有些麻木了。问题出在哪?企业为什么不能保持对安全持续不断地关注和警觉? 去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尽管行业不同, 2014年8·2昆山铝粉尘爆炸与2008年2·7美国帝国糖厂糖粉尘爆炸事故原因有几个明显共性 。 第一个共性,粉尘泄漏控制设计存缺陷,平时清扫又不够,粉尘大量泄漏到车间工作环境中;第二个共性、有限空间的形成,是促使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引发爆炸的原因之一;第三个共性,对粉尘危险性认识不足,控制措施不够,小事故不断但未警醒,这是最源头问题。 第一个、第二个是技术问题,关键是第三个~安全意识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会、也迟早会带来第一个、第二个问题。从事故根源原因看,第三个问题的更深层次是安全文化问题! 当今国际上化工安全管理一个普遍被应用的方法叫“化工过程安全管理(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它被证明是流程工业先进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对于属物流仓储业的危险品仓库来说,同样有可资借鉴之处。美国在多年的PSM实践后发现——过程安全管理系统的失效往往与文化的缺失脱不了干系,如 不重视过程安全、缺乏对过程安全的忧患意识、忽视安全事故苗头及依靠管理来识别危险并由其决定采取哪种措施 等。他们认为PSM首先应“创建并保持过程安全文化”,成为“全体成员创造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融入“该集体的价值系统”。开明的企业首先会设法找出并解决过程安全绩效在安全文化上的根原因。为此,美国发展了尽管普遍应用但存在许多缺陷的PSM方法而变成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RBPS,Risk Based Process Safety),而RBPS的首要原则是“创建并保持过程安全文化”,简言之,就是 “如何行事”、“期望目标如何”和“没有监管的时候该如何表现”。 我国从2010年在化工领域也推行PSM的使用,并学习当年美国OSHA(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有关PSM标准制定了我国相关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PSM标准中14个要素中缺少了美国新一代PSM(RBPS)首先强调的“安全文化建立”要素——如上所述,它最终将决定PSM的执行效果!或者说,没有“文化”保证的方法或制度,几乎会失败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我国PSM是强制标准(就是不做不行),而美国PSM是非强制的(就是自愿自发做),他们认为 如何让企业从内心接受“过程安全文化”更应该是长期策略。因为PSM穷尽不了每家企业所有的安全运行问题,没有普遍适用的答案。 天津爆炸,或许是、也一定是某些起事故的“翻版”。深入认识这起事故,或许不是因为在城市、在开发区、在港口这样分类的安全管理问题,这样的事故即使在山区、即使在美国也会发生。对PSM实施的非强制性,OSHA是这样解释的~ “在你的工厂中做你所能做的来避免事故”,至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由管理人员和雇员来决定。PSM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项永无间断的、自主的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 其内涵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为预防事故就需要创建良好的安全文化! 陈安老师说的~ 应急(笔者注:广义的事故预防),其实更需要的是“低微细”,从一个一个风险因素查过去,将一个一个风险隐患去除出去,从一次一次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立刻变成规则、规范和行动。 个人理解他说的也是安全文化! 相关: 140810昆山爆炸,美国帝国糖厂粉尘爆炸的翻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818498.html
个人分类: HSE管理|12394 次阅读|26 个评论
探讨我国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首先搞清概念很重要
热度 2 lanxum 2015-1-30 11:25
探讨我国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首先搞清概念很重要 150130 李健 过程安全管理,英文为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PSM),它是国际上被证明了的流程工业先进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方法。2010年我国在化工行业开始推广应用,取得一定效果,促进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近期,指导我国化工PSM工作的标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3034-)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将很快公布实施。 PSM 是个洋方法,引进应用首先让企业搞清概念很重要! 前几天,在与中国矿大(北京)傅贵教授探讨这个问题时很受启发。傅老师认为 企业人员对这些名词必须要有一致性认可,有提高认可度的培训,否则实际工作会有困难 。 傅老师观点实际是指全员首先要达成一致的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即“过程安全文化”的形成,这是PSM应用的前提。这一观点在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编著的《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Guidelines for Risk Based Process Safety)一书中得到了印证。 CCPS认为PSM首先应“创建并保持过程安全文化”,成为“全体成员创造共同利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融入“该集体的价值系统”。 “过程安全管理系统的失效往往与文化的缺失脱不了干系,开明的企业首先会设法找出并解决过程安全绩效在安全文化上的根原因。” 我国在2010年推广PSM方法时,对其概念似乎并未理解清楚,这从2010发布的《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 3034—2010)可看出,认为“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就是“工艺安全管理”,实际上是不准确的。这个问题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曾指出过。“过程”(Process)在ISO19000中被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美国PSM所依据标准OSHA1910.10,将化工“过程”定义为“涉及高危化学品,包括这些高危化学品的使用、存储、生产、处置,或现场运行的任何活动或这些活动的组合”,是将ISO19000“过程”定义在化工过程的具体化。而将PSM只理解为工艺安全管理,只是强调了“技术”层面,而忽略了“过程”的真正含义:管理。所以,近期AQ/T3034将修订更名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其中的“瓤子”几乎没变,说明了对“过程Process”的理解进行了修正。 “Process”不仅仅是工艺技术,更重要是“过程”中的管理。 在一次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研修班上,欧盟专家Richard Gowland简单解读了什么是PSM。他认为 PSM提高安全过程主要靠两方面,一是技术问题,二是管理方式。 RichardGowland认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结构、内容基本对应了PSM中的要素,只是提法、范围或要求有些差别。以此看,PSM实际上没什么新鲜的,那么重新推广与AQ/T9006有内容交集的PSM,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概念上的理解困惑。 Richard Gowland 对PSM另外的解读也值得关注,PSM“有时也被称为安全管理体系,在中国,就是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所以, PSM实质上就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如果让企业从这个角度(中国式语言)理解,远比理解PSM、特别是Process是“工艺”还是“过程”容易得多。 过多的概念势必会混淆操作,效率不高。 所以个人认为,倒不如对AQ/T9006或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与国外PSM标准进行对标完善、修订,不搞PSM等过多的概念。或者即使搞PSM首先必须将概念向企业宣贯清晰、准确,以达成企业对“过程安全文化”一致性的认识,这是前提,也是发达国家的经验。 另外, PSM仍是一种侧重“物态”安全的管理,只是决定系统安全的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职业安全”,即人的行为控制,也应得到关注,才能实现系统整体安全。 欧盟专家Richard Gowland认为PSM给企业带来许多益处,但要“利用PSM和其他方面管理的通力合作(如职业安全健康)。”其说明了PSM并不能完全保证系统安全。 再者, PSM的应用,应讲清楚与企业现有的其他管理体系之区别和相同点 ,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企业HSE管理体系等,这对澄清PSM概念很有意义,下一步执行则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了。 借鉴美国对PSM的非指令性的认识经验,我国将PSM确定为强制性标准的同时,如何让企业从内心接受“过程安全文化”更应该是长期策略。因为PSM穷尽不了每家企业所有的安全运行问题,没有普遍适用的答案,为此OSHA的PSM规则强调,“在你的工厂中做你所能做的来避免事故”,至于如何达到这个目的,由管理人员和雇员来决定。 PSM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项永无间断的持续改进活动。
个人分类: HSE管理|9579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理解“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热度 1 lanxum 2015-1-28 10:38
如何理解“化工过程安全管理” 150127 李健 目前我国化工领域推行的“过程安全管理”(PSM,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是学习美国OSHA 有关PSM标准(1910.119)得来的。按《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3034-征求意见稿)中的术语定义,“过程”是指任何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活动过程,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处置或搬运,或者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活动。具体展开包括14个具体管理要素,分别是过程安全信息、工艺危害分析、操作规程、培训、承包商管理、开工前安全审查、设备完整性、作业许可、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事件管理、沟通、员工参与、符合性审核与改进。 对PSM有以下几个理解,共同讨论。 ① PSM比“本质安全”、“工艺安全”有了理念认识上的进步 ,它不仅解决“不安全物态”,即达到设备设施或生产技术工艺固有的、内在的功能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即本质安全),而且还关注了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注了事故致因链条上的大部分“过程”。 ②从 傅贵2-4事故致因链模型看 (如图),以上14个PSM要素主要解决了事故致因链上三个阶段问题,即运行行为、习惯性行为和一次性行为和物态。 但根本的“安全文化”要素(即指导行为)并没有在“过程”中提到。 (安全文化,即安全理念,共32个量化要素)而 美国过程安全首先强调的是“过程安全文化” 。(来源:CCPS/“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Guidelines for Risk Based Process Safety) ③PSM仍倾向关注与危险化学品活动有关的本身过程以及关联过程,如操作和维修人员与“过程”相互影响的方式, 其关注重点仍是围绕解决“不安全物态”问题 ,包括由于人员“不安全动作”带来的“不安全物态”问题。人的“不安全动作”(职业安全)并未深入涉及,而最终预防事故发生是由“系统安全”中的“过程安全”(Process Safety)与“职业安全”(Occupational Safety)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美国OSHA在这两方面则给予了同等的关注。 ④再看“职业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中定义,指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其影响人员的“安全的条件和因素”当然包括“物态”,即PSM关注的重点。所以, “过程安全”与“职业安全”关注的要素相互渗透,共同决定着系统安全。 所以,化工领域在注重过程安全管理的同时,应同样注重职业安全管理的人因素(Human Factors),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所以预防事故、达到系统安全,不仅仅是工艺“过程安全”,也要关注人的“过程安全”。
个人分类: 安全概念理解|13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