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普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星空立法者——从第谷到开普勒
热度 26 lev 2014-11-5 15:21
星空立法者 Moses of sky 按 :事实表明,校对一本书远比写一本书麻烦,尤其针对我这种“东拉西扯”的码字套路。还是写博客方便些,总有读者帮我订正和校对。读者的眼睛雪亮的,他们总能帮我发现细微的疏忽和错漏,这正是博客作为交互式传播平台的好处。 麻烦归麻烦,该凑的热闹还是要凑的。读了邢老师的《第谷的鼻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79-840795.html ,我也把这篇 旧文 翻出来,“唱和”一下(这个内容恰好和我正在校对的书稿相关)。当然 ,相比于这些过往贤哲的理论,我还是更喜欢聊聊他们与理论纠缠不休的命运 ...... 安逸的伊甸园( the garden of Eden ), 潜入了 撒旦( Satan )的使者。 是本能的渴望, 还是毒蛇( serpent )的诱惑? 智慧树( the tree of knowledge )的禁果, 换来驱逐的罪恶。 从天堂的宁静, 到尘世的浑浊。 背弃了上帝的怀抱, 谁来奠定苍穹的法则? 继承人 1601 年 10 月 24 日,神圣罗马帝国( Holy Roman Empire )的首都布拉格( Prague )。 “星学之王”、鲁道夫二世( Rudolph II )的御前天文学家—— 第谷·布拉赫 Tycho Brahe (1546~1601) 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虚弱的第谷将自己不久前延揽而来的年轻人唤到床前。是时候完成自己一年前就酝酿好的仪式了——眼前这个相识仅一年的助手: 约翰内斯·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 (1571~1630) 一个日耳曼( German )没落贵族的儿子,一年前来到布拉格,作为第谷·布拉赫的助手的在天文台辛勤地工作。现在他将以“星学之王”继承人的身份获得第谷留下的全部观测资料与精密仪器。 第谷的遗嘱旋即在沉寂的布拉格宫廷激起波澜。臃肿的布拉赫家族第一时间向至高无上的皇帝表达了他们对第谷临终安排的不满,这些来不及悲伤的逝者亲属乞求帝国的主宰准许他们夺回天文台的“遗产”——那是这个家族维系皇帝恩宠的救命稻草。然而,鲁道夫二世似乎更关心是否能继续从天文台追踪的周天星象里获知军国大事的福祸吉凶,所以他并不理会唧唧喳喳的布拉赫一家老小,爽快地授予第谷亲自挑选的继承人御前天文学家的荣耀。 第三条道路 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为一学者。 —— 鲁迅 从 1563 年 8 月青年时代的第一次天文观测记录算起,出身丹麦( Denmark )贵族的第谷·布拉赫已为天体的精密测量奋斗了近 40 个春秋。与兀坐书斋、皓首穷经的经院哲学家不同,常年亲临一线的实测经验养成了第谷亲力亲为且苛求精密的实验派作风。 正是漫长而枯燥的学术生涯使他坚信,冰冷的仪器从来不会欺骗他的主人,卷帙浩繁的观测数据中所蕴含的真理必然甚于那些甚嚣尘上的抽象宇宙模型——经院哲学家们在书斋里把玩的“古董”。 作为哥白尼以来又一位名垂青史的天文学者,第谷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地心说”与“日心说”的是非恩怨之中。然而,冷静的第谷并不急于申明自己的立场。面对各怀鬼胎的阵营炮制的“托勒密”与“哥白尼”之争,他必须开创第三条道路——观测,或者说更精密的观测。 当经院哲学家与“异教徒”旷日持久的唇枪舌剑(当然也包括监禁、火刑……)弥漫欧陆之时,只有第谷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庭阶寂寂的天文台替我们守护宁静的星空。 坐而论道的文人雅士永远不可能理解经年累月收集资料的艰辛,那是混合了枯燥、孤独、封闭甚至绝望的痛苦折磨。 妥协 历经 20 年的辛勤积累,第谷最终采取了“妥协”:一个介于托勒密地心体系与哥白尼日心体系之间的宇宙图像——第谷宇宙体系( the Tycho’s system of universe )诞生了。这位有史以来最出色天文观测家同时吸收了托勒密与哥白尼体系的观点:在不违背目前的“科学”所依赖的“常识”前提下,即保证托勒密体系中地球作为宇宙中心地位,充分吸收哥白尼体系的合理因素,将其余行星的支配权留给了太阳,构造了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而太阳轨道仍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新图像。这个在地心说衬底上吸附了日心系统局部的第谷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矛盾集合体,在地心说与日心说对立的背后实质上隐藏着一位实验科学家面对根深蒂固的“常识”与不容置疑的实验(观测)事实难以规避的剧烈冲突,这是一种书斋里的经院学者不曾具备的治学体验。在天文学或物理学史上,诸如此类的矛盾集合体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大变革的前夜。 人类的整部历史终究是在极端之间的震荡,妥协带来的平衡总是昙花一现。在立场鲜明的两个阵营看来,第谷的折衷方案只是实验派庸俗的“中庸之道”( the golden mean ),而第谷本人苛求精确的癖好似乎也使他不能容忍这个还是十分粗糙的过渡产品。 不幸的是,他已没有时间来平抚观测数据与宇宙模型之间的鸿沟。 相交的平行线 君子和而不同 ,…… —— 孔子 《论语》 1596 年,奥地利( Austria )格拉茨( Graz )一所路德会( the Lutheran Church )神学院的数学和天文学教师约翰内斯·开普勒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宇宙的神秘》( The Sacred M yste ry of the Cosmos )。 青年人总是难免对那些具有潜在革命性的新生事物抱有天然的亲近感。在这部初试锋芒的作品中,开普勒承袭了古希腊以来的几何学神秘主义,将被赋予神秘隐喻的柏拉图多面体( Plato nic Polyhedra )运用到了行星轨道的诠释范畴。这位新生代的青年天文学家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方兴未艾的日心体系的由衷钦慕,汪洋恣肆的空灵想象结合细心缜密的数学推演,不禁使初出茅庐的开普勒,俨然有一种巨星降临的气势。 千里之外,毕生于浩淼苍穹追索星辰的第谷·布拉赫第一次在尘世中感应到了一颗巨星的存在。 真正的智者从不计较立场的分歧,即使智慧来自于敌人亦不能阻挡他们由衷的敬意。那个弥合观测数据与宇宙模型鸿沟的人已经出现了。兴奋异常的第谷正连夜起草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他用颤抖不能自已的手署下了信函的目的地——奥地利格拉茨…… 而神学院里的开普勒依旧延续着自己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愈演愈烈的教会(天主教与路德宗 Lutheran )之争折磨着他高度紧张的神经,养家糊口的重任甚至迫使他在学校授课之余必须以市面上流行的占星术( astrology )把戏补贴家用…… 当那封华丽精致的邀请函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时,在曼妙优雅的科学理想与丑陋恶心的生活现实间挣扎许久的青年学者毫不犹豫地完成了改变历史与自己命运的抉择——他需要一个安宁的学术净土,更迫切需要这个体面的职位! 不久后,对哥白尼学说始终持保留意见的前辈热情地接待了笃信日心说的后起之秀,两条本不相交的平行线在 1600 年奇迹般地交汇于布拉格。 逆境 不了解开普勒的人, 绝对不会理解苦难的全部含义! 由于幼年时代罹患天花与猩红热的折磨,开普勒落下了视力衰弱与上肢伤残的后遗症。早年的生活留给他的只有孱弱的体质、委琐的容貌以及难以自已的神经质。 开普勒在犹疑不定中接下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第谷手中沉重的接力棒,无论他是否已经意识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已到眼前,然而代价则是要默默承受命运赋予加倍的苦难。 他最终接替了第谷留下的御前天文学家职位,但是那个不必为生计奔波而心无旁骛的短暂岁月也已随着第谷的离世而一去不复返了。 出于各种各样“合理”的原因,时刻从“大局”出发的皇帝“英明”地削减了天文台的经费,生计无着的开普勒不得不头顶“御前天文学家”的耀眼光环含恨重操占星术旧业 …… 一帆风顺铸造庸人,只有逆境造就强者。生活再次陷入困顿,却迫使学者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投身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日渐冷清的天文台,第谷留下的观测资料成为了开普勒唯一的慰藉,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缔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这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实验派的固执 命运把苏格拉底的潦倒与哥白尼的怯懦同时灌注到一个人并不漫长的生命履历中时,也必然要求他承担起揭开真理面纱的重任。 世事无常、命途多舛,开普勒终于选择向这个诡异世界永久封闭自己脆弱的心灵: 让那些不学无术的天主教士喋喋不休的诅咒连同没完没了的饥寒交迫都见鬼去吧! 布拉格的短暂机缘就像给笨重的机械钟拧上了强劲的发条,源源不断的动力驱使着饱受生活折磨的开普勒无所拘束地驰骋在只属于自己的天地。 开普勒除了继承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与精良的天文仪器,还必须面对精益求精的“星学之王”留下的那个遗憾——观测数据与宇宙模型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条鸿沟横亘在托勒密地心体系、哥白尼日心体系、第谷的折衷模型以及开普勒自己的“柏拉图多面体”模型与漫天灿烂星斗之间。 这是必须跨越的障碍! 坚信日心说的开普勒并不盲目接受第谷的折衷模型,但短暂而宝贵的助手生涯使他很快地从一种神学院习气——即理论家的形而上优越感,回归到了实验派学者“一切从观测事实出发”的固执信念。 数据,只有第谷的观测数据是所有宇宙模型的试金石! 此后漫长的岁月,开普勒始终作为一个卑微的伏案计算者没日没夜地忙碌着…… 无路可行 除了火星所给与你的麻烦之外,其他一切麻烦都没有了。火星我也要交托于你,它是够一个人麻烦的。 ——第谷的临终寄语 经过长期冗长而细致的反复计算,筚路蓝缕的开普勒终于来到了雅典娜圣殿阶下。 然而眼前的一道沉重铁门遮蔽了智慧的光芒,开普勒明白铁门之后必将是那失落已久的宇宙奥秘。 火星( Mars ),太阳系家族里以罗马战神命名的成员,它既是天才的观察家第谷的恩赐,也是真理之路上最后一个麻烦。 求取宇宙奥秘的一路征程,开普勒在观测事实的指引下以前人未曾企及的果断抛弃了沉重的包袱:虚妄的“柏拉图多面体”、不知所谓的折衷方案、鼠目寸光的“地心说”。 现在,他的行囊内只剩下那个自己深信不疑的挚爱——哥白尼日心体系。 然而,圣殿的铁门丝毫没有挪动的迹象。 虚弱的开普勒绝不妄言放弃。他铺开了自己的演算稿纸,决心势必捕获哥白尼的太阳系那个最令人沮丧的流亡者——火星。 本轮、均轮、本轮、均轮……开普勒一次又一次排布着本轮与均轮的序列以拟合火星诡异的轨道,直到挥之不去的“误差”幽灵般地飘荡在哥白尼体系的角落——与第谷观测数据始终相差 8′ 。 数十年世事沧桑的锤炼已将这位羸弱的天文学家铸造成意志的强者,只要他坚信宇宙中存在着和谐的秩序就绝不会停止自己探索的脚步。 第谷数据背后的事实不容置疑,而自己反复的计算亦无懈可击,是什么造成了自己在本轮与均轮的组合中无数次痛苦地挣扎? …… 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 如无必要,毋增实体! —— “奥卡姆剃刀”( Occoam’s razor ) 一条永远也行不通的路,是否足以说明它并不存在? 根本就没有本轮和均轮,根本就没有圆形轨道,根本就没有匀速的圆周运动! 兴奋的开普勒几乎狂叫起来,这个神经质的家伙第一次陶醉在自己歇斯底里般的情绪发泄之中。他明白他已经同古希腊以来几个世纪的不切实际的臆想决裂了,物理学或天文学的历史将由此划断,他甚至已经听见了那沉重的铁门依稀晃动的声音。 既然第谷的数据排斥臆造的圆周,那星辰的轨迹究竟是什么摸样? 爱琴海之滨,令希腊先贤(比如阿波尼奥斯)绞尽脑汁的圆锥曲线( conic section ,椭圆(圆) ellipse 、抛物线 parabola 、双曲线 hyperbola )无疑就是最好的备选答案。 这是七个椭圆对无数个圆的胜利! 铁门轰然坠地,尘封千年的雅典娜圣像露出了一丝微笑…… 神圣的律法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荀子·天论》 1609 年,《新天文学》( A new astronomy )出版,开普勒在书中公布了自己在常年研究天体运动之后发现的两条行星运动定律( Laws of planetary motion ): 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和太阳之间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十年后,即 在 1619 年出版的《宇宙谐和论》 ( Harmony of the Worlds ) 中 ,开普勒又提出了第三条行星运动定律: 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这三条物理学定律(后世称为开普勒定律 Kepler’s law )以托勒密或哥白尼体系无可比拟的简洁完美刻画了变幻莫测的天体运动,千年来一切繁琐冗余的臆造灰飞烟灭,作为“星空立法者”——约翰内斯·开普勒定下的神圣律法支配着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的斗转星移。 1 6 27 年,年迈的开普勒将自己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与第谷的观测数据汇编为《鲁道夫星表》( Rudolphine Tables )刊行于世,其精度记录一直被保持到 18 世纪中叶,并作为实测天文学的标准范式流传至今 …… 句号 1630 年 11 月 ,深秋萧瑟的秋风中,一位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学者拖曳着残躯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艰难地跋涉。 那个在布拉格缔造时代的天文学家已经完成它的使命,现在的开普勒早已回归到了为面包和牛奶而碌碌奔忙、在天主教会眼皮下抱头鼠窜的窘境。生活难以为继迫使他不得不抱病前往雷根斯堡 (Regensburg) 讨要数十年来积欠的薪水,这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讨薪之路。 常年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生活彻底摧毁了开普勒聊胜于无的健康,筋疲力尽的老人在雷根斯堡一家小客栈里一病不起。 For dust you are and to dust you will return. 你来自尘土,终将归于尘土。 ——《圣经·创世纪》 公元 1630 年 11 月 15 日,残酷的命运迫不及待地吞噬了卑微的生命,公正的死亡悄无声息地终结了潦倒的一生。对异乡病榻上孤独的开普勒而言,这是多么大的恩赐啊! 星空的立法者最终回归亿万星辰,那是众神之王——宙斯赐予英雄们最后的荣耀。 上帝等了六千年才有一个人理解他的作品。 ——开普勒写于完成三大定律之后 神学院的僧侣还在考据“地心说”与《圣经》的渊源,宗教裁判所的鹰犬正忙着搜捕《天体运行论》之类的禁书 …… 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天主教廷, 抑或死亡阴影笼罩的异端分子, 没有第谷·布拉赫的世界, 也就没有人感应到一个渺小生命谱写下的宇宙旋律: 那是大道至简的精妙诠释; 那是“日心”信仰的终极归宿; 那是托勒密与哥白尼之间最公正的裁决; 那是无尽形而上争论的句号。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4966 次阅读|31 个评论
抽象思维的4个层次:体、面、线及点思维
wangdehua11 2013-12-20 16:01
从抽象思维(认知水平)角度,可划分为四个思维层次即体思维、面思维、线思维及点思维层次,当然,思维并非从来就有,这一切都建立在思维产生这一基础上的即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对应关系的建立。为了论述它们之间关系,同样需要与欧式几何中的点、线、面、体的研究方式进行类比。体是最现实的,是对现实感受(视觉)的抽象化(简化),忽略其它只保留光滑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甚至可以进一步忽略其大小和位置 ) ,这对应着抽象概念(文字)的产生,如“人”、“兔”等概念,并不是有直接现实性,是某一类感受的总称。对于动态的过程就是对其运动过程的描述,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开普勒对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描述等。这些思维方式就是体思维,就概念论概念各不同概念之间缺乏联系,这对应着不同形状的体显然是不同的。体是由面构成的,所以对于有些不同的体从面这一层次是相通的,可以由同一个面构成,其差异只是排列方式的不同。所以,对于某些不同的概念,从这一思维层次角度分析是可以建立联系也就是统一起来,如牛顿力学对于各种机械运动。牛顿力学的建立就将伽利略、开普勒各自概念所描述的机械运动形式联系起来了,这里开创的新数学运算微积分就是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及之间的对应关系:微分 (d) 就是由上一层到下一层,而积分(∫)则相反从下一层大上一层。然后将这种对应关系推广到其它的运动形式,如经典电磁理论对于各种电、磁运动,热力学对于各种热运动等。这就是面思维对于某些不同的体在面这一层次是统一的。面由线构成,那么这就是属于更高层次了,有些不同的面在线这一层次是共同的,所以会有更多的不同的体在线这一层次是相同的。所以对于更多的不同的概念,面一层次的理论在线思维这一层次得到统一,如相对论对于牛顿力学和经典电磁理论。量子力学对于经典电磁理论、热力学、化学理论等。最后,点思维。显然线由点构成,点已经不能再分,那么对于所有的线、面、体在点这一层次是共同的。所以任何的感受、概念、理论,在点思维这一层次都能得到统一。这就是还原论科学追求的终极理论。但只知道,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似乎还缺点什么,如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构成的,这就涉及到了系统科学了,整体、动态的研究系统、子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只有从点思维出发才能真正掌握,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因为点是最基础的,所有的这些关系的建立都必须从点开始。进入点思维阶段意味着抽象即还原的终结,重新回归于整体动态即实在的感受。那么建立在抽象思维上的欧氏几何及非欧几何就显得过于简化,在点思维阶段就不再适用了,需要利用具有复杂性的分形几何作为宇宙的框架。欧氏及非欧几何被包含在分形几何中,是其中最基础、最简单的部分,表示维数为整数、表面光滑的具体物体所占有的空间。 在方法论上,方法论就是关于研究问题的路径选择就是有一定稳定性的思维方式,对于体从面层次去研究,体由面构成这一组成方式就对应着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将一切运动绝对化为机械运动。进一步将面从线层次去研究即体由线构成这一组成方式,这就更进一步了,对应着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动态、更全面深入的思考问题。但是这还是不够深入全面,线还可以再分由点构成,体最终由点构成的组成方式,这才是最基础的,对应着点思维即相互作用存在论,就是对语言本身的超越,还原到实在的感受,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就感受论感受。这就是随着整体感受的不断变化,而使洞察力和能动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最终形成闭合的环,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对语言的否定,从听觉感受回到听觉感受。
个人分类: 新科学,宗教观|3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
ChinaAbel 2013-10-18 15:31
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 ,是指在 广义相对论 的框架下求解存在 引力相互作用 的 两体动力学问题 。在典型情况下以及本文中,其中一个物体的 质量 和另一个物体的质量 相比可忽略,这种近似对应着实际情形中 地球 绕 太阳 公转,以及一个 光子 在一颗 恒星 的 引力场 中的运动等问题。在这些情形下,可以认为大质量 的位置在空间中是固定的,并且只有大质量的引力场对周围时空曲率变化有贡献。这时的时空曲率可由 爱因斯坦场方程 的 史瓦西解 来描述;而小质量 (以下简称“粒子”)的运动可由史瓦西解的 测地线方程 来描述。由于假设小质量 是点状的无尺寸粒子,两者之间的 潮汐力 可忽略。 从测地线方程可以推出广义相对论的关键性实验证据,著名的 水星 近日点 的 进动 ,以及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对于前者,广义相对论为观测到的这一现象提供了漂亮的解释,而后者则是广义相对论的著名预言,其正确性被 亚瑟·爱丁顿 爵士的实验观测所证实。 广义相对论的两体问题中还涉及了引力辐射造成的轨道衰减,这是一个纯粹的相对论效应,没有对应的经典力学版本。这个问题并不包含在史瓦西解中,请参见 引力辐射 和 引力波天文学 。 目录 1 历史背景-爱因斯坦的直觉 2 几何基础-度规 3 史瓦西几何 4 测地线方程 5 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偏折的近似公式 6 和经典力学的关系 7 圆轨道和其稳定性 8 椭圆轨道进动的推导 9 使用椭圆函数的圆轨道的解 10 可能轨道的定性分析 10.1 准椭圆轨道 10.2 稳定圆轨道 10.3 非束缚(散射)轨道 10.4 渐近圆轨道 10.5 衰减轨道 11 对测地线方程解的修正 12 轨道方程的理论力学推导 12.1 哈密顿-雅可比方法 12.2 拉格朗日方法 12.3 哈密顿原理 13 参考文献 13.1 引用 13.2 书籍 13.3 期刊文章 14 参见 开普勒问题
个人分类: 广义相对论|2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理解的开普勒 (一)
热度 19 mxcsunxy 2013-9-4 19:00
天文学史上的天才, 最能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最能启迪科学的思索,开普勒要数是第一。 他出生在德国西南的小镇。 祖辈在当地小有名望, 但家世日益没落。 他的童年可以用悲惨来形容。 他是一个早产儿, 体弱多病, 眼睛近视和重视(难道这就是他后来研究光学和望远镜的前缘?), 得过天花, 满身都是疥疮。家族里三代十几口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房屋下, 有的早夭, 有的被当女巫烧死。 更有游手好闲的父亲, 浪迹天涯, 死在何处何时都无从知晓。 童年美妙的时光也有一二。 7 岁时( 1577 年)母亲牵着他的手爬上小小的山冈, 看那一年壮观的彗星。 那一年, 丹麦的第谷正仔细观测这一彗星,要证明它是月界以上的天体, 而不是月界以下的地球大气现象。 中国明朝万历皇帝的天文官们也在观测:“彗星从东南方起,长亘天。” 路德的新教改革给当地带来了新式的教育,开普勒可以说是生逢其时,在新式的学堂展露天赋。小学虽然没上几年,却成绩优异。体弱、聪明、对宗教的兴趣,三者的结合使得牧师看来是最适合他的职业。 于是他在 13 岁时进入了一个神学院, 学习希腊文、拉丁文、修辞、辩证法、数学、音乐。 18 岁,开普勒获得路德维希公爵特别奖学金, 进入图宾根大学, 学习神学。 开普勒气质敏感, 可以说是有点神经质。 为考试成绩,为排名先后, 为虚荣,为直率, 为信仰,甚至为琐碎小事, 他感觉他有无数的敌人:“ A 不恨我, 但是我恨他。”“ B 恨我, 因为我是他学习上的对手。”“ C 恨我, 因为他是我的老师, 我却当众指出他的错误”。“宗教使我和 D 隔阂, 他居然抛弃信仰。”“我有点享乐主义, 还有一些其他的习惯, 因此 E 和我断交。” … 在图宾根大学 , 他刚从数学老师马斯特林那里了解到哥白尼的 ” 日心说 ”, 就像皈依宗教一样皈依了哥白尼的学说 : 不需要那么多的证据 , 也不要那么多的证明 , 上帝本身就是证明。那光芒四射 , 给人间温暖 , 使万物复苏的太阳 , 不就是上帝的居所 ? 上帝的居所 , 难道不是宇宙的中心 ? 他不但因为坚定拥护 ” 日心说 ” 而在学校树敌 , 而且因各种奇谈怪论与人争吵不休。 比如他说 , 学习哲学让德国堕落; 学习法文要比学习希腊文更有意义。 学校视他是个麻烦 , 但同时也知道他脑子极灵。 23 岁那年,正好格拉兹( Graz )地方空缺一个数学教授 , 图宾根大学顺势做个人情, 推荐开普勒。 开普勒这样就得放弃好像很适合他的神学职业 , 心里有点不乐意 , 但教授数学可以略有收入 , 也就答应了。 不过他提了个条件 :  若干年来再回到图宾根学习神学。  这个承诺学校估计本没打算兑现,而开普勒本人后来也再没想到要去兑现。 他从此走上了天文学的道路。 不,那还是数学。 天文学,不管是托勒密的"地心说",还是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还仅仅是数学。 那完美的圆周运动,那一环套一环的无数的本轮、均轮,都不代表真实的宇宙世界,不过是用来解释天文现象的数学模型。 天文学,还要等我们的开普勒将来把它从数学变成物理。 不过这是后话,现在他搞的天文学还是数学。  数学也不一定就不是实在。古代的哲人,西方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中国有汉代的刘歆,就认为数是真正的实在。(当代中国对数也有无比的敬重,一切理论,一切主张,只要带上数字,就是那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就有了无穷的感召力。)也不是随便什么数都行,数的来源越神秘,就越真实,越可靠,就越具有权威性。比如说我们汉代的刘歆,非要把《三统历》采用的“日法”81,说成“黄钟之数九九自乘。” 那“黄钟之数”可是了不得的,那是音律之数,那是天数自乘, 也是宇宙节律之数,是天与人相通的气之共鸣之数。(如果读者有兴趣, 可以参阅我发表在《中国国家天文》上的拙作“候气:中国古代的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 开普勒也要为天文学找到数学根据。 他相信宇宙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那全智全能的上帝, 创造世界绝不是任意胡来, 而一定按照一定的“原型”( Archetype )创造出来的。 而这要从数中去找。 他的数学授课看来并不太受学生欢迎, 有时他可能只好对着黑板“自说自画”。 但就在这“自说自画”的过程之中, 他来了灵感: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有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的半径的比例正好与两个行星轨道的半径的比例差不多,行星之间的距离是不是按照这样的规则来确定的呢?他用更多的内切圆和外接圆,试图解释五星的距离,但给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完全不符。百思之中,又有恍悟:天体是在三维的空间之中,用二维的几何模型去解释五星的距离,自然是不合适的。于是他从三维的解度去思考,他想到了世界上多面体只有5个,内外交接的正多面体之间有5个球面,正好可以解释天上为什么只有5个行星。而且这些球面之间的距离与行星轨道间的距离吻合的相当不错。 开普勒认为这是自己重要的发现,而且认为是对哥白尼日心说的强力支持。 1597 年,他在图宾根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取名《神秘宇宙》。“神秘”,决没有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带有贬义的意思,而是神的秘密被揭示了出来,是伟大无比的事情。 《神秘宇宙》中的数字与实际观测还是有不少的差距。当时欧洲鼎鼎大名的第谷,已在神圣罗马帝国鲁道夫皇帝的赞助下在布拉格建立了天文台,所做的天文观测其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这些数据相比,《神秘宇宙》中的推测,还是十分粗糙。但是开普勒的这项工作,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名声, 大家都公认他的数学才能。远在布拉格的第谷,拿着那么多的数据,需要开普勒这样的数学天才去分析。而开普勒天生近视,天文测量不可能是他的强项,他也迫切需要第谷这样的测量数据来构造他的“神秘宇宙”。当时正值格拉兹反宗教改革运动汹涌,新教信仰者的日子很不好过,开普勒真想到第谷那里去工作。他们相约,  1600 年1月1日相见。 当然真正相见的日子不一定这么巧,不过也是在 1600 年1月的某个日子。 这是后话。 再说开普勒在格拉兹的数学教授生活。本来就没有几个学生听课,收入低得可怜。不过他兼做一份工作,就是做占星家的角色,每年为地方出一本黄历,多少可以有点收入补贴。据说他推的黄历还比较准。他的黄历预测:某年,天气将会奇冷,土耳其人会入侵。6个月后,他写信给他的老师马斯特林:“今年果然奇冷,阿尔卑斯山的农民冻死了许多。有些农民回到家里, 手抹鼻子, 鼻子就掉了下来。土耳其人则进攻到了维也纳附近的乡村。” 占星,那可不能简单地以“迷信”对它嗤之以鼻。不然的话,本世纪初那位英国的大哲学家波普尔 (Karl Popper) ,凭什么要费尽心思来证明占星术是“伪科学”呢(另外还有两项) ?  在古代,它是与天文学分不开的。事实上,当时天文学家如果不会占星,那基本上就不配做天文学家。现在说它是“伪科学”, 在古代它可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 占星者,观星也。观星,并试图对其进行解释,离科学不应该太远。要不中国古代,为了星占的目的,辛辛苦苦,记录了那么多天象,就没有任何科学意义了? 古代的天文学家,要搞天文历法,还不是得先学“太一”、“六壬”、“奇门遁甲”这些占星术的把式?道理其实同我们现代科学教学也差不多。我总是要先学一些简单的、定式的东西,熟练掌握之后才可以去搞复杂的东西。比如我们当年学力学时,老师出题总要假定重力加速度是 10 , 自由落体设个5米、 15 米之类的高度,好使我们解起来容易。真正的物理, 肯定不是这么简单的。 古代天文学家把“太一式”搞清了,就学会了周期8年、12 年、28 年等种种“星神”之间的会合运动,不久他就可以处理周期是 11.86 年的木星运动了。 所以,千万不要把星占与科学对立起来。开普勒的天文之旅就是从占星术起航的。 开普勒把占星术当作一门实实在在的 ” 经验性的科学 ” 来做。 他做了好多人物的“天宫图” , 推算他们出生时的天体的位置 , 记录他们生活中的事件。 总之 , 想积累更多数据。 他对占星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 , 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对待自己 , 对待他的亲人 , 天宫图说什么 , 他就记录什么 , 一点也不会因面子问题而有所隐讳。 开普勒的出生日期是有记录的 , 那是 1571 年 12 月 27 日下午 2:30 。 可是他母亲怀上他的时间 , 他用他的天宫图推出来是 1571 年 5 月 16 日凌晨 4:37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他是一个早产儿的原因: 他在娘胎里只孕育了 224 天 9 小时 53 分钟。 关于他的父亲 , 开普勒的天宫图里是这样描述 :   “ 海因里希,我的父亲,生于 1547 年1月 19 日,生性邪恶,顽湣不化,吵吵嚷嚷,一生注定没有好结果 … ” 开普勒对占星术如此专注,也不是不务正业。 占星术中就包括他对宇宙神秘的思考。 试想,我们人类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受到来自天体的影响, 季节的变化,人体的节律,这是明摆着的,是不容否认的。 至于天体究竟怎样影响每个人具体的生命活动的细节,那是不好确定的,所以靠有大量的经验数据来研究。 开普勒的这个看法,同中国宋代的一位大政治家王安石的看法有点类似。 王安石为了应付保守派司马光等借天象对他发动的政治攻击,说天象固然是要影响人事,但不一定是某个特定的天象一定影响某个特定的人事(你们说彗星出现,是我的新政不好。 我看未必, 没有根据!)所以,星占还是要通过大量的经验数据去探讨天与人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是古人追求的大学问,我们为什么要把它贬为一无是处呢?重要的是,我们在开普勒那里,看到了一种为了信仰,为了探究而表现出来的,充分想象,不断验证,不懈努力,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不也是我们做科学所需要的精神吗?  。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Johannes Kepler. New Astronomy . Trans. Wiiliam H. Donahu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Johannes Kepler. Mysterium cosmographicum: The Secret of the Universe. Trams/ A. M. Duncan. New York: Abaris Books, 1981. Johannes Keper. Harmonies of the World. Stephen Hawking, ed. Running Press. 2002. Max Caspar. Kepler. Trans. C. Doris Hellman. New York: Dover, 1993. James R. Voekel. Johannes Kepler and the New Astr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Arthur Koestler. The Sleepwalkers: A History of Man’s Changing Vision of the Universe. Penguin Books. 1959. Rhonda Martins. Kepler’s Philosophy and the New Astr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Kitty Ferguson. Tycho and Kepler: The Unlikely Partnership That Forever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vens. Walker and Company. 2002. Gerald Holton. Kepler’s Universe: Its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In: Thematic Origins of Scientific Thought: Kepler to Einstein, 5 3-74.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Alexandre Koyre. The Astronomical Revolution: Copernicus—Kepler—Borelli. Trams. R. Maddison. New York: Dover, 1992. Karl Popp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 Hutchinson, 1959. 《后汉书律历志》 . 李昉 . 《太平广记》卷第二十六 , 神仙 . 中华书局 , 1961. 孙小淳 2004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自然科学史研究》, 23 ( 3 )。 孙小淳 . 2009. 候气:中国古代的迈克尔逊 - 莫雷实验?《中国国家天文》, 2009 , 9 : 2-7. 王国强 . 2010. 新天文学的起源 . 科学技术出版社 . 庄威凤, 王立兴 . 1988.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 . 江苏科技出版社 . 附记: 前日初发博文,就受到博友关注, 颇受鼓舞。 有博友谈及占星术的问题, 也有博友提及宗教与科学的问题, 还有博友提到科学史与科学教育的问题。 承蒙罗教明教授问及普朗克与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的问题, 问题特别有意义, 可我对这些历史虽然有些了解, 但终不敢回答这么重要的问题。 也许以后可以试着回答。 但这些问题促使我动手写关于开普勒的拙文。 过去想了很多, 但就是懒得动笔。 今天终于开写,得2 页之多, 所以感谢博友的启发。
12962 次阅读|22 个评论
写给开普勒
hehedream 2012-12-15 22:23
二十年转眼成空,一身孤胆仍从容。尽是当年无知己,后世华章在苍穹。 一个孤独的战士; 一位抗争的勇士; 一名革命的先驱。 ( http://baike.baidu.com/view/4416.htm ;1134号小行星--开普勒小行星))
个人分类: 在路上|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一个被否决四次的NASA项目
热度 15 jiangxun 2012-11-22 08:39
作者:蒋迅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寻找适合生命的地外世界 Source: NASA 到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 ( Kepler Space Telescope ) 的成就了。到2012年11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开机三年半, 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转而开始执行下一个四年的探索计划。开普勒小组宣布了新一批超过一千颗新发现的系外行星候选体,从而让疑似系外行星的候选体目标总数达到了2321颗。但是,这个项目在申请立项时被连续四次被拒,从1997年最初提出申请到最后2009年发射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实现。回顾一下这段经历,也许对科研人员是一个好教材。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许多类地行星 Source: NASA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基本思想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先用日食来比喻。当月球飞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被挡住,到达地球的阳光就减少,这就是日食。有时月球把整个太阳都挡住了,地球上就会一片漆黑,这就是日全食。在太阳系中还有 金星凌日 现象。同样的,当一颗地外行星飞过自己所环绕的恒星而处于地球和这颗恒星之间时,到达地球的光线也会减少。虽然这要求地球必须在地外行星轨道的平面上,但是由 于 有大量的恒星可以观测,人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可以捕捉到带有行星的恒星,条件是有很多恒星事实上是有自己的行星,甚至有适合生命的行星。如果我们有办法能检测到这样由 于 行星而造成的光线减弱的话,那我们就能证实地外行星的存在了。这个思想早在1971年被由计算机科学家弗兰克·罗森布拉特( Frank Rosenblatt )提出的。他认为,可以在地面上设立三个装置了 感光耦合元件 ( CCD ) 的小型望远镜来同时观测大量的星星。如果三架望远镜都观测到某个恒星的微小亮度减弱的话,那我们就可以猜猜那里有行星存在了。特别遗憾的是,罗森布拉特当年晚些时候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他没有来的及去传播他的这个思想。直到1984年,NASA科学家威廉·博鲁茨基( William J. Borucki )和奥黛丽·萨默斯(Audrey Summers)又重新研究了这个思想。他们认为,地外行星的凌日现象可以被高精度的测光仪器检测到,而且可以把大尺径的望远镜设在太空中来避免很多在地面上不得不面对的麻烦。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必须用16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个思想是正确的。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工作原理示意图 Source: NASA 虽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基本思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其实极其困难。原因就在 于 它的精度要求实在太高了。它的高精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假定我们要找的是一个地球大小的围绕着我们的太阳大小的恒星的行星,而且这颗恒星距离我们有数光年之遥。那么这颗地外行星凌日事件所产生的恒星亮度的减弱只有84- 百万分率 ( ppm )。因此,必须能识别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变化。好在在罗森布拉特提出用CCD技术之后的二十多年里,CCD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可以真的尝试这个思路。1987年,博鲁茨基和他的团队在NASA和NIST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他们开发高精度光度计的工作。此后,他们制造了几个不同的样机用于证实他们的思路。 1992年,当NASA设立了“探索计划”( Discovery Program ) 时,博鲁茨基他们第一次提出了他们的项目。他们把这个项目称为“地球大小的内行星的频率”(FRESIP)。但是这个项目被NASA否决了。虽然他们的项目在科学价值上得到了一致好评,但没人相信存在他们所要采用的技术。 1994年,当NASA再次征集“探索计划”的项目时,这个团队再次递交了这个项目。这一次,他们提出把卫星放置在一个 拉格朗日点 ( Lagrangian point ) 上。理想状态下,两个同轨道物体以相同的周期旋转,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与离心力在拉格朗日点平衡,使得卫星与前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当然卫星在这个位置上并不能做到完美的平衡,所以必须开动发动机做一些调整,而发动机和燃料都很昂贵。由 于 预算超过了“探索计划”允许的限额,NASA第二次否决了他们的项目。 1996年,这个团队第三次提出了他们的项目。为了减少开支,他们把卫星轨道从拉格朗日点换到了日心轨道上,而且提出了三个旨在减少开支的设计方案。同时,他们把项目改名为“开普勒”。这一次,NASA对预算没有再提出异议,但对他们的CCD技术提出质疑。原来一年前,他们在硅谷以东的 利克天文台 ( Lick Observatory ) 上已经测试了他们制造的CCD探测器。他们已经得出结论,用这种探测器再加上用数学公式对数据做系统的修正,他们可以把精度提高到10-ppm,从而满足寻找类地行星的精度要求。但是项目评审人怀疑他们能把这个系统全自动化。他们的结果是对一个固定的恒星进行的,但数据分析不是自动完成的。 于 是当面对数千个恒星的观测数据时,自动的数据处理就成了关键。“造一个系统出来看看”,评审员写到。 OK,那就造一个!他们在利克天文台就真地造了一个自动光度计并把数据联到埃姆斯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这样,从读取数据到分析数据,他们有了一个自动的系统。 1998年,NASA的“探索计划”再次征集项目时,他们第四次提出了这个项目。现在他们在科学上证明了项目的价值,技术上证明了项目的能力,数据上也实现了自动化。但NASA还是否决了他们的申请,因为他们“没有证明抗干扰的功能”。当卫星在发射到了轨道上以后会有定位抖动和恒星变化等干扰,他们必须能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仍然保证得到同样的精度。 可是他们不能在地面天文台里做这样的实验,因为大气层本身的波动干扰实在太大了。他们只好设计一个室内的实验设备:在一块铁板上扎出一些各种尺寸的小洞,从铁板的后面加一个灯光源,这样在铁板的另一面看上去就像是星空了。实验时让铁板震动起来以达到数据扰动的效果。人造星空是有了,他们还必须在这个人造星空里能够让“星星”的亮度发生84-ppm的变化。这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用一块玻璃盖住小洞的话,亮度只减少百分之八,距离要求还差一千倍。没有现成的技术成果帮助他们。他们只好自己动手。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 于 取得了成功。他们证明了抗干扰的能力。 2000年,他们第五次递交了申请。2001年,他们的申请终 于 被批准了。这时候距离罗森布拉特提出这个概念已经30年,距离博鲁茨基重提这个概念也已经16年,距离他的团队第一次申请资助也已经10年了。又经过8年的时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这样一个曾经被认为不可思议的项目终 于 实现了。随后的成功证明了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锁定的空间 Source: NASA 本文不准备讨论“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立项以后的事情,虽然那些故事也很精彩。我想说的是,为什么“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能有今天。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NASA科学家博鲁茨基 Source: NASA 第一,多亏了有这样一位执着的人:博鲁茨基。 博鲁茨基可以说是一个铁杆航天迷。他的童年是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自小就对星空感兴趣。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他和夥伴们在新月的晚上数星星。他们一起制造了安装了照相机的望远镜,然后拍摄星系。在夏天,他们会骑自行车到附近的 叶凯士天文台 ( Yerkes Observatory )去用那里的40英寸望远镜来观测天象。大型望远镜能让他看到自制的土望远镜看不到的东西,但他更陶醉于 自己动手做 ( DIY )。他说,“有趣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你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他还会和小夥伴一起发射自制的小火箭。那里地广人稀,火箭落下来时唯一可能伤及的是牲畜。每次发射时,他们就把当地的小路暂时封掉。空旷的大地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在学校里,他是学校科技小组的主席。有时候,他们否决了老师提出的研究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科学研究。小博鲁茨基喜欢业余无线电发射,值做电子仪器和天线。他不但想跟世界各地的人联系,甚至想跟外星人联系。他们决定制造一个发射机去接通UFO。博鲁茨基制作了一个紫外线发射机,其他同学制作了红外线发射机、可见光发射机和地磁发射机。当然他们的实验最后都没有成功,但通过这些制作,他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的主动性。有时候,失败也是一个人进步的必经之路。博鲁茨基在少年时代就明白了这个道理。高中毕业后,从小喜欢科学的他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物理。1960年和1962年,他分别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找工作的时候,他只申请了一个地方:NASA。从此以后一直在NASA工作,参与了包括阿波罗项目在内得多个重要项目。正是在阿波罗项目里,他接触到了光度测定 (photometry)。他意识到这很可能这是寻找地外行星的一个新的方法。此后,他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制作各种光度测定仪器,终 于 确信了这个方法一定能成功。这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能有今天的第一个原因。 博鲁茨基和同事利用超级计算机分析数据 Source: NASA 第二,有NASA的大力支持。 虽然NASA四次拒绝资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但是NASA并不是对这个项目一推了之,而是一直在帮助博鲁茨基的团队创造条件,以便让这个项目变得更成熟。早在1984年,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就出资举办高精确度测光研讨会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on Improvements to Photometry)。1988年又举行了第二次研讨会 (Second Workshop on Improvements to Photometry)。NASA总部出资,让他们开发和测试硅光电二极管基础上的多通道光度计 (multichannel photometers based on silicon photodiodes),在国家统计局和埃姆斯研究中心进行的测试表明,二极管有非常高的精度,但要减少它的热噪声,需要将它冷却到接近液氮的温度。以后,NASA总部和埃姆斯研究中心又多次用小项目的方法资助了博鲁茨基的团队,使得他们可以建造概念仪器并进行实验。埃姆斯研究中心提供了超级计算机系统,以便分析数据。在第三次否决这个项目的时候,NASA总部和埃姆斯研究中心出资让他们造出一个自动光度计。可以想象,没有NASA的大力资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就只能永远是纸上谈兵。 对 于 象NASA这样的机构,一个项目申请被拒绝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不寻常的是坚持一个信念并创造取得成功的条件。“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有幸有博鲁茨基,有NASA。 现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仍在默默地工作着。它的工作说起来有些过 于 简单:每6秒钟对同一个星区拍照一次。几年来,这个团队收集了越来越多的数据。数据越多,发现的小行星越多,适于居住的行星也越多。人们就可以回答一个困扰科学家很久的问题:“有很多适合生命存在的‘地球’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生命就可能在另一个行星上存在。因此,人们可以考虑新的挑战:寻找地外生命。不知道下一个“博鲁茨基”在哪里,不知道下一个“NASA”在哪里?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 继续阅读 参考文献: 陈学雷:寻找太阳系外的地球 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延长任务 已发现千颗系外行星 ASK: Kepler: The Long Road to Other Worlds William Borucki - Kepler Mission Scienc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Kepler Team - William Borucki Long Journey to Liftoff: Kepler Scientist Faced Decades of Obstacles, Skepticism Kepler Finds 1235 Planets in Four Months: William Borucki QA BRIEF HISTORY OF THE KEPLER MISSION
个人分类: 航天人|13899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环双星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 两颗太阳的多行星系统
热度 1 crossludo 2012-9-2 00:55
环双星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两颗太阳的多行星系统 艺术家绘制的在开普勒-47c轨道上看“两个太阳”的情景 开普勒-47c和开普勒-47b的轨道示意图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个奇特的行星系统,其中拥有两颗恒星,目前在该系统中发现了两颗行星世界,这个情景就有些像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的家乡:塔图因星球,这颗星球同样拥有两个太阳。宇宙中多数类似太阳这样的G型主序星并不是单一恒星,而科学家本次在双星系统中发现的行星具有非同寻常的轨道,此类行星被称为环双星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围绕着两个太阳进行公转。 为了寻找到更多的环双星行星,天文学家分析了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的数据,该空间望远镜自2009年3月发射以来已经发现了2300多个潜在的外星世界,在此之前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已经对四个双星系统的行星轨道进行探测,如开普勒-16、开普勒-34、开普勒-35以及开普勒-38。 科学家近日宣布的发现结果为开普勒-47行星系统,这是第一个在双星系统中发现多个内外侧行星轨道的世界,位于内侧的行星编号为开普勒-47b,外层轨道上的行星编号为开普勒-47c,它们距离我们大约5000光年,位于天鹅座方向上。本项探索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为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天文学家杰罗姆·欧罗斯(Jerome Orosz)认为我们对开普勒-47行星系统的研究中发现双星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行星,星系中发现的大多数恒星都是双体系统或者多体系统构成,所以在此类恒星系统中证明可以存在多个行星世界的事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仅限于在单恒星系统中寻找潜在的可居住行星,那么我们将错过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 诸如《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星球,我们的轨道望远镜并不能直接观测到它们的存在,由于距离太遥远,我们只能在这些行星通过其公转恒星圆盘面时才能发现其身影。这是由于行星过境会导致恒星的亮度出现微弱的变化,而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可以发现恒星光线微弱的偏差。 系外行星过境时导致恒星亮度降低的幅度是极为微弱的,比如开普勒-47b行星过境变化值仅为0.08%,而开普勒-47c的变化值仅为0.2%。相比之下,金星过境时就可以阻挡住大约1%的太阳盘面积。研究人员对来自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数据的研究可以推断出目标行星的一些轨道参数以及行星的相对体积等,此外,科学家们还得到了来自麦克唐纳天文台哈兰·史密斯望远镜的跟踪观测数据。 在开普勒-47双星系统中,其中一颗恒星类似于我们的太阳,另一颗恒星的大小是前者三分之一,且更加昏暗,亮等只有前者的175分之一。位于内侧轨道和外侧轨道的行星直径分别是地球的3倍和4.6倍,而在这之前,科学家们发现在别的双星系统中发现了更小的环双星行星。内侧轨道上的行星为开普勒-47b,公转周期为49.5天,而外侧轨道上的开普勒-47c公转周期就显得更长一些,达到了303.2天,这是目前为止在过境系外行星中发现的最大周期公转的行星,由于该系统为双星系统,两颗恒星的互相环绕周期为7.5天。本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8月2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详细的结果将在8月29日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公布。 然而,在如此独特的双星系统中具有非同寻常的行星轨道,这些行星是否是可居住的呢?对于系外行星的可居住性进行探索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开普勒-47双星系统中的处于外侧轨道的开普勒-47c行星具有与地球类似的轨道环境,因为其处于此双星系统的可居住带上,这意味着该行星上的温度可以支持液态水的存在。根据本次研究的合作者、来自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约书亚·卡特(Joshua Carter)介绍:“我们目前对开普勒-47双星系统的认识推测其和太阳系相类似,但它们拥有两颗太阳。” 图中显示了由艺术家绘制的开普勒-47双星系统中两颗行星的体积大小对比图,处于外侧轨道的开普勒-47c行星很可能是一颗体积比天文学稍大的气态行星。本张图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提供。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外层轨道上的开普勒-47c行星可能是一颗体积略大于天文学的巨型气态行星,因此其不适合我们目前对宇宙生命的推论,但本项研究也显示在双星系统中不仅存在环双星行星,而且也有行星可以位于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上。根据本项研究合著者、来自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威廉·威尔士(William Welsh)介绍:“研究中令我最兴奋的是在环双星行星中发现了存在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世界。开普勒-47c行星不可能适合生命的存在,但如果它拥有较大的岩质卫星,那么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 科学家认为双星系统中行星世界可能具有奇怪的天气,比如《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行星。环双星行星的气候受到双星系统中特异的轨道影响,可能产生影响范围较广的全球性气候波动。对于地球而言,太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热量来源,来自太阳的能量或者光照变化大约只有0.1%左右,我们不需要担心太阳现在发生了什么,地球所接受到的光源是稳定的。但对于一颗围绕于双星系统的系外行星而言,在几天至数周内接受到的光照就会出现数个百分点幅度的变化,此外如果这颗行星的自转轴是倾斜的,也会对行星的全球性气候构成影响,所以此类环双星行星的四季变化是快速而又复杂的。 另外,众所周知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这样我们就有了白天和黑夜,如果我们拥有两个太阳的话,那么就会出现超过12个小时的白昼时间,恒星的位置决定了环双星行星的黑夜和白昼。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已经发现的所有环双星行星的轨道都与其公转恒星轨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果这样的行星上存在高级文明,那么它们将会定期看到日全食等奇观,比如在开普勒-47双星系统中,当第二颗恒星运行到另外一颗恒星之前时,周围轨道上行星接受到的光照量减少了大约15%,这个情况每隔7天半就会发生一次。 通过本项对双星系统周围行星轨道环境的研究,科学家认为未来可能还会更多的小太阳系被发现,此项研究表明了在双星系统中可以形成行星,甚至它们可以在看似混乱的轨道环境中演化。研究人员希望得出开普勒-47双星系统中的行星起源位置位于更远轨道上的结论,因为根据现有的天体演化理论,这里的轨道环境对体积较大行星的形成更加有利,它们最终会在与双星系统周围尘埃以及气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向内侧轨道迁移。 天文学家之前认为环双星运行的行星或者大多数的行星形成于恒星周围早期存在的尘埃盘,但在双星系统中尘埃盘可能无法完成演化,由于两颗恒星轨道的相互运动,这样的原始行星盘应该无法诞生新的行星。但是现在看来,在双星系统中除了轨道间距有细微差别之外,双星系统中的行星世界与单恒星系统的行星轨道环境类似。在将来,研究人员希望在双星系统中寻找到更小的系外行星,天文学家杰罗姆·欧罗斯认为将来会有更好的软件介入对系外行星的探索任务,通过对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数据的分析,我们将会发现更多 环双星行星 (circumbinary planets)世界。
个人分类: 综合科研|1811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星凌日杂谈
热度 1 qianlivan 2012-6-6 16:33
金星凌日杂谈
在到天文系之前就听说过金星凌日,不过当时没什么感觉,感觉就是太阳、金星、地球成一条线而已。看金星凌日不过是猎奇,所以那时对此也没什么热情。到天文系以后,渐渐对实际的天文观测有兴趣了。 某次去兴隆观测,看到的银河让我无比震撼。正是在这次观测期间,在216的观测室里找到一本《天文爱好者》的旧杂志。翻看时看到一篇介绍金星凌日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利用金星凌日可以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此时,我已经对天文学中距离的测量有点感觉,我知道,能准确测定天体之间的距离对天文学有根本性意 义,距离测量是天文学的基础。利用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的基本想法是,在地球上不同地方测量金星凌日。这相当于在不同基线上测量金星的视差,由此就可以确 定地球到金星的距离。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结合对金星公转周期的测量可以知道地球到太阳距离与金星到太阳距离之比。由上面的信息就可以确定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从那次在兴隆观测开始,我就开始期待金星凌日了。今天终于自己进行了一些拍摄。做了些准备,但是今天云层厚,对于小孔成像太阳不够亮,所以小孔成像系统没有排上用场。相机性能也不够好,只能随便附上几张图了。
个人分类: 总结|52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们是谁6:1250光年内的外星生命可能要数百年才能取得联系
kexuechuanbo 2011-2-7 10:40
我们是谁6:1250光年内的外星生命可能要数百年才能取得联系
1月9日,美国航天局的史密斯认为:“太阳系外星系比我们预计的要密集得多,而这意味着极少星球可能孕育生命”。他还认为“任何联系上外星生命的希望必须限制在距离地球较近的范围内,即从地球出发1250光年的地方。在此范围内外星人也许有可能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或许回信给我们,但即便如此,实现相互交流也需要数十年或数百年的时间”。 目前,探索星外生命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寻找类地行星,距离地球560光年——直径为地球1.4倍的一个岩石星体围绕着“开普勒-10”旋转,就是这样一颗类地行星,但却位于周围水非保持液态,不宜人居。这样极热极冷的行星已经发现了500余颗,然而均不宜于生命存在,有的甚至“1年”相当于地球上的1.2天。 这使人想到,地球上最大的动静——诸如氢弹爆炸、原子弹爆炸、火箭发射、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这些信息可能还未被“外星生命”接收到或捕捉到,还在传播途中,即使收到“回信”也还尚需时日。探索星外生命的历程还很长很长......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要的科学发现经常是从试凑开始的
热度 5 武际可 2010-12-20 10:39
重要的科学发现经常是从试凑开始的 武际可 在当今学校的教科书上,总是将一些重要的科学定理或定律整理的有条不紊,使学生认识到它们是从严格的逻辑系统演绎出来的。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这套教科书上的思维方法,对于实际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反而不理解。我就曾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讲到弹性力学的凑合解法时,学生一般很难接受,认为事情应当是从逻辑上自然推演出来,才是自然的容易理解的。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重要的科学发现经常是从试凑开始的。 17 世纪初,当开普勒根据弟谷的观测结果来计算火星的轨道时。由于事先他计算地球轨道,发现地球的轨道是一个偏心圆(地球的轨道实际上是椭圆,因为偏心率很小被误认为圆),所以也认为火星的轨道是偏心圆,至于火星轨道中太阳的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开普勒只好凭借猜想,给一个位置,然后来计算火星的轨道。当时没有计算器,也没有对数表。他就这样反复设定了 70 次,每一次都需要大量的冗繁的无味的计算,最后改变思路,改用椭圆轨道,太阳在一个焦点上来试算,才取得成功。这项计算他总共花费了四年的功夫,留下来上万页的计算手稿。最后在他的著作中,只总结为 15 页的结果。经过 70 多次的试凑,才使这项计算给出了现今说的开普勒三定律的第一和第二定律。它既突破了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直到哥白尼认定的天体运动是圆轨道和均匀速度运动的定式,又为牛顿力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海王星发现过程的曲折,也许更能够反映科学发现开始的试凑路径。 在 1821 年, Alexis Bouvard 出版了天王星的轨道表,随后的观测显示出与表中的位置有越来越大的偏差,使得 Bouvard 假设有一个摄动体存在。但是这颗新的行星在什么地方,要发现它,想来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英国的天文学家 约翰 柯西 亚当斯和法国的天文学家勒维耶对这颗新星的位置进行了试凑计算。为了按照力学原理反推这颗新星的位置,既要假定他的初始位置,又要猜想它的质量。最后经过累年的计算,从各种结果中选定比较合理的方案公诸于众。例如最初亚当斯把它的质量取为地球质量的 45 倍,勒维耶取为 32 倍,而实际上是 17 倍。尽管这些复杂的计算,只能够算是一种粗糙的猜测。但毕竟比漫无边际地在整个天空的搜索范围要缩小了许多。最后于 1846 年 9 月 23 日海王星被德国的天文学家珈勒发现了,观察到的位置与勒维耶预估的位置相差不到 1 。 在科学史上引领我们前进的,有许多定律曾经就是猜想。阿伏伽德罗定律曾经是猜想、原子说原来也是猜想。不久以前证明的庞卡莱猜想和费尔马猜想。进化论直到现今,有人还认为是一种科学的猜想,因为其中有许多环节还缺少实证。 就是在今天科学的发展来说,在科学中,还是充满了猜想。哥特巴赫猜想、黎曼猜想、四色猜想。引力波、黑洞、生命起源,宇宙起源等等。都是有各种猜想等待实证的领域。 可以说。一部科学史,就是不断从猜想到实证的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试凑的历史。 学生们认为试凑不可接受,是因为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上过多地接受了已经整理得非常条理和无懈可击的知识。对于从杂乱无章的客观事物中归纳出规律去发现真理反而觉得无所适从。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扭转学生已经习以为常的这种思维定势。我在给学生谈话中,总是说,试凑是更为常见的方法。举例说,在你做乘法时,你从已知的九九表,按照一定的规则,无论乘数和被乘数有多少位,都可以按照逻辑往下进行,得出答数,对于这种方法你很习惯。可是除法呢,还不是要试凑吗。所以在科学中不要拒绝试凑,而且要习惯试凑。 在科学中,我们有两种推理的方法,一种是演绎法,就是从已知的很少的定律 经过逻辑推演得到新的定律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是归纳推理。就是从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中寻找规律的方法,从实验和观察的结果中总结规律的方法。这后一种方法在历史上形成较晚,我们一定要对两种方法都习惯。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16349 次阅读|23 个评论
Nature:1篇文章,两次勘误;1个作者,5个单位
大毛忽洞 2010-11-25 11:06
Nature : 1 篇文章,两次勘误; 1 个作者, 5 个单位 用球堆垛空间是个经典数学问题。 实际上,堆垛问题是个有 400 年历史的经典数学问题,开山鼻祖是开普勒大师。请看俺的博文: 400 年:开普勒猜想、数学堆垛和信息纠错码 如果把球换成一些多面体,这就成了新的积木堆垛游戏。 就堆垛多面体问题, 2009 Nature 刊登出一篇文章。如果不谈内容,文章还有几 3 点特色: 1) 第 1 作者,也是通讯作者,有 5 个挂名单位; 2) 只有两个作者,在文章后面还告诉他们的具体分工; 3) 文章 2009 年 8 月发表。作者 2009 年 10 月勘误 1 次, 2010 年 2 月又勘误 1 次。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6567 次阅读|2 个评论
斯图加特游记和心得
loong21 2010-10-28 16:28
----好吧,算我没见过世面 从九月到十月,在德国斯图加特城市,溜了一圈边陲小镇,参观了约翰尼斯 开普勒的故居,两次冒雨(小雨)穿山 hiking ,看了一次电影,一次保龄球、攀岩、 suna , 去 ludesburg 看了次艺术团巡展,参观了 benz 汽车博物馆,斯图火车站楼顶,还有一次国际会议 Network for mobility 2010 ,和一次行业科技进展和工业产品展览 Intergeo 2010 。本文对这些行程,分别做一两句的总结,供改善自我和回国建设作参考。 约翰尼斯 开普勒的故居( Kepler-Gedchtnishaus ): 约翰尼斯 开普勒的故居位于,集 故居保护和科学文化宣传于一体,既保存了故居,又能宣传科普,既要学习古代伟人的人生历程,又利用了现代科技来辅助科普展现。还有这里刚好还是一座城堡, 约翰尼斯 开普勒的故居 旁边就是一座教堂。听介绍说,这里在二战时保护数十名犹太人。哎,貌似第一进入教堂内部参观,教堂高大雄伟,静谧又庄严。 印有kepler 故居图案的餐盘 城堡图 Hiking : 德国人的计划性真是太强了 ! 计划好了的远足,当天下了雨,结果还是依然如期前往。当然这不算什么特别新颖的东西,因为 Germany 的严谨之前也提到过。在这里想提的是,我似乎感觉对 自由 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自由就是,不因外界条件,你可以随心做你想做的事情,比如不因下雨而放弃远足,因为你有很好的雨伞、水泥和修成的小路(尽管是在山间);不因黑夜而停止打球,因为室内有足够明亮、宽敞、舒适的球场;不因空间距离而放弃郊区的美,因为有很好的汽车;不因过多行程而担心汽车出事故,因为这里有良好的汽车保险、质量可靠的汽车、有保障的交通同行流畅的记录,以及可靠地交通监管系统;不因食品安全问题而担忧自己的小孩,因为在这里的食品安全你完全可以放心 想起了《世界人权法案》中,人人享受提供教育和免于遭受严重的贫穷和饥饿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是彻底地解放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就是无障碍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clapping~) 。当然,最 Happy 的事,是跟 Elke 教授聊天的时候,我得以认识了一个新朋友 --Rongfu~~ 同时,对 Elke 教授问我的兴趣爱好时,我笑了,很舒心地笑了 --- 呵呵,因为在德国,如果有人问你 favorite sports or games 时候,那就是很欣赏你了 ~~ 看了一次电影: 在哪里看电影都一样,没什么好说的 ~~ 保龄球: 第一次玩保龄球 ~ Ma 在板报上画了各轮游戏的比分。第一轮是每人顺次抛球五次,最后计算各人总分;第二轮是每人顺次抛球三次,每次得分后,决定把该次抛球得分作为一个三位数的任意一位,最后比较最大;第三轮跟第二轮类似,不过最后比三位数谁最小;最后一轮,将小组十六人分两组,每组分配一组数字,然后两组交叉顺次抛球,若得分数在分配的数字中,就将该数字划去,直至有一组率先把数字划完 ~~game and the rule for the game~ 边陲小镇 Spiegelberg: 有回晚上吃完了饭,开始做猜谜语的游戏,分了三组 : 有一些常识题,德国统一日、现任总理、德国国土、德国人口、德国铁路全长,最早的铁路产生于哪一年,还有很多,不过德语不好,听不懂太多 o( ╯□╰ )o ;第二组:看蔬菜图片,从备选项中找出它的名字,或者找出一些花儿对应的叶子的图片;第三组是世界地理的一部分:十幅世界最出名的瀑布,然后对备选项中选择对应的瀑布名称。 不过最喜欢 Spiegelberg 旅馆地上铺放的毛毯 - 清晨醒来,起床走向阳台上的躺椅时,踩在毛毯上,很柔和舒服 ~~ 攀岩 + suna : 有一会下班,六点半我们驱车去市区边缘的一家室内攀岩室攀岩。虽然是室内攀岩,但工具器械都是玩家自备,如攀岩用的绳子、以及身上的保险带和拉环、攀岩专用防滑靴,同时各项安全措施都是自己负责,比如底下的人放绳、岩壁的人走线等。不过,这又丰富了自由的定义:无障碍地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受攀岩知识的局限,不受攀岩所需工具如鞋、衣服、绳子、拉环等限制(甚至不用怀疑这些用具的质量,因为是德国制造) ~~ 当然在这次也明白了,应该怎么吃巧克力 ~ 上上下下攀了几次后,手上根本没劲儿,连拳头都握不紧了 ~ 这时候, Ron 拿出了一包巧克力,给我们每人发了两个,巧克力当然能快速补充热量,我们又可以继续攀爬了。 我对 Frank 说, this is the way to eat chocolate~~~ 巧克力应该这样吃的。 Suna 之后然后光着走出室外,接受 5 摄氏度室外冷风的洗礼 ~ 不过还是对这种男女混合的 Suna 感到惊讶 ~ ludesburg 看了次艺术团巡展 : 艺术就是艺术,纯粹是为了展示美:不为了钱,或者生财的方式比较体面(更期望后者) ~~ 经过了道具的整饰,好像回到了中世纪的那种只有骑士、宗教、公主、城堡、宫殿的时代 ~~ 最得我心的地方:有一处用原木围成了 6 米见方的沙滩,上面有一艘木船,还有若干木桶等,专供小孩子游玩 ~~ Network for mobility 2010 : 虽然会议人数不多,规模不及国内大,但明显与会者之间的交流量比国内的多。无论是 coffee time 还是晚上的酒会,还是中间的论文报告展,与会者几乎都在不断地找人交流探讨,这与国内的很不一样。不过,关于讲话部分,会议主席是比较严肃端庄的,而且声音很好听。还有那个 IBM 德国总部(在斯图)的市场部 chairman 的讲话,那叫个溜啊,全场 15 分钟,没停顿过,口才真 tmd 的好 ~~ 当然,会后晚餐前,单人相声(姑且让我这么叫吧)的表演者兼主持人是一位与会者。表演中,他必须学一个人,与两只小动物的对话,通过快速地切换音调,来模仿人与两只小动物的对话和调情,还得兼顾手上那个笨熊的动作(虽然比较简单) ~~ 原来学者也可以这么的有才华 ~ 戴姆勒奔驰汽车博物馆 : 奢华之都 - 戴姆勒奔驰汽车博物馆 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奔驰的目标 精美、可靠、耐用 。我喜欢它的特征 高性能和安全。奔驰汽车博物馆内部整体采用双 DNA 型走向的通道,顶层是用纯金属贴面,金属质感强,给人以无暇、冷峻的感觉。除了展示奔驰各时期各式各样的汽车,还包括汽车的发展史,如原始的汽车技术、发动机;高级轿车,奔驰公司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德国的重要历史, 1936 年柏林奥运会、纳粹德国和二次世界大战、 1970 年德国重返欧洲、柏林墙的建立和柏林墙倒塌之东西德合并,以及重要的世界史,如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人类基因工程、阿波罗登月等。这不只是简单的奔驰汽车,还是汽车发展史、人类科技进步发展史,也是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程 ~~ 最欣赏,一位年轻的母亲在给自己的小孩讲解: 15 世纪初的麦哲伦全球环航探索。(想象国内,读点书、了解点历史的人,真不多 ~ )。 我把我心献给你 卡尔奔驰 ~~ 行业科技和工业产品展览 Intergeo 2010 很多家公司都来此参展,如全站仪为主的 topocom 、 Trimbe 、 Leica ,地图、地理分析专家 ESRI 、 Integraphy ,还有很多新型的测量工具,有机载 CCD ,甚至还有卖小飞机的,拆卸下来可以放到 158cm 的行李箱中,居然还可以装载 7kg 的测量仪器; Easy Point 软件能实现图片对立体图的快速转换(可能一两句话没说清楚,用途就是工厂设备的安放设计、室内设计摆放模拟、仓储空间管理);最重要的是 Leica ,经过改进,在测量仪上安装新型的 gps 和测速、测向仪,实际勘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了。(另一篇详细介绍 integeo 2010 上测绘仪器的最新进展和工业产品)。当然,还有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率领了国内的主要行业内的公司过来参展。我也碰到了今年去了吉威的朋友秀秀,发现她穿了职业装,看起来成熟、职业多了。好好干 ~~ 期间有个斯图啤酒节,很热闹,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不为过。不过从中国过来的,哪个人对这样的景观没印象,跑招聘会、奥运火炬抵汉、去武大看樱花、抗日游行,随便哪次都比这里人多。但一直对这样的狂欢,没有太大兴趣,不过也在国王广场上看了下各类伴随着的活动,如拟态艺术行为(姑且让我这么称呼吧)、沿街音乐、街舞、儿童攀岩 ~ 不敢说了解了这些东西的好,就能在中国去实现这些美好,比如约翰尼斯 开普勒的故居、奔驰汽车博物馆、 Intergeo 2010 ,但体验过能知道什么东西、细节比较好,就能对以后回国建设有好处,起码知道要建设什么东西,能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帮助人完善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不过发现这边,每个人的能量特别地大,身兼多项爱好而彼此促进:比如体育活动的各类登山、滑雪、街舞、攀岩、网球、台球、飞饼、骑车、游泳、远足,同时还会许多艺术摄影、绘画、制作 logo 、拉小提琴,同时写得好文章。要在国内,这种人往往被视为没有专注于自己的主要业务,当恰恰他就是能够参加会议作报告的、项目做得最多的、写得好文章的,最重要的是,为人友善,而且每次玩,都带上自己的妻子。哎,想起了孟非的一句话, 你说说,人和人的距离怎么那么大嘞 ~ ? 也许是因为工序制胜的缘故吧,对德国工序制胜 ~ 后记: 当然还有斯图游乐场、电视塔、保时捷汽车博物馆、 葡萄酒酿制博物馆,还没去过,也许后面会继续去看看,等一个人来 ~ 当然最重要的是,最近发现了个音乐厅,在国王大街上国王广场东侧。想想很久很久没有现场听钢琴演奏了。上一次现场听钢琴曲,还得推到 2004 年刚入大学时的迎新晚会。那是 2004 年 9 月 5 日夜在主楼广场,当时演奏的是莫扎特第二十九交响曲,包括中庸的快板、行板、小步舞曲、旺盛的快板。那一夜,没有入眠,对着窗前月,对着静静的校园,静静地想那曲调,原来可以这么美好 ~~ 再后来,有了电脑,每次当静云回来的时候,总会开开电脑,播放钢琴曲,整张 CD 轮流来播放,用他的话说是陶冶一下,呵呵 ~~ 想到静云,他真是一个奇了怪了的人,整了很多模具,喜欢研究力学,还特别地着迷于研究数字组合 ~ 毕业后,再没有像在大学里的那种可以一起玩的机会了。所以,在穿梭于各个城堡式的古楼一侧发现了这个 Odeum 后,十分的欢喜,同时又觉得这是必然 ---- 斯图一定有这样的圣地。那一次是经典音乐巡游演奏 - 肖邦。后面去音乐厅的几次里,演奏的都是当地的音乐,曲调也就明显都十分的欢快了。
个人分类: 留学德国|57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普勒缘何谋杀第谷?【山寨版】
dongping2009 2010-8-26 00:58
因为第谷办公室挂的一棵树图片, 开普勒办公室挂两棵树图片。 第谷偶然看见了, 心里想, 你凭什么多一棵? 问, 左边那棵为什么没有阴影? 开普勒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左边那棵应该是雌树。 第谷笑了笑,没说什么。 但开普勒心里发虚, 就下毒了。 第谷临死, 对开普勒说, 别改我的数据, 别PS我的图片。 相关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354
个人分类: 分享图文|5702 次阅读|6 个评论
开普勒是否仰望星空?
liuli66 2010-8-22 07:07
笔者为老邪先生与东平兄关于16、17世纪的开普勒是否仰望星空而较真所感动,也想就此事插上一足。 很多资料都如老邪先生所说,开普勒小时候得了天花,视力坏了,一只手也残了,不能亲自进行天文观察。老邪先生说:开普勒很可能经常亲自仰望星空,但肯定是一片模糊。东平兄说事实上开普勒经常仰望星空。老邪先生叫东平兄找出证据来。这使我想起胡适对科学精神最简要最到位的概括:拿证据来。 笔者好歹也受过科学史训练,也曾经撰写了开普勒的师傅第谷的文章,所以决定在他们俩之外做一个第三者,找找开普勒能不能以及是否仰望星空的证据来。 终于找到一个权威的说法。 德国慕尼黑的学者Volker Bialas 2002年在《天文学史研究》(Acta Historica Astronomiae)杂志上发表文章开普勒在布拉格是一个天文观察者。笔者试图找到全文阅读,没有成功,现对该文的摘要(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2AcHA...16..128B ),编译如下: 一般科学史总在不厌其烦地传播一个谣言(rumour),说开普勒视力很差,使他不能直接进行天文观察。但是,1582年时开普勒的视力差得还不是那么严重,那年,他老爸让他看见了月食。开普勒清清楚楚地观看了月食的过程。作者说,他们发现开普勒在布拉格的手稿中(至今尚未公开出版),有大量的天文观察记录。开普勒在布拉格的天文观察,主要是受到天空中壮观的(spectacular)天文现象而激发的。他颇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的天文观察远远赶不上同时代那些最好天文学家的观察。但是,对开普勒而言,他的天文观察没有必要达到很高的精度,他也不可能达到那样高的精度,[这倒不是因为他的视力差]主要是因为他手上没有好的观察仪器。然而,作为一个理论天文学家,作为一个自然哲学家,开普勒深有体会,只有亲自去观察天文现象,才能对天文现象进行深入深刻深度的研究。所以他经常亲自仰望天空。 外一则:开普勒的初爱故事 Pulitzer奖获得者动漫画家 Mark Fiore提到开普勒自己讲述的初爱故事。这个故事,俺不能讲,俺一讲,就三俗了。如有兴趣,自己阅读吧。 All of the quotes scribbled by the scientists in this cartoon are real, including a jaw-dropping one by the 16th century German astronomer Johannes Kepler about how he had sex with a virgin: I suffered continually from skin ailments, often severe sores, often from the scabs of chronic putrid wounds in my feet which healed badly and kept breaking out again. On the middle finger of my right hand I had a worm, on the left a huge sore. ... At Cupinga's I was offered union with a virgin; on New Year's Eve I achieved this with the greatest possible difficulty, experiencing the most acute pains of the bladder. ( http://workbench.cadenhead.org/news/3615/johannes-kepler-discovered- xxx) CGW欢迎会聚餐照片 (隐藏地)20101221
1402 次阅读|8 个评论
被冤枉的托勒密——天文学史中流行的一个谬误
songshuhui 2010-6-13 13:52
老孙 发表于 2010-06-12 8:50 大多数人相信,科学是进步的,科学也是一直在进步的,一种新的学说能够替代旧有的理论,肯定在各个方面都比前面的要好。为了证明这种进步,人们往往会附会各种有趣的故事来加以佐证。托勒密和哥白尼之间,就被人们这样证明过,即使历史并非如此。 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大都会知道托勒密的名字,他是古希腊天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天文学大成》,这部著作在一千多年中都被奉为至典,阿拉伯天文学家称之为《至大论》(Almagest)。他的基本观点就是地心说,即五大行星和太阳、月亮都在围绕地球运动。古希腊人认为圆是最完美的图形,作为最完美的宇宙,其运动也应该是圆形的。托勒密发现,虽然七曜的轨迹不是圆形,却可以看作圆的组合:行星在一个小的圆上运动(称为本轮),而本轮的中心又在一个称为偏心均轮的大圆上运动。之所以叫做偏心均轮,因为地球并不是在均轮的中心上,而是略有偏在中心的一侧,另外还引入一个点叫等分点,位于均轮中心的另一侧,行星运动在均轮上并不是匀速的,但相对于等分点的角速度却是均匀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行星的轨道和速度相对于地球不对称,当行星离地球较远时,速度也相对比较慢,反之则比较快。这个学说就是托勒密体系。 今天看来,托勒密的方法很繁琐,也不够美观,甚至当时的人也不太满意,因为托勒密的设计方案实际上违反了匀速圆周运动这个完美原则。托勒密本人对此也怀有歉意,但他仍然坚持了这个世纪,因为这样能够推算出行星的复杂运动,起作用比形式上的美观更为重要。 托勒密,古希腊天文学之集大成者。注意图中托勒密头上的王冠,这是因为画家将天文学家托勒密和当时希腊化时代埃及统治者托勒密王朝弄混了。 接下来,传说就出现了。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旧的托勒密体系的误差越来越大,后人(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在本轮(小圆)之上有增加了更小的圆,然后又增加了更多的圆1969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还说,到了13世纪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十世(Alfonso X)的时代,每一颗行星都需要40~60个小圆来进行轨道修正!传说当阿方索十世国王去看望正在编制《阿方索星表》(Alfonsine Tables)的天文学家时,这位领导风趣地说,如果上帝创造世界时他也在场,那么他一定会建议上帝做点改进。(If I had been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I would have proposed some improvements.) 托勒密体系圆环套圆环娱乐城的方案失败了,于是需要一位英雄来救场,哥白尼的日心说就这样横空出世,他把宇宙的中心从地球(的旁边)移到最大最亮的太阳上,并且恢复了完美的圆形这一古希腊的最高准则。不过为了解决行星运动的不规则问题,哥白尼还是用到了一系列的本轮和小本轮,一共是34个圆。 3040,现在流行的故事在这里开始欢呼,看,哥白尼体系多简单,哥白尼多伟大。 波兰钞票上的哥白尼头像 这个传说很喜闻乐见,却完全冤枉了托勒密。不错,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科学和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胜利,但哥白尼的伟大,并不在于多少个圆。哈佛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天文学和天文学史教授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在闲暇之余,利用计算机计算了中世纪行星的位置,包括13世纪的《阿方索星表》和1532年的施特夫勒(Johannes Stffler)的《星历表》(Ephemeridum opus),惊异地发现,这两份曾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星表竟然都是依据托勒密学说,其中绝对没有任何关于本轮叠加的证据。换句话说,托勒密体系直到哥白尼时代仍在应用,并没有比托勒密原本的版本多出点什么。 金格里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尺的时代,《阿方索星表》的全部计算过程依赖于托勒密所发明的一个精巧的逼近法,以此来处理一个均轮上单一本轮的计算。而由于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中世纪的数学家们根本不可能应付多重本轮的计算。 托勒密的行星运动模型 然而上面那个传说来自何处呢?金格里奇发现,其根源可能来自哥白尼在1514年前后所撰写的一份日心说初步介绍,即所谓的《纲要》(Commentariolus),这个小册子曾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1880年左右才被重新发现。在这份《纲要》中,哥白尼在描述了行星运动的复杂性之后,曾经欣慰地说:看哪!只需要34个圆就可以解释整个宇宙的结构和行星的舞蹈了!这句话似乎是哥白尼在为自己的简化工作而欢呼,那么,作为被革命的对象,托勒密体系应该要用更多的圆吧。有了新的一定比旧的好的心理暗示,流言可能就这样悄悄地在酝酿中。 1969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存在了一千年以后,托勒密体系失败了;它的几何学上时钟般的结构变得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繁琐,效能上也没有令人满意的改进。但当金格里奇向编辑们求证这个条目的真实性时,编辑们却闪烁其辞,说这一条目的作者早已去世,本轮上加本轮的出处究竟是哪里,他们一点线索也没有。 实际上,后人可能误会的哥白尼在《纲要》中所表达的欣喜,他可能并不是为自己在圆的数目上打败了托勒密体系而欢呼,而是说,尽管天上的现象看起来很复杂,但用他的日心说理论,不但可以自然地解释行星运动的复杂现象,而且用34个圆(具有古希腊所认为的圆的完美性)就可以定量地建立计算模型。他在为自己解释了上帝的意图而欢呼! 哥白尼体系自有它的伟大之处,因而迅速得到有见识的天文学家的认同。在哥白尼体系中,太阳这个光明之源位于中心位置,行星(包括地球)按照轨道的大小和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列起来,形成了有序的体系,使宇宙呈现和谐的特性。托勒密体系中难以解释的水星和金星为什么只能出现太阳附近,而火星等经常会出现逆行等问题,在哥白尼体系中都成为自然的结果,宇宙规律如此简单明晰! 因此爱因斯坦赞叹道:哥白尼的这个伟大的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也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引起了决定性的变革。一旦认识到地球不是世界中心,而只是较小的行星之一,以人类为中心的妄想也就站不住脚了。这样,哥白尼通过他的工作和他的伟大的人格,教导人们要谦虚谨慎。(《在哥白尼逝世41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知道,哥白尼最初所设计的日心说其实也并不是十分完美,他不但继承了均轮本轮的思路,沿袭了匀速圆周运动的思想(实际上伽利略也有同样的想法),直到开普勒推算出了火星轨道应该是椭圆,哥白尼体系才在实用效果上战胜了托勒密体系。哥白尼体系的确立,并不仅仅是哥白尼的功劳,也是第谷、开普勒、伽利略等一批杰出的天文学家的贡献。 关于托勒密体系圆环套圆环的谬误传说的流行,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附会和美丽的误会。但对于托勒密和中世纪兢兢业业的天文学家们来说,可真冤枉死了! 主要参考资料: 欧文金格里奇. 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寻记. 王今,徐国强,译. 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4月. (本文已发表于《现代物理知识》2010年第2期)
个人分类: 天文|1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400年:开普勒猜想、数学堆垛和信息纠错码
热度 3 大毛忽洞 2010-1-17 06:15
400 年:开普勒猜想、数学堆垛和信息纠错码 搞材料的人,都知道原子堆垛成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的致密度是 0.74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球堆垛是个古典的数学问题。 科学需要点红杏出墙。 搞材料的人,只关注现实问题(0维、一维、二维和三维),总是低头走路,很少抬头仰望天空。 搞数学的人,他们不但生活在现实的三维空间,也生活在抽象空间(例如 24 维或更高维空间),著名的 24 维空间堆垛就是从开普勒堆垛橘子发展起来的。 虽然我们造不出四维(或者更高维)材料,但是我们的大脑却可以工作在高维空间,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在人间(三维空间)无法解决的问题。 开普勒不愧是搞天文的,仅仅根据观察水果店堆垛橘子,为数学界提出一个奋斗了 400 年的问题。 现在,数学家不但解决了开普勒猜想,而且还发展了 24 维空间堆垛理论,为数字信号的安全传播(纠错码)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于基础研究,急功近利者总是发问: 你那东西有什么用呢? 现在不是信息社会吗? 信息储存和压缩传播的核心原理,就来源于“傻乎乎”的几个数学家在高维空间堆垛积木球的数学游戏。 1948 年, Shannon 发表关于信息理论的里程碑文章时,把数字通讯的核心问题之一归纳为“如何用球填充一个 N 维空间”。 和填充三维空间类似,描述填充 N 维空间也有两个基本参数:填充密度和配位数( kissing number )。 1900 年, Gosset 就已经研究了 8 维点阵,即 E 8 点阵,也被称为 Gosset 点阵。 由此可见,数学家总是走在前面。 1965 年, Leech 研究了 24 维点阵。 古人玩堆垛(相同圆球)积木游戏的时候,总想在有限的空间中填充最多的球,即如何堆垛才能实现填充密度最大? 1611 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 )给出了一个猜想型的答案: 没有什么堆垛模式比 FCC 堆垛的密度更大,开普勒给出的 FCC 堆垛密度是 0.7405 。 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猜想( Kepler's Conjecture ),直到大约 400 年后的 1998 年,才被美国数学家 Thomas Hales 给出了正确的证明 。开普勒猜想也被希尔伯特收入到 23 个数学问题(第 18 题的部分内容)。 1850 年,晶体学家 Bravais 归纳出了 14 种晶体学点阵,其中包括 FCC 和 HCP 两种点阵,其堆垛密度都是 0.74 。 更准确的值是π /(3srq(2)) ≈ 0.7404804770618256407353373605801 。 但是,数学点阵和晶体点阵不是一回事。 例如,数学承认 FCC 堆垛是一种点阵,而 HCP 堆垛就不是一种数学点阵。 军队堆垛炮弹,照片来自 NATURE | VOL 425 | 11 SEPTEMBER 2003 虽然我们知道,在 3 维空间,在所有的堆垛模式中,最大的堆垛密度是 0.74 。 如何用数学证明这个结论,却是个 400 年的老问题。 Thomas Hales 用了 6 年的时间,终于给出了正确的证明, 6 篇系列文章发表在 Discrete Computational Geometry , 2 篇于 1997 年发表, 4 篇于 2006 年发表, 6 年+ 9 年= 15 年。文章的题目很简单: Sphere Packings 。 Discrete Comput Geom 17:1-51 (1997) ,篇幅 51 页; Discrete Comput Geom 18:135–149 (1997) ,篇幅 15 页; Discrete Comput Geom 36:71–110 (2006) , 篇幅 40 页; Discrete Comput Geom 36:111–166 (2006) , 篇幅 56 页; Discrete Comput Geom 36:167–204 (2006) , 篇幅 38 页; Discrete Comput Geom 36:205–265 (2006 , 篇幅 61 页。 以上 6 篇文章的作者数目,只有 Thomas Hales 自己 1 人。 由此可见,搞科学不是大炼钢铁,研究科学问题,人越少越好。而大炼钢铁却是人越多越红火。 关于开普勒猜想研究的表明: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是无法进行规划的。 在 Shannon 创立信息论之前,谁也不知道高维堆垛理论就是信息通讯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有板有眼的科研规划都是圈子里的人有组织有纲领地把科研经费提前瓜分了。 在信息论诞生之前,谁也不知道数学家在远离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在高维空间玩堆垛橘子的游戏有什么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个人分类: 晶体学和空间群|16116 次阅读|9 个评论
开普勒(转)
maokebiao 2009-9-15 21:41
开普勒 (2004-02-06) 引自:http://kxj.7456.net/show/2/51/ 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 开普勒出生在德国威尔的一个贫民家庭,开普勒是一个早产儿,体质很差。他在童年时代遭遇了很大的不幸,四岁时患上了天花和猩红热,虽侥幸死里逃生,身体却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视力衰弱,一只手半残。但开普勒身上有一种顽强的进取精神,但一直坚持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587年进入蒂宾根大学,在校中遇到秘密宣传哥白尼学说的天文学教授麦斯特林。在他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哥白尼学说的忠实维护者。大学毕业后,开普勒获得了天文学硕士的学位,被聘请到格拉茨新教神学院担任教师。后来,由于学校被天主教会控制,开普勒离开神学院前往布拉格,与卓越的天文观察家第谷一起专心地从事天文观测工作。正是第谷发现了开普勒的才能。在第谷的帮助和指导下,开普勒的学业有了巨大的进步。第谷死后,开普勒接替了他的职位,被聘为皇帝的数学家。然而皇帝对他十分悭吝,给他的薪俸仅仅是第谷的一半,还时常拖欠不给。他的这一点点收入不足以养活年迈的母亲和妻儿,因此生活非常困苦。但开普勒却从未中断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并且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天文学上的累累成果。 早期的开普勒深受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神秘主义宇宙结构论的影响,以数学的和谐性去探索宇宙。他用古希腊人已经发现的五个正多面体,跟当时巳知的六颗行星的轨道套迭,从而解释了太阳系中包括地球在内恰好有六颗行星以及它们的轨道大小的原因。他把这些结论整理成书发表,定名为《宇宙的秘密》。这个设想虽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却也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第谷最大的天文学成就就是发现了开普勒。第谷在临终前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天文观测资料全部交给了开普勒,再三叮嘱开普勒要继续他的工作,并将观察结果出版出来。开普勒接过了第谷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 后来,开普勒在伽利略的影响下,通过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抛弃了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的学说,逐步走上真理和科学的轨道。 对火星轨道的研究是开普勒重新研究天体运动的起点。因为在第谷遗留下来的数据资料中,火星的资料是最丰富的,而哥白尼的理论在火星轨道上的偏离最大。开始,开普勒用正圆编制火星的运行表,发现火星老是出轨。他便将正圆改为偏心圆。在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后,他找到了与事实较为符合的方案。可是,依照这个方法来预测卫星的位置,却跟第谷的数据不符,产生了8分的误差。这8分的误差相当于秒针0.02秒瞬间转过的角度。开普勒知道第谷的实验数据是可信的,那错误出在什么地方呢? 正是这个不容忽略的8分使开普勒走上了天文学改革的道路。他敏感的意识到火星的轨道并不是一个圆周。随后,在进行了多次实验后,开普勒将火星轨道确定为椭圆,并用三角定点法测出地球的轨道也是椭圆,断定它运动的线速度跟它与太阳的距离有关。 这样就得出了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二条定律:行星的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这两条定律,刊登于1609年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书中他还指出,这两条定律同样适用于其他行星和月球的运动。1612年,开普勒的保护人鲁道夫二世被迫退位,因此他也离开布拉格,去奥地利的林茨。当地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数学家的职务。 经过长期繁复的计算和无数次失败,他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第三条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等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这一结果发表在1619年出版的《宇宙和谐论》中。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天文学奠定了基石,并导致数十年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1604年9月30日在蛇夫座附近出现一颗新星,最亮时比木星还亮。开普勒对这颗新星进行了17个月的观测并发表了观测结果。历史上称它为开普勒新星(这是一颗银河系内的超新星)。1607年,他观测了一颗大彗星,就是后来的哈雷彗星。 不仅在天文学上,开普勒在在光学领域的贡献也是非常卓越的。他是近代光学的奠基者。他研究了小孔成像,并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加以解释说明。他指出光的强度和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开普勒研究过光的折射问题,认为折射的大小不能单单从物质密度的大小来考虑。例如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而它的折射却比水的折射大。1611年,开普勒发表了《折光学》一书,阐述了光的折射原理,为折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他最早提出了光线和光束的表示法,还成功地改进了望远镜。开普勒还对人的视觉进行了研究,纠正了以前人们所认为的视觉是由眼睛的发射出光的错误观点。他认为人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并且解释了产生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原因。1604年发表《对威蒂略的补充--天文光学说明》。1611年出版《光学》一书,这是一本阐述近代望远镜理论的著作。他把伽里略望远镜的凹透镜目镜改成小凸透镜,这种望远镜被称为开普勒望远镜。 开普勒还发现大气折射的近似定律,用很简单的方法计算大气折射,并且说明在天顶大气折射为零。他最先认为大气有重量,并且正确地说明月全食时月亮呈红色是由于一部分太阳光被地球大气折射后投射到月亮上而造成的。 他出版的《哥白尼天文学概要》叙述他对宇宙结构和大小的观点;在《彗星论》中,他指出彗尾总是背着太阳,是因为太阳光排斥彗头的物质所造成;1627年出版的《鲁道夫星表》是根据他的行星运动定律和第谷的观测资料编制的。根据此表可以知道行星的位置,其精度比以前的任何星表都高,直到十八世纪中叶,它一直被视为天文学上的标准星表。 他于1629年出版的《稀奇的1631年天象》中预言1631年11月7日水星凌日现象,12月6日金星也将凌日,果然如期观测到了水星凌日,而金星凌日西欧看不到。1630年,他几个月领不到薪水,经济困难,不得不亲自前往雷根斯堡索取。在那里突然高烧,几天后在贫病交困中去世。 晚年的开普勒坚持不懈地同唯心主义的宇宙论作斗争。1625年,他写了题为《为第谷.布拉赫申辩》的著作,驳诉了乌尔苏斯对第谷的攻击,因而受到了天主教会的迫害。天主教会将开普勒的着作列为禁书。1626年,一群天主教徒保围了开普勒的住所,扬言要处决他。后来,开普勒因为曾担任皇帝的数学家而幸免遇难。 1630年11月,因数月未得到薪金,生活难以维持,年迈的开普勒不得不亲自到雷根斯堡索取。不幸的是,他刚刚到那里就抱病不起。1630年11月15日,开普勒在一家客栈里悄悄地离开了世界。他死时,除一些书籍和手稿之外,身上仅剩下了7分尼(1马克等于100分尼)。 开普勒被葬于拉提斯本圣彼得堡教堂,战争过后,他的坟墓已当然无存。但他突破性的天文学理论,以及他不懈探索宇宙的精神却成为了后人铭记他的最好的丰碑。 开普勒所处的年代正值欧洲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期。在科学与神权的斗争中,开普勒坚定地站在了科学的一边,用自己孱弱的身体、艰苦的劳动和伟大的发现来挑战封建传统观念,推动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发展,使人类科学向前跨进了一大步。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开普勒的品格,称他是自己所喜爱的英雄。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3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8’差异引起的革新
武际可 2009-4-9 13:44
8 差异引起的革新 开普勒与开普勒三定律 图1 开普勒像 人们说,从 16 世纪开始的近代科学革命中,有三本伟大的著作在整个科学史上闪着灿烂的光辉。第一本是 1543 年,哥白尼出版了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从而打破一千多年的托勒密的地心说的统治奠定了日心说的基础。第二本是伽利略 1632 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从理论上捍卫了日心说,并且提出了惯性定律等一系列现代物理的原则。第三本就是 1687 年出版的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整个天体运行和宇宙中的运动纳入了力学规律的范围内。 在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之间的认识的飞跃上,我们不得不提到的一位贡献卓著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由于他总结的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才突破了行星轨道是圆形的思想约束,才有天体力学和动力学的飞跃。 在哥白尼和伽利略之后,日心说虽然逐渐为人们接受。不过不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认为行星都是沿着圆形轨道运行,或是沿着若干圆形轨道(本轮、均轮)作复合运动的。由于观察的精密,这种基于行星做圆运动的理论结果与观察数据之间的误差越来越大,于是这种复合的圆便愈多。再加上这些圆可以是偏心的,所以经过不断修正,这种复合的圆愈多同实际观测的误差便愈小,其误差甚至可以说还是相当精确的。但是由于圆用的愈多,太阳系的图像便愈来愈复杂。 最早打破行星的运动轨道是圆的限制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Johannes Kepler, 1571 - 1630 )。他经过长达 9 年的推算,并且不放过8分 的误差,终于得出一切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的结论。这便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一定律。而这个定律实际上是开普勒的老师第谷( Tycho Brahe,1546 - 1601 )与他本人经过两代人的观察、计算,积数十年辛苦的结晶。 图2 弟谷像 第谷是丹麦人,从小喜欢钻研天文。 1576 年,在丹麦王腓特列二世资助下,第谷得以在汶岛建立一座颇具规模的天文台。第谷在这座天文台观察了 21 个年头,直到 1597 年腓特列王故去,他失去了资助。这段观察他积累了极为宝贵的观测资料和数据。 1599 年他受聘到布拉格任奥国御前天文学家。次年, 1600 年,开普勒来到布拉格任第谷的助手。 第谷终身辛勤观测,有很高的精度,而对理论却不擅长。日心说在当时已经流行,但他却还没有接受,而为地心说修修改改。开普勒呢,他小时得过天花,而且从小视力不好,没法进行精密的观测,但却善于理论推理。恰好 1601 年,第谷撒手人寰,临终前他将全部资料与数据,特别是有关火星的观测数据交给开普勒。开普勒便对这批珍贵的资料进行加工。 与第谷不同,开普勒是日心说的热心拥护者。开普勒首先注意在第谷的数据中关于火星的资料。 早在哥白尼以前,人们就曾注意到当太阳、地球、火星处于一直线上,太阳、火星在地球的两侧这种情形,称为冲。这可以从太阳、火星与其它星球的视角度间接推算,当从地球上看,太阳与火星的夹角为180度 时就是冲。人们早就注意到,每过 780 日火星冲一次。哥白尼从这个数字经过推理,算出了火星绕太阳的实际周期 为 687 日。事实上,地球在 780 日中绕太阳走过了 2 周又49度 ,而火星走过了 1 周又49度 ,即总共走过了409度 ,通过简单的比例计算可得 T=360*480 /409=687 (日)。 在第谷 20 多年不间断的观测火星记录中,开普勒找到了 12 次冲的记载。就是说在这期间第谷抓住了每一次冲。 利用第谷关于火星冲的这些数据开普勒首先来计算地球的轨道。他从一次冲开始,当过了 687 日,火星绕太阳回到了原处而地球绕太阳走了差 43 天不到 2 周。如图 3 , 43 天对应于 fai 角,令S 表太阳,E 表地球,M 表火星,这时的角 SEM 可以在当时实测太阳和火星的夹角得到。设从太阳到火星的距离SM 为 1 ,便可以从简单的三角学知识算出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 同样再过 687 天,地球的位置在E 2 又可以由观测得到角度SE 2 M 的值,从而可以算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SE 2 。如此下去可以得到一串E 3, E 4, E 5, 等 地球的位置,由此就可以把地球的轨道画出来。开普勒发现地球的轨道是一个圆,而太阳却不在圆心。据他计算,太阳距圆心大约为半径的 1/59 ,约为半径的 0.017 倍。开普勒还注意到地球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在近日点比远日点要快。 开普勒接着去推算火星的轨道。很自然地他认为火星的轨道也是一个偏心圆,但太阳的偏心在什么方向偏心距有多大需要推算。为此,他从第谷的 12 组冲的记录中选择了 4 组,即轨道圆上的 4 点来推算太阳的位置。在当时,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计算工作。他先假定一个太阳的位置,然后计算,反复调整。大约进行了 70 次计算,费了近 4 年的时间。终于定下一个比较满意的偏心圆轨道。 但是,这个轨道虽然与选定的 4 次冲复合很好,对于另外 8 次冲却有误差。这个误差大约是 8分 角度,这是一个不大的误差。 是一个圆周角的 8/ ( 360 x 60 )= 1/2700 。不过,开普勒认为这仍然是一个不能允许的误差,他心里很清楚,第谷的实测误差绝对不会超过 2分 。 开普勒为了追求更高的精度,终于不得不打破火星轨道是偏心圆的框框。他试验了多种圆和类似卵圆的曲线。最后他才试验椭圆轨道。结果 12 次冲都符合得非常好。他最后推求火星实际轨道的方法,可表为如图 4 。令 M 1 ,M 2 ,M 3 ,分别是火星冲的位置,E 1 ,E 2 ,E 3 等 是冲后过 687 天地球的位置,这时火星仍在原来的位置上。因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是已知的。角度 也是已知的,而这些角 可由实测数据给出,所以可由三角形 算出从太阳到火星的各个距离 的长度。 12 次冲的数据表明 在椭圆上,而太阳是椭圆的一个焦点。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 由于开普勒三定律与行星运动的观测惊人地符合,并且按照这些定律预测行星位置也分秒不差。所以后人把开普勒誉为天体运动的立法者。 应当指出,要冲破天体运动是圆运动的思维定式是不容易的。早在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的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384BC - 322BC )总结当时关于运动规律的认识时,认为位移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态是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两种。他说:作位置移动的事物其运动轨迹不外是圆周形、直线形或这两者的混合。而且他还说:位移运动以圆周旋转为第一。循环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尺度,所以它必然是第一运动(因为一切事物都是被它们之中的第一者计量的。)循环运动是第一的运动,所以他是其他运动的尺度。于是天体运动是作圆形运动的观念便牢固地树立起来了。在开普勒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突破这个框框。托勒密没有,哥白尼也没有,他们都认为天体运动是沿着圆运动或者是圆的复合运动。 据考证,开普勒曾经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写信告诉过伽利略,并且考虑到当时在欧洲主张和宣传日心说的是少数人,他对伽利略坚持日心说的斗争给以热情的支持。开普勒在写给伽利略的信中说:假如我判断正确的话,在整个欧洲出色的数学家中只有极少数是我们的伙伴。然而伽利略在回信中却没有对开普勒的行星椭圆轨道的结果给以支持。这说明伽利略也没有突破行星圆运动的框框。这种谜一样的现象,只能说明在当时,伽利略虽然在宣传日心说方面是一位离经叛道者,但是在关于行星运动轨道方面仍然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学者。而开普勒却是一位在主张日心说和行星轨道上都是一位离经叛道者。 自古圣贤皆寂寞,开普勒关于行星轨道的椭圆性的结论,是在没有人理解和支持下,经过艰辛的计算得来的。他在计算火星轨道上就花费了多年的时间。终于在计算结果的事实面前才突破了行星圆轨道的框框。 开普勒在推算地球与火星的轨道同时,还发现了所谓开普勒第二定律,即从太阳到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之后他还发现了第三定律,即各个行星运动周期的平方与各自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三个定律合称为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这三条定律,都收在他 1619 年出版的专著《宇宙的和谐》中。由于这些定律的重要性,开普勒被人们称为天体运动的立法者。 有了开普勒三定律与伽利略关于落体加速度规律。万有引力定律与质点运动的力学原理的建立便是呼之欲出的事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开普勒所没有放过的8分 误差,在力学发展史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史说明,没有一丝不苟就没有科学。 在人类历史上关于太阳系的各种图像中,诚然,只要引进足够多的圆,托勒密的地心说也是能够足够准确地描述行星的运动,不过到哥白尼时代,太阳系的本轮已经多达 80 多个。所以哥白尼慨叹地说:上帝是完美的和万能的,既然宇宙是上帝所创造,上帝决不会造出这种连人都觉得不美和不和谐的系统来。所以哥白尼抛弃了地心说,日心说不用任何本轮就可以准确地描述行星的运动,所以也就同时抛弃了所有的本轮。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观测更精密了。按照日心说的圆轨道理论,也暴露出不可忽略的误差,这就是第谷的观测与哥白尼的太阳系的图像的矛盾。这时,为了弥合这种误差,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再添加本轮,另一种就是打破行星的圆轨道的约束。大胆提出椭圆轨道的新思想。开普勒用自己的实践,开辟了后面一条新思路。这,也是一条构建太阳系图像的最简捷的道路。它无需任何本轮,只要让所有的行星按照椭圆轨道运行就够了。真理是简单朴素的。
个人分类: 科技史|7381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