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灾害连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证实还将继续证实的预测: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2015-2-5 05:12
证实还将继续证实的预测: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新华社东京 2 月 4 日 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筑波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地附近,板块交界处断层面所受应力正蓄积,有可能已恢复到震前水平,存在发生大地震的风险。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 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我在 2012 年指出,海岛特大地震连续发生的现象值得关注。 在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 2005 年 3 月 28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接连发生两次 8.5 级以上地震。 关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震活动增强。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发生后,至今未发生 8 级以上地震,表明其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属于苏门答腊 - 阿拉斯加类型,但由于半岛和岛之间有区别,间隔时间不会太长,不会超过 7 年, 3 月和 9 月为最可能的发震时段(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5677.html 回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已有 2169 次阅读 2010-9-22 09:19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日本,地震,回顾 推荐到群组 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 杨学祥 点评: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据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参议员维特估计,飓风仅在该州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可能超过 1 万人。虽然这个数字还没有得到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灾难的人员损失在同类事件中将可能是空前的。美国总统布什已经表示,“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堪与“ 9 · 11 ”恐怖袭击相比。卡特里娜飓风中断了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活动。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受到干扰,原本就在不断攀升的油价被进一步推高。飓风还迫使美国一些进出口石油、粮食等商品的重要港口被关闭。美国已经接受国外的灾害援助,世界第一强国在自然灾害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地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深海地震。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 世纪以来,全球大于 8.5 级的八大地震(有等级相同的 4 次,共 12 次)在 1900-1924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2 次,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 “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7 次,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 “暖位相”没有发生,在 2000-2005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发生 2 ( 目前已增加到 6 次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历史记录显示, 1906 年 1 月 31 日 在哥伦比亚发生 Ms 8.6 级强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500-1500 死亡。 1960 年 5 月 22 日 在智利发生 Ms 8.9 级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 1061 死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在印度尼西亚发生 Ms 8.7 级地震,引起海啸造成近 300000 死亡。这三次全球著名的地震海啸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表 1 拉马德雷位相、强震与气温对比 时 期 1889-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30 ?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气 温 低 温 增 暖 低 温 增 暖 低温? 强 震 2 ( 6 )次 1 次 7 ( 11 )次 0 次 已发生 4 次 * 注: * 目前已增加到 6 次。 表 2 海洋巨震与海啸 地震时间 地点 震级 海啸死亡人数 1906-01-31 哥伦比亚 Ms 8.6 500-1500 1960-05-22 智 利 Ms 8.9 1061 2004-12-26 印度尼西亚 Ms 8.7 300000 从表 1 和表 2 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三个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气候低温期与哥伦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巨震海啸和 12 次 8.5 级以上强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000-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世界强震将频繁发生。 以上数据和规律表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和海啸爆发时期。日本东海大地震在此期间爆发的可能性最大,人们必须有所准备。日专家预测 2035 年前东京将发生里氏 7 至 8 级地震。 1923 年 9 月 1 日 关东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及其邻区第二强震幕( 1920-1937 年),处于拉马德雷第一周期的“冷位相”( 1890 年 -1924 年)。预测中的东京大地震发生时间不会晚于 2035 年,最后时限 2035 年分别处于中国及其邻区第六强震幕( 2020-2040 年)和拉马德雷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2000 年 -2030 年)之内,这不会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中国的地震资料表明,日本专家的预测符合历史的地震规律,有极高的发生概率 。强震后可能引起的海啸将灾害波及全球。研究表明,海洋上的“杀人巨浪”与强震有关 。这意味着今后 30 年海洋灾害将愈演愈烈。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此次飓风事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美洲国家组织在内的 2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组织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援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因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视为“威胁”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也宣布提供 160 万美元的援助。谁是真正的敌人,谁是真正的朋友,再次明确显露出来。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受援国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1050 次阅读 2013-5-29 19:41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的 日本 共同社 下一场 南海 推荐到群组 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受援国的预测得到证实 杨学祥 早在 2010 年 9 月我就指出, 30 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继 2004 年年 12 月 26 日那场发生在印度洋海域夺去了近 30 万条生命的海啸及其地震事件之后, 2005 年 8 月 30 日 横扫美国南部的卡特里娜飓风又造成了 500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异常惨重的人员伤亡。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 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 300 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 1907 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 2001 年 5 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 2001 年的 4 月份再度发生了 123 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 8 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 150 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 在 2005 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2000-2030 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 ,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2011 年 3 月 11 日 ,发生在日本的 9 级地震和海啸使无数城镇和村庄被夷为平地。 15391 人被夺去了生命, 8171 人失踪,成千上万人被迫离开家园。灾情发生后,联合国系统各机构立即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妇女与儿童提供紧急救援。两年过去了,联合国依然坚守灾区 , 为重建提供帮助。日本灾害预测得到证实,并存在继续发生的危险。 我在 2012 年 8 月 30 日 指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 9 级地震发生后, 8.5 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 2004 、 2005 、 2007 年的连续 4 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2 年 4 月 11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8.6 级地震, 2004 年以来共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 1957 、 1964 、 1965 年也发生了 3 次强震(见表 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