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7年三大奖初评
pinjianlu 2017-3-11 14:25
进步 发明 自然 团队 浙大 8 8 8 1 25 清华 7 10 7 1 25 上交 9 2 7 18 北大 5 2 11 18 华科 7 3 3 13 武大 5 2 4 11 川大 4 2 5 11 东南 1 6 3 10 北航 2 5 3 10 同济 4 3 2 1 10 哈工 3 6 9 西交 4 2 2 1 9 复旦 2 6 8 南大 2 6 8 吉大 3 1 4 8 重大 4 2 1 7 大工 3 1 2 6 天大 2 3 1 6 协和 5 1 6 中农 4 1 1 6 中科 5 5 中南 2 2 1 5 山大 1 2 2 5 成电 1 3 1 5 华理 2 2 1 5 中山 1 3 4 东北 2 1 1 4 深大 3 1 4 湖大 3 1 4 西电 1 3 4 华工 3 1 4 南航 1 2 1 4 北科 2 1 1 4 西南交 1 2 1 4 矿大北京 3 1 4 矿大江苏 3 1 4 兰大 3 3 上大 1 1 1 3 南开 1 2 3 西工 1 1 1 3 广工 1 1 1 3 北交 2 1 3 港大 3 3 燕山 1 1 1 3 郑大 2 1 3 北理 2 1 3
个人分类: 书摘|3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国家科技奖的期待与建议
热度 8 lilianda 2015-11-20 07:59
对国家科技奖的期待与建议 李连达 李贻奎 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科技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工作已经开始。有些期待与建议供参考。 1 、过去评奖以“项目奖”、“集体奖”为主,今后应重视科学家的“个人奖”。 2 、过去获奖项目的主要获奖者,多为“长字号”。 “长字号”获奖合法,并不违法。但多数获奖者都是“长字号”,甚至“无长不奖”,未免“合法不合理”。 3 、我国评奖,有自己的国情与特点。但可借鉴诺贝尔奖的某些做法,有效的防止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提高我国评奖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获得国内外公认。 4 、我国推荐评奖项目主要是“单位推荐”及“专家推荐”。单位推荐是否包括非国家单位(民间科研单位)及个体研究者?单位推荐如何避免以权谋私?“长字号”项目优先推荐?无职无权小人物的项目受到排挤?“专家推荐”具备什么条件的专家才有资格推荐?是官方认可的“专家”?或是非官方认可的民间专家均可以?应有进一步说明。 5 、过去评审过程,“裁判员兼运动员”相当常见。有的评奖人员(评审委员,决策者、领导者),又是报奖人员,出现“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有些获奖项目的主要成员就是当年的审评委员、领导者、决策者。如此评审岂能公正? 建议:当年的评审委员及有关人员,不得申报评奖项目。反之,已申报评奖项目者,不应参加评审工作,担任评审员、领导者、决策者。 6 、认真贯彻回避制度,不要流于形式走过场。过去有的评审委员审评自己申报项目时,回避 10 分钟,然后参加投票。此回避仅限于直系亲属,但是同单位、同科室、同课题组、同一 项目合作者,有利益联系的相关单位,以及师生、老友、老上下级等各种关系,是否也应回避? 7、过去“同行评议”多为“大同行,小外行”。例如,口腔科的项目,评奖委员多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大同行专家,但他们对口腔科并非内行,评审结果未必准确。建议:今后应加强小同行评审,最好能将初评结果征求小同行意见后,再做最后决定。 8、近年除国家奖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又自定一些花样繁多的奖项或评比排行榜。有些是官方、学术团体、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自定的奖项,有些是学术鼓励,有些是商业炒作,广告宣传,也有一些是江湖骗子的诈骗手段,相当混乱。过去曾进行过清理、整顿、取缔,近来又泛滥成灾,应加强监管、清理整顿。 9、建议对十年来的各项国家科技奖进行一次复查。十年来成果辉煌,但是问题也不少。应重点检查这些获奖项目的后期发展情况,成果传化率是多少?对国家、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有多大贡献?发挥了哪些作用?存在什么问题,有多少项目名副其实?多少项目鱼目混珠,有始无终?有哪些不正之风,干扰因素?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改进工作奠定基础。 深切期望,我国的各项科技奖能够不断提高科学性、权威性、公正性,使之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式的诺贝尔奖。
6652 次阅读|8 个评论
一枚鸡蛋和一篮鸡蛋
热度 15 SoSoliton 2015-9-25 10:16
开会就是聚会,聚会就是聚餐。开学术会议尤其如此。放假期间,开了一次学术会,新朋老友欢聚一堂,开怀畅饮,几杯非正宗名酒下肚之后,几位年轻人不约而同为老文的前途群策群力、出谋划策:“老文要赶紧去报奖,然后当院士呀!” 老何喝酒像喝醋:“干嘛叫老文当院士,不叫我老何当院士呀?” 一位年轻人赶紧安抚老何:“名额有限,竞争太激烈,只能让少数人先当上,然后带动大家都当上。” 老文呵呵:“老文如果说不想当院士,显得太矫情,但想当院士又拿什么去报奖呢?”并叹息:“老文当了十几年研究生‘老板’,动手和动脑能力慢慢退化,目前只剩动嘴能力了,特别是当上所谓的领导后,做研究出成果就像老母鸡下蛋,几年也憋不出一个了,即使好不容易憋出一个,营养价值也不高了,如果还到处咯咯哒、咯咯哒地叫,只怕丢人现眼呀!” 年轻人安慰并开导老文:“老文您一点都不老,做科研出成果正当时!你当领导,只动嘴――就够了!领导都是只动嘴的,如果还动手动脑,那怎么还像领导呢?” 老何又像喝醋:“手、脑、嘴联动者都是下面没人的最底层草根。是否领导,领导大不大,关键看他在动手、脑、嘴哪个或哪几个部位,以及动的频次。” 老文鄙视老何的判断标准:“老何同志的良心是大大的坏了!难道人之将死也都成了领导?!”再感叹:“老文老矣,动手和动脑能力是不可抗拒的自然退化,仅剩动嘴,然知天命了有时嘴都懒得动,依老何之见,老文是大领导?!” 老文又转向年轻人:“没错,领导的工作主要是动嘴。但动嘴只能发动或控制群众,不能动出成果来呀!” 老何是个找茬的主,他抢先一步:“动手、动脑、动嘴,样样都能动出成果来呀!只是,动手的成果完全是别人的,动脑的成果基本上是别人的,动嘴的成果有多少是别人的,哼哼,那就要看动嘴者的心情了。”老何说他这是对老祖宗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又治于人,劳嘴者治人。 年轻人首先叹服老何“高,实在是高”,然后继续开导老文:“能够得奖的大成果与写一篇小文章完全不是一回事,无论在产出过程还是在报奖环节,都需要动手者、动脑者、动嘴者联动或协同,这样的成果,专业动嘴的领导的作用最要紧,可以说没有领导等于零,所以这样的成果去报奖,当然归属领导啦!” 老文历来不认为年轻人懂得的道理会比老革命多,所以对年轻人的开导有种天然的抗拒,来了句歪理:“这样说来,领导生儿子也只要动动嘴就可以了?!”但老文最终还是接受了年轻人的开导,因为不管怎样,年轻人毕竟在为老文出谋划策多生“儿子”嘛!老文于是也像刚结婚准备生孩子的年轻人一样,向酒友宣示要搞“希望工程”了,并请教大伙:下一步老文该如何实施这项工程呢? 老何又急不可耐地抬杠:“你这个‘希望工程’不像年轻人生孩子,倒是像你自己说的老母鸡下蛋。生孩子的事情只好你一个人全部承担,但母鸡下蛋不一样,母鸡孵小鸡更不一样。” “那您快给老文指条路呀!”年轻人也急不可耐了。老何端起酒杯,神秘兮兮地望着老文:“你有两条途径实施这项工程:一是把年富力强的母鸡都请到你的窝里去下蛋,二是把年富力强的母鸡在各自窝里下的蛋都挪到你的窝里去。这样,你只要每天都咯咯哒、咯咯哒地叫就行了,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法分清一枚鸡蛋究竟是年轻母鸡下的还是老母鸡下的,如果你还能把那窝蛋孵出小鸡来,那就连神仙都会认为它们都是你的成果了。” 老文算是彻底明白了:老何的办法归根结底其实就一条——如何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并证明它们都是一只老母鸡下的。但老何最后仍不忘打击一下老文:“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可以去拿个国家奖,但要想拿到诺贝尔奖是不可能的,因为诺贝尔奖只看一枚鸡蛋的价值。” 动嘴、动脑、动手、动腿… 教我念白字的老师对我最好 大学里肯定也是不上课的老师最牛B 如何在学术会议上识“大牌” 院士怎么可能比院长还大了! 同样是忽悠人,教书的搞不过算命的 最好的合作是孤独,最好的交流是沉默 【科研如足球】跑得多就是踢得好? 评教授如买房子,出手要早要快 靠嘴说话——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评价标准 帅者靠脸吃饭,不帅用脑科研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9715 次阅读|15 个评论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受理项目公布中的微震相关项目和人员
热度 1 edward3 2015-3-25 20:06
学科专业评审组: 国土资源组 项目名称: 岩爆机理实验、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 推荐单位: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姓名: 唐春安 排名:2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研发了微震监测预警传感器特殊固定及安装方法和可视化分析软件MMVTS-View ,结合岩石破裂3S原理,提出了基于时段波形组合分析的岩爆监测预警新方法,并在多个现场工程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排名第1,证书编号2004-J-251-2-06-R01 姓名: 汤建泉 排名:6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完成项目时所在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研发了锚索和围岩相互作用力的监测系统 ,并进行了现场工程实验,为岩爆微震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曾获国家科技奖励情况:无 参考: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5slgb/fm_303/C25-3001.html 学科专业评审组: 油气工程组 项目名称: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推荐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姓名: 李兆国 排名:44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第一项科技创新做出贡献。依据特低渗透-致密油藏天然裂缝研究和井下微地震测试等成果,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天然裂缝与人工压裂缝三维空间展布模型,揭示了特低渗透-致密储层基质孔隙与原生、人工缝网渗流耦合规律。项目研究占总工作量的80%。旁证材料见:论文“王窑油田西部低渗透油藏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加密调整物理模拟”。 参考: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5slgb/jb_210/A05-4001.html
个人分类: 微震|4306 次阅读|2 个评论
获奖日记
热度 104 daizhancheng 2015-1-11 13:29
2015年1月7日-10日,参加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及其相关活动。闲时将所历所思逐日记述如下,以饗对国家奖申请、评审、颁发有兴趣的朋友。 1. 2015年1月7日 下午5点,从所里出发,驱车前往友谊宾馆,参加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北京的冬天,天黑得早。友谊宾馆院内的林荫道显得有点冷清,大路边停满车子,却不见几位行人。直到进了怡宾楼,才有了几分热闹劲儿。 会议通知说明,为节俭办会两人合住一间房子。注册时被告知,我居然被分到一个单间。工作人员说,规定院士和过了七十岁的老人,才能住单间。于是问我是不是院士?我当然不是。只是1946年生,不到七十岁也已年近古稀,算是提前享受了一把吧。 晚饭在友谊宫餐厅,吃自助餐。真的很普通,没有鱼虾,更没有别的山珍海味。因为身患糖尿病多年,清淡简单的饭菜倒也对我口味。吃饱饭出来,慢慢踱出大楼,信步走在宾馆的小道上。友谊宾馆的中式大屋顶,给人一种皇家园林之感。前两天刚从哈尔滨回来,和哈尔滨相比,北京的冬天真不冷。摘下羽绒服的帽子,让透过松树丛的寒风直接吹在面颊上,有一种透心的爽。思絮又回到过去一年多漫长的申奖之路: 2013年,国庆前夕,偶然的一次饭桌上,我们团队的领头人突然提到,让我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这多少有点让我感到意外。我曾在2008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时隔五年,再申请能行吗?可当时在场的老师和同事们都怂恿我,我只好答应考虑。 2008年申报国家奖申报材料可以是所有此前完成的工作,而此后的规定变为,报奖材料必须是三年前完成的工作。因此,我如果再申报,只能是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这三年内完成的工作。在研究室头头们的催促下,我开始检审这一时期的工作。申报要求是要列出8篇代表作和总共20篇的相关论著。幸运的是,这期间我可以轻意地找到8篇有份量的代表作(除Springer出的一本专著外,有6篇IEEE TAC,Automatica等的长文,1篇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同行知道其份量),和20篇国际SCI期刊论文。之所以说运气,是除了这20篇,我已经没多少余量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工作。这个时期,我和我的学生,以我们原创的矩阵半张量积为工具,提出了逻辑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初步建立了逻辑动态系统的动力学和相应的控制理论。这些工作引发了大量后续研究。现在,这套方法已被国内、外学者应用到系统生物学、博弈论、通讯与编码、逻辑线路设计与故障检测、有限自动机、图论与队形控制等众多领域。在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都有追随我们工作的团队。我们真正做到了:中国人提出原创的理论和方法,外国人跟着我们做。 国庆过后不久,科学院的推荐工作就开始了。我们准备了申报材料,经过数学院推荐,就要到科学院答辩。科学院的答辩模仿国家奖,采用电传模式。利用预先录好音的PPT,我们看不见答辩专家,而他们在屏幕上能看到我们。为减轻评审负担,各单位推荐有严格的名额限制。因此,争取科学院推荐成了我们要过的第一关。科学院的答辩较顺利,年前听到小道消息,我们项目在同学科方向中评了第一。过了年就得到通知:我们的项目通过了科学院评审。数学院过了科学院这一关的2014年是4项吧。 接着的是网络评审,我们准备了一份详尽的材料,包括论文代表作和评价材料。由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指定相关专家进行审评。这个评审时间最长,据说也是最难过的一关,淘汰率高。幸亏我是曾经沧海,有一颗平常心,该干啥干啥,并无等待之苦。 等我们得知网评结果已是2014年6月,过网评的比例不大知道,数学院过了2项。于是开始准备初评答辩。是15分钟报告10分钟回答问题。准备好PPT以后,数学院组织了预演,领导们都来听,提了不少意见。答辩在北京答辩中心进行。答辩进行的并不顺利,我们PPT给出的SCI引用率与上报材料中的数据不同,挑剔的评委指出时,让我们措手不及。那天回来,我和我的合作者(前学生)都很沮丧。 据我们所知,初评的同时,相关材料还要送海外学者评审。初评也是很严厉的,因为有固定的淘汰率,据说至少1/3吧?人,也许总是这样,最难以承受的是对近在咫尺的目标失之交臂。初评的表现让我堕入一种莫明的焦虑。这时总在怀疑,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值得吗?想起一句话:“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大凡烦恼,多半是自寻的吧? 幸运的是,我们闯过了初评这一关。虽然还有最后一关——复评,但大家似乎认为复评好过,因为据说复评没有固定的淘汰率,如果没什么问题都能过。于是这时,同行的老朋友见面都说“祝贺”之类的话。虽然有点底气,但由于初评的教训,我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对复评答辩做了精心准备。后来的事实说明,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马虎不得。因为这一年的自然科学奖,听说复评时乃有6项落选了。 直到2014年底,我们才得到通知,我们的项目最终得奖了。这是数学院今年的唯一。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特别是那些至今也不知是谁的评审专家们。假如有什么值得自豪的,那就是,我们从未打听过任何一次评审的评委,更没有向任何一个评委打过招呼或有过别的什么交易。扪心自问,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没有做任何可能玷污那纸带着国徽的奖状的小动作! 2. 2015年1月8日 上午在友谊宾馆的友谊宫聚英厅召开预备会。聚英厅除正面主席台外的三面墙上摆满了红色展板。每块展板介绍一个获奖项目,顶上是国徽,接着是项目类型、名称、获奖人与单位;其下是项目介绍,红底白字、图文并茂。许多人早早就到了会场,一进来就开始寻找自己或熟识朋友的项目,然后用像机或手机拍照。聚英厅内到处是闪光和笑语。 预备会十点开始,首先是奖励办周主任作报告,他详细介绍了2014年五大国家奖的评审情况:国家最高科技奖由于敏院士夺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共7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0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173项。还有7个国外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国际科技合作奖。 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这所谓的三大奖。它们的大致比例为:15%,25%,60%。自然科学一等奖曾多年空缺,但近两年每年都有一项。 周主任介绍了为保持公正,奖励办所采取的许多措施。包括介绍了在受理和初评后的两次公示,以及公示期间受理的39件举报。其中有一项已通过初评的项目,因“请托”的举报属实而取消了资格。但也有16项通过了初评,这说明恶意举报也是无用的。 关于国家奖用钱开路的许多传说,我真的不太相信。和所有的评价体系一样,我想国家奖也不可能完全公正。但至少,许多人在为公平、公正而努力着。相信公正性的提高,依赖于人的素质。一方面,申请人不去活动;另一方面,评审专家不为所动,那么,评审就会公正得多。 下午听了一个报告,是国家奖励办新开设的“国家科技奖讲堂”,邀请部分获奖者做学术报告。下午的报告是《拨动生命的时钟——克隆、干细胞与再生》,由科学院动物所周琪研究员报告。他报告的内容是:由克隆获得诱导性干细胞,继而得到生命体。这有可能让生命逆转,让人返老还童!?生命科学的发展,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我虽然是外行,却也听得津津有味。 和2008年的奖励大会相比,本次会议简化了不少。双人的房间、简单的饭菜、牛皮纸的资料袋……处处体现了节俭的作风。还有2008年记忆最深刻的会后旅游。我们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出行时的车队由警车开道,还有交通管制……当时真觉得神气了一把。今年的会,会后旅游也被取消了。凡此种种,体现了习总的风格。让人感到一阵清新的作风,多了一份对反腐和社会进步的期盼。 3. 2015年1月9日 今天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式开会之日。早晨,我不到6点就起床,食堂今天6:30开饭,比往日提前了半个小时。吃过早饭,回来穿西装、打领带,整装待发。刚7:30,就到了集合地点,友谊宫正门内外已是人头攒动。12辆旅游大巴早在门前一溜儿摆开。7:40上车,按代表证上的分区号上相应的车次。然后带队的负责人开始点名,居然没有一个晚到的。8:05分开车。上车时间与开车时间都与预先规定不差分毫,看来,只要认真,中国人也能做到纪律严明。 车队在交通管制的配合下一路绿灯,顺利到达人民大会堂。车上发了佩花和请柬。在人大会堂东面下了车,这里已是人流如潮,每个入口外均排着长长的队伍,凭请柬和个人身份证验证入门。之后是安检,过了安检,存了大衣,就到北大厅。 接着,代表们凭代表证上的队列号和自己的序号排队,排好队,听奖励办的工作人员讲了一通注意事项,这时已是9:15。然后各队按奇偶依序被带上照相阶梯。按规定是9:30开始照相。到了9:30,领导还没出现。我旁边的女士不知是否看到我年纪大,自言自语地说:“这要是再长一点,老同志就该顶不住了。” 好在又过了几分钟,对面的正门就打开了,先是几位工作人员——据说是保安——进来了,接着习总书记、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等鱼贯而入,全场热烈鼓掌。习总等从左到右,与前两排代表一一握手。后排人被要求不要伸手,但还是有个别感情丰富者激动地从后排探身前够。我有幸分在第二排,与领导们一一握了手。巧的是2008年我也分在第二排,和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人也握过一次手。坦白说,这次等待首长的时间比2008年短了许多。 接着,领导们在前排就坐。前排的中间,是于敏院士的轮椅。于敏从头到尾没离开过轮椅,看来已无法站立。然后是照相,灯光从右边转到左边,照相机逐段拍摄。如此共两次,接见结束。也许是年纪大了,我其实对这套仪式并无多大兴趣,更是激动不起来,只是随俗听命、应景而已。 接着是开会,由张高丽主持。大家起立唱国歌后大会程序开始。先是刘延东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决定,授奖类别、数目等与昨天周主任讲得都一样。然后是授奖。先由习总给于敏单独授奖,于敏的坐在轮椅上由人推到台前。然后是60名获奖人代表分五批上台领奖。我2008年曾有幸上台,此次却无缘。接着是李克强总理报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一再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表态国家还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接着是获奖代表发言,他们研制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获得科技进步特等奖。最后,由张高丽总结,并宣布大会闭幕。 会后,大会堂内灯光保留十分钟,供大家照相。照相机是不允许带入会场的,好在人人都有手机。我和合作者开会前抓紧时间照了几张,此时人流涌动,我也找不到他,只好悻悻地离去。 我第一次进人民大会堂是1965年暑假前夕,北京市召开大专院校毕业生会议,由彭真市长作报告。那年我是大学一年级,有幸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列席了会议。 那年我19岁,那时真的很天真、很激动:把自己当作革命接班人,努力去接受所有的革命口号。 1999年国际自控联(IFAC)的传统大会在北京召开。那时在中国召开这种大型国际会议还不多,会议居然能把宴会办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现在想来真有点匪夷所思。于是,我也有幸再次来到这里,享受了一顿人民大会堂的美餐。 2008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因为那次被选上台领奖,我两次来到大会堂。第一次是排练,第二次是正式开会。这次再次到大会堂开科技奖励大会,虽然少了一点新鲜感,但毕竟还是有一丝淡淡的激情。临走,又不舍地回头看了两眼这栋宏伟而又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的人民大会堂,相信今生大概无缘再到此地了。 4. 2015年1月10日 昨晚看招待电影,先演了一个科普短片《网络的未来》。接着是一个两个半小时的美国大片《星际穿越》。故事的梗概是:由于过渡开发,地球沙漠化,粮食作物逐渐绝种,人类面临种族灭绝。索恩教授领导一个太空移民计划。航天员库伯承担了寻找人类新家园的任务。他的女儿墨菲,作为索恩的助手,成了土星生存基地的设计者。人类最真实最温馨的情感和亲人的守望承诺被自然地渗入到全球灾难及太空探索的宏大而悲壮的史诗之中。 那浩瀚的太空、宏伟的飞船和悲壮的故事极具震撼力。故事还融入了大量科学文化因素,如墨菲定律、广义相对论、黑洞、虫洞、高维空间等,寓教于乐,相信年轻人可从中学到许多。和国内电视中大量的抗日神剧相比,真让人汗颜。我们的许多编剧,既缺乏起码的科学知识,又缺少想象力,只会编一些荒唐垃圾剧,误导观众。 看完电影回来,领到上午合影的照片。铺开两米多长的相卷,很快找到了自己和几个熟朋友。想不起2008年的照片现在何方,应该不会丢了吧? 今天早晨醒来,打开电视,听其中传出歌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突然感到一腔共鸣。祖国,她就像父母,像儿时的家。尽管你可以不满,可以抱怨,甚至可以发发脾气,耍耍性子,但在你的心底,那永远是你的最爱。 我成长于一个贫寒家庭,一个穷小子,从中学的全免学费,到大学的每月19.5元的最高助学金,后来拿着工资念研究生,出国攻博……,是祖国人民养育了我,给了我上学的机会。最近在看电视连续剧《老农民》,常常被吃不饱饭的他们所感动。我们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知识分子,能够饱食终日,从事所谓神圣的科学研究,真的应该有一份感激之心,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衣食的劳动者——祖国人民。 能够两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应当是很高的荣誉,是祖国人民、更是学术界的同行们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今生今世,夫复何求?希望有生之年,只要尚未痴呆,就能鞠躬尽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寸草之心,虽无以报得三春辉,却聊可自慰,以对天日。 八点来钟,收拾行李、退房、装车。当我发动车子离开怡宾楼时,我的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的活动宣告全部约束。生活又回到了它自己原来的轨线——这轨线,仿佛是命运为我量身裁制的:它既有匠心独运,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攀援曲径;又有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之因果诚信。人生路,你还会将我引向何方? 回家后翻箱倒柜,终于将2008年的旧照片找到了。仔细一看,当年坐在温家宝旁边的就是习近平,原来当年已和习总“合过影”。 程代展,二零一五年一月十日
个人分类: 其他|31942 次阅读|144 个评论
让“看不见的手”指挥学术和知识经济
热度 43 VillagerL 2014-2-17 10:17
从“重点学科评审”的取消说开去 Let The Invisible Hand Do The Job 林章凛 清华大学 摘要: 客观地说,中国是唯一能够有效控制一个家庭生几个孩子的大国。如果我们政府下定了决心做什么, Impossible Is Nothing 。 减少行政干预,提倡国际化的“小同行评议”和多样化评价的分流,让同行评议这“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还给学术界一个平静的书桌 ;政府回归国家监管的本质责任,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科技创业, 让经济这“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 发展国家知识经济, 恐怕是我国科技制度的不二选择。 周末看到新闻,国务院取消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评审。甚为震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8 届三中全会语)看来是在默默地、却惊人地推进着。 论经济和社会的现代文明程度,毫无疑问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原则上,我们需要谦卑地学习别国的先进,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每代人和每个人的生命资源、节约社会资源。经济和科技,恐怕是我们对外开放度最高,也是国际化压力最大的两个领域。在经济,从市场经济到中央银行制度,我们似乎学得相对比较彻底。但是在科技(某种程度上包括教育),我们却似乎不断演绎着某些中国足球式的“愚者的游戏”(违背常识地一错再错)。 减少行政干预,提倡国际化的“小同行评议”和多样化评价的分流 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我们需要让科技更多地回归学术界的“同行评议”,特别是“小同行评议”;提倡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多元化分流,让科学、技术和产业化各得其所。取消“重点学科”的评审,是重要的一步。祈望下一步能取消国家低级别和省部级评奖。 1 )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依然是需要以重要和有影响力文章为主要指标,但是要回归国际通行的“小同行评议”,即根据相关专业领域进行国际化评估。近年来,我国不分专业领域地、绝对化追求文章数量、影响因子和引用(比如 CNS 文章)的趋势明显,导致了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和畸形,忽视了科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责任。回归国际化“小同行评议”有助于我们学科发展的“再平衡”。 韩国 KAIST 曾担任过院长的某著名科学家(同时是美国工程院院士)曾经提到他是如何评价工科学科的:统计全世界 Top 10 相关科系的 文章数量、影响因子和引用,以此确定他所在系的学术地位。据说甚为有用。 2 )应用研究和产业化: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如军工相关),本质上要交给企业(横向经费)和市场来评价和激励,与前者分开。 与此相关的,减少行政的操作,特别是减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行政化评价。除了享有声誉的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其它的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应该完全取消。其中与科学相关的,应该由同行认可和荣誉取代;应用技术和产业化相关的,应该由企业和市场来给予评价和激励。 德 国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衔接,值得我们学习。 这种分流, 也有助于我们不同类大学在使命上的分流,不 一窝蜂做基础研究,避免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科学网博主林中祥老师最近对此也有论述 【1】 。 多年来我们一些管理部门似乎有个“貌似合理”的误解,认为评价自然科学可以讲基础,但是评价工程科学要更多看产业化。这不利于我们工程科学家静下心来细致地去解决国民经济中关键工程和应用之 相关基础或 科学问题。因为评价(评奖)利益的驱动,导致很多时候我们的产业化工作只是对国外已知技术(往往是低一代或者低几代的)的简单模仿,以及“内销”的包装, 最终导致了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普遍低下的问题。 工程科学,依然还是要回归科学、回归应用基础;对产业化工作的评估,依然要回归市场。两者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分开,这也是国际通例。 若此,便能还给学术界一个平静的书桌。 当然,这不等于说要取消国家级别的所有评价 ,只是评价要更少而精、更国际化,更同行化,更多样化。 比如教育部的“学科评估”(这与“重点学科评审”不同)近年来声誉甚好、相对客观、并不断与时俱进,在目前我国具公信力的相关民间机构不多的“国情”下,应予保留。 政府回归国家监管的本质责任,保护知识产权,鼓 励科技创业,发展知识经济, 科研的本质,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资助的,归根到底是要为提高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服务的,为相关经济发展服务的,而不仅是为了文章或为了纯粹的好奇心和自由探索。反之,一个没有产业和就业支撑的科研,也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能够保持持久的强盛,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是其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和相应的新产业发展。而在这个以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体系中,政府发挥了三个关键的作用【2】:( 1 )因二战中的“原子弹”和“青霉素”等重大案例,认知到基础研究的重要,二战后开始对基础研究巨额投入,将基础研究视为“科学资本”( scientific capital )。( 2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就有专门的“版权与专利条款”,并很早就有具体的专利法案,确保了作者和发明人分别对其著作和发现在有限时间内的独占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人创业热情。( 3 )对“ start-ups ”制度的政府资金支持。美国的 start-ups 模式决定了其原创研究的产业化能力和水平。虽然英国基础研究能力也非常强,但是却因缺乏这种有效的产业化模式,导致高端科技产业的相对落后,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国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力度已经很大了。目前最关键的,是促进知识的产业化。这需要我们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包括他国的知识产权;开始设立各级资金,支持小科技企业。对于后者,江苏省和江苏部分高校等近年来已经在大胆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林中 祥 ,科研必须考虑中国国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765250.html ) 2.张先恩(主编),科技创新与强国之路,化工出版社, 2010.
21000 次阅读|64 个评论
羡慕嫉妒恨?
whoiswho 2014-1-12 23:05
周末闲看国家奖名单,看到至少三个同学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在第二名第三名的样子。很为他们高兴,想到人类的感情“羡慕嫉妒恨”,仔细想想好像一个也没有,只是替他们淡淡的高兴,有一批年轻有位的(同龄或者小3-5岁)赶上来了。看来水平越拉越大了,希望其他方面差距不至于太大。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希望各位同志在良好的平台和科研基础上,自己发展的同时多做点踏实的工作,为国家贡献聪明才华。
个人分类: 评论感想|2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鹿奶粉案: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热度 4 王铮 2011-4-9 07:11
三鹿奶粉案: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三鹿奶粉的科技进步奖该撤销吗? 我昨天的博文提到嵇少丞教授一再指证祸国殃民的“三鹿奶粉”配方获奖,国家有关部门一直不宣布撤销,我想撤销这个奖是应该的,没想到至少有两位博友认为不应该撤销,他们的观点如下: 删除 回复 三面环山 2011-4-8 09:37 楼主知道三鹿获奖的成果是什么吗?应该不涉及三聚精胺吧,和其他获奖项目一样,四平八稳,也没有太作假,有什么理由撤销?请看下面报道中有成果介绍: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311/01024603712.shtml 博主回复 (2011-4-8 09:59) : " 也没有太作假,有什么理由撤销 " 。这个理由成立吗? 三鹿奶粉上报材料没有三聚氰胺,但是他实际上有三聚氰胺,说明审查何等不认真。 三面环山博友坚持三鹿奶粉奖不可以撤销的理由是“ 四平八稳,也没有太作假”,问题就出来了,获奖产品要作假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叫“太”,以足以撤销奖。还有“三鹿奶粉”祸害了那么多孩子还叫“四平八稳”,什么才叫不“四平八稳” 删除 回复 GumpForrest 2011-4-8 14:04 三鹿获奖的是配方奶粉的 “ 配方技术 ” ,三鹿的问题是它产品中被检出三聚氰胺,是产品出了问题,一码归一码。 博主回复 (2011-4-8 13:00) :三聚氰胺不是配进去的?给三鹿奶粉授奖,他的实际配方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授奖? 赶快纠正错误吧。授奖人可能被欺骗了,但是坚持不取消这个奖就不合理了。 .................................. 你的回复真是让我无言 我原以为你懂点儿 ... GumpForrest 博友说我不懂,我还真不懂,把三聚氰胺配到三鹿奶粉不就用的是配方技术吗? 对这些我真的是一点不懂,请博友讨论。如果三鹿奶粉是个冤案应该翻案,翻案了那些吃了三鹿奶粉的家长也可以放心了。 对此,请嵇少丞教授也讲讲您的道理。 还有刘华杰教授,我们也提到三鹿奶粉,请您也指教。 不要误会我讽刺那个博友,我还真的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想获奖的三鹿奶粉配方如果有三聚氰胺,这个配方就有问题,不应该拿奖;如果获奖配方没有三聚氰胺,实际上销售的有,所以他的大销售额不是这个配方的,没有大销售额他获奖理由不成立,它的科技进步实际上造假,就该获科技进步奖。所以这个奖不能给它。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中国的科学伦理学可以进一步。也许配方是好的,实际上多用了三聚氰胺,这种问题以后怎么区别开,技术上怎么做,欢迎发言。 我的思想结症是:国家有关奖励部门上了当,难免,人非神仙【注】,一点不会受欺骗不可能,可是不撤销这个奖就有点让人不理解了。当然也许 我真的错了,不该撤销。 【注】:这里赞扬神仙不赞扬圣贤,说明我推崇道家,不是“孔迷”。 三鹿奶粉,你还记得吗?我不能忘的就是这双妈妈的眼睛。但愿她虚惊一场。
个人分类: 中国发展问题|247 次阅读|4 个评论
‘灰色李连生’知多少?
热度 20 lin602 2011-2-11 21:40
李连生的国家奖给取消了,引起了震动,大快人心。如果将李连生分类为黑色,将无可非议得奖者分类为白色,那么处在这中间地带的‘灰色得奖者’有多少? 我所知道的灰色: 某教授用了许多年做出的成果,由于没有钱包装,加上本人没有能力报奖,但某个非常著名的学者有钱有能力,经过他努力,对此成果加以包装宣传,加上著名学者的名气,进行报奖,当然第一得奖人不是实际研究的教授,成功了,得奖了。你说是白还是黑? 为了得奖,一个单位将许多学者分别研究的成果归到一个人手下,其中当然这报奖人也做了不少工作,成果比重可能占‘大股’,得奖了,你说是白还是黑? 一个研究单位,单位领导人是课题负责人,他不一定会做科研,但他是领导,可以领导手下人申报课题(创新点是别人的),组织力量,分配资源,成果出来后报奖,这单位领导人是第一得奖人,你说属于什么类型? 一次开会与一朋友一起,听他说的大致意思是,他去参加评奖,其中有一著名的教授,同一个成果,报了许多个不同类型的奖,只是项目名称稍有差别,内容与材料是一样的。他说,游说他的人真多,许多都是厉害之人出来打招呼,不平之中无可奈何。最终,这教授得奖了。 ....... 太多种类了,许多我可能不知道。(不过,我这是讲的多个现象,请不要对号入座)。
9076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转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冲击地压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edward3 2011-1-21 17:54
由辽宁工大主持完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破解了煤矿灾害中冲击地压预测、防治的难题,为保障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由辽宁工大主持完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破解了煤矿灾害中冲击地压预测、防治的难题,为保障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该项科研成果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这是辽宁工大自2008年“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第二次捧起这份殊荣。在煤炭五大灾害中,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是比较困难的技术,辽宁工大在冲击地压预测、防治方面有着30余年的研究历史,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此次获奖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揭示了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了判别准则,有效地指导了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实践;研制了冲击地压预报的便携式电荷检测仪与在线式电荷监测系统、地面与井下微震监测系统、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研发了削弱煤岩体冲击倾向性的大直径强排粉钻孔技术和降低岩体应力的深孔爆破断顶断底技术。其中有两项技术获发明专利。   据悉,该项科研成果目前已在全国40余个矿井应用,获经济效益46亿元。
个人分类: 微震|2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edward3 2011-1-15 00:32
编号:162 名称: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 主要参加人:潘一山,郎庆田,齐庆新,姜福兴,孙庆国,张明,潘俊锋,刘福祥,阚兴,李忠华 主要参加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等级:二等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醒注意骗局
张志东 2009-4-9 15:29
有中国华夏专利技术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地址在武汉市)假冒颁发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骗取专家评审费和工本费等960元. 请大家防备. 姓名: 董莉茵 提问时间: 2005-02-17 13:42:16 提问类型: [ 反映问题 ] 问题: 贵部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方科技报》的记者,有位读者梁先生向本报社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最近他收到了一个名为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交易管理服务中心的单位所寄的获奖通知书,通知书称梁先生的专利在2005年1月下旬由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发明奖评审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国家专利技术发明奖及第五届国家专利技术进步奖评审活动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通知书里请梁先生收到获奖通知书后尽快将专家评审费及工本费人民币680元从邮局办理加密汇款给此次活动的赞助协办单位,即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交易管理服务中心。如果接此通知超过30天未办理领奖手续者,视为自动弃奖处理。 由于最近社会上出现了部分类似这样的诈骗活动,我报社本着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因此希望贵部门帮助查询在北京是否组织了相关的活动,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发明奖评审委员会的性质及主管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门是否有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交易管理服务中心这个单位。望早日答复。 此致 敬礼 答复: 关于警惕借国家科技奖励名义行骗的说明 近日,我办获悉,武汉市一名为亚太专利技术服务中心的组织,自称受到所谓国家荣誉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的全权委托,负责所谓第四届国家专利技术优秀发明奖和第四届国家科技最佳成果进步奖的颁奖活动,打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旗号,向一些单位和人员寄送获奖通知书和伪造的证明文件,借此收费牟利,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现我办就此澄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均严格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国务院从未设立过所谓国家专利技术优秀发明奖和国家科技最佳成果进步奖,也不存在所谓国家荣誉评审委员会和国家科技成果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是唯一负责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组织工作的政府部门,从未委托过其他任何组织进行国家科技奖励的颁奖及宣传活动,且国家科技奖励活动依法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该亚太专利技术服务中心的行为纯属诈骗,其所从事的任何活动与科技部无关。特此说明。 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二00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上面的问题和答复来源于科技部网站. 看来玩这种骗局的是同一伙人, 都是在武汉. 只不过单位名称有点改变, 价钱也有所上涨. 而现在干脆直接就颁发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胆子越来越大. 不知道武汉市的公安部门都在干吗??????
个人分类: 感言|6769 次阅读|1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