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人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考古人王树明的学术人生
lifeng9038 2018-1-4 22:05
考古人王树明的学术人生 王树明,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海岱考古》常务副主编。 王树明,男, 1936 年生,山东省成人,中共党员。 196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1965 年(“文革”前),历史系党总支研究决定王树明留校任教,“文革”中又被分遣到山东沂源四中任教。 1972 年调山东省博物馆。 1980 年调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任编辑室主任,《海岱考古》常务副主编,研究馆员。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山东省古文字学会理事,山东省郯国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物专家协会委员。 1977 年至 1982 年,先后主持的重要发掘工程有巨野红土山昌邑哀王墓、临沂凤凰岭东周墓、莒县陵阳河与大朱村大汶口文化墓地、长岛王沟东周墓地的发掘。 1980 年至 1984 年,任山东省兖石铁路考古工作队总指挥,负责全线的文物普探和考古发掘工作。在诸城前寨与莒县陵阳河一带发现图像文字的研究中,指出远在 4800 余年前,发迹山东诸城、莒县一带的帝舜太昊部族,以吹乐器类图像文字“凡”即“风”字为族姓徽文,崇拜太阳神,已经有了春季、夏季概念,还有崇拜酒神,用树为社神的习惯。主要编著有:《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山东省史前文化论文集》、《海岱考古》第一辑、《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论文集》等。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要有《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陵阳河墓地雏议》、《齐地得名推阐》、《帝舜传说与考古发现诠释》、《“亚丑”推论》、《 㠱 祖夷羿新解》、《鲁北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与古史传说中的夷夏交争》、《东岳泰山新诠》等论文,依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对我国古代东夷地区有关方面的历史进行了研究,提出诸如古“齐”字由三枚镞矢形组成,反映齐地先民崇武、尚箭;祖籍于齐地腹心区域的亚其一族,以射神后羿为宗神,以及我国商周时期及有夏一代泰山,是鲁中南地区蒙山一类说法。 1989 年,山东省博物馆组织专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将所有能收集到的山东地区金文资料进行汇集和整理,编纂成《山东金文集成》,王树明任本书的学术顾问,对本书的编写进行了指导和审核。 1996 年退休后,仍活跃在我国史学界、考古学界,继续致力于我国史前文化、图像文字、古文字和东夷地区及其相关地带的历史研究。这一阶段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蒙城尉迟寺发现图像文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从邓家湾与肖家屋脊发现图像文字说起》、《肖家屋脊发现图像文字与楚祖颛顼帝高阳 - 兼论有夏大禹一族的图腾徽帜》,以及我国古代先民崇拜山神祭祀山神习俗重大发现类文章,诸如《牛河梁与东山嘴猪头山神祭山遗迹释疑》、《安徽含山凌家滩脩蛇山神祭山遗迹寻绎》等等。上述相关诸文论证,文献记载中,发迹于我国鲁东南一带的帝舜太昊部族,曾沿太沂山系以南西徙中原,之后又折而南向与三苗族团对峙说法,确有所本;我国古代人民有崇拜山神的习惯,夏人以龙为图腾,中国人民崇拜龙的习尚也有所据,查其原始或肇造于六千余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滩先民,对其遗址正北十华里太湖山,祭祀山神的习惯的演变和流传。 他以考古资料为根据,采用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历史上对古代帝舜太昊一族的缘起、舜征三苗、禹征三苗传说、有穷后羿传说、苍颉作书传说,以及我国古代人民所以崇拜龙、以龙为图腾说法,虽然有不少谬曲荒诞的地方,但都有不少的确存在的物质文化背景,将其一律斥之为悠谬,是不可取的。 学术论文举要 1 、《鲁北地区发现龙山文化古城与古史传说中的夷夏交争》(《华夏考古》 2007 年第二期) 2 、《亚醜推论》(《华夏考古》 1989 年第一期) 3 、《齐地得名推阐》(收入《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 三秦出版社 1988 年版;《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4 、《 㠱 祖夷羿新解》(本文原以《 㠱 祖夷羿疏证》一名收入《管子与齐文化》一书,北京经济出版社出版 1990 年版。因受印刷条件限制,文中使用古文字全部删除,令人难以卒读,修改充实后又以《 㠱 祖夷羿新解》一名,刊发于《华夏考古》 2004 年第二期,恢复了本文的原貌。) 5 、《山东高清县陈庄西周城址周人设防薄姑说—也谈齐都营丘的地望与姜姓封国》(《管子学刊》 2010 年第四期) 6 、《山东省桓台县史家商代箕( 㠱 )国都址东夷旧部薄姑说》(《管子学刊》 2011 年第二期) 7 、《莱夷索隐》(收入《高明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 8 、《山东乳山刁虎山莱夷祭山遗迹的推定》(《北方文物》 1988 年第二期) 9 、《东岳泰山新诠》(《故宫学术季刊》(台湾)第十五卷第三期) 10 、《陵陽河墓地刍议》(《史前研究》 1987 年第三期) 11 、《大汶口文化发现陶尊与陶尊文字综述》(《故宫文物》(台湾)第八卷第十期,总 90 期) 12 、《谈陵陽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收入《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 1986 年 9 月版) 13 《帝舜传说与考古发现诠释》(《故宫学术季刊》(台湾)第九卷第四期) 14 、《苍颉作书与大汶口文化发现陶文字》(《中国文物世界》(香港)二零二期) 15 、《山东莒县陵陽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现笛柄杯简说》(《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5 ) 16 、《考古发现中的陶缸与我国古代的酿酒》(《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 1989 版) 17 、《莒县陵陽河墓二十五发现社树文字》(《故宫学术季刊》(台湾)第十八卷第十四期) 18 、《大汶口文化中骨牙雕筒用途的推测》(《考古与文物》 1991 年第三期) 19 、《大汶口文化墓葬中龟甲用途的推测》(《中原文物》 1991 年第二期) 20 、《山东临沂凤凰岭东周墓墓主身份的推定—临沂凤凰岭东周墓结语》(《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 1987 年版) 21 、《邾史二题》(收入《小邾国文化》一书,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 年出版) 22 、《从陵陽河与大朱村发现陶尊文字谈起》(《东方考古》第一集,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23 、《双墩碗底刻文与大汶口陶尊文字》(《中原文物》 2006 年第二期) 24 、《从邓家湾与肖家屋脊发现图象文字说起》(收入北京大学《古代文明》辑刊第七辑) 25 、《蒙城尉迟寺发现图象文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华夏考古》 2012 年第四期) 26 、《肖家屋脊发现图像文字与楚祖颛顼帝高阳 - 兼论有夏大禹一组的图腾徽帜》(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海岱考古》第七辑) 27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中的帝舜》(收入《诸城大舜研究》一书,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 28 、《牛河梁与东山嘴猪头山神祭山遗迹释疑》(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海岱考古》辑刊第六辑) 29 、《安徽含山凌家滩脩蛇山神祭山遗迹寻绎》(收入《李下蹊华—庆祝李伯谦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2017 年版)
3910 次阅读|1 个评论
找呀,找呀,找帽子
热度 5 libseeker 2017-4-4 19:08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学术界的帽子,林林总总,有大有小,“含金量”有多又少,甚至有的就是“草帽”……茫茫人海中,找呀,找呀,找帽子的人,或许有你,有我,还有她/他。 找帽子有理由吗?需要理由吗?…… 2013年9月,第一次参与申请所在小地方的帽子。按照规定程序熟悉其选拔、培养与管理办法,填写申请书,准备系列支撑材料。帽子不大,但正儿八经,有模有样。恭恭敬敬按规定程序规定时间规定格式提交材料,等啊,等啊,等到次年5月公示。虽说榜上有名,但位居“长尾”。内心不甚满意,参照相关资格条件,似乎应该占据更有利地形。转念一想,身为草根,配上一顶“草帽”,是为“般配”。 起初,我对这顶帽子,给予了一定期望,比如对小孩上幼儿园方面,按照文件中的政策是有优待的。文件上,还有其它“福利”,比如图书资料费、课题经费之类。我当时最看重的是小孩上幼儿园之事。事实上,这顶帽子对我似乎真的没有什么用,我不知道对他人是否有用?有多大用?小孩上幼儿园,我一点劲也没能使上,妻子拜托同事找熟人才得以解决。这顶帽子,给我带来的还真就是一张纸,实话实说,纸张的质量似乎真的有瑕疵,太薄了点。文件上说的若干好处,有的是未兑现,有的是实在“够不着”。职称申报写材料时,我还曾为是否填入申报表中而纠结多时。最初,我还挺好奇,还曾专门向“过来人”咨询何故?答曰,一向如此。自此之后,我对帽子多了几分“敬畏”,继而敬而远之。 近日,带小孩逛博物馆。无意中,发现墙上张贴有某帽子申报的文件。浏览了一下。我觉得我该参与。回到家中,继续浏览相关信息。纠结了两天,参与呢?还是不参与呢?有用吗?无用吗?…… 有道是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马上就要“老了”,“过气了”,“玩不动了”……趁着尚有米下锅,生把火煮煮,能否煮成熟饭?饭是否香?暂且先别费那个脑筋,谁知道那片云彩会下雨?心动不如行动。虽说手头有点“存米”,但得翻出来晒晒,挑挑拣拣。从早上7点,忙到下午两点多,等待“下锅”…… 找呀,找呀,找帽子……敬个礼呀,握握手,你究竟有几个好朋友? 延伸阅读: 吴道澄.学术界的“帽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4438-989837.html 刘庆生.小议“帽子”答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038234.html 李明阳.有帽子的教授是个宝,没帽子的教授是棵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020644.html 夏志.院士帽子知多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5687-722003.html 谢晓华.原来有这么多学术帽子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308-1001442.html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3934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放弃不能确保生活稳定的理想,选择能平衡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道路
热度 72 AlecXu 2015-8-6 05:19
科学网上 关于养家糊口和追逐科研理想的矛盾的讨论 又火起来了。就我个人来说,虽然不用担心经济问题,但是对于是否继续在学术界工作,我考虑了挺久,也就最近一年才逐渐清晰地确定要怎么做。所以对这个话题,我有话想说,倒不为说服别人,只是阐述一下对自己人生选择的看法。 要说是否喜欢科研工作,我是喜欢的,而且,也不仅仅是喜欢,我做得也不错。我有一个良好的博士训练,技能相对全面,我既在光学方面有充分的训练,在生物样品制备上也有得到充分的训练,也能独立编写程序,改进旧有的算法来进行数据分析,也不缺乏自己的科研想法,对自己所在的学科发展有自己的判断。我对自己在科研上的表现是满意的。经济上,我也没什么特别好担心的,读博士几年以及博士毕业后继续干科研这一年多我也存了不少钱,目前在做的项目进展也算顺利,导师也乐意继续雇佣我。我在实验室和大家处得也很愉快。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理由我需要转行的,然而我却决定不再做科研了,所以暑期前和导师商量合同的时候,把合同期缩短到年底,当然导师说如果我愿意,还可以再延长的。 当年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是立志要做教授的,也拒掉了硕士论文的丹麦导师推荐我进入一家世界一流企业的机会(我做论文的期间,分别有一名硕士和博士生答辩后进入该企业工作)。我上博士还没多长时间,我就在业余时间开始关注成功的科研前辈讨论博士后这个过渡阶段应该如何做,十分笃定的样子。博士头几年,我对科研有着极大的热情,业余时间常常拿来读大量的论文,能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东西,我都会有意识地涉猎。我在实验技能还在努力积累的菜鸟阶段,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就已经可以提出不错的问题了。我还清楚得记得,我刚刚读博士头几个月在北海道大学交换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提出的一些犀利的问题,就已经让一些在座的博士生、博后以及一些教授刮目相看... 我对科研的热情,是在亲眼目睹了一些相当优秀的同事难以在学术界得到一个稳定职位,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状况下日益消减的。博士期间和我共事的,也是满怀科学热情,我个人认为最有希望日后成为教授的希腊学长最后去了一家德国的光学仪器公司做技术支持。他博士在读期间就已经是一个完全成熟独立的优秀科学家的样子,所以他博士毕业找工作,就是奔着长期合同的职位去的。他是有这个实力的,但是他没有得到这样的工作,临时性的博士后的工作,他看不上。然后他就决心放弃了继续干科研,去公司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了。他没有继续干科研,给我带来很大的心理震动。我们实验室还有一个人,也让我动了打退堂鼓的心。这位是个瑞典人。博士毕业之后先后去了企业工作了几年,后来在位于洛桑的瑞士联邦理工干过半年,之后去洛克菲勒大学干博后两年但是这两个博后期间并没有做出可以发表的研究(只在纽约期间发了一个一作的 review 文章,引用很高),然后回到瑞典做出来一些自己原创的东西,以很高地效率发了好几篇非常好的文章,却因为年龄的原因(按博士毕业后年限计算,不计算生理年龄),没机会得到 tenure track的职位 以期将来成立独立实验室。他现在在瑞典一个国家实验室得到一个 lab manager 的职位,管理我们组在这个国家实验室的卫星实验室,负责和外校的科研项目合作。这两位,一位是我敬佩的学长,一位是我的副导师,他们都手把手地带过我做实验,教我调仪器。他们都是优秀的科学家,但是学术道路走得都算不上顺畅。 他们就发生在我身边的经历,让我不再执念于学术界的工作。我现在确信,专业上的优秀是一方面,运气也很重要,甚至会成为决定性的。每年更新一次合同的工作,我觉得很难让我能安心地投入去做研究。读博期间,虽然合同也是一年一签,但是我很确定我可以安稳地干五年,所以我能沉得下心来好好干。博士毕业之后,不确定性就大为增加。补充说明一下,我现在从事的工作,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做科研,另一半的时间负责组织学术会议,以及本校和国内一所名校的校际合作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并不是一个可以获得长期合同的职位。而我想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不想再满世界飘来飘去了。这就是我个人要离开学术界的理由。 我是一个现实的人,当然,我依然怀有理想。如果我去工业界将来能做得还不错,如果运气好甚至于取得经济上的成功,我一定会资助科研,让其他追逐科研梦想的人,能够有更大的机会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指责国人浮躁,却不给与可以让人安心工作的条件,太不靠谱。
个人分类: 看人生|32608 次阅读|163 个评论
来新夏先生的学术人生
libseeker 2014-4-2 11:06
2014年4月2日,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及CSSCI检索,粗略考察来新夏先生的学术人生。 2014年4月2日读秀学术搜索作者含“来新夏”,找到相关图书240种。1955-1964年5种,1975-1984年10种,1985-2014年,除1989年外,每年均有1种以上。2006年为103种,其中《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100种(来新夏主编,该书是一部从清代刊印的硃卷中摘录清代科举人物家族背景资料而编成的大型资料书,以中举本人为条目单独进行编辑,约六百页为一册,分册装订。)。最早为1951年《美帝侵略台湾简纪 1945至1950》 (来新夏编著 页数:46 出版社:历史教学月刊社 出版日期:1951),最近为2014年《旅津八十年》(作者:来新夏著 页数:398 出版社:天津市: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 来新夏部分学术著作被图书馆收藏及引用概况。《清人笔记随录》(2005)收藏馆189个,引用量52;《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1983年)收藏馆634个,引用量422;《古典目录学》(1991年)收藏馆147个,引用量397;(《古典目录学浅说》(1981年)收藏馆449个,引用量283;《古典目录学浅说》(2003年)收藏馆288个,引用量141;) 、《北洋军阀史稿》 (1983年)收藏馆232个,引用量245;《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1990年)收藏馆338个,引用量225;《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2000年)收藏馆337个,引用量158;《中国地方志》(1995年)收藏馆10个,引用量207。2013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发布“被引用图书最多的作者”来新夏“被引图书种数”71种。 期刊标题中含“来新夏”有38篇。最新为“来新夏教授 .中国研究生,2013,(第2期)”。,另有《来新夏先生图书馆学思想与成就研究》(徐建华,冯凯悦.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第3期)),系“来新夏先生图书馆学学术生涯纪念专文”。作者中含“来新夏”共636篇,其中2013年10篇。最早为1955年,《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禁烟问题”》(南开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5(1))、《同盟会及其政纲》(历史教学,1955(6))。1955-1964年14篇,1975-1984年98篇,1985-2013年年年均有4篇以上,超过20篇的年份有1985,1986,1995,1996,1997,2003,2004,2005,2006,2009。 CSSCI检索。来源文献检索,1998-2013年,“作者(第一作者+精确)=来新夏”,结果47条(其中论文37,综述1,评论7,其他2)。被引文献检索,1998-2013年,被引作者=来新夏,结果数249条,总计被引458篇次(引文类型其中期刊论文74条、图书336条)。 来新夏先生1923年生于杭州,1946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主要从事历史学、目录学和方志学等研究。若以此次考察所显示1951年出版的《美帝侵略台湾简纪 1945至1950》为来先生学术生命的起点,学术生命长达63年,若以1946年计则长达68年!期间历经沧桑,然而其学术生涯,文丰笔健,生命不息,学术不止。来先生2014年3月31日下午仙归,2014年3月6日于《海南日报》发表《难得人生老更忙》,文中道“在老师人生感悟的启迪下,我自八十以后,胸襟开阔多了。为友人题签写序,亦多乐从。对布道传业,亦视为理所当然。笔耕不辍,非谋稻粱,我手我口,愉悦世人,不亦快哉!”,“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在‘难得’的‘更忙’氛围中,更充实,更有兴致,快快乐乐地过好另一半‘更忙’的日子,无怨无悔,不忮不求地完成人生的使命。” 来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延伸阅读: 归去来兮,道气长存——敬悼来新夏先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781042.html 附资料: 《来新夏自订学术简谱》有关《清人笔记随录》内容: 1963年,“3月,终日闲暇,乃检读校图书馆所藏清人文集与笔记,每读一种,辄写题录一篇。历时二年余,积稿盈尺,其文集提要名曰《结网录》,成二册,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之意;其笔记提要名曰《清人笔记随录》,成一册,二者惜均于文革时毁于火。”1966年“8月中旬,家中数次遭受红卫兵以‘扫四旧’之名打砸抢,除财物外,包括二十四史在内的近千册线装书以及《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林则徐年谱》、《结网录》、《清人笔记随录》等手稿均付之一炬。”1970年“夏历六月初八,我生日当天,被勒令全家下乡,到南郊区太平村翟庄子大队插队落户,暗改为农村户口。家具衣物多以低价处理,而残篇断章皆捆载偕行。临行,唯挚友巩绍英教授不顾风险,亲来相送,并谆嘱务必将《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恢复重写,认为此书必为传世之作,内心颇受鼓舞。从此乡居四年,除每日照章下地劳动外,每日晚间一心整理残稿。《林则徐年谱》草稿和《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初稿虽均纸断笺裂,点划斑驳,惟字句犹能辨识,于是依次清正,历时三年相继完成是二书第三稿。《结网录》与《清人笔记随录》则无片纸遗存,惟俟诸异日。 ” 《清人笔记随录》自序有关该书成书背景 “笔记之体,始于汉魏,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其数量之夥,难有确指。余以专攻于有清及近代史事,乃于课余,不时浏览清人笔记,历时十年,时读时辍,积数当在百余种之谱。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执教南开大学,口讲指画,间引笔记史料,颇增课程情趣,乃决意整理散笺成文,以求广为人用。又经十年,整理提要近百余篇,见其有关学术、典制、人事、风情、传闻、异说、物产、奇技,无所不包,几如身入宝山,目不暇给。文稿装成二册,敝帚自珍,视若枕宝。不意“文革”之火骤起,各种积稿尽付一炬,痛心疾首,情难自已!深惟手脑尚健,残笺幸存,遂默祷上苍,誓以有生之年,重整成书。七十年代之初,奉命躬耕津郊,乡居四年,每于农隙,整理残缺,次第恢复旧稿,先后再成《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林则徐年谱》二书,并新撰《古典目录学浅说》。八十年代之初,国运振兴,百事入轨,遂于公私猬集之余,再次修订各稿,并获梓行。八十年代之末,乃着手重修笔记提要之作,并以《北游录》一篇居首,以谈迁重纂《国榷》之志自喻。 旧箧所存随手札录之笔记残笺,尚有百余种。其中以清人笔记为主,尤以清前期者为多。其纯为谈奇说怪、因果劝戒之作,如康乾时史震林所撰《西青散记》四卷,主要记仙子临坛乩语,多荒诞不伦;乾隆时沈起凤所撰《谐铎》十二卷,所记不外因果报应、善善恶恶之说;同光时宣鼎所撰《夜雨秋灯录》三集共十二卷,内容多说因果报应,神怪诡异,歌场奇遇,娼女韵事等,均于征史论事无补,虽有成稿,亦皆屏而不录,尚得百种有零。于是略循向、歆遗规,每种一文,记述撰者生平,内容大要,有关序跋,备参资料,版本异同等。其一人多种,皆聚一人名下。全稿以撰者生年为序,其难定确切生年者,则列于有具体生年者之后,而以姓氏笔画为次,俾读者能按人求书,因书究学。至世纪之末,旧稿并新增,整理成篇者,达二百有零,约达五十余万字。若待竭泽而渔,势所难能。且年登八秩,体力就衰,一时难有增益。于是尽一年之力,通阅全稿,详加编订。因所记均为清人,而体例又为随手札录成篇,故定名日《清人笔记随录》,谋付剞劂,一以了五十余年经营之愿,二以供学人翻检之需。如天假以年,定当依次撰文,续编成书,仿容斋遗意而将以二三编为序,则此编当可膺《初编之实》。”(摘自:来新夏著.清人笔记随录.中华书局,2005.1:自序)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3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和两位生物物理学学术领袖的有趣互动——记昨日的学术会议
热度 5 AlecXu 2013-12-11 05:55
昨天 周一,12月9 日,我们 KTH Life science technology platform 举办了一个为期一天的学术会议(有150个人左右注册)。我导师因为是这个学术平台的督导,这次会议邀请谁,安排会议行程等等很多内容导师都亲力亲为,尽管 系里有一个秘书会帮忙打点一些事情 ,然而各种琐事实在是多,也免不了要把一些工作分派给组里的人来分担。 导师给我安排的任务,是负责接送因为发展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解构生物大分子而在 2002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瑞士科学家 Kurt Wüthrich 。具体地来说是帮忙订出租车,陪同他从他下榻的酒店到我们系,以及在会议结束之后送他回去。这样的任务,我当然是欣然接受了。导师在上周五一大早把这个安排发送给他,也抄送了一份给我。导师在信中对 Kurt 的称呼毕恭毕敬,用的是 Professor Wüthrich ,这在瑞典是很少见的一种称谓方式。信中,导师专门问及对于我们的接送安排, Kurt 是否能够接受,所以从心理上说我们期待得到一个邮件回复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邮件回复。我想不能这么等下去,就直接把出租车订好了。 意想不到的是,周六晚上,我意外看到手机上有一个未接电话,电话号码区号是瑞士的,当时我应该还在 Karolinska Institute 的新讲厅聆听诺贝尔奖生理或医学奖报告......后来才知道原来 Kurt 在期待在机场专门为他订好的出租车...... 周一我们约定的是在早上 11点15分从 Grand Hotel (奥巴马访问瑞典的时候会把整栋楼都包下来,并对附近街道实行严格交通管制)出发 ,但是为了确保一切准确无误,我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到。我注意到酒店的接待处附近不少人说着英语,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常见,因为我不常来。只是我注意到旁边还有个带有诺贝尔奖标志的柜台,看来不少人是和诺贝尔奖有些关系了。 我订的出租车提前了 7 分钟到,而 Kurt 则迟到了 5 分钟。司机按理说应该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因为预定出租的时候都讲过,他们应该有记录,结果他闻所未闻,好在有车载的定位系统,所以一切也算顺利。 上了车,我问 Kurt 感觉斯德哥尔摩如何。他说天气真不错,另外在Grand Hotel住能遇到不少有趣的人。我接话说这个期间不少诺奖获得者吧。他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他说不仅仅如此,还有很多政府高官 以及有钱人......司机听我们聊天,插话进来说他以前也是个化学家,做的就是结构生物学,不过不是用核磁共振,而是 X 光晶体衍射。他是欧洲人的长相,名字也是颇具瑞典特征的(我说这个是因为瑞典的司机以移民居多),具体我没记住,不过我也没好意思问怎么就跑去做司机了......我突然想到 转行做出租车司机的生化学家Douglas Prasher。他在克隆出来绿色荧光蛋白后无偿献给后来因为荧光蛋白获得2008年化学奖 Martin Chalfie和钱永健...... Kurt 的讲座可能是整个会场,大家听得最云里雾里的,我想大概只有做核磁共振的人才能完全跟得上吧。当然,他的研究很了不起,三维动态高精度的解析度,对 X 光晶体衍射技术而言是很重要的互补技术。很遗憾我不了解这是如何实现的。 Kurt 在会议结束后,没有参加我们的 Poster session,而是前往参观位于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北欧博物馆了 。 提到 poster, 昨天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得到了业界领袖 ,德国科学家Stefan Hell 的赞扬,在大概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我简要介绍了我自己想出来的一个改进图像处理的一个算法。 简单提一下, Stefan 是第一位打破远场可见光光学衍射极限,开发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的旗舰型人物 ,很多人都猜测他将来可能拿诺贝尔奖。他最近的工作中,还极大地提高了超分辨率显微镜的拍照速度 ,这是其他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所无法媲美的,非常的了不起。能够得到他本人对我最近的工作(即将完成,但最近刚开始动笔写初稿)说出“very good”的评价,我当然心里美滋滋的。Stefan 还问我是不是快毕业了,说他还记得我刚刚进入导师实验室的样子。虽说Stefan 是我导师的好友,见面的机会不太少,我还去他哥廷根的实验室学习过,但是我还真的很怀疑他对我以前能有多少印象。好像之前唯一一次能够和他面对面说话的机会,是第一次我随同导师和他见面时,我提出帮他拿手提箱...... 一晃博士我都读了 5 年了,不少学弟学妹都早博士毕业了。剩下最后几个月,加油!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443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做客金属所青年职工俱乐部“科学文化讲坛”
jianxu 2013-11-29 17:58
11 月25日下午,由青年职工俱乐部主办的第三期“科学文化讲坛”在师昌绪楼403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主任助理、科学网知名博主徐坚研究员作了题为“科学文化VS学术人生”的报告。活动由精密管材研究部副主任都祥元博士主持,共计80余名所内青年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报告中,徐坚研究员首先简述了自己对科学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他强调,文化与价值观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单位或者集体,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但其重要性以及内涵经常被忽视。 因此,关于“科学文化”的研讨对于青年研究人员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他结合自身的求学与工作经历引经据典,阐述了对“ 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时下的学生对选择学术人生缺乏兴趣? ”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 最后,他强调指出:“ 科学的成就植根于健康的科学文化;‘novelty’和‘insight’是我们现阶段学术研究中最为缺乏的两个元素 ”。同时,他寄语青年研究人员“ 如果不能乐在其中,便没必要去选择学术人生;既然选择了学术人生,就没有理由让它平庸。 ”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徐坚研究员的精彩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互动问题的热烈讨论促进了现场观众对科学文化内涵的深入思考。   青年职工俱乐部“科学文化讲坛”自创办以来,秉承着宣扬“科学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和创新文化”的理念,为我所青年职工搭建了与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沟通交流的平台。 相关链接 http://www.imr.cas.cn/xwzx/zhxw/201311/t20131129_3987855.html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人生,会拼才会赢
libseeker 2013-7-22 16:17
近年,经历过多次膝盖酸软。给了我一些感悟。 膝盖酸软的毛病,原以为是冬天骑电瓶车不戴护膝等原因导致,还曾怀疑为风湿或关节炎。自行找膏药及药水,似乎未见效果。这毛病最严重的时候,走路都几乎走不动。能走动,上下楼梯亦是相当艰难,且伴随有疼痛。这毛病,通常会持续数天。有一回赶上出差前几天开始,我想坏了,那种状态在外可不行。跑去卫生所,医生首先排除是关节炎,建议我看中医。中医给推拿了一下,居然当天就好了。根据医生建议,买了点六味地黄丸。症结大致概括为:未休息好,肾虚了。这毛病的来与去,似乎都无啥征兆。 我对膝盖酸软有些恐惧,且会自然联系到高三时得过的一次病。还是读高三的时候,凌晨三四钟的样子起床想去尿尿,忽然发现走路艰难,很短的路程,回来都几乎摔倒了。天亮后,居然感觉情况加剧了,浑身无力,根本走不了。所幸的是,同村有位上医专的邻居,恰巧在县人民医院实习,恰巧也临时住在我所租住的那家人家,是他及时送我上医院,并跑前跑后。到医院及时做了化验,给我的印象的几个词是:周期性神经麻痹,低血钾。挂了水,还开了一些药(包括有口服的氯化钾液体)。当天就基本恢复了,没住院。当时的情况甚是吓人,当时大概是邻居通过托人带话的方式通知我的父母,第二天一早赶早班车从乡下来到我租住的地方。那次急病,当时的反思是,可能是冲凉水澡冲得过多过频,用的水是压水井里边出来的水,够凉够“激爽”。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记起,每每热泪盈眶,有后怕,有温暖,更有感谢与感动。 我目前不怎么敢熬夜了。因为如遇“不测风云”,单单是膝盖酸软这种,就有所顾忌,得反思是否“得不偿失”。同时很是感慨,按照常人的生命周期,这会尚属“壮年”,居然如此“弱不禁风”! 大概是通过“爱拼才会赢”这首歌,让我在中学时代坚定了“爱拼才会赢”的信念。随后的人生阅历中,我感受到了:不是爱拼就会赢,只是爱拼才有可能会赢,会拼才更可能会赢。 学术人生其实也同时是“艺术”人生。 什么叫“会拼”,大概是得明白:有志有力还得有物相之。科研路上,学术生命因人而异,有的人匆匆太匆匆,慨叹此生未完成,而有的人却“学术生命常青”,可谓经久不息,绵延60年,甚至更长。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我等天资平平的凡夫俗子,欲使“学术人生”有所趣味,大概只好寄希望于学术生命尽可能的长一些再长一些。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38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Poetic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oetry
carldy 2012-11-29 22:03
I attended a lecture named "poetic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oetry" by Prof. David Liu in Nov. 28th, 2012. Here enclosed the repor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hope they can remind me of the happy time here in future. Computer scientist Prof. David Liu gives a talk on “Poetic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oetry” Prof. David Chung-Laung Liu, a world-renowned computer scientist, education expert and Doctor honoris causa of the University of Macau (UM), today (28 November) gave a lecture entitled “Poetic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Poetry”, at UM’s Cultural Centre, to a full-house audience of UM staff and students, local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UM Rector Wei Zhao gave a speech before the lecture, in which he mentioned four reasons that make Prof. Liu the pride of all Chinese people. First, Prof. Liu received his early education in Macao, and after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he went to Taiwan and then the United States to pursue further education, and eventually attained remarkable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Second, during the time he served as the president of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the university progressed by leaps and bounds, which is testament to his brilliant leadership skills. Third, he answered the famous “Qian Xuesen Question” by educating a student (Prof. Andrew Chi-Chih Yao) who later became the first and only Chinese to receive the Turing Award, which is considered the Nobel Prize in computer,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award. Fourth, he gave up his tenured professor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return to Taiwan and devoted himself wholeheartedly to educating Chinese—this admirable decision of Prof. Liu has mo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scholars to do the same. Prof. Liu opened his lecture with discussion of a chessboard, and went on to intriguing examples of questions, problems and phenomena in our everyday lives that could be easily explained by mathematical theories. He unveiled the mathematical aspect of poetry and the poetic aspect of mathematics through ingeniously interwoven examples of maths theories and problems and quot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oems, both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to an entranced audience, who frequently interrupted his speech with thundering applause and laughter. Prof. Liu also shared some of his life experiences, especially the period when he was studying in Macao. He stressed that education knows no boundaries, and every life experience could be a disguised opportunity to learn something. The essence of maths, explained Prof. Liu, is to find and establish connections between things where others don’t see any. Therefore, noted Prof. Liu, maths and literature are like two different paths leading to the same destination—to discover and appreciate what’s beautiful in life and in the world. The audience lingered long after the lecture was over, taking turns asking Prof. Liu questions. Prof. Liu advised the participants to have extensive interests in the pursuit of knowledge, to explore in an in-depth manner, to imagine boldly, to listen with an open mind, to think critically, to strive for perfection, to have a sense of humility, and most importantly, to never give up. He also encouraged everyone to be a diligent reader and thinker. Towards the end of the QA session, Rector Wei Zhao presented a souvenir to Prof. Liu on behalf of UM. Prof. Liu received his bachelor degree from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wan, and received his master’s and PhD degrees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A world-class computer scientist and a dedicated educator who has nurtured many outstanding students, Prof. Liu is the pride of Chinese people. He has successively taught at MI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nd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for over forty years. He is currently William Mong Honorary Chair Professor of Computer Science at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He is a member of the Academia Sinica and a 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and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He has received honorary doctorates from UM and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His major awards include the Phil Kaufman Award from IEEE’s Council on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the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from IEEE’s Real Time Systems Technical Committee, the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from IEEE’s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and the IEEE Education Medal.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VLSI circuits, 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 real-time systems,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nd discrete mathematics. He has published over 180 technical papers, eight technical books, and seven essay collections in Chinese. http://news.umac.mo/nrs/faces/pub/viewItem.jspx?id=22546locale=en_US 國際知名計算機科學家、澳門大學榮譽博士、知名教育專家劉炯朗教授今(廿八)日於澳大文化中心主講題為「數裡有詩,詩裡有數」的大師講壇,除澳大教職員與學生外,還有來自澳門多間學校的師生以及大批公眾蜂擁而至,全場座無虛席。 開場前,澳大趙偉校長首先向在座聽眾親切介紹了劉炯朗教授,他特別指出四點:首先,劉教授是澳門人,1952年從蔡高中學畢業後,先後赴台、美留學,學術成就非凡;其次,劉教授在擔任台灣清華大學校長期間,推動該校踏上騰飛階段,足見其非凡領導才能;其三,劉教授代表中國人回答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他培養的學生姚期智教授是有“計算機科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圖靈獎自創立以來唯一一位華裔獲獎學者,足令華人、尤其是澳人感到驕傲;最後,劉教授放棄在美終身教授席位,返台投身華人教育事業,貢獻心力,不但令人敬佩,更成為後來一大批海外華人學者歸國效力帶來積極表率,影響意義深遠。 劉炯朗教授在講座中首先以棋盤為引子,聯繫起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理論,其後再將數學與文學的詩辭歌賦結合:如數學的對稱,與詩賦的對比實為異曲同工;又以數學茶壺原理解釋詩詞鈎句、流水句等……他將看似深奧的數學原理融入古今中外的詩文篇章,深入淺出,趣味盎然,不論詩文佳句還是數學思考題,皆順手拈來,不時引發觀眾歡笑鼓掌,令大家充分領略數學與文學的巧妙內在聯結與迷人魅力。在演講會上,劉炯朗更即場分享自己當年在澳門的求學與成長經歷,他強調教育無邊界,一個人的任何經歷其實都是教育的一部分。研究數學之根本,也就是在常人看不到之處,如何尋找並建立萬事萬物之間的關係。故此,他指出數學和文學其實殊途同歸,都是為了發現和欣賞“美”──萬物之美及生命之美。演講後,在趙偉校長主持下進行互動環節,劉教授一一解答了現場觀眾的提問,他提出,做學問要興趣廣泛,深入探討,大膽想像,虛心聆聽,嚴謹批判,追求完美,並心懷謙卑,不懈努力。他更鼓勵大家要多讀書,多思考。最後,趙偉代表澳大向劉炯朗教授致贈紀念品,活動在歡欣愉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劉炯朗教授為台灣成功大學理學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理學碩士和理學博士。他年青時期曾在澳門就學,其後負笈留美,學有所成,不但成為大師級科學家,更投身教育事業,培育英才無數,值得澳門人以之為傲。劉教授先後於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台灣清華大學等高校任教四十餘年,現任台灣清華大學蒙民偉榮譽講座教授。他曾先後當選台灣中研院院士、電子電機工程師學(IEEE)會士以及計算機協會(ACM)傑出會員,並榮獲澳門大學及台灣政治大學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劉教授曾獲電子設計自動化學會的菲爾卡夫曼獎、實時系統技術委員會技術成就獎、電路系統學會技術成就獎以及教育勳章,其專業領域涵蓋超大型集成電輔助設計、電腦輔助教學、實時系統、系統組合的優化、離散數學等,迄今發表了18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8部學術專著以及7部中文散文集。
个人分类: 身边的科学 Science around you|1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安好,便是晴天
热度 6 libseeker 2012-9-12 11:01
已经有好些年没能写出像样的东西来了,对投稿也相当陌生了,心情颇为忐忑,犹历雨季,淅淅沥沥,烟雨濛濛。 当前的“论文观”已然发生了变化。理想中的论文,希望采用了规范的研究方法,掌握了适量的数据或素材,提出了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观点,最为关键的是解决了一点实际问题。种种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前我完全没有必要追求论文的“量”,希望在“质”方面有所进步。以往的论文产出是自然状态下的,今后希望依然是这样。然而这个“希望”从眼下看似乎相当渺茫。当前的环境,存在种种制约。2008年以来,工作方面,忽东忽西,一会看阅览室,一会特色数据库建设,一会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一会学科馆员,一会科技查新,一会文献检索教学,一会其它杂七杂八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只会是样样疏松,围绕实际工作做点像样的文章出来,相当不易。业余生活方面,当前很难拥有成块的时间,只有利用“时间碎片”见缝插针做点阅读与学术积累。 有不少人认为我写论文很容易。甚至还有人认为我发《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轻而易举,还寄希望于我“代笔”呢。实在是太高看我了!迄今为止,《中国图书馆学报》只在若干年前发过一篇增刊,《大学图书馆学报》发过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算是个人“呕心沥血”之作不为过,窃以为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刊对后学的大力提携。还有人“认真”的建议我代写论文赚点外快,也实在是太不了解我了。个人及家庭对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甚低。奔四的人如我——骑破烂不堪的电瓶车大大方方的上下班;买菜通常都是奔农贸市场“采购”,且一买管一星期;我及爱人用的都是价值数百元的经济适用手机。一定程度上,受诸位师友的影响,我打心底敬畏学术,并希望能够拥有“学术人生”且学术生命常青。 我欠了不少论文“债”。作为职称仍为“馆员”的我,原本我发表再多再牛的论文,一定意义上纯属多余。曾蒙一些师友邀请,我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有的科研项目,个人认为实在是贡献太少,于心不安;此外还有数家自己颇为喜爱的刊物编辑热情约稿,不管他们是否只是客气客气,于我个人即便我坦诚相告恐难从命,其实会牢记在心暗自努力的。近年还是写过几篇会议论文的,未正式刊发的还曾投过稿,但因高不成低不就未发表出来。我写这些会议论文,有的是为了完成有关方面的任务,有的则是希望领导赐予参会交流的机遇。其实我写的任何一篇论文,都希望能发表出来(不是自己要贴钱的那种),但水平着实有限,远未达到该境界。 也许我算一个“笔头”较为勤快的人。打理博客不辞辛苦;报刊发表“豆腐块”孜孜不倦;书一本接一本出(其实也就两本)……所有这些努力,若隐若现均包含一种论文情结。 窃以为,能有机会“醉心科研”,是运气,更是福气。我天资平平,身无长物,尚且有缘心系论文,“天道酬勤”是我倚重的独门利器。进一步的努力,亟待提升以下诸种能力——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挖掘新材料的能力、运用新方法的能力、提出新观点的能力、构建新理论的能力。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45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学术人生 全面教程
czyu 2010-10-12 15:59
学术人生 全面教程 学术人生 全面教程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