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ICT技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ICT技术领跑"下一个诺基亚"——芬兰清洁技术考察之旅见闻(三)
热度 2 kexueren07 2015-2-10 04:23
“ iPad 抹杀了芬兰的造纸业, iPhone 抹杀了芬兰的 ICT (信息通讯技术)产业。”芬兰经济事务部长 Jan Vapaavuori 曾这样感慨。但如今,清洁技术正作为芬兰的产业新星冉冉升起。有专家预计,如果芬兰能够实现“到 2020 年清洁技术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翻番”的目标,那么,清洁技术将成为芬兰的“下一个诺基亚”。 此行我们参观访问的几家芬兰清洁技术企业,大多包含了将智能信息通讯技术与清洁技术相结合的优势。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下一个诺基亚”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以测量、分析和自动化为主要形式的清洁技术和咨询服务,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芬兰一直是这方面的领跑者。而据芬兰贸促会信息通讯技术产业主管 Hanna Marttinen-Deakins 女士近日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通过诺基亚通信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软件、硬件和服务也正是如今的诺基亚与“通过‘ HERE ’提供智能地图”,以及“通过创新技术业务部门提供先进技术开发和许可”相并列的三大业务之一。 在佩卡索尔(Pegasor)公司 游戏公司设计空气净化器用户界面 全球每天有 10 亿人被迫生活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在中国和欧洲,由于空气质量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占全部 GDP 的 3.5% 。但目前市场上很多传统的光学监测仪器由于光学监测技术本身的弊端,实质上监测不到对人体影响最大的超细颗粒物,还有不少测量仪器质量不合格造成测量数据不准确,使人们不再相信此类测量。“你无法测量的,你就无法管理。” 总部位于坦佩雷市、在赫尔辛基设有分支的佩卡索尔公司副总裁 Markku Rajala 坚信这一点。 佩卡索尔公司 专注于 PM2.5 的监测。众所周知,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对人体健康最有害的是直径小于 0.1 微米的超细颗粒物。以北京为例,大部分颗粒物在交通、煤燃烧和烹饪等燃烧过程中产生,颗粒物的直径小于 0.1 微米。传统的光学粒子测量仪无法检测直径小于 0.3 微米的颗粒物,因而也就不能采集到这类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颗粒物。佩卡索尔公司开辟了室外空气、室内空气、车辆排放和烟尘排放等 4 个领域的监测, 利用带电粒子对颗粒物的电流进行测定, 0.01 微米至 2.5 微米的颗粒物,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其 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同时监测空气污染物数量浓度( PN )和质量浓度( PM )的产品。在尾气监测领域,其市场份额居全欧洲第一。 Markku Rajala 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还有称重法、贝塔射线法等其他专门检测细小颗粒物的方法,但是需要经常(每天或每月)更换滤膜等零部件,维护成本较高。 佩卡索尔 公司的电流检测方式不但能够提供精确的实时数据,其布网价格还比传统的测量设备便宜 40%—70% ,且基本上一年只需做一次维护。在融合了风速、风向等传感器的基础上,该监测系统还可进行污染源定位和空气质量预报。 我们一行参观佩卡索尔公司的 1 月 21 日当天, Markku Rajala 打开网页向我们展示,他们公司研发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显示赫尔辛基当天的 PM2.5 值是 14 。据说,芬兰全年 PM2.5 的日均值在 20 以下。 同时在场的 Air0 公司是一家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其移动用户界面由游戏公司设计,操作简单、便捷、人性化、富有乐趣。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愤怒的小鸟”“卡通农场”“部落战争”等同为今日“创新芬兰”代名词的电子游戏。据介绍,不仅是清洁技术领域,今天芬兰的教育领域也已引入了与“愤怒的小鸟”这样的游戏公司的合作,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SMEAR 网络给力全球气候趋向分析 大气气溶胶的形成和动态是世界公认认识气候变化和预测全球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此行记者从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 Tekes )获悉,芬兰的气溶胶科学和气溶胶技术居世界第一。多年来,在大气气溶胶形成和基本生化物理过程的探索中,赫尔辛基大学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卓越的研究成果由气溶胶和环境物理学教授 Markku Kulmala 在上世纪 80 年代开创并不断完善。 Markku Kulmala 教授的相关工作最早始于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对树木、土壤、大气影响的研究。事故发生后,大量放射性污染释放到空气中,并随着大气环流不断扩散,危机横跨欧洲大部分地区,芬兰也不幸列于其中。 Markku Kulmala 研发的敏感探测技术在大气监测领域现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名称,建立起了第一个横跨芬兰的 SMEAR 监测网络(一种基于同一站点,对大气、树木和土壤等多个项目进行采样监测的系统。通常,要用不同的设备才能监测这些。),并推动了新的对大气监测设备的投资。 “我认为,这种做法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优势,特别是在认识工作的各个流程上。” Markku Kulmala 说,“开始研究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根本无法区分分子和小颗粒。然而,这种检测能力对我们来说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是在这一刻,气溶胶颗粒才开始它的第一次生命。把握关键点上发生的变化,并能够模拟它,也许是我工作至今最有价值的方面。”此外,他和他的团队在研究生物圈内碳有机聚合颗粒和气溶胶来源之间的联系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进展。 “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发现,有更多与气候现象相关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研究,例如二氧化碳升高到怎样的水平最终会影响气溶胶的产生等等。只有当我们积累和分析了更多的测量数据,并更多地认识了气象发生的机制,我们才能知道全球气候真正的发展趋向,并知道已发生的事件哪些是不可逆的。” Markku Kulmala 表示。 同样作为先进的信息系统为环境行业带来的高效率、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的表现,如今的芬兰,水和森林资源的卫星观测结果在观测后的 4 小时内,即可从网上看到发布。
5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