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群体智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精神独立和思维发展
benlion 2014-11-4 07:50
- 个体与社会 人类,在对地球和生物的认知中发明了工具和机器,从而,形成了星球 - 生物 - 机器 - 人类的文明形态;科学,在于观念与审美、观察与经验、技术与方法和经费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然而,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社会管理,也必须是科学的应用。 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文学、艺术的理念与想象,构成宗教和人文情怀,面对未知的探索和面对未来的开拓,科学,不仅需要智慧和思想*,而且,也须具有探险的精神和承担风险的胆略。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自己的思想家,只有忙忙碌碌的人皆经商,那么,就会走向盲目的危机。一个文明的落后,其实,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妨碍,而是思维的落后,导致了文化停滞的欠缺创新和发展。 注 * :新思维、新视野和新思想、新方法等。 - (网络日记) -
个人分类: 1114|2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个体智慧高,群体智慧低
热度 51 chenjcc 2014-1-16 09:52
最近看到哈理工MBA招考作弊事件后,我突然想到了这样一种话题。他们只知道个体利益,不知道群体利益,更不知道长远利益。一般来说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有时候却是,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表面上看,个个都很聪明,占了很多小便宜,但实际上是一群笨蛋,最后都在里面吃大亏。这样的事情很多,下面仅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 事例1 :哈理工MBA招考,大量考生为了通过无线获取答案,花了4.8万元给作弊机构。设想一下,如果全部考生都这样做,就会出现大家分数都一样高,最后只能由面试决定胜负,每个考生白白损失了4.8万元,因为如果大家都不作弊,其效果是一样的。 事例2 :不管大家拼命学也好,拼命玩也好,最后高校录取的人数是一样的。如果只考虑健康因素,最好的策略是拼命玩,最坏的策略是拼命学。但事实是,我们采用了最坏的策略:大家拼命地搞魔鬼式教育,眼睛也搞坏了,身体搞垮了。 事例3 :某小学一学生家长为了让其学生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就向老师送礼。后来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后,大家都悄悄地向老师送礼。老师其实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没有特殊照顾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大家都送礼了。 事例4 :两个老师上同一门课,一个要求严,一个要求松。同学们为了绩点,大都选要求松的课。大家心理也明白严师出高徒,所以又到要求严的那里去蹭课。这些学生够聪明吧,既拿了高分又学了知识。可结果呢,要求严的那个老师因选课人数太少被迫下岗,后来的学生只能选要求松的课了。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事例5 :某学生发现正考题比补考题难,于是就找各种理由申请缓考。由于只参加过补考,没有参加过正考,四年下来,结果绩点要比一般同学好很多。老师们有点眼红,才把补考卷子出的比正考卷子还难,终于堵上了这个漏洞。 事例6 :不放水,选课的人数就太少,年终奖也拿得少。由于大家都懂这个道理,所以整个学院的老师都在里面争先恐后地放水。表面上,学生挣了学分,老师挣了工分,皆大欢喜。而实际上呢,学校教学质量劣质化,导致老师招不到好学生,学生找不到好工作。 事例7 :某高校采用刷卡方式发放交通补贴,结果有的老师有事无事周六周日也去刷。这可惹怒了学校,便规定假日刷卡一概无效,害得那些假日真上班的老师也拿不到补贴。后来又出现了让学生代刷的怪事。为了防止代刷,就在各个刷卡点装上摄像头,看是否本人在刷卡,把每一个老师当贼一样地在防。 事例8 :每到春节,大家都愿意去黄牛那里买火车票。如果大家都不这样做,票贩子能有市场吗?也不至于搞到现在大家用实名制去购票,多不方便啊。 事例9 :我附近原本只有一家超市,后来又入住一家新超市。新超市以超低的价格迅速把附近所有居民都吸引过去了。那家老超市因承受不起价格压力便关门歇业了。老超市被赶走后,新超市毫不客气地把价格涨得比老超市还要贵。老百姓这时才恍然大悟,大呼上当。 事例10 :在购物时,买者之间的利益应该是一致的,但有时不是这样的。有次我在马路旁准备购物时,意外发现有的购买者居然成了卖者的托,专为卖者说话。真是匪夷所思。 事例11 :找工作时,有人担心自己的竞争力不够,为了抢别人的饭碗,以非常的要价去应聘。结果导致那一群人的工资普遍偏低。 事例12 :有的留学生房屋没打扫干净就搬走了。由于这事,日本房东很恼火,搞得后来见到中国人就不借,除非有公司为你担保,非常低档的房屋除外。 事例13 :曾经有报道说被告和原告都向法官行贿。如果大家都不行贿,判决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事例14 :我们上车一般都要检票,欧洲很多国家是不检票的。不检票的好处是减少人力,可以几个车门同时打开上车,提高了上车效率。这样做,票价自然就会下调。 事例15 :某企业心很黑,认为世界上独此一家在生产假货,就生产地沟油。奶粉企业不甘示弱,也这样认为,于是就生产三聚氰胺奶粉。由于大家都在这样做,结果是满世界的假冒伪劣产品。可谓我害人人,人人害我。 事例16 :我身边经常有人对我说,家用小汽车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一定要大力发展它。说什么尾气排放质量已经达标,即使一辆小汽车不达标,也不会影响大家。结果搞到现在不是堵车,就是雾霾。 事例17 :小提琴老师一般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按级收费,如初级80元,10级300元。另一种是统价收费,即任何级别价格一样,如收200元。前者对应我们高校现在实行的量化考核,后者对应我们过去的大锅饭。究竟哪一种方式好呢?我两种方式都试过,发现后一种方式更看重质量。前一种老师为了挣更多的钱,喜欢赶进度,迎合考级需要,不管你是否掌握,总是不停地让你跳到更高一级。后一种老师由于没有级别压力,更看重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外的名声,只要一个音没拉准就得重来,进度很慢。有人觉得学初级肯定找前一种老师。事实不尽然,也有初学者找后一种老师。当然,绝大多数是找前一种,否者,这个社会就不功利了。 事例18 :田忌赛马获胜的法宝是,让能力最差的具有牺牲精神。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能力最差的不但没有牺牲精神,而且还喜欢搞关系,不是争职称,就是争官位,搞得一个单位乌烟瘴气似的。 事例19 :很多人觉得SCI可以获利,就极力推崇SCI。殊不知,SCI有很多漏洞,必然引来很多投机钻营者。如果大家都去投机钻营,没有实体价值去支撑它,必然会有崩塌的一天。带有泡沫的东西迟早会破灭的,是不可持续的。 。。。。。。 还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细说了。当个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或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个人眼前利益拿的越多,你的长远利益受损可能性也越大,只不过大家跟着你一起受损。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制度,文化,素质,还是其他什么?值得深思。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4012 次阅读|66 个评论
[转载]转载——独立思维才能造就集体智慧
热度 2 flysui 2011-6-17 09:50
美 国有赖于集体智慧。投票时,我们依靠大众来选择最杰出的政治家。投资股市时,我们假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受最出色的公司所吸引。甚至是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地由集体行为所推动:看看电视节目《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就可一目了然。 好消息是集体智慧确实存在。当一群人被问到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时,比如说,估计一下罐子里的弹球数,或是纽约市的谋杀率,人们的失误往往会彼此抵消。结果就造成平均答案常常出人意料地准确。 不过,坏消息是:集体智慧是一种脆弱得难以置信的现象。一群聪明人与一群盲从之流仅有一步之遥。更糟糕的是,瑞士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现代生活的互相联系性可能开始使我们更难以从集体智慧中获益了。 试 验很简单。研究人员召集了144位瑞士大学生,安排他们坐在彼此隔绝的工作隔间中,然后让他们回答各种问题,比如住在苏黎世的新移民有多少。在很多情况 下,事实证明集体智慧是正确的。比如,当问他们苏黎世的新移民有多少时,学生们估计的中值为10,000。正确答案是10,067。 然 后,科学家们告诉研究对象组里其他人的估计数字。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根据组里其他人的反馈调整自己随后的估计。结果令人失望。突然之间,估计的区间明显变 窄;人们在无意识地彼此模仿。最终他们放大了自己的误差,而不是彼此抵消误差,正因为如此,每一轮都造成估计的数字误差更大。尽管这些研究对象更有自信认 为自己是正确的──知道别人的想法让他们更加安心──这种自信却用错了地方。 科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影响效应”。在报告中,科学家们说,近年来这种效应变得越来越普遍。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民意调查、Facebook、有线新闻和Twitter的时代。我们不断地遇到其他人的想法,群体会告诉自己该怎么想。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中,所有这些信息都将完善我们的想法。媒体和网络上的各种观点将转化成各种思想和集体智慧。不过,看起来事实并非如此。 看 看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埃文斯(James Evans)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在研究中,他对过去50年中发表的3,400万篇学术文章进行了分析。尽管期刊数字化令寻找这些信息变得容易多了──大 部分文章现在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埃文斯却发现,伴随数字化而来的是引用文章范围的收窄。由于搜索引擎按照被引用次数排列文章,学者们往往会专注于排在前 面的文章,造成对知名度较低的研究的忽视,即使是相关的研究。 我们生活的时代看似一切皆可得,但我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可能是在阅读同样的东西。随大流的诱惑力是很难抗拒的。 这项研究揭示了我们彼此超级联系的生活的不利方面。那么多重要的机构有赖于公民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赖于他们抗拒最新潮流或泡沫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就像我们的国父们所意识到的,培养言论自由、百家争鸣非常重要。 然而,尽管网络培养了新形式的集体行为,它也助长了新型集体愚昧。在我们适应信息过剩、将我们的想法“外包”给名人、学者和Facebook好友之际,集体想法现在更加普遍。我们只是引用别人引用过的东西,而不是独立思考。 我们应该警惕这类影响。保护集体智慧的唯一方法是保护个人的独立性。 JONAH LEHRER
1801 次阅读|3 个评论
从软件工程的一个原则看个体和群体(集体)智慧的关系
seawan 2010-12-5 08:18
软件工程中一个原则: 利用人的差异提高软件质量 。 实际上,不仅是软件质量,所有的质量都是可以利用差异来提高的,例如,决策质量,就可以通过采用集体决策(或者所谓民主形式)来提高质量; 法院的陪审团制度等等,都是这个原则一个特例。 展开来说,生物的智能,在很多方面体现在群体智慧上面;而同时,生物的智慧又使得个体智慧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似乎是一个矛盾: 1. 低等生物的个体是无关紧要的,只有群体才是重要的;例如:菌落,蚂蚁,鱼群等。 2. 高等生物的个体特性凸显,例如哺乳动物们大都可以单独活动;人更是其个性凸显的社会。 那么,是否是 高等动物的凸显个体的特征就意味着群体智慧的重要性降低了吗? 我认为 不是 。 1. 从群体的视角来看,(想象我们从50000米的高空往下看,或者从5000年的历史长河望过去),个体的发展只是群体发展的一个小小的波动。群体的趋势是主流。 2. 群体的智慧仍然是个体智慧的源泉。例如,优秀的领袖都知道广泛采纳大家的意见的重要性。所谓兼听则明。 在这一方面,我 觉得 共产主义的导师们倒是很有远见,他们说,共产主义就是个人得到高度发展的集体主义(大意如此)。这倒是将个体和群体统一起来了。 推广开来,是否可以说, 差异意味着智慧 ? 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 物理学中,无序的系统,例如,一团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气体,所有的分子都差不多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系统内部没有什么活力的时候。电池之所以可以带动电子表的指针,是因为电池和指针有差异。 差异也意味着信息量。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这一点可参考物理中熵的概念)。 现在大家都关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要保持环境元素的多样性。正像Home里面说的那样,单一种植的树木不是森林。 最后再说说方法论上的意义: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们 总是 能够从群体或他人(群体中的其他个体)那里学到东西。 甚至,在创新方法论中,也有类似的原则:对原有信息的组合、联系、联想、扩展等等,都是利用差异和他们的关系来进行创新的。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苦恼于某个问题的时候,问一个朋友;朋友心不在焉,或答非所问,或者甚至是你听错了对方的回答,却对你突然有所启发所以,群体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真正的智慧,还在于原本不是智慧的东西由于的 群体中必然存在的差异而使得智慧的生长变得更为几率更大! 好像禅师们也有这样的开悟经验。他们不仅要不断的参学(实际上就是到处走走,看是否能受到启发, 也就是现在学生们到各个教室上课啦~~ ) , 甚至开悟的经历也充满 差异 的相互作用。 ---------------------------- 神照和尚的法号叫做本如,有一天去请教一个和尚,和尚没头脑的答他一句话说:你就是本如。于是他忽然开悟了,因而作此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洞山有天渡过一条小河,当他过河时,太阳照到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影在水面上,他忽然回头一看,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水面上,于是他忽然开悟了。而作此诗: 切忌从他见,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有关系么?无关! (a~a,就是有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客环:群体智慧的新载体
Jiahou 2009-11-19 15:57
博客环:群体智慧的新载体 上海师范大学 黎加厚 最近,看到新浪博客创新设置了博客圈的功能,也就是将对某个主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通过博客圈联系在一起,加入博客圈的人们,只要在自己的博客上面发表了一个新的想法或创意,立即可以让所有的圈人共享;反之,在圈内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实时学习他人的智慧。这是将个体智慧融入群体智慧,或者说,将分散的个体智慧积聚成为群体智慧的信息化平台。(我立即想到的是,如果将微博客,例如新浪微博、Twitter等也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实现人们的思想的瞬间凝聚和共享,从而激发全球范围的头脑风暴。) 很高兴地看到,我们的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生同学,站在了这场时代变革的前列,上海师大、江西师大的研究生开始将自己的个人的博客通过新浪博客圈连接在一起,创建了新型的博客环试验区,这是研究生教育从个体智慧培养走向群体智慧(或者叫集体智慧)的一个新起点。 下面是国内新兴的教育技术研究生博客环实例: 红土地东行记 教育技术博客环试验区,网址, http://q.blog.sina.com.cn/learningcommunity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 上海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 http://q.blog.sina.com.cn/jiaoyujishuxue 瑶湖ET学社( 江西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 http://q.blog.sina.com.cn/jxsdetzone 康乐园教育书院( 广州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博客圈)网址, http://q.blog.sina.com.cn/1000845730 读者可以点击上述博客圈的左上角的加入圈子,就可以将自己的博客连接到新的博客环中,开始体验何为群体智慧,培养自己在21世纪的群体智慧素养。
个人分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3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群体智慧
zhanghaisu 2009-7-15 00:30
张海粟 群体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了整体上的统计出来的智慧。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来表示、抽象、推理这种群体智慧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的,群体智慧的学习过程是什么?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4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群体智慧
zhanghaisu 2009-7-15 00:30
张海粟 群体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了整体上的统计出来的智慧。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来表示、抽象、推理这种群体智慧的产生过程,进一步的,群体智慧的学习过程是什么?
个人分类: 云计算|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和Internet互帮互助
zhanghaisu 2009-4-9 21:33
张海粟 Internet上的一张张网页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人异常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向其中注入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像一滴水一样很欢快地汇入了Internet上的信息海洋中。有人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大到向一朵浪花。没有关系,总之最终还是汇入了大海。 最近看了CMU的一篇题为human computation的博士论文,开篇这样写道:帝国大厦的建造耗费了七百万的工时(每人工作小时),巴拿马运河耗费了两千万的工时,但是网络上一年花费在联机跳棋游戏上的工时有多少呢?答案是:超过十亿。 突然强烈地感觉,我们不光是向Internet的海量文库里面加入了自己的一篇博客,而是加入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另一种认识。我们不光是在游戏时花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贡献出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些认识、经验或者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们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给我们在检索词条时带来麻烦。 Internet上的信息和用户的群体智慧之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怎么样来和网络互帮互助是一个微妙的、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概念。看看我们在网络上能够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工作吧: 首先,你可以自己往类似于豆瓣的图书或者影视的数据库里添加你自己推荐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网页上是不常见的,比如很难在sina新闻上加上自己的头条,但是你可以努力在sina博客里加上自己的头条。 其次,任何人能够对这些内容发表评论,包括你的使用体验,你的购买经历,你的心情,你的忠告,你的一切想说的话。你的意见最终的评价者是大量的网民:带有自己观点和思考来看待你的评价,因此你也具有被其他人进一步评价的可能。 再次,很多时候,如果我们需要对某个概念获得公正的认识,而你的评论或者解释文字恰恰有失公允,那么在类似于wiki的网站里,经过一段时间,你的文字很快就会被其他贡献者给替换掉更加合适的内容。 对于喜欢进一步捣鼓的人来说,利用这些网站还能够干出些大事情来:科学松树会的网站以群体博客的形式在科普界挂起了旋风。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会很乐于见到现在网络上一个个的软件超市mall被建立起来了:你甚至可以零编程(至少是轻量级的编程)地在类似于 http://ning.com 的网站里面快速建立一个你自己的新的网站。你也可以在 http://programmableweb.com 上发表你仅仅综合了google map的地图和flickr图片就搭建起来的风光指引网站。 不少人都会很乐意在玩跳棋的同时贡献自己的力量给Internet这个有一张张变化的网页和联系在背后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二模网络。在类似于 http://deli.cio.us 和 http://flickr.com 的分众分类的系统中,用户何尝不是给网络巨大烦杂的信息贡献了最好的分类?也许,这样的分类能够解决我们给网页加上语义的难题:一直以来,ontology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何不利用分众分类的方法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本体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这是Internet已经不足以表示我们现在使用的网络了,因为我们在互帮互助,所以似乎还要加上一张隐藏在电脑和网线背后的那张有人组成的、生动的、巨大的社会网络。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361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