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政治禁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伊朗禁片《出租车》获第65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热度 1 fqng1008 2015-2-16 10:24
《出租车》剧照 伊朗电影《出租车》获最佳影片奖,导演小侄女上台领奖泣不成声 领奖台上 第65届柏林电影节闭幕,伊朗导演贾法 ·帕纳西自编、自导、自演的《出租车》拿到金熊,可谓众望所归。遗憾的是,他本人因无法出境故并未出现在柏林,当片中小演员难掩泪水举起金熊时,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出租车》的获胜让柏林电影节再次成为世界焦点,因为2013年 贾法 ·帕纳西的 《闭幕》也是在导演缺席情况下斩获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的。 伊朗导演贾法 · 帕纳西是柏林电影节最推崇的导演之一,其在伊朗本土所遭遇的政治麻烦也一直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帕纳西1995年的处女作《白气球》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金麒麟奖;2000年的《生命的圆圈》荣膺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9年前,贾法凭《越位》在柏林电影节上夺下银熊奖。2010年,帕纳西因电影作品中有抨击伊朗政府的因素而被逮捕,成为“政治犯”。帕纳西在经过一周的绝食后,德黑兰检察官最终答应贾法缴纳20万美金获得保释,获得了自由身。2013年,贾法 · 帕纳西在本土面临禁拍20年的判罚,但他还是努力完成了新片《闭幕》,并顺利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并拿下最佳编剧银熊奖。时隔两年,贾法 · 帕纳西的这部自编、自导、自演的《出租车》影片的格局不大,但 情况依旧,它是主竞赛单元唯一一部没有官方新闻发布会的参赛影片。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在现有处境下完全避免禁拍话题几乎不可能,但导演加法尔并没有将伊朗审查制度作为自己电影的主话题,来刻意迎合西方世界对自由表达的期待。 出于各种显然的限制,他的近作“这不是电影”和“闭幕”都是手工作坊般的小成本制作,不过这并不妨碍导演的创作灵感,“出租车”在这条路上更加成熟走得更远。据介绍,影片的拍摄工具是两部架在在汽车前方的固定数字摄像头,大多数时间,镜头对准车内,在司机和乘客间切换,个别的时候转向车外短暂跟踪人物的活动。出租车里的故事,同样的叙事构架,阿巴里 · 基亚罗斯塔米的“十”早已尝试过,但“出租车”成功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和新意:加法尔 · 帕纳伊亲自出镜,他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在影片中带来真真假假虚实交织的奇特效果。化身出租车司机的加法尔 · 帕纳伊,在伊朗德黑兰的街道上穿梭行使,教师、自由写作者、盗版DVD商人、车祸重伤的男人、倔强迷信的老人、购买盗版光盘的电影学生,各式各样人纷纷进入帕纳伊的流动摄影棚。帕纳伊微笑着倾听,时不时抛出问题,充满人性的宽容和关切。对电影的热爱,也在他自然流淌的电影创作理念谈话中,一览无遗。乘客们则各自表达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其中不乏激烈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对执行死刑的态度。 影片最值得书写的一笔:作为一部展示伊朗社会现实的严肃主题作品,导演没有落入沉重和说教的俗套,他举重若轻,在轻松幽默观众的阵阵笑声中,以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各方百姓,为我们拼凑了一副生动的社会写真图。 然后终究无法逃离现实,在所有的轻松过后,导演又为我们留下一个凌厉的意料不到的黑色结尾。 看过这部禁片的介绍文字,我想:所谓东西方文化差异究竟是民间文化欣赏的异质性,还是统治者不同思维方式的区别?那些禁锢思想的统治方式在本世纪究竟还能够走多远?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1087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