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实在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经院哲学
fqng1008 2019-5-15 18:11
一、定义 经院哲学是天主教教会用来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故名经院哲学。产生于 11 - 14世纪 查理曼帝国 的宫廷学校及欧洲 基督教 的大修道院和附属学校中产生的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繁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因为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 (经师),故取名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 二、 产生条件 ( 一 )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 476年,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在奴隶、隶农、下层自由民的联合斗争和日耳曼蛮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灭亡了。从此,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 从五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大约一千一百多年间,西欧 封建社会 可分为三个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五到十世纪,是 封建制度 形成时期 ; 第二阶段,十一到十四世纪,是封建制度繁荣时期 ; 第三阶段,十四到十七初,是封建制度解体时期。 宽一点说,整个西欧封建时期可统称为 中世纪 ; 但一般是把五到十四世纪称为 中世纪 ,把十四到十六世纪称为 文艺复兴时期 。本文所说的中世纪采用后一种说法。 西欧封建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日耳曼 蛮族的军事组织和罗马帝国内封建生产方式的萌芽相结合,促使西欧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和发展。日耳曼人征服罗马之后,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蛮族国家,这些国家的新统治者适应被征服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已经出现的封建农奴制的萌芽即隶农制,采取了新的剥削方式,开始了漫长的封建化过程。 一方面,日耳曼族的大小头目同一部分罗马的地主合流,形成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领主阶级 ; 在封建主内部,日耳曼族的首领变成各个王国的国王,占有大量土地,他们把一部分土地恩赐给自己的亲信和作战有功的部下,使这些人成为王国的大大小小的领主和封建地主,构成了上下递属的封建等级关系。 另一方面,罗马的奴隶、隶农、下层自由民和日耳曼的下层自由民相继沦为依附农和农奴。整个 封建制度 就是建立在封建领主对广大农奴的剥削和奴役的基础上。 ( 二 )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历史上其他封建社会一样,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主要是农奴)的矛盾,封建主占有主要生产资料--土地,农奴被迫世世代代依附在封建主的土地上。农奴和奴隶相比,处境有所改善,农奴有自己的份地和生产工具,在生产上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 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了十世纪之后,特别是到了十四世纪,西欧各国陆续暴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予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农奴反对封建主的斗争,是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它对中世纪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三 ) 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从西欧封建社会建立起,地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矛盾和冲突。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王国,为了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互相征战,互相兼并。六世纪中期,日耳曼部落的法兰克王国吞并了许多部落和王国,成了西欧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八世纪末九世纪初,查理曼统治时期 (公元768--814年)是法兰克的全盛时代,他一生进行了五十余次征战,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东抵易北河,西近西班牙,南达意大利大部分,基本上统一了原西罗马帝国的地区。公元800年,查理曼称帝,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查理曼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争夺王权,于公元843年分为西法兰克(法兰西)、东法兰克(日耳曼)和意大利三部分,奠定了现今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基础。西欧封建王国之间的争夺、中央集权和割据势力的斗争,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和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 四 ) 地主阶级内部进一步分化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地主阶级内部进一步分化,出现了两个主要阶层 :一个是教会大地主和世俗大封建贵族,另一个是世俗中小地主。 从十世纪以来,教会的经济势力迅速扩大,在经济上占据统治地位。各地方世俗大地主也竭力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教会大地主和世俗大地主实行土地兼并和经济扩张,残酷地侵吞农民和破产中小地主的土地,他们与中小地主的矛盾突出了。教会大地主利用他们在经济上的强大势力,妄图在政治上控制国家,公开要求教权高于王权,因此就出现了教皇派和国王派的矛盾。教皇派坚持土地兼并和教权高于一切,反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疯狂地进行侵略扩张 ; 国王派则反对土地兼并,坚持国家高于教会,王权高于教权,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反对割据势力,教皇派与国王派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十一世纪前,教皇的权力低于国王的权力。十一世纪末到十二世纪末,在教皇派和国王派斗争中,胜利往往在教皇。到了十三世纪,教皇的势力占了压倒的优势,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也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在教皇与国王的斗争中,地方封建大贵族往往站在教皇一边,竭力控制和扩大地方特权,发展割据势力,破坏封建国家的统一 ; 而地方中小地主和市民阶层则往往站在国王一边。教皇代表落后的腐朽的势力,国王代表进步的革命的因素。 国王派与教皇派的斗争,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中世纪哲学的斗争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四 ) 城市市民、平民的反对封建斗争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经济发展异常缓慢。到十一世纪,伴随着封建化过程的完成,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出现了中世纪的城市,出现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 (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以及被他们雇佣的学徒、帮工等城市平民。市民与平民之间虽然有利害冲突,但它们作为新兴的社会势力却一致反对封建主的压迫。这样,在封建社会中,除了主要的农民反对封建主的斗争之外,又出现了城市市民、平民的反对封建斗争,这些斗争,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和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五 ) 历史继承 公元九世纪以前,西欧曾出现了一些哲学家,但影响不大。到了九世纪以后,才产生了经院哲学,并逐步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由于基督教对经院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教父学又是经院哲学的前身,所以要了解经院哲学,必须先了解基督教和 教父学 。 三、 发展简史 早期中世纪思想家只是对基督教的圣经、信条加以阐述,或对文献、经籍的一些段落进行注释。到 11世纪,受伊斯兰影响,在欧洲大陆遗失已久的亚里士多德主义重回欧洲大陆,神学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将正反两面的理由或意见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当时称这种方法为辩证法。经院哲学家们利用这种方法阐述各自的观点,围绕 共相 与个别,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形成了 唯名论与实在论 两大派别。 ( 一 ) 分歧 11世纪辩证方法的流行使一些哲学家开始运用 逻辑与形而上学 的标准去判断概念,包括基督教教义中的概念。首先这样做的是法兰西都尔教堂学校校长贝伦迦尔。他认为,事物的偶性不变时,本体也未变。因此, 基督 教圣餐仪式中的饼、酒不因神职人员祈祷而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液。贝伦迦尔的辩证方法否定了基督教教会的 实体转化信条,使维护正统信仰的神学家感到辩证方法的威胁,起而反击。其中,最极端的是达米安的彼得,他强调神具有绝对能力与绝对自由,没有任何法则能限制神的作为 ; 人的一切知识都不足以认识神,理性与辩证方法对信仰问题毫无用处。但是,按彼得 ·达米安的主张,完全摒弃理性,则研读圣经,传播基督教信仰也就不可能了。因此,后来任坎特布雷大主教的兰弗朗克对辩证方法不采取全面否定的态度,而仅反对其误用。他指责贝伦迦尔所举的是个别性命题,却得出普遍性结论,违反了辩证方法的原则。他的学生 安瑟尔谟 则更进一步,首先运用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他选择神、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童贞女玛利亚、原罪等神学信条进行论证。他追随 A.奥古斯丁,以 新柏拉图学派 哲学为基础,宣称人的知识、理性都来自神的启示。若不信神便不能认识世界,理性只是对信仰的默想 ,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 但若只信而不求理解,也不能认识神、接近神。安瑟尔谟在《独白》书中试图以理性论证神的存在。他从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说人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是他所认为好的东西,由此提出一个问题 :这些东西是出自各不相同的许多原因,还是出自一个根本的至高的善?安瑟尔谟认为一切局部的善都是由于获得了至高的善之中一小部分。至善又是至大,它是最初的存在,比其他一切存在的事物都高超,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神。 安瑟尔谟把辩证方法的应用限制在论证神学信条范围之内,与他同时的其他哲学家却已经把辩证方法应用于认识外在世界。他们探讨了共相与个体的关系问题。主张共相只是名词,唯有个别事物才是实体,这被称为唯名论。主张共相为实体的被称为实在论。与安瑟尔谟同时代的法兰西神甫 罗瑟林 是第一个唯名论者。他主张唯有个体是现实存在。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不可能是一体,而应分别称作三个神。他还认为理性思辨离不开形体,却不知还有抽象而完全可知的对象。罗瑟林的弟子香浦的威廉则持极端实在论观点,认为同一种、属内的不同个体,所得本质特性完全相同 ; 它们的差异只是偶然的差异,并无本体的差异。威廉的弟子 P.阿贝拉尔反对威廉的理论,认为此说如果成立,则在甲地由一系列偶性形成的柏拉图与在乙地由另一系列偶性形成的苏格拉底本体完全相同,这样,苏格拉底就必定是柏拉图,同一个人必须在不同的两地同时出现,而这是荒谬不能成立的。而且,这种理论认为万物的本体都一样,与神这个本体也一样,势必导致 泛神论 。阿贝拉尔的批驳迫使香浦的威廉放弃了极端实在论主张。阿贝拉尔对经院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发展了辩证方法,他从逻辑角度探讨共相问题,认为共相是由对物体的抽象概括而来,人们运用共相的概念可以看到对象的内涵。他并不认为共相完全是主观的虚构,更不同意种、属等共相的概念只是言词。阿贝拉尔既反对极端实在论,又认为种、属等共相的概念有客观性。他的主张虽在当时被认为是唯名论,但实际上与温和实在论相近。阿贝拉尔的弟子沙兹伯里的约翰继续发挥这一思想 ,认为种、属不是物体,而是人的头脑中比较相似物体的形象抽象化所得出的普遍概念。种与属等共相的概念,如果抽象地看待,是头脑中构造出来的。但是,人的头脑中构筑这些共相,是从具体事物的比较与抽象化过程而来,因此,共相的概念并不是没有客观基础的凭空虚构。这些有关共相的争论,特别是阿贝拉尔及沙兹伯里的约翰的主张,为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关于共相的温和实在论奠定了基础。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共相并非单独潜在的物体,而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 但共相先于物体。他从形而上学角度论述物体本性的相似,认为神按照万物本性的观念创造出同一种、属的物 ,具有相似的本性。14世纪, 奥康的威廉 再次提出唯名论主张,认为共相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他抛弃了托马斯 ·阿奎那的 本体论 ,认为事物间的相似并无形而上学的原因,只不过是事实上的相似而已。他虽与 托马斯 ·阿奎 那同样从神学出发,用哲学阐述基督教教义,但他强调经验,贬低形而上学,因此 巴黎大学 文学院两次明令取缔他的学说,但传习其学说的人反而更多。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哲学派别,当时被称为 新道路,与全欧各主要大学中主张实在论的旧道路相抗衡,使中世纪经院哲学逐渐瓦解。 ( 二 ) 形成 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并不限于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还有神的存在的证明、神的本性及属性问题。这实际上是理性对宗教信仰如何说明 ,关系如何的问题。安瑟尔谟在论述真理时认为:任何真实的东西都依靠真理而存在,一切实在都超越个体,个体只是更高的真实的表象。安瑟尔谟由他的知识论出发,提出了对神的本体论证明:人从理性得出真、善、美的观念,这些观念就是它们存在的证据。同样,人有神的观念,便表明神的实际存在,否则人不可能有此观念。 安瑟尔谟 认为这个论证的真实性不是以客观为检验标准,而是以由神光照而得的知识来证明。安瑟尔谟不是从客观存在的物出发,而从宗教信仰出发,是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 ( 三 ) 发展 11世纪后,亚里士多德哲学著作与阿拉伯哲学传入西欧,各种基督教异端思想兴起,迫使经院哲学家致力维护基督教信仰,为此需要系统整理基督教教义,并将其置于一定程度的理性基础之上。由此产生了一批以辩证方法论证神学信条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12世纪上半叶的伦巴德人彼得编纂的《四书》4卷,内容分为神、创世、道成肉身和救赎、教会七项圣事。它成为中世纪后期神学教科书。 13世纪下半叶,托马斯·阿奎那力求调和流行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信仰。当时, 伊本 ·路西德 哲学的追随者运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运动学说反对基督教的神的观念与创世说。托马斯 ·阿奎那则运用亚里士多德解释运动的四因说维护 基督教神学 。他把亚里士多德用以指物质的 质料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存在、实体 ; 把运动的概念凝固于 存在之中。他还把亚里士多德关于 潜能与现实 、形式和质料的学说,改造为基督教神学中的目的论,宣称一切都是神意的安排。他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宇宙运动根源的 第一推动者 解释为神。同时,他又承认世界的统一性、感官为知识来源,认为理性虽从属于信仰,但有其自身的领域。这一观点与奥古斯丁的思想不同,受到奥古斯丁派神学家的攻击。 在反对哲学 理性主义 的基督教神学家之中, J.邓斯·司各特认为思维的基本对象是存在,而神是最高的存在,神的基本属性是无限、全智、全能、全善。人的知识既有赖于感官经验,对神便无法论证,只能凭信仰推论而确立。另一方面,他的神学体系中,人占有重要地位。人的灵魂被赋予理性、智能的基本属性,从而强调人的意志与自由,但这种意志与自由应以追求神的全善为目的。他虽反对哲学理性主义,但思想与思维方式仍深受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14世纪后,神学与哲学日益分离,传统的形而上学被归入信仰领域,逻辑与分析成为哲学的潮流。13世纪的庞大神学-哲学体系被哲学家的专题分析与逻辑论证所取代。这个新思潮以奥康的威廉为代表。他认为神的全能与绝对自由是信仰的范围,不能用理性去论证 ; 世界是由个别物体所组成,对世界的知识只能来自直接观察和对已知真理的演绎。这一思想成为以后经验主义思潮的先导,也导向对中世纪基督教信仰的怀疑主义思潮,标志着经院哲学的没落。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天主教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中,经院哲学在西欧再度抬头,通称后期经院哲学。它在逻辑与形而上学方面进展不多,主要贡献在自然法理论方面。它从神的全善推论到在自然秩序中的人的理性,并发展到人的意志,认为这是自然法基础。这一思想后来发展为荷兰法学家H.格劳修斯的法学理论。19世纪末叶,天主教教会再度鼓吹经院哲学,以回答现代科学与哲学的挑战,形成新经院哲学。但新经院哲学缺乏历史现实感,在 现代西方哲学 思潮中影响不大。 ( 四 ) 解体 托马斯所代表的理性主义的胜利使经院哲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这种胜利对于经院哲学来说却无异于饮鸩止渴。威尔 ˙ 杜兰曾把亚里士多德哲学比作希腊人留给基督教的 “ 特洛伊木马 ” ,就此而论,正是托马斯把这匹木马拖进了经院哲学。随着欧洲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经院哲学的衰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还在托马斯时代,罗吉尔 ˙ 培根就以其卓越的实验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预示了新时代的曙光。后起的司各脱主义和奥卡姆主义则一方面发扬了唯名论思想,另一方面企图恢复奥古斯丁时代宗教的纯洁,把理性从神学中排除出去,从而在客观上导致了理性的独立。而在德国,以艾哈克为代表的什么主义思潮则以另一种形式宣告了经院哲学以理性论证上帝这种企图的失败。所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再加上 14世纪由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衰落和解体。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哲学向何处去?
热度 3 ssglwu 2016-11-6 08:37
吴国林 波士顿大学曹天予教授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评价,而且对 赵国求、李康、吴国林等学者 通过引入双 4 维复数时空来把握量子概率的本体论起源,也有一个说法。重要的是,科学哲学未来如何发展 ? 科学实在论未来如何发展 ? 以及如何理解本体论( ontology )与认识论,如果理解通常所说的本体、实在与客观实在等概念,以及相对应的英文表达为何 ? 还有许多问题要做。 其实, being(on) 这个词,有翻译为“本体”,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是,最近一些年的研究,将 being 译为“是”、“存在”、“有”、“在”等等,都各有所长,但是将它译为“本体”或许是中文的一个说法。需要认真研究。 我个人的看法是,未来的科学哲学,必须超越当代科学哲学,既要超越经验,又要超越理论。 附:《当代科学哲学的库恩挑战》 http://sscp.cssn.cn/xkpd/zx_20145/201605/t20160531_3031514.html 2016 年 05 月 31 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6 年 5 月 31 日第 977 期 作者:曹天予 科学哲学与其他以科学为对象的学科领域(如科学社会学或科学传播学)不同,它以科学知识及其演变的本性和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系列与此有关的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中的问题。   本文讨论的当代科学哲学,指的是 后逻辑经验主义时期的科学哲学。 这一时期大体上可以 1962 年出版的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为主要标志。尽管有一系列离开逻辑经验主义的论题,如“观察中渗透着理论”、“证据不足以决定理论”等等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讨论,但只有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对科学哲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本上界定了科学哲学此后的演变轨迹。   库恩的两大挑战:历史相对主义和反实在论   库恩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引入了对 历史因素的考虑 ,从科学革命(范式转变)的史实出发,认为范式之间不可比。人类对世界本体(即什么是真实的存在)认识的发展,不存在确定方向。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对世界本体究竟是什么的看法无从调和;燃素和氧气也对化学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本体论基础。   库恩的历史主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为原已活跃于法国的巴歇拉—康古拉姆—阿尔杜塞—福科传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 历史认识论学派的发展 。按照近年来主要活跃于欧陆的历史认识论学者的看法,当今认作理所当然的思想、概念和各种规范,其实都只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不享有不可挑战的权威。对科学知识历史条件的强调,为社会建构论的兴起提供了哲学前提,从而推动了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但后者由于无法说明社会条件如何渗透到知识内容的建构中去,在科学哲学中相对边缘。   库恩历史主义的消极含义也不容低估,最突出的是其历史相对主义倾向。即使是并没有直接宣扬历史相对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如果不能跳出自身框架,不能在思想概念规范的历史演变中找到客观的评价标准,逻辑上也难以逃脱历史相对主义的窠臼。   由于没有理由相信科学革命会有尽头,任何一种编码于范式中的对 外部世界存在物(本体) 的认识,早晚都会被抛弃。库恩和他的同道及追随者声称,即此一条,就足以认定,所有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尽管工具有效,却不可能有客观实在性。 库恩的观点一经问世,科学实在论者立即反击。双方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在这场辩论中,人们 对科学知识(及其演变发展)的本性和结构 ,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要驳倒库恩,并不容 易。因为库恩的两大挑战(历史相对主义和反实在论)互为支持、不可分割。因此,要应对他的反实在论挑战,就不能避开他的 历史论据 ,即 体现认识论断裂的科学革命的存在 ;而要应对他的历史相对主义挑战,又必须首先 证明 对存在物的认识确实具有客观实在性 。   结构与本体:世界的形式和内容   鉴于库恩反实在论的主要论据是范式转变中的认识论断裂,实在论者的主要任务则是论证: 断裂之中有连续性;而连续的确实是关于世界存在物(本体)的客观知识。 这是近年来甚为活跃的结构实在论问世的背景。   结构实在论者的基本主张是,尽管科学对世界的内容和本性(存在物或本体)的认识在范式转变中发生断裂(比如说,从以太跳到电磁场),但对 世界的形式(结构,主要体现在数学结构,如麦克斯韦方程),却是连续的、客观实在的 。   在这条论证路线中,又有几派。以庞加莱思想为源头的一派认定,人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的,只是体现在现象中的世界的形式(结构);而深藏现象背后的世界的 内容(本体),则永远不可企及 。由于对世界本体的认识被一笔勾销,这派实际上回避了而不是回应了库恩的挑战。另一派则断定:世界除了结构以外,并没有与此不同的、形而上学的、不可认识的本体; 结构就是世界的本体 。于是,范式转变中的结构连续性,就可看作是对世界本体客观认识的历史演变中的确定的方向。该派论者声称,通过结构知识的实在性和连续发展,既建立了本体知识的实在性,又否定了历史相对主义,一石二鸟。   两派所说的结构,指的都只是数学结构。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在他们所说的结构知识连续发展的框架中,没有科学革命存在的余地。比如说,如果只看到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的 连续性 ,那么 量子革命在哪里呢 ?这是回避库恩的挑战,而不是对实际存在的科学革命作出令人信服的实在论的说明。第二,能不能把物理世界中的 存在物化解为纯粹的数学结构 ?本体论版的创导者坚持,除了数学结构,哪有物理存在?对于这种柏拉图式的数学实在论,小圈子外,无人认同。关键在于,不经物理解读,数学结构根本就不是有关物理世界的知识。   但上述两派有一点是对的:(经过物理解读的) 数学结构是人们认识(日常生活以外的微观宇观)世界本体的唯一窗口。 这就是说,对世界本体的(数学)结构性知识作出适当的理解,是回应库恩挑战的必要条件。这正是建构版结构实在论的论证路线。   建构版结构实在论的思路   该派思路的出发点是,物理存在物必有 内禀因果能力的性质、必定处于连接性质的关系网络之中 。即不存在光秃秃的存在物,也不可能有脱离存在物自行漂流的性质和关系。 存在物—性质—关系三位一体,无从分割 。因此,关于存在物的结构性(即稳定的关系)知识,是通向认识存在物的唯一可行渠道。比如说,作为纯粹数学结构的李代数,一经物理学家解读,就成了有关 强子流过程的流代数 。后者在实验成果的推动下,衍生出一系列后续数学结构,如求和规则、标度律、渐近自由等,为认识微观存在物(夸克和胶子)提供了重要的窗口。这些结构性的知识,为夸克和胶子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最终导致量子色动力学的建立。   建构版思路在哲学上的重要性在于:它论证了有关(不可观察)存在物知识的可能性和客观实在性;突出了这种知识的建构性,以及受制于建构条件的历史性(可错的局限性和可改的灵活性)。当涉及的存在物是界定某一范式的基本本体时,这种历史性(可错、可改性),就为令人信服地理解科学革命中有关基本本体知识的断裂和连续提供了概念基础:连续性的本体论基础在于,不管新旧本体差别多大,建构新本体的 结构性知识与建构旧本体的知识必有交叠 ;更重要的还在于, 旧本体 可从建构新本体的结构性知识中作为近似或特例——或者经过复杂的 异质相变 (如从夸克到核子)——涌现出来。也就是说,建构的结构实在论对库恩挑战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应。   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建构版还为理解理论科学中的本体论进路(聚焦于对理论中基本本体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它以 “本体论综合”的思路 出现,为理解科学革命中的辩证演变和进步特征,提供了概念支持。在科学哲学领域本身,它为新科学理论的构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在理论物理领域,这通常表现为对数学结构寻找适当的物理解读。但有时更激进、更大胆的做法则是,引进新型的数学结构,以探测未知物理实体的结构性特征, 从而建构该实体。这方面,英国人彭罗斯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扭曲子空间和法国人阿兰·科纳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不可交换几何,是著名的例子。与此有关的研究经久不衰、成果累累。近年来, 国内赵国求、李康、吴国林等学者 力图通过引入双 4 维复数时空,来把握量子概率的本体论起源,也属于这一类的大胆尝试,值得注意。   (作者单位: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系)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377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实在论遭遇反实在论挑战 科学的哲学基础还稳固吗?
热度 2 ssglwu 2014-10-20 22:53
吴国林 学术争鸣:科学实在论遭遇反实在论挑战 科学的哲学基础还稳固吗? 2014 年10月20日 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0日第658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原题:科学实在论遭遇反实在论挑战科学的哲学基础还稳固吗?   日前,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劳拉·梅尔西尼-霍顿发表文章称,经过数学证明,黑洞不可能存在。有学者指出,一旦她的观点被科学界证实,现代物理学有关宇宙起源的学说将可能动摇。科学家们提出大量理论与模型解释自然现象,并不断修正。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一些科学哲学家、科学家开始反思,诸如电子、中子、黑洞等科学理论术语或不可观察对象是否具有实在性?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遭遇质疑。由此兴起一场持续至今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科学实在论遭遇了反实在论的哪些挑战?科学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能否得到捍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现代科学研究遭遇反实在论质疑    物理学领域是科学实在论之争最先燃起战火的地方,20世纪初物理学界量子力学兴起成为争论的导火索。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郑祥福认为,物理学界的这场革命肇始了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关于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即真理是否存在于科学理论中这一核心问题的持续讨论。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吴国林 告诉记者,伴随现代科学研究范式兴起的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理论术语”或“不可观察对象”是否真实存在。科学实在论认为,科学中的理论术语和观察术语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反实在论认为,理论术语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有工具价值,在科学上是有效的。   针对科学实在论所坚持的真理符合论,反实在论者们所提出的非充分决定论旨、历史归纳论据、不可通约论据等是一种有力的挑战。郑祥福认为,虽然科学实在论观点可以为科学唯物主义观增强信心,使经验论的科学观得以回归,扼杀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主观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蔓延势头。但科学实在论对符合论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的论证也存在着瑕疵,表现在它只是从总体上对科学理论做出论证,在具体的科学理论方面很难支持自己的见解;无法从发展的角度来解释科学的真理性;把论证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与人们接受科学理论等同起来。   反实在论抓住了科学实在论的漏洞。历史归纳论者考察科学史发现,历史上曾经成功的理论后来往往被证实不是真的。他们以此归纳理由让人相信,目前受到人们垂青的理论也是假的。不能完全解释静力学状况的牛顿力学就成为反实在论者的证据。“前后相继的理论在本体论承诺上应该是一致的,越是后面的理论就越成熟,就越具有解释力,越具有真理性,后继理论只是前驱理论的一种扩展形式。”郑祥福介绍说,但由于一些前后相继的理论在本体论承诺上并不一定具有一致性,使其声称的真理性易被反实在论者所诟病,比如以氧化说取代燃素说解释燃烧现象。另外,论证理论的真理性与否和理论的接受并不是一回事,理论的接受涉及的是语用维度,而理论是否为真则是一个语义问题。   郑祥福将持续至今的科学实在论之争分为三个时期:一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典的科学实在论争论,主要讨论本体论问题。二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修正实在论。实在论出现了多种形式,包括调和两者的准实在论。三是所谓“后实在论”(意即经典的实在论之后)时期,有人提出了非实在论观点,以及在本世纪初以来提出的结构实在论观点。    扩充对实在含义的理解   面对批评,科学实在论者们开始意识到,因为科学具有不同于常识与一般经验的特点,应该扩充对实在含义的理解。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醒民认为,实在具有本体实在、常识实在、经验实在和理论实在多重含义。科学实在只有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两种含义。前者指的是关于独立在人意识之外的存在的一种有意义、具有形而上学思辨色彩的科学信念或科学预设。这种信念无法用科学方法证实或证伪。后者则是科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物理量所指称的东西,是科学理论的本体论。它对应于本体实在,决不等同于本体实在,却不断逼近本体实在。   李醒民认为,总体来看科学实在论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反实在论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其基本主张过于激进和极端。在郑祥福看来,两者在争论中未能解决主客观一致性,并正确地定义思想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两者在方法上存有分歧。科学实在论强调总体性却忽略了个别,强调成熟科学的接近真理性,却忽略了理论的历史演变,强调了理论预见的成功,却忽略了科学家们在实践中的评价。   在反实在论派别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范·弗拉森所持的“建构的经验论”产生一定影响力,在其出版的《科学的形象》一书导言中,他写道:“科学活动是建构符合现象的模型,而不是发现不可观察物的真理。” 郑祥福介绍说,由于其思想的辩证性,许多实在论哲学家也对自己的理论作出建构主义的修正。    科学实在论的结构化趋势   目前在这场论争中,大多数人认为对待人类科学应该采取实在论的态度,而非反实在论的。在郑祥福看来主要原因在于,科学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在实践中所确立的权威性地位是无法动摇的。要解决目前的争议,一是引入辩证法来解决总体性与个别反例之间、理论的相对确定性与事实变化之间的矛盾。二是引入实践观点来解决对理论正确性的评价问题。   面对反实在论的挑战,结构化方案成为科学实在论的最新进展。 吴国林 介绍,主要形成了以沃雷尔为代表的认识结构实在论学派,法兰奇与雷迪曼为代表的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学派,曹天予为代表的实体结构实在论学派,并在国内外哲学界备受关注。   “结构实在论主要观点是认为科学理论与实在世界是同构关系,但在这一阵营中仍有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和认知的结构实在论两类。”在郑祥福看来,结构化方法是一种综合方法,它不仅包括了从认识主体角度研究认识的起源,而且包括了从文化历史、社会的角度研究认识的本质问题;不仅从个体的心理发生学的意义上研究认知问题,也包括了从集体主体的角度研究认识的发生与变化的方面。   纵观这场论战, 吴国林 认为,科学实在论是科学理论得以成功的哲学基础,反实在论的意义在于从反面推进科学实在论的研究,反实在论并没有从根本上颠覆科学理论与模型的真理性。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的哲学与教学问题|282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罗杰·彭罗斯说,物理学从弦论到量子力学都错了
热度 5 ShenHuiChuan 2012-10-20 07:59
[转载]罗杰·彭罗斯说,物理学从弦论到量子力学都错了
罗杰·彭罗斯说,物理学从弦论到量子力学都错了 http://www.ncku1897.net/post/topic.aspx?tid=2772115 罗杰 · 彭罗斯说,物理学从弦论到量子力学都错了。 物理学界最伟大的思想家中的一位说,人类的大脑以及宇宙本身一定是以某种我们仍未发现的理论运作的 。 by Susan Kruglinski; photography by Oliver Chanarin (译自 discover 杂志,刊登于《世界科学》 2009.12 ,文章来源于 http://86union.blogbus.com/ ) 沈惠川按:R.Penrose比S.Hawking靠谱 罗杰 · 彭罗斯语出惊人,但是他确实有这个资格。作为一个理论学家,彭罗斯的名字可以与霍金、爱因斯坦等巨人相提并论。他为物理学、数学和几何学中做了许多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用他自己的广义相对论语言证明了恒星可以形成黑洞。他发明了扭量理论,一种全新的时空观,使我们对引力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还发现了一类名为彭罗斯点阵的著名的几何形式。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脑科学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理论:他认为意识产生于量子过程,并写了一系列的易读的科普畅销书。 已经 78 岁高龄的彭罗斯是牛津大学数学研究所的 荣誉 教授,但他仍然过着低调而朴素的生活,就像他刚刚踏进学术圈的时候那样。他与另外 6 名教授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面,每天下班的时候他都会匆匆地离开去接他 9 岁的儿子。但是由于内在的好奇心,使得他仍然想要证明他自己 , 他思考着各种最基本的问题:宇宙是怎么诞生的?时空有没有更高的维度?理论物理中的前沿理论 — 弦论 — 究竟有没有道理? 因为他一辈子都在与复杂的计算打交道,所以彭罗斯比那些刚刚开始学术生涯的科学家们要更具洞察力和判断力。他坚持认为,物理学家们必须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最大的谜团上面:支配基本粒子的规律与支配那些由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的规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自身。在他与 DISCOVER 的特约编辑 Susan Kruglinksi 的谈话中,彭罗斯质疑现代物理中的占中心位置的理论,包括弦论和量子力学。彭罗斯认为物理学家永远不会了解宇宙的终极理论,除非他们能透过今天那些不成熟理论的表象看到我们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的最深层的实在。 你的家族中出了许多有成就的人,是不是? 我的哥哥是一个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是皇家学会的会员。我的弟弟曾经获过 10 次英国象棋比赛的冠军,这也创下了一个记录。我的父亲出生于一个贵格会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职业肖像画画家,常画一些宗教题材,非常传统。我的家庭家风很严。我们甚至不能看小说,当然更不能在星期天的时候看。我父亲那辈兄弟 4 个人,都是很优秀的艺术家。其中一个在艺术界很出名,罗兰爵士。他也是伦敦的当代艺术研究所的建造者之一。我父亲是一个人类遗传学家,他因证明了分娩时年龄较大的母亲其孩子更容易得唐氏综合症 ,而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他对许多其他门类的科学也很有着浓厚的兴趣。 你父亲对你的思维方式有什么影响? 我父亲告诉我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和兴趣并不是分开的,这对我影响很大。他常会给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出谜题和做玩具。他以前还有一个小木工棚,在那里他用他的小锯子锯木头做木工。我记得有一次,他做了 12 块不同的木楔,然后给出了组合的规则。这些木楔形状各异,因此我们可以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组合将它们组合起来。在他的后半生中,他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制造这些可以不断复制自己的模型,即,现在所谓的人工生命。这些简单的模块很特别,当它们组合起来后,若想拼贴一些新的模块上去就必须采用同样的组合模式。他在他的木工棚中做了大量的这类模块。 所以可以说是你父亲启发了你发现了彭罗斯点阵,这种以五角对称性的形式不断重复几何形状来覆满整个表面的几何结构? 这件事情说来有点傻。我记得大约在我 9 岁的时候,我问他,你能不能用通常的 6 边形组合成一个像球面一样的闭合面?他说, “ 不,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用五边形来做。 ” 他告诉了我如何构造多面体,所以从我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彭罗斯点阵有什么实际作用,还是仅仅是一些美学价值? 我对这种点阵的兴趣来自于我的一些信仰,我认为宇宙一定是由一些非常简单的力所支配的,即便我们看到的世界,处处那么复杂。这种点阵遵循着一种固定的方式,不断 “ 衍生 ” ,最终形成一些非常复杂的模式。这只是一种尝试,透过它我们希望能了解一些极其简单的原理来是如何来构造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复杂的世界。 画家 M.C. 埃舍尔( M.C.Escher )曾受到你独创的几何图形(几何学?)的影响。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 我在剑桥读研究生的第二年,参加了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记得在那里见到了一个我很熟悉的演讲者,他手里就有这本目录册。册子的封面就是埃舍尔的画《昼夜》,画里的鸟儿在向着相反的方向飞行。景色的一边是黑夜,另一边是白昼。我记得被它迷住了,于是就问他是从哪里搞到的。他说, “ 噢,有个叫埃舍尔的画家在举办一个展览,也许你会感兴趣。 ” 我去了那里,于是就被这些不同于任何我所见过事物的诡异而奇妙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决定自己尝试着画一些不可能有的景致,结果就想出了这个被称作为三杆的东西。这是一个看上去像是三维物体的三角形,但事实上它不可能是三维的。我将它拿给父亲看,他也画出了一些不可能存在的建筑物和其他东西。后来我们就这东西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还对埃舍尔表示了感谢。 埃舍尔是否看过那篇文章,是否从中汲取了灵感? 他用了文章里的两样东西。一样就是那个三杆,用在了他那幅名为《瀑布》的版画里。另一样是那只世上不可能有的楼梯,是我父亲设计并画出来的。埃舍尔将它用在了《上与下》那幅画中,画里僧侣们绕着楼梯一圈一圈地转。我与埃舍尔见过一面,我给了他一些可以拼成一个重复图案的拼块,不过非要 12 块拼在一起才能成功。他去拼了,后来给我来信问是怎么个拼法 —— 基于什么原理?于是我给他看了已拼成重复图案的一种鸟的图形。他将它融入了我相信是他的最后一件作品 —— 名为《幽灵》的一幅画。 你在小时候数学不太好,这是真的吗? 我的反应很慢,慢到让人无法想象。我小时候在加拿大呆过大概 6 年时间,那时正是战争时期。当时我 8 岁,在课上,我们必须很快地完成一些心算,对我来说那速度太快了。因此老师不太喜欢我,他把我换到了一个稍差一些的班级中。那个 班级的 老师发现我考试成绩如此糟糕后,决定不限定考试的时间。你喜欢做多久都可以。我们考的考卷都是一样的。我被允许在考试结束后的活动时间中继续答题。每个人都走出教室开心地玩耍着,而我仍在继续答题。所以我至少比其他人要慢两倍。最终,我都完成得不错。你看吧,如果我可以慢慢来,我就能得高分。 你曾说从现实世界去了解量子物理是没有意义的。你所反对的是什么呢? 量子力学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理论,它可以用来解释各种以前不能解释的东西。但是当你认为这种怪异的量子力学在宏观世界也适用的时候,你必须要放弃我们从爱因斯坦那里学到的时空观。最奇怪的地方就是它会失效 。如果你遵循这些定律,你所得到的想法将是错误的。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客体可以同时存在着许多状态,这个听起来有点疯狂。这个世界的量子描述似乎与我们所经历的经验世界完全相反。 它确实没什么道理,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量子力学的数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量子系统的演化,其可以用过薛定谔方程精确描述。那个方程可以告诉你:如果你知道一个系统现在的状态,你可以计算得出这个系统接下来 10 分钟内将发生的事情。然而,量子力学的数学还有另一个部分,即,你在做测量时候发生的事情。你用方程得出的是某种特定结果的几率,而不是某一个单一结果。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说明 “ 世界当时是怎样的 ” 。相反,他们仅仅描述了这个系统干其中任何一件事情的几率。方程应该以一种完全确定的方式描述这个世界,但是它没有。 埃尔温 · 薛定谔发明了那个方程,他被认为是一个天才。当然他也意识到了那种冲突。 薛定谔根跟其他任何人一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谈论他那只假想的猫的时候说道, “ 好的,如果你相信我的方程,你必定相信那只猫在某一时刻既是死的又是活的。 ” 他说, “ 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事实不可能如此。因此我的方程在猫身上肯定不适用。所以一定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我们没有考虑到。 ” 所以薛定谔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个猫的类比能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 是的,我想他自己已经说明了这点。 3 位量子力学中的大人物,薛定谔、爱因斯坦和保罗 · 狄拉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量子论的怀疑者。狄拉克看起来最不可能,因为量子力学的整个基础和框架都是他建立的。人们认为他是量子力学的坚定的支持者,但是他所持的态度却很谨慎。当他被问到, “ 如何解决测量问题? ” 的时候,他回答说, “ 量子力学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理论。我为什么要在量子力学中寻求答案呢? ” 他不相信那是正确的。但是他不会对外界过多地谈论这个。 至今,薛定谔的猫类比仍被认为是一种奇怪的实在,我们不得不去接受。这个概念是不是诱发了许多今天理论物理中的想法呢? 是的。人们不想去改变薛定谔方程,这就导致了量子力学的 “ 多世界 ” 诠释。 那种诠释认为所有的概率分布在各个平行的宇宙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只猫是既死又活的。观测那只猫,你必定是一个两种状态的叠加态(同时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你看到了一只活的猫,一种是你看到了一只死的猫。当然,我们似乎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物理学家们不得不说,好吧,不知什么原因,你感觉不到你的意识是选择了哪条路 。你被导向了一个完全疯狂的观点。你被导向了 “ 多世界 ” 这类东西,而它与我们真正感知的东西没任何关系。 平行宇宙 — 多世界 — 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想法,就像所有东西我们都可以用我们的五种感官所体会到的观点去理解。 问题在于,对此你能做什么?什么都不行。你需要一个物理理论来描述这个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一直以来都是:解释我们所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它是如何运作的。多世界量子力学并不是这样的一个理论。要么你接受这种观点并试着了解它,就像很多人做的那样,或者像我一样,对此持否定态度 —— 它已经超过了量子力学能告诉我们的极限了。那是一种极为非常规的假设。我个人认为,量子力学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而且一定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只不过在我们现在的实验能力下我们无法给出直接的证据。 总的来说,理论物理中的想法听起来是越来越玄乎了。弦论就是个例子。所有那些关于 11 维时空或者我们宇宙嵌在一个巨型膜上的讨论听起来都非常荒诞。 你说的完全正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量子力学是 “ 罪魁祸首 ” ,因为人们说, “ 量子力学在直觉上是完全不可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相信它是对的,你便能接受任何 ‘ 不可理喻 ’ 的事情。 ” 但是,量子力学有大量的实验可以做验证,所以你必须能符合这些实验。而弦论没有任何的实验支持。 我知道你在你的新书中阐述了对量子力学的评价。 这本书的名字是《新物理学中的时尚、信仰和幻想》。其中每一个词都代表了一种主要的理论物理学观点。时尚代表着弦论;幻想代表着各种宇宙图景,主要指的是暴胀宇宙(它假设在大爆炸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宇宙经历了一次指数式的膨胀)。这些东西在现代理论物理中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攻击它们几乎都成了大不敬的事情了。而另一个则更加夸张的则是量子力学,它在各个方面都不容侵犯,它已经成了信仰。不知何故,人们认为它是不能受到质疑的。 几年前你说是引力分离了经典世界和量子世界。有没有人对量子力学做过这类检验? 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挺令人振奋的,似乎应该有很多人会着手研究它,但是事实上没有。它被认为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人们在老了退休后可以考虑的另类的想法。好吧,我现在老了,退休了!但是这个想法没能成为物理学的主流,占据中心地位,我感到挺遗憾的。 在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人们思考宇宙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当人们解决量子力学谜团之时,会不会带来一场新的思维上的革命? 这个很难说。恩斯特 · 卢瑟福当时还说他的原子模型不会有什么作用(但是,它后来导致了核物理和原子弹)。但是,我很肯定,解决量子力学谜题将会对许多科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诸如量子力学是如何应用在生物学中这些问题。最终,它很可能以各种我们想象不到方式,导致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 在你写的《皇帝的新脑》中,你认为意识是大脑细胞内部的量子行为。 20 年过去了,你现在还是那么认为吗? 我认为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并不遵循经典物理。它甚至不依照传统的量子力学活动。描述它活动方式的理论我们现在仍不知道。这话听起来口气有点大,但是我觉得这与威廉 ·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系统时的情况有点相像 。他通过计算发现血液必须循环的,但是静脉和动脉在其末端越变越细,渐渐消失,那么血液是如何从动脉流向静脉的呢。哈维说, “ 好的,一定有一些极小的血管。我们无法发现它们,但它们一定存在。 ” 那时并没有人相信。所以我仍然希望能发现一些结构自洽的东西,因为我相信它应该存在。 当最终物理学家了解量子物理核心的时候,你认为这个理论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这个理论应该很美。 译者注 : 贵格会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派别,诞生于 17 世纪的英国。 唐氏综合症包含了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 21 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 译者注:埃舍尔( M.C.Escher ),荷兰画家,图形艺术家,创作了一些列以彭罗斯点阵( Penrose Tile )为模式的主题作品。 译者注:这里作者的意思是在宏观的经验世界中量子力学并不适用。 译者注:这里的 “ 它 ” 指的是量子力学。 译者注:这里说的选择就是选择进入哪种状态,或者说进入哪种世界。一种世界中你看到的猫是活的,另一种则是死的。 译者注:威廉 · 哈维(公元 1578 ~公元 1657 ),医生、生理学家、胚胎学家,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 译者: Davon
个人分类: 量子力学|10231 次阅读|12 个评论
“武汉第二届国际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热度 1 ssglwu 2012-10-15 07:38
“武汉第二届国际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吴国林 “武汉第二届国际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科学实在论是科学哲学的中心议题之一。科学实在论的论题脱不开科学理论中术语的指称和真理问题。而指称问题的讨论必然要诉助于语言哲学。继 2009 年 “ 武汉第一届国际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 ―― 结构实在论与量子理论哲学问题 ” 之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波士顿大学哲学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于 2012 年 8 月 16 日 - 17 日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武汉第二届国际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主题为 “ 指称与科学实在论 ” 。 ( The 2 nd Wuh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Reference and Scientific Realism )。 会议主题:指称与结构实在论、 意义与真理、指称与涵义、实在论与科学进步、指称与信息处理、指称与表象、指称与描述的形而上学。来自国外、大陆与台湾的学者近 40 人参加了人两天全程的会议。会议语言:英文。 参加本届学术会议的外国学者有: Professor Jaakko Hintikka of Boston University (philosophical logic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rofessor Ruth Garrett Millikan of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philosophy of mind), Professor Sohotra Sarkar of U-Texas at Aust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biology, specialized on issues about complexity and reductionism), Professor TianYu Cao of Bost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physics, constructive structural realism) 。 国内学者有:范岱年,江怡,胡新和,朱志方,桂起权,陈晓平,吴国林,万小龙,陈刚,赵国求等。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生、硕士生刘建城与花建平参加了会议。 本人并担任大会学术讨论主持人,并做大会报告。本人在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是:《论波函数的实在性》,从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两个视角论证波函数的实在性,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3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漫谈(44)亮剑:唯理论的实在论——七评爱因斯坦的学问观
热度 18 sqdai 2011-6-2 09:08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途中,璀璨的科技群星照耀着长空,熠熠生辉,他们不仅创造了无数的科技奇迹,给予我们宝贵的知识财富,而且创建了珍贵的科学方法论,照亮了科学探索之路。我认为,在科学方法论的运用和研究方面,伽利略、庞加莱和爱因斯坦是现代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其中,爱因斯坦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爱因斯坦文集》中,有很多文章论述了科学方法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篇是《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这是爱因斯坦离开欧洲之前,在牛津大学的讲演( 1933 年 6 月 10 日 )。在这一讲演中,爱因斯坦系统地总结了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后人据此,并根据他的其它论述,将这一方法论总结为“唯理论的实在论”或“唯理论的唯物论”。 1980 年 1 月,杨振宁在上海做了题为《爱因斯坦和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物理学》的讲演,对此做了精辟分析。他指出:“爱因斯坦于 1933 年发表的《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这篇论文中,有三段发人深思的话:‘ 理论物理学中的创造性原理存在于数学之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深信纯粹思想可以掌握现实,这正如古人所梦想的。 ’‘ 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可能从经验中抽出来,而必须是由自由想象创造出来。 ’‘ 经验告诉我们,经验可以启示我们用哪一种恰当的数学概念。但数学的想法决不可能从经验里头推演出来。 ’ …… 爱因斯坦这些话很重要,也很有道理。”可以认为,这三句话归纳了爱因斯坦唯理论的要点。 在爱因斯坦之前,人们一般认为,科学发现的主要模式是经由经验资料归纳,得出反映自然规律的理论。爱因斯坦本人也曾受到以马赫为代表的这种经验论的影响(参看以前的博文)。然而,爱因斯坦在创建了狭义相对论( 1905 )和广义相对论( 1915 )之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看法。这可以从他给匈牙利物理学家兰佐斯( G. Lanzos )的信中看出来: 从有点像马赫那种怀疑的经验论出发,经过引力问题,我转变为一个信仰唯理论的人,也就是说,成为一个到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求真理的唯一可靠源泉的人。逻辑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就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有统一性。 关于经验归纳法,爱因斯坦说:“ 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法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 ”可以说,这是上个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要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今物理理论离开我们熟悉的宏观世界渐行渐远,已经难以用经验概括出理论来。至少在绝大部分的理论物理研究中,采用归纳法已经行不通了。 什么是探索性的演绎法?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是,根据唯理论的要求(如统一性、对称性、逻辑前提的简单性、相对性等等)而不是实验的要求,先构造一个理论上的模型,再利用这一模型去做演绎,并得出可以由实验证实的预言。如果这个预言得到证实,那么这个理论模型很有可能是正确的。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时,就用了探索性的演绎法,而且可以说,相对论的成功是探索性的演绎法的辉煌胜利和可圈可点的范例。限于篇幅,这里不详作分析。 必须指出,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有别于历史上的任何唯理论。主要区别有二: 一是他把唯理论与经验论密切地结合了起来,反对排斥经验,反对忽视经验的做法。他旗帜鲜明地指出:“ 我们的一切思想概念是由感觉经验所引起的。”“把经验的态度同演绎的态度截然对立起来那是错误的。 ”这样,他就与片面强调“先验因素”的斯宾诺莎唯理论划清了界线,加强了唯理论的唯物主义精神。 二是爱因斯坦反对马赫的科学认知局限在感觉经验的观点。他说:“ 感官知觉只是间接地提供关于这个世界或‘物理实在’的信息 ”,因此,“ 我们只能用思辨的方法来把握它。 ” 爱因斯坦的唯理论的实在论引导他在科学发现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学术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要进一步走近爱因斯坦,了解他的学问观,并从他的思想中学到更多的指引性的内涵,必须对唯理论的实在论有基本的了解。 科学方法论与科学本身一样,需要进行无穷无尽的探索,对于现有的成果,也可以质疑,可以讨论,对于爱因斯坦的唯理论亦复如此。例如,我一直在想,唯理论是否适用于工程科学研究?愿与朋友们广泛讨论。 参考资料: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 1976. 2. 杨振宁,爱因斯坦和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物理学,物理教学, 1980 ,第 1 期, 4 - 5. 3. 杨建邺,爱因斯坦传——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海南出版社, 2003. 4. 许良英,爱因斯坦的唯理论思想和现代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4 ,第 2 期, 12 。 写于 2011 年 6 月 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712 次阅读|27 个评论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第二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纪要
热度 4 ssglwu 2011-4-17 18:29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第二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纪要
吴国林 注:此会议纪先经吴国林、罗教明与刘建城起草,并经过桂起权、赵国求等教授的审议。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 第二次专题讨论会 会议纪要 ( 2011.4.1. —— 2011.4.3. ) 2011 年 4 月 1 日 至 4 月 3 日,由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WISCO 联合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科学基础与哲学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第二次专题讨论会”在武汉市青山区威仕宾馆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 -WISCO 联合实验室赵国求研究员发起并主持,共有来自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钢研究院的近 20 位教授学者和博士生参加了此次讨论会,并提交了具有原创性研究论文,从多个方面应用和推进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理论。会议期间学者们关心的哲学和物理学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和激烈的讨论和争论,此次专题小型研讨会极富成果,为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理论及量子现象学的近期和长远互动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与目标。 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学者有: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桂起权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WISCO 联合实验室赵国求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吴国林教授; 四川大学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罗教明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涛研究员;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万小龙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吴新忠博士;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刘建城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杨敏姣博士等; 武钢研究院荣广平研究员;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主任游涛及有关领导。 众多学者在会议上做了发言。 赵国求研究员从介绍与陈方培教授等几位物理学专家关于量子力学若干问题的讨论开始,围绕量子力学中粒子如何转换成物质波场,及量子场论中物质波场又如何转换成物质粒子等一系列问题,利用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基本理论展开了深入分析与讨论。揭示出二者转换所实行的数学操作的物理本质,是质点模型 (R =∞ ) 与非质点模型 (R ≠∞ ) 之间的转换,是动量量子化和算符反对易性质所体现的非连续作用和作用量子 h 的介入。而 量子力学方程描述的物质场就是曲率场,体现微观客体自身空间结构的运动与变化,波函数传递的不是能量, 是粒子 自身的 空间结构演化信息 。波 函数的物质性还原了量子场论中矢势 A 的物质性。波函数的纠缠是曲率波的纠缠,是粒子空间结构信息的纠缠。若在量子伴生空间中将某种信息调制于纠缠态中,将必然在量子测量中,通过量子伴生空间向外部物理空间的转化,实现调制信息向外部物理空间离散粒子的全域同步转移。量子测量中两种空间信息转换是全域同步的。测量中出现的所谓超光速‘瞬时’作用,是两种不同空间的转换操作中形成的误解,并非能量传递,不违反相对论。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如何理解真空问题,赵国求研究员也作了深入分析与讨论,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与讨论。 量子曲率是非质点模型的最佳力学模型。质点模型与非质点模型,两者在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得到完满的统一。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张涛研究员代表赵国求与他自己,报告了论文:《 电子轨道磁矩和自旋 磁矩 的计算》,认为 电子不是质 点 ,也不是坚硬的小球,而是有一定构形的环形电场旋涡, 半径 r 由 物质波波长 λ /2 π 建构确定。由此,利用康普顿 物质波波长( λ 0 /2 π )可以证明电子的 自旋磁矩 为一个 玻尔磁子 ,而运动电子的自旋磁矩则随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自旋的物理意义 在 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 有了较好 的理解 。 吴国林 教授共提交了 4 篇论文。第一篇论文是对量子现象学的一个推进研究,他介绍了将如何“经验还原”的现象学方法分别用于量子力学的各种解释 (包括量子力学的曲率解释) 与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 分析量子力学各种解释的本质 。认为通过初步的现象学还原,我们可以得到 量子力学的共同统一的本质是波函数 , 波函数才是量子力学解释的核心, 量子力学的各种解释都是对波函数进行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第二篇论文,吴教授考察了实体、量子纠缠与相互作用实在论的关系, 对“实体”概念进行了词源学的考察,总结出实体的基本特征,得出量子纠缠具有实体性的结论,并就量子纠缠与相互作用实在论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探讨。第三篇论文,他就“基本本体”的称呼问题,场与场能的关系,(基本)现象实体的可分性问题展开讨论;第四篇论文,正在完成之中,就如何将量子信息与曲率解释联系起来等问题同与会专家展开了讨论。 刘建城 博士就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曲率解释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探索和挖掘。结合康德后期文献考据与现代物理学知识背景,论证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中“现象实体”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对目前三大结构实在论进行了分析,并与相互作用实在论进行了比较,指出相互作用实在论的优越所在。其中重点分析了 认识版本 结构实在论在基础概念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因果力与结构实在论的协调问题。其对历史文献的考据和发掘,以及在科学理论真理性和科学进步问题上,对沃勒尔和范·弗拉森两人观点的深一步分析和比较,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万小龙 教授就薛定谔猫、双缝实验等量子力学存在的悖论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逻辑学上的解析。指出这些物理学佯谬之所以被认为是包含“矛盾”,其实是因为没有对前提条件、推导的过程等进行严格的逻辑学分析,如果进行这项工作,这些悖论完全可以得到消解。 吴新忠 博士的发言,对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经典物理学、广义相对论等理论中所包含的曲率思想进行了系统性的发掘和整理。规范场也具有引力场的曲率特征 , 并认为赵国求引入的康普顿物质波表象,以及量子力学曲率解释和相互作用实在论的哲学,很可能导致量子力学从哈密顿的分析力学形式回归牛顿型的相互作用形式,并借助微观形态的时空动力学机制消除一些量子佯谬,不断接近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想。其中对相互作用实在论与量子曲率解释基本思想的精确提炼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吴新忠认为,赵国求提出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不仅与惠勒提出的几何动力学思想以及勒内 • 托姆用微分拓扑学表示的热力学熵与量子波函数的曲率数学结构一致,而且还有可能与薛定谔有关波动力学的经典文献中提出的位形空间中的广义坐标的非欧线元联系起来;爱因斯坦在 1927 年也试图用位形空间的非欧线元作为隐变量来捍卫量子力学的决定论解释,但因为对后来发现的量子纠缠涉及到位形空间的非欧线元之间存在非定域关联不满,而搁置了这条有可能通向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的新思路。 罗教明 教授再次报告了《 氢原子电磁结构模型 》论文,认为电子绕核转动的电磁辐射与原子核反射的反冲电磁辐射有可能达到一个受力平衡的结构共振的基态,从而使我们对于玻尔提出的量子轨道能级有了一种更符合经典电动力学的新理解,即量子本征态很可能是原子通过原子核与电子之间交换电磁辐射形成的结构共振态。通过这次报告与会学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薛定谔方程的理论推导是开创性的,实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一流物理学家们的梦想,可喜可贺!而与量子力学实验的结合将再找时间交流,与曲率解释的深层关系也还有待深入讨论,与会学者正在寻求并期待新的讨论机会。 杨敏姣 博士就伽利略原子论思想及其对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作了发言。 武汉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桂起权教授对科学思想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六种自然观(尤其是古希腊的原子论、“万物皆数”与有机整体论)进行了有特色性的分析和总结,现代综合性的系统自然观,则汲取了以往所有自然观的合理因素,实现了因果、机遇与目的观念的整合,原子论与场论观念的融合。他指出,量子场论和规范场论都体现了场是“第一性实体”的思想,而粒子则可以“产生”和“湮灭”,因此“场本体论”可以包容和整合“粒子本体论”。他从历史资料中梳理出对形成世界图景有决定意义的科学思想演变,认为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中吸取营养并且得到重要的方法论教益,在加深对当代科学思想理解的同时还能够给当今的科学探索活动提供某种启示。 大会最后由桂起权教授给予总结点评。他从总体上回顾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对各位学者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随着量子力学曲率解释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它越来越具有包容性,通过 量子伴生空间与外部物理空间的交替转换,曲率模型消解并超越了点粒子模型,暗含着 场本体论与粒子本体论可以兼容和整合的思想。赵国求研究员对规范场、规范势的独特解释十分形象化又富有启发力。桂起权认为,吴新忠同样是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对曲率解释的领悟比一般人更深,而且在他看来,在这个“量子哲学共同体”中对实际推进曲率解释来说,很可能是最有潜力的青年。而刘建城博士对康德哲学理解深刻,文献考证很有说服力。万小龙教授则擅长于对人们熟视无睹的问题作更精细的逻辑分析。对于吴国林教授来说,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所要把握的正是“现象实体”,因此 ,“量子现象学”与“曲率解释”接轨了 。张涛教授 的报告 在玻尔磁子问题上深化了曲率解释。 罗教明 教授比上次会议更加具体展开了他的“氢原子模型”,给出了详细论证。其哲学意义在于,他给出了物理学从玄之又玄的数学形式体系的迷雾摆脱出来,回到清醒的物理本体论上来的希望,开拓了一种“把牛顿的物理本体论和因果性思想一贯到底”的全新可能世界。既然薛定谔方程将是牛顿力学、经典电动力学顺势拓展的一种自然结果, 为什么不能设想,物理学家们将实现一种崇高理想或纲领性思想,他们将拥有“统一的严格因果性的宇宙观”呢? 桂起权还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 一些问题,包括具体观点的表述方式,选择用词等方面,如何使得哲学界和物理学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要 知道,“科学理论接受的逻辑”本身就是科学哲学所研究的一个课题。罗教明教授认为,科学哲学学者与自然科学研究者共同进行相关科学问题的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通过双方不同层次和视角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和交流,更有利于自然事物规律的发现,是值得提倡和大力发展的,有利于不同学科间的成果交流和相互启发,发现和认识新领域。 本次会议为各位与会学者提供了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机会和平台,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合作热情,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会学者认为,必须进一步稳固与扩大合作平台,将合作与课题研究推向纵深发展。会议对赵国求研究员所作的辛勤工作 , 对武钢和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吴国林、罗教明、刘建城 2011.4.8.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5893 次阅读|4 个评论
鄙人在山東大學分析哲學論壇學術演講的海報
jiangjinsong 2010-11-28 09:25
這個海報就是丫頭道長在博文中大加稱讚的美女哲學家郭鵬親自製作的。 郭鵬教授蘭質蕙心,不僅精通分析哲學,是國內少有的女分析哲學家,而且很有愛心,積極投身到動物保護的事業中去,不僅撰寫理論文章,而且身體力行,實際救助動物。 蔣科學與之相比就汗顏了。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5384 次阅读|25 个评论
技术、图像与实在论:一种新的挑战(友人佳作)
sue 2010-11-11 20:26
技术、图像与生活世界:一种新的挑战 杨庆峰 (上海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444 )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图像成为决定性的图像形式。电影、电视、网络提供给我们众多技术图像。但是技术图像所到来的问题却很少被反思。从伦理上看,技术借助自身中介化体验取代了直接生存体验从而瓦解了伦理的基础;从本体论上看,世界图像化意味着技术图像成为构成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技术图像超越出经验性的范围成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构成性因素。如此,使得我们的生存与行动被建立在技术图像上而不是生存体验这一事物本身。 关键词:技术 实在论 图像 19 世纪末摄影技术发展起来; 20 世纪初电影诞生; 50 年代电视诞生; 80 年代互联网诞生;今天 3D 摄影技术也成熟起来。这些现代技术的通过图像被串联在一起。照相是静止的图像;电影、电视是运动的图像;互联网使得静止、运动的图像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尽管如此,他们还只是平面的。 3D 摄影技术的成熟使得图像突破了 2D 维度, 3D 图像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知觉体验被引领到一个新的领域,知觉越来越自然化。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图像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技术图像。 技术图像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问题?视觉文化指出,日常生活已经为图像所改变。不管是视觉的狂热,还是景象的堆积,日常生活已经被社会的影像增值改变了。 但事实上更重要的问题是:从伦理上看,技术借助自身中介化体验取代了直接生存体验从而瓦解了伦理的基础;从本体论上看,世界图像化意味着技术图像成为构成着我们的生活世界。 所以我们必须给予技术图像以反思。一个适合反思技术图像由海德格尔提出的概念被忽略了,这就是世界图像的概念。 说到图像,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关于某物的图像。据此,世界图像大约就是关于存在者整体的一副图画了。但实际上,世界图像的意思要多得多。 多得多到底意味着什么?成为我们就要追问的问题。世界图像中所蕴含的启示是:世界图像化。在诸如电视机、计算机这些现代技术出现过程中,让我们领会到一个逐渐加强趋势:由技术所出图像从某物的摹本转变为世界的一种趋势。图像不再仅仅作为生活世界的构成部分存在,不仅仅改变世界,反而构成着生活世界,成为历史的主体。这种趋势图像化撕裂着了作为整体的人与实在,以一种强势插入这一整体之中。如 今这一趋势对我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即如果现实被当作图像提供的话,一个新的世界状况该如何看待。现在我们更加近距离地面对这一问题。 一、 我们的认知、生存与行动需要起点。哲学对起点的反思开始于现实。黑格尔指出,哲学的内容就是现实。我们多于这种内容的最初意识便叫做经验。 他的观点指出,我们与现实之间最初展现为经验关系。这意味着我们直接以感性或者理性的方式与现实实在发生关系。 传统哲学提出的关于实在的命题是世界存在或者自我存在。多数唯物论者将世界存在作为实在确立起来。而唯心论者则将自我确立为实在。先验唯心论者谢林就否认着世界存在这一命题的确然性。此外,从知识论角度看,笛卡尔、黑格尔、胡塞尔都力图为绝对科学确立坚实的理性起点。不同的学派维护着彼此不可还原的起点。 现象学对于这一起点的追求转变了方向,他们指出了世界明证性的非确然性,从而确立了非世界,如自我我思、知觉的实存。就这方面而言,普遍的感觉经验在其中世界始终明证地预先给予我们显然不可以直接看成是一种确然的明证性。 胡塞尔将自我我思作为确然的。特别是梅洛 . 庞蒂将知觉作为确定的起点。我们看到事物本身,世界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东西:这种说法表达了自然人和睁着眼的哲学家所共有的一种信念,它们反照出我们生命中沉默看法的深层根据。 看这一知觉形式就成为根本性的东西。而行动则与此有关。日常生活的活动就与这个世界有关。 无论何种起点,在起点的寻找上,存在着一个固有的偏见:起点必须是可靠而真实的,即具有确然的明证性。如此,从现象学角度看,我们判断与行动所依赖的基础就与看直接相关了。判断依赖于看到的东西,也就是世界;行动也依赖于看到的东西。 看见什么?从视觉角度看,被看见的对象可以区分为两类:事物以及事物的图像或者事态以及事态的图像;从本质角度看,被看见的只有理念。而根据看之特性,真实性被确立了起来。 如果人们能够有效区分事物与事物图像,那么没有什么问题。至少 20 世纪以前现代人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存在混淆。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如原始人与小孩子是无法区分事物与事物之图像的。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区别逐渐被混淆。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图像传播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判断、行动和生存更多地依赖于被给予的图像了。新公布的 911 图片激发起新的对恐怖主义者的憎恨,激起了对受难者的同情。我们在图像之中成为我们在世界之中 的经验诠释。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的概念再一次浮现出来。 如此现代技术的发展凸显出新的问题,它使得我们看到原先的无可置疑性世界将是一个虚幻的、被建构起来的观念,我们不需要追问起点的无可置疑性。 现代技术使得我们不需要面对令人头疼的绝对确然性的起点,而仅仅是需要一个起点,引发判断和行动的起点。 从这个角度看,现代技术实现了哲学领会的纯正性和力量。因为哲学领会的纯正性和力量只能用以下标准来衡量,即我们是否或如何发展了开端,如果我们自己应该重新开始,我们是否有能力借助这个开端而开始。 现代技术以取消开端确然性的方式发展了开端,为技术逻辑奠定了一个需要的起点。 二、 作为纯粹的实在论者,不仅需要有实在,而且实在是确然的、无可置疑的。 但是,现代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运作使得我们转变成准实在论者:现代社会仅仅需要一个实在起点但不必是真实的作为人们判断、行动和生存的支点,如同情的发生。 现代社会需要同情的存在,某些人必须表现同情,也需要某些被同情者的出现。如此,技术图像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被拍摄的照片可能并非事实的真实反映,而是拍摄者建构的结果。拍摄者 试图呼唤同情,为某些人的同情表现提供可能,被同情者则通过照片被构建出来,但或许他们的本义并非需要某种同情。在上述过程中,技术图像使得这一生产过程得以完成:通过技术图像建构出被同情者,网络传播使得图像与被同情者得以同一。 对于世界,我们无法在现成存在物的意义上进行追问,并不存在着一成不变的东西,这个世界发生着变化。世界发生着什么?根据经验的判断,我们发现我们进入到图像时代,视觉文化大行其道,视觉现代性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这种经验事实非常关键,它能够为我们的判断提供实证。 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一个图像的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流。视觉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文明的进程。 视觉现代性向我们传递出一种趋势:更多的技术图像而不仅仅是艺术图像,如广告、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开始增多。尽管它们揭示出这一趋势,但是由于缺乏对图像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使得它们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在视觉现代性的视野里,更多技术图像连同艺术的复制图像源源不断地涌入我们的世界。从经验角度看,这是很显然的趋势。在城市生活中,入眼的都是各类广告图片、广告影像。我们的手机、我们所乘坐的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都无时无刻地向我们展示这一个事实:我们已经进入了图像时代。但是,这只是事实,却不是问题的根本。 问题的根本只有借助世界图像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这也是现象学给予我们审视技术世界带来问题之契机。世界图像是海德格尔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关键性概念,这一概念传达的是世界的图像化,一种正在发生的趋向。如此, 我们将意识到问题的根本不是我们的世界中增加了一些以前所没有的图片,问题的根本是:图像的制造者将看的形而上学发挥到了极致,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看,都倾向于将看到的东西当做世界,当做实在。 如此,图像就成为世界的构成因素。世界图像化意味着世界由图像所构成,意味着如果世界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图像恰恰构成了世界。图像化是形而上学的另一维度,这一维度被遮蔽在技术的阴影之中。殊不知,技术图像恰恰源出于现代的摄影术、数字技术。 那么这一趋势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如何被卷入到这样的一个逻辑中?由于我们更加倾向于相信视觉所给予我们的,相信图像,只要以图像的方式从呈现出来的事情必然是真的。这与图像的本质有所关联。 当图像作为摹本存在时,人们并没有混淆摹本与被摹状物之间的区别。现象学更进一步向我们揭示出我直接感知事物与我感知到事物的图像之间有着很明确的区别。这一图像把捉,这种通过一图像物而把某物当做一种被摹状物的理解,具有一种与简捷的感知完全不同的结构。 简捷感知的特性是以亲身具体的方式给出它的对象。在这样一种亲身具体的给出中,对象本身保持自身为同一个对象。在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这些明暗层次是在各种感知的系列里显示出来的)的相互转换中,我看到的是作为同一个自身的对象。 . 在对图像感知的分析中,图像物( Bildding )与 被摹状的东西 ( Abgebildete )成为两个最为关键的概念。图像物可以是一具体的物,例如墙上的黑板,但图像物并不是如同自然物或寰世物那样的单纯之物,相反,它显示着某种东西,显示着被摹状者本身。 但现在发生的事情很明确: 我们越来越把事物之图像看作是世界本身。世界图像化使得我们在与现实性的交往上,发生了某种变化:我们与实在的关系不再是从感性上或理智上经验到,而是通过一种中介来把握的。 三、 我们的时代不再是机械复制时代,而是一种电子建构的时代。 机械复制与电子建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机械复制是本雅明的专门词汇,与机械复制时代相匹配的技术主要是 19 世纪末期、 20 世纪初期的照相技术、摄影技术与印刷技术。这些技术在原型的复制上起到了极大作用。在复制技术面前,人们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式一种反映的关系。图像是实在的摹本,反映着实在。如一张桂林山水的照片,其就是桂林山水的反映、是桂林山水的摹本。在复制技术对于实在的本真的复制过程中,我们通过复制技术所给予我们的图像与实在打交道。尽管没有直接与实在交往,但是效果是一样的。在这一技术中,我们看到了连接复制过程的两个端:原型和复制样本。 但是, 电子建构的时代则整合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复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将建构阐释到最大化的程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复制,文字、图片、视频等都可以无限制的复制,只要源文件不出错,这个过程就可以无限下去。首先,实在与电子技术之间的关联因为某种原因被切断了,电子技术当然也保留着复制关系,如数码照片就是传统胶片照片,其功能一样。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一切都数字化,所以图片上的所有元素都可以任意地进行加工、删除和处理。如此,经过加工、删除、处理而形成的图片就是新的图像了。一个新的实在就形成了。 如此,本雅明的机械复制与图像的分析却无法作为我们的出发点。由于他对艺术的关心,使得这个问题仅仅停留在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的冲击上,仅仅停留在艺术的终结与否上。海德格尔所揭示的世界的图像化恰恰在电子技术发展的今天彻底地表现出来。 问题不是图像对艺术的冲击,而是图像对于我们的判断、生存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现实性正在被改变,我们看到的图像已经成为我们的实在性,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现代技术整合的结果。 海德格尔的不为人所知的学生安德尔斯专门研究过实在是如何由传媒技术整合的,从而产生现实性的。当然,还有一点是人们图像观的变迁:图像不是历史的证据、现实的反映,而是对未来的构建。 对未来的构建源于某些社会性因素。事实上,在图像发展史上,社会因素在图像有其内在的显现。在其他领域,这被看作是图像的功能。但是,在这里,我们却是从图像的构成角度来看。任何的图像都是一定角度的截取。从现象学的观点看,如果生活是流动所构成的,那么静止的图片是对生活的截图,而运动的图像,如电视、电影所给予我们的则往往被看做是事情的原本的展现。只有海德格尔才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纪录片将花朵开放的过程在几秒钟内得以展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回到了事物本身。但是,日常观念却忽略了这一点。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 如此,我们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在图像之中,而不仅仅是在技术之中。如果用我们所熟悉的语言,我们的时代可以唤作是图像时代。 但是,图像的时代不仅仅意味着我们更多的是与图像打交道,而是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所处的世界的一种图像化。对图像时代的反思意味着意识到世界自身的图像化,而不仅仅是意识到图像增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图像化这一过程深层次是一种技术发生过程,由电影、电视所给予我们的图像构成了我们的实在性,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判断、我们的行动都依赖于这种图像的实在性。如何正视这一现实已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 传统理论将伦理的基础确立在生存体验之上。以同情为例,经历过战争才知道战争受害者的感受;经历过地震,知晓了地震区灾民的感觉。有过这种直接的生存体验,我们才会产生永恒的同情,基于同情给予被同情者的关怀和帮助行为才会持续不断,连绵不绝。但是,当前技术图像却侵蚀着伦理的基础。以往我们直接面对世界,用我们自身的心去感受世界之发生;现在却直接面对远方世界的图像,而这一图像并非我们自身所感受的结果,而是某个视角建构的结果。 罗刚等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447 页。 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 1996 年,第 898 页。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43 页。 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 54 梅洛 . 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 2008 年,第 12 页。 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 53 胡塞尔,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 53 孟建、 Stefan Friedrich 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 页。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第 51 页。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第 78 页。 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第 52 页。
个人分类: 技术哲学|4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课题报告:量子力学波函数的一种新的实在论解释
gaoshan1900 2010-10-15 09:20
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是当代物理学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自量子力学于20世纪20年代建立以来,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们就一直在争论这个理论的物理意义。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令人满意的解释,而是同时存在几种主要的解释理论,包括多世界解释,德布罗意-玻姆理论和动态坍缩理论等。 量子力学的解释主要涉及两大类问题:其一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物理含义问题,其二是著名的量子测量问题。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薛定谔于1926年通过类比首次引入了波函数:微观粒子的行为似波,因此,需要用一个波函数来描述它们。薛定谔最初认为波函数所描述的是一种真实的物理波。但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波包扩散问题),并很快为玻恩提出的几率解释所取代。如今,波函数的几率解释已成为教科书中的标准解释。根据这一解释,波函数只是一种存在于数学空间(即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抽象的几率幅,描述通过实验测量所获得的所有可能结果的几率分布情况。具体地说,空间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代表在空间某位置处发现粒子的几率密度。 然而,波函数的几率解释仍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一个关于自然的最基本的理论不应只谈论测量。最著名的论证就是贝尔(1990)的反对测量。此外,量子宇宙和保护性测量等新理论的出现也使人们更加坚信隐藏在波函数背后的微观物理实在的存在。针对标准解释的实证论倾向,爱因斯坦(1947)曾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不能相信:我们必须实际地并且永远地放弃那种在空间和时间里直接表示物理实在的想法。的确,从逻辑的观点来看,采取客观实在性的观念有诸多合理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如果我们能有一种包含客观实在的理论,那么它便具有哲学上的优越性,因此,在丢弃实在性概念之前,至少应该试图去找到这种理论(Deutsch 1987);其次是,从科学的观点,尤其是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向一个理论的操作论解释的转变,就不可能获得下一个理论,因为后继的理论将是从我们现存理论的本体论向前迈进的一步。情况只能是,后来理论的本体论将更加奇特,更难以想象。而一旦摈弃了实在观念,我们就无法借助它来构造自然的概念模型,也无法进一步改进这一模型而发现新的理论。 针对标准解释的缺陷,物理学家们相继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各种实在论解释,主要有德布罗意-玻姆理论(玻姆1952),多世界解释(埃弗雷特1957),随机解释(纳尔逊1966)和动态坍缩理论(Ghirardi,Grassi和Benatti 1995)等。这些解释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各自的问题。在实在论解释中,一般存在两种解释波函数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波函数是一种同时分布在空间中的物理实体,如物理场。德布罗意-玻姆理论、多世界解释和动态坍缩理论都采取这种观点。例如,在德布罗意-玻姆理论中,波函数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物理场(即场),尽管对该场的本质和性质有各种不同意见。另一种观点认为,波函数所描述的是粒子的遍历运动。这种观点为随机解释等理论所采纳。场与粒子遍历运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同时性质:场同时存在于整个空间,而粒子的遍历运动则在空间中以时分形式存在;粒子在每个时刻都只处于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只有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是无穷小时隙)粒子的遍历运动才遍及整个空间。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波函数正确的实在论解释只能由将来精确的实验来确定。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论证,上述两种波函数的实在论解释可以通过分析量子系统的质量和电荷密度分布来检验,并且前者实际上已经为现有的实验观察所排除。此外,进一步的分析还可以决定波函数所描述的粒子遍历运动的实际形式。结果显示,这种遍历运动很可能是本质上随机的、非连续的。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我们首先论证,一个由波函数 描述的质量为m、电荷为Q的量子系统在空间中具有有效的质量和电荷密度分布,分别为m| | 2 和Q| | 2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结果。我们进一步指出,这一结果也是阿哈鲁诺夫等人提出的保护性测量原理的一个推论(Aharonov, Anandan and Vaidman 1993)。保护性测量是针对单个量子系统进行的一种引入保护性相互作用的绝热测量。由于测量过程进行得足够缓慢而使引入的耦合能量近似为零,这种测量几乎不破坏被测系统的量子态,从而可以对单个系统进行大量重复测量。而通过这些测量结果的分布便可以获得系统波函数的全部信息。对于最简单的情况,保护性作用由被测系统本身自动提供,例如,当系统处于非简并的能量本征态时,由于绝热测量不导致粒子在分立的能量本征态之间跃迁,系统的波函数在测量后可以自然地保持不变。根据保护性测量原理,上述质量和电荷密度分布的存在可以通过测量适当观察量的期望值而得到证实。例如,对通过一定空间区域的高斯流的保护性测量可以得到这个区域内的总的有效电荷,即有效电荷密度在此区域内的积分。从而,当被测区域体积足够小时就可以测量到精确的有效电荷密度。 其次,我们分析质量和电荷密度分布的存在对波函数的场解释的蕴涵。我们证明,波函数的场解释导致带电量子系统的波函数具有引力自相互作用和静电自相互作用,因为对于物理场来说其质量和电荷密度将在空间中同时分布。我们同时指出,彭罗斯提出的薛定谔-牛顿方程正是包含此引力自相互作用的一种量子方程。尽管引力自相互作用的存在还不能为现有实验所检验,静电自相互作用的存在已经与现有的实验观测发生矛盾。同时,它们的存在也已经破坏了量子力学的线性叠加原理。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波函数描述的不可能是一种物理场。这一否定性结果使我们不得不采取第二种观点,即认为波函数是对粒子遍历运动的一种描述。 再次,我们进一步论证,假设粒子进行连续运动的经典遍历模型(如随机解释)无法与量子力学相一致,从而这些模型已经被排除。最后,我们深入探讨了另一种被忽视的可能性,即波函数是对粒子量子运动的描述,这种量子运动是本质上随机的、非连续的。利用测度论等数学工具我们给出了这种非连续运动的严格的数学描述,并初步证明了其非相对论演化方程正是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这些分析显示,我们提出的波函数的新解释提供了正统解释的一种最自然的实在论扩展。在新的解释中,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不仅给出了粒子在某个位置被发现的几率,而且还给出了粒子实际处于此位置的客观几率。当然,从粒子处于某个实际位置的客观几率到粒子在此位置被测量到的几率的过渡需要一个新的物理过程来解释,这便牵涉到量子力学基础研究中最著名也最困难的量子测量问题。这是我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上述研究的初步结果即将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ntum Chemistry和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Advances in Quantum Theory。同时,相关研究结果已投寄给更权威的物理哲学类期刊Foundations of Physics和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odern Physics,希望能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更大关注。目前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进一步分析波函数的量子运动解释对量子测量问题的蕴涵,并试图构造一个满足能量守恒原理的新的波函数动态坍缩模型。最近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hysics的文章只是这一研究的一个十分初步的结果。争取在未来两年的研究中有更大的突破。
个人分类: 思想轨迹|3875 次阅读|2 个评论
物理学哲学之量子力学哲学 参考文献
tian2009 2010-3-12 10:55
量子力学哲学是物理学哲学问题中最精深的部分。用一个学期来讲也不为过。尤其是同学们本科大多是文科背景,基本上是一边介绍物理部分,一边阐释其哲学。 西边的一个班只能安排两讲,时间更加紧张,希望同学们实现能够预习。 下面是我就这个问题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的物理问题可能更多,请同学们提前阅读。 所见即所能见 延迟选择实验及其引起的实在问题 走向哲学的物理 从构成到生成历史与科学的一个比较 量子力学哲学涉及到文献浩若云烟,一个有限的一生是读不完的。暂时推荐一下几种: 尼耳斯玻尔,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商务印书馆 海森堡,物理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 雅默,量子力学的哲学,商务 赖欣巴赫,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商务 惠勒,物理学与质朴性,安徽科技 惠勒,宇宙逍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也不错: 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这有一片评论文章: 田松, 量子世界的说书人 (http://shc2000.sjtu.edu.cn/0612/liangzis.htm)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4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谈绝对时空观与相对时空观(转贴)
热度 1 zhulin 2009-9-30 17:48
两种时空观实质是两种科学观,其哲学渊源是实在论和实证论,但由于物理学界以物理学不是哲学为理由,回避了对两者关系以及与哲学关系的深入思考。而在实际当中却是无法回避的,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的解释的争论(见 EPR 佯谬 http://post.baidu.com/f?kz=229142167 ),以及对现今物理界对相对论诠释的质疑,都是根源于两种科学观的对立! 物理学以实验事实或可观测、可检验的客观现象为理论的中心环节,以合理地解释和预测实验事实或客观现象为目的,它不关心那些无法观测到的东西,但却有一个特殊例外,那就是绝对参照系 S0 ,即便是无法直接观测到 S0 ,但只要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得到它,物理学就应该假设它是存在的,因为它的存在对于思维经济是有重要意义的!!!相对性原理的有效性说明无法用物理方法验绝对运动或绝对参照系 S0 ,但这并不应该构成了否定 S0 的充分理由,因为并没有证据证明如果存在 S0 相对性原理就一定会失效。其实 一、从存在 S0 出发仍可导出和狭义相对论相同的结论 1 、我已经在 1985 年就做出来了 , 但因为我在 85 年进京时,北京大学物理系的 钱尚悟 教授曾和我说: 从绝对运动出发仍可推导出和狭义相对论一致的结论 71 年就由美国人做出来了,但由于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所以大家还是喜欢使用相对论的方法。 ,为此我认为自己作出的已经无关紧要了;后来我也看过我国学者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物理系的 谭暑生 教授写的《标准时空论》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其实如果经过繁杂的计算证实之后再看,其证明过程只要非常简单的数学方法即可。甚至只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就可以证明 S0 与相对性原理是并行不悖的。因为 2 、 S0 的存在才使相对论成为在逻辑上能够自洽的科学理论 ,首先应该区别对时空事件的两种观测过程,即测量和观察。但在以往的相对论文献中只注重前者,忽略了后者,而后者才是检验相对论是否自洽的方法。 测量是指某个参照系的工作者使用自己的时空尺度标准,对某一时空事件进行观测的过程。显然对于同一时空事件,不同的参照系由于时空尺度的标准不同,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决不是自相矛盾; 观察是指某个参照系的工作者对于某个时空事件,不去使用自己的时空尺度标准测量它,只是观察其它参照系的工作者使用各自的时空尺度标准进行测量的过程。显然作为观察者的结论,一定要和测量者的结论相同,至于这个结果在观察者看是否正确是另外的问题,因为观察者观察的是测量者的测量结果,例如数值为 1 ,如果观察者却观察到测量者的测量结果不是 1 ,那将是真正的悖论。所以观察者可以认为测量者的测量结果 不正确 ,但决不能观察到和测量者的测量结果不同的结论,否则将说明这个理论在逻辑上是不能自洽的。 设有两个相对运动的惯性系 S1 、 S2 ,根据狭义相对论双方都认为自己没有变化,而对方是 钟慢尺缩 ,但这是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时空标准测量的结果。如果去观察对方的测量过程及结果,如从 S1 看(观察) S2 在测量自己时,一定要看到正由于 S2 上的时空标准的变化,反倒认为自己的 时间过程 变慢了,即 S1 观察到的结果一定要和 S2 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同,否则就是自相矛盾。相对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它在逻辑上一定是自洽的,所以从相对论一定(实际也)能够推导出 S1 观察的结果一定要和 S2 测量的结果相同。(见附录) 3 、现在可以做一假设:如果 S1 是一个绝对参照系,是真正静止的,其时空尺度没有任何变化,而从 S1 看到 S2 由于运动产生的时空尺度(符合相对论)的变化是真实的。但从上文描述的情况,由于 S2 时空尺度的真实变化,将使他( S2 )不能正确地测量时空事件和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从而使他恰好认为:自己( S2 )是静止的, S1 是运动着的,并 S1 发生了时空尺度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恰好和 S1 的测量 S2 结果完全相同。同时可以证明上述结论对于任意多个惯性系,仍然成立。也就是说,无论从那个参照系上看,都将认为如果使用 S2 的时空标准,自然产生和 S2 相同的测量结果。只是其它参照系上的观察者都会认为: S2 测量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兰景宽( lanjingkuan@eyou.com )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1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學怎麼可能是科學呢?
jiangjinsong 2009-4-10 09:38
神學怎麼可能是科學呢 ? 《神學的科學》讀後 蔣勁松 關於科學與神學的關係,國內學界主流的觀點向來都是認為兩者不共戴天,認為近代科學就是由於 有正確地看待自然。希臘人把自然當作是服從理性規律 的存在,因此無視其偶然性,貶低經驗的作用,經驗的自然科學自然也就無法產生和發展了。而中世紀的神學傳統由於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物理的和可見的 受造之物被認為是永恆和天國的典範在實踐中的對應體。因此,自然世界只是從神聖的角度得到審視,即通過自然世界而放眼上帝及永恆實在。世界本身並沒有意 義,或者只是在它分享了神聖與永恆結構的意義上有意義。打動世界、指導世界、給世界以意義的,是世界對終極實在的那種渴望。顯然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對自 然本身的研究是得不到鼓勵和促進的。 在托倫斯看來,宗教改革運動的 意義在於,清除了中世紀神學中所摻雜的新柏拉圖主義因素,基督教的思想以一種更加純粹的形態充分體現出來了。創造者上帝在恩典中轉而創造並維繫一個完全 區別於他自己的世界,可是由於它完全區別於他,儘管它全然依賴于他的自由意志和智慧,它也只是在其全然的區別中,即在其不直接關涉上帝的自然和物質過程 中,才得到正確的解釋。也就是說,自然是上帝虛己性的體現,因此,終極原因就從自然的研究中被排除出去了。這就提供了現代實驗科學的基本前提假設, 即承認自然具有真正的偶然性,不能從哲學家的理性中推導出來,理性不能一廂情願地規定自然的屬性和狀態。所以,在托倫斯看來,混淆終極因和物理因的自然神 學是自然科學和神學的共同障礙。因為一方面,用終極因來解釋自然會影響自然科學的客觀性,而試圖在自然中發現終極因則意味著將超越性的上帝不適當地自然化。 基 督教神學的科學追求,體現了西方追求理性的精神。托倫斯說無論是宗教或自然事物,人類認知只有一個基本方法就是經驗。科學就是在認知過程中嚴格地觀察、 控制、組織經驗資料,達到求真的目的。托倫斯認為,自然科學和神學都是嚴格的科學,因為二者都是對真理的追求,都相信研究物件具有客觀實在性,都不是主 觀的形而上學,研究物件都有研究者不可逾越的底線,最高的真理都是超越語言的表達能力的。 自 然科學和神學雖然都是科學,都要遵循客觀性的研究方法,但是由於研究物件性質不同,所以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著本質區別。用托倫斯的話來說,自然科學和神學 的研究方法是互補的。那就是:自然科學的物件是聽任我們控制、加工、改造的客體,人類就是在對自然客體的控制實驗中才獲得對自然客體的認識的。而神學所要 研究的物件是上帝,它是絕對的主體,不能聽任我們規定,不能在我們控制和操作中被我們認識。用波蘭尼的話來說,企圖用自然測試方法去證明超自然的事物, 是不合邏輯的,因為自然測試只能用在自然的事物上,永遠不能代表超自然界的事物。因此,可以說在自然科學中真理是被發現的,而在神學中則是被啟示的。也 就是說,自然科學中要想發現真理必須要對自然物件進行能動地控制和改造;而在神學中發現真理的前提條件則是無條件的信仰,對上帝的徹底委身。在這裏,我們 發現一位神學家對宗教信仰的堅持居然能夠與其對科學精神的堅持如此水乳交融,和諧一致,不能不對我們原先想像中的科學與宗教不共戴天的圖景產生深刻的質 疑。 今 天談論自然本身的秩序、談論現象背後的實在,談論符合論意義上的真理,似乎已經顯得非常落伍了。然而與時代的潮流和精神相反,托倫斯在對自在之物的堅 持上非常堅決。他不滿足於科學在實用方面的成功,仍然固執地堅持要給科學研究活動提供形而上學的保證,堅持要透過現象的說明去窺視背後的實在 , 堅持要將科學的圖景納入到一個對人類充滿意義的整體框架中。他的這種思路,雖說與當今西方哲學界的主流傾向未必一致,但應該說與第一線工作的科學家的素樸思想更為接近 , 與社會公眾對於科學的要求和期待也更為接近。而且這種堅持傳統,不為時代潮流所動的態度,從維持一種思想觀念的生態平衡來說也具有一種特殊的價值。從捍衛實在,捍衛科學研究的人文意義來說,唯物主義者是完全可以吸取宗教神學理論家研究成果的。這再次印證了列寧的著名論斷 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更接近于聰明的唯物主義 ,也可以說是黑格爾所謂理性的狡計又一次生動的體現。 提起西方文化,我們常常是言必稱希臘,往往對猶太-基督教文化漠然相待,然而我們對基督宗教的信仰理解的障礙,卻構成了理解近代西方文化包括西方科學精神的最大瓶頸。托倫斯的《神學的科學》一書對於我們突破這個理解瓶頸,很有幫助,值得認真閱讀。 2004 - 3 - 26 托倫斯著 . 阮煒譯 . 神學的科學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03 年 10 月 . 25.90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0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偽科學網推薦】:科學主義與宗教神學結合的非典型配置
jiangjinsong 2009-4-10 09:30
科學主義與宗教神學結合的非典型配置 讀《上帝與理性》 蔣勁松 近 來國內學界內外對於科學主義頗感興趣,雖然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理上的探討尚嫌不夠深入,相關爭論卻非常熱 在《上帝與理性》一書中就向人們展示了一種科學主義與宗教神學結合的非典型配置。 陶倫斯生平與思想的基本情況, 我 在介紹《神學的科學》的書評神學怎麼可能是科學(刊於 2004 年 4 月 9 日《中國圖書商報》)一文中,已經作了簡單介紹,此處不贅。本書是《神學的科學》一書的姐妹篇,寫作時間臨近,大體思想也很接近。但 《上帝與理性》一書省略了冗長的文獻考證與繁瑣的神學分析,所以作者的思想表達更加直接精煉,也更加容易閱讀。對於想要瞭解托倫斯神學觀點讀者的來說,首先閱讀本書可能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上帝與理性》一書的核心思想是提倡將神學重新建立在扎實的科學基礎上,建立科學的神學,反對當代神學中流行的訴諸非概念的和非客觀的思維方式。托倫斯認為現代科學和神學一樣,本質上都是肯定形式的科學,即獨斷的( dogmatic )科學;與此相反的做法是只提出一些學術問題,而不試圖獲得肯定答案的懷疑論。他認為,所謂獨斷的科學就是,人們把現實的某個領域隔離開來,排除干擾性和思辨性的問題,專注於研究物件本身,並從其內在聯繫中來理解它,而不迎合成見或外在權威。 按照這種研究思路,科學家和神學家們,在對既定的現實的本質或實際情形研究之前,不受有關本質的抽象問題或者有關可能性的懷疑論問題的干擾。也就是說,認識論問題總是在實際的科學問題之後,認識能力的 批判總是建立在實際發生的認識活動基礎之上,認識活動所應該遵循的方法和原則唯一地受到認識物件本性的制約,而不受任何外在的原則和權威的影響。因此,托 倫斯認為,純粹科學就其本性而言,必然是獨斷的。只是後來神學背離了這種精神回到其曾經脫離的理性假設和權威主義之後,神學才變成了僵化保守的教條主義( dogmatism )。 托 倫斯堅持實在論,在書中不斷強調認識活動要以認識主體之外既定的認識物件為前提,主體的能力和創造性的發揮總是要以服從客體的內在理性作為前提,對於物件 的認識始終要與物件本身的存在區分開,認識本質是對既有客體本質的發現,而非主體的創造。這樣一種只對客體的本性服從的態度,既是獨斷的,也是理性的、科 學的。 正 是這樣一種態度,使得托倫斯成為科學主義與宗教神學奇妙結合的典型代表。一方面,托倫斯反復強調,只有一種基本的認識方式科學。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 社會科學或者是神學科學,其基本認識方式和任何其他領域的認識方式並無二致,科學不過是人類基本認識方法的嚴格學科化延伸而已,它可以運用於人類生活和思 想的一切領域。在此,科學所指的是追求肯定性知識的基本的理性行為模式,及其批判性的然而確實受控制的擴展。這樣的觀點和立場顯然是典型的科學主義。 然 而奇妙的是,借助這樣一種看似極端的科學主義,托倫斯卻達到了為宗教神學辯護的目的。他說,既然科學認識的方法和原則必須要嚴格地、唯一地服從研究物件的 本性,因此各門不同的科學就要求採用不同的認知方式,以便符合我們所要認知的物件的各自本性。因此,從一門科學轉入到另一門科學,就必須要對使用的理性模 式做重大的轉變,不僅要採用適合其特定物件本質的理性探究模式,還要根據物件的本質及其特殊的理性而採用一定的有意義的語彙系統和相應的證明模式。 所以,托倫斯認為,以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的認識方式、概念語言乃至證明模式作為衡量標準,來指責神學不是科學,就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正如我們不能用耳朵來驗證周圍是否有股怪味,不能用美學的推理規則來證明天體物理學的命題一樣;我們也不應該用物理學實驗來測試上帝的存在,不應該希望上帝在射電望遠鏡中向我們顯現其實在性。 托 倫斯指出,當我們考察無言的物理物件時,我們需要拷問自然以獲得自然的回答;而當我們研究人格物件或主體時,應該採用的方法就是說與聽、問與答的人際互動 這樣一種模式;而對於上帝這種存在的認識,就應當順應上帝獨特存在的本性,通過能夠認識上帝本質的方法來探索上帝,而這就是基督教徒與上帝打交道的方式: 信仰、崇拜、聖禮以及基督徒的尊崇。這樣他就從科學主義的前提推導出了捍衛宗教神學的結論。 雖 然我們不能接受託倫斯的宗教觀點,他的論證也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如上帝存在只能是信仰的對象,無法用理性來證明,而面對科學哲學界反實在論的批評, 如何捍衛實在論的真理性更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是對於國內目前熱 湯瑪斯陶倫斯,上帝與理性,唐文明 鄔波濤譯,謝文鬱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4 年 6 月, 17.00 元。 刊於《科學時報》 2004 年 10 月 28 日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