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流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流动

相关日志

建筑火灾·势篇
dfedhw 2019-10-24 13:30
枫林阁酒家,双眼含笑,花盆藏枪,推杯换盏,满目冰霜,持枪连续怒射...... 港片《英雄本色》这一幕经典的快意恩仇,发哥及小马哥的形象让人难分戏里戏外,同时也将吴宇森导演的暴力美学诠释得如此迷人。 单枪匹马闯入叛徒大营,以一敌十,为了稳操胜券,小马哥将几只手枪藏于花盆中,做到了“势险”,同时省去了换装弹匣的时间,再加上出其不意,可谓“节短”。 借助这两项指标去衡量以往的建筑火灾,则所有问题一目了然:灭火所需要的“势”由就近的灭火剂组成,即便只为每一个随机起火点考虑燃烧至5分钟时的用量,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原因,也是完全不可以想象的。 好在每逢火起,针对某一点“势”的不足可以通过周围灭火剂的临时“流动”来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势”,于是又涉及到“节”的问题,速度以及轻量化设计。 “节短”才可以将原本固定的“势”大量转化为流动的“势”,由静态迅速变为动态,从而累积更强的“势” 。 即便如此,受制于成本以及稍显复杂的流动方式与路径,通用灭火剂前期所能形成的“势”仍然极为有限,以此去应对在全时空中可能随机出现的火情,必定顾此失彼,穷于应对,“节节败退”也就不足为奇。“势”单则“力”薄,进一步导致心理失“势”,一遇到火情必然乱了方寸,现实中“势”不足的部位并不在少数,只是大都未经历过真实火灾的“抽检”,所以平时看起来“问题”并不存在。 仅有“势”缺少“节”,灭火剂无法大量汇集,远水难解近渴;光有“节”没有“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故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唯有狭义的“势”加上足够短的“节”,才可能构成广义上的、更具胜算的、真正意义上的“势”。 所谓节短者,就是做事环节少,耗能低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火灾防御体系不宜过于依赖于定“势”,因为火灾往往并不是按照设计预想“来”,针对随机变幻的火势,要确保灭火所需要的“势”能够随时随地快速组建与迁移,既可经年“藏于九地之下”,又能用时“动于九天之上”,这就要求 以灭火剂为核心的技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与自由度 ,就像是能够任意组合的积木。 选用最不起眼的沙子作为灭火剂,无形中可以“自带”节短,简化了流动方式,此时所能增加和达成的“势”,尽管也未必能全然满足“5分钟”的用量,然而相比于过往,已足够在火灾问题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分享陈小云的单曲《免失志 (电影《英雄本色》插曲)》:(来自@网易云音乐) 《 孙子兵法 》“势”论的美学探析 转自微信公众号 人机与认知实验室
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煮粥与馇粥——说煮粥时搅拌与否的科学道理
热度 4 fdc1947 2019-8-14 08:12
煮粥与馇 粥 ——说煮粥时搅拌与否的科学道理 普通话书面语 “煮粥”,吴方言曰烧粥或“笃粥”,广东人称煲粥,河北人称“熬粥”,东北的许多地方则称馇粥。 馇是一个近代才有的字,口语说的多,书面上写的少。《现代汉语词典》对馇字的注释有两个义项: “ 馇, chā ( cha1 ) , ①边拌边煮(猪、狗的饲料):馇猪食。②方熬(粥):馇粥 ”。该词典认为馇猪食是普通话语汇,而馇粥是方言语汇。 《汉语大词典》对馇也是边煮边搅和方言熬(粥)两个义项。 煮粥,大多数都是用颗粒状的米来煮的,有大米粥、小米粥、玉米 碴 子粥等或者几种米和豆子混合煮粥。(玉米 碴 子,东北方言,或称棒子 碴 ,就是经破碎的玉米粒,较大的称大 碴 子,如小米粒大小的称小 碴子,碴, cha2, 《现代汉语词典》写为米字旁加查,但在字库中未找到,本文写为玉米碴子 ) 有些人煮粥时怕粘锅底煳锅,就不停地用勺子或铲子搅拌,搞得很吃力。这大概就是东北人把煮粥叫做 “馇粥”的来历。 其实,用米煮粥是不要搅拌的。放好了米、水,大火烧开,换小火慢慢熬就行了。千万不要在烧开后搅拌,烧开了再搅拌就会煳锅。 不搅拌换小火慢慢熬一般是不会煳锅的。现在用电饭锅和电压力锅都很方便,特别是电压力锅,最为方便,放好米、水,定好时,一开电门即可,完全不用管它。 为什么煮粥不搅拌不容易煳锅,搅拌了就容易煳锅呢? 我们需要先看看为什么会煳锅。我们在锅里煮东西,锅底的水受热,带动水中的食料上升,而较凉的水则下降,水体在锅中有大致如下的循环。 所谓煳锅,就是一部分食料总沉在锅底,不参加上面这样的循环,随着锅底温度的不断上升,食料受热过度而变质粘在锅底甚至炭化。 如果水很多,食料很少,水一般能够带动食料作上面图中的循环,那么就不会有煳锅的情况。在煮粥刚开始烧开的时候,情况大致就是如此。 在热源较小,也就是用小火的情况下,当然可能不会进行如图那样大的循环,但是,会有小的循环,食料只会在小范围内振动,这样也不容易煳锅。 一般情况下,煮粥的食料是各种米。各种米类,无论是大米、小米、玉米碴子还是其他米,主要成分都是淀粉。而淀粉分子都紧紧地 “抱”在一起,形成淀粉颗粒。这些淀粉颗粒就在这些植物种子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我们食用的大米、小米、玉米等米类就是这些植物种子的胚乳。 在煮粥的过程中,水逐渐进入到淀粉细胞中,渗入淀粉颗粒,使得淀粉分子之间的结合逐渐松弛,也就是使淀粉颗粒发生溶胀,最后使淀粉细胞破裂,淀粉分子逐步进入水中,形成具有粘性的糊状体,这就是粥。 通常情况下,我们煮粥,水温的上升是很快的,而水进入胚乳使得淀粉颗粒溶胀的过程则要慢得多。在水已经烧开的时候,水进入淀粉细胞还只有很少一点。这时候,我们换小火,让温度较高的水,逐步进入淀粉细胞。这个过程,当然是自外而内,逐步进入的,米粒也是逐步膨大,淀粉颗粒逐步松弛,溶胀,淀粉细胞被涨破,使得部分淀粉分子进入水中,与大量的水结合,形成有粘性的粥。 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米粒还是完整的,淀粉分子溢出米粒较少,整个锅内的 “粥”的粘性较小,这些米粒还是能够随着水进行如上面图中所示的那样进行循环,直到许多淀粉分子溢出,形成粘粥。这时候,粥也就煮好了。这是我们在煮开锅后换小火,不加搅拌的情况。 如果我们在煮开锅后不久就开始搅拌,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水进入米粒是由外而内逐步进入的,外面的淀粉颗粒可能已经完全松弛,而内部的米粒还是很硬的。这时候,如果开始搅拌,由于搅拌力的作用,我们就会破坏部分米粒外部的淀粉细胞,使得米粒外部的部分淀粉分子率先离开米粒,进入水体。沉入水底的这些淀粉分子在锅底迅速与水结合成粘性大的糊状物,这样使得水底的粘度增加,上面图中所示的自然循环就难以进行,如果不再搅拌,就会有更多的淀粉分子沉入水底,时间一长,就有可能煳锅了。而这时候,米粒的中心还是硬的,粥还没有煮好,还必须不停地加热,为了不使煳锅,只有继续不断的搅拌。这样的煮粥,人就很辛苦了,而且,粥也有可能煮不好。 所以,只要能够控制加热的程度,在烧开锅以后,换小火,不去人为干涉,搅拌,煮粥是可以自己完成的。我们用压力锅煮粥就是这个道理,不需要也不可能搅拌的。如果用电饭煲或者普通的锅在煤气炉或其他炉具上煮粥,不去搅拌,也是如此。 如果因为没有经验,心里不放心。生怕粘底煳锅,而在烧开后搅拌,用一句东北方言,就是 “手欠”(不该动手的时候动手),那就麻烦了,反而容易粘底煳锅。 当然,我们上面所说的是用米煮粥。如果是用面做粥(北方人好用玉米面、小米面等做粥)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当把米磨成面粉时,很细的面使得水很容易与淀粉接触,淀粉分子很容易与温度较高的水结合形成粘稠的粥体。锅内粥体的粘度太大,难以流动,它就不可能进行上面所说的自然循环,如不搅拌,将很快煳锅。在这种情况下,那就只有不断地翻炒搅拌。北方人所谓 “馇棒子面粥”,可真是要“馇”,也就是不停地“边煮边搅”。 用玉米面之类的 “馇粥”,有一个好处是节约燃料,煮开以后不长时间就能够煮熟。过去的人缺乏燃料,馇玉米面粥恐怕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想出来的一个办法。这样的粥往往比较稀薄,如果放面太多,过于稠厚就难以成熟,口感也不好。稀薄的粥放置一段时间,淀粉与水结合得更好,会变得略稠厚一些。 在大冬天,吃(应当说 “喝”)一碗热热甚至烫嘴的棒子面粥,加一些咸咸的咸菜疙瘩丝,那滋味也还是很不错的。不过,那样吃容易烫坏了食道。 在如今这样的大热天,还是用各种米混合做粥,也不要太粘稠,再像江南人那样把粥凉凉了,爽爽快快地吃更好。 最后,还需要说一下,如今炉具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磁炉、电压力锅等早就是很成熟的产品了。可是,仍然有许多人对它们有恐惧感,怕电压力锅爆炸、怕电磁炉有辐射,电视台、网上很多人也常常渲染这种恐惧,仍然大力宣传那些陈旧的、费时费力的烹饪方法。这是很糟糕的事情。对于煮粥而言,现在特别简单,用电压力锅,放米加水,一上开关,问题就解决了,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之?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9739 次阅读|10 个评论
页岩气流动模型的一些认识
sunshinetx 2019-3-19 07:14
页岩中流动模型中,基于线性粘性流动通量(viscous flow)和扩散流动通量(diffusion flow)的线性叠加(linear summation)的数学模型,是在数学上被严格证明的,物理意义明确(Zhdanov et al., 1962)。该模型也被称为尘气模型(Dusty Gas Model)(Mason et al., 1967; Krishna et al., 1997)。即: 总气体流动通量 = 粘性流动通量 + 扩散流动通量 (√) 尝试通过引入不同加权因子(weighting factor),来评价粘性流动和扩散流动作用对气体流动的贡献,在本质上违背了该模型的内在边界条件,是不合理的,需要避免。 总气体流动通量 = a * 粘性流动通量 + b * 扩散流动通量 (×,a和b为加权因子,不为1) 参考文献: Zhdanov, V., Kagan, Y., Sazykin, A. (1962). Effect of viscous transfer of momentum on diffusion in a gas mixture.Sov. Phys. JETP,15, 596-602. 1 DGM_Effect of viscous transfer of momentum of diffusion in gas mixture.pdf Mason, E. A., Malinauskas, A. P., Evans Iii, R. B. (1967). Flow and diffusion of gases in porous media.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46(8), 3199-3216. Krishna, R., Wesselingh, J. A. (1997). The Maxwell-Stefan approach to mass transfer.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52(6), 861-911.
个人分类: |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层次人才的跳槽
热度 13 liu005777 2018-5-30 15:07
——刘全稳 隐翅虫大量迁徙,飞入我的办公室,在我的身边横冲直撞,落在我的身上,将我蛰得遍体鳞伤,我认识了这种生物,不顾场合主宾,谁伸手,虫死他也倒霉…… 学校在省城建了新校区,为了加速新区的绿化,决定将老校区的一批粗大黄葛树间挖后移植过去。为逃避所在城市的监管,花钱雇请箱式货车,一夜一棵采用蚂蚁搬家方式,偷偷摸摸地进行。于是,一段时间里,校园里尽是一些砍了主干,剁了主根的树桩立在那里。 一日,无风天下着中雨,空气格外清新,我打着伞在行人稀少的校园里散步,饕餮这难得的宁静。见几位老农正在启运那几株待移的树木。 师傅,这是要将树干什么? 听说是要移到新校区。 为什么(不多留一些树干(用手比划着))要将它搞成这个样子? 移栽树只能让它的枝丫与新发出的细芽生长,主干长不活。 那这主根为什么都给剁了? 剁了主根这些天,它会长出新根,到了新的地方,这棵树就可以靠新长出来的根提供营养,主根就不起作用了。 那为什么还要用草绳把树根部分包起来? 这时,站一旁学校苗圃管事的发话了:本地的泥土是为了确保新发的树根小环境没变,促使根系能适应新的环境。 A 君在边疆奋斗了十几年,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分别都得到了提拔,连几个在 A 君看来水平不如自己的人也都上了跑道,可自己一直未动,原以为平常时常表扬自己的上层领导会赏识自己,助力自己步步高升的,现在看来是一场空。年纪不等人,眼看自己的仕途已经荒废了,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赶紧跳槽到大城市去搞自己的专业去吧。 为了向新单位的领导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平了得, A 君的简历可是用足的版面。主持的项目纵向横向一大表,水平上列尽国家级省部级;发表的文章又一大表,有 SCI 、 EI 、 CSCD ;获的科技进步奖一大堆,高到省部级一等二等;得到的荣誉称号好几摞,低到五好家庭。 A 君如愿以偿到了新单位——这所正在移植树木的大学。 从事的正是他的专业强项所在的专业教研室教师岗。 为了取得新同事的侧目, A 君利用老东家的关系和读博期间建立的同学关系,前几年科研干得风声水起。职称可谓还算顺利获得。配偶工作解决得还算称心。 随着几轮博导初评不过, A 君新的烦恼如滔滔江水连绵,同一个教研室的同事关系长期得不到改善,博士同学校友同门师兄弟关系也由近变得咸淡起来。 某日, A 君的老婆饭桌上当众问我:为什么都是从边疆跳槽过来,有人就顺风顺水,有人处处为难? 我思考了良久,最后用黄葛树的移栽道理打发了她: 人才的移植类同树木的移栽,你必须抛弃你既成的主干专业,选择别人都不看好的专业作为自己新的主干专业,否则,你这棵树在新环境难以成活,你因主干专业较强,强到成为这里的引进人才,别人害怕,谁也不喜欢,人际关系就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假如你选择你的弱项,别人都不愿干或大家都认为干不好的专业方向撸起袖子干,你就会像那些移栽过来的树木,不仅会获得人工养料的培护,还会得到多个方向的支撑杆甚至栅栏维护,以确保你不受风吹日晒,淘气人的踢碰推撞,尽快成活、长好、长壮。 A 君不仅没有抛弃他的强项专业,也没有割裂他原有的人际关系,总是用他的老关系强专业,这棵移植树不死就是不错的了。 据说:在四川一些地,黄葛树是一种风水树,尤其是村头的、坡上的、坝口的、拐弯处的,这些地的黄葛树是不可以轻易移动的。否则,小则树死,大则死人、灭家。 在某些地,人才是谈资、是人口、是家奴,不可以移。否则,小则生恨怨,大则死心、破家。 哦,对了,对付隐翅虫,最好的方式是,想办法把它赶走。
个人分类: 随笔|19115 次阅读|3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