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刘延柱教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薪火相传 岁月如歌》前言
Mech 2015-6-6 00:08
2015 年,刘延柱教授适逢八十华诞。在其五十五年学术工作中,刘先生的科研和教学业绩斐然。先生在陀螺力学、刚体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充液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弹性细杆力学等分支学科都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认可和赞赏,为一般力学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先生长期致力于教学工作,出版了《理论力学》《高等动力学》《振动力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振动》等多部本科生和研究生优秀教材;在 1985 年领衔建立了上海交通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推动了交大力学学科的建设。刘先生的名山胜业有目共睹,后生晚辈“不能赞一词”。 刘延柱 教授不仅学高为师,更是身正为范。先生志存高远,居仁由义;皓首穷经,学而不厌;虚怀若谷,淡泊名利;成人之美,奖掖后进。正如文集封面的画面,“绿色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先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似夏日里的浓郁绿荫,感召人们远离滚滚红尘中的浮躁,倾听个人内心的声音,践行自己命定的志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文明就是这样薪火相传。 饮水思源,感念师恩。为庆贺刘延柱教授的八十华诞,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薛纭教授等提议,先生的学生们共同商定开展庆贺活动,举办一次庆典,并编印庆贺文集。庆贺文集由我和薛纭教授主编,庆典的会务工作由上海大学丁虎研究员负责。在耄耋之年将至之际,刘先生应邀撰写了《八十忆旧》,全面而又生动地追忆了他跌宕起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历,并整理了论著目录。先生的学生、同事和其他学术晚辈积极撰文,从不同角度回忆与先生渡过的共同岁月。文集中还收集了刘先生不同时期百余张珍贵照片,回放往昔时光中的精彩瞬间。流年似水,岁月如歌。“过去的一切,都成为亲切的回忆。”文集代后记取自《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力学》 ( 科学出版社, 2015) 中刘延柱教授的条目。 庆贺文集编撰得到了多方支持。刘延柱教授认真阅读了全部回忆文章;薛纭教授积极联系在不同岗位工作的先生弟子约稿,做了大量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刘锦阳教授协助通过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查询确定先生指导的研究生名单;《环境与职业医学》编辑部洪琪副编审对文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刘延柱教授的女儿,自然颖源设计咨询公司刘小颖建筑师为文集做了精美的艺术设计。庆贺文集是大家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晶,以庆贺刘延柱教授八十华诞。
个人分类: 著述前言|4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结语--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八
Mech 2015-3-25 17:09
18 年前,我在自己的博士论文“致谢”中表达了对导师的崇高敬意和由衷谢意。其中的成语多出自传统中国最权威的经典《论语》。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见《论语·子罕》, 泰而不骄 见《论语·尧曰》, 矜而不争 和 人能弘道 见《论语·卫灵公》,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见《论语·颜渊》,而“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改自《论语·子张》的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我觉得这是自己博士论文写得最好的一段话。定稿中, 人能弘道 前那段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 《史记·孔子世家》中引用过 ) 的引文和以及后面一句,都应导师的要求删掉了。 致谢初稿中的话很贴切地表达着我的感受。现在我就再用它来结束这篇回忆: “导师 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的学术造诣、 泰而不骄矜而不争 的为人风范、 居之不倦行之以忠 的敬业精神和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治学态度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能弘道 ,导师向学生彰显了力学研究和教学的新境界。导师的言传身教已经并将继续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起极为重要的作用。” 已经贴出的本系列博文 缘起--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一 通信--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二 投稿--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三 听课--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四 教材--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五 收敛--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六 毕业--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七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毕业--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七
热度 7 Mech 2015-3-21 09:28
我是定向博士生。刚入学时也没有想毕业后离开原单位。当时同事都说,我肯定不能回去了。我还有些不服,准备回去。看看到底是谁了解我自己。 不过,入学一年后,各种因素使我回原单位的想法就有所松动。促使我下决心离开原单位的是导师的一次谈话。刘老师谈话的大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当的位置;你的位置不在原单位;那里没有力学专业,就不能招研究生,也不能有助手,建立自己的梯队,年纪大了怎么办?你至少要在有一般力学专业的学校工作。导师还说,不论我想去哪里工作,他都愿意推荐。后来想想,导师不仅考虑问题周全,话也说得很艺术;既充分肯定了我的能力并指出了职业发展前景;也尊重了我的原单位,毕竟没有力学的硕士点博士点也是客观事实。 下定决心离开是一回事儿,具体操作成功是另一回事儿。交大研究生院严格按合同办事,要求原单位发函主动解约才能改派。因此比较现实的选择是先做博士后过渡一下,便于争取原单位的支持。经过我积极沟通争取,当时原单位的校领导从我的发展角度考虑,同意我做博士后,并主动发函给交大解除了定向合同。事实上,当时通讯还没有现在方便,在学校的长途电话亭给系、校几位领导打了许多电话;说明情况,谢绝他们让我毕业回去的美意。母校现任校长是当时的科研处长兼校长助理,他后来对我解释说,学校同意我调离,主要是力学并不是学校的主打专业,因此我在学校发展前景不好。母校领导大局着眼尊重下属,我对他们永怀敬意和感激。 我自己联系了几位博士后合作导师,都没有成功。拒绝我的导师之一,海岩院士后来跟我解释,他拒绝我的原因是觉得我联系得太早了,博士入学才一年多,正好名下已经有两位博士后了,想让我等等再说。后来刘老师把我推荐给程昌钧教授,使我得以在钱伟长院士领导的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当时力学所的博士后制度比较特别,都没有联系导师。后来博士后有了联系导师,程老师就是我的博士后导师。 鉴于博士后机会难得,导师同意我在 1997 年 9 月提前答辩,在交大攻博的时间刚过两年。我现在对提前毕业多少有些后悔,如果按期毕业再多做一年,也许博士学位论文可以做得更好。从长远看,快未必比慢好。老子所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孔子所谓 欲速则不达 ,韩非的 不争最先不耻最后 ,都是说这个意思。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19009 次阅读|15 个评论
收敛--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六
热度 2 Mech 2015-3-19 10:11
与在国内外著名学府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刘老师截然相反,我的学术出身非常“草根”。不仅不是著名高校,而且也本科也不是学习力学。只是毕业后教基础力学课程,工作之余凭兴趣自己学习研究。兴趣也很广泛,不仅是科学青年,也是文学青年。力学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对我是种享受,但我也有许多其它的爱好。 导师对我这种“贪玩”还是很宽容,没有直接发表过意见。间接涉及有两次。一次是北京大学朱照宣教授 1996 年 1 月 25 日 一信,其中谈了对控制混沌问题研究的看法,也说到了我。朱先生提到我在《读书》上刊些小文,刘老师转述了相关内容: 他转为博士生而不再是教员,也不妨收敛一些,先集中力量在博士期间作出有分量的工作。 他原先的文章都有小创造,但没有强的指导。 对年轻人紧一些好 ,需要 更规范的科研训练 。我后来写信给朱先生,感谢他的指教。去北京时还登门拜访过。还有一次是导师去北京参加《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好像在编辑部又有人提到我在《读书》上的短文。刘老师回来见我问,“你到底写了什么?怎么大家都在说?”其实我也有些奇怪,只是回答,没有写什么,就是读《读书》有些感想,给编辑部写过几封信,先后有 4 篇刊登出来了。 虽然上述谈话可以算是委婉提醒吧,我个人感觉,导师公私界限清晰,管控尺度明确。对于个人偏好,只要没有影响工作,就不予置评,更不加干涉。尽管如此,我还是试图收敛精力,把博士论文作好。由于某种惯性,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还是发表过些教学、科普文章和书评。另外与刘老师联名发表篇振动力学历史的文章,是写《振动力学》中发展史部分的副产品。 闲书可能还是读了不少。博士生期间,在紧张的听课 ( 专业课、英语和政治还好,德语压力很大,最后勉强及格 ) 、研究和助教 ( 主要是讲汽车专业专升本的理论力学课,有时候也改作业,都不费力但也需要时间 ) 之余,与陈力师兄和访问学者戈新生老师在周末晚上一起到闵行镇上去转几个小书店,买些打折的书。然后在厕上、枕上等翻翻看看。《史记》《金瓶梅》 The Adventure of Tom Sawyer, The Sun Also Rises 等中外经典就是这样慢慢读完的。通常完全不影响工作。只有一次例外的是,室友于清帮我从杭州买了套小字密排的 4 卷本《金庸武侠小说全集》。天昏地暗看了一星期,而且最后熬了一夜,通读一遍。毕业时,那套书留给了于清了。导师的宽容,使我的博士生生活不仅充实富有成效,而且愉快。 “收敛”是个过程。博士只读了两年,这个过程刚刚开始。在学位论文学术评议书中,黄文虎院士在肯定 是一篇高水平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并具有“ 选题的前沿性 、 资料占有十分丰富 和 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成果 三个特点的同时,也指出: 作者‘多产’,精力充沛,效率高,难能可贵。是否宜适当减少数量,集中在更高档次期刊上发表论文? 由此可见,收敛得还比较慢。 在导师提醒下,博士期间开始养成的适度收敛的好习惯还是保留了比较长的时间。随着年龄增加,又在慢慢发散,特别是 2009 年初,在科学网上开了博客后。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409 次阅读|4 个评论
教材--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五
热度 3 Mech 2015-3-18 11:34
在刘老师门下,我实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许多“零的突破”。例如,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工作,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在《力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是参加了教材编著工作。 1996 年 5 月,刘老师和陈文良教授合作编著力学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振动力学》。我的任务是根据两位老师的手稿,用计算机录入。我实际的工作比单纯的打字员要多得多。我仔细核对文稿,凡是我觉得不妥的都在原稿上一一标注,并在打印稿上做修改。然后由刘老师定夺。 听导师说到“绪论”不太好写,便不揣冒昧拿出自己在原单位讲课时的补充讲义《机械振动专题选讲》供刘老师参考,其中的《振动概述》是我用心经营之作。我还积极为刘老师献计献策,特别是本科生振动教材对混沌的处理,国内外尚无先例,我主动提出写“混沌振动”的初稿。我能这样“胆大妄为”,也是受导师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所感召。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是尽自己菲薄之力帮刘老师把教材写好。 有一天,刘老师告诉我,与陈教授商量过,邀请我作为合作者,共同编著《振动力学》。我的任务是编写《绪论》和《混沌振动》部分,并选编习题提供答案。作为学生能与两位资深教授合作,我固然感到很荣幸。同时我也觉得非常意外。分配给我的任务不只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习题选编和我比较熟悉的混沌部分,还包括《绪论》。但我相信自己,更相信刘老师的判断,愿意迎接挑战,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好。当然,这更是难得的学习过程,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只举个很小的例子,刘老师说我写的有些句子太长,一口气读不完。我在以后的写作中,就特别注意适当断句。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827 次阅读|8 个评论
听课--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四
热度 2 Mech 2015-3-17 10:56
博士生期间,听了导师讲的课程《航天器动力学》。我的刚体动力学基础不太好,听轨道动力学部分还算容易,到姿态动力学就有些吃力。最后成绩是 A ,感觉刘老师打分比较宽松。 后来,我又为刘老师主讲的本科生课《工程中的动力学》和《振动力学》担任助教。这两门课程的讲义都是我课前打字排版,相当于已经预习了一遍,内容原来也熟悉。因此,更能专注地欣赏导师的教学艺术,让我眼界大开。 刘 老师上课,神闲气定,举重若轻。他注重展示课程内容本身的内在魅力,如建模的巧妙,分析的优美和结论的深刻,使认真的学习者为之倾倒,力学素养得以提高。对于教学内容中的一些经典内容,如描述刚体空间姿态的欧拉角、自激振动的机理等,刘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对学生很有感染力。不管多么艰深繁复的内容,刘老师解释出来都是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更难能可贵的是,刘老师讲课中总是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087 次阅读|4 个评论
投稿--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三
热度 1 Mech 2015-3-16 08:38
刚入师门,我就听说导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博士毕业原则上都要有篇《力学学报》上的文章。当时 SCI 在力学学科似乎还不太普及,力学学科一级学报发表很不容易。在《力学学报》上发表文章,在当时代表着国内先进水平。那时候真是《力学学报》过去的好时光。入门前,我已经在几种全国性力学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但《力学学报》还从来没有投中过。因此还是感觉有些压力。 入门不久后导师找我谈话。关于在航天器姿态动力学的背景下对控制混沌的研究,导师希望能完成有学术创意、系统完整的工作,并被为国际同行所认可。这种认可的标志,就是写两篇大文章,发在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Non-Linear Mechanics ( IJNM ) 和 Nonlinear Dynamics ( ND ) 这种非线性动力学国际主流期刊上。我个人理解,这应该也是我在博士期间工作的预期成果。 导师只是提出了希望,并没有作为刚性指标。我朝这个方向努力,在混沌的开闭环控制和精确线性化方法改进等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也得到国内外同行在公开发表论文中肯定性引用。但很惭愧,因为时间比较短,到 2 年后毕业时,虽然被《力学学报》录用了 1 篇,国际期刊上只有 PhysicsLetters A ( PLA ) 录用了 1 篇。博士论文的内容,在毕业后又在 PLA 发表 1 篇。选 PLA 投稿,主要是看中它发表很快。 在毕业后 5 年多时间里,在博士论文的方向上继续做了些研究,与刘老师联名的论文在导师提到的 IJNM 和 ND 以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ifurcation and Chaos , PLA , Zeitschriftfür Angewandte Mathematik und Mechanik ( ZAMM ) 和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 JFI ) 上发表。投后两种期刊,是因为我有些“好古”。 ZAMM 是全世界第一个力学期刊,而 JFI 是美国的第一个学术期刊。 1997 年快要毕业时,原单位同意我正常晋级申报教授。我给刘老师看自己的申报表。他翻翻论文目录,说国外期刊论文太少,在交大不够评教授。这再次提醒我国际论文的重要性。国际期刊论文不仅体现国外同行的认可,也是国内同行和领导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依据。人们对发表国际论文的作用看法有些分歧,但我自己相信,有意义的研究论文都应该能发表影响力大的国际期刊,虽然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未必都是好的研究。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5253 次阅读|12 个评论
通信--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二
热度 2 Mech 2015-3-15 11:17
1995 年 9 月 7 日 ,我到交大报到,注册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刘延柱教授。导师出国访问, 26 日才回交大。不过刘老师对我身教,却开始于入学之前。 1995 年 2 月 1 日 ,我在忐忑中寄出了给刘老师的一封表达我拜师求学愿望的信件,很快收到他复信。他写道: 陈立群 先生: 您好!来信收到。您愿意来交大攻读博士学位,我非常欢迎。目前力学学科报考博士生的并不多。您如愿意报考,录取的可能性很大。在研究方面,您过去主要偏在分析力学非完整系统。我们的主要方向是挠性多体动力学,有具体的工程背景(如航天工程)。分岔、混沌问题虽然也搞一些,但也有实际背景。目前有一位博士生的方向是“航天器姿态动力学中的分岔和混沌”。您现在对控制混沌问题感兴趣,不知是否已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博士生与硕士生不同,在研究工作方面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才能胜任。我们在非线性动力学方面过去开展的工作不多,所以更需要研究生本人独立工作能力。请来信谈谈您对将来研究方向的设想和希望。此外,博士生目前的待遇比较菲薄,生活清苦。虽然学校已采取措施提高待遇,但毕竟属于社会上的低收入范畴。这方面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欢迎您继续来信联系。我尽量给您帮助。 祝您 新春快乐 刘延柱 1995 年2月9日 信虽然不长,但作者忠厚长者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首先是对考生的尊重和鼓励。其次是对课题组情况和课题实事求是的说明。第三,明确对考生入门后的要求。最后是对不利因素的提示。我自己在多年后,也很自然地采用了刘老师这种模式回复来联系读博士或做博士后的邮件。 入学前,刘老师共写给我 五 封信。从第二封信开始,就不再客气地称“陈立群先生,您好!”,而改称“陈立群同志,你好!”。严格说来,我还不够格,刘老师是有近 40 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一直 群而不党 。谈的事情除研究方向外,也有更具体的入学免试事宜。我希望用足交大研究生院刚出台的政策,争取免考全部入学笔试。虽经导师努力,但因我硕士期间英语成绩不够,没有完全成功,只免试了“自然辨证法”和“高等动力学”,还要考“英语”和“振动理论”。这已经让我很感动,毕竟我就读的本科和硕士学校都不是很好。入学前刘老师最后一封信是在录取通知发出之后,告诉我他要出国,让我入学后找有关老师联系助教工作。 在通信中,刘老师给了我最初的印象,如《论语·子张》所谓,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正是因为在我眼中他是忠厚长者,我入门后在专业方面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来都不会因为对导师的尊重而隐瞒自己的看法。例如,刚入学,可能是为提携年轻教授和更切实地帮助我做课题,刘老师准备为我安排一位副导师。我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赞成这种安排。最终我没有副导师。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044 次阅读|4 个评论
缘起--在交大亲炙刘延柱教授之一
热度 2 Mech 2015-3-14 09:33
二十年前,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是鞍山钢铁学院力学教研室的副教授。三十未立,没有主持过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没有科研获奖,没有指导过研究生,没有出版过教材或专著。只是个科学青年,在教学之余凭着个人兴趣研究些小问题、写些小文章。 二十年前,刚刚申报破格教授失败的我,对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不足有了清晰的认识。困而再学,走进交大,在刘延柱教授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这是自己职业生涯上的转折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从那时起,自己的学术发展渐渐走上正轨。能发生这种转变,主要有刘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帮助。 正如交大校训所言“饮水思源”。以下回忆在交大学习的日子里,亲炙刘老师时的往事。庆贺刘老师八十华诞,也纪念自己入交大读书二十年。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142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