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建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德明:焦点解决教练在给不给建议上的争论
Gaodeming 2017-9-3 09:59
高德明 201708 为什么“不给建议” 因为人们固执己见,所以才有千差万别,但都指向执着过去的心理困境。西方心理咨询师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咨询师给咨询的人建议之后,大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人们只是愿意执行自己想到的方法,而不是别人给的方法 。如咨询师真想给出有效的建议,那需要了解很详尽的对方的细节和背景。而人们无暇来告诉你这些内容,或这些内容是不想被人了解的,所以草率的建议是无效的,还不如不给建议,(从而想出各种办法来)激发对方自己找到解决方法。 给不给建议不是对与错的讨论,而是有用和没有用的讨论 。 客户真的被给建议,我们希望这个建议对他们有用。给客户建议对他们真的有用吗?怎样把这个建议传递出去才有用?抱着这两个怀疑,焦点解决教练会小心的说: 我有个类似的经历,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假如……,这样不知会不会给你的……带来一些不同呢? 为什么不执着“不给建议” 有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在焦点解决中提倡不给建议,就执着不给建议,把不给建议也当成一个教条了。刚学焦点解决教练,或许对这一点有时太执着了,对于别人正常对话中给出的建议都接受不了。“你怎么又给我建议了呢?!”“我只用自己的方法才有用” “我自己知道怎么办”? * …… *% ……其实,“只有我自己的方法才有用”,这是多数来访者的心理现状, 也是他们的思维框架,而这个框架正是我们要突破的 ! 要学习和实践“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模式才是社会化的框架。我们要尊重来访者的想法,但并不是要学习来访者,泛化为把来访者的个性化模式变成我们认识世界的全部认知了。 因为学了焦点,有些初学者,看到给出建议对来访者无效之后,一点也听不得别人给自己建议了。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别人并不一定是在给你建议,他们或许只是在你眼前显示自己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玩具”展示给你看。人们其实只是在正常交流,而不是在相互之间做咨询。所以, 这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天天给人建议,在不了解和不知道别人的情况下也给建议。另一个是极度的对建议敏感,这两个方面其实我们都要警觉。 有时,人们回应我们一段知识经验和方法,你可能会马上理解这是一种建议而排斥。其实对方不一定是期待你去做什么,或者他 只是一种条件反射 ,情况对应知识,环境对应经验,或者 只是一种关心 ,用他们认为对的方法来关心你。这时,做为我们要相信,相信他们的建议,对他们自己和对我们来讲,一定是有用的。不一定是这一次有用,或许在某个时候,那个语境就对应上了,他们的建议就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了。 “我们从来不愿听妈妈的唠叨,但正是那些唠叨,在不知不觉中建构起我们人生的网络。(高七师)” 在这里,我有个建议,对初学焦点解决教练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建议能有用。“ 我们要感恩给你出主意,讲他的解决办法、帮你找病因的人 ,”虽然这三个角度,都是焦点解决思维反对的,但是在平时的交流中,“ 我们要相信他们是用建议来关心我们”,是他们相信我们不是一个固执的人 。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和感恩的心态跟人们交流,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对话带来哪些不同呢?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2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SF企业管理国际资料] 焦点解决取向管理8:复杂的反应过程
Gaodeming 2017-7-26 11:01
复杂的反应过程——焦点解决实践的本源(2) 高德明团队 译编    “复杂的反应过程”这一术语指的是很容易观察到和经历的简单活动。它涉及人们如何在社会互动中构建未来。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通过社会互动而改变的潜在源动力。   复杂反应过程的观点是一种将人和知识都视作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偶然出现的一种社会学现象。它挑战了占主导地位的人与人之间独立且分开的西方心理学概念。这个观点的支持者同样也挑战了其他流行的观点。例如,他们拒绝接受知识是一种存在于个人头脑里的“事物”的想法。相反,这些理论家把知识当作一种社会建构和社交互动的共享。   这些挑战都与理论家所拒绝的组织是系统的观点有关。相对的,他们定义组织为自组织会话的节点。该术语呼吁重视为什么会谈是组织人群、活动和意图的一个过程(Shaw, 2002)。自组织对话无法被任何一个人、团体或组织的计划所控制。他们总是有可能开始变化,尽管这可能并不总是在实践中发生。参与者和观察者可能会感觉体验自我组织的对话有点乱,因为没有人准确的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同时他们经常产生无法预料的意义。   在这个环境中,组织成员和顾问可以控制组织生活和社会关系的矛盾。我已经提到了其中之一,那就是简单的对话涉及复杂反应过程的解释和协商。交谈者创建意外的意义,可能引导决策和行为,然后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样的可能使社会互动的复杂性增加。尽管简单的对话有风险,但是组织成员无法避免。他们是许多组织成员所做的工作中的一个必要特征,并且是成员试图影响未来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本章节的剩余部分将通过讨论受约束的矛盾,矛盾的控制和在组织中伦理领导的不确定性,将使复杂的反应过程显露出来。 ——高德明焦点解决高效教练督导团队译编 附:原文  Complex response processes The term “complex response processes” refers to activities that are easily observable and are often experienced as simple. It deals with how people in social interaction construct the future. This is a never ending process that is always a potential source of change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response processes is a sociological view that treats persons and their knowledge as emergent in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It challenges the dominant Western psychological concept of the person as separate and distinct from others. Proponents of this perspective also challenge other popular ideas. For example, they reject the idea that knowledge is a “thing” that individuals possess in their heads. Rather, these theorists treat knowledge as socially constructed and shared within social interactions. These challenges are related to the theorists’ rejection of the idea that organizations are systems. Instead, they define organizations as sites of self-organizing conversations. This term calls attention to how conversing is a process of organizing people, activities and meanings (Shaw, 2002) Self-organizing conversations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any single person, group or organizational plan. They always have the potential of initiating change, although this possibility is not always realized in practice. Participants and observers may experience self-organizing conversations as somewhat disorderly because no one knows exactly where they are going and they often produce unanticipated meanings. It is within this environment that organization members and consultants can engage the paradoxes of organizational life and relationships. I have already mentioned one of them. It is that simple conversations involve complex response process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negotiation.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interaction is increased by the possibility that conversationalists will construct unanticipated meanings that may lead to decisions and actions that then produc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Despite the perils of simple conversations, organization members cannot avoid them. They are a necessary feature of the work done by many organization members and are a major way in which members attempt to influence the future. I develop the complex response processes perspective in the rest of this section by discussing the paradox of enabling constraint, paradox of control and the uncertainties of ethical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理论|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句话搞定向你诉苦的人
Gaodeming 2017-7-19 15:27
高德明 让当事人能够不变得更糟的策略与力量,是激发当事人原先就有的的信念、希望与努力。 “这位当事人是靠什么力量与方法,让自己撑到现在?” “如果当事人看到这些力量与资源,他又会有何不同?” 在危机时刻还能完成日常生活(如:一个担忧在受到家暴的太太还能回家去照顾孩子),是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勇气的举动。 相信人们都是经过努力才变成今天的他,要愿意看到相信当事人在困境中有其尽力之处。 导向努力的语句:“在……情况下,你是怎样做到的……?” 导向能量、信念、目标的语句:在……情况下,是什么让你……”“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是什么让你坚持……(某个日常生活、行为努力、没有放弃等)” 尽量使用当事人的话语中的词汇来表达上述意思。作为建构语句,咨询师要记着下面几个语句,来觉察当事人各个层面的努力与资源。 行为 :“在……情况下,是什么让你做到……” 能力 : “ 在……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有能力…… ” 价值 : “ 在……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认为值得(愿意)…… ” 信念 : “ 在……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还相信…… ” 人生 : “ 在……的情况下,是什么让你觉得自己…… ”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2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性反思与经验预测及其相关的技艺操作,中美塞尔研究中心
geneculture 2016-9-21 04:17
语言、心智、社会三个方面的理性反思与经验预测及其相关的技艺操作,是中美塞尔研究中心的一个基本特点。言(单音节/汉字)和语(混音节/汉语)的迭交关系,蕴含的一系列结构变换,涉及相应的建构、解构、重构乃至虚构的过程,可从文化的层面,把内在的意念与外在的物象,一道整合为广义文本、广义翻译和广义语言。于是,就为“一种基于双语转换的间接形式化方法”和“双字棋盘”工具及其对“基因文本” 乃至整个八大形式体系的自动化处理,奠定了构造全球“语言、知识、软件、硬件”测序定位系统的基础。 进而,也就为洁净云和知识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一代智能网络及其超级智能机芯片也就可应运而生了。-邹晓辉Geneculture 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与结构主义(索绪尓,语言学家) 建构(借自建筑学原指建筑起一种构造)与建构主义(皮亚杰,心理学家) 解构(解构阅读西方哲学的文本的方法)与解构主义(德里达,哲学家,“解构”一词由钱钟书翻译) 重构(Refactoring)通过调整程序代码改善软件的质量、性能,使其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趋合理,提高软件的扩展性和维护性。--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技术(人工智能介入可进一步优化人类智力) 虚构(凌空构作;凭空捏造;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介入可进一步优化人类智力)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桌面
热度 3 lvnaiji 2014-12-26 08:32
吕乃基 桌子,几乎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吃饭还是办公也都必不可少。在漫长的岁月里,桌子通常用木头做成,端坐在桌子周围的人看到的是众人的上半身,被桌面挡住的腰以下的部位是看不见的。人们对于如此之景观习以为常,也没什么可多说的。然而近日在亲戚家做客,用的是一张玻璃桌面的桌子。众人围坐,桌面下的风景一览无遗。裤子、袜子、鞋子之类,甚或光脚穿着拖鞋,无一不历历在目,拿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就奇了怪了。或许是因了那特定的视线。要是面对面站着,彼此多半对着对方的眼神,大概也没人关注,或者不好意思去关注他人的下半身。要是从头到脚打量一番,多半怀着敌意或鄙夷之意。但是坐在玻璃桌周围,眼睛稍稍往下,属于不同主人各异的那裤、那腿、那鞋、那脚,在同一时间就集中展示在眼前,琳琅满目,由不得不看。 这一切都因隔了一层玻璃桌面而更显异样。无桌面,大家围坐一圈,一览无遗,倒也无关紧要;有桌面,不透明,所见皆上半身,个个正襟危坐,人人正人君子。看不见桌面下的那道风景线,无论是靓丽还是丑陋。“眼不见为净”,也就罢了。 明明隔了一层,却又透明,问题就在这里。某个脚的主人,在说到、听到、吃到,或喝到兴头上,那只脚还会因某种满足(足!)而抖动起来,全然没有意识到,此刻的它,正处于玻璃桌面之下,众目睽睽之中。 桌面,似乎是某种分界线,区分了两个本来在一起的空间,从此人间变得更加细腻、在“腻”字后面又生发出多少巴尔扎克笔下的“人间喜剧”。桌面上的事情若是放到桌面下,那就意味着黑箱操作,逃避公开公正公平的规则,个案处理下不为例;反之,要是桌面下的事情拿到桌面上来,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贻笑大方。 桌面,神奇的桌面。古往今来,有多少风流韵事在桌面下萌生,西门庆与潘金莲经由桌下走到床上,继而走向毁灭。有了桌面的“遮蔽”(海德格尔),那脚与腿就摆脱了其主人在桌面上的道貌岸然,“互联互通”,或许还要再加上那穿梭于众人腿脚之间的汪星人和瞄星人牵线搭桥,这些宠物或许本就是穿越于此的上世或后世的埃及艳后或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桌面下也暗藏杀机,厚重的橡木桌面救了希特勒一命。若是没有那不透明的桌面,人间会缺了多少轶事、趣事和故事!不妨申报重大课题,写一本厚厚的《桌面下的世界史》。 眼下,似乎桌面不只是透明,而且有淡化和消失的迹象。快餐,汉堡、三明治,拿在手上“即食”;办公,笔记本搁在腿上,智能手机拿在手上。与此同时,众人纷纷把家底隐私放到网上,晾着晒着,还有没有桌面上下之分? 想想也是,若是人类社会一开始使用的桌面就是透明的,还会有上述种种吗?一张桌子,一个不透明的桌面,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中“建构”了人类历史……。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3116 次阅读|6 个评论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
jiangjinsong 2012-6-24 22:48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
Primate Visions: Gender, Race, and Nature in the World of Modern Science Book Description Publication Date: August 22, 1990 | ISBN-10: 0415902940 | ISBN-13: 978-0415902946 | Edition: Reprint Haraway's discussions of how scientists have perceived the sexual nature of female primates opens a new chapter in feminist theory, raising unsettling questions about models of the family and of heterosexuality in primate research. Editorial Reviews From Library Journal In this book, Haraway (biology, Univ.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claims there is a Western white male bias in theories of human evolution and 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ing female scientists in this field. Shirley Strum, in Almost Human: A Journey into the World of Baboons ( LJ 10/15/87), described the resistance she met when her observations of baboons undermined theories of male social dominance. Haraway probes deeper into the origins of a male bias in primatology and provides interesing sketches of this science's founding fathers and recent women scientists. However, the dense prose and polemics of this book restrict its audience to scholars equipped to debate her views. For academic libraries. - Beth Clewis, J. Sargeant Reynolds Community Coll. Lib., Richmond, Va. Copyright 1989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Review . . . Haraway's take on the many strands of contemporary feminism is refreshingly acute. . . . Primate Visions is a genuine tour de force, uniquely combining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t contains enough sheer insight and represents enough hard historical digging to fuel several scholarly careers. We leave the text genuinely enlightened on the changing boundaries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and on our own historical trafficking in these myriad forms of otherness. – The Nation , Nov. 1990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科交叉中的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之可行性探讨(8)
热度 1 liyanwu 2012-4-30 14:35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一粒种子,无缘不生,只有播种在土壤中,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在适当的温度下便发芽破土,其后便是在阳光雨露中成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对于东西方哲学来说,他们从孕育在母体的温床里到出生的第一声啼哭,从一个只能吃睡的襁褓婴儿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成长的点点滴滴,有血亲的先天遗传因素给力,也有后天环境的雕琢。他们所出生的环境如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等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本性,塑造了他们幼时的性格特征。“性相近,习相远”,“中国”和“西方”就这样在妈妈的摇篮里,如一颗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芽,沐浴着各自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中国”的父亲据说是大教育家孔子,可我对这个说法有些质疑,如果孔子是东方的父亲,那么中国哲学到目前为止才3000多岁,可孔子晚年倍加珍爱的《易经》又是怎么回事呢?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手不释卷,潜心反复研读,废寝忘食地为《易经》著书立传,“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至于《易传》对《易经》解读的准确与否,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易学界迄今无解。近代学者胡适在评价孔子思想体系时曾说:“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在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 可见孔子和《易经》地位之轻重,不可等量齐观。冯友兰和黄仁宇都以孔子作为中国哲学的发端,也许是因为孔子留给后人一系列有文字记载的佐证。而《易经》的发端与作者等迄今为止无从考证,相传的伏羲氏,也不能肯定就是其作者,只能算是和《易经》渊源较深的第一人了,所以基本上后人对《易经》的感觉是莫测高深,有着天书神授的味道。而神话传说作为中国哲学的源头,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无神论”、“唯物主义”世界观背道而驰,故《易经》为中国哲学之发端的说法,没有充足的论据,也就不了了之了。 回过头来看孔子,如果我们把孔子当作是“中国”哲学之父,那么我们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据说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他从关注《周礼》开始,很重视宗法观念,强调“仁”、“礼”,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论语》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那么以孔子为哲学之父,也是名正言顺、实至名归的事情。如果这样推理合适的话,“中国”不仅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相传还有一位伟大的名为“孟子”的叔叔,生于战火频发的战国时期,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养育中国哲学的大地母亲,是古老的东方有一片叫做黄河流域的土壤。历史无从考证,这也是我们后人的猜测而已。他的母亲是一位农民,纯朴、善良、勤劳、宽厚、顺从。“中国”哲学便是诞生在这样一个父严母慈的家庭环境里。父亲是孩子的父亲,望子成龙。子不教,父之过。严父,知子莫若父,父亲帮“中国”改掉了很多不好的生活习惯。我的父亲是最好的父亲。母亲是孩子的摇篮,永远依依不舍。母亲是避风港,家便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们可以对妈妈撒娇,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可以对妈妈弹泪。慈母,知子爱子莫若母,我的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The child is the father of the man. 乳名叫“希腊”,大名叫“西方”的哲学的成长也不例外。相传,西腊哲学之父是泰勒斯,几乎是在和中国哲学出生的同一时代发端了西腊哲学。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组成的。他还成功的预测了一次日蚀,使我们幸运的知道了他的出生时间。希腊的母亲虽然也是农民,但由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相对与“中国”来说,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带给希腊不同方式的早期教育。 由于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中国没有机会去会和他的伙伴“印度”交流,地理上的无奈、交通不方便让中国没条件和他的邻居门周边文明交流的条件。而西腊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小有多元文化的熏陶和濡染,父亲母亲的这种血缘关系淡薄,但与他邻居家的伙伴们交流很多,与不一样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兼容并存(地中海南岸的埃及文明、东岸的巴比伦文明以及东方的巴比伦文明)。并且,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的神,掌握雷电。海上航行,远古先人,命系于风雨雷电,跟不可战胜的自然力相抗争,与其敬畏,不如祷告。原始宗教和神学(如奥林匹斯山上的那些喜欢争斗的众神,最高神是宙斯)的影响至深,到后来,原始的诸神退位,产生了上帝,最终有了基督教。 而“中国”哲学的父亲母亲在神学及原始宗教方面就缺乏这种虔诚。父亲和叔叔从没有有组织地、系统地、权威地论述过神学和宗教,因而宗教对“中国”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孔子是一名儒雅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叔叔的主张和父亲的主张大同小异,都被归类为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元素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深入骨髓。 但春秋战国间的剧烈变化使得中国大地母亲的思想细胞特别活跃,除了儒家学说独领风骚外,道、墨、法家思想学说也竟相闪亮登场,应运而生,形成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场面,这无疑给“中国”哲学进行了很好的胎教,在先天素质这方面植入了许多智慧的因子。后来秦国以暴力完成统一,始皇帝“焚书坑儒”,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种专制的思维,这种儒学的教化,其他的非主流的思想比如道家、法家、墨家、以及后来的释加摩尼佛教,都被植根于“中国”哲学的体内,“中国”哲学虽然只是雏形,但已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多面体。 可以这样总结一下东西方哲学发端的异同: 西方:从开端便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使“希腊”特立独行,有着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吸纳异文化的亮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对自然和人类内在规律特点的研究,主张人应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改造不了自然便敬畏自然、祷告自然,形成虔诚的宗教信仰,而宗教更让“希腊”哲学有了注重精神的品质。他对算术、几何等科目很擅长,逻辑推理的能力强。 中国:和“希腊”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在发端之际,缺乏宗教的元素、儒家思想是其血亲,注重的既不是人本身,也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社会的伦理和秩序的建立。这种轻两端重中间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好的一面(有利于社会的统一与稳定),但也存在着不足:过于重视外在便会忽略珍贵的内在,导致心理发育不良;过于重视社会的和谐与统一便有可能违逆自然规律,导致自然科学不发达,个人天性的抹杀和平庸社会的产生。另外,从小对血亲的依恋让他缺乏独立精神,血缘和伦理意识的浓厚让他一生都受各种“关系”的牵拌,非常纠结,吃尽了苦头。缺乏和周边异族文化的平等交流让他多少养成了自我孤立、封闭和压抑的思维惯性。自尊心有些娇嫩,一度有养尊处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的倾向,导致后来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精神危机。擅长书法和语文,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正是由于这种先天和后天环境的差别,“中国”和“西方”这两个初生的婴儿,生活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上,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意识不到水的存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由于种种限制,天各一方的他们奈何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呢?中国有一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西方也有一句相同的格言“The child is the father of the man.”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就是命运。童年的印记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记忆里,童年的影响如影随形般的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走过从古至今的时间隧道,走过繁荣昌盛,走过离析分崩,走过弯路,走过坦程,走过沧海桑田,走过湖泊高山,走过迷茫,走过清醒,走过心高气傲,走过忍辱负重……“永恒轮回”着幼年的情感、认知、社交体验,其心路历程可谓千头万绪、万语千言、言不能尽!......幸运之于此,一部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国哲学史》由冯友兰先生字字珠玑,一部同样的包罗万象、纵跨时空隧道的《西方哲学史》由罗素先生娓娓道来,可谓同类哲学史书之经典,让我们有机会去了解历史、还原历史并以史为鉴。
个人分类: 学科建构|19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科交叉中的比较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之可行性探讨(7)
liyanwu 2012-4-29 15:08
对尼采的总结: 尼采如此狂野,一颦一笑都那么富有不羁的美。他充满热情和善意,但却没有受到人类社会的接纳和认可,他清醒的剖析和实践人性的无限潜能,却被放逐于社会之外,成为一个不可理喻的边缘人。“众人皆醉我独醒”,尼采就犹如与环境格格不入的异端,越是压抑,越是高声呐喊;越是高声呐喊,越是遭受孤独的背叛。他是精神病院唯一清醒的人,他是平庸社会里唯一的疯子。他勇敢的追求自由,但一次次被自由放逐。更可悲的是,他最后以他肉体生命的无知觉完成了他的灵魂的超越,可他用生命换来的思想结晶没有让广大民众受惠,却影响了纳粹头子西特勒,孕育了他的强人政治,结果造成了人类历史中最悲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确,尼采不是为他的时代而生的,而尼采的灵魂,他的思想的精华在他去世2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超前的,他所揭示的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超越自身的局限、时代的局限,成为尼采口中的超人。超人越多,我们的生活将更绚丽多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越无限可爱。 有人反驳我: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交流:“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 多么无奈。似乎颇有道理。但忽略了个人的创造性,就像索绪尔忽略了日常语言的创造性一样。是致命的缺陷。 一谈人的问题,就得谈哲学。从整体的角度,古今中外哲学发展变迁的过程,也许能揭示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历程。 以下是我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感想: 首先我坚持的一个观点就是,读一切文字作品,作为读者,一切的解说都是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对西方哲学史来说,罗素是一种解读;对中国哲学发展历史来说,冯友兰是一种解读。 就像我们常说,一万个人读《红楼梦》,便有一万个《红楼梦》的版本;一万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形象。我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亦然。但没有深刻了解哲学原著、没有熟谙哲学经典,仅从这两本史书上引申开去,连感悟都羞于承受,更别提什么权威之论了。 还是先抛开语言谈人的问题: “哲学”二字对我来说曾经是那么深奥抽象的词汇,迄今为止除了基本的哲学研究方法外,窃以为这两本书该是本人涉猎哲学著作的导航书籍了。“哲学” 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它源于希腊文,原义为爱智慧(love of wisdom),或是对智慧的追求(strive for wisdom)。罗素把“哲学”总结为“关于真理的学问” 。冯友兰引用宋代邵雍的诗句,“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 认为“哲学就是对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 牟宗三说,“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便是哲学” 。尼采认为,生活就是哲学思考,哲学思考就是生活,哲学以探求人生意义为鹄的。这样一来我和哲学一下子变得密不可分,它如同我的影子一样,只要我站在阳光下它便从未离我而去。因为每一天我都可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只要我在思考人生和宇宙的种种问题,哲学就和我同在。 既然哲学思索是任何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都会具有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或多或少,或主观或客观,或悲观或乐观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在反思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只不过有系统与不系统之分而已。但由于人们的经历、阅历不同,每个人的想法和思考人生的角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人们的某一思想意识成为当代的思维习惯,而这种思维定式被他们的倡导者用文字的形式加以记录下来,便成了当时的哲学思想?那么,同时代里不同的思想的碰撞,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不同的哲学流派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一种“冲击”,在矛盾中发展和成长。有的思想流派被统治者相中并加以利用,成为时代的思想统治的工具,其他的流派则变成非主流的思潮。但由于社会格局的改变、人情世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演变等原因,主流和非主流、统治思想和非统治思想持续竞争和角逐。在这个竞争和角逐过程中又有流派之间的兼容与中和,以及不断产生的新的思潮,形成相互争鸣的局面。就这样,只要人类的历史延续,思想便不断传承。生活在不同的地球角落里的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时间如白驹过隙,人类已经从一个初生的婴儿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至少也已经三千多岁了)。如果霍金的“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的预言准确的话,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是否因为要搬离地球而变得面目全非了呢?人们常说:大浪淘沙,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那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姓氏为“人类”的那两位老人,一个名字叫“中国”,一个名字叫“西方”,你们在回首漫漫人生的一刹那,是否内牛满面地幡然醒悟:那一生穷尽力量追求的,究竟有没有一个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千古流传、万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呢?
个人分类: 学科建构|27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模块与新文明模式建构
benlion 2012-2-1 16:27
文化组件或模块,可以如同工程设计的模块化集成可能是近现代文明发展的新模式。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家,体现在科学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国际社会共享,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载体 – 期刊、数据库、媒体本身成为一种产业,知识作为技术发明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在实业和制造经济中的应用,涉及到技术、工程和设计、广告,也涉及到金融、管理和贸易与交流。资金的流动和投资的分配,导致或导向不同经济体的组织化和竞争资源的实力,企业家有国籍而产业无国界,在美国体现为美国公民在海外的工资收入和投资收入的申报国税管理体制,本土作为一种就职、创业和生活、居住的优良自然与社会环境吸引人才的策略。文明体的发展,需要学习与吸收其它文明体中的文化因素、组件或模块,成为完善与建构自身文明体的竞争优势,其中涉及个体人才的吸引力和组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社会,个体人的就职和个体人创业建立组织化企业是一种选择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原因,新的研究范式、组织模式和转化成知识产权、财富增长决定了个体人和组织化人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与转化能力。一个个体、一个企业,如何能够在全球化社会超越于具体的天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决定了一个新的文化与模式的人类文明进化路径。 - 环太平洋文明(5)- (注:16世纪之前的世界,包括东方和西方都是属于古代文明。地理大发现、科学革命之后欧洲才进入了近现代文明模式,包括文化、体制乃至服饰等,欧洲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之后,美国集成了欧洲现代化的文化成果;因此,中国如何向现代化文明转型,发展知识经济与实业经济的衔接和推进创新型经济和文化创新是关键所在。)
2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科学精神的随想
热度 3 tian2009 2011-2-22 22:23
【这是一篇更老的文章。在科学网上不断看到有人把“科学精神”四个字挂在嘴边,动辄感叹中国没有科学精神。仿佛他们自己就是最拥有科学精神的人,可以代表科学精神说话。尤其有一位科学至高无上兄,不知是从哪儿拜的科学教。不久前王菲关于佛像未燃随口说了一句,就引来万千口水。自居有科学精神的人们也不甘落后。可是说来说去,科学精神是个啥,恐怕他们自己也弄不明白。无非就是个好词儿,是个大词儿,可以拿出来吓唬人。不多说了,就把十年前的老文章拿出来,晒一晒吧。】 关于科学精神的随想 田 松 据说今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但是在友谊宾馆友谊宫二楼会议室里,“科学精神高级研讨会”上从未冷场,一天下来,直到会议结束,还有人欲说不休。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哪些部分,大家各呈高见,很符合科学精神。 樊洪业先生的发言给我很多启发。樊先生一开始就引用了外国一位学者的话说: “在一个人民普遍爱国的国家里,是很少发生爱国运动的。” 按照这个逻辑,中国现在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似乎可以表明,现在中国是没有科学精神,至少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联想到几年前,学术界曾经广泛地讨论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就发现我们既没有人文精神,也没有科学精神。照刘华杰的说法,一点儿也精神不起来。 樊洪业先生历数了中国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精神”一词出现时伴随的社会状况,归纳道:“每次提倡科学精神,都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些关系。”这个归纳暗示了一个秘密:我们之所以倡导科学精神,是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为了达成某种社会目的。用刘华杰擅长的术语来说,科学精神这个词具有某种建构的因素。 既然是建构,就有人的目的在内,怎样建构,为什么建构等问题就随之出现。这几天和刘华杰通 email 时恰好谈到了科学精神。我最近新散布了一篇旧文 《绝对正确》 ,其中有大致这样的句子:某些教师以绝对正确的口吻在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却损害了科学那种“宽容的怀疑的理性的精神”。在文章结尾的时候,我自问:“凭什么说科学具有宽容的怀疑的理性的精神?”刘华杰回答说:科学主要讲逻辑自洽和经验实证。理性是必然在包括在科学精神之内的,宽容不必。怀疑更不是科学特有的。这个断言自然有他的论据支持,但是我也可以列举同样一大堆例证来支持我的结论。所以我想,在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上的争论必定是没有结果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定义问题,比如何谓宽容,何谓怀疑。我便把论题转到上一个层次,对自己做一点心理分析。 我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具有所有自己喜欢的性质。比如体育迷就把诸如公正、拼搏等好词都说成是奥林匹克精神,同时把野蛮这个坏词给排除出去,尽管体育中的野蛮是显而易见、人所共见的,但他们会说这不是正常现象,是偶然的、非主流的、将会绝迹的,所以不是精神,不予考虑。同样,科学主义者也愿意把好的性质附会到科学上。我虽然不是科学主义者,但 总的来说,我还是认为科学是好东西。而我认为宽容和怀疑也是好东西 ,所以就希望科学精神“应当”具有这些品性。在这种观念下,我下意识地就会论证且能论证出科学精神具有我喜欢宽容和怀疑。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个“科学精神”,它是否真的已经具有了那些我喜欢的性质? “是”怎样和“应该”怎样有着巨大的差别, 我们现在讨论的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应该是什么? 这次会议材料中印发了我前几年写的关于科学精神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中仍然包含许多“应当”。现在我想探讨一些“是”。 正如与会的各位专家反复提到的,“科学精神”这个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没有定义,谈“应该”反而方便一些,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理解的“应该”赋予它定义。而谈“是”则有些危险。作为一个受过物理学训练的人,在遇到抽象概念时我常常努力把它转化成可观测量。我发现有两种转换的思路,一是把整个科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归纳,看里面有什么共同的东西。二是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或者社会建制,看它有哪些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从科学知识这个线索出发,可以发现,科学知识共同的东西至少有两个: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所有的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没有超自然力的地位,这大概就是理性精神;二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所有的理论都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这应该是实证精神吧。 就我而言,从科学建制考察科学精神受到了马克斯·韦伯的启发。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考虑了类似的精神问题: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我觉得韦伯具有物理精神,在我看来, 他把资本主义精神转化为资本主义多少的量度。 凡是资本主义精神多的地方,资本主义就发达,同时他在新教徒的数量与当地资本主义程度之间发现了统计相关性,从而认定新教伦理具有最多的资本主义精神。那么,仿照韦伯的做法,是否可以把科学精神视为科学多少的量度,认定科学最发达的地方具有最多的科学精神? 这个定义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具体的可观测对象。据此,我们可以大致认为,美国比中国具有更多的科学精神,因为美国比中国的科学发达。在中国,按照同样的逻辑,大城市比边缘山区有更多的科学精神。想必大家都看得出来,这样推下去很快就要出问题,所以打住。 我不妨换一种问法,科学精神掌握在谁的手里,或者谁最具有科学精神。 一个直觉就是科学家最具有科学精神,但是这个答案已经被郭正谊先生否定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具有科学精神,相反,有些在科学理论上很有成就的科学家反而很少科学精神。按照刘华杰的说法,对于科学精神的阐发主要是由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社会学家做出的。那么是否他们更具有科学精神?这个问题也是个问题,不过至少他们是科学精神的主要阐发者和传播者。只需要继续追问:他们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阐发?他们阐发的对象是什么?问题就绕了回来,他们所阐发的当然是科学活动本身。所以我想,这也许是一个答案:科学精神存在于科学共同体之中。于是就得到了这样定义的科学精神: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但是这个定义依然很难排除“应当”。我们从科学共同体中归纳出来的规范、取向和准则,可能并不是实际具有的,而是我们认为应当具有的。 现在以欧美为例。不过我没有亲身体验过西方的科学共同体,所以我所说的只能是我间接了解的,其中恐怕有很多“应当”的成分。毫无疑问,西方的科学共同体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其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当然也是不断演变的。比如我们现在可以说,科学精神中有一种平等精神,权威和晚生在学术上是平等的。但是,在西方科学的历史上,权威压制后辈的例子同样司空见惯,即使到了现在,也不能说绝迹了,只不过后辈批评前辈的文章有了更多的发表机会。权威侵占后辈成果的事例也一直存在着,比如 1967 脉冲星的发现在 1974 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获奖的并不是发现者——当时作为研究生的贝尔,而是贝尔的导师休伊什。即使到了现在,导师在研究生的论文上署名仍被认为理所当然,不过像贝尔这样奉献如此巨大的案例已经难得一闻了。现在我们可以说,科学争论是理性的、宽容的,但在地质学历史上,火成派和水成派曾水火不容,双方也动用了各种手段,包括政治的宗教的力量压制对方,恨不得在肉体上予以消灭。而现在学术争论的楷模则是 20 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长达几十年的争论,他们的争论一直在学术层面上进行,具有完全的透明度,我们可以从学术刊物上了解到争论的全过程。尽管如此, 在今天以科学之外的力量压制学术对手的事例同样存在 ,不过会遭到更大的反抗,得逞的难度也更大。现在我可以说科学精神具有宽容的成分,我经常援引的案例是爱因斯坦与泰戈尔之间的对话(见《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唯心论者泰戈尔不相信存在脱离人之外的物质世界和客观真理。爱因斯坦无法说服泰戈尔,他只好说:“我不能证明我说的是正确的,这是我的信仰。”这种回答肯定让许多科学主义者感到软弱无力。但在我看来,这表现了对其它信仰的一种真诚的尊重和宽容,他并不认为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信仰着,既然同是信仰,同样不能证明,自然就不敢说有高低正误之分。但或许有更多的科学主义者在藐视非科学的信仰,居高临下地斥之为愚昧、落后。现在我们说,造假是科学的死敌。但在历史上,比如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密立根实验,其数据就经过了筛选,而密立根生前一直享有巨大的荣誉。不过到了现在,造假事件一旦被揭露,造假者的学术生命就会终止。 根据西方科学共同体的现状,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那么,我们是否认为这些就是科学精神?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还不够理想,还“应当”怎么怎么样。那么,这些规范、价值和准则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我们认为“应当”的科学精神。于是,又出现一个相关问题: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否存在一个使其规范、取向和准则朝向理想的科学精神方向发展的机制? 考察中国的科学共同体,我们会发现迥然相异的局面。比如,某大部一个研究所,生产火箭上的某一个零件,这个零件很贵,比如说五百万一个吧,因为设计寿命只有五年。所以如果五年过后火箭没有发射,这个零件就应该报废。但是,该所的领导却命令总工程师重新论证,把设计寿命论证为十年。再如,某大部一个研究院,院长并不搞科研,但是能搞到课题,他只需要把课题向下分发,不费丝毫力气,就可以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享受属下的科研成果,获得学术上的众多荣誉,反过来获得更多的课题,人送雅号学术地主。我想每一个在学术机构工作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情有多大程度的普遍性。我们喜欢说中国民众的科学素质不高,科学精神缺乏,这种判断应当是成立的,但是一味地谴责民众愚昧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正如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不能只谴责民众堕落一样。当乡政府的官员可以公然欺压百姓而长期不受到任何惩罚, 当中国电信的官员可以毫不脸红地宣讲多收电话费的理由,我们不能指望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能够提高。 同样,当我们的博士生导师一而再,再而三地抄袭而能够继续招博士生且有人报考,当我们的研究生靠编造的数据拼凑的论文而能顺利毕业,我们不能指望民众会具有多少科学精神。事实上,造假、剽窃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心照不宣的秘密,造假者的学术生命很少受到损害,反倒是揭露者会遭到种种刁难、压制乃至迫害。再如评职称,有多少领导利用职权把自己评成教授、研究员?如果我们给西方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打 80 分,中国的科学共同体能打多少分?我简直都不敢打。分数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分数的机制,而现在实际运行的机制恐怕只能使分数进一步降低。 那么,有利于科学精神的机制能否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建立起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科学共同体不是孤立的,它必然是在一个社会之中的。西方科学共同体的发展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显然是有关系的,我们从西方科学共同体中总结出来的规范、取向和准则也是其全社会共同的规范、取向和准则。而其内部的争执,常常需要向科学共同体之外的社会机构比如法院求得解决。内部的公正是由外部的公正来保证的。就如蔡德诚先生强调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主精神是一致的。 这时我们看到, 科学精神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回到了樊洪业先生所暗示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答,是希望能解决某种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意,使得我们希望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于是我们倡导一种东西,在几年前,我们倡导的东西叫人文精神,因为当时对社会问题的诊断是人文精神的失落。现在我们倡导的东西叫做科学精神,因为我们发现科学不精神了。而在我们倡导的时候,这个精神是什么还没有弄清楚。于是,又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倡导“科学”的精神? 我想这是与中国长期的唯科学语境密切相关的。在中国的大众语境中,科学是一个大词,意味着正确、高明、有效,具有很大的正的意义。在这种语境中,科学具有神的意味。不妨对两种说法进行一下语义分析。一是“科学的殿堂”,几个字就说得非常明确,科学是我们供在殿堂里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它可以成为我们崇拜的对象,学习的对象,但是不能作为质疑的对象,贬低的对象。另一个说法叫“规律的惩罚”。比如一个人炼了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从八楼窗口飞出去,摔成了肉饼。人们会说,这是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定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 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定律的惩罚? 同时,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但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力量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科学的形象。因而在我看来, 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 科学是他们迷信的对象 。 樊洪业先生戏称,不妨把“科学精神高级研讨会”改称“高级精神科学研讨会”,其中暗有深意。我们需要一种高级的精神,而这种高级的精神就是科学。科学为什么高级,因为它是神。仿照樊先生的做法,把“科学精神”的“精”去掉,就是一个“科学神”。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神的精华,故称科学神精。倡导科学精神,就是要给我们的科学神开一次光,给我们的社会按上一根科学神经。——后面这几句话虽然也能说明一点问题,但只是个文字游戏。然而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玩笑,他们会认为我亵渎科学,这又一次证明了科学的神性。 在这个上帝已死的时代,任何神都免不了被利用被亵渎的命运。科学神也不例外。但亵渎他的不是我,而是那些打着科学招牌的人。几乎所有想要证明自己正确、高明、有效的东西都曾打过科学神的招牌。比如某某神功、某某工程、某某营养液体,我甚至还吃过一个科学烤鸡,号称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结合而成,包装纸上赫然印着含各种氨基酸多少多少。这时,回想我以前谈的科学精神,就有了某种警惕。 我是否也在假科学之名宣扬某种我喜欢的东西? 就像我前面说的,我觉得宽容是好东西,所以我就证明科学具有宽容精神。那么,其他人是否也可以把他喜欢的东西在科学中论证出来?比如某些人就强调科学精神一点儿都不宽容,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对的决不宽容错的。为什么我不可以放下科学的招牌,直接倡导宽容呢?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我们倡导科学精神,而且,在科学依然保持着语境中的地位时,我也不反对通过科学来倡导宽容、民主,提倡说真话,求实证。我只不过是想到了这些潜在的问题,忍不住不说而已。 把问题重新审视一遍,竟发现一个奇怪的循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一些毛病,诊断的结果是缺少科学精神,于是我们倡导科学精神,却发现,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精神;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单单科学精神这味药并不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所以我想把问题反过来。王一方最近说,科学的殿堂也有旁门。给大殿开个旁门,帮科学神通通风,也是对科学神性的消解,但这种方法未免过于温和。以我之见,还开什么旁门,直接拆了算了。 我严肃地以为,这是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步。 2001 年 1 月 12 日 2001 年 3 月 17 日 北京 稻香园 附记:如开篇所说, 1 月 12 日,在友谊宾馆举行了一次“科学精神高级研讨会”,场面热烈,以至于我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晚上回来,忍不住写了这篇随想,用电子邮件发给与会的几位朋友,算是我的补充发言。其中许多问题都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只能是个随想,不能算一篇文章。 2 月 9 日,《科学时报》以《拆除科学殿堂,直视科学精神》为题发表其中的部分,标题为编者所拟,斩钉截铁,简洁有力,很符合我的原意,只是比内文稍硬了一点。趁这次机会,稍做补充和修改,仍以随想为题——因为还是个随想。 2001 年 3 月 17 日 (全文发表于:王大珩,于光远主编 . 论科学精神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221-234 。标题改为《科学精神掌握在谁的手里》。另外,本文收入到作者文集《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越科学话语的迷雾》中)
个人分类: 科学文化|5543 次阅读|5 个评论
什么是“史学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
tongqb 2011-1-7 11:48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那么具有现代性的历史如何才能建立起来呢?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英国的历史哲学家和历史学家科林武德(1889-1943)的观点。科林武德的主要著作是他的《历史的观念》一书。这本书目前在国内有两个版本,一个商务印书馆的翻译本,一个是去年刚出版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翻译本。这本书是对西方古希腊以来的关于历史观念的梳理,同时贯穿着他自己的历史观念。 科林武德深受克罗齐的历史理论的影响,他不同意过去的那种实证主义的或科学主义的历史观念。他在《历史的观念》后论部分鲜明地提出了历史的想象和历史的建构的观点。他的理论是这样的:常识性的理论认为,历史学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记忆和权威。 即某个权威(例如司马迁)知道一段历史中的人物与事件,他记住了这些人物与事件,然后用别人能理解的词句来陈述他的回忆,这就是历史书写(例如《史记》)。科林武德不同意这种权威加回忆的史学观点。他认为,相信这种常识性的理论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知道,有时候他确实是在使用所有这三种方法来窜改他在他的权威那里所找到的东西的。他从其中挑选出来他认为是重要的,而抹掉其余的;他在其中插入了一些他们确实是没有明确说过的东西;他由于抛弃或者修订他认为是出自讹传或谎言的东西而批评了它们。 这种挑选、插入和抛弃,历史学家认为是他们的权力,可这与权威加回忆的常识性的理论是不一致的,自相矛盾的。科林武德认为,历史学家贯穿他工作过程中的,一直都是选择、构造和批评;只有这样做他才能维护他的思想在一个科学的可靠进程的基础上。 他把这称为史学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 在科林武德看来,历史学家并不依赖自身以外的权威,历史学家就是他自身的权威;并且他的思想是自律的、自我-授权的。 这样,历史学家为了获得历史真实,就只能走向历史的想象和历史的建构了。那么什么是历史的想象和建构呢?科林武德给我们举了例子:如果我们眺望大海,看见一艘船,五分钟后再望过去,又看见它在另一个不同的地方;那么当我们不曾眺望的时候,我们就会发觉自己不得不它曾经占据过各个中间的位置。这已经是历史思维的一个例子了;而当我们被告知凯撒在这些连续的时间里在这些不同的地方时,我们就发现自己不得不想象凯撒曾经从罗马旅行到高卢;----这情形并无不同。 当然,历史学家的想象和建构也不是随意的编造,因为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有本身的内在必然性在起作用。就是说,秦始皇有秦始皇的内在必然性,凯撒有凯撒的内在必然性。这就是历史的想象和建构了。 实际上,当我们介绍克罗齐和科林武德上述观点时,我们的介绍已经从十九世纪的科学主义的历史真实观转到了二十世纪的人文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因为前者注重的是事实,而排除人的思想,后者则认为事实并不可靠,要用人的思想来想象与建构,或者说历史真实不仅包括史料,还包括人对史料的认识。(11-1-7)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验与概念之互构
jiangjinsong 2010-4-7 20:5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哲学研究室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联合主办 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系列研讨班 第九次研讨会通知 主题 :经验与概念之互构 ( Experience and Concept as Mutually Constitutive ) 报告人:唐热风 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评论人: 田 平 教 授 (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持人:段伟文 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哲学所) 时间: 4 月 13 日 (周二)下午 14:00-16:00 地点: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建内大街 5 号,社科院主楼 940 会议室) 联系方式: 85195523 欢迎各位同仁莅临研讨。 经验与概念之互构( Experience and Concept as Mutually Constitutive ) 1. 背景:经验的概念论与非概念论 这里所说的经验 (experience) 是指感性经验 (sensory experience), 亦即 通常 以外部客体为对象的视、听、触、嗅、尝。 非概念论:经验独立于概念能力。 概念论:经验是概念能力的实施。 2. 关于经验与概念之关系的两种观点 经验优先论:经验先于概念或语言能力。 概念优先论:概念先于经验。 经验优先论以非概念论为代表,而概念论则似乎只能选择概念优先论。 3. 经验优先论之不能成立 经验优先论要求经验在主体具有相应的概念能力以前即已具有由概念能力 划分的内容。这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不必要是因为概念习得的过程是将概念应用于客体,而非应用于经验。 不可能是因为很难理解经验何以能在主体拥有相应的概念之前即具有由概 念所规定的内容。 4. 概念优先论的三大困境 不能解释概念能力由何而来。 不能解释经验的产生。 不能解释经验何以是概念的。 5. 第三种选择:经验与概念互构 概念习得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生成的过程 概念与经验同步发展、共存互构 6. 概念优先论三大困境迎刃而解 概念习得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 经验的生成与概念习得同步,无须预设一个完备的概念系统。 经验的概念性不是得自外部的渗透,而是一个内部生发的过程。 7. 互构论是对丰富性论证的最好回答 丰富性论证:经验具有比我们的概念能力所能允许的丰富得多的内容,因 而不可能总是概念的。 概念论者的回应及其问题 互构论的回应 8. 互构论所蕴含的意义 经验能力即概念能力 概念能力即判断能力 因此经验能力即判断能力,亦即,经验即信念。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40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弯儿
xiaoganghqg 2009-9-30 16:15
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课程讨论 对于反科学主义,为什么会抱着一个可以理解,但不能接受的态度呢?从别人那听来的说法说:对任何新事物,我们能够持的最好的立场即没有立场,新事物或另类事物总有其存在合理性,我们的评判标准只该有两个,一是要用事实来证明,二是要符合逻辑。所以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基本上都可以报以存疑的看法,且看其将来如何。 但这似乎只是在理解的,认识论的层面上说。实践中,我们总是要有立场、有选择的。在回归现实问题时,就不得不向科学主义偏移。从反科学主义那里看到的问题,如果从科学主义来说一是承认问题存在,二是认为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得到解决,或是消解。这时的讨论似乎是更接近现实,而且是在科学主义的立场(在实践中,科学主义总会是我们心理上易选择的立场)。 与前面的讨论相比较就可看出,理解和接受似乎是认识论层面和本体论、实践层面的分别。可以理解,但难以接受就成为对反科学主义的基本立场。而且,其实最后我们的选择选择科学主义或是反科学主义,或是其它可能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并不由我们自己所掌握着,社会、文化教育等等外在环境因素往往才是权威,具有话语权和决定权。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评温家宝总理出错
antiscience 2009-9-21 10:19
点评:总理这次错了,很正常,官大未必学问大;我们也不应当借此事而嘲笑我们的总理,除了上帝,谁不曾犯错误?温总理还是学地学出身的,自以为对华北概念比较了解,于是才指正别人。推想开来,其他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知做过多少类似的事。这也没什么,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头的倒是媒体的起哄。媒体本来可以做得好一些,比如借机采访一些地理学家,普及一下相关地理学知识。而事实上,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媒体想当然地以为总理的观点是对的。人们也应当感谢温总理,他提供了一个好的话题!其实甘肃算不算华北在结论上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搞清各种划界的标准是什么。科学是人的科学,科学是建构的。--HJ 地理学根据: http://www.chinamap.com/HTML/wen.yiweihang.htm 关于最近媒体对我社地理教材有关报道的情况说明 http://www.chinamap.com/HTML/baodaoshuoming.htm   最近,个别报纸和网站等媒体,对我社出版的一套地方用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了不实报道。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在中国地理研究中,有关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不同的指标体系,例如自然的、经济的、行政的、综合的等。如大家通常理解的原行政、经济区域划分,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而目前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中国地理分区普遍采用中国自然地理分区方案进行表述,即全国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个大区。其中北方地区的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北方地区内部包括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两个亚区。   二、我社出版的该地理教材,其讲述的华北地区范围在课文中的表述为北界是长城一线,南界是秦岭淮河一线,西界是青藏高原东缘,东临渤海和黄海,很明确是自然地理概念的分区,而非行政或经济概念的分区。自然地理概念的北方地区及所含华北地区实际都包括黄土高原地形区太行山以西,伏牛山、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地区,涉及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等地区。同样,自然地理概念的西北地区仅包括甘肃西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端以及内蒙古和新疆大部;秦岭以南的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被划入南方地区。   由此看出,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含了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级行政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样,自然地理概念中的西北地区,也并非包括陕西、甘肃、宁夏整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与通常认为的原行政或经济概念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个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上述中国自然地理划分方案的基本依据,一是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面众多权威专家多年的科研成果,二是全国高校地理专业师生普遍使用的《中国自然地理》教材,三是根据《辞海》中相关词条的解释,四是长期以来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形成的共识。   特此说明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9-9-1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60 次阅读|5 个评论
终结者1——老婆和老妈落水先救谁
lvnaiji 2009-8-17 10:39
终结者 1 老婆和老妈落水先救谁 吕乃基 老婆和老妈落水先救谁,对于男人,对于老公来说,这或许是千古之谜了。古人有种种答案,当代人也有不倦的研发,更有科学网上肖重发老师从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角度探讨,云云,颇具学术价值。 博主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应对这一题目的精彩解答,什么学都没有,三下五除二,干脆利落就把那些喋喋不休,非要和老妈比个高下的老婆打发了。未必具有学术价值,却在现实生活中颇为有效。可惜原文找不到,只能根据记忆编了。 开头照例如此。 婆:老公,我知道你对我好。可我还是要问你,如果我和你老妈同时落水,你先救谁? 公:你也知道我不会游泳,你让我救谁? 婆:假设你会。 公:你是会游泳的,我妈不会,当然先救我妈。 婆:假设我也不会。 走入岔道。 公:那你和我老妈谁都不会水,你们俩没事到河边去干吗? 婆:(略不耐烦)我说假设吗。 设套。 公:你干吗总是和我妈过不去,怎么就不领着你妈到河边去呢? 婆:(怒)好好好,那就我和我妈落水,你说你救谁? 公:你和我妈过不去也就算了,你妈把你拉扯大,容易吗?你怎么把她也弄到水里? 婆: 看到这里,真是扬眉吐气!各位网友(男女皆可)可由着性子继续添加。 行文至此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何没有那个老公出来问问老婆,假设我和你老爸(或老妈)都,你先救谁? 再想想,老婆老妈的问题本来是建构出来的,为何没有人建构相反的问题?探讨这种建构的方式、途径、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单一性,或许比回答这样的无解之题更有价值。
个人分类: 杂谈|5486 次阅读|9 个评论
时当筹划建构国家信息法律体系了
chni 2009-7-11 18:44
时当筹划建构国家信息法律体系了 我国在建构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体系方面总是显得相对落后于时代的需要,时常还会步其他国家的后尘。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对国际社会的贡献与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当前,以网络为主的信息载体已及到各个专业领域,在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与变革的同时,也在构建国家信息法律体系问题上孕育着新机遇和新前景。此际,可以集思广益,从各专业、各方面考虑体系化的地信息立法工作,把信息领域里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一体规划,构成相对完整的国家信息法律系统,增加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关联性和科学性。 首先,构建国家信息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甚至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已经深刻地认识信息化对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国家发展战略层次上专门成立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对此,我们也向国务院信息办上报了构建关国家信息法律体系的研究论证报告。 其次,构建国家信息法律体系的理论基础正在形成。目前,我国信息法律理论问题的研究已逐渐走出初始阶段。我国的研究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了自发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也逐渐从单纯的针对个别问题的研究,发展为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一是对信息法律体系中部门法和敏感问题的研究仍是主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构建起来之前,研究者,特别是自发的研究者对其中的部门法和敏感问题的研究是全面系统研究的基础阶段。随着网络的应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互通,隐私权问题、信息知识产权问题、网络犯罪问题、电子政务问题、电子商务问题、青少年保护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等,都广泛成为研究者们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意义上为信息法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性和智慧资源。二是信息法律体系问题的研究基础较好,发展较快。尽管近年来对信息法律体系中部门法和敏感问题的研究相对活跃,但信息法律体系的研究恰恰基于此而增强了其成果的相对广泛性。一方面,研究者的个体研究虽然只能涉及到信息法律体系中的某一问题或部门,如信息立法问题、信息知识产权问题、信息资源保护问题、信息服务业管理问题等等,但从其研究总和范畴上看,则早已遍及信息法律体系的各主要领域和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法律体系研究也在逐渐纳入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来,信息法律体系及构成,信息法基本法、信息法的主要部门法、信息行政法规、地方信息法规、信息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建树。 最后,构建国家信息法律体系的实践基础已经具备。一是我国的信息立法实践活动萌芽于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当时制定的一些政策性法规,一方面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经验借鉴,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实践中也为后来信息事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教训。二是我国的信息立法实践活动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 20 世纪8 80 年代之初,公安部成立计算机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时,就已着手制定有关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规。稍后,国家《专利法》、《商标法》等颁布实施,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信息法规或法律中的信息法律条款方面的尝试, 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对信息保密这一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规定,时隔不久,公安部制定《计算机病毒控制规定(草案)》。这一时期,国家法律体系中出现了具有明显信息立法色彩的法律法规。三是我国的信息立法实践活动加速发展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至今。近 20 年来,国家立法机关和中央人民政府各部门在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广泛涉及到信息发展规划、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各有关部门(行业)、信息服务、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地方立法机关制定了更为大量的地方信息法规。 由于信息对会影响极为深远,希望国家能有一个整的考量,不要谁想起什么,就搞一个什么法律或规则,积累下来,相互矛盾,令社会难以适从。 国家法官学院王立教授在科学小筑说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7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加州阳光之七十四 花粉的微观建构
siccashq 2009-4-11 05:21
直接挂一幅图片得了,感谢科学网编辑找到这么好的新闻。瞧瞧这些花粉,五边形六边形相结合,欧拉定理,富勒烯,足球。。。人类再伟大,也只不过发现大自然而已。 喜玛拉雅鸢尾属植物(尼泊尔鸢尾)的花粉 图片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4/218158.html 想当年克鲁托H.W.Kroto)与斯莫利(R.E.Smalley)、柯尔(R.F.Carl)三位大侠因为发现C60的质谱和足球结构而获得96年诺贝尔化学奖。 图片来源: http://lifeboat.com/images/fullerenes.jpg 中国人喜欢的足球 图片来源: http://spin.fh-bielefeld.de/img/workunits/fullerene/fullerene_2.jpg
个人分类: 加州阳光|4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