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无知者无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无知者无畏
热度 9 wangdh 2015-3-21 11:50
自我反思:无知者无畏 (王德华) 近期《读者》上有篇文章,“自矜者不长”。文中举了几个例子,告诫人们不要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有个关于苏东坡的例子,说冯梦龙话本小说中的大文豪苏东坡,自作聪明地讥讪王安石“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直到后来被贬谪黄州,才知当地菊花落瓣。人自信是必要的, 但若过于自负,往往会贻笑大方。 我们从小都学习过一些成语,都有 很深的寓意。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古语中说的事情,今天依然时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除了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敏锐和智慧外,也更感叹为什么现代人对古人的警告视而不见,或说现代人的自以为是。 井底之蛙,是说人的见识短浅。盲人摸象,是说以偏概全。无知者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都是说阅历浅,蛮劲足,有时也表示闯劲大。 小孩子的时候,大脑里是空白的,求知欲强,大都是很虚心的,什么知识,什么技能,都有很大的兴致去学习,任何人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孩子缠着大人讲故事和读书的经历。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可以读书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强了,脑子里装的故事多了,也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讲故事了。积累到一定程度,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满足需要了,逐渐摆脱了对大人的依赖。当然知识积累的这个程度,每个人的基准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永远保持读书的欲望,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大人尤其如此。 我们经常听到大人倚老卖老说,我吃的盐巴比你吃的饭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经历多,自然见识广,说话有权威性。渐渐地也有有了威望和地位。 随着地位、职位的变迁,或者偶尔几次经历,也会膨胀个人的自信。不知不觉就自我感觉比别人懂得多,比别人知道得多。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张口乱说的习惯就是在有意识、无意识中渐渐养成的。喜欢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小孩子也会对其他小朋友指手划脚。 自信,是好事。膨胀了,就不是好事了。更可怕的是,一旦膨胀了就很容易忘记了天外有天的理。明明只有井底的见识,却硬是以为世界就这么大,还跟人争吵得惊天动地。这就是无知者无畏。 春节期间,写了点关于羊的文字。过后一查文献,不觉直冒虚汗,后脊椎骨都凉透了。关于羊的文献太多了,我国的学者也早就有不少的研究,自己的了解实在是太肤浅了。这就是贻笑大方。隐约感觉不少人在斜眼诡异地笑着。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太难了。之所以难,所以才贵。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8333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