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抗体公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它联手Sigma打出王牌,再次掀起抗体行业波澜
SciLondon 2017-3-3 12:57
2月28日,位于瑞典 - 斯德哥尔摩的抗体公司Atlas Antibodies在一天内同时上架了4,000多种新的Triple A 多克隆抗体(Atlas Antibodies的高端抗体系列)。 同时,这些新抗体对应的PrEST抗原系列也随之上架。目前,Atlas Antibodies总共拥有21000多种一抗产品以及相对应的抗原。 此次为了对新产品进行推广, Atlas Antibodies更是使出了杀手锏:低价促销。从2017年2月28日至3月15日,所有21000多种抗体都将享受20%的折扣! 假如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的抗体公司,即使同时上架再多的抗体,也不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但Atlas Antibodies却大有来头:它的合作伙伴是生命科学巨头Sigma Aldrich(现被默克收购)。 Sigma拥有所有Triple A抗体的销售授权,它们将直接被纳入到Sigma抗体的产品线中,名为“Prestige Antibodies”系列。 此外,Triple A抗体并不是普通的抗体,而是经过特殊的序列设计和严格的验证程序筛选出来的“超级精品”,专用做IHC和ICC/IF实验。 Atlas抗体公司中的Triple A 多克隆抗体是使用专门的软件设计的,用于为特定的靶蛋白选择最合适的抗原。 结合独特的抗体纯化过程,用重组抗原作为亲和配体,多克隆抗体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定量重复性和多功能性,这使得它们的最适合用于科研。而PrEST抗原是在Triple A多克隆抗体生成中用作免疫原的重组蛋白片段。 它可以与相应的抗体一起用作阻断剂或阳性对照。 Atlas的许多抗体在IHC和ICCIF中均已得到验证,并在组织和细胞图谱上得以呈现。 在IHC,ICCIF和WB中使用 Triple A多克隆抗体的结果也将会在Atlas Antibodies的网站和在atlasantibodies.com的在线商店中展示。 已经通过IHC验证的17,000个抗体可在组织图谱上获得,它们提供了人体所有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的完整图谱。 此次上架的新抗体中,有来自许多以前从未展示过的新组织的抗体,例如眼睛,包括视网膜,乳房,肾上腺全部组织和一些新的脑组织 。此次经过ICCIF中验证的10,000个抗体将呈现在新发布的Cell Atlas上,其提供有高分辨率共聚焦显微镜图像,并且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映射到32个亚细胞结构,从细胞器如细胞核,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到亚结构例如细胞核,细胞动力桥和杆和环的结构。 Atlas抗体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anne Hansson博士说: “这次的上新不仅让我们的产品目录扩展了超过8,000种产品,同时还让我们距离完成我们的终极目标更进一步——使用超高质量标准验证过的抗体完成覆盖全部人类蛋白质相关的20,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 我们的产品目录由抗体和标记的及未标记的蛋白质片段组成,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人类蛋白质。我们目前已经拥有超过60,000种产品,涵盖了超过85%的人类蛋白质。 ” 也许此时还有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Atlas Antibodies这家公司,这家拥有强大技术能力的公司究竟是什么来头?在这个OEM贴牌盛行的时代,它为何会选择去自主研发4000多种抗体,并投入巨资进行验证? Atlas Antibodies成立于2006年,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皇家技术学院(KTH)和Uppsala University in Uppsala的Rudbeck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负责处理抗体和PrEST抗原的生产,推广和销售,其验证工作则是由人类蛋白地图计划(Human Protein Atlas,HPA)负责。 现近,该公司提供四个系列的产品:Triple A多抗,PrecisA单抗,perst抗原和QPrESTs。 其中QPrEST是用于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测定的质谱分析。 没错,顶顶大名的HPA项目正是为这些抗体提供了“免费”验证。HPA计划开始于2003年,由瑞典和欧盟投资,旨在利用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探索人体蛋白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目前,HPA公共数据库已经收录了1300万张组织和细胞的IHC/IF检测图片,用来展示人体蛋白的分布。 而这个计划的负责人,正是目前积极倡导“抗体验证”的著名科学家Mathias Uhlen。 去年10月,他曾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抗体验证方法-抗体验证的”五大支柱“(参考: 【重磅】Thermo Fisher悄悄下了一盘大棋:这能否颠覆整个抗体行业? )。 由于此前HPA项目急需大量的抗体,而市面上目录产品的质量让HPA的科学家们感到十分担忧。 2008年,HPA项目共检测了来自29家公司的9000余种抗体产品,结果发现竟有一半的产品无法在IHC和WB中正常工作(参考: 【深度】科研抗体的水究竟有多深?起底抗体产业最大隐忧 )。 因此,HPA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自主研发和生产抗体,以确保产品批次的稳定性和实验的可重复性。皇家技术学院就成为了这些高质量抗体的生产基地。由于是政府投资,所以并不缺少研发经费和科研人才,HPA计划不惜成本开发了这些优质抗体,并用于蛋白组学研究。 但很快HPA项目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抗体序列设计出来了,抗体生产完了,实验项目也结束了,那么这些多余的产品与现成的序列号不是就浪费了吗? 于是,Atlas Antibodies就成立了,这些高质量的抗体也被用于了商业化 - 既能让更多人用到好产品,又能收回前期经费的投入,岂不是一举两得? Sigma也看准了这次绝佳的机会,与HPA合作,拿到了这些产品的授权 。Atlas Antibodies的成立,就相当于传统印象中的“军工转民用”了。有能力一次性发布4000多种新产品,Atlas Antibodies的研发实力可见一斑。 Atlas Antibodies独特的身世,让这些Triple A抗体显得与众不同: 它们是由政府资助的非盈利组织进行验证的,并且所有验证数据都在HPA公共数据库中 ,而不像传统抗体,是由商业公司本身进行产品验证和质检。 所以,这些产品的质量更有公信力,数据也更加真实可靠。 那么,Atlas Antibodies为何要在此时间点推出这张”王牌“呢?既然这是一个商业化的公司,就不可能不计成本去研发产品。 小编推测,这不仅仅是处理“过剩”抗体那么简单 - Atlas Antibodies此举正是为了迎合抗体市场的趋势。 首先,从2016年起,抗体验证成为行业内最热门的话题。(参考: 【独家】抗体的质量问题究竟是谁之过? ) 所有知名抗体公司都在往这个方向靠拢,不惜巨资去验证产品,发布数据。终端用户在挑选产品时,也是越来越看重抗体产品本身的验证数据了。 而Atlas Antibodies依托HPA数据库强大的公信力,能够自然而然地推广“抗体验证”这个概念,让用户主动去信任这些经过非盈利项目验证过的抗体,这其中的商业潜力不言而喻。 其次,随着生物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从理论过渡到了临床阶段,因此病理研究越来越热门,研究人员们所选用的抗体也在偏向IHC/IF等应用, WB这种基础实验在前沿研究中已经没有过去那么流行了。 而Atlas Antibodies所提供的抗体,不仅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数据上,都是偏向IHC/ICC/IF的,这无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量。 最后,随着Sigma被默克收购,Sigma急需扩大产业规模,扩充产品线,以满足资本市场的需求。 除了在高端技术上发力,Sigma也需要补充自身的基础产品线,抗体这种科研刚需产品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Sigma拥有超过10万种抗体产品,其中19000种来自Atlas Antibodies)。因此,Sigma也会利用自身的优势为Atlas Antibodies提供很大支持,推广和销售能够得到一定保障。 根据小编观察,Atlas Antibodies这家公司只在欧美地区进行直销,而中国地区Triple A产品的销售就交由Sigma负责(即Prestige系列)。 根据Sigma官网的资料,Prestige系列抗体的目录价均超过4500元,大部分比CST,Abcam等知名公司的产品还要昂贵!但是,截止发稿时,小编发现虽然Atlas Antibodies官方网站更新了4000种新产品,但SIgma的官网并未进行更新(包括中国和全球地区),也未进行相应的营销活动。Sigma能否大力打出这张王牌,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等到合适的时机,Sigma必然会开始大力的宣传推广,这4000多种质量极高的抗体产品必然会对现有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一些主打IHC抗体的公司或许会受到很大影响。 总结: 1.趋势: IHC、IF将成为未来抗体实验应用中的主角,WB会被逐渐边缘化,这一现象在欧美市场已经凸显。 目前布局IHC抗体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能都会受到此次Atlas Antibodies和Sigma强强联手合作的影响。 IHC抗体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重新划分。 2. 冲击:由于此次Atlas Antibodies的产品定位高端,加上Sigma强大的品牌和渠道能力,在高端抗体市场定会掀起一阵风暴。 这对另外几家抗体巨头,例如Thermo Fisher、Abcam、CST必会有不小的影响,而对于中小型抗体公司来说,此次的影响不会很大。 3. 转型:从之前Abcam、Thermo Fisher巨资投入抗体验证到此次Atlas Antibodies、Sigma强强联手中可以看出,科研抗体巨头都在积极布局高端抗体市场。 很显然,高端抗体市场长期占据了抗体行业绝大部分的利润,抗体巨头们正在借势加速转型和重新定位。 (参考: 客户超过650000,每日订单1000+,年销售17亿:这家抗体业巨头靠什么取胜? ) 4. 机遇:此次Atlas Antibodies和Sigma的合作对中国本土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机会,而这个机会并不在中国市场。 近年来,各大国际抗体品牌早已挤满了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的王者之战必会在几家巨头之间产生。 当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市场时,这恰恰是中国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最佳时机。 过去5年时间中,已经有不少中国抗体公司走出国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先在国际市场打出名气,再反手逆袭中国市场,这是很多类似大疆这样的知名公司的经典策略。(参考: 【必读】5分钟告诉读懂为什么2014-2016抗体公司销量会下滑 ) Atlas Antibodies联合Sigma打出的这张王牌究竟会产生怎样的效应?这对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的抗体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止科技将持续关注,并进行跟踪报道。 相关文章: 【重磅】抗体行业权威奖项正式公布!6家公司荣膺大奖 【盘点】这8个关键词,或许是2016年抗体行业最深度的总结 【数据】全球科研抗体市场研究报告 ( 未止科技 原创,原文: 抗体行业再起波澜 )
4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