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通识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说说估计数量级
liwei999 2011-9-7 14:55
说说估计数量级。这个课程应该是高中的事情,但是大学毕业了也不见得能搞定。 作者: mirror (*) 日期: 09/07/2011 00:29:50 王老师在北大开了 《公共物理学》 ,镜某认为是个大好事儿。如果是赶 通识教育 的时髦,叫个“通识物理学”也不错。回归“通识”,应该说是对52年院校合并的否定。那次合并,基本上是摧毁了大学的精神,把大学办成了“技校”了。通识教育的欠缺,使得国人在很多地方都不如洋人。有时候这种欠缺是很难察觉的。就拿这个通识教育的提法来说,古狗给出的 解说 就要比百度的说法来得“正宗”。 因为通识教育的洋文应该是liberal arts,而不是liberal education。 丢失了的传统要回复起来也很困难。努力是一个事情,效果又是一个事情。现在站在第一线教书的老师们,大多也没有体验过 通识教育 ,因此只能是摸索。这些个东西不是说看人家的课程安排,模仿一下就可以做到的。国人为了追求效率,大量地派遣了研究生留学。 人到了研究生阶段就是 专业教育 了,不能体验到 通识教育 事情。年龄也很重要。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受性。过了大学那个年龄段, 通识教育 也没有意义了。 王老师虽然努力朝着“通识”的方向走,但难免要有些“专识”倾向。 Quote 物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数量级估计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所依据的,就是对物理世界时空尺度的分析。或者说,“尺子”上“刻度”的选取——物理学上叫做“特征尺度”。【数量级的概念是估计“相近尺度”的概念:比如我们认为,1和3是一个数量级,同样,0.5和1也是一个数量级;但是0.3就比1小一个数量级。问题:那么0.3和0.5呢?关键就在这里:我们需要重新选一个“刻度”:即把其中一个当成1来比较。比如把0.5作为1,则0.3变成0.6,所以它们是同一数量级!】 镜某所理解的“通识”,是说人们在对物理世界时空尺度的分析过程中,无意中“掺入”了人自己的感觉。 人们讲“事不过三”,“再三”等等的,可见三在人们的心里有个有特殊位置。汉字的众、森、淼、焱等等的,都是说多的意思。 【编按:中国古典哲学不是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么?】因此,1和3需要有区别,不能说是一个数量级。 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对于外界输入(刺激)信号强度的变化,人的感觉器官对大脑的出力大多呈对数曲线。因此,对与从1到3的输入变化,人脑的感觉是从0到0.48(~0.5);对从1到10的变化,人脑的感觉是从0到1。这里的“1”,就是一个量级的变化感受,而0.5,则正是 半个量级 变化。再变一次,就要导致改变量级的一个“警戒线”的量。所以有“事不过三”的说法,所以“林”和“森”有不同。 0.1,1,10,100等是4个量级,它们的对数分别是-1,0,1和2。逢3是半个量级,即0.3是-0.5,3是0.5,30是1.5,300是2.5。因此,1和3相差半个数量级,0.5和1是一个数量级。0.3比1小半个数量级,0.3和0.5是一个数量级。这样一来,整个评估体系就显得“和谐”了。此事涉及到了数学、汉字、心理等科,乃“通识”之精髓也。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50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甘阳:从富强走向文雅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1-4-7 15:45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11-4-2 13:40:32 甘阳:从富强走向文雅 http://daoli.getbbs.com/Post/topic.aspx?tid=205038 甘阳:从富强走向文雅   三十年过后,我们的富裕程度已经相当可观,但依然是一个相当粗鄙的、不大有教养的社会。   只有出了不以挣钱做生意为最高人生理想的人,一个民族才会富有思想和创造力,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   文化方面的重建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不要以为民主化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有文化,不是的,这是两码事。   王鲁湘:追求“国富民强”一直是现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有些学者也指出,国富了不一定民强,民强了也未必代表民众的生活实现了现代化。那么,需要国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现阶段又该怎样实现这个目的?还是请甘阳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   甘阳先生能不能比较一下,80年代和90年代的思想文化到底有什么差异?   甘阳:90年代比较单一,基本上就两个字:经济。80年代相对多元,思想解放运动刚刚兴起,各个领域都很活跃,而且互不归属。比方“体改所” 的人,他们并不归到文化领域,也不知道文化领域在想些什么;而文化领域的人也并不按照“体改所”的经济逻辑去思考,基本上大家各自按自己的逻辑看问题,这是80年代的特点。   王鲁湘:90年代就变得单一了。   甘阳:很单一,所有人都使用经济词汇,所有人都用经济语言说话,如果你不用这个语言,那就不行。   王鲁湘:我注意到您这几年来一直呼吁在大学里做“通识教育”,什么是通识教育?您怎么定义它?   甘阳: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西方的概念,是从liberal education来的。liberal education,可以翻译成“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学习的科目一定是非实用、非功利的,比如哲学、数学、物理、化学。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并不是把你培养成一个职业人,并不是为了帮你去找一份工作,而是提升你作为人的存在物的价值,也就是认识你自己。从前中外传统的教育都是如此。   原先之所以有可能讲博雅教育,一定程度上是由社会结构所保证的。也就是说,一旦你进入像欧洲这种教育体系,你不用考虑谋生问题,它和谋生比较没有关系,它要树立的是文化对于社会的统治。而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在中国的古代是最发达的。   在现代社会大学一个重要特点是必然要考虑就业问题。但如果一个大学仅仅变成了就业场所,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功能,或者说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求就没有了。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是纯粹的职业教育,这是谈通识教育很关键的一点。   王鲁湘:您最近还有一个比较惹火的说法,说中国大陆名校的学生素质不及美国的州立大学。甘阳:我的说法是清华、北大的学生,一年级进校的时候,其优秀程度要超出哈佛、芝加哥。但是有个麻烦,他们是一年不如一年。在美国,比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第一年是什么都不懂的,但四年以后绝对一个精英被打造出来。我们的大学教育没有起到打造精英的作用,它最大的问题是浮躁;不是说我们学生的素质不行,而是他在这样一个学习氛围下会变得非常浮躁,乃至于毕业时可能连美国州立大学的学生都不如。   王鲁湘:实际上原因还在整体大环境,大环境没有根本性变化,要求我们的大学生们静静地坐在图书馆里花很长时间深入研读几本经典,大概也比较困难。   甘阳:也不是不可能。这个问题存在两个环节,一个是你刚才说的大的氛围,一个是比较具体的制度。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制度的建设可以扭转大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从富强走向文雅》这个题目讲起来有点困难,因为感到不大合时宜。别人会说,现在金融海啸、就业困难,你还谈什么文雅,你甘阳是不是在香港吃饱了撑的?其实,香港现在的金融恐慌比大陆要严重,但香港提出一个说法:经济萧条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这个话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就业情况很好,你不要读大学就可以找工作了。比如前几年澳门开了几个大赌场,中学毕业到赌场里做个发牌员,就有一份很好的薪水。大学熬四年都不见得赚的比这多,那谁还读书啊。父母辛辛苦苦、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工作一辈子,本来希望儿子好好读书,结果中学毕业在赌场做发牌员,薪水比他老爹老妈还高。当然了,薪水一高,就看不起父母。   据说中央现在要控制这些赌场,如果赌场一关门或者一裁员,这些人没了工作怎么办?反正他们还年轻,如果学校有奖学金甚至有生活费,那不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嘛。所以香港现在很多广告都说这句话:工作不好找,是读书进修的好时候。   我举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我今天提出从富强走向文雅,并不是要唱什么高调,我不喜欢唱高调,我基本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所提出的问题也都是比较现实的问题。   文明社会的产品是“人”   我们现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经济成就是巨大的——不管其中有多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但总体人口“去贫致富”的速度,可能是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但另一方面,这样一个现代化确实存在很多模式问题,它是一个相当单一的现代化,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基本上只有经济一个层面,所有人谈的只是挣钱,除了挣钱没有别的话语。如果所有人关心的只是挣钱,这样的社会,即使经济发展再好,也并不能为人所敬重。一个文明社会最重要的产品是什么?是人。一个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是非常有素质、有气质、有教养的人,还是脑满肠肥、腰缠满贯却非常粗鲁的人,这是问题的关键。有很多石油输出国非常富有,但他们受人尊重吗?单纯的富裕并不足以使一个文明社会受到尊重。尤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对国人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崛起,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崛起,而不仅仅是经济崛起,只有经济崛起是不够的。   众所周知,犹太人很能挣钱,但犹太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被欧洲人尊重。他们在中世纪留给人的印象大概有两个,一是不信基督,二是放高利贷。一直到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写的还是这个。但是从18、19世纪以后,犹太人中涌现了大量的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人才辈出。   举个例子,研究西方思想史特别是艺术史的人都知道西方有一个瓦堡学院(Warburg Institute),它从前在德国的瓦堡,二战期间“排犹”被迫全部迁到英国。迁移的过程惊心动魄,是一次非常秘密但又非常成功的文化转移。而瓦堡(Aby Warburg,1866-1929)本人是一个犹太商人的长子。犹太家庭基本上是长子继承制。老二、老三、老四做其他的事情。但这个瓦堡在中学的时候就不喜欢做生意,他和弟弟做了一个交易,说我把家族的继承权让给你,但有一个条件,以后我要买多少书就买多少书,无论书多贵、从哪里运来,你都要无条件地供应资金。最终他做成了瓦堡学院最知名的瓦堡图书馆。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只有出了这样的人,出了这样不以挣钱做生意为最高人生理想的人,一个民族才会富有思想和创造力,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我觉得人类大概有一种天性,面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我们会肃然起敬。这没有什么道理好讲,你就是会起敬。这才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过去三十年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多工夫想文雅的问题。1990年代的文化讨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刚刚开始焦点就转向了经济。1994年王晓明、张汝伦等上海学者试图提出“人文精神”的问题,但不久就谈不下去了。这也可以理解,有的人说你们知识分子发什么神经啊?摆什么高尚啊?而且有些提法,我也有一定保留。比如“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这个提法,我就很不以为然。这里头隐含着一种知识分子的自以为是,让人不舒服。我所关心的不是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知识分子不要觉得自己了不起。   我基本认为,三十年过后,我们的富裕程度已经相当可观,但依然是一个相当粗鄙的、不大有教养的社会。我觉得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90年代以来我基本不谈文化问题,因为觉得不是时候,不想太过求全责备。但现在可能是时候了,现在的富裕程度有时候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最近一些经济学家朋友给我看了一个表格,显示的是2007年中国各省GDP数字和它相对应的国家。我看了感觉很惊讶,我们不少省份的GDP水平几乎已经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发达国家了。比如第一位是广东省,2007年GDP折合美元是4446亿,相当于比利时,而比利时在世界经济体中排名第17位;第二位是台湾,相当于瑞典,世界排名第19位;第三位是山东,相当于挪威,世界排名第23位;第四位是江苏,相当于奥地利,世界排名第25位;第五位是浙江,相当于丹麦,世界排名第27位。前5位已经非常可观了。   他们还特别告诉我,这个表格实际上仍然低估了中国,因为它是根据美元汇率来换算的,如果根据实际购买力中国还要高得多。当然我想到可能有人立刻会反驳:这只是GDP,并不是人均收入。对!是!但我可以马上再举出一个例子——香港。香港是世界上极富的地区之一,香港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香港的公务员和大学教授的薪水是全世界最高的,但香港的文化与它的富裕程度完全不成比例。   以往香港人自己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个当然过了一点儿。不过我在这里顺带也要说一下,我们大陆有些学者不要太肉麻,老是吹捧香港,说什么香港有一个饶宗颐当然就是有文化了。这叫什么?拍马屁嘛。怎么会有一个饶宗颐就是有文化?你要看他发挥了多大的文化影响力,他是不是造成了一个文化氛围?没有。这是问题所在。   我并不愿意过于苛刻地批评香港,因为香港确实有很多优点,但如果就文化论文化,香港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指标,就是香港所有严肃一点的学术出版物基本卖不动。香港的人均收入大大高于台湾,但它的文化氛围远不如台湾。   我2001年开始在香港教大学,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的客座教授。但我现在已经正式写信给他们,说我今年不准备教了。为什么?我觉得香港的学生越教越差,没有劲头儿再教下去。整个社会太过工商化,一切都是经济、经济、经济,就业、就业、就业,使得学生的眼界非常狭窄。我想他们也许从来不去听讲座,觉得这和自己没太大关系,除了一些追星的学生比如周星驰来了,他可能会去。   最近两年我在内地教了以后,就更不愿意在香港教了。我一再说内地的大学生是非常好的,他的求知欲和已有的知识量都相当可观。相对于香港,内地大学生的素质非常之高,但是我们的大学制度远不及香港。在香港,不要说最好的大学,就是一般的大学,制度建设也比我们健全。   所以我们现在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大的文化氛围方面,这一点我反而比较乐观,我一直觉得中国人从总体来说其实是很尊重文化的,而且对文化有某种渴望。我觉得这要感谢孔夫子,是他老人家留下的一个传统。比如我自己这些年直接间接地认识了不少老板,他们自己都在埋头做生意,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女得到最好的教育,希望他们学钢琴啊、学文学啦,不一定要学做生意。家长觉得自己没文化,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在当前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了这样一个本钱,为我们下一步的文化推进提供了潜力。 但是我也担心,这个资本如果再不用的话,很可能会被消耗掉。因为现在这些家长还是比较传统的,再年轻一代,等到90年代的人做了家长,可能就没这个意识了。像香港和美国的家长,他们并不觉得子女一定要在文化上如何如何。   民族自信使传统文化升温   最近这些年我们都能感觉到某种文化升温。我知道很多人对此有意见,认为是假象,搞得乌烟瘴气。比如中国人现在什么都拜,一会儿拜黄帝,一会儿拜孔子,一会儿拜老子,而且大家都在抢,黄帝是你们省的还是我们省的。我也承认有点乌烟瘴气,但我觉得不要求全责备,拜总比不拜好。凡事都有一个过程,现在对祭祀这个事开始重视,觉得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活动,总比没有任何人关心要好得多。为什么搞得乌烟瘴气呢?因为大家不知道古人到底怎么祭拜,而一旦做起来就会有学者出来考证,讨论它该如何进行,如此就能一步步完善化。但是如果没有人关心,就永远不可能把这些事搞清楚。   实际上,我是在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从富强走向文雅》这个题目突然蹦到我脑子里来。我确实非常推崇这场开幕式,当然我也知道有人提出批评,但我认为批评得都没文化。香港在第二天的时候还有一些小报专栏作家阴阳怪气地说,怎么弄来弄去,中国就那么点儿东西。但是第三天这些声音就没有了,为什么?这些小报无非是看西方怎么说嘛,等到西方都是一片赞叹之声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shut up了。   在我看来,北京奥运开幕式所凸显出来的中心意境,就是那幅卷轴被徐徐展开,其他都是次要的。没有这个中心意境,其他一切都可能变得支离破碎。这样一个意境,一下子凸显出中国文化最高雅的层面。这是一个文人化的境界,是一个士大夫文化的境界,非常令人赞叹。只有在这样一个基调上所有其他东西才可以展现。抽掉这个意境,其他一切哪怕做得再花哨也没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我对于他们后来的宣传非常不满——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文化不成熟的一个表现——说我们加进了很多“中国元素”。这是什么话嘛!整个开幕式是给中国文明基调添加其他元素,而不是在一个别的什么基调上添加中国元素。这种宣传是西方人才会说的话,因为他们的基调是西方的,但是我们现在把这种东西像顺口溜一样复述出来,说开幕式加进了中国元素,这是一个很不高明的说法,表明我们对自己的文明没有信心,不敢说这就是中国基调。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看过之后都会感觉到有一个非常文明、非常雅致的东西从中凸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对西方的震撼恐怕大于中国拿了多少枚金牌,因为它突然展现了一个美仑美奂的中国。 但是,奥运会开幕式呈现出来东西,如何通过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的办法,把我们对于高雅文化的追求以及对于民间文化的发扬贯彻下去,这是需要思考的,这是个大的文化氛围问题。其实我们对于现代社会到底是什么并没有多加考虑过,甚至常常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现代社会。在一个现代社会中,大学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媒体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企业的责任到底在哪儿?所有这些问题从90年代至今其实都没有真正得到讨论,只是最近才开始受到关注。“十一五”规划开始提出社会协调发展问题,此前我们的全部精力基本贯穿在经济、生产力、GDP上,我觉得下一步文化问题要慢慢凸显出来。   开幕式结束临退场的时候——因为我在香港看直播,可能和你们看的不一样——突然出现一些香港演员,像成龙、莫文蔚、刘德华等等,在那儿边扭边唱,让人觉得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我不是攻击他们,刘德华很好,成龙很好,平常都OK,但是放在这个场合下,简直让人不能忍受到极点,高低立判嘛!我想即使是你们年轻人,哪怕再怎么喜欢这些演员,也会觉得这种演出拿到奥运会开幕式上就非常不伦不类。   大学要扮演“文化看门人”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强调有三样东西必须进行清晰的界定和区分,就是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区别,是美国5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论战中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大众文化基本上是现代媒体、现代市场make up出来的。什么叫大众文化?“超女”就是大众文化。我认为超女的制作是一种非常恶劣的现象。它是由大众传媒、市场机制催生出来的,同时立即产生出更大规模的效应,这对于文化特别具有摧毁力。   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自发的、民间生命的象征,不是为了市场效应,也不是为了牟利目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整个高雅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从民间文化中摄取源头。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最大危机是,无论高雅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逐渐被大众文化所纳入,变成了市场化、媒体化的东西。比如民间文化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更好的发展,原先它没有很好的传播途径,通常是非常local的,外面的人不知道,现在人们借助视频可以接触到这种存在于民间的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文化。   在这三者之中,大学扮演的功能是任何其他机制取代不了的。我一直强调,大学高于媒体。现代大众传媒天然具有媚俗的特点,因为它是商业机制的一部分,是整个牟利机制的一部分,必然要媚俗,没有办法。而大学不可以媚俗,媒体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取决于大学质量的高低。媒体人,无论是节目制作人还是主持人,从哪儿来?当然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党政干部从儿里来?也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因此,谈大的文化氛围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确大学高于媒体的原则。大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文化看门人的角色。现代媒体扮演不了这个角色,这一功能必须由大学扮演。我们有必要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大学到底是什么。  美国的大学非常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奇迹。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功利主义、高度市场化运作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如何保证大学不是如此功利化,不是如此商业化,不是如此被市场所影响,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大学就会不像大学,就不会是思想的殿堂;进入大学的人,也不是来读书、来思考的,而是来挣钱的。   我觉得美国大学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比较成功,至少顶尖大学是这样。金钱在那里不被看作是最高价值,最高价值仍然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大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一系列制度来确保,尤其是本科阶段尽可能隔离于商业社会,这点很重要。美国最挣钱的商学院、法学院都是研究生院,必须在本科毕业后才能报考。这就保证了本科阶段是一个比较安静读书的阶段。   反过来看我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学生往往刚一入校就觉得自己很牛,看不起文史哲了,于是文史哲就灰溜溜的,这种大学怎么办得好?我要是当上北京大学的校长,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光华管理学院迁出北大。为什么?大学不应该把金钱作为最高的价值象征。没有一个真正一流的大学会把挣钱看作是最高价值。这不是和谁过不去,不是和媒体过不去,也不是和商学院过不去,而是这些东西应该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前些年因为中国大规模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经济、商业和法律方面的人才,所以商学院和法学院被大量开办,不顾质量地办,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情况不应该长久地持续下去,长久下去的话,我们这个国家就只有铜钱臭,没有文化气,这不是我们能够容忍和接受的结果。   我觉得从下一个30年开始,仅仅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军力强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人民也必须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高度素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的伟大传统。   王鲁湘:您谈了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大学教育是包括中小学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有些问题可能出在中小学那边。您觉得是不是应该从这个根儿上思考一下?   甘阳:这个问题我和大家的看法有些差异。我觉得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实际上还在学中国。比如在《扁平的世界》这本书里,弗里德曼问比尔?盖茨,不是说中国、日本的教育都是死记硬背式的,美国的教育是不是比较强调自由创造?比尔?盖茨说,胡说八道,很多东西就是要靠死记硬背,基础性知识是必须要学的,你不可能连微积分都不会,就能创造出顶尖电脑程序。而基础训练是必须要下苦功的。 我觉得香港现在流行的教育观念非常成问题,让学生自由创造本来是对的,但发展到极端就很糟糕,导致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了。都要学生自己想,如果学生都能想了,老师还教什么呢?而且很多知识确实需要硬功夫比如数学,就是要做大量习题才能做出来;还有文字,就是要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写作功底。自由创造的背后其实有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偷懒,认为不必花苦功就可以变成天才。这样一套教育是绝对危险的,是不可助长的。小学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要死记硬背,虽然很闷,但是没有这个过程,是学不会任何东西的。   王鲁湘:我们经常讲童子功嘛,童子功是要受用一世的。   甘阳:对,所以我不大同意整体性地否定中国中小学教育。我估计其中该检讨的大概是高中最后一年的应试考试。当然这部分我没有做调查,不敢下结论。   王鲁湘:有一个凤凰网友叫“所谓先生”,他说我是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名中国留学生,我想说美国这边的人文教育也很式微,现在最火的还是医学、法学、计算机之类的专业,高职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您怎么看?   甘阳:有一点可能要做些纠正。实际上这些年美国理工科学生的比例不断下降,只有不到40%,而且还在递减,这使得他们非常担忧。现在统计中国大陆的理工科学生比例是最高的,60%以上的本科生都学理工,所以中国理工科学生申请美国留学比较容易。   最近有人告诉我,像化学化工这类专业美国人不大愿意读,因为觉得有毒,实验室大家都不愿意去,所以这些专业是最好申请留学的。当然美国现在也非常担心自己在科技方面会有所下滑,因为自己的子弟报考理工科的人数在不断递减,而9?11反恐之后留学生又受到限制,尤其中国和印度的理工科学生受到限制,科技人才缩水。   我觉得现在大家都在借钟馗打鬼。老实说,我们讲美国大学如何好是为了指出中国大学存在的问题。美国人也一样,也借着中国大学打美国大学。最近有一个事令我非常惊讶,上一届哈佛学院院长正好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他在美国人文艺术院院报上发了一篇长文,题目叫《美国、欧洲和中国的大学》,认为中国大学已经对美国大学形成了强烈挑战,最主要的一条根据是中国所有的大学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我当时看了觉得非常好笑,我们才刚刚开始做通识教育,大家还都觉得吃力,但他说中国的通识教育已经很普及了。我觉得这些都是借钟馗打鬼。   提问一:您说现在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建设,但是在大学里像文史哲这样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怎么解决?出身富裕家庭的学生还有家长作经济后盾,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习,但对那些贫困学生来说,他们能静下心来读书吗? 甘阳:对此我想说明两点:第一,大学会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文史哲专业的招生人数,所以还是存在一定制约,不会无限制膨胀;第二,真正要做研究是要读研究生的,没有必要把本科四年集中在一个专业的学习上,至少要用两年时间来接受通识教育。这样的话,不管是贫困学生还是富裕学生都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不会额外增加经济负担。   另外通识教育对就业本身也是好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并非是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而通识教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我们处在一个知识更新非常快的时代,重要的不是知识内容而是学习能力。通过推动通识教育,降低对专业内容的过分灌输,即使从就业角度来说对每个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提问二:甘老师,我是北大心理系的,我觉得像心理学这种学科与那些更具职场效益的专业相比确实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大四或研三的毕业生在就业等一些比较实际的事情上会遇到难处。您现在倡导推行通识教育,让大学教育不要过分以职业化为导向,是不是时机还不太成熟?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温饱或者富裕才是刺激他们去努力上进的主要因素,像您说的对真理的需求可能现阶段还不能解决我们最主要的问题。   甘阳:坚决不同意。首先,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已经使我们度过了温饱阶段,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最低生存需要。我相信在文化教育方面我们得有点提高了,尤其是在北大。在一些地方性大学或与就业直接挂钩的大学做通识教育可能尚有困难,但中国好歹应该有一两所像样的大学维持教育素质吧。现在是一点门面都没有,这个不可以的嘛。   其实改变并不难,完全取决于大学理念。有人告诉我,北大的商法专业加起来差不多占到学生一半左右了,哪里有这样子的?这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觉得保证北大从头到尾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是不可改变的。如果中国连一所大学都做不到这一点,那这个民族就非常非常可悲了。   提问三:您说我们现在文化式微,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30年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和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后30年大力发展文化,中国的政治体制能否给它一个很好的支撑?经济发展是有硬指标的,因此地方官员很有动力,只要GDP上去了就可以升官。但文化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如何在中国这种政治体制下使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不要走样儿?   甘阳:第一点,政治固然重要,但文化方面的重建不可能由政治来代替。不要以为民主化以后,自然而然就能有文化,不是的,这是两码事。第二点,对前30年的文化建设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可以参照英美的经验,美国经济起飞大致在1870年到1940年,1900年前后基本上也处在一个价值观相对混乱、道德水准比较低靡的状态。所以中国人不能总是抱怨和批评自己,一味说中国的种种不好,结果会导致两个问题:第一,不知道中国好在哪儿;第二,不知道中国该怎样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大家停留在说一些没有意义的空头大话上,比如自由、民主、权利等等,可具体怎么做才是关键。   王鲁湘:我理解甘阳先生的演讲,从富强到文雅实际上是对功利主义的一种反思。不是说在富强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谈什么文雅,而是要把文雅当作中国人的一种培养目标,当作中国人应该具有的一种生活方式。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14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跟着折腾吧,中国高等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热度 3 陈龙珠 2011-3-4 09:24
近10年来,折腾中国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还没感觉到真谛,却已见到已经“落伍”的结论。没有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也不想想美国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实质性环节在哪,整天跟着美国人后面屁颠屁颠的,凭着一个“全面教育”概念,就能整出一个大有期望的中国高等教育 来源 : 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3/03/c_121142771.htm 文摘 : 文汇报:如果“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请您解释一下,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丁学良:“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传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育人观念。 “全面教育”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General Education,是哈佛自2007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为此,学校花费数百万美元,邀请美国、欧洲的教授以及自己的学生,经过长时间讨论进行课程设计。 此前,哈佛实施了30多年核心课程教育,即很多国内大学正在推开的所谓“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每位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必须先选择一些核心课,这些课可能与专业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而现在实施的“全面教育”,是指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 举个课堂案例。美国人很爱吃冰激凌,但是肥胖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因为肥胖导致合格的服兵役者越来越少,还增加了国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老师会就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课题:重新设计冰激凌配方,让它又好吃又好看,副作用少。如果研制出来,学生还必须找到公司加工这种冰淇淋,争取上市销售。对学生来说,这个课题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学生不是在上不同的课程,而是在完成一个课题的过程中,对很多领域进行研究。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0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考核问题的想法
mingmingde 2010-12-26 16:32
一、目前我校通识课的现状和问题 加强通识教育已经成为全国各高校的共识,但是究竟该如何加强,确是尚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基本态度仍然处于鼓励老师多开课源的初级阶段,而对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几乎没有任何监控。这使得相当多的学生很轻松地在网上点击选课,而后就不再能够想起自己居然还选了一门通选课呢。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才想起来问问其他学过的同学,看这位老师怎样考试:如果是教一篇小论文,那简单死了,几分钟网上荡下一篇,认真的同学稍加改动,否则便原样交给老师,获得两个学分便易如反掌。如果是其他的考试方式也并不难,反正就合格、不合格两种档次,一般说不合格的同学很少,几乎没有,因为通选课全靠老师的个人魅力,如果他让同学挂课太多,不久会没人选他的课。我了解到:同学们选修通选课,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而是根据哪个老师好过关;对同学学习没有任何管理和监督的老师往往选课的人特别多,且期末学生评教的成绩也会非常高;而那些相对比较认真的老师,往往成为最不受欢迎的老师,学生评教的结果也必然屈居落后。 具体到我们学校,情况也大致如此。近几年来,学校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的通识课程教育,采取了各种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整体来看,老师们开设通选课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但学生到课率极低等问题却凸显出来。据笔者的调查了解,一个教室,平时上课稀稀拉拉几个人,考试时一下子挤满了教室;学生应付上课混学分的情况极为普遍;有的甚至一学期不怎么上课,打听到考试方式是交一篇论文,于是匆匆忙忙到网上下载一篇草草抄出来一交便获得2个学分。通过跟一些老师的交流,我了解到,由于学生专业极为分散,和其他专业课、公共必修课有很大不同,教学班级内部缺乏组织性,给老师点名等纪律检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生们选课的盲目性、上课的随意性、学习的应付性、应对考评的浮躁性等问题日益表现出来,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影响了老师们上课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扭转这种局面,实现通选课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为此学校今年以来也采取了一些办法,组织督导组老师去听课调研,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个文件,以加强通选课的教学管理和考评严肃性。但在我看来这些措施尚不足以根本改变通选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通识课管理办法的困境及其原因 学校《关于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管理的通知》的文件规定: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等部分。这一点并不难做到,但是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部分却无法纳入课程考核评价的体系之中,由于学生数量多而专业种类杂,无法像专业课或公共必修课那样去精细检查和实施。另外,文件规定:通识课成绩应结合考核成绩、平时作业、讨论、考勤等环节进行综合评定。这一点规定很好,但是实际操作中基本流于形式或者干脆省略掉。平时作业、讨论等教学环节根本无法体现到最终成绩中,起不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原因是课程的最终成绩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一般老师只要没有自己亲自抓住的特殊情况,只要有卷子或论文都会让该生合格的,除非他根本没有参加考试或者卷子、论文答得极不像样。这种合格和不合格的极为简单的两档评价等级根本起不到对学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至于质量监控部分,就是单纯对教师的监督,虽然这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切中课程教学的要害。 三、改善通识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通选课的教学效果,让老师从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学生也能够在明确的导向下进行更为自觉的学习,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允许学生在开课两周内通过试听之后自由退课或换课,从而确保选课的真正自由。并且,告诫学生,只要选修此课,就应该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负责,并配合老师坚持到底。因为是学生自己的自由选择,因此就理应对这种自由选择负责任。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没有理由因为老师讲得不好而逃课或应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由选择对应自觉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如果学生退课或换课较多,某门课修学人数降到学校规定的底线以下,那么这位老师的这门课程就自然停止授课,这符合文件规定的少而精的开课原则。这对老师必然会形成相当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提高通选课的教学质量;既然通选课计算教学工作量的课程系数是1.1,那就应该在这一点和下面第二点上体现出来,不只是鼓励老师开课(增加课源,追求数量),而且要促使老师开好课(提高水平,追求质量)。 2、要求教师记录并保存平时检查监督的基本教学资料。教师要将平时检查到课人数的记录,甚至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的记录、交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等,作为基本的教学资料在期末考试后集中装订在卷子或论文前面,以便作为最终成绩考评的一种依据,同时保存备查。 3、最为重要的是:将通选课最终成绩的考评体系由原来的合格、不合格完善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从而建立健全考评的褒奖激励机制,完善其对学生乃至教师教学的明确而积极的导向功能。我认为这一点极为重要。我这几年开设通选课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最有效的经验是,我平时对学生采取了五个一工程的考查监督和激励方法,最后还要进行一次开卷考试。这五个一工程是:至少读一本课外书,写一本读书或听课笔记,与老师至少进行一次直接交流(可以是Email,手机短信、电话、面对面等),缺课不超过一次、课堂上至少发一次言或写一篇论文。论文笔记等看完后一律返还学生,期末进行的开卷考试,卷子装订保存。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采用了签到的方式来考勤,一学期签到5次,3次未到取消考试资格;是否认真读书和听课,我通过收看笔记的方式来检查,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表现一般,能够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但确实有不少学生听课读书都很认真,论文也很认真地写在笔记中,思考独到并且很少有抄袭网络的行为,而遗憾的是我不能在最终成绩中体现我对这些优秀学生的褒奖和激励;也有不少同学跟我在Email中、甚至找到办公室或打电话进行频繁深入的交流,看得出他们的学习非常有收获,而遗憾的是我也没有办法在最终成绩中褒奖他们的学习精神和真正的收获;这些过程的记录并不难,但现在极为简单的合格-不合格的评价体系使我无法表达我对这部分特别优秀的同学的态度(当然笔记或论文评语及交流语言能够明确体现我的态度),优秀的学生也都淹没在合格中了,我内心深感对不住这些学生。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大多数学生是理解和积极配合的,但是在最终总评成绩中一律无法得到体现,甚为遗憾。因此,我建议把考评体系改成五个等级,那就能够体现这种褒奖、激励和积极导向的功能了。 之所以提出这种建议,还有另一重考虑,那就是:面对就业的压力,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认真学好专业课、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必须强调一专多能、宽口径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地全面发展;而大多数通选课能够使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综合素质,也许在面对就业困境的时候,他某一门或某几门相关通选课的优良成绩能够为他打开新的就业门路。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大胆的想象,否则我们就仍然对开设通选课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深入、不到位。素质通选课,最终培养出来的素质固然体现在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毕业成绩单中有那么一些综合素质课程的成绩优良,无疑会为他的就业增添不小的砝码。 4、在五个考评等级中,良好以上可得该课程的满学分,中等和合格可得该课程的一半学分,不合格者不得学分。这样规定,会对学生的学习形成某种外部压力,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所选的课程,上好课、修满学分、取得优良成绩,应该成为学生们选修通选课的自觉动机,而不是存有混学分的侥幸心理,选课时网上一点几个学分就到手了。这样的考评等级在督促激励学生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看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文件中规定的质量监控才能落到实处。 似乎又陷入了应试的怪圈,但是很无奈,实在找不到更有效地监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教学评价的目标导向及教学过程的科学艺术上下功夫。或许上述办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但也应该是可以起到正面作用的。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5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高校新一轮通识教育探索应对症下药
陈龙珠 2010-12-15 08:44
从 最近传媒信息 看,教育部门又在新一轮地折腾中国高校的 通识教育 。 在我的印象中,通识教育的目标犹如建造一台底座宽厚臂长的大吊车,它出厂后,只要被安装在地基承载力适当的工程场地,就可以全方位地吊装各类重物。 现在的问题是,在吊车生产车间,尽管墙上挂满了勇于创新、世界一流之类的标语,但公司老总学政治的、设计师是自学成才的、工人师傅是前天还在田里山上劳作的、质量检验师是昨天刚走出职校大门的年轻人,而在工地上看似坚固的块石甚至水泥地坪下无处不是深厚的烂泥。如此这般,外形底宽臂长之一流的大吊车,如何又能保证安全而全方位的工作呢? 再回头看看当今的中国名牌大学,大约五年前按学院平台招收本科生,大二末二次分流选专业,其中对学生成长极其重要的头2年的班主任还不乏是由刚本科毕业且没工作过的硕士生来担任。由于现在许多大学的学院是由多个一级学科拼凑的大杂烩,本科生头2年接受的教育,按理说应该已经够通识的了。 但这种通识教育的实际收效如何了呢?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大四高比例的旷课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习,这或许是很少有人否认的事实。如此一算,中国四年的本科教育,对某个一级学科专业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其实只有大三这一年的学习时间,而在整个四年的本科学习中,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接触很少。 这或许就是不少的用人单位,觉得当前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如改革开放初期大专生的内在原因。而对一些本科毕业生对自己所在系的老师甚至是任课教师弄不清楚姓名的现象,你还觉得奇怪吗? 当今世界,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一大基石。不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不好好总结最近五年多来大学通识教育(尤其是本科头2年教育体系)的成败,再继续搞通识教育的新形式,我很担忧这种教育改革难免不出现祸国殃民的最终恶果!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348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大学“选修课”如何才能实现“通识化”功能?
lgmxxl 2010-11-3 09:16
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自由教育模式、科学教育模式、专业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检验,虽然专业教育模式仍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广泛存在,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倚重通识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模式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的 985 工程大学普遍开始了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中国化探索。而对大部分的大学,则是在中国专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类选修课,来补救 20 世纪以来专业教育的专精与偏失。但纵观中国大学的选修课模式,其负载的通识化功能并没有实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的选修课成为大学的自由课、普通课。课程无目标、内容无实效、教学过程无人管、主讲教师无资格等现象在全国大学选修课中普遍存在,选修课成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鸡肋!如何才能使大学的选修课具备通识化功能呢?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四方面对选修课进行实质性改造: 第一,课程目标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补救,它不排斥职业教育,也不排斥实用技术,但更强调文化陶冶和心灵的培育。其通识课程更是经过了系统的设计,它的直接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生活所需的最为基础的核心知识、价值追求。选修课要实现通识课的目标,必须对其课程目标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提供情感慰藉、提供心灵支撑、提供心智训练,进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它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反向思维能力、价值认知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如此课程目标,要求大学的选修课在设置时要更多地考虑课程的情感目标,更多体现学科的价值追求,而不应该把选修课仅仅定位为一种学科知识的讲授,一种技能的传递。 第二,课程内容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多地强调的是课程的通识化:即这种课程必须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所必须的、所不可或缺的,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的和基础的课程。如哈佛大学就要求其学生在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和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等 8 个领域内选修自己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内容组织十分考究,它要向学生显示在这些领域里,有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什么样的方法,分析探讨一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如何被应用,各具什么价值。每一个领域内的科目多少并不完全机同,但其设计的思考重点是一致的。 中国大学当下选修课的内容,从大学科门类上讲,主要是包括三个领域: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学科具体内容上讲,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学科技能的传授。 第三,课程教学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求如下:从教师身份上讲,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底,它应该善于把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善于在与学生交流中,传递学科的精神、价值和方法。因之,国外大学对通识类课程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应该是某一学科中的学术精英,其年龄最好在 40 岁以上。因为只有人到了 40 岁,才能不惑,才能实际地、实效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的精髓。从教学方法上讲,通识课程要求更多地采用习明纳( seminar )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等方法。从教学手段上讲,它不一定要求漂亮的 PPT ,但它一定要求与学生更多的互动,要求学生成为上课中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恰恰是与通识化的课程目标背道而驰:上讲者大部分是年轻无经验的教师,他们主要为学时而上课;教学手段基本上放映 PPT ;教学方法上更多地是大班上课,有时一个课程的听课人数甚至超过 200 人。中国大学选修课要达到通识教育的课程目标,必须对上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第四,课程安排的通识化 通识教育课程安排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学年安排,其二是学分安排。在学年安排上,主要有四种模式:模式一,在大学的一、二年级安排通识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安排专业类课程;模式二,在大学四年中,并行安排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模式三,在大学四年中,学生有选课自由,可以随时选择通识类课程;模式四,在大学一、二年级,以通识类课程为主,专业类课程为辅,在大学的三、四年级则以专业类课程为主,通识类课程为辅。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人们更多地认为第四种模式更合乎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学分安排上,各个国家、各所大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 黄坤锦 教授的考证,美国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30-40% ,其中哈佛大学为 45% ;日本大学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为 24-30% ;台湾大学通识类课程的学分占比为 22% 。以此相对照,中国大学当下的选修课,主要在大学一、二年级中开设;学分占比相对较底,大学的通识类课程学分占比普遍底于 10% 。要实现选修课课程的通识化功能,中国大学选修课可在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在大学三、四年级中开设适切的少量选修课;二是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占比,力争使我国大学的选修课学分占比达到 15-25% 之间。 中国大学选修课,从课程设置目标上讲,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从实践上看,选修课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因之,对中国大学选修课进行通识化改造就显得格外重要。 郭英剑 . 经典阅读:读,还是不读 . 新华文摘 .2010 ( 18 ): 136. 黄坤锦 .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60.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806 次阅读|8 个评论
战火中的西南联大——写在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
adamliu800 2010-10-11 22:51
从国庆节前开始,我断断续续地读了一本书《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美国人书写,大陆学者翻译,台湾出版。据称是市面上最真实完整的西南联大校史,它记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在抗战期间辗转千里,撤至大后方联合办学的一段历史。 《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封面 观今日大学之诸多怪现象,看战时艰苦卓绝的联大八年。两相比较令人汗颜。那时,老师学生为躲避日军轰炸,上午跑防空洞,中午和晚上趁日军休息忙着上课。许多教授多年研究心血毁于战火,他们凭着惊人的记忆与超凡的天才,在战火中完成重要的研究。冯友兰完成了贞元六书的写作,进一步完善了其新儒家理论的体系构架;钱穆凭记忆将战前完成的《国史大纲》重写并修订;陈寅恪,继续发展他的中古史研究,即隋唐政治制度与典籍考证;闻一多、汤用彤、陈岱孙、张奚若、潘光旦、吴大猷、沈从文、钱钟书、朱光潜、费孝通、华罗庚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名字支撑起了这所大学。西南大学融合了清华的严谨、北大的自由与南开的活泼。形成了教授治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着重实干的校风。联大广泛推行通识教育,学生自主选课,一些受欢迎老师的课堂往往人满为患,屋里屋外,桌上地上都是渴望知识的莘莘学子。在联大有一副真实反映了当时写照的对联,上联道:如山,如海,如云;下联对:自如,自由,自在。这种开放的精神风貌造就了中国学者的黄金一代,在西南联大八年招收的8000余名学生中,先后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元勋、8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数十位中研院院士(部分在解放后离开了大陆)。联大的历史与成就似乎可以回答钱学森之问与温总理之思: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大师(或称最拔尖的人才)? 面对旧时知识分子的苦读与奋进,我沉思良久,似乎看到了答案。 国立西南联大校门 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局部)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 冯友兰撰文 闻一多篆额 罗庸书写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移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原有三校,即将返故居,复旧业。缅维八年支持之苦辛,与夫三校合作之协和,可纪念者,盖有四焉: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此其可纪念者三也。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联合大学初定校歌,其辞始叹南迁流难之苦辛,中颂师生不屈之壮志,终寄最后胜利之期望;校以今日之成功,历历不爽,若合符契。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爰就歌辞,勒为碑铭。铭日: 痛南渡,辞官阙。驻衡湘,又离别。更长征,经峣嵲。望中原,遍洒血。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千秋耻,终已雪。见倭寇,如烟灭。起朔北,迄南越,视金瓯,已无缺。大一统,无倾折,中兴业,继往烈。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神京复,还燕碣,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 注: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6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轉載】甘陽談通識教育
jiangjinsong 2010-9-9 11:33
转载请注明来自道里书院论坛 10-9-8 10:29:30 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甘阳刘小枫杜维明谈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生根之道甘阳,刘小枫,杜维明谈通识教育 [蔣科學按:甘陽先生的嘗試,爭議不小,我自己就在酒桌上親耳聽到幾位同行對他的做法很不屑。我卻傾向於認為是不同理念的分歧。也許我太落伍了,我對今天日益嚴重分科的教育不太看好。我相信真正做好通識教育,才能培養第一流的人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8.27 24版人文 甘阳(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今年的第四届讲习班跟以往稍微有一点不同,主要在于学员的构成上。今年我们的招生比较明确地偏向本科,本科生的人数占了一半;往年招生我们首先偏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以及各大学教务处老师,因为最初几年的目的是在中国各大学凝聚通识教育的共识。我觉得这个共识在最近几年基本达到了,有条件的大学都已经开始强调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虽然做得都很吃力。 今年讲习班偏重招收本科生,我是希望传达一个信息:大学的好坏,大学生本身是关键,本科生本身是大学的主人。相当长时间以来,大家谈通识教育,包括本科生自己,或者大学的教授、校方,都把本科生看成是单纯的客体。这是有偏差的。我们假定满校都是名教授,但如果学生不愿意好好学,你这个学校能办得好吗? 我觉得一个大学最关键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风气。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学没什么通识教育,那时候也不需要通识教育,因为那时的学生本身就是主动在学习。所以大学生自己想不想读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自己现在身份有了一些变化,原先我一直在香港大学,最近一年全职到中山大学,这种感受就更加深刻。据我的观察,现在最多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大学生自己想读书,说得严重一点,可能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并不想认真读书,就是想混学分,然后毕业。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老师教课也会很灰心,到最后就不想教了。我觉得这是通识教育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希望本科生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去想一想大学生自己能做些什么。大学生应该停止单纯的抱怨,而要回来想想自己的问题。如果大学风气好,即使没有大师,你也能好好读书,因为现在资讯非常发达。我不大同意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这句话,这句话只有一半是对的,因为第一,大师可遇而不可求;第二,现在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的大师都是冒牌货。我们现在北大也好,清华也好,中大也好,都花重金请了很多国外的人回来,花了很多钱,但他们对中国的大学作出了多少贡献?很多都不到位,学生也看不到他们几眼,没有用。 中国大学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这里想讲两点。第一个问题是学生不肯读书,哪怕是很好的学生。中国大学生的一个特点是愿意听很多很多的课,每个学期选课10门、12门,比较疯狂的要选15门、17门,但是没有一个课他是愿意下功夫去阅读文本的。每个大学生都会夸夸其谈说我们要独立思考,但怎么独立思考?没有阅读就没有思考,没有阅读的说话就是口水,说出来的话不过就是报屁股上的文章,你以为这很有思想吗?我们讲习班因此从头至尾第一强调的是阅读,而且阅读要有一定的质量和数量。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没有讨论,即使讨论也讨论不好,因为你不阅读就不会讨论,没有阅读基础的讨论就是口水。中国传统从前历来强调讨论,从前的书院体制基本是个讨论班的体制,我们现在看的《朱子语录》是什么?就是朱熹和弟子坐在一起讨论,而且他们的书院也是分班的,由资深弟子带着一个个小班进行讨论,所以讨论本来是中国的读书传统。但现在中国的大学是普遍没有小班讨论的,中国大学都想学美国大学,但偏偏不学美国大学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本科课程必须有小班讨论。 通识教育在中国可以说已经遍地开花,香港、台湾、大陆比较好的大学表面上都可以拿出非常漂亮的通识教育或者公选课的课单手册,但是这些漂亮手册我从来不看,我只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任选其中一门课,我要看它每周的课程阅读进度,读的是哪些文本,每堂课下来阅读了多少文本;第二,有没有小班讨论。凡是不具备这两点的,我认为都不能算是好的通识教育,很容易就变成学生混学分的课而已。所以我觉得通识教育需要有些制度性的东西去规范它,学生不愿意读书是一个现实情况,但如果有一个制度性的要求,可能就会做得相对好一些,比方说你规定这门课的学生必须参加小班讨论,那么多多少少会促使学生去读一点书。另外讨论一定是依据阅读进度的讨论,每周要对学生有一个基本阅读要求,否则讨论就变成了口水。我自己的感觉是中国学生的讨论班做起来非常困难,这也是我这次把讨论班完全限制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一个目的,我希望这次讨论班能做得好一些。 关于讨论班还有一个问题,??后尤其是??后的学生非常缺乏交流,或者说不会交流,互相之间好像很难沟通交流。一个大学如果没有沟通交流的氛围,很难成为一个读书共同体。我们再回过头来讲八十年代的大学,很多人虽然在不同的院系专业和年级,但人是讲气味相投的,会互相找的。找的方式不是像你们现在用什么facebook互相传无聊的照片,而是见面一谈立即进入书本,立即进入问题。当时的北大是一个讨论的共同体,你如果不能讨论,何以表明你是聪明的,你来北大干嘛呢?大学一旦有这样的氛围,就迫使每一个人都进入这个场,而我们现在的大学就缺乏这样一个场。 这就是我这次讲习班主要想跟大家讲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应该发挥主动精神,你们要把自己看成是大学的主人,你们要自己去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如果没有好的读书氛围,即使有非常好的教授,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大学仍然不可能成为好大学。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姆斯基讲座;通识教育讲习班归来
aejj 2010-8-16 23:19
今天凌晨才从北京飞回来。这次的讲习班很愉快。读的东西很有意思。来的人不管是老师同学阵容都很强大:有李猛讲韦伯的学术与政治、张旭东讲的启蒙辩证法、刘小枫讲的列奥施特劳斯、甘阳讲的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强世功讲的气候政治。除此之外我与另外七位本科生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本科体验,第一次主持了一场小班讨论;重新见到了博雅班的一些同学,还见了一些新朋友。走的时候我有些不舍,北大毕竟还算是个有气场的地方。 幸运地抽到去听乔姆斯基的讲座。乔爷爷第一次来中国估计以后也不会来了。讲题是“世界秩序的勾勒:持续与变化。由于是公众讲座所以内容谈不上新意。听众提的问题也多是用来写新闻稿的问题。乔姆斯基似乎对人类未来并无多少乐观(gloomy)。北大的待客之辞似乎倒有点问题。一来便说乔爷爷被授予北大名誉博士是他的光荣,连“蓬荜生辉”的传统客套都忘了。然后就是把乔姆斯基捧上天的话——什么继罗素和杜威之后第三位西方重量级哲人访华,20世纪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10大科学家唯一在世者:那些话在每个人发的手册上都有。乔姆斯基答谢倒是很简短,谢谢,你们蛮不错,谢谢... 这次讲座对我的意义就是见到了乔姆斯基。就这也就知足了吧。具体的记者比我写的好: 82岁时,乔姆斯基来到中国 人民网—人民日报      乔姆斯基在北大回答大家提问。   本报记者 杨雪梅摄   “他叙说的是我们不愿听也不愿记住的东西,然而,如果文明要延续下去,这些却是我们必须认识和不能遗忘的东西”   “有研究认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平均的存在时间是10万年左右,这个时间基本上就是现代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存的时间。我们正生存在一个证实这个预测的时代。”8月13日晚,在2000余听众的注视下,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结束了题为《世界秩序勾勒:持续与变化》的演讲。   “继上个世纪罗素与杜威之后,最有名的西方学者的东方之行……”谁能抵挡这样的演讲诱惑?    一票难求   热度超过国家元首   出生于1928年的乔姆斯基,是著名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当代认知科学之父”、语言学界的“爱因斯坦”。在美国“当代全球最具影响力”100名公共知识分子评选中,他排名第一,也是美国《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0世纪全世界前10位最伟大科学家中,目前唯一的在世者。   乔姆斯基素以敢批评政府闻名。比如,他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七天,就接受电台采访,明确指出美国政府应深刻反省自己的对外政策,认为美国就是最大的恐怖主义国家。他多次被美国各大学邀请做报告,往往数周前听众席位就预定告罄。   早在10年前,就有人促成他访华,但最终没成行。促成此次亚洲之行的,是美国及大陆和香港澳门地区的多位教授。8月9日乔姆斯基访问了台北的“中央研究院”,10日于台湾大学作主题演讲,12日在北京语言大学作讲座。13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是他最后的一场演讲。   此次“亚洲之行”还有专门网站,有关方面还设计了册子,对乔的主要观点进行全面介绍。而所有媒体都要提前申请,不仅要凭记者证,还要有身份证和单位介绍信,现场还要签一个录音、录像资料不能作商业用途的保证。   虽然演讲晚上7时多才开始,但人们从下午3时多就开始排队领取入场券……   座无虚席   两大课题听者云集   8月13日晚7时,乔姆斯基穿着北京大学的博士学位服,静静坐在讲台上。简短的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后,他脱去学位服,很有风度地站到了麦克风前,开始了大家期待的50分钟讲演。   “简单来说,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生存遭遇严重威胁的状况。这里主要有两个挑战,一个是核战争,一个是环境造成的重大灾害,它们都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演讲一开始,乔姆斯基就提出了两大世界性课题。   与传说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相比,整个演讲过程,乔姆斯基语速缓慢,声音不高,并没有多少节奏变化。   提问环节无疑最让人期待。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他的学生,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黄正德负责筛选所有问题。在将近150个问题中,仅有不足10个问题被选中。   这个“毕生的持不同意见者”,在观众面前表现得非常配合。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他总是耸耸肩,摊摊手,或者微微一笑。有人问他放松自己和解压的方式,乔姆斯基直接回答“去工作”。   大师如何看待中国,无疑是大家最想知道的。乔姆斯基表示,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对能源的过分开发都令人担忧,如果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一生轨迹   对学术和政治120%付出   “你用持续与变化来勾勒世界,请问如何勾勒自己的一生?”这是观众扔给乔姆斯基的一个问题。   “我的一生,一部分与世界各国的政治问题相关,还有一部分贡献给了科学研究。从我还是孩子时,就一直追求这两方面的目标。我还记得自己写过的第一篇文章,是1939年1月写的,虽然发表了,但我可能是这篇文章唯一的读者。当时,巴塞罗那沦陷在弗朗哥军队的铁蹄之下,我写的是纳粹主义的崛起对于欧洲和平的影响……所以我的人生第一个勾勒的术语应该是‘不变’,虽然情况在不断变化,但我对学术,对政治的承诺都没变。”   学术和政治是他的两项工作。“对任何一方我都付出了100%,甚至是120%。” 对乔姆斯基颇有研究的清华大学学者蔡曙山分析,乔姆斯基在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名气,使得大家不得不去注意他的政治观点,而他的政治声誉,或者说政治恶名,又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学术成就上。   喜欢乔姆斯基的人会非常崇拜他,把他奉为精神领袖、黑暗中的灯塔。不喜欢他的人则骂他是疯子,但没有人能忽视乔姆斯基的“声音”,正如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评论所说,“他叙说的是我们不愿听也不愿记住的东西,然而,如果文明要延续下去,这些却是我们必须认识和不能遗忘的东西”。   有记者问乔姆斯基,您在斗争中慢慢变老的感觉是怎样的?他说,时间少了,要做的很多,更得努力。   这是他的宣言。 又到了时空频繁转换的时期。昨天飞回来,大后天就飞走。总觉得人20岁以后日子就过得飞快。不说了,到那边再详细写。 !-- ... --
个人分类: 上学记|40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强化基础和扩充通识是现代教育的两大重点
zoumouyan 2010-7-5 17:25
强化基础和扩充通识是现代教育的两大重点 作为例子,给理工科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建议一个清单: 一、基础教育: 1、 数学基础。在现有高等数学的基础上,扩充与专业关联的应用数学基础部分。 2、 物理基础。在普通物理基础上,扩充与专业关联的物理基础。 3、 专业基础。重点在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系统工程。 4、 基本技能。机械设计、电子设计和实验、基础应用软件 二、通识教育: 1、 本专业通识。 2、 跨专业通识。 3、 人文社会通识。 通识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例如: (1) 带教材的系列讲座(工艺设备、测试仪器、科技发展概况); (2) 人文作品选读、写作、讲演和讨论; (3) 制造业专家讲座、参观、实习(制造系统介绍); (4) 应用部门(运营商、应用工程、部队)专家讲座、参观、实习; (5) 有组织的社会调查、行业考察。 强化基础,扩充通识是培养有用人才的途径。要达到效果,最根本的还必须首先建造一个适合于学生读书、适合于教授教书和研究的环境。只有学生好学,教授乐教,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才能大量地成长成人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通识教育 剖析万物之理
jitaowang 2010-6-22 15:38
打破学科界限 加强通识教育 是复旦大学近年来一直大力倡导的。对此我非常赞同。特别是在我从事热力学研究中,惊讶地发现原来科学竟然可以如此分科或分家的,隔行如隔山,缺少共同语言。一个三级的热力学学科也可以分为(物理)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生物(或生化)热力学、人文热力学、社会热力学和经济热力学,还可能有它的哲学分支等。不可回避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些(物理)热力学家或爱好者竟然可以从学科的倡导者和先驱者队伍中分化出来退化为热力学学科发展的障碍或保守力量。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实际上拘泥于讨论所谓物理过程(几乎就是理想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对生化过程和化学过程以不懂来抵制)的热力学体系,可悲可叹!物理,物理,一定要坚持析万物之理啊! 以下就介绍一下复旦大学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改革情况(摘自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简介的前言): 2005 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在本科教育中开始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具有根基性的意义。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打开学生的思想视野、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从而为其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做出创造性成果提供可能性。 以现在的复旦大学物理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为例,不仅有通识教育还加强了跨学科化学和生物的基础教育。特点和优点可以归纳如下: 1.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有文理方面六大模块)分配在大学一、二、三年级,每学期 2 学分。 2. 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分配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 2 学分。 3. 基础教育中现代生物科学导论课程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 3 学分。 4. 基础教育中普通化学课程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 4 学分。普通化学实验分配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每周 1.5 学时, 1 学分。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43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一位成功老板大学生活的反思
lgmxxl 2010-4-19 09:51
P (为了避免为其做广告之嫌,文中其名字一律以 P 代替)是一位成功的老板。他今年 35 岁,拥有一个完全私营的钻石公司,在全国有四十多家专卖店。在上海黄金地带,有一套 3000 多万元的房子,拥有两辆高级汽车,总资产早已过亿。他是我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后带的第三届学生,他称我为恩师。在最近一次去差中,我顺道去了他的家和公司,算是他成功以后第一次对他的全接触。在两天的接触中,我却产生了对他的大学生活进行反思的想法。因为,我透过他的成功,感觉到何为大学最为宝贵的东西,何为大学生最为宝贵的东西。大学应该坚持什么,大学生应该坚持什么。 一、他的基本成功经历 P 于 1997 年毕业,毕业后分到徐州市审计局工作。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进入审计部门做工程审计,也算专业对口。他业余时间还兼任徐州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 2000 年开始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主要的工作是给一家世界级的钻石公司站柜台。二年后升任部门经理。第三年,他开始辞职创办经营自己的公司,同时代理原钻石公司的业务。第五年,实现了公司的突破性进展,有了自己的产品,开始创办自己的产品品牌,公司进入了正规化的发展阶段。现在公司已经完全现代化了,成为一个完全的依靠现代网络技术、联贯全国的高级钻石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其产值、影响力位居全国前十名。最近,公司刚刚完成了三年规划。力争在三年内,完全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布点,实现产值、影响进入全国前三的目标。 二、他的大学生活 P 不是一个智力超群的人,但却是一个十足热情的人。有良好的个人形象,有良好的热情和坚持。他一入学,我就把他定为 93 级 1 班的班长。一年后,在他进入大二时,我把他选为学生会副主席,大三时接任学生会主席,兼任系团总支副书记。在这两天我和他的共处中,我们都一起反思了他的大学生活。觉得他的大学生活有以下两个特点: 1 、兴趣广泛,爱学习各种杂的知识。 P 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一般,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及格的险情。但他却广泛地进行学习和阅读,兴趣广泛,学习的知识很广,很杂。 2 、热情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作为学生会主席,他得以直接组织各种学生活动。在他的任期内,我们成功举办了校园歌手大奖赛十周年庆祝活动;举办了影响很大、受到多家媒体关注的大学生工艺品助学拍卖会活动;他在大学期间主持的大型文艺会不下十场。这些活动的参与、组织,为他今天的成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情商基础。 三、对他大学生活的反思 1 、何以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大学传授的是知识,但大学的真谛应该教人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智慧。从 P 的成功经历,从世界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来看,大学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地只传授知识,特别是不能特别功利地传授学生所谓的实践知识和技能知识。大学应该进行的是通识教育。让学生能有机会和时间学习各种自己喜欢的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养成反思的习惯。如今的大学,特别是一般大学越来越不注重通识教育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功利地学习了,学生重视的是英语和计算机学习,把大量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对全体学生来讲,这并不是一条完全正确的路。 2 、何以把能力转化为实力和潜力? 现在学生口头上重视能力培养,可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十分功利。一些活动基本上不乐意参加,一些选修课也只为了学分。学生培养的基本上是技能,而不是能力。就算是一个方面的能力,也不足以使一个人成功。一个人要取得某方面的成功,必须把自己的各种能力融合在一起,积聚成为实力和发展的潜力。大学生在大学中一定要饱含热情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各种社会活动、公益活动、社区活动。 3 、何以把知识、能力转化为素质、品性? 大学的知识到社会上 80% 就会变为过期的,或者说是用不上的知识;大学的一些所谓的能力,到社会中也只会变成小技艺。而只有把知识变化为了智慧、能力转化为了实力,大学中的所学知识、技能、能力才会转化为素质,从而成为一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作事风格,一种为人的品性,成为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而这种转化最好的途径是通识教育、是社会活动。通过通识教育,大学生可以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学习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检验知识,学习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融合之道,培养情商。 四、大学应该如何坚持什么 虽然通过一个学生成功为商人的例子,不能彻底反思大学的教育。但是,大学的核心价值却是可以从中得以展现的,大学的核心价值、中心职能是育人。大学最不应该丢的两件法宝是: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 现在中国大学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师生比过高,很多学校达到了 1 : 18 左右。这是一种放羊式的教育。耶鲁大学到目前为止,师生比也只有 1 : 4 。世界著名大学的发展也反反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有良好师生关系的书院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2 、尽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大学中有特色的育人队伍。他们直接接触大学生,是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实践证明,一个投入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辅导员在育人中也会得到自身的提高。可现在我们大学中逐步把这一宝贵的东西丢弃。大学生的辅导员越来越不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了,他们往往把此当成进入大学、进入教师队伍的跳板。真心为了学生、帮助学生的辅导员越来越少。辅导员不认识本班学生、本班学生不认识辅导员的事在如今的大学中决不是新闻。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849 次阅读|10 个评论
保守的耶鲁大学为何能跻身世界一流?
lgmxxl 2010-4-10 10:30
1701 年一些清教徒牧师因不滿于哈佛大学偏离真正的、纯粹的卡尔文主义教义而发起在新英格兰康涅荻格殖民地的蛮荒之中建立一所学院。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培养牧师来教化新移民,发展其教派,光大其教义。 1701 年 10 月 9 ,州议会通过自由建立一所学院法。 1718 年 8 月,学院从在东印度公司工作过的英格兰巨商艾里胡耶鲁那里获得一大箱书、一幅乔治一世画像和东印度公司盘存的价值 200 英镑的货物,该学院于 1720 年正式被称耶鲁学院。耶鲁的成立背景,决定了耶鲁始终受到宗教的深刻影响,也使其具有保守的性格。这种保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拒绝领导班子的世俗化。哈佛早在 1708 年就已经有了第一位世俗校长,而耶鲁直至 1899 年才选举了第一位世俗者出任校长。耶鲁大学的所有者、决策者是董事会。董事会全部成员均为康涅荻格殖民地公理会牧师,直到 1902 年才选举了一位康涅荻格州以外的牧师加入董事会,直到 1905 年才有一位世俗者被选入董事会。 第二,拒绝时尚学科。当 19 世纪科学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美国也开始向中西部发展,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等职业实用科目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大学中的古典学科受到批评和攻击。不少学者主张大学应放弃古典学科,着重讲授实用学科。而此时的耶鲁大学校长杰里迈亚戴牧师( Reverend Jeremiah Day1817-1846 任校长,辞校长后任校董事会成员,至自逝世。)却在 1827 年 9 月组织了一批教授研讨是否应该淘汰那些古典学科,次年发表了一个报告,即著名的耶鲁报告,也称为: Report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报告明确指出,古典学科具有心灵训练和教养的独特功能,职业技术科目没有这种功能;古典学科的深思冥索的辩论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和领袖人物的最佳教学方法。 第三,拒绝随波逐流。当 1869 年哈佛校长艾略特的大力推广时,当时的校长诺亚波特认为,选修制带有严重的邪恶,会使邪恶进入班级学习和学院的日常生活。当 1876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研究型大学之时,诺亚波特校长认为把耶鲁按照德国的模式改造成大学会伤及学院的精髓。虽然此时耶鲁大学已经具备了当时大学的基本形式,但只到 1887 年波特卸任以后耶鲁学院才正式改称大学。 这样一个不为时代潮流所动的大学,如何能成为一流大学呢?其法宝是什么呢?我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第一,大学目标的坚守永葆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在耶鲁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技能培养,而是为学生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耶鲁大学培养的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大学教育必须提供心灵训练的学科,扩展心理官能的力量,以知识来充实心灵;大学教学的目标在于为卓越的教育奠定基础( Its object is lay the foundation of a superior education )。这种卓越英才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广博的、深入的和坚固的( must be broad , deep , and solid )。现任校长列文也认为,耶鲁大学有两个为全校师生所认可的传统:一是致力于本科教育,二是注重培养领袖。为此目标,长期以来,耶鲁坚守人才培养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通识教育,造就了耶鲁人深厚的人文底蕴。 第二,学术塔尖的追求成就了一批世界一流学科。 耶鲁大学在发展战略上坚持质量优先和规模控制的原则。耶鲁坚持学术塔尖的追求,即耶鲁设置的一切学科都必须办成美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学科。达不到这一目标的就要坚决关掉一些暂时或一定时间内达不到目标的学科。如教育学系,虽然 1891 年耶鲁就开设了第一门教育学科课程, 1920 年就建立了教育系,但是在 1956 年被关闭了。与此相同, 1958 年,耶鲁大学取消了护理学院的护士培养计划,将护理学院提升为护理研究院。时至今日,耶鲁大学医学院仍是其最为主要的学院。 第三,教授治校的理念实践了共同治理的真谛。 耶鲁大学是第一个成立董事会的学校(哈佛大学由于实行的双重董事会制度,一般人们还是把耶鲁大学董事会当作美国大学董事会的源头),同时耶鲁也是第一个在管理中实 施 教授治校的大学。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克拉克克尔曾说:在美国第一次向教师大力赋予 权力的重点 大学是耶鲁(《大学的功用》p15)。耶鲁对美国高等教育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教授治校。它始于耶鲁第八任校长德怀特(Reverend Timothy Dwight,1795~1817 年任职)。他在任时聘任了三位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优秀教授:西利曼、杰里迈亚戴 和语言 教授金斯利,让他们负责各自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他们与德怀特一起为耶鲁乃至美国的大学教授治校理念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耶鲁董事会的同意,耶鲁每个学院 都有了 教授会,耶鲁学院和文理研究生院的全体教师构成了 文理科 教授会。每个学院的教授会有权制定学院的教育政策,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工作。耶鲁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徽帜和风格。在当时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 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 鲁 教授做主。由 于 教授有职有权,耶 鲁的 教授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心, 对学院的名气特别重视,对教学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同时,教授治校的传统也使耶鲁形成了学术自主、中立、自由的良好风气。在耶鲁,教授就是学校的主人,即是管理者,也是教学者、研究者。这种教授治校的传统使耶鲁没有庞大的行政人员队伍,也没有专门的行政大楼。 如今,在耶鲁大学,董事会及其委员会负责学校大政方针制定与监督;校长负责执行;而在基层的学院则实 施 教授治校。共同治理,人人参与有责的大学组织治理结构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1248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符号化的素质教育——对《教育规划纲要》的识读和建议(3)
lgmxxl 2010-3-4 10:02
教育学科中没有几个名词是由中国人创造、并得到学界公认的。素质教育则是一个例外。虽然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一直在深化之中,但它终归是得到教育学界认可的一个概念。但是,我国自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以后,就一直把它当做一个符号,一个克服应试教育的符号。但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路径、条件与环境条件等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制度也没有形成。所以时到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把素质教育看作一个符号,一个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却实质没有多大能量、甚至走向误区的符号。 素质教育这一名词最早提出时间是 1985 年 5 月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当时,邓小平讲到: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即明确提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术界通常把这当做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而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容: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本次《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的符号化功能(《教育规划纲要》(四))。 ①提升素质教育的层次:把 素质教育上升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的位置。 ②界定具体内涵: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③ 具体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所有这些,我认为素质教育仍然处于一种符号化阶段,没有进入实质的可操作阶段。 第一,没有克服工具理性,更没有逃脱应试教育手掌心。从源头上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育范式。但是,由于整个社会教育导向是应试取向:一切以考试为准,一切取决于分数,所以素质教育根本就难以摆脱考试这一必须的路口。所以,素质教育实施二十多年后,我们发现,素质教育并没有改变学生的应试目标,素质教育仍是一种工具。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不得不学习比原来多得多的课程,掌握一些代表素质的技能。所以,你会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为学生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艺术类的钢琴、绘画等;体育类的足球、棋类等;学习类的奥数、英语等。孩子的时间越来越被这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情所占用,家长越来越把自己的人生建在孩子身上。而所有这一切的时间消耗,却为的是特长加分!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化了。 第二,知识导向没有变化,思维训练仍没有可选路径。素质是什么,智者见智,但其核心的理念应该是培养有个性特征、健全人格的公民。而我们却让素质教育负载了很多它难以承受的重担。我们为了让素质教育重要起来,就夸大了它的作用和能力,这是难以完成的。最后的结果是,讲来讲去,分数是绝对权力。在我看来,素质教育也就是一种教育范式,一种教育模式。它应该认真吸收自由教育通识教育的合理内核,把素质教育建在更为实际的、可操作的层面上来。即通过一些核心课程、通过书院式的师生共处,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理解人类创造、创新方法之目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实践能力来源于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被禁锢了,就不可能有创新了。 第三,没有场景,素质教育难以尽兴表演。作为一种教育范式的素质教育模式,它需要一个系统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这些环境和条件包括: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思想达观;社会分工均衡;高考不再以分数为唯一;社会产业结构合理;各阶层收入、地位合理等。没有这些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让素质教育独自承担起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那素质教育永远也摆脱不了符号的命运。应试教育仍将是社会的主流。 我总认为,创新人才、钱学森之问中的人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为此,我建议素质教育要认真吸收通识教育的合理内核,取消义务考试阶段的各种考试和竞赛,真正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给他们一个想像的翅膀。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6379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文凭贬值到通识教育(转自侨报)
毛宁波 2010-1-11 00:25
2010年1月8日美国侨报(波士顿版)发表署名徐斌的文章从文凭贬值到通识教育,写的较为深刻。我扫描出来,全文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思考!
个人分类: 其他|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通过通识教育扩展知识
eduman 2009-12-20 12:47
对于一个人,只有专业教育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能使他成为一种有用的机械,却不能使他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重要的是学生对值得获得得真实的世界的感觉和理解。对美和道德上的善,他们必须有着清晰的认识。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会更象一只训练良好的狗,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学会理解人类的目的、梦想和苦难,以便与其他个体和整个团体建立正确的关系......以直接有用性的理由过分强调竞争和过早的专业化会扼杀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所有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包括专业知识。同样生死悠关的是,应该在年轻人中培养起独立批判思维...... 大科学家的确实非同一般,每每让专门做教育研究的人汗颜。 ------ Albert Einstein (New York Times,1952-10-5) 爱因斯坦这段精辟论述点出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让人记起阿默斯特学院院长亚历山大.马克约翰(Alexander Meiklejohn)1912年在谈及大学教师的任务说过的一句话:(教师的任务)不是那些有助于直接实践目的的专业知识,而是一种具有洞察力的全面的理解(Brown,1981,P80)。 大学乃教授从事研究和创造性工作,并把他们的知识、理解和创造力传授给学生之所。这种创造发明与知识分享的关系,把大学同其他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区别开来。中小学校虽然也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没有研究创造之责;科研院所实施科学研究,但知识的传授不是必须。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能,而是通识教育------它能使学生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能使学生理解形成他们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世界的核心观念,能使学生透过零散的表象,看到事物的联系,并使他们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Clement,D.Greater than the sum the Minneapolis Fed and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A partnership, 2000,11.22-25;48-51)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分析思维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能力对争论进行批准性评价,找出不合理的推理,进行合乎逻辑的辩论。分析思维意味着有能力解决复杂的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把分散的信息结合起来,在情况不明之下不会手足无措,能够解释各种材料并得出结论,能进行战略性思考。 创造性思维 通识教育同样也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形成新概念、新观念和新联系,发现新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商业活动、工业生产,还是政府公共事务,科学实验等,真正有价值的是获得新观念,尤其是创新观念的能力。新的观念改变了人们看待、思考、理解世界的方式。给那些看似不能解决的问题以突破性解决方案。 而学生要领会创造性,就要与那些从事发明创造的人---他们的教授下起工作,因此,无论是在实验室、图书馆、工作室还是田野观察,让学生参与研究和创造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如,对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当学生们学着阐释和表述油画中的观念,在舞台上塑造生活,策划、设计、指挥、编排某个作品,通过音乐、戏剧和舞蹈表达复杂的意念和情感,用技术去混合言语、影像和声音时,他们便是在进行创造力、集体协作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练习。 创造性思维技能包括敏锐的观察力,空间思维能力(这个物体在我脑子里旋转时会是什么样子),运动思维能力(它是如何运动的),确定复杂整体的基本组成,发现并认知式样(支配系统的规则是什么)通过视觉、话语或数学交流和综合思考结果的能力。 科学思维 提供给学生我们所生活的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富有判断力的理解,包括支配世界的基本原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通识教育还要求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包括对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实验方法的了解,把握归纳分析中的定性和定量技术以及演绎推理中的数学和逻辑方法的运用。 对信仰和假设的自我检视 大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挑战学生自身的观念、习惯和态度(Donald Kagan,1991)。通识教育关乎自省----自我检查和批判反省的过程,让学生能自己的信仰、道德、传统上的假设和偏见进行评价,把偏见、信仰、主观认识从事实、理性和客观知识中区别出来。让学生从道德立场的争论转到原则、规则的运用上, 理解其他文化和社会 世界由不同文化、群体和民族组成,有着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对世界的体验,通识教育应帮助学生增进对他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理解,培养同情心。所谓同情心就是对他人不同于我们的动机和选择表示理解的能力。 关注其他社会、国家和文化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和宗教能帮助建立理解有着不同传统的世界。外语学习和用不同语言表达自我迫使我们进行跨文化的理解(Nussbaum,1997)。文学提供了通向其他表达方式、其他世界的窗口,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和戏剧塑让学生了解另一种看待和解释世界的方式。当我们不仅仅以本土传统,而且以他国、他民族的传统来体验世界的时候 ,我们就会珍惜不同人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 超越自身文化的能力不仅带来对他人的欣赏,而且还加深对自身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基础的理解。这样偏见就会被理解所代替,猜忌被同情所替换。通过这种方式,不同的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共同生活、一起工作,使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个全球化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生活做好准备。 研究生教育和学士后职业训练 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下一代的学者和教师。研究生教育是学徒式的,作为这个阶段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研究生主要帮助教授实施对本科生的教学,并在实验室、图书馆和工作室的研究、发明和创造性活动中担当助手。 学士后专业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职业训练,许多西方大学提供了这种专业课程。这种专门的训练最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思考、推理、创造、反省和想象的能力。职业教育不是用来代替通识教育的,学生太早关注职业训练,不仅仅失去了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益处,还失去了思维的根基。在任何职业中,这一思想的根基都是实现超越所必须的。 良好的通识教育使大学毕业生有能力处理他们一生中经历的众多变化。反观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我们甚至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实施过这种通识教育,更多地投入技术教育,而忽视了艺术、科学和人文的核心(通识)学科,以职业培训短期利益代替了通识教育的长期回报,在种短视的做法造成:缺少具有广阔思路、多元化经营和具有创造力的企业;缺少有能力解决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人才;缺少有能力对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沟通、避免社会分裂的公民,从而造成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的缺乏。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无专业精英”引争议
panfq 2009-10-8 21:13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培养 无专业精英 引争议 http://news.QQ.com   2009 年10 月08 日 04:06   大洋网- 广州日报   邱瑞贤、徐静 海国  开学以来赞赏支持涌现质疑讨论亦不断主办者坦言仅为教改试验的一个理想化状态 中大博雅学院首届学生引人注目。   长假即将结束,回到课堂的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学生想的不仅是那本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本的《诗经》、那些天书般的拉丁文,他们也许会想:还有记者来旁听吗?   从 9 月 19 日 开学以来,作为新生事物的博雅学院在中国南方宁静的校园中迅速成为一个炙热的焦点,余温难消。对于这个在招生简章中明言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对于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宣言;外界在赞赏和支持群起的同时,质疑和讨论也同样喧嚣。   博雅学院只是整个通识教改试验的一个环节。今年 9 月 1 日起才正式受薪于中山大学的著名学者甘阳走马上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我敢说中大珠海模式将是全国高校最好的模式,这位在短期内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基本无意识引向蓬勃开展的思想学术界风头人物,如一阵从香港刮到广东乃至全国的旋风。   这场在南方开启的试验直指中国高校教育的最深层矛盾,谁能预测其成效和趋势?在外界仍把目光集中在博雅学院之时,中山大学面向全校学生的新通识教育方案已率先在珠海校区全面开始实施。为澄清开办博雅学院背后的深意,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和甘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作为中山大学南校区中为数不多的一年级本科生,博雅学院的首届 35 名新生,承受了外界极大的关注。完全打破专业的课程和多少有点独特的学院生活,这些高考后本来已被录取到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孩子,适应吗?   独特的课堂   受关注本身就是锻炼   亲自担任班主任的甘阳多次强调,博雅学院的学生没有特权。   最早搬到南校区的前两天,有的学生只能洗凉水澡,这让甘阳心疼不已。男班长张佐在学院开学典礼前后,就为这个班级忙乎起来。典礼结束后的午后,他独自一人在学院临时办公楼里等待园艺部门工作人员取回盆景。这位自谦并无特长的上海男孩,在与记者聊天时,着重强调自己对学院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让我们在博雅学院学有所成。   来自天津的小姑娘由佳妮,本已被自己心仪的第一志愿应用心理学录取,但博雅学院无疑对其有更大的吸引力,她在报名表上写道一直对人类自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了应用心理学这一专业。我觉得要想在此行业有所作为,必须要做到博闻强识,眼界开阔,见解独到。而博雅学院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人文氛围,注重文化底蕴,中西合璧,让学生可以看得更广,真正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上探索求知。这段话与其十几岁的年龄有些不符,但确实出于其手。   自从开学以来,外界的密集关注正让学生们从开始时的受宠若惊,逐渐过渡到略感不适,甚至有学生向甘阳抱怨,记者总给自己打电话,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应有心理准备,受关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甘阳深知,这种关注蕴含的是社会情绪和目光。同时,有关博雅学院的争议和质疑之声,也难免飘进学生的耳朵,这才是甘阳最担心之处。在录取面试阶段,曾有电视台希望可以现场拍摄,甘阳断然拒绝,面试是选拔人才不是作秀。他更希望学生们能把质疑和争议都抛在脑后,平心静气地读书。   博雅学院开课一周有余,学生们初步见识授课老师的博学,感受自己知识的欠缺。不少学生坦言,高强度的学业要求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我名片都还没来得及印。走在中大校园里,甘阳的步履急促,语速很快。博雅学院的筹办多少有点仓促,从报名、面试、录取、开学到正式上课,不到 1 个月时间。甘阳自己的办公室里现在只有三个助手,分别负责协助他的三个摊子: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和通识教育。刚来了电脑,空调还未装,广州的天气太热了。他笑说。   忙碌的院长   博雅是试验的卖点   说实话,博雅已经说得太多了,现在应该给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读书了。   外界对博雅学院的空前关注,让曾经在海外高校任教多年的甘阳也不太适应。做学问还是要静下心来,我来中大是搞通识教育的,博雅学院只是一个环节。   相比媒体对博雅的关注过热,甘阳对于同时在中大珠海校区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试验未能得到足够关注,深感不安。当初想的是,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推行的速度不可能快,只能通过微调逐步来,这样无法积累集中的经验,而开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院,给通识教育的模式提供一个理想化的试验环境,有助于我们的摸索,才筹办博雅学院。言下之意,甘阳没料到博雅成为其操控大盘中的主角。   说实话,博雅学院是一个卖点,借此推行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2008 年 12 月亲自把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的甘阳挖过来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说,在该校多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历史记录上,甘阳是第一个以改革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请来的。我当时和他说,你今年 57 岁了,最多还有 8 年就要退休的。给你一个平台,做一个教育改革试验,看看通识教育怎么操作才适合中国好大学的实际情况。   博雅这次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们没有想到。其实早在 2004 年,中山大学就在想这个问题。陈春声透露,从 2005 年起,学校的主管领导就连续几年特派多位优秀的文科教师前往美国的博雅学院学习任教一年后再回国。在这批教师里,有三位承担本次博雅学院的入学面试考官,分别是 历史学 教授程美宝、考古与艺术 史副 教授徐坚和中 国文学副 教授朱崇科。他更透露,其实在中山大学大学城的东校区,在相关基金会的支持下,一直开办有博雅班,深受学生欢迎,只是没有对外宣传。   对于博雅背后的深意,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明确坦言,成立博雅学院,只是中山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举措中的一项尝试,而他本人更加关注的还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能让全校学生受益。   就在博雅学院开学成功牵动外界关注的同一天,一项更具纵深感的教育改革正悄然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铺开从 9 月 21 日 开始,在珠海校区就读的 3700 多名新生和 1300 多名二年级学生,按照新的通识教育方案选修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请吃饭的校长:   最怕 通识 有名无实    在某种意义上,上好通识课比上好本专业的课更难。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   第一天开讲的课程是历史系的 中国古代史 ( 先秦两汉 ) 和 中国艺术史 、亚太研究院的 世界宗教与民族冲突 、生命科学学院的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学院的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中文系的 中国诗词 和教育学院的 心理学导论 等。其中, 王金发 教授 和黄天骥 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 3 天后,另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李萍开讲 伦理学问题讨论 。   七十多岁德高望重的黄天骥首次担任通识课教师,面对非中文系大一新生开讲诗词。 想到他们不是中文专业,讲课时会注意技巧,多用例子来解释,而且和中学语文知识衔接,把不同学科打通上课,通识课教师需要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临场处理和选择。   开学以来,主抓通识教育改革的副校长陈春声很忙,最近几天他忙着掏钱请文学院、岭南学院和外语学院的知名教授们吃饭。 没有合适的老师,是我最大的困难。能把本专业的课程讲到外专业的学生也爱听,很不容易。现在我是先挑老师再挑课,先看老师行不行,再决定开哪一门核心课。   作为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主任,校长黄达人已经给了甘阳 30 个教师编制,职责上希望实现 三位一体 既能担 任通识课 教授,又能给博雅学院上课,最好还能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院的研究。陈春声坦言,这些老师最主要的工作量,还是用在通识教育。    全国高校中推行通识教育的, 中山大学并非第一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都有好的探索,但我们的方案还是比较与众不同的 。陈春声认为,与国内其他院校展开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大这次推出的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识教育的可持续性,要与现阶段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体制平稳衔接。    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多都有名无实。 今年 9 月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全国通识教育会议上,甘阳曾提出, 通识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往往难以持续。 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识教育课程常常游离于学校主体课程之外,因此会被边缘化而难以保证课程质量。中大这次对症下药,特别注重通识课程与学校主干课程的有机联系,在课程组织上采用了国外大学常用的 双重编码课程 ,把若干院系最核心的主干基础课同时作为通识课程。   比如,历史系新开设的 中国古代史 ( 先秦秦汉 ) 课程 ,就既是历史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可选修的通识核心课程。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通识课程不是随便听听的浅显课程,而是有专业基础课要求的优质通识课程。 甘阳说。   类似的 双重编码课程 还有由哲学系开设的 中国古代哲学 ( 先秦 ) 以及由中文系开设的 中国古代文学 ( 先秦两汉 ) 等。甘阳认为,这些都是文史哲等各系常年开设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把其同时作为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既使通识教育课程有质量的保证,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涌现的难题:   清华北大没有多校区    要比别人先做改革,中大面临的困难很多。 陈春声说,首先是学生多。  中山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大通识教育委员会,校长黄达人亲自做主任。甘阳担任通识教育总监,其策划和统筹珠海通识教育所占的时间,远远大于花在博雅学院上的精力。 要面向五千多学生,新通识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也远比博雅学院课程复杂和困难得多。 清华和北大招生数量没有我们这么多,也没有多校区办学的问题。比如我们东校区没有文、史、哲的院系,这些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入选通识核心课程后,无法让外专业的同学与本专业的学生一起修读,要让老师们专门为通识课程跨校区教学,相当牵扯时间和精力。 参照国际知名大学的习惯做法,让博士生担任助教,从而改变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大班授课,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难以沟通交流的弊病,是中山大学进行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探索。甘阳说,学校规定,从本学年开始, 所有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担任教学助理工作,重点保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助教需求。   从新学期开始,中大对所有博士生进行了本科课程教学助理工作培训,校长黄达人亲自做培训辅导报告, 博士生做助教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保障教学质量的普遍措施,也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环节,中国的大学以往对这方面重视不够,需要大力加强。   他认为,博士研究生担任本科教学助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担任教学助理也有 利于 博士生的自身成长。    不过,现在我们的博士生还不够 ,陈春声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山大学共有 32000 名本科生,每个本科生一个学期平均要上 4~5 门课程,如果每门本科生课程按 30 名学生配备一名博士生教学助理的标准,每学期可能需要 4000~5000 名本科教学助理,而现在每学期能担任教学助理的博士生有 1200 人左右,大概只能满足 1/4 的需求。 实际上,在推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陈春声还希望能完成整座高校的校区布局调整。中山大学目前有珠海校区、东校区、南校区和北校区四块,有些校区本科生太少,有些校区基本上没有硕士生,一个校区没有本硕博的完整体系,对大学教育氛围的营造并不理想。按照去年开始实施,计划 2012 年底完成的《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到 2013 年的时候,每个校区都会有比较完整的本 硕 博教育体系,对整体大有益处。 http://news.qq.com/a/20091008/000337.htm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35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山大学通识教育培养“无专业精英”引争议(广州日报)
gangpower 2009-10-8 10:38
  开学以来赞赏支持涌现质疑讨论亦不断 主办者坦言仅为教改试验的一个理想化状态   长假即将结束,回到课堂的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学生想的不仅是那本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版本的《诗经》、那些天书般的拉丁文,他们也许会想:还有记者来旁听吗?   从9月19日开学以来,作为新生事物的博雅学院在中国南方宁静的校园中迅速成为一个炙热的焦点,余温难消。对于这个在招生简章中明言为探索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模式而专门设置的学院,对于学生的人生榜样不是亿万富翁,而是学富五车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的宣言;外界在赞赏和支持群起的同时,质疑和讨论也同样喧嚣。   博雅学院只是整个通识教改试验的一个环节。今年9月1日起才正式受薪于中山大学的著名学者甘阳走马上任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我敢说中大珠海模式将是全国高校最好的模式,这位在短期内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从基本无意识引向蓬勃开展的思想学术界风头人物,如一阵从香港刮到广东乃至全国的旋风。   这场在南方开启的试验直指中国高校教育的最深层矛盾,谁能预测其成效和趋势?在外界仍把目光集中在博雅学院之时,中山大学面向全校学生的新通识教育方案已率先在珠海校区全面开始实施。为澄清开办博雅学院背后的深意,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和甘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文/本报记者邱瑞贤、徐静 通讯员李汉荣、王丽霞 图/本报记者海国 实习生刘雷   作为中山大学南校区中为数不多的一年级本科生,博雅学院的首届35名新生,承受了外界极大的关注。完全打破专业的课程和多少有点独特的学院生活,这些高考后本来已被录取到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孩子,适应吗?   独特的课堂   受关注本身就是锻炼   亲自担任班主任的甘阳多次强调,博雅学院的学生没有特权。   最早搬到南校区的前两天,有的学生只能洗凉水澡,这让甘阳心疼不已。男班长张佐在学院开学典礼前后,就为这个班级忙乎起来。典礼结束后的午后,他独自一人在学院临时办公楼里等待园艺部门工作人员取回盆景。这位自谦并无特长的上海男孩,在与记者聊天时,着重强调自己对学院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让我们在博雅学院学有所成。   来自天津的小姑娘由佳妮,本已被自己心仪的第一志愿应用心理学录取,但博雅学院无疑对其有更大的吸引力,她在报名表上写道一直对人类自身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了应用心理学这一专业。我觉得要想在此行业有所作为,必须要做到博闻强识,眼界开阔,见解独到。而博雅学院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人文氛围,注重文化底蕴,中西合璧,让学生可以看得更广,真正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上探索求知。这段话与其十几岁的年龄有些不符,但确实出于其手。   自从开学以来,外界的密集关注正让学生们从开始时的受宠若惊,逐渐过渡到略感不适,甚至有学生向甘阳抱怨,记者总给自己打电话,可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   应有心理准备,受关注本身也是一种锻炼。甘阳深知,这种关注蕴含的是社会情绪和目光。同时,有关博雅学院的争议和质疑之声,也难免飘进学生的耳朵,这才是甘阳最担心之处。在录取面试阶段,曾有电视台希望可以现场拍摄,甘阳断然拒绝,面试是选拔人才不是作秀。他更希望学生们能把质疑和争议都抛在脑后,平心静气地读书。   博雅学院开课一周有余,学生们初步见识授课老师的博学,感受自己知识的欠缺。不少学生坦言,高强度的学业要求还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我名片都还没来得及印。走在中大校园里,甘阳的步履急促,语速很快。博雅学院的筹办多少有点仓促,从报名、面试、录取、开学到正式上课,不到1个月时间。甘阳自己的办公室里现在只有三个助手,分别负责协助他的三个摊子: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和通识教育。刚来了电脑,空调还未装,广州的天气太热了。他笑说。   忙碌的院长   博雅是试验的卖点   说实话,博雅已经说得太多了,现在应该给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读书了。   外界对博雅学院的空前关注,让曾经在海外高校任教多年的甘阳也不太适应。做学问还是要静下心来,我来中大是搞通识教育的,博雅学院只是一个环节。   相比媒体对博雅的关注过热,甘阳对于同时在中大珠海校区推行的通识教育改革试验未能得到足够关注,深感不安。当初想的是,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推行的速度不可能快,只能通过微调逐步来,这样无法积累集中的经验,而开办一个相对独立的学院,给通识教育的模式提供一个理想化的试验环境,有助于我们的摸索,才筹办博雅学院。言下之意,甘阳没料到博雅成为其操控大盘中的主角。   说实话,博雅学院是一个卖点,借此推行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2008年12月亲自把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的甘阳挖过来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说,在该校多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历史记录上,甘阳是第一个以改革本科教育为主要目的请来的。我当时和他说,你今年57岁了,最多还有8年就要退休的。给你一个平台,做一个教育改革试验,看看通识教育怎么操作才适合中国好大学的实际情况。   博雅这次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们没有想到。其实早在2004年,中山大学就在想这个问题。陈春声透露,从2005年起,学校的主管领导就连续几年特派多位优秀的文科教师前往美国的博雅学院学习任教一年后再回国。在这批教师里,有三位承担本次博雅学院的入学面试考官,分别是历史学教授程美宝、考古与艺术史副教授徐坚和中国文学副教授朱崇科。他更透露,其实在中山大学大学城的东校区,在相关基金会的支持下,一直开办有博雅班,深受学生欢迎,只是没有对外宣传。   对于博雅背后的深意,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明确坦言,成立博雅学院,只是中山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系列举措中的一项尝试,而他本人更加关注的还是面向全校本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能让全校学生受益。   就在博雅学院开学成功牵动外界关注的同一天,一项更具纵深感的教育改革正悄然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铺开从9月21日开始,在珠海校区就读的3700多名新生和1300多名二年级学生,按照新的通识教育方案选修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   请吃饭的校长:   最怕通识有名无实   在某种意义上,上好通识课比上好本专业的课更难。 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   第一天开讲的课程是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史(先秦两汉)和中国艺术史、亚太研究院的世界宗教与民族冲突、生命科学学院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学院的现代生物技术导论、中文系的中国诗词和教育学院的心理学导论等。其中,王金发教授和黄天骥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3天后,另一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李萍开讲伦理学问题讨论。   七十多岁德高望重的黄天骥首次担任通识课教师,面对非中文系大一新生开讲诗词。想到他们不是中文专业,讲课时会注意技巧,多用例子来解释,而且和中学语文知识衔接,把不同学科打通上课,通识课教师需要能力根据学生的反应临场处理和选择。   开学以来,主抓通识教育改革的副校长陈春声很忙,最近几天他忙着掏钱请文学院、岭南学院和外语学院的知名教授们吃饭。没有合适的老师,是我最大的困难。能把本专业的课程讲到外专业的学生也爱听,很不容易。现在我是先挑老师再挑课,先看老师行不行,再决定开哪一门核心课。   作为中山大学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主任,校长黄达人已经给了甘阳30个教师编制,职责上希望实现三位一体既能担任通识课教授,又能给博雅学院上课,最好还能承担高等教育研究院的研究。陈春声坦言,这些老师最主要的工作量,还是用在通识教育。   全国高校中推行通识教育的,中山大学并非第一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都有好的探索,但我们的方案还是比较与众不同的。陈春声认为,与国内其他院校展开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大这次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识教育的可持续性,要与现阶段中国大学的教育教学体制平稳衔接。   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多都有名无实。今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全国通识教育会议上,甘阳曾提出,通识教育最大的困难在于往往难以持续。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识教育课程常常游离于学校主体课程之外,因此会被边缘化而难以保证课程质量。中大这次对症下药,特别注重通识课程与学校主干课程的有机联系,在课程组织上采用了国外大学常用的双重编码课程,把若干院系最核心的主干基础课同时作为通识课程。   比如,历史系新开设的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课程,就既是历史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可选修的通识核心课程。这样做,是为了保证通识课程不是随便听听的浅显课程,而是有专业基础课要求的优质通识课程。甘阳说。   类似的双重编码课程还有由哲学系开设的中国古代哲学(先秦)以及由中文系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等。甘阳认为,这些都是文史哲等各系常年开设的最基本的专业基础课,把其同时作为全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就既使通识教育课程有质量的保证,而且具有可持续性。   涌现的难题:   清华北大没有多校区   要比别人先做改革,中大面临的困难很多。陈春声说,首先是学生多。   中山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大通识教育委员会,校长黄达人亲自做主任。甘阳担任通识教育总监,其策划和统筹珠海通识教育所占的时间,远远大于花在博雅学院上的精力。要面向五千多学生,新通识课程的组织与落实也远比博雅学院课程复杂和困难得多。   清华和北大招生数量没有我们这么多,也没有多校区办学的问题。比如我们东校区没有文、史、哲的院系,这些院系的专业基础课程入选通识核心课程后,无法让外专业的同学与本专业的学生一起修读,要让老师们专门为通识课程跨校区教学,相当牵扯时间和精力。   参照国际知名大学的习惯做法,让博士生担任助教,从而改变中国高校教育体制中大班授课,师生比例严重失调而难以沟通交流的弊病,是中山大学进行教育改革的另一个探索。甘阳说,学校规定,从本学年开始,所有博士研究生都必须担任教学助理工作,重点保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助教需求。   从新学期开始,中大对所有博士生进行了本科课程教学助理工作培训,校长黄达人亲自做培训辅导报告,博士生做助教是发达国家一流大学保障教学质量的普遍措施,也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环节,中国的大学以往对这方面重视不够,需要大力加强。   他认为,博士研究生担任本科教学助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担任教学助理也有利于博士生的自身成长。   不过,现在我们的博士生还不够,陈春声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山大学共有32000名本科生,每个本科生一个学期平均要上4~5门课程,如果每门本科生课程按30名学生配备一名博士生教学助理的标准,每学期可能需要4000~5000名本科教学助理,而现在每学期能担任教学助理的博士生有1200人左右,大概只能满足1/4的需求。   实际上,在推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陈春声还希望能完成整座高校的校区布局调整。中山大学目前有珠海校区、东校区、南校区和北校区四块,有些校区本科生太少,有些校区基本上没有硕士生,一个校区没有本硕博的完整体系,对大学教育氛围的营造并不理想。按照去年开始实施,计划2012年底完成的《中山大学校区布局调整路线图》,到2013年的时候,每个校区都会有比较完整的本硕博教育体系,对整体大有益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流行歌曲-通识教育
tjunsat 2009-6-18 09:56
最近经常能在中央三台看到三十年来流行歌曲回顾。发现这三十年来,流行歌曲的表演模式变化非常大,除了舞台、灯光、服装、化妆、音响效果、伴舞等随着时间而不断发展之外,歌手的演唱形式也有很大变化。 早年的歌手,大多只是唱歌,其他动作很少,但不得不承认,那时歌手的唱功多很了得,据说当时还没有假唱技术,我想这和早期的专业化教育有关。而如今,绝大多数歌手都是且歌且舞,甚至还有武术和特技表演,舞蹈、灯光等设计的很漂亮,但有些歌手的唱歌水平就不敢恭维了,甚至有些人还以唱词不清为荣,要不是有张中国人的面孔,我还以为是在唱外文歌。 是的,现在歌手很累,不仅要会唱歌,还要会跳舞,会一些特殊技能就更好了,甚至本末倒置,唱功却越来越低,只能求助于假唱了。 反观现在的中学和大学教育,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过于关注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什么都要学生去学,却往往使得有些该学好的专业技能却被忽视,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做不好的人比比皆是。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结构趋于单一化、平均化,知识面广而不专,甚至有些学生出现就业浮躁现象,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一心要找个好工作,却忽视了自己的专业特点。 长此以往,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一样只会走到死胡同,和流行歌手假唱一样,学术、文凭造价现象将会愈演愈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阿来讲座,思考通识教育
tongkinghim 2009-4-11 23:15
平日从不关心学校广播站的广播,今天确被重复的广播内容吸引,原因是著名作家阿来莅临暨南园讲学,平日对作家极不敏感,但最近对未来的思考让我感触颇多,心血来潮,去听了阿来的讲座。 阿来 ,当代中年 作家 , 藏族 ,1959年出生于 四川 西北部 阿坝 藏区的 马尔康 县,俗称四土,即四个 土司 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 成都 《 科幻世界 》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目前已经辞职,全心创作新书《格桑王》。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摘自百度百科) 去听阿来讲座不仅仅是神经质的心血来潮,还因为最近的实习,让我接触到了通识教育这样一个概念。临近毕业,找到工作去实习,内容为通识教育数据资源的建立,于是对通识教育有了相当的了解。 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以往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如: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通识教育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这类定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如:给20岁-25岁的青年一种关于人类兴趣的所有学科的准确的、一般性的知识;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的教育类型。这类定义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基于这样的认识,去听阿来的讲学,似乎正当了许多,虽然讲座的题目为《汉语,多元共建的公共空间》,与我这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相去甚远,虽然阿来的演讲似乎没有逻辑,但是讲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奥,倒是互动中有些听众的提问让我摸不到头脑,因为阿来作为被提问者都不能回答,似乎提问偏离了讲座内容本身。 虽说讲座内容是关于文化的问题,但是阿来知识渊博,不乏幽默的讲解还是让我受益匪浅,印象深刻。 不仅仅是暨南园,中国的高校都需要这样的文化氛围,各高校也正在为塑造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做着努力,在目前来看,组织讲座还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高校内对通识教育的宣传还缺乏力度,像我这样无知的人还有很多,接下来的路还有很远。我想
个人分类: 未分类|4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