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CrossCheck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期刊编辑有多依赖查重软件?
热度 2 editage 2012-11-13 20:18
我投了一篇稿件,因为查重结果有 60% ,被期刊直接给拒了。可是我的文章都是些技术用语,没法替换,期刊真的就这么完全依赖查重软件吗?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剽窃被视为发表文献完整性的最大威胁之一,而最近因为剽窃在撤稿的原因比例增加不少,所以期刊对收到的轮文是否有剽窃行为变得更加警觉。查重软件有效帮助减少重复发表的几率,也提高文献的质量,不过完全依赖查重软件可能会阻碍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像是高度技术性的文章跟专有名词,查重软件就无法精确检查出来。   这个问题在最近由 COPE ( 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出版道德委员会)委托、浙江大学学报的作者 Zhang Y 与 Jia X 执行的一项 研究 中提及。作者对英语和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期刊编辑进行了一项严格的调查,了解他们是怎么使用 iThenticate 发行的查重软件 CrossCheck ,我将该研究发现的重点列出如下。   在 219 份回应里,有 42% 的人将 CrossCheck 运用在投稿过程中,但问到对其的依赖程度时,大多数( 66% )的编辑表示他们是将 CrossCheck 报告与编辑部评估/同行评审意见合并使用,而少部分的人( 20% )表示他们只采信软件报告,并将百分比过高的论文直接拒绝;另一小部分的编辑( 10% )说他们会针对有剽窃嫌疑的部分征询同行评审的意见,极少数的人( 4% )会要求作者进行解释。总的而言,编辑无法接受查重结果大于 50% 的稿件并倾向做出“拒绝”的决定。   再者,大部分的编辑不接受直接复制贴上内容,应加以改写并注明引用来源,不过,有些编辑能够容忍在学术论文的材料与方法章节里有一些内容是复制贴上,因为这个部分通常包含技术用语且这些写法没有办法做太大的改变。   回答你的问题:看似许多期刊编辑知道查重软件的限制并慎重的使用它,也会向作者或同行评审员咨询,甚至,他们似乎也注意到有时候改写是很困难的,所以也能容许这些论文。尽管如此,有些期刊编辑过度依赖软件并直接拒绝百分比过高的稿件是不争的事实。像上面提到的调查以及其他的教育活动能够帮助期刊标准化这个项目。   我会建议作者在投稿前先用查重软件检查一遍,相近指数超过50%以上的话就要特别小心,如果重复的内容主要是在材料与方法章节或是无法改写的技术内容的话,可以尝试在说明信( cover letter )中说明。以你目前的情来说下,我建议把与文献重复的内容再看一次,并尽可能改写,可以向外籍同事咨询过或使用语言润色公司服务,确保所有的引用都如实标出。或许你也可以写邮件向期刊编辑解释为何哪一部分被查重标出并请求重新考虑拒稿决定,别忘了重申你研究的创新性与其对既有文献的贡献。 ∷ Eddy 博士国际期刊发表支持中心内容由 意得 辑 英文论文修改 专家 团队 支持提供 ∷ 【意得辑提供专业 英文论文编校 、 学术论文翻译 、 英文期刊发表一站式服务 www.editage.c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同步刊载于 意得辑专家视点 频道: http://www.editage.cn/insights/eddy/期刊编辑有多依赖查重软件?
个人分类: 国际发表要闻|8976 次阅读|7 个评论
稿件初审与CROSSCHECK
热度 2 slowlight 2011-6-21 12:48
从今年初编辑部开始使用CROSSCHECK对CHIN OPT LETT的每一篇投稿进行写作重复性检查。从目前的结果来看,最高的重复度达到58%。重复度的高低与CROSSCHECK对重复的定义有关,如果标准比较低,重复性就不明显。 举个例子,对同一篇文章,如果设定有100个连续单词相同才认定为重复,与10个单词相同认定为重复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所以,这个绝对的数字没有多少意义,把这个数字当作新闻点也是有一定的误导性的。 前段时间CROSSCHECK突然不能按以前的方式登录了,导致有一些文章在收稿时没有作重复性检查。与软件的销售人员联系后得知,网址有了变化,修改后又可以继续使用了。昨天把没有检查的文章补查了一下,除去已经被退稿的文章,差不多有10%的投稿需要重新考虑其价值。 今年期刊来稿量较往年有一定的增长,这给稿件送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还需要初审时严格把关,把不合格的稿件尽快退掉,给作者更快的回复,同时也减轻审稿人的压力。 也有的作者对这种检查不太理解,但对于大段雷同的表述,却不能给令人信服的解释。CROSSCHECK还将继续使用下去,这会给我们的审稿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作者也是一种提醒。
个人分类: 编辑部的故事|9433 次阅读|4 个评论
给经crosscheck后给作者的退稿信
waterlilyqd 2011-6-8 14:48
给经crosscheck后给作者的退稿信
A letter to authors whose papers are rejected after crosschecking Dear authors, Thanks for submitting your manuscript to JMS. we do crosschecking by software provided by Springer to prevent plagiarism and inappropriate citation. We know citations are necessary part of a research paper, but it is prohibited copying other’s papers paragraph by paragraph. Authors must write the whole paper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n their own words. In the crosscheck report on your article, we can see some paragraphs are wholely copied from other's work, thus we can’t think your paper is original. Sorry we have to reject your manuscript for its present state. You can rewrite the paper in your own words and resubmit to JMS, then we can do another crosschecking for it. Thanks for your understanding! JM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to Prevent Plagiarism By braniac, eHow User ? Plagiarism is a serious offense. It can get you expelled from school , fired from a job and sued. While plagiarism may seem like a quick and easy fix to your writing troubles, it's dishonest and a form of theft. In addition, it can ruin your career as a credible writer. 1 Determine if the information is common knowledge. If the information has been cited in five other sources, it's safe to assume that it's common knowledge and does not need citation. 2 Make quotations and citations your friend. If someone said those exact words, quote them and give them credit. Credit should also be given to artwork. 3 Quote professionals, but provide your unique opinion and viewpoint. 4 Do not copy and paste. This makes it easier for you to plagiarize. Instead read over the sentence a few times and try to put it into your own words. 5 Put quotations marks around words or phrases you do not want to change and credit the source. 6 Check your paraphrasing against the original text to make sure it is not the same. 7 Do not purchase essays. You do not know where they came from or if they are reliable. Source: http://www.ehow.com/how_2166275_prevent-plagiarism.html
个人分类: JMS信息|7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抄袭软件是否靠谱——我不知道
陈小斌 2010-9-15 01:58
几日未来,发现论文抄袭软件的可靠性成了热点。我也第一次知道还有一个CrossCheck软件,08年获得了全球期刊出版界的大奖。 几位名博对软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发表了意见,有赞成的,有质疑的,有反对的。 我的意见是什么? 我是所谓理工科思维的捍卫者。我没有读过李月红的原文(懒得去读),也没有用过包括CrossCheck在内的任何一个论文质量检测软件(我的本家兼同行,中南的儒军先生用过国产的同类软件,据说效果很好,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2567 ),我对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 我不知道!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5209 次阅读|1 个评论
反剽窃软件CrossCheck工作原理简介
热度 2 whocj 2010-9-14 00:31
这几天浙大学报张月红老师发表于Nature的一篇通讯(特别是其标题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在业内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从技术的角度,Nature的编辑将标题改得很成功,确实吸引人无数人的眼球,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张老师文中提到了浙大学报英文版B辑在使用了CrossCheck之后所得到的一些统计数据。科学网上似乎还没有人介绍CrossCheck,这里我就开个扫盲贴吧,对此很熟的同仁就不必再往下看了。 在介绍CrossCheck之前,一定先得说一下 CrossRef 。CrossRef最初是由几家出版商于2000年创立的非赢利性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出版商之间的集体合作,让用户能够访问原始研究内容。简单的说,就是读者对A期刊某篇文章的参考文献中所列的B期刊的文章感兴趣,可以通过点击这条参考文献(如下图所示),就可直接链接到B期刊的相应文章(全文或摘要,视读者或其单位订阅情况而定)。当然前提是A、B两期刊的出版商都是CrossRef的会员。这种链接机制背后最核心的技术是DOI(Digital Object Identificator,数字对象标识符),就是给网上的每篇文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识别代码。目前CrossRef已有3000多家会员单位(出版商、学协会等)。 CrossCheck 是由CrossRef推出的一项服务,用于帮助检测论文是否存在剽窃行为。它的软件技术来自于 iParadigms 公司的iThenticate。CrossCheck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用户通过客户端将可疑论文上传,然后系统将该论文与CrossCheck数据库中的已发表文献进行比较,最后报告给用户可疑论文与数据库中已发表文献的相似度,以百分比表示,并将相似的文本标示出来。例如可疑论文与已发表文献A文有70%的相似度,与B文有20%的相似度等。但CrossCheck的报告结果毕竟只是经过执行一系列查询与比较算法后的生成的数字和提示而已,至于可疑论文是否真的是剽窃而来,一定需要由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期刊主编、编委或审稿人等)对相似论文进行仔细比较,才能作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Wiley-Blackwell 目前正将CrossCheck免费提供给旗下期刊使用,虽并不要求必须使用,但许多期刊的主编还是十分感兴趣,纷纷要求马上开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期刊界对剽窃问题的重视程度。 在对论文的文字部分进行比较方面,CrossCheck确实比较好用,能够帮助期刊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等非英语国家的一些作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直接套用其他论文的的Introduction或Method中的部分甚至几乎全部的文字,但实验数据、讨论等部分完全是原创性的。这种作法实际上是不妥当的,使用CrossCheck很容易检测出来。但如果期刊直接定性为剽窃并拒稿(Reject),似乎也有点太武断与冷酷了,因此有些期刊会将稿件退回(unsubmit),并委婉地请作者对可疑之处进行修改后再重新投稿。 我所管理的一本期刊还遇到过一种情况,某篇稿件的Introduction和Method与另外几篇已发表的论文几乎完全一样,连作者也是一样的。CrossCheck检测的结果自然是相似度很高,但经过期刊主编审查并与作者沟通之后,发现这位作者在相同的目标和背景下,采用相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所采用的方法是原创的方法。因此主编在请作者添加了相应的说明和参考文献后,同意将稿件送审。 从另一方面说,在经过CrossCheck检测后,即使相似度为0,也并不能就此认为可疑论文一定就可以排除嫌疑了。因为CrossCheck数据库中的已发表论文只占全世界所有科技文献的一小部分,并且目前CrossCheck还只是最擅长比较英文论文,对其他语种似乎并不太支持。同样,一些手法比较高级的剽窃,也是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的。 总之,CrossCheck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检测手段,只有配合以期刊主编、编辑、审稿人的专业判断能力,才能合理地发挥它的作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843 次阅读|7 个评论
抄袭剽窃的克星:CrossCheck与AMLC
wangyk 2009-4-12 02:31
王 应 宽 2009-4-12 抄袭剽窃的克星: CrossCheck 与 AMLC 针对近几年震撼科学界和出版界一系列的学术不端行为,相继开发了用于帮助学术出版者验证出版文档原创性的最新工具。外文的反剽窃文献检测系统主要有 CrossCheck ,而中文的主要有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 CrossRef 首创并与 iParadigms 公司共同开发出一个全新的,用于帮助学术出版者验证出版文档原创性的最新工具- CrossCheck 。尽管此前也已经有其他一些剽窃检测工具,但因为这些检测工具缺乏数据库支持无法访问文献的全文而不能适应检测学术内容。 CrossCheck 于 2008 年 6 月 19 日 正式向全球发布。 CrossCheck 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基于全球学术出版物所组成的庞大数据库和一个基于网页的检验工具。这个基于网页的工具可用于编辑过程中去鉴别相似文档,生成对比报告,并通过分析去判断是否存有学术剽窃行为。 CrossCheck 如何工作?首先加入 CrossCheck 成为会员,成为 CrossCheck 会员的出版者必须使其所出版的内容被收录在 CrossCheck 数据库中并可检索。鼓励所有的 CrossCheck 会员将其内容提交到 CrossCheck 数据库,以帮助防止出版者在不知不觉中重复发表相同的内容。第二步,就开始在数据库中核查署名作者的文章,通过基于网络的工具把文章上传后 CrossCheck 数据库和更宽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相似度检测。系统会生成一份独创性报告,显示被测文献与目标文献的文字重复度,并给出相似度指标(百分比),然后由富有编辑专长和经验的人来分析判定是否剽窃。 CrossCheck 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术界和出版界严正全球学术风气,防止学术剽窃和欺诈,保护学术研究和文字出版者的原创版权。正是由于 CrossCheck 的诞生,全球范围内的出版者们得以共同协作,严厉杜绝学术界的一些造假和剽窃等浮躁行为。这也使得 CrossCheck 赢得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 ALPSP )颁发的 2008 年度最佳创新奖。 CrossCheck 项目已经引起全球学术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目前,一些大的国际科学出版集团,如 Elsevier , Springer , Wiley-Blackwell , BMJ , Taylor Francis ,牛津出版社等,以及许多科学学会,如美国科学进步协会( AAAS ),美国物理学会 (APS) ,植物生物学会等均成为 CrossCheck 的正式会员。当然,要加入 CrossCheck 成为会员是要付费的,CrossCheck软件系统不是免费的。 延伸阅读, 请参阅: http://www.crossref.org/crosscheck.html 。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 已由清华同方知网 ( 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将在全国科技期刊编辑部中开放使用。 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的研制主要是为了满足科技期刊组稿、审稿的需要,特研制了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简称 AMLC ,具有 来稿检测 、 已发表文献检测 、 作者黑名单查询 、 学术不端文献库查询 等功能。利用 来稿检测 ,编辑部可秘密地将来稿发送到 AMLC 的稿件库中,系统将报出疑似学术不端来稿的类型和相应检测指标,并提交可直接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由 已发表文献检测 可查到各期刊曾经发表的学术不端疑似文献; 作者黑名单 可查询已经被确认为严重学术不端文献的作者; 学术不端文献库查询 可供期刊管理部门查询所有学术不端文献。 据介绍,目前, 这个系统在国际上全文检测是第一家。目前国际上的检测系统基本上是文章摘要,还没有达到全文检测的层面。 刘学东告诉早报记者,该系统的优点是全文检测;响应速度快, 1 秒钟 1 篇。 AMLC 的比对数据库建立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SPRINGGER 等国内外大型全文数据库基础上,其中《总库》包括 中国知网 出版和整合汇编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重要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年鉴、科技成果、科技工具书等全文数据库。 目前这个系统主要用于期刊反剽窃。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负责人表示,期刊领域中,初审是防止论文剽窃的第一道防线。借助技术手段,编辑人员可以将来稿论文自动地与大量文献资料库和媒体接口进行对比检测,从而判断投稿者是否剽窃以及剽窃程度。 本刊已经启用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 ),被检测重复发表或抄袭他人内容的个别作者的稿件被就地正法。笔者以老编辑的眼光奉劝一句:网络信息时代,一切都是阳光的、透明的,抱侥幸心理逃避检测,因各种检测工具系统的问世,任何的抄袭剽窃,均难逃厄运。因证据确凿,说服力强,都将输得很惨。
个人分类: 编辑视点|8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