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优质教育资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热度 4 杨学祥 2015-6-1 22:03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杨学祥 东方网 2015 年 6 月 1 日 消息:学区房交易持续高涨,其中 5 月徐汇区学区房交易成交量环比四月增长 20% ,房价上涨 3%-5% ,尤其是对口重点汇师小学的学区房出现多人抢房的场面,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飙升至 9 万元 / 平方米。 http://www.cs.com.cn/xwzx/hg/201506/t20150601_4725222.html 据新闻报道,北京一小学的学区房卖到了 30 万一平。记者去采访当地的中介,一房产中介说,最近确实有笔交易的单价达到了 30 万,以前也就 20 万多些,但现在房源非常稀少,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联系房主找房源呢。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里提到的这些学区房都位于老胡同里,面积在一二十平米之间,多数老旧,居住条件差,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住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097-783772.html 虽然教育部门从来不承认“学区房” 的说法,但在国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大背景下,现代“孟母”们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不惜花重金买下“名校”周边的一处房产,于是民间所谓的“学区房”由此诞生。 有网友评论说,土豪们一掷千金买北京优质小学的学区房,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入学名额,买的更是一张票,一张既保证孩子未来前途又对自己事业有利的“票”。诸位起早贪黑带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面对这些土豪,难道不觉得你家孩子在未出生时就已经被甩开十万八千里了吗? 有业内专家认为,基础教育是普惠制,不应只向名校倾斜,破解学区房难题不仅要用“短平快”手段扩大优质资源流动,教育部门也要针对薄弱学校的问题,拿出治根治本的对策来。 可是,弱校变强不是一日之功,强弱之分,差别永远存在。学区房的本质是凭借金钱优势争夺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新形势新政策下的教育不公。国家管理部门必须有破解问题的良策。 参照高考分省定分数线的惯例,小学生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也应该考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升学。具体的办法是,全省或全市统一命题考试,升学名额按比例均分到每一学校,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名次,择优录取,使名校失去竞争力,学区房也会自然消失。 根据高考移民的教训,分校录取的政策将迫使部分优质考生向弱校流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弱校生源得到改善,提高质量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强,形成缩小强弱差别的良性循环。如果对流动考生加以时间限制,学区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59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46 次阅读|7 个评论
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两大毒瘤:学区房和高考移民
杨学祥 2015-4-3 16:31
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两大毒瘤:学区房和高考移民 杨学祥 据新华社北京 3 月 31 日 电(记者刘奕湛)记者 31 日在部分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获悉,针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缓解“学区房”问题。据了解,多校划片是按照初中新生招生数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 陆续出台的各区义务教育招生新政,本意是为了教育均衡,并一定程度上遏制炒得过热的“学区房”。然而,家长们对“最严”入学新政却表示:更焦虑了。“入学新政的确杜绝了学区房频繁易主的情况,但择校的家长不会消失。 一、 高考移民 据网上资料,“高考移民”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现象。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各省、市、自治区分别进行评卷和划定高考录取分数线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大体而言,高考移民的移入地区分为三类,一是京、沪等经济水平高而高考录取分数线低的直辖市,二是海南、安徽等经济水平低且高考录取分数线也低的东部省份,三是海拔高、经济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录取分数线更低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省区。 中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有关高考移民的现象愈演愈烈,教育部、各省招考办也采取的多种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现象的发生,但所起的作用有限。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当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分数差距的存在,成为“高考移民”的巨大动力。 二、 学区房 据网上资料,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区房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同样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一个独特的现象,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另外,一些重点中学附近的房产,例如天津学区房的远洋城,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青睐,在学校附近购买房产居住,取得入学优质中小学的优先权,也将有利于家长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2013 年 5 月北京部分学区房出现均价 10 万的天价。 与“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原因相反,学区房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忽视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用考分作中考评定的唯一标准,造成学生家长利用金钱和权势争抢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资源,这也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未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他们的智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 综合治理:一招破解,相反相成 学区房和高考移民的出现折射出现行教育体制方面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全国各省区和城市教育资源的分配非常不均衡,造成一些所谓的“好”的优质中小学,这也同时体现出教育的不公平性。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权利。 同时,学区房和高考移民展示了不同政策导致的截然相反的结果,也给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根据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和学生本人的学历,高考成绩可分为笔试成绩分和享受资源教育补偿分,未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可按地区差、受教育学校等级差得到相应补偿,最后得出统一的高考分数或地方城市中考分数。这样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学区房和高考移民的问题。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金钱和权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截断寒门才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和人才短缺,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