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外馆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大英图书馆(21)
热度 2 libseeker 2015-6-23 21:44
书香英伦之大英图书馆(21) 作者:欣然读书 21 心中的知识殿堂---大英图书馆 伦敦,对于我来说,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参观,那就是大英图书馆了。 第一次去伦敦,从尤斯顿(Euston)火车站西行不远,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砖红色的建筑,一个竖长条形的黄色牌子上,镶有“BRITISH LIBRARY” 的字样,牌子上一个金色长发的小姑娘,在和一只趴在字母上的小花猫对话。大英图书馆,我多少次在心中描绘过它的模样,憧憬过它的宏大、威严和辉煌,却没想到,初次的遇见,就被这温情、可爱的画面温柔地击中(见图21-1、21-2)。 图21-1 多少次憧憬过的大英图书馆 图21-2 温馨可爱、饶有情趣的大英图书馆的牌子 当我慢慢的走近,站在大英图书馆的门前,心中仍然难掩一种反复思念然后最终实现的满足和惊喜。红砖灰瓦的建筑,低低的围墙,窄窄的铁门镂空写着“BRITISH LIBRARY”的馆名,院子里来来往往或从容,或匆匆的人们,都会让你油然而生一种亲切、平等、踏实的感觉(见图21-3)。 图21-3 别具一格的带有黑色镂空字母装饰的大门 透过这别具一格的镂空铁门,正对面是一座牛顿的巨大雕像,雕像描绘的是牛顿弯腰弓背地坐在一个大木箱上,手持圆规正俯身专心做着测绘之类的工作,起初怎么看他的姿势怎么别扭,可是等我从图书馆出来后,再看这位科学巨人时,却觉得他这个姿态非常的迷人,工作着、劳动着,是最美的。后来我每当想起大英图书馆时,眼前总是先浮现出牛顿的这幅雕像(见图21-4)。 图21-4 牛顿雕像 走进读者入口大厅,立刻觉得眼花缭乱,眼睛不够用。这里好象是一个集散广场,从这里可以通向问询处、书店、展览厅、阅览室以及楼上、楼下各处,大厅的右侧有一个铜制的长型沙发,就像一本翻开的大书,有趣的是书上有一个大铁球用铁链锁在上面,是“知识的锁链”,还是警告读者“不能偷书”?不得而知。不过,这个大长椅总没有空闲的时候,有时有几个人在上面休息,有时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坐在上面专心的阅读,这使我想坐在上面留张影的心愿一直没能实现(见图21-5)。 21-5 书形长椅 大厅的中央有一座茶色的六层玻璃高塔,足有十七米高,这就是著名的“国王图书馆”,是由乔治四世捐赠的乔治三世收藏的图书,有六万册之多,所有的书籍书脊朝外,透过茶色玻璃,从大厅的任何方向都可以欣赏到古色古香、华美壮观的国王图书馆。而这高高的琉璃塔下,总是坐满了潜心忙碌的读者,他们或写论文,或读书看报,或轻声交谈,这样的景象常常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分不清这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见图21-6)。 图21-6 高高的玻璃塔下忙着读书充电的读者 大厅的最西南角是一个书店,书店也是我的最爱,常常逛到体力透支才肯罢休。而大英图书馆的书店除了书以外,还有许多让人爱不释手的新奇玩意儿。不同时期的招贴画、挂画挤满墙面,书架上是狄更斯和莎士比亚的半身石膏像,各种图案的文化衫和手提袋,不同材质的名信片、书签、钥匙链,个个精致有趣,我在里面流连忘返,有一种每一个都想买下来的冲动,最后挑选了一套小天使图案的具有梦幻色彩的漂亮书签(见图21-7、21-8)。 图21-7 各种精致有趣的纪念品 图21-8 满墙的招贴画,哪一件都令人爱不释手 同样和书店一起位于大厅西侧的,还有展览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Sir John Ritblat画廊,这里一周七天开放,免费参观,里面有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宝贝。比如在这里能看到纸草书和羊皮书,旁边加了电子版的、能自动翻页的屏幕演示,也能看到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谱,还有一些老地图,甚至一些简奥斯汀等名人的手稿、笔记等,可惜这里不允许拍照。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历史的痕迹令人赞叹不已,不知多年以后,身处电脑时代的我们,能给历史留下些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见图21-9)。 图21-9 免费开放的展览厅,左侧墙上是莎士比亚等名人的雕像 展厅外面,是一面长长的特藏展示墙,竖立的抽屉式的可以拉出的展板,全部是关于一战的集邮品的收藏讲解,参观者可随意将邮票从展示栏抽出细细观赏。第一次见这样的设计,感觉非常有趣,有几个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观赏这些藏品(见图21-10、21-11)。 图21-10 特藏展示墙 图21-11 竖立的、抽屉式、隐藏式展板 每一层的公共区域,都会根据空间的布局,摆放阅览座位或者休闲椅,几乎座无虚席,有些读者也会拿一本书,或者膝上放一笔记本电脑,在一些角落里席地而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看到他们专注的样子,即使是游客,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脚步轻下来,唯恐打扰了他们(见图21-12)。 图21-12 每一处空间都坐落求知若渴的读者 相对于一二楼的繁忙,三楼以上的阅览空间显得安静而沉稳,这里需要读者办证刷卡进入,为不同需要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不仅能更好地保障读者的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是英国人的办事原则和办事风格。 图21-13 需要刷卡入内的安静阅览空间 因为大英图书馆的馆藏太多,又需要给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所以多达600多万册的馆藏图书都收藏在深达24米的地下书库,为了解决读者取书的问题,阅览室里有水平滚筒传送带和竖式升降台,读者需要在桌前的电脑上进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就会在半小时内,自动将需要的资料达到读者所在的阅览室,非常方便快捷。可惜因为没有读者证,也没有事前联系预约,这次大英图书馆之行并没有体验到这一奇妙的服务。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来过伦敦两次,虽然每次时间都非常有限,但每次我都把大英图书馆作为我行程的开端,每次我都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花在这里,我享受着这知识的殿堂带给我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快乐。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让我对知识以及与知识有关的一切充满敬畏和仰慕。 愿爱和书香永远陪伴我行走的脚步,给我期待和惊喜,传递温暖和力量。 (连载完)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8583.html 1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1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3293.html 1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5946.html 1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莱斯特大学图书馆(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6260.html 2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8214.html 2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8780.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6566 次阅读|2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20)
热度 2 libseeker 2015-6-18 08:05
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20) 作者 欣然读书 20 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 谢菲尔德大学,人们习惯上称其为“谢大”,世界百强学校,英国顶尖学府,是全英国最著名的6所“红砖大学”之一,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而享誉全球。根据201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全英大学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谢菲尔德大学拥有全英最好的图书馆,与牛津大学并列第一名。 我达到谢菲尔德的那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依山而建的高高低低的红砖教学楼,在白雪的映衬下,景色显得分外妖娆(见图20-1)。 图20-1 雪后初晴,蓝天映衬下漂亮的红砖古建筑 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藏书种类丰富,数量多达150多万册,另外还有大量的CK-ROM、录像带、录音带、幻灯片等多媒体资料。谢菲尔德大学图书馆由分布在校园各处规模不等的10个图书馆组成的。其中威斯顿畔(Western Bank)、信息共享中心(Information Commons)、圣乔治(St. George)是谢大的三大核心图书馆,也是谢大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威斯顿畔图书馆建于1955年,藏有150万册图书和期刊。它旁边就是十七层的、高大的、现代感十足的全玻璃幕墙建筑Arts Tower(见图20-2),相形之下,这个只有三层的普通建筑,实在是有些不起眼,但是这里弥漫着厚重的书香氛围,空间庄重而宁静,是谢大人最喜欢的、文艺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地下一层,是一个迷宫一样的藏书库,全部采用密集书架,因各个图书馆的面积有限,所以所有旧的书籍资料都集中存放在这里,还有一个专门区域存放1850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报刊等资料。一层是Help desk以及休闲区域,二层、三层是主层,为了适应同学们借阅一体的需要,后来在改造时撤走了一些高大的书架,将每一层挑成2个夹层空间,我常常弄不清自己究竟是在几楼。谢大人说,因为图书馆西高东低的地势,西边是一层,东边就是二层,连他们也常常表达不清。不过,改造后的图书馆还是非常受同学们欢迎的,特别是二楼大落地窗旁边的学习区域,是同学们最喜欢去的地方,窗外就是威斯顿公园,池塘、树木、柳枝、花朵、戏水的天鹅、暖暖的斜阳,加上一本书、一杯茶,在这里你可以渡过最安宁最平淡的时光,也会留下最奢侈、最美好的回忆。也因此,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威斯顿可以满足你来英国之前,对欧洲大学图书馆的所有幻想,这也是对威斯顿图书馆的一种极高的评价吧(见图20-3)。 图20-2 三层小楼威斯顿畔图书馆,旁边就是17层高的The Art Tower。 图20-3 高大的落地窗外就是美丽的威斯顿公园 谢大图书馆的好,当然不仅有风景,还有全英国大学最好的服务,曾获评英国大学最满意的图书馆之一。这里的图书馆员永远面带微笑,永远和蔼贴心,永远专业高效,给我印象极深刻的一件事是,他们把当前许多图书馆都在做的一项服务---预约借阅,做到了极致。谢大的书目在网上都可以查到,学生可以在网上点击自己需要的书籍,然后自由选择取书的地点和日期,比如,不管这本书在哪个图书馆,你可以选择离你最近的一个图书馆去取书,这样,可以避免你各个图书馆来回跑,也可以避免在浩如烟海的书库寻书的麻烦。仅这一项工作给图书馆员带来的工作量是成倍的增加,但是他们说,这样确实方便了学生,所以,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做好它。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期刊、电子数据成了教学科研的主要阵地之一,威斯顿畔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于是就有了IC(Information Commons),这个六层的建筑自由、灵活,众多的开放型学习空间、研讨空间,流线型的桌椅,舒适的沙发,轻松的氛围,使这里成为校园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活动和交流场所(图20-4、20-5、20-6)。 图20-4 强大的网络、流线型的桌椅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图20-5 舒适、自由的学习空间,吸引了无数的学霸前来。 图20-6,许多这样的研讨小间,整个墙壁就是一个白板,可以随意擦写,所有的家具都有着不同的造型。 在我离开谢大的时候,威斯顿畔图书馆的Sue Cresswell馆长指着一栋漂亮的建筑告诉我,这个叫Diamond的建筑就是一个新的图书馆,几个月后就会投入使用,它会有更好的设施,更先进的理念,更人性化的服务,建成后会替代圣乔治图书馆。而今天,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网上一篇“和圣乔治图书馆说再见”的文章,又让我格外怀念起在谢大的日子,也用文章中的一句话结尾吧:再见不只是告别过去,更是拥抱未来。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8583.html 1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1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3293.html 1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5946.html 1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莱斯特大学图书馆(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6260.html 2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1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8214.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6439 次阅读|2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19)
libseeker 2015-6-15 17:28
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19) 作者 欣然读书 19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图书馆 谢菲尔德是著名的山城,几乎整个城市的一半都掩映在匹克峰国家公园之中,山川、河流、溪谷纵横交错,风景如诗如画。谢菲尔德也是著名的大学城,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都坐落在这里。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中央校园区就在离火车站不远的山坡上,因为没有校门,也没有封闭的围墙,所以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字样就镶嵌在高高的建筑物的墙壁上,非常醒目(见图19-1)。 图19-1 中心校区的每一栋建筑上面都标有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字样。 谢菲尔德哈拉姆大学图书馆的名字叫做Adsetts学习中心,,但是大家还是习惯地称其为图书馆,整个建筑风格明快,现代感极强。因为周围几栋建筑都比较高,将图书馆的大门围在了里面,我反反复复几趟都没有找到,后来问路问到了一位中国留学生,不仅将我直接带了过去,还陪我上上下下全都参观了一遍,让我这次雪后的谢菲尔德之行有了暖暖的回忆(见图19-2)。 图19-2 被几栋大楼包裹起来的Adsetts学习中心 整个大楼有六层,空间通透、敞亮,全部铺有地毯,不同的功能区用不同颜色的地毯区分开来(见图19-3)。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这里设施先进,资料丰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见图19-4)。 图19-3 颜色各异的地毯将不同的功能区区分开来 图19-4 看到书脊上面的绿色标签了吗?不同区域用不同的颜色区分,非常贴心 除了充足的纸质藏书和方便的互联网资源外,这里还有大量的影像资料(见图19-5),六楼专门有一个影像研究室,怀旧的电影海报、先进的放映设备,令人印象深刻(见图19-6)。 图19-5 影像资料的丰富程度还是让我有些吃惊 图19-6 影像研究室的设备非常先进,墙上挂着怀旧风格的电影海报装饰画 与学习中心紧密相连的是Atrium综合大楼,几乎可以算做是图书馆功能的延伸,这里拥有书店、咖啡厅、各种规模的会议中心、教室、研究室等(见图19-7、19-8、19-9、19-10)。 图19-7 Adsetts学习中心和Atrium综合大楼之间有一个长廊相连,一楼是咖啡吧和简餐厅 图19-8 不同规模的会议室、教室、研讨空间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图19-9 这样的教室更适合探究性学习 图19-10 小型的研究室简单、实用,配备齐全。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8583.html 1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1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3293.html 1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5946.html 1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莱斯特大学图书馆(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6260.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莱斯特大学图书馆(18)
热度 4 libseeker 2015-6-7 21:25
书香英伦之莱斯特大学图书馆(18) 作者: 欣然读书 18 英国女王剪彩的大学图书馆---莱斯特大学图书馆 莱斯特市位于英格兰的正中心,据说是位于十环靶心的位置,是英国的交通要地,从这里到达英国的任何地方都非常便利。莱斯特是英国的第十大城市,也是英国第一座环保城市,城市建筑古老与现代相融合,人文气息深厚(见图18-1)。莱斯特大学在全英也是非常有名气的,甚至比莱斯特市的名气还要大,因其环境清新自然,在这里留学的中国学生亲切地称其为莱村。 图18-1 古色古香的莱斯特火车站 莱斯特大学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就是莱斯特大学图书馆了,被冠以“五星级图书馆”的称号(见图18-2),它在建成开放的当天,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前去剪彩,这也是英国唯一一个由女王剪彩开幕的大学图书馆(见图18-3)。许多同学就因为这座神奇的图书馆而选择来这里留学。 图18-2 现代感十足的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晴天时玻璃上映出的是蓝天白云,夜色暖暖的灯光映出的是无数学子伏案读书的身影。 图18-3 这座由女王亲自剪彩的现代豪华图书馆,也是莱斯特大学最招牌、最吸引学生前往的原因之一。 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名为大卫·威尔逊(David Wilson)图书馆,是莱斯特当地商人大卫·威尔逊捐赠了200万英镑,后又投入3200万英镑,在原旧图书馆的基础上加以改建扩建的(见图18-4),建成后的新图书馆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倍,巨大的天窗让自然光得以投入,墙壁是淡樱桃木的颜色。图书馆里新增了四个中庭,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巨大雕塑由屋顶上悬吊而下,各种现代高科技设施也相当完备(见图18-5)。 图18-4 值得人们铭记的捐赠者---大卫·威尔逊 图18-5 通透、明亮、舒适感十足的图书馆内部布局 这个图书馆还拥有最炫目的厕所---黄色的流线型洗手水槽,自动感应出水水龙头,大马力的烘手机。甚至在学生会的社交网站“facebook”上建立了“莱斯特大学图书馆厕所鉴赏团”,互相赞赏和抒发“厕所之美”(见图18-6)。莱斯特大学图书馆馆长路易斯·琼斯很高兴图书馆的厕所赢得学生们的赞赏,但她同时希望学生们也能够欣赏新图书馆的其他设施,尤其是那些黑色真皮沙发和阅读椅(见图18-7),还有装备先进的电脑区和小组研讨室。 图18-6 因为厕所内一直有人进进出出,只能拍到这么一个角落 图18-7 宽大舒服的黑色真皮沙发也是莱大学生的最爱。 事实上,图书馆不仅有豪华大气的外表,服务同样优秀。图书馆有超过二百万册的藏书和五千余种期刊杂志,并可同时容纳2500多名同学在馆内学习,查阅资料,除了书籍和期刊之外,图书馆还藏有大量的缩微胶卷、学位论文和其他专门资料(见图18-8、18-9)。 图18-8 丰富的馆藏资源 图18-9 右边是密集书架,左边是安静学习空间。每个阅览桌中间设有隔板,避免互相打扰,桌面上设有电源插座,方便使用笔记本电脑。 图书馆内设有自助借还书机、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将要错还的书往机器上一放,扫描一下就可以了,每次借还都可以打印一个凭条,告诉你所借图书应该在哪个日期归还,或者所还图书是哪日归还的。同时这条信息还可以第一时间发送到你的手机上,方便查阅(见图18-10、18-11)。 图18-10 操作方便的自助借书机,需要同时扫描一下借书证 图18-11 自助还书机更方便,直接把书放到这里扫描一下就可以了,如果你连这都懒得做,那么可以将书直接投到最右边这个洞洞里,工作人员可以帮你还上。 图书馆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除了设有咖啡厅、书店外(见图18-12),还设有职业发展中心和学生发展中心(见图18-13),针对学生的需要和关心的问题,定期举办讲座。馆内设有专门的帮助专区,图书馆员会随时协助学生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籍,并为他们解决电脑问题。莱大图书馆的馆员们也是顶级的优秀团队,2002年获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评鉴中最佳图书锭团队的荣誉(见图18-14)。 图18-12 设在图书馆内的书店 图18-13 学生发展中心正在授课,有老师在做免费的辅导。 图18-14 如果你有任何因难,请来help desk,专业的图书馆员随时为你提供各种帮助。 参观完莱斯特大学图书馆,我又去了旁边的社会科学学院的教学楼,这是莱斯特大学最高的一栋建筑,这栋建筑里面有一具如同输送箱般无门之 电梯贯穿18楼层中,具说全英国这样的电梯只有八具,每年刚入校的新生都会因为新奇而来这里乘座这个电梯(见图18-15)。 图18-15 新奇好玩的无门厢式电梯,它总是一上一下循环往复、不停歇的运行,你必须做好准备,在正合适的时间上或者下,上的时候要抓住里面的那个扶手,下的时候要抓住外面这个扶手。 带着这种新鲜喜悦的心情,走出莱斯特大学,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坪(见图18-16),祝福这个生机盎然的学校,祝福在这里求学的每一位学子。 图18-16 辽阔、清新、生态和谐的大草坪也是莱大人的骄傲。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8583.html 1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1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3293.html 1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5946.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7746 次阅读|4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libseeker 2015-6-6 12:29
书香英伦之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17) 作者:欣然读书 17 湖区之行:体验英国人家的生活 湖区是英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景色秀美,风光旖旎,曾入选世界上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相信大家从网上能看到很多关于湖区美丽的湖光山色,关于湖畔诗人,关于彼得兔,关于铅笔的发源地等等的介绍,今天避开这一切,只想跟大家谈一谈此次湖区之行,入住在当地英国人家的感受,相信这会更让大家感兴趣。 刚刚从湖区归来,三天的时间,除了外出游玩,吃住都在当地的英国人家里,见到的是地地道道的英国人的生活。那么,英国人家里到底什么样?他们过怎么的生活?烧什么样的煤?喝什么样的水? 我们入住村子名叫pooley bridge,风景美的一塌糊涂。这几天一直在下雨,所以没有阳光,也没有一团一团的白云,但是天空就像一幅水墨画,浓淡相宜,有草地,有鲜花,有森林,有小山,有羊群,有松鼠,有欢唱的鸟儿,总之,有各种你能想到的美好!(见图17-1) 图17-1 风光秀美的小村子---pooley bridge 村口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名叫St Paul’s Church,这也是当地居民的活动集会中心,你可以从它的外貌猜一下它的年龄,它在这里站立的岁月足够挑战你的想象力。更可贵的是,它一直都在使用中,外表厚重沦桑,室内温暖、明亮,就像村子里那些睿智、慈善、健康、可爱的老人,让你喜欢、亲近、敬重(见图17-2、17-3、17-4)。 图17-2 村口的老教堂---St Paul’s Church 图17-3 来一张近景,这几天我们曾经在这里喝茶喝咖啡,品尝村子里的人们为我们做的各种美食甜点,和村民一起跳苏格兰舞蹈,体验他们的Sunday service。 图17-4再来一张侧影,周日的时候,我们亲手敲响了教堂古老的钟,钟声清韵、悠扬,不一会儿,村子里的人就陆续来到这里。 教堂里面宽敞明亮,布置的也颇为现代,墙上有好多油画画,画的都是当地的景色,是村子里的一位老奶奶画的(见图17-5)。伯明翰大学的两名交换生住在她的家里,据说家里就像是一个画廊,各种精美的油画都出自老奶奶之手,琳琅满目的各式瓷器,令两位入住的小姑娘大开眼界,而随后两天,老奶奶做的各种美食,除了让我们大快朵颐,更是让我们不停地发出各种赞叹之声。 图17-5 油画的内容都是取材于当地景色 村子很小,仅有的一条主街道,是单行道,宽窄只能容一辆小轿车通过,其他都是乡间小路。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片的森林、绿地,非常辽阔。村子里80%的建筑都是老房子,随便一所房子都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了,有些建筑年代直接就嵌在墙壁上,在今天看来,有的房子已不够高大宽敞,窗户也不够明亮,但是没有改造,没有扩建,没有翻新,更没有推倒重建,他们安然地住着,鲜花和绿植围绕其中,在这里,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命深处。(见图17-6)。 图17-6 许多当地居民就住在这样童话般的房子里。 我入住的这家男主人叫Alen,老两口都七十五岁了,同是伯明翰大学的高材生,一位学物理,一位学化学,退休后他们就住在这个村子里,为教堂做公益事业,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55年的光阴岁月,他们之间的默契、恩爱、无微不致的关心,常常让我动容(见图17-7、17-8)。 图17-7 这一条连椅,晴天的时候,两位老人或许经常会坐在这里休息,看看眼前的美景。 图17-8 看到窗子旁边那个像灯一样的东西吗,那个是给小鸟喂食的,女主人经常做些吃的放在里面,只所以悬在半空中,是为了防止小松鼠来抢。 村子优美安静,主人家房子对面的风景,只隔一条小路,能看到远处能看到远山、草地、绵羊(见图17-9、17-10、17-11)。 图17-9 雨雾渺渺,如诗如画的风景,美到人心醉。 图17-10 从我住的二楼房间的窗户往外看,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窗子干净的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图17-11 主人家的餐厅以及窗外的风景。 英国人家里几乎都有壁炉,但是现在大多都是装饰作用,不用来取暖,而在Alen家里见到的壁炉,一直都是烧的旺旺的,桶里装的就是煤球,这个在柴静的记录片《穹顶之下》大家都已经看到过了,椭圆形的,很干净,你可以直接用手拿,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完全颠覆了我印象中煤球的概念,我甚至觉得它们更像一个一个的玩具(见图17-12)。地毯、墙壁、家具都异常的干净,没有一点灰尘。当然,这种煤球也非常贵,问题是他们也没有便宜的,所有烧的煤都是洗干净的。他们也在煤球上面放一两块木头,外面就是森林,树木应有尽有,但是每家每年只能砍一棵树,他们会把这一棵树截成这样一段一段的码好。没有人会乱砍乱伐,也没有人会多砍多伐,所有的人都爱自然爱环境,才会有美丽的家园。只有客厅里的壁炉烧煤和木柴,其他房间的暖气都是烧气,当然这只是冬天,为了节约能源,其他季节都用太阳能(见图17-13)。 图17-12客厅一角---壁炉。这是封住火的样子,回到家里后,把外面的罩子拿掉,用火勾捅捅,火很快就会烧起来。 图17-13 加装了太阳能以后的屋顶,在屋子的背面,安装非常精细,远处基本看不出来,不会影响风景的优美程度,我也是在主人介绍了以后才注意到的。 三天的湖区之行,印象之深刻无法一一表述,优美就不用说了,干净的程度更让人震憾,空气非常洁净,尽管一直在下雨,但是我们在雨里走,特别喜欢时不时就深深的吸一口气,凉凉的,沁人心脾;水干净到什么程度呢,小河无论深浅,全都清澈见底,家里的自来水龙头拧开就能喝。我们住的这个小村子常住居民只有160人,但是夏季旅游季节游客可达到4000多人。村子里大多都是老年人,这里就是世外桃园。我们住的那家两位老人都七十五岁了,但是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每日开车接送我们,负责我们的早午餐,还负责我们整个团队的晚餐、活动安排,负责整个教堂的事务,很多食物都是当地取材,比如草莓酱就是女主人在自己的花园里采摘的,然后自己加工做成,食物的品质非常好。 湖区之行享受的都是美好,景美人美,但是再美也是人家的,我们只是一个过客而已,希望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能呼吸干净的空气,喝清洁的水,吃健康的食物,不知道这样的心愿什么时候能实现,但是就如同柴静所说的,力所能及的做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如此,这样的生活还会远吗?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8583.html 1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1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3293.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9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libseeker 2015-5-26 19:14
书香英伦之莎士比亚故居(16) 作者:欣然读书 16 追寻莎士比亚的足迹---莎士比亚故居 450 多年前的4月23日,莎士比亚诞生在在英格兰中部埃文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斯特拉福德(见图16-1),这个只有两万多居民的小镇,面积也颇为袖珍,但每年却有15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家来这里,只是,因为,莎士比亚! 图16-1 埃文河畔斯特拉福德镇 你可以没看过《李尔王》,也可以不看《奥赛罗》,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这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就像到中国,要去曲阜,看一下孔子的故乡一样,来到英国,当然要追寻莎翁的脚步,亲自到他的故乡,看一看他出生、成长,以及故去的地方(见图16-2)。 图16-2 莎士比亚故居所以地---亨利街 中学时的一篇课文《威尼斯商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博学优雅、机智勇敢的鲍西亚,曾经那么长时间鼓舞着我,让我敢于描绘自己心中的梦想,虽然最终做一名女法官的梦想并没有实现,但是,她给予我榜样的力量和前行路上的温暖,至今难以忘怀。来这里,不仅是为了寻一个梦,这是我在英国最想要去的地方,甚于伦敦。 stratford-upon-avon ,长长的名字显然不是这个小城的风格,小城古朴、精致,到处都是黑白窗格的都铎式建筑,镇子古老而宁静。埃文河水就在城中静静的流淌,成群的白天鹅、黑天鹅高擎着它们美丽的脖颈,优雅地游在河面上(见图16-3)。小镇的灵魂人物---莎士比亚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埃文河边的公园里,目光深邃,眺望远方,四周陪伴他的,是他著名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塑像(见图16-4)。 图16-3 美丽的埃文河流经小镇 图16-4 莎士比亚雕像及其作品中的人物 漫步在小镇上,莎士比亚的印记无处不在。按照在旅游中心拿到的地图,很快就能找到莎士比亚故居的所在地---亨利街。整个街道,几乎全是与莎士比亚有关的商店、餐馆和酒吧。商店里的商品、书籍、画册、唱片、衣服、帽子、玩具、明信片、贺卡等,都能找到莎士比亚的头像,就连巧克力的包装纸上,也有莎士比亚的名字。 在亨利街上,我对一处16世纪的木筋墙房子发生了兴趣,二层小楼,白墙黑窗,门口的长连椅上,一位小镇居民带着他的大狗颇吸引人的眼球,不时有旅客来询问,可不可以给他的狗拍照。这时天空飘着小雨,光线比较暗,房间里面已经亮起了暖暖的灯光,我对这样的灯光天生没有抵抗力,停住脚细细打量,原来这是小镇的图书馆(见图16-5)。 图16-5 小镇图书馆 没有门槛,没有喧嚣,进了门,正对面的墙上有一块木制牌子,上面写着这个图书馆是1905年捐建的(见图16-6),黑色的框木写着沧桑和古朴,与白色的墙面形成对比,简单而安静。看到我走进来,有一个图书馆员笑着对我点点头,算是欢迎和打招呼,然后就忙她的去了,任由我在这儿闲逛。里面的空间比较宽敞,图书、报刊、音像各安其所,有一些读者在静静地读书看报,也有一些在上网(见图16-7)。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属于这个小镇的居民,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最熟悉不过的场所,这里同样欢迎任何一个步入其中的人,不管你是谁,何种肤色,来自何方,比如我以及和我一样的游客。我可以在这儿读书看报,也可以进来找一个舒适的座位休息一下,或者只是避一下雨、暖一下冻僵的手。 图16-6 木牌上显示着小镇图书馆的历史 图16-7 整洁安静的小镇图书馆 紧挨着图书馆的胡同里是一个书店,“The Shakespeare bookshop”的名字格外醒目(见图16-8),书店的旁边就是莎士比亚故居,一群群学生在排队等候参观(见图16-9)。 图16-8 小巷里的莎士比亚书店 图16-9 故居前等待入内参观的学生 莎士比亚故居是一幢积木式的两层小楼,白色的外墙,黑色的窗棂,红色的屋顶。莎士比亚就在这个小屋诞生(见图16-10),他早年掇学,跟父亲经营皮毛生意,如今,当年的剪裁工具依然静静地陈列在这里。整个故居的内部空间现在看起来,非常狭小而局促,但是处处遗留着岁月打磨的痕迹。我在仔细察看一张书桌的时候,旁边的讲解员马上告诉我,这是一张1550年的桌子,比莎翁的年纪还要长,而莎翁安葬的圣三一教堂,建于1269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宋时期,我在想,国内哪个城市还能有那个时期的建筑,并且还在好好的使用中呢。 图16-10 莎士比亚故居 故居的右侧,是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而建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心,里面陈列着莎士比亚的作品和各种雕像、画像,一侧的大墙上悬挂着37幅青铜圆浮雕,每一个代表着莎翁的一部戏剧(见图16-11)。院子里有一面墙,上面展示着莎翁的每一部作品(见图16-12)。研究中心收藏着数万种莎士比亚戏剧的版本,和不同文字的莎士比亚著作,包括1623年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是世界三大莎士比亚图书馆之一, 图16-11 青铜浮雕墙 图16-12 莎士比亚作品展示墙 其实,历史就在屋顶的青苔中,在古老的窗棂上,在繁复的雕像上,甚至在磨光的鹅卵石路上,历史就在街边,在眼前。在这样的小镇中游走,文化可感知,历史可触摸,时光已然穿越,莎翁似乎就在这个小镇上住着,从来不曾远离,人们谈论着他的戏剧,等着看他的演出。就连他的生日,每年的4月23日,也被定作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的读书人和爱读书的人,都会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4481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热度 2 libseeker 2015-5-17 16:45
书香英伦之英国的“ National Trust ”(15) 作者 欣然读书 15 游览有故事的风景---英国的“ National Trust ” Marian 是我在英国认识的一个朋友,以前是一位护士,现在退休了,经常做一些与慈善有关的公益活动,为人和善而且热心,她向我介绍了英国的“National Trust”,并且带我去了附近的一个景点,让我对英国的“National Trust”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 “National Trust”翻译成中文叫“国民信托”。它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从事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团体。它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购置、接受大众捐献或以签订契约等方式获得财产,然后再给予保护和修复,并对社会大众开放这些财产。目前,全世界已经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或正在建立这样的组织,如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其中,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组织结构最完善、覆盖面最广的,就是英国的国民信托。 英国作为世界上信托制度的发源国,其国民信托制度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它是1895年由三位英国维多利亚慈善义工发起设立的。他们担心英国快速而无控制的工业化会对环境产生广泛的不良影响,因而成立国民信托,以扮演监护者的角色,协助国家保护受损的海岸线、乡村地区以及历史古迹。目前国民信托受托管理25万公顷的乡村土地;总长度700英里的海岸线;超过200个的花园与建筑物。英国国民信托为公益组织,与政府部门完全不相关,其主要的运作支持来自于超过300万的会员以及其他的有关收入。凡是加入该组织的会员都可免费参观、访问这些财产。 “National Trust”在英国涵盖很多景点,这些景点实际上就是一些有钱人的物质遗产,这些巨额遗产的继承和保护不是他们的后裔能够承担得起的,所以,就要依靠社会力量来完成。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有关人员把景点保护和修复得更美,来吸引大家掏钱观光旅游。这样,保护遗产有了资金保障,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去处亲近大自然,一举两得。 刚来英国的人一般都不知道“National Trust”,这是因为,这些景点一般都在风景优美幽静的效外,需要开车才能去,适合全家或朋友一起去那里休闲,每个景点也会针对家庭和小朋友组织许多有趣的活动,周末或者节假日期间,“National Trust”的每一个景点都会有许多人去游玩,而针对外国人的旅游公司一般不会组织旅客到这里来,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需要去了解伦敦、爱丁堡这样的著名景点,当然,这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没有可比性。如果时间宽裕,不妨选择一处,体验一番。 “National Trust”有非常灵活的参观方式,你可以买年票,成为年度会员,这样一年中去英国的任何一个“National Trust”都不用再花钱,也不限次数;也有终身会员(就是买了终身票);也有短期会员(比如买了月票);也可以去一次,现场买这一次的票,;当然,各个景点也都有免费开放的部分,随便看,不花钱。Marian就是年度会员,她有时还会来这里做志愿者,所以停车也不花钱。 我们选择的地方叫“Baddesley Clinton”,这个小镇也拥有同一个名字,我在想也许是因为这个名族,小镇才取了同样的名字吧?这期间又不知会有多少故事?一处风景名胜,常常因为有了这些传奇式的人物,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 一起跟随我的脚步,来看看这栋古老的房子和美丽的风景吧。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房子大部分都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真的不敢相信它们被保护的这么好。这家的主人是一个知名律师,房子及其室内陈设大多由他设计建造。他的家族一直以他为骄傲(见图15-1、15-2)。 图15-1 已有1500年历史的老房子 图15-2 房子建在一片水域之中,这小小的石桥也尽显岁月打磨的痕迹 房子周围是成片的草地和树木,放眼望去,丛林、绿地,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见图15-3、15-4)。 图15-3 房子周围美丽的风景 图15-4 远处星星点点的都是可爱的羊儿。 整个房子的主体建筑环在一个水域之中,我很担心这样会对房子的保护不利,但很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它们在水中已经站立一千多年了(见图15-5、15-6)。 图15-5 就这样站成一棵树,历经千年的时光,仍能与你相伴 图15-6 人处自然的和谐相处,美到人心醉 主人的书房,到处都充满艺术气息,他有许多画家朋友,房间里也挂满了油画,并且有专门的画室。装满书的简易书架,占据书房中的每一个角落(见图15-7)。大大的落地书柜,非常精美、华丽,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见图15-8)。 图15-7 书房中到处都是书架和书,这只雕刻繁复的老鹰是一个演讲台 图15-8 我站在房间中央,凝视着这个高大华丽的落地书柜,书籍和爱读书的主人,是否是这个家庭能够兴旺并且不断传承的原因之一呢? 这个家具的年龄就写它的在脸儿上,那些白色的小图案都是用动物的骨头做成的,包括1683的字样。房间里的这样的家具有好多,全部都是英国橡木做成的(见图15-9)。 图15-9 古老而保存完好的橡木家具 在英国的教堂里,我曾经见过许多美丽的彩色玻璃窗,而在家庭中,彩色的玻璃装饰比较少见,在这里,我看见整个房间充满了盾形图案的玻璃,色彩丰富,图案和花纹都非常考究,显示着房间主人不凡的人生(见图15-10)。 图15-10 窗户旁边雕刻的花纹以及玻璃上彩色的盾形图案 这两个物件儿你知道是什么吗?第一件是个带手摇把儿的圆形物品,我猜了两次,讲解员都笑着摇头说“No”,我的朋友也都猜不出来(见图15-11)。第二件是两个外形奇特的家伙,静静地呆在壁炉上方的搁板上,不断地有游客来猜它们叫什么名字,作什么用途(见图15-12),久猜不中之后,我喜欢上了上面那只古老的钟表,1500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它用滴滴答答的永不停歇的脚步,丈量着岁月的长度和深度,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许多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就这样一步一步演进而来,而现在的小朋友也只能从这样的地方了解有关知识,看一看它们曾经的模样。 图15-11 这是干什么用的,你猜出来了吗? 图15-12 这个又是什么呢? 岁月的痕迹刻画在每一块石头上,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虽是冬季,寒气逼人,但是小小的庭院内部的花园修整的非常考究,绿色的藤蔓爬满窗棂,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每一棵石子儿都经过认真挑选。 图15-13 满眼绿色、修整考究的内部花园 另一处院落是人们休闲的场所,有一间宽敞的咖啡厅和茶室,院子里也放置了许多桌椅,有太阳的天气,逛累了坐在这儿喝喝下午茶,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见图15-14),当然你也可以逛逛旁边的小商品店,大部分都是环保产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相当规模的二手书店(见图15-15),爱书的朋友可以在这里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说不定能就淘到喜欢的书籍呢,我买了一份1987年出版的二手英国地图,上面签有一个英国人的名字,有的破损的地方也被细心的裱好。我猜想这份地图的原主人也是一个爱旅行、爱读书的人吧,世界就是如此奇妙,我会带上这份地图继续我以后的旅程。 图15-14 寒冷的天气,我们只好跑到室内去享受咖啡的味道。 图15-15 满满当当的二手书店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1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英国的“National Trust”(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90845.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7996 次阅读|4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14)
libseeker 2015-5-8 20:39
14 格洛斯特的老裁缝—比 · 阿特丽克 · 斯波特博物馆 作者:欣然读书 今天我要去拜访英国东南部的一座古城---格洛斯特市,它是格洛斯特郡的首府,位于 塞文河 下游东岸,伦敦西北151公里处,这座历史悠久、安静古朴的小城,原本一直默默无闻,但是后来因为格洛斯特大教堂两次被用作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而名誉天下(见图14-1、14-2)。 图14-1 著名的格洛斯特大教堂 图14-2 《哈利波特》电影中的霍格华兹魔法学校走廊 与沧桑厚重的格波斯特大教堂相比,这里还有一处令人着迷的风景,那就是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许多人到这里寻找他们童年生活的影子,斯波特和她笔下那些可爱的动物们为古老的格洛斯特城增添了一抹活泼可爱的童话色彩。 虽然刮着风,虽然下着雨,我还是背起背包,享受一个人的旅行。 毛毛细雨不停歇地下着,雨滴落在身上、头发上,晶亮亮的,为寒冷的冬日旅程添了一些情趣。沿着这条狭长的湿湿的石板小巷向悠然踱步,两边有许多漂亮的小店(见图14-3)。远远的看见一个很有沧桑感的穹形石门,有几个年轻人在照像,走近,旁边是一个精致的小店,白色的墙壁,白色的方格门窗,透着暖暖的桔黄色的灯光,定睛细瞧,门楣上方的招牌上竟然画着---格洛斯特裁缝家的那只可爱的小老鼠。 图14-3 悠深的石板小巷 图14-4 童话小屋---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博物馆 原来这就是比 · 阿特丽克斯 · 波特博物馆(the world of Beatrix Potter), 还记得小时候读过的童话故事《格洛斯特的老裁缝》吗?话说,格罗斯特市的老裁缝为市长缝制新婚礼服,布料剪裁得差不多了,可惜没有丝线了。老裁缝着急得生病了,市长新婚之日临近,是谁在暗夜里帮助老裁缝完成了这件精妙绝伦的礼服?就是这只善良的小老鼠将裁缝从困境中解救出来,故事的背景就发生在这里哦。这个就是以童话作家、绘本作者比 · 阿特丽克斯 · 波特和她的童话故事为原型开设的特色博物馆和极具童话特色的小店,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见图14-5)。 图14-5 依照童话故事的原貌打造的童话小屋 如果你没看过《格洛斯特的老裁缝》,也没有关系,你一定知道彼得兔吧,小兔彼得、小猫汤姆,小猪布布,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你都记得吗?这些都是波特小姐笔下的童话里的主人翁。一百多年来,一直打动着全世界孩子们的心。 步入童话般的小店,木制的斜坡屋顶,横梁上挂着古色古香的黑色金属框架的小小吊灯,电视里正在播放比 · 阿特丽克斯 · 波特的系列童话彼得兔的故事片,货架上琳琅满目全部都是可爱的小饰品,童话里的各个角色全部都能找到他们的踪迹,每一个都令人爱不释手(见图14-6)。 图14-6 各种可爱的小挂件、小玩偶、小饰品 我买下了门楣招牌上画的那只读书的小老鼠(见图14-7),为了找到这只小老鼠的包装盒,那个胖胖的店员趴到柜子底下,翻腾了半天,我反复说不必了,其他的包装材料也一样,只要稍加保护,不碰碎就行,但是店员还是契而不舍,到最后还真找着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真让我感动,这种深深打动我的认真精神,又让我对这个国度、这个城市增添了莫名的好感。 从童话回到现实,2015年,让这个小家伙陪伴我的读书时光吧。 图14-7 爱读书的小老鼠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1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7614.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4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塞谬尔·约翰逊故居博物馆(13)
热度 3 libseeker 2015-5-5 21:59
书香英伦之 塞谬尔 · 约翰逊故居博物馆 (13) 作者: 欣然读书 13 在利奇菲尔德遇见塞谬尔 · 约翰逊博士 利奇菲尔德,英国英格兰斯塔福德群(staffordshire)的一座小城,距离伯明翰仅25公里,以利奇菲尔德大教堂而闻名。 这座精美的小城到处都是庭院花园,砖石铺成的古朴街道镶嵌着鹅卵石。这里除了拥有浓厚的基督教特色之外,也曾是当年一些思想巨匠生活的地方:著名的学者和词典编撰者 塞谬尔.约翰逊 就出生在这里,伊拉斯谟.达尔文(Erasmus Darwin,查尔斯.达尔文的祖父)也曾在此居住并从事研究多年。 图13-1 广场中央的塞谬尔.约翰逊博士雕像 一尊巨大的约翰逊博士的雕像矗立在集贸广场的中央,这尊雕像的旁边是一幢有着高高尖顶的大教堂。因为这尊雕像,沉闷的广场立刻鲜活起来(见图13-1)。事实上,约翰逊博士早已成了他的故乡的骄傲,有关他的博物馆和书店就在这条街道的一端,一座四层的白色的房子,小小的门窗,让人无法和博物馆以及书店联系起来,以至于我反复在这条街道上走,才把他找到(见图13-2、13-3)。但是,走进去,还是让人有一些意外的惊喜。 图13-2 塞谬尔.约翰逊博士博物馆和书店 图13-3 博物馆美丽而精致的橱窗 在这之前,我对这位以编纂《英语字典》而闻名的著名作家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而事实上,约翰逊博士以《英语字典》而名扬天下,并且成为英国人的骄傲。他以八年的时间在六个助手的帮助下,于1755年独立完成了这本巨著(见图13-4)。这部字典雄霸了英语世界一个半世纪之久,直到1928年的《牛津英语大辞典》。而少有人知的是约翰逊博士由于幼年患病,不仅重度近视,而且一只眼睛几乎全瞎,这更让人们对他崇敬万分。 图13-4 其中一个展室里展示着约翰逊博士编纂的字典 图13-5 约翰逊博士各个时期的肖像和取得的成就 这栋白色的房子建于1707年,塞谬尔.约翰逊于1709年出生在这里,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直到1737年离开利奇菲尔德去伦敦工作。这个博物馆就是由约翰逊的父母捐建的。 进门后是书店,再往里走,才是博物馆,包括地下一层以及地上四层都是有关约翰逊博士的展室,空间都比较精致小巧(见图13-6)。 图13-6 博物馆导览图 图13-7 约翰逊博士的书房,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我仔细地参观了博物馆的每一个展室,并在wood library的留言簿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英国版的到此一游(见图13-)。在这个我见过的最迷你的图书馆里,收集了自1901年以来,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人们的签名。 图13-8 签名簿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留言,我在自己的名字后面郑重地写上:中国.曲阜 整个博物馆小巧而精致,许多展室布置得非常有趣,踩着吱吱作响的木地板,好像穿越时空,在和约翰逊博士隔空对话,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坐下来,以他为素材创作一幅手工作品(见图13-9)。 图13-9 活泼有趣的展室布局 一个城市,因为有了一座千年教堂而变得沧桑而厚重,因为有了塞谬尔.约翰逊以及伊拉斯谟.达尔文等文化名人的足迹而变得灵动而有个性,而这也是利奇菲尔德这个小城的魅力所在。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1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747.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872 次阅读|3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简·奥斯汀故居(12)
libseeker 2015-5-1 21:36
书香英伦之简 · 奥斯汀故居(12) 作者:欣然读书 12 在巴斯小城寻访简 · 奥斯汀故居 巴斯,这个城市的名字简单明了,甚至有些直白,但却并不妨碍它成为 英国 唯一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的城市。 傅雷 曾经说巴斯是一个“精致而美丽的城市”(见图12-1),精致是来自 乔治亚 时期的房屋 建筑风格 ,古老而独特,令人叹为观止;美丽是来自于景色绮丽的乡村风光。 如果仅仅是这些,还不足够让我坚定地来到这里,毕竟在英国,历史悠久、风格迥异的小城实在是太多了。真正让我心向往之的,是简.奥斯汀和她的《傲慢与偏见》。 图12-1 古朴、典雅、精致而美丽的巴斯城 在英国著名的作家里面,莎士比亚、夏洛蒂.勃朗特和简.奥斯汀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当初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还曾经让我极想去做一个女法官,也为了纪念这样一个梦想,在我来英国不久就去拜访了蜚声中外的莎翁故居。 而除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以外,《傲慢与偏见》是唯一让我一读再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当年上大学的时候,几乎全宿舍都是“奥斯汀迷”,大家不厌其烦地谈论着书中的每一个情节,街道、房间的陈设、马车、达西先生深邃的眼睛、女孩们的古典发型,甚至连繁复精美的服饰,高腰的长裙、荷叶边的裙摆、蕾丝花边、迷人的服装皱褶,都会成为我们乐此不疲的话题,大家谈论、憧憬、笑闹,享受着简.奥斯汀带给我们的、在那个时代永远无法企及的文艺和小资。而出生在富贵家族、风流倜傥的达西先生,最终选择了表面傲慢、内心善良、出身平凡的女孩伊莉莎白,也许这也是让女人们心动的原因吧。 来到英国以后,邻居住着一位英国的老太太,非常巧合的是,她竟然也是一个“奥.斯汀迷”,于是又从她那里借来了CD,将影片《傲慢与偏见》、《情感与理智》、《爱玛》全部温习了一遍。 简.奥斯汀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人们甚至将她和莎士比亚并列,她的一生非常短暂,一共只留下6部作品,这对于一位名作家来说,也许算不上高产,但是她的作品篇篇精品,并且全部被改编为电影。她在作品中描写的爱情与婚姻让人着迷,现实、理智又充满浪漫。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爱情故事,奥斯汀本人却一直未婚,最后死在了自己姐姐的怀里,令人嘘唏不已。 巴斯并不是简.奥斯汀的故乡,但是她在这里生活了五年,五年的时光成就了她的作品和她身后的声誉,却没有让她爱上这座城市,她离开这儿的心情是“啊,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也许这只是因为她那段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真爱。她选择了终生不嫁,把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创作。 不管奥斯汀喜不喜欢巴斯,巴斯人始终是把她作为他们的骄傲,并为她设立了纪念馆,每年都会有许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买一本她的小说,在她的故居喝一喝下午茶,走她走过的街道,驻足于她流连过的橱窗,体会世事的美好和遗憾。两百多年来,人们就这样阅读她,怀念她。巴斯人觉得还不够,后来又设立了一个节日还纪念她,这就是一年一度的简奥斯汀艺术节,你可以想象,那时整个小镇的人们都身着18世纪后期的服装,组成长长的队伍,在巴斯最繁华的街道进行游行和表演,似乎穿越回到了19世纪初期。多少年来,人们被她的文学作品深深影响,许多女性对于婚姻、爱情、家庭的观念都来自于简.奥斯汀的小说,她理应受到人们怀念和尊敬。 图12-2 故居门口的简.奥斯汀蜡像 奥斯汀的故居位于盖尔街上,是一栋普通的住宅楼,临路是一扇小小的门,房子所在的街道还保持着200年前的面貌,古老而宁静,与主人典雅的性格也非常合拍。门口有一尊简·奥斯汀蜡像,不时有游客在与这位女作家合影(见图12-2)。进门外的小商店卖奥斯汀的书籍以及各种纪念品(见图12-3)。 图12-3 位于故居一楼的纪念品商店,店员穿着复古的衣服 巴斯是一个古朴、沧桑的小城,因为简奥斯汀,而多了一些灵动和浪漫。离开巴斯的时候,已是夜幕初上,那湿湿的古板小巷悠长而安静(见图12-4),一盏盏暖暖的灯光亮起来,与天幕上的月牙遥遥相映,让人有些穿越时光的错觉(见图12-5)。 图12-4 悠长而安静的小巷 图12-5 古朴的建筑、深邃的天幕、暖暖的灯光,让人恍若隔世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11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586.html 1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威尔士国家美术馆(1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6292.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2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热度 4 libseeker 2015-4-19 11:33
书香英伦之温莎图书馆(10) 作者 欣然读书 10 在温莎小镇享受图书馆的温暖---温莎图书馆 温莎是英国东南部伯克郡的一个小镇,位于泰晤士河的南岸,距离伦敦市中心仅32公里,因温莎城堡而享誉世界(见图10-1)。温莎城堡是英国王室的行宫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温莎城堡是使用最久最古老的皇家寓所,又因为英王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情故事,而颇具神秘、浪漫和传奇色彩。 图10-1 温莎城堡外观 小镇古朴典雅,许多英式建筑仍然保留了中世纪的风貌,置身其中,犹如穿越时空。正对着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的就是一条主商业街,两边店铺林立,美术馆、艺术品店穿插其中,令人惊羡不已(见图10-2)。 图10-2 十字路口中心的维多利亚女王雕像 当我在路标上看到“Library”字样的时候(见图10-3),我知道,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是无法用来吃饭了,我要去这个小镇的图书馆看一看。 图10-3 指向不同方向的路标,会标明这条路上的主要建筑物 因为商业街上密密挤挤的都是店铺,我来回走了两趟,明明路标上有,就是没有看到图书馆的影子。后来经过仔细的寻找,在温莎主商业街的中段,发现了一条细细窄窄的小巷,沿着巷子小心地行走,因为就算一个人走也不算宽敞,拐两个转角,再下四五个台阶,眼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对于购物街的拥挤,这里幽静而敞亮,有一小片可以停车的空地,一栋红砖小楼格外醒目,与之相反,墙体上的“Windsor library”字样却低调而温婉,不过,旁边皇冠和狮子的图案为这栋精致的建筑,平添了一些皇家的气质(见图10-4)。指示牌也是偏于一隅,静静地立在小院的矮墙边,差点都没有看见(见图10-5)。当我确认这就是具有浪漫传奇色彩的皇室小镇温莎的社区图书馆时,心中不免有些小兴奋,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全部泡在了图书馆里,有时,精神食粮真的能替代物质食粮。 图10-4 美丽的小镇图书馆 图10-5 偏安一隅的指示牌 看到门边的牌子了吗,除了图书馆,这里还是社区公共学习中心和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理念早已根植并实践于英国每一个社区图书馆中(见图10-6)。 图10-6 图书馆同样也是学习交流中心和信息中心 外面冷风伴着小雨,拿着相机的手已经冻的不听指挥,推门而入,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立刻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似乎连心灵也放松下来。 馆舍不大,一楼是主服务区,实用型的家具,灵活的空间摆放,一切都已方便读者为目标(见图10-7)。 图10-7 空间摆放灵活、紧凑、方便 儿童图书馆是每一个社区图书馆所必备的。这里主要是低幼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每周有专门的讲故事时间,和其他到过的社区图书馆并无差别(见图10-8)。另有青少年阅读区,主要供中小学生放学后在这里阅读和写作业。 图10-8 儿童图书馆是英国每一个公共图书馆必备的空间 自助服务区在入口处的左手边,读者可以自助借还书,墙上的装饰画是泰晤士河的天鹅(见图10-9)。desk help就在正对门口的地方,方便读者咨询。这里的图书馆员永远热情洋溢,永远细致耐心,他们几乎熟知小镇上的所有居民以及他们的阅读喜好(见图10-10)。 图10-9 入口处的自助服务区 图10-10 简单而朴素的咨询台,优质而贴心的服务 这是商业街上一家书店的照片,书籍的分类摆放、荐书台、方便的阅览座椅、免费WIFI,还有一些极具特色的地方图书,书店和图书馆已经极为相似,只不过是以售卖新书为主(见图10-11)。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这里呆上一天,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图10-11 书店内的摆放 图10-12 这是书店的二楼,没有工作人员,如果要买书需要拿到一楼的收银台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10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289.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6377 次阅读|4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libseeker 2015-4-17 21:47
书香英伦之卡迪夫城堡图书馆(9) 欣然读书 9 风景中的风景---卡迪夫城堡图书馆 卡迪夫城堡以其沧桑的历史和华丽的建筑,吸引着世界各地游人的脚步,而在这座城堡里,有一座私人图书馆同样散发着高贵独特的魅力(见图9-1)。 图9-1 雕梁画栋的卡迪夫城堡图书馆 卡迪夫城堡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可以见到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城墙。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城堡后面的中世纪城堡最早由罗马人建于2000多年以前,后由诺曼人重建;另一部分是各个时期兴建的公馆,集哥特式、阿拉伯式、希腊式等众多建筑风格于一体,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哥特复兴式的公馆,极尽奢华繁杂,富丽堂皇,这主要是因为后来的堡主候爵家族因做煤炭生意而富可敌国,也因此候爵家族才能投入巨资修复城堡。 装修后的城堡有上百个房间,大量壁画、彩绘、浮雕,讲述着一个个世事变迁的故事的同时,也尽情展示着这个几乎可以说是用黄金堆起来的城堡。 在所有的房间里面,图书馆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其实,叫它私人书房或私人图书室更为确切,但是人们还是习惯地称它为图书馆,这是因为在英国,奢侈的建筑很多,城堡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在英国甚至欧洲的城堡中,拥有如此规模和气势的图书馆,的确十分罕见。 这个图书馆位于住宅最古旧的部分,它的其中一部分一度成为十五世纪时期大厅,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它被分为两个房间,十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William Burges才将其建成一座供比特侯爵三世使用的大型图书室。 此房间是城堡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因为它仍然保留着专为这间内室设计和建造时的原始书架和书桌。书架和书桌都有着华美的装饰(图9-2)。 图9-2 精致华美的书架及书桌 图书馆以文学和语言为主题,壁炉台上刻有希腊、希伯来、亚述、象形文字和古北欧文字等五种“古代”语言。这些文字被刻在人物的手臂以及他们手持的画板上,而这些人物均由Thomas Nicholls雕刻,而最右边侧着身体的那位据说雕就是侯爵布特三世本人,他也是个语言天才(见图9-3)。 图9-3 壁炉上方的手持画板的人物雕刻 家具均饰以雕纹嵌边装饰品,这些装饰品由比特候爵自己的工场制作(见图9-4)。工场里面汇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工匠,他们分工建设这些建筑项目。 图9-4 这些书及书架,经过岁月的打磨,更加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尽管比特候爵对中世纪的世界非常入迷,但他还是热衷于现代发明,城堡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即安装有中央采暖系统。图书馆阅览桌的基座里面包含中央采暖系统的散热装置(见9-5)。 图9-5 每一个宽大的阅览桌下面的基座里,巧妙地安装有中央采暖系统的散热装置 室内宽敞明亮,四壁雕梁画栋,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两种颜色,采用丘比特人物图装饰,每面墙壁上都刻有比特侯爵最喜爱的作者的名字。据说这位坐拥 “ 金山 ” 的公子最大的癖好,就是泡在图书馆里读书。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卡迪夫城堡,为我们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古今魅力,城堡中极尽奢华的图书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172.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9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3068.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3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libseeker 2015-4-17 06:31
书香英伦之卡迪夫中央图书馆(8) 作者:欣然读书 8 《神探夏洛克》的取景地---卡迪夫中央图书馆 看过《神探夏洛克》吗?其中有一个镜头是在图书馆中寻找破案线索,那深蓝色的地毯,长长的书架,犹如星河灿烂的灯光,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的,当时的取景地就是卡迪夫中央图书馆。 卡迪夫是威尔士的首府,英国西南部的重要港口和工业、服务业中心,人口30万,面积120平方公里。 卡迪夫中央图书馆坐落在城市的中心,距离火车站五分钟就可以走到,周围就是商业区,现代化的建筑和古老的店铺交错耸立。 现在的卡迪夫中央图书馆,于2009年3月建成开放,是一栋非常具有现代感的建筑,门前的雕塑几乎与楼同高(见图8-1),地面上装饰着看似很随意的威尔士语字母和单词,透明的自动门上是橙色的读者读书的剪影图案,醒目有趣,很吸引眼球(见图8-2)。深色玻璃外墙超过2000平方米的,外墙的玻璃图案很像随意放置在书架上的书本。因地处卡迪夫市的黄金位置,这栋六层的图书馆也成了卡迪夫的地标性建筑。 图8-1 现代感十足的卡迪夫中央图书馆 图8-2 自动门上装饰着读书的图案 图书馆内空间通透,光线明亮,又处在城市繁华的中心地带,是居民休闲、阅读、思考的绝佳去处,已成为卡迪夫居民的“公共大书房”(见图8-3)。馆内大约有九万册藏书,其中有一万册威尔士语书籍,馆内所有的标识都采用英语和威尔士语两种语言。虽然英语和威尔士语都是威尔士的官方语言,但是现在只有11%的本地人说威尔士语,是真正的小语种,英国官方现在也采取了一些保持措施,中小学校里都同时开设英语和威尔士语言课程。 图8-3 通透、舒适的阅读空间 图8-4 带小桌板的休闲阅读椅 儿童区设在二楼,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照进来,洒满大半个房间(见图8-5),再加上色彩明亮的空间,设计新颖活泼的家具(见图8-6),能让小朋友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在我参观期间,进进出出图书馆的小读者非常多。 图8-5 洒落阳光的儿童活动空间 图8-6 活泼的儿童家具 因为有充足的时间,我到一楼的咖啡吧要了一杯咖啡,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看窗外或悠闲或匆忙的行人,看小朋友在广场上与鸽子嬉戏,每当这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看书累了,逛累了,就在这咖啡的香气里消磨一下时光,看看风景,发发呆,有时候,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8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662.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3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libseeker 2015-4-15 22:54
书香英伦之利物浦中央图书馆(7) 欣然读书 7 越走进,越欣喜---利物浦中央图书馆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国家,也是世界是公共图书馆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最近几年,因为财政问题,政府压缩经费和削减关闭图书馆的消息,与民众保卫图书馆的抗议行为,此起彼伏。今年十月,利物浦政府关于关闭19个公共图书馆的提议,和英国作家与民众对挽救这些图书馆所作的抗议,又将此类事件推向了风口浪尖,还好,最终的结果,这些图书馆可以继续保持开放,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英国人对图书馆的热爱,图书馆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因为这件事,特别想去利物浦图书馆看一看。于是,一张火车票,一个背包,就踏上了一个人的旅行。 火车站的对面就是威廉布朗街,这个区域被称为城市的文化区。一走出火车站,标志性的惠灵顿圆柱就在眼前,而著名的沃克艺术画廊、利物浦中央图书馆、利物浦世界博物馆比肩站在它的一侧(见图7-1),不出五分钟的时间就能走到,这真让我有点喜出望外,其他任何景点对我都失去了吸引力,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泡在了这三个知识和艺术的殿堂里。 图 7-1 高高的惠灵顿圆柱的对面,三栋蜜石色建筑就是图书馆、艺术馆和博物馆 第一站,当然选择图书馆。这里与我来之前的想象大相径庭,用“一派繁荣,生机盎然”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座建筑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去年刚刚重修开放。而在建筑外面的一处矮墙下,就有自动环书箱,如果你只是还书,不用进图书馆,顺道就能搞定了(见图7-2)。进门处的设计非常独特,长长的地面上刻满了文字,直通到馆内(见图7-3),就在我新奇地端详这些文字时,图书馆的自动门开开合合,不断有读者进进出出,我注意到有一位女性读者提了一个大大的包来还书,足有二三十本。进门处的前台有两位图书馆员,不停地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当我询问没有借阅证能否进去参观和看书时,那位高大的男馆员,用夸张的语言、表情加手势给予了肯定。 图 7-2 24 小时自助还书箱就设在路边的矮墙上 图 7-3 通向知识的大门 --- 设计独特的门前通道 这里虽然没有伯明翰图书馆那么奢华和现代,但是其规模、服务、布局、收藏以及浓浓的学习氛围,让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我倒更喜欢这里的厚重、严谨与朴实。来此学习的人非常多,便是忙碌而安静,当然,也有如我这样的参观者。 皮克顿阅览室和霍恩比图书馆也都向所有人开放,除了惊艳,真的没有词语可以形容初见时的感觉,我找了一个座位坐下来,不知是该闭目屏息沉浸其中,还是该贪婪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见图7-4)。最后,我还是顺着小小的雕花旋转楼梯拾级而上,缓缓地绕着阅览室二层的书架,感觉千百年来这些来自历史深处延续而来的知识财富的洗礼(见图7-5)。 图 7-4 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图书馆,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图 7-5 沿着美丽的雕花楼梯,穿行在知识的殿堂里 每层靠窗的位置,都是读者学习看书的地方,不仅风景优美,光线明亮,而且也非常安静,免受打扰。中间环形的周边设计的都是计算机区域或者是临时阅读区(见图7-6),当然如果你需要小组学习或者更安静的区域,也有一些半封闭或封闭的学习间,网上预订就可以了。在书架之间的一些空闲区域则有许多展柜,展览一些活动的成果和一些收藏的有纪念意义的书籍。自动扶梯不停的运转着,承载的是读者匆匆的脚步和求知的渴望,也展示着这座图书馆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图 7-6 光影交错,古今变幻,这里是不落幕的盛宴 沃克艺术画廊和利物浦世界博物馆,同样让我流连其中,不舍离去,在这两个地方参观时,有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儿参观、上课,早就听说国外的小孩子都是在博物馆或艺术馆泡大的,果然如此。在离开沃克画廊结束我一天的行程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名叫“the reading woman”的台历,12幅以“阅读”为主题的世界名画,让人爱不释手,买下来沾一沾利物浦的文化和艺术气息,也以此纪念这一日难忘的书香之旅。 延伸阅读: 1 欣然读书:图书馆员书香英伦之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3.html 2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伯明翰大学图书馆(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0935.html 3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阿斯顿大学图书馆(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182.html 4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考文垂市图书馆(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415.html 5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圣诞期间的图书馆(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1684.html 6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谢菲尔德中央图书馆(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7 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卡菲利图书馆(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882455.html
个人分类: 圕人堂|5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