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陈益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理想的人生是放纵理想
热度 3 icenter 2015-5-7 16:04
看到同学链接过来的文章:“天才的人生是来一场无休止纵欲”。作者由最近国外大热的“模仿游戏”中真实的主人公图灵的一生说起,试图描绘天才的精神世界。最震撼我的反而是最后介绍的一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他在发表关于孪生质数的论文并数学界引发震动时,已经六十岁左右了。之前默默无名,穷困潦倒。他跟来访者说,全世界能顺畅看懂他那 56 页论文的人,也就 10 人。语气平淡却难掩骄傲。 此时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如此孤独穷困的人生,因为一个单纯的追索而张狂。 叔本华说“不孤独就庸俗”,所以多少仁人志士孤独一生。罗素在其“幸福之路”中认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类人是科学家,他们的理想、事业、喜好是统一在一起的,而且自己就能实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科学更多的是理论上的)。这样的科学家不怕孤独。张益唐就是一个佐证。 当我们因无人喝彩而苦闷,当我们因为机遇不公而抱怨时,不妨想想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么?马斯洛以“需求五个层次”,确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是人类的天性。他发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自信,乐于并善于以自己的优势能力去从事喜欢的事情。 “它是一种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满足他所能满足的一切欲望。” 这样的自我实现,不依赖外界条件,永无止境,永远乐在其中。在缺乏信仰的中国,自我实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一种态度。 既然大家多是科学相关,已经具有了自我实现的先天优势,又何必纠结现实的无奈。不若以自我实现超越烦扰,战胜孤独,在为科学奉献一生的过程中快乐。
个人分类: 思考|290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