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计算机专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计算机硕士的思考
热度 10 xdcaxy2013 2014-10-30 15:43
五年前的暑假,当我领取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和计算机行业开始结缘,现在算来已经有五年多了,身在这行,也深深的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从本科到硕士的成长经历,今天也想讲讲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来看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总体可以分为:(1)研究型的,比如大学,研究院。以理论研究为主。(2)实用型的,偏硬件类的,比如联想,小米 (3)偏通信类的,比如华为,中兴,思科这样的(4)偏软件类的,百度,阿里,腾讯(BAT)这样的。(5)偏运维,比如移动,联通等等。(6)其它类。如各大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医院的信息中心,公务员等等。 综上可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谓很幸福,就业面如此之广。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依旧是一片的迷茫呢?下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记得高考完,当时填写志愿后,谈起大学计算机专业,那就是从大一军训完开始就一直在实验室待,解决国家重大专题,个个五笔,网站玩的流转。四年出来只要涉及计算机的东西什么都会。入学军训结束后,开始上课了,大家手头到手的书是《高数》,《工程制图》,《英语》等等。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新鲜感,准备好好学专业课的,劲头没了,于是很多同学开始迷茫大学生活。开始逃课,睡觉,恋爱,考试只求过。大一大二的两年基础课程学习,到大三很多人早已经没有了学习专业课的动力,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准备报辅导班,考研的时候,我们的专业课开始了,依旧是比较理论化,偏向于基础性的研究。这个时候我们的本科生会非常的失望,感觉四年白读了,计算机程序没多少会写,自己甚至连组装电脑都不会。然后就到了要毕业滚蛋的境地了。读研以后亦是如此,每天面对论文,会觉得所学东西用处不大,太过理论,出去甚至不如高中生会编网页。。。 造成这样的局面不能只批评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生自己也有很大毛病,还是不能正确的理解大学的精神含义,如果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们,在高考完那两个月开始报个培训班或者自己每天开始编写代码,那么在进入大学军训以前,就至少会初入编程行,懂得最基础的代码,例如C。进入大学后利用每个寒假暑假申请进去企业实习,参与项目,还有实习工资可以拿,也不会到大四毕业很多人连毕业答辩系统都自己写不了,而现实中我们的同学暑假寒假多数在家无所事事,或者打工也是去饭店当服务生这样的工作。等到毕业地时候很多人又是想考公务员这些,于是拿起《申论》这些,造成了计算机专业很多毕业生计算机素养的缺乏。当然考公务员这些本身没错,只是就专业培养而言是失败的。 学校的理论,比如算法,比如软件工程这样的东西首先是非常的有用的,但是我们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往往把精华当成了垃圾,上课睡觉,玩手机,逃课普遍化。我在想我们的大学能否在高考完之后就开始为我们的准大学生引路,让他们充分利用好寒假暑假,利用好自己的四年青春年华,在毕业的时候,真正掌握技能,把我们的很多与数学关系不大的专业课程,比如 java语言,数据库,工程实践这些非常实用又不难的课程提前到大一 ,在他们做项目吃了亏之后,再开软件工程,算法这样的理论指导性的课程,这个时候,他们会感觉到那些理论的重要性,这样原有课程体系没有变化,对学生也会更好。这是我自己的一点思考,因为我也是在企业实习中深深的感受到了算法和软件思想的重要性,才有了上面的一点感悟,记录下来。
658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IT认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lcj2212916 2014-6-2 20:21
【名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2008) 【作者】:-- 【大小】:25M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2008考试大纲编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列教程之一。 本书内容精练、实用性强、叙述通俗、简易可读,每章之后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者必备的教材。本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入门参考书。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5757112
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IT认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08)】
lcj2212916 2014-5-27 19:38
【名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08) 【作者】:--- 【大小】:19.3M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2008考试大纲编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列教程之一。 本书内容精练、实用性强、叙述通俗、简易可读,每章之后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者必备的教材。本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入门参考书。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5410261
2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IT认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08
lcj2212916 2014-5-25 20:47
【名稱】: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2008年版) 【作者】:--- 【大小】:14.93M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最新颁布的2008考试大纲编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系列教程之一。 本书内容精练、实用性强、叙述通俗、简易可读,每章之后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者必备的教材。本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入门参考书。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5310900
1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要读大学(六):山里娃杨兵
danfouer 2014-1-23 22:18
下面再看第四个例子,这个例子我觉得跟大家更接近一些,第四个例子,就是一个没见过计算机的杨兵,你们在座的同学都见过计算机吧,在来学校之前,在来中南民族大学之前,见过吧,这个人山里来,从来没有见过计算机;考到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来了以后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比他牛,知道吧!所有的人都比他厉害,那怎么办,他说:那我就看书去呗,让我们看看他大四以后交出来的答卷,这是他的 个人简历.pdf ,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求职意向c++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研发工程师,个人能力:精通C/C++,熟悉Linux环境下的C/C++程序设计,熟练数据结构,算法,opencv图像处理,windows环境下的C/C++程序设计,MFC环境程序设计,Java SE ,Android手机程序设计.然后你可以看一下他的奖学金和竞赛的情况,每年都有一个国家奖学金,每年都有一个专业奖学金,然后他的竞赛,因为他围绕着做软件开发的,软件开发的湖北省的奖,算法的奖,数模竞赛的大奖,全部都得到,然后我更看中的是他的实习经历,这时他去年夏天,去年夏天,2012年夏天在绿盟科技做的两个项目,就是这个认证与授权系统,然后再往前,他在实验室做的项目,参与刚刚我说过的那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我的一个中央高校的一个项目,以及这个校级的自然基金的项目,其实我刚刚说他暑假在实习,他是白天在公司实习,晚上在我实验室里跟我搞算法,这是他在我实验室里跟我做的三个主要项目,那么他在进我实验室之前他还自学了安卓手机开发,这个相关的知识,那么这样一个人后来去哪了呢?后来去哪了呢?可以给他家看一下他后来去哪了,应该是在这个,这是我当时写的一个博客, 这个本科毕业生应该去深圳腾讯还是杭州网易 ,他开始是先签了网易,网易开出的条件是7500/月,16个月,包午餐这样的待遇,后来呢腾讯知道了,腾讯给他打电话说:你还是到我们这里来吧,然后腾讯给他的条件是8600/月,13个月加奖金,然后我就跟他分析,跟他分析了一通,最后你们可以看看我的分析啊,最后建议他到了腾讯去了,最后他确实是毁约到了腾讯去了,去腾讯他是做后台部门吧,然后呢,他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好的表现,他的基础肯定是不如大家的他连计算机都没见过,确实是没见过,基本上是没见过,但是他有一颗成为强者的心,这个可以从 他的网站 上可以看出来,我非常欣赏他写的这首诗,你们可能看不太清楚,我把他给你们强化一下,好!看到没有,大概可以从这里开始看,“伊人荣光九八五,我辈认命民委院.”,他到民院来还有点不服气啊!“自始不甘心中恨,笔峰皆在文末转.”“单人低头装学霸,只身抬头挥豪言.”然后“图书馆前探鸿途,双子楼上竞苍天.”啊!这就是写的我们学校是吧,然后“昼夜千轮炼赤手,春秋四度刻容颜.”讲的他的大学四年,确实他在我实验室这三年,没有从网上下过电影看,因为当时我们实验室上网不太方便,他那个台式机,我们就一台电脑能上网,他没有下过电影看,你们谁能做到,你们现在上课都要拿着手机在盯着看,何况是在实验室没人管的情况下,对不对,好!最后的结果“壬辰辛亥梦微展,网易腾讯奇艺函.”就是他拿到了这三个offer,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你不要看着他的成功很辉煌,他一定是经过他非常艰苦和努力的,但首先你要有一颗成为强者的心,你才会有不断的动力,其实你可以看一下后面有很多学妹很欣赏他的,就是这么一个人,好了,这是举的第四个例子,最后去了深圳腾讯的山里娃杨兵。
3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内外计算机专业很强的大学介绍
liubin2010 2013-9-28 22:15
 国外计算机专业很强的大学介绍。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是最热门的专业了,对于考生来说,选好美国大学计算机专业,不仅仅是能够学到真实的本领,更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下面是国外计算机专业很强的大学介绍。    美国计算机专业很强的大学:    1.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在CMU的教学和科研项目中,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整体课程设计方面,CMU摈弃了对传统离散数学的过分强调,而是在入学之初就注重概率、代数、算法、加密理论、复杂性理论和博弈论等理论的研究,把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   CMU申请的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推荐信到达学校的截止日期为1月3日)。国际申请者需要向校方提交GRE成绩和TOEFL成绩,申请费用为75美元。    2.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为与CMU齐名的美国计算机名校,MIT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没有整合成为独立的计算机学院,而是分列在以下7个最主要的研究群体和实验室之中,包括:设计和优化的计算机处理(Computation for Design and Optimization)、计算结构(Computation Structures Group)、经济学和管理学计算机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计算机结构研究(Computer Architecture Group)、计算机图形研究(Computer Graphics Group)、计算机资源实验室(Computer Resource Laboratory)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3.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成立于1965年,在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各个领域都居于美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知名的IT公司中,由四位Stanford校友所创立的SUN公司名称实际上就是“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Yahoo公司的创始人杨致远也曾在Stanford大学就读。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斯坦福,伊利诺伊Urbana-Champion,伯克利,密执根大学Ann-Arbor,乔治亚理工,普林斯顿,宾夕法尼亚大学 IEEE排名: 计算机系:清华,国防科大,南大,北大,北航,吉大,哈工大,浙大,西北电讯,东南大学,华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清华2国防科大3北大4南大5中科院计算所6哈工大7中科院软件所8北航9浙大10东北大学
个人分类: 相关科研资料|2512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计算机专业考研备考常见问题指导
lilang 2012-11-9 15:56
摘要: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范围、要求、形式、试卷结构等,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考试中心命题的唯一依据,无疑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    计算机专业基础为全国统考科目,由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四部分组成 ,该科目涉及范围广、内容多,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结合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研专业课辅导老师针对该科信息资料以及复习规划,一一给同学们做一讲解。    资料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育部考试中心的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规定了考试的范围、要求、形式、试卷结构等,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考试中心命题的唯一依据,无疑是考生复习备考必不可少的资料。与之配套的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 是对大纲的详解,同样值得推荐。除此之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四个子学科都至少配备一本教材以供参考。如果考生以前学过或看过类似的科目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的话,应该尽早购买较为通用的教材。 为方便跨专业考生,推荐了一些教材: 数据结构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第2版)》,殷人昆,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操作系统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计算机网络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这些教材都可以找到配套的习题解析,方便考生自学。此外,建议考生在备考时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谓押题和内部资料,把希望寄托在小道消息上显然是不明智的。当然,通往天堂和地狱的道路都不是用书铺就的,最重要的永远是看书的人。这就要求考生调动一起可以调动的内在和外在力量来迎接考研这场战役。    信息收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考研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学考试。在这样的考试中,信息不对等问题是所有考生都必须面对的。要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等问题,需要通过网络、书籍乃至人脉资源获取各种信息,并从中遴选出有效信息。其实这也是一个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人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这里分两种情况给出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   第一,本校本专业的情况。一般来说,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在复试上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校本专业的考生可以通过校内的途径了解学校对于本校学生是否有相关优惠政策,也可以搜集一些复试的笔试和面试资料,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资源。   第二,跨校、跨专业或者两者兼有的情况。此类考生要全方位多渠道地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信息。通过网络,包括各种考研论坛、所报考院校招生办主页、院校专业信息库、所报考院校BBS的考研版或相关院系版,通过电话联系该校招生办老师,通过该校的同学了解由校内途径发布的信息。    时间规划——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复习时间规划因人而异,考生的本科专业背景、相关专业课基础、公共课基础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专业课复习的启动时间与方案。考生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可以向同专业已经考取的学长学姐请教,因为他们有着与你最为相似的复习背景。考生在综合考虑学长学姐和自己的情况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计划一旦制定就不应该有大的变更,频繁变动计划如同阵前换将,是最危险的。此外,如果是跨学科、跨地区的双跨考生,前期加大专业课复习比重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即便从零开始,只要能够尽早收集资料并以考试为导向着手进行复习,你一定就可以实现完美的逆转。毕竟对于考研专业课,集中时间高强度的复习,短时间内提升成绩是完全有可能的。《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考研一路走来,最难忘的并不是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欣喜,而是复习备考时那一个个昼夜,每天在平凡的收获里且歌且行。
3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湖北分赛区组委会成立会议的胜利召开
求新 2012-3-1 00:24
热烈祝贺“第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湖北分赛区组委会成立,祝贺湖北分赛区组委会成立会议的胜利召开。本次会议得到全国大赛组委会、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IBM公司中国公司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各位领导与专家能于繁忙工作中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会议,表明了各学校领导对计算机学科建设的高度重视。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好转,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比较乐观。但是,一方面大批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合格人才短缺的局面并未真正改变,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的这一问题远比其他专业来得突出。我们需要正视并认真思考其原因何在。计算机是工具,各专业都在开设计算机的课程,那么计算机类专业优势何在?机械等一般工科专业是设计与制造机械的,由技术工人使用机械;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系统的,其他专业工程师与中上层管理人员需要使用计算机系统辅助自己工作,他们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因此,对计算机类学生有极高地要求,首先,计算机学生必须有较强编程能力,这是对合格的计算机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如果要设计出某行业里的计算机系统,设计人员就必须比该行业一般工程师更加专业,这要求计算机类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计算机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培养方法也有所不同,优秀的程序员只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学校只在教学环节上考虑如何加强是不够的,即使十分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也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合格的程序员。优秀的程序员需要许多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的优秀品质。要能吃苦,要有埋头苦干、排除万难的精神,要能克服各种干扰,要大量投入课外时间,要埋头于电脑中,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程序员。但目前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具有强编程能力的合格毕业生比例并不高,即计算机专业学生成才率不高。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兴趣的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科竞赛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改进学风,提高学校教学水平的意义,得到各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计算机专业的学科竞赛很多,电子设计竞赛与数字建模是教育厅特别重视的竞赛,但并不是专门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中科软件大赛是对计算机专业的,但获奖人数极少,很难调动老师与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而且,上述比赛都要求分组比赛、预提交作品,考的主要是老师与学校整体实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加比赛的竞赛还有ACM、信息大赛等许多,其中,ACM为国际大赛,很难得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前4届称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去年改为现名,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的,目前层次不高,主要是独立学院与职业学院参加,二本参加的很少。 “‘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具有一些吸引人的特点:1、学生个人上机比赛,考的是学生个人掌握知识的情况,也能衡量学校与老师的教学水平,其成绩可直接供用人单位参考。2、上机现场考试,时间4小时,能大致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3、考试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接近,不过多超纲,强调综合设计能力与独立操作能力,有助于促使学校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改革教学方法。4、强调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政府、学校、企业联手构筑人才培养、选拔平台,着力加强与企业联系,东软等超过30家大企业对于大赛获奖选手将给予直接面试或直接录用的绿色通道,决赛期间将举办现场招聘会,现场签约。湖北分赛区也将直接向湖北省130家信息类企业推荐获省级奖的学生。这将带动更多企业关注大赛,使得优秀学生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更好发现与发挥人才的作用;帮助企业找到更合适更理想的人才,减少人才聘请成本。因此,本大赛得到广泛支持,今年湖北省将有除武汉大学等少数学校外60所主要大专院校参加,参赛学生人数超过1300人,在去年比前年增加近一倍的基础上,今年比去年又增加近一倍。 湖北省市教育大省,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人数众多,但是,软件企业强的不多。去年,武汉市有一个重大项目,投资数亿,我省一家很有影响的企业对该项目得而复失,其技术层面的原因是不掌握软件自生成、自适应技术。其实,我们早在2005年就已经完成了具有自适应特性的管理系统软部件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强超前性,对于当前云计算、物联网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我们省内企业却至今未能掌握该技术,我们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了。 软件大赛规模日益扩大既对企业寻求人才创造条件,同时也可能加大人才流失的可能,由于参赛人员本来就是各个学校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再经层层竞赛比拼,人才会浮显出来,将成为大型有实力企业猎才目标。中、小企业或对人才关注不够的企业将更难获得自己急需的人才。院长们呼吁:1、计算机专业学生有特殊的培养方法。2、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合格率不高。3、软件人才对湖北经济发展极为关键。4、希望湖北省能出台优惠政策,设法多多留住人才。 我们衷心祝贺本次会议成功,祝愿本次大赛成功,希望湖北学生能赛出比去年更好的成绩。另外,难得有如此多的院长参加本次会议,希望湖北省各大专院校计算机院院长能经常开展联谊活动,希望大家能多多传授与交流好的学科建设的经验。谢谢北京大赛组委会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平台,希望湖北省政府、学校和老师们能充分利用好这样的平台,促进学校与政府机关、与企业单位的更紧密的联系,互通信息,为学生服好务,为培养更多优秀软件人才而努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读书害人?计算机专业硕士找不到工作,受伤冻僵在宁波旧厂房
热度 1 miran 2012-2-17 17:20
[转载]读书害人?计算机专业硕士找不到工作,受伤冻僵在宁波旧厂房
读书害人? 计算机专业硕士找不到工作,受伤冻僵在宁波旧厂房 复旦计算机专业硕士找不到工作,受伤冻僵在宁波旧厂房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2/17/12580299_0.shtml 浙江在线2月17日讯 一月初的宁波,虽然是下午,天气仍然清冷。前两天刚下了场雪,城 郊的路边还有积雪。 下午2点左右,鄞州邱隘派出所民警汪晓旭接到报警,有人在一间废弃的厂房里发现了一名 流浪汉,可能摔断了肋骨,一动也不能动。 汪晓旭赶到现场,发现厂房很破旧,流浪汉气息微弱地躺在地上,胡子拉碴,人已经被冻 得有些僵硬了。一看摸样,就知道受伤后躺在地上有几天了。 汪晓旭把流浪汉送到了医院,在他病情好转些后,又去医院询问他的情况。 几天后,当他知道了流浪汉的真实身份后,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流浪汉说,他是 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曾经还是公务员。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废弃厂房发现一名流浪汉 110报警电话是一名老板打来的,当时他在找出租的厂房,无意中发现有人倒卧在一间废弃 厂房里。 汪晓旭赶到时,现场围着一些人,流浪汉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头发蓬乱,胡子拉碴,人 几乎被冻僵了。 他的周围散落着几堆碎砖,汪晓旭一抬头,楼板上有个洞,他能直接看到屋顶。 这是间三层楼的厂房。流浪汉气息微弱地说,自己是从三楼掉下来的,已经躺在地上三天 了。 汪晓旭走到三楼一瞧,只见上面放着锅碗飘盆,一床被子,一大袋挂面,还有一个废弃的 油漆桶。油漆桶桶身和桶底各挖了一个洞,被改造成了炉子。 三楼北面的墙已经倒了,楼板上有一个洞,应该是流浪汉掉下去的地方。 流浪汉看来伤得不轻,一动都不能动。怕造成二次伤害,汪晓旭一边找来了一些木棍支撑 小武的后背和手,一边打了120,把他送到了宁波市第六医院。 医生说,他身上多处骨折,要是再晚点送来,很有可能要截肢,甚至瘫痪。 流浪汉竟是复旦大学研究生 流浪汉住院后,汪晓旭因为工作需要,照例向他询问一些基本情况。 汪晓旭发现,他比较腼腆,无论自己怎么问,他都不愿说自己是哪里人,家人怎么联系。 他的情绪很低落,不太配合治疗,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 但汪晓旭隐隐间觉得,这个流浪汉可能有难言之隐。因为从他的谈吐看,貌似有些文化; 而且,虽然他说的不多,但偶然间的内心流露表明他是一个很好强的人。 汪晓旭开始慢慢地开导他,终于,流浪汉被他的诚意打动,向他敞开了心扉。出乎他意料 的是,流浪汉竟是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曾经还是一名公务员。 汪晓旭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不喜欢被别人问自己的家事。他判断,这么一个好强的人, 如果这样被送回老家,肯定会觉得没脸见人。 为了考研,辞掉了公务员 躺在病床上的“流浪汉”向汪晓旭讲述了自己的曲折经历。 他叫小武,安徽人,33岁,本科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 毕业后他考上了县公务员,在亲友眼中,他是成功的榜样。但小武有更大志向,不满足在 小县城里待一辈子,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辞掉公务员的“铁饭碗”,报考了复旦大学研究 生。 小武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在家里,他是读书最好的一个。对家人来说,公务员已经是很理 想的一份工作。扔掉别人求之不得的铁饭碗再考研,家里人不理解。但,小武心意已决。 2007年,他如愿考上了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2009年1月,硕士研究生毕业。昨天,记者还 在“中国知网”上查到了他2008年写的软件维护方面的硕士论文。 找不到工作,在废弃厂房临时安家 毕业后,小武最初告诉家里,他在一家外企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方面的工作。而此后,他 几乎和家里断了联系,最多和哥哥偶尔打几个电话。 小武告诉汪晓旭,他觉得工作不顺利,自己的价值得不到发挥。不久,他从这家外企辞职 。他梦想找一份有人赏识,又配得上他学识的工作,但这谈何容易。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到过上海,去过无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存,他还 在工地打过零工,去工厂也干过。积蓄越来越少,去年12月底,小武拎着一个大蛇皮袋, 里面装着衣服、被子、牙膏牙刷等日用品来到宁波,想碰碰运气。 可好运依然没有降临,到宁波后几天,他的钱包和手机就被小偷给摸走了。在举目无亲的 陌生城市里,口袋里没多少钱,无奈之下,他就在邱隘的废弃厂房里住了下来。 厂房在一工业园区内,周边厂房都还在使用,唯独这幢三层高的厂房已经人去楼空,朝北 的一面墙已经倒了,看似要被拆了。那几天,天特别冷,小武避开漏风的空墙,在南面的 位置给自己圈了个地盘。 他买来一口新锅,一桶金龙油,一个脸盆,还有一大包八袋装的挂面。另外,他还拣了一 个废弃的油漆桶改造成了炉子,就这样,在废弃的厂房里安置了一个临时的家。 黑暗中,他从三楼掉到了一楼 小武原本计划这样将就几天,等找到工作,情况会马上好转。可厄运还是不肯放过他。 1月3日傍晚六七点,天色一片漆黑。小武在三楼厂房北面没墙的那块地方转悠,他不知道 ,这个地方不但没墙,连地板也缺了一大块。 “啊”的一声,他一脚踩空,黑暗中来不及抓住东西,他直接从三楼掉到了一楼。 废弃厂房远离马路,加上又是年底,小武的喊声在茫茫夜色中根本没有人听到。 这几天宁波天气特别冷,下起了小雪。他掉在地上,人靠着墙,全身多处骨折,腰椎也不 能动弹。 第一天,他整整昏迷了一天;第二天,想求救,可是双目所及之处,根本没有人影;第三 天下午2点左右,当他听到远远地有汽车碾过石子的声音时,他不顾一切地喊起了“救命” 。 来看厂房的老板听到了他的喊声。 说到这里,小武双手抱头,声音哽咽了。汪晓旭也感觉到眼睛一阵阵酸涩。 家属已到宁波照顾他 随后,汪晓旭调查后证实了小武的身份,他发现,原来两人还是安徽老乡。当惯了“社区 老娘舅”的他决定做一回小武的老大哥。 “我跟他聊我的经历,19岁我高中毕业,同学都考上了大学,我没考上,后来到了部队, 我就想,我还可以考军校,21岁,我考上了……” 汪晓旭对小武说,你是复旦的高材生,我佩服着呢,只要这次能康复,还有什么坎迈不过 去。此后,汪晓旭每周都会带着水果和八宝粥去看望小武。小武在他的劝解下,心情也慢 慢变得开朗。 汪晓旭说,现在小武已转到宁波市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家人也已经赶过来照顾他。“ 小武说,现在,什么都不想了,就盼着身体能够全部恢复了。” 心理专家:小武,我们期待你触底反弹 昨天,记者就小武的遭遇采访了宁波蓝泓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心理咨询师周明敏说,小 武的经历出乎他的意料,根据“马斯诺原理”,人的需求一般有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 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是一 步步来实现的。而小武的问题或许就在于,他为了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完全忽略了自己最低 层的需求。 周明敏建议小武,对于心中的目标,不要想着一步就能完成,而是要分成几步,一点点去 完成。比如先养活自己,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挑选工作。 同时,他也建议小武要多去和亲友沟通,回到人群中,不要再孤单一人独处。即便他们给 的不一定是钱和住房,但通过沟通,你会得到精神上安慰和宣泄。 周明敏最后说,对小武来说,现在已经一无所有,这次“大难”以后,小武如果认真总结 自己的过去,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以他的能力,以后的生活应该越来越好。小武,期待 你触底反弹。 --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精讲(供计算机专业考研同学下载)
lilang 2011-11-10 15:59
1 黄传河老师的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 全下载后,再解压part1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1.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2.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3.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4.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5.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6.rar 计算机网络考研习题.part7.rar
个人分类: 教学资料|2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算机专业权威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ChinaAbel 2011-9-10 09:37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 (IF指影响因子)。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讶。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 Journal of the ACM(JACM)。 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 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CACM)。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 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为IEEE 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 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 science。换句话说,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 architecture, 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 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 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 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 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 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二、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投稿体会 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投稿的实际体会。 共同点: 都是EI核心来源期刊; 中国计算机学会参与主办会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国内众星捧月 《计算机学报》 http://cjc.ict.ac.cn/ ,月刊, 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网站好像最近改版了,但功能有所欠缺。 投稿方式: 网页登记然后Email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打印稿二份及投稿声明等,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被拒的或录用的文章给出的意见都比较中肯,感觉审稿人专业啊。 (感觉被拒的稿件处理快,可接受的稿件审理较慢) 录用率:不详。 版面费: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其它等事宜未接触不加评论。 《软件学报》 http://www.jos.org.cn , 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齐全,投稿处理流程合理。 投稿方式:直接网站在线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审理费。外审通过后再通知其它处理事宜。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本人前后总共投了二篇,第一篇4个月拒了,第2篇8个月给了通知,根据意见逐一修改,且必须给出修改说明,较为严谨). 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录用后的发表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专刊较快. 版面费标准:180.00元/面,收费比较厚道。 整个处理流程中,编辑部会及时与作者沟通确认,感觉很受尊重。2007年(以后也会有)该刊组织了很多专刊,投专刊的文章被录用后发表周期相对短,但录用率超低(如今年网络专刊为5%)。专刊反映信息较快,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http://crad.ict.ac.cn/ ,月刊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较为齐全。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email投稿的同时还要邮寄3份打印稿,投稿声明等。好像不接受英文稿。 审理费:200元。 审理周期:官方说6个月左右(实际体会,投了一篇稿子,催了三次等了8个月拒了,郁闷。) 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版面费:260元/页(不超过7页),超出的部分,每页400元。 最后必须要提的是:国内最权威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期刊当属英文期刊JCST(中文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双月刊 ,国内外同行评审,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科院计算所主办),SCI和EI双收录. 附JCST简历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CST )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个英文学术性期刊。 JCST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办。JCST由数十位国际计算机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联袂编审,把握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目前,JCST正在稳步地发展,其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JCST荟萃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有指导性和开拓性的学术论著,其中 部分文章邀请了著名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撰写。其内容包括: 计算机科学理论,形式化方法,信息安全,算法与计算复杂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高性能计算,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VLSI设计与测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 网站: http://jcst.ict.ac.cn/ JCST2005年SCI影响因子为0.353,在所有SCIE收录的5978种期刊中排名5136 .
个人分类: 科技论文写作、搜索经验集锦|3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算机专业权威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精选 作者 黄红星
dongzg101 2011-8-24 19:04
计算机专业权威期刊投稿经验总结 精选 已有 984 次阅读 2011-8-24 09:38 | 个人分类: ConferencesJournal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最近几天总结了下计算机专业方面的SCI期刊,为本人吐血整理,欢迎大家分享补充~~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最大特点在于:极度重视会议,而期刊则通常只用来做re-publication。大部分期刊文章都是会议论文的扩展版,首发就在期刊上的相对较少。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低到惊人的程度,顶级刊物往往也只有1到2左右----被引的通常都是会议版论文,而不是很久以后才出版的期刊版。因此,要讨论计算机科学的publication,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totally forget about IF (IF指影响因子)。 另外一点要强调的是,计算机科学的绝大多数期刊和大部分的“好”会议都规模非常有限。很多好的期刊一期只登十来篇甚至三四篇论文,有的还是季刊或双月刊。很多好的会议每年只录用三四十篇甚至二十篇左右的论文。所以,当你发现计算机的每个领域都有好几种顶级刊物和好几个顶级会议,不必惊讶。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 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 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为IEEE在计算机方面最好的刊物。但由于IEEE的特点,其更注重computer engineering而非computer science。换句话说,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登载systems, architecture, hardware等领域的东西,尽管它的范围已经比大部分刊物要广泛。 就刊物的质量而言,ACM Transactions系列总体来讲都高于IEEE Transactions系列,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大部分ACM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最好的刊物或最好的刊物之一。大部分IEEE Transactions都是本领域很好的刊物,但也有最好的或者一般的。非ACM/IEEE的刊物中,也有好的甚至最好的。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被认为是理论方面最好的期刊之一。 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会议论文事实上起着比刊物论文更大的作用。大部分会议都是每年一次,偶尔也有隔年一次的。正规的会议论文需要经过2-4个甚至更多个审稿人的双向或单向匿名评审,并且所有被接收的论文会被结集正式出版。 大部分ACM的会议都是本领域顶级的或很好的会议。大部分IEEE的会议都是本领域很好的会议,但也有顶级的或者一般的。 会议的档次通常可以通过论文录用率表现出来。顶级会议通常在20%左右或更低,有时能达到10%左右。我所知道的最低的录用率为7%。很好的会议通常在30%左右。达到40%以上时,会议的名声就很一般了。60%以上的会议通常很难受到尊敬。 但也有例外。大名鼎鼎的STOC(ACM Symposium on Theory of Computing)录用率就达到30%以上,但它毫无疑问是理论方面最好的会议。造成这样的情形,主要是因为理论方面的工作者不多,而大部分人对STOC又有一种又敬又怕的心理。 二、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投稿体会 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稿的实际体会。 共同点: 都是EI核心来源期刊; 中国计算机学会参与主办会刊; 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可接受8000-10000字左右的长文; 稿量大,处理流程大多缓慢,应早投; 国内众星捧月 《计算机学报》 http://cjc.ict.ac.cn/ ,月刊,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主办,网站好像最近改版了,但功能有所欠缺。 投稿方式: 网页登记然后Email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打印稿二份及投稿声明等,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被拒的或录用的文章给出的意见都比较中肯,感觉审稿人专业啊。 (感觉被拒的稿件处理快,可接受的稿件审理较慢) 录用率:不详。 版面费: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其它等事宜未接触不加评论。 《软件学报》 http://www.jos.org.cn ,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齐全,投稿处理流程合理。 投稿方式:直接网站在线投稿,中英文均可。初审后通知编号,邮寄审理费。外审通过后再通知其它处理事宜。 审理费:150元 审稿周期:6个月左右。(本人前后总共投了二篇,第一篇4个月拒了,第2篇8个月给了通知,根据意见逐一修改,且必须给出修改说明,较为严谨). 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录用后的发表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但专刊较快. 版面费标准:180.00元/面,收费比较厚道。 整个处理流程中,编辑部会及时与作者沟通确认,感觉很受尊重。2007年(以后也会有)该刊组织了很多专刊,投专刊的文章被录用后发表周期相对短,但录用率超低(如今年网络专刊为5%)。专刊反映信息较快,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http://crad.ict.ac.cn/ ,月刊,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网站功能较为齐全。 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email投稿的同时还要邮寄3份打印稿,投稿声明等。好像不接受英文稿。 审理费:200元。 审理周期:官方说6个月左右(实际体会,投了一篇稿子,催了三次等了8个月拒了,郁闷。) 录用率:不详。 发表周期:不详。 版面费:260元/页(不超过7页),超出的部分,每页400元。 最后必须要提的是:国内最权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期刊当属英文期刊JCST(中文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双月刊,国内外同行评审,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中科院计算所主办),SCI和EI双收录.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CST)是中国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个英文学术性期刊。 JCST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办。JCST由数十位国际计算机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联袂编审,把握世界计算机科学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目前,JCST正在稳步地发展,其影响不断扩大,知名度日益提高。JCST荟萃了国内外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有指导性和开拓性的学术论著,其中 部分文章邀请了著名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撰写。其内容包括: 计算机科学理论,形式化方法,信息安全,算法与计算复杂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高性能计算,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VLSI设计与测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分布式计算与网格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 网站: http://jcst.ict.ac.cn/ JCST2005年SCI影响因子为0.353,在所有SCIE收录的5978种期刊中排名5136 .
1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路要走过,才会知道得失!
zhumei185 2011-8-24 11:48
记得那一年是1999年,俺仅仅是为了山东农业大学2000元奖励(实在没钱上学,超过录取线50以上就有这个奖励)而报考了该校。说实话,我是一个所有课程都很好的不偏科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穷人家的孩子,自卑一些,更有着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于是当时报专业时怕第一志愿录取不到,就报了三个。报的第一志愿是计算机,第二是生物工程,第三才是后来自己学的动物科学(即畜牧)。其实,我是很有把握能上该校的计算机专业,而我本人也非常的喜欢数学。至于后面两个志愿完全是自己下意识的行为,都不了解此俩个到底是啥样子的专业。甚至于简单地理解动物科学应该是与动物园,电视上的动物世界相关的专业。最近想来,事实上就是因为自己报三个专业可调剂,才不会被取到计算机,因为不可调剂的占满了嘛,呵呵。这可能就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个过失了。 还好,我并不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而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勤奋人,既来之则安之嘛。不管怎么样,当年也是以动科院第一名的身份进入这个学院。那我还是要继续辉煌下去。(记得,我上中学时,老师都是拿我做例子,“看看,人家新海不怎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次次都是第一名啊”。我自认确实不是出类拔萃的聪明,但心底里从而没认为自己傻啊。心底里时不时泛起老师的这句话时,我都挺不服气的。以后,一定要保持自己成绩上的优势,不能被人比下去啊。其实,高中的三年,就是我一直被压迫的一段日子,那段日子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确实不够聪明,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在那么多的课程面前,要将所有的都学好,确实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题外话了,呵呵,有感而发。)四年里,我一直是班里学习上的第一名,从未旁落。我连续六年的学习一等奖学金,四年里各种的企业奖学金,让我的生活费和学费有了着落(还有自己在升学时,当时的班主任苏老师帮着申请的潍坊市希望工程助学金和昌邑县周履明助学金)。如此,我几乎完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最终,我轻轻松松考入了中国农业大学进入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所以,我想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过失,并没有对我后面的人生造成太大的困惑。但是,过分的投入学习,让我缺少了一些社交能力,这是我的第二次过失吧。 我的数学一直很不错的,大学的四年,我除了学习公共课数学外,也翻阅了诸如离散数学等的一些课外书。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象我的大学辅导老师于老师一样,去做数量遗传学。刚上吴先生的研究生的时候,我另一位遗传学启蒙老师姜老师就对我说,读先生的研究生,需要本人极大的毅力,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贯彻之,毕竟先生事情太多,无法时时盯着我们。当时,并没有在意。 我满怀信心的开始了我的研究生学习。两年的时间,我上课,并初步学习果蝇的一些知识。当时,我就 感觉先生之于我的指导,很是到位的。我选择做果蝇的课题后,他一直指导我的杂交实验,真是尽心尽力。记得有一个夜晚,我数二代果蝇时,皮肤出现一种咖啡色表型,和正常的灰色表型分不开,急得满头大汗。找到当时刚刚忙完一个会场布置时的先生时,先生二话不说马上就随我到实验室了。还好,在他的指导下,我终于认出来了。记得当时老先生,戏谑我为“色盲”。研二时,估计是老先生非常认同我的勤快,很快同意了我的直博申请。于是,我直接又开始了博士的学习生涯。由于当时并不要求硕士答辩和论文。而且,对于当时进行的杂种优势研究,我也就仅限于杂交体系和表型体重的测定,了解最多的是前代师兄的两本杂种优势的论文,当时看过之后,觉得都是用果蝇进行杂种优势研究的初步探索,并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东西(我个人觉得)。不过,好处是,在做杂种优势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小体重标记。并用之作为了自己后续的研究目标。我想,这段时间是自己成长的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过失。 不过从此时起,我进入了一种微妙的时期。顺利的进入博士阶段学习,随后的春节,又和已经相处六年的爱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此时的我,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有些懈怠了。而且,此时自己科研上的思路与先生的思路有些差异,导致自己得不到先生的认同。由于做的是果蝇,先生的思路一直是用果蝇来模拟大动物的育种,作为一种模型来研究一些用大动物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对于育种的体验和认识并没有达到先生的高度,认为,目前大动物的育种方面,尤其是几个blup育种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我们用果蝇来模拟什么呢。这一点,我一直都不知道,也一直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做。以我对果蝇的理解,果蝇更多地用于对遗传学的研究,对某些基因机制作用的研究。而自己发现的小体重标记,可能找到主效基因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才是我研究的方向。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想从候选基因的角度,去研究这个标记--果蝇的体表颜色因为yellow这个基因的突变导致表皮缺乏黑色素而呈现黄色。从我查阅的资料看,黑色素对于昆虫的影响极大,尤其对于体内外免疫和一些抗逆作用的研究,让我对其坚定不移。但是,当时先生对其并不认同,渐渐地,我的积极性开始下降,以致最终甚至于对自己的科研失去了信心。我想,研究生阶段由于没有与先生沟通好,是我最大的过失吧。 虽然,我已经懈怠了,不过还好,我仍然坚持着做完了实验。在当时第二导师邓老师的帮助下,我将实验的方向定位到标记辅助选择。将我的小体重标记作为一个体重选择的标记,并用其进行了育种选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证明了标记效果稳定,而且还找到了分子标记,充分证明了标记辅助选择的可行性。虽然最终,缺乏直接证据(转基因)来证明yellow基因确实影响果蝇的体重(后来一个师弟接着做了一个转基因,证明确实有用),但是于我而言,最终发表了一篇SCI而毕业。感觉也是很幸运的(做果蝇的文章,我实在都不知发到什么杂志合适,我一直认为自己做的东西有些浅)。由于一直从事果蝇的工作,而且自认使用的方法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在随后应聘各高校动物遗传育种育种专业的时候,我吃了很大的亏(大家更喜欢要那些从事本专业大动物研究的人,可以理解)。这样,我想既然如此,就继续做果蝇吧。于是,我又到中科院张老师果蝇实验室进行深造,读了两年博士后。 这两年中,我真正了解了果蝇这个研究领域。确实与大动物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农大的几年中,我想最主要的就是被大动物的框架给框住了,甚至于连研究的方法体系都是从大动物出发(现在想来,用果蝇模拟大动物,确实应该如此;这与用果蝇进行深入的分子研究是两码事,自己的认识不足啊),这样实际上失去了模式动物的优势。而我更关心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更需要果蝇现代技术的支持。这两年中,我在张老师的实验室里,感到了极大的自由。从western blotting入手,我做了定性的,定量的western,还做了梯度跑胶,质谱电泳,以及最终的抗体制作。最重要的是,我养成了读英文文章的习惯,读起来再不是那么费事,还有开口说英文,也让我受益匪浅。 不过,在我找工作中,还是到处碰壁。一些学校的生命科学院之类的,人家根本不白咱。因为没有很好的文章嘛。一些生物公司对于我倒是感兴趣,而且有一个公司已经决定要我了,工资给开到10000大洋。很有成就感啊,还不是没人要嘛。但是,说实话,我个人更向往学校。不知为什么,也许说来大家不信,我喜欢当老师的感觉,我喜欢在自由时间里学点自己想学的东西,尤其是很想学习数学和数量遗传学,(在中国农大的那段时间,深入学习过,但是在实验中应用很少,真正掌握的东西太少,现在变得是越来越模糊)。在找工作中,先生再次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加上博士毕业那年帮我联系的北京农学院,先生已经是第四次帮我找工作了。这次先后联系了西北农林和河南农大。最后是,现在我呆的宁夏大学。宁夏大学这个我没有再劳烦先生,因为我并没有十足的意愿来这个西部地区。但这儿的师兄是先生的弟子,估计最终还是因为有先生的面子在才很顺利的来到这儿吧。 研究了8年果蝇,然后又继续研究回到我本科熟悉的猪牛羊鸡鸭鹅,重新熟悉这些东西,不知是否还能够那么从容啊。这是得是失呢?有得有失吧,不好妄下定语啊。 8年的研究求学生涯啊。自己得到的挺多,可是与这个社会的要求有些远。这就是失了吧。我自认为,自己知识和技术都很好。可是,一直以来疏于笔端,不曾写过其它科研类文章(主要是自己从事的果蝇研究,好像能写的东西确实不多),也很少写综述之类,而且参加课题项目也是以学生身份,从没有过什么成果之类的东西。所以,目前还要勤动笔,勤申课题啊,离申请副教授的资格还很远啊。可是不申副教授,就不能升值,工资就只有可怜巴巴的2500左右,离银川每平米5000以上的房价来看,还不知何年何月买到房子,安居乐业的日子还很长啊,而这也时常受到老婆的腹诽。也许自己选择教育行业,满足了自己的理想,可是让自己很深切地体验了现实,这就是最大的失了吧。 奋斗吧,32岁的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域名服务体系
xiaodongli 2011-7-3 12:15
很多人,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对域名系统(DNS)并不陌生,任何互联网应用都需要访问域名系统获取IP地址以后才能开始进行通信,因此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此外,域名和IP地址也是互联网的基础资源。 然而,域名系统是一套服务器数量众多、分布极广的分布式系统,据初步探测,全球用于域名系统的服务器数量超过千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应用最成功的分布式系统,曾经也有很多人抱怨域名系统不完善、安全问题众多、管理复杂等缺点,试图研制更好的名字系统,但是均未获成功,其原因显而易见,因为很多问题是需要平衡考虑的,域名系统是分级授权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各级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各级与上下级紧密互动,但是对本级具有绝对管理权。集权制的体系有利于管理和安全,但是却不利于性能提升和负载分担。 域名服务体系涵盖了域名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一套系统、两类服务、三个层面和四个环节。一套系统是指域名服务体系是有机统一的一套分布式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整体来研究;两类服务包括权威域名服务与递归域名服务,是域名服务的两类核心服务;三个层面包括数据管理、域名服务和域名应用三个层面,也是思考域名安全问题的三个着眼点;四个环节包括根域名服务、顶级域名服务、其他级域名服务和递归域名服务。 如何来进一步分析域名服务体系,博主会后续撰文,敬请关注。
11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的计算机专业
热度 3 siccashq 2011-6-29 08:08
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填报志愿想报计算机专业,请问北京那几所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教育好?
267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教育改革: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专业应成为新的亮点
accsys 2010-9-30 05:15
姜咏江 高兴地看到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消息,我认为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专业应成为新的亮点。我国计算机专业与课程设置一直偏软,偏应用,而没有注重计算机这个应用广泛的机器本身,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偏差,希望在这一轮讨论中能够有所纠正。 为什么我们将计算机设计制造这样重要的当代技术专业忽视了?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错误地认为软件什么都能作。 2. 我们没有计算机制造产业,毕业生无处分配。 3. 技术条件和工艺条件不够。 4. 缺乏计算机设计制造的师资。 5. 没有计算机设计制造的技术资料。 由于30年前的战略偏差,使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沦为了计算机消费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我国计算机产业70%以上的利润都被国外厂商获取,我们的收益仅仅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 计算机产业中经济上的损失还是小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计算机的战略地位。如此广泛使用的计算机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其突出的表现了人类的能力。我们知道计算机是前所未有的智能产品,它能够完成许多人类自身所不能够完成的许多事情。因而发达国家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保持领先计划,保密核心与基础设计制造技术,转而实行应用技术推广和下游技术合作。实际上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最明显的是在中国体现了这样的战略。中国要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迅速地发展自己的计算机设计制造产业。 发展计算机设计制造产业,必须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开始,提高教育和科技界对计算机科学和实践的认识。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计算机硬件对软件的决定作用,而人的这种认识只有在计算机设计制造的实践中才能够真正得到。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企业,除了那些完全掌控在外国合资企业之外,仍然有一些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子信息企业,这些企业正为找不到电子工程高级技术人才而苦恼,而高级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亮点是计算机核心技术。无论是国防还是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和未来更多地需要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设计,需要我们自己的计算机设计师和制造师。因而大学能够有计算机设计制造能力的毕业生,毕业分配不会成为问题。 开展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的环境和工艺条件已经不是需要花费大量经费的时候了,EDA技术和FPGA器件的使用,已经使电子工程设计(包括计算机设计)进入了个人时代,只要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建立起计算机设计制造实验室,学生经过不要很长的时间就可以设计出自己的计算机。 虽然国际上仍然实行着计算机核心技术封锁和保密政策,但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为我国的少数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所掌握,并且正在逐步扩大和发展。计算机设计制造的技术资料也在逐步地完善,现有的计算机师资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够掌握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胜任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课程教学不是问题。 教育界如何认识计算机,如何认识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是能否迅速改变我国科技现状的重大问题。希望能够将计算机设计制造专业纳入新一轮专业设置和教材建设的重点。 2010-9-30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9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08FallCS专业申请总总结
wanyou9 2010-4-19 16:29
08FallCS专业申请总总结 From:太傻咨询中心 我得说两句 李楚,广州太傻分公司理工组咨询师。自07年加入太傻以来,一直负责理、工、文、商,本科等多个方向的申请以及签证咨询服务,所接触的专业申请最为广泛,而所服务过的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客户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今年主要负责理科、工科和本科方向留学申请和签证咨询服务。 07年的学校申请差不多接近尾声了,相信众多申请大军都可以暂缓一口气,毕竟连续几个月来的选校、文书写作、网申以及材料寄送都已耗费了申请者不少的精力。但无论怎样,整个申请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剩下来的工作当然就是陶瓷和等待录取结果,最后就是签证了,只要谨慎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那么留美自然就是顺理成章了。回顾07年的申请,尤其是理工科的申请,CS、EE仍然是竞争的热门,而今天我主要就CS几个热门的专业细分方向的申请进行分析总结。 CS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研究理论层面的、系统软件层面的还有计算机应用层面的。 研究理论层面的就包括(1)计算理论(Theoryofcomputation):是关于计算和计算机械的数学理论;(2)计算几何学(Computationalgeometry);(3)并行计算(Parallelcomputation);(4)形式化方法(formalmethod);(5)程序设计语言理论(Theoryofprogramminglanguage):是研究书写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学科;(6)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计算理论是学计算机的基础。多年以前,计算机系很多都是包括在数学系的。要选择这个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比较高的数学功底和电脑基础性语言的知识储备。由于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枯燥和难懂,申请这些方向的人比较少,申请难度不是很大。 而系统软件层面的就包括(1)体系结构(SystemArchitecture);(2)网络与通讯NetworkandCommunication;(3)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4)约束程序设计ProgrammingDesign;(5)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6)软件质量控制SoftwareQualityControl;(7)实时系统与嵌入式系统Real-timeandImbeddedSystem;(8)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用户使用数据库的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的集合。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9)大规模计算中的I/O:在大规模计算中实现计算机主机与外围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技术。系统软件层面的这些方向是中国的计算机科学系培养的大学生的中心方向。所以每年有很多的申请者申请这个方向里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网络与通讯,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等几个方向。这几个方向的竞争性比较大。因此条件一般的申请者注意避开上面几个专业方向申请会把握比较大。 而计算机应用层面就包括:(1)科学与工程计算:这个范围很广,简单说说就有:生物信息处理,天气预报等。(2)电子商务与数字化图书馆;(3)人机交互;(4)计算机教育:用于教学,培养计算机人才。计算机应用层面下的细分方向在很多学校会结合在前面两个方向之中,特别分出一个专业方向的会很少。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应用式的。由于这个方向的技术难度不大而且研究深度相比前面两个也略浅,所以每年都吸引了不少CS背景不太强的申请者,而同时一些本科是管理学院下的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的也到这个方向上分一杯羹。 而在以上所提及到的那么多个专业细分方向上究竟哪些是申请的热门呢? (1)软件工程 在全美TOP108所CS高校中,设置有软件工程专业细分方向的大概有70所左右,而在这70所学校里面软件工程研究比较强的、教授比较牛的、学校对于软工投入比较大的有以下这些学校:CMU,UIUC,Maryland,OSU,TAMU,VirginiaPolytech,ColoradoStateU,UofNebraskaLincoln。UIUC对于申请人背景要求高,一般要求GPA〉3.0,G〉1350,T〉100,被录取者要么硬性分数比较高,要么研究背景比较强,学校每年录取人数比较多,比较多有奖录取。而OSU每年发的AD都比较多,对于中国学生都比较友好,但当然学校还是比较喜欢一些硬性条件比较好的学生,例如过往被录取的学生中多半G〉1300,T〉640,GPA〉3.5,但因为学校招人都比较多,所以被成功录取的机率还是比较大。而一般学校对于申请软件工程方向的申请人的背景要求是一定的编程技巧,熟悉掌握编程语言和软件设计思想,有一定的软件设计项目经历。对于本科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相信他们都有做过一些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而只要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知识,加深自己对于系统设计的理解,这样就完全能丰富自己在软件工程的背景。而如果你是软件工程背景不是那么强的,计算机技术掌握得不是很扎实,以后又不想往纯理工或者是纯技术的方向发展的,这样你可以选择商学院下的信息管理系统专业,而这个专业其实和软件工程方向有点类似,不同的是MIS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会涉及到项目管理知识的学习,而这个专业对于申请者的工科背景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有一定的编程和数据库知识就可以了。 (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以说是现在计算机里边最炙手可热的学科了,而每年在人工智能方向竞争较为激烈的学校有Princeton,UW-Madison,U.ofMichigan,UIUC,UCB,CMU,UofTexas-Austin,Cornell,Maryland等。Cornell的CS系成立较早,AI为博士课程研究方向之一,被录取的博士学生保持较好的成绩就一直有奖学金;Maryland提供硕士博士课程,AI为研究方向之一,有荣获奖项的教员,几乎被录取就能获得奖学金;申请UofTexas-Austin的CS人工智能方向需要计算机背景或学习过相关课程,计算机工作经验不可代替专业背景,而它同样提供硕士、博士课程,系的奖学金只给秋季入学的博士申请人,而且有专门的AI实验室。另外除了上述竞争比较激烈的学校之外,其实有些学校的CS实力还是比较强而且申请难度也会略为减低的。例如RPI,UMA,IUB,IIT,RutgersStateUniversity,因此背景不是很强的学生可以尝试着申请这些学校,这些学校对于GT的平均要求都不是很高,G一般在1250左右,T90分以上就OK了,而且这些学校招的国际学生都比较多。 (3)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属于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到应用心理学、工业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性因素和人机系统等,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此方向近年开始受到申请者的关注,由于学校不断对此方向加大投资而且此方向的申请难度相比起其它方向来说略为简单,而且学校对于申请者的背景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需要申请者掌握一定的编程语言,有网站制作的背景就可以了。这个方向的比较热门申请的学校分别有UCSD,UCI,IndianaU,Minnesota,MSU,ISU等。ISU的每年申请和被录取的人都比较多,而被录取的人的背景不一,有些是比较牛,但是也有曾经1100GRE,95T,没什么项目经历也成功申请到了。MSU的,虽然被录取的学生的背景比较好,一般G〉1300,T〉100,GPA〉3.3,但胜在录取数据比较多。Minnesota对中国学生还是比较友好的。IndianaU对于背景要求不高,有个学生G〈1100,T〉580,GPA:3.3去了。至于UCIrvine,加州就两所学校招中国学生比较多,一个是UCIrivin,一个是UCRiverside,其余的UC学校一般都很少招中国学生,UCI地理位置还算比较理想,而且对于申请人背景要求也不是很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