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睡眠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睡眠

相关日志

【陈氏微博】最近脾气暴躁,估计和睡眠不足有关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5-11 06:40
   最近好几个事情上出现发急的现象了,唉,可以怪修养,也可以怪睡眠不足。    总是12点多睡觉,7点左右醒来。    我这人以前的老经验就是,一旦睡眠不足,就啥都不对。    昨天睡了一个午觉,感觉好多了,希望以后能多睡会。    当然,也得修身养性。
个人分类: 我的生活|4104 次阅读|2 个评论
睡出的免疫力?
songshuhui 2011-4-27 12:53
赵承渊 发表于 2011-04-19 12:05 作者:赵承渊 失眠症的朋友常常千方百计为求一次高质量的睡眠而不可得,然而现实中,睡眠却往往成为最容易被我们普通人牺牲掉的生理活动。加班工作、加班学习、一本好书、一部好剧,甚至欧冠的一场比赛都会让一个人不眠不休。毕竟睡觉所花的时间未免太长,拿出一些来做别的事岂不痛快? 然而一时的痛快却时常带来麻烦:很多人都有熬夜过后头痛流涕、咳嗽发烧的感冒经历。对此,医生们的解释通常是由于缺乏睡眠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毒 或细菌乘虚而入所造成;同时人们还发现,在遭受流感或轻度感染时,人们有主动寻求睡眠的倾向。如此看来,睡眠对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这种 “睡出来的免疫力”是否确有其事呢? 多年以来,“剥夺睡眠”对于人体的影响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缺乏睡眠的人会有注意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缺失和非自愿地进入睡眠等神经精 神改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是一张相互联结并相互影响的大网,那么睡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必然会在免疫系统之上有所反映。为了证实以上 假说,人们开展了很多研究,动物实验理所当然地首当其冲。1995年,Toth总结了在那之前进行的若干动物实验,动物模型证实感染性疾病的确伴随着睡眠 的改变——事实上,嗜睡与发热或厌食一样可以看作身体应对感染性疾病的一个方面,睡眠改变与感染通过某些免疫机制相互联系在一起。今年3月,一项新的有关 睡眠剥夺的动物实验结果揭晓了:研究者发现,经过72小时异相睡眠剥夺的小鼠外周血和骨髓的总细胞数均减少了,其中骨髓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目的减少与外周 血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减少平行,睡眠剥夺还会诱发低淋巴细胞血症,这一结果表明睡眠对造血微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证实了动物睡眠与免疫系统的密切关系。 不过,动物实验虽简便易行,但也有其自身局限:我们无法知道动物实验观察到的免疫改变是否是种属特异性的,也难以确定这些改变究竟是剥夺睡眠造成的 还是由于实验人员剥夺睡眠所采用的方法本身造成的。剥夺睡眠究竟对人类会有何种影响,只有实验对象为人类本身时才最有说服力——毕竟只有人类才能在实验中 自愿地放弃睡眠。不过针对人的实验也有局限:受到伦理学限制,人类的睡眠剥夺时间不会像动物实验那样长达数周或数月(动物实验表明这往往会导致死亡);另 外,长时间的睡眠剥夺造成的神经行为缺陷很可能无法通过睡眠补偿而逆转,这无疑也会大大限制实验的时间。上世纪60年代,在人类身上进行完全睡眠剥夺 (Total sleep deprivation,TSD)实验的最长时间达到了205小时,在此后很少有实验能达到如此程度,研究TSD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时间多数限制在 40-77小时以内。 上世纪若干针对人类的TSD实验结果各家报告不一:有些实验发现淋巴细胞在TSD后增强活化,而另一些研究则没有观察到类似现象;一些研究发现 TSD后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增加,而另一些研究却观察到相反的结果;更多的实验则发现TSD前后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T细胞的某些亚型 在TSD前后数目有所消长。近期的研究发现,短期睡眠剥夺(24小时内)后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都有明显增长,体内免疫球蛋白IgG, IgA, IgM 等及补体C3, C4水平均有明显升高,提示体液免疫功能有所增强。不过从临床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些结果暂无法就TSD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多大影响做出积极或消极的判断。 对于我们而言,更感兴趣的其实是长期睡眠不足对健康的影响。毕竟很少有人会几天几夜完全不睡觉,更常见的情况则是长期(积年累月)由于工作或其他原 因造成的睡眠缺乏。就在前几天,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而夺去她生命的却只是通常不致命的病毒性脑膜炎。这也让不少人对长期睡眠不足与免 疫功能的关系产生了疑问。 其实科学家们对部分睡眠剥夺(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PSD)也做了相关研究。1994年Irwin等在对23名健康成年男性进行了后半夜(3点-7点)的PSD后发现,受试者的自 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下降了;后来又有学者对前半夜(23点-3点)PSD进行了研究,结果与Irwin类似,NK细胞活性同样下降,与此同 时,IL-2(白细胞介素2)及其诱导的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细胞)的活性也下降了。NK细胞在体内主要参与抗肿瘤,抗病毒等过程,分泌细胞因子 并诱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效应,NK细胞活性下降可能提示PSD会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从这个意义上说,缺乏足够睡眠的确可能导 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不过这一改变仍不足以让我们在临床层面作出确定结论。 所以,到目前为止,严格地说关于“缺乏睡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以至于使得病原体感染的风险增加”的说法仍处于假说阶段。尽管动物实验和某些人类实验结 果分析支持如上推论,但尚未得到确凿的证实。不过,缺乏睡眠对人体其他方面的影响已经比较清楚了,例如血压上升、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和代谢改变、炎症反 应增强以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等等。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身体健康,充足而规律的睡眠还是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Janet M. Mullington, Monika Haack,Maria Toth, et al. Cardiovascular, Inflammatory, and 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Sleep Deprivation.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09;51:294-302 Hui Liu, Ge ge Wang, Gui hong Luan, etal. Effects of sleep and sleep deprivation on blood cell count and hemostasisparameters in healthy humans. 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9) 28:46–49 Liu Hui, Fang Hua, Hou Diandong, etal. Effects of sleep and sleep deprivation on immunoglobulins and complement inhuman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007;21:308–310 David F. Dirges, Steven D. Douglas,Steffi Hamamm, et al.Sleep deprivation and human immune function. Advances inNeuroimmunology 1995;5: 97-110 53 您也可能喜欢: 从单基因糖尿病的故事看科普的意义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绵羊来说,免疫力低也有优势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songshuhui 2011-3-28 21:58
游识猷 发表于 2011-03-21 14:52 传说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tryptophan)。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五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因此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真的吗? 色氨酸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必须氨基酸之一。作为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饮品,牛奶中确实含有L-色氨酸,而L-色氨酸也确实可用于制造诱发睡眠的 荷尔蒙5-羟色胺(serotonin)与褪黑激素(melatonin)。这可能也是这条流言广为人知的原因——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除了牛奶,肉类中也广泛含有色氨酸,而一小份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总量一般并不足以让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波动。 为了保护我们脆弱的大脑,脑部的毛细血管结构阻止了许多血液中的化合物进入脑组织,这就是所谓血脑屏障。任何要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血脑 屏障才能抵达脑部。,但牛奶中不止富含色氨酸,也富含其他氨基酸。而2003年,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者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论文称,食用牛奶这类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反而降低了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比起牛奶,不如吃些饼干。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的合成,而胰岛素可以帮助除了色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从血液进入肌肉组织,留下的色氨酸无需与其他 氨基酸竞争那些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因此进入大脑的色氨酸增多,人变得昏昏欲睡。此外,大吃一顿后往往有些犯困的另一个原因是,进食使得血液流向消化道, 大脑供血减少,产生疲乏和困倦感。但液体食物显然不如固体食物更有显著的这种效果。如果你用一大碗夜宵取代牛奶,你也许会更易入眠(但也更易体会到什么叫 “马无夜草不肥”)… 空腹服用色氨酸也能确保足够催眠的色氨酸进入大脑,美国曾有单独的L-色氨酸食物补剂(每日剂量约1000-2000毫克)出售来治疗失眠、抑郁等 问题,但FDA在1989年紧急召回正在销售流通的这种补剂,因为研究发现这种补剂有可能造成了嗜酸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征,这种疾病症状包括高烧,皮疹, 虚弱,呼吸急促,那几年中这个疾病影响了1500人,夺去了37条生命。这个疾病具体与L-色氨酸食物补剂的关联至今尚无定论,也有人怀疑是生产过程中的 污染所致。 至于牛奶的热度是否有助于入睡。确实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则入睡速率加快。但大部分时候,一杯到胃肠道里的牛奶并不足以让你的皮肤温暖几分。一个热水浴会有效得多。 总而言之,牛奶可催眠主要是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如果你继续对这点坚信不疑,那么牛奶或许真对你的失眠有效。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于 果壳网 谣言粉碎机 您也可能喜欢: 好好睡~ 科学版“黄粱一梦” 让我睡个好觉 睡眠是什么 爱哭?怪你的5-羟色胺去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谈:世界睡眠日前夜
热度 1 jjsun123 2011-3-22 20:06
周日下午从所里回到研究生院预备周一的上课,晚上在宿舍完成一点数学作业,就感觉有点冷,赶紧就打开了空调,以为一会就会热起来。结果吹到身上的风是凉,持续的凉! 10 点多上床睡觉,钻在被窝那是冷啊,蜷缩成了一只刺猬,顿时就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动画片《猫和老鼠》中老鼠被猫扔在外被冻僵的一集,后来骚轻的猫又将老鼠捉进来剥去落在老鼠身上的雪花,不是化敌为友了,貌似是猫真的饿了!愈是冷,愈是无法入眠,隔壁不知那个房间装有单独空调,持续的工作的声音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更加吵闹,难道是嫉妒吗?也不知熬到凌晨几点才迷迷糊糊睡着了。 周一早晨去中关村教学楼上课,才赫然看见门口贴着“关于统一停暖的通知”!校车上听广播才知道今天是世界睡眠日,顺便和一个师兄聊天他说自己屋子也冷,看来世界睡眠日前夜挨冻的人不少啊!回来顺便看 2011 年第 6 期《读者》上的一篇文章“我们需要多少睡眠”,荷兰某作家写的。认为人生命中的第三个 7 年,每天需要 8 小时睡眠时间,而第四个 7 年 (21~28 岁 ) 每天需要 6 ~ 8 小时睡眠!我觉得这纯粹是在扯淡,除非你的睡眠质量真的很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2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多少人被失眠折磨?
wangxh 2011-1-14 16:03
刚才看了王丽君的博文《 当睡眠成为一种折磨 》,俺非常理解她的苦恼。所以留下了评论:俺也一直被睡眠困扰。年青时跟你一样,总是很担心、自己折磨自己,现在年纪老了,慢慢不在乎了。别人说放松根本没有用的!至今没有找到好办法,不过建议你去与医生聊一聊。 昨晚就是一例,同屋的人要回家了,一个大老爷们,絮絮叨叨的,烦死我了,但又不好意思说什么。好不容易12点半消停了,我们俩准备睡觉,不到5分钟,那家伙开始打呼噜,俺还没有酝酿出一点儿睡意呢!俺赶紧开始听bed-time reading (网上下载的英文名著MP3),估计听了2个多小时。用耳机听英语MP3是高频声音,根本掩盖不住低频的鼾声穿透力极强。后来也不知道俺睡没睡着,反正今儿早4点半起床这家伙就起床了,虽然他极力蹑手蹑脚地,但俺抗干扰能力极差,即使没敢动也已经醒来。那位说了,他走了正好补点儿觉啊。老兄啊,俺天生命贱,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与能力,早上醒来是无法再次入眠的。 这呼噜已经折磨了我半年,搞的同屋另外一位搬出。俺是天一亮就忘记折磨了。还好,下学期不来了,当然也就不受呼噜的折磨了。
个人分类: 心之悟|37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当睡眠成为一种折磨
ivy2080 2011-1-13 21:09
昨晚十一点半到床上酝酿睡眠,半小时后,丝毫没有困意。打开MP5设置半小时关机,听起世界杯专辑,平时有的听不懂得词,当时听懂了,半小时过去了,大脑是平静了许多,但仍然没有困意,又延长半小时,关机时头脑如刚睡醒时的轻松。此时,想起来韩老师指出我理解的bootstrap有误,难道真的是我没有注意读细节,理解错误么?不对啊,几篇文献都是这样的;若选择双指数分布,应该如何编程?明天我要将甜同学电脑借上,好好做笔记,理一下思路---舍友说起了梦话,哦,我还没睡?看了下表,已经两点四十,这可不行,继续听世界杯,直到没有电。模糊的感觉到疲惫,不愿再思考论文的事了,脑子一直不停歇,我应该换个什么QQ签名呢?不,这个“上帝关上了---”的签名对现在的我依然很有启发,而且其中有我的创意,加了coldly和slowly两个副词,显然我的那扇窗还没有完全打开呢;那过年的时候给大家发个什么春节短信呢?一定是读起来要有节奏感,简单,有趣的---终于什么都不愿再想了,头重得很,默念“请让我睡着觉,请让我睡着觉---”不知道多少遍了,却还是睡不下,这已经是第三个晚上如此了,禁不住留下了眼泪,怎么睡眠对我已经成了一种折磨?想来自己读研一年半来,第一学期每晚跑步促睡眠,第二和三学期每周爬山促睡眠,现在,每天走路去省图看书,加之周末爬山促睡眠,下一步我又该怎么办?我怎么了?压力太大么?不得不承认是这样的。从管理转统计专业且能写两篇文章,马上又写一篇会议论文,不是每天看电影能做得到的。现在,我的目标也很清楚,那就是再写四篇课程作业论文,十一月份考GRE,并准备数理统计博士入学考试,相信对我至关重要的这14个月,不会睡得很踏实的,但我也相信,研究生生活这样过是不会后悔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3839 次阅读|7 个评论
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有良好的生长发育
xupeiyang 2010-12-31 12:22
  保证充足的睡眠,民间有睡一睡,长一长的说法,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在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 小学生应该保证10小时的睡 眠;中学生应该保证9小时的睡眠;大、中专学生应该保证8小时的睡眠,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5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睡好觉,养身体
censambao 2010-11-16 19:04
熬夜是很正常的事,但经常熬夜对身体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转载过来,或许对经常熬夜的同行们会有所帮助。    睡觉的诀窍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 水火既济 ,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睡眠与养生 一、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 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睡觉是养生的一大功能,养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21点钟准时睡觉。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 与太阳对着干 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二、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 四大病 :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 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 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 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垃圾睡眠给肝脏带来多大伤害?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   肝与心,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规则 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说,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 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 。如果你每晚22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23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在欧洲地区,平均四个人就有一个肝炎病毒携带者,这就叫不懂规则。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 23:00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期。   睡觉要关窗,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它使人叫 鬼魅不侵 ,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开空调,开风扇,情况就不一样了,开窗户,窗户走的是风,风入的是筋,如果开空调,也有风,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身上发黄,脸发黄,脖子后面那条筋发硬,骨节酸痛,甚至有人就开始发烧,这就是风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头里的缘故,这也就是气受伤了。如果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有人把客厅的空调开开了,把卧室的门打开,和直接开空调睡觉是差不多的,开了空调以后,空调那个寒进了骨了,所以心里发冷,心在哪,心在脑髓,脑为髓之海,骨髓里有寒,那肯定心里就寒了,怎么办,补肾阳、补中气,什么时候补到心里不冷,烧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要关上窗户,不开空调、电扇,保护阳气。   肝胆在下焦,如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寝睡不安,一个是胃寒,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个是胃热,就是热气往上走,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   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气味的味,胃厚,这种情况就是吃了这种厚腻的味道,有人吃海鲜、吃鱼、吃炖鸡,味道好鲜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这些东西在里面要稀释它,不稀释它,它在里面味太厚了,所以这个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腹涨,腹是涨鼓鼓的,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宁,胃不宁就睡不好。   睡觉时要肢暖,四肢要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睡眠法因人而异,下面介绍3种做法:   1、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3点 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形成淫气,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早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 三天早起,一天工 。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视的疾病警告   应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转载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174235863/blog/1289871904
个人分类: 他文共赏|2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已婚和未婚
TsinghuaNCC 2010-11-13 00:47
今天实在困了,索性花几分钟写点东西,然后睡觉,明天起床继续我的调研报告。这三天加起来的睡眠时间不超过10个小时,我都为自己的身体担心,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是我需要的生活吗?我再次回到东大,就是为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已经有两段时间是这样的状态了,现在才开学3个月而已。 突然想到了一些人和事情,发现结婚和不结婚有很大区别。结婚了的人,不用再花费时间处对象,不用考虑周末是否陪对象之类的事情,也不用担心其他很多事情;没有结婚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有对象,一种是没有对象。对于没有对象的,生活十分自由,如果精力充沛,除了学业之外可以做很多工作,例如学生组织工作或者兼职;对于有对象的,生活十分紧张,如果继续参与学生组织的工作并且科研繁忙,那将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还要面临各种约会的安排并且可能失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从时间利用角度来说,结婚后的人和没有对象的人时间上面可能会更充裕,尤其是异地的夫妻,只要保证每天通电话即可,不用担心其他时间的不充足。 我们学生组织里面虽然互相共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它就会有。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下一个结果,就是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当然,这要看你的科研和其他工作的任务量。如果是一个科研相对轻松,其他组织工作相对轻松的人,并且没有结婚处对象之类的事情,挤时间这个概念应用于生活中会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紧凑;如果是一个科研繁重,其他组织工作还十分繁重,并且还有处对象结婚之类的事情要考虑,那么挤时间必须以大量牺牲自己的身体状态和休息时间为代价。 年轻的时候身体是很好,我们热情饱满,但是谁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要奋斗到以牺牲身体为代价了?没有。答案是,自找的。我们需要的是充实的生活,而不是以牺牲自身的身体状态为代价的紧张生活。可能会有人说,高度忙碌紧张的生活很好啊,说明处理好了各种关系,相信能说出这样话语的人没有真正把科研、感情、组织工作三种状态交织,也就是说在他处对象的时候没有遇到繁重的科研或者组织工作,在他遇到繁重科研和组织工作的时候已经不必为感情方面的事情费精力。 年轻的朋友,权衡利弊,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身体的状态,在这个前提下开展科研、组织工作和感情工作吧。如果不能的话,必须舍弃部分。如果你已经结婚或者完成繁重的科研,恭喜你,已经脱离了以身体为代价的阶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道君晚睡,更有晚睡人
xupeiyang 2010-10-30 23:34
现代的各种媒体上不断的宣传在22点到23点睡觉是最好的,原因是:晚上12点到3点,是人的深度睡眠期,只要这三个小时睡好了,保证一天有精神,如果错过了,会对身体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而从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一般要30-60分钟,所以,晚上10:00-10:30睡觉最好。 默认的生物钟的睡眠时间,就是在睡后的6-8小时苏醒;而什么时候睡觉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且只要您睡觉了,那些睡后会发生的生理活动还是会照样进行的,或者说:只要您的睡眠时间足够了,无论您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睡觉的,都不会影响您的身体健康;而作息时间,只是一个习惯而已,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当然,一个新习惯的养成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一般是3-6天,所以这种习惯的交替最好不要太频繁。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28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物理学朋友的运动体会
热度 1 ljry8044 2010-10-26 09:07
首先,运动之所以促进学习、工作的道理非常简单: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使人最大程度地保持在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的年轻、健康状态(年轻10年~20年的研究成果都有),这极利于从事高质、高效、解难的进取性学习或者开创性工作,从而促进学习或者事业更上一层楼,所以,诺贝尔奖等伟大成就基本是年轻时取得。 有关运动促进学习的技巧参见: 健身金律一——如何使运动与学习、工作相促进 大体来说,如果缺乏了运动,虽然你只有30岁,但精力和反应速度等很有可能不及常锻炼身体的40岁的人, 未老先衰,可若能运动好,则又能回到30岁时应有的生理顶峰活跃状态,从而能极大地提升人生价值意义。 科学网上一物理学朋友的切身体会就验证了上述观念: 运动,让我重返年轻时的健康、聪明状态! 我从来不喜欢运动,但是今年年初,我觉得我精力精神状况 严重恶化了,什么也不想做,昏昏沉沉。 睡眠很不好,有一次连续20小时没睡觉,然后去爬了一次山,上上下下共计约5个小时,我就是当去了次公园,结果发现那空气还挺好。回来后,睡了15个小时,可能因为之前一天都没睡觉,我睡醒之后发现精神状况好很多,心情感觉好像好了很多 我觉得太奇怪了。。。。。 之后我觉得 我应该多运动运动,运动确实让我觉得有些精力了 我一般会在山上四个小时来回走15里 平均三天一次运动 已经运动半年了 因为我已经知道了,也相信 运动让人更有效率,更精力 以前不很在意这些 我相信应该有很多人还没发现这点呢 还没有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我其实觉得运动10次之后就发现有些状态不一样了( 博主点评 :其实,如果强度再高一些,状态改变会更快一些) 专家早就知道:运动让人更有效率、精力和活力 可是普通人是很少知道的 大半年前我就不知道 之前已经连续几年睡眠短, 看书时间很长,可后来意志彻底垮了 效率越来越低,越来越低 且厌倦学东西 而且,有些东西虽容易也看不懂 再后来,我也没有持久的精力 遇到困难常就绕不过去 理解不了 很恐怖 这一耽搁就几年 直到半年多前,我发现运动后会好转 我发现我好像变的好一点了 好多年啊 我现在喜欢在山间徒步,感觉很好,神清气爽,精神倍增,而且,集中力也有所提高。 运动了近两个月,疲劳状况就明显改善 精神状况改善得最快,大概就一个月 睡眠较慢,三个月后 才明显改善 集中力改善的最慢,虽运动有助于改善集中力,但也只有集中精力学习时,集中力才会真正改观,这是一个变得更加聪明的过程。 记忆力也有所恢复,不过我觉得应缘于集中力提高的缘故 之前集中力不好,没理解深刻,容易遗忘。 由此可见: 当你发觉记忆力衰退时,不要轻言“老了”,很有可能是集中力下降导致理解不透彻之故。 当你觉得精力不济,集中力不够时,或许是衰老之故,谁也无法避免,但更有可能是缺少锻炼之故,人为地将自己推向未老先衰的境地。可惜的是只有少数人能意识到,并调整过来,更多地则在温水煮蛙中早衰,但也不完全如此,很多人上了一定年纪体质严重衰退时,也会加强锻炼,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所以,早晨在马路边总能见到锻炼的老年人。 缺少运动还会降低睡眠质量,同样使人精神涣散,未老先衰。 坚持运动,未必就能变得更加聪明、年轻,因为还得在精力旺盛、活力增强之际抓紧时间从事高难的学习或者工作,得顺势利用好运动的优势,以更加年轻的健康方式生活,否则,只会感到浮躁、空虚和无聊。可若缺乏运动,必定会早衰! 运动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高难的进取性学习和开创性工作中。因此,如果学习或者工作难度不够大,人们往往会觉得运动无关紧要甚至会起反作用,比如我,以前看电视连续剧时,可以不分昼夜,根本不觉得运动和高质量的睡眠有什么价值意义,知道开始工作或者学习时,才发觉身体机能严重衰退了,而后恢复锻炼,调整睡眠。
个人分类: 修身畅谈|5411 次阅读|4 个评论
睡眠与自发性脑节律研究的信息分析与基因知识发现
xupeiyang 2010-8-24 14:41
http://www.bioon.com/biology/biox/450567.shtml CurrentBiology: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想睡就睡?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h9k5yuo900yfI30I5xI0 sleep and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57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author statistics 1 2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10 4 2006 4 1996 4 1979 4 2009 3 2008 3 2007 3 1995 3 2002 2 2000 2 1999 2 1998 2 1997 2 1994 2 1993 2 1988 2 1980 2 1978 2 1977 2 2005 1 1 2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Canada 17 USA 8 Netherlands 5 Italy 3 Spain 2 Russia 2 Morocco 1 Japan 1 New Zealand 1 Germany 1 Uruguay 1 Argentina 1 Sweden 1 Poland 1 Hungary 1 1 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Quebec City 13 Bethesda 2 Zwolle 2 Amsterdam 2 Verona 2 Boston 1 Vancouver 1 Ttouan 1 Sapporo 1 Barcelona 1 New York 1 Saint Petersburg 1 Charlottetown 1 Hamilton, New Zealand 1 Pullman 1 Los Angeles 1 Nijmegen 1 Mnster 1 Montevideo 1 Buenos Aires 1 1 2 1 2 3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J Neurosci 7 Neuroscience 3 Arch Ital Biol 3 J Pharmacol Exp Ther 2 Neurosci Behav Physiol 2 Neurosci Biobehav R 2 Psychopharmacology 2 Rev Electroencephalogr Neurophysiol Clin 2 Eeg Emg Z Elektroenzephalogr Elektromyogr Verwandte Geb 2 Curr Biol 1 Neuroimage 1 J Neurosci Res 1 Eur J Neurosci 1 Epilepsy Behav 1 Sleep Med Rev 1 Neuropsychopharmacol 1 Phys Rev E Stat Nonlin Soft Matter Phys 1 Am J Physiol-reg I 1 Neurobiol Aging 1 Rev Neurologia 1 1 2 3 1 2 3 ... 2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Animals 44 Electroencephalography 32 Sleep 32 Humans 29 Neurons 26 Circadian Rhythm 20 Periodicity 18 Cerebral Cortex 17 Brain 17 Wakefulness 13 Thalamus 13 Cats 13 Rats 12 Biological Clocks 12 intracellular 12 Patients 10 Sleep Stages 10 Nerve Net 9 Action Potentials 9 circadian rhythm 9 1 2 3 ... 26 1 2 3 ... 8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Steriade M 12 Kristensson K 4 Bentivoglio M 4 Peng Z 3 Contreras D 3 Amzica F 3 Grassi Zucconi G 3 Kaps L 2 Timofeev I 2 Rougeul A 2 Bouyer J 2 Dedet L 2 Meier-Koll V 2 Meier-Koll A 2 Hall U 2 Hellwig U 2 Kott G 2 Murphy T 1 Mohajerani M 1 McVea D 1 1 2 3 ... 8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edit_b.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query: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C-query: sleep The B-list contains title words and phrases (terms) that appeared in both the A and the C literature. 57 articles appeared in both literatures and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B-list but can be viewed here . The results of this search are saved under id # 16591 an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start page after you leave this session. There are 138 terms on the current B-list ( 45 are predicted to be relevant), which is shown ranked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levance. The list can be further trimmed down using the filters listed in the left margin.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 and BC literatures for specific B-terms, please select one or more B-terms and then click the button to view the corresponding AB and BC literatures. Use Ctrl to select multiple B-terms. job id # 16591 started Tue Aug 24 03:02:42 2010 Max_citations: 50000 Stoplist: /var/www/html/arrowsmith_uic/data/stopwords_pubmed Ngram_max: 3 16591 Search ARROWSMITH A A_query_raw: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Tue Aug 24 03:02:54 2010 A query =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started Tue Aug 24 03:02:54 2010 A query resulted in 359 titles 16591 Search ARROWSMITH C C_query_raw: sleep Tue Aug 24 03:03:13 2010 C: sleep 105852 A: pubmed_query_A 359 AC: (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 AND ( sleep ) 57 C query = sleep started Tue Aug 24 03:03:14 2010 C query resulted in 50000 titles A AND C query resulted in 57 titles 1792 B-terms ready on Tue Aug 24 03:05:56 2010 Viewed B-terms Tue Aug 24 03:06:42 2010 Sem_filter: Genes Molecular Sequences, and Gene Protein Names 138 B-terms left after filter executed Tue Aug 24 03:08:48 2010 B-list on Tue Aug 24 03:09:46 2010 1 clock gene 2 per1 3 5-ht7 4 meg 5 c fos 6 spike wave 7 ca1 8 gabaa 9 neurotrophin 10 gaba a 11 pten 12 scn 13 immediate early gene 14 task-3 15 oscillator 16 neuropeptide 17 fos 18 spike 19 epilepsy 20 ca3 21 locomotor activity 22 n acetyltransferase 23 clock 24 theta 25 sigh 26 gaba 27 calbindin 28 junb 29 circadian rhythm 30 rest 31 transcription factor 32 npy 33 glutamate receptor 34 ttx 35 alzheimer disease 36 alpha gene 37 lh 38 neuropeptide y 39 histidine decarboxylase 40 dark 41 hz 42 lobe 43 calcium channel 44 pup 45 potassium channel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show_sentences.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B literature B-term BC literature Spontaneous brain rhythms clock gene sleep 1: Morphine withdrawal produces circadian rhythm alterations of clock gene s in mesolimbic brain areas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rats.2009 Add to clipboard 2: Circadian rhythms in behavior and clock gene expressions in the brain of mice lacking histidine decarboxylase.2004 Add to clipboard 3: Periodic absence of nursing mothers phase-shifts circadian rhythms of clock gene s in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of rat pups.2003 Add to clipboard 4: Behavioural rhythm splitting in the CS mouse is related to clock gene expression outside the suprachiasmatic nucleus.2001 Add to clipboard 1: Expression of clock gene s Per1 and Bmal1 in total leukocytes in health and Parkinson's disease.2010 Add to clipboard 2: CLOCK gene variants associate with sleep duration in two independent populations.2010 Add to clipboard 3: The clock gene PER2 and sleep problems: Association with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Swedish adolescents.2010 Add to clipboard 4: Associations of 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ethanol consumption with messenger RNA expression of clock gene s in healthy men.2010 Add to clipboard 5: Circadian clock gene s: Non-circadian roles in sleep , addictio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2010 Add to clipboard 6: 3111T/C clock gene polymorphism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turbances in untreated depressed patients.2010 Add to clipboard 7: Circadian clocks: gene s, sleep , and cognit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8: Express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period 1 (PER1) clock gene products in different sleep stages of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2010 Add to clipboard 9: Cones are required for normal temporal responses to light of phase shifts and clock gene express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10: Clock gene s at the heart of depression.2010 Add to clipboard 11: Circadian rhythms and clock gene s in psychotic disorders.2010 Add to clipboard 12: The role of mPer2 clock gene in glucocorticoid and feeding rhythms.2009 Add to clipboard 13: Circadian clock gene s and sleep homeostasis.2009 Add to clipboard 14: Clock gene s and metabolic disease.2009 Add to clipboard 15: Melatonin, circadian rhythms, and the clock gene s in bipolar disorder.2009 Add to clipboard 16: Clock gene s beyond the clock: CLOCK genotype biases neural correlates of moral valence decision in depressed patients.2008 Add to clipboard 17: A polymorphism at the 3'-untranslated region of the CLOCK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adult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2008 Add to clipboard 18: Clock gen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2008 Add to clipboard 19: Modulatory effects of 5-fluorouracil on the rhythmic expression of circadian clock gene s: a possible mechanism of chemotherapy-induced circadian rhythm disturbances.2008 Add to clipboard 20: Interferon-gamma alters electrical activity and clock gene expression in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neurons.2008 Add to clipboard 21: Circadian abnormalities, molecular clock gene s and chronobiological treatments in depression.2008 Add to clipboard 22: Genetic diversity patterns at the human clock gene period 2 are suggestive of population-specific positive selection.2008 Add to clipboard 23: Sleep apnoea: time to consider clock gene s.2008 Add to clipboard 24: Sleep deprivation effects on circadian clock gene express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parallel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differences among mouse strains.2008 Add to clipboard 25: Genetic differences in human circadian clock gene s among worldwide populations.2008 Add to clipboard 26: A length polymorphism in the circadian clock gene Per3 influences age at onset of bipolar disorder.2008 Add to clipboard 27: Phenotypic effects of genetic variability in human clock gene s on circadian and sleep parameters.2008 Add to clipboard 28: Association of Per1 and Npas2 with autistic disorder: support for the clock gene s/social timing hypothesis.2007 Add to clipboard 29: Circadian rhythms in the CNS and peripheral clock disorders: human sleep disorders and clock gene s.2007 Add to clipboard 30: From circadian clock gene expression to pathologies.2007 Add to clipboard 31: Clock gene expression in the rat retina: effects of lighting conditions and photoreceptor degeneration.2007 Add to clipboard 32: 2007 Add to clipboard 33: TNF-alpha sup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clock gene s by interfering with E-box-mediated transcription.2007 Add to clipboard 34: From circadian rhythms to clock gene s in depression.2007 Add to clipboard 35: A non-circadian role for clock-gene s in sleep homeostasis: a strain comparison.2007 Add to clipboard 36: The role of circadian clock gene s in mental disorders.2007 Add to clipboard 37: Circadian rhythms of melatonin, cortisol, and clock gene expression during simulated night shift work.2007 Add to clipboard 38: Expression of clock gene s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throughout the sleep /wake and circadian cycles.2007 Add to clipboard 39: The possible interplay of synaptic and clock gene s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07 Add to clipboard 40: Pineal clock gene oscillation is disturb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due to functional disconnection from themaster clock.2006 Add to clipboard 41: Altered expression of circadian clock gene , mPer1, in mouse brain and kidney under morphine dependence and withdrawal.2006 Add to clipboard 42: Daily coordination of cancer growth and circadian clock gene expression.2005 Add to clipboard 43: Insomnia improvement during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and CLOCK gene polymorphism.2005 Add to clipboard 44: Daily expression of clock gene s in whole blood cells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a patient with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2005 Add to clipboard 45: Two new rare variants in the circadian ;clockgene may influence sleep pattern.2005 Add to clipboard 46: Clock gene polymorphisms and narcolepsy in positive and negative HLA-DQB1*0602 patients.2005 Add to clipboard 47: Deletion of the mammalian circadian clock gene BMAL1/Mop3 alters baseline sleep architecture and the response to sleep deprivation.2005 Add to clipboard 48: A length polymorphism in the circadian clock gene Per3 is linked to 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and extreme diurnal preference.2003 Add to clipboard 49: Genetic dissection of psychopathological symptoms: insomnia in mood disorders and CLOCK gene polymorphism.2003 Add to clipboard 50: Clocks, gene s and sleep .2003 Add to clipboard 51: Mutation screening of the human Clock gene in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s.2002 Add to clipboard 52: Social timing, clock gene s and autism: a new hypothesis.2002 Add to clipboard 53: Human clock gene s.2002 Add to clipboard 54: The 3111 Clock gene polymorphism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icity in phenotypically characterized human subjects.2002 Add to clipboard 55: The discovery of circadian clock gene s and the use of similar strategies to discover unknown genes underlying complex behaviors and brain disorders.2001 Add to clipboard 56: Molecular clock gene s in man and lower animal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circadian abnormalities in depression.2000 Add to clipboard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3551 次阅读|0 个评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fqng1008 2010-7-30 09:17
三年前,区政协组织到河源扶贫义诊,与戴兄同居一室。半夜醒来,戴兄鼾声大作,不时却突然间断,似乎呼吸停止了一般,好久(大约1分多钟)才又慢慢恢复,很不规则。如此几个往返,我叫醒了他,告知其可能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他不以为意,说夫人早已知晓。 去年在澳洲,与柯兄一路相伴,他的鼾声不多且极细小。但是他说我可能存在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确,我自中年以来鼾声加大增多,说明气道不畅,极有可能存在这一毛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怎么回事?我网上搜寻后得知: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好发于肥胖、老年人。这种病理状态不仅有睡眠打鼾和日间极度嗜睡,还由于低通气或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中止超过10秒以上,每小时呼吸暂停加低通气5次以上,或每晚7小时呼吸暂停加呼吸低通气达30次以上)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可导致心肺和其他重要生命器官并发症,甚至发生猝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直接发病机制是上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包括鼻中隔弯曲、 息肉 、鼻甲肥大、扁桃体肥大、扁桃体增生、软腭过长、腭弓低平、下颌弓狭窄、下颌后缩畸形、小颌畸形、颞下颌关节强直,尤其是两侧关节强直继发的小颌畸形,舌体肥大、巨舌症,舌骨后移等。此外,肥胖、上气道组织黏液性水肿,以及口咽或下咽部 肿瘤 等也均可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用多导睡眠图仪检查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中颏舌肌肌电活动下降,睡眠时咽肌活动突然消失,造成气道上部狭窄,甚至突然闭塞。由于呼吸暂停,使肺泡血气交换障碍,造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由此诱发一系列全身症状,严重者血氧饱和度常在50%以下,动脉氧分压仅在3.73kPa(28mmHg)以下,这些可导致患者在睡眠中猝死。 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除戒烟酒,肥胖者减肥和控制饮食外,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2类。非手术治疗包括:(1)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是目前治疗OSAHS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它犹如一个上气道的空气扩张器,可以防止吸气时软组织的被动塌陷,并刺激颏舌肌的机械感受器,使气道张力增加,但一般患者难以长期坚持);(2)各种矫治器(睡眠时戴用专用矫治器可以抬高软腭,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口咽及下咽部,改善呼吸的目的,但对重症患者无效);(3)吸氧以及各种药物治疗(如神经呼吸刺激剂 安宫黄体酮 等)。 手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本方法,目的在于减轻和消除气道阻塞,防止气道软组织塌陷。选择何种手术方法要根据气道阻塞部位、严重程度、是否有病态肥胖及全身情况来决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1)扁桃体、 腺样体 切除术;(2)鼻腔手术,用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3)舌成形术,由舌体肥大、巨舌症、舌根后移、舌根扁桃体增大者,可行舌成形术;(4)腭垂、腭、咽成形术,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5)气管造口术,是一种永久性气管切开术,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终生繁琐护理、感染、语言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困难等,目前已极少采用;(6)正颌外科,治疗因颌骨畸形造成的口咽和下咽部气道阻塞,包括下颌前徙术、颏前徙术、颏部前徙、 舌骨 下肌群切断悬吊术、双颌前徙、颏前徙和舌骨前徙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约为2%~4%,男女发病比率为6.3:1左右,常见于40~70岁的肥胖者,65岁以上患病率可达20%~40%。儿童期由于 扁桃体 和腺样体肥大,也是此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易并发心律失常、 高血压 、甚至呼吸衰竭或 猝死 。有人估计全世界每天有3000人死于本病。Thorpy对269例患者随诊,7年内死亡43例,占16%,其中71%死于心血管疾病。据报道未治疗的患者,5年病死率为11%~13%,呼吸暂停指数>20者,8年死亡率为37%,而呼吸暂停指数<20者,死亡率仅4%。Partinen回顾分析198例患者,仅做减肥治疗的127人,5年死亡率达11%,71例气管切开者无1例死亡。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35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太晚睡觉等于自杀(献给年轻人)
jizw0704 2010-7-2 09:58
一定要看看,以后不熬夜了! 沉重的话题: 一个97级的名校高才生,毕业后进微软的,上月死了,只不过25岁的黄金年龄,珍视自己的生命吧,大家。对自己好一点。   对了,又听到一个悲伤的消息。广告界的好青年,又挂了一人了。此人是联旭的,是业务还是设计我也搞不清楚,。前几天在连续加班后的某晚, 回家睡觉后第二天就叫不醒,挂了。   奇的是,约二个月前,也是联旭的一位女生业务,也是这样,不过她是离职后第二天,还是第几天,睡一觉就起不来了。医生说是猝死,推测是过劳。   总之,这些天九点联旭就全部关灯,大家都不加班了。大家要好好保重身体呢。   那两名.............发生迹象:原本一向身体健康,时常运动(打篮球)但在近日连续熬夜数晚,经过数日后,突然第二天起床会觉得很疲劳!一闭眼就想睡觉!(跟前一日熬夜的感觉不同),而且会腰酸背痛,但一到晚上精神又好起来!   别以为这是小事!根据中医的看法,是因过劳而造成体内器官阴阳失调,就是体内器官起内讧,互相打架,最后造成器官衰竭而死,所以希望你不是下一个! 晚上9-11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 晚间11-凌晨1点,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 凌晨1-3点,胆的排毒,亦同。 凌晨3-5点,肺的排毒。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 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不应用止咳药,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 凌晨5-7点,大肠的排毒,应上厕所排便。 早上7-9点,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应吃早餐。 疗病者最好早吃,在6点半前,养生者在7点半前, 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即使拖到9、10点吃都比不吃好。 半夜至凌晨4点为脊椎造血时段,必须熟睡,不宜熬夜。 只希望看过的你能多为自己为家人着想,能尽量早点睡 ------- 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 (图) 下面这几张图显示了,咱们的手、脚、身体各个穴位所对应的内脏。按摩的时候,对准穴位下力,才能对我们身体有益。 如图所示,比如我们的脚趾分别代表了我们眼睛和耳朵,而整个脚底就相当于人体身体的主干。 下面是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按摩一下吧。 拉拉耳朵养护全身器官 肾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一、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二、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三、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四、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有健肾壮腰之功效。    五、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十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十次。这一锻炼还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慢性咽炎。    六、双手掩耳法 两手掌掩两耳廓,手指托后脑壳,用食指压中指弹击24下,可听到隆隆之声,曰击天鼓。此刺激可活跃肾脏,有健脑、明目、强肾之功效。    七、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八、双手扫耳法 以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八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简单易学的强肾健体保健法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气充盈,则精力充沛,筋骨强健,步履轻快,神思敏捷,肾气亏损则阳气虚弱,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生疾病等。   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 肾阴虚者,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 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畏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中医认为,肢体的功能活动,包括关节、筋骨等组织的运动,皆由肝肾所支配,故有肾主骨,骨为肾之余的说法,因此坚持体育锻炼,以取得养筋健肾、舒筋活络、畅通气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功效,从而达到强肾健体目的。散步、慢跑、打球、做操、练拳舞剑等,都是不错的锻炼项目。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保健方法,您可以试试。   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    揉按丹田:两手搓热,在腹部丹田处按摩30~50次。丹田乃人之真气、真精凝聚之所,为人体生命之本。此法常用之,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强肾固本的目的,有利于延年益寿。   发吹音 吹与肾相应,肾属水,故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反复做6~9遍。    另外,心脏对应的是呵音,肝脏对应的是嘘的音,脾对应的是呼的音,肺对应的是斯的音,三焦对应的是唏的音。发音的时间长一些,次数多一些。    健脾通胃肠气的保健方法:双手重叠,顺时针绕肚脐揉腹,以通为主,可促进胃肠气通畅,逆时针绕肚脐揉腹,则以补为主,可起到健脾作用,便秘患者,多顺时针揉,脾虚者,则加逆时针揉,每次300~500下,每天1~2次。 祝福朋友们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转载网址: http://user.qzone.qq.com/2817123/blog/1250394583 吉宗威
个人分类: 历程|23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看世界杯?你熬夜吗?睡觉的时间有学问
lightw626 2010-6-22 10:49
熬夜人必看! 熬夜是很正常的事,但经常熬夜对身体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转载过来,或许对经常熬夜的同行们会有所帮助。   睡觉的诀窍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 ( 肾上 ) 的力量融合,所谓 水火既济 ,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睡眠与养生   一、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 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 21 点到凌晨 5 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 5 点到晚上 21 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 21 点到凌晨 5 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睡觉是养生的一大功能,养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 21 点钟准时睡觉。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 与太阳对着干 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二、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 四大病 :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 23 : 001 : 00 ),其实 23 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 0 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 23 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 50% 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 1 : 003 : 00 )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 4 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 40%60% 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垃圾睡眠给肝脏带来多大伤害?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   肝与心,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三、睡眠的方法   交通规则 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说, 23 点至凌晨 3 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 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 。如果你每晚 22 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 23 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 1 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在欧洲地区,平均四个人就有一个肝炎病毒携带者,这就叫不懂规则。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 : 0023 : 00 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 21 : 00 (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起。   睡觉要关窗,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它使人叫 鬼魅不侵 ,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开空调,开风扇,情况就不一样了,开窗户,窗户走的是风,风入的是筋,如果开空调,也有风,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身上发黄,脸发黄,脖子后面那条筋发硬,骨节酸痛,甚至有人就开始发烧,这就是风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头里的缘故,这也就是气受伤了。如果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有人把客厅的空调开开了,把卧室的门打开,和直接开空调睡觉是差不多的,开了空调以后,空调那个寒进了骨了,所以心里发冷,心在哪,心在脑髓,脑为髓之海,骨髓里有寒,那肯定心里就寒了,怎么办,补肾阳、补中气,什么时候补到心里不冷,烧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要关上窗户,不开空调、电扇,保护阳气。   肝胆在下焦,如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寝睡不安,一个是胃寒,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   再一个是胃热,就是热气往上走,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 ; 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   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气味的味,胃厚,这种情况就是吃了这种厚腻的味道,有人吃海鲜、吃鱼、吃炖鸡,味道好鲜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这些东西在里面要稀释它,不稀释它,它在里面味太厚了,所以这个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腹涨,腹是涨鼓鼓的,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 ; 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宁,胃不宁就睡不好。   睡觉时要肢暖,四肢要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睡眠法因人而异,下面介绍 3 种做法:    1 、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 、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    3 、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 6 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 5 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 3 点 5 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形成淫气,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 5 点至 7 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 早晨 7 点到 9 点人体胃经最旺, 9 点到 11 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 三天早起,一天工 。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 ( 尤其是城市 ) ,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视的疾病警告,应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四)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个人分类: 转载|2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熬夜的危害
Alisa 2010-6-2 16:05
※ 不规律的睡眠及压力,会影响内分泌代谢不完全,造成皮肤水分流失,容易导致皱纹出现、皮肤暗淡、长暗疮、黑眼圈加重等,尤其是上完妆后情况会更糟,妆很难化均匀。在一连串的熬夜之后,如果觉得脸紧紧的、痒痒的,有脱屑现象,还可能会患脂漏性皮炎。 ※ 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的害处多多。因为人若经常熬夜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等都会找上你。 ※ 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相应提高。疲劳症状强烈的人比一般人患上呼吸、消化系统、循环器官等各种感染症的机会也增加许多。 睡眠专家认为: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睡眠不足,不但身体消耗得不到补充,而且由于激素合成不足,会造成体内环境失调。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才去睡觉。只有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所以,年轻人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让自然节律被打乱,陷入恶性循环。
个人分类: 健康赠言|2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眠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xupeiyang 2010-5-8 19:38
2007年8月18日 以睡眠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为主题的中国科协第1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领域的23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竞争加剧使得生活节奏加快,同时由于生活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睡眠日益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奢侈品,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各类睡眠问题的患病比例已经高达38.2%,2006年对全国六城市的调查显示,过去一年间都市人的睡眠问题已达60%,因此被称为是悄然扩展的流行病,从社会学或是自然科学角度分别探讨如何解决睡眠问题,已成为当前时势之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209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睡眠六则
estudy 2010-5-7 22:13
第一则 睡五分钟等于六钟头的方法 根据中医学,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 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了,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 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下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第二则 睡眠的规则 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 晚21点到凌晨5点为有效睡眠时间。人是动物,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白天(凌晨5点到晚上21点)活动产生能量,晚上(21点到凌晨5点)开始进行细胞分裂,把能量转化为新生的细胞,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这和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良是一样的道理。 睡觉是养生的一大功能,养就是用大量的健康细胞去取代腐败的细胞,如一夜睡不着就换不了新细胞。如果说白天消亡一百万个细胞,一晚上只补回来五十万个细胞,这时你的身体就会出现亏空,时间长了,人就糠了,像糠萝卜似的。为什么世上有百岁老人呢?因为他们每晚都在21点钟准时睡觉。 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夜里生长,所以夜晚在农村的庄稼地里可听到拔节的声音。人类和植物同属于生物,细胞分裂的时间段大致相同,错过夜里睡觉的良辰,细胞的新生远赶不上消亡,人就会过早的衰老或患病,人要顺其自然,就应跟着太阳走,即天醒我醒,天睡我睡。人在太阳面前小如微尘,“与太阳对着干”是愚蠢的选择,迟早会被太阳巨大的引力催垮。这是客观真理。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入睡难,睡眠质量不高的毛病。睡眠不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肝火过盛,睡觉警觉;胃火过剩,睡觉不安;肝阴不足,睡觉劳累。 第三则 睡眠与疾病 现代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形成“四大病”:水果病、冰箱病、电视电脑病、熬夜病。肝脏有一特点:卧则回血,坐立向外供血。 子时(23:00-1:00),其实23点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并不是0点开始的,这是我们犯的误识。肝胆相表里,互为一家,23点胆经开了,如若不睡,大伤胆气,由于十一脏腑皆取决于胆也,胆气一虚,全身脏腑功能下降,代谢力、免疫力纷纷下降,人体机能大大降低,胆气支持中枢神经,胆气受伤易患各种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动症等。子时胆要更换胆汁,胆经渐旺人如不卧,胆汁更替不利,过浓而结晶成石,久之即得胆结石,如果把胆给摘了,一摘就胆怯了,全身的免疫力下降了50%以上,所以不能摘,要用它本系统的巨大潜能把它化掉。 丑时肝经最旺,丑时(1:00-3:00)不眠,肝无法解除掉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面呈青色,久之易患各类肝病,现在有些人肝不太好,特别在欧洲平均4个人就有一个大三阳或是小三阳,大都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过了子时不睡觉造成的。甲肝比较好治,乙肝就很难治。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由于晚上经常不睡觉,人太虚弱了,也就是说秩序太乱了,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了。也就是说乙肝的病毒已经到了细胞里面,但是现在它还没有能力造成肝炎,当人身体处于最薄弱的时候就形成成肝炎,乙型肝炎就意味着将来40%-60%的肝硬化。聪明的人是应该了解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不聪明的人就是应该被淘汰的人。 第四则 垃圾睡眠给肝脏的伤害 肝主疏泄,过子时不睡,可引起肝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可见易怒,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便秘,也可引起肝气升发不足,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晕眩,失眠,惊悸,精神恍惚,重则会晕倒在大街上,不省人事。 肝有藏血、调节血液的功能,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还会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证状。 肝开窍于目,过子时不睡,易引起肝虚,则出现视力模糊、老花、夜盲、畏光、迎风流泪,等症状,还会形成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等眼疾。 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血不足,就出现筋痛,麻木,屈伸困难,痉挛抽搐,易造成灰指甲,缺钙,髌骨软化,癫痫病,骨质疏松等症。 肝与心,过子时不睡觉,可引起肝血不足,由于心主一身之血脉,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心慌、心颤等症状,严重的形成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肝与脾,过子时不睡觉,会引起肝胃不和,由于肝助脾胃消化,由于肝气太虚不能助脾胃消化,使人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表现为舌苔厚,长期以来会造成中气塌陷。 肝与肺,过子时不睡觉,无法滋阴潜阳,肝阴亏损,引起肝火过盛灼肺,出现干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证状,易导致牛皮癣等各种皮肤病。 肝与肾,过子时不睡觉,肝虚导致肾亏,由于肝肾同源,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不育、骨病、牙病、脱发、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 第五则 睡眠的方法 交通规则——你不懂就容易出事故。比如说,23点至凌晨3点为子丑时,胆肝经最活跃的时候,肝胆要回血,“躺下去回血,站起来供血”。如果你每晚22点钟左右躺下,静静得不要说话,到23点的时候,也就睡着了。肝胆开始回血,把有毒的血过滤掉,产生新鲜的血液,到一百岁也没有胆结石,也没有肝炎、囊肿一类的病。如果你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胆又无法换胆汁,所以这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囊肿、大三阳、小三阳各种病症。 在欧洲地区,平均四个人就有一个肝炎病毒携带者,这就叫不懂规则。睡前半小时最好不要讲话,睡觉的时候更不要说话,如一说话,肺经动,然后心经又动,(因为心肺共为上焦)人就容易进入兴奋状态,所以就很难入睡。 21:00-23:00为亥时。亥时三焦经旺,三焦通百脉。亥时入眠,百脉皆得濡养,故百岁老人得共同特点即21:00(亥时)之前入睡。女性若想长久的保持容颜娇好,应做到早睡早期。 睡觉要关窗,不能开风扇、不能开空调,人生病很多都与此有关,因为人在睡眠之中,气血流通缓慢,体温下降,人体会在表面形成一种阳气层,这种阳气层它使人叫“鬼魅不侵”,什么意思呢,阳气足的人,不做恶梦,就是这种阳气,占了上风。开空调,开风扇,情况就不一样了,开窗户,窗户走的是风,风入的是筋,如果开空调,也有风,风入筋,寒入骨,早上起来,身上发黄,脸发黄,脖子后面那条筋发硬,骨节酸痛,甚至有人就开始发烧,这就是风和寒侵入到了筋和骨头里的缘故,这也就是气受伤了。如果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如果热,把房门打开,把窗户关上,效果就差了一点,但是他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有人把客厅的空调开开了,把卧室的门打开,和直接开空调睡觉是差不多的,开了空调以后,空调那个寒进了骨了,所以心里发冷,心在哪,心在脑髓,脑为髓之海,骨髓里有寒,那肯定心里就寒了,怎么办,补肾阳、补中气,什么时候补到心里不冷,烧就退了,寒走出去了。 睡觉要尽量早睡,睡得晚,伤了少阳之气,必然第二天是疲倦无力,要关上窗户,不开空调、电扇,保护阳气。 肝胆在下焦,如果胃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寝睡不安,一个是胃寒,如果这个人胃阳本来就不足,过多的喝绿茶,就会出现胃寒,胃寒的时候人是睡不好觉的,或者吃带泥沙之物过多,胃隐隐作寒,肯定是睡不好;再一个是胃热,就是热气往上走,嘴里喘的都是热气,像这种情况也睡不好觉;再一个是胃燥,口干舌燥,胃里感觉到燥;还有一个就是胃厚,气味的味,胃厚,这种情况就是吃了这种厚腻的味道,有人吃海鲜、吃鱼、吃炖鸡,味道好鲜美,吃多了,美味不可多用,这些东西在里面要稀释它,不稀释它,它在里面味太厚了,所以这个也睡不好觉; 再一个腹涨,腹是涨鼓鼓的,也睡不着,翻来覆去也睡不着;再一个是胃气太虚,冒冷汗,这也睡不好觉,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胃不宁,胃不宁就睡不好。 睡觉时要肢暖,四肢要暖,因为四肢是阳之本,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手脚和肚脐、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 睡眠法因人而异,下面介绍3种做法: 1、睡觉前简单的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2、仰卧,自然呼吸,感觉呼吸像春风,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如还未醒着,再从头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为火,耳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济,在人体中形成心肾相交。久之,养心滋肾。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过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因为人在寅时(3点-5点)肺经旺的时候起床,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顺应阳气的舒长,来完成新陈代谢,肃降浊气,使肺气清,这样有助于养肺和顺应太阳的天势升起人体阳气,使人一天阳气充足,否则,就好像发动机,过了这段好时机就很难发动人体阳气,人体阳气淤积在人体下部不能由命门向上发动升起,会形成淫气,严重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点至7点是人体大肠经最旺的时候,人体需要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不起床,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的完成排浊功能,使浊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体血液和脏腑百骸。早晨7点到9点人体胃经最旺,9点到11点人体脾经最旺,这时人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能力最好,如果这时还不起床,人体胃酸会严重腐蚀胃粘膜,人体在最佳吸收营养时间得不到营养,长期以来会患脾胃疾病,造成营养不良、中气塌陷。所以千万不要赖床,赖床会造成头昏、疲惫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觉,而应按时起床,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有三四点钟起床的习惯,比如华盛顿、拿破仑、康熙皇帝、曾国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话说:“三天早起,一天工”。 现代医学证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不易患精神类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锻炼,因为早晨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地下道的漳气、浊气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这些气对人体损伤是很严重的。 第六则 养身三大事 养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其余起居、服装等皆是辅助。 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纳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为第二。而饮食无节,饥饱过度者,肠胃必受伤,而营养日减。睡以安神为主,神以心安为主,应配合年龄,壮年至多七小时至八小时,多睡则智昏头晕眼红胀,四肢疲软,童年必睡足八小时,或过九小时勿碍,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时已足。 睡眠中不可忽视的疾病警告 1、睡眠宜早,勿过十时,老年人以八点为正,勿过九点。凡交十一时,为阳生时,属肾,此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千万勿以安眠药片助睡。 2、枕上切忌思索计算未来事,睡时宜一切不思,鼻息调匀,自己静听其气,由粗而细,由细而微细而息。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化为乌有,自然睡着。 3、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时再睡。 4、如在午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一点,为阴生之时,属心,此时如不能睡,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凡有心脏病者切宜注意,每日于此二时注意,则元气日强,无心跳腹泄或小便频速之病。 5、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迟。居北方宜防寒气,如在粤桂等省,早起防山岚瘴气中病。食后勿仰天睡,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个人分类: 博览札记|1842 次阅读|1 个评论
睡眠二问
lillianhall 2010-4-27 15:50
一问:早睡早起精神好? 当长辈们一再强调他们早睡早起的好处时,很显然,年轻一代错乱的工作时间表已经无法与过去相比,因此他们直接被列为亚健康人群。 如果您也是其中一位,现在的一项研究成果也许能让您摆脱整天忧虑健康状况而惶惶不能终日的生活。 研究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在清晨思维最为敏捷,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傍晚的时候变得最有效率? 研究者: Christina Schmidt 及其在比利时和瑞士的同僚 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来对早起者和夜猫子的脑部活动进行监控。 这些人在连续两个夜晚呆在一个睡眠实验室中,并周期性地从事一项需要保持持续注意力的作业。 研究结果: 一般来说,夜猫子在他们发生脑疲劳之前,其清醒的时间会比早起者长。 在清醒 10 个小时之后,与夜猫子相比,早起者的与注意力有关系的脑部区域的活动性会有所下降。 早起者还更容易感到困乏,并容易使作业操作变得更慢。 这些脑区域包括生物主时钟的所在地。 该区域的活动会降低实验自愿者清醒的时间(即 睡眠压力 增加了),提示早起者和夜猫子之间的行为差异至少有一部份与控制睡眠压力和生理节奏有关的脑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 现在报告说,我们的思维敏捷程度及思想集中的能力受到了我们已经醒了多久以及当时在一天中所处的时间的双重影响,因为我们的生物钟节奏是根据日 - 夜周期运作的。 总结:从这项研究,我们不难理解,忙碌的人们虽然满脸倦容却依旧乐此不疲地做一只夜猫子,这不单单是因为工作压力促使他们选择利用休息时间完善工作,也因为人体的生物钟让夜晚忙碌的人们拥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集中的注意力。 二问:长期睡眠不足可以补救? 如果上面一项研究结果让夜猫子暗自窃喜,并认为以后可以随意预支自己的睡眠,那么,很抱歉,下面一项研究让您失望了。 研究问题: 短期熬夜和长期熬夜的后果一样吗? 研究者: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医师丹尼尔 科恩和同事们 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选取 9 名青年进入测试组作为测试对象,另选 8 名青年进入控制组作为参照。测试对象按照研究人员设定的时间表作息,即 33 小时保持清醒,之后 10 小时睡觉,相当于每 24 小时休息 5.6 小时,如此循环持续 3 周;控制组人员作息时间正常。同时,测试对象还要定期完成相应测试,以便研究人员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注意力情况和反应时间。 实验结果 : 睡眠持续缺失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短期睡眠不足可以通过补眠恢复,但长期缺乏睡眠的影响难以消除。 如果测试在研究对象睡醒后 2 小时进行,则两组人表现情况相当。这意味着 补觉 的确有作用。但是,如果测试选在研究对象已经清醒 33 个小时后进行,受试者的表现就会变差,而且随着试验深入越来越差。研究人员说,此时测试者已经 睡眠债 缠身,之前欠的觉都一股脑 找上门来 。如果平时睡眠不足、利用周末补觉,醒来后可能会觉得精神饱满,但下次再熬夜,表现就会开始退步。 总结: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睡眠如青春一般,经不起透支。如果您无法改变做夜猫子的生活,那么,请注意,出来混的,迟早要还,和上帝讨时间,等于是提早你和他见面的日期而已。 资料来源: 生物谷 Bioon.com
个人分类: 科普专题|5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