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和谐校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快活松鼠,和谐校园
热度 3 xucq45 2013-9-21 23:51
今天是中秋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为了顺便拍拍主楼前的鲜花和蝴蝶,在去教研室整理材料时,我顺便携带了微单相机。下午1点多钟,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些学生正在主楼前的树林中拍2只松鼠。由于无人危害松鼠的缘故,它们根本不拍人,你拍你的,我玩我的,不断地在树上树下跳来跳去,不时地在草丛中寻找食物,好不快活!于是,我举起了相机,加入了给松鼠留影的行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538 次阅读|7 个评论
和谐校园
liuhlsy 2012-12-20 16:37
和谐校园
直接上图
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和谐校园和谐美
热度 4 xucq45 2012-5-28 19:36
前两天清晨,我看见了人、松鼠、山鸡和喜鹊在校园里友好相处的场面。真是一派和谐校园和谐美的景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个人分类: 秀美风光|33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哈医大第五届教职工保龄球比赛胜利落幕
热度 2 xucq45 2012-4-9 23:21
为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业余生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哈医大校工会4月7日上午在天鹅饭店鼎鸿保龄球俱乐部,成功举办了哈医大第五届教职工保龄球比赛。 全校12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团体赛由4男1女组成,每人打3局。比赛彰显了教职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力拼搏的精神,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基础医学院代表队获得团体赛冠军,老干部代表队的张仲教授获得男子单项赛冠军,基础医学院代表队的姜玉梅获得女子单项赛冠军。 学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校工会主席李兰芝、常务副主席杨平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品。 本人经过竞争上岗,第一次代表基础学院参加比赛,为基础医学院获得团体赛冠军尽了一份力,并杀入男子个人比赛的复赛,心里十分高兴。尤为高兴的是哈医大的金龙保龄球队的队员们,在各自单位的球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本届男女单项赛冠军均为金龙保龄球队的队员,获得团体冠军的基础医学院代表队5名队员,4名来自金龙保龄球,获得团体第三名的老干部代表队5名队员均为金龙保龄球队的队员(包括哈医大原校长金铮和原副校长张守业),男子前八名和女子前4名,金龙保龄球队的队员占了半壁江山。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在于坚持,成绩在于积累。 我和金龙保龄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051do=blogid=551336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9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 欣
ems86 2012-3-30 10:51
谈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 欣 (沙洲职业工学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00 ) 摘 要 : 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质量、规模、效益等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该文从和谐校园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 关健词 :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1. 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高校而言,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人与社会、自然各要素之间始终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 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应该和谐相处。在和谐校园里,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当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要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2. 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A. 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是学校教育培养的理想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科技文化、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好地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最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人才。 B. 构建和谐校园,是增强校园活力的有力保障   创造活力是学校生命力,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现实力量和动力源泉,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和保护好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承认、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校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切实保证。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学校事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断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C.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的有效举措 校园安全稳定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要保持校园安全稳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加强与周边单位的联系合作,创造安全和谐的内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在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使广大师生员工一心一意地干事业、求发展。 3. 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和方法 A. 构建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全面树立和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在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学生应成为最受关注的群体。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教育学生遵章守纪,刻苦学习,尽快成才。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对思想有问题的学生要耐心帮教,开展心理辅导,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健康的人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给予资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对毕业生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一次性就业率。 B. 构建和谐校园,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执政兴校的能力 和谐校园的生存与发展,教师是根本,班子是关键,校长是灵魂。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是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从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出发,集中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智慧,带领大家真抓实干,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因此,学院领导班子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学院发展中,明确目标,合理定位,不等不靠,认真规划学院发展,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特色,营造纯正朴实的和谐校风;在学院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情为本,以仁为本,讲求热情、真情、温情,突出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实效性,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努力构创建温馨、和谐的发展环境。 C. 构建和谐校园,要优化校园文化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要让师生明确大学精神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所在,它既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的、充满理解、尊重、宽舒、宽容的人际环境,也是能够唤起理想和人格职业尊严的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做到继承性、民族性、政治性、广泛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协调一致。并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培养和塑造大学精神,形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勇于文化创新,体现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广大师生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不断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工作、学习的无穷动力。 E. 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 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改变重智轻德,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F. 构建和谐校园,要拥有健全和完善的校园制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校园制度,规范校园秩序,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既是依法治校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保障。校园制度包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校园绿化、卫生和秩序管理制度,师生日常行为准则以及长期办学历程积淀的道德规范等。这些制度和规范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建立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首先,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师生,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其次,要加强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水平和遵守制度的自觉性。第三,要文明执行制度。文明执行制度是高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举措。 总之,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 http://www.ems86.com 总第 434 期 2011 年第 43 期( 12 月 28 日出版) ----- 转载须注名来源 参考文献 姚学礼 . 创建和谐校园 服务民族教育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朱渝成 .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初探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04 赵恒平 , 庞艳桃 .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1995.03 张建鹏 .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6
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呵呵,觉得自娱自乐一下。
ericdantian 2011-10-5 14:31
关于学校寝室限电500W的常见问题解答 1、请问学校突然在各寝室施行限电500W的举动意义何在? 本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宗旨以及宁可渴死、冻死也不能烧死的科学态 度,为保护寝室安全,学校决定秘密施行寝室用电改造,确保各寝室无论离开水房有多远 ,无论开水有多贵都不能使用电热器,无论头发有多长、洗后多难干都不能使用吹风机。 2、请问限电500W这一举措经过了怎样的决策过程,500W这个限额是如何而来,有什么根据 吗?是一创举还是已有先例? 关于决策过程,这个说的太严重了,不需要什么过程啊,也不需要什么根据。啊!至于是 否具有先例,显然已经有其他兄弟院校采用这一做法,所以完全可以直接照搬过来嘛。 3、限电改造为何没有预先告知学生,更没有征求学生意见,是否有失民主? 告知学生,这个有必要吗?学校想办什么事还要去征求你等学生的意见?闻所未闻嘛!民 主是什么东东,好好学习,这些东西想想即可!再说是学分重要还是民主重要? 4、限电500W是否进行合理性论证?据我所知,地大很多寝室离开水房特别遥远,根本不可 能跑那么远去开水房打开水,在没有解决这么多寝室开水供应问题的情况下就贸然实行限 电是否欠考虑? 这位同学,太过放肆,学校的措施当然是合理的,上面已经回答,怎能是你等P学生能够怀 疑的。再说一次,为了防止寝室因用电起火,无论因喝不到开水而渴死,还是因白天洗头 、晚上用不了热水袋之类的事情而冻死,都不能因用电而烧死。用电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必 将影响安全和谐,当然影响学校 声誉,渴死、冻死没人管你。 5、作为一个女生,每次晚上洗头发之后,不用吹风机吹干,是很难自然干燥的,请问学校 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女生嘛洗洗头吹吹风,爱美之心人皆有,学校很能理解,但是无论怎么爱美都不能影响大 局,都不能影响*****。至于头发干不了怎么办?可以去干洗嘛! 6、研究生新三栋每天晚上淋浴供应只到十点半,每当有事回去晚一点,就要洗冷水,有时 洗一半热水一半冷水,而且价格很高,一分钟一毛五。 新三能装热水淋浴已经很不错了,还妄想全天供应啊?年轻人洗洗冷水没什么不好,洗一 半热水一半冷水也很好玩嘛!至于价格,你怎么不说物价已经很高了哦! 7、学校企图采用这种限电瓦数的方式来防止寝室出现用电事故是不是为了节省管理开支啊 ? 一旦限电瓦数,高于500W的发热设备都将失去作用,嘿嘿,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只需切一 刀就可切实可行地解决了学校寝室安全管理问题,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教育过来教育过去 、提醒过来提醒过去、检查过来检查过去了。显而易见这是一件利校利学的好事,就是节 省管理开支,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8、请问现在网上上关于地大的负面新闻有不少,能否跟学生说说? 注意今天是关于限电的回答,其它的一概不说。 9、网上已经有“防限电插座”、“转换器”之类的东西卖,而且据说存在安全隐患,请问 有无应对措施? 还有这种东西卖?。。。这个不便回答。。。 10、学校的这种行为是不是拍脑袋决策,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啊? 什么拍脑袋决策,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实际情况啊,你们有什么实际情况?你们考虑到领 导的实际情况了吗? 严重注意,以上问答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奇迹! 转载:侏罗纪公园http://bbs.cug.edu.cn/guest-frames.html
1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高校管理理念的思考
yourwgl 2009-4-15 14:28
民主与科学发韧于西方,五四运动时期被当作“德先生”与“赛先生”隆重请到中国。从此,中文中这两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变成了两个过目难忘、振聋发聩的口号,同时也构成了一杆引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大旗。随着历史的演进,民主不断地被赋予时代印迹,从而含义甚广。也正源于此,这一概念又往往被移作他用,甚至走向它的反面。民主一度沦为施舍,成为诱饵,也曾充当过杀人的利器。同样,随着历史的演进,科学的神速发展用文字表达已不能尽其意,今天的科学较之于80多年前的状况可能早已超大超出了五四时期先哲们的想象。民主与科学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无法从人们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中抽取出来,民主与科学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说科学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石,那么民主应该被视为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石。 本文无意就新的时代平台上展开对科学与民主这一宏大课题的研究,只想倡导把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渗透到当代高等学校管理之中,使得高校各项决策做到既具有民主化的特点,又具有科学化的特点,实现民主决策的科学化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的辩证统一。 一、民主的主体特质分析 “民主”不只是一个名词,更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主谓词组,其意就是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民主的目的就是要让“民”成为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什么“官员”或者“专家”或者其他什么人成为“主人”,就是要让“民”回到应有的“本”位。民主的主体当然是人,但究竟是哪些人,这是有条件的。政治学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全民民主。不管什么制度或者政策不可能以同等的影响力影响所有的人,一定是有些人受影响的程度大些,有些人受影响小些,也有些人不受到影响;或者也可能现在不受影响,将来会受到影响。这就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称得上民主的制度,在它的制订伊始一定要以科学的方法界定民主的“主体”是什么人,这是首要问题。比如,针对教师的政策制度当然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充分发挥教师的民主,但也有些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以后也可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他们的意见也应该得到尊重,但这里教师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针对全校教职员工的重大政策出台要发挥全体员工的民主意识,同时也要听听兄弟院校、主管部门等校外人士的意见,甚至还要听听学生的意见,听听社会上老百姓的意见,但全校教职员工这个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一个人的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但都同样均等地享有民主权利,每个人的意志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有资深院士、著名教授,也有普通教师,他们可能连讲师资格也不具备;有部、厅级领导干部,也有最基层的办事员、见习人员;有从事繁重脑力劳动者,也有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者,有没有必要把他们分得更细一点呢?或者说把他们分得更细一点是不是更能体现决策更民主,体现管理更科学一些呢?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大家看一看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答案就找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仍然是镰刀和斧头组成的图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历史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依靠那几个领袖人物,而是依靠最广大的、也是最普通的工人和农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历史推动的真正力量。历史不是英雄和人民群体共同创造的,唯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一般地讲,学校各部门领导同志大都是专家学者,有学术造诣深厚的老专家,有多年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也有长期从事管理的行家里手,更有学术界的青年才俊。就其个体而言,在知识与能力的确可能优于一般的教职员工,但绝不可能优于全体教职员工这个群众整体。个人的智慧,即使领导集体的智慧与人民群众的智慧不是谁多谁少的问题,它们是不好比校大小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只有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确切地说,一个领导的智慧体现在他善不善于把人民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合力,从而推动本单位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至于这个领导的道德操守、教学水平、学术成就只是他作为一个普通教职员工的智慧表现,而绝非领导才能。学校各层各级领导,不管个人水平多高,都不能以救世主自居,要应该相信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坚信他们有能力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搞好,要虚心向广大教职员工学习,甘当广大教职员工的小学生。认认真真地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教职员工,发扬民主,保障教职工参政议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各项权利,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实现民主决策的科学化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的辩证统一 客观地讲,高等院校是人才高地,也是整个社会中民主开展得相对最好的地方之一,但是对民主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误读和扭曲。首先,民主是一种精神,但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把民主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并一定就是真的民主,独裁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民主的样子。其次,民主还是一种制度,民主就是民主精神与民主制度的统一,民主存在于具体的制度之中,不存在离开具体制度抽象的民主。民主制度体现民主精神,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民主制度呢?一般地讲,称得上民主制度的制度应该具备透明、合法、制约、分权、正义等这样一些起码的原则。民主作为一种精神是抽象的,作为一种制度却是具体的,这种具体性与抽象性在科学规范的操作过程中得到双重实现。再次,民主还是一个鲜活的过程,它要通过科学的组织形式,合理的程序规则来体现,最终通过少数管理者作为公意的代言人来完成过程操作。也就是说,民主精神是在民主制度内容本身以及制订制度全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民主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民主精神体现在具体过程之中,某一环节发生了毫厘之差,都可能扭曲民主的精神,使民主走向它的反面,形成千里之谬。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民主也不例外。 不妨先做这样一个假设(假设不成立):如果学校出台这样一个方案,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减一半,而工资都上调1000块钱,或者干脆把工资单大家的小数点往后移一位。如果拿这个方案去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充分地发扬民主,可以断言,每个人都会同意的。如果有反对的,那绝对是极少数,他们也只有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面前闭上嘴巴。毋庸置疑,这个方案出台的自始至终都是民主的,然后它是极不合理的、极不科学的。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还是存在的,人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状况,一般用举手表决或鼓掌通过的方式来推行一种制度或评定某位同志为先进个人基本上都能全票通过,而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却很难全票通过,甚至还有通不过的情况。 这里面涉及到这样一个严肃问题:一个看似民主的决策有可能是不科学的;同样的道理,有时一个科学的决策也不是由简单民主的方式就可以实现的。 民主并不等于科学,也不是简单的线性一致,而是辩证的统一。学校全体员工相对于整个社会成员也只是一个较小的社会单元,他们也会过多地关注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关注局部利益而忽略社会整体利益。既尊重校内员工意见,谋取校内员工“私”利,又以更大的社会“公”心,跳出学校之外反观学校的长远发展,谋求学校更大发展空间是领导的又一重要素质。当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可能背道而驰,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把民主悬置起来,走向独断专行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恰恰是应该充分发挥民主的时候。 民主的形式是分等级的,有初级形式民主,也有高级形式的民主。民主不全简单的鼓掌通过、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这只是民主的低级形式而已。高级民主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里面是渗透着科学的成份。它是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是让每个人深深思考、充分讨论如何才能最好把个人的成长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把个人的利益、前途命运与学校的前途和命运相结合。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各种专门研究咨询机构,决策研究机构的作用进行科学论证,再把这些科学论证的“半成品”反馈给人民群众,进一步地发展民主,这才是一个周期,还有经过多次“民主—集中”的循环,也只有这种民主决策才是科学的。经过这种多次循环,民主与科学就会统一,民主决策的科学向与科学的民主化就会统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办学能力,教学科研水平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领导者或领导集体仅凭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智慧、胆略及了解的客观情况已远远不够了,还必须调动各类专家和决策的咨询机构、各种理论研究机构的积极性。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要充分利用,没有的要结合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机构建设。如果校内的某些专门研究机构还没有,或者研究水平不高,对于学校的重大决策方案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专门机构的科学论证,通过他们获得切合实际的、科学的、有见解地、水平的、最佳的参考意见。要让参与决策相关研究的专家充分发表意见,最后形成两种以上不同意见和不同的方案提供给学校教职员工讨论。及时征求基层组织普通员工意见,要特别重视不同意见。在重大问题决策时,应尽可能地拟制多种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进行研究,加以充分论证、分析比较鉴别,最后选取最佳方案。在遇到分歧意见较大时,不要急于作决定,一方面进一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另一方面,继续进行咨询。在统一思想认识和正确意见和充足的科学论证依据的基础上决定;事关重大问题或涉及学校全局性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党政组织报告,听取上级和上级咨询部门的意见。有时为了抢抓机遇,对看准了决策,在做好应急预案的情况下,也可以先试点,加以完善,然后再行推广。总而言之,出台任何决策,决策者都要努力做到:没有深入调查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不经过两个以上方案的比较不决策,不经过党政集体讨论不决策。 三、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理论本身不是生产力,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同实践相结合,就不可能转化为物质的力量。美好的民主理想只能一时激励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如何维持并永葆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不减,让民主真正成为全校员工的民主,而不会异化为少数人的民主而使民主流于形式,这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首先,要让学校的发展成果及时惠及全体教职员工。只要用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那么学校发展就会振奋人心、凝聚人心,就会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他们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的开创出来,就会推动学校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任何时候,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能平等享受法定的权利、合理的收益、均等的成长机会,随着学校的发展,大家的权益应该置于更高的起点之上。特别是随着学校的发展,教职员工的利益也应该得到同步增长,这主要是物质利益。实践证明物质利益是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性的最主要杠杆。只有这样,大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就越来越高,从而造就大家共同进步,人人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在这个和谐校园里师生员工就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明荣知耻,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健康向上,就会实现个人和学校各项事业共同地健康、协调、可持续并快速发展。教职员工就会自动地把个人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两者相互作用、辩证互动、共同前进。 其次,要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校园建设。民主合制度与精神于一体,制度总是基于现实基础之上,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但精神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民主精神是民主的灵魂这种民主精神正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灵魂。诚然,在现实条件下,绝对的民主是做不到的,但是借口绝对民主做不到,就放弃对绝对民主的追求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只有在对绝对民主的不懈追求之下,才有可能实现现实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民主,即实现相对的民主制度与绝对的民主精神的统一。如果整个校园,无论领导还是群众,人人讲民主,人人都最大程度追求民主,也就是平常说,个个都认“死理”,而不是“看得开”,这是好事,这才有助于形成校园的民主氛围;有些人害怕形成这种生动活泼的局面,以为这样一来,事情不好办,好象什么事都可能办不成,往往是这些人心里有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又一战略任务,高等院校作为人才、知识和文化的集聚高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培育先进文化、塑造科学精神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学校“软件”实力的客观要求。高校的发展不应该是楼宇是否高大、校园是否辽阔、设施是否豪华、更不是校长是副部级还是正部级,而是它有没有形成一个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气象。当然这种生动局面的形成绝非急功近利的短期政策能催生出来的,它更多的需要民主精神的熏陶,这种民主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要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这种融入民主精神的校园一定是一个教学与科研相和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和谐,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和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和谐,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相和谐,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相和谐,校内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和谐,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和谐的民主大家庭。 构建和谐校园是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高等院校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这重大转型期内,学校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营造民主氛围,塑造民主精神,实现民主决策的科学化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的辩证统一仍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 【 原文发表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第2期】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4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